农民创业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王国顺仿野生养殖中华鳖:养鳖换池有技巧

|

【www.dagaqi.com--农民创业】

王国顺仿野生养殖中华鳖:养鳖换池有技巧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第一篇

  了解中华鳖:

  中华鳖是杂食性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幼鳖摄食水生昆虫、蝌蚪、小鱼虾、水蚯蚓等。成鳖摄食螺类、小鱼虾、动物内脏,也摄食植物性饵料。常温养鳖的养殖周期长,要经过4~5年的饲养,才能达到商品规格,温室养鳖可缩短养殖周期,只需14~16个月即可养成商品规格的鳖。

   1.形态特征 体型椭圆形,有背腹二甲,背甲中央凸起,周边有厚实的“裙边”。头前端呈三角形,鼻孔在吻的前端。口较大,上下唇有坚硬的角质齿板。颈部较粗长,能自由伸缩转动。尾呈扁锥形。四肢扁平且短,内侧3趾有爪,趾间有蹼,爪利于在陆地爬行,蹼利于在水里游泳。

  2.生活习性 鳖主要生活在水中,只有晒背、产卵和转移环境时才到陆地上活动。鳖是用肺呼吸的动物,平时只将吻尖露出水面呼吸,一般3~5分钟呼吸1次。鳖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温暖无风的晴天便上岸晒太阳,俗称“晒盖”,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鳖是变温动物,适于鳖摄食和生长的水温为20~33摄氏度,20摄氏度以下摄食量很低,15摄氏度以下停止摄食,10~12摄氏度时即潜入泥中冬眠。

  3.繁殖特性 鳖的性成熟年龄为四龄。体内受精,水温达20摄氏度以上时开始发情交配。交配后两周开始产卵,适宜产卵的水温为25~29摄氏度,产卵期为5月中旬到8月中旬。雌鳖一年中可产卵3~4次,每次产卵间隔2-3周,每次产卵10~40个,1千克重的雌鳖年产卵50~100个。卵为乳白色球状,直径1.5~2厘米。由卵到稚鳖孵出约需60天左右。

  中华鳖的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是根据中华鳖的生物学特性,模拟自然界中华鳖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以投喂鲜活饵料为主,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生产出接近野生的、高品质的商品鳖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达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王国顺仿野生养殖中华鳖换池技术:

  第一次换池:严防天敌。

    放生态养殖的中华鳖,味道、营养都和野生鳖相似,所以卖价也高。不过这项技术有个最大的难点,就是鳖的成活率偏低,一般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然而在湖南省常德市,有位叫王国顺的养鳖高手,他养的鳖不仅品质好,成活率也比别人高得多,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王国顺高人一筹的成活率,主要得益于他给小鳖换了三次池子。

    常说的仿野生养殖,就是模拟野生鳖的生活环境来养殖,在野外挖几个水塘,每个水塘的面积有两三亩,上千平方米,等小鳖孵化出来以后,直接投进去,在一个池子里长三四年,捞上来卖就行了。而王国顺的三次换池养鳖法,第一次便是把上千平方米的大池换成十几平方米的小池,目的是为了防天敌。

    王国顺以前养的鳖成活率偏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鳖被天敌祸害了。一条拇指粗的蛇吃起小鳖来,一口一个,一晚上能吃掉一二十只小鳖。除了蛇,青蛙和老鼠也都是小鳖的死敌。青蛙的危害程度跟蛇差不多,一晚上能吃掉十几只小鳖。最可恨的是老鼠,在每只鳖身上只咬一两口,一晚上能祸害二三百只小鳖。从前王国顺的养殖场里,受天敌危害的小鳖几乎达到了投放量的一半以上。

    由于上千平方米的大池监管太费力,王国顺决定在池塘的大小上寻找突破口。于是,他把小鳖从上千平方米的大池子换进十几平方米的小池子,管理起来就容易多了,一旦有天敌现身 ,抓起来是手到擒拿。经过多年的实验,王国顺还设计出了小池子的具体尺寸和合理的投放量。

 

  第二次换池:改善水质。

    小鳖长到15天的时候,就要吃东西了,这时如果还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就会溶解在水里,造成水质的恶化,小鳖在这种环境里,就会出现腐皮、烂皮的情况,一旦伤口被水中的病菌感染,很快就会死掉,所以,需要换到一个大一点的池子中生活。

