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创业

宁镇扬整体布局 “宁镇扬板块”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

【www.dagaqi.com--男性创业】

“宁镇扬板块”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宁镇扬整体布局 第一篇

  【摘要】 南京、镇江和扬州三市在地理上临近,有着优越的发展条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宁镇扬三市的产业合作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宁镇扬板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宁镇扬板块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地论述了宁镇扬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板块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宁镇扬三市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宁镇扬 产业协调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城市,扬州历来是苏北的门户,镇江历史上就是物流汇聚的工商巨埠,三市历史上数度辉煌,是江苏经济的重要支撑。2006年11月,江苏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构想。2012年11月,在京参加党的十八大的三市市委书记共谈十八大报告,共谋三地发展。“宁镇扬板块”再次成为宁镇扬三市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新的时代要求,加强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其作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的作用,对于带动江苏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宁镇扬板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南京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南京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4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3.6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60.99亿元,增长12.3%,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390.51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20.91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重为2.7:44.9:52.4。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上升。

  2、镇江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镇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0.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4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74.23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935.76亿元,增长12.6%。从产业结构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1∶56.4∶39.5调整为4.3∶55.2∶40.5,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就业、税收增长的贡献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3、扬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0.30亿元,可比价增长12.2%,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5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427.87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017.89亿元,增长1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950元,按美元汇率折算超过9000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2∶55.2∶37.6调整为7.0∶54.3∶38.7。

  从表1可以看出,南京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均弱于镇江和扬州,但第三产业最为发达,高于全国水平,同时高于镇江、扬州10—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为三市中最优;扬州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第一产业低于全国水平,但与南京和镇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产业对扬州GDP增长起着关键作用,并将在长期内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三市中镇江的第二产业较为发达,高于其他两市2—10个百分点,从表1可以看出,镇江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与扬州类似,但都比扬州高,这说明镇江的产业结构总体上要优于扬州。

  从宁镇扬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分析,宁镇扬三市的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虽然略有下降但是仍居主体地位,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但其支柱产业还未成形,还不能代替传统工业的地位,这说明宁镇扬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时期。

  二、宁镇扬板块产业调整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宁镇扬板块产业调整的优势

  (1)地理优势。宁镇扬板块是相对发达与不发达经济的分界线,以北是不发达的广大苏北地区,以西是安徽地区。宁镇扬板块的发展不仅可以将长三角经济大战的势头和要素向苏北扩散,还可以向安徽和江西省转移和辐射,宁镇扬可以成为国家推动长三角经济承东启西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先头兵”,其特殊地位可使其成为与苏锡常、杭绍相媲美的长三角第三个发展极。

  (2)文化优势。宁镇扬地理位置优越,大江连东西,运河贯南北,便利的交通条件造就了镇江、扬州历史文化的开放性。南京以其历史都城的独特政治地位及与镇江共有的“吴头楚尾”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客观上经历了多元文化的洗礼,容纳了五方八域的风土人情。从文化样态来审视,宁镇扬板块的文化呈现出“无主调”的兼容涵摄性:一方面表现在对内的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外的交流与吸纳上。

  (3)产业优势。江苏的特点是南北经济差距很大,南北区域的共同发展以提升江苏整体经济水平是江苏区域协调的重点。目前江苏省内虽然已经有苏锡常板块,但其对苏北地区的辐射能力弱。与苏锡常相比宁镇扬板块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过去江苏的发展主要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随着江苏从外向型经济向创新性经济的转型,宁镇扬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科教创新资源,将超越苏锡常地区成为江苏最基础和可靠的内生性增长条件。其次,宁镇扬与苏锡常的产业差异可以在区域内错位竞争。在产业结构上,苏锡常的支柱产业基本上是电子信息之类的轻型结构,而宁镇扬三市的支柱产业基本上是以重化工为主的重型结构。例如,南京的石化、钢铁,扬州的化纤,镇江的建材等都是当地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此外,南京的机电工业、通信设备制造,南京、扬州的车辆制造等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后期发展潜力巨大。最后,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具有独特的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再加上南京、镇江和扬州各具特色的旅游服务业,整个宁镇扬的旅游服务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2、宁镇扬板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区域板块作为城市化的一种高级形式,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圈内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要素流通,减少重复建设,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心城市应发挥整体协调、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现状看,宁镇扬三市谁都不具备中心城市的条件,南京虽为省会城市,但要想协调镇江、扬州还是有困难的,而镇江、扬州处于南京和上海之间,更倾向于接受上海的辐射。由于行政体制的地域分割和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和手段,宁镇扬板块内各个城市的发展都各自为政,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主要表现在公共财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因普遍缺乏各个层次的有机协调,造成公路、机场、港口、电厂、污水处理厂等的建设均存在不同程度地重复建设。(2)产业结构趋同。据统计测算,宁镇扬三市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在0.9以上。南京的支柱产业有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钢铁、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扬州的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纤纺织、电工电缆、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镇江的支柱产业有化工、造纸、电子、机电仪一体化、能源、工程机械、自行车、眼镜、五金等。而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均是三地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产值居前的十大行业中,南京与扬州有5个相同,南京与镇江、镇江与扬州都有6个相同。同时南京、扬州两市在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光伏等产业上是雷同的,镇江、扬州两市在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上是重叠的,南京、镇江两市在工程电器产业上是交叉的。宁镇扬板块内各城市之间雷同的产业结构引起相互之间的过度竞争,使区域内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机融合,无法实现必要的产业集中。此外,在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竞赛中,宁镇扬各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也有重合,没有提升到联合发展、形成区域产业“拳头”优势的高度。

  从国外都市圈的发展来看,都市圈内城市在产业上都有明确分工。以日本的都市圈为例,处于核心地位的中心城市以服务业为主,为其他城市提供强大的服务功能,而周围的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为中心城市提供产品和生产要素。但是宁镇扬板块中南京作为中心城市,仍然以重化工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这一方面三市产业结构的趋同使得各市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投资和生产分散,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对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宁镇扬三市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三市的整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南京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使南京缺乏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组织能力,不利于三市整体的协调发展。

  (3)缺乏总体规划。镇江与扬州一衣带水,但是两市的中远期规划都是独立的,导致区域内的不协调发展。例如,扬州这几年打响沿江开发的战役,将工业企业搬到江边,同时镇江也在沿江开发,但采取的是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战略,将沿江的30多家企业全部搬进工业园区,而把江岸让出来,着力打造北区“滨水新城”。如今两市的沿江开发都有成果,江北工厂多了,江南住宅和环境美了。两市沿江规划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科学性的规划的,但是从整体看显得极不和谐。此外,宁镇扬板块的城镇建设主要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指标,简单地将城市化理解为城镇在空间上的膨胀,城镇向外快速的蔓延,没有足够的保证城镇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加上小城镇以及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缺少统一规划的空间分布,城镇空间结构不当,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宁镇扬板块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协调作用

  发展区域经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及各地产业协调发展是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在市场规律作用基础上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协调发展,既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又需要依靠政府有效协调。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首先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同时又要正确发挥政府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指导、规范、协调、服务作用。

