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验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张庭宾:中国富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

【www.dagaqi.com--创业经验】

张庭宾:中国富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第一篇

  张庭宾,中华元(国际金融)智库创办人,“中国预测国际金融危机第一人”(韩志国语)。曾先后参与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先后任编委和副总编辑。研悟大乘佛学近20年,首倡了“全息立体思维方式”。 2010年初,领导创办了中华元(国际金融)智库,开创了中国金融战略预测业,现已成为国开行、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平安、中信证券、中粮期货、中钢集团、中国黄金集团、美的集团、苏宁集团等领军企业的战略参谋。 著有《黄金保卫中国》、《反热钱战争》、《谁在暗算股指期货》、《你可以是菩萨:企业道与菩萨法》等专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造富运动,无论从人数上,还从财富总量,均令西方瞠目。但盛筵总有尾声。作者张庭宾撰文称,未来3年,中国将爆发前所未有的富人悲催返贫的雪崩。

   不信你看,中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富人返贫迹象。一些产业已经进入亏损周期,濒临破产的企业家开始跑路甚至自杀,部分上市公司资产在缩水……然而,这或许才是开始。

   1、楼市泡沫吞噬富人财富

   如今中国亿万富豪中近一半是房产商,但楼市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到那一天,富人圈会爱红边沿。就在当下,楼市下行,已经让很多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甚至跑路。

   2、富人理财出现大面积违约

   以信托、私人银行为代表的富人理财方式已经出现了大面积违约的兆头。标普统计中国企业借款14万亿美元全球第一,影子银行融资占三分之一,这将是一个不定时的炸药包。

   3、"世界工厂"不再

   在上一波造富潮中,"世界工厂"成为一大推手。很多民营制造业老板抓住这个机遇,由此身家十倍增长,成为亿万富豪。但如今,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大面积的低端制造产业无法升级转型,等待他们的,只有破产和财富大量缩水。

   4、重污染、重能耗企业大面积亏损

   张庭宾称,中国富人返贫,"首当其冲的是矿产、房地产和钢铁等重污染领域。本质而言,是他们精神太过贫乏,物质太过嚣张,当社会游戏规则改变时,他们缺乏足够智慧改变自己,因而守不住财富积累。"曾以7000万嫁女而闻名的山西煤老板邢利斌已经破产崩盘。

   5、人民币升值泡沫破灭

   以前美元贬值热钱涌入曾对中国造富锦上添花,而今美元复兴热钱外流,难免对中国落井下石。有点评称,人民币贬值可能导致此前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暴富的富豪资产大幅缩水。

   6、泡沫产业挤出效应

   一些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被吹胀的产业最终会现出原型,譬如以施正荣、彭小峰等为代表的光伏富豪,如今只能承受潮水退去后的"裸泳"。而这样的产业,还有多少呢?

   7、富二代败家

   富二代接班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最大的心头痛。譬如近日媒体报道的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兆会,其接班的十年,也是家族实业盛极而衰的十年。富二代如果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很难在未来的变局中守业。

  背景

  三次国内“造富运动”

  在张庭宾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造富运动,无论从人数上,还从财富总量,均令西方瞠目,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它的背景是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1波

  1980年代,当时暴发户主要是“倒爷”,靠特权批出内部低价商品,转手到市场高价卖出,小到肥皂,中到电视,大到钢铁汽车。其巅峰是1989年牟其中从俄罗斯倒来一架图154飞机,转手卖给了四川航空,这让他成为中国最大的“倒爷”,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因为他知道俄罗斯飞机卖不出去,却急需轻工业产品。据他后来自称从中赚了8000万到一亿元。

  第2波

  1990年代,主要靠四种模式:

  1、民营制造业,比如广东顺德的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始创是乡镇企业,后转为私企;

  2、海南房地产泡沫使著名的“私奔帝”投资家王功权们淘得第一桶金;

  3、股市坐庄暴富。1990年A股开启后,坐庄操纵盛行,大批亿万富豪涌现,以德隆系的唐氏兄弟最著名,在21世纪初股市低迷中,大多数被打回原形,唐氏兄弟也破产入狱;

  4、走私。如厦门远华案的赖昌星,规模上百亿,将大批高官拖下水,最后逃到加拿大也难躲牢狱之灾。那时,10亿元资产者算是大佬了。有极少数近百亿级的,都是昙花一现,被大浪拍在了岸上。

  第3波

  2000年至今。国内百亿级、千亿级富豪层出不穷,这来自于三个历史性的机遇。一是“世界工厂”。国际资本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结合,西方市场向中国打开,很多民营制造业老板抓住这个机遇,由此身家十倍增长[来源:,成为亿万富豪;二是“房地产市场化和矿产私有化”。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创造了一种敛财模式,把原本属于全民的土地,以招拍挂制度将价格推到了中国普通居民承受力的极限,这个超级泡沫背后的财富再分配造就了一个人类空前的富豪集群。如今中国亿万富豪中近一半是房产商,身家最高的如王健林如今已经超过1000亿元;三是“人民币升值引发国际热钱投机中国”,助推了2007年的超级A股大泡沫顶峰、2011年创业板造富顶峰、2013年楼市顶峰。

  趋势

  个人财富已面临下滑?

  张庭宾认为,在上述三波“造富运动”后,目前国内经济已出现下滑趋势。他认为,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财富效应呈现了明显的波次效应:2005年以前是“世界工厂”和外贸创富的高峰期,之后随着人民币升值开始走下坡路;2006~2007年是股市财富高峰期;2011年创业板火爆,成为PE、VC财富高峰期;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利润达到峰值,而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流动性紧张盛极而衰;2013年,中国楼市财富效应很可能是达到峰顶了。2014年,很可能是中国经济的另一大泡沫——短期理财产品达到峰值。中国人的财富主要借助这些上涨行情,低买高卖而获得的。

  他在书中写到,“在此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一个中国经济‘由实转虚’的轨迹,即财富由创办实业——投机获利——放贷食利。这意味着中国人实干兴邦越来越受到压抑,投机取巧似乎越来越成为主流,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盛极而衰的显著征兆,”个人财富已面临下滑的趋势。

  论调

  唱衰个人财富八成富人将返贫

  对于“未来3年,80%富人将返贫”的轮调依据,张庭宾认为“过去3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人口红利、廉价资源环境和民营机制创新。如果人口和资源都已经严重透支,民营经济发展遭遇权贵外资的遏制天花板,中国经济势必将进行一次改革开放以来最深的一次调整。”

  而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人过去传统的“单边做多”(无论是在实业、股市、黄金还是楼市中低买高卖)的创富模式,已经或正在走向尽头。所以他认为如果仍然依照传统的思维和投资方式,不要说未来财富增值,能够保住过去的财富积累都是奢望,甚至80%的富人都可能被打回原形,变成穷人。

  尽管张庭宾给出了唱衰个人财富的轮调,但是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他建议由“单边做多”转向“做多”和“做空”两手都要硬的双边操作;由“鸡蛋都放在人民币一个篮子”中,转向资产的全球、全品种配置;由过去主要依赖政府配置资源获得财富,转向依靠智库、技术专家的模式。

  

三年内中国80%富人返贫有可能吗?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第二篇

    如果一个城市是一个标本,那么可以讲讲我曾经所在的小城,在我尚小的时候,城市最富裕人群,或者所谓的首富,是做食品行业的人。 

  彼时,物质文明不够兴盛,食品业兴起给人们带来了味觉上更多的选择,乏善可陈的商店货架被新品填满,引发市民的浓厚兴趣,一批做食品加工的老板身家兴起。 

  后来食品业饱和,政府投资做了国营的造纸厂,这个造纸厂成了地方经济龙头,因为芦苇是造纸的重要原料,这也推动了一批种植芦苇的“农场主”迅速变富。 

  好戏不长,造纸业受国外低价纸张冲击,国营纸厂难以生存,最后被国内最大的造纸上市公司收购,但产业已然没落,如今这家上市公司股价也是萎靡不振,当初因芦苇而富的人们,渐渐归于平淡。 

  小城里有头有脸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房地产兴起,房企老板们身家暴富,又随着房价的崩盘,灰飞烟灭,跑路的跑路,没跑的落得家境凄惨。 

  小城最新的首富圈是玩金融的人,或者说是做“民间借贷”的人,不久前听说,做这个的首富又跑路了,因为资金链咔嚓断了。 

  清代孔尚任《桃花扇》里头有唱词: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说得就是这种情况吧。 

  良辰美景不长有,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翻查资料,看到一位叫张庭宾的人写的一篇文章:三年内中国80%富人将重新返贫。首当其冲的是矿产、房地产和钢铁等重污染领域的富人。 

