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创业

叶用甘薯 叶用甘薯:七天就可收一茬的蔬菜

|

【www.dagaqi.com--男性创业】

叶用甘薯:七天就可收一茬的蔬菜
叶用甘薯 第一篇

  [科技苑]七天一茬菜(20121025)

  传统的蔬菜生长周期长,一般来说一个月左右收获一茬蔬菜,而在福建省他们种植了一种蔬菜,只需要7天左右就能够收获一茬蔬菜,他们种植的蔬菜是叶菜用的甘薯,它是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杂交选育而成,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和国家鉴定的叶菜专用型甘薯。其叶梢鲜嫩,无苦涩味,适口性好,且茎叶营养价值高,具有健身、抗癌、延缓衰老等作用,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那么叶菜用甘薯怎么就能七天生产一茬菜?肥水如何管理?采收的时候又该如何采收?本期节目将详细介绍。

种用红薯的栽培技术
叶用甘薯 第二篇

  [农广天地]种用红薯栽培技术 ,如分枝较迟,茎叶生长不旺,叶片细小,应早施壮株肥。如植株生长正常,可少施肥或不施。进入薯块迅速膨大期,如果茎叶早衰,落叶率增大时,可以追施1-2次氮肥,用量根据气候条件和苗情而定。薯块膨大时,如遇天旱,茎叶转黄较早,黄叶数增多时应多施人畜粪水;如土壤湿润,秋雨多,茎叶转黄时,可多施草木灰,天久晴不雨,可多施1-2次,反之则应减少。

  红薯病毒病的防冶

  红薯病毒病发生的内因是种用红薯带有病毒,外因是不良的气候与栽培条件。因此,防治红薯病毒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更新良种,改用脱毒的红薯种。发病严重地区,必须从科研单位或红薯育种、繁殖单位引进、更新良种,改用脱毒、抗毒(或耐毒)红薯优良品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单育、单种、单收、单贮,防止良种感染退化。对新引进、筛选出的优良脱毒红薯种,应单独育苗、单独栽插、单独收获、单独贮藏,最好与普通带毒品种保持一定距离,不可混在一起。在红薯生长期,要加强对可传播红薯病毒病的蚜虫、烟粉虱等害虫的防治,尽量避免新引进良种感染病毒,延缓良种退化,延长良种使用年限。

  3、选用健薯、健苗,及时拔除病苗。未更换良种的农户,头年红薯收获前,应在未发病或发病轻的红薯地,优选无明显花叶症状、单株产量高的红薯,单独挑出留做种用。次年选健康种薯育苗,发现花叶苗及时将整株种薯拔除。栽插时剔除病苗,选健壮薯苗栽插。栽插后发现有生长异常病苗,及时拔除用健壮苗更换。

  4、改进栽培管理技术,增强红薯抗病能力。一是深翻土壤,精细整地,大垄栽培。二是施足农家肥,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平衡施肥,满足红薯营养需求;三是遇持续高温干旱,要设法采取草覆盖等措施保墒、抗旱,降低土壤温度,保持土壤适宜湿度;四是加强对传播病毒昆虫的防治,防止病毒病传播。

  5、化学防治。据试验,对患病薯用“恩益碧”处理,有一定增产效果。具体方法为:

  ①种薯处理:用通用型“恩益碧”每袋兑水100公斤,对红薯种薯进行浸种处理,可降低红薯病毒病发生率,增强薯苗长势;

  ②苗床处理:对已发病或未发病的苗床,用根施型“恩益碧”每袋兑水100公斤浇灌,同时用喷叶型“恩益碧”进行叶面喷施,对减轻薯苗病毒病症状,抑制发病有一定效果;

  ③扦插苗处理:对剪下的薯苗,在扦插前用用根施型“恩益碧”每袋兑水100公斤,浸泡基部8~12小时,可减轻栽插至大田后发病症状,提高红薯产量;

  ④大田处理:薯苗插于大田后,用根施型“恩益碧”每袋兑水200公斤定根,防病增产效果显著。若每亩用红薯专用型“恩益碧”2袋与农家肥或化肥拌匀后做底肥施用,增产效果更好。另外,在使用“恩益碧”防治红薯病毒病同时,用“病毒A”、“病毒王”、“菌毒清”、“83增抗剂”、“病毒宁”、“病毒必克”等防治病毒病专用药剂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更好。