  (1)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发挥价格的灵活导向作用;二是强化市场的竞争机制。宁镇扬三市的产业协调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各地区比较优势,注重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职能,让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2)注重政府的协调作用。政府在区域产业协调中,一是要协调区域间利益,消除行政分割及障碍,建立市场竞争的良好环境,并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从而保证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根据产业布局协同有序原则,在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中发挥指导、规范、协调、服务职能,制定指导性产业规划,三市政府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导向。另外,政府还要注重加强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合作。如发展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公益项目,进一步推动宁镇扬的同城化进程。

  2、完善和谐的区域关系,制定统一的协调发展规划

  建立合理公平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就应该坚持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利益兼顾、适度补偿的基本原则。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也是宁镇扬板块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协调和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完善统一的区域协调关系。宁镇扬板块应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协调机制,设立专门的区域协调理事会和协调执行部门等常设机构。同时,三市可以建立多边参与的次一级地方政府的联合协调机制,共同商议协调同城化发展问题,并在具体事务上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

  在宁镇扬产业合作中,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才能促进三市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制定重点领域、重要产业的具体规划,以区域经济合作为目标,合理分工,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协作,逐步建立起既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自身产业特点,又能同区域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也有难易之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旅游业是三市产业协调发展困难最小的。相对而言,第二产业的融合较难,同质性产业可以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或收购的方式,使同质性要素集聚,并将不同组成部分、不同生产环节分别分布在三市。这不仅可以解决宁镇扬产业趋同问题,还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宁镇扬的产业竞争力。

  3、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宁镇扬三市应该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区域内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形成开放度大、集群率高、承接能力强的产业布局及产业链。从总体来看宁镇扬产业协调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立足于目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还要着眼未来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调整,更要从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二是企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产权结构和管理机制、打破地域界限、利用企业破产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地域结构,实现规模效益;三是产品结构地域整合,产品是构建区域市场的基本因素,要根据市场条件、技术条件,结合企业地域整合,重点配置和开发名牌产品、拳头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合理调整产品的地域结构,形成区域产品优势,建立互补和共享的市场区域。以船舶制造为例,三市有很大的可协调发展的空间,镇江的船舶配件生产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造船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更加明显,其华东船舶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的船舶制造专业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而南京、扬州在整船生产制造上明显强于镇江。宁镇扬三市可先从零部件的定制和定点供给开始,接着在员工技术培训方面可以借助镇江高校的力量,再往深处就是技术研发的合作。这样就有利于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宁镇扬产业发展区,提高综合竞争力。

  4、强化企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

  要实现区域内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转移的根本力量还是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企业是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强化企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在政府合理政策搭台与市场引导相结合下,积极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产业协调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宁镇扬的企业要主动外出考察、积极参加经贸洽谈,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二是在宁镇扬板块内产业协调发展的具体手段方面,应在政府引导与加强执法管理相结合下,实现企业自主性,即采取适合本企业的具体发展方式。三是发挥企业熟悉市场,拥有信息的优势,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选择适合本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手段。宁镇扬三市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宁镇扬板块的产业发展方案,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升宁镇扬板块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凤新、张杰、付荣霞:京津冀区域产业集群协调发展问题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8(7).

  [2] 冯玫: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9).

  [3] 陈凤新、贾启庆、邱凤霞: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探讨[J].经济纵横,2010(2).

  [4] 刘琳:全球化条件下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5] 孙淮中:苏锡常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9.

  (责任编辑:张琼芳)

  

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宁镇扬整体布局 第二篇

  【摘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全球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江西将迎来发展创意产业的大好机遇,政府应抓住机遇,全方位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江西之路”。

  【关键词】 江西 文化创意 产业发展路径

  一、江西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1997年5月26日,江泽民在《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就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到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2.75%。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文化产业,创意产业鲜见。2009年,江西省文化产业总值150多亿元,销售总收入42.9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约为0.7%。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7657多家,创造主营业务收入844.3亿元,其中经营性单位创造主营业务收入784.6亿元,公益性单位创造收入59.7亿元,实现增加值229.49亿元,占同期全省生产总值的2.43%。

  2、存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文化产业是依托于基础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当人均GDP在1000—5000美元时,主要是制造业、加工业和传统服务业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当人均GDP在5000—10000美元时,主要是科技创新、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产业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江西省2011年人均GDP为4024美元,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的城市有新余(10593美元)、南昌(8256美元)、鹰潭(5873美元)、景德镇(5508美元)、萍乡(5495美元)。

  (2)相关产业基础落后。“十一五”时期,江西三大产业均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2006—2010年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2.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从以上呈现的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下降了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4%下降为46.8%,下降了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40.5%上升为43.0%,上升2.5个百分点。总体上江西省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较大。

  (3)城市化水平滞后。众所周知,现代城市的金融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存在前向或后向关联,文化创意产业正是通过与这些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最终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全国设市城市已经达到655个,江西市区总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南昌市;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全国有118个,江西只有九江(86万)、赣州(69.26万)、鹰潭(近60万)、宜春(50万);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全国有151个,江西有10个。城镇化率达45.7%,11个设区市中心城区实施500万元以上的城市建设项目1065个,完成投资3753万元。

  (4)产业发展环境不理想。通常发展创意文化产业需要的环境包括制度环境、人才优势和融资渠道等。江西属中部欠发达省份,大多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完善。由于创意企业或创意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认识不足,以至于许多非常好的创意和产品在诞生之初就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另外,创意人才也很缺乏。人才资本是创意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创意从作品到产品到商品再到渠道,涵盖设计、制作、营销多个阶段,创意经理人是创意产业的支柱。再者,融资渠道不顺畅。大多数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由于受政策的限制,想通过上市融资非常困难。

  二、江西创意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1、政策依托

  2009年6月15日,为推进江西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确定《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2009—2012),并明文规定:以2008年为基准年,以2009—2015作为规划年限,到2012年将重点落实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关于“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也明确指出:以出版集团公司、江西日报传媒集团为龙头,着力培养一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同时加大版权保护力度,促进文化自主创新,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在国内市场方面,为大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国家和地方均要加大文化产品供给力度,提升文化消费力,大力发展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如文化科技、动漫游戏等产业。预计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15%。

  2、产业基础

  “十一五”期间,江西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创造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将超2.5%。全省文化产品出口9.4亿美元,同比增长71.3%,高出同期全国文化产品出口平均增速49.3%,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仅次于湖北。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16位,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之一。全省文化产业结构也得到明显优化。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38∶6∶46,增加值之比为36∶24∶37。传统文化产业虽然比重大,但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有了明显改观。

  3、科教基础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文化、教育、科研、广播影视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得到长足进步。2011年,全省新闻出版产业实现总资产355亿元,同比增长20%;全省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达到7.6万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87万户。其中,江西卫视经营创收突破10亿元,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11年,全省创意陶瓷产业产值达到124.45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在国内初露头角。为打造“中部文化产业高地”,江西统筹规划建设了一批布局基本合理、功能渐趋完善、主业更加突出、产业全面配套、管理日臻规范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领军文化企业,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4、文化基础

  文化是创意产业的灵魂。江西人文底蕴深厚,传统商业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遍布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在陶瓷、铜业、中药和商帮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商文化。红色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相互杂糅,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深远。德安义门东佳书院、宋代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等保存较完整,宋明心学与南禅佛教等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各种人文景观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不断绽放新的时代活力。

