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项目

100%签约!五角场街道东郸小区拆除重建项目生效

|

【www.dagaqi.com--创业项目】

  9月18日晚上10点,东郸小区里欢呼不断、礼花阵阵、热闹非凡,签约进度墙上翻开了新的数字:100%。东郸小区拆除重建项目正式生效!

  东郸小区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小区,共有20个楼栋,670户,居民1140名左右。小区身处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毗邻复旦大学,抬头便能看见五角场彩蛋,距离地铁站近5分钟的路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然而在繁华商圈的霓虹灯下,是与五角场现代化的城市界面格格不入的“老破小”,也是五角场街道范围内唯一一个存在煤卫合用情况的小区,居民生活异常艰苦。

  从同一个门洞进去,最多的一层楼住着10户人家,最少的有6户。房型有一室、一室半和两室3种,最小的只有9平方米,最大的不过20多平方米。同时小区基础设施及通风环境差,楼道狭窄、居住密度高,外表破旧;环境脏乱,没有绿化,也没有停车位等公共设施。

  “你看,我们一家人做饭、吃饭、上厕所、睡觉都在这一个房间里。”“我丈夫已经七十多岁了,每天还都要爬上1米多高的上铺去睡觉。”“平时洗澡要去公用浴室,每天还要倒痰盂。”“厨房是合用的,到处都油腻腻的,大家一起烧饭时,整层楼都是油烟。”“邻里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常常为水费、维修费、垃圾等问题,吵得不停,大家争得是面红耳赤。”……破败不堪的房屋、逼仄的居住空间,谈论起糟糕的居住环境,居民们有一肚子苦水要倒。

  面对居民的诉求,区委区政府下大决心,决定将东郸小区拆除重建。东郸小区改造体量在全市2023年“两旧一村”旧住房成套改造体量中排名第三。此次拆除重建项目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有许多“先天不足”:地块面积小、居民户数多,老年居民、生活困难居民多,另有不少空关房、出租房;项目又紧邻中环,对新建建筑的高度存在限制,又要考虑到周边建筑的光照等问题。东郸小区拆除重建项目方案各项规划指标(容积率、楼间距等)均做到极致。

  重建后,新的东郸小区将成为一个面向未来、有崭新面貌的高质量居住社区,这里将新建起五栋高楼,分别为8层、9层、23层与28层,共设有九种房型。项目坚持“以人为核心”,拆除重建后每户将增加独立的厨房、卫生间、阳台(共计10.4平方米),真正做到“一门关”;调整和增设绿化,组成以“绿”为主题的居住环境,将小区建设成为高科技、智能化与绿色生态建筑的高中档生态住宅;同时提升小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增加了社区服务用房、门卫和分类投放垃圾房,配备老年活动室、助餐点、车库等配套设施,极大地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东郸小区建成以后的美好场景,卫百辛集团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了宣传短片、沙盘模型、VR 展示等,并安排专业讲解人员给居民进行耐心的讲解,让居民充分了解小区建成后的崭新面貌。为部分居民能更好地接受设计的房型,集团还请了专业的设计师团队,从居民实际的居住需求及困难为出发点,对所有九种户型的房屋设计了2至3种装修方案,并绘制了效果图,确保居民能挑选到合适自己的装修方案,打消居民的顾虑,推动居民顺利签约。

  用“温度+精度”打开居民“心门”

  一头连着政府实事工程,一头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面对东郸小区拆除重建项目启动过程中的难点,在区成套办的指导下,卫百辛集团、杨浦一征所的支持下,五角场街道一鼓作气、务实推进,以起步即冲刺、开战即决战的信心,各科室、所办队中心协同作战,组建东郸拆除重建工作专班,成立了包保小组、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志愿者突击队等队伍,包片分干、压实责任,用真心实意化解居民顾虑,用精准服务措施解决居民难题,用“温度+精度”打开居民“心门”。