长寿菜栽培技术
叶用甘薯 第三篇

  一、概述

  

  长寿菜,又名叶用甘薯,俗称白薯叶、番薯叶、地瓜叶,是甘薯的叶、叶柄和芽梢部,学名Ipomoea atatas (L.) Lam.,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牵牛花属草本匍匐性蔓生植物。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泛栽培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以收获地下块根为主,叶蔓作饲料,民间也有采食叶作为粗菜。近年发现,薯叶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矿物质钾、钙之来源,而且其病虫害甚少,很少使用农药,比其他叶菜类较抗暴风雨,生长迅速,为良好的夏季叶菜。它在人们追求享受自然的风味中获得重视,在台湾省它作为一种优良的深绿色蔬菜发展很快。

  

  二、特征特性

  

  1.营养成分及食用方法

  以山东红薯叶为样品,每100克鲜叶及叶柄中含水分85.34克,粗蛋白2.74克,粗纤维1.96克,维生素A5为58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14毫克,维生素B20.35毫克,维生素C86.3毫克,钾503毫克,钠19.6毫克,钙195毫克,镁61.1毫克,磷33.8毫克,铜0.4毫克,铁2.66毫克,锌0.3毫克,锰1.19毫克,锶0.83毫克,烟碱酸0.6毫克。

  甘薯叶性味甘平、无毒。风味有点似同属的蔬菜,但质地较为柔软。食用烹饪前,要把叶柄的外皮撕去,再炒或作汤,或凉拌。均宜配上蒜泥或蒜末以增加香味。

  2.植物学特征

  具较大型的地下肉质块根,黄色,少有紫色。茎蔓生,茎节着土后易生不定根。叶心脏形至掌状深裂,叶色有绿色,紫红色、黄色等品种。在我国南方甘薯能开花结实,花形如牵牛花,有紫红色、白色或白中带紫红色条纹。成腋生 聚伞花序,有时单生,总花梗长;花萼深裂,花冠漏斗形,顶端裂片不开展,形如牵牛花。蒴果,种子4粒。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叶用甘薯喜温暖气候,耐高温,不耐霜,耐旱,耐碱。以收获块根为主时,适于种植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叶用甘薯不择土壤,土壤肥沃便可。生长期要求充足的光照。

  

  三、栽培要点

  

  1.栽培季节

  在无霜期内郡可露地种植,但是在气温15摄氏度以下时生长极缓慢,以气温在25~35摄氏度时生长最好,故宜于夏栽。

  2.种苗的繁殖叶用甘薯通常用块樨育苗后再扦插繁殖。春季用地膜育苗比露地育苗早出苗半个月,同时苗量增加40%。

  ①适时播种:春季气温稳定茌14摄氏度时开始播种。用温床播种,需床温达到20~25摄氏度。

  ②苗床准备:苗地选用坐北朝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较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且3年以上未种过葱、蒜、姜、黄麻、芋、木薯的地块作育苗地,精耕细耙,作畦高20厘米、宽120厘米包沟,准备播种。

  ③播种前种薯消毒处理:可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25%多菌灵1000倍掖浸种处理10分钟。

  播种密度每畦排种薯2~3行,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每公顷苗床需种薯22500千克,排薯要注意头尾,不能倒放,薯蒂向上,斜排成45°,薯蒂应在一个水平面上,埋土深度以薯蒂微露土面。排薯种时,畦的两边应留6厘米左右,并铲土3厘米盖膜压土用,每畦排薯盖土后即扣上地膜,两边用细土压住,并扫清膜上的泥土及杂物,以增加透光有利升温。一般播种后15天左右开始出苗,苗高1厘米即将地膜打孔,护苗出膜,并用细土压好洞边膜。

  3.苗期管理苗长出后要常检查地膜内温度,苗高10厘米时,如中午膜内温度35摄氏度时,应及时揭膜,并施一次稀薄水肥,清沟培土护苗。苗长15厘米左右时,及时剪苗假植。假植后3~4天于晴天中午进行摘顶,促使分枝萌发生长。分枝长25厘米许即可割苗定植。