  张生说,“就本质而言,这群人精神太过贫乏,物质太过嚣张,当社会游戏规则改变时,他们缺乏足够智慧改变自己,守不住财富积累。这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海南7000万嫁女的邢利斌已锒铛入狱;上海钢贸商圈数万富人已经破产;太阳能商人们也已穷途末路。” 

  张生的话突然让我想起了对小城的观察。或许生意人的成功,很多时候在于机遇,随着机遇变换,很多富人最终沉沦。 

  但张生的话仍然说得略偏激了,其实现在很多富人,早已有足够的眼界和手段来规避这些风险。 

  他们中间不少人正在做有效防范,以确保经济衰退、自己生意不行时,家庭财富仍然不受影响,保持富足、拥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比如,如今很多富人赴香港大价钱购买保单,以保险的形式,对财富进行锁定,确保未来有一份资金流入。又或者在海外购房、投资实业,以对冲国内的经济风险。 

  对于极高资产的富人来说,则可以设立家族信托,雇专业人才打理家庭财富,将资产进行全球化配置、多样化组合,以确保不受一国一地一行业波动影响,做到财富长久传承。 

  对于富裕者来说,这些理财方式,最终将很大机率帮助自己穿越经济兴衰。 

  所以,今天的富人是幸运的,已经有了很多手段来确保财富传承,他们需要做的只是将眼界放宽些而已。

  附:张庭宾文章:

  80%中国富人将雪崩式返贫

  过去30年中国掀起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疯狂造富运动,未来3年,中国将爆发前所未有的富人悲催返贫的雪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造富运动,无论从人数上,还从财富总量,均令西方瞠目,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它的背景是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又分为三大波次:

  第一波是1980年代,当时暴发户主要是“倒爷”,靠特权批出内部低价商品,转手到市场高价卖出,小到肥皂,中到电视,大到钢铁汽车。其巅峰是1989年牟其中从俄罗斯倒来一架图154飞机。那时资产上亿的就是大富豪了。

  第二波是1990年代,主要靠四种模式:1、民营制造业,比如广东顺德的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始创是乡镇企业,后转为私企了;2、海南房地产泡沫使着名的“私奔帝”投资家王功权们淘得第一桶金; 3、股市坐庄暴富 。1990年A股开启后,坐庄操纵盛行,大批亿万富豪涌现,以德隆系的唐氏兄弟最着名,在21世纪初股市低迷中,大多数被打回原形,唐氏兄弟也破产入狱;4、走私发财的,厦门远华赖昌星做到极致,规模上百亿,将大批高官拖下水,最后逃到加拿大也难躲牢狱之灾。那时,10亿元资产者算是大佬了。有极少数近百亿级的,都是昙花一现,被大浪拍在了岸上。

  第三波造富巨浪是2000年至今。中国百亿级的富豪比比皆是,甚至千亿级的不乏其人,最令全球瞠目。

  而这些人的爆发,来自于三个历史性的机遇。

  一、“世界工厂”。国际资本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结合,西方市场向中国打开,很多民营制造业老板抓住这个机遇,由此身价十倍增长,成为亿万富豪。

  二、房地产市场化和矿产私有化。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创造了一种敛财模式,把原本属于全民的土地,以招拍挂制度将价格推到了中国普通居民承受力的极限,这个超级泡沫背后的财富再分配造就了一个人类空前的富豪集群。如今中国亿万富豪中近一半是房产商,身价最高的如王健林如今已经超过1000亿元。

  

种植当归赚钱吗?2017年当归多少钱一斤?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第三篇

  当归是一味众所周知的药材,它不仅活血化瘀,调理经血,治疗女人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症有很好的功效,而且补血作用强,为补血第一药,适用于血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头晕目眩等症。因此,血瘀、血虚的女性朋友们可以多采用当归进行调养,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一个更健康的状态。

  当归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入药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增强免疫的功效。种植当归,对于药农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种植项目,如果你想了解这个项目,最想知道的是当归多少钱一斤?2017年种植归赚钱吗?

  

  当归多少钱一斤?

  当归的市场价格在40元左右一斤,因品种不同各地区价格可能会有所差异,市场上还有50元左右一斤、100元左右一斤及150元左右一斤的。当归在我国甘肃、云南、宁夏等省区均有种植,但其中产自甘肃省岷县的“岷归”,因其质量最佳、含量丰富、产量最大、销量最广而驰名中外。

  

  2017年当归种植赚钱吗?

  当归种植一亩纯收入8000元

  青海省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2016年脱贫了。用驻村第一书记周青义的话说,脱贫的关键是村里发展了当归特色种植。

  村民张成保家背上贫困户的名声已有不少年头,今年他终于松了口气。去年,他种植的两亩当归带来了1.6万元的纯收入。

  翻看东至沟村脱贫的成绩单,全村精准识别贫困人口36户108人,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20元,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38元。短短一年,翻了4倍。其中,当归种植的收入贡献差不多占到八成。当归让“贫困”这两个字告别了东至沟村。

  要想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就不能只押当归种植这一个宝。为了探索多元化的增收渠道,周青义和驻村工作队帮助张成保和另一家贫困户办起了农家乐。短短3个月时间,张成保的农家乐纯收入就达到了2.6万元,而另一家收入也不错。

  “东至沟村有着天然的优势和资源,把这些优势和资源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个‘增收渠’就真正修通了。”大通县扶贫办副主任包元太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有了当归种植和乡村旅游这两大产业作支柱,东至沟村稳定脱贫就不是一句空话。

  

  当归产地在哪里?

  当归在我国的甘肃、云南、四川、宁夏等地多有栽培,生于高寒多雨山区。其实当归均为栽培品,主产于甘肃岷县、宕昌、武都、漳县、渭源、文县等地,云南省维西、德钦、中甸、兰坪等县以及四川、陕西、湖北等省也有生产,其中以甘肃岷县和宕昌产量高,品质最佳,有“中国当归之乡”之称。

  当归目前行情及后期预测:

  历史行情:

  2012年当归因种苗受灾点燃涨价导火索,10月产新后价格开始小幅上扬,到2013年随着游资陆续进入,把价格不断推高,进入9月“两打两建”行动,使得当归市场购销疲软,价格小幅震荡滑落。2014年有货者看不到涨价希望纷纷抛货,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从年初40元逐渐跌落到30元左右,仍有大货继续抛出,到年底有货者更是任疼割肉,以21-23元价格抛货,到目前价格一直持续在此价位。2012年当归价格上涨,既有天灾,也有人为因素,福建、湖南、甘肃等地商家大资金的投入,一步步推高了价格,只是“升不逢时”赶上了国家打击假冒伪劣药材行动,致使当归涨价中途夭折。2013年当归确实有减种减产的事实,这为以后陈货消化留有较大的空间。虽然近两年当归种植没有调减下来,但是,也没有多大的扩展。在近两年价格不断下滑过程中,高价囤积的货源多陆续抛出,市场经营户手中存货已少,货源多滞留在药农和大户手中。2015年当归栽种面积与上一年基本持平,随着货源的进一步消化调整,一旦有利好出现,当归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当归采挖基本结束,产地随着上货量陆续增加行情小幅回落,市场行情也随之下走,市场上可加工饮片的好统货售价40元上下,一颗树的饮片47-48元之间,后期行情仍难平静。

  目前行情:

  近期岷县当归城的当归上市量几乎天天在缩减,据了解年初当归上市量基本在240吨,目前上市量仅仅80吨左右,上市量极度缩减,虽然上市量一直在缩减,但是成交率却非常高,就算现在每天上市量80吨,每天的原条成交量依然在50吨左右!

  当归上市量一直缩减,交易换手率却高达63%,价格较年初有所疲软,当归城当归原条交易区只有三分之一有货,而且车辆稀疏,什么情况导致的呢?

