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乳仔猪腹泻的综合防制

|

【www.dagaqi.com--创业指导】

乳仔猪腹泻的综合防制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第一篇

  仔猪腹泻是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据报道,仔猪腹泻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为15%~20%,由腹泻引起的死亡占仔猪死亡数的40%,其中哺乳仔猪在断奶前后发生腹泻而引起死亡的约占20%~25%。

  

  1 发病原因

  

  病毒性因素包括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等。

  细菌性因素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等。

  其他因素有球虫及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全、饲料品质不良、应激反应、低血糖等。

  

  2 诊断方法

  

  2.1 流行特点

  病毒性的传播迅速,病情严重,而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的传播速度较慢,腹泻逐渐加重;1~2月龄发病可能与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有关,而7日龄以后发病则可能是由球虫、轮状病毒、猪痢疾密螺旋体、沙门氏杆菌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和伪狂犬病可侵害各种年龄的猪,并暴发急性严重的腹泻,而大肠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侵害各种年龄的仔猪,无明显的发病时间,腹泻不太严重。

  2.2 剖检特点

  通过剖检肠系膜乳糜管,若里面无脂肪则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肠浆膜表面发红者多为梭菌性肠炎,透明者为猪传染性胃肠炎,肠黏膜明显出血或有淤斑者为沙门氏菌病和梭菌性肠炎,有纤维蛋白性坏死者为球虫病。

  2.3 粪便情况

  仔猪排水便为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排血便为魏氏梭菌。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呈酸性,其他肠道腹泻,粪便呈碱性。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母仔护理

  护理好母猪,使其分泌出足量的健康奶水是保证乳猪成活率的先决条件。

  护理好仔猪,可减少腹泻仔猪的数量并减轻仔猪腹泻的程度。为避免奶汁过浓造成新生仔猪腹泻,在预产期前3天和分娩后5天内母猪必须限料饲喂,并注意喂料量的逐步过渡。

  在母猪产前1~3天,产后5~7天各拌料服用50克的“痢菌净”(乙酰甲喹)粉,使母猪分泌出健康奶水,对预防仔猪腹泻效果良好。

  每隔3~5天给奶水不足的母猪服用催乳中药,有明显的促进奶水分泌的效果。

  3.2 保温

  仔猪对寒冷(贼风)相当敏感,室内温度是否足够,保温灯是否放对地方,地板的型式以及是否使用垫褥,都会直接影响保温的效果。日夜的温差太大,也会造成仔猪下痢,保证舍内温差不超过2℃,小猪的保温休息区不要超过l℃。饮水温度太低或饮水不卫生,都会导致仔猪下痢。

  分娩舍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刚出生乳猪的保温箱局部温度应达30℃以上。仔猪7日龄以内,应使其养成吃完奶便进入保温箱的习惯。保温做到位,乳猪腹泻的情况会减少。

  3.3 饲养管理

  新生仔猪必须吃到足量初乳,才能保证其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仔猪出生3~5天内要人工辅助固定奶头,每隔1个半小时左右放奶1次,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2~3对乳头,或者将弱仔猪先放好,保证每头乳猪都吃好初乳,降低弱仔的死亡率。

  冬天猪舍每隔2个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尤其早晨注意开窗换气。做好通风透气,既可促进猪只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又可保持栏舍的干燥,抑制病菌繁殖。

  仔猪在寄养和调整时,让出生早的寄住在出生晚的窝中;寄出的猪要与带养母猪中的仔猪个体大小基本一致;带养母猪所带仔猪头数要适当。

  仔猪出生后3天补水,5天开始补料诱食。仔猪料要少喂勤添,保证补料槽的清洁卫生,乳猪料槽每天清理1次,以防乳猪料的霉变发酸。

  仔猪产后3~5天,每头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1毫升,可增强仔猪抵抗力,减少腹泻。

  3.4 免疫注射

  利用疫苗在母猪分娩前2~4星期进行注射,使母猪产生抗体,再经由初乳传给仔猪,提高仔猪的抵抗能力,可有效减少下痢的发生。

  