  4.定植

  ①种植地需施基肥:基肥宜用沤熟的农家肥并加过磷酸钙。作高垄宽畦,以防雨季积水,畦宽60~70厘米,种双行。

  ②定植方法:按株距25~30厘米用小铲将土斜向挖起,把薯苗插入;薯苗长约20厘米,入土深度约10厘米。全畦插完后即浇水。

  5.采收 一般在扦插后40~50天即可采收,先收获顶梢,使侧枝萌发,叶片长肥大后,从叶柄基部折下采收。

  6.种薯的保藏秋冬挖地下块根后,选择中等大小、无虫口及破损的薯块,用砂藏或草木灰藏,置于室内,北方应贮于10摄氏度左右的窖内,至春季取出催芽育苗。

  

甘薯根与叶片形态
叶用甘薯 第四篇

甘薯叶
叶用甘薯 第五篇

创新助手报告

——主题分析报告

创新助手平台提供

北京万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4-06-30叶用甘薯

报告目录

报告核心要素......................................................................................................... I

一、主题简介........................................................................................................ 1

二、主题相关科研产出总体分析........................................................................ 1

2.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 ................................................................................ 1

2.2 学术关注趋势分析 ................................................................................ 2

三、主题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

3.1 中文期刊论文 ........................................................................................ 2

3.1.1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 2

3.1.2 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3

3.1.3 发文较多期刊 ............................................................................. 4

3.1.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4

3.1.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8

3.1.6 核心期刊分布数量对比 ............................................................. 8

3.1.7最近相关中文期刊论文 ............................................................ 11

3.1.8被引较多的相关期刊论文 ........................................................ 16

3.2 学位论文 .............................................................................................. 22

3.2.1 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22

3.2.2 学位论文增长趋势 ................................................................... 23

3.2.3 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 ........................................................... 24

3.2.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24

3.2.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25

3.2.6 最近相关学位论文 ................................................................... 25

3.3 中文会议论文 ...................................................................................... 27

3.3.1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27

3.3.2 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 27

3.3.3 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 ................................................... 28

3.3.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28

3.3.5发文较多的人物 ........................................................................ 29

3.3.6最近相关中文会议论文 ............................................................ 30叶用甘薯

3.4 外文期刊论文 ...................................................................................... 30

3.4.1 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30

3.4.2 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31

3.4.3 最近相关外文期刊论文 ........................................................... 31

3.5 外文会议论文....................................................................................... 42 I

保健型蔬菜——叶用甘薯
叶用甘薯 第六篇

新型蔬菜——叶用甘薯
叶用甘薯 第七篇

甘薯叶研究进展_胡立明
叶用甘薯 第八篇

第23卷第1期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Vol.23,No.12002年3月 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 Mar.2002

文章编号:1671-1629(2002)01-0079-06

甘薯叶研究进展

胡立明,高荫榆,陈才水,张文启

(11南昌大学食品系,江西南昌 330047;21广州百花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9)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甘薯叶的化学成分分析,提取物医疗保健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甘薯叶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甘薯叶;化学成分;医疗保健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识码:A

药,(其药)性微凉,味甘涩,无毒;具有通乳汁、溃痈疮、排脓、解毒的功效,主治妇人乳汁不通,痛疮久不溃脓,大便带血及红腹、腹泻等症状1又因为

甘薯,又名番薯、红薯,原产美洲,约在500年前传入我国。由于它具有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

适应性广、容易栽培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很快普及到我国南北各地,现在我国北自辽宁、南至海南都种植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617@10hm以上,成为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粮食作物1过去,甘薯主要用作粮食和饲料,但随着工农业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越来越多地作为工业原料进行多种深加工,现在以甘薯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有淀粉、酒精、味精、柠檬酸、果糖、丁醇、丁酸、丙酮等几百个品种1

甘薯在植物分类上属于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草本植物,若生长在热带地区,四季常绿,开花结籽,为多年生;若生长在温带地区,茎叶经霜冻枯死,成为一年生植物1

甘薯叶是甘薯的叶部分,据资料表明甘薯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1、VB2、VC以及铁、钙、镁等矿质元素,据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6],甘薯叶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刺激消化,治疗便秘,促进胆固醇排泄,防止心血管脂肪沉积,维持动脉血管弹性,保护消化道、呼吸道及关节腔的润滑等功效1我国中药资料上也记载[7]:以(甘薯)茎叶入

[2~5]

6

2

[1]

1112

1 前言

甘薯叶具有耐寒耐贫瘠、适应性广、污染少等天然的绿色蔬菜的特点,甘薯叶日益受到人民的重视,

在香港被称之为/蔬菜皇后0,在美国、日本也被列为/长寿食品0.

