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故事

农业创业故事

|

【www.dagaqi.com--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活动往往是非传统的,非常规的实践活动,并且外在的创业环境复杂多变,较难预测,背后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同时创业实践活动与创业者的个人禀赋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是大家创业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农业创业故事,欢迎参考!

  农业创业故事

  1987年,储五金出生于安徽岳西县温泉镇西营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父母以做砖窑为生,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流行做砖瓦房,所以土砖卖得很好,家境还不错。12岁那年,储五金的父亲开始执着于中医治疗白血病和癌症的药物研究,并以此为业,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家庭条件一落千丈。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毕业后,没有上高中,只能选择到岳西扶贫培训中心进行学习。

  为减轻父母的负担,早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在培训中心学习不到一年后,2004年3月,16岁的储五金带着父亲给的400元和母亲借来的300元钱踏上了北上京城的火车,开始了北漂之旅。尽管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找工作的艰辛依然让不谙世事的储五金感受到了大城市的人情冷暖。在北京街头的霓虹灯下,16岁的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一个多月后,他花光了所有积蓄,从做装修的亲戚家借了70元钱,通过中介介绍,进入到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的EDMI中心从事电路板焊接和维修工作。因为当时还未满18周岁,EDMI中心迟迟不给他转正,所以工作了半年多之后,储五金就离开了研究院。尽管干的时间不长,但作为国内一流的电子科技公司,研究院的工作经历还是给储五金下一步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帮助。2005年到2008年,储五金先后在北京志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和富力通能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设备组装、维修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工资也从最初的不到1000元上涨为5000元左右。

  但每次在企业干得最好的时候,储五金都毅然选择了离开。“5000元的工资乍看起来不少,但是在北京这个高消费的大城市,也仅够我自己生活,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改变家里的经济条件。而且当时的我没有学历,没有背景,仅靠打工,也不会有更长远、更好地发展。于是,在那个时候,创业的种子就在我的心底悄悄地生根发芽。”储五金说。

  2007年,岳西籍在京同乡联谊会上,储五金被当选为副秘书长,但当时的他只是个北漂草根,而同乡会的很多负责人都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储五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加快了创业的步伐。

  同年11月5日,储五金注册成立北京同创互达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磨难变成好风景

  2007年,刚刚20岁的储五金利用身上仅有的7000元作为启动资金,注册成立了北京同创互达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代理就花去了3500元。因为当时太年轻,没有经验和资本,储五金贷不到款,借不到钱,为了让公司能维持下去,他开始了边工作边创业的艰辛之路。

  公司注册成立后,储五金用剩下的3000多元钱,在10平方米的出租房内安装了一部电话,购置了一台二手电脑。在公司同事的帮助下建了一个销售网站。由于没有资金做推广,他只好在每天晚上下班回来后,发免费网贴寻找客户源。后来借了同事的4000元钱,在百度做了推广。为了减免600元服务费,他来来回回跑了百度总部3趟。

  农业创业故事

  东北小伙包子铺创业 1万元白手起家一年卖一亿个包子

  家在东北农村的王海鹏,从18岁起就外出闯荡。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打过短工,跑过长途,还开过饭店,好不容易积攒下了10万元钱,却误入非法“传销”组织,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走投无路之下,王海鹏带着仅有的1万元钱,来到了烟台。在一家农贸市场里,他经营了一家快餐摊子,一年下来刚刚有点起色。这时候年轻的王海鹏却突然决定要养猪!

  没想到王海鹏的养猪事业,刚一开始就碰上了大钉子,一场瘦肉精事件,让他养猪场的猪全部滞销。眼看着猪场的猪一天天长大,王海鹏是心急如焚。苦闷的海鹏冥思苦想,突然想起做包子。原来,当年他刚到烟台的时候,经营过快餐摊,卖过肉包子,当时卖的好的时候,几天就能够卖掉一头猪的肉,如果重操旧业,也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缓解一下养猪场的燃眉之急。说干就干,王海鹏马上开始寻找铺面,很快他就在烟台大学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没多久,王海鹏的包子铺就开业了。

  包子铺开业第一天就收入了1000多块钱。之后,他的包子铺更是每天排起了长队。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吸引人的好办法,他将馅料加工放到了包子铺现场,让顾客们看了更加放心。就这样,王海鹏的包子铺很快就走上了正轨,每天都能卖掉一头猪,小小的包子,一下子缓解了养猪场的压力。

