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创业故事

养蜂事迹 张林友养蜂赚钱的创业故事

|

【www.dagaqi.com--网上创业故事】

张林友养蜂赚钱的创业故事
养蜂事迹 第一篇

  ——张林友的养蜂故事

  四周群山清秀苍翠,山上绿树成阴,各色花儿竞相绽放,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村而过,村中成千上万只蜜蜂飞舞,忙着采集花蜜。5月25日,记者在水北街镇翁村马安看到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生灵”的主人叫张林友,今年72岁,有着四十多年的养蜂经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初的几群土蜂发展到现在的100多箱中蜂,把“甜蜜事业”做得红红火火,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蜂王”。

  提起养蜂人,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那些载着蜂箱寻蜜源、哪里有花去哪里的游徙养蜂人的生活。他们风餐露宿,与蜜蜂为伴,在辛苦中收获甜蜜。然而,张林友却与众不同,他守在自家大门口,不用外出就能收蜜,过着颇为自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村历年来就有着保护生态的传统,这些年来,大家宁愿日子苦点,也不动山上的一草一木,村子四周有着绵延10里,面积5000多亩的生态公益林,这上好的环境给蜜蜂提供天然的蜜源,也酿出了马鞍源独有的口味蜂蜜。”说起自己的村子和蜂蜜,张林友颇为自得地告诉记者。

  “活到老,学到老。养的时间长了,也就能摸索出养殖蜜蜂的一些规律。”张林友说,他还向我们展示了他最新“张氏收割蜂蜜技术”,蜂箱里的蜂框,原先都是整片的,取蜜时放入摇蜜机,虽然摇出蜂蜜,也把里面的幼虫给破坏了,影响蜜蜂的成活率。而现在把蜂框分上下两层,只要把上面一层拿出即可(蜂蜜80%都在上层),这样节省劳力,又提高幼蜂的成活率。

  “养蜂虽然是个苦力活,可每次取蜜时是最幸福的。”张林友说,这些年几乎每天都被蜜蜂蜇,现在手背上密密麻麻的黑斑,就是被蜜蜂蜇的。每年的五月,山上的槐花、栗子花等花开始,都是最好的蜜源,这时也进入了蜂蜜的高产期。为保证蜂蜜的浓度,他一般都会选择在次日上午收割前一天蜜蜂采回的蜜。他说,蜂蜜经过一夜的风干,水分会很少,由于货真价实,他家的蜂蜜不出家门就卖光了。年景好时,80箱蜜蜂,一年能产蜂蜜500多公斤,年收入可达8万元。

  由于技术好,前来学习养蜂技术的人络绎不绝,张林友的“甜蜜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他成立了马鞍源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71户,蜂蜜不仅在福州、厦门等地销售,还卖到台湾、马来西亚。去年,合作社销售9吨蜂蜜,年收入140万元。今年预计可产蜂蜜15吨,销售额在240万元左右,合作社还打算注册商标,把马鞍源蜂蜜做大做强。

  “最初养蜂,是想靠养蜂赚钱。现在不管亏还是赚,我都愿意养,比起赚钱,养蜂更像我的一种爱好,一天不跟蜜蜂打交道,我就浑身不自在。”张林友说,四十多年的养蜂经历,蜜蜂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平常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蜂箱旁看看,夜里也是常常梦到蜜蜂的事,经常会因为梦到自己的蜜蜂死了而哭醒、吓醒。看着蜜蜂在空中飞舞,听着蜜蜂嗡嗡作曲,感受着蜜蜂在手上痒痒爬动,他觉着这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感觉。(左贤斌 余凌云)

  

海南“蜂王”陈昌卓:68岁仍快乐养蜂创业
养蜂事迹 第二篇

  编者按:他养蜂超半个世纪,创多个“海南第一”;他坚守诚信,用品质享誉国际;他年近七旬,仍坚持创业壮心不已;他矢志不渝,人生充满传奇。他就是陈昌卓,51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和蜜蜂的联系,在这个“海南蜂王”的身上,流淌着海南人“诚实、执着、勤奋、拼搏”的品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我们将这位海南“最高龄”创业者的故事呈献给广大网友。

陈昌卓扮演“蜜蜂人”在养蜂大赛上

陈昌卓展示他的蜂巢

  “认准一件事就要坚持去做,把他当做一个梦想去做,这就是我坚持养蜂51年的秘诀!”

  “我把我们父子的名字都放在品牌里了,如果品质做不好,丢的是家族的脸!”

  “现在这么好的创业环境,不创业就浪费了,我虽然已经快70岁了,但是我还想打造自己的‘蜜蜂王国’!”

  ————陈昌卓

  从海口市区出发,沿着224国道往南走约13公里,在路的右手边有一座独具特色的大门,走进这座以蜂巢形状——六边形为主要设计风格的大门,就进入到“海南蜂王”陈昌卓的“蜜蜂王国”。

  一双凉鞋,一件T恤,一口“海南普通话”,如果不经人介绍,记者不会把他与已经身家数千万的“海南蜂王”联系起来。“虽说现在做了老板,但我本质上还是一个老蜂农。”陈昌卓笑着说。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陈昌卓第一个对海南养蜂方式进行改进、第一个将意蜂在海南成功规模化养殖、第一个让海南蜂蜜享誉国际……他的人生充满“传奇”,他的经历让人感慨,他的激情让人振奋。日前,记者走近这位“海南蜂王”,为大家讲述这位年近七旬仍在创业的“年轻人”的创业故事

  一本书改变一个人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64年春节后,在当时的琼山府城新华书店,一个17岁的少年手里握着9元3角钱,眼含泪光在这里寻找自己的“未来”。在这个知识的海洋里,一本《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方法》吸引了这个少年,他用了1角1分钱买下了这本书,从此改变了这个少年一生的命运,这个少年就是陈昌卓。

  1947年8月,陈昌卓出生在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美梅村,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陈昌卓的家乡是海南有名的“羊山地区”——13000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小丘陵山区。千百年来,由于土地中到处是火山石难以耕种,这里的人们经济拮据,生活穷困。然而另外一面却是,由于这里岩土酥黑肥沃,属富硒土壤,孕育了1000多种热带植物,野生荔枝、龙眼等各种果树杂木野草也争相扎根生长。富足的阳光、充沛的雨量与温和的气候使这片山区四季花香,形成蜜蜂生存繁殖的天堂。

  陈昌卓和蜜蜂最早“结缘”是因为父亲。早在1929年,他的父亲陈里云就开始寻找野蜂放在自家的荔枝林和柑桔园中筑起200多个石窟训养。同时开始收购野生蜂蜜肩挑到海口市走街串巷叫卖。陈昌卓从七八岁开始就跟着父亲进山找蜂采蜜,但那个时候仅仅是“为了玩”。

  1963年,16岁的陈昌卓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琼山中学的高中,因为是班上的“尖子生”,在老师的鼓励下,“作家”、“科学家”都成为了他向往的职业,希望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然而,残酷的现实打碎了这个优秀少年的梦想——因为家里经济困难,陈昌卓高一下学期的学杂费没有着落。

  为了在求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陈昌卓和为了他上学而辍学的姐姐一道,利用寒假进山砍柴,以每百斤6角钱的价格卖给供销社。一个多月后,面对着13元5角的学杂费,手握砍柴赚来的9元钱的陈昌卓留下了眼泪。

  “难道只能回家种地当农民吗?不!我不甘心!”怀着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任,对未来的憧憬,陈昌卓走进了府城新华书店,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牛刀小试 “甜蜜产业”让少年初尝“甜头”

