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验

谁在创业_【谁在创业】这家90后创业公司如何“玩转”娱乐法?_【谁在创业】昔日百度社区运营经验,今朝用来“叫个鸭子”

|

【www.dagaqi.com--创业经验】

谁在创业_【谁在创业】这家90后创业公司如何“玩转”娱乐法?_【谁在创业】昔日百度社区运营经验,今朝用来“叫个鸭子”

【谁在创业】一:【谁在创业】这家90后创业公司如何“玩转”娱乐法?
一个刚刚毕业的90后北大法学院本科生,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成为了国内娱乐法领域里的专家,成为了许多电影出品人、制片人的专职法律顾问,而她并不供职于国内任何一家律所,她是自己的老板——创业公司“如是娱乐法”的合伙人。
如是娱乐法是一家提供娱乐法服务的专业咨询机构,已参与完成的项目包括正在上映的欧洲动画电影《昆虫总动员》以及即将上映的由张一白导演的《匆匆那年》,该公司正在进行的有四部国产院线级电影项目与一部中韩合拍片,制作成本均超过3000万元。
着眼法律服务市场的蓝海,开启创业之旅
“娱乐法”是个什么法呢?2013年2月《知识产权报》的刊载的《娱乐法:新兴的知识产权研究领域》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解释:
美国很多法学院的课程体系中都有娱乐法这门课,且多为与版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列的一门课程,甚至教授娱乐法的老师通常也教授知识产权法,因此,一般意义上说,它属于知识产权法。但由于娱乐法的实践通常也涉及雇佣法、合同法、侵权法、劳动法、破产法、证券法、税法、保险法,甚至刑法、国际私法,如娱乐法领域的从业人员可能需要撰写合同、协商或者调解,有时还可能会进行诉讼或者仲裁,因此,从各校的娱乐法课程介绍来看,其内容涵盖面极宽。可以说,娱乐法是一个集合所有传统法学并专注于娱乐产业发展所形成的一个新课程。
刘莐曾在知乎上专门撰文回答了“娱乐法在中国具体包括哪些法律法规?娱乐法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呢”,应当说,娱乐法的包罗万象正是娱乐产业——特别是影视工业在产业化发展下的产物,以版权为核心的跨行业、跨形态、跨模式的开发、协作、交易等使得娱乐法的法律服务变得纷繁复杂,因此也对从事该领域的法律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职业要求。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不过才12年的时间,娱乐法在中国这片土壤里刚刚冒芽,毫无疑问这是法律服务行业的一片蓝海——先发优势或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013年夏天,刘莐还是北大一个即将进入四年级的法学院学生,此时正面临出国、就业的人生选择。她在刚入学没多久后,就已经表现出了对于娱乐法领域的特别兴趣,如果依照一般的法学院高材生的”成才之路“来看,她应该出国深造,在国外取得娱乐法的专门硕士学位,随后以海归的镀金身份加入某家国内的顶尖律所,从实习生开始,大概1~2年的时间后成为正式律师,再等7年左右的时间,才有机会能够成为合伙人。这几乎是法学院学生“不转业”的情况下主流的职业路径。而如果想在法律行业创业的话,则得在成为合伙人后,凭借手中积攒的客户资源才有条件另立门户,创办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这也是为什么法学院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内创业鲜有的原因所在。
