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

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贫困户

|

【www.dagaqi.com--保险知识】

  事迹材料从范围上分,可分为集体事迹材料和个人事迹材料。集体事迹材料是体现群体的先进事迹。个人事迹材料是体现个体的事迹材料。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贫困户,供大家参考选择。

  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贫困户

  张xx,男,现年65岁,在家务农,妻子xxx62岁,在家务农,儿子xx现年26岁,在西安务工。2015年以来,由于缺乏技术,生活过的比较困难,被识别为贫困户。
  xxx他虽作为一名普通群众,但是政治立场坚定,能坚决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信谣,不传谣,能积极参加村集体建设,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
  脱贫攻坚以来,他人穷志不穷,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虽年纪较大但仍每天劳作不息,种地,打零工,但苦于没有什么技术,收入仍是微薄,更重要的是他儿媳患有尿毒症,他还得资助儿媳看病。他,没有被生活重担压倒,珍惜扶贫政策,积极发展家庭经济,自主创业;2016年以来,通过镇村对政策的宣传,他主动参加了镇上组织的xxx加工培训,在县委、县政府出台的xx加工利好政策扶持下建立了家庭手工挂面加工作坊。开始,由于技术掌握不到位,好几次都没做成功,但是夫妻二人没有气馁,专门跑到高家塄村手工挂面加工熟练户那里又加强了学习,最后,根据老师傅所教加上自己的认真学以及摸索领悟终于掌握了手工挂面加工这项技艺,夫妻二人越做技术越好,逐渐打开了销售门路,自销以及订单生产销售,看着每月鼓起的腰包,夫妻二人高兴的就想着党的好政策让受苦人能过上了好日子,终于通过手工挂面加工这门传统手艺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不光自己脱贫致富,还能积极带动周围贫困户脱贫,主动学习脱贫攻坚政策,通过自己享受的优惠政策,现身说教,积极向其他群众宣传扶贫政策以及党给人民带来的福祉,他的大儿子xxx由于妻子患有重病,需照料,基本无法外出务工,在父亲xxx的说教下,也加入了xxx加工这条致富门路上。
  他保持了传统优良品质,勤俭节约,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能与左邻右舍和谐相处,他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在脱贫攻坚路上起到了自强脱贫模范带头作用,值得诸多贫困户学习。

  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贫困户

  熊作亮,男,39岁,家住阜南县苗集镇前进村童庄村民,家中共9口人,由于家里人多地少,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母亲患有动脉瘤做大手术、长期慢性病,一直依靠药物治疗,医药费用开支较大,再加上缺少能干的劳动力,生活异常贫困,通过自己写申请、村级评议和公示等程序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被评为贫困户之后,别人都说熊作亮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国家会救济你的”。每当他听到类似的话,脸上都是火辣辣的,他暗自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学习一项技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了解了其迫切希望脱贫的愿望之后,积极邀请他参加村上组织的技能培训,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给他带来了奔向幸福生活的极大信心,2016年发展养殖产业,他想到沟里、地里的杂草丛生干脆利用起来又整治环境,他经打听和学习,买了500多只鹅苗,自家搭起了鹅棚,每天早起加料、加水、割草,刚出窝的鹅苗还要保暖,他一晚上起来几次给鹅苗加暖,经他细心照料鹅长得很快。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想争取尽快走向更加幸福的新生活,闲时还打零工增加收入,希望早日脱贫,经同村人介绍去干外墙喷砂和室内装修,因为没文化,不懂技术,只能干些杂货。跑上跑下的工作又脏又累,回到家从不埋怨,不怕苦不怕累的他,村民都看在眼里,都给他竖大拇指,依靠勤劳脱贫致富。
  鹅很快就可以出售了,可以有一笔不少的收益,加上每个月干点零工活,好生活眼看就要起色了,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妻子的病情不但没好转反而加重了,需要家里有人专心照顾,对他想进行扩大养殖规模挡了一道,沉重打击,生活一下子跌入谷底。
  脱贫路上不“等靠要”熊作亮为人勤劳老实,他总是对帮扶人说,成为贫困户并不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普通老百姓更应该自力更生,不能在家坐等着别人送来慰问金,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心里踏实。他在脱贫的路上,始终没有停下致富的脚步。
  乡村两级干部和帮扶干部多次深入他们家,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和产业奖补政策,结合他的自身条件敏锐的发展了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商机,充分将自家土地面积广的优势利用起来,开办了集垂钓,观光于一体两当种植养殖家庭农场,建设鱼塘2个,占地5亩,2017年实现产值近5万元的收入。
  2018年1月,他筹备的 “农家”童庄农家乐正式开始营业了,经营项目包含餐饮娱乐、休闲聚会、垂钓等,吸引了旅游的游客前来消费,农家乐运行良好,提高自己收入的同时还带动周边群众进行土特产销售拓宽收入来源。现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前进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大好时机,我要把农家乐做大,打出品牌,生意会越来越红火。”
  谈及脱贫后的生活,熊作亮感激地说:“感谢村干部和帮扶人的帮助。脱贫不脱政策,感谢党的政策,我们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看病也有了保障。勤劳能致富,今后的生活要靠自己。我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贫困户

