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范文(通用17篇)

|

【www.dagaqi.com--创业指导】

党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教育党员和积极分子的课程。各级党组织定期通过党课向党员和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纪律和党的基本知识都要教育。党课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的文章17篇 ,欢迎品鉴!

【篇1】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可划分三个大的阶段。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96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大好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这种发展,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这样,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政府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进行的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共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为了便于纪念党的生日,我们党把1921年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从南昌起义到人民军队的建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断然决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二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三、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变。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队宣告战败投降。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为最后打败蒋介石、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重要准备。1949年3月,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它的推行,表明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它能够发动起来,反映了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求强求富的强烈渴望。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短短几年内一连串接踵而至的胜利,使得人们相信中国富强的目标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七、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1966年5月,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二)、林彪集团的覆灭

  党的九大以后,当时党的副主席林彪极力想强班夺权,秘密策划武装政变,被党中央及时发觉。1971年12日深夜,林彪决定投敌叛国,爬上256号三叉戟专机,仓狂出逃,13日凌晨,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落,机毁人亡。一场反革命政变被彻底粉碎。

  (三)、同“四人帮”的斗争

  “文化大革命”的长期持续和几经反复,使人们对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厌倦情绪越来越强烈。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的迫切要求。十大以后,党内围绕着动乱与反动乱、篡权与反篡权、整顿与反整顿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1976年1月8日,人民最爱带的好总理周恩来逝世。在“文化大革命”进入第十个年头时,广大干部群众长期郁积的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和对“四人帮”的愤恨,终于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爆发出来。4月4日清明节这天,二百多万人民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象“四人帮”发出声讨。1976年9月9日,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毛主席逝世后,“四人帮”更加猖獗向党进攻。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八、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结束“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但是,十年浩劫留下的后果十分严重,要在短期内消除这场内乱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是很不容易的。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最大历史关头召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

  九、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三中全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由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全面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逐步形成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滚动的格局。根据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在外交政策方面也进行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党和国家的发展处于又一个紧要关头。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的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长期以来的东西方两极冷战结束了。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了动摇。在此关键时刻,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样本着“一国两制”原则,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新的世纪新的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家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和把握形势,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足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6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党。历经磨难,斗志弥坚,千锤百炼,更加坚强。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篇2】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100年,是开创历史、奠定基业、开辟未来的10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树立正确历史观的根本指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总结运用。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学习党史、国史提高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会议上,在考察革命纪念地的重要活动中,在其他许多重要场合,多次引述历史、评价历史、总结历史,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对诸如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样事关全局的重大历史问题表明了态度、进行了阐发,为全党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科学对待党的历史、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善于运用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宏阔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视野,对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对历史规律进行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为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就要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就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辩证唯物的观点,正确看待党走过的道路;就要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历史与现实、研究与宣传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真正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捍卫好党的百年历史。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汉书·艺文志》曰“秉要执本”,意思是说,总结历史,要抓住主要的、根本的东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壮阔宏伟、气象万千。在这么多的内容中,怎样才能把握其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十分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其主题和主线是什么、其主流和本质是什么。

  关于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习近平同志2010年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要牢牢把握这些内容,牢牢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

  关于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可以从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来把握。

  关于党的不懈奋斗史,我们要记住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三个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一个方面的根本成就和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三个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分别和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一根本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在讲完“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之后,分别从5000多年、500年和60多年的历史跨度论述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

  关于党的理论探索史,我们要记住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第一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关于党的自身建设史,我们要记住两个工程,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的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一个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历史。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民族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的事业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建设把党锻造得坚强而有力量。

  进一步说,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管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初心使党永葆政治本色,使命使党永具前进动力。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中,体现在党勇于牺牲、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之中,体现在党百折不回、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之中,体现在全党上下主动请缨、万死不辞的担当精神之中,体现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之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坚持的党性修养之中。

  无论是党的事业,还是党的建设,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无论是不忘初心,还是牢记使命,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再进一步说,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具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的政党,是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明确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受到人民衷心爱戴和拥护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定不移沿着正确路线和道路不断前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善于坚持党的领导,具有卓越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富有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奋斗不息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具有强大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保持坚强严密的组织体系,既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又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既具有世界眼光、注重互学互鉴,又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党。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那将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还要多的人口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必然是世界性的。到那时,中国成为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建成的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党的自我革命也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伟大的历史作用。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忠诚和实干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3】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12月14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于新闻楼317组织党课培训。本次党课培训由新闻传播学院优秀辅导员赵启圣老师主讲。

     课上,赵老师围绕中国共产党99年的历程与启示、党的发展与完善、党的总纲部分详解等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首先,赵老师对中国共产党99年奋斗历程进行了重点介绍。他通过分析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南昌起义、文革等内容,让大家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曲折发展之路,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也是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其次,赵启圣老师带领大家对党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并要求同学们要以自觉、主动、认真的态度学习新党章。

     会后由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孙君兰作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即将过去的一百年里,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下个一百年继续谱写出更加壮丽的光辉篇章,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如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过这次党课的学习,学员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了解了初心和使命的意义,也更加珍惜当下的机会和挑战,希望同学们以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党员要求,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不畏艰难、不惧险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新时代新青年。

【篇4】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目录:

  1.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2.九十八年艰辛与辉煌

  3.光明的使者幸福的源泉

  4.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第一部分: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历史量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

  意义一: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意义二: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

  意义三:是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35年——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992年——邓小平理论成形

  1978.12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

  第二部分:九十八年艰辛与辉煌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北京“五四”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7.23-7.31;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深远意义: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时间:1922.7.16-7.23;地点:上海南成路辅德里625号

  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3.6.12~6.20;地点:广州

  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不断兴起和走向高潮。

  5.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日—22日;地点:上海

  6.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4.27-5.9;地点:武汉

  7.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18-7.11;地点:莫斯科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4.23-6.11;地点:延安

  意义:为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15日-27日;地点:北京

  意义: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0.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69年4月1日-24日;地点:北京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意义: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2年9月1日-11日;地点:北京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地点:北京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2年10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年9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意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2.11.8-11.14;地点:北京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7.10.15-10.21;地点:北京

  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2.11.08-11.12;地点:北京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7年10月18日;地点:北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第三部分:光明的使者幸福的源泉

  是谁把光明播撒在中国人民头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习总书记指出: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指给了人民奋斗的目标,他领导人民走向复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未来中国的前途和发展,所以说共产党是胜利的保障,幸福的源泉!

  第四部分: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1.坚定维护核心,既要靠内生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也要靠组织凝聚、纪律约束、制度保障。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2.坚定的信仰信念源自理论上的高度认同,铸牢维护核心的信念首先必须强化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引领。坚定维护核心的政治站位,高举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时代精神旗帜。

  3.坚定认真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专题教育和基层学习教育,全面做好思想清理和组织清理工作,切实纯洁思想、纯洁队伍。

  4.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重要保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坚定维护核心信念的内在要求。

  5.维护核心、对党忠诚,在重大任务考验面前最能检验。

【篇5】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时间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雨。回顾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的艰苦岁月和辉煌的历史,感慨万千。

  1921年7月23日,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开拓天地的大事。这一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次党纲,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会议召开标志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积分推进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北伐战争,将革命推向全国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失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建立革命军队,开始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之路,第五次反包围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了艰难的长征,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指导思想,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导,抗日战争开始后,积级提倡国共同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合作抵抗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为了和平建立国家,为了危险的国家,向中国中国解放了新的民族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历史开始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全面恢复和发展全国人民经济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同时进行的三大改造在1956年基本完成,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变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共产党创造了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实施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建国以来党历史上有着深远意义的转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多年来,我国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基本建设大规模开展,部分高新技术领域也取得进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政策,初步建立了中国以宪法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中国逐渐走向依法治国道路。对外加强共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颠覆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交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的和平共处5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标准,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寻求同存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恢复了中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设,两国关系正常化。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召开亚太经济组织会议的2008年奥运会胜利,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才能真正释放国家,才能真正引领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呼吁力,是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我作为初中生的心理常常感叹共产党的不懈精神,感叹共产党的好,我要努力学习,跟着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而奋斗。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2011年,90年来,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挫折,有错误,但谁也不能否认,成就巨大,业绩辉煌。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危机、社会各阶层探索失败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革命正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被侵略奴役的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着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在国力强劲的同时,中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1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让学生了解共产党艰苦岁月的辉煌历史的伟大意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爱党,跟进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社会主义建设增添砖块。