机缘巧合,刘莐在《北大法律评论》的“老板”(主编)徐斌的一个研究生同学找到了徐斌,这位老同学毕业后与不少影视公司打过交道,为这些公司提供法律服务和咨询,发现了在娱乐法领域目前影视公司存在需求,但是却似乎未有专业的机构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于是,徐斌找到了刘莐,后者在校期间对于文娱行业的广泛涉足以及对于娱乐法的钻研非常适合这位老同学所发现的“市场空白”,再加上自己,三个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创立了“如是娱乐法”(以下简称“如是”)。
产品经理思维打造娱乐法咨询服务产品
“倘若有人跟你说他是’娱乐法十年资深律师’,那一定是骗子——因为这个领域在三年以前根本养不活他。”刘莐在知乎上一篇“回答”里曾如此描述过这个行业。因此,当他们三人在这片“处女地”里开始耕耘的时候,只能先从成熟的好莱坞市场学习。他们刚开始翻译了大量的好莱坞合同,摸索产品的研发。刘莐曾拿着一份从好莱坞精译而来的1万5千字的演员合同给到某位导演客户,这位导演的反应是:“你这是表演型人格!原来的合同只要2页纸,你要干嘛呢,这不就是表演给我看嘛。”显然,这样的客户体验很不好,除了把假想的风险描述和规避得异常细致,从而显示自己的专业性之外,并没有给客户创造任何价值,甚至给客户制造了更大的负累。
于是徐斌和刘莐一起,广泛地与演员、制片人、导演等影视行业从业者沟通交流,很快他们找到了这些“艺术家”们的痛点,也成为“如是”创业征途上的突破口——不管是负责商业部分的制片人、制作人还是负责创作部分的导演和演员,都怕麻烦,厌恶和回避陷入合同条文上的“泥沼”,而“如是”要做的就是去解决这样的负面情绪,而不是制造更多的负面情绪。
于是刘莐开始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产品经理,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关切客户的需求,“定制”娱乐法产品。随着行业内资本剧烈的涌入,联合摄制已是绝大多数院线电影的“标配”,据刘莐介绍,《老男孩猛龙过江》这个项目的联合出品方甚至达到了创纪录的19个,对于项目的主控方而言与各方的合同事务当然的成为了一个“超级麻烦”——这就是痛点,就是“如是”的市场机会。“如是”为此研发的“联合摄制”的产品模型涵盖了“帮客户梳理双方交易情况、为客户设计谈判策略、制作谈判指南、与对方客户及律师进行谈判、起草协议以及修改对方协议等”。“如是”对该产品的需求描述为“这并不是简单的写合同、审合同,而是根据整个项目情况,依照交易目的,对交易框架存在的风险进行排查,设计并与对方协商出最有利于客户的交易模式。”
以“联合摄制”为原点,“如是”逐渐捕捉到了娱乐产业在法务需求方面的更多痛点,沿着产业链的上下游完成了一个从剧本研发、立项备案、联合摄制、剧组管理、营销发行到版权开发的主打产品——也是国内娱乐法领域里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务产品。在刘莐看来,这个产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制片公司在具体的项目上通常是以项目组来展开工作,尽管很多大的影视公司有内部法务或律所作为顾问,在影视行业急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法律服务已很难覆盖到具体的项目中去处理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所以,如何基于项目进行专业的法律服务,需要的不仅是法律知识,更是需要对影视业的产业规律、商业模式等深入了解,而这是现有法律服务行业的能力空白,也就反过来成为了“如是”的核心竞争力。
强援加入,用投资人的思维建设创业团队