  没多久,王海鹏又用 47万元的高价收购了一家叫做“张包包”的包子铺。这时候的王海鹏仍然一点都不敢大意,无论是购买蔬菜,还是肉类的加工,他全都亲力亲为,为的就是能够保证自己包子的品质。就这样,全的包子店搞得风风火火,每到吃饭时间,店里都是排满了长队。王海鹏趁热打铁,一年时间内又在烟台陆续开办了三家店。

  此时,烟台当地一家餐饮公司,也看中了“张包包”这个品牌,并迅速与王海鹏达成了投资合作。不到半年时间,“张包包”包子店就在烟台陆续开了20家店。然而就在他满心欢喜,期待未来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好多老顾客都说,他家包子的味道变了。

  原来那家餐饮公司将重点放在开发分店上,对包子质量不是很在乎。王海鹏无奈之下干脆提出两家分手。可万万没想到,“张包包”的品牌已经被那家餐饮公司注册了。如果想继续经营,就还得跟那家公司合作,可眼前的现实是,两家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无奈的王海鹏,陷入了极度沮丧中。性格刚强的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状态,他要从重新开始,注册新的品牌。

  打定主意重打鼓、另开张的王海鹏,给自己的包子店起了新的名字:玄兴包子。而且这一次创业,他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就是要在2年时间里,让自己的新品牌再次在烟台打响。

  经过了这一番风雨,王海鹏对再次起步的包子事业更加珍惜,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做包子上,因为他深深知道,决定未来成败的还是包子的质量。那个时候,他是厨房、前台连轴转,虽然很累,但却很开心,因为只要想到未来,内心就充满了无限的能量。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又陆续在全国开办了300多家分店,通过建立全机械化的中央厨房,机器包的包子更是让他的产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现在每年总计能卖出1亿个包子。

  如今老王的梦想就是在5年内,包子年产量做到13个亿包子,全国每一个人都能吃到他的一个包子。

  农业创业故事

  城镇化车轮碾轧过后,故乡有了两张面孔:一张贫困凋弊、一张纯净诗意。

  对来自乡村的人而言,日益衰败的土地是心底的伤痕。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出身北京大院的作家王朔这样形容。略含讥讽的语辞,点出了故乡的尴尬。

  陈统奎不想让自己的乡愁变成王朔笔下的模样。他的家乡、海口市博学村是个古村落,仅有300余人。被火山岩覆盖的土地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他多次写信反映,村里用水的问题才得到解决。他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人。因为家里穷,入学前村民给他凑学费、办酒席。

  五年前,陈统奎受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经验的启发,开始在家乡推行生态村建设计划,期望依靠乡民自己的力量改造家乡,建立有活力、有共识的社会共同体。他领着乡亲给博学村搭建民宿,修环山自行车赛道,还参与发起返乡大学生论坛。今年,他创立了火山村荔枝品牌,向外界出售村里的古法种植荔枝。

  他感到自己是通过行动改造乡村、恢复传统乡土价值队伍中的一员。在这股日益壮大的潮流中,他遇见了赵翼、刘敬文和钟文彬。四人都来自乡村。今年6月12日,赵、陈、刘三人受钟之邀,在新农堂的北京活动上做分享。新农堂是钟文彬依托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品牌农业,搭建的农业企业家分享平台。平台上的人致力于为农业正名。他们反对传统化学农业,强调农产品的健康安全,懂得利用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推行理念和产品。6月12日当晚,四名农业领域的创业者决定组建一个组合,一起推行农业转型的理念。组合被命名Farmer4,四人戏谑地称自己是农业领域的F4。今年九月,他们要在上海的喜马拉雅中心办一场真人秀,分享自己和农业的故事。秀的主题是再造故乡。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跟故乡、土地、种子和雨水的关系。刘敬文说。

  在他们这里,故乡那张现实的面孔,无需诗意的慰藉遮蔽。

  陈统奎,兜兜转转就成了Farmer

  五年前,陈统奎受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经验的启发,开始在家乡推行生态村建设计划,期望依靠乡民自己的力量改造家乡,建立有活力、有共识的社会共同体。他领着乡亲给博学村搭建民宿,修环山自行车赛道,还参与发起返乡大学生论坛。今年,他创立了火山村荔枝品牌,向外界出售村里的古法种植荔枝。