  本文回顾了党的建立、发展、成长,总结了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新中国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集中领导了经济建设,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使人民富裕,国家逐渐成为强大的历史。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新中国只有围绕共产党领导的核心才能繁荣。

【篇6】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让我们广大党员认识到了新事物发展之初的艰难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强大生命力。习主席曾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一、我党发展史上的艰难时期
  (一)黑暗统治下应运而生。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中国先进分子在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必须建立一个布尔什维克式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从1920年初开始,中国先进分子从各方面展开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从建立地方组织开始的。最早酝酿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2月,为了摆脱反动当局的迫害,陈独秀决定离京赴沪,李大钊在护送他去天津乘船的途中,二人交换了建党的意见,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展开建党的准备工作。4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中国名字叫吴廷康来华,在北京与李大钊等会晤,后经李大钊介绍又去上海会见陈独秀,商讨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酝酿,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邵力子等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秋到1921年上半年,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等在北京;
  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湖南;
  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湖北;
  谭平山、陈公博等在广东;
  王尽美、邓恩铭等在山东;
  张申府、赵世炎、周恩来等在法国;
  施存统、周佛海在日本,也都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或开始建党活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3号秘密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
  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代表陈公博;
  留日学生代表周佛海。包惠僧受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来自7个地方,代表着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也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地党组织的报告,起草了党的纲领和决议。7月30日晚,会议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中共一大在代表少、局势乱的背景下召开,但它的成功预示着一个伟大的政党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二)关乎生死存亡的遵义会议。1934年11月,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付出了空前惨痛的代价,由从江西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仍按原定计划,继续向湘西前进。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行动企图,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在此危急关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当时军事态势,力主放弃原定北去湘西会合红2、红6军团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摆脱敌人,争取主动。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分别从回龙场江界河、茶山关渡过乌江,1月7日晨,红军先头部队进占黔北重镇遵义。
  截至此时,王明“左”倾错误统治全党已达4年之久,给党和红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还在中央苏区时,许多干部就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产生怀疑和不满,一些军团指挥员在作战电报、报告中提出批评意见,有些同志甚至同李德发生激烈的争论。这时,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军事顾问李德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会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
  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周恩来为团长,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遵义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召开的,集中地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些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取得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屡遭挫折的红军从此有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
  (三)抗日战争中反清剿斗争。1941年和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最为猖獗的时期,是中国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时期,也是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由上升转入下降的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困难局面。日本为了把中国作为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基地,妄图在短期内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于是集中主力部队,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进攻,对沦陷区残酷地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在华北,日军把1938年底在华北推行的“治安肃正运动”扩展为凶狠毒辣的“治安强化运动”,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从1941年春到1942年底,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以“反共”与“建立东亚新秩序”为中心口号的“治安强化运动”,把整个华北划分为“治安区”即敌占区、“淮治安区”即敌我双方争夺的游击区、“非治安区”即敌后抗日根据地。然后对这三种不同的地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在敌占区,日军以“清乡”为主,普遍建立汉奸政权,强化保甲制度,镇压人民的反日运动,进行奴化教育和政治欺骗,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在游击区,日军推行“蚕食”政策,大量修筑公路网、碉堡群、封锁沟、封锁墙和岗楼,制造“无人区”,以防止人民武装深入游击区和敌占区活动。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以“扫荡”为主,实行极其野蛮残忍的“三光”政策。
  在人民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处于下降阶段。从1941年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兵力由50万减少到40万,干部损失很多;
  根据地面积缩小了1/6,人口也从1亿降到5千万;
  生产遭到破坏,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发生极大困难,没有任何外援。这时几乎弄到没有衣穿,没有油,没有菜,没有纸,战士没有鞋袜,伤病员没有医药,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境地。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宣称华北的共产党军队败局已定。
  针对敌人进攻的新形势,1941年11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确定了敌后军民对敌斗争的方针是坚持长期的、分散的游击战争,采取一切斗争方式与敌人周旋,节省与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待有利时机。终于在1945年迎来了战略反击,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1965年11月10日发表在上海文汇报上由姚文元署名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此后,全国上下进行了红卫兵运动和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支持青年学生到全国各地去“煽文化大革命之风,点文化大革命之火”
  1967年元旦,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题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社论根据毛泽东1986年12月25日在一次会议上的谈话内容,提出1987年“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号召“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从此,“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夺权阶段。
  1967年1月4日,张春桥、姚文元以“中央文革小组调查员”身份从北京回到上海,紧急策划夺权。4日、5日,上海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先后被造反派夺权。这就是当时所谓的“一月革命”。毛泽东支持了这一夺权事件,肯定了上海的“一月革命”,把它看作贯彻“文化大革命”方针,彻底改组各级领导的有效方式,认为“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
  这样的严重局势,引起了新中国开国元勋们的担心和忧虑。在1967年1、2月间的中央军委会议上和在2月11、16日周恩来主持的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政治局碰头会上,政治局委员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和国务院主管经济工作的余秋里、谷牧,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同林彪、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进行了严正的斗争。毛泽东对于批评“文化大革命”十分不满,于2月18日夜,严厉批评了这些老同志。从2月25日至3月18日,中央召开了7次“政治生活会”。江青、康生、陈伯达、谢富治、叶群等以“二月逆流”的罪名,对提意见的老同志进行围攻和批判,周恩来也受到责难。同时,他们借机掀起所谓“反击全国自上而下的复辟逆流”,更大规模地打击迫害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此后,中央政治局停止活动,中央文革完全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
  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被压下去之后,无政府主义的狂潮更加高潮。196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把1936年薄一波等人经刘少奇请示中央批准决定出狱一事,错定为“自首叛变”,并说这是一个“长期隐藏在党内,窃据了中央和地方党政领导机关的重要职位”的所谓“叛徒集团”。这样,全国刮起了“揪叛徒”的恶风,矛头直指刘少奇,诬蔑他是“叛徒集团的头子”。
  7月18日在中南海组织召开“批判刘少奇大会”,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夫妇进行批判,并对刘少奇实行抄家和人身迫害。7、8月间,康生、谢富治、戚本禹等煽动组织“揪刘火线”,围困中南海,冲击国务院。
  从1967年1月上海夺权起,至1968年9月初止,经历了20个月错综复杂的斗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勉强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实现了所谓的“全国山河一片红”,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夺权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当时,毛泽东认为“文化大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夺权斗争”和全面内战,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冤假错案遍及全国,给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了空前灾难。
  二、我党发展史上的辉煌时刻
  (一)抗战得胜利举国齐欢。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继续向胜利的方向发展,盟军在欧洲取得了彻底战胜德意法西斯的巨大胜利。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在中国战场上,坚持在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削弱日伪,发展我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的指导方针,从5月12日开始,向日、伪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中国的抗日战争随即进入全面反攻阶段。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解放区“军民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诚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10日至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受降及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命令华北、华中和华南各解放区的人民军队,迅速前进,收缴敌伪武器,接受日军投降,并命令冀热辽边区的人民军队迅速深入东北。在党中央的指挥下,根据地军民纷纷出击,在各战场上向敌伪军举行了全面大反攻。
  在苏联红军及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在解放区军民的全面反攻下,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苏、美、英、中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告无条件投降。16日,日军大本营在下达“停止战斗行为”的命令同时,又命令日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自卫可以采取战斗行为”。由于日军宣布投降又不放下武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反攻作战仍继续进行。9月2日,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胜利结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华夏同庆。1949年4月21日,也就是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的第二天,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在第四野战军严密监视帝国主义动向的情况下,第二、第三野战军于21日凌晨,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中华民国的彻底覆灭。5月3日解放杭州。27日攻占上海。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在武汉以东的团风、武穴间200余公里的地段上强渡长江,16、17两日,解放华中重镇武汉三镇。与此同时,华北各兵团于4月20日攻克太原。第一野战军于5月20日解放西安。接着,各路野战军分别向西北、西南、东南、中南等地进军,用战斗和和平两种方式迅速解决残余敌人。8月4日和平解放长沙。17日解放福州。26日解放兰州。9月19日和平解放绥远。25日和平解放新疆。到9月底,全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
  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表明,中国其他各阶级的政党都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能建立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可以预料,建国以后的漫长历史还将进一步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三)改革开放春潮滚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恢复和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开成了全局性的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围绕工作重点转移这个主题,讨论决定了一系列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策略。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把一部分中央和省、自治区直属企业下放给城市管理,试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疏理流通渠道、搞活流通体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向广东省委领导人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
  三、从苦难辉煌的历史中感受党的伟大
  习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一)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在思想上建党。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党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比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等等,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注重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习主席在“七一”讲话中,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二)我们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坚持这个崇高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我们党坚持以宽阔的视野、高尚的境界、宏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在革命斗争时期广泛吸纳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十七年来,我们党已经培养了不少的领导人材,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运各方面,都有了我们的骨干,这是党的光荣,也是全民族的光荣。但是,现有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须广大地培养人材。在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斗争中,已经涌出并正在继续涌出很多的积极分子,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组织他们,培养他们,爱护他们,并善于使用他们。”
  习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习主席在讲话中要求,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三)我们党坚持贯彻群众路线,注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习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提醒全党同志“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要求全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我们党坚持对腐败的“零容忍”,注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提起腐败,很多人都会在脑海中迅速掠过几个贪官的丑陋嘴脸,可能还会记起那令人瞠目的贪腐数字。对腐败的种种形式,比如贪污贿赂、索贿受贿、挪用公款、买官卖官等等,也并不陌生。腐败,在民众眼里已如“过街之鼠”。我党在反腐败工作上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每年都有不少官员因贪腐落马,锒铛入狱。
  1952年,刚刚在废墟中崛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阻止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反”、“五反”运动。2月10日在保定东关大教场,河北省人民法院临时法庭面对2万多与会群众宣布“奉中央人民政府法院令准,判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两个昔日屡建战功的“红小鬼”,没有牺牲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却因贪污倒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枪口下。“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新中国反腐第一案两声枪响,举世震惊,举国震撼,广大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拍手称快
  (五)我们党坚持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注重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
  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习主席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青年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这既是历史的生动写照、现实的深切呼唤,也是对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殷切期待。
  我们党的伟大征程,就是一部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青春之歌”。13位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刘胡兰、雷锋、张海迪、李向群等一批批年轻优秀党员前赴后继,为鲜红的党旗添光增彩;
  一代又一代从青年时期就追随马克思主义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共产党人,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今天,8000多万党员中35岁以下年轻人有近1/4,呈现着党的事业对青年一代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毛泽东把青年生动地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挥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党的伟大事业才有了继往开来的辉煌。只有党的队伍里始终洋溢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春激情,党的肌体里始终流淌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青春血液,我们伟大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篇7】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可划分三个大的阶段。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96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大好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这种发展,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这样,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政府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进行的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共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为了便于纪念党的生日,我们党把1921年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从南昌起义到人民军队的建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断然决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二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三、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变。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队宣告战败投降。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为最后打败蒋介石、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重要准备。1949年3月,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它的推行,表明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它能够发动起来,反映了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求强求富的强烈渴望。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短短几年内一连串接踵而至的胜利,使得人们相信中国富强的目标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七、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1966年5月,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二)、林彪集团的覆灭

