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创业

绿叶蝉茶叶 小绿叶蝉虫咬的茶叶为啥价更高?

|

【www.dagaqi.com--男性创业】

小绿叶蝉虫咬的茶叶为啥价更高?
绿叶蝉茶叶 第一篇

  [科技苑]虫咬的茶叶更好喝(20130826)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科技苑。周荣城是一位种茶的农户,家住福建省漳州市的盘陀镇,种了十来年茶,每到夏天,就为虫害的事发愁。打药吧,挺花钱;不打药又卖不出去,真是左右为难。可是在2010年,情况突然发生逆转,原本没人要的被虫咬过的茶青,在那一年竟然卖了个高价。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盘陀镇割埔村养殖户 周荣城:一斤可以卖二十多元。

  【解说】:这些茶叶不但卖了高价,而且是有多少收多少,周荣城高兴中不免有点怀疑。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盘陀镇割埔村养殖户 周荣城:开始真的不相信。我说怎么会呢?这边卖到茶场都没人要啊。

  【解说】:可不是吗,搁以往,招了虫的茶叶,那都是生长不正常的,农户卖的时候,得挑出去扔掉。就算是这样,也卖不到二十元一斤。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盘陀镇割埔村养殖户 周荣城:以前卖的话,最多,行情三元,两元多,就这样,最好了就这样。

  【解说】:这些茶青,不仅卖光了,更让周荣城意外的是,来收茶的客商还说,虫害越严重越好。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其实一般来讲,我们还恨不得它多一点,它吃的情况越严重的时候呢,其实它的原料是更好的材料。

  【解说】:别人嫌弃不要的茶青,在这人眼里,竟成了宝贝,他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这人又是什么来头呢?

  此人名叫余庶学,是台湾南投县人。从曾祖父开始就种茶,整个家族在台湾有一千多亩的茶园。不过,由于当地种植面积受限,人工费也越来越贵,所以想到福建这里继续发展。然而这里的情况却和他想象的有很大的差距。

  虽然盘陀镇是个茶叶古镇,可是很多种植户都已经改行不种茶叶了。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盘陀镇仓里村种植户 王主义:现在农民都把这个茶园砍掉啊,毁掉啊。有一部分茶农,种香蕉,种花树啊,是这样的吗。

  【解说】:像周荣城这样,一直坚持下来的人已经不多了。而他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就是虫害太厉害。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盘陀镇割埔村养殖户 周荣城:虫子太多了,都喷不完啊,一喷,今天打下去,明天又有虫子。

  【解说】:按理说打药是可以防治的,但是卖茶青赚的钱还不够买农药的,周荣城打算放弃被虫咬过的夏茶。

  余庶学发现,不光是周荣城这样,夏季闹虫害的时候,不少人都放弃管理了。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一到夏茶的时候呢,其实他们几乎都是在一个放弃管理的一个情况之下,让虫任意地去吃,他们就是休耕,等到冬茶价钱又好了一点的时候,他们才又去耕作。

  【解说】:休耕意味着整个夏季,茶园都由它去了,由于带不来效益,几年下来,盘陀镇的茶园面积减少了近一半。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那其实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好,中间这个最好的一个区块,他们把它浪费掉了,所以说我们看了之后觉得很可惜。

  【解说】:余庶学很想把人们不要的夏茶,重新利用起来。该怎么办呢?他从周荣城遇到的虫害中看到了机会。

  周荣城的茶园分布在梁山水库的旁边,进入夏天,小绿叶蝉就特别多,把茶青咬得病怏怏的。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看起来就是生病了,营养不良的样子。

  【解说】:被虫子咬过的茶叶,首先,颜色上就不好看,由翠绿变成了黄绿。

  不仅如此,形状也不好看,叶子不是平展展的,而是卷了起来。同样是一心两叶的茶青,比没有虫害的瘦小了很多。

  叶子虽然被咬成这样,余庶学却十分高兴,这些茶青正是他需要的原料。

  可是,当地人都不要的东西,他能变出什么花样呢?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我就请你们品茗一下刚做好的这个东方美人。来,你喝看看,它有一种很浓郁的蜂蜜的那个味道。很多人会问,你这个茶是不是加了蜂蜜。其实不是啊。就是茶叶一个很自然的发酵香。不管你怎么样浸泡,它都是甜的。

  【解说】:没想到这夏茶经过虫咬之后,不但能喝,而且还有蜜香味,这真是很神奇。要按常理,夏天的茶是不好喝的。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制茶技师 黄明种:夏天茶树生长过快,它的单宁会多,所以它一般做起来就会苦涩。

  【解说】:茶单宁是指茶多酚类物质,夏天因为气温高,茶树生长快,叶片中积累的茶多酚也就多了,所以夏茶喝起来十分苦涩,一般人都不太喜欢。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盘陀镇仓里村种植户 王主义:夏天没人要吗,因为夏暑茶,天气温度高吗,做出来没有味道吗。

  【解说】:本来不好喝的夏茶,在余庶学手里,却泡出了蜜香味,这下可勾起了周荣城极大的兴趣。这中间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这种茶叫东方美人,是台湾特有的一种名茶。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它大部分都是集中在桃、竹、苗地区。就是桃园县、新竹县跟苗栗县,那也是最早东方美人的发源地。

  【解说】:那里的人们发现,东方美人要喝出独特的蜜香味,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得用虫咬过的茶青作原料。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你要制造东方美人,它必须要借由小绿叶蝉。

  【解说】:别人一直当作害虫的小绿叶蝉,在余庶学眼里却是不可替代的宝贝。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害虫当然很多,包括我们的小绿叶蝉,红蜘蛛啦,蓟马,浮尘子,蚜虫这些东西,但是目前根据我们所了解的,经过小绿叶蝉吃过的芽尖,它产生的蜂蜜的味道是最浓郁的。

  【解说】:盘陀镇这里就是以小绿叶蝉为主,其它虫子比较少见,比在台湾的情况要好。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在台湾往往会出现一种状况就是,在小绿叶蝉的后面紧接着会产生什么呢?蚜虫。

  【解说】:蚜虫对于东方美人的味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蚜虫不会飞,加工时会混在茶叶当中。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经过揉捻,它那个汁液残留在茶叶里面,它会产生一种比较呛的味道,它就不会有一种很单纯的蜜香。这就是我们很惊艳的一个地方,在这边我们找不到蚜虫。

  【解说】:周荣城没想到,以前最头疼的小绿叶蝉,原来还是个宝贝,自己的茶园以后还得靠它们了。

  【主持人】:原先的害虫现在变成了宝贝,盘陀镇的夏茶再也不用休耕了,对种植户来说坏事变成了好事。而对余庶学来说,如果有更多的种植户来种夏茶,那盘陀镇就能成为东方美人的原料基地了。按说想要茶叶被虫咬,只要留住虫子不就行了,还用教吗?可事情没那么简单。

