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

缺乏斗争精神的表现六篇

|

【www.dagaqi.com--创业指导】

  当前,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缺乏斗争精神的表现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缺乏斗争精神的表现篇1

  要实现伟大的梦想,我们必须进行伟大的斗争。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一系列关于党的领导、旗帜和道路、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原则,深入分析了我们在当前和未来面临的斗争任务,明确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能力。

  醒脑提神,坚定斗争意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改革开放、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发展和成长的。

  历史、现实、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只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风暴。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大多数党员干部必须失去幻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斗争意识,为斗争做好准备。

  我们应该在回顾过去和新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斗争。无论你走多远,你都不能忘记你来的路。历史是最好的教师,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清醒剂,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思想方法。作为中青年干部,以党的历史为教训,把握斗争方向、立场、原则,高度警惕五大风险挑战,只要来,就必须坚决斗争,必须取得胜利;以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改革开放历史为教训,把握斗争规律、方法、智慧,始终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征。

  我们必须在真正的学习和信仰中坚定我们的斗争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斗争才有信心和力量。如果信仰被确定,我们必须相信一辈子,否则会有大问题。面对复杂的斗争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加强理论修养和党性锤炼,用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武装思想,掌握新思想、新思想、新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怕云

  乱云飞渡仍从容”。

  要在细照笃行中增强斗争自觉。“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党员领导干部要“一日三省吾身”,时刻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忘初心使命,永葆政治本色。要勇于自我批评、自我革新、自我改造,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忠诚干净担当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强筋壮骨,增强斗争本领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人无筋骨不立,有强壮的筋骨,才站得稳、靠得住。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既不会少也不轻松,中青年干部必须强筋壮骨,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要刮骨治病,经风雨、见世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刮骨疗伤的勇气,祛除软骨病、恐惧症、无能症,不做好好先生、清谈客,不当“泥菩萨”“睁眼瞎”,练就硬骨头、挺起硬身板,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

  要闻鸡起舞,争朝夕、勤苦练。“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中青年领导干部针对斗争精神不足、斗争本领不强的短板,只有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才能磨意志、增才干,摸爬滚打练出一身真本领,才能做到不沉醉于花拳绣腿,不搞轰轰烈烈的花架子,脚踏实地干。同时还要在情况复杂、形势严峻中练胆魄、强磨砺,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方能在各种斗争考验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要知重负重,敢担当、克时难。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中青年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绝不能当爱惜羽毛的逃兵、“甩手掌柜”“二传手”。作为基层一线干部,将自觉肩负起打赢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保护母亲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神圣职责,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光荣使命,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精神,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在奋力奔跑、努力追梦中为党尽忠、为国尽职、为民尽责。

  活血生肌,激发斗争活力

  恩格斯曾深刻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不可或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将斗争精神注入肌体、融入血液,增强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生机与活力。

  要在传承中发扬斗争精神。斗争精神熔铸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蕴藏着无穷伟力,我们要继承斗争基因,坚定斗争意志,推动斗争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要在创新中发扬斗争精神。共产党人历来勇于自我革命,要立足时代特征,紧贴时代要求,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斗争精神,激发斗争活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要在实践中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基层干部要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下情,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斗争实践中汲取营养,切实增强“八种本领”,做到在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干事创业有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缺乏斗争精神的表现篇2

  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振奋精神,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动员党员、干部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更加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非自我革命不足以成其事,无抖擞精神不足以发其新。这次主题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得到提振,推动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自去年5月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叩问初心变没变、使命担没担,增强了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责任感,强化了坐不住的紧迫感,激发了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干劲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坚持把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突出问题和党的建设紧迫问题结合起来,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起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脱贫攻坚,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换句话说,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今天,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衡量党员、干部有没有斗争精神、是不是敢于担当,就要看面对大是大非敢不敢亮剑、面对矛盾敢不敢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不敢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不敢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不敢坚决斗争。

  现在,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做“老好人”、“太平官”、“墙头草”,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信奉“多栽花少种刺,遇到困难不伸手”,“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只想争功不想揽过,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有的是“庙里的泥菩萨,经不起风雨”,遇到矛盾惊慌失措,遇见斗争直打摆子。这哪还有共产党人的样子?!缺乏斗争精神、不担当不作为,不仅成不了事,而且注定坏事、贻误大事。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在哪个岗位就把哪个岗位的事情干好,履行什么职责就把这个职责完成好,我们就能胜利实现各项目标任务,以今天的奋斗成就明天的光荣!

