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创业故事

谭传华的故事 谭木匠谭传华:从残疾的民办教师到梳子大王

|

【www.dagaqi.com--网上创业故事】

谭木匠谭传华:从残疾的民办教师到梳子大王
谭传华的故事 第一篇

谭传华

  他,是一位失去右手出身农村的残障人士,做过民办教师,也曾梦想成为诗人画家,从开花店到转行做梳子,谢顶后自嘲用不着梳子,如今做成了梳子大王。他,就是谭木匠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谭传华。2009年12月29日,谭木匠(0837.HK)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公司创始人谭传华夫妇持股数量1.697亿股,身家达4.3亿港元。

  残疾人流浪寻梦

  1957年,谭传华出生在重庆开县。谈起他的创业史,要从他18岁初中毕业那年意外失去右手说起。他曾在自传里描述,当时帮大哥到河里捉鱼,因不满足双手捉鱼的效率,他改用自制雷管炸鱼,不小心把右手炸没了。

  这让重庆万州农村出生的谭传华丧失农活劳动力,成为村人眼中的无用之人。有朋友给他判过"死刑",说太老实,不能做生意。谭传华说,失去右手后,母亲说"不怕,眼睛还在,就能活"。

  他开始练习左手写字和画画,很快就赶上了右手的水平。随后,他经过努力成为了当地一名民办教师。

  他在自传中说,凭借优异的教学成绩,他很快成为全县有名的教师尖子。但这并没有赢得校长和同事们的尊重,在无意中,谭传华听到一个学校校长在背后议论他:"一个人残手断脚,多难看,多可怜,要是我早就自杀了。"他被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同时他的努力也没有换回相恋女友父母的青睐。1980年的春天,23岁的他毅然辞掉了民办教师的职务,怀揣着仅有的50元钱,告别了父母兄弟,踏上了寻求尊严,实现自己诗人和画家的梦想旅程,开始了一段长达2年的"盲流"生活。

  他先到北京买了一个箱子,把书和简单的衣物装进去,就一口气到了西北。50元已经花光,谭传华开始变卖衣物,他至今都记得一块价值120元的上海牌手表只卖了20元。

  一路艰辛,让谭传华心灰意冷。他在那年的11月份辗转来到峨眉山,不是来看风景,而是来找一个好地方自杀。

  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力量要阻止悲剧发生--因为下雪,峨眉山封山。谭传华进不去,只好放弃在峨眉山自杀的想法。这个时候他又不愿意回老家,就用身上仅有的几元钱买了一张火车票,坐上了去云南昆明的火车[来源:

  第一天到昆明时,他如饿狼漫无目的地瞎转,连续问了好多人是否画像,都遭到了拒绝。

  一个饭店里,一个男人喝得微醉,桌上还有好多剩菜,这对谭传华充满了诱惑。可能是那个男人看出了谭传华眼睛里的渴望,就把剩下的半瓶酒全倒在那些剩菜里。这给当时的文艺青年很大刺激,他咬牙忍住了,没有走向乞讨这一步。

  到第二天晚上时,由于他还没学会叫花子的某些本领,不知道哪里能过夜,对过夜地点的判断"不职业",致使那晚成为他非常难熬的一晚。

  最开始,他在一栋7层楼的工地上睡觉,枕着桶包,抱着画夹,忍着饥饿。那个时节的昆明夜晚还很寒冷,谭传华清楚地记得那晚昆明下着小雪。半夜的时候,5楼上忽然泼下了一盆水,浇湿了他的半边身子。

  他的衣服在西北卖掉了一部分,出昆明火车站时又没收了一部分,剩下的衣服本来不足以御寒,又赶上这一盆冷水,谭传华沮丧到了极点。他只好跑着跳着,最后发现路灯下的温度比较高,就站在路灯下烤了很久。

  他很清楚地记得那路灯还是红色的,那温暖至今都能很深刻地感受到。最后,他来到郊区,钻到人家的草堆里想过一夜。后来主人发现了就赶他走。

  在昆明的第三天,他终于拉到了一份业务,活下来了。

  一个瘦瘦的年轻人看到谭木匠说,"我有很多照片,但想画一张像,看看跟照片有什么区别。你多少钱画一张?"