  “我的父辈是养蜂人,家养有蜜蜂,家乡是四季水果之乡,四季百花争艳,有养蜂的有利条件;况且书中又说:通过蜜蜂的授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养蜂不占地、不占劳动力,是投资少、见效快、利国利民的‘空中产业’。蜂产品是宝贵的中药材,又是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蜂蜡是重要的医学和工业原料,可以出口创汇,市场广阔。”经过认真的研读,陈昌卓认为自己所具备的条件适合养蜂。“干!认准了,就开始!”他立了大干养蜂业的志向。

  当时陈昌卓的家乡也有人养蜂,但那时候的“笼式养蜂”一年只能收一次蜜,产量极低。凭借自己的那本《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方法》及一定的知识基础,陈昌卓开始利用自家的37群蜜蜂进行“活框式养蜂”的改良试验。

  “那时候是自己砍木材,锯木板,做活框。”陈昌卓说,经过自己改良的“活框式养蜂”让每箱蜂每年的采蜜次数提高到十五六次,相比传统的“笼式养蜂”,蜂蜜的产量一下子提高了十余倍。

  尝到甜头的陈昌卓开始有了“野心”,他想扩大自己的养蜂规模,就开始跟着表哥陈昌禄进山,根据蜜蜂的粪便和风向寻找野蜜蜂。“那时候进山很苦,都没有路,但是我急于想扩大规模,所以那些苦都不算什么。”陈昌卓说,当时找到野蜜蜂之后,表哥拿野蜂蜜去卖,而他则将野蜜蜂带回家驯养。

  “那时候挣了一些钱,8毛钱一斤的蜂蜜卖给供销社,一年可以赚两三百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陈昌卓说,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中,他逐渐摸索出一套“活框式养蜂”的经验,而自己养蜂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但是因为当时政策的原因,陈昌卓的养蜂场“藏”在深山之中,地点只有自己知道,周边的人虽然知道陈昌卓在养蜂,但是对于养蜂场的具体位置、规模都不太清楚,只知道他因为养蜂“赚钱了”。

  1970年前后,利用养蜂赚的钱,陈昌卓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这在当时算是“奢侈品”。

  “那时候苦啊,养蜂和卖蜂蜜都只能偷偷摸摸的干。”1972年前后,因为当时政策抓得紧,陈昌卓利用自己的智慧在生产队争取到了放牛的工作,每天早上他把牛赶进山里让牛自己吃草,然后就趁着这个空隙进山“照料”他的蜜蜂。“每天凌晨4点多就骑着自行车用瓦罐装着蜂蜜,再在上面伪装上牛草,赶到海口偷偷卖蜂蜜,等到天亮时再赶回生产队放牛、偷偷照顾蜜蜂。”陈昌卓说,那段时间虽然辛苦,但自己却乐在其中。

  蜂场被抄 养蜂少年“蜂梦”仍在

  该来的总会来,噩梦终究是到来了。

  1976年4月6日,这个陈昌卓永远忘不了的日子。那一天,永兴公社的民兵带着枪来到山里,将陈昌卓经营多年的养蜂场查抄,300多箱蜜蜂被充公,而陈昌卓和弟弟也因为是“走资派”被拉到永兴公社的万人大会上进行批斗。

  根据清算,多年来陈昌卓和弟弟养蜂共计收入达1200多元,因此,兄弟俩被责令进行为期15天的劳动改造,同时,他们居住的房屋也被查封了。

  “那时候我和弟弟只能住在村口的破庙,那里还是村里的文化中心,每天凌晨大家学习结束后我们才能拿着铺盖卷进去睡觉,而在天亮前就要起床去参加劳动。”陈昌卓说,虽然那段时间自己受到了身体和精神上极大的打击,但他的“养蜂梦”却一直在坚持。

  随后,陈昌卓被派去参加松涛水库的建设,在此期间,趁着繁重劳动的空隙,他依旧在做着自己的“养蜂梦”,在野外寻找野蜜蜂,他坚信自己可以“东山再起”。

  趁着“春风” 养蜂人过起了“游牧”生活

  1979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琼岛,陈昌卓被“平反”了。

  拿到因被批斗获赔的300元钱,陈昌卓想继续自己的“养蜂梦”。天不负人,他又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那天我拉木材到海口去卖,在一个供销社门口碰到了前来这里推销蜂蜜的广西合浦县农科所的养蜂人员。”这是陈昌卓生平第一次见到意大利蜂(以下简称“意蜂”)所产的蜂蜜。当他得知意蜂蜂蜜产量更高的消息后,一个澎湃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去广西学习养意蜂!

  当年的10月,陈昌卓怀揣300元,渡过琼州海峡来到广西合浦县,开始了自己学习养蜂的生涯,真正开始以“蜂农”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那时候我花了大约200元买了5箱意蜂,开始跟着师傅们学习养意蜂的技术,跑遍了大江南北。”在讲述这段经历时,陈昌卓陷入了回忆之中,讲述了蜂农的艰苦生活。

  有一次,陈昌卓跟着师傅们从广西一路北上,途径湖南、河北等地一直到小兴安岭,想去采那里的花蜜。经过一路的长途跋涉,到达小兴安岭时已经夜幕降临,他们花费大量精力将300箱蜂卸下车安顿好已经是凌晨时分。

  第二天一早,才发现放置蜂箱的地方在一处军事基地附近。此时,他们只能再次搬迁,在加上当地的气候条件异常,在那里已经无法采到花蜜,他们只能将蜂箱再次装车,空手而归。“那次折腾了两天一夜没有合眼 ,也没有吃饭,马上又赶上了南下的火车,来到河北采蜜。”陈昌卓说,那时候自己年轻力壮,一个人可以扛300斤重的东西如履平地,而养蜂人一般只能住在野外,跟着花期跑,风餐露宿是生活常态。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80年。在此期间,陈昌卓学到了养意蜂的各种知识,已经逐渐成长为一名“资深蜂农”。

  而养意蜂的成绩也让他惊讶不已:1980年2月底春节过后,他把意蜂放回海南采荔枝、龙眼花蜜时,一个花期短短的30多天,竞打了13次蜜。他的15群意大利蜂共采收蜂蜜600多斤,这与当时还养着的100多群中蜂的产量差不多!奇迹让他明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让他更加相信科学,相信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的无穷的财富。

  1980年5月,陈昌卓把蜂拉往海口演丰采红树林花时,把中蜂全部卖掉,又与亲戚借了一些钱,再购进55群意大利蜂。经过红树林花期、福山小叶桉和儋州马璜岭小叶桉花期后,他的意大利蜂群己发展到150多群。

  一颗“不满足”的心 让养蜂人不断前行

  时间来到1984年,陈昌卓带着他的“空中部队”辗转琼山、澄迈、儋州、白沙、琼中、万宁、文昌等地,不断扩大自己的养蜂规模。因为意蜂易管理、繁殖力好、抗病力强、高产等特点,不少乡亲们也开始跟着他加入到“养蜂大军”中。在他的带动下,当年,仅永兴、石山两个邻近公社的养意蜂专业户己有25户。

  那一年,永兴公社评选出第一批“万元户”,陈昌卓名列其中,但荣誉的背后是他们艰辛的付出。陈昌卓说,自己弟弟的腿到现在都有些残疾,这就是当年在演丰红树林采蜜时,车辆侧翻导致的。