  当然市场不乏看空者,十个指头都有长短,专业人士分析:目前当归仅仅是缩量调整,后期稳健上升。分析市场的角度不同,所以结果必然不同,如果仅仅用2009年的行情,当归现在确实涨了4倍,药商们做了这行,来到当归市场毕竟是来赚钱的,谁对谁错都会被历史遗忘,但做生意一定不要追热风,冷静思考后再做决定,看涨看跌都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能全靠感觉。2007年会川好多人都坐了一把代价高昂的“过山车”,所以对于目前的价位,好多人都心有余悸,一大部分人落袋为安了,如果所有人都落袋为安了,那么行情一定不会掉价,因为市场需求巨大,没有存货下跌没有动力。

  2015年当时市场一片萧条,好多加工户都空仓,在没人买进的情况下行情都能稳定运行半年,说明行情就是底部,市场的运行规律:跌不动,止跌,反弹,小回调,横盘整理,反转上升。做投资朋友都知道,能判断价格走势的东西只有交易量,天量天价,地量地价。

  岷县当归城市场当归上市量一减再减,可以说上市量缩小到了极致,后期成交量如果放大,价格必然上升,在中国经济环境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当归价格都能在中高区间平稳运行一年多,一方面说明当归产新预期不乐观,另一方面说明当归库存确实不多。

  当归种植: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宜高寒凉爽气候,在海拔1500~3000米左右均可栽培,在低海的地区栽培抽苔率高,不易越夏,宜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积水或者易板结的粘土和贫瘠的砂质土栽种。

  移栽一般于清明前后移栽为适期。过早,幼苗出土后易遭晚霜危害;过迟,种苗已萌动易伤芽,降低成活率。在整平耙细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33厘米×27厘米呈三角形错开挖穴,穴深20厘米。然后,选择种苗根颈粗0.3~0.5厘米,每穴按品字形排列栽入种苗3株,栽后边覆土边压紧,覆土至半穴时,将种苗轻轻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然后盖土至满穴,施入适量的草木灰或土杂肥,覆盖细土没过种苗根颈2~3厘米即可。

  

2013考研政治预测13个必考时事政治热点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第四篇

2013考研政治预测:13个必考时事政治热点

叫停公路违规收费

10月7日上午9时,河南省交通厅召开关于黄河公路大桥免费的新闻发布会:从8日零时起,郑州黄河大桥将终止收费,永久免费。2008年2 月27日,国家审计署对18个省市收费公路建设运营管理情况审计结果显示:总投资1.78亿元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1996年已经全部还清贷款,违规收费 14.5亿元。

奢侈品反腐事件

针对近些年尤其是近期频频出现的豪华穿戴暴露贪官腐败面目新情况,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一位纪检干部称,已经开始组织纪检干部学习一些关于艺术品和奢侈品的知识,“以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要不是受贿人自己交代,我们很多纪检干部可能并不知道一副眼镜架也有几百万的。”(9月18日《都市快报》)

微博舆论场

微博的出现,是福不是祸。这是一份难得的“民意”力量,要以“善待、善用、善管”为原则,合理引导民众参与微博,积极提高媒介素养,重视微博舆论场,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情绪的“减压阀”、官民关系的“润滑剂”、监督贪腐的重要工具。

“飞机甩客”事件

近年来,“飞机甩客”的事并不少。远的不说,8月13日由厦门航空公司执飞的一趟武汉至泉州航班,出现三个多小时的延误,53名旅客拒绝登机,最终,航班飞机关闭舱门,载着25名旅客直接起飞。事隔一天,东航又出现甩客事件。甩客给旅客、航空公司都带来损失,可说是两败俱伤。

养老金双轨制被打破

近日,深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迈出重大一步,退休“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新进入深圳事业单位并受聘在常设岗位的工作人员也试行社会养老保险加职业年金的养老保障制度。与此同时,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表示要防止出现福利冲动、福利依赖和福利过度的问题。此言一出就引来网民的争论。

大病医保问题

国务院医改办近期将出台对药品流通行业变革发展具有指导性的《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意见》,力图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意见》指出,各地可

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保险筹资能力、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水平,以及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筹资标准。同时,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

医院药品提成“暗扣”变“明扣”

国务院医改办近期将出台对药品流通行业变革发展具有指导性的《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意见》,力图解决医生拿药品提成问题。据了解,《意见》提出了具体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将“暗扣”变“明扣”。暗扣是指药品分销企业给医生个人的提成,明扣则是将暗扣这种暗箱操作的做法变成医院与药企之间的讨价还价,医院将这笔收入纳入本单位的绩效考核。

贫困县天价“楼王”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是广东省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目前尚有78个省定贫困村4万余人正努力脱贫。近日,有该县群众近日举报,数年前以公益事业用地名义征收的1200余亩土地上,却建起国家禁止的独栋别墅群,别墅最高售价6000万元。而这些别墅居然有规划部门的公章“放行”、“护驾”。

“表哥”被撤职问题

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在 “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笑脸”的不当行为和佩戴多块名表等问题,陕西省纪委调查表明,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陕西省委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对调查中发现的杨达才的其他违纪线索,省纪委正在进一步调查。

聘任制公务员问题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公务员局透露,今年将在该市启动聘任制公务员试点,这意味着今后公务员手中的“铁饭碗”将被打破。

当然,任何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一蹴而就,公务员聘任制也不例外。这项制度要想落地生根、形成“鲇鱼效应”,必然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不断总结完善的过程。

“京剧比基尼”问题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据新华网报道,在近日启动的第37届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上,性感模特穿着比基尼京剧元素的衣服亮相T台,引来一阵惊叹。比基尼京剧元素服装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引来争议。有人觉得这是对国萃的一种新传承,反对者觉得这“丢人”侮辱传统。

“读脸术”反贪问题

日前,北京昌平检察院反贪局全面展开微反应审讯试点工作。市检察院也计划邀请专门研究微反应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律信息中心主任姜振宇博士,对全市检察机关反贪侦查人员进行的模拟演练进行现场指导。“面对嫌疑人沉默、狡辩、说谎,我能看穿你!”相关人士如此描述检察官培训的目标。

心理应激微反应,俗称“读脸读心”,指的是人们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在实践中,首先设定情绪基准线,得到真实的反应,随后根据对方表现出来违背真实反应的微反应,推断其是否说谎。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微反应在欧美已经运用到司法实践中,帮助捕捉嫌疑人心理动向和丰富案件线索。 钓鱼岛问题

9月11日晚间,参加上海9球中国公开赛的日本选手在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路边排挡宵夜时,与上海市民发生冲突,一名日本男子选手被打伤,最终双方被上海警方带走。这件事正印证着中国和日本钓鱼岛事件极度升温。

钓鱼岛事件出来以后,似乎每个中国人都要干点什么才好,干得最多的莫过于“表态”以及要求别人“表态”:是否支持对日动武?是否抵制日货?报纸、网站论坛、qq群喊战声一片,抵制日货的贴子更是转发得疯狂,现实生活中更是有砸烧日系车、相机甚至打伤日本人的粗暴行为。在这种氛围下,不明确表态,似乎有愧于“中国人”这个光荣的称号

2013考研时事政治热点与考点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第五篇

2013考研时事政治热点与考点

针对近些年尤其是近期频频出现的豪华穿戴暴露贪官腐败面目新情况 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一位纪检干部称 已经开始组织纪检干部学习一些关于艺术品和奢侈品的知识 “以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要不是受贿人自己交代 我们很多纪检干部可能并不知道一副眼镜架也有几百万的。”(9月18日《都市快报》)

微博的出现 是福不是祸。这是一份难得的“民意”力量 要以“善待、善用、善管”为原则 合理引导民众参与微博 积极提高媒介素养 重视微博舆论场 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情绪的“减压阀”、官民关系的“润滑剂”、监督贪腐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 “飞机甩客”的事并不少。远的不说 8月13日由厦门航空公司执飞的一趟武汉至泉州航班 出现三个多小时的延误 53名旅客拒绝登机 最终 航班飞机关闭舱门 载着25名旅客直接起飞。事隔一天 东航又出现甩客事件。甩客给旅客、航空公司都带来损失 可说是两败俱伤。

近日 深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迈出重大一步 退休“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 新进入深圳事业单位并受聘在常设岗位的工作人员也试行社会养老保险加职业年金的养老保障制度。与此同时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表示要防止出现福利冲动、福利依赖和福利过度的问题。此言一出就引来网民的争论。

国务院医改办近期将出台对药品流通行业变革发展具有指导性的《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意见》 力图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意见》指出 各地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保险筹资能力、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水平 以及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等因素 科学合理确定筹资标准。同时 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

国务院医改办近期将出台对药品流通行业变革发展具有指导性的《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意见》 力图解决医生拿药品提成问题。据了解 《意见》提出了具体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将“暗扣”变“明扣”。暗扣是指药品分销企业给医生个人的提成 明扣则是将暗扣这种暗箱操作的做法变成医院与药企之间的讨价还价 医院将这笔收入纳入本单位的绩效考核。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是广东省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目前尚有78个省定贫困村4万余人正努力脱贫。近日 有该县群众近日举报 数年前以公益事业用地名义征收的1200余亩土地上 却建起国家禁止的独栋别墅群 别墅最高售价6000万元。而这些别墅居然有规划部门的公章“放行”、“护驾”。

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在“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笑脸”的不当行为和佩戴多块名表等问题 陕西省纪委调查表明 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陕西省委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对调查中发现的杨达才的其他违纪线索 省纪委正在进一步调查。

日前 河南省郑州市公务员局透露 今年将在该市启动聘任制公务员试点 这意味着今后公务员手中的“铁饭碗”将被打破。 当然 任何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可能一蹴而就 公务员聘任制也不例外。这项制度要想落地生根、形成“鲇鱼效应” 必然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不断总结完善的过程。

