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保险

西南联大观后感

|

【www.dagaqi.com--社保保险】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西南联大观后感供大家参考选择。

  西南联大观后感

  “十一”假期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昆明,参观了妈妈学校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听介绍的评论员姐姐说,西南联合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抗日时搬到云南的。我们看着他们的教室,屋顶是铁的。妈妈说当时上课,只要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屋顶会噼啪作响,比老师的声音大。他们不上课,坐在教室里听雨声。日本人经常开飞机轰炸学校。当时有很多学生为了抗日参军,学校还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

  回来后,妈妈问我这次去昆明最想和朋友分享什么。我想了想,说了想,最想和西南联合大学分享。他们仍然可以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努力学习。现在我们很高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学习技能,努力成为时代的好青少年。

  西南联大观后感

  看了西南联大的回忆录之后,才了解到西南联大成立正值争战年代,有一半的日子天天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物价飞涨。师生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却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一大批人才,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的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林、李振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今天的我们早已不用在那破不成形的屋子里上课,不用再忍饥挨饿。而有多少人又学会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呢?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代虽然离我们已经久远,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欢声与泪水均以化作尘埃随风飘散,但西南联大那些灿若繁星的教授却始终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对学生体贴入微、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他们所倡导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散发出奇目的光芒。

  现在的我们,作为师大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这种刚毅坚卓、学高身正的校训,努力让你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师大人。

  当我们在XX多年以后纪念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大学,所有人的感觉还是立足于当代。我们惊讶,我们感叹,一个物质之匮乏与精神之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的大学,一个在战火中诞生却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韧性的大学,她让我们仰望。 西南联大坚持精神自由的治学态度,在战争年代仍然主张常态教育,这为当时的学子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学习空间。历史证明,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创造出教育史上的神话,是因为开放的学术氛围。

  我们学习西南联大精神,并不是要重复历史,而是应以一个新的面貌与姿态,塑造全新的有竞争力的大学,从而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西南联大观后感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十分有必要了解我国近代以来大学的发展,而西南联大,这一熠熠生辉的名字,自然是无法绕开的。纪录片看完,感触颇深。

  首先是感怀其坚毅精神。刚毅坚卓,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最首要的。无论是教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一面谋生活一面笔耕不辍,还是各地同学不避艰辛为着知识千里求学,轰炸中护守的资料,微弱烛火中的苦读,无不令人动容。

  之后是感慨大师之大。许多鼎鼎大名之人物,在当时竟是那般真实的触手可及,现在觉得真是难以想象。建校元老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在学校管理上默契的合作,各个大师教授的学养与尽职,实在让人感慨这果真是求学的天堂。

  再次感慨学子积极向上之面貌与爱国热情。那时生活之艰难远超我的想象,即便有这么多文字图像资料,非亲历者还是很难真切地体会。可在那样的环境中,同学、教授却还能投入工作,甚至写出颇多记录生活的饶有趣味的文字,伴着欢快的钢琴和跳跃的小提琴音,令人不由地微笑,过后却是更多的沉思。参军的学生也有许多,知识分子并不只是在后方发挥作用,国家需要时,自当奔赴前线。而后方的一句句壮人心智的诗稿,一次次的演讲中,同学们和教师们的爱国热情也喷薄而出。

  此外,就像纪录片中讲述的,西南联大之巨大影响令人难忘。它为战时、为战后我国的复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还对云南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其中镌刻着的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至今仍是每一位学子真切的向往啊。教育之宏伟力量可见一斑。

  所以当今的大学生应该要更好的顺应时代潮流,继续奋斗、奋斗、奋斗,便是最好的启示。

  西南联大观后感

  有这么一所大学只存在八年,却影响了国家80年,这就是西南联大。从西南联大走出了八位两弹一星元勋,174位两院院士,100多位人文大师和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西南联大一点都不大,一个120亩的校园,是由梅贻琦老师变卖家里所有的家当,大诗人闻一多晚上刻印章卖印章,教授的夫人太太们每天做糕点卖糕点一起辛苦积攒而来!

  西南联大的全体师生他们身上有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有一种对教育的坚守和初心。我做过最难的一道数学题,就是计算西南联大所走过的路程到底有多远,从北边到南边,从东边到西边,从北京到天津,从天津到云南,从云南到昆明,水路陆路7500多公里。在日本人层层的包围圈中,师生饿着肚子上课,顶着炮火学习。西南联大有一种象征意义,象征着我们在国难当头时刻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能够团结一致战胜一切困难,克服所有挫折磨难,联合到底。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一直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了什么而出发!国难当头时刻,先辈们在炮与火的洗礼中尊重教育的初心,时刻联合在一起,当今时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处于明亮灯光下,优美环境中,更应该居安思危,努力向上,奋发学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西南联大观后感

  所谓风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国难当头,又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爱国青年离开家乡,求学归来。他们用先进的思想与杰出的才华,挽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探索知识,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文化、家庭与教育,同时还组织反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在松散的政府、激进的学生、瞬息变化的国际国内局势之间做平衡绝非易事。对学术负责,对政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时代负责,在剧变的时代中如履薄冰。

  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躲避战乱,三所一流大学齐聚昆明。“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的带领下,三校团结到了最后。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在有多少困难,都要克服,最后要把它联合到底。

  这部纪录片,最终反映了西南联大为什么如此成功,同时也体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西南联大与许多优秀的前辈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敬业勤学的精神,现在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shebaobaoxian/1042305.html

《西南联大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