甘薯叶能够作为中药治疗多种疾病,说明它含有相当的生物活性成分,又因为它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基本上作为废弃物被抛弃,若能变废为宝,将甘薯叶进行深加工,将会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1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红薯叶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近20a来国内外对甘薯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成果,归纳了甘薯叶提取物的医疗与保健作用,并指出了甘薯叶研究及其保健食品开发方向1

2 甘薯叶化学成分研究

211 蛋白质和氨基酸

据有关资料报道[8],甘薯茎叶蛋白质含量比块根高.据台湾化验分析,甘薯茎尖粗蛋白含量为干重的1211%~2511%,与猪牛肉相当.与叶菜类比较,甘薯蛋白质含量与芹菜、菠菜、雍菜相当,是芡菜和大白菜的116~2倍1

陈定福等分析了渝苏1号、徐薯18、农大红3个品种的化学成分,依他们的研究结果,上述3个

收稿日期:2001-05-16

作者简介:胡立明(1973-),男,湖北黄梅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1

品种的叶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053,11912,2123g/100g[15],其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见表11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80

表1 渝苏1号、徐薯18、农大红的叶氨基酸含量

品种渝苏1号徐薯18农大红品种渝苏1号徐薯18农大红

天冬氨酸012610125401309亮氨酸012180121101263

苏氨酸011140111401139酪氨酸010890108801106

丝氨酸011040110501132苯丙氨酸011360113301165

[10]

第23卷

g/100g

谷氨酸012990131001380赖氨酸014190116101195

甘氨酸011400113201162组氨酸010530105001058

丙氨酸011400114001174精氨酸011320112701154

缬氨酸011480115101187脯氨酸011250112601153

蛋氨酸010390103101039色氨酸011430105001052

异亮氨酸011160111501142

上述3个品种均不含半胱氨酸1

WalterWilliamM.[9],MaedaE.E.

[11]

[12]

日本人HinroshiIshida等[13]研究了当地的两

,Begum

个品种koganesengan、Beniazuma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依据他们的结果,koganesengan品种甘薯叶中蛋白质含量为318g/100g,Beniazuma品种甘薯叶中蛋白质含量为317g/100g,这两个品种的氨基酸组成见表21

g/100g

苏氨酸1113911036脯氨酸1108401993

色氨酸0136101291丝氨酸1106201993

khaleda,台湾的LinYaw-Huei等人的研究综合表明:甘薯叶蛋白质含量低(115~519g/100g),能量低(6712~7918kJ/100g),但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而且氨基酸模式与FAO推荐的基本一致,仅蛋氨酸轻微缺乏1

品种koganesenganBeniazuma品种koganesenganBeniazuma

异亮氨酸1106201960缬氨酸1133611230

叶用甘薯

亮氨酸2103711834组氨酸0153701486

赖氨酸1129211187精氨酸1124811111

表2 koganesenan和Beniqzuma品种甘薯叶中氨基酸组成

蛋氨酸0140501367丙氨酸1147811295

半胱氨酸苯丙氨酸0141301469天门氨酸2188021805

1133611208谷氨酸2172721676

酪氨酸0183001723甘氨酸1124711243

依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这两个品种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FAO所推荐的氨基酸比例,但与陈定福等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的是,这两个品种的叶中含有半胱氨酸,但其粗蛋白含量仍在115~519g/100g1212 糖类物质

21211 膳食纤维和可溶性多糖

甘薯叶总膳食纤维含量为5190~710g/100g[13],是干甘薯叶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也含有少量木质素性膳食纤维1

北京理化测试中心从西蒙1号甘薯叶粗制剂中分离纯化到具有止血作用的活性多糖)))多糖制剂Ó

[10]

[14]