  【解说】:这事儿还真得教,因为做东方美人对原料是有要求的。种植户交上的茶青至少得有50%的叶子被虫子咬过才行。可是余庶学发现,要想推广这项技术,得跟种植户的两种传统观念做斗争。

  首先,小绿叶蝉一直都是以害虫出现的,农户以前见了就打药,可现在要大力保护它。所以余庶学非常担心,它们在种植过程中会被误伤。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农药残留的问题。东方美人茶在国际上早就被认定为无公害的茶叶,因为它只要经过喷洒农药,小绿叶蝉就不见了。它就加工不出这种蜂蜜的味道。

  【解说】:小绿叶蝉对于东方美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必须得让大家知道,不能见它就打药,因为它们在叶片上要进行重要的工作,那么它们到底干了什么呢?

  小绿叶蝉是一种刺吸式昆虫,吃茶叶的方式比较特别。

  【采访】福建省漳州市某茶叶有限公司执行长 余庶学:它不是咬得碎碎的,不是这样子.所谓的吃,它是吸它的汁液,草也是一样,所以说你看起来,其实它的叶子都是完整的。

茶树种植,北方茶树无性繁殖技术
绿叶蝉茶叶 第二篇

  [农广天地]北方地区茶树无性繁殖技术(20150309)   

  茶树属于山茶科山茶属。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山东、河北等地区陆续引种了山茶树。到了20世纪90年代已经形成规模,通过南茶北引,我国北方地区也有了茶树。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大多采用茶树无性繁殖技术,培养适合北方地区种植的茶苗。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为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北方地区茶树无性繁殖技术内容。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是:向观众朋友介绍茶树种植,北方茶树无性繁殖技术。介绍茶树无性繁殖的概念和优势、母本园建设、扦插技术和苗圃管理。    

  茶树种植,北方茶树无性繁殖技术

  相关资料:

  茶树无性繁殖的概念   

  种植繁殖是属于有性繁殖,但是在现在的茶树种植中更多的使用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可以很考的将母体中的优良基因遗传,同时无性繁殖具有很强的才能活率。  

  茶树是一种再生能力很强的树种,由于有这样的特性,便可以利用茶树的各器官,无论根、茎、叶甚至细胞,来进行营养繁殖。茶树无性繁殖即短穗扦插育苗法为主。  

  一、茶树短穗扦插的特点 

  茶树短穗扦插,能较好的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繁殖系数高、后代性状较为、利于建成整齐纯一的新茶园,同时它还具有省材料、单位面积育苗数量多、土地利用高、成龄茶树及幼龄茶树的修剪枝均可利用、繁殖季节长、扦插后发根成苗快、根群发达、移栽易活、生长旺盛、可提早成园等突出的优点。是目前茶树繁殖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短穗扦插再生能力,主要取决于体内的生长素、激动素的定向移动和积累。生长素是在茎上端芽叶中形成的,激动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则在根尖。茶树枝条剪下以后,生长素和激动素的正常位移受阻,生长素积累于下端,使浓度增加,刺激切口附近的分生组织加强细胞分裂活动,从而有利愈伤组织和新根的形成。生长素与激动素的比值,对细胞分化具有调节作用,比值大时分化出根,比值小时分化出芽。插条从母体剪取以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积累于下端切口,插条又失去了激动素的主要来源根尖,短穗下端生长素与激动素的比值增大,会促进新根的生发。茶树短穗扦插入土后,先在短穗两端切口表面产生由细胞间隙筛管分泌的油脂物凝结成的“愈伤木栓质膜”;同时,下端切口木栓形成层或中柱鞘内侧的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会形成根原基,逐步发育成根原体;形成层细胞分裂会长出愈伤组织、根原体的继续分化和不断分裂,使之逐渐膨大生长,其顶端从皮孔或插穗茎部树皮与愈伤组织之间伸出,成为幼根。 

   二、影响茶树扦插发根的主要因素 

  1、插穗自身方面的因素 

  (1)品种差异。  茶树品种不同,枝条的再生能力也不同,从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来看,云抗10号、佛香系列、台茶7号(金萱) 、清水3号、紫娟等品种,扦插育苗发根快,根群发达,长势好,成活率高;云茶1号(75-1),、香归系列、云抗15、昌选1号等品种发根能力则比较较弱,成活率也相对偏低。 

  (2)枝条的老嫩程度。  据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的试验,当年生的穗条,以半木质化的绿色半硬化和黄绿色硬化枝的插穗发根率较高,而半木质化棕红色枝条的插穗发根率则相对较低. 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的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粗的比细的营养物质含量多,能较好地满足插穗初期生长的需要,发根良好:插穗短的下端入土较浅,通气条件好,有利于发根成活。总的是枝条粗的比细的、短的比长的在根数、根长及扦插成活率上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3)枝条的粗细、长短。  老嫩适宜的同条件枝条,其粗细、长短对发根亦有影响。据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的试验,插穗枝条粗的比细的、短的比长的在根数、根长及扦插成活率上均有明显的优越性。因为,插穗粗的比细的所含营养物质多,能较好地满足插穗初期生长的需要,发根要好;插穗短的,下端入土较浅,通气条件好,有利于发根成活。 

  (4)插穗留叶量的差异。  据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小叶种扦插育苗时可采用留一全叶,这样有利于发根和成活;大叶种则可适当剪去1/3或1/4叶片,以减少水分蒸发,易于保持插穗水分平衡,如剪叶过多,会损失母叶向新生器官输送的养分,减少母叶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面积,也会因剪口溢泌损失水分和养分,使发根能力降低。总的,应以尽量少伤或不伤母叶为佳。 

  (5)腋芽状态。  插穗上有正常的腋芽才能形成健壮的茶苗,插穗上腋芽生育情况与发根关系密切。根据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的试验,腋芽已膨大的发根早,茶苗生长良好。      

  2、外界环境方面的因素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扦插发根效果,主要靠插穗本身,但发根过程中的生理活动必须有适当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性状等外界条件。 

  (1)温度   温度的高低对插穗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酶的活性和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等有重要影响。根据保山市各县多年的实践,扦插发根最适宜的气温是20—30℃,尤以25℃左右最为理想,此时育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均较整齐。如温度偏低,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发育不良;温度偏高,地上部生长良好,但根系发育不良。保山各茶区多采用夏插和秋插。夏插茶苗成活率和出圃率比秋插相对要低,但苗的健壮程度和苗高较秋插好,标准苗比例高出秋插近15%。 