创业之初,徐斌就说过:“我们是帮别人解决风险的,自己千万不要出现内部危机。”但因为理念和业务开展方向上的分歧,最初的发起者也是“如是”的合伙人在今年年初与徐斌和刘莐“分手”了。就像大部分的创业团队一样,失去一个伙伴绝不仅仅是失去一个人这么简单,管理、财务甚至是信念上的危机都会汹涌袭来,而年轻的创业团队有可能就此在危机的重创下夭折。对于刘莐和徐斌来说,“如是”一旦散伙,过去所有的梦想都将成为永远的遗憾。徐斌的坚持给了刘莐很大信心,两人几乎是重建了公司,并扩充了团队成员——微信公众号就是此时开始高效利用起来的。“如是”用自己专业的水准和真诚的态度重建了客户关系,并度过因退股引发的财务危机,还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去年全年两倍的业务收益。与此同时,他们迎来了一位新合伙人——余峰,金融法博士,目前在一家PE从事风险投资工作。他很早就开始关注“如是”的发展,因此在余峰看来加盟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为基金看了这么多被投项目,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余峰擅长金融资本层面的法律事务,与擅长学术和政策分析的徐斌与擅长产业实务接驳的刘莐形成了全新的三人合伙结构,互补显著,分工明确。他的视野和职业经历为“如是”注入了全新的能量,也让“如是”的商业模式更加成熟清晰。余峰告诉虎嗅:“当我们三个人开会时,是否开发一项业务,用多少的财力和物力去投入,我一定会从投资人的角度去判断,全方位利用自己的经验为公司护航。”这让“如是”迅速地从创业团队升级为一支成熟的经营团队,余峰用理性的管理和经营为“如是”的愿景夯实了现实的基础。
擅用互联网传播工具搭建宣传平台,招徕客户并黏住客户
徐斌告诉虎嗅,微信订阅号“如是娱乐法”的订阅用户目前约为1600人,这个“粉丝”基数其实不大,但是在徐斌看来他们是成功的,这1600位用户的精准程度是其他的电影类订阅号所不能比拟的——关注“如是娱乐法”的用户几乎都是有强烈的娱乐法服务需求的客户。与传统律所和律师在法律服务上“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方法截然不同的是,“如是”以互联网的开放意识和实际行动通过其订阅号不间断地免费发布着“干货”,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用内容筛选和寻找客户——订阅读者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加深对“如是”专业性和服务性的感受,从而有效提高了由读者到客户的转化率。此外,“如是”与娱乐产业公号当中的“大号”们合作(文化产业新生代、艺恩咨询、影视圈、拍电影网等),在“大号”上开设专栏,以内容换传播,覆盖到所有可能的新媒体话渠道,并将准确的客户导流到自己的订阅号上;“如是”还有专门的电子“内刊”《娱乐法观察》,该期刊的内容包括当月国内外法律政策新闻、产业资讯以及深度评述。这些互联网传播工具的组合使用,为“如是”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宣传平台,树立了品牌形象,也提升了品牌价值。招徕客户或许容易,要黏住客户则会困难许多,刘莐这个90后找到了要诀——快!娱乐产业每天都有大量资讯涌来,“如是”能够迅速捕捉到海量信息里的客户需求点——譬如在柯震东被曝染毒后,“如是”很快撰写了《在吸毒这件事情上,我们还可以为一个良性的娱乐行业做些什么》;在《变形金刚4》上映前盘古就植入争议引起广泛关注后,“如是”的订阅号推送了《从<变形金刚4>盘古氏撕约事件看电影广告植入的法律问题》;在《老男孩猛龙过江》热映后,微电影作为一个可以进行深度开采的IP金矿引来业界关注,“如是”就此讨论了《从<老男孩>谈微电影的改编权》……用“快”来关切客户的需求,通过互联网与客户分享这些富含价值的内容,即使在没有业务来往的期间,也能了解“如是”团队的动态,观察到团队的专业能力。
在微信将“公众号”折叠成“订阅号”之后,“如是”意识到提高打开率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于是在今年,“如是”特别建立了编辑团队,其中专门请来了可视化编辑团队来为“如是娱乐法”的原创内容提供“图解”——“如是”敏锐地意识到了微信订阅号所构建的阅读场景的变化。
