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

商业时代2013年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商业伦理问题研究

|

【www.dagaqi.com--商业保险】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商业伦理问题研究
商业时代2013年 第一篇

  内容摘要: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企业商业伦理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一个大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程度。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企业的商业伦理,已经成为当下在商业和哲学研究方面逐渐深入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商业 伦理

  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跨国的商品、服务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的依赖和合作性不断加强的一种现象。经济全球化使得在市场、经济、技术等方面世界各国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各国在各个相关方面逐渐共享。经济全球化最为明显和核心的主力是各国的跨国性公司和财团,这类公司和财团具有世界范围内的组织网络和业务范围,通过国与国之间市场经济的交流往来,在壮大其主体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的往来做出了突出的、不可或缺的贡献,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实体形成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状态。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商业伦理建设,而且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商业伦理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企业伦理建设路径,希望能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有益的借鉴。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及企业商业伦理的正面影响

  (一)对我国企业的正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就已经步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历经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全球化经验;但是,我国的经济全球化飞跃发展时期的到来,还是在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实现的。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这个世界潜在的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就开始逐步按照世贸规则来进行进出口贸易。也是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相继获得了一系列的外贸优惠政策,在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商业贸易往来之中,获得了远远超出以往的经济利益。并且,这种状态会一直的持续下去。因此,对于我国经济及企业的发展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这一体制以及这一体制下的资源,可对我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而有利的影响。

  (二) 对我国企业商业伦理的正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企业的商业伦理建设来讲,可谓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在中国传统的商业观念里,充斥着家族问题、诚信问题等一系列涉及正常商业道德的广泛性问题,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无商不奸”等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浓烈氛围带动之下,这些我国商业伦理方面的问题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呈现出越来越少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在我国的生根发芽,我国的商业伦理建设日趋正规和合理,日益影响着改革开放以后的国企、私企等不同类型企业的道德准则,使我国企业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的加强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式参与到企业伦理方面的建设上来,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商业伦理不断发展到新的高度。我国各种类型的企业越来越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被广大的消费者、政府相关机构所接受。所以,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企业的商业伦理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伦理问题及成因

  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商业伦理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际上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国制造商品的质量问题及成因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出口格局,尤其是在农业和工业方面,我国的商品出口发展迅速,并且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虽然我国的廉价商品在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却在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出现问题。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在于:

  从商业体制和消费观念方面来讲。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对于商品的需求基本停留在生存状态,因而商业体制及消费观念非常薄弱;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由于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后几百年的商业经济,商业体制和消费观念异常成熟。因而对于商品质量的要求存在差异。

  从我国出口商品长期形成的印象来讲。我国出口的商品,很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因此在西方,一定数量的消费者都认为中国制造是劣质商品的代名词。比如某些企业,要么是不具备出口的实际资质要么是质量把控不严,出口到西方国家的鞋服、轮胎、家具等商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而西方消费者购买后,返修难等问题不断涌现,使西方消费者产生了“中国货,质量差”的错误观念,并且是越传影响越大。

  (二) 中国制造商品的价格问题及成因

  也许,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更多的是“廉价”商品,但是,实际上,我国企业出口的产品,不仅有“廉价”的因素,也有“昂贵”的因素,总之,与商品出口到目的地国家的正常价格有很大程度的相悖。这样,就形成了价格问题。具体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成因在于:

  劳动力成本低,导致倾销行为。由于我国现实存在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本身即价格较低,而为了迅速占领和垄断进口国相关商品的主体市场,经常会不惜成本的先行进行类似倾销的行为,因而,我国企业被西方国家向世贸组织等起诉的倾销案件连年增加,并且,很多时候,我国相关倾销企业都会被处以一定的惩罚。

  商品价格虚报,导致宰客行为。我国传统的茶叶产业、丝绸产业、陶瓷产业以及手工艺品等,在国内,同样品牌的商品价格是消费者所能接收的合理价格。但是,个别别有用心的外贸进出口企业却将出口价格抬高到非常高的地步,使外国在进口相关产品并且还是一般商品的同时,却按照奢侈品的规格和价格售出,最后,使相关消费者叫苦不迭,而由于生产企业是中国的,无法投诉。

  (三)中国企业的服务问题及成因尽管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实现了和谐发展,并且多数企业已经对服务产生了足够的重视,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存在着严重的服务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成因在于:

  企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很多企业,由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忙于把企业的主要力量用于扩大生产和销售,忽略了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没有足够的服务网点,不能够全面覆盖企业业务的全部主要区域,导致在一系列服务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售后服务不尽完善。一般情况下,售前、售中服务由于与商品的销售密切相关,所以一般问题不大,但是售后服务问题,就极其值得商榷。尤其是购买实体商品以后,当商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以后,售后服务电话及售后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反馈极不到位。

  (四)中国企业的诚信问题及成因

  我国企业的诚信问题虽然在相对比例上有所减少,但是在绝对数量上却日益增多,造成这种情况的成因在于:

  封建经商观念作祟。在我国,自古流传着“无商不奸”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经商者不奸诈不成功,是商人就是奸诈的。也就是说,自古至今,我国的经商理念都存在着一定的意识观念的扭曲,从古至今的那种非正常竞争的封建观念影响至今。

  急功近利观念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为了最快的扩大生产及销售规模,不以商业承诺为商业准则。在与其他企业的商业交往当中,要么大肆行骗进行一锤子买卖,要么就是在签订商业意向书之后迅速撕毁与相关企业的合约、对相关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总之,其各种商业手段都不愿意遵循正常的商业伦理准则,经常违背商业道德。这样的企业由于其诚信的问题,最终并不会取得长远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商业伦理建设路径

  (一)质量问题的商业伦理建设

  质量问题,表面看来,是生产材料、生产设施、生产技术、生产工人等方面的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商业道德意识的缺失。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来讲,要本着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对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自身商业道德的塑造。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于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进行详细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并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自身的内因和企业的外因两方面进行商业伦理的塑造。

  (二)价格问题的商业伦理建设

  商品的销售价格过高和过低都属于商业伦理问题。因而,商品的价格问题必须解决。“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并受价值规律的影响。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当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持续严重地相背离的时候,就违背了价值规律,进而违背了起码的商业伦理。所以,在价格方面,任何企业都要核算出产品在最终售出前的总成本和净利润,使企业自身保持获利并且将净利润额维持在消费者、经销商等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之内。因此,遵守诸如世贸组织等相关组织或部门颁布的国际商业贸易法规,保持适合中国企业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商业伦理观念就成为必然。

  (三)服务问题的商业伦理建设

  销售商品固然重要,但是售前、售中服务好,售后服务差的做法是不可行的。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当一个消费者的售后服务不完善时,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可能是几百名甚至是更多的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观念,这将使得企业最终在潜在市场销售额上不能够达到最大值,对企业来讲,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做法。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一个企业的售后服务合理规范后,消费者的免费广告宣传效应将会凸显,这将对企业的商品销售及市场开发带来有利的影响。所以,任何企业不仅应该注重对消费者进行的售前、售中服务,而且要加强售后服务的监管力度。一个遵守商业伦理的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迅速的售后服务反馈处理机制,从意识形态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导向,做好企业后方的科学平台。