缺乏斗争精神的表现篇3

  〔摘要〕中國共产党斗争精神在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并内含着政治忠诚、人民立场的使命担当,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豪情壮志,守望相助、同心合力的家国情怀。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主要经历了孕育形成、曲折探索、全面推进和开拓创新四个历史时期,激励着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党在百年发展中积累了培育斗争精神的宝贵经验:坚定斗争意志,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决斗争;把准斗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注重斗争方法,讲求斗争艺术;增强斗争本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斗争本领提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百年演进;斗争本领;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2-0028-04

  中国共产党与斗争精神相伴而生,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进行斗争的历史,回顾、探究共产党百年来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演进历史与基本经验,有利于继续发扬斗争精神,为党在新时代的奋斗注入精神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是指面对坎坷挑战时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和奋力开拓的优良风貌与精神状态〔1〕,其基本内涵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忠诚、人民立场的使命担当。政治忠诚表现为党员干部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和对社会主义的忠诚;人民立场表现为全党上下始终要以人民利益作为斗争工作的根本价值标准。斗争工作若离开了党的领导和人民立场,斗争就丧失了根基,斗争的方向也会出现偏离。二是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豪情壮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2〕。中国共产党人是时代的先行者,只有迎难而上才有可能使革命、建设、改革赢得最终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还有很多磨难,这需要共产党人继续发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三是守望相助、同心合力的家国情怀。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初心不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险阻、排除万难,最终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还有很多现实阻碍,这就需要党不断弘扬斗争精神、汇聚各方力量,为化解危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百年演进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3〕通过梳理党的百年斗争史,可以将其划分为孕育形成期、曲折探索期、全面推进期和开拓创新期四个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孕育形成期(1921-1949年)

  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孕育形成期,这一时期党的斗争精神主要体现在:

  第一,中国共产党同反动势力进行武装斗争。这一时期,以武装斗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并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抗日斗争,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二,中国共产党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斗争。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4〕这一时期的思想斗争主要体现在同机会主义、主观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针对当时党内外存在的一系列错误思想,毛泽东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宏伟著作。思想斗争不仅有效地制止了错误倾向对人们思想的腐蚀,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保证中国革命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第三,中国共产党为改善人民生活境遇同落后生产制度和恶劣生产条件展开经济斗争。这一时期我们党面临着严酷的生活环境,常常遇到严重的经济问题,为了保障革命斗争工作所需要的粮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顺利供给,也为了革命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少受影响,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各种经济斗争,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实施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并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改善了革命根据地军民的生活。

  (二)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曲折探索期(1949-1978年)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曲折探索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开始了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新任务而奋斗的征程,面临着新的斗争课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中国共产党同党内各种风险挑战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如何在全国执政的考验;面临着是否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革命斗志的考验;面临着能否经受住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腐蚀的考验。为此,1952年1月4日,党中央下达开展“三反”斗争的指示,即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1957年春开始,党又开展了针对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新整风运动;1963年至1966年,党又实施了“四清”运动(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和“五反”运动(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和反官僚主义)等。“文革”期间,党内极左思潮盛行,党的各项工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革”结束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思想的藩篱,为拨乱反正、开启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同美苏霸权主义的斗争。当时,美国实行对华政策三原则,即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继续对中国实行封锁和贸易禁运。在这一背景下,党中央加强了对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斗争,并指出:“美国现在还有力量,每年产一亿多吨钢,到处打人。因此还要跟它作斗争,要用力斗,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地争夺。”〔5〕292同时,党也顶住了来自苏联的压力。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大搞霸权主义,我们不得不对其霸权主义的行径展开斗争。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决与美苏霸权主义行径展开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第三,中国共产党为改变贫困面貌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展开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建立了国营经济;领导新解放区进行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使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5〕377。这一阶段,党立足时代条件继续践行斗争精神,战胜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等各种难题,为此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全面推进期(1978-2012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全面推进期,这一时期党的斗争精神主要体现在:

  第一,中国共产党同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各种错误思想观念作斗争。改革开放前,“打破僵化”“解放思想”的呼声越来越高。伴随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全社会逐渐达成共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實现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开始同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僵化观念作斗争,逐渐打破了“两个凡是”和多年来盛行的个人崇拜的禁锢。

  第二,中国共产党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作斗争。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仍是一个机械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国家,工业生产虽然基础扎实但技术相对落后,且存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面对落后的生产力,党领导人民开展了一系列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斗争,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全面改革等。最终,推动农业、工业、军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中国共产党为推进党的建设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在这一时期,针对少数党员干部政治信仰不坚定、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腐败行为,党的十五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提出,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力度。党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运用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开展反腐败斗争宣传,提升了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意识,解决了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四)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开拓创新期(2012年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开拓创新,主要体现在:

  第一,同错误意识形态展开斗争。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做好该领域的斗争有利于保护国家主权。随着中国逐渐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从而产生新的斗争,其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为激烈。党中央通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夯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控、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队伍建设等措施坚决同错误意识形态作斗争。

  第二,同贫困现象进行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扶贫工作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6〕。同贫困现象作斗争所取得的胜利,有利于逐步缩小贫富差距、逐步解决医疗和教育等各种社会民生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以零容忍态度同腐败现象进行斗争。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的严峻形势,党中央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以零容忍的态度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反腐败斗争。例如,加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加强作风建设,净化党风政风;完善反腐机制,落实反腐责任;推进科技反腐,深化反腐国际合作。党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正在继续巩固、发展这一阶段性胜利成果。

  三、中国共产党培育斗争精神的基本经验

  (一)坚定斗争意志,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百年演进历程表明,当面对斗争任务时,要绝不回避,敢于亮剑发声。一是注意必然性。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党在工作中遇到的斗争问题是多领域的,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治理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要完成这些任务,都必须推进伟大斗争。二是注意长期性。自党建立以来,就把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但是,理想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矛盾的解决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党和全体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去斗争、去接续奋斗。三是注意艰巨性。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上,一些国家为了维持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断制造冲突摩擦,使我国面临着周边局势复杂、多边贸易受阻、军事冲突风险加剧等问题。在国内,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仍很激烈,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仍旧艰巨。这些都决定着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的艰巨性。

  (二)把准斗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百年演进历程表明,在任何历史时期都要坚持正确的斗争方向。一是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回望百年来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正是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领导才创造了伟大的发展奇迹。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国家和人民才有了主心骨。二是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是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民的选择。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者是一个统一体。

  (三)注重斗争方法,讲求斗争艺术

  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百年演进历程表明,要根据不同形势及时调整斗争策略,把握斗争的时、度、效。一是发扬斗争精神要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依照唯物辩证主义的指导展开斗争,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这样才能掌握斗争要领、赢得斗争实效。二是发扬斗争精神必须有理有利有节,即自卫原则、胜利原则和休战原则。新时代,在伟大斗争中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三是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斗争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这启示我们,要想取得斗争胜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也可以发现,党在关键时刻总能凝聚全民族共识,最终拥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斗争力量。

  (四)增强斗争本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斗争本领提升

  斗争本领的强弱是影响斗争胜利的直接因素,增强斗争本领主要有理论学习和斗争实践两条途径。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不断学習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能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从而推动斗争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实事求是地加以转化应用,从而更好地增强斗争本领,解决工作中面对的各种问题。二是参与斗争历练,在实践锻炼中提升斗争本领。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员干部必须积极投身于伟大斗争的具体实践中,必须直面问题,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在基层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斗争本领。

  〔参考文献〕

  〔1〕胡洪彬.论新时代斗争精神的内蕴与践行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02):45-50.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09-04(01).