213 维生素和矿物质

甘薯叶中含有丰富的VC、VB1、VB2,国产甘薯叶VC含量为18~24mg/100g[15]1日本甘薯叶VC含量在60~90mg/100g[13,16,17]1TakebeMas-sagkom等研究发现,VC含量与叶片蔗糖酶含量呈正相关,在收获季节时达最高值,叶面喷施尿素将使VC增加108%~121%,而遮光将使其VC减少62%~81%1甘薯叶直接阳光曝晒干燥将导致VC全部损失,而在密闭对流干燥器中干燥能最大限度保留VC[19]1

日本两个甘薯品种koganesengan和Beniazu-ma[13]叶中所含VB1、VB2分别为128Lg/100g和53Lg/100g,254Lg/100g和248Lg/100g,国产甘薯叶还没有见到其中VB1、VB2含量的报道1

Mosha-Tc等的研究报告[20]表明,甘薯叶中Ca含量在83164~229134mg/100g,K含量在145197~780119mg/100g,Na含量在11156~21131mg/100g,Mg含量在43102~110130mg/100g,Fe含量在0196~5190mg/100g,Zn含量在0140~2124mg/100g1PaceR.D1

[21]

[18]

,在总膳

食纤维中大部分是不溶性膳食纤维,少量是可溶

,除此之外,没有见到关于甘薯叶中多

糖的报道121212 还原糖

国产渝苏1号、徐薯18、农大红甘薯叶还原糖含量分别为01544,01590,01504g/100g;可溶性糖分别:01720,01720,01704g/100g;总糖含量分别为:21600,21580,1150g/100g;淀粉分别为:11692,11[15]1

等也认为甘薯叶是Ca、Fe、Zn的

第1期 胡立明等:甘薯叶研究进展 81214 类胡萝卜素

甘薯叶B-胡萝卜素含量:013~016mg/100g,在生长期含量稳定.也有人认为甘薯叶中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高318倍1215 黄酮类化合物

刘法锦等从番薯藤叶中分离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和两种有机酸,这种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7,3.,4.-三甲氧基槲皮素

[22]

[2]

[16,17]

二烯酸(占7186%)1

谭桂山等从引种的巴西甘薯叶石油醚和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B-谷甾醇、木栓酮、乙酰-B-香树脂醇、咖啡酸等4种脂溶性成分1此外,RoughanGrattan[32]利用二步TLC法分离到磷脂酰甘油1

1

3 甘薯叶提取物的医疗与保健作用

311 增强血小板作用

西蒙1号甘薯叶粗制剂对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率达70%,经毒理研究及临床观察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电镜观察,提示西檬1号有促进巨核细胞恢复及促进血小板形成的作用。实验室检查,提示有促进血小板功能恢复的可能

[33]叶用甘薯

向仁德等引种的巴西甘薯叶的乙醇提取物

中,用柱层析和加压柱层析的方法,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有5个已确定为黄酮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槲皮甙

[23]

,山奈素-4.,7-二甲醚,商陆黄素,

槲皮素,槲皮素-3.,4.,7-三甲醚1

邹耀洪用HPLC,通过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检测和采集光谱,从国产甘薯叶中分离出4种黄酮类化合物,并鉴定了结构,它们分别被鉴定为:槲皮素,槲皮素-3-O-B-D-葡萄糖-(6y1)-a-L-鼠李糖甙,4.,7-二甲氧基山奈酚,槲皮素-3-O-B-D-葡萄糖甙[24]1

谭桂山等也从引种的巴西甘薯叶中分离出槲皮素,台湾人Yan-HwaChu从台湾产红薯叶

[25]

1

甘薯叶多糖制剂Ó能够刺激低血小板动物血小板生成素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止血和增强血小板作用,而对正常动物没有任何影响[34]1312 抗肿瘤作用

刘连瑞

[35]