  党的九大以后,当时党的副主席林彪极力想强班夺权,秘密策划武装政变,被党中央及时发觉。1971年12日深夜,林彪决定投敌叛国,爬上256号三叉戟专机,仓狂出逃,13日凌晨,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落,机毁人亡。一场反革命政变被彻底粉碎。

  (三)、同“四人帮”的斗争

  “文化大革命”的长期持续和几经反复,使人们对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厌倦情绪越来越强烈。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的迫切要求。十大以后,党内围绕着动乱与反动乱、篡权与反篡权、整顿与反整顿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1976年1月8日,人民最爱带的好总理周恩来逝世。在“文化大革命”进入第十个年头时,广大干部群众长期郁积的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和对“四人帮”的愤恨,终于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爆发出来。4月4日清明节这天,二百多万人民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象“四人帮”发出声讨。1976年9月9日,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毛主席逝世后,“四人帮”更加猖獗向党进攻。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八、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结束“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但是,十年浩劫留下的后果十分严重,要在短期内消除这场内乱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是很不容易的。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最大历史关头召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

  九、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三中全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由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全面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逐步形成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滚动的格局。根据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在外交政策方面也进行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党和国家的发展处于又一个紧要关头。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的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长期以来的东西方两极冷战结束了。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了动摇。在此关键时刻,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样本着“一国两制”原则,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新的世纪新的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家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和把握形势,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足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6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党。历经磨难,斗志弥坚,千锤百炼,更加坚强。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篇8】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同志们:我们:

  今年是2021年,再过半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作为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姿态,以什么样的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的献礼,是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考虑的内容。在我看来,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坚定初心使命,实现政治严格、能力、担心党的心、党的责任、强党的志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以更加奋进的精神状态推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我将以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坚定初心使命为题,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和大家一起从两个方面回顾辉煌历史,坚定初心使命。

  一、重温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

  一个政党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着这个党是什么,干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根本、方向性的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郑重宣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这是贯穿我们党近百年奋斗历史的重大主题,也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不忘初心,记住使命的不懈奋斗史。

  不忘初心,方要始终。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腥臭的血雨中一次又一次地重生,在克服困难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总是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一旦成立,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我党进行的一切奋斗,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毕竟是为了实现。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不惧流血流汗,乃至牺牲宝贵的生命。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0名委员和候补委员中,8人为党英勇献身,没有一人叛党投敌。

  得民心者得天下。红军长征出发时,百姓主动送来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几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来搭设了浮桥。在淮海战役66个昼夜的战火中,543万群众奋勇支前,男女老少齐上阵,仅小推车就动员了88万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理论探索史。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国共产党顺应这样的形势任务而诞生和成长。近100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一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二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三是迎来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次伟大飞跃昭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从1840年以来追寻民族复兴的历程中走出来的,是从中国共产党近100年艰辛探索中走出来的,是从新中国72年接续发展中走出来的,这条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今天,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自我革命、勇立潮头的自身建设史。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

  大革命时期,国民党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危急关头,党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作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博古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由此开始了战略大转移——长征,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党开展了延安整风,全党同志系统学习党的历史,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1978年,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近100年来,我们党一次次勇敢地拿起手术刀革除自己的病症,一次次依靠全党同志的努力解决了自身的问题,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当前,我们正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任务。

  (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严明纪律、反对腐败的艰辛创业史。

  我们党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现在成为领导14亿多中国人民,有9100多万党员的大党,靠什么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始终有铁的纪律,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和胜利的保证。

  我们党成立伊始,就强调立规矩、讲纪律。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共15条,900多字,虽无纪律专章,但涉及纪律的内容占相当大的比重。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陷入生死存亡之境,叛变者有之,不听招呼者有之,消极动摇者有之,在党内另立派别者也有之,1927年4月,党中央在武汉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党的监察委员会。1932年5月9日,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在江西瑞金伏法,这是我党反腐败历史上枪毙的第一个“贪官”。毛泽东很关注谢步升案,他力主严惩,并指示说:“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威望和民心!与贪污腐化做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谁也阻挡不了!”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内的腐败现象也有所增长。1949年11月,中央就作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50年代严厉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一批腐化堕落分子。公审刘青山、张子善之前,有人向毛泽东说情,他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受到了党内外、国内外的高度赞誉。著名作家二月河评价:“我们党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的。”