据新华网报道 在近日启动的第37届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上 性感模特穿着比基尼京剧元素的衣服亮相T台 引来一阵惊叹。比基尼京剧元素服装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并引来争议。有人觉得这是对国萃的一种新传承 反对者觉得这“丢人”侮辱传统。

日前 北京昌平检察院反贪局全面展开微反应审讯试点工作。市检察院也计划邀请专门研究微反应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律信息中心主任姜振宇博士 对全市检察机关反贪侦查人员进行的模拟演练进行现场指导。“面对嫌疑人沉默、狡辩、说谎 我能看穿你!”相关人士如此描述检察官培训的目标。 心理应激微反应 俗称“读脸读心” 指的是人们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 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在实践中 首先设定情绪基准线 得到真实的反应 随后根据对方表现出来违背真实反应的微反应 推断其是否说谎。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微反应在欧美已经运用到司法实践中 帮助捕捉嫌疑人心理动向和丰富案件线索。

9月11日晚间 参加上海9球中国公开赛的日本选手在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路边排挡宵夜时 与上海市民发生冲突 一名日本男子选手被打伤 最终双方被上海警方带走。这件事正印证着中国和日本钓鱼岛事件极度升温。 钓鱼岛事件出来以后 似乎每个中国人都要干点什么才好 干得最多的莫过于“表态”以及要求别人“表态” 是否支持对日动武?是否抵制日货?报纸、网站论坛、qq群喊战声一片 抵制日货的贴子更是转发得疯狂 现实生活中更是有砸烧日系车、相机甚至打伤日本人的粗暴行为。在这种氛围下 不明确表态 似乎有愧于“中国人”这个光荣的称号。

赣州一中2010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第六篇

赣州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初三 学科:思想品德 命题人:罗文民

题号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总分得分

温馨提示:1本卷为开卷考试,全卷的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全卷

共有17题。

2本卷总分为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 选择题(36分)

1.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过去、

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主要是因为 ( )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

的根本任务

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心是爱国主义

2.在近代中国、独立、统一、民主、富强是亿万人民的百年梦想。社会主义制度 D民族精神的核

的建立终于使梦想变成了现实。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表明 (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

才能发展中国

C我国已经跨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D我国即将进入社会主义

高级阶段

3.从2008年春季开始,江西省的中小学《音乐》、《美术》等教科书纳入循环 B只有社会主义

使用的范围。教科书循环使用 ( )

①有利于节约国家资源和保护环境 ②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③有利于学生

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④符合绿色消费理念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从设计到研制再到实验,

都是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卫星上所有关键仪器设备全是中国人自己制

造的。这是一项中国人独立开展的自主创新工程"这段材料说明 ( )

①中华民族具有创新精神 ②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中国已经

是世界科技强国④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5.近年来,弱势群体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和民间都积极采

取了各种措施尽力改善他们的处境。这一切所有的努力,都源自于 ( )

A平均主义的理念 B团结互助的理念 C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

D小富即安的理念

6.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保护合

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

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表

明 ( )

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我国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

义 ③讲究效率,维护公平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④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

本条件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7.我国政府决定,到2010年,我国农村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

约7亿人。为此国家每年将补助资金达300亿元,解决农民因病致残、因病返贫

的问题。这种做法 ( )座号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①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②表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弱势群体 ③

有利于彻底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D ①④ D

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③保障

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9.下列选项,体现依法治国前提的是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法的实施进行执法检查

B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

C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D为推进"平安重庆"建设,重庆市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10.今年在一次地方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小李发现有人有选票,有人没有选

票。请你判断下列人物中谁应该有选票

( )

A1993年出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王丽

政治权利终身的赵某

C美籍华人张先生 D 信仰佛教的李大妈 B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

11.为了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的有序运行,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B实施依法治国主要是依靠政府部门公正司法、依法办事

C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它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依法治国必须崇尚宪法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树立宪法意识,树立法制

观念

12.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民主党派都能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心工作,进行考察

和调研,并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这表明

( )

①政协会议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人民政协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③人民政协为党和政府进行民主、科学的决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④人民政协按照民主团结的原则履行职能、发挥优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D ②③④ C ①③④

二. 综合题(34分)

13.材料一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比是3.1:1,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面积占全国的28.8%,而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和东部地区的40%。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三 漫画"不留空白"反映的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强调的:要让中国每一个角落都富起来。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你认为要让中国每一个角落都富起来,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分)

(3)假如有一天,你成为当地的"首富",你将如何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对待你的财富?(2分)

14.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5~14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和批准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议和批准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以上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那些基本观点?(6分)

15.观察漫画"为何厚此薄彼"请你对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进行评析。(5分)

16.2010年2月27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网友热情很高,提问源源不断,主要集中于:中美贸易关系;医疗方面的问题;房产方面的问题;世博会;

道德问题;两岸经济合作问题;教育问题;农民工问题;物价问题等。温家宝曾说:"我们现在有4亿多网民,他们代表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群体,而且也包含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倾听网民的意见,开创了网络问政的新风。"

(1)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有助于保证公民行使什么权利?材料中公民是通过什么途径行使这一权利的?除了这种途径,你还知道那些途径?(4分)

(2)这些年来,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网络谣言、网络恶意攻击等不文明现象,甚至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渗透破坏,不仅影响了网络民主本身健康有序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甚至威胁国家安全。请你就如何发展网络民主向温总理提几条合理化建议。(3分)

17.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注民生。在当前举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形势下,2010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成为与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

话题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话题三:期待"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及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知识链接

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和权益保障的状况等。

话题四:推动医改惠百姓。

······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3分)

(2)近年来,国家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民生问题?(2分)

(3)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当地的民生问题?(2分)

(4)请你例举两例你所搜集到当地的民生问题。(2分)

赣州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年级思想品德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申论材料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第七篇

2011年《半月谈》第1期

拒绝“城市二元化”

城市化,在当下中国人的脑海中,有着特别丰富的想象。

它是引领现代化巨轮远航的飘扬的旗帜,它是撬动全球化大国崛起的神奇的支点,它是普通中国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个璀璨的梦想。

在中国应对后危机时代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之际,城市化又被赋予特殊的使命。 可是,当我们激情澎湃地去鼓呼、去追赶、去推进的时候,有没有思索过、诘问过:城市化的真谛、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化、为谁的城市化?

聆听各级政府宏大叙事中的城市化构想,投身今日中国呼啸前进的城市化浪潮,我们首先应当关注、应当警惕的,不是城市化的速度和指数,而是城市化的内质和价值。

许多地方正铺开改天换地的“新造城运动”。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县城城区化,由此引发了紧锣密鼓的“圈地运动”,更有暗潮汹涌的“圈县运动”。可是,如果脱离制造业服务业的支撑,仅仅靠爆炒房市股市做大资产泡沫就能举托新城崛起?在城市空心化的格局中,新市民生存发展、就业谋生的机会在哪里?

许多地方正热衷经济增长的“新城市拉动”。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动进城打工农民和失地农民的消费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可是,在城市GDP化的偏向中,百姓消费的基础是什么?城市化并非仅仅是建制的扩大、土地的圈占和人口的膨胀,城市功能的开发,公共空间的拓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福利的普及与提高,如何及时跟进?

许多地方正推进城市经营的“新地标活动”。政府一味追求“现代城市形象”:更高的楼房,更豪华的商务区,更宏大的花园广场,更具动感的都是韵律……令人目眩的种种商业地标、产业地标、文化地标,往往变成造价惊人的工程,变成财富和技术的炫耀。可是,在城市化泡沫化的幻象中,普通人的地位和尊严如何提升?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城市化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新的发展,人的创造力量的解放和财富源泉的涌流;是一种新的生活,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一种新的文明,人的道德精神的进步和人文价值的升华。

城市化的灵魂应是以人为本。践行以人为本的重心在哪里?在于坚守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于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我们的城市化除了要努力开掘“管理者的财源”、打造“投资者的乐园”,更当努力建设“劳动者的家园”。

看一看身边的城市化浪潮,我们应当警惕:不少城市借助于区区一纸户口登记的户籍改革,借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便拥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从乡村涌向城市的失地农民。当城市化难以为其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足够的就业机会和有效的福利保障时,“失地”和“变市民”更可能换来的仅仅是无业市民的身份。

还有亿万进城谋生的打工农民,承受着危机冲击和产业转型的巨大压力,甘冒着减薪欠薪和随时失业的现实风险,支付者种种职业病患的侵害和留守子女的成长的人生代价,托举起城市的高楼大厦,召唤出城市的昌盛繁荣。可是,至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被拒绝于城市的发展之外、社会之外、体制之外。读一读媒体关于南京农民工冻死街头桥洞的新闻吧,我们如何卸下心头这不能承受之重?