  第三次换池:公母分开。

    在王国顺的养殖场里,公鳖和母鳖是分开养的,这是他给鳖第三次换池的结果,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成活率。

    以前王国顺也和其它养殖户一样,把公鳖和母鳖混养在一个池塘里,等到两三年后鳖长大了,该上市的时候才发现,池塘里剩的几乎都是公鳖,母鳖则是寥寥无几。这是因为中华鳖本性好斗,长到一年半,即将性成熟的时候,在一个池塘里,公的和母的会自发地分成两个相互对抗的团体。可是,小鳖在孵化的时候,公母的比例是七比三,也就是100鳖里,大约有70只公鳖,30只母鳖,池子里的公鳖比母鳖多,所以在对抗中,母鳖就要吃亏。母鳖在性成熟之前打架不敌公鳖,受伤死亡的数量很大,到了性成熟以后,所剩不多的母鳖因为交配时的公母比例悬殊,绝大部分也会死亡。因此,提前将公母鳖分开养很有必要。

    正是经过了连续三次的搬家,和对细节的重视,王国顺养鳖,不仅轻松而且收益高,他的鳖已经远销到了全国的十几个城市,成就了他的财富梦。

温室大棚养鳖技术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第二篇

  [农广天地]温室大棚养鳖(20120410)

  利用温室大棚养鳖,可以打破鳖冬眠的习性,人为地给鳖创造一个最佳的生活和生长环境,使鳖始终处于快速生长状态,提早上市。由于这种模式最适合中华鳖的养殖,所以在鳖种的选择上,一般都选择中华鳖,,本期视频介绍温室大棚养鳖技术。

  相关知识:

  春季巧用双层薄膜增温:

  一些养殖户往往仅用单层塑料薄膜,虽有一定保温效果,但因为室内外温差大,极易散热。如采用双层塑膜覆盖,保温效果显著提高。方法是:先在养鳖池四周支起约2米高的支架,搭成拱形,盖上两层塑料薄膜。两层膜之间间隔30厘米左右,在间隔层中放入切成1~2厘米长一段的干稻草、麦秆、旧棉絮、卓越海绵、聚乙烯泡沫块等隔热材料。白天当阳光直射大棚时,即可使棚室增温;到了夜晚,隔热材料就能有效地防止热量散失。

  冬季利用太阳能增温:

  利用密闭式太阳能温水器、循环式太阳能温水器或流动式太阳能温水器等,再配备冷暖空调设备,能使养鳖池的水温在冬季保持在30℃左右。这样,在每平方米面积饲养20~25只稚鳖的情况下,经6~7个月的养殖,每只鳖可重130克左右,然后将饲养密度降至每平方米6只,再经10~15个月,每只鳖可重0.5千克以上,最重的可达1千克,本期视频介绍温室大棚养鳖技术。

  还可利用太阳灶(能)来增温,尽量利用地下热水资源和利用工厂排出的经测无毒的热水等。若采用煤球炉加热时,应严格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养殖池水温控制

  养殖水体温度均匀与否对鳖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也是制约鳖的生长的因素之一。根据观察,若水温空变±5℃时,鳖自身将难以调节,生理出现紊乱,导致鳖的死亡。尤其是稚鳖本身适应调节能力较差,体质较弱,危害更大。

  养殖水体的水温均匀性包括,一是横向均匀性,根据池壁的散热情况,一般水温由池中心向边缘依次降低;二是纵向均匀性,根据水体热循环特性,一般由表及底温度依次降低。因此,在控制水体水温均匀性时,必须考虑到水温的变化规律和分布。

  为了较好地解决养殖池水温均匀性,同时结合循环换水的特点,主要采取以下两点措施:

  一是采用底部排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将沉入池底的排泄物和残饵排出池外,防止水质恶化,减少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的疾病,另一方面可将底层较冷的水排出,提高水温纵向均匀性。

  二是采用交叉多点近底层加水,进水管共有多个排出点,保证横向水温均匀性。尤其要保证近池壁的进水孔有足够的温水加入,以补充池壁的耗热。进水孔离池底一般为10cm~20cm,既保证近底层的水温,又进一步提高水温纵向均匀性。