  5、市场基础

  创意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发达国家,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据统计,美国非经营性文化艺术产业每年直接或间接拉动的经济效益为369亿美元,提供了130万个就业岗位;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9%,增长率超过传统工业2.8%,是其他产业的3倍,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依托人才、区位及资源优势,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示范园区。江西位居我国中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传媒、现代商贸等主导产业都在不断壮大,产业布局日渐优化,文化消费进一步扩大,到2012年底,全省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所占比例上升到20%以上。

  三、江西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1、规划可行性目标

  (1)总体目标定位。到2015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使之成为全省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产业链优化。主打文化及创意市场品牌,通过对文化的挖掘与整合,逐渐成为向世人展示多元文化创意和商务共融的窗口。大力推进江西文化资产兼并、重组与整合,培植一批跨行业、战略投资力强的产业集团,夯实产业价值链,形成产业集群。

  (3)市场目标多元化、系统化。每年打造10—20个文化及创意产业品牌产品;2015年基本建成全省创新型社会建设的文化及创意产业体系。

  2、优化产业布局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动漫产业、软件服务等产业。将江西历史文化内涵与现有旅游资源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加快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依托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培育和壮大沿京九、浙赣、昌九、沿江、环鄱阳湖为主轴的生产力,逐步形成赣东北、赣中南、赣西三大文化创意产业体系集聚区域,构建全省点线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综合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

  3、发展核心产业模块

  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传媒、创意产业设计、软件及服务外包和动漫四大产业。文化艺术传媒,其主要行业基地有创意产业基地、影视基地、传统书画艺术基地、民间工艺创意基地、陶瓷艺术创意基地、网络游戏与动漫基地、传统工艺基地等,分布在南昌、景德镇、九江、赣州、萍乡、抚州、共青城等。创意产业设计,其主要行业有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等,分布在南昌、九江、景德镇、新余等。软件及服务外包,其主要行业有网络平台软件、数字媒体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及软件产业关联产品,分布地在南昌。动漫产业,其主要行业有动漫创作、网络漫画及杂志、玩具等,分布地在萍乡。

  4、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

  (1)文化思想与数字技术的跨界结合。如在旅文化旅游方面,在“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的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下,全方位推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全方位介绍江西旅游资源,迅速扩大江西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生产制造与服务设计的跨越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创意产业可理解为生产制造与服务设计的融合。就江西而言,重点应加强井冈山红色旅游创意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意产业基地、南昌慧谷·红谷高新技术创意产业园和傩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政府应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园区企业和机构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服务。

  (3)地方文化与全球经济的跨界融合。创意产业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的灵感突发,而是在全球经济化背景下,知识和社会文化传播共同构成的产业发展形态、社会运作方式的创新。创意产业的空间聚集特征表现为生活和工作的融合、知识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的融合、多样化的外部化境与独特地方文化特征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吴昌南:江西省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求实,2007(8).

  [2] 卢宇荣、黄小敏: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校报,2010(12).

  [3] 张京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4] 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张琼芳)

  

西安纺织产业现状及升级发展思路初探
宁镇扬整体布局 第三篇

  【摘要】 本文通过对目前西安纺织产业的调研,在分析西安纺织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本地资源优势、信息技术改造创新、国际合作、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对西安纺织产业升级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安纺织产业 发展思路 产业链 产业集群 整合创新

  西安正在对传统纺织产业搬迁改造并且逐渐成为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地。然而西安纺织产业在技术、结构、规模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完善产业链是核心,抓好产业集群建设是关键,“产业和产业化是一个由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多重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和过程……必须考虑到各种产业的类型和特征”。纺织产业具有市场广阔、技术阻碍小、投资量不大、收益成效速度快、积累资金多等特征,同时它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为此,西安市政府在升级改造纺织产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需求、供给、对外贸易、经济制度、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努力发挥好引领作用。企业主体要致力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引用高端科学技术助推产业升级,通过转型升级使纺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西安纺织产业存在的问题

  1、缺少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完善的产业链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经济技术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不同产业结构包含不同的产业链,各个产业之间以及不同产业的产业链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完整协调的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在完善的产业链的基础上。纺织产业属于第二产业,隶属轻工业。上世纪90年代以前,纺织城依靠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织”出了西安纺织工业的发展与繁荣,西安市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布局相对合理、配套比较完整的国有纺织工业体系,西安纺织城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纺织城生产工艺的落后,纺织城产业的单一,使西安纺织产业群陷入整体性衰落,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下降。特别是一些处于产业链中后端,与最终产品市场更靠近的行业如印染、针复织、毛纺织等最早陷入困境,逐渐被淘汰出局。而民营经济又没有及时跟上,致使目前西安纺织行业产业链缩短,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既削弱了棉纺织等优势行业的竞争力,又制约了全行业的发展。

  2、西安纺织行业发展规模太小,产业集中度偏低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特别是销售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企业市场集中度直接反映它的市场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贸易环境以及产品的需求量大大改变,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为此西安大多数棉纺企业主要是在如何提高产品档次、质量和附加值上下功夫。然而由于政策支持不够,运行资金短缺,西安纺织企业的纱锭、布机等机器设备数量较少,技术更新缓慢,市场拓展能力不强,并且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互补作用不够,集成发展能力较弱,难以与东部地区的纺织业相抗衡。

  3、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国有企业困难进一步加重

  所有制结构调整就是为激发最大的活力,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在巩固加强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改革体制并调整生产资料分配,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优化产业升级,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企改制后,西安部分有实力的民营纺织企业被收购重组,保留了生产能力;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改制不彻底,一部分仍为国有独资公司,靠财政拨款运营,另一部分由原来的子公司继续经营,仍然没有摆脱国有性质或国企机制,发展动力不足,经营机制不活,竞争力不强,亏损严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同时存在一些历史包袱沉重、扭亏无望的企业,还没有实施政策性破产。

  4、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能力比较弱

  西安市虽然纺织科研力量雄厚,又拥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大中型纺织企业,还有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办学特色的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提供科研支持、人才支持、智力支持。但是目前西安纺织行业没有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体系与机制,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科研成果和生产经营脱节,没有充分发挥出纺织科研教育资源和棉纺织企业基础较好的优势,致使其纺织产品特色不鲜明,品牌不响。

  二、西安纺织产业发展对策

  2009年陕西省纺织振兴规划提出,陕西纺织近三年要“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坚持科技进步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全局相结合,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推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快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以规划为指导,根据本地的纺织产业状况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1、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产业优势是将本地或者区域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资本资源、市场资源等进行产业化、精准化的结果,以便为某一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比如集中价格低、质量高的原料、劳动力、技术,形成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和营销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商品市场;形成产业集群或完善的产业链,产生强有力的外部规模经济等。

  西安纺织产业要长足发展必须以“立定资源、开展边贸、突显重点、深化特色”为原则,紧抓西部开发战略机遇,大力推进棉纺织、丝绸、服装及其他特色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陕西省的棉纺织业、纺织器材行业以及安康的丝绸业的优势地位;引进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和西藏的特色毛制品;积极配合四川、广西、云南等地的茧丝绸加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棉纺织、服装业。同时,要发展民族艺术和民间工艺特色产业,利用西安悠久的多元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服装服饰、工艺装饰品、针绣工艺品等特色产业,促使产业多元化发展。2、大力开展关键共性科学技术攻关,不断加强纺织产业技术升级改造