  (2)湿度  插穗失水,便会凋萎枯死。为了维持插穗体内水分的平衡和正常代谢,补充水分是插穗发根和成活的关键。 

  水分的补充,一是通过茎的输导组织,从苗床中吸水。土壤湿度不够,就会减少茎对水的吸收。但由于插穗在发根过程中,茎的呼吸作用旺盛,要求土壤有适当的空气供应,如土壤含水量过多,会造成空气缺乏,呼吸困难,不利于发根和根的生育,且易生病害。所以,土壤不能太湿,以含水量达60—70%为宜。  二是通过叶片角质膨胀吸收水分。因此,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是愈大愈好,空气湿度大,叶片吸水容易,可减少叶面蒸腾失水,降低地面蒸发,保持土壤湿度,使细胞的吸胀作用大,细胞分裂快,促进新根生长。 

  (3)光照   插穗的芽、叶在光的作用下形成生长素和营养物质。在完全缺乏光照的遮荫条件下,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插穗不能发根,不久就会死亡;若光照过强,又会使叶片水分大量蒸散而枯萎,尤其在扦插初期,光照不宜过强,故应对扦插苗进行适当遮荫。根据生产实践,遮光度以60—70%为适。另外,日照长短对插穗发根也有影响。一般来说,长日照比短日照好,发根早,根量也有所增加。 

  (4)土壤   土壤对扦插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水分、空气、地温、酸碱质、营养元素及微生物等多个因子。这些因子与不同土壤种类的物理结构及化学特性都有密切联系。扦插幼苗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与一般茶树的要求相同。若PH>6,土壤粘重或瘠薄的,茶苗根系和茎叶生长不良,成苗率低。为了减少插苗病害和土壤杂草生长,提高土壤中氧的含量,防止插穗基部发生霉烂,促进茶穗发根,提高扦插成活率,一般需在苗床上加一层供插穗发根用的扦插土,也就是常说的红土或心土,通常用PH4.5—5.5,腐殖质含量少,比较洁净,通透性好的红黄壤心土作扦插土,厚度以4-5cm厚为宜。 

  三、采穗母树茶树的培育 

  为了获得较多健壮的枝梢,必须加强对采穗母树的培育管理。除了采取采叶丰产茶园的培育管理措施外,特别要注意增施磷钾肥,修剪和防治病虫害。 

  (1)施肥   要增大磷、钾肥比例,使母树产生分生能力强的枝梢。一般情况下,于修剪或台刈前,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以上,配合25公斤茶叶专用复合肥混施。在枝梢生育过程或剪枝前2-3周,应结合喷药用0.5%—1%尿素溶液作根外追肥,每亩用尿素1.5—2.5公斤。 

  (2)修剪   养穗母树的修剪程度应比采叶茶树重。通过修剪,才能使枝条茁壮生长,单枝的长度和重量得以增加,尤其是适合扦插的有效枝条的产量大幅度增加。对青壮树龄母树,可进行深修剪,剪去树冠上部细而密的枝梢;半衰老母树,离地面40—50cm重修剪;衰老母树要进行台刈;幼龄茶树结合定型修剪培养新梢。母树修剪原则上限于春、夏两季。春茶剪的,供夏季扦插;在夏季剪的,供秋冬季扦插。 

  (3)分期打顶   母树在加强修剪和施肥后,新梢顶端生长优势十分突出,在肥力好的条件下,新梢持续生长可达40cm以上。适时打顶,除抑制顶端生长优势外,还可促进腋芽萌发膨大和嫩茎木质化。如不打顶,新梢木质化缓慢,将会导致占总长10—20%的嫩茎部分无法利用。打顶的时间,一般以茎的基部开始变红为最适期。打顶的标准是将每个枝梢的顶端摘去一芽一叶或对夹叶。打顶后15天,当顶梢胶芽开始萌芽和枝条大部分变红或变黄绿色时,就可剪下作为插穗。 

  为了充分利用枝条,母树应分批打顶,分批剪穗。细嫩短小的新梢隔10—15天后再打顶,早打顶的先剪先插,晚打顶的后剪枝扦插。这样才可以提高枝条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便于劳力安排。 

  (4)防治病虫害  采穗母树的病虫害必须加强测报与检查,切实做到及时防治。在新梢生长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控制小绿叶蝉、螨类、茶叶象甲、茶饼病等的危害,保护母树新梢的生长,防止带病虫的枝条通过繁殖传播。一般在剪穗前一周,要用低毒长效农药喷施一次,以防病虫从母树带入苗圃。 

  四、茶树采穗枝条的选择与剪取 

  (1)采穗枝条的选择与剪取   过嫩的插穗,水分管理困难,浇水多了易腐烂,少浇水又易枯萎。初步硬化的插穗,细胞分裂机能旺盛;发根快,苗圃也易管理。剪取插穗的适宜时期为新梢大部分已半木质化,呈红色或黄绿色的时期。标准的短穗长应为3—4cm,带有1/3片成熟的叶片和1个饱满的腋芽。剪口必须平滑,与梢有一定倾斜夹角,腋芽要完整无损,不可剪坏。 

  (2)插穗的处理  插穗剪好后,一般不须经过任何处理就可以扦插。由于插穗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要30—40天才开始发根。为了加快发根,可用植物生长素类药剂处理插穗,以促进根原基的形成,提高生根能力,使插穗生根的时间提早1/3。生产上,大多运用ABT生根粉500—1500ppm溶液,将插穗下端剪口在药液中速蘸一下即可扦插。 

  五、扦插时间和方法 

  (1)扦插时间   一般来说,茶树全年都可以进扦插繁殖,但由于各地的气候、土壤和品种特性不同,扦插效果则有一定的差异。扦插时间的选择,应注意充分发挥气候、季节及品种的最大优势。云南省多数茶区大多采用夏插和秋插。但因夏插(6-8月)气温过高,如遮荫稍有疏忽或浇水条件差的苗圃容易晒死插穗,同时夏插的苗圃管理时间长,苗木生产成本较高,故秋插更多一些。秋插一般在8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进行,利用夏梢或夏秋梢作为插穗。秋插时,虽气温渐趋下降,但地温仍稳定在15℃以上;秋季叶片的光合能力强,加之扦插后插穗的腋芽很快转为休止,对促进插穗的剪口愈合和发根都很有利,成活率比夏插高,其茶苗虽比夏插的稍小,但较均匀一致,而且叶龄较小,在移栽后不易脱落;秋插苗的管理周期比夏插短,管理较省事,因而苗木生产成本较低。 