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曾在不久前谈及此:“坦率地讲,我在一个90后面前,第一次感觉到深深的失落,就是因为我引以为豪的文字能力突然不重要了,因为今天我们是以手机的屏为阅读单位,我们注意力的单位变化了。而且我们经常会想当然的认为,微信是不是应该短一点?这个其实不重要,长一点怎么了,不喜欢,我快速地滑动屏幕就行了。我们的观点,图不重要,文字必须敏感,标点符号不能错。(但实际上)这个其实大家不care,(在微信的阅读场景里)图很重要,如果图吸引我,如果不是标题党,我可能就会看一下这个故事是怎样的。”
在90后这一代人中,对于互联网传播工具的熟练应用并不显出特别,但是在由70后甚至60后作为中坚力量的法律服务行业而言,刘莐以及她的“如是”则称得上是难得的善用互联网传播工具的佼佼者。
2017,中国电影产业的节点,如是娱乐法的龙门
凭借对产业政策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内外环境的深刻体察,如是娱乐法在参与了更多政策层面的顾问事务,并又一次“捕捉”到了来自未来的市场机会——2017年,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的中美贸易谈判,其中中美关于进口影片的谈判自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关注焦点,或将全面开放,或将更大程度地开放进口配额,总之国产电影及中国本土电影企业即将面临一次剧烈的变革。
“如是”判断,中国电影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届时将面临一场大规模的淘汰,而能否以商业创新突围或许将是他们活下来的那根救命稻草。作为以内容为价值原点、以渠道为增量节点的电影产业而言,其商业创新的核心就在版权(IP)——围绕授权、开发及衍生构建的商业模式即是焦点所在,这些当然是法律服务的范畴,而如是娱乐法的竞争力就在于,他们不仅仅把这看做是纯粹的法律事务,还包含商业实务——但后者却并不是传统律所和法律顾问的服务范畴,或可说是专业能力所在。
2017年既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也将是如是娱乐法发展的龙门。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如是”所面临的挑战来自于“人”,法律服务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的行业,在目前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标准化产品后,需要更多的专业伙伴参与进来,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行业覆盖能力以及产品研发能力。三位合伙人相信,只要能够持续地为中小影视企业提供基于法律服务的商业创新解决方案,帮助中小影视企业生存、发展乃至壮大,“如是”这只鲤鱼就一定能实现龙门一跃。
(虎嗅实习生秦佳豪对此文亦有贡献)
【谁在创业】二:【谁在创业】昔日百度社区运营经验,今朝用来“叫个鸭子”
【谁在创业】 今天(10月26日),年轻的“叫个鸭子”第一家自提门店在北京建外SOHO开张——之前,其粉丝主要是在微信上“叫鸭”,而之所以选在这,据说是出于黄太吉创始人赫畅的邀约:“我们要把这儿做成互联网思维一条街!”据其称,他们一年内在北京还会开4、5家这样的自提门店,布局在东城、西城、亚运村。每一个自提门店下可能有3、4个配送点。产品下一步正在研发鸭零件,准备做塑封包装的售卖。
你可能还没听过“叫个鸭子”。它是做烤鸭外卖O2O的,厨房在北京工体,以此为中心,顶着没节操的名字,满北京城地送鸭上门。
十年百度门下,突然去做“鸭”