  真人秀宣传文案的第一句,形容他们是四个脚上沾泥的年轻男人。但从这些年轻人身上,你很难嗅出任何跟泥巴或者一个传统农民有关系的气息。四人里,赵翼是唯一一个农业专业出身。他是无印良品的粉丝,左手腕戴着MisfitShine手环,监控运动和睡眠。他说手环得了2016年的红点设计大奖,抬起手来演示功能,还推荐大家去买一只可以监测喝水量的水杯。Farmer(农夫)这个称号似乎也是扮酷的装束。

  赵翼是乡土乡亲茶叶品牌的创始人。品牌成立三年,只缓慢地发布了六款有机茶叶产品。品牌的名字,源自他大学时代领头编著的一套书。2005年7月,时任温家宝来信,肯定这套名为 乡土乡亲的科普读物,夸奖赵翼和同伴有情系乡土回报乡亲的赤子情怀。这封信让赵翼迅速获得声名。他的名字出现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里。他被安排参加各种活动,被推选为2005年的大学生年度人物,成为盛名之下的学生领袖。他因而被赋予更多期待,那条毕业后从政的道路,越来越清晰可见。

  可是,校园红人没有毕业。赵翼拒绝参加一门课程的补考,成为肄业生。老子不想玩了。31岁的赵翼回忆当时受到的触动。22岁生日这天,他被安排去拜访人大代表申纪兰。老太太在山西西沟村山上的博物馆接待赵翼。博物馆的墙上挂满了申纪兰和历届国家领导人的合照,年轻人旁听了如何受到关心和关爱的一生。 但我走出博物馆,发现那个山村依然贫穷。我受到很大触动。我绝不愿意这样被符号化,而无法让世界发生任何改变。他一狠心,没有放下身段去领毕业证。

  还能往前追溯他反叛的原因。赵翼是农大著名社团农村发展研究会的会长,组织学生到江苏、内蒙、河北、河南等地乡村支农,甚至创立过一家校外的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这些漂亮的履历给信心添砖加瓦,却又掺杂着无力和尴尬。当他站在北京南站的上访村里,面对着十数年生活无着的访民,当支农所在地的村长带着没有销路的绿色大米来京求助,他站在学校超市门口组织义卖,消极的、无能为力的,甚至狼狈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

  他了解土地的伤痕。开始创业后,他开过茶馆、卖过大米和粽子。兜兜转转,他才创立乡土乡亲,出售透明溯源的有机茶叶。

  赵翼创业的故事,钟文彬和刘敬文都讲过。钟文彬用这个故事佐证赵翼的道路自信:他是个非常有想法且有决心践行的人。评价他人的同时,可能也是总结自己。当年,小赵翼两岁的钟文彬以高分录取中国公安大学。但热血的报国念头很快被严苛的军事化管理浇熄。入学9个月时间,钟文彬只有两次机会踏出校门。毕业去路大体定下,人生履历仿佛已经写就。钟文彬渐生厌烦甚至恐惧,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退学复读。100多天后,被浙江大学传播学录取。他的老师是浙大农业品牌研究学的创始人,他领着钟文彬,到好多个县城考察过当地农业。这是钟文彬和农业的缘起。

  在赴上海之约的途中,刘敬文总结四人的共同之处:八十年代生,不曾挨饿,对生计没有深沉的隐忧;人生早期都比较顺利,积攒一定信心;听从内心声音,不愿意沿固定人生轨道滑行,敢于尝试。

  如今,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创业已经不是新鲜事,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将目光瞄准了互联网和科技公司,他们以酷味十足的面目,和风投们讨价还价。与这些大多数不一样的是,Farmer4投身到了世界上最为古老和最传统的行业农业和农村。在都还算顺风顺水的时候,出于对可以预见未来的不满,和对故乡的心怀眷恋,他们对人生既定的轨迹进行了断然转向。现在,无论是兜兜转转还是跌跌撞撞,他们选择了将故乡和农业来作为自己未来的两大关键词。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chenggonggushi/288604.html

《农业创业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