  (四)诚信问题的商业伦理建设

  中国自古有“人无信不立”、“智、信、仁、勇、严”等古训。遵守商业伦理的人,必将有所收获,从上古的范蠡、吕公,到近代的胡雪岩、张骞等商界名人,无不以信立身。但是,从古至今,却没有听说有靠“投机倒把、招摇撞骗”成功的。所以,“为商者,必守信”。到了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市场经济异常发达的信息时代,诚信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家商业道德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家经济全球化体制下的现代企业、作为一个市场经济时代合格的企业家,商业伦理的塑造,要以从古至今的商界名人为榜样,以身作则。同时,也要以由于“失信”而使企业、企业家失败的案例为警戒,以诚信为本建设商业伦理。最为根本的,就是要把诚信视作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将“诚信”作为商业伦理的主要理念运用到企业的业务发展上来。

  结论

  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不断地受到来自商业伦理问题的考验,也不断地在“摸、爬、滚、打”中吸取着经验茁壮成长。当我国企业的商业伦理方面与世界经济的商业伦理逐渐融合以后,我国的商业伦理必将越来越适应世界商业伦理规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将会因为我国企业商业伦理建设的逐步成熟而日益健康、稳定的发展。这样优秀的商业伦理机制的逐步建立,势必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更将促进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以及整个世界的全面发展。因而,当商业伦理机制成熟以后,其深远影响必将日益显现。而不断的研究和解决我国商业伦理问题,就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文逢博,高蕾.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价值工程,2011(10)

  2.黄 .不可击穿的商业伦理底线.企业研究,2011(7)

  3.杨海.商业伦理与企业风险管控.中国新时代,2011(7)

  4.杨良奇.论现代商业经营者伦理权利原则.伦理学研究,2011(1)

  5.王琪.现代商业伦理初探.中国商界,2009(1)

  6.余龙生.论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特点.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投资者的福利效应分析
商业时代2013年 第二篇

  内容摘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先后经历了入股、合作、减持等阶段,因此对引进境外战投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福利效应视角,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微观的引资银行、中观的银行业、宏观的国家和消费者群体等三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投的效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论文还提出了“适度开放”我国银行业引资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境外投资者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深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下文简称“战投”)成为我国近年来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最典型的是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家大型商业银行。而其引进战投的前后又经历了几次争论,主要包括引资前的“金融安全威胁论”、上市后的“贱卖论”、解禁期结束后减持的“抛售论”。

  在未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仍可能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特别是第三梯队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而福利效果是引进战投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在当前从“战略投资者的入股、入股后的合作、解禁期结束后的抛售”等方面系统梳理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福利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大型商业银行在我国整个银行业的重要性、引进境外战投在我国银行业改革进程的标志性,本文将以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对象。

  战略投资者入股与减持的简单回顾

  (一)战投入股情况回顾

  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是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投的重要开端,此后国内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步伐、力度都不断加快。中国入世后,尤其是2003年12月《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发布后,掀起了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高潮。截至2009年底,共有31家中资银行引进了投资金额329.9亿美元、境外上市筹资494.3亿美元,引进外资合计824.2亿美元。

  (二)战投减持情况回顾

  2008年最后一日,中行的战略投资者瑞士联合银行(UBS)在锁定期满时即全部售出其持有的1.3%的股份,获利8.3亿美元。2009年1月13日,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以每股1.71港元价格悉数售出中行4.26%H股股份;通过这一交易,该行套现近24亿美元,实现盈利近8亿美元。

  2009年1月初,美国银行宣布,以股份配售方式出售56亿股中国建设银行H股,售价为3.92港元,出售价值逾28亿美元。与2.35港元的IPO价格相比,此次出售股份将使美银获利88.234亿港元(出售获利约11.4亿美元)。2009年5月,美国银行将所持已过锁定期的135.09亿股建行H股以协议方式转让,减持股份占总股本的5.8%。

  据统计,2009年,包括工行、建行、中行等大型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将其持有的价值1300多亿港币的股权变现,获利高达900亿港元以上。2004年、2005年中国银行业大改革时,各家银行引进的外资战略投资者,到2009年为止已经撤离的七零八落。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福利效应分析

  (一)对微观层面—引资银行的福利效应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引资、引制、引智、引品牌。

  1.引资—拓宽资本金来源,提高资本充足率,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就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引资当时情况而言,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其补充资本的最佳办法,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在很短时间内达到资本充足率8%的监管要求,为其业务快速发展和创新、上市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引制—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减弱软预算约束问题。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亚洲开发银行(ADB)聘请了同一位董事—摩根士丹利的蓝德彰。他在上海银行和南京商业银行的董事会频频投反对票,反对银行不顾资本金的约束盲目扩大资产规模,建议银行要多发展不占资本金的中间业务等。

  3.引智—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先进的信贷文化。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在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零售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和全球资金服务、信息技术、债券资本市场、资金业务、信用卡以及成立合资租赁公司等几十个项目上开展广泛合作,明确在2005年后的7年中,美国银行每年派出至少50名专家向建行提供技术援助。

  4.引品牌—国际知名战投的引进,能够帮助大型银行在海外上市,取得合理定价;同时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全球化发展。

  (二)对中观层面—我国银行业的福利效应分析

  1.引资银行对后续银行的示范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后续银行引资时的溢价效应,例如由于在交行、建行上市之后,其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入股价较二级市场价格低很多,引发了“银行贱卖”的争议。在此背景下,高盛和安联最终入股工行的价格也较原来的协议价格提高了5%;二是对后续银行上市时的价值提升效应,中国银行业的价值得到投资者认可之后,几大银行的上市也就变得顺利。农业银行在2010年7月先后在A股和H股上市时,已不需要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促进销售,但仍创造了全球最大融资规模IPO的纪录。

  2.对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效应。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是贷款的质量,因此提高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在我国整个银行业改革中任重道远。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主要取决于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情况、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以上三项指标,中国银行业在近几年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见表1)。

  (三)对宏观层面—国内消费者与国家股东红利的福利效应分析

  1.对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效应分析。银行业改革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可以用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表示。具体可以用以下几个指标衡量:存贷款业务规模(表示银行提供的传统服务规模)、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表示银行提供的创新服务规模)、存贷利率差(表示消费者享受银行服务支付的成本)。存贷款业务发展。我国银行业各项存款从2003年的22万亿增加到2009年的61万亿,贷款则从16.9万亿增加到42.4万亿;存贷款占GDP的比例略有下降。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健康发展。首先,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银行卡20.3亿张,同比增长14%,交易金额162.8万亿元,同比增长46%。其次,理财业务增长有序平稳。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为城乡居民提供灵活的资产配置渠道以及流动性和风险的管理渠道。第三,银行服务渠道不断优化。银行网点成为代理基金、保险和代收费等服务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和居民丰富投资品种、接受金融服务、便利财务管理的重要平台。总的来说,新型金融服务更加多样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仍然不够。

  存贷款利差的变化。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为例,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在2002年2月至2011年2月呈先增加(在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达到峰值年利差3.6%)、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总体看存贷利差(即消费者剩余)并没有因为引进境外战投而发生明显变化。

  2.对国家层面的福利效应分析。一是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分析。银行业也在我国整个金融业占有最重要地位,因此我国金融安全的最大威胁是银行业缺乏竞争力。由于对境外股东持股比例的限制,引进境外战投不但没有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相反由于引进战投触发了我国银行业特定时期的改革,在一定时期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这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金融安全程度。二是对大型商业银行国有股东的福利分析。据测算,历年国家财政(包括外汇注资)和国有资金为四大行转成股份制并上市,以剥离坏账和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投入了约4.03万亿。作为回报,至2010年7月农行上市,各类国家股东(含社保基金)并持有四大银行股票的市值为3.77万亿元,而中行、建行、工行上市后对国家股东分红3848亿元,十几年改制过程中,国家股东所得回报约为4.16万亿元。以投入产出比计算,总投资回报率为3.2%。换言之,国有银行的改制在经济方面投入产出已超出基本持平(《财经》,2010)。