  蜂养多了,产量高了,销路就成了问题。怎么办?在当时永兴公社书记王柯毅建议陈昌卓成立养蜂联合体,把产品包装起来卖。

  这个“金点子”让陈昌卓醍醐灌顶。当时,他马上联合25户蜂农成立了“琼山县永兴意大利养蜂场”,在工商局注册登记。名正言顺后,他们生产的蜂蜜也很快被销售出去了。1986年初,他们的“琼山县永兴意大利养蜂场”己经拥有近三千群意大利蜂。这也是陈昌卓人生第一次从“蜂农”转变为“老板”。

  事业的发展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此时,“老蜂农”又遇到了“新问题”。

  当时,国内“健康产业”兴起,海口制药厂等“老主顾”已经不满足于在陈昌卓这里收购蜂蜜,更需要“蜂王浆”等原料制作新产品。

  “那时候我就赶紧到邮电局去查,发了很多电报,才找到浙江的一家企业有蜂王浆生产。”随后,陈昌卓马不停蹄的赶到浙江,想方设法“搞”回来一批蜂王浆,一笔就赚了5万元。

  这笔“横财”让陈昌卓意识到,必须进行改变,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

  1986年9月,他再次独自来到浙江省萧山农业局养蜂生产合作社拜师学艺。当时由于那里的气候渐冷,蜂群差不多停止生产。他就向对方介绍海南四季如春、花蜜流香的生态环境,要求共同合作,在海南发展蜂业生产。

  这个建议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经过恳谈,双方同意由萧山方面出技术人员,陈昌卓出360多箱意蜂,共同组建“海南萧琼联合实验蜂场”,以生产蜂皇浆、蜂花粉为主。

  当年12月,“海南萧琼联合实验蜂场”在当时的琼山工商局注册成立,萧山方面也派来3个技术人员,在海南岛率先成功生产出蜂皇浆,填补了海南生产蜂王浆的空白。

  然而,正当养蜂产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萧山方面和陈昌卓在发展前景上产生分歧:萧山方面希望做一些房地产等贸易产业,但陈昌卓还是希望做养蜂的老本行。最终,双方闹到“分家”的地步,陈昌卓带着600多箱蜂和一台农用汽车继续自己的养蜂事业。

  一波三折!养蜂人的艰难创业路

  虽然萧山方面撤走了技术员,但此时善于学习的陈昌卓自己已经变成了“技术员”,并且还培养出了自己的技术骨干,养蜂事业仍在进一步扩大。

  当时,已到不惑之年的陈昌卓仍不满足于现状,想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

  1990年,为了获得蜂产品的检测、加工技术和设备,陈昌卓通过上海市荔湾区科委牵线,自己坐火车到上海,与上海市中南制药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市中南涂料有限公司洽谈,由上海两方出设备、技术和技术人员,他出养蜂场、蜂产品生产场地,共同组建“海南省琼山卓津蜂业开发有限公司”。1991年3月,上海方面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琼进行设备安装与人员培训。为了养蜂,陈昌卓全家搬出去另外租房住,利用自家的房屋做厂房。

  然而,事业再次遇到危机。1991年底,设备刚安装试产完毕,一个夹层锅由于安全阀压力原因,发生爆裂。上海方面提出回去找原因换设备,结果再没有人来。后来他到上海,对方提出上海浦东大建设在即,公司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上海,海南的事由陈昌卓自己处理,设备及所投入的东西全部送绐他。

  合作伙伴又撤出了,留在陈昌卓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蜂场和刚刚“认识”的设备仪器,他顿时感到“压力山大”。此时,陈昌卓在内心作出了自己的分析:虽然有压力,但他仍有改革开放的“天时”、海南生态环境的“地利”,剩下的只是“人和”的问题,他下定决心,再大的因难也要克服,一定要将这个利国利民的甜蜜事业进行到底!

  为了做好自己的“甜蜜事业”,陈昌卓夜以继日的苦心钻研,短时间内又拉起了一支队伍,他组织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坚守质量至上的理念,最终将“卓津”的品牌做出影响力。

  壮心不已!老蜂农的创业之路仍在继续

  “‘卓津’这个品牌包含了我和我儿子的名字,我把家族的名誉都放在品牌里了,就一定要把品质做好,不然败坏的是我整个家族的名誉。”陈昌卓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昌卓的“甜蜜产业”在1993年迎来了转折点。

  这一年,第33届世界养蜂大会和国际蜂业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因为产品品质卓越,卓津蜂蜜作为海南省养蜂届的代表参会。通过与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蜂业界朋友交流后,陈昌卓更加坚定了筑造自己“蜜蜂王国”的决心。

  通过这次大会,陈昌卓意识到养蜂产业的巨大前景,让他拥有了“国际视野”。回来后的陈昌卓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养蜂事业中,由于对事业的执著拼搏,1997年他开发出野蜂巢蜜产品,2000年他开发出了水溶蜂胶产品。

  2001年,第六届国际蜂疗保健品博览会在韩国召开,“卓津品牌”一炮打响,一举斩获两个金奖和一个银奖,一下子让这个海南品牌蜚声国际。当年,卓津蜂产品还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这些荣誉也让陈昌卓成为了养蜂界的“名人”。

  在此期间,陈昌卓先后接待了加拿大、美国、英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养蜂学者、蜂业爱好者和游客。

  目前,陈昌卓一手创办的海南卓津蜂业有限公司,已经发展得有声有色。公司现有员工85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管理人员、技术顾问13名(研究员二名、副研究员一名、博导一名、派往英国曼特斯特大学深造的研究生一名)。企业经营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运作,目前与7个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联营,共拥有生产蜂群9620多群(中华蜜蜂1830群、意大利蜂7790多群),年生产蜂产品480多吨,年产值1500多万元。

  在自己发展的同时,陈昌卓没有忘记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近年来,陈昌卓为秀英区和全省各地农民开办养蜂技术培训班35期,学员1760多人次。同时,为海口市林业局的林下养蜂产业供应中蜂种苗9000多群;意大利蜂种苗2311群;蜂箱10000多个;摇蜜机、喷烟器、移虫针和各种养蜂用具、蜂药共计20000多件。

  在先进的养蜂科学技术推动下,秀英区的养蜂产业得到了飞跃发展。蜂群总数从2009年前的4600多群发展到了20520多群,蜂业年总收入达5000多万元(包括蜂产品加工)。蜂群总数比2009年增加了五倍多;蜂业总产值增加近17倍;养蜂农民新增收入1270多万元;平均每户农民新增收入14000多元。

  “我现在还要再继续打造我的‘蜜蜂王国’。”日前,已年近七旬的陈昌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仍有着一个“创业梦”,那就是打造自己的“蜜蜂王国”——一个集养蜂培训示范、蜜蜂文化博览、产品加工和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观光园。

  “现在规划已经有了,我们正在实施,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蜜蜂王国’就可以跟大家见面!”陈昌卓信心满满的说。

  现在,年近七旬的陈昌卓仍然带着他那颗“年轻”的心走在创业的路上。

  

蜂达养蜂技术材料
养蜂事迹 第三篇

B前 言

养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副业,养蜂不仅可以生产蜂蜜、蜂王浆、蜂毒、蜂胶、蜂花粉、蜜蜂幼虫、蜂蜡等蜂产品作为人类的食品及营养保健品还可以通过蜜蜂授粉大幅度的提高果树及农作物的产量并改善产品品质。