看一看眼前的城市化景象,我们亦当清醒:交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集,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机动车对路道资源的一再扩张,是自行车道、步行者道的一再被挤占、被压缩,有的地段甚至已被断然取缔。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是一个恰逢低碳社会到来、无法重复美国消费故事的国情,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仍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还难以进入“有车一族”,他们日常的出路又在哪里?他们行走的路权如何保障?

房地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火热,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房价对普通百姓的重压和裹挟。有业内人士表示,房改十年最大的遗憾就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问题。当时希望通过经济适用房既解决百姓住房,又拉动经济增长,却出现了有钱人买了多套经济适用房,有的城市还没有廉租房的政策。后来,国家下达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结果也基本踩空,从而造成民生住房体系的严重缺位。于是,我们在一些大都市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马路一边的高档社区里居住的是拥有一套或多套房产的“有钱人”,而仅一墙或一路之隔的“棚户区”里则挤满了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围墙,成了贫富的“楚河汉界”。

还有,城市普通教育发展中门槛不断抬高的择校和地产与名校牟利的“勾兑”,文化设施建设中竞相攀比的豪华和风格样式的崇洋,道路环境整治中对马路摊点的清理和对“美丽城市”的追求,等等,日益加剧城市平民生活的窘迫和艰辛。

当我们还在问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艰难求解之时,一个新的城市二元结构图像又已隐约浮现。

这里,有城市的财力问题,有发展的阶段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的执政理念,是

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城市化得路径选择。

人民城市,应当人民做主,人民创建,人民共享。

2011年《半月谈》第2期

叩问土地

过去人们常讲: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中国农村。今天我们要说: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当下中国。

土地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多少问题在生成,多少力量在博弈,多少歧途在伸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希望。而时下许多地方的“统筹”恰恰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夺。迅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土地的快速升值,也给农民带来了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难逢机遇。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却在违背农民意愿,以种种堂皇的名义,公然动用行政强制力量,攫取农民的财产收益,剥夺农民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牺牲农民的未来生计和发展空间。“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强迫农民以放弃自己的土地权利为代价,来换取政府本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进城后增值的土地收益本应全部返还当地农民,试点时却大多被弃置一边;拆村并居,让农民上楼,常常是对农民一场可怕的掠夺。

转变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瓶颈的路径。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污染和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恶化的倒逼、挤压中,开始重视起能耗问题。但是,在许多城市工业项目已经难于落地和农村18亿亩耕地红线屡遭撞击的困扰中,为什么看不到与能耗同样紧迫的地耗问题呢?在摊饼式的城市扩张中,在运动式的空城制造中,粗放型、浪费型城市化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为什么不去从集约式土地开发中寻找新的空间和出路?

抑制贫富分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点。中国的暴富神话和返贫故事,往往都围绕土地而发生,而展开,而进入高潮。随着房价暴涨,少部分人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无房户们则会被轻易甩出财富积累的大门。房地产领域日益成为权贵资本膨胀、政府官员腐败的重灾区。有办案人员说,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维护社会稳定,是营造和谐生活的前提。目前,农民维权的焦点是征地拆迁,城市民生的焦点是住有所居,背后都是土地问题。看一看全国每年由此滋生了多少社会冲突?甚至引发流血自焚。以农民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生代,正在城市大山般的房价压力下,艰难地拼搏着、

坚持着,为了眼前那一线奋斗的希冀,头顶那一缕理想的阳光。如果一个个竞相崛起、美轮美奂的城市,放不下这一最有希望人群的最卑微的期求、最单纯的梦想,那对社会、对明天,意味着什么?

政府调控地根,是平抑市场风险的杠杆。但这一杠杆常常是调而不灵,控而不动。如抑制房价泡沫,国务院接连推出新政,甚至是“史上最严”,也一再遭遇市场反弹尴尬,主要是来自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机)者等既得利益集团的顽强抵抗。因为,土地中生成着暴富机制,土地出让金业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

土地是民生幸福的一个痛点。中国当下一些重大的民生问题,几乎都可以找到与土地发生的联系,都可以从土地里找到求解的秘道。

我们像流水一样奢侈地享用、贪婪地透支土地。“但有方寸地,留与子孙耕”,那是写在墙上的标语口号。我们已经过早地遭遇到“成长的痛苦”。“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最大的问题竟是“缺地”。如此下去,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向何处落地生根?

在市场化的波诡云谲中,在城市化的呼啸前进中,多元利益主体借助土地的流转和整合,分享着一场财富的盛宴。在2010年的土地市场上,政府获得的出让金总额高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这巨额的卖地进账如何使用?土地上的原住农民又收益几何?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土地,对于芸芸众生的意味,不仅是物质的,工具的,而且是精神的,价值的。是土地,给了我们生命丰润的滋养,赋予我们人生幸福的意义。今天,在不少地方轰轰烈烈的拆村运动中,在许多城市一浪一浪的肆意扩张中,土地被折腾,被流失,这是社会最纠结的矛盾,家园在凋敞,在沉沦,这是我们最痛切的悲伤。

土地是深化改革的一个起点。回首沧桑历史,中国社会的每一场重大变革,中国人民的每一次重新出发,几乎都是从土地开始。当下中国,还得把土地问题读懂,还得把人地关系理顺。

最重要的,是把土地所有权真正还给农民。所谓的“集体所有”,在政府的强制之下,在资本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诱惑之下,必然导致所有者缺位。应当探索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依法保障农民权益。

改变单纯行政化倾向,向市场机制配置稀缺土地转型已是当务之急。农地的流转和入股,农地的征用和补偿,应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市场规律。一些地方通过“地票”交易市场,将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城市扩张之中。应当警惕的是,防止变相剥夺农村。

化解土地矛盾中的利益冲突,理顺土地变革中的利益关系,政府应当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这就需要推进社会体制的改革,在改革中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表达通道和平衡机制,维护大众的民主权利,保障人们享有体面的生活和人格的尊严。

杞人忧天,我今忧地。

2011年《半月谈》第3期

呵护亲情

春节团聚,人伦亲情的话题不断升温,“摩托妈妈”思子心切千里单骑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民。

道德进退,家庭伦理的建设渐成热点,“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生动地诠释着人间至爱、草根亲情。

养老修法,传统孝道的规范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人们热烈地争论起儿女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和限制“啃老”的明文规定。

每一个家庭.同一个社会,如何去呵护亲情?这既是生活幸福的召唤,也是国家文明的标识。

家庭日常.是亲情凝聚的摇篮。

在社会的流动和人口的控制中,中国的家庭愈来愈小型化、原子化、空心化。一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老家园,在轰轰隆隆的推土机声响中,在风驰电掣的城市化进程中,也难逃被历史终结的命运。如何去坚守这历史变迁的基石.去凝聚这社会细胞的灵魂? 节日文化,是亲情滋润的雨露。

快节奏、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节日文化经受着冲击。电视“春晚”的出现,曾经带给人们些许激动。但是,很快就引发了人们的怀疑、疲惫和失望,蜕变为商品和广告的狂欢盛宴.,如何去复原传统的节日活力,去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

社会生活,是亲情沐浴的阳光。

市场力量在催生经济奇迹的同时,也挑开了人际关系温情脉脉的面纱。尤其是弱势群体,在贫穷的窘迫中,亲情的向往和表达,甚至成了生活的奢侈和人生的重负。因为金钱,因为遗产,亲人之间可能反目成仇。肆意泛滥的物质欲望,侵蚀着传统深厚的亲情,腐败着人生原初

2011-2012半月谈上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第八篇

文章由本人收集整理,分《2011-2012半月谈上》 、《2011-2012半月谈下》两文档。仅作学习之用。

拒绝“城市二元化”

城市化,在当下中国人的脑海中,有着特别丰富的想象。

它是引领现代化巨轮远航的飘扬的旗帜,它是撬动全球化大国崛起的神奇的支点,它是普通中国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个璀璨的梦想。

在中国应对后危机时代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之际,城市化又被赋予特殊的使命。

可是,当我们激情澎湃地去鼓呼、去追赶、去推进的时候,有没有思索过、诘问过:城市化的真谛、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化、为谁的城市化?

聆听各级政府宏大叙事中的城市化构想,投身今日中国呼啸前进的城市化浪潮,我们首先应当关注、应当警惕的,不是城市化的速度和指数,而是城市化的内质和价值。

许多地方正铺开改天换地的“新造城运动”。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县城城区化,由此引发了紧锣密鼓的“圈地运动”,更有暗潮汹涌的“圈县运动”。可是,如果脱离制造业服务业的支撑,仅仅靠爆炒房市股市做大资产泡沫就能举托新城崛起?在城市空心化的格局中,新市民生存发展、就业谋生的机会在哪里?