  谭传华说:"要是像,你给2元钱,要是不像,你不用给钱。"

  最后,那个年轻人很高兴地给了谭传华2元钱,其实比年轻人更高兴的是谭传华。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个左手画家为了挣这2元钱吃了多少苦。

  在几近饿死街头、一场大病之后,文艺青年谭传华结束颠沛流离的寻梦之旅,回到老家娶妻生子,并于1984年开始下海经商。

  据其接受某杂志采访时的说法,他曾尝试过开水泥板厂、卖红薯、当贩子卖魔芋块儿、卖中药材等各路活计,自传里记录的第一桶金是在县城开花店赚的数万元钱,并在城里置下了房产。

  2元木梳引商机

  当县城同类花店逐渐增多,利润日渐微薄之时,谭传华开始考虑转行去做祖传木匠的活计--木雕。不过这次转行亏掉了他的全部积蓄--6万元钱。

  1992年,带着凝聚全部身家和工人心血的木雕去深圳参展时,谭传华深受同行精湛水平和低廉价格的打击。

  他后来在自传里回忆说,闭门造车做生意是可怕的。不过,擅于分析思考的谭传华,在深圳逛锦绣中华的时候,从商场售货员处打听到几千种产品中唯独木头梳子最畅销时大吃一惊,开始琢磨梳子这个"巨大的缝隙市场"。

  他后来在自传里回忆说,闭门造车做生意是可怕的。不过,擅于分析思考的谭传华,在深圳逛锦绣中华的时候,从商场售货员处打听到几千种产品中唯独木头梳子最畅销时大吃一惊,开始琢磨梳子这个"巨大的缝隙市场"。

  当时,谭传华并不知道梳子如何生产,在请教老一辈梳子匠后得知得用锯子锯,用刨子刨,相当于传统手工,他决定通过研发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几个月后,他的机器生产出第一批梳子,销售员卖了一天,卖了2块钱。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把这2元钱装进信封写上"市场万岁"珍藏起来,认为这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就在这2元钱的激励下,谭传华开始了他的梳子王国梦。谭传华反复问销售员这2块钱是怎么赚来的,其他人为什么不买?销售员说主要有几个问题,有人说梳子齿太利,有人说齿短了,还有人说太小了,他都认真记下来马上去改进机器。既然市场说这个梳子齿短,谭传华就把它做长,说齿利了就做钝,说小就做大一点儿,市场怎么说就怎么改。

  虽然多方努力,木梳的销售依然难有起色。这让谭传华感到很纠结,难道自己的判断又错了?有一次,谭传华跟销售员一起出去推销梳子,竟然发现销售科长梳头用的是胶梳子!他的脸一下就紫了,难怪卖不出去,自己都不喜欢我们的产品,这怎么行?销售科长给他解释,真正销售的时候肯定会说木头梳子好的。谭传华并不认可这种解释。

  

邓秀敏:17岁成“创二代”的女企业家
谭传华的故事 第二篇

年龄:35

    籍贯:广东东莞

    个人事迹:17岁创业,从事外包装行业生产和销售,工厂规模越做越大,员工从最初几人发展到了1000多人。2008年创立德方斯公司,投身即热式水机行业。

    17岁那年,邓秀敏没有选择上大学,而是走上了艰辛的创业路。18年过去了,邓秀敏两度创业,目前致力于打造即热式水机,产品畅销中国台湾、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去年,她的公司以研发生产出全世界最小的即热式健康水机而获得国家创新奖。

    17岁成为“创二代”

    1985年,东莞出现了大批的镇办企业,石龙镇也办起了首批镇办企业,邓秀敏的父亲就在其中一家企业当总经理。在等待老爸下班的时间中,邓秀敏常钻到车间里玩,生产线的工人在做什么,她也跟着学。

    17岁的邓秀敏,正要高中毕业了。原本她可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参加高考,然后快乐地徜徉在大学校园。可是邓秀敏却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跟着男朋友吴智雄一起创业。