  政策建议

  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实现我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适度开放”。“适度开放”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系统动态的开放。系统动态的开放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从横向维度看,要求我们在整个经济发展框架内,综合考虑“2×2×2”(“2×2×2”,即“新设”和“参股”两种进入模式、“内资”与“外资”两类进入资本、“大中城市”与“非大中城市”二元进入区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的相关政策,实现整个市场进入系统的平衡协调。从纵向维度看,要求我们不但重视“进入前”和“进入时”的内容,更加重视“进入后”的内容,要强调对“进入后”的资本的动态监管和评估。

  水平适度的开放。一方面,对市场进入的渐进放开是我们的根本改革方向,在政策上应该给在位银行与潜在进入者一个稳定的预期。另一方面, 在一定的时期、持股比例等方面,我们应该对国内银行进行合法的适度保护,这对充分发挥外资银行的“鲇鱼效应”而避免其带来的“鳄鱼效应” 是很有价值的。

  内外平等的开放。对内资和外资进入者平等开放,有效的内资主体的进入不但能够给在位银行带来竞争压力,而且会给外资的潜在进入者带来压力,从而使我们在与外资的谈判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而且对内资的开放在有些方面是对外资开放不能替代的。因此政府应该为境内外资本创造一个公平的博弈环境,对两类资本进行平等开放。

  与改革结合的开放。外资参股后转让技术、加强管理、最终提升我国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有条件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以我们放开对外资参股的比例控制、甚至出让我们的控制权为条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与稳定,我国因此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加强国内银行自身的改革、加强国内银行业基于市场机制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金融改革更有效的举措。“适度开放”要求我们走“放开市场进入与加强内部改革”相结合的道路。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福利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一方面引进境外战投对我国部分主体的福利效应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引进境外战投在深层次的“引制”与“引智”方面效果尚不明显,因此提出在未来“适度开放”应成为我国银行业引进投资者的重要内容。

  我们注意到,我国近年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适度开放”的政策导向;我们相信:在进一步深化“适度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我国银行业的市场进入将从“粗放式、不平衡的开放”形式向“集约式、平衡的开放形式”转变,进而实现我国整个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各主体福利效应的更大提升。

  参考文献:

  1.Claessens, S., Demirgruc-Kunt. And Huizinga,H, ,2001,"How Does Foreign Entry Affect Domestic Banking Markets? ", Jou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5

  2.程志云.银行业外资集体减持战投荣光时代远去.经济观察报,2010.3

  3.财经网.解密国有银行改革,http://www.caijing.com.cn/2010/yinhang/

  4.邱兆祥,刘远亮.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应的实证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2

  5.尹应凯.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的“适度开放”—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国际商务—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8.5

  6.郑录军,曹廷求.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5.1

《商业时代》2013年第二季度优秀论文公布
商业时代2013年 第三篇

《商业时代》2014年第四季度优秀论文公布
商业时代2013年 第四篇

龙源期刊网 .cn

《商业时代》2014年第四季度优秀论文公布

作者: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04期

由本刊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编辑委员会联合组织的2014年第四季度优秀论文评选近日揭晓。

一等奖论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商业发展回顾与反思》(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万典武,2014年第30期)

二等奖论文为:《商业集聚的本质研究》(北京物资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刘玉奇,2014年第30期)、《顾客满意视角下零售企业服务创新路径探析—基于五维度分析模型的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孙永波、杨洁,2014年第33期)、《我国商贸流通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内双向效应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李霞,2014年第34期)、《基于空间结构变迁的我国流通业变化规律研究》(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苑连霞;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杨石柱,2014年第35期)

三等奖论文为:《物流业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发展的协调效果评价—以上海市为例》(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洪涛、骆温平、高永琳,2014年第28期)、《零售业态演化过程及业态划分依据探讨》(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林力,2014年第29期)、《流通产业链整合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中州大学,刘永焕,2014年第32期)、《我国扩大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供给路径探析》(四川理工学院,缪昊轩,2014年第33期)、《基于商业贸易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构造》(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葛守昆,2014年第34期)、《我国商贸流通业缓解物价上涨的作用机理及实证检验》(中共信阳市委党校,周波,2014年第35期)、《城镇化、农产品流通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湖南大学,曾慧敏、谢珊珊,2014年第36期)

附注:本刊已于近日向获奖作者寄出证书和奖金、奖品,请作者查收。咨询电话:010-88255833 李编辑

2013年中文核心期刊大全
商业时代2013年 第五篇

201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201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
商业时代2013年 第六篇

2012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2年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学术月刊 4.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9.复旦A/K综

合性人大学.社会科学版 10.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1.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12.江海学刊

13.文史哲 1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5.中文、社会商业时代2013年

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河北学刊 17.社会科科学

学研究 18.学术研究 19.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天津社会科学 21.社会科学 22.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浙江社会科学 24.江苏社会科学 25.社会科学战线 26.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7.浙江学刊 28.求是学刊 2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30.湖南

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1.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32.学习与探索 33.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34.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35.人文杂志 36.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南京社会科学

38.中州学刊 39.广东社会科学 40.东南学术

41.青海社会科学 42.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学海 44.江汉论坛 45.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6.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7.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8.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9.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0.江西社会科学 51.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国外社会科学 53.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4.思想战线 55.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56.山东社会科学

57.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8.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9.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0.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1.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2.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3.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5.学术界 66.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7.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8.探索与争鸣 69.烟台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 70.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1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2.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3.学术论坛 7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75.东岳论丛 76.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社会科学辑刊 78.学术交流 79.河南社会科学 80.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1.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83.云南社会科学

84.北方论丛 85.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8.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东疆学刊 91.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92.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3.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4.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5.湖北社会科学 96.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齐鲁学刊 98.高校理论战线

99.北京社会科学 100.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1.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2.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3.贵州社会科学 10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5.社会科学家 106.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7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8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9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0.湖南社会科学 1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12.学习与实践 113.内蒙古社会科学 114.广西社会科学 115.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6.天府新论 117.浙江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 118.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19.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0.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1.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l.哲学研究 2.心理学报 3.心理科学 4.哲学动B(除

态 5.心理科学进展6.世界哲学 7.心理发展与B9) 哲

教育 8.中国哲学史9.伦理学研究 10.道德与文学

明 11.周易研究 12.现代哲学 13.孔子研究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3.世界宗教文

B9 宗

化 4.中国宗教 5.中国穆斯林 6.中国道教 7.教

法音

C8 统l.统计研究 2.数理统计与管理 3.中国统计 4.统计学 计与决策

C9l 社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青年研究4.妇女研究会学 论丛

C92 人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3.人口学刊4.人口口学 与经济5.人口与发展

C93 管1.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学报4.理学 管理工程学报 5.领导科学

C96 人1.中国人才

才学

1.民族研究 2.广西民族研究 3.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世界民族5.黑龙江民族丛刊 6.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C95 民西北民族研究 8.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族学 科学版 9.贵州民族研究 10.回族研究 11.云南

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3.青海民族研究 14.满族研究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现代国际关系 3.国际政治D1,D3,研究 4.欧洲研究 5.国际观察 6.外交评论 7.当D5,D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8.美国研究 9.国际问题研究 7,D810.当代亚太 11.国际论坛 12.俄罗斯中亚东欧国际政研究 13.西亚非洲 14.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治 15.国外理论动态 16.日本学刊 17.东南亚研究