  (2)扦插密度   生产上常用的扦插规格,行距一般7—10cm,株距依茶树品种叶片的宽度而定,以叶片互不遮叠为宜。在昌宁茶区,按苗床实用面积算,一般每亩插20—25万株为宜。 

  (3)扦插方法   扦插之前,要掌握好苗床土壤的湿度。苗床太干,扦插时容易擦破茎皮,插穗下端也不容易与泥土密合,影响发根。因此,应先将苗床充分洒水,待水分下渗后,土壤呈“湿而不黏”的松软状态时,才可扦插。如果苗床土壤太湿,扦插时容易黏手、弄脏插穗叶片,扦插质量、工效也受影响。扦插时要沿畦面划行时留下的印迹、按株距要求把插穗直插或斜插入土中,露出叶柄,避免叶片贴土;叶片朝向应视扦插当季风向而定,必须顺风(即从叶基到叶尖吹过),否则母叶易受风吹而脱落,影响成活;边插边将土壤稍加压实,使插穗与土壤密接,有利于发根。插后立即充分浇水,要浇到插穗基部所达的土层都湿润,浇足水后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拖布津1000—1500倍液,然后搭棚盖遮阳网,盖薄膜。 

   六、扦插苗培育管理措施 

  从扦插至成苗出圃的整个生产过程,是由一系列环节密切配合组成的,必须环环紧扣,如果某一环节或措施失当,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失败。如:在发根前后,扦插苗常因遭受日晒、病害和湿害等致死;越冬时易遭受霜冻及冬旱等危害;翌年春夏季常因受热和干旱而受损;施肥不当,会产生肥害。因此,扦插后必须加强管理,

  (1)水分管理   在短穗未发根前,要特别注意保护土壤及空气湿润。但是,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土壤通气性,不利于发根长苗。一般晴天早晚各浇水一次,阴天一天一次,雨天不浇,大雨久雨还要及时排水。生根以后,改为一天浇一次;天气过于旱时,也可每月沟灌2—3次,灌到畦高的3/4,经3—4小时即可排干,切忌淹没和长期积水。 

  (2)荫棚管理   阳光是扦插发根和幼苗生长的基本条件。但光照过强,叶片会因蒸发量大而失水,造成插穗枯萎甚至死亡;光照不足,叶片光合作用较弱,影响发根和茶苗生长。所以在苗圃管理中,一是要做好荫棚的检修和光照调节工作,以促进茶苗健康成长。云南多数茶区采用遮阳网覆盖。在发根初期,遮光度控制在60%—70%,晴天采用全日覆盖;夏插一般到翌年4—5月份才揭遮阳网,秋冬插以翌年6—7月全部揭除遮荫物为宜。适当延长遮荫期,可防止茶苗发生意外的热旱害,这也是提高扦插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3)看苗追肥   扦插苗追肥,应根据扦插期、土壤肥力、品种及幼苗的生长情况而定。如生长势较强的品种和土壤肥沃的苗圃,应少施追肥;土壤较瘦和茶苗生长势较差的,宜多施。一般在发根后开始追肥,秋插的幼苗于翌年4月间开始施追肥,可结合浇水防旱进行,以后每隔20—30天施一次。夏插和早秋茶的苗木为防徒长和大苗抑制小苗的生长而降低成活率,在扦插当年的秋冬季不要施追肥,待翌年春芽萌发后,再开始施追肥。 

  扦插苗幼嫩柔弱,不耐浓肥。追肥用的肥液,原则上应先淡后浓,初期追肥最好施用加水10倍左右的人粪尿或腐熟的厩肥。据近几年在昌宁的试验,用沼液兑水后浇施茶苗,效果比较显著。如用化肥,初次追肥浓度应掌握在0.5%左右,以后逐渐增加到1倍。每次追肥后,必须浇清水洗苗,以防沾在新稍叶片上的肥料因水分蒸发浓缩,引起茶苗灼伤。 

  (4)及时中耕除草   扦插苗床,在插穗发根前,不可中耕,以防摇动插穗,妨碍发根。苗圃由于经常浇水,土壤易板结,易滋生杂草,必须及时中耕除草。目前,云南省各茶区多采用小锄或小两齿耙中耕松土,用手拔除杂草。拔草要做到“拔早、拔小、拔了”,才不至于因草根太长,在拔草时损伤茶苗幼根或带动茶苗,影响发根固定。也可以运用除草净进行化学除草,可用除草醚或扑草净喷洒苗床,防止杂草生长。7.5 病虫害防治 

  扦插苗圃的环境比较阴湿,容易发生病害。常见的叶部病害有云纹叶枯病、炭疽病、轮斑病、赤叶斑病、茶饼病等。一般多用50%可湿性粉剂的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进行喷施,可以起到较好效果;还可以每隔15——30天喷施1次半量式波尔多液,基本上可以控制叶病的发生与发展。扦插初期虫害发生较少,但随苗木的长大,虫害逐渐增加,必须予以及时防治。 

  (5) 病虫害防治   扦插苗圃的环境比较阴湿,容易发生病害。常见的叶部病害有云纹叶枯病、炭疽病、轮斑病、赤叶斑病、茶饼病等。一般多用50%可湿性粉剂的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进行喷施,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还可以每隔15——30天喷施1次半量式波尔多液,基本上可以控制叶病的发生与发展。扦插初期虫害发生较少,但随苗木的长大,虫害逐渐增加,必须予以及时防治。 

  (6)防寒保苗   防寒措施比较多,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如盖草、盖塑料薄膜、留遮棚等。目前云南省多采用苗床搭小拱棚盖塑料薄膜,加遮阳网双层覆盖,以控制微域生态条件,有效提高苗床的气温和土温,既可促进发根,又可防寒保苗,是秋、冬扦插中特别值得推广的一项有效措施。 

  苗圃管理除了做好以上工作外,还需及时摘除花蕾,插穗上的花蕾的着生会大量消耗体内养分,也会抑制腋芽的萌芽生长。所以,发现花蕾,应立即摘除,抑制生殖生长,以利集中养分,促进茶苗的营养生长。 

  相关知识: 

  茶树扦插繁殖是茶树无性繁殖方法之一。利用茶树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湿润疏松的红黄壤的苗圃里,形成新的完整的植株。扦插繁殖培育出的茶苗表现与母株相似的遗传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能保持母株的性状和特性。  

  扦插种类可归结为:枝插、叶插和根插。  

  ①枝插法包括长穗、中穗、短穗、箍条及老梗扦插等。用一根完整的茶树枝条作为插穗进行扦插称为长穗扦插,而把带四、五片叶的不完整枝作为插穗的称为中穗,三片叶以下的插穗称为短穗。短穗扦插。用材省且繁殖系数最高,是世界主要产茶国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中国多采用一叶插。  