  从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看,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党内各唱各的调、各弹各的琴,不要说夺取全国政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恐怕我们党早在革命初期的白色恐怖中就消亡了。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巨大变化。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尖锐而严峻,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我们要自觉做党的纪律的坚定执行者和忠诚捍卫者,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二、践行初心使命,必须担当作为

  党员干部必须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才有资格、有底气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的要求,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员。

  (一)要不忘初心勇担当。作为党员都要首先在初心上找差距,认真思考和回答自己入党的初心是什么、对不对、变没变?决不能掩盖、回避这些问题,决不能轻描淡写、大而化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等八对关系,首要的是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一个人的工作状态、工作作风、工作成效等外在表现,归根结底都可以从这个问题上找到答案。97岁的老英雄张富清,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扎根大山,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们要学习这种胸怀境界,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个人得失就看得淡了,就能心无旁骛努力工作。

  (二)要狠抓实战提能力。党员干部既要有敢担当的意识,又要有能担当的本领,还要有会担当的水平。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如饥似渴学、对照结合学、联系实际学,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尽快补齐短板、夯实底板。要注重提高专业化能力,不断积累专业素养储备,以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来支撑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努力成为各行各业的“专才”。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淡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

  (三)要聚精会神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不干,半点理由也没有,半点威信也没有。我们要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新时代的疾风劲草、烈火真金。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选准目标、集中火力,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要严守纪律作表率。党员干部不是一般的人员,而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服务员。因此,要坚持做到“五个更高更严”:队伍素质标准更高更严、纪律作风要求更高更严、工作规范化水平更高更严、工作质效标准更高更严、社会形象更高更严。我们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表里如一、对党忠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守工作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加强请求汇报,做到严细深实;严守群众纪律,依规依纪依法开展群众工作;严守保密纪律,决不跑风漏气;严守廉洁纪律,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

  同志们,100年风雨兼程,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新时代一定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只争朝夕、勤奋工作,坚持把组织需要、人民期待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努力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

【篇9】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100年,是开创历史、奠定基业、开辟未来的10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树立正确历史观的根本指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总结运用。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学习党史、国史提高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会议上,在考察革命纪念地的重要活动中,在其他许多重要场合,多次引述历史、评价历史、总结历史,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对诸如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样事关全局的重大历史问题表明了态度、进行了阐发,为全党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科学对待党的历史、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善于运用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宏阔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视野,对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对历史规律进行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为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就要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就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辩证唯物的观点,正确看待党走过的道路;就要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历史与现实、研究与宣传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真正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捍卫好党的百年历史。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汉书·艺文志》曰“秉要执本”,意思是说,总结历史,要抓住主要的、根本的东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壮阔宏伟、气象万千。在这么多的内容中,怎样才能把握其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十分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其主题和主线是什么、其主流和本质是什么。

  关于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习近平同志2010年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要牢牢把握这些内容,牢牢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

  关于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可以从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来把握。

  关于党的不懈奋斗史,我们要记住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三个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一个方面的根本成就和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三个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分别和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一根本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在讲完“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之后,分别从5000多年、500年和60多年的历史跨度论述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

  关于党的理论探索史,我们要记住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第一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关于党的自身建设史,我们要记住两个工程,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的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一个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历史。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民族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的事业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建设把党锻造得坚强而有力量。

  进一步说,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管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初心使党永葆政治本色,使命使党永具前进动力。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中,体现在党勇于牺牲、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之中,体现在党百折不回、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之中,体现在全党上下主动请缨、万死不辞的担当精神之中,体现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之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坚持的党性修养之中。

  无论是党的事业,还是党的建设,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无论是不忘初心,还是牢记使命,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再进一步说,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具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的政党,是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明确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受到人民衷心爱戴和拥护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定不移沿着正确路线和道路不断前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善于坚持党的领导,具有卓越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富有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奋斗不息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具有强大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保持坚强严密的组织体系,既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又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既具有世界眼光、注重互学互鉴,又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党。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那将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还要多的人口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必然是世界性的。到那时,中国成为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建成的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党的自我革命也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伟大的历史作用。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忠诚和实干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10】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这些年来,每次省委党校开学典礼上,我都要选择一个专题,与学员同志们进行交流。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核心是方法论建设;一类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等。这两个主题,对应党的建设一条主线的两个方面,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认为,党的执政业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可以表述为:

  执政业绩=先进性×执政能力

  相应的,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可表述为:工作业绩=先进性×工作能力这两个因子,不管哪个低了,都会影响业绩。有了这两条,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有了这两条,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89年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昭示。

  从当前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看,增强先进性与提高能力的要求都很迫切,但相对而言,增强先进性的空间更大一些,时间更紧迫一些。因为有了先进性,能力即使不是太强,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提升;反之,如果能力再强,但缺乏先进性,动力不足,状态不佳,就不可能有好的业绩。二者之中,先进性更具有决定性。从实际情况看,一个单位,同样层级的干部,有的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乐于奉献,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稍差一点,往往也能把工作做得比较好。而有的状态不佳、萎靡消沉,碰到矛盾躲着走,遇见困难绕着过,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很强,往往工作也做不好,也难以让组织下决心委以重任。所以说,在不懈推进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我们提高执政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更为重大。这是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本领、发挥能力的源动力。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创造最佳业绩,谱写美好人生”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一是源于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教育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的要求;二是源于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关于向沈浩同志学习的要求。沈浩之所以能够在小岗村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六年,是有崇高的理想支撑的,在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小岗群众尽快富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但是,一般说来,要真正深刻理性地、充满深情地、坚定牢固地树立起这样崇高的理想,并转化成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坚定信念,往往还必须在入党之后,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和修养,方能达到。

  我们党的理想,既博大深邃,又简约朴实;既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又忠实地代表着人民;既是远大的,又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她是党的旗帜,是党员的灵魂,是凝聚和鼓舞人民的号角,也是我们党员干部成长、作为、进步、奉献的人生指南、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围绕这个问题,我谈几点想法:

  一、党的理想本质上就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

  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物质和精神是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两个互相依存但处于不同空间的要素。前者是须臾的,后者是永恒的;前者是脆弱的,后者是坚实的;前者是杂芜的,后者是纯净的。提升生命质量最可靠的力量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小到决定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大到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兴衰。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我给大家朗读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沈浩就是胸怀党的理想,奋发进取拼搏的模范。省委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第四批已经出发。前后总共选派了14000人,其中12000人已经回来了。在这支队伍里,有许许多多勤奋敬业、不怕困难、奋发进取、热心为群众服务,不断完善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沈浩是这个群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我下去调研经常看望他们,有的干部期满离开的时候,群众舍不得啊,扶老携幼,送到村口,有的村还给他们授予荣誉村民的称号。在选派干部身上,活灵活现地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作用和力量。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可谓大道至简,我试着用“三大内涵”、“一个本质”、“四个依据”和“四大意义”对她做极简要的阐释:

  (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0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实践运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科学的、完整的共产主义内涵体系。其中,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确定理想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理想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实践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伟大理想、创造最美好生活的漫长奋斗过程。现阶段,坚持共产主义,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二)党的理想的本质

  我以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的理想的本质,那就是:建设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如果用进行时态来概括,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最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如今,党领导我们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朝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进程。

  党的理想是客观真理,是可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冲锋陷阵,部队将领一般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广大基层官兵也懂得这个理想的本质,就是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过上好日子,由此一心一意跟党走。沈浩扎根基层,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和发展,就是要让小岗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就是在实践着党的理想。

  (三)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深刻认识其确立的客观依据和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要理解我们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握好她的历史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原始基因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将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史的基础上,科学预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为依据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有着客观的历史规定性。