  4 治疗方法

  

  治疗要分清病因,对症治疗,因母猪产后感染和母猪隐性带毒而引起的仔猪腹泻,针对母猪治疗,母猪产前产后各肌肉注射1次“长效抗菌剂”(磺胺类)10毫升/次。因仔猪自身感染了细菌、病毒、球虫等可用。庆大霉毒10支(8万支)、黄连素(2支0.10克/支)、黄芪多糖2支(0.10克/支)、“复方敌菌净”(二甲苄氨嘧啶)片100粒混合浸泡10分钟后搅拌均匀,仔猪每1千克体重喂服混合液2毫升,因球虫感染引起的用抗球虫药进行治疗,因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的母猪,用小苏打60~80克分4次内服,酵母片50~100克分4次内服,仔猪可口服少量酵母片。因环境卫生、冷热应急引起腹泻的,除加强管理外,病重仔猪应适当应用黄连素进行治疗;因低血糖引起的,用50%的葡萄糖溶液5~10毫升/次口服或腹腔注射,脱水严重者应及时补液,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50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10毫升、庆大霉素注射液10~15万单位混合1次静脉输入,每天1次,连用3天。在饲料中拌人盐酸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用量按说明),对缓解脱水和控制继发感染有较好作用。

  黄连5克、黄柏20克、黄芩20克、金银花20克、诃子20克、乌梅20克、草豆蔻20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神曲引克、山楂10克、甘草5克,研末分2次喂母猪,早晚各1次连用2剂。

  

仔猪断奶期的饲养管理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第二篇

  仔猪从出生到进入保育阶段一般要过三个重要的关口。本文就如何过好三关的技术要点加以介绍。

   一、抓好仔猪初生关

   仔猪出生剪断脐带后就代表和母体断绝了联系,只是靠母乳生活,此时是仔猪生命中最关键时期。统计显示,出生仔猪在生后一周内死亡率为7.5%,而头三天又占第一周死亡数的70%左右,因此出生头三天的护理十分重要。

   1.根据仔猪生理特点抓好以下几点

   (1)初生仔猪抗寒性差,其皮薄毛稀,体脂肪只占体重的1%,体温调节能力极差,因此在北方地区或冬季产仔时如何提高产舍温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初生仔猪适宜舍温为1~7日龄28~32℃,8~30日龄为25~28℃。初生仔猪不能利用乳脂肪、蛋白质氧化供热.只能靠体内糖原和乳中的乳糖,仔猪出生后24小时才能利用乳脂肪供热,但是在舍温5℃时则要延长到60小时。然而,哺乳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8~ 20℃,舍内温度过高母猪不适应,且会浪费能源,过低小猪则又不适应。所以为了兼顾母仔各自的需要目前多采用设立小气候区。就是在圈内设置红外线保护温箱。该温箱容积为1立方米,留一个叫猪出进口,内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一般距地面30~40厘米,具体高度可随仔猪躺卧处的温度随时调整。当然在北方地区也可以采取搭火炕、火墙、保温栏、上暖气、电热板等多种形式以调整舍温。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②仔猪的消化能力差,器官不发达,容积小,胃的重量只有8克左右,可容纳乳汁约为40~50毫升。仔猪在5日龄前胃中仅含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缺乏盐酸:一周后盐酸分泌量增加, 胃蛋白酶才有消化能力。因此,这时仔猪才能够消化吸收母乳以外的食物。

   ③仔猪生长发育快。10日龄体重可达初生重的二倍以上,一月后可达5~6倍。因此对于哺乳母猪的饲养要给予优惠,以保证母猪有充足的奶水。同时,为了尽量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应及时给予补科训练使其及早开食。