  ②叶插法:选择完整的定型叶,从枝上削或掰下,使叶上带有部分木质部及芽,并迅速将叶下端的1/4至1/3插入苗辅培育。叶插法难掌握,成活率低。  

  ③根插法有种根和根插等方式。种根:一般于3月上旬,把移苗时剪下的主侧根或挖取的茶根较粗壮的,剪成长5cm左右的小段,每穴种4、5段,覆土厚3-5cm。根插:将直径0.7cm以上的根,剪成长7-10cm的小段直接插入苗床或依次排入预先挖好的沟里(春秋时稍露一段于地面,在夏冬时则全部插入土中)。宜在阴天进行。  

  插穗剪取:从插条上剪取插穗的过程称为插穗剪取。剪取插穗时,通常从枝条的下端开始依次向上剪。普通的一叶短穗是剪下带有一个腋芽、一张完整健康叶片和一段短茎,长3-4cm;一般一个节间剪一短穗,节间短的可剪一穗,将下端的叶片和腋芽剪去。剪口要与叶向相同,最好为斜面,上下端切口呈平行。插穗下端切口倾斜,增大接触面而易与土壤贴紧。插条上有腋芽已长成小枝的,剪穗时将主枝留一叶,小枝留基部的一片真叶进行剪取。剪口须平滑。剪穗时将花蕾摘除。最好在清晨及傍晚时随剪随插,或在白天剪穗而在傍晚扦插。  

  扦插方法:在扦插当天,在已压平整的苗床上,按茶树品种叶片的长度,用划行器或7-10cm宽的木板滚压出扦插行距的痕迹;然后浇水湿透表面心土层,待泥土稍干不沾手时,开始扦插。扦插时,用姆指和食指夹住插穗上端的腋芽和叶柄处,沿行距痕迹将插穗斜插(插穗剪口斜形)或直插(剪口平行)入苗床土中。插穗的短茎约2/3插入土里,露出叶柄和茶芽,防止叶片贴土而闭塞气孔,造成叶片腐烂脱落。边插边用食指或中指将插穗附近的泥土稍加压实,使插穗与泥土紧贴,利于吸收水分并使插穗固定在苗床上,叶片方向应向当季最多的风向,顺风排列,使插穗不会随风动摇。株距以叶片互不遮叠为适度;扦插后,立即充分浇水。  

  用营养钵进行扦插育苗,便于培养壮苗,提高移栽成活率,便于劳力安排和定植成园快。其法采用稻草或塑料等材料衔制作草泥营养钵或塑料营养钵。在扦插前将钵的中下层装上配制好的营养土稍加压实后,再填入3-4cm的红黄壤心土并与钵面相平,然后把插穗插在钵里。扦插育苗的营养钵,最好放置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插好穗的钵,随即在钵上设置遮荫棚、盖遮荫物或把钵放在树荫下,防止日晒而造成焦枯脱叶。  

  在扦插前,将未经母株植物激素处理的插穗,放在用50ppm的吲哚丁酸与50ppm的萘乙酸等体积混合配制好的药液里浸基部24小时后取出再插,能促进插穗发根,提高成活率。  

  扦插时期:中国的多数茶区在6-7月份进行夏插。夏季气温较高,插穗的愈伤组织形成快,成活率一般达80%以上。秋插多数在9-10月份进行,成活率较高。冬季气候温暖的茶区,从11月至翌年的1月份可进行冬插。在春、秋和冬季扦插,全天都能进行,在高温烈日的夏季时,宜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3时以后进行扦插。

茶黄毒蛾的为害情况及综合防控技术
绿叶蝉茶叶 第三篇

  为害茶叶的害虫较多,如茶黄毒蛾、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等,以茶黄毒蛾为害最为严重,严重影响了茶叶产量和质量,给茶农和茶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为害情况

  

  1. 为害特征。茶黄毒蛾为鳞翅目毒蛾科,又名茶毛虫、摆头虫、吊丝虫等,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等地均有分布。幼虫共6~7龄,1~3龄常数十至数百头群集在叶背取食茶树顶梢嫩叶叶肉,致使被害叶片仅剩透明的薄膜状上表皮;3龄后分散为害芽、叶、花、幼果等,从叶缘开始取食,造成叶片严重缺刻,严重时造成秃枝。

  2. 生活习性。幼虫多在温度较低的时间段(如早晨、黄昏或夜间)爬至枝端取食,中午高温时躲避在树冠内。幼虫老熟后,在茶树根际土缝中、枯枝落叶下结茧化蛹。以卵越冬,越冬代卵分布在茶树中下层的叶背上,于翌年气温回升时开始孵化为害。

  3. 发生规律。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差异,发生代数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地区1年发生多代。1年2代的幼虫为害期分别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上中旬至9中下旬,1年发生3代的幼虫为害期分别为5月上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8月中下旬至9月。

  

  二、综合防控技术

  

  1. 加强茶园生态管理,提高茶树抗虫能力。清除茶园的枯枝烂叶,破坏茶黄毒蛾化蛹场所;及时修剪,销毁剪下的枝条和叶片,除去茶黄毒蛾喜欢取食的嫩叶;结合施底肥,通过给茶树根际的土壤翻土破坏化蛹场所,或者培土5~6厘米高,防止成虫羽化;施足底肥,生长期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增强茶树抗虫害能力,但应控制氮肥的施用(以免徒长),多施磷、钾肥,增强树势。

  2. 人工消灭卵块、幼虫,或用灯光诱杀。茶黄毒蛾以卵越冬,可结合秋冬及早春茶园的管理措施,人工消灭产于叶背的卵块(向阳的茶园要重点检查);利用幼虫的群集性及假死性,发现后将叶片剪下,放入水盆(加洗衣粉或药剂)中,淹死(或毒死)幼虫;可用木棍等敲打树体,待幼虫吐丝下垂或坠地假死时,捡起放入上述水盆中。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高发期,给茶园挂1盏黑光灯(19:00~23:00)诱杀,能很好地减少下代的虫口基数。

  3. 充分利用自然天敌、生物制剂及性信息素。

  ①利用自然天敌。茶黄毒蛾的自然天敌较多,可分为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两类,尤以寄生性天敌较多。寄生性天敌可寄生卵和幼虫,寄生卵的有赤眼蜂和茶毛虫黑卵蜂(优势种,寄生率为15%~20%,越冬代卵达45%以上);寄生幼虫的有茶毛虫绒茧蜂(优势种,寄生率达20%左右)、茶毛虫瘦姬蜂、毒蛾瘦姬蜂、小孢瘦姬蜂、日本黄茧蜂和寄蝇等。捕食性天敌有步甲、蠼螋、蜘蛛和青蛙等,其中白斑猎蛛为优势种。蜘蛛多栖息在茶丛上,其捕食量占捕食性天敌总捕食量的70%以上,最高可达90%。