18.德国研究 19.东北亚论坛 20.阿拉伯世界研

_2012年《商业时代》总目录
商业时代2013年 第七篇

    总目录General Contents

2012总     目     录

时代评论

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P12012

年1期中国出发年2期稳中求进年3期叠床架屋年4期群众利益年5期科技兴农年6期盗钟掩耳年7期壁立千仞年8期物联世界年9期科学发展年10期倒行逆施年11期价格迷雾年12期顶层设计年13期价值取向年14期如此虐心年15期走向海洋年16期创新之痒年17期道法自然年18期职业操守年19期标新立异年20期天地人和年21期转型智慧年22期天下为公年23期极端天气年24期真抓实干年25期改革快跑年26期奥运大观年27期激浊扬清年28期气吞山河年29期自力更生年30期国运昌盛年31期经济救赎年32期厚积薄发年33期全面小康年34期

P12012P12012P1

理论创新年35期创新驱动年36期美丽中国

2012P8P10P12P15P17P192012P7P9P112012P7P9P11P13P152012P8P10P12P14P16P18P20P22P242012P7P11P13P15P17P192012P4P7P9P12P14P16P18P20P21P23P252012P4P7P9P11P13P15P17P192012P4P6P82012P4P6P8P10P12

年3期

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二元结构、城镇化、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探讨经济学的力学、生物学隐喻及其对时间维度处理论政府治理的公共性

人与环境匹配的整合研究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视角论美国十九世纪的崛起年4期

国际碳定价机制研究及其启示

我国最终消费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马克思货币观视角下的中国货币化进程审视年5期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测算正解

后危机时代我国虚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FDI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动态效应分析谈欧美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欧洲隐性创意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及借鉴年6期

从礼治到管治再到治理:中国乡村政治范式的解读论社会及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城乡产业结构与劳动力流动的互动关系分析—以河北唐山市为例

通货膨胀压力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探讨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意义及战略选择

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以包头市为例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效率的经济学分析金融危机后农民工返乡创业可行性探讨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中的相关应用分析年7期

树立科学改革观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内容阐释低碳经济:我国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实践的契合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的低碳生态城新模式探讨公共文化投入与GDP关系的协整分析论文化生产力的内涵、属性与发展途径试论邓小平经济公正思想的理论地位年8期

我国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实证研究试论我国收入分配机制的完善

从贸易、能源与汇率方面透析中欧经济关系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统筹城乡发展研究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失地农民问题

谈合理农村利益关系构建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循环经济视角下我国节能减排策略探讨刍议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策略

马克思的计划调控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基础计划经济历史终结的一种逻辑透视略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年9期

贸易开放度、要素流动性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基于GM(1,1)模型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预测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收入关系研究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辩证关系解析信用运行机制概述

—信用基础理论研究系列之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法理论及其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价值的认识误区及其回归低碳经济视角下美国新能源发展趋势及其经济支撑探讨年10期

社会转型期我国发展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基于和谐社会维度论我国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的有效发挥从公平性角度谈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的演进年11期

平等视域下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动态评价

中产阶层迅速崛起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障碍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民福利变化实证研究马恩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本刊特稿

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2012P4

年1期

机会主义行为引致的消费风险测度及显性化治理年2期

基于组织理论发展史的组织脆性前沿探析年3期

恢复力:旅游影响研究的新视角年4期

制度均衡与制度变革年5期

金融中介杠杆率的决定

—基于风险价值和金融契约理论的分析年6期

公司治理:一个由公司特性引致的命题年7期

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与价值批判年12期

当前中国流通业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年14期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年15期

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问题前沿报告年16期

扩大内需与可持续消费: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年18期

企业并购的福利影响与并购审查年24期

产业转型与经济驱动年25期

论奢侈品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年28期

利润创造的两种逻辑与商业模式范式根本转变年29期

经济学去伦理化的三重动因年30期

纵论我国商贸服务业的成就与差距年31期

生态与差异: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追求年35期

加快建立我国绿色发展公共政策体系

先驱论坛

商业时代2013年

2012P7P9P11P13P15P172012P8P11P13P15P17P20P22P24P26P28P30

年1期

世界经济新范式的构建及其效应分析

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浅析新自由主义经济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本质区别我国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关系的实证分析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的经济学思辨我国城乡劳动力的演变及发展趋势预测年2期

经济增长贡献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

经济双轨制视角下初次分配问题刍议

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规划关系的逻辑分析我国城市低碳化进程的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讨论生态文明与工业企业生态工程

“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式微下的公共伦理建设谈“忠恕之道”及其对包容性发展观的价值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概括与内涵解读以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反思技术自反性批判预期理论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ANP理论与算法研究

2012年12期P7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与经济均衡增长

—基于经济理论历史脉络视角

P10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及弱化路径P12从转变发展方式看城乡统筹的人本路径P14农民自主城市化的制度空间与面临困境

P16社会、经济、民生的协调:欠发达地区发展新论P18信用的内部特性研究

—信用基础理论研究系列之三

P20论网络时代的中国政治文化变迁2012年13期P4凯恩斯经济理论视角下投资、消费与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P6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和趋势研究综述P8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改革历程及效果分析P10公共文化消费与GDP关系的协整检验P12我国农村居民公共消费现状及改善对策

P14错位与调适: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研究P16基于协同论的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创新

P18新中国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态度考察2012年14期P6关于现代生产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P8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P10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问题分析P12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障碍和应对措施P14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体系构造探讨P16公平互惠偏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

P19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P22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份额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P26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批判思想的真实意蕴探微P28收入差距测度方法比较研究2012年15期P7再论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台湾模式P9路径依赖理论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P11从两型社会视角探讨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型P13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构建思路P16论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社会管理的特点

P18我国未来劳动力人口和就业吸纳人口的测算P21关于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P23一类非线性经济发展系统的半离散模型分析2012年16期P7扩大内需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及策略P10我国内需结构失衡的分析及其调整P13我国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新探索

P16终端控制引领下的国内价值链重构2012年17期P4扩大内需背景下收入分配结构调整问题研究P6城乡收入差距的条件概率分析P9我国中等收入者的界定方法与基本特征P11劳动者公平理论及其实现途径P15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现状分析P17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溯源与演进

P19谈大都市地区经济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P21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012年18期P6市场伦理的功利化发展路向研究P9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调控定位与政策取向探讨P11基于联立方程的经济增长分析

P13公共服务社区化: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必然选择P15未来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理论建构P17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比较2012年19期P4对工资和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P6从分项收入差距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P8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P10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构建研究P132011年CPI高企的成因与发展趋势分析2012年20期P4市场经济视域下我国价值观建设问题研究P6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测度方法的实证校验P8试论泰勒构建“劳资两利”劳动关系的有效性P10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中的劳动与资本P12教育水平与经济增长的交互影响分析P14城市化发展中的城中村问题探讨2012年21期P4我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及对策研究P8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的测度分析P10我国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P14论社会规律的主体性维度

P16刍议新时期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责任P18逻辑原子主义对管理学实证研究的启示2012年22期P4中国经济增长的分解与收敛性实证研究P8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内在因果关系分析P10城市化、国际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P12基于农民收入结构对比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区差异分析P15农民收入增长困境:一个经济学解释

P17我国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及其特点分析P19“双转变”时期城市反贫困的思考2012年23期

P4“斯密动力”与宏观调控法P6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P8谈流动性过剩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P10私有化浪潮的理论起源与演进2012年24期P6论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辩证关系P8交易费用、交易效率与经济增长