    邓秀敏回忆说,那时,吴智雄还是做五金配件,主要供货给香港的生产外包装产品的企业。他们考察市场后发现,珠三角生产外包装产品的企业极少,因此决定创建一个这样的企业,拉长五金配件的生产链。

    1996年,邓秀敏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凭借男友的一点积蓄,两人在石碣镇横滘村共同创建了东莞雄兴实业公司,专门生产礼品盒的小工厂。到了创业的第10年,企业已经搬到高埗镇,拥有宽阔的厂房,员工从最初几人发展到了1000多人。

    不过,包装行业技术含量低,环保方面的反对声音已经出现,指出其过度包装,属资源性消耗。邓秀敏发现这个行业看不到更好的前景,找不到长远发展的目标。

    投身即热式水机二次创业

    2007年,邓秀敏受父亲之邀,出任父亲企业的执行副总经理,并在那里找到了下一个目标。父亲的企业是做热能元器件的[来源:

    2009年,邓秀敏夫妇经过市场调研后,投身于即热式水机行业,并创立了自己品牌“德方斯”。什么是“即热式”?按了下德方斯饮水机上面的开关,设定需要150毫升的水,三秒钟的时间就有滚烫的热水流出,便可为客人泡茶。

    四年来公司的研发团队在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德方斯赢得多项发明专利,先后获得“桶装水专用即热饮水机”、“即热饮水器”、“即热式水龙头”等3项发明专利证书,以及其它多项实用新型、外观发明等专利。“德方斯”商标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都已经进行了注册。

    目前,德方斯的产品已进入第四代,性能稳定,也开始推向终端消费市场。“我们的产品已经进入大麦客销售。”邓秀敏说,对产品的市场推广,她信心十足。她期望在2020年德方斯的产品能进入千家万户,提起即热式水机,消费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德方斯”品牌。

    ■对话

    女性创业要想清楚四个问题

    南方日报:作为一名女企业家,你觉得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邓秀敏:作为一个女人,我感觉自己有天然的亲和力,这就是优势。因此在经营管理上,更能和员工加深沟通和理解。提升团队的凝聚力,首先要保障员工的利益。雄兴实业公司创建17年来,从来没有拖欠过员工工资。创业初期公司已经实行月度年终奖、夫妻房等“惠民”政策。

    南方日报:创业过程中,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邓秀敏:每次创业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就拿第一次来说,外包装产品当时急需开拓外销渠道,我们没有任何资源,只能耗巨资去参加各种展览。第一次参展收效甚微。由于展会持续15天,展位档口就我一个人看守,每天暗无天日坐在那里发呆,人都快崩溃了。但是我们锲而不舍,通过几次展会,终于接到了外单,而且还是大单。此后,外单逐年增加。

    南方日报:对同样怀有创业梦想的女孩,你有什么建议?

    邓秀敏:我的建议是应该考虑四个问题:我是谁?我要去哪?我怎么去到这个地方?我去这干什么?想好了以上四个问题,你再去创业,就会有目标。同时,也提醒创业者,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做制造业的老板,比一般的人要累一百倍。你每天必须无时无刻都要想问题。

    总策划:王垂林 姚燕永 执行策划:肖开润 郭其龙 肖凯荣

    统筹:南小渭 吴少敏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苏仕日

  

谭传华:木梳的故事
谭传华的故事 第三篇

九个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谭传华的故事 第四篇

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身残志坚,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比正常人强大,他们不倒的英雄!中华残疾人网记载九位身残志坚的朋友,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以他们为榜样,战胜困难,做一个散发着璀璨光芒的生命。 1、郑龙华——无手着名摄影家 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希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 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己,因为我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同,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助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2、杨佩——无臂也想飞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

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 ,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3、黄宇——赢得美好生活的“玻璃娃娃”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