  〔3〕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4(02).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59.

  〔5〕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02).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缺乏斗争精神的表现篇4

  回顾历史,斗争精神是我们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要法宝。我们党一经成立便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理想,自觉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再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创造中国奇迹,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一过程历经磨难、异常艰辛,没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气魄,没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斗争意志,没有在实践中磨砺出的斗争经验、斗争本领、斗争艺术,就没有当今欣欣向荣之中国。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承平已久的社会环境,让一些干部放松了警惕,麻痹了头脑,或看不到问题,满足于小富即安、小胜即满,逐渐丧失了斗争意志;或面对矛盾问题,战胜困难的信心不足,推进改革的动力不够,缺乏闻战则喜的斗争勇气。历史教训告诫我们,任何时候丢掉了斗争精神、丧失了斗争意志,我们的事业就会走下坡路。

  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伟大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困难重重,地缘政治错综复杂,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大有起势,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形势看,虽然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但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稳增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有不少制度机制障碍,改革攻坚面临不少风险挑战;社会防范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依然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实现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的转变仍有很长路要走。充分看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更有利于我们直面挑战,磨砺斗争精神。

  矛盾困难并不可怕。经过这些年发展,我们党积累了丰富斗争经验,应对风险挑战也有了更多的政策工具和方法手段,应该说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但是,“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各级干部应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以只争朝夕、枕戈待旦的紧迫感责任感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险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坚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努力在实践中锤炼敢于斗争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实现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

缺乏斗争精神的表现篇5

  摘要:针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斗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要坚持注重教育引导,依靠先进军事文化强化官兵的战斗精神;提升官兵素质,着力解决官兵“打赢信心”不足的问题;依靠军事训练,使战斗精神培育贯穿军事训练的全过程。

  关键词:战斗精神培育问题对策

  战斗精神是军人信念、情感、意志和胆量凝聚而成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未来信息化战争,虽然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战争力量对比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人的因素特别是战争精神的作用,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缺乏战斗精神,就难以打赢对抗激烈、快速反应、复杂残酷的信息化战争。认真探讨我军当前战斗精神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军战斗精神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战斗精神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特别是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呈现出急速发展、战斗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军战斗精神培育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缺失冲击战斗精神。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外来的思想文化不断的渗透进入军营,冲击着官兵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有的官兵“和平麻痹”思想严重,缺乏军人应有的使命和责任意识,战斗意识不够强;有的官兵崇尚“个人价值”多,考虑“集体利益”少,时常在考取士官、入党、学技术、立功授奖等方面花心思、做文章,提高打赢能力的紧迫性不够强。“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手握钢枪心向党,党叫干啥就干啥”,是一代又一代官兵的最高行为准则,理想信念的缺失会从根本上弱化这个准则在广大官兵心中的地位,进而消解部队应有的战斗精神。

  (二)战争形态变化考验战斗精神。有的官兵受西方所谓的“零伤亡”的思想影响,认为未来战争拼的是装备,是科技,再当血洒疆场的英雄不值得。应该看到,未来信息化战争最终还要靠“勇敢者”去打,信息化技术要靠人去发展,人的因素特别是战斗精神仍是影响未来战争胜负的核心因素。克劳塞维茨曾经指出:“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最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未来信息化战争必将更加残酷激烈,部队所担负的任务也必将异常艰苦,官兵面临的生死考验更加严峻,这也对军人的战斗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战斗精神。我军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与美军等发达国家相比,在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编制体制、人才质量上的总体差距十分明显。特别是上个世纪以来发生的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更是把“技术决定论”鼓吹至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军官兵产生了消极影响。近几场局部战争表明,美军依靠其雄厚的军事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装备几乎是“不可战胜”,要打赢是很难的事。如何解决当前我军信息化程度不高对战斗精神的不利影响,增强官兵打赢信心,是培育官兵战斗精神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二、强化我军战斗精神培育的几点对策