  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实现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西安市要紧紧依靠纺织科技攻关并将其作为第一抓手,密切配合当地的科研院校,促使企业与当地科研院校深入合作,不断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争取每年组织实施一批纺织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攻关并示范推广,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纺织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大力度,逐步推动传统纺织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例如积极推广纳米技术在纺织业研究和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并组织各大小企业将成果展览研讨。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市级科技项目安排中要重点扶持纺织项目,组织开展纺织重大科技攻关招投标,增强纺织企业的实力,带动技术进步,促进纺织产业基地良性发展。

  3、实施信息化工程,全面改进提升纺织产业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西安要以建设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为契机,以全国CAD应用示范地区为重点,组织实施“区域纺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加速信息技术向纺织领域渗透。

  第一,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及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在纺织产业中的广泛应用,继续深化纺织CAD系统、素质物CAD系统、印花分色CAD系统、服装设计CAD系统,并使其广泛应用于服装造型设计、织布染色等程序中。不断支持“全球纺织网”、“网上轻纺城”等行业性、区域性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建设,促进有形市场与虚拟市场联动协调发展。

  第二,在纺织企业中培育一批信息化示范企业。在全市纺织行业中积极培育全国CIMS应用工程示范企业、全国CAD应用示范企业、市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以及一批市级信息化示范企业,实施一批对全市信息化工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省、市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项项目。

  第三,积极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构筑先进制造业基地。搭建网络化制造平台软件系统并使其投入运行。

  4、积极搭建纺织创新服务平台,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明确提出建设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设创新型企业。既要通过广大企业的积极努力,也需要有政府及相关组织引导和支持,使政策要素、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管理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向企业集聚。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基地,分别被陕西省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陕西省工业化纺织产业示范基地”以及“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创新能力优势。集聚、整合、开放共享西安纺织优势资源,打造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对加快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通过平台对全行业服务辐射,势必带动创新基础薄弱的区域加快发展,促进纺织传统行业的结构性转型。

  5、实施品牌战略,加快西安纺织产业链

  第一,紧紧抓住品牌运作这一主题,确立核心品牌和品牌的核心价值,推进品牌的国际合作,加强从OEM(贴牌加工)到ODM(国外的品牌由国内设计制造)、OBM(国内的品牌通过国际买手进人国际通路)建设。以高档面料为切入点,抓好新纤维、新面料的一条龙开发合作,完整地形成从纤维到纱线,从纱线到面料,从面料到成衣、成品的产业链,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成为新产业链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科研、生产与外贸的联动。搭建产业链信息交流、新产品研发平台,加强交流互动,使新产品直接出口,形成协同开发、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第二,品牌和营销环节要加快实施品牌战略。企业应拉长一般贸易中的国内增值链,从品牌开发、设计、推广、精加工以及打造全球供应链、开拓国际营销网络等方面,获取多层次、更丰厚的利润。因此,企业要通过培育自己品牌来提高品牌竞争力,一方面不断对自己产品创造新的价值元素,同时还要把传统产业与创意产业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要注重产业内,特别是产业外文化元素的引入和融合,追求产业链中创意组合的价值。

  第三,企业在横向上要完善自己的产业覆盖面,在纵向上要进行产业上中下游的产品集成创新。此外,企业要向零售终端延伸,不仅要发展成为一个生产型企业,更要发展成为一个为消费者直接提供产品、提供服务、提供生活方式导向的服务型企业。

  第四,在产品定位和产品生产阶段,企业要注重环保,在管理与营销层面,企业同样应贯彻绿色理念,要不断为企业自身、纺织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西安纺织产业要借西部大开发和重振纺织产业战略时机,以纺织企业搬迁和承接东部业转移企为契机,大力推进产业链的培育、整合和提升,拉长纺织产业链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高端绿色的发展创新主战略,形成纺织集群,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把西安的纺织产业建成产业转型多业并举的示范区。

  (注: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类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027)。)

  【参考文献】

  [1] 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曼丽: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吸引力[N].城市经济导报,2010-07-07.

  [3] 陕西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Z].2009-06-01.

  [4] 工业信息化部: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纺织产业转移和区域发展重点[Z].2010-07-02.

  [5] 江泽民: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EB/OL].新华网,2009-04-22.

  [6]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Z].2007-10-22.

  [7] 王亚平:纺织工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宏观经济管理,2009(9).

  (责任编辑:张琼芳)

  

宁镇扬同城化中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_周娟
宁镇扬整体布局 第四篇

南方论刊杂志nflkw.com

宁镇扬同城化中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

□周

【内容摘要】宁镇扬要实现同城化,三地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必不可少。三地的主要制造业都具有相当规模,且行业间具有较大

宁镇扬整体布局

的相似性,但三地制造业发展又呈现出各有侧重的趋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仅要面临制造业层面产业同构的现象,还存在利益协调机制缺失的问题。为此,要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宁镇扬三地制造业定位;依据比较优势,培育宁镇扬制造业增长极;促进企业研发,培育宁镇扬制造业创新体系;共同协商合作,建立宁镇扬利益协调机制。

【关键词】宁镇扬;制造业;协同发展【作者单位】周娟,中共扬州市委党校

文化相融,经济社会联系紧密,近年来宁镇扬地缘相近、

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已经具备同城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推进宁镇扬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利于构建江苏乃至长三角西部综合实力强劲的经济中心和影响力较大的大都市区,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构建长江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中发挥重大作用。

一、制造业是实现宁镇扬同城化的突破口

同城化问题实质上就是区域一体化问题。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体化案例就是欧盟。早在二战结束后不久,欧洲一体化就开始酝酿筹划,但直到1952年,西欧六国煤钢

“舒曼计划”联营,也就是的实施,欧洲一体化才有了实质性

的进展。宁镇扬要实现同城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是制造业。一是因为宁镇扬地区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江苏历来就是全国的制造业

2010年以来,大省,江苏规模工业总量一直领跑全国。2016

089亿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史文化游;以特色林果、农家乐、维吾尔、哈萨克民俗为主的

特色乡村民俗体验游;以霍尔果斯口岸为依托的边境观光游等4条品牌旅游线路。通过与周边县市的合作,借助其他旅游县市的知名度来提升霍城的旅游市场地位。

2.景区景点的进一步开发。霍城旅游业的发展,应在集中构建伊犁河谷大旅游圈的前提下,开发建设霍城景区景点。一是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优势资源给予重点扶持、优先开发,对未开发及附属资源合理定位。从而对霍城旅游市场进行准确定位,树立市场形象,形成独特品牌。同时加

——赛快景点附属产业建设,打造清代新疆影视城及果子沟—》、《丝路风里木湖影视基地;依托影视基地拍摄《伊犁将军

云》等影视作品,扩大霍城的旅游知名度。二是打造民俗餐饮文化项目。依托霍城丰富的民俗风情及特色餐饮,加快推进芦草沟餐饮文化一条街及惠远央布拉克民俗游。

(五)全民参与旅游,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现在霍城旅游的收入主体基本以门票为主,除此之外只有一些简单的购物

元,同比增长10.9%;利润总额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达

15.6%。宁镇扬三地制造业基础坚实,三地产值超过全省产值的20%。二是制造业本身的特质。制造业涉及面广,产业链条长,适宜作为主导产业产生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三是第四次工业浪潮已起。未来,制造业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新的技术将带动制造业发生突破性变化。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利用制造业的再次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因此,推动宁镇扬同城化,重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