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 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4、李智华——“足艺”大学生 李智华,女,汉族,1984年生,肢体残疾,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在读。一场大火失去了双臂,她没上过高中,通过顽强学习,考上了大专又专升本,现备考2008年书法系的硕士研究生。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1984年2月14日,李智华出生在内蒙古扎鲁特旗伊和背乡赵家堡村的一户农家。爸爸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患有精神病的妈妈硬是由人按着才生下了她,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亲李国林外出寻找疯癫的妻子,出生没几个月的李智华一觉醒来将煤油灯碰倒,瞬间炕席、被子相继燃烧起来……无情的大火改变了她的一生。经过抢救,李智华保住了生命,却永远失去了双手。 家庭贫寒的李智华,又偏偏失去了双手。对于她个人而言,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与命运抗争,她选择了后者,她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奋斗做到和常人一样。哥哥姐姐上学去,李智华总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园里的欢声笑语,让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渐渐地学会了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刚开始时铅笔头怎么也夹不紧,她就用绳子把铅笔和脚趾捆在一起,绳子松了,就使劲勒。为了能写好一个简单的“0”,她竟整整练了1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由于不能穿袜子,智华的双脚长满了冻疮,但她却从不哼一声。1990年9月,赵家堡村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李智华却因为残疾进不了教室,她便拿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悄悄地站在窗外听课;没有课本,她牢牢记住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时,却从窗外传来李智华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声。在老师的帮助下,李智华终于走进了谭传华的故事

课堂。 1998年夏天,小智华如愿以偿考取了旗重点中学——鲁北一中,也就是在这时,妈妈的病情却加重了,于是小 智华产生了一个想法:牺牲学业,照顾妈妈。鲁北一中的领导知道她的情况后,决定收她为函授生,每周派老师为小华授课。从此,她一边做家务照顾妈妈,一边坚持学习。2003年6月7日,她走进了普通高考的考场。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欧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终于用一双小脚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许许多多的单位和个人都在关爱着她的学习生活。对于社会给予自己的资助,李智华也努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回报社会。2000年9月,她和姐姐在包头市学习,姐妹俩每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当得知同学申怀宝面临失学时,她们每月向申家寄20元钱;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哥哥给李智华邮寄来300元卖牛粪的钱,可李智华却把这笔钱给同学们购买成防护用品;2004年,她被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评为“十佳学习之星”,同年,她又在陕西省大学生书法大赛中一举夺冠;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的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2006年7月,大专毕业的李智华被一家单位聘用,单位发给她1000元的月工资。在得知13岁少女马依曼患白血病时,李智华将自己首月工资,全部打入医院账户,作为马依曼的治疗费用。多年来,李智华还一直给农民工子女做书画辅导。《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李智华奋斗的经历,李智华没有双手,如同没了翅膀,但她勇敢地面对人生,靠驾驭一双脚,照样在生活中飞翔。 5、高志鹏——暗黑中捕捉闪亮音符 高志鹏,男,汉族,1974年生,视力残疾,山西省吕梁人,现为太原市盲童学校音乐教师。6岁时因手术失败导致双眼失明,13岁随民间学艺,18岁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插班生,28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他集写词、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创作数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近百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高志鹏出生在吕梁山区兴县,6岁时因手术失败双目失明。8岁那年,他让妹妹拉着他的手到学校门外听课,被老师发现,让爸爸把他领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样,爸爸教你拉二胡吧!”从那天开始,他踏上了音乐旅途,在自己心灵的舞台上演绎起不灭的火焰和无尽的执着。高志鹏11岁时,二胡水平就已超过了父亲,当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盲人音乐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跟

九个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谭传华的故事 第五篇

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身残志坚,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比正常人强大,他们不倒的英雄!中华残疾人网记载九位身残志坚的朋友,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以他们为榜样,战胜困难,做一个散发着璀璨光芒的生命。 1、郑龙华——无手着名摄影家 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希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

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己,因为我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同,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助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2、杨佩——无臂也想飞谭传华的故事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

,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3、黄宇——赢得美好生活的“玻璃娃娃”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