“叫个鸭子”的创始人、CEO曲博,85年生,北京人。2003年9月,18岁的曲博成功创办和运营了燕姿歌迷俱乐部,2004年进入百度,做社区、策划营销,在百度从业10年。
2010年,曲博的朋友借世界杯的事件营销开了一家酒吧,赚到不少钱,这让他看到现在颠覆传统市场有很大机会,“年轻人如果有一次创业机会是很好的。”
2014年3月,曲博跟他小伙伴开始筹备“叫个鸭子”,5月开始试运行。最开始送了100份产品给互联网、媒体圈的朋友,此后基本是靠口碑传播积累用户。7月,“叫个鸭子”估值5000万,7月底完成了600万的天使轮融资。8月12日,微信“叫个鸭子”个人号用户好友超过5000人,回单率达60%,日订单量过百,按单飞套145元、双飞套288元的价格,单日流水约两万元。
曲博说:“选择600万,大致是我一年半的运营成本,没有要更多的钱。选择投资人一则看投资团队怎么给平台带来更大的收益,二则更重要的是谁会懂我。投资人不会管我,他们只会跟我说,‘我在哪帮你叫了个鸭子。’”
曲博向虎嗅披露了600万背后五位以个人身份入股的“天使”:百度副总裁李明远、华谊总裁王中磊、天图资本的朱拥华、黄太吉创始人赫畅、娱乐工场董事长张巍。
他们显然不是单冲着“叫个鸭子”的味道能冠绝市场而来。就味道而言,“叫个鸭子”还有待众多食客评价,见仁见智,但上市几月后,它体现出的品牌(用户)运营创新性与活力确实令人侧目。可以想见,它与曲博等核心成员的百度(社区运营)背景有直接关系。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侧面:强调自传播性
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谈到所谓“互联网思维”。“叫个鸭子”把互联网思维定义为自传播性,分为三块,要点如下:
1.产品:#好的产品会说话#口味是核心,安全卫生是保障,并保证产品快速迭代和包装、产品形态的创新。2.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人格化服务,对服务团队充分放权,让团队能及时变通适应用户需求。3.品牌:90后团队坚持“跟鸭死磕”的文化,与用户深度互动,做有网感的品牌。
传统营销是告知消费者,并转化为行动,而自传播性的点在于怎么让消费者还乐于分享、参与。“叫个鸭子”抓住这个点,想方设法把自己变得好玩,然后推动用户#自己动#,而不是扯着嗓子大炒90后创业、O2O等概念去营销。
如何去理解自传播性在“叫个鸭子”创业初期运作中的体现呢?
#名字很关键#“叫个鸭子”的名字就很有自传播性。据曲博称,王中磊之所以将个人的“处女投”投到“叫个鸭子”上也是因为被名字触到了G点,他跟曲博说:“你知道么,每天有很多人鼓动我投资,我听了后都觉得特无趣,直到有一天听到‘叫个鸭子’,我就在那哈哈大笑……”
#制造话题#曲博说,我们以后可能做草莓味的鸭子。就产品本身来说,鸭子好吃是基础,这个就会有人分享,但还不够。而草莓味的鸭子却能形成话题,让人们分享、参与讨论,这就是产品里吻合自传播性的部分,就是个噱头,但能让你跑得更快、更远。
#积累品牌#“叫个鸭子”说他们的品牌文化是“跟鸭死磕”,真是要把“鸭”玩儿坏了。他们把“鸭”元素贯彻到各处细节:例如头牌配送小哥叫“鸭王”、“鸭绿江(粥)”等产品的命名全围绕“鸭”,消费者看得到的地方,配送的#二奶车#、配送人员的服装上全是logo、slogan,随餐还送小黄鸭肥皂(你懂的~)。送餐人员转身走,背后是“鸭子走了”、“就你鸭(丫)跑得快”。“叫个鸭子”的粉丝是“鸭血粉丝”,让人有代入感,全方位的品牌化有极强的心理暗示,易于人形成对品牌的心理认同。
#人际传播#“叫个鸭子”一开始选择的是微信个人号和电话作为订餐的方式,公共号是个人号满5000人后才开的。正常的企业都会直接用公共号去运营,而公共号的传播途径是点对多的。个人号能在朋友圈中与粉丝互动,存在于人际网络之中的,朋友圈的互动更增加用户粘性,分享则容易引发病毒式传播。