  二是要把握好她的认识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武器

  在科学理论中。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吸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际,在深刻揭示并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立和提出来的,这一科学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她有着充分、高度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理想的最有力、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先进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最伟大最优秀的成果;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贯穿整个20世纪,直到21世纪的跨世纪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全世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着相当深的造诣。他说他在美国看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时,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相见恨晚”。他对他的德国朋友说,我们中国是有办法的,因为我们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工作的,同时,又用我们工作中的经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用这样一个办法,把人类的智慧,包括古代的、现代的、外国的、中国的,都汇集起来了,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方向。这是一位伟大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三是要把握好她的群众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

  动力在群众中。最广大人民最根本、最一致、最不懈的追求,就是要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愿望、最大追求基础之上的,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因而有着最广泛、最深厚的人民性。从这一点来说,她的实现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现在进行的“两会”热议的话题,包括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住房问题、教育医疗问题等等,无不关系人民的幸福。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改革、完善制度和体制,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只有我们的理想,即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让最广大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四是要把握好她的现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肌体

  发育在现实中。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的、美好的,同时也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完全是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勇前进的。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的高度和谐。对共产主义最终的状态,还无必要、也不可能作出详细描述,但可以清楚认为,这些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必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正在干的事业,就是活生生地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相一致的、相统一的、相连接的。我们每日每时,都在为共产主义理想大厦添砖加瓦。

  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讲到理想信念就有些觉得虚无缥缈,理不直,气不壮。对此,我感到心情很沉重。我们为实现理想的奋斗进程,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在我们的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活生生的现实,怎么虚无缥缈了呢?30年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多么有力的证明啊!千万不能自己否定自己。在一次会上,我和搞哲学社会科学的同志谈到,如果搞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愿讲、不敢讲我们的理想信念,整天研究的东西自己都不相信,那你这人生多么苦恼啊,你这日子过得多么黯淡啊!比如我在讲台上讲理想信念,如果我不信,那多痛苦啊!当然你们看得出来,我是信的,否则不会这么有劲啊!

  (四)坚持党的理想,事关党的灵魂、血脉和生命坚持党的理想,关系着党的前进方向,关系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作为和进步。

  第一,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进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改革才有遵循,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才有根本的依据。如果我们不知道脚下的路从何而来,通向何方,我们难免不陷入迷茫,我们的方针、政策难免不产生摇摆,发生偏差。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建立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我们的各项改革,就没有方向、没有遵循,就不知道要往哪里改,要改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容易目光短浅,难以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楚,步子坚定,奋发有力。

  在现实生活中,说谁是改革者,一般都很高兴;但如果说他是共产主义者,有的同志感觉反而不那么好。可是如果你连方向都没有,目标都没有,或者方向、目标不正确,怎么能搞好改革呢?我们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和信念,改革起来是清醒的还是盲目的呢,是正宗的还是冒牌的呢?当前“两会”正在热议的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等,这些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最根本的都是完善社会制度,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都是朝着理想前进。没有理想,没有方向,就走不好、走不稳脚下的路,搞不好今天的改革。

  第二,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才能把全党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执政才有基础,奋斗才有力量。我们党有着近8000万党员,我们国家有着13亿多人口,怎么统一思想,用什么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理想最能统一思想,最能凝聚力量。有了这样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国外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这一优势。如果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一盘散沙,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部专题片,叫《解放战争日记》,从抗日战争结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天一天记述国共两党的重要作为,看后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非常有帮助。杜聿明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谈感想,他说国民党不是不会打仗,一些高级军官都是在国外培训的,武器也是精良的,抗日战争中也打过许多大胜仗,怎么就输在共产党的手下呢,问题不在军事上。黄维是蒋介石最忠实的信徒,被俘后,他没有说一句对蒋介石不满的话,但他总结教训的时候,不得不说了一句,“他那一套太旧了”。什么意思?就是逆历史潮流,必失人心,必遭失败。所以毛主席说,蒋介石曾经那么强大,想统一中国,但一天也没统一,最后还是跑到孤岛上去了。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就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之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英勇奋斗,所以凝聚了最广大的人民。

  第三,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取得再辉煌的成绩,再巨大的成就,与党的远大理想相比,都还差得很远很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只有卧薪尝胆,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远大目标。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话所强调的:“30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全党同志一定要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同心同德地奋斗,永远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第四,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员干部,成长才有指引,作为才有支撑,进步才有动力。党员干部树立了党的理想,就有了大志向,因而就能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能把握规律,明确方向;就能全力干事,不畏艰难;就能真诚待人,和谐各方;就能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否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就难免不陷入小家子气,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不顺所烦恼、所折磨,于是,工作难获大成就,个人难得大快乐,人生难有大幸福。

【篇11】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1921-2021)(三会一课党课讲稿)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

  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

  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

  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

  “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

  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一)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三)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四)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全党全国正在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力前进。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战最后弹尽粮绝剩下一人时,面对他人的劝降,掷地有声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摸索前行,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30年。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大庆工人王进喜同志喊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铁人精神给全国人民带来了难忘的印象、记忆和感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河南林县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就是这时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时期的前7年,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是带有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年时间内,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了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新中国的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完成之后,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到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就迫切地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面前。所以,1952年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从1956年社会主义的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十年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准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十年间,我国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科学技术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庆油田的建成和“两弹一星”的升空,奠定了大国地位,与世界强国比肩而立,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但是,1966年,一场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和全面内乱,给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然而中国共产党人痛定思痛,一举粉碎了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1975年实行了全面整顿,特别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理论上逐渐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实践上从“文化大革命”灾难中摆脱并成功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1949年到1978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以建设艰辛探索的30年,取得的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这个时期有成功也有重大挫折,概括一下,我认为,我们取得了三个重大成果:

  一是巩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独立、统一、民主的新中国政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二是建立了人类迄今历史上最进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使我国开始有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符合中国的实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如何结合国情,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失误。我们党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时,从1958年以后也开始出现失误甚至是严重失误,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挫折以及影响全局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内乱。面对“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党进行了深刻反思。1978年9月16日至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东北考察时讲:“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同年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这就是那篇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强调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此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创立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势,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从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实实在在。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世界银行曾经这样评价:“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

  继续前进,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我们党已经踏上新的历史征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了战略谋划。党的十九大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擘画。根据党的十九大的展望,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时代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通往胜利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踏上新征程,我们党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拿出只争朝夕、敢于担当的拼劲,努力有新作为,争取有新气象,在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新征程上夺取更大胜利。

  最后,我还想谈一下,党的百年辉煌历程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历史地成为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安康,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繁荣昌盛的中流砥柱!100年的伟大历程深刻昭示:

  (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们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三)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利益,更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五)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六)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坚定改革开放的定力,增强改革开放的勇气,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七)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丰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使之成为党特有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好这个根本组织原则,保持和发挥好党这个最大的制度优势。

  (八)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执政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我们要将党这个科学有效的执政方式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九)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有力的文化支持。

  (十)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拥有强大军队和巩固国防,是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我们的军队是在党的领导下孕育产生的、发展壮大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十一)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建立统一战线,实现最广泛的政治团结,扩大社会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胜利的一条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说到底,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我们要不断发展壮大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祖国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

  (十二)必须坚持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始终挺立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十三)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是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之所以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我们党要始终拥有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资格,就必须勇于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要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结语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学习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我们应该坚定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同时,坚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未来自信。

  同志们,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历史的联系不可割断。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已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今天取得的辉煌,为明天取得更大的辉煌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扛起新担当,我们责无旁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首过往,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华丽转变;

  展望未来,我们又将用新的辉煌谱写华章。“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作为中国梦这艘巨轮上的一名“弄潮儿”,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咬定目标、勇往直前,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今天就讲这么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12】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这些年来,每次省委党校开学典礼上,我都要选择一个专题,与学员同志们进行交流。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核心是方法论建设;一类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等。这两个主题,对应党的建设一条主线的两个方面,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认为,党的执政业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可以表述为:

  执政业绩=先进性×执政能力

  相应的,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可表述为:工作业绩=先进性×工作能力这两个因子,不管哪个低了,都会影响业绩。有了这两条,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有了这两条,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89年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昭示。

