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教训

创业失败的案例

|

【www.dagaqi.com--创业失败教训】

  千锤百炼,不吃一堆亏,是很难成长和成熟起来。以下是创业项目网www.dagaqi.com小编分享的创业失败的案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创业失败的案例

  第一次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假若就此沾沾自喜裹足不前,显然也不是真正干事业的,但如果草率的进行下一步投资,往往会将第一次侥幸赚来的钞票打了水漂。我的二次创业正是如此。因为第一次的成功使我认为自己的二次创业必然会和第一次一样成功,没有准备的我贸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行当,我失败了,而且很惨。

  首战告捷

  在一家国企上班的我,看到朋友们下海纷纷挣到了可观的收入,于是也义无返顾办了留职停薪,真正加入了创业一族。因为之前我在单位是做采购的,人缘关系相当好,因此我决定开一家餐馆,当时厂子里面并没有招待客人的餐厅,于是我在厂子附近靠近街口人流量大的地势租了房子,我的“顺顺餐馆”开张了。

  由于我请的厨师手艺好,餐馆菜肴的价格开得也很合理,加上我在厂子里的人缘,厂子里一般档次的招待都被我揽了过来,还有以前的业务单位的照顾,“顺顺餐馆”的生意很红火。“顺顺餐馆”夜间的生意也很好,因为临近街口嘛,经常有人来吃夜宵。就这样经营了2年后,我的存款有了接近50万元,我也正式和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

  我总结了“顺顺餐馆”的成功得力于它的投资小、市口好、人缘好、服务好、价格好,再后来“顺顺餐馆”由于街道扩建必须拆迁了,我的第一次创业总体来讲还算成功的。

  冲动投资

  第一次创业的成功给我带来了从未拥有过的金钱和面子,我有些飘飘然,我觉得自己很能干,甚至觉得自己要是早下海说不定已经是千万富翁了。我庆幸现在做千万富翁还来得及,我开始寻找新的投资项目,我没有任何担忧,我认为自己同样能够再次获得成功。

  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放出了风声,让大家帮忙给我找投资信息和创业项目,很快便有了回音。以前在厂子里的一个同事电话告诉我他的小舅子是一家外贸企业的部门负责人,每年手头上有大量的外贸定单,他小舅子想暗地找一个朋友合作,由他拉外贸合同共同挣外汇。

  在同事的引见下我很快和他的小舅子见面了,这位姓王的外贸经理口才十分了得,把投资外贸服装厂的收益、风险分析得清清楚楚,直说得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我有些激动,哈哈,看来机会总是青睐我这边的。我不假思索的便和这位王经理签了合作协议,由我出钱租厂房买设备请工人,王经理负责拉定单发样品收货款,我掐指一算,如果每年做300万美元的单,按合同规定二一添做五,我有10万美元的收入,比开饭店强多了,虽然我把开饭店所赚的钱都投进去了,可我一点不担心,和朋友的小舅子精明能干的王经理合作,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一开始我们做了一单,差不多20万美元,很顺利的我有了几万块进账,我一时有些得意。没隔几天,王经理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大单50万美元要我亲自去签,我乐得快不行了,因为我可以赚十几万块。第二天,我在市内的某个大宾馆和外商见了面,外商也有模有样的到我厂子里来转了一趟,看了看设备和第一次生产的一些样品,还跷大拇指说“OK”。就这样我顺利的签下了50万美元的加工合同。

  其实,开这个外贸服装加工厂我是完全指望了王经理的能干,因为我既不懂外贸程序,也不知道服装加工技术,可谓“一问三不知”,这也使我后来的失败来得理所当然。

  暗箭难防

  我的那位同事,即王经理的姐夫很善良,在单位一起共事了多年我了解他,因此我认为他的小舅子品格肯定和他一样,我的判断失误了。

  在50万美元合同签下来不久,厂子按合同要求寄去了样品,不久外商来电确认了样品,厂子开始了满负荷生产这批服装了。在全厂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价值10万美元的服装很快完工通过集装箱发到了外商所在国,噩梦随后就降临了。

  不久,外商来电说服装所用的布料与样品不符,不合格要求退货并赔偿损失。怎么会呢?这两次用的布料可都是在王经理介绍的朋友那里买的,我赶紧打电话给王经理,可是手机居然关机了。

  我迫不及待跑到王经理家,找到了他说明了情况,王经理说那按合同可以找布料供应商索赔呀。我的头当时就蒙了,我没有和这纺织公司签合同,因为我认为是王经理介绍的大可放心。终于我收到了外商退回的服装和法院的起诉书,老外要求法院按合同判我赔偿他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我仿佛掉进了深渊,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那段时间我不知是怎么过来的。