  根据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要求,着眼于当前我军战斗精神培育面临的几个问题,我军战斗精神培育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教育引导,依靠先进军事文化强化官兵的战斗精神。

  文化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和激励士气的重要力量,用先进军事文化培育战斗精神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通过先进军事文化教育,使广大官兵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向心力,激发官兵作战意志和内在精神动力。一是要注重了解青年官兵的心理动态,及时了解官兵心态变化,尤其是对官兵的挫折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二是积极发掘青年官兵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的时机,针对官兵不同的个人实际,因人因时因地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正面引导,旨在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之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二)提升官兵素质,着力解决官兵“打赢信心”不足的问题。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特别是美军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接连胜利,面对强敌,有些官兵“打赢信心”不足,并在很大程度影响了我军战斗精神的培育。因此,增强官兵“打赢信心”是战斗精神培育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是要提升官兵思想素质。要引导官兵正确看待敌我武器装备的差距,正确看待战争中武器和人的辩证关系。二是要提升官兵的科技素质。官兵缺乏“打赢信心”,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信息化知识的匮乏。较高的信息化素质是“打赢信心”的保证和基础,科技素质不高,造成官兵对部队信息化建设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由于“技”不如人,影响了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三)依靠军事训练,使战斗精神培育贯穿军事训练的全过程。仗可以千日不打,兵不可一日不练。军事训练是生成、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培养战斗精神的主要渠道。要坚持把战斗精神培育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课题,把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同练思想、练意志、练作风统一结合起来,使战斗精神培育贯穿军事训练的全过程。一是在从严从难中培育。未来信息化战争,战场必然更加残酷、激烈、复杂,这对参战人员的精神素质和战斗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在未来战场取得主动权,必须从实战出发,从严从难训练部队。二是在开展科技练兵中磨砺。信息化战争中,参战双方的较量将突出表现在高素质人才的较量。只有开展科技练兵,才能培养出打赢未来战争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才能磨砺部队过硬的战斗精神。

  参考文献:

  [1][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商务印书局,1978

缺乏斗争精神的表现篇6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些重要论述有何战略考量和深刻意蕴呢?

  斗争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保持和发扬斗争精神,练就和增强斗争本领,是进行伟大斗争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看,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的,有矛盾就有斗争。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类社会也充满形形色色的矛盾,这些矛盾内部和彼此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运动规律支配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也依然存在各种矛盾,自然也就客观地存在许多斗争。

  从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看,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是党和人民不断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党是在百折不挠、千锤百炼的长期斗争中诞生、成长、壮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是其风骨、气节、操守与胆魄的突出体现。

  近百年的党史,就是一部永葆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团结带领人民奋斗不止的历史。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每一步的胜利都离不开斗争。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斗争精神永远都不能丧失,斗争本领需要不断磨练。

  从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来看,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看世情,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一些国家持续对我国进行多方面遏制、渗透,不断制造议题和事端,向中国施压,蓄意阻碍和破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谈国情,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要进一步落实。

  析党情,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及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一些领导干部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滋生,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弱化甚至丧失——

  有的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模棱两可、立场摇摆不定,对错误言行退避三舍、三缄其口,当“好好先生”“开明绅士”,甚至还被错误观点左右,成为其传声筒和吹鼓手;有的乐于当太平官,精于挑易避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到矛盾和问题绕着走;有的对党建、思政工作麻痹大意、不以为然,认为“抓好GDP、一白遮百丑”,奉行好人主义和庸俗哲学,对歪风邪气、腐败现象不敢批评、听之任之;有的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缺乏自信,不敢坚持原则,不懂得在斗争中求合作的深刻道理,一味妥协退让,不敢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有的醉心于鲜花和掌声,缺乏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更缺乏应对风险、挑战所需的本领,缺乏战略谋划、应对方案。