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4、李智华——“足艺”大学生 李智华,女,汉族,1984年生,肢体残疾,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在读。一场大火失去了双臂,她没上过高中,通过顽强学习,考上了大专又专升本,现备考2008年书法系的硕士研究生。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1984年2月14日,李智华出生在内蒙古扎鲁特旗伊和背乡赵家堡村的一户农家。爸爸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患有精神病的妈妈硬是由人按着才生下了她,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亲李国林外出寻找疯癫的妻子,出生没几个月的李智华一觉醒来将煤油灯碰倒,瞬间炕席、被子相继燃烧起来……无情的大火改变了她的一生。经过抢救,李智华保住了生命,却永远失去了双手。 家庭贫寒的李智华,又偏偏失去了双手。对于她个人而言,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与命运抗争,她选择了后者,她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奋斗做到和常人一样。哥哥姐姐上学去,李智华总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园里的欢声笑语,让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渐渐地学会了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刚开始时铅笔头怎么也夹不紧,她就用绳子把铅笔和脚趾捆在一起,绳子松了,就使劲勒。为了能写好一个简单的“0”,她竟整整练了1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由于不能穿袜子,智华的双脚长满了冻疮,但她却从不哼一声。1990年9月,赵家堡村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李智华却因为残疾进不了教室,她便拿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悄悄地站在窗外听课;没有课本,她牢牢记住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时,却从窗外传来李智华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声。在老师的帮助下,李智华终于走进了课堂。 1998年夏天,小智华如愿以偿考取了旗重点中学——鲁北一中,也就是在这时,妈妈的病情却加重了,于是小

智华产生了一个想法:牺牲学业,照顾妈妈。鲁北一中的领导知道她的情况后,决定收她为函授生,每周派老师为小华授课。从此,她一边做家务照顾妈妈,一边坚持学习。2003年6月7日,她走进了普通高考的考场。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欧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终于用一双小脚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许许多多的单位和个人都在关爱着她的学习生活。对于社会给予自己的资助,李智华也努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回报社会。2000年9月,她和姐姐在包头市学习,姐妹俩每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当得知同学申怀宝面临失学时,她们每月向申家寄20元钱;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哥哥给李智华邮寄来300元卖牛粪的钱,可李智华却把这笔钱给同学们购买成防护用品;2004年,她被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评为“十佳学习之星”,同年,她又在陕西省大学生书法大赛中一举夺冠;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的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2006年7月,大专毕业的李智华被一家单位聘用,单位发给她1000元的月工资。在得知13岁少女马依曼患白血病时,李智华将自己首月工资,全部打入医院账户,作为马依曼的治疗费用。多年来,李智华还一直给农民工子女做书画辅导。《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李智华奋斗的经历,李智华没有双手,如同没了翅膀,但她勇敢地面对人生,靠驾驭一双脚,照样在生活中飞翔。 5、高志鹏——暗黑中捕捉闪亮音符 高志鹏,男,汉族,1974年生,视力残疾,山西省吕梁人,现为太原市盲童学校音乐教师。6岁时因手术失败导致双眼失明,13岁随民间学艺,18岁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插班生,28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他集写词、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创作数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近百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高志鹏出生在吕梁山区兴县,6岁时因手术失败双目失明。8岁那年,他让妹妹拉着他的手到学校门外听课,被老师发现,让爸爸把他领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样,爸爸教你拉二胡吧!”从那天开始,他踏上了音乐旅途,在自己心灵的舞台上演绎起不灭的火焰和无尽的执着。高志鹏11岁时,二胡水平就已超过了父亲,当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盲人音乐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跟着鼓乐班的师傅们沿九曲黄河一路苦学,学会了各种民间小调、晋剧曲牌,学会了唢呐、笙、箫、笛子等鼓乐班的全套乐器。15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8

作文
谭传华的故事 第六篇

专注·诚信

感喟“谭木匠”那我善治木的“保守”理念;感喟那创业初期就大胆将产品缺点一字不漏地真诚传递给消费者的行为。谭传华的创业故事已然超越自身,直指个体生命的成长经验——首先,确定好个体前行的方向并用专注的精神守护;当获得成功,诱惑来临又能始终以最诚信的态度坚守当初的信念,如此我们才会赢得我们生命中的辉煌。