等报道,西蒙1号甘薯叶提取物具

中分离出槲皮酮和杨梅黄酮并且含量还相当丰富,达143178mg/kg和155187mg/kg[26]1216 激活剂和抑制剂

台湾LinYaw-Huei[27]等1986年发现甘薯叶水提取物中含有胰蛋白酶激活剂(TrypsinActiva-tor,TA)和抑制剂(Trypsininhibitor,Ti),1994年他们用水抽提甘薯老叶,经(NH4)2SO4沉淀和CM-Sephadex、DEAE-celluloseSephadexG-100柱层析得到两种TA:SPTAÑ和SPTAÒ,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大于10和近10,台湾WangHuei-Yi等利用15%SDS-PAGE从当地5种甘薯叶中分离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1000和14000的Ti11995年,AlmazamA.M.也在TV-82-155甘薯叶中发现了Ti,而且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1

Mosha-Tc等[30]发现热烫可以减少甘薯叶中T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连续在水中热烫10min,甘薯叶中Ti活性可以减少5213%1217 其他化学成分

韩英等[31]将甘薯叶水蒸汽蒸馏,乙醚萃取,用重氮甲烷(CH2N2)乙醚液甲酯化,进行GC-MS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92个色谱峰,其中鉴定出17个化合物,含量占总组成的95109%,主[29]

5

5

[28]

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进而引起肿瘤组织出血性坏死,对白血病有一定疗效。313 抗突变性

台湾林金源[16]等利用Amestest(安氏试验法)试验表明:台湾CN1364-24,CN1367-2等6种甘薯叶水萃取物对2-amino-3-methylimidazo(4,5-f)quinoline(IQ)具有显著的抗突变性,没有发现致突变性1314 免疫增强作用

西蒙1号甘薯叶片药物对轻度损伤的肝功能有恢复作用,经毒理研究及临床观察均无明显毒副作用,无禁忌症[37],说明其有一定免疫增强作用1

以特白一号甘薯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维康0,饲喂用环磷酰胺抑制免疫机能的动物及高脂模型动物,临床结果表明,/维康0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和防治高脂血症作用,对脾气虚和脾不统血症有良好的可靠的保健治疗作用[38]1315 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

由于甘薯叶中含有一定的水溶性膳食纤维(018~019g/100g),Innamietal(1998)报道,这部分水溶性膳食纤维已经证实可以降低小白鼠肝部[13]1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82 第23卷

4 甘薯叶的研究方向

411 加强特用甘薯的研究

甘薯叶是甘薯的叶部,加强菜用甘薯叶的甘薯,药用甘薯(如西蒙1号)品种的选种、遗传、种植的研究1

药用/西蒙1号0(SimonÑ)是巴西联邦国立农科大学郑西蒙教授发现的一种具有独特医疗保健作用的特种甘薯1经测定,/西蒙一号0甘薯茎叶含有宝贵的血卟淋、多种有益的矿质元素(如Ca、Mg、Fe、Zn)、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1经临床医用证明,该品种具有显著的止血功能,对治疗各种出血有显著疗效,此外,该品种还具有明显抗衰老的保健功能,然而,由于产量的原因,该品种至今未得到普遍推广1所以,应该深入研究特用甘薯的育种及栽培特性1

412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功能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活性自由基清除剂[39],具有调整免疫和内分泌作用,还有抗癌、抗炎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是有希望在新兴的功能食品中发挥作用的生物活性因子1据记载[41],甘薯叶医疗保健作用与黄酮类化合物有关1因此,深入研究甘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种类、结构、功能及其功效机制确有必要1另外,黄酮类化合物是易分解化合物,从甘薯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怎么样保证它在提取过程中及提取后的产品、加工复合过程中仍具有活性,值得深入研究1413 活性多糖及其功能研究

活性多糖是公认的功能食品因子,具有抗感染[42]、降血糖[43]、降血脂[44]等多种功能作用1目前,已发现甘薯叶多糖制剂Ó具有增强血小板作用1但甘薯叶中有多少种多糖,每种多糖各有什么作用,同一种多糖结构、构象、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都需要深入研究1414 活性蛋白复合物研究

甘薯叶活性蛋白的组成,它是糖蛋白还是脂蛋白,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都不得而知,都需要进一步研究1

415 膳食纤维及其功能

尽管有人研究过,但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甘薯叶中的膳食纤维结构怎样,组成如何,有什么样的功能等都需要深入研究1

[40]