  东郸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张争科,脸上写满了疲惫,却显得十分兴奋,“我昨天晚上激动得睡不着,脑子里一直显现出大家这段时间上门和居民做工作的画面,很高兴。”张争科说,“100%签约率的推进过程很累,但看到居民满意的笑容,一切都值得了。尤其是经过了真心相处的这段日子,居委会和居民们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87岁的独居老人郑老伯,性格固执,身体也不好,18平方米的房子里,大半的空间里都摆满了药品,只有一个养女。老人起初不大想签,害怕老了回不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包保小组成员们坚持每天轮流上门,平均每次陪老人聊天2小时,还帮忙配药、贴药膏、送饭送水,寻找合适的过渡房,同时积极做养女女婿的思想工作。最终老人被队员们的真诚打动,主动来签约。

  包保小组队员们心怀真诚、以真心换真情,解决居民的各类问题。居民生病住院,包保小组队员们主动上门看望,垫付医药费;对于一些生活确实有困难的家庭,包保小组队员们一起想办法、出点子、找政策,共同帮助居民解决生活困难。由于近一半的承租户居住在外,有的承租人甚至在国外,给签约工作造成了困难。包保小组的队员们奔赴松江等地上门做思想工作,或跨越时差解答承租户的疑惑,用点滴关怀暖人心,相互理解促真情。

  针对小区居民类型多、诉求多等问题,街道分类施策,针对不同人群制定针对性策略对症下药;将难点问题集中梳理、分级分类,形成“简易问题明确归属,复杂问题事中协调”的处理机制;同时商请公安、法院、教育、民政以及商贸集团助力攻关,共同分析研判,帮助居民答疑解惑,最有效地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拆除重建项目只需要达到95%即可生效,而东郸拆除重建项目居民的签约率达到了100%。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周灵说:“我们街道上下齐心,用100%努力,让居民100%满意,这也是我们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一个缩影。现在居民签约是完成了拆除重建工作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居民搬迁、选房、回搬等一系列工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更加顺利地开展。”

  大家一条心,携手完成100%签约

  在庆祝的人群中,有一个特殊的身影,那就是费阿姨。

  1966年住进东郸小区,今年已经96岁高龄,在东郸小区生活了57年。退休后,费阿姨担任了十一年的东郸居委书记,对这里的居民非常了解,也非常有感情。虽然年事已高,下楼不便,依然关心着签约工作的进展,多次呼吁居民尽早签约。“终于等到了!”得知签约率达100%后,费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街道坚持旧改为民、旧改靠民,在东郸一线充分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签约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居民们的共同努力。

  20号楼的韩阿姨,从1993年开始担任楼组长,做事认真负责,和整个楼里的居民关系很好,对每户家庭的情况也非常了解。拆除重建签约开始,她就抓住妇女两病筛查的契机,把搬出去的居民召集在一起,和他们聊天,介绍各种政策,打消邻居们的顾虑。

  9号楼的黄阿姨,在东郸生活了50年,可谓土生土长,平时哪家遇到难题了,总是主动上前帮助。即使现在,不少老邻居搬出去了,还是会经常微信聊天。签约过程中,黄阿姨就主动联系老邻居,告知他们小区拆除重建的消息,邀请他们早点回来签约。看到邻居们纷纷回来签约,黄阿姨说:“邻居就是自己人呀,这么好的事情肯定要告诉他们。”

  同住9号楼的徐爷叔,今年67岁,被居民称为楼里的“活雷锋”。平时会自发地粉刷墙面、打扫楼道,很爱惜小区的环境。在签约的过程中,遇到楼里还在观望的居民,徐爷叔就会主动地和他们聊天、谈心,促成了楼里多户居民签约。“我们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大家感情很深,希望大家早点一起住上新房,多好呀。”徐爷叔开心地说。

  拆除重建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民生工程。一方辛苦付出,一方理解支持,正是工作人员与拆迁重建群众的“双向奔赴”,让东郸拆迁重建项目的签约过程充满了温度与厚度,赢得了民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新的东郸小区将给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东郸,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xiangmu/947279.html

《100%签约!五角场街道东郸小区拆除重建项目生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