养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副业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为了帮助广大农民,养蜂专业户及基层技术人员对养蜂的只是有初步了解并能够学会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在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先进养蜂技术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工作体会参照1997年7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养蜂技术的问答。介绍养蜂基本知识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蜜蜂品种与育种,蜜源植物及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蜜蜂产品及加工利用,蜜蜂病敌害及防治6个方面的内容。

本合作社受县农委镇镇府各级领导的委托,汇编此养蜂技术手册,水品有限,错误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东至县丰达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会

2009年6月12日星期五

一、养蜂基本常识

1、养蜂有什么好处

养蜂是农业的一个产业,是现代化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蜜蜂能为多种农作物、经济林木、牧草等授粉。蜜蜂授粉的棉花单产提高38%,油菜平均增产40%以上,向日葵大面积地增产32.4%,桔柑增产30.1%,梨增产25%,苹果平均增产20%以上,油菜产量提高2.4倍。经蜜蜂授粉的大白菜、萝卜、甘蓝等露地杂交种每亩平均菜籽产量提高20%。蜜蜂授粉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养蜂的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至少是养蜂直接笑的10-15倍。

养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好副业。养蜂不占耕地,不用粮草,不消耗能源,不污染环境,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一群蜂养得好,一年可获纯利150元以上,一般也可获利50元以上,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养蜂可以生产大量的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蜂王胎、蜂蛹、蜂毒等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和医药原料。其中蜂王浆已经成为国内外市场热销的保健佳品。王浆产量和出口量,我国都占世界首位。蜂花粉是一种天然的生物营养源,含有许多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它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蜂胶含有很多黄酮类化合物,对某些人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蜜蜂产品皆为宝,在人类健康中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2、我国有哪些与养蜂有关的机构?

我国的枫叶实行国家统一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农业、商业、经贸部门分别主管生产\购销经营和对外贸易;医药、轻工部门管理以蜂产品为原料的药品、食品、化工品等制品。蜂业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分别有各级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统一管理,部门之间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协调发展。

农业部门主管全国养蜂生产,各级农业部门主管本地区的养蜂生产和密封检疫等。养蜂重点地区建立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区、县级养蜂管理站。还有一些国营及私营蜂场、蜂药厂、蜂机具厂等为养蜂服务的机构。

商业部门主管蜂产品的国内购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区、县,有供销合作社及基层供销社分管。各级土产公司都经营蜂产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蜂产品公司,参与蜂产品的经销。

对外经济贸易部门管理全国蜂产品的出口。蜂蜜、蜂蜡、蜂花粉等出口业务有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负责。

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养蜂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全国性社团组织逐渐建立起来。这些社团组织有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和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一些省、市、县,还有一些地方性养蜂协会,为养蜂行为的学术交流、技术推广、技术骨干培训做出了贡献。

我国设有专门从事培养养蜂行业的专门高级人才的高等院校。开设蜂学类课程的院校有20多所,设有蜂业教学研究机构的学校有10余所。其中以福建农业大学蜂学系为主,还有云南农大蜜蜂研究所、山东农大养蜂教研室、浙江农大蜂业研究室、江苏农学院蜜蜂产品研究室等。

我国还设有从事蜂业科学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主要解决蜂业生产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机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江西省养蜂研究所、吉林省养蜂研究所、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北京市蜂产品研究所、连云港市蜂疗研究所等。

除以上蜂业管理、服务、科研、教学、生产机构外,我国还有几十家蜂产品加工厂家。

我国这些与养蜂业直接或间接的机构为我国养蜂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近几十年我国养蜂行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怎样才能成为养蜂的行家?

养蜂是涉及面较广的养殖业,它不同于畜牧的其他养殖业。它不仅仅需要掌握好养殖技术,预防防治蜜蜂的各种疾病,养好蜂群,而更重要的是哟了解蜜蜂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和外界蜜蜂粉源情况,结合蜜源,有计划地养好蜂,这样才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要成为养蜂的行家,就要做到“知蜂”,“知术”,“知天”。所谓“知蜂”,就是了解蜜蜂的生物学习性;“知术”,就是要了解蜜蜂的饲养技术、疾病防治技术及养蜂用具的简单制作、维修及使用技术。“知天”,就是要了解养蜂所需的客观环境及利用蜜源的物候学特点。蜜蜂生物学特性、客观环境及所利用蜜源物候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或者说“天”定的,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养蜂者只有去充分滴认识它,才能有效地利用它。

蜜蜂饲养技术,疾病防治技术及峰具的制作、维修、使用技术,是认为可学会的,其掌握程度取决于认为的努力程度。

一个成功的养蜂人,就是尽可能努力完整地掌握了养蜂的只是和技术,又了解了养蜂环境的密粉源物候特点候,充分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把蜂群和蜜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人,也就是努力做到了“知蜂”、“知术”、“知天”,并把它们完整地结合在一起,灵活地加以运用的人。

二、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1、如何选择蜂场场址?

蜂场厂址选择得好坏,是养蜂成败的关键。一个理想的厂址,应具备丰富的蜜粉源,小气候适宜,水源良好,地势高燥,场地开阔,交通便利等条件。并且附近无大型蜂场、化工厂、采石场和果脯厂等,也不要紧挨着经常喷药的果园。

2、怎样购买蜂群?

创办蜂场活扩大养殖规模而购买蜂群,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即购买季节、群势、蜜蜂健康状况、巢脾质量及私聊状况等。

一般购买蜂群应在春暖花开时。此时正值蜂群繁殖季节,蜂群教容易饲养。

购买的蜂群应健康无病,群势较强,群内饲料充足,巢脾新旧适宜,尺寸标准,并且不要有太多的雄蜂房。

3、为什么要进行蜂群检查?蜂群检查分几种?它的检查内容包括哪些?

为了准确地了解蜂群内部的某些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所以必须进行蜂群检查。 蜂群检查分为局部检查和全面检查。

蜂群检查的内容有:蜂群繁殖情况,饲料储备情况,有无蜂王,是否需要加脾或抽脾以及病虫害情况等。

4、怎样进行蜂群检查?

蜂群的全面检查应选择在风和日暖,气温超过14摄氏度以上进行。检查人员站在蜂箱一侧,打开蜂箱,按蜂群检查的内容全面查看蜂群。在整个检查过程,动作要轻、块、稳。如果蜂箱已装满巢脾,可先取出第二框巢脾放在蜂箱旁边,或放在备用继箱内。如果不满箱,可以将边脾向外移动一框多距离,再逐一提脾检查。提脾时两手要紧握框耳,垂直提出蜂箱,巢脾位于巢箱上方,不要过高,巢脾的被查面对这视线,与眼睛保持约30厘米的距离。看完一面以后,将上梁竖起,并以上梁为轴向外翻转180度,然后平放,查看另一面。检查完放回巢脾时,注意不要挤压蜜蜂,脾距要宽窄适当。 要了解蜂群的某些情况,或在外界气温低、缺少蜜粉源易发生盗蜂时,可进行局部检查。只需按母的提出少数巢脾,做局部查看。如检查蜂群饲料状况,只需提出边脾,查看存蜜状况,可提出靠中间的几张脾,查看卵的数量便达到目的。局部检查适于早春、晚秋气温低,蜜源少时。检查要注意快捷,开箱时间要短,以避免子脾受冻或蜂群发生盗蜂。

5、箱外观察可了解哪些内容?怎样进行观察?