专注——一种近乎完美的处事态度。多年来,谭传华始终拒绝将自己的目光投注在小小的木梳之外,那句“我善治木”在心中久久徘徊。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太多人小有成就便豪言壮语地希图将事业“做大做强”;可以坚守一条小路并拒绝所有诱惑的精神,在大而强的理念面前似乎微不足道,但这恰恰是当今最可贵的专注精神。因为专注,所以面对喧嚣场域中的各色诱惑,始终气定神闲;因为专注,所以心无旁骛,始终守护着最初的那份信念。

关乎专注,想起那个曾经改变世界的乔布斯。当太多人将目光投向整合营销、产品包装的时候,乔布斯确实那个始终专一的人。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相信乔布斯从手中擎起电话的那一刻,就已然专注在对科技背后人性的关注上。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总是背后的最终目的,但这份专注精神转化成对手机用户体验的持续关注后,苹果全新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便成为乔布斯撬动整个行业的支点。因为这样的专注,所以苹果完全颠覆了传统手机对人的漠视,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专注于此,乔布斯改变了世界。

确定好前行方向并用专注坚守固然重要,但太多人却因前行路上的诱惑放弃了对人的那份真诚,是的,诚信在当下同样重要。

诚信——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谭传华创业初期那个将产品缺点大胆刻在木梳上的“冒险”行为让我思索良久。当下喧嚣的文化场域中,这样的举动看似愚笨,但大智若愚。用诚信的态度守住理想,有时也许要付出代价,但最终一定换来他人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因为诚信,所以秉有人性中的光辉,这光辉吸引人们的关注。因为诚信,所以放弃那些蝇头小利,却最终换来人们善意的目光和持久的支持。

关乎诚信,想起那个以电子商务闻名的企业家马云。在淘宝网上冲浪的经验深深领受到诚信会给一个企业多大的生命力。当所有买家都可以凭借诚信与否对卖家公开评论之时,马云便将人与人之间交流中那份诚信原则拓展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正因为淘宝网以诚信经营为最根本的企业理念,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最大的热情参与到这看似新鲜的网络购物中。诚信——成就了一个企业。

是的,在前行的路上,年轻的我们因为有了专注,所以才能心无旁骛,在各种诱惑中始终目光向前;因为诚信,所以能安定自己年轻的而浮躁的心灵,始终坚守道德底线,用人性的光辉感动世界。

背景:1930年代,战争频仍,西南联合大学学校和宿舍之间的几十里路成为冯至重新思考生命的关键。冯至在写作《十四行诗》之前,已然十年不曾写诗作。然而就是这十几里路,让他常常仰头看天,看天空中流云变幻、时光疏忽。在生命如草芥的年代,重新思考了什么是生命。

诗句:我们准备着/深深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冯至《十四行诗》)

分析:在漫长的人生中,每个生命的价值都必须得到尊重。因造物者会赋予我们那些神圣的契机——彗星出现、狂风乍起。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那些神圣的契机,我们因满怀对他人的爱,或是肩负了某种重大的责任而变得与众不同,这就是生命中彗星出现的那个时刻。

举例:公元1930年代,战争频仍,人的生命如草芥般倏忽即逝,我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选择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心中潜藏着一个小小的意愿,珍藏在书架最重要位置的那本《十四行集》始终吸引着我,而诗人冯至先生恰在这段时光中,用每天十几里公路的长度与思考换得了对生命的理解。

是的,我愿意生活在这个年代,那是一个烽火连天的时代,也恰是一个在人们生命脆弱无比之时,充满哲学思虑的年代。我爱读这个年代的诗篇——“我们准备着/深深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每个人的生命都普通而平凡,而同时又充满尊严和价值。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生命如草芥般脆弱的年代,我却似乎真确地领略到普通生命出现奇迹的瞬间之美。

是的,当一个普通生命因为承载起那份道义担当而存活时,或当一个小小的生命用燃烧自我的方式守护着其他同样值得敬仰和尊重的生命时,我们将与那个彗星出现的时刻不期而遇。

我愿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1930年代,因为我实在对祖国边陲的西南联大神往已久。在那个民族危亡的关键年头,我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骨气和对民族的道义担当。