许多地方正热衷经济增长的“新城市拉动”。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动进城打工农民和失地农民的消费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可是,在城市GDP化的偏向中,百姓消费的基础是什么?城市化并非仅仅是建制的扩大、土地的圈占和人口的膨胀,城市功能的开发,公共空间的拓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福利的普及与提高,如何及时跟进?

许多地方正推进城市经营的“新地标活动”。政府一味追求“现代城市形象”:更高的楼房,更豪华的商务区,更宏大的花园广场,更具动感的都是韵律……令人目眩的种种商业地标、产业地标、文化地标,往往变成造价惊人的工程,变成财富和技术的炫耀。可是,在城市化泡沫化的幻象中,普通人的地位和尊严如何提升?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城市化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新的发展,人的创造力量的解放和财富源泉的涌流;是一种新的生活,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一种新的文明,人的道德精神的进步和人文价值的升华。 城市化的灵魂应是以人为本。践行以人为本的重心在哪里?在于坚守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于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我们的城市化除了要努力开掘“管理者的财源”、打造“投资者的乐园”,更当努力建设“劳动者的家园”。

看一看身边的城市化浪潮,我们应当警惕:不少城市借助于区区一纸户口登记的户籍改革,借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便拥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从乡村涌向城市的失地农民。当城市化难以为其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足够的就业机会和有效的福利保障时,“失地”和“变市民”更可能换来的仅仅是无业市民的身份。

还有亿万进城谋生的打工农民,承受着危机冲击和产业转型的巨大压力,甘冒着减薪欠薪和随时失业的现实风险,支付者种种职业病患的侵害和留守子女的成长的人生代价,托举起城市的高楼大厦,召唤出城市的昌盛繁荣。可是,至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被拒绝于城市的发展之外、社会之外、体制之外。读一读媒体关于南京农民工冻死街头桥洞的新闻吧,我们如何卸下心头这不能承受之重?

看一看眼前的城市化景象,我们亦当清醒:交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集,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机动车对路

道资源的一再扩张,是自行车道、步行者道的一再被挤占、被压缩,有的地段甚至已被断然取缔。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是一个恰逢低碳社会到来、无法重复美国消费故事的国情,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仍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还难以进入“有车一族”,他们日常的出路又在哪里?他们行走的路权如何保障?

房地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火热,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房价对普通百姓的重压和裹挟。有业内人士表示,房改十年最大的遗憾就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问题。当时希望通过经济适用房既解决百姓住房,又拉动经济增长,却出现了有钱人买了多套经济适用房,有的城市还没有廉租房的政策。后来,国家下达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结果也基本踩空,从而造成民生住房体系的严重缺位。于是,我们在一些大都市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马路一边的高档社区里居住的是拥有一套或多套房产的“有钱人”,而仅一墙或一路之隔的“棚户区”里则挤满了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围墙,成了贫富的“楚河汉界”。

还有,城市普通教育发展中门槛不断抬高的择校和地产与名校牟利的“勾兑”,文化设施建设中竞相攀比的豪华和风格样式的崇洋,道路环境整治中对马路摊点的清理和对“美丽城市”的追求,等等,日益加剧城市平民生活的窘迫和艰辛。

当我们还在问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艰难求解之时,一个新的城市二元结构图像又已隐约浮现。

这里,有城市的财力问题,有发展的阶段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的执政理念,是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城市化得路径选择。

人民城市,应当人民做主,人民创建,人民共享。

叩问土地

过去人们常讲: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中国农村。今天我们要说: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当下中国。 土地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多少问题在生成,多少力量在博弈,多少歧途在伸展。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希望。而时下许多地方的“统筹”恰恰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夺。迅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土地的快速升值,也给农民带来了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难逢机遇。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却在违背农民意愿,以种种堂皇的名义,公然动用行政强制力量,攫取农民的财产收益,剥夺农民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牺牲农民的未来生计和发展空间。“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强迫农民以放弃自己的土地权利为代价,来换取政府本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进城后增值的土地收益本应全部返还当地农民,试点时却大多被弃置一边;拆村并居,让农民上楼,常常是对农民一场可怕的掠夺。

转变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瓶颈的路径。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污染和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恶化的倒逼、挤压中,开始重视起能耗问题。但是,在许多城市工业项目已经难于落地和农村18亿亩耕地红线屡遭撞击的困扰中,为什么看不到与能耗同样紧迫的地耗问题呢?在摊饼式的城市扩张中,在运动式的空城制造中,粗放型、浪费型城市化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为什么不去从集约式土地开发中寻找新的空间和出路?

抑制贫富分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点。中国的暴富神话和返贫故事,往往都围绕土地而发生,而展开,而进入高潮。随着房价暴涨,少部分人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无房户们则会被轻易甩出财富积累的大门。房地产领域日益成为权贵资本膨胀、政府官员腐败的重灾区。有办案人员说,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维护社会稳定,是营造和谐生活的前提。目前,农民维权的焦点是征地拆迁,城市民生的焦点是住有所居,背后都是土地问题。看一看全国每年由此滋生了多少社会冲突?甚至引发流血自焚。以农民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生代,正在城市大山般的房价压力下,艰难地拼搏着、坚持着,为了眼前那一线奋斗的希冀,头顶那一缕理想的阳光。如果一个个竞相崛起、美轮美奂的城市,放不下这一最有希望人群的最卑微的期求、最单纯的梦想,那对社会、对明天,意味着什么?

政府调控地根,是平抑市场风险的杠杆。但这一杠杆常常是调而不灵,控而不动。如抑制房价泡沫,国务院接连推出新政,甚至是“史上最严”,也一再遭遇市场反弹尴尬,主要是来自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机)者等既得利益集团的顽强抵抗。因为,土地中生成着暴富机制,土地出让金业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 土地是民生幸福的一个痛点。中国当下一些重大的民生问题,几乎都可以找到与土地发生的联系,都可以从土地里找到求解的秘道。

我们像流水一样奢侈地享用、贪婪地透支土地。“但有方寸地,留与子孙耕”,那是写在墙上的标语口号。我们已经过早地遭遇到“成长的痛苦”。“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最大的问题竟是“缺地”。如此下去,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向何处落地生根?

在市场化的波诡云谲中,在城市化的呼啸前进中,多元利益主体借助土地的流转和整合,分享着一场财富的盛宴。在2010年的土地市场上,政府获得的出让金总额高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这巨额的卖地进账如何使用?土地上的原住农民又收益几何?

土地,对于芸芸众生的意味,不仅是物质的,工具的,而且是精神的,价值的。是土地,给了我们生命丰润的滋养,赋予我们人生幸福的意义。今天,在不少地方轰轰烈烈的拆村运动中,在许多城市一浪一浪的肆意扩张中,土地被折腾,被流失,这是社会最纠结的矛盾,家园在凋敞,在沉沦,这是我们最痛切的悲伤。

土地是深化改革的一个起点。回首沧桑历史,中国社会的每一场重大变革,中国人民的每一次重新出发,几乎都是从土地开始。当下中国,还得把土地问题读懂,还得把人地关系理顺。

最重要的,是把土地所有权真正还给农民。所谓的“集体所有”,在政府的强制之下,在资本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诱惑之下,必然导致所有者缺位。应当探索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依法保障农民权益。

改变单纯行政化倾向,向市场机制配置稀缺土地转型已是当务之急。农地的流转和入股,农地的征用和补偿,应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市场规律。一些地方通过“地票”交易市场,将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城市扩张之中。应当警惕的是,防止变相剥夺农村。

化解土地矛盾中的利益冲突,理顺土地变革中的利益关系,政府应当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这就需要推进社会体制的改革,在改革中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表达通道和平衡机制,维护大众的民主权利,保障人们享有体面的生活和人格的尊严。

杞人忧天,我今忧地。

呵护亲情

春节团聚,人伦亲情的话题不断升温,“摩托妈妈”思子心切千里单骑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民。

道德进退,家庭伦理的建设渐成热点,“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生动地诠释着人间至爱、草

养老修法,传统孝道的规范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人们热烈地争论起儿女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和限制“啃老”的明文规定。

每一个家庭.同一个社会,如何去呵护亲情?这既是生活幸福的召唤,也是国家文明的标识。

家庭日常.是亲情凝聚的摇篮。

在社会的流动和人口的控制中,中国的家庭愈来愈小型化、原子化、空心化。一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老家园,在轰轰隆隆的推土机声响中,在风驰电掣的城市化进程中,也难逃被历史终结的命运。如何去坚守这历史变迁的基石.去凝聚这社会细胞的灵魂?