  党员干部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解决这些难题,没有锐意进取的斗争精神和丰富高超的斗争本领是做不到的。

  科学认识伟大斗争丰富内涵

  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既说明了进行伟大斗争的必要性,也标明了斗争的主要指向。进行伟大斗争,就是要有效应对和解决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其内涵无疑是丰富的,包含国内与国际、客观与主观、经济社会发展与政治思想文化、既有困难与潜在风险、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等多方面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五类:

  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对于大是大非问题要态度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理直气壮地说、光明正大地做,不能含糊其词、语焉不详;要立场坚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说话做事前弄清站在什么样的、什么人的立场上,代表谁、为了谁的利益,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执政基础是谁;还要增强政治定力和提高政治鉴别力,炼就“火眼金睛”,拨开迷雾、辨别是非,敢于发声亮剑,勇于善于同错误言行做斗争。

  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规律、直面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坚决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和利益固化藩篱,妥善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坚决同腐败现象和歪风邪气作斗争。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决同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作斗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勇于正视问题,敢于较真碰硬,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在应对外部压力和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方面,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战略定力和战略思维,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联动,特别是要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以两手对两手,做好多种斗争准备,开展有理有据有节的坚决斗争,决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在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上,综合施策、积极应对,坚决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要注意观大势、谋长远,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备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先手,练就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努力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的重大风险挑战。

  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

  进行伟大斗争说到底是一个实践命题。也就是说,伟大斗争的胜利不是敲锣打鼓、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依靠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经过艰辛的斗争实践来取得。把伟大斗争进行好,既要有顽强的斗争精神,又要有过硬的斗争本领。

  要树立敢于斗争的意识,保持和发扬斗争精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唤醒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是进行伟大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敢于斗争的意识和精神作支撑,党就不可能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就不可能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

  首要的是自觉加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一些领导干部革命精神、斗争意识淡化退化,避谈革命、不敢斗争,归根到底是因为理想信念发生动摇。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只有如此,领导干部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谋事创业工作中站位高、眼界宽、心胸阔,不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不因爱惜羽毛而放弃原则当老好人,才能树立和发扬斗争精神,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力武器,敢于担当、勇于进取、做出实绩。

  提高斗争本领,锻造善于斗争的能力。斗争的胜利不能单靠喊口号,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而是要靠基于斗争本领的实实在在的斗争行动。斗争是一门学问,斗争不是简单地好勇斗狠,也不是一味地以硬碰硬,更不是毫无原则和节制地乱斗一通,而要做到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斗争的最终目的是要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解决困难而不是制造困难、维护社会稳定而不是损害社会稳定。斗争应该从公心出发,决不能把它当成个人公报私仇、谋取私利的手段。斗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化解各种矛盾和困难,推进各项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发展稳定大局。

  要做到这些,必须熟练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把握斗争规律。

  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所面临的客观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做到先谋于局、后谋于略、略从局出,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和要害,弄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弄清蕴藏其中的机遇与挑战、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制定好先手与后招兼备的应对方案。

  要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打好战略主动仗和关键仗,同时注意斗争的方式方法,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相统一,坚持硬举措与软办法相结合,做到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还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要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深化对斗争规律的认识、增强斗争本领,时刻提高警惕、未雨绸缪,为下一步的斗争做好准备。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斗争本领并非与生俱来,只能通过长期的斗争实践来练就并增强。在实践中磨砺成长,是人才培养的一条基本规律和根本途径。要练就和增强胜任进行伟大斗争的本领,就必须到斗争一线经受锻炼和磨砺。只有把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到重大斗争的一线实践中去真刀真枪磨砺,强弱项、补短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才能培养造就一批既有敢于斗争精神、又有善于斗争本领的能够真正适应进行伟大斗争要求的合格干部。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zhidao/612688.html

《缺乏斗争精神的表现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