二、宁镇扬制造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一)宁镇扬三地的主要制造业具有相当规模。三市制造业产值规模前十的行业,其所占比重均超过了制造业总产值的75%,其中,南京80.31%,镇江75.49%,扬州75.02%;而各市排名前三的行业产值规模也都超过了排名前十行业产值规模的一半以上,其中,南京占比58.75%,镇江占比57.24%,扬州占比57.80%。说明三市的主要制造业不仅规模大,而且优势也非常显著。

(二)主要制造行业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三市产值规模和餐饮。霍城旅游也应该走向集住宿、会议、餐饮等的多元化产品,实现复合式经营。充分让附近的霍城居民参与。比如惠远景区,景区内的居民主体应该是游客,其余所有人员都是景区工作人员,景区内应该提供各种现代化生活条件,满足游客需求。而且在做旅游规划时要精心布局,统一规划,多设置就业岗位。让游客既可以体会新疆的风土人情又可以体验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这样的安排使得惠远原来的居民不仅实现了安居,更实现了就业。

总之,霍城大旅游必须立足于霍城县各旅游区实际情况,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统一规划、分层实施。总体上,应联合优势资源,形成东西合作翼,东以伊宁市为支点,融入伊犁河谷核心旅游圈;西以霍尔果斯市为合作翼,与周边县市合作开拓基础客源市场,着力打造霍城县具备垄断性资源条件的景区。将惠远古城、果赛景区、薰衣草种植园、伊犁河谷国家湿地公园等塑造成霍城县旅游名片,最终塑造霍城大旅游城市品牌形象。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6.(15).16

·23·

前十的制造业中相同的行业达到7个,

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且两两城市进行比较,相同的行业数更多,均达到9个。说明三地之间存在一定的产业同构现象。

(三)制造业发展呈现出各有侧重的趋势。虽然三市主要的制造业基本相同,但各自的产值占比和排名却又不尽相同。比如,南京产值占比第一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镇江和扬州的占比就明显下降,远不如南京的竞争力强;而在镇江和扬州具有明显优势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在南京的占比则减少许多;南京和扬州的汽车制造业是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的,占比较大,而镇江的汽车制造业优势相比较弱,不具备明显优势。说明三地制造业发展的侧重点不尽相同。

三、宁镇扬制造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宁镇扬三地制造业间存在一定的产业同构现象。宁镇扬三地的主要制造行业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三地制造业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这是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主体利益及地区行政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宁镇扬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其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必然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进而形成相近的资源结构、生产函数和需求偏好;类似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背景、文化传统、要素禀赋以

及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制约因素,使得三地投资环境

“均质化”;各级政府把自己的行政辖区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很容易出现投资方向、项目建设的同向选择,这些最终都会导致宁镇扬三地制造业层面的同构现象。产业同构严重制约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会造成宁镇扬三地相互之间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及生产能力的放空,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妨碍资源合理化配置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使得制造业间无法实现区域性的分工和相应的协作,最终阻碍宁镇扬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二)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成为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现实阻碍。宁镇扬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涉及到三地的利益关系。在宁镇扬区域间幵展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产业政策、招商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进行协商协调。然而,宁镇扬三地在地理位置上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但三地其实是各立炉灶。这是因为三地从行政区划上看分别隶属于三个不同的独立的行政区域,各地政府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辖区内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区域内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可避免会相互竞争,导致宁镇扬制造业的

良性合作遭遇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尽管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对三地经济整体发展目标和制造业的布局分工进行了规划,但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使得在招引项目时,三市实

际存在竞争关系,很难作出虽符合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但自身利益可能受损的选择。统一的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会阻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阻碍宁镇扬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最终阻碍宁镇扬同城化目标的实现。

四、宁镇扬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宁镇扬三地制造业定位。宁镇扬地区制造业层面存在的产业同构现象是三地制造业协同发

·24·

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三

地经济发展各自为政、竞争无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必须对宁镇扬制造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从而有效地协调区际利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划布局要本

着开放的原则,利益共享,合作共赢。要弱化“行政区划”的概

念,强化“宁镇扬同城化”概念,明确各地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和分工定位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的出台,对宁镇扬制造业提出了

“共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基地”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三地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但具体到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布局并不清晰,仍需进一步明确。

(二)依据比较优势,培育宁镇扬制造业增长极。区域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实现离不开制造业增长极的带动。宁镇扬三地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培育若干制造业增长极,加快推进产业的协同发展。南京应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信息齐备的省会城市优势,培育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产业;镇江、扬州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应依托沿江区位优势,发展中高技术的装备制造业。目前,三地可通过发展基础石化产业链、通用和专用合成材料产业链、新领域精细化学品产业链等打造石化产业增长极;发展船舶装备产业链等打造造船产业增长极。

(三)促进企业研发,培育宁镇扬制造业创新体系。企业作为宁镇扬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主体,对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一要制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集中科技资源扶持高技术制造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二要引导构建宁镇扬创新分工合作新格局,共建集科学教育、原始创新、集成应用、成果产业化、产品商品化于一体的创新产业链。三要合力优化集聚创新人才的环境,为制造业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共同协商合作,建立宁镇扬利益协调机制。政府在宁镇扬同城化中的首要作用在于协调区域间利益。没有合理完善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即便有架构完善的区域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和合作意向,最终也会因各地利益的原因无法落实实施。因此,宁镇扬三地要共同协商合作,建立宁镇扬利益协调机制。要制定好科学有效的宁镇扬间利益共享机制、矛盾协调机制和实施推进机制。要协调三地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形成三市统一的市场体系。要加强市场不愿涉足的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协作,包括交通、生态环境等公益性项目。在此基础上,宁镇扬三地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才能真正落地实现。

参考文献】1]陆峰.以改革创新促进宁镇扬同城化[N].新华日报,2014-3-272]申雨鑫.基于区位商法的江苏制造业结构演进及新常态

下的调整思路[

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3]孙久文,张红梅.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4]杨洁,王艳,刘晓.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J].价值工程,2009,45]江苏省人民政府.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

Z].2014,8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6.(15).16

【[[[[[[[

扬州市总体规划
宁镇扬整体布局 第五篇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扬州市规划局

2010年9月

一、总则

1、修编目的

为适应扬州市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建设秀美名城的要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充分发挥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引导城市建设,实现扬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修编重点

(1)深入分析区域环境,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深入分析新时期扬州在国家、长三角战略格局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剖析自身优劣势,合理确定扬州在区域中的职能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2)立足宁镇扬和沿江重点发展地区,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从宁镇扬、市域和扬州沿江地区等多个层面研究城镇空间布局,确定合理的沿江城镇整体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协调扬州主城与周边城镇的功能分工与空间关系。

(3)贯彻交通引导战略,优化城市内外交通环境

合理确定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加强扬州与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联系,做好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依据城市交通发展态势的变化,优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合理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理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匹配关系;重视城市交通重点问题的研究,解决东西交通不畅的矛盾;超前研究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做好交通廊道的用地预控。

(4)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塑造,彰显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

将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在空间上予以落实。进一步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展城市特色保护与塑造的研究,挖掘城市特色内涵,彰显城市个性。

4、规划期限:

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至本世纪中叶,重点对2030年市域与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轨道交通建设等进行了安排,并对远景沿江都市区进行了展望。

5、规划范围:

(1)市域:为扬州市行政范围,包括江都、仪征、高邮3个县级市和宝应县,面积6634平方公里;

(2)规划区:扬州市区及其行政代管范围,面积1028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东至廖家沟、壁虎河一线,南至长江、夹江一线,西至扬溧高速,北至扬溧高速、槐泗河一线,面积为310平方公里。

二、发展目标与策略

1、总体发展目标

“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

(1)着力发展经济,通过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产业、创新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创新扬州”;

(2)大力提高提升城市辐射功能,充分挖掘历史与人文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精致扬州”;

(3)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安居乐业、社会公平、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扬州”。

2、城市建设目标

(1)完善区域交通环境,加强与上海、苏南地区的对接,建立现代化对外交通体系;

(2)加强古城保护,加快旧城更新,重点建设新区,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实现扬州与江都的空间与城市功能对接,初步构建“一体两翼”都市区空间框架。

(3)推进商务中心建设,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强化对市域乃至苏中地区的辐射能力;加强各项功能配套,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扬州人居环境水平。

(4)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并倡导节能、环保、人性化的交通出行方式。

3、空间发展策略

(1)加强与上海、苏南的交通对接,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进区域交通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对外交通体系,通过加强与上海及苏南的交通对接,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消费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积极构建宁镇扬经济板块:加快宁镇扬同城化步伐,为产业互补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创造条件;稳妥推进城镇空间结构调整,构建东西延展的都市区布局结构。

(3)制定差异化策略,引导市域空间有序发展:制定市域差别化的发展策略,引导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加快沿江地区发展,并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联动、开拓市场等途径,带动北部地区沿湖沿河优质高效农业、制造业以及产品市场的发展。

(4)促进与江都、仪征的一体化发展:整合沿江地区各项资源,通过空间布局、交通设施建设、产业分工、岸线利用等方面综合协调促进扬州、仪征、江都三地一体化发展。宁镇扬整体布局

(5)保护并塑造城市特色,巩固并提升中心城区的区域核心地位:紧扣城市特色的核心要素,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塑造城市个性,提升中心城区在区域中的公共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将扬州中心城区打造成市域的公共服务中心,扩大在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范围。

三、市域城镇体系

1、城镇化发展战略

(1)区域联动策略

与市域周边城市南京、泰州和镇江强调联动发展,注重强化交通联系,协调边界地区产业选择和用地合理布局,做好岸线利用协调、环境保护以及过江通道的控制;重视市域南北和城乡联动发展,城镇空间强调适度向南部地区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产业空间实行优化重组,优化市域各区域的产业分工结构,形成多个特色经济集聚区;培育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产业园,借助万顷良田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并结合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切实促进农民增收。

(2)差别推动策略

南部沿江地区:推动集聚思路引导下的城镇化、网络化发展。整合沿江地区和中心城区周边的城镇,强化与中心城区的交通和功能联系;统筹安排沿江地区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新区、开发区和中心城区逐渐成为城镇人口新的集聚空间。

北部地区:城镇发展相对集聚,适度分散。发挥城镇节点对城乡腹地的带动作用,培育沿河、沿路发展轴线。重点发展高邮、宝应以及沿河地区传统中心镇如范水、邵伯等,扶持腹地沿市域环路重点镇的发展,以“点轴”模式推动城镇空间发展。

(3)辐射带动策略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介绍(2016)
宁镇扬整体布局 第六篇

_宁镇扬板块_产业协调发展研究_邵俊
宁镇扬整体布局 第七篇

区域经济

CONTEMPORARYECONOMICS

“宁镇扬板块”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邵俊

(中共扬州市邗江区委党校宁镇扬整体布局

姚云霞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南京、镇江和扬州三市在地理上临近,有着优越的发展条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宁镇扬三市的产业合作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宁镇扬板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宁镇扬板块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地论述了宁镇扬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板块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宁镇扬三市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宁镇扬

产业协调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1∶56.4∶39.5调整为4.3∶55.2∶40.5,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服税收增长的贡献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占GDP务业对就业、

的比重为4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3、扬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0.30亿元,可比价增长12.2%,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5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427.87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017.89亿元,增长1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950元,按美元汇率折算超过9000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2∶55.2∶37.6调整为7.0∶54.3∶38.7。

从表1可以看出,南京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均弱于镇江和扬州,但第三产业最为发达,高于全国水平,同时高于镇江、扬州10—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为三市中最优;扬州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第一产业低于全国水平,但与南京和镇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产业对扬州GDP增长起着关键作用,并将在长期内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三市中从表镇江的第二产业较为发达,高于其他两市2—10个百分点,1可以看出,镇江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与扬州类似,但都比扬州高,这说明镇江的产业结构总体上要优于扬州。

从宁镇扬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分析,宁镇扬三市的第

(单位%)

2008年

39.148.436.435.3

11.33.03.67.5

48.646.459.957.12011年

43.050.739.537.6

10.12.74.37.0

46.844.955.254.3

43.152.440.538.740.150.536.535.5

2007年

39.547.535.535.0

11.72.63.77.7

49.249.059.957.02010年

42.651.337.336.1

10.22.84.17.2

46.846.556.455.2

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城市,扬州历来是苏北的门户,镇江历史上就是物流汇聚的工商巨埠,三市历史上数度辉煌,是江苏2006年11月,江苏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经济的重要支撑。

打造“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构想。2012年11月,在京参加党的十“宁镇扬八大的三市市委书记共谈十八大报告,共谋三地发展。再次成为宁镇扬三市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加快转变经板块”

济发展方式这一新的时代要求,加强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其作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的作用,对于带动江苏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宁镇扬板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南京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南京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4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3.6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60.99亿元,增长12.3%,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390.51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20.91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重为2.7:44.9:第三产业52.4。第二产业稳步发展,所占比重略有上升。

2、镇江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2011年,镇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0.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41亿元,增长5.5%;第二

全国南京镇江扬州地区全国南京地区

表12006—2011年宁镇扬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变化情况

2006年

11.83.04.18.5

48.749.560.456.52009年

10.63.14.57.8

46.845.658.256.1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产业增加值1274.23亿元,增长镇江

12.7%;第三产业增加值935.76亿扬州元,增长12.6%。从产业结构看,产业

(注:数据来源:2006—2011年全国、南京、镇江、扬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当代经济》2013年第1期

87

区域经济

CONTEMPORARYECONOMICS

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虽然略有下降但是仍居主体地位,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但其支柱产业还未成形,还不能代替传统工业的地位,这说明宁镇扬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时期。

二、宁镇扬板块产业调整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有机协调,造成公路、机场、港口、电厂、污水处理厂等的建设均存在不同程度地重复建设。

(2)产业结构趋同。据统计测算,宁镇扬三市产业结构的相南京的支柱产业有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钢似系数在0.9以上。

铁、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扬州的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纤纺织、电工电缆、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镇江的支柱产业有化工、造纸、电子、机电仪一体化、能源、工程机械、自行车、眼镜、五金等。而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新型生物医药等产业均是三地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产值居前材料、

的十大行业中,南京与扬州有5个相同,南京与镇江、镇江与扬州都有6个相同。同时南京、扬州两市在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光伏等产业上是雷同的,镇江、扬州两市在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上是重叠的,南京、镇江两市在工程电器产业上是交叉的。宁镇扬板块内各城市之间雷同的产业结构引起相互之间的过度竞争,使区域内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机融合,无法实现必要的产业集中。此外,在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竞赛中,宁镇扬各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也有重合,没有提升到联合发展、形成区域产业“拳头”优势的高度。