节日文化,是亲情滋润的雨露。

快节奏、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节日文化经受着冲击。电视“春晚”的出现,曾经带给人们些许激动。但是,很快就引发了人们的怀疑、疲惫和失望,蜕变为商品和广告的狂欢盛宴.,如何去复原传统的节日活力,去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

社会生活,是亲情沐浴的阳光。

市场力量在催生经济奇迹的同时,也挑开了人际关系温情脉脉的面纱。尤其是弱势群体,在贫穷的窘迫中,亲情的向往和表达,甚至成了生活的奢侈和人生的重负。因为金钱,因为遗产,亲人之间可能反目成仇。肆意泛滥的物质欲望,侵蚀着传统深厚的亲情,腐败着人生原初的意义。如何使社会生活的阳光,穿透这重重物欲,带给亲情更多的温暖?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呵护亲情,我们还当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远的关切。

亲情的凝聚,源自家庭的濡染,也承接国家的关怀。

当春节来临,当亲情呼唤,我们如何将踏上归途的千千万万农民工顺利、平安地送回内陆、乡村那一个个温馨的家园?舒适,快捷,穿越梦幻时空的高速列车,帮人们省却了旅途的困顿和漫长的等待。但是,随着普通列车尤其是绿皮列车的纷纷淘汰,高铁票价让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农民工在春运选择回家的途径时,开始用脚投票,或徒步长途跋涉,或参加摩托大军,更多地改坐长途汽车挤上普通列车踏上归程。他们在心里很清楚:“有这买高铁车票的钱,够过年给家人添件新衣服了!”当高铁的时速越来越快、高铁的里程越来越长,我们如何去满足一年一度蔚为壮观的中国式大迁徙中普通民众的需求?

亲情的滋养,源自文化的涌流,也有赖经济的润泽。

社会“啃老”话题的兴起,背后是城市房价的连年高涨。在许多大学毕业生眼中,就业是难题,住房是更大的难题,“房奴”是他们的自嘲,“蚁族”是别人的镜像,“胶囊公寓”是他们自谋生存的写照,“逃离北上广”是他们在理想与现实挤压中无奈的选择。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也有相似的境遇。他们宁可在城市的流浪中寻找机会,也不愿回到乡村回到土地,重复父辈们那走不完循环往复的沉闷日月。这些大学生,农民工,要凭一己之力在城里安身立户,何其艰难!可贵的是,他们依然没有放弃,依然还要向着人生的太阳走去。除了执著自己的奋斗和坚持,除了冀望政府的保障和公平,只有求助于父母。尽管父母已经给了他们人生太多,尽管父母也未必都是富有。 贫穷永远不能湮灭亲情,但贫穷时时可能压抑甚至扭曲亲情。

亲情的生长,源自生活的环境,也热望制度的保障,中国特色的二元社会,制造了同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守

亿万农民抛家舍业,只身闯进城市的大门。他们是坚韧的,像螺丝钉一样,把自己紧紧地拧进一条条日夜不停的流水线,默默地承受着就业的风险,抗争着资本的贪婪。他们是幸运的,凭借打工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把握着生活的希望。同时,因为亲情,他们又是心灵最沉重的社会一群。看一看他们身后的留守老人:饱尝空巢中的孤独,病痛中的无助,抚养孙子孙女的艰辛;留守妇女:上有老下有小都需悉心照料,家务事田间事都当事事亲为,还有感情生活的平衡,社会关系的应对:留守孩子:远离双亲,缺少父母的关爱,尤其是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的断层和缺位,给孩子的知识学习、人格培养造成了一生都无法弥补的缺憾。留守问题的严重后果,就是乡村老人自杀现象、妇女离婚现象、孩子犯罪现象显著增多。这是中国打工农民家庭最难以承受的悲痛,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最引人注目的疤痕。

如果说留守问题的积累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必然承受的历史性阵痛和代价,那么,留守问题的缓解应该是推动当下中国求解民生、转型和改革三大社会课题的制度进步。

亲情,是人类社会最为朴素、本真、绵长的情感,也是我们当下最应珍惜、呵护、陶冶的情感。

呵护亲情,关爱家庭,就是呵护我们的心灵,就是关爱我们的社会。

改革,当奋然前行

展开中央的“十二五”规划蓝图,推进改革的色彩依然那么醒目。浏览新近媒体的专项民意调查,呼唤改革的意愿依然那么强烈。

如何将改革的色彩化作鲜活的图景?让改革的意愿成为生动的实践?我们还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抖擞精神,放下包袱,奋然前行。

改革的风险究竟多大,是悬挂在各级施政者头脑中的一个长长的问号。

当下的改革,从市场经济的完善,向社会结构的重构突破,从思想观念的解放,向利益关系的重组深入,从经济发展动力的提升,向社会公正的坚守转型,必然引发更多的社会争议:会不会在打破原有利益结构的同时带来新的失衡?会不会导致既得利益者的强力抵制,出现“改革者困境”?会不会冲击现存秩序,影响必需的社会稳定?如何降低改革的成本,减缓改革的震荡,成为改革者面临的一大考验。

要改革就会有风险,不改革就会有更大的危险。我们需要的不是回避风险,掩盖风险,而应是直面风险,战胜风险。这也是中国改革30多年来一路前行的宝贵启示。想当年,安徽小岗村农民冲破极“左”路线的重重禁锢,首创农业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历史崭新的一页;深圳特区人勇担历史使命,敢闯敢试,先行先试,“杀出一条血路”,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里闪耀的,正是生生不息的改革精神。当然,我们还要善于化解风险,降低风险。决策改革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推进改革是一个不断兴利除弊的过程。在法治的轨道上转型,在稳定的前提下运行,在有序的参与中深化,这当是改革者正确的抉择。

更要看到,推进改革的目的,恰恰是要更好地解决社会现实中突出的问题和累积的风险。看一看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不少地方出台政策,执意强力推进“资本下乡”、“撤村并居”、“占补平衡”、“两个置换”,侵害了一些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发了接二连三的群体事件。寻求化解矛盾冲突的根本之策,恰恰在于尊重农民意愿,在于民主法治建设,在于赋予农民以自由选择权、民主参与权和利益表达权。

改革的时机是否合适,也常常是各级施政者决策中的一道难解的课题。

公务员国考省考必备2011年时事半月谈汇总(打印版)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第九篇

2011年《半月谈》第1期

拒绝“城市二元化”

城市化,在当下中国人的脑海中,有着特别丰富的想象。

它是引领现代化巨轮远航的飘扬的旗帜,它是撬动全球化大国崛起的神奇的支点,它是普通中国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个璀璨的梦想。

在中国应对后危机时代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之际,城市化又被赋予特殊的使命。 可是,当我们激情澎湃地去鼓呼、去追赶、去推进的时候,有没有思索过、诘问过:城市化的真谛、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化、为谁的城市化? 聆听各级政府宏大叙事中的城市化构想,投身今日中国呼啸前进的城市化浪潮,我们首先应当关注、应当警惕的,不是城市化的速度和指数,而是城市化的内质和价值。 许多地方正铺开改天换地的“新造城运动”。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县城城区化,由此引发了紧锣密鼓的“圈地运动”,更有暗潮汹涌的“圈县运动”。可是,如果脱离制造业服务业的支撑,仅仅靠爆炒房市股市做大资产泡沫就能举托新城崛起?在城市空心化的格局中,新市民生存发展、就业谋生的机会在哪里?

许多地方正热衷经济增长的“新城市拉动”。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动进城打工农民和失地农民的消费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可是,在城市GDP化的偏向中,百姓消费的基础是什么?城市化并非仅仅是建制的扩大、土地的圈占和人口的膨胀,城市功能的开发,公共空间的拓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福利的普及与提高,如何及时跟进? 许多地方正推进城市经营的“新地标活动”。政府一味追求“现代城市形象”:更高的楼房,更豪华的商务区,更宏大的花园广场,更具动感的都是韵律……令人目眩的种种商业地标、产业地标、文化地标,往往变成造价惊人的工程,变成财富和技术的炫耀。可是,在城市化泡沫化的幻象中,普通人的地位和尊严如何提升?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城市化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新的发展,人的创造力量的解放和财富源泉的涌流;是一种新的生活,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一种新的文明,人的道德精神的进步和人文价值的升华。

城市化的灵魂应是以人为本。践行以人为本的重心在哪里?在于坚守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于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我们的城市化除了要努力开掘“管理者的财源”、打造“投资者的乐园”,更当努力建设“劳动者的家园”。 看一看身边的城市化浪潮,我们应当警惕:不少城市借助于区区一纸户口登记的户籍改

革,借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便拥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从乡村涌向城市的失地农民。当城市化难以为其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足够的就业机会和有效的福利保障时,“失地”和“变市民”更可能换来的仅仅是无业市民的身份。

还有亿万进城谋生的打工农民,承受着危机冲击和产业转型的巨大压力,甘冒着减薪欠薪和随时失业的现实风险,支付者种种职业病患的侵害和留守子女的成长的人生代价,托举起城市的高楼大厦,召唤出城市的昌盛繁荣。可是,至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被拒绝于城市的发展之外、社会之外、体制之外。读一读媒体关于南京农民工冻死街头桥洞的新闻吧,我们如何卸下心头这不能承受之重?