  从当前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看,增强先进性与提高能力的要求都很迫切,但相对而言,增强先进性的空间更大一些,时间更紧迫一些。因为有了先进性,能力即使不是太强,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提升;反之,如果能力再强,但缺乏先进性,动力不足,状态不佳,就不可能有好的业绩。二者之中,先进性更具有决定性。从实际情况看,一个单位,同样层级的干部,有的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乐于奉献,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稍差一点,往往也能把工作做得比较好。而有的状态不佳、萎靡消沉,碰到矛盾躲着走,遇见困难绕着过,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很强,往往工作也做不好,也难以让组织下决心委以重任。所以说,在不懈推进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我们提高执政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更为重大。这是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本领、发挥能力的源动力。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创造最佳业绩,谱写美好人生”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一是源于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教育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的要求;二是源于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关于向沈浩同志学习的要求。沈浩之所以能够在小岗村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六年,是有崇高的理想支撑的,在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小岗群众尽快富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但是,一般说来,要真正深刻理性地、充满深情地、坚定牢固地树立起这样崇高的理想,并转化成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坚定信念,往往还必须在入党之后,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和修养,方能达到。

  我们党的理想,既博大深邃,又简约朴实;既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又忠实地代表着人民;既是远大的,又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她是党的旗帜,是党员的灵魂,是凝聚和鼓舞人民的号角,也是我们党员干部成长、作为、进步、奉献的人生指南、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围绕这个问题,我谈几点想法:

  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物质和精神是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两个互相依存但处于不同空间的要素。前者是须臾的,后者是永恒的;前者是脆弱的,后者是坚实的;前者是杂芜的,后者是纯净的。提升生命质量最可靠的力量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小到决定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大到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兴衰。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我给大家朗读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沈浩就是胸怀党的理想,奋发进取拼搏的模范。省委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第四批已经出发。前后总共选派了14000人,其中12000人已经回来了。在这支队伍里,有许许多多勤奋敬业、不怕困难、奋发进取、热心为群众服务,不断完善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沈浩是这个群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我下去调研经常看望他们,有的干部期满离开的时候,群众舍不得啊,扶老携幼,送到村口,有的村还给他们授予荣誉村民的称号。在选派干部身上,活灵活现地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作用和力量。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可谓大道至简,我试着用“三大内涵”、“一个本质”、“四个依据”和“四大意义”对她做极简要的阐释:

  (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0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实践运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科学的、完整的共产主义内涵体系。其中,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确定理想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理想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实践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伟大理想、创造最美好生活的漫长奋斗过程。现阶段,坚持共产主义,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二)党的理想的本质

  我以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的理想的本质,那就是:建设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如果用进行时态来概括,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最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如今,党领导我们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朝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进程。

  党的理想是客观真理,是可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冲锋陷阵,部队将领一般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广大基层官兵也懂得这个理想的本质,就是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过上好日子,由此一心一意跟党走。沈浩扎根基层,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和发展,就是要让小岗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就是在实践着党的理想。

  (三)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深刻认识其确立的客观依据和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要理解我们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握好她的历史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原始基因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将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史的基础上,科学预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为依据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有着客观的历史规定性。

  二是要把握好她的认识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武器

  在科学理论中。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吸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际,在深刻揭示并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立和提出来的,这一科学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她有着充分、高度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理想的最有力、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先进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最伟大最优秀的成果;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贯穿整个20世纪,直到21世纪的跨世纪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全世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着相当深的造诣。他说他在美国看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时,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相见恨晚”。他对他的德国朋友说,我们中国是有办法的,因为我们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工作的,同时,又用我们工作中的经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用这样一个办法,把人类的智慧,包括古代的、现代的、外国的、中国的,都汇集起来了,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方向。这是一位伟大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三是要把握好她的群众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

  动力在群众中。最广大人民最根本、最一致、最不懈的追求,就是要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愿望、最大追求基础之上的,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因而有着最广泛、最深厚的人民性。从这一点来说,她的实现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现在进行的“两会”热议的话题,包括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住房问题、教育医疗问题等等,无不关系人民的幸福。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改革、完善制度和体制,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只有我们的理想,即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让最广大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四是要把握好她的现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肌体

  发育在现实中。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的、美好的,同时也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完全是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勇前进的。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的高度和谐。对共产主义最终的状态,还无必要、也不可能作出详细描述,但可以清楚认为,这些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必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正在干的事业,就是活生生地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相一致的、相统一的、相连接的。我们每日每时,都在为共产主义理想大厦添砖加瓦。

  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讲到理想信念就有些觉得虚无缥缈,理不直,气不壮。对此,我感到心情很沉重。我们为实现理想的奋斗进程,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在我们的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活生生的现实,怎么虚无缥缈了呢?30年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多么有力的证明啊!千万不能自己否定自己。在一次会上,我和搞哲学社会科学的同志谈到,如果搞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愿讲、不敢讲我们的理想信念,整天研究的东西自己都不相信,那你这人生多么苦恼啊,你这日子过得多么黯淡啊!比如我在讲台上讲理想信念,如果我不信,那多痛苦啊!当然你们看得出来,我是信的,否则不会这么有劲啊!

  (四)坚持党的理想,事关党的灵魂、血脉和生命坚持党的理想,关系着党的前进方向,关系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作为和进步。

  第一,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进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改革才有遵循,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才有根本的依据。如果我们不知道脚下的路从何而来,通向何方,我们难免不陷入迷茫,我们的方针、政策难免不产生摇摆,发生偏差。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建立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我们的各项改革,就没有方向、没有遵循,就不知道要往哪里改,要改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容易目光短浅,难以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楚,步子坚定,奋发有力。

  在现实生活中,说谁是改革者,一般都很高兴;但如果说他是共产主义者,有的同志感觉反而不那么好。可是如果你连方向都没有,目标都没有,或者方向、目标不正确,怎么能搞好改革呢?我们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和信念,改革起来是清醒的还是盲目的呢,是正宗的还是冒牌的呢?当前“两会”正在热议的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等,这些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最根本的都是完善社会制度,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都是朝着理想前进。没有理想,没有方向,就走不好、走不稳脚下的路,搞不好今天的改革。

  第二,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才能把全党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执政才有基础,奋斗才有力量。我们党有着近8000万党员,我们国家有着13亿多人口,怎么统一思想,用什么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理想最能统一思想,最能凝聚力量。有了这样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国外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这一优势。如果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一盘散沙,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部专题片,叫《解放战争日记》,从抗日战争结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天一天记述国共两党的重要作为,看后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非常有帮助。杜聿明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谈感想,他说国民党不是不会打仗,一些高级军官都是在国外培训的,武器也是精良的,抗日战争中也打过许多大胜仗,怎么就输在共产党的手下呢,问题不在军事上。黄维是蒋介石最忠实的信徒,被俘后,他没有说一句对蒋介石不满的话,但他总结教训的时候,不得不说了一句,“他那一套太旧了”。什么意思?就是逆历史潮流,必失人心,必遭失败。所以毛主席说,蒋介石曾经那么强大,想统一中国,但一天也没统一,最后还是跑到孤岛上去了。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就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之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英勇奋斗,所以凝聚了最广大的人民。

  第三,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取得再辉煌的成绩,再巨大的成就,与党的远大理想相比,都还差得很远很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只有卧薪尝胆,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远大目标。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话所强调的:“30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全党同志一定要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同心同德地奋斗,永远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第四,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员干部,成长才有指引,作为才有支撑,进步才有动力。党员干部树立了党的理想,就有了大志向,因而就能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能把握规律,明确方向;就能全力干事,不畏艰难;就能真诚待人,和谐各方;就能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否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就难免不陷入小家子气,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不顺所烦恼、所折磨,于是,工作难获大成就,个人难得大快乐,人生难有大幸福。

【篇13】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回顾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和光辉历程,感慨万千。