   ④猪属绒毛胎盘膜,因此,血液中的母体抗原不能直接传递给胎儿,必须通过母乳供给胎儿。所以,除了母猪在妊娠期注射必须的疫苗外.初生仔猪应及时吃上初乳以获得对注射疫苗疾病的免疫抗体。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每100毫升初乳含7~8克,而三天以后则下降到0.5克。初生仔猪肠道的上皮细胞24小时内处于原始状态具有能吸收生理活性大型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机能,从而免疫球蛋白可直接进入到血液中。但过了36~72小时后仔猪肠道的这种渗透作用显著下降,所以应尽快让小猪吃上初乳以获得免疫能力。同时,初乳中含有大量的乳酸,所含维生素A的含量比常乳多10~100倍,VB1、VB2含量也很高,并有较多的镁盐起到轻泻作用,可促使胎粪的迅速排出。试验显示,吃上初乳的小猪每100毫升血液中含乳糖100毫克,而吃不上初乳的小猪只有10毫克。另外,仔猪生后10日龄才开始自产免疫抗体,一月前产生抗体很少,21日龄之内免疫球蛋白很少。所以这段时间小猪最容易产生消化道疾病,易下痢。

   2.固定奶头

   仔猪有固定奶头的特性。笔者接产已多达几百次,实践中发现仔猪出生后专门找自己固定的乳头吃奶。一般而言,母猪前几对乳头产奶较多,越往后越少。所以有人主张把出生体重小的仔猪放在前面乳头上,而将出生重的仔猪放在后面乳头上吃奶,这样可以达到一段时间后体重大小均匀。但实践中看,这种办法在母猪集中分娩或大型机械化场子根本无法实现。所以最现实的方法是顺其自然再加上人工调整,且人工调整时间必须选在母猪放乳时(俗话叫来精时)进行。一般规律是分娩初期放奶时间间隔短,40天前每45~60分钟放一次。40天后为60~80分钟放一次。母猪每次放奶时间只有10~15秒钟。人工调整固定奶头只有在这段时间进行,且对于不听话的小猪在放奶时要按住它的头不让它动,如此经过几次就可以固定了。

   3.剪獠牙

   仔猪出生后,饲养者一般会用剪牙钳把其锋利的针状牙齿剪掉,其目的是减少仔猪互相啃咬受伤或把母猪乳头咬破。笔者通过实践表明,在饲养中不进行此项工作的话,危害也不太大,并能减少仔猪的应激反应。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4.打耳号及测初生重

   仔猪出生后,一般会马上擦去身上的粘液和羊水,并打上耳号(商品猪,不留种的不打) 同时测初生重。笔者认为,对种猪和要留种的小猪一定要打耳号以便查找血缘关系,建立系谱档案.这也是测定其父母生产性能的参考数据。

   5.断尾

   仔猪出生后二天可以断尾(国外多采用,我国很少做)。仔猪断尾的目的是防止由于相互咬尾造成感染,因为,一旦发生相互咬尾的毛病猪群就不得安宁,影响休息和增重。其方法是用钳子把尾二分之一处剪断, 伤口消好毒几天以后就好。

   6.补铁补硒

   铁是制造血红素、肌红蛋白质和细胞色素的重要物质。猪在制造体细胞蛋白质时需要嘌呤。而嘌呤的合成必须有铁参与。补铁一般在仔猪出生3日龄以前就进行,一次注射1~2毫升的生血素或富铁力等。仔猪若缺铁则皮肤、被毛粗糙,生长缓慢。另外在缺硒的地区仔猪还应补硒,每头仔猪可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0.5~1.0毫升。此举可以防止仔猪白肌病和水肿病。在实际饲养中,针对实际需要,仔猪也可以铁硒同时补。

  

仔猪的养殖技术 冬季饲养管理视频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第三篇

仔猪早期断奶及管理技术要点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第四篇

断奶仔猪管理核心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第五篇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断奶猪管理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第六篇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及其饲养管理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第七篇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及其饲养管理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数量最多的国家,养猪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是一项全新的饲养管理技术,当仔猪生长到21至35日龄时,就会将仔猪与母猪分离饲养,主要是为了缩短母猪的哺乳期,降低母猪压死仔猪的几率,也为了降低仔猪感染寄生虫病的几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但是早期断奶仔猪在与母猪分开饲养后,在心理、营养、环境等方面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消化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腹泻、生长迟缓等,甚至出现了死亡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体内的胃酸等消化酶分泌不足以及抵抗力比较低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在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方面,务必要选择消化率高、营养价值高、能够提供一定免疫力的饲料,以改善仔猪的健康水平。