中华鳖养殖技术:王国顺仿生态养鳖有三招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第三篇

  [科技苑]中华鳖的仿生态养殖

  中华鳖营养丰富,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鳖甲(背壳)内含动物胶角蛋白碘、维生素D等,能清热滋阴,平肝熄风。鳖肉也有滋阴凉血之效,可用来治疗腰腿酸痛、肺结核、疟疾、久痢等疾病。由于对野生甲鱼的狂捕滥杀,使自然资源日趋减少,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因此,只有通过人工养殖,才能使甲鱼作为菜谱进入千家万户。

  鳖是杂食性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幼鳖摄食水生昆虫、蝌蚪、小鱼虾、水蚯蚓等。成鳖摄食螺类、小鱼虾、动物内脏,也摄食植物性饵料。常温养鳖的养殖周期长,要经过4~5年的饲养,才能达到商品规格,温室养鳖可缩短养殖周期,只需14~16个月即可养成商品规格的鳖。

  仿生态中华鳖养殖技术是根据中华鳖的生物学特性,模拟自然界中华鳖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以投喂鲜活饵料为主,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生产出接近野生的、高品质的商品鳖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达到提高中华鳖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王国顺仿生态养殖中华鳖技术主要体现为三次换池:

  第一次换池:严防天敌。

    放生态养殖的中华鳖,味道、营养都和野生鳖相似,所以卖价也高。不过这项技术有个最大的难点,就是鳖的成活率偏低,一般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然而在湖南省常德市,有位叫王国顺的养鳖高手,他养的鳖不仅品质好,成活率也比别人高得多,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王国顺高人一筹的成活率,主要得益于他给小鳖换了三次池子。

    常说的仿野生养殖,就是模拟野生鳖的生活环境来养殖,在野外挖几个水塘,每个水塘的面积有两三亩,上千平方米,等小鳖孵化出来以后,直接投进去,在一个池子里长三四年,捞上来卖就行了。而王国顺的三次换池养鳖法,第一次便是把上千平方米的大池换成十几平方米的小池,目的是为了防天敌。

    王国顺以前养的鳖成活率偏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鳖被天敌祸害了。一条拇指粗的蛇吃起小鳖来,一口一个,一晚上能吃掉一二十只小鳖。除了蛇,青蛙和老鼠也都是小鳖的死敌。青蛙的危害程度跟蛇差不多,一晚上能吃掉十几只小鳖。最可恨的是老鼠,在每只鳖身上只咬一两口,一晚上能祸害二三百只小鳖。从前王国顺的养殖场里,受天敌危害的小鳖几乎达到了投放量的一半以上。

    由于上千平方米的大池监管太费力,王国顺决定在池塘的大小上寻找突破口。于是,他把小鳖从上千平方米的大池子换进十几平方米的小池子,管理起来就容易多了,一旦有天敌现身 ,抓起来是手到擒拿。经过多年的实验,王国顺还设计出了小池子的具体尺寸和合理的投放量。

 

  第二次换池:改善水质。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小鳖长到15天的时候,就要吃东西了,这时如果还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就会溶解在水里,造成水质的恶化,小鳖在这种环境里,就会出现腐皮、烂皮的情况,一旦伤口被水中的病菌感染,很快就会死掉,所以,需要换到一个大一点的池子中生活。

    新池面积50平方米,水深0.6米,盛水量是小池的6倍,水质有了保证。此外,水池充足的空间为小鳖生长提供了好的环境,小鳖长到15天,开口吃食,就意味着小鳖进入了快速的生长阶段,小鳖的体格一天天长大,排泄物也越来越多,只有生活的空间足够大,小鳖才能健康的生长。

     第三次换池:公母分开。

    在王国顺的养殖场里,公鳖和母鳖是分开养的,这是他给鳖第三次换池的结果,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成活率。

    以前王国顺也和其它养殖户一样,把公鳖和母鳖混养在一个池塘里,等到两三年后鳖长大了,该上市的时候才发现,池塘里剩的几乎都是公鳖,母鳖则是寥寥无几。这是因为中华鳖本性好斗,长到一年半,即将性成熟的时候,在一个池塘里,公的和母的会自发地分成两个相互对抗的团体。可是,小鳖在孵化的时候,公母的比例是七比三,也就是100鳖里,大约有70只公鳖,30只母鳖,池子里的公鳖比母鳖多,所以在对抗中,母鳖就要吃亏。母鳖在性成熟之前打架不敌公鳖,受伤死亡的数量很大,到了性成熟以后,所剩不多的母鳖因为交配时的公母比例悬殊,绝大部分也会死亡。因此,提前将公母鳖分开养很有必要。