  李名慧,女,小涧镇窑山村黄菜园庄村民,现年60岁,家里原来5口人,2014年,李名慧这位云南籍妇女,相继送走患肝癌的丈夫,为了给丈夫看病,先后花去了十几万元,使这个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深渊。但她是一个不认输、不服输的人。80多岁的婆婆又相继去世,这对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李名慧带着儿子被纳入贫困户,经过两年的努力她脱贫了,但是这个农村妇女不满足现状,她带着儿子为脱贫致富奋力拼搏。可她为了给子女减轻生活的重担,让孩子生活更好,她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创业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2016年,李名慧经过市场考察和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种植业,但由于缺少种植经验。2016年,通过别人介绍,李名慧带着儿子在漆园镇太山村后黄庄一家专业合作社学习大棚栽植西瓜,2017年她大胆干,承包了20多亩地,自己种植了大棚西瓜,没有资金,四处借贷,政府知道后给予李名慧扶贫贷款5万元资金帮扶,免抵押、免担保、免息、政府全额贴息。李名慧带着儿子吃住在大棚地里,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钻研种植西瓜的技术,终于慢慢地掌握了种植西瓜的初步育苗、扎棚、管理期的种植技术。为了种植出更好的西瓜,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还要再起来到大棚转一圈,观察西瓜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请技术员过来指导。虽通过边学习、边实践,她终于全面掌握了全套种植西瓜技术,她种植的西瓜很少生病,个个瓜大瓜圆,种植西瓜使李名慧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植示范户。致富不忘乡亲,她对前来参观学习和取经的群众从来不保留种植技术和经验。
  从春节开始就育苗、扎棚,不少农户到大棚看到贫困户李名慧的大棚里充满欢声笑语,看着满棚绿油油的,顶点带着小花的西瓜,李名慧不禁说“今年的20亩西瓜又是一个丰收景象,今年能还清贷款,再买一辆双排座,往外运西瓜就方便多了。往后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
  李名慧是窑山村的贫困户,现在全家三口人,儿子、孙女和她本人,丈夫和婆婆死后,儿媳改嫁,不满周岁的孙女全都是李名慧照料,2014年一家三口人纳入贫困户,她吃苦在前,从没有一句怨言,到处寻找致富路,早做好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又办起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西瓜大棚;并带动了几十人务工,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年的20亩西瓜预计到农历八月十五可卖三茬,西瓜地里套种的花生,现正在收获,鲜花生远销南京,1.5-2元钱一斤,供不应求,西瓜可卖到农历八月十五前后,2018年的投资全部收益上来后又买了一台双排5吨的小型货车,价5.5万元,李名慧带着儿子脱贫致富,被传为佳话。
  一个妇女人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但李名慧并没有停下脱贫致富的步伐。在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下,李名慧创办起自己的20亩西瓜种植基地。有了帮扶单位和帮扶人责任人的帮扶,她的信心更足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李名慧在种植西瓜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她虚心向身边技术人员请教,让孩子帮忙上网学习咨询,不断解决种植中的技术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李名慧的西瓜品质好,市场行情也不错,今年她靠种植西瓜获利10万余元,致富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实。她又从太山村后黄庄租地70亩,以每亩800元的价格现正在忙于整地,为2021年的大棚西瓜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为明年的丰收致富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李名慧现在就是窑山村勤劳致富的一面旗帜,每做一户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时,我们就拿李名慧的故事给贫困户讲致富脱贫的先进事迹。
  坚韧推开了困难,勤劳战胜了贫穷。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李名慧的脱贫致富之路会更加平坦宽广,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幸福。李名慧带着儿子王传振真干实干,愿吃苦,能吃苦,在奔小康的路上正在大步的向前迈进着。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baoxianzhishi/436126.html

《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贫困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