  1921年的7月23日,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一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党纲,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会议的召开标志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共产党成立后,就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积级推动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北伐战争,把革命推向全国;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革命军队,发动武装起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开始艰难困苦的长征,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错误的军事指导思想,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抗日战争开始后,积级倡导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为和平建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不顾危险赴重庆谈判,后来蒋介石挑起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年解放战争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从1953开始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同时进行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基本完成,这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经验教训,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紧紧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多年来我国的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基本建设大规模展开,某些高科技领域也取得进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积极开展民主政治的建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初步建立了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道路迈进。对外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外交方面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与关系的准则;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8年胜利举办奥运会,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给国家以真正的解放、才能真正带领中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我作为中学生心理常常感叹共产党的不懈精神,赞叹共产党的好,我要努力学习,跟着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而奋斗。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2011年,90年来,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社会各阶层的探索先后失败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革命正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迎来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圆了几代人的统一梦,新中国迈入腾飞的历史进程。在国力强盛的同时,中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1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学习了解共产党“艰苦的岁月光辉的历程”伟大意义,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更加热爱党、紧跟党走,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回顾党的建立、发展、壮大,总结了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集中领导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使人民走上富裕、国家变得逐步强盛的历史。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新中国只有围绕在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核心才能繁荣昌盛。

【篇14】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这些年来,每次省委党校开学典礼上,我都要选择一个专题,与学员同志们进行交流。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核心是方法论建设;一类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等。这两个主题,对应党的建设一条主线的两个方面,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认为,党的执政业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可以表述为:

  执政业绩=先进性×执政能力

  相应的,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可表述为:工作业绩=先进性×工作能力

  这两个因子,不管哪个低了,都会影响业绩。有了这两条,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有了这两条,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89年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昭示。

  从当前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看,增强先进性与提高能力的要求都很迫切,但相对而言,增强先进性的空间更大一些,时间更紧迫一些。因为有了先进性,能力即使不是太强,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提升;反之,如果能力再强,但缺乏先进性,动力不足,状态不佳,就不可能有好的业绩。二者之中,先进性更具有决定性。从实际情况看,一个单位,同样层级的干部,有的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乐于奉献,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稍差一点,往往也能把工作做得比较好。而有的状态不佳、萎靡消沉,碰到矛盾躲着走,遇见困难绕着过,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很强,往往工作也做不好,也难以让组织下决心委以重任。所以说,在不懈推进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我们提高执政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更为重大。这是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本领、发挥能力的源动力。

  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创造最佳业绩,谱写美好人生”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一是源于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教育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的要求;二是源于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关于向沈浩同志学习的要求。沈浩之所以能够在小岗村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六年,是有崇高的理想支撑的,在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小岗群众尽快富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但是,一般说来,要真正深刻理性地、充满深情地、坚定牢固地树立起这样崇高的理想,并转化成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坚定信念,往往还必须在入党之后,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和修养,方能达到。

  我们党的理想,既博大深邃,又简约朴实;既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又忠实地代表着人民;既是远大的,又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她是党的旗帜,是党员的灵魂,是凝聚和鼓舞人民的号角,也是我们党员干部成长、作为、进步、奉献的人生指南、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围绕这个问题,我谈几点想法:

  一、党的理想本质上就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

  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物质和精神是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两个互相依存但处于不同空间的要素。前者是须臾的,后者是永恒的;前者是脆弱的,后者是坚实的;前者是杂芜的,后者是纯净的。提升生命质量最可靠的力量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小到决定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大到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兴衰。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

  我给大家朗读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沈浩就是胸怀党的理想,奋发进取拼搏的模范。省委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第四批已经出发。前后总共选派了14000人,其中12000人已经回来了。在这支队伍里,有许许多多勤奋敬业、不怕困难、奋发进取、热心为群众服务,不断完善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沈浩是这个群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我下去调研经常看望他们,有的干部期满离开的时候,群众舍不得啊,扶老携幼,送到村口,有的村还给他们授予荣誉村民的称号。在选派干部身上,活灵活现地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作用和力量。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可谓大道至简,我试着用“三大内涵”、“一个本质”、“四个依据”和“四大意义”对她做极简要的阐释:

  (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0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实践运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科学的、完整的共产主义内涵体系。其中,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确定理想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理想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实践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伟大理想、创造最美好生活的漫长奋斗过程。现阶段,坚持共产主义,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二)党的理想的本质

  我以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的理想的本质,那就是:建设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如果用进行时态来概括,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最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如今,党领导我们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朝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进程。

  党的理想是客观真理,是可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冲锋陷阵,部队将领一般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广大基层官兵也懂得这个理想的本质,就是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过上好日子,由此一心一意跟党走。沈浩扎根基层,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和发展,就是要让小岗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就是在实践着党的理想。

  (三)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深刻认识其确立的客观依据和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要理解我们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把握好她的历史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原始基因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将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史的基础上,科学预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为依据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有着客观的历史规定性。

  二是要把握好她的认识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中。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吸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际,在深刻揭示并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立和提出来的,这一科学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她有着充分、高度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理想的最有力、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先进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最伟大最优秀的成果;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贯穿整个20世纪,直到21世纪的跨世纪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全世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着相当深的造诣。他说他在美国看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时,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相见恨晚”。他对他的德国朋友说,我们中国是有办法的,因为我们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工作的,同时,又用我们工作中的经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用这样一个办法,把人类的智慧,包括古代的、现代的、外国的、中国的,都汇集起来了,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方向。这是一位伟大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三是要把握好她的群众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动力在群众中。最广大人民最根本、最一致、最不懈的追求,就是要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愿望、最大追求基础之上的,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因而有着最广泛、最深厚的人民性。从这一点来说,她的实现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现在进行的“两会”热议的话题,包括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住房问题、教育医疗问题等等,无不关系人民的幸福。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改革、完善制度和体制,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只有我们的理想,即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让最广大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四是要把握好她的现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肌体发育在现实中。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的、美好的,同时也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完全是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勇前进的。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的高度和谐。对共产主义最终的状态,还无必要、也不可能作出详细描述,但可以清楚认为,这些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必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正在干的事业,就是活生生地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相一致的、相统一的、相连接的。我们每日每时,都在为共产主义理想大厦添砖加瓦。

  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讲到理想信念就有些觉得虚无缥缈,理不直,气不壮。对此,我感到心情很沉重。我们为实现理想的奋斗进程,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活生生的现实,怎么虚无缥缈了呢?30年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多么有力的证明啊!千万不能自己否定自己。在一次会上,我和搞哲学社会科学的同志谈到,如果搞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愿讲、不敢讲我们的理想信念,整天研究的东西自己都不相信,那你这人生多么苦恼啊,你这日子过得多么黯淡啊!比如我在讲台上讲理想信念,如果我不信,那多痛苦啊!当然你们看得出来,我是信的,否则不会这么有劲啊!

  (四)坚持党的理想,事关党的灵魂、血脉和生命

  坚持党的理想,关系着党的前进方向,关系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作为和进步。

  第一,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进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改革才有遵循,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才有根本的依据。如果我们不知道脚下的路从何而来,通向何方,我们难免不陷入迷茫,我们的方针、政策难免不产生摇摆,发生偏差。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建立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我们的各项改革,就没有方向、没有遵循,就不知道要往哪里改,要改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容易目光短浅,难以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楚,步子坚定,奋发有力。

  在现实生活中,说谁是改革者,一般都很高兴;但如果说他是共产主义者,有的同志感觉反而不那么好。可是如果你连方向都没有,目标都没有,或者方向、目标不正确,怎么能搞好改革呢?我们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和信念,改革起来是清醒的还是盲目的呢,是正宗的还是冒牌的呢?当前“两会”正在热议的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等,这些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最根本的都是完善社会制度,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都是朝着理想前进。没有理想,没有方向,就走不好、走不稳脚下的路,搞不好今天的改革。