通过箱外观察可以大致了解蜂群的越冬状况,是否失王,某些病虫害,农药中毒,盗蜂等内容。 蜂群越冬状况:用手提蜂箱后头,感到沉重,表明越冬饲料充足;反之,则有缺蜜的可能。如在巢门口发现许多巢脾渣和肢体残缺的死蜂,说明箱内有鼠害。如在天气温暖的中午发现巢门口及附近有稀薄恶臭的蜜蜂粪便,说明蜂群患了下痢病。

是否失王:繁殖季节,巢门口工蜂进去繁忙,回巢工蜂携带花粉团的很多,表示蜂群反之正常,有王。如其他蜂群巢门口都进去繁忙,独有个别蜂群无蜂进出,且巢门口有一些蜂在惊慌地爬动,此蜂群可能失王。

某些病虫害:蜂群巢门口附近发现有发育不全的残肢幼蜂爬行,表示蜂群已有蟎害。若发现门口有白色或黑色的小半个黄豆粒大小的异样小石子状物,说明蜂群患上了垩病。

农药中毒:巢门口突然出现许多死蜂,并且死蜂腹部小,翅上翘,吻伸出,有些后足上海带着花粉团,蜂群门口守卫蜂凶暴,易激怒,说明蜂群发生了农药中毒。

盗蜂:特别在外界蜜粉源缺乏时,个别蜂群巢门口工蜂进出频繁,秩序混乱,工蜂互相咬杀,巢门口附近有许多死蜂,特别是出来的工蜂腹部饱满,出巢匆匆,表明该群发生了盗蜂。而同时有个别蜂群采集积极,匆匆飞回只只腹大的采集蜂,说明该群峰在作盗。

6、蜂群饲喂有几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蜂群饲喂有奖励饲喂和补助饲喂两种方法。

奖励饲喂是在蜂群繁殖期、蜂群储蜜较足的情况下,为刺激蜂王多产卵和工蜂积极育虫儿采取的饲喂蜂群稀糖水的饲喂方式。一般糖与水的比例是1:1,每天或隔天一次。于傍晚进行,每群蜂每次0.5公斤左右。

补助饲喂指蜂群饲料不足时,在短时期内给蜂群大量补充饲料的方式。补充饲喂最好补给蜜脾。

在无蜜脾时,可以给蜂蜜或糖与水之比例为2:1的浓糖水。每次饲喂量在2公斤左右,三五天补喂足。

7、如何给蜂群喂糖和蜜?

饲喂蜂群可采用灌脾或用饲喂器的方法。灌脾是将糖浆直接灌在空脾上加入蜂群中饲喂蜜源。饲喂器是先在蜂群或巢门口放上饲喂器,然后将糖浆倒进饲喂器中,让蜜蜂采食。用巢内饲喂器喂蜜蜂,饲喂器中应放入一些干草棍或细木枝,使之漂浮于糖浆上,作为蜜蜂取食糖浆的立足之地,使蜜蜂不被淹死。若以来源不明的蜂蜜为饲料,饲喂前一定要煮沸30分钟,待凉后在喂,以避免传染疾病,或不易结晶的优质蜜,以保证蜂群的健康越冬。

8、如何给蜂群饲喂花粉或代用品?

蜂群在早春繁殖和其他缺粉季节,应适量饲喂一些花粉或代用品,以保证蜂群提前繁殖与快速增长的营养需要。

早春繁殖饲喂花粉以本场去年保存的花粉脾或脱下的花粉团最为理想。也可饲喂代用花粉,及饲喂外来蜂场花粉。饲喂外来蜂场花粉一定要先将花粉加水捏成团,经蒸30分钟,凉后再去饲喂蜜蜂,这样可以避免传播蜜蜂疾病。

一般蜂场喂花粉或代用品常采用抹脾法或框梁法。抹脾法是将稀蜜水吸潮花粉或代用品抹入空巢脾中,让蜜蜂取食。框梁饲喂法事将花粉或代用品用蜜水或糖水调和成花粉饼放在框梁上让蜜蜂自由取食。此法方便易行,多为养蜂者采用。

9、如何给蜂群喂水?

水是蜜蜂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一个正常的蜂群每天采水在250克左右。人工喂水可以减轻工蜂的工作负担。喂水方法一般采用箱内喂水或箱外喂水。

在外界气温较低的早春或晚秋,一般采用巢门口喂水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巢门口前方一装满水的小口瓶或小盒,内放一棉条,一头浸在水中,一头引入巢门口,让蜜蜂自行采水,这样可以避免蜜蜂外出采水被冻僵。在蜂场中间可放一装有水龙头的水桶,水龙头下放一有槽的饮水板,让蜜蜂采水。 当气候较温和时,可采用箱内喂水。将水直接倒入喂糖的饲喂器中,让蜜蜂自由采水。夏季还可在副盖上放一条湿毛巾,并常向上浇水,它可以通过蜜蜂扇风挥发水分来降低巢内温度。箱内喂水一般量不要太多。

喂水的同时,可根据需要,在水中添加一点盐,一般浓度不要大于0.05%,还可以加些维生素及其他药物。

10、怎样预防和处理分蜂热?

当蜂群繁殖到一定趋势,外界气温稳定,蜜粉源充足时,蜂群就会出现建造王台基,大量繁殖雄蜂的现象,这说明该蜂群具备了分蜂情绪。为避免发生自然分蜂,造成损失,要选用能维持强群的优良蜂种饲养,及时除掉王台基,尽快更换老蜂王;适当加宽蜂路,及时加继箱,注意通风降温,增大蜂王产卵面积;生产蜂王浆,以充分利用掉蜂群的过剩的哺育力。也可趁机进行人工分蜂。

11、怎样收捕自然分蜂团?

我与蜜蜂的故事_陈其昌
养蜂事迹 第四篇

蜂业天地中国蜂业APICULTUREOFCHINA2014年4月第65卷

征文选登

888

888

888

888

888

888

888888888888888888888

888

我业余养蜂四十多年,对养蜂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一步步提高。我和周围养蜂的人对小蜜蜂都有浓厚的感情,都认为《中国蜂业》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对提高养蜂技术、了解蜂业信息起到了指导和桥梁的作用。在《中国蜂业》创刊80周年之际,把养蜂几十年在身边发生的故事赘述一部分,与同仁分享。

1968年6月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来到自留地里拔草,发现梨树上结了很大一团蜜蜂。过了一会儿那些蜂就“嗖嗖”地往下掉,漫天飞,紧接着快速往老街那边移动。我追过了好几个菜园,前面菜园里一个正在浇水的人舀水往空中的蜂群不停地泼,桶里没水了就抓地上的土撒,不一会蜂群就在旁边的李子树干上结了一团。那人很快就端来个蜂箱侧放在旁边地上,熟练地用手一把一把地将蜜蜂捋下轻轻抖进蜂箱,之后在树干下的地上点几支香熏蜜蜂,不久蜂子全部进了蜂箱。当时我真是佩服极了。跟到他家旁边的院子一看,在那里有很多箱蜂。后来知道,他就是我们大队的周书记。从此,我就喜欢上了蜜蜂这个小精灵。放学后,经常绕去看他家的蜜蜂,有时回去晚了还挨父母的责怪。

第二年的初夏,两个外地养蜂的在我家李子树下放了40多箱蜜蜂,养蜂的徐师傅住在堂叔家。我放了学一有空去看他检查蜂群,帮他拿东西。混熟了,我就说想买一群学着养,他说:“这蜂是生产队的,不可以卖。再说这是意蜂,不可以在一个地方养,我们还要出省的。星期天我带你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抓一群中蜂养。你养着玩,中蜂更适合。”我们用鱼篓把蜂捕回来后,徐师傅找来旧蜂箱修钉好,把蜂倒了进去盖上箱盖,用铁丝捆好箱盖侧放在我家菜园的石榴树下,并告诉我怎样用这种土法饲养中蜂,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我也有一箱蜂了。可是,当徐师傅他们的蜂场搬走后的第三天,隔壁菜园的人烧枯草烂叶,烟火把我那群蜂熏跑了。想到徐师傅说过山上那个我们捉了蜂又砌好的土洞里,过些时候很有可能住进去蜂群。我跑去一看,果