P10中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与借鉴P12生态农业的公共物品特征及其政策意蕴P14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融合与空间集聚P16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综述P18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中国化探析P20阿马蒂亚・森贫困理论研究2012年25期P8我国经济稳健发展的博弈与平衡

—基于调结构、稳增长、控通胀组合视角

P10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P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P15国民收入中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原因及其影响2012年26期P4论创新型国家的要义、经验与启示P6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理论创新问题研究P8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趋势及对策

P10经济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支持与前瞻分析P12我国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现状、成因及对策P14分工的限制因素:市场范围、交易费用与风险P17有效城镇化指数的建立与实证分析2012年27期P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问题研究P6我国实施供给管理为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探讨P8“两型”社会下从生产到消费的低碳经济体系构建P10城市蔓延的碳排放效应实证研究P13基于能值分析法的生态效率构建P15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探讨P18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P21转型期乡村文化“公共性”消解与再造2012年28期P6金融发展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P9中国民生质量指数的编制与实际测度P11城市类型划分与智慧城市发展策略探析

P13贫困主体认知归因方式及扶助政策的经济学分析P16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发展战略思考2012年29期P6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分析框架及实证研究P9包容性增长的内涵阐释、思想基础及构成要素P1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P14网络社会管理改进和创新研究

P16关于当前国进民退趋势的理论分析

P18资本总公式对现代经济中劳动过程管理的启示P20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与提升途径P22刍议中国当代生产伦理思想的建构原则与要点P24社会资本视域下的城市和谐社区建构

P26对区间数排序的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2012年30期P5经济资本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传导路径P9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关系的经济学模型分析P11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教支出的关系探讨

—基于1953-2010年数据分析

P13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耗演变趋势研究

P15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计量分析P17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商业时代2013年

P19关于共同富裕可能性的哲学价值观思考2012年31期P6分形理论:非线性科学哲学观和方法论综述P9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需求结构调整策略P12基于成分数据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P14经济二元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分析P16贫富差距核算方法指标比较研究P18财产性收入属性再解析

—基于马克思对资本本体及其来源的双向路径选择

P21基于马克思理论视角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读及启示P23城市规模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2012年32期P4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P6虚拟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探索2012年33期P4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中等收入陷阱”跨越P7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问题探析P10缩小城乡差距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

P12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的实证分析

P14转型经济学的“转型”:中外改革道路的对比与反思2012年34期P4关于城市发展价值与路径差异化的思考P6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8基于“全智慧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P10关于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研究述要P12论生态文明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生态化2012年35期P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动态关系实证分析P9分享经济理论对农村经济改革的借鉴P11粮食价格传导机制特征研究P14“资源诅咒”假说的再检验

—基于资源丰裕与资源依赖的差异性分析

P16公共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公共交通供给方式探讨P18关于生产关系优劣判断的若干思考2012年36期P4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转型依赖与改革方向P6国家介入市场的边界效应分析P8审视社会管理服务及其有效性

P10社会转型期政府环境管理模式创新研究P12国内外城乡互动机制模式分析及启示

P14国内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及启示

商业经济

2012年1期

P19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流通业创新问题研究

—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会议综述

P21论商品交易市场商圈的勃兴与市场升级改造P25国际商贸中心的消费特征研究

P28基于西方消费理论视角谈我国消费不足问题P31中美消费者行为差异研究

—基于消费结构的视角

2012年2期

P32谈外资零售商业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问题及对策P34零售业业态融合的类型、动因及其表现形式P36零售业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P39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消费者行为与目标定位分析P41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实证研究P43从商标形成过程谈现代商标的功能

P47不同供应链结构及其库存系统模式分析2012年3期

P21低碳视角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农业物流模式构建P24低碳供应链发展的制度安排

—基于对政府和企业的博弈均衡分析

P26从精益到敏捷的动态供应链管理创新

—基于海尔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P28再造率对不同回收模式下闭环供应链利润的影响P30我国流通企业品牌发展战略思考2012年4期

P13基于模糊综合法的区域流通现代化水平评价P16分工理论视角下商业集聚与零售业态多样性研究P18基于功能演化的商业特色街区管理模式探析2012年5期

P17电子商务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P19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制P21基于供应链协调的多级库存控制策略分析P23零售商竞争环境下二级供应链协调机制探讨P25基于收入共享契约的时鲜产品二级供应链协调研究P27谈家居产品消费模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转变P29晋商的创新经营及其对民营企业的启示2012年6期

P26流动人口消费情况实证研究

—对成都市温江区流动人口的调查与分析

P29消费社会文化消费的现实性分析P31消费需求对浙江GDP的贡献研究

P3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增值策略探讨P36基于管理集成的供应链竞争力分析2012年7期

P21中产阶层消费场域研究

P23我国居民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途径探讨

P25我国文化创意产品消费需求现状与趋势研究P27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路径分析

—以河南平顶山为例

2012年8期

P27我国农村耐用品消费倒“U”型行为特征研究P29消费市场长效机制构建策略分析P31零售商竞争选址问题探讨P33供应链契约研究进展综述

P35延迟定价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分析P37供应链合作关系形成的原因探讨

P39信息系统在猪肉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41低碳社会发展中科学消费道德理念的引导与树立2012年9期

P21我国连锁店经营现状及管理策略探讨P23系统科学理论对连锁经营管理的启示

135

    总目录

P25P282012P10P132012P14P17P19P21P25P28P30P332012P22P252012P20P22P24P26P28P30P322012P30P32P35P37P39P412012P252012P18P20P23P252012P24P26P28P30P322012P20P22P24P26P28P302012P15P18P21P232012P16P18P202012P20P222012P21P23P252012P12P16P18P20P22P252012P22P242012P17P19

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选择指标体系构建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生态思想的关系研究年10期

国内主要城市零售业竞争力比较

—基于广州与其他9大城市对比视角需求价格弹性新解与商品价格决策探析年11期

消费价值观下农村居民市场细分研究论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快速消费品市场分析与营销渠道构建

基于产业结构分解模型的我国天然气消费实证研究人类消费观的演变及其启示

流通业促进嘉兴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SaaS服务供应链的创新结构研究

基于物-场模型的商业模式创新探讨年12期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基于EVA和平衡计分卡的供应链绩效研究年13期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零售业发展战略构建刍议流通系统的信息结构与模式选择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分析

非对称信息下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农产品虚拟连锁经营初探

关于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思考—基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视角服务业品牌化影响因素探析年14期

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影响因素探讨我国电力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模式分析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项目调度优化

基于收益共享的季节性产品供应链协调

我国食品供应链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我国商贸批发市场经营现状分析年15期

我国零售行业的SCP范式分析年16期

商品二次价格的定价机制和变化趋势分析扩大内需导向下的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研究集成式供应链的绩效及其变动机制探讨

创新导向、组织外部网络与中小企业的国际营销能力—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年17期

大型零售商常规商业功能发挥的途径和绩效基于SVAR模型的消费者信心与宏观经济景气关系实证研究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谈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与变革路径

供应商参与创新形式下制造商的风险分析年18期

当前我国消费需求增长中存在的失衡、被增长与分化问题财政社会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探讨零售业特性与零售业创新研究

关于百货零售业节日促销策略的思考年19期

新形势下扩大消费的途径分析与政策创新供应链中断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消费资料交易市场购物旅游开发时机与条件分析差异公民理论视角下城乡居民体育消费协调发展思考年20期

西方经济史中消费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财富消费思想演变研究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炫富现象分析年21期