一、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调控

在调控早期断奶仔猪营养方面,我们首先要对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在消化道发育方面,断奶前后小肠细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直接导致仔猪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这可以通过粘膜营养调控进行改善。仔猪的消化酶系统发育不成熟,自身消化酶的分泌能力不足,断奶后胃蛋白酶活性被抑制。此外早期断奶仔猪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也会有一定的变化,由原来无菌的状态逐渐植入外来细菌,为了抵抗有害病菌的侵入,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非淀粉多糖以及乳糖等物质,优化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以下就针对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调控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蛋白质与氨基酸

1、有效降低日粮蛋白质含量,提高氨基酸含量

有关实验证明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是高蛋白日粮,则降低仔猪日粮蛋白含量可以降低饲料抗原作用,降低大肠蛋白的腐败作用,进而有效减少仔猪腹泻的情况。由于蛋白营养的核心是保证必需氨基酸配比的平衡,因此在降低蛋白含量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提高氨基酸水平。对于早期断奶仔猪来说,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的主要氨基酸是赖氨酸,为了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还需要保证赖氨酸与其他氨基酸配比平衡。在具体配置饲料时,在严格按照饲养标准的同时,降低粗蛋白含量3%至4%,并添加赖氨酸1.5%,苏氨酸与色氨酸各占0.16%的方法来弥补饲料中氨基酸含量不足,以有效提高仔猪的环境适应能力。

2、限制植物蛋白的含量

豆粕制品是养猪行业中最主要的蛋白质饲料源,但是这些制品中含有的大豆球蛋白与大豆半球蛋白容易导致早期断奶仔猪发生肠胃过敏反应,出现腹泻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早期断奶仔猪失去了来自母猪的免疫球蛋白保护,一旦受到外来抗原物质的侵袭时,肠道结构发生改变,发生过敏反应。具体解决方法是:一是采用加工方式来降低豆粕蛋白中抗原成分。例如采用膨化加工、挤压技术等方式降低蛋白抗原物质含量。二是降低日粮中大豆含量。一般控制大豆含量在20%以下。为了提高早期断奶仔猪体内部分免疫球蛋白含量,还可以适当提高日粮中动物蛋白的含量。此外在选用仔猪日粮蛋白原料时,还要选用酸结合能力较低的如鱼粉、豆饼、乳清粉等原料,以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发病率。

3、在饲料汇总适当添加饲料添加剂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酸化剂、酶制剂以及益生素几大类。其中维生素是猪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其一旦缺乏会影响到猪的生长发育。在饲料中主要添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和泛酸。矿物质对于猪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常见的矿物质添加剂主要有铜、锌、铁等。添加适量的高铜能够促进仔猪对脂肪的吸收,促进仔猪肠胃消化。锌的作用比较多,参与酶的合成,维持激素的正常作用以及维持肠道内小肠细胞的正常形态与健康,降低仔猪腹泻发病率。铁作为必须的矿物质元素,缺铁则会导致仔猪发生缺铁

性贫血,仔猪抵抗力差、腹泻严重甚至死亡。预防仔猪缺铁可以在仔猪出生后的2到3天内注射生血素、右旋糖苷铁或者是鉄钴粘合剂等。酸化剂能够直接改善肠胃的ph值,而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严重不足,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有机酸,添加混合酸的效果比较好,一般混合酸量控制在1.5%到2.0%内为宜。早期断奶仔猪体内的各种消化酶会有所下降,这会影响到仔猪的消化吸收能力。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例如纤维素分解酶、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有助于植物蛋白的分解与吸收,消除消化不良,减少仔猪腹泻情况。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的目的是帮助建立仔猪肠道内平衡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继而起到良好的预防细菌性腹泻的效果。