  过了几天,一个自称姓吴的商人上门说要买这批残次的外贸服装,价格只有我加工成本的一半,没办法,我咬牙同意了。为了赔付老外,我也卖掉了加工厂,价格也低得惊人,也是那个买服装那个姓吴的买下的。不久外界就开始盛传我因不懂外贸不懂签合同而破产,我的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我甚至也开始认同这种说法。我开始怀念开“顺顺餐馆”,甚至在厂子里上班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我无意溜达到了以前曾属于我的外贸服装厂,我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宽大的办公室里,姓王的那家伙正得意的跷着二郎腿抽着雪茄,厂子里机器运转正常,一包包衣服正在装箱。原来买我厂子的不是姓吴的,而是姓王的家伙。

  本来这姓王的也许是打算正儿八经跟我合作的,可也许见我太傻,于是使计将我玩了个底朝天,我输光了家产,我失败了,一塌糊涂。

  我的失败是我太相信“群众”,知识太浅薄了,归根结底是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太薄弱,这注定了我的第二次创业不可能侥幸获得成功。

  创业失败的案例

  群雄逐鹿的共享单车市场,飘来一朵乌云——6月13日,重庆一家名为“悟空单车”的共享单车公司宣布停止运营。这让它成为行业首家彻底退出的企业。

  为了这个风口,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搭进去300多万元,一千多辆单车也不见踪影。雷厚义是怎么被卷入这个风口的?有哪些心路历程?又有哪些血淋淋的教训?

  北大保安试水共享单车

  和当下共享单车巨头之一ofo的创始人戴威一样,雷厚义也是90后,生于1991年,但相较于年龄,他的经历可谓十分丰富。

  2011年,雷厚义考上大连大学机械设计专业,但只念了一年就退学了,“对专业不感兴趣,想转专业又不被批准,再加上自己想成就一番事业,就退学了”。此后,他来到北京大学,白天旁听,晚上做保安。“听了很多课,MBA、心理学、文学、物理都听。虽然不是很专,但对我的思维方式、心态格局改变很大。”

  接下来的时间里,雷厚义辗转深圳、北京、四川,卖过房、卖过电脑,还在亲戚的工厂帮过忙。2014年年初,他开始琢磨创业,最初想涉足社区O2O,但没有成功,此后他开始学习iOS开发。“我是属于没有天赋的,每天去得最早,走得最晚,凌晨3点还在肯德基学代码。”此后雷厚义先后在P2P平台、二手物品交易网站工作。

  2015年他回到重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创业。前期进展并不顺利,直到2016年他们转型互联网流量分发,生意才逐渐有了起色。但流量分发也存在问题,拿不到用户数据,无黏性,基本盘不稳定,顶多做一两年时间。2016年,雷厚义在网上看到ofo的报道,觉得这是刚需,正好解决了三公里内出行的需求。此前,他曾因项目资金链断裂没钱打车,经常步行跑业务,饱受效率低下、浪费时间之苦。

  于是,他也启动了自己的共享单车项目。雷厚义回忆:“启动前,有人劝我说,摩拜和ofo的风头正劲,你做成的概率很小。还有人建议我做垂直领域,比如山地自行车或者景区单车。但我喜欢赌,而且只赌大的。我自认为,既然能让一个公司起死回生,就有能力做好共享单车。”

  “不走寻常路”布局山城

  公开资料显示,悟空单车属于重庆战国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这是一家专注于自行车方向的互联网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注册资本10万元人民币。

  彼时,共享单车行业的融资极为疯狂,摩拜和ofo斗得难分难解。而“在战场上”的雷厚义“没时间去考虑这些,能想到的就是尽快投放,拿到一张‘门票’。”

  2016年12月9日,他们开始做APP,只用20天就完成了开发。今年1月5日,首批两百辆悟空单车试水投放重庆街头,每辆车加运费大约250元,总花费5万元左右。

  为何选择重庆?雷厚义坦言:“重庆是山城,大家认为不适合做共享单车。如果我们做的话,就很具传播点。二是重庆是我们的大本营,战略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总不至于连大本营都不投放车辆。”

  第一批单车运行之初,雷厚义曾对媒体表达豪迈决心:悟空单车投入市场后,将以500辆/天的速度在几天内完成布局,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最终预计拥有10万辆悟空小红车,全面覆盖重庆城区。除了深耕本土重庆及周边区县,悟空单车还将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在全国334座城市设立超过10000个共享单车站点。同时,悟空单车寻找城市合伙人投资单车,享车辆利润分红,计划在年内投放超过100万辆单车。

  当时,悟空单车主要投放在大学城和白领聚集的写字楼,但不是封闭环境,投放不久就分散了。加上悟空单车用的是机械锁,到后来车干脆不见踪影。雷厚义说:“我们也开车去找,把车调配到人流量大的地方,但没用,第二天又散开了。这样反复几次,人工搬运维持了两周时间,发现效率太低,干脆放弃,打算下一批单车全部换上智能锁。”