我国本土零售企业国际化风险及规避

刍议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分销渠道管理年22期

台湾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农民团体作用及公共政策基于价值观的消费者市场细分研究

基于供应链融资的销售商采购决策分析年23期

1979-2010年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CPI的影响探讨

人民币购买力与中美消费指数的关联性研究我国零售业营运资金管理及其绩效评价商业网点中的公共利益分析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资源共享研究年24期

生活方式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服务供应链本质剖析及运作框架概念模型构建年25期

商业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互动研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消费需求影响分析

General Contents

P21P23P25P27P29P312012P19P21P23P26P282012P23P25P26P282012P18P20P22P24P26P282012P28P30P32P35P37P40P42P442012P22P24P26P29P32P34P372012P25P27P29P31P332012P8P12P14P16P18P20P22P252012P16P19P21P23P25P272012P14P16P19P212012P20P22P242012P16P18P20P22

商贸批发市场经营模式研究综述

外资流通企业在我国超速扩张的影响论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消费需求及购买决策关联性的群体实证研究通胀预期下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行为分析谈中国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融合发展年26期

消费者参与研究中的社会认同理论述评和展望房地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分析

社会转型时期阶层体育消费者行为实证研究低碳经济转型时期农民消费问题探讨

基于控制营销理念的药品流通渠道模式构建与控制年27期

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滞后效应分析关于清理整顿零售企业向供应商收费的思考转型期我国大众文化消费的伦理诉求供应链中约束契约模型构建研究年28期

内外贸一体化视角下的我国内外贸协调发展探析消费升级背景下居民低碳消费模式选择研究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经营管理现状及提升策略消费者媒体广告态度对其消费行为影响研究关于中小城市发展城市综合体的思考

基于契约和演化博弈理论的供应链进入策略分析年29期

基于广义内涵的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探讨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年龄结构效应分析服务利润链理论评述与展望

消费模式变迁下的百货营销战略规模发展路径探索速达市场的供应链结构模式研究

努力水平影响下三级闭环供应链收益分配问题探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奢侈品消费动机分析经济特区消费问题研究简评年30期

现代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前沿与我国相关应用实践研究—基于经济收入与消费关系

基于VEC模型的流通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公共产品供给“共生型”价值链协同优化管理研究现代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系统分析

基于竞争优势的百货业发展动态分析及趋势预测我国零售业获利能力和运行效果研究连锁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需求预测年31期

现代城市商圈建设发展思路分析

产品服务化视角下的精益消费模式创新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品牌价值研究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企业竞合关系探析谈会馆经济的属性及发展路径年32期

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实证研究产业结构与消费率关系实证分析我国消费率适度水平评估

我国演出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复杂网络的供应链网络演化模型不同折扣条件下存货经济批量研究家电零售企业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传统实体连锁经营和新兴网络销售模式体验类旅游经济商业评价方法探讨年33期

商业时代2013年

商业生态系统进化模式探讨

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流通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国内外服务业发展比较及启示日本零售业统计调查数据浅析

专营销售商双寡头竞争产业链的定价博弈分析近代周村商埠商业衰败的原因探究年34期

中国工业化与流通业发展动态关系分析

基于流通创新的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零售产业安全问题与我国零售产业生态结构构想日本批发业现状及基本特征分析

—基于批发业统计调查数据的视角年35期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分析居民消费价值型态实证研究企业库存量的混沌预测年36期

增强态势下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与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研究行业价值链重组下百货批发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转型升级中我国连锁零售业经营战略研究我国食品价格指数的数据特征分析

P35基于多主体的耐用品动态定价仿真2012年2期

P49基于体验经济的体育赛事产品营销策略研究2012年3期

P32服务接触中的顾客管理实例研究P34企业公益营销成本效益分析

P36大学生符号消费倾向形成机制与引导策略2012年4期

P20基于对应分析法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定位研究P22分类数量对消费者选择类型影响的实证分析P24区域品牌与城市品牌内涵及其关系探究P27品牌识别与体验下的ICE模型构建2012年5期

P31自我建构视角下消费者对定制化产品购买意愿研究P33产品与服务整合下的商业模式创新P35基于社会资本的公共品牌管理探讨2012年6期

P38服务补救方式对消费者服务失误归因及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P42“老字号”传统品牌营销策略探析

P44新经济时代“老字号”商业品牌的营销收益研究P46我国零售企业商品品牌发展现状及其打造策略P48传统产业品牌建设及市场发展实证研究P49我国高校体育营销现状分析2012年7期

P29基于产业链协同的企业营销创新策略研究P31服务业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营销学思路2012年9期

P30试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运行规律P32城市品牌推广中的传播误区及其引导

P34世博会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P36价值流视角下的营销战略创新

P38基于顾客再回访意向谈网络零售商店的顾客维系P41顾客保留驱动因素研究综述2012年10期

P15论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特性与发展趋势商业时代2013年

P17顾客价值、顾客满意和转换成本对顾客忠诚影响实证研究P19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谈中小企业广告策略创新P23谈创意营销在企业中的应用

P25品牌推广中次级传播的表现与有效运用

P27石油销售企业品牌信任与营销管理问题探讨2012年11期

P35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多品牌战略竞争模型与协同发展研究P37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品牌创建策略分析P39略论零售业商业品牌竞争

P41试论城市转型过程中城市营销策略的发展P43北京超级市场绿色营销策略组合研究2012年12期

P28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营销沟通模式探析P31网络营销渠道产品分类研究P33巴斯模型综述

P35区域性旅游城市旅游广告投放策略实证研究2012年13期

P34顾客的消费体验:服务主导逻辑

P36网络环境下顾客参与对顾客信任的影响模式探讨2012年14期

P43服务业顾客忠诚的价值分析与驱动因素研究P45零售商自有品牌理论研究新构想2012年15期

P28市场层级、消费者偏好与渠道模式选择

—基于我国轿车市场的研究

P31消费者创造产品价值及其对体验经济发展的影响P34品牌社群融入度对品牌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P36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超市DM特价商品促销管理理论探析2012年16期

P28论奢侈品品牌权益构成及管理2012年17期

P35复合渠道模式的构建及其优化

P37网络团购模式下消费者行为意向研究

P39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开发探讨P41广告虚拟代言人的应用策略分析2012年18期

P32基于顾客让渡价值与零售商渠道差异的网络价格离散解释2012年19期

P25企业体育营销创新发展战略思考2012年20期

P22城市品牌建设中的品牌定位问题分析P24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研究P26双渠道竞争与实体渠道销售努力研究P28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拓展与创新P31顾客体验与顾客参与理论的比较分析P33谈银行服务等待问题及其应对策略2012年21期

P24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营销路径选择2012年22期

市场营销

2012年1期

P33西方消费者行为模型构建理论的解构及启示

P27P292012P27P29P32P342012P26P28P30P322012P33P352012P30P332012P302012P30P32P342012P462012P39P41P43P45P472012P352012P27P302012P292012P23P25P27P292012P26P29德性营销战略的界定及其市场价值体现

科特勒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物流系统与营销系统互动研究年23期

生产消费者对品牌塑造的价值分析

基于消费者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资产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酒店品牌经营策略创新探讨企业关系型营销渠道绩效评价年24期