888888888888888888888

陈其昌

)(江西省井冈山经贸学校

养蜂事迹

了。

888

与蜜养蜂事迹

888

888

蜂的故

然里面还真的进了一群蜂。哈哈!我把它们收捕回来养

了两个多月,割了一次一小脸盆蜜。这时我爸爸因为在自留地里种了西瓜、大白菜等,被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受到批斗。我的那群蜂也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接下来的几年,我只到山上找蜂巢割蜜,不收回来饲养。书店里比较便宜的养蜂书籍特别是有关养中蜂的我买了十多本,业余钻研养蜂。1977年恢复考试。在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几年的我考入吉水师范,1979年毕业后在农村中学教数学和生物学。1980年我请木工做了4个蜂箱,开始用活框养中蜂,并且开始订阅《中国养蜂》杂志。爸爸支持我,他说从一本书中有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为我所用就很值了。不久他还从南昌帮我买了刚出版的《养蜂学》。养蜂不但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还为生物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教材,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动物学》蜜蜂章节课程中,我提蜂脾给学生观察,讲述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传授土法及活框养中蜂的技术,诱蜂技术。1986年我被调入吉安市天玉中学。讲完了蜜蜂这个章节后,我给同学们做个诱蜂实践:拿一个用老脾熏了的旧蜂箱固定在学校操场边古樟树叉上,结果第三天下午课外活动时,很多同学和我一起亲眼看见一群蜂飞了进去。当时师生们都很佩服,市教研室几位老师来学校检查教学质量,听了我三节课,尹主任到我房间看到那一摞的《中国养蜂》、《养蜂学》。说到:“简直就是个养蜂专家”。“哈哈,业余爱好而已,教学也需要”我回答到。“那些平菇和猴头菇也是你搞的?“我不动手,”指导学生种的。”“会嫁接吗?“会。”“我们回去跟彭局长商”

量一下,把你调到吉安市六中去,那是省重点职业高中。”我说“,还是调回县里吧,吉水师范的刘校长说了三年了要我过去,就是人事关系还没有理顺。”

经过努力,1988年我被调入吉水师范。在师范学校

888

888

888

888

2014年4月第65卷中国蜂业APICULTUREOFCHINA蜂业天地

55

的多年生物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同学们到学校附近的山上凿洞诱蜂,到学校外面的居民家里大衣柜里捕蜂过箱。教他们植物嫁接、食用菌生产等。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根本上改变了忽略和轻视生物学的风气。对于师范的学生,考虑到他们以后大多数在农村小学教学任务重,我着重教他们土法养蜂,特别是土洞诱蜂和饲养。还要求他们要自然分蜂以后再考虑取蜜,这样回馈大自然的做法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中,民师班的同学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应用的人数更多。我的这种教学,还为中蜂种群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002年,我爱人患乳腺癌接受切除手术后在家里休息养病。没事翻阅我的《中国养蜂》,看到上面的许多蜂产品预防、治疗和辅助治疗疾病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日本一名教师,十年前患癌症,当时医生说他最多还能活一年,因此他停了工作,靠养蜂打发时间。被蜂蜇,同时服用王浆、蜂胶等蜂产品,十年后,他还健康的活着并写了这篇文章。妻子对我说:“你也去养几箱意蜂。”我打听到离学校五公里的朱山村边上小袁在那里养了几十箱意蜂。我跑到蜂场,要跟他学养意蜂。他欣然答应。空闲时间,我就到蜂场帮着查蜂、喂糖、取浆等等,边干边学,我们成了忘年交(他爸爸比我的年龄还小)。6月份他运蜂去了油田采乌桕,7月3日回来,他把蜂群放到朱山桥引桥下面度夏,出现喜树蜜粉中毒。我告诉他,国道两边的那些上蜂的大树就是喜树。我们赶快转场,如果再过几天蜂都死光了。后来,我经过实验,研究出喜树花期蜂群的一套管理方法。

我们每天取完浆就把王虫兑上蜂蜜喝了。有一天,我们忘了喝夹在蜜碗里的王虫就赶回家吃中饭。下午过来发现上面的王虫发黑变质,而下面浸泡在蜂蜜里的王虫却还是新鲜如初。原来蜂蜜的保鲜效果这么好。从此,如果是自己或者家人服用的王浆,我就当时兑上蜂蜜摇匀入冰箱冷冻起来,这样的保鲜效果应该更佳,也省得以后要吃的时候融化兑蜜。我认为蜂王浆兑上蜂蜜有三大优点:可以缓冲王浆酸对消化道的不良刺激;可以矫正王浆的酸涩味;还有保鲜和载体的作用。我把刚兑好蜂蜜的王浆给妈妈吃,她不要。原因是以前!!!!!"

我多次从吉安、南昌的蜂产品专卖店买回王浆给她,结

果每次服用后她都表现不适,上火、眼压增高等现象(因患白内障和青光眼,双目失明多年)而停服。我劝她服我取的最新鲜王浆试试,结果好得很。看来王浆是越新鲜越好。从此,每年调几斤王浆给我妈喝,这些年她很少生病进医院了,身体比前些年好多了。她虽然与《中国蜂业》同庚,失明多年,可现在还是自己洗衣服,做不少家务事。经常有人请我到蜂友那里买蜂王浆,说我是内行,能买到真正的货。我告诉他们:即便是真正的蜂王浆如果不新鲜(取后没有立即冷冻)效果也是不能保证的。所以,我帮蜂友销售蜂王浆首先了解他有冰箱,并且有第一时间冷冻王浆的习惯,否则我不会帮这个忙。特别是在外地放蜂带回来的王浆,很便宜的给我也绝对不干。所以,每年我过手出售的蜂王浆比专业养蜂的还要销售的多。

自从在网上看到,有些人在生产白糖时要加入“吊白块”,我在熬越冬糖时确实闻到过明显怪味。所以十多年来我们家基本上不食白糖,主要吃蜂蜜。豆浆凉到40℃以下冲蜂蜜我们喝了十多年,没有什么不良的反应。笔者看来,有人说豆浆不能和蜂蜜同吃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可能是因为有些蜂蜜兑入豆浆产生凝聚现象,我们可以用无凝聚作用的蜂蜜去兑豆浆。我就想,豆腐怎么就可以吃呢。还有人担心蜂王浆含有激素,笔者认为,更是多虑了。相对各种饲料生产的鸡、鸭、鱼肉等,蜂王浆这点激素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再说,封盖前的蜂王浆应该是保幼激素多于蜕皮激素,所以能延缓衰老。

和我一起跟小袁学养意蜂的还有退休多年的原农业局谢局长,2005年生病多次住医院。2006年4月,我和小袁去看望他,看到他身体虚弱,神情沮丧。告诉我们他是多种病的综合症,医生也表示没有什么好办法了。我们快离开时他说:“陈老师,蜂场上棚里的《中国养蜂》都拿过来我翻翻好吗?”“好的。”过了两天,他就打电话过来告诉我们,他看了杂志上的文章描述蜂王浆有增强免疫、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特别是《中国蜂业》有一篇题目是《蜂王浆助我活到耄耋之年》的文章,更是写得好。问了医生说可以试试,要我们先送一瓶蜂王浆过去。服到第三瓶就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结合医生

!!!!!"