#挖掘分享的动力#别人为什么要花费精力去传播这个东西,一定是有所感触或有所得。“叫个鸭子”90%的顾客是女性,8月15日,叫个鸭子发起了为期一个月的#鸭寨夫人选美#,发与鸭子产品合照参与。自拍照是朋友圈里最爱分享的内容,既让用户玩到了,还分享出去了。#心机鸭#连来应聘的人都不放过,所有来应聘的人不论是否录用,“叫个鸭子”都会送他一张叫鸭代金券。这个事情会让人有惊喜,就会想要去分享,让应聘者和他的朋友们都对品牌更有好感。
如何保持“用户运营”这个核心动力?
“叫个鸭子”团队现在32人,核心团队成员的背景主要是互联网和广告,还有一位在白洋淀的鸭厂专供双黄蛋。职务种类上,除了行政职位外,主要是配送团队和用户运营(#谁叫客服那么土#)。
曲博说,用户运营的团队都是90后,他们不只是卖鸭子,他们是要跟用户交朋友。他们很会洞察用户,知道什么时候该穷追猛打,什么时候该晾着他,#鸭王御女法则#。原则上,曲博强调充分放权,“让他们能够随机应变,权利放出去,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把控。”
说到这曲博讲了个例子,有个顾客打电话订餐时说:“之前在你们家点了很多次,都是送给女朋友和她父母的,自己还没吃过。现在和女朋友分手了,我想自己点一只尝尝。”用户运营小温童鞋听了觉得很难过,就给他免单了。曲博说,“我是很鼓励他们免单的,每次免单就会有一个故事,品牌需要故事来积累。”
跟用户交朋友“变态”到什么地步?甚至包括直接接触客户的配送团队,除了要有“鸭王”出众的容貌外,基本是尽力满足用户需求的M体质,带包烟来,带垃圾走都是必备技能。
此外,还有项技能是创造互动的话题点,曲博说想记录用户看到鸭子们的第一反应,“鸭王”就带着土豪的Google glass去了。结果不知是“鸭王”用Google glass拍顾客,还是顾客用手机拍戴Google glass的“鸭王”,反正大家见面就玩儿起来了。
“叫个鸭子”对未来的一切幻想
未来就这么一只只地卖鸭子么?还有哪些目前可以说的秘密?曲博表示,此外还有几个发展方向:
1.社群经济模式:将品牌交由消费者共有
分众化时代的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的高度发达,让人群的聚集能更大程度地摆脱地缘、亲缘、业缘的束缚,以志趣相聚。社群经济的概念被罗辑思维炒得很火,其实就是品牌在互联网时代的玩法。原来的品牌认同停留在对品牌的忠诚,而现在利用粉丝的聚合效应,拓展新的消费点和可能。
“叫个鸭子”社群的聚集不是招募信徒,而是找一群“同志”,交个朋友,玩儿在一起。聚集了这么一帮趣味相投的鸭血粉丝,就可以一起干很多别的事。
曲博介绍“叫个鸭子”的回单率有60%,用户90%以上是女性,她们还有很多共同特征:“年轻白领”、“爱好新奇”、“乐于分享”……这些特征都有待挖掘和整合,从而可以针对性地开展粉丝经济。
团队主创成员有长期在百度运营社区的经验,而对于未来社群的管理,提出了两套方案:
第一种,地区鸭头制度
以地区为单位,指派一个人为鸭头,负责订餐维护、拼单、组织活动等。但他是兼职,因为社群管理会带去成就感、溢价价值,会获得更多品牌的特权,类似包间使用、活动参与权、新品推出优先试吃等。
第二种,鸭血粉丝构成的鸭子王国
制定一套鸭王、鸭将等评级系统,有入会费。费用是为了建立一个门槛,测试彼此的心意,以此网罗价值观相同、品牌认同度高的核心用户。
这两套方案初听起来觉得很有道理,再一看却让人担心过于乐观。一群女人对一只鸭能有多忠诚,值得考验。
2.“叫个鸭子”成外卖代名词
天图资本投资人朱拥华在被问到为什么投“叫个鸭子”时,给出了三点理由:
第一,对团队放心;第二,这实际是个外卖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能轻一点,快一点;第三,团队对品牌的意识重过生意本身,这点我非常认可,有可能未来做到一定阶段成为外卖平台,当然鸭子是切入点,类似流量入口,从大概念上理解,有机会打造成可上门的美食外卖平台。
不能确定的是,是不是真的有草莓味的鸭子?
是不是建加工厂,会不会收购上游的养殖厂?
“叫个鸭子”会不会做主题酒店?……
虎嗅感觉,曲博的思路明确但不清晰,他知道他想要什么,但怎么做、能不能成还需要去尝试。创业啊,就是这么给人留着念想。