产业集群品牌营销的整合效应和策略

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消费者信任修复内在机制分析

网络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品牌选择的关系研究年25期

中国文化情境视角下消费者情绪对其消费文化感知的影响俱乐部消费中群体相关理论应用述评及展望年26期

品牌生命系统结构及功能分析后危机时代低碳营销的路径创新年27期

基于韦伯斯特理论的连锁零售商品牌塑造因素探析年28期

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的关系及其整合探讨市场导向下的顾客关系营销战略分析

基于构建和优化营销价值链的深度营销模式探讨年29期

基于轨迹交叉模型的灰色营销行为产生机理及其规避年30期

市场环境变化下的营销渠道创新研究论营销渠道的变革、维护及可持续发展基于消费者导向的企业营销战略创新研究体验经济视角下企业营销模式变革与创新消费者视角下区域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年31期

国际营销4P策略的标准化与适应性研究综述年32期

消费社会背景下品牌功能的转向微博广告的互动优势及实现路径年33期

信息时代的营销渠道变革年34期

试论新市场环境下的渠道推广和管理谈商业广告的非商业化包装问题

基于AISAS模式的微博营销策略研究企业品牌的微博营销模式探析年35期

品牌生命轨迹变化探讨

以品牌社群为内核的品牌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机理分析

2012P382012P382012P38P41P432012P302012P422012P42P442012P27P292012P35P37P392012P26P28P30P32P34

物流研究

2012P38P402012P51P53P552012P38P40P422012P29P32P342012P37P392012P33P35P372012P43P45P472012P432012P29P32P34P36

年1期

基于结构平衡模型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低碳物流园区的界定、特征与运作策略年2期

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新模式探讨

绿色物流视角下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研究年3期

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影响研究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路径演化分析仓储型物流服务供应商考核体系构建年4期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物流金融发展策略选择区域经济下蔬菜物流信息化发展探讨物流客户服务课程内容体系研究年5期

经济复苏期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研究山西省物流园区的功能区划分析年7期

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盈利模式研究应急物流供应链的构建及效果评价物流保税区VMI模式的本土创新与实践年8期

国内空港物流园区开发模式比较—兼议长沙空港物流园区的开发电子商务时代云物流技术探讨

新形势下民营快递业发展环境与战略组合分析年9期

商业企业物流模式发展现状及其优化选择年10期

物流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我国1981-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十二五时期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创新研究新技术条件下物流管理网络化内涵与模式构建论物流企业服务设计原则与策略

年12期

第三方物流企业虚拟经营研究年13期

省域物流产业专业化综合评价实证研究年15期

物流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量预测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主要模式及问题分析年16期

我国保税物流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年17期

河南省经济增长的物流支持研究年18期

中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分析制造型企业逆向物流成本研究年19期

商品交易市场物流系统规划实证研究论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的组织模式选择年20期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构建供应链环境竞争下中小企业物流管理问题探讨政府与煤矿逆向物流的演化博弈分析年21期

低碳经济环境下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研究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探讨

我国食品物流体系的问题分析与多元构建物流系统多方群策表决模型设计

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服务人才柔性培养模式分析—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2012年22期

P3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

P33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有机契合及其协作发展路径2012年23期

P36基于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分析P38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问题探讨P40物流供需流线网络及其综合权模型研究P42试论国际货代业务的物流化策略P44应急物流能力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P47邮政物流的电子信息化发展分析2012年24期

P35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研究P37物流外部成本内部化策略分析

P39逆向选择条件下物流外包最优激励契约设计P41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与方式探讨P43物流系统评价决策矩阵的标准化方法研究2012年25期

P37供应链结构设计研究综述

P39信息化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平台构建P41供应链物流能力成熟度研究

P43基于模糊熵的供应链物流能力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P45基于网络分析法的供应链综合收益分配方法分析2012年26期

P35“农超对接”物流支撑体系构建研究P37低碳约束下物流融资管理模式创新设计2012年27期

P32虚实结合的物流不确定性危机应对策略研究2012年28期

P36基于模糊Petri网的供应链风险传导模型分析2012年29期

P49国内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探讨

P51新型供应链与区域性零售物流整合研究2012年30期

P50电子商务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框架研究P5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设计P54物流企业运作模式选择研究2012年31期

P37基于风险的供应链弹性设计

P39大物流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2012年32期

P32基于价值链重构的物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与实现机制P34物流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分析P36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研究2012年33期

P31逆向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综述P33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策略研究2012年34期

P31谈如何实现农产品物流快速反应能力P33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发展策略分析2012年35期

P32生产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

P34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适合度研究P36物流中心位置的逼近理想解排序P38绿色供应链的重整与优化

P40收益共享契约下闭环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研究

2012P24P26P28P30年36期

物流金融的基本模式、风险识别及其防范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产业升级路径和政策趋向研究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物流互联网的构成、特性及功能阐释

电子商务

2012年1期

P42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解析

P44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模式及影响因素剖析2012年2期

P57消费者参与视野下互联网商业创新若干问题思考2012年4期

P36电子商务市场中“柠檬问题”探讨2012年5期

P41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探讨

P43电子商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及提升途径分析2012年7期

P39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网商演化发展的聚类研究P41我国网络团购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P43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冲击的经济学分析

P45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与其人文特征关联性研究2012年9期

P45论后危机时代企业向电子商务领域的转型与发展P47新技术环境下电子商务价值链构成要素探析2012年11期

P46网络环境下混合营销渠道的冲突与并存

P48水稻种子产业实施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012年12期

P40中国C2C交易市场网上购物意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P43众包商业模式及其构建原则探讨

P45TAM模型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扩展性应用综述2012年14期

P47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网络媒体竞争战略创新研究P49基于网络制造的协同商务模式探讨P51地方网站的网络团购模式分析2012年16期

P32论旅游电子商务的本质与发展方向

P34谈信息时代背景下体育电子商务的形成与开发P36论第三方支付对我国支付体系的创新P38电子商务多主体安全支付模型研究2012年17期

P45基于层次分析的网络团购问题与对策

P47Groupon团购模式下团购网站经营策略实证研究P50上海电子商务集群协同创新模式分析2012年18期

P34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P36关于加强我国网络贸易发展的思考

P38移动电子商务在在线旅游市场中的应用探讨P40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现状及网络营销模式设计2012年19期

P31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价值链竞争结构分析P33通货膨胀背景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创新策略探讨P35B2C网络团购顾客感知价值研究

P38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网络经济特征分析2012年20期

P41区域视角下电子商务新模式研究

P43基于关系式交易的网络团购模式及其信用评价体系分析2012年21期

P36新商业文明下的网商可持续发展评价P39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垄断性分析P41电子商务时代渠道冲突的实证研究

P43电子商务环境下顾客价值提升途径探讨2012年22期

P35基于探索图的网络消费者认知行为模型构建2012年23期

P49网络购物对传统零售业的挑战和应对策略P51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解决途径P53综合型物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2012年24期

P45基于证据推荐理论的B2C电子商务信任模型构建P47“最后一分钟交易”电子商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P49蔬菜的中远期电子现货交易制度设计P51谈电子商务对公民生活的消极影响2012年25期

P473D虚拟购物与平面网购模式的比较研究P49B2C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分析2012年26期

P39时空视角下交易时空变革进程分析P41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分析2012年27期

P35电子商务模式:从O2O到F2F的蜕变P37电子商务对流通模式的影响研究

—以京东商城为例

137

    总目录

P39P412012P38P402012P53P552012P38P412012P35P37P39P412012P352012P42P45P472012P32P34

谈物联网技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移动电子商务经济法规范模式分析年28期

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构建传统企业纯网络品牌建设问题探讨年29期

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电子商务视域下定价与退货整合优化策略探讨年32期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延迟策略分析

基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年33期

电子商务的文化养成、运作效率、组织结构与价值特质分析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中基于Web挖掘的客户行为探讨冲动购物理论背景下的网络团购用户特征研究年34期