!!!!!!!!!!!!!!!!!!!!!!!!!!!!!!!!!!!!!!!!!!!!!!!"更正:“1969年,业余……”应为“1979年,业《中国蜂业》第3期《蜂舞人生添光彩》第54页右排第3段第1行

余……。”另一处为第55页右排第一行“10只蜜蜂脱去了每亲全身腹水”应为“10只蜜蜂脱去了母亲全身腹水。”因编辑文字输入失误。特此更正,并向龚德春及广大读者致歉!

!!!!!!!!!!!!!!!!!!!!!!!!!!!!!!!!!!!!!!!!!!!!!!!"养蜂事迹

中国蜂业APICULTUREOFCHINA2014年4月第65卷

的精心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半年后基本康复出院。后来他到蜂场感叹到“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呐!”上个月,谢局长到蜂场来玩还说到:“我是得益于《中国蜂业》引路,蜂王浆助我闯过了这一关。”2005年9月的一天,我出差到南昌。中午叫来了在南昌市建设银行开车的高中同学赖光建到我三弟家里吃饭。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憔悴?他说“:这一年多,我白天开车打瞌睡,精神倦怠,晚上又失眠,不思饮食,大便也不正常,不是便秘就是便溏,浑身不舒服。各大医院跑遍了,中医说是阴阳失调还湿重,西医说是神经衰弱和免疫失调,吃了一年多的中药、西药,都没多少效果。”“呃,原来你三弟不是也有上火和睡眠不好的毛病吗?现在怎么好了?”我说“:我给他弄了蜂王浆、蜂蜜、蜂胶酊等调理好了。”“哦,那我明天跟你去吉水弄这些东西。”就这样,半年后,他身体也恢复正常。后来,每年来2次我这里买蜂王浆、蜂蜜等。他说这些东西比任何

补品和保健品都好,而且价廉。像这样的例子多的是,举不胜举。

照本宣科按书上说的也会造成失误的时候。比如3月份育王时,正好看到杂志上一篇文章说到,育王框移虫后刚封盖时将台基条转动90°。我照着去做,结果全部失败,36个封盖王台都被咬了。对于别人经验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总的来说《中国蜂业》和我相伴三十多年,对我的蜜蜂饲养管理技术的提高,对蜂产品的深度认识,起到了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12年发表了我的《喜树花期蜂群的管理》《也谈中华蜜蜂的种群保护》。在职称评审时,这两篇文章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赞扬。这使我非常的骄傲和满足。我将继续努力钻研养蜂技术和蜂产品的利用,让小蜜蜂为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积极投稿,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以答谢本刊和本刊作者和读者。

法国南部薰衣草蜂蜜的生产

薰衣草来自拉丁文,大约在1850年开始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种植。野生薰衣草生长在山区和较高的平

原,手工收获。现代薰衣草种植大约在1950年。

杂交薰衣草是Lavandulaofficinalis和Lavandulaspica的杂交种,花期从6月到7月中旬,开花后就收割。Lavandulaofficinalis生长在海拔548.6~1280米的地方,7月初到8月初开花。Lavandulaspica生长在海拔182.88~548.6米的地方。自然界中杂交育种发生在海拔457.2~548.6米的地方,这个海拔范围两种薰衣草均能生长。

1923~1924年间,农户生产了100吨薰衣草精油和1~2吨杂交薰衣草精油,当时90%薰衣草是手工收割的。1950年杂交薰衣草精油的年产量已经增加到200吨。虽然到1956年时,杂交薰衣草精油产量一直在增加,但薰衣草精油产量始终保持在80吨左右。到1980年,杂交薰衣草精油产量增加到1000吨,薰衣草精油产量下降到65吨左右。1995年后,杂交薰衣草精油年产量增加到1200吨,薰衣草精油产量下降到45吨左

右。现在,人们已经有了4种杂交薰衣草。其中,La-

vandingrosso是一个高产的抗枯萎病品种。

薰衣草容易受到枯萎病的侵染,枯萎病可使杂交薰衣草平均寿命从10~12年下降到3~4年。叶蝉传播细菌引起枯萎病。农户需要喷洒杀虫剂防治叶蝉,这些农药对蜜蜂的生存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杀虫剂的使用,有些地方的蜂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法国90%的精油出口到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世界精油的年产量约为50000吨,其中杂交薰衣草精油的年产量只有1000~1200吨,薰衣草精油的年产量只有40吨。养蜂事迹

普罗旺斯每年可以收获4000吨蜂蜜,其中600吨为薰衣草蜂蜜,约占10~15%以上。由于法国南部冬季的寒冷强风使得薰衣草蜂蜜的产量不高,通常每群蜂可以生产16kg蜂蜜。2010年每群蜂可以生产20~25千克蜂蜜。薰衣草蜂蜜是世界上最好的蜂蜜,批发价约在每千克7.8美元。零售价约在每千克13~18美元。

军编译

蜜蜂的故事
养蜂事迹 第五篇

蜜蜂的故事

这次过年回家跑到村里的养蜂场去观察和咨询了一番,在此把所观、所问、所学和所想的关于蜜蜂的知识写出来。

蜂群结构:蜂王、雄蜂、工蜂。

蜂王是也叫蜂后,是一种雌蜂,它的任务是繁殖和管理蜂群。它的食物就是蜂王浆,寿命一般在3-5年,体形比一般的工蜂要大很多,大而威猛。

雄蜂是由蜂王未受精的卵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比工蜂稍大,它的任务就是和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但是,这些雄蜂在蜂巢中会不断扇动翅膀,无意中也维持了蜂巢中的温度。但是日子久了,众工蜂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 工蜂是由蜂王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没有生殖能力的雌蜂,体形较小。工蜂幼虫的头3天是喂蜂浆的,后来就以蜜和粉的混合物作为食物。因为这种饲料的营养不如蜂王浆高,而且缺乏促进卵巢发育的生物激素。因此,工蜂的生殖器官发育受到抑制,直到羽化为成蜂,其卵巢内仅有数条卵巢管,失去了正常的生殖机能。所以,她们是发

育不完全的雌性蜂。只有蜂王房里的雌蜂是一直用蜂王浆喂养的,后来发育成为新的蜂王。工蜂的任务主要是采集食物、哺育幼虫、泌蜡造脾、泌浆清巢、保巢攻敌等工作。工蜂的寿命一般是三十至六十天。 蜂王浆是维持蜂王生存必须的食物,产量比较少,很多蜂农都不卖蜂王浆,纯的蜂王浆“劲道”非常大而且味道特别难闻,难以下口,人的肠胃很难适应(会拉肚),极少直接食用;现在市面上的蜂王浆大多已经是混了多次蜂蜜的结果,按蜂王浆和蜂蜜3:7的比例混合的所谓“蜂王浆”(市面产品)已经是很不错的,一般比例更低一些。一般来说,蜂蜜特别是从蜂农处直接购买的蜂蜜,颜色和沉淀都很可能不一致,如有包装特精美、蜜的颜色和外观又特统一、价格又特低(低于10元/斤)的就要小心了。我想蜂王浆应该有两大功效:一、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二、延年益寿。同是雌蜂,工蜂和蜂王的差别如此之大,我观察到的最大区别是它们的食物,蜂王是终生服用蜂王浆的,而工蜂只服用了3天。