  ②利用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种对害虫有效而对环境安全的生物药剂,目前针对茶黄毒蛾有效的有BT、白僵菌871菌粉、茶毛虫NPV、苦参素、阿维菌素、鱼藤酮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BT类制剂。针对茶黄毒蛾在3龄前有聚集为害的特性,可在其3龄前使用16000IU/毫克的BT制剂10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或0.36%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③利用性信息素。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田间实验,效果非常理想,大面积使用的茶区与未使用的茶区相比,茶黄毒蛾雌蛾怀卵量减少93.50%,卵块减少85.21%,幼虫数量减少81.15%。

  4. 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化学药剂作为应急防治措施。虽然化学防治方法见效快,但容易对环境和茶叶造成污染,所以不要轻易使用,特别是出口的茶叶更应注意。当茶黄毒蛾大面积发生,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时,可选用高效、低残留、残留期短的药剂,如2.5%功夫菊酯3000~4000倍液、2.5%天王星3000~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要注意防治时期及药剂的轮流使用,避免其产生抗药性。因茶黄毒蛾越大对药剂的抗性就会越强,防治一般选择在3龄前。

  (作者联系地址:郑霞林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邮编:430070;郭 建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邮编:212400)

  

浅谈茶小绿叶蝉的防治
绿叶蝉茶叶 第四篇

浅谈茶小绿叶蝉的防治

钱涛

茶小绿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芽叶受害后表现凋萎、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变以至枯焦,节间短缩、质地变脆,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成品茶条索松散,碎末增多;冲泡后汤色浑浊,滋味苦涩,香气失常。在茶小绿叶蝉受害区,一般夏秋茶产量损失达15%~40%。

1 特征特性

茶小绿叶蝉卵长约0.8mm,香蕉形,成虫体长3~4mm,全身黄绿色至绿色。若虫除翅尚未形成外,体型、体色与成虫相似。具趋嫩性,只为害嫩梢芽叶,畏光怕湿。被害芽梢生长受阻,表现凋萎、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变以至枯焦,节间短缩、质地变脆,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成虫嗜好黄绿色和浅绿色,多栖息于茶丛叶层中,喜横行、善跳跃。若虫3龄后则变得活泼,善爬善跳,稍受惊动即跳走和沿茶枝迅速下逃。徒长枝芽叶上虫口较多,若虫蜕下的皮留在叶背。 2 发生规律

茶小绿叶蝉年发生代数多,以成虫越冬,翌年早春成虫开始取食孕卵,茶树发芽后开始产卵繁殖。适宜在平均气温17~28℃,时晴

时雨的条件下发生。全年中有2个虫口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5~6月,第2个高峰期在9~10月。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该虫易发生,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太阳出来后逐渐向茶蓬内转移。 3 综合防治方法

3.1 农业措施

3.1.1 清园除草 合理施肥 每年秋茶停采后,茶园进行全面深翻,把清除出的杂草和有机肥混合埋入沟中作基肥。施用的有机质肥为经过堆沤的土杂肥、干鸡粪、厩肥等。有条件的茶园还可实行梯面铺草或种植绿肥。通过秋冬季耕锄与增施有机肥,使茶园土壤变得疏松,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增加,保水保肥性提高,既增强了茶树的抗逆能力,也为茶叶优质高产创造了条件。在除草深翻和施基肥后,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全园进行1次修剪,把鸡爪枝、病虫枝等剪除干净,将剪下的枝叶埋入沟中或集中烧毁。清园后,对茶蓬喷洒石硫合剂液1~2次并进行封园。这样能有效破坏茶小绿叶蝉等病虫害的越冬场所,降低病虫害的越冬基数。

3.1.2 及时分批采茶 发现嫩梢上有卵粒随时去除,可显著降低虫口密度。及时采茶,一是要适当嫩采,既有利于提高茶叶质量又有利于减少害虫;二是采尽秋梢,减少越冬虫害食料。

3.2 掌握虫情 及时防治

利用成虫、若虫在早晨水未干不甚活动的习性,从4月下旬开始,在整片茶园中每隔5d随机检查100张叶片正反面的成、若虫数,然后计算百叶虫口数。根据防治指标及时用药,掌握在夏茶期间百叶虫数有5~9头,秋茶期间为百叶虫数10~13头时,及时喷药防治。若虫孵化高峰期调查在为害盛期,摘下当季的芽(1芽带2~3叶)20个,轻轻剥开嫩梢皮,查看卵数,以卵粒基数作为依据。一般在成虫产卵高峰后的7d,即为若虫孵化高峰期。

3.3 药剂防治绿叶蝉茶叶

3.3.1 植物源农药防治 在茶小绿叶蝉幼虫低龄期适时施用植物源农药,要体现早和快。在低龄幼虫盛期用药,可采用较低浓度;在虫龄偏高时,应以高浓度为好,以增强防治效果。生产上常用药剂:一是使用鱼藤酮,试验表明,7.5%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对茶小绿叶蝉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二是使用苦参碱,以0.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较佳,但药效较缓慢,应提前3~5d施用。这两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均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最好选在阴天下午16:00或傍晚喷药,若24h内喷施2次则效果可达70%~85%。

3.3.2 化学农药防治 试验证明具有内吸性或触杀性的高效低毒农药都比较理想,如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1500倍液,25%联苯菊酯2000倍液等,上述农药可任选1种在茶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前使用,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3.4 物理防治

3.4.1 利用黄色粘虫板(纸) 诱杀 根据小绿叶蝉的趋黄色特点,将黄板涂上环保专用胶,黄板悬挂高于茶树顶梢20cm左右。当该虫跳跃撞击黄板时,将其粘住致死,从而减少田间虫口基数。黄板诱杀属于无害化防治,能较好控制该虫的为害。

3.4.2 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在害虫发生期,每1000m2用杀虫灯1盏,针对茶小绿叶蝉只能短距离跳跃的特点,灯的高度以高出茶树顶梢20~30cm为宜。频振式杀虫灯在山地茶园上对该虫诱杀效果突出。

3.5 信息素引诱控制

利用茶小绿叶蝉信息素进行引诱控制,具有敏感性高、使用方便、不会伤害天敌等优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不同药剂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效果研究
绿叶蝉茶叶 第五篇