众包商业模式及其经济学分析年35期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管制:文献综述及未来研究趋势电子商务环境下交易双方信任机制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团购网站发展研究年36期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综述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General Contents

P472012P53P55P58P60P62P642012P45P47P492012P40P432012P522012P40P42P44P462012P45P48P512012P45P47P49P522012P37P39P42P442012P55P57P59P612012P532012P51P532012P43P45P47P492012P43P45P48P502012P422012P57P60P62P642012P56P59P612012P41P44P462012P43P45P47P49P51P542012

论服务外包产业领域的分类及发展方向年14期

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因素和重点领域分析服务业开放度、研发水平与服务外包关系探讨—基于广东的实证研究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失衡的现状、原因与对策谈我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我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竞争效应分析我国企业OEM向OBM转变路径探究年15期

从全球政治经济地位视角审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后危机时代新贸易壁垒的发展动向及原因分析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非均衡分布研究年16期

中国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及战略调整中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年17期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绿色供应链中的因应策略研究年19期

CDM市场运行现状及特点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研究述评谈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新格局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国际贸易跟单信用证独立性弱化因素分析年20期

我国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理论与建模

两国间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的博弈均衡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方法的软件外包承接城市效率研究年21期

基于市场化程度的中国-东盟RTI阶段模式选择生命周期法视角下的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碳排放分析论国际价格波动对外包与失业的影响福建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研究年22期

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利益获取机制构建研究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可行性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及提升策略中国对外贸易中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研究年23期

国际贸易网络化的变革影响及创新趋势金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特征比较

后危机时代对外贸易发展态势及路径选择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数分析年24期

对外贸易对不同技能行业劳动者福利的影响—基于22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实证分析年25期

论国际贸易规则及其新发展

中国核心文化商品国际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年26期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国际贸易政策内生性理论分析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特色化发展思考FDI挤入挤出效应的地区差异比较研究金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水平比较年27期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家战略规划研究

中国国际贸易信贷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遏制策略香港服务贸易周期波动研究年28期

中美新能源产业贸易摩擦问题探究—以太阳能光伏电池双反案为例年29期

中国对外贸易地区结构失衡与差距研究

新时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与国际竞争优势的保持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演进及启示

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年30期

中国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与服务业发展的协同性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析

从国民财富实质谈网络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卢卡斯悖论存在性研究年31期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的流出与流入路径安排谈传统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数在新领域的应用可行性中国制造业母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年32期

基于成本视角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国际贸易中显示性比较优势实证分析—以中泰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为例谈对外贸易实践中效率违约问题

经济波动下美国贸易保护风险模型构建与测量论WTO公共道德例外条款—兼评“美国远程博彩案”与“中国出版物和视听产品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企业嵌入竞争的控制力分析年33期

商业时代2013年

P43欧盟灵活保障模式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分析P45FDI来源结构与经济聚集效应研究2012年34期

P38谈比较优势极限论与比较优势陷阱P40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路径:服务外包2012年35期

P49“新货币现象”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考P51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及对策研究P53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内研究综述商业时代2013年

P55文化国际贸易发展的意义、模式和市场战略思考P57外包与内包的概念框架辨析2012年36期

P36全球一体化下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提升策略P38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VAR模型分析

财经视线

2012P49P51P54P56P58P61P64P66P68P70P72P74P772012P68P72P75P77P79P81P83P85P872012P53P55P57P59P61P63P65P68P70P72P74P762012P42P44P46P48P50P52P54P56P59P61P64P66P682012P55P59P61P63P65P67P69P71P73P75P77

年1期

金融危机的多重均衡博弈研究及其启示论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的战略性调整CRB指数与通胀预期联动性实证分析

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地方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研究中美市政债券发行模式比较

融资融券与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关系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台湾证券市场的检验供应链动产质押融资研究FOF择时能力评价研究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动机、进入模式与区位选择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变革分析

我国村镇银行的运营发展对策研究

发展中国家BOT公路项目最优债务能力探讨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企业利润空间的影响及启示年2期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影响实证研究单一货币管辖权困境

—欧元危机的制度解读

利率上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关于国债可持续性的实证检验政府投资过度的成因与后果分析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中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法律思考宏观视角下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受阻的理论研究谈浮动抵押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适用困境与解决途径年3期

基于私募股权投资的“国进民进”经济增长新模式探讨美国金融杠杆过度与回归合理化问题研究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关系实证研究论我国CPI体系的再构—兼论核心CPI的编制

中美双边汇率对两国资本流入的影响文献综述基于理想有效解分析的证券组合投资模型研究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

沪深300指数的分形特征及长记忆性研究:2002-2011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公司IPO市场时机选择分析基于REITs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探究谈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差异、关联性与共生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路径探讨年4期

基于GARCH与EGARCH模型的人民币外汇市场羊群效应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预测研究

—小波与混沌理论相结合视角汇率传递理论研究新进展

产业结构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我国上市银行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评价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银行业的检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探讨

地方政府债务特征及债务债券化方式选择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及其破解思路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模式变迁及管理体系构建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现实必然性谈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发展私募股权融资策略选择年5期

我国货币政策下资产价格传导途径的顺畅性分析1998-2010年房价与货币供给量、人均可支配收入、贷款利率相关性的探讨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研究

民族地区企业融资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构建基于实物期权的企业投资决策博弈分析

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成长性关系实证研究社会责任视角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证券分析师行为的价值相关性文献综述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交易与ARIMA模型构建混合正态分布的ARMA-GARCH模型及其VaR度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比较

国际经贸

2012年1期

P46沿海城市对外贸易与经济运行协调发展研究

—以浙江温州为例

2012年2期

P59基于竞争力指数的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P61生产方式视角下不同国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差异探讨P64中国区域间FDI技术外溢吸收能力比较分析P66跨国公司股权进入模式影响因素理论述评2012年3期

P44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关系效应及其矫正机制分析P46国际贸易全成本比较优势模型构建P48中瑞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基础分析

P50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转型发展研究2012年4期

P38通货膨胀与贸易顺差关系研究

P40关于美国实施新气候保护主义的探讨

—基于美国气候法案中贸易限制措施的分析

2012年5期

P45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研究P48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P50出口贸易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关系探讨

P52试析中国签订BIT中的东道国与投资者争端解决条款2012年6期

P51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P53主权财富基金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争议和评述P56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趋势分析

P58国际贸易理论视角下的优势产业内涵界定P60国际贸易术语下的风险转移与规避

—以FOB、CFR、CIF为例

2012年7期

P47中国加工贸易的效益分析

P49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2012年8期

P49我国加工贸易模式及其发展趋势探讨P51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P53欧债危机升级背景下碳关税新进展及对策研究2012年9期

P49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并购的本土企业应对策略P51中小企业“市场先导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2012年10期

P38优势理论研究回溯与反思

P41金融危机下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P43中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P45海峡两岸贸易关系研究

—基于1979-2007年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

P47论汇率传递、配额对我国稀土商品出口市场势力的影响2012年11期

P51贸易区域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谈美国FTA协定与中美区域合作问题

P53以碳汇交易推进中国农村的新能源发展2012年12期

P47论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的平行进口行为P50国际贸易中企业供应链融资创新研究

P52论WTO与低碳经济对我国工程造价的要求2012年13期

P40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P42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流量及流向研究P45贸易自由化下的企业中间产品海外生产组织形式选择

201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商业时代2013年 第八篇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shangyebaoxian/2003.html

《商业时代2013年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商业伦理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