从国外都市圈的发展来看,都市圈内城市在产业上都有明确分工。以日本的都市圈为例,处于核心地位的中心城市以服务业为主,为其他城市提供强大的服务功能,而周围的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为中心城市提供产品和生产要素。但是宁镇扬板块中南京作为中心城市,仍然以重化工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这一方面三市产业结构的趋同使得各市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投资和生产分散,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对资源降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宁镇扬三市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低了三市的整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南京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使南京缺乏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组织能力,不利于三市整体的协调发展。

(3)缺乏总体规划。镇江与扬州一衣带水,但是两市的中远期规划都是独立的,导致区域内的不协调发展。例如,扬州这几年打响沿江开发的战役,将工业企业搬到江边,同时镇江也在沿江开发,但采取的是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战略,将沿江的30多家企业全部搬进工业园区,而把江岸让出来,着力打造北区“滨水新城”。如今两市的沿江开发都有成果,江北工厂多了,江南住宅和环境美了。两市沿江规划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科学性的规划的,但是从整体看显得极不和谐。此外,宁镇扬板块的城镇建设主要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指标,简单地将城市化理解为城镇在空间上的膨胀,城镇向外快速的蔓延,没有足够的保证城镇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加上小城镇以及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缺少统一规划的空间分布,城镇空间结构不当,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宁镇扬板块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宁镇扬整体布局

1、宁镇扬板块产业调整的优势

(1)地理优势。宁镇扬板块是相对发达与不发达经济的分界线,以北是不发达的广大苏北地区,以西是安徽地区。宁镇扬板块的发展不仅可以将长三角经济大战的势头和要素向苏北扩散,还可以向安徽和江西省转移和辐射,宁镇扬可以成为国家推动长三角经济承东启西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先头兵”,其特殊地位可使其成为与苏锡常、杭绍相媲美的长三角第三个发展极。

(2)文化优势。宁镇扬地理位置优越,大江连东西,运河贯南北,便利的交通条件造就了镇江、扬州历史文化的开放性。南京以其历史都城的独特政治地位及与镇江共有的“吴头楚尾”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客观上经历了多元文化的洗礼,容纳了五方八域的风土人情。从文化样态来审视,宁镇扬板块的文化呈现出“无主调”的兼容涵摄性:一方面表现在对内的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外的交流与吸纳上。

(3)产业优势。江苏的特点是南北经济差距很大,南北区域的共同发展以提升江苏整体经济水平是江苏区域协调的重点。目前江苏省内虽然已经有苏锡常板块,但其对苏北地区的辐射能力弱。与苏锡常相比宁镇扬板块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过去江苏的发展主要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随着江苏从外向型经济向创新性经济的转型,宁镇扬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科教创新资源,将超越苏锡常地区成为江苏最基础和可靠的内宁镇扬与苏锡常的产业差异可以在区域生性增长条件。其次,

内错位竞争。在产业结构上,苏锡常的支柱产业基本上是电子信息之类的轻型结构,而宁镇扬三市的支柱产业基本上是以重化工为主的重型结构。例如,南京的石化、钢铁,扬州的化纤,镇江的建材等都是当地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此外,南京的机电工业、通信设备制造,南京、扬州的车辆制造等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后期发展潜力巨大。最后,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具有独特的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再加上南京、镇江和扬州各具特色的旅游服务业,整个宁镇扬的旅游服务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2、宁镇扬板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区域板块作为城市化的一种高级形式,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圈内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要素流通,减少重复建设,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心城市应发挥整体协调、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现状看,宁镇扬三市谁都不具备中心城市的条件,南京虽为省会城市,但要想协调镇江、扬州还是有困难的,而镇江、扬州处于南京和上海之间,更倾向于接受上海的辐射。由于行政体制的地域分割和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和手段,宁镇扬板块内各个城市的发展都各自为政,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主要表现在公共财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因普遍缺乏各个层次的

1、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协调作用

发展区域经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及各地产业协调发

88

《当代经济》2013年第1期

区域经济

CONTEMPORARYECONOMICS

展是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在市场规律作用基础上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协调发展,既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又需要依靠政府有效协调。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首先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规范、协用,同时又要正确发挥政府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指导、调、服务作用。

(1)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发挥价格的灵活导向作用;二是强化市场的竞争机制。宁镇扬三市的产业协调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各地区比较优势,注重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职能,让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2)注重政府的协调作用。政府在区域产业协调中,一是要协调区域间利益,消除行政分割及障碍,建立市场竞争的良好公正,从而保证市环境,并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根据产业布局协同有序原则,在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中发挥指导、规范、协调、服务职能,制定指导性产业规划,三市政府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导向。另外,政府还要生态环境、水资注重加强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合作。如发展交通、源等公益项目,进一步推动宁镇扬的同城化进程。

2、完善和谐的区域关系,制定统一的协调发展规划

建立合理公平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就应该坚持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利益兼顾、适度补偿的基本原则。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也是宁镇扬板块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协调和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完善统一的区域协调关系。宁镇扬板块应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协调机制,设立专门的区域协调理事会和协调执行部门等常设机构。同时,三市可以建立多边参与的次一级地方政府的联合协调机制,共同商议协调同城化发展问题,并在具体事务上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

在宁镇扬产业合作中,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才能促进三市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制定重点领域、重要产业的具体规划,以区域经济合作为目标,合理分工,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协作,逐步建立起既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自身产业特点,又能同区域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也有难易之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旅游业是三市产业协调发展困难最小的。相对而言,第二产业的融合较难,同质性产业可以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或收购的方式,使同质性要素集聚,并将不同组成部分、不同生产环节分别分布在三市。这不仅可以解决宁镇扬产业趋同问题,还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宁镇扬的产业竞争力。

3、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宁镇扬三市应该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区域内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形成开放度大、集群率高、承接能力强的产业布局及产业链。从总体来看宁镇扬产业协调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立足于目前产

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还要着眼未来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调整,更要从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二是企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产权结构和管理机制、打破地域界限、利用企业破产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地域结构,实现规模效益;三是产品结构地域整合,产品是构建区域市场的基本因素,要根据市场条件、技术条件,结合企业地域整合,重点配置和开发名牌产品、拳头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合理调整产品的地域结构,形成区域产品优势,建立互补和共享的市场区域。以船舶制造为例,三市有很大的可协调发展的空间,镇江的船舶配件生产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造船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更加明显,其华东船舶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的船舶制造专业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而南京、扬州在整船生产制造上明显强于镇江。宁镇扬三市可先从零部件的定制和定点供给开始,接着在员工技术培训方面可以借助镇江高校的力量,再往深处就是技术研发的合作。这样就有利于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宁镇扬产业发展区,提高综合竞争力。

4、强化企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

要实现区域内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转移的根本力量推还是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企业是实现产业协调发展、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强化企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在政府合理政策搭台与市场引导相结合下,积极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产业协调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宁镇扬的企业要主动外出考察、积极参加经贸洽谈,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二是在宁镇扬板块内产业协调发展的具体手段方面,应在政府引导与加强执法管理相结合下,实现企业自主性,即采取适合本企业的具体发展方式。三是发挥企业熟悉市场,拥有信息的优势,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选择适合本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手段。宁镇扬三市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宁镇扬板块的产业发展方案,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升宁镇扬板块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凤新、张杰、付荣霞:京津冀区域产业集群协调发展问题

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8(7).