二、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尽可能减少外界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促使仔猪健康生长时早期断奶仔猪的最终目标,因此在饲养管理方面,我们应该采取四阶段饲喂体系制度,所使用的饲料都要是高营养浓度日粮,并且在不同的饲喂阶段,还要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配置经济、营养价值高的日粮。对于外界环境还需要时常保持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以及通风与风速等在仔猪生长所需的合适范围内,这样才会有利于仔猪的生长。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育成率,出了注重营养与饲养管理外,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仔猪的育成率也非常重要,并且当仔猪出生后,要保证仔猪尽早吃初乳,产房可以安置护栏,并且注意产房保温,还要根据仔猪的体重大小、强弱等固定乳头等,

结语: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过程中最繁杂的一个阶段,不仅要做到合理营养,还需要注意饲养管理,唯有双管齐下,才能够真正提高仔猪的育成率,促进养猪行业的发展。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解析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第八篇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解析 断奶子猪难养是困扰当前规模养猪的最大难题,疾病复杂,死亡率高,造成损失远大于其他各阶段,常导致许多养猪企业亏损或破产。

母乳中有许多种免疫球蛋白,仔猪在哺乳期除获得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外,还可获取抵抗疾病的多种免疫球蛋白,可减轻各种病原菌的危害、保护仔猪顺利渡过哺乳期。而仔猪断奶后从母乳中汲取抗体的机会中断,自身的免疫力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极易受各种病原菌的侵袭。仔猪从以母乳为主立即过渡到全价饲料,消化系统尚不具备完全利用饲料的能力,会导致消化器官的损害,引起肾脏的胶冻状病变(即蛋白质滞留过多,肾脏不能完全吸收导致)。断奶后仔猪从产房转到保育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跟随母猪生活改为完全独立生活,温度、湿度及周边环境的改变,都会使仔猪产生不适感,造成应激。这些事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饲养管理要点

断奶仔猪饲养的关键是做好由母乳到饲料的过渡。仔猪断奶两周之内应保持饲料不变(仍然饲喂哺乳期补助饲料),并添加适量的抗菌素、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减轻应激反应。两周之后过渡到吃断奶仔猪饲料。饲喂方式继续沿用断奶前饲喂方式,并根据断奶仔猪的发育特点适当加点粗饲料或青饲料。

由母乳到饲料的过渡要缓母乳中的营养以蛋白、乳脂肪及乳糖为主,仔猪断奶前的消化系统也是针对母乳成分分泌消化酶,而消化饲料却需要其他酶,这些酶在仔猪断奶时只能分泌很少或不能分泌,仔猪要经过母乳到饲料的酶系统的过渡,其过程要缓而不能急,且在断奶后一周内不可喂得过饱。

仔猪出生后及早诱食,使其断奶前就能采食相当数量的饲料,消化系统可以分泌一定数量的消化酶,所以规模化猪场7天补料可有效锻炼仔猪的胃肠道功能,刺激各种消化酶的分泌,为断奶后消化系统的完善做好准备。

要提供优质的教槽料,含有一定量的乳糖和乳蛋白、乳香剂、维生素等,以保证断奶期间仍能采食到可以消化吸收的营养,避免仔猪动用体内储备的营养,造成减重过大。 要注意胃酸的补充,仔猪哺乳期间胃酸分泌很少,而消化饲料蛋白所需的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具有活性,可在饲料中添加酸制剂,增加胃液酸度,促进对饲料蛋白的利用。 环境转变过渡要缓慢去母留仔,使仔猪在原地饲养1周~2周,继续提供保温箱及垫板等。保持适合仔猪生长的温度断奶仔猪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可根据断奶前的温度、保温设施、仔猪躺卧是否舒适等,灵活掌握,提供适宜的温度。

要注意通风仔猪对冷风、贼风敏感。通风要缓,采用窗户通风,减少从门通风。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zhidao/33891.html

《小猪隔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 乳仔猪腹泻的综合防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