一般老蜂王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差了,无力带领蜂群了,它就会在王台(蜂王住的房子)开始培育下一代的蜂王。因为幼虫产在王台中,所以会受到特别的照顾,终生服用蜂王浆,成为下一代蜂王。一般来说一群蜂中只有一只蜂王,因为强壮的蜂王是不允许异己存在的,年老体弱、产卵力下降的老蜂王会带着部分工蜂飞走,另立新群。一般的养蜂场都是由蜂农自己培育新的蜂王,当他们发现老蜂王2-3年的寿命快到了,他们就会杀死老蜂王,给蜂群一个新的蜂王。

现代版蜜蜂的故事
养蜂事迹 第六篇

龙源期刊网 .cn

现代版蜜蜂的故事

作者:熊秉元

来源:《读书》2015年第04期

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五日,退休而靠养蜂为生的张某,神色烦躁气愤地到杭州建德的三都派出所,举报另一位养蜂人。后者所养的意大利蜂,不仅偷了两箱他的蜂蜜,还咬死了不少他所养的中华蜂。意大利蜂体形较大,蜂蜜产量较高。张某赖以为生的蜜蜂和蜂蜜,受到不法的侵害,他报警处理。报纸上的报道,用的是“蜜蜂是小偷”、“土蜂洋蜂大战”。大千世界里的社会万象,这又是浓淡之间的一笔。然而,在学术上,蜜蜂的意义却要重要得多。

在经济学里,《蜜蜂的神话》(The Fable of the Bees)有一席之地,是张五常(Cheng,1973)的成名作之一。他所戳破的神话,更早由米德(Meade,1958)埋下伏笔。经济学里,一直有种看法,认为“私人”和“社会”(公共)之间,是彼此对立的。米德福至心灵,以蜜蜂为例:如果有更多的蜜蜂传播花粉,种苹果的果农当然也愿意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希望增加苹果的产量。可是,没有蜜蜂的市场,这是不折不扣的市场失灵!一九七二年前后,张五常刚好在美国的华盛顿州,当地盛产苹果。他收集了当地养蜂人和果农之间的契约,让证据来说话。表明了不辨菽麦的经济学者,在思想上想当然尔的论述,徒然是想当然尔、自愚娱人。 对于经济学者,蜜蜂的神话和反神话,当然很有教育意义。然而,当代版的“蜜蜂的故事”,要求的对象不再是经济学者,而是法律学者。具体而言,公安听了养蜂人张某(中华蜂)的诉苦之后,直接认定另外一位养蜂人(意大利蜂)行为不当。另一位养蜂人也认错道歉,答应移往他处。在这个摩擦里,中华蜂和意大利蜂之争,似乎就此落幕。然而,对法律学者而言,以小见大,至少有几个问题值得思索:首先,意大利蜂入侵中华蜂,是犯了错吗?其次,判断对错是非的尺度,到底为何?再其次,土洋之争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是不是适用于其他类似的冲突(新旧之争)?还有,在法学方法论的层次上,琢磨价值冲突本来就是常态,那么,哪种论述方式最平实而有说服力?

因此,现代版“蜜蜂的故事”所引申的问题,旨趣和焦点所在,不再是经济问题/经济学者,而是法学问题/法律学者。本文将以中华蜂和意大利蜂之争为缘起,以小见大,处理不同层次的法学问题。希望现代版的“蜜蜂的故事”,能对法学论述添增一些新意。

第一个故事,和爱斯基摩人有关。美国人类学家布吉丝(Briggs,1971),前后花了十八个月,和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相处。实地调查后,完成她的博士论文,以书出版,名为《绝不动怒》(Never in Anger)。全书有四百余页,但书中的内容可以由书名一语道尽。作者发现,这一群爱斯基摩人,约二十人上下,三四个家庭,一起生活,共同行动。他们之间,也有亲疏远近。家庭之内,也有格摩擦。可是,他们之间,绝不口角动气,更遑论肢体冲突。即使

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养蜂事迹 第七篇

1、【感动人物】: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获奖名片】:誓言无声

【颁奖词】:

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

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

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介绍】: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感动人物】: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获奖名片】:崇仁厚德

【颁奖词】: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推选理由】:

陈雨露: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声的行动,有力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吴孟超:一位普通的老人,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人届九旬仍不间断。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事迹介绍】: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养蜂事迹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3、【感动人物】:陈俊贵——守墓老兵

【获奖名片】:心比金坚

【颁奖词】: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推选理由】:

李小林:“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义”。

黄宏:一口干粮挽救了一条生命,一句嘱托守护了一生。守墓,守望的是战友情。向伟大的战友致敬!

【事迹介绍】:

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

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4、【感动人物】: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

【获奖名片】:一秉至公

【颁奖词】: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推选理由】:

于丹:很多中国乡村的变化,成就在基层村干部的手里,段爱平就是这样一位村干部,这个嫁过来的媳妇把自己当成了返底村的女儿,扛起了返底村的希望,她就是返底村的底气,她兜住了人心的底。

陆小华:村委会主任可能是中国最小的官,段爱平的当法,是把身家性命都捆一起为村民做事。她虽不识几个大字,胸中却有大义大理。

【事迹介绍】:

段爱平,女,57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8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

1999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

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

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5、【感动人物】:沈克泉、沈昌健——“油菜花父子”35年追梦路

【获奖名片】:梦想天开

【颁奖词】: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推选理由】:

刘姝威:沈家父子用行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是什么样的。 阿来:这一对前仆后继的农民父子,顽强地进行着堪称伟大的科学实践。他们接续和光大中国伟大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事迹介绍】:

沈克泉,男,享年74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年,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 2004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2、819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300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200元;300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35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150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

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6、【感动人物】: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获奖名片】:格桑花开

【颁奖词】: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推选理由】:

杜玉波:培养学生是事业,关爱学生是本能。一切为了学生,这是老师永恒的追求,格桑德吉就是这样做的。

彭长城:不是远大的抱负,只是广阔的胸襟;不是华丽的说辞,只是纯净的灵魂。她是无私的边疆少数民族教师。

王振耀: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辛勤园丁,是她让西藏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照进现实。

【事迹介绍】: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7、【感动人物】:胡佩兰——20年来坚持每天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

【获奖名片】:秋兰为佩

【颁奖词】: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推选理由】:

张会军:敬佩,我们只有敬佩。

陈彤: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胡医生用医德弥合了医患间的裂隙,更难得是20年如一日的坚守。

【事迹介绍】:

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1944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

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养蜂事迹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养蜂事迹 第八篇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导读]: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2014年2月10日揭晓,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于10日晚上20时在CCTV-1播出。

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简历】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颁奖词】誓言无声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

【简历】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

【获奖名片】崇仁厚德

【推选委员评价】陈雨露这样评价他:“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声的行动有力诠释着一个

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吴孟超说,“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

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第三位: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陈俊贵

【简历】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

【获奖名片】心比金坚

【推选委员评价】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

黄宏:一句嘱托守护了一生,

【颁奖词】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事迹】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第四位:带领村民致富 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

【简历】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

【获奖名片】一秉至公

【推选委员评价】于丹:“很多中国乡村的变化,成就在基层村干部的手里,段爱平就是这样一位村干部。这个嫁过来的媳妇,把自己当成了返底村的女儿,扛起了返底村的希望,她就是返底村的底气,她兜住了人心的底。”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wangshangchuangyegushi/23855.html

《养蜂事迹 张林友养蜂赚钱的创业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