[2]冯玫: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

坛,2008(9).

[3]陈凤新、贾启庆、邱凤霞: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探

讨[J].经济纵横,2010(2).

[4]刘琳:全球化条件下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研究[D].河北师范宁镇扬整体布局

大学,2009.

[5]孙淮中:苏锡常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9.

(责任编辑:张琼芳)

《当代经济》2013年第1期

89

“长江三角洲物流业发展分析”系列之二:宁镇扬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宁镇扬整体布局 第八篇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宁镇扬整体布局 第九篇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

前言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扬州共编制完成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于1985年省政府批复;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9年省政府批复;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于2003年通过专家论证,2004年报省政府待批。几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引导扬州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城市特色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进入21世纪以来,扬州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增速明显,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目前人口与用地规模已超出了上轮总规确定的中期和远期目标,同时城市发展又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变迁、区域交通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重组等挑战,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目标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些背景,市政府于2009年决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扬州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010年8月30-31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通过了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就《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报批成果,指导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扬州美好家园。相关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现场留言,也可邮寄至扬州市规划局城乡规划处(地址:扬州市淮海路33号,邮编:225002)。

咨询电话:0514--87340303

公示网址:

现场公示:扬州双博馆规划展示中心宁镇扬整体布局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要点

一、总则

1、修编目的

为适应扬州市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建设秀美名城的要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充分发挥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引导城市建设,实现扬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修编重点

(1)深入分析区域环境,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深入分析新时期扬州在国家、长三角战略格局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剖析自身优劣势,合理确定扬州在区域中的职能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2)立足宁镇扬和沿江重点发展地区,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从宁镇扬、市域和扬州沿江地区等多个层面研究城镇空间布局,确定合理的沿江城镇整体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协调扬州主城与周边城镇的功能分工与空间关系。

(3)贯彻交通引导战略,优化城市内外交通环境

合理确定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加强扬州与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联系,做好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依据城市交通发展态势的变化,优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合理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理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匹配关系;重视城市交通重点问题的研究,解决东西交通不畅的矛盾;超前研究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做好交通廊道的用地预控。

(4)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塑造,彰显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 将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在空间上予以落实。进一步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展城市特色保护与塑造的研究,挖掘城市特色内涵,彰显城市个性。

4、规划期限:

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至本世纪中叶,重点对2030年市域与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轨道交通建设等进行了安排,并对远景沿江都市区进行了展望。

5、规划范围:

(1)市域:为扬州市行政范围,包括江都、仪征、高邮3个县级市和宝应县,面积6634平方公里;

宁镇扬整体布局

(2)规划区:扬州市区及其行政代管范围,面积1028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东至廖家沟、壁虎河一线,南至长江、夹江一线,西至扬溧高速,北至扬溧高速、槐泗河一线,面积为310平方公里。

二、发展目标与策略

1、总体发展目标

“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

(1)着力发展经济,通过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产业、创新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创新扬州”;

(2)大力提高提升城市辐射功能,充分挖掘历史与人文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精致扬州”;

(3)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安居乐业、社会公平、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扬州”。

2、城市建设目标

(1)完善区域交通环境,加强与上海、苏南地区的对接,建立现代化对外交通体系;

(2)加强古城保护,加快旧城更新,重点建设新区,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实现扬州与江都的空间与城市功能对接,初步构建“一体两翼”都市区空间框架。

(3)推进商务中心建设,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强化对市域乃至苏中地区的辐射能力;加强各项功能配套,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扬州人居环境水平。

(4)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并倡导节能、环保、人性化的交通出行方式。

3、空间发展策略

(1)加强与上海、苏南的交通对接,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进区域交通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对外交通体系,通过加强与上海及苏南的交通对接,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消费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积极构建宁镇扬经济板块:加快宁镇扬同城化步伐,为产业互补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创造条件;稳妥推进城镇空间结构调整,构建东西延展的都市区布局结构。

(3)制定差异化策略,引导市域空间有序发展:制定市域差别化的发展策略,引导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加快沿江地区发展,并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联动、开拓市场等途径,带动北部地区沿湖沿河优质高效农业、制造业以及产品市场的发展。

(4)促进与江都、仪征的一体化发展:整合沿江地区各项资源,通过空间布局、交通设施建设、产业分工、岸线利用等方面综合协调促进扬州、仪征、江都三地一体化发展。

(5)保护并塑造城市特色,巩固并提升中心城区的区域核心地位:紧扣城市特色的核心要素,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塑造城市个性,提升中心城区在区域中的公共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将扬州中心城区打造成市域的公共服务中心,扩大在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范围。

三、市域城镇体系

1、城镇化发展战略

(1)区域联动策略

与市域周边城市南京、泰州和镇江强调联动发展,注重强化交通联系,协调边界地区产业选择和用地合理布局,做好岸线利用协调、环境保护以及过江通道的控制;重视市域南北和城乡联动发展,城镇空间强调适度向南部地区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产业空间实行优化重组,优化市域各区域的产业分工结构,形成多个特色经济集聚区;培育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产业园,借助万顷良田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并结合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切实促进农民增收。

(2)差别推动策略

南部沿江地区:推动集聚思路引导下的城镇化、网络化发展。整合沿江地区和中心城区周边的城镇,强化与中心城区的交通和功能联系;统筹安排沿江地

区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新区、开发区和中心城区逐渐成为城镇人口新的集聚空间。

北部地区:城镇发展相对集聚,适度分散。发挥城镇节点对城乡腹地的带动作用,培育沿河、沿路发展轴线。重点发展高邮、宝应以及沿河地区传统中心镇如范水、邵伯等,扶持腹地沿市域环路重点镇的发展,以“点轴”模式推动城镇空间发展。

(3)辐射带动策略

壮大中心城市:积极构建扬州都市区,沿江地区扬州、仪征、江都三市实施空间和功能整合互动发展,扬州中心城区注重第三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培植区域性生产业服务中心的形成,仪征、江都充分利用沿江岸线和既有产业发展条件,大力发展汽车、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等产业,提高沿江城镇整体经济实力,吸纳人口集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强化县市城区:积极强化二级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市辐射力,打造新型县市区,发挥北部高邮、宝应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淮江公路、市域环路等轴线为载体,加快经济社会要素在市域范围内的流通,随着扬州市区城市职能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联动、开拓市场等途径,重点带动北部制沿湖沿河优质高效农业、制造业以及产品市场的发展。

培育重点城镇:有选择地培育一批重点镇,给予其一定的政策倾斜,改善重点镇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重点中心镇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能力,集约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综合效益。强化重要发展轴线和节点对乡镇腹地的带动作用。

优化完善一般镇:重视城镇内涵式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城镇的产业、文化和区位等优势,塑造城镇的个性与特色,强化城镇的综合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2、市域人口与城市化水平

2009年底市域总人口502.33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58.8万人),城镇人口 265.73万人,城市化率52.9%。规划期末市域总人口为560万人,城镇人口380万人左右,城市化率约68%。

3、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anxingchuangye/28427.html

《宁镇扬整体布局 “宁镇扬板块”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