5 小结

由于甘薯在我国大量种植,并且传入我国也有400多年了,所以,我国人民对甘薯很熟悉.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就有食用甘薯藤的饮食习惯,但大部分甘薯叶却被抛在田边,白白浪费掉了.如果能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甘薯叶进行精深加工,开发出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保健食品,不仅能够变废为宝,而且有利于农民增收,将有着十分重大的经济和现实意义1参考文献:

[1] 杨立明,陈赐生1浅谈甘薯综合开发利用

[J]1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5,(2):44

~451

[2] 孙兴勤1保健蔬菜)))甘薯叶[J]1云南农业科技,1994,(2):46~471

[3] 卢新建,吕美琴1甘薯茎叶菜用及栽培技术

[J]1杂粮作物,2000,20(4):44~451[4] 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1食物成分表

[M]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1221[5] TrichopoulouA,VasilopoulouE,HollmanP.Nu-tritionalcompositionandflavonoidcontentofed-iblewildgreensandgreenpies:Apotentialrich

sourceofantioxidantnutrientsinthemediter-raneandiet[J].FoodChemistry,2000,(70):319~3231

[6] 佘纲哲1食品资源化学[M]1汕头:汕头大

学出版社,1996,1301

[7] 江苏新医学院1中药大辞典(下册)[M]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4101

[8] 王建玲,刘学庆,林祖军,等1特用甘薯的研叶用甘薯

究进展及综合开发利用[J]1杂粮作物,2000,20(3):43~491

[9] WalterWilliam.Laboratorypreparationofaxan-tho-proteinconcenstrationfromsweetpotatoleaves[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1978,26(5):1222~1226.

[10]MaedaEE.Effectofsolardehydrationonamino

acidpatternandavailablelysinecontentinfourtropicalleafyvegetabls[J].ElologyofFoodandNutrition,1985,15(3):273.

[11]Begumkhaleda.AhmedKamaludkin.Nutrition

第1期 胡立明等:甘薯叶研究进展 83BangladeshPharmJ,1978,7(4):15~18.[12]LinYaw-Huei.SolubleleafproteinofSweet

potatocultivars[J],BotanicalBulletinofAca-denmiaSinica,1986,27(2):175.

[13]HiroshiIshida,HirokoSuzuno,NorikoSugiyama.

Nutritiveevaluationonchemicalcomponentsofleavesstalksandstemsofsweetpotatoses[J].FoodChemistry,2000,68:359~367.

[14]TsukviAkio,SuzukiAtsuko,OguchiEtsuko.

Amountsofdietaryfiberandothergeneralcom-puterinleaversandstalksofsweetpotatoes[J].NipponKaseiGakkaishi,1993,44(10):887~891.

[15]陈定福,杨家泗,李坤培,等1甘薯/渝苏1号0茎、叶、蔓尖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J]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1):69~731[16]KoizumiHideoYaduiAkem.Determinationofv-i

taminspoluphenolsandmineralsinrootsandfo-liageofsweetpotato[J].ShokuhinSogoKenkyushoKenkyuHokoku,1991,55:1~8.[17]KoizumiHidelo,YasuiAkemi,SuzukiTodanae.Evluationofvitaminspolyphenolandmineralsin

rootsandleavesofipomoeabatatas[J].BaiomasuHenkauKeikakuKenkyuHokoku,1989,18:104~112.

[18]Takebemasako,Yoneyama,TadAkatsa.Plant

叶用甘薯

growthandascorbicacid1.Changesofascorbicacidconcentrationsintheleavesandtubersofsweetpotao(ipomoeabataslam)[J].NipponDojoHiryogakuZasshi,1992,63(4):447~454.[19]MaedaEE.Retentionofascorbicacidtotal

caroteneinsolardriedvegetables[J].JouralofFoodScience,1981,46(4):1288~1290.[20]Mosha-Tc.Proximatecompositionandmineral

contentoftaniaselectedvegetablesandtheeffectoftraditionalprocessingontheretentionofascorbicacidriboflarinandthiamine[J].PlantFoodsforHumanNutrition,1995,48(3):235~245.

[21]PaceRD.Calcium,iroaandzinecontentofjewel

sweetpotatogreensasaffectedbyharvestingpractices[J].JournalofFoodScience,1985,50(40):940~941.