看一看眼前的城市化景象,我们亦当清醒:交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集,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机动车对路道资源的一再扩张,是自行车道、步行者道的一再被挤占、被压缩,有的地段甚至已被断然取缔。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是一个恰逢低碳社会到来、无法重复美国消费故事的国情,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仍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还难以进入“有车一族”,他们日常的出路又在哪里?他们行走的路权如何保障? 房地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火热,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房价对普通百姓的重压和裹挟。有业内人士表示,房改十年最大的遗憾就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问题。当时希望通过经济适用房既解决百姓住房,又拉动经济增长,却出现了有钱人买了多套经济适用房,有的城市还没有廉租房的政策。后来,国家下达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结果也基本踩空,从而造成民生住房体系的严重缺位。于是,我们在一些大都市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马路一边的高档社区里居住的是拥有一套或多套房产的“有钱人”,而仅一墙或一路之隔的“棚户区”里则挤满了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围墙,成了贫富的“楚河汉界”。

还有,城市普通教育发展中门槛不断抬高的择校和地产与名校牟利的“勾兑”,文化设施建设中竞相攀比的豪华和风格样式的崇洋,道路环境整治中对马路摊点的清理和对“美丽城市”的追求,等等,日益加剧城市平民生活的窘迫和艰辛。

当我们还在问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艰难求解之时,一个新的城市二元结构图像又已隐约浮现。

这里,有城市的财力问题,有发展的阶段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的执政理念,是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城市化得路径选择。

人民城市,应当人民做主,人民创建,人民共享。

2011年《半月谈》第2期

叩问土地

过去人们常讲: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中国农村。今天我们要说: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当下中国。

土地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多少问题在生成,多少力量在博弈,多少歧途在伸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希望。而时下许多地方的“统筹”恰恰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夺。迅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土地的快速升值,也给农民带来了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难逢机遇。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却在违背农民意愿,以种种堂皇的名义,公然动用行政强制力量,攫取农民的财产收益,剥夺农民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牺牲农民的未来生计和发展空间。“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强迫农民以放弃自己的土地权利为代价,来换取政府本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进城后增值的土地收益本应全部返还当地农民,试点时却大多被弃置一边;拆村并居,让农民上楼,常常是对农民一场可怕的掠夺。

转变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瓶颈的路径。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污染和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恶化的倒逼、挤压中,开始重视起能耗问题。但是,在许多城市工业项目已经难于落地和农村18亿亩耕地红线屡遭撞击的困扰中,为什么看不到与能耗同样紧迫的地耗问题呢?在摊饼式的城市扩张中,在运动式的空城制造中,粗放型、浪费型城市化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为什么不去从集约式土地开发中寻找新的空间和出路?

抑制贫富分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点。中国的暴富神话和返贫故事,往往都围绕土地而发生,而展开,而进入高潮。随着房价暴涨,少部分人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无房户们则会被轻易甩出财富积累的大门。房地产领域日益成为权贵资本膨胀、政府官员腐败的重灾区。有办案人员说,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维护社会稳定,是营造和谐生活的前提。目前,农民维权的焦点是征地拆迁,城市民生的焦点是住有所居,背后都是土地问题。看一看全国每年由此滋生了多少社会冲突?甚至引发流血自焚。以农民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生代,正在城市大山般的房价压力下,艰难地拼搏着、坚持着,为了眼前那一线奋斗的希冀,头顶那一缕理想的阳光。如果一个个竞相崛起、美轮美奂的城市,放不下这一最有希望人群的最卑微的期求、最单纯的梦想,那对社会、对明天,意味着什么?

政府调控地根,是平抑市场风险的杠杆。但这一杠杆常常是调而不灵,控而不动。如抑

制房价泡沫,国务院接连推出新政,甚至是“史上最严”,也一再遭遇市场反弹尴尬,主要是来自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机)者等既得利益集团的顽强抵抗。因为,土地中生成着暴富机制,土地出让金业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

土地是民生幸福的一个痛点。中国当下一些重大的民生问题,几乎都可以找到与土地发生的联系,都可以从土地里找到求解的秘道。

我们像流水一样奢侈地享用、贪婪地透支土地。“但有方寸地,留与子孙耕”,那是写在墙上的标语口号。我们已经过早地遭遇到“成长的痛苦”。“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最大的问题竟是“缺地”。如此下去,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向何处落地生根?

在市场化的波诡云谲中,在城市化的呼啸前进中,多元利益主体借助土地的流转和整合,分享着一场财富的盛宴。在2010年的土地市场上,政府获得的出让金总额高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这巨额的卖地进账如何使用?土地上的原住农民又收益几何? 土地,对于芸芸众生的意味,不仅是物质的,工具的,而且是精神的,价值的。是土地,给了我们生命丰润的滋养,赋予我们人生幸福的意义。今天,在不少地方轰轰烈烈的拆村运动中,在许多城市一浪一浪的肆意扩张中,土地被折腾,被流失,这是社会最纠结的矛盾,家园在凋敞,在沉沦,这是我们最痛切的悲伤。

土地是深化改革的一个起点。回首沧桑历史,中国社会的每一场重大变革,中国人民的每一次重新出发,几乎都是从土地开始。当下中国,还得把土地问题读懂,还得把人地关系理顺。

最重要的,是把土地所有权真正还给农民。所谓的“集体所有”,在政府的强制之下,在资本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诱惑之下,必然导致所有者缺位。应当探索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依法保障农民权益。

改变单纯行政化倾向,向市场机制配置稀缺土地转型已是当务之急。农地的流转和入股,农地的征用和补偿,应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市场规律。一些地方通过“地票”交易市场,将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城市扩张之中。应当警惕的是,防止变相剥夺农村。

化解土地矛盾中的利益冲突,理顺土地变革中的利益关系,政府应当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这就需要推进社会体制的改革,在改革中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表达通道和平衡机制,维护大众的民主权利,保障人们享有体面的生活和人格的尊严。

杞人忧天,我今忧地。

2011年《半月谈》第3期

呵护亲情

春节团聚,人伦亲情的话题不断升温,“摩托妈妈”思子心切千里单骑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民。

道德进退,家庭伦理的建设渐成热点,“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生动地诠释着人间至爱、草根亲情。

养老修法,传统孝道的规范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人们热烈地争论起儿女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和限制“啃老”的明文规定。

每一个家庭.同一个社会,如何去呵护亲情?这既是生活幸福的召唤,也是国家文明的标识。

家庭日常.是亲情凝聚的摇篮。

在社会的流动和人口的控制中,中国的家庭愈来愈小型化、原子化、空心化。一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老家园,在轰轰隆隆的推土机声响中,在风驰电掣的城市化进程中,也难逃被历史终结的命运。如何去坚守这历史变迁的基石.去凝聚这社会细胞的灵魂? 节日文化,是亲情滋润的雨露。

快节奏、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节日文化经受着冲击。电视“春晚”的出现,曾经带给人们些许激动。但是,很快就引发了人们的怀疑、疲惫和失望,蜕变为商品和广告的狂欢盛宴.,如何去复原传统的节日活力,去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 社会生活,是亲情沐浴的阳光。

市场力量在催生经济奇迹的同时,也挑开了人际关系温情脉脉的面纱。尤其是弱势群体,在贫穷的窘迫中,亲情的向往和表达,甚至成了生活的奢侈和人生的重负。因为金钱,因为遗产,亲人之间可能反目成仇。肆意泛滥的物质欲望,侵蚀着传统深厚的亲情,腐败着人生原初的意义。如何使社会生活的阳光,穿透这重重物欲,带给亲情更多的温暖? 呵护亲情,我们还当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远的关切。

亲情的凝聚,源自家庭的濡染,也承接国家的关怀。

当春节来临,当亲情呼唤,我们如何将踏上归途的千千万万农民工顺利、平安地送回内陆、乡村那一个个温馨的家园?舒适,快捷,穿越梦幻时空的高速列车,帮人们省却了旅途的困顿和漫长的等待。但是,随着普通列车尤其是绿皮列车的纷纷淘汰,高铁票价让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农民工在春运选择回家的途径时,开始用脚投票,或徒步长途跋涉,或参加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jingyan/55572.html

《中国人开始进入返贫期 张庭宾:中国富人开始进入返贫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