辞职了,有谁在创业吗

您以后有什么打算,自己有什么特长的。

男人和女人,谁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

在创业大潮中,失败不足为奇。有研究称,女性的创业失败率奇高,但我与另外两位同事在调研后对上述结论表示怀疑。

当我们审视女性的创业失败率是否比男性更高这一问题时,发现女性表现不佳的结论是从她们经营的企业易主率更高的数据中得出的。之前的研究假设中途放弃企业都是不得已的,是女性领导力不足的结果,然后由此认为,评判企业家是否成功,要看他的企业是否能存活下来。

但中途退出就等于失败吗?学术界愈发认识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放弃生意通常是出于个人选择和非经济因素。

我和同事们深入研究了失败和自愿退出这两种情况。我们访问了219位来自西班牙的前企业主——120位男性和99位女性,试图了解是什么让他们决定离开和放弃。调查结果提供了两种新视角。

相比男性,女企业家更倾向主动离开,而且往往是由于个人原因,并非因为创业失败。她们放弃事业的理由可能很私人化,或者与这一性别对成功的定义标准更高有关。比如,女性认为评判创业是否成功,要看顾客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等非经济指标。

那些已将公司带入正轨的女性创业者,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上述指标,希望自己的生意能在这个层次上开展。她们也许很乐意看到公司自行发展,并提升至新的高度,而她们本人也会有新的追求。外界可能误以为退出就是失败,但企业界能看出她们其实完成了华丽转身。

一位受访女高管先前创办的科技公司市值达4亿美元,在美国、欧洲和太平洋沿岸都有分支机构。她对自己离开公司的解释是:“一旦企业上市,关注点就变成股票收益、利润等财务问题了,而不再是做正确的事、保证现金流和对社会产生价值。这个企业已经不再是我当初加入、培育、在乎的那个企业了。我认为这种转变太大了,我不想继续在这里工作。”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女企业家由于个人原因中途放弃创业的几率比男性高15%;相比之下,女性的创业失败率比男性低13%。

在我们的219位采访对象中,创业失败的男性有65人,女性有40人。出于个人原因中途放弃的男女分别为43人和23人。其余39人(23名男性和16名女性)则是因为有了新的职业发展机会而选择放弃创业。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发现不论男女,都可能由于个人因素主动终止创业之旅。这一现象表明,许多研究中的“真实”失败率可能被夸大了。

结婚生子等家庭因素,对女性和男性放弃创业的决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发现,虽然除了经营不善,他们还会因为其他原因放弃创业,但两性选择动机不同。已婚男性在遇到其他职业发展机会或商业机会时,更倾向于选择退出,而女性更有可能在婚后为个人事务放弃创业。这一发现符合“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观念。

显然,弄清实际的创业失败率很重要。它能帮助潜在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准确地评估女性创业的前景,还能支持女企业家作出的决策。而且,那些想要创业的人会乐于看到,原来实际创业失败率比想象中低得多。

我们还应继续推进关于女性创业者的各项研究。比如,为了照顾家庭或为了保证稳定的家庭收入放弃事业,算是主动自愿的选择吗?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复杂关系,这些关系都会影响创业者是否中途退出的决定,我们现有的研究仅仅触及这一问题的皮毛。

我们研究的目标,是让人们注意到,进行比较时考量的因素很重要。男女所处的商业环境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评估其创办的企业时需要考虑这些差异。如果过于笼统地进行评估,就会错失促进创业生态蓬勃发展时所需的重要洞察力。

这个?

谁在创业带带我

怕带不冻哦,现在的人眼高手低

谁在努力创业,带我一个【谁在创业】

开店创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了,但是什么样的项目也是需要考虑的,其实选什么项目要根据你对市场的洞察力,创意礼品店确实是个好选择,投资小、风险低、利润高、回本快。非常受年轻人的青睐,毕竟亲手制作一份礼物比购买成品来的意义深刻,所以diy创意礼品店还是不错的。

有谁在创业?:我和你一起

看来眼光不错,也有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jingyan/161277.html

《谁在创业_【谁在创业】这家90后创业公司如何“玩转”娱乐法?_【谁在创业】昔日百度社区运营经验,今朝用来“叫个鸭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