    正是经过了连续三次的搬家,和对细节的重视,王国顺养鳖,不仅轻松而且收益高,他的鳖已经远销到了全国的十几个城市,成就了他的财富梦。

  相关知识:

  中华鳖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体型椭圆形,有背腹二甲,背甲中央凸起,周边有厚实的“裙边”。头前端呈三角形,鼻孔在吻的前端。口较大,上下唇有坚硬的角质齿板。颈部较粗长,能自由伸缩转动。尾呈扁锥形。四肢扁平且短,内侧3趾有爪,趾间有蹼,爪利于在陆地爬行,蹼利于在水里游泳。

  2.生活习性 鳖主要生活在水中,只有晒背、产卵和转移环境时才到陆地上活动。鳖是用肺呼吸的动物,平时只将吻尖露出水面呼吸,一般3~5分钟呼吸1次。鳖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温暖无风的晴天便上岸晒太阳,俗称“晒盖”,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鳖是变温动物,适于鳖摄食和生长的水温为20~33摄氏度,20摄氏度以下摄食量很低,15摄氏度以下停止摄食,10~12摄氏度时即潜入泥中冬眠。 

  3.繁殖特性 鳖的性成熟年龄为四龄。体内受精,水温达20摄氏度以上时开始发情交配。交配后两周开始产卵,适宜产卵的水温为25~29摄氏度,产卵期为5月中旬到8月中旬。雌鳖一年中可产卵3~4次,每次产卵间隔2-3周,每次产卵10~40个,1千克重的雌鳖年产卵50~100个。卵为乳白色球状,直径1.5~2厘米。由卵到稚鳖孵出约需60天左右。

  通过生态中华鳖养殖技术,中华鳖的品质、口感与野生鳖相近,市场销售价格也达到或接近野生鳖的标准,经济效益明显。

人工快速养鳖技术要点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第四篇

农村土法养鳖技术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第五篇

养鳖场的设计与建造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第六篇

养鳖场所需环境和条件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第七篇

养鳖场地需环境和条件

怎么把甲鱼养好,最重要的就是在哪里养!养鳖场地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生产效果和发展前途,因此,在选择场地时,首先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权衡各方面利弊,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建造养鳖场。养鳖场地应具备下列几方面要求:

1.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水体是鳖的主要生活环境,水质的好坏与水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鳖的生存和生长。养鳖场要求水质良好不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水源以含丰富浮游生物的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地上水为宜,因水中浮游生物丰富,水的透明度小,鳖有安全感,而且水中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溶氧量,从而净化了水体。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将养鳖场建在靠近无药物污染的温泉水附近,以充分利用温水资源,延长鳖的生长期,提高养鳖的经济效益。养鳖场水体以中性偏碱为宜,即pH值为7~8的范围。

2.饵料充足,供应方便

饵料是养鳖生产的物质基础。饵料质量的优劣和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鳖的生长快慢和产量高低,鳖是喜食动物性饵料的杂食性动物,因此养鳖场最好设在城镇肉类和鱼品加工厂附近,或沿海,内陆渔区。这些地方饵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方便,可以大大降低饵料费用。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3.土质结构良好

养鳖池的土质应既能保水又能完全排干,因此土质以保水性能良好的粘土或壤土为好。沙土层因其保水性能差,容易干涸,不宜建造鳖池。如当地均是沙土时,则必须在建池时铺上一层粘土,以不使池底渗水太多。如底土为粘土,则需在底土上面覆盖一层淤泥和细沙的混合土层,以利鳖的栖息和冬眠。

4.环境安静,阳光充足

鳖喜欢在温暖而安静的环境中生活,因此养鳖池不宜建在背阴、交通干线、行人车辆来往频繁和噪声音响很大的厂房附近,而宜选择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的地方。

养鳖场的设计与建造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第八篇

养鳖 (NXPowerLite)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第九篇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ongminchuangye/21797.html

《小型自制养鳖池设计图 王国顺仿野生养殖中华鳖:养鳖换池有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