绿叶蝉茶叶

不同药剂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效果研究

摘要不同药剂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效果研究表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联苯菊酯水乳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均具有较高的防效,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和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不但防效高、持效期长,而且对捕食性天敌杀伤较小,可作为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的药剂推广。

关键词茶树;茶小绿叶蝉;防效

绿叶蝉茶叶

茶树茶小绿叶蝉是安徽省茶叶上一种主要害虫,受害茶树表现芽叶萎缩、硬化,叶缘或叶尖枯焦,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1,2]。现阶段在茶园的抚育管理中,化学防治害虫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茶小绿叶蝉繁殖高峰期,使用化学防控尤为重要。该虫在防治中,由于农民缺乏必要的植保知识,农药使用不科学,导致防效差,成本高,茶园天敌数量下降,茶小绿叶蝉危害猖獗。为筛选出高效、低毒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杀虫剂,保护天敌,维护茶园生态平衡,笔者于2009年6月选用多种药剂开展了茶小绿叶蝉防效和对捕食性天敌影响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茶叶品种为舒茶早。供试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陕西绿盾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联苯菊酯乳油,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成都皇牌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舒城县舒茶镇九一六茶场。该地区属丘陵坡地,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微酸性,茶树长势较好。供试茶树品种为舒茶早,树龄8年,树高0.9~1.2m,宽1m。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62.5g/hm2(A);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66mg/kg(B);10%联苯菊酯乳油有效成分30g/hm2(C);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有效成分30g/hm2(D);清水对照(CK)。重复4次,每个小区面积30m2,小区之间设置保护行,试验小区随机排列。

1.4试验实施

茶小绿叶蝉
绿叶蝉茶叶 第六篇

绿叶蝉茶叶 绿叶蝉茶叶

茶叶病虫害及绿色防技术
绿叶蝉茶叶 第七篇

绿叶蝉茶叶

茶叶小绿叶蝉信息素诱虫板的应用效果试验
绿叶蝉茶叶 第八篇

茶叶小绿叶蝉信息素诱虫板的应用效果试验

茶产业是我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种植茶叶成为我县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加上管理技术落后,茶树病虫害的发生不断加重,其中茶小绿叶蝉是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茶农种植效益的提高。 信息素是生物体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的化合物的统称,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昆虫交流的方法不尽相同,茶小绿叶蝉是通过嗅觉从而对某种化合物产生特殊的趋性。通过仿生合成技术以及特殊的工艺手段,将仿生化合物添加到诱芯上,并安装在诱虫板上,诱芯释放的特殊气味将茶小绿叶蝉成虫引诱至诱虫板上将其诱杀,从而减少田间虫口基数,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因此,应用信息素诱虫板可以改变依赖于化学农药防治而使害虫抗药性增强,药效降低,同时还使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加重得问题。为此,我们于2009年引进了信息素诱虫板在投产茶园防治茶小绿叶蝉应用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缙云县胡源乡章村村螺丝山茶园,茶园面积60亩,树龄10年,茶树品种是缙云本地种土茶,植株长势均匀。

2.试验材料

性诱剂配套诱虫板:pp黄板(带竹竿),漳州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茶叶常见害虫
绿叶蝉茶叶 第九篇

【鳞翅目食叶型害虫】

茶毛虫

茶毛虫

茶毛虫又名茶黄毒蛾、摆头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是我国茶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为害茶叶,还可为害油茶、柑桔等。幼龄幼虫咬食茶树老叶成半透膜,以后咬食嫩梢成叶成缺刻。幼虫群集为害,常数十至数百头聚集在叶背取食。发生严重时茶树叶片取食殆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0毫米,翅展约28毫米。雌蛾稍大,体翅黄褐色;雄娥稍小,夷褐色。前翅中间有2条淡黄色横纹,翅尖淡黄色区内有2个黑点。雌蛾体末端有黄色毛丛。卵成块产,卵块椭圆形,上覆黄色茸毛。成熟幼虫体长约20毫米,黄褐色。胸部三节稍小。各体节有8个黄色(前期)或黑色毛瘤,上生黄褐色毒毛。全体还密生长短不齐的黄色毒毛。蛹黄褐色,长约9毫米,外有土黄色丝质薄茧,茧长约13毫米。

发生规律 多代性,各地发生代数有差异。在湖南一年发生3代,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各代幼虫发生为害期分别在4~5月,6~7月,8~10月。一般以春、秋两季发生重。幼虫老熟后在茶丛根际落叶土表下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 (1)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人工摘除越冬卵块。(2)摘除各代初孵幼虫群。(3)成虫发生期点灯诱蛾,或利用性激素诱杀雄蛾。(4)结合耕作深理结茧虫蛹。(5)生物防治。利用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防治卵块和幼虫。幼虫期喷洒苏荟金杆菌或茶毛虫核虫多角体病毒。(6)药剂防治。幼虫期喷施90%敌百虫、80%敌敌畏、

50%马拉硫磷、 50%杀螟松、50%辛琉磷各1000~15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酪、20%杀灭菊酯、2.5%溴氰菊酪各5000~6000倍液,或25%灭幼腮1000倍液。

茶毒蛾

茶毒蛾幼虫及为害症状

形态特征: 雌蛾体长约18毫米,翅展约30~40毫米;雄蛾体略小,体翅暗褐色至板栗黑色,前翅基部色深,外横线细黑弯曲,内烟有一较大远圆形的黄白色斑,翅尖有3条短黑斜纹,靠近中横线隐现有2条相互靠近的细黑曲线。后翅色稍浅,无线纹。腹部纵列有3~4个黑色毛丛。卵黄白色。近球形,顶部凹陷、成块状。成熟的幼虫体长23~36毫米,黑褐色,较细长多毛,腹部第一至第四节背面各有一对荤褐色毛束,第五节有一对白色较短的毛束,第八节背面有一对灰色毛束,向后斜伸。背中及体卿有红色纵线。蛹外有丝茧,棕褐色。 茶毒蛾的发生规律: 多数茶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块附在茶树中下部老叶背面越冬。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第一代在3月下旬~4月上旬,第二代在6月上旬~6月下旬,第三代在7月中旬~8月中旬,第四代在8月下旬~10月上旬初孵出的幼虫群集性强,2龄后逐渐分散为害。