  第二,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才能把全党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执政才有基础,奋斗才有力量。我们党有着近8000万党员,我们国家有着13亿多人口,怎么统一思想,用什么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理想最能统一思想,最能凝聚力量。有了这样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国外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这一优势。如果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一盘散沙,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部专题片,叫《解放战争日记》,从抗日战争结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天一天记述国共两党的重要作为,看后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非常有帮助。杜聿明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谈感想,他说国民党不是不会打仗,一些高级军官都是在国外培训的,武器也是精良的,抗日战争中也打过许多大胜仗,怎么就输在共产党的手下呢,问题不在军事上。黄维是蒋介石最忠实的信徒,被俘后,他没有说一句对蒋介石不满的话,但他总结教训的时候,不得不说了一句,“他那一套太旧了”。什么意思?就是逆历史潮流,必失人心,必遭失败。所以毛主席说,蒋介石曾经那么强大,想统一中国,但一天也没统一,最后还是跑到孤岛上去了。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就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之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英勇奋斗,所以凝聚了最广大的人民。

  第三,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取得再辉煌的成绩,再巨大的成就,与党的远大理想相比,都还差得很远很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只有卧薪尝胆,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远大目标。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话所强调的:“30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全党同志一定要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同心同德地奋斗,永远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第四,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员干部,成长才有指引,作为才有支撑,进步才有动力。党员干部树立了党的理想,就有了大志向,因而就能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能把握规律,明确方向;就能全力干事,不畏艰难;就能真诚待人,和谐各方;就能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否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就难免不陷入小家子气,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不顺所烦恼、所折磨,于是,工作难获大成就,个人难得大快乐,人生难有大幸福。

【篇15】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2021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鉴往可以知未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党史、领悟党史正当其时。广大党员干部当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蕴含的精神力量,从而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更好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奋勇“犇”新局。
  汲取一心向党的信仰力量。“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聆听陈望道“理想很甜”的故事,感悟党员应有的觉悟与胸襟,是信仰“内核”入脑入心,成为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共产党人从举起右拳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开始,以对革命的坚定和对生死的无畏,在“废墟”里寻找生的希望。“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李大钊……这是信仰的力量,诠释着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方向与力量。人生之路千万条,其各有味道,唯独真理的味道方可触发党和人民内心的同频共振,将家国情怀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爱国热情与高尚情操,凝聚起了中国力量,我们必将走出一条共产党人忠诚、执着、朴素的英雄人生,走出一条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康庄大道。
  汲取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力量。“不可能成为了可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这一初心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肩负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不屈的斗争精神,助推中华民族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开创出新的局面。“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样返回,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增长,GDP首度迈上百万亿元大关……“马不扬鞭自奋蹄”,无数为国家、为民族躬身奋斗的共产党员,以“让我来”“跟我上”“我先上”的果敢勇毅、忠诚担当,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彰显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复兴号”疾驰向四面八方,亦如巨龙从东方盘旋腾飞。
  汲取初心如磐的为民力量。“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格的鲜明价值指向。医护人员逆袭“疫”线,舍小家为大家;
  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日夜驻守“疫”线,立起一道坚实的防护盾;
  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守纪律、听指挥,人民一呼百应……是奉献青春、奋斗新时代的精神,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写就一幕幕人民至上的震撼场景,诠释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引来“一心为民”源头活水。而今,460余万基层党组织,9000多万共产党员传好了革命先烈的接力棒,以“孺子牛”的“低首”、“人民公仆”的姿态,将为民服务宗旨始终牢记于心、践行于行,托举起了人民“稳稳的幸福”,书写了一个个了不起的世界奇迹。
  广大党员干部们,我们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接续这百年荣光,做永不熄灭的精神的传递者,让澎湃着的一颗颗中国心,让共产党的精神和信念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蹄疾而步稳实现磅礴、绚丽的中国梦,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赞歌。

【篇16】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为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发展历程,教育引导入党的积极分子向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看齐,第56期入党积极分子党课于4月24日在2A402教室进行。

  本次党课是由航空学院党总支书记单立功书记主讲,理学院、轨道交通学院、航空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们参加了本次党课学习。

  本次党课的学习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单立功书记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谈起,讲述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解释了中国为什么而又是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如何在曲折中发展壮大的。从他所讲述的生动事例中,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接下来的讲述中,单书记详细地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路线和纲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转变,与曲折发展,从党的一大召开到现在的十九大,每一次的会议在党的历程中都有重要的建设意义。通过对这一知识的学习,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次学习使同学们获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党的常识,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入党的积极性,使大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党组织看齐,共同努力推动学院和学校的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17】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奋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追求事实、与时俱进的100年,是创造历史、创造基础业、开拓未来的100年。习近平总书记说:很多党员、干部和人民大众要好好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保护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承世代。我们要深入理解,认真贯彻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首先要解决的是确立正确的历史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树立正确历史观的根本指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党的历史总结运用。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必修课。这将学习党史、国史提高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会议上,在考察革命纪念地的重要活动中,在其他许多重要场合,多次引言历史、评价历史、总结历史,以我们正在做的事为中心,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样的事关全局的重要历史问题,表明态度,进行了解释,全党的历史、科学对党的历史,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善于运用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宏伟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视野,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入揭示历史规律,深入分析现实问题,深入思考未来发展,为我们学习党百年历史提供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要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坚持党和人民立场认识和对待党历史,坚持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观点、实践观点和辩证唯物观点,正确看待党走过的道路,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历史与现实、研究与宣传的关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真正学习、研究、宣传、保护党百年历史。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汉书艺文志说坚持书,总结历史,抓住主要根本的东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宏伟,气象万千。在这么多内容中,如何把握最主要、最基本的东西?重要的是明确主题和主线是什么,主流和本质是什么。

  关于党的历史主题和主线,习近平同志在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共同富裕的两项历史任务团结引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这两项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

  为完成这两项历史任务,我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战28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完成这两项历史任务,我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完成这两项历史任务,我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大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伟大的斗争、伟大的工程、伟大的事业、伟大的梦想,统一推进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要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难题,做了许多过去想做的事情,推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要牢牢把握这些内容,牢牢把握党的历史主题和主线。

  关于党的历史主流和本质,可以从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来把握。

  关于党的不懈奋斗史,我们要牢记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三个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一个方面的根本成就,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三个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分别对应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党和人民辛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果。这一根本成就是探索、创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实现了中国从数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衰退到根本扭转命运,继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立到富裕、强大的伟大飞跃后,分别从5000多年、500多年、60多年的历史跨度论述了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对中华文明的意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意义。

  关于党的理论探索史,我们要记住两次飞跃,两个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第一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大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关于党的本身建设史,我们要牢记两个工程,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的党建伟大工程;一个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提出的党建新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党不断加强和改善自己建设的历史。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深刻理解其中宝贵的经验和重要启示。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战胜无数困难,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的事业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建设使党变得坚强而有力。

  进一步说,其根本原因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坚持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建党的开拓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革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复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成果,发生了历史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和使命。初心使党永远保持政治本色,使命使党永远有前进的动力。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出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出现在党勇于牺牲、前往后继的不懈奋斗中,出现在党百折不复、越挫越勇的坚强意志中,出现在全党上下自主邀请、万死不辞的担当精神中,出现在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中,出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坚持的党性修养中。

  无论是党的事业还是党的建设,都必须在党的指导下进行,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必须在党的指导下实现。因此,进一步说明,党之所以能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百年辉煌,是因为基本、重要的关键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一具有中国工薪阶层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的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导向,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明确目标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深受人民爱戴和支持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释放思想、追求事实、与时俱进、追求现实、沿着正确的路线和道路不断前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坚持党的领导者,具有优秀的政治领导力、思想领导力、大众组织力、社会呼吁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富有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不断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严格管理党治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坚持严密的组织体系,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广阔胸怀、善于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眼光、重视互学鉴定、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党。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多的人口都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必然是世界性的。到那时为止,中国变成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建设的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更充分地展示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党的自我革命也更充分地展示了其伟大的历史作用。

  百年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记住使命,忠诚地庆祝党的百年生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zhidao/487102.html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范文(通用1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