  2月底,他们向天津一家厂家下了一万辆单车的订单,交了30%的定金。这批车成本高出许多,每辆约750元,再加上锁和物流成本,总计800万元左右。

  黯然退市“只当做公益”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悟空单车投放不久,ofo小黄车就宣布投放重庆大学城。雷厚义开始直面共享单车市场最强大的对手之一。

  更多打击接踵而来。

  一是合伙人模式失败。一直以来,悟空单车提出“合伙人模式”来盈利,但合作人不仅少,而且基本都是小公司和小商家,真正投进来的资金不到60万。

  二是融资问题。雷厚义说,对“悟空”而言,没有得到融资就意味着没钱大规模地购买单车,公司2月底的万辆订单,实际上只拿到1000辆单车,定金也打了水漂。加上共享单车竞争激烈,“悟空”后期的用户减少,从而退押金的用户也多,根本运转不下来。

  三是供应链和人才问题。雷厚义坦言,悟空单车的企业供应链没有形成体系,而且无论是从管理还是人才方面,都无法与全国性的共享单车品牌相提并论。

  为了能保持公司运转,雷厚义把自己创业积累的几百万资金全部投了上去。直到4月中旬,他判断:这件事情做不成。担心引起动荡,悟空单车仍然一直运营,直到6月把合伙人的钱还完后,才在13日发布停止运营的通告。

  雷厚义说:“悟空单车前后运营的四个月里,累积一万多用户,最高的时候,每天活跃用户达两三千。起初用户也付费,收了四五万元,后来就免费骑了。截至项目关闭,我们总计亏损300万左右。我们投放了一千多辆,最后只找回几十辆车。我们也没有再去找,项目都停了,找回来干吗,就当做公益了。”

  失败感悟:

  小公司不要追风口

  雷厚义说,这次创业经历给了自己几个血淋淋的教训。

  第一,不要去追风口,追了也没用,小公司追不到。风口是等出来的。

  第二,项目一定要能盈利。共享单车短时间内一定亏损,但你做一个项目,无论是拿投资也好,还是自己出钱,从模型上一定要跑得通,这很重要。

  第三,你要有相应基因。比如做共享单车,你要有供应链的人加入,否则自己去搞,问题非常大。

  第四,小公司还是适合小切口,形成独特价值。就像我们做共享单车,搞到最后连被收购的价值都没有。我们也去找过ofo,希望被并购,但他们没意向。你建了个碉堡,人家打不下来,才可能花钱并购你。人家如果打得下来,还并购你干吗?或者,这个行业发展迅速,老大老二势均力敌,你的选择成了决定性力量,这才有被收购的价值。但现在看来,两者都不沾。

  愿赌服输,人要向前看。

  创业失败的案例

  “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不会选择创业。”从初次与同学创办软件公司,到与老乡进军汽修服务平台,经历两次失败后,27岁的刘真海对创业可谓爱恨相加,仿佛昨天的辛酸苦累还历历在目。

  难倒刘真海的“股权分配”以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问题,也是创客们在初次创业时容易遇到的问题。如何破?专家有话说。

  首次创业

  软件公司带动60人就业 股权分配失误致公司陷入危机

  2012年,刘真海大学毕业。同年10月份,他联合自己的同班同学创办了重庆软晨科技有限公司,起初多是做一些网站建设、系统开发。微信渐渐流行后,他们瞄准风口,开始专业为企业、政府部门做微信公众号开发。

  刘真海说,软晨公司是重庆最早做微信开发的公司之一,由于当时市场需求非常大,公司接到的订单像流水一样喷涌过来,年营业额很快增长到500万。

  后来,公司从小龙坎一个负一层的地下室搬到了解放碑国贸大厦,从几平方米变到100多平米,公司人员扩张到60多人。

  这时,公司引进了一位姓黄的人才。“黄某的理论水平很强,当时感觉比我自己实力强多了。”为了留住人才,刘真海把一部分股权让给了黄某,借此表示诚意。谁知“一失足酿千古恨”,黄某在公司的权力越来越大,渐渐地,刘真海感觉自己渐渐把控不住了。

  后来,公司发展方向发生了逆转,在与客户洽谈几次业务失败后,陷入了危机。

  “那段时间非常痛苦,就像把自己小心翼翼培养长大的孩子拱手送人了。”谈及首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刘真海总结说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公司战略层面考虑,只是想到引进一个人可以为公司赚多少钱。公司分配股权一定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入股容易退股难,创业一定要选择价值观一致的伙伴,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把脉

  股份权、收益权分离可降低公司风险

  重庆大学创业导师王麒凯博士认为,股权分配问题很多创业都会出现,之前万科的宝石之争、雷士照明的股权纠纷都是典型案例,创业者可以研究借鉴。他告诫年轻创业者,企业需要融资时,一定要重视股权分配,可以将股份权、收益权分离,这样风险会小一点。其次,公司创始人肯定要做大股东,核心团队股份应该不低于51%,这样对公司才会有控制权。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shibaijiaoxun/127344.html

《创业失败的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