防治方法: 1.发生严重的茶园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人工摘除卵块,逐园逐丛检查,发现叶背有黄色绒毛状的卵块,将其叶片摘除,在幼虫孵化前集中堆放在一个小盆中,小盆外再放一个大盆,大盆内放一些水并加入农药,放在茶园胎近,待茶毛虫及茶毒蛾孵化后爬出来,掉在药水中,即可将其杀死,而寄生蜂羽化后可飞回茶园消灭此类害虫。2.人工摘除各代初孵化出的幼虫,集中杀死,同时利用幼虫的假死性,将其震落捕杀。3.于成虫羽化初期在夜晚7~11时点灯诱杀即用100瓦电灯泡或汽油灯高悬于茶丛上,下面放一大盆水,滴入少量煤油,使成虫扑灯掉水而死。4.结合拼作深埋结茧虫蛹。5.生物农药防治,用天力II号(0.12%的灭虫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稀释液,或每667平方米用白僵茵(每毫升含0.1亿~2亿个孢子)l千克兑水l00千克,或每667平方米用BT100亿孢子/克的菌粉50克兑水稀释2000倍喷洒。6.化学防治在春茶结束后进行,用90%的敌百虫、35%的赛丹、25%的亚胺硫磷、50%的马拉硫磷、二溴磷、50%的杀螟松、50%的辛硫磷、80%的敌敌畏等l000~

绿叶蝉茶叶

2000倍稀释液、2.5%的鱼藤精300倍稀释液、lO%的二氯苯醚菊酯、天皇星4000倍稀释液、20%的杀灭菊酯防治。

茶尺蠖

茶尺蠖

茶园尺蠖类害虫种类很多,均属鳞翅目尺蝗蛾科。它们的共同特性是:成虫体较细瘦,翅宽大而薄,静止时常四翅平展,前后翅颜色相近并常有线纹相连。幼虫体表较光滑,腹部只有第6腹节和臀节上具足,爬行时体躯一屈一伸,俗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幼龄幼虫喜停栖在叶片边缘,咬食嫩叶边缘呈网状半透膜斑,后期幼虫常将叶片咬食成较大而光滑的“C”形缺刻。

茶尺蠖是茶园尺蠖类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种类之一。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尤以江、浙、皖、湘等省发生严重。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1毫米,翅展约25毫米。体翅灰白,翅面散生茶褐至黑褐色鳞粉,前翅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及亚外缘线处共有4条黑褐色波状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线纹与前翅隐约相连。外缘有5个小黑点。卵椭圆形,鲜绿至灰褐色,常数十至百余粒堆成卵块,并覆有灰白色丝絮。成熟幼虫体长26~30毫米,黄褐、灰褐至赫褐色,第2~4腹节背面有隐约的菱形花纹,第8腹节背面有一明显的倒“八”字形黑纹。蛹长约12毫米,红褐色,第5腹节两侧有一眼形斑。

发生规律 在长江流域各省一年发生6~7代,以蛹在茶园表土内越冬。翌年3月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4月上中旬发生,可延续至5月上中旬。5月下旬后每月约发生一代,世代重叠。若秋季前期温暖,可促使发生第7代。成虫产卵成堆于茶树枝极、茎干裂缝和枯枝落叶间。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4龄后暴食,食量大。老熟时入土化蛹。

茶蓑蛾

茶蓑蛾

蓑蛾类均属鳞翅目蓑蛾科。种类很多。一般为雌、雄异型,雌成虫往往特化成幼虫型,无翅无足,头部和胸部退化、一生栖息在蓑囊中。雄成虫是蛾子,翅发达,翅面上有鳞片或毛,斑纹简单。幼虫吐丝结成各种形状护囊,囊上粘附断枝、残叶,栖息其中。俗称蓑衣虫、背袋虫、袋子虫、吊子虫、避债蛾等。行动时将头、胸伸出,负囊移动。行动迟缓,在茶园形成危害中心。幼龄幼虫咬食叶片下表皮,留下半透膜斑块,成长以后咬食叶片呈不规则形缺刻、孔洞。严重发生时常将叶片咬食得残缺不齐,甚至啃食树皮,造成枯枝死树。是茶园、果园和其他树木的一类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 茶蓑蛾雄成虫体长约13毫米,翅展约25毫米,深褐色,前翅外缘有2个较透明斑。雌成虫体长约15毫米,较肥胖,黄褐色。后胸及第7腹节环生有淡黄色茸毛。幼虫成熟时体长16~28毫米,黄褐色,胸部各节硬皮板上有褐色纵纹和斑块。雄蛹咖啡色。护囊长25~30毫米,囊外纵列缀结有许多长短不齐的小技梗,排列较整齐。

发生规律 湖南、安徽等省一年发生1~2代,各地不尽相同。一般以3~4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5月下旬开始化蛹。两代幼虫发生期分别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9月上旬至翌年5月。11月以后,幼虫陆续将护囊封闭悬于枝叶上越冬。

防治方法 (1)及时摘除有虫护囊,带出园外集中消灭。(2)发现危害中心及时剪除,严防扩散。(3)药剂防治。在幼龄幼虫期喷洒90%敌百虫、80%敌敌畏、50%杀螟松8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 5%天王星4000~6000倍液。喷药时注意将护囊喷湿。

茶刺蛾

茶刺蛾

刺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刺蛾科,为害茶树的多达几十种。成虫体肥壮,全体密生绒毛和厚鳞粉,大多黄褐或暗灰色,少数问有鲜绿色,前翅靠近外缘常有l~2条斜纹。幼虫体扁,椭圆形或称纸烟形,体上有4列毒刺,俗称“火辣子”、“痒辣子”。少数种类无刺。头小收缩在前胸下,足短小退化。化蛹前结石灰质硬茧壳。幼虫栖居叶背取食,幼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枯黄半透膜,中龄以后咬食叶片成缺刻,常从叶尖向叶基锯食,留下平宜如刀切的半截叶片。幼虫多食性,是茶树、果树等经济作物上的一大类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 茶刺蛾成虫体长约14毫米,翅展约20毫米,体翅灰褐色。前翅从前缘至后缘有3条不明显的暗褐色波状斜纹。卵椭圆形,扁平,单产。幼虫成熟时体长25~30毫米,长椭圆形,前端略大,背面稍隆起,黄绿至灰绿色。体前端背中有一个紫红色向前斜伸的角状突起,体背中部和后部还各有一个紫红色斑纹。体侧沿气门线有一列红点。低龄幼虫无角状突起和红斑,体背前部3对刺、中部1对刺、后部2对刺较长。茧卵圆形,暗褐色,结茧在土下。

发生规律 在湖南、江西等省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茶丛根际落叶和表土中结茧越冬。三代幼虫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盛发。且常以第2代发生最多,为害较大。成虫日间栖于茶丛内叶背,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卵单产,产于茶丛下部叶背。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背面成半透膜枯斑,以后向上取食叶片成缺刻。幼虫期一般长达22~26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anxingchuangye/46090.html

《绿叶蝉茶叶 小绿叶蝉虫咬的茶叶为啥价更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