[22]刘法锦,金幼兰,彭源贵,等1番薯藤化学成

[5521

[23]向仁德,丁健辛,韩英,等1引种的巴西甘薯

叶化学成分研究[J]1中草药,1994,25(4):179~1811

[24]邹耀洪1国产甘薯叶黄酮类成分研究[J]1

分析测试学报,1996,15(1):71~741[25]谭桂山,徐平声,戴智勇1引种巴西甘薯叶

化学成分研究[J]1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5,7(4):44~461

[26]Yan-HwaChu.Flavonoidcontentofseveral

vegetablesandtheirantioxidantactivity[J].

JournaloftheScienceofFoodandAgriculture2000,80:561~5661

[27]LinYaw-Huei.SolubleleafProteinofsweet

叶用甘薯

potatocultivars[J].BotanicalBulletinofAca-denmiaSinica1986,27(2):180~861[28]WangHuei-Yi,Kai-wunYeh.Cultivardifer-encesintrypeininhititoryactivitiesofsweetpotatoleavesandtubelousroots[J].Taiwania,1996,41(1):27~34.

[29]AmimazamAM.Antinutrionalfactorsinsweet

potatogreens[J].JournalofFoodComposition

andAnalysis,1995,8(4):363~3681

[30]Mosha-Tc.Nutritivevalueandeffectofblanch-ingofthetrypsinandchymotrypsininhibitorac-tivitiesofselectedleafyvegetables[J].PlantFoodsforHumanNutrition1999,54(3):271~2831

[31]韩英,向仁德1甘薯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研

究[J]1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2,4(3):38~401

[32]RoughanGrattan.Asimplifiedisolationofphos-phatidylylycerol[J].PlantScience,1986,43

(1):57~621

[33]黎盛蓉,唐果成,齐振华,等1西蒙一号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50例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

血液学杂志,1992,5(1):8~101

[34]李明文,张明,董苍玉,等1番薯叶多糖制剂

的升血小板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J]1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3,25(4):261~2631[35]刘连瑞1甘薯叶茎提取物血病初步观察[J]1中国甘薯,1987,(1):1401

[36]林金源,李辉,高青松,等1甘薯叶水萃取物

之抗变性[J]1食品科学(台湾),1993,20(

番薯叶的功效与作用
叶用甘薯 第九篇

 番薯叶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防癌抗癌 提高免疫力 健脾养脾 治疗便秘 止渴 补血 通乳 止血

禁忌人群:肠胃积滞者,不宜多食番薯叶。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番薯叶。

详细信息

目录 

番薯叶的食物介绍番薯叶的保存秘诀番薯叶的选购技巧番薯叶的食用方法番薯叶的烹调方法番薯叶的搭配宜忌番薯叶的生活妙招

番薯叶的食物介绍

番薯叶,又称白薯叶、甘薯叶、地瓜叶、山芋叶,为旋花科牵牛花属,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番薯叶原产于热带美洲,于明朝从菲律宾引入中国,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地瓜秧蔓顶端的10~15厘米及嫩叶、叶柄合称茎尖,这是地瓜茎叶中食味更好的部分。

番薯叶的保存秘诀

在国外,一般是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来保存番薯叶。

番薯叶的选购技巧

选购番薯叶时要挑选新鲜,无黄叶的。

番薯叶的食用方法

番薯叶宜熟食,每餐建议食量约为50克。

番薯叶的烹调方法

番薯叶去涩味 先烧开一锅水,放几滴油,把洗净的番薯叶焯一下,水再开后即可把菜捞起。

番薯叶的搭配宜忌

宜: 番薯叶宜与猪肉同食,帮助吸收营养。 不宜: 番薯叶不宜与青椒同食,会破坏维生素A。

番薯叶的生活妙招

健脾开胃蒜香番薯叶 材料:大蒜(白皮)10克,辣椒(红、尖)30克,酱油膏20克,植物油20克,番薯叶300克 方法:番薯叶摘下叶片,洗净,放入滚水中氽烫一下捞出;大蒜去皮切末;红辣椒洗净去蒂,也切末;锅中倒入适量油烧热,放入红辣椒和蒜末爆香,再加入酱油膏炒匀;淋在烫好的番薯叶上,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anxingchuangye/22118.html

《叶用甘薯 叶用甘薯:七天就可收一茬的蔬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