是的,在那个时刻,生命散放出巨大的光辉——彗星出现、狂风乍起,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和灵魂为一个民族战后的重新培养一批批人才而行动着。他们的生命价值在这样的行动中出现了奇迹般的光辉。破败的教室,头顶轰鸣的战机,山路上思索着,行走着的诗人——冯至。

1930年代的大后方——昆明,你着实吸引着和平年代的我,你让我神往。虽然生活是苦痛的,但灵魂却因此彻底淘洗。如果可能,请让我也加入这个行列,体验那生命中“彗星出现”的神圣时刻吧。

背景:俄国农奴制即将被废除的前夜,黎明前的黑暗,那是寒冷的高纬度,在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国度里,残存着当人剥削人的制度尚未彻底根除,托翁的心始终焦虑万分,将所有未能获得自由的人的苦痛视为因这份忧伤,几度落泪。一个伟大民族之所以伟大,正在于它的文化内部有这样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名句:不因为任何缘故而爱,而是当我临死时,见到敌人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体验到的爱,那是心灵的本质。

举例:因内心中长存那份深深的忧虑,所以才会有世间最真挚的大爱。在我的书架上珍藏着这本被反复摩挲以致破旧的《战争与和平》。年少时,曾在书的扉页上,誊写了托翁的那些话“不因为任何缘故而爱,而是当我临死时,见到敌人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体验到的爱,那是心灵的本质”。

爱是有属性的,有私爱,亦有大爱。在寒冷的高纬度,在那个充满生命绿意的俄罗斯民族,奴隶制度废除前最黑暗的年代,那些尚未获得自由的人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苦痛并不是孤独的,那个享誉文坛的大作家始终以世间最悲悯的心态守望着。

我的阅读史告诉我:在那最黑暗的岁月里,有着贵族身份的托翁每每衣单食薄,他无法承受内心的折磨,因为只要这个伟大的国度中还有人未曾拥抱自由,他的心便在流泪。

是的,在这无声的痛楚中,在内心的焦虑里,我们见识了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关爱,他超越私爱,没有等差,拥有一切充满尊严和自由的生命。

是的,这是人世间的大爱,因为那些与自己并无关联的人而喜怒哀乐,把他们的一切视为自己的一切。

与那个在寒冷高纬度的国家一样,我们这个历史悠远的民族同样是高贵的。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刻,因为对陌生人生命的深深忧虑,吴斌将双手从疼痛难忍的腹部毅然移到方向盘上,并紧紧握住。这里的爱,超越个体生命,直指那个大爱的境界。因为对那些陌生孩童没学可上的深深忧虑,那个双手长满老茧的新疆大叔将自己几十年来的全部积蓄拿出只为了他们有书可读,用对自己的孩子的爱去对待陌生人。

是的,这就是大爱。因内心长存这样的忧虑,所以心中爱着那些与自己生命并无关联的人。这样的爱,没有等差,超越个体生命,指向大爱的神圣。

谭传华的故事

背景:寒冷的高纬度,呼兰河畔,在那个雪花飘飞的凛冽寒冬里,一个内心充满了诗意的女孩,依然用发现美的双眼在天寒地冻中感知生活中的诗意。后来,因为战争,关外作家流离失所。这位充满诗意的女作家流亡到上海,继而是香港,并将生命停留在这异域他乡。在她的小说世界里,萧红从未真正长大,她用最纯美的双眼告诉世界:纵使生活凌乱不堪、粗鄙难耐,人依然可以在期间发现真正的大美,因诗意长存心间。

诗句:萧红在湘江边长鸣,一个陌生的诗人写下这样的诗行“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这是对萧红深透的理解。那个曾在呼兰河畔仰头看天,注视空中流云变幻,时光流转的女孩,曾那么深情地望着东北大地上形态各异的火烧云激动不已。诗人笃定地相信,这个用发现美的眼睛诗意栖居在大地上的作家,哪怕葬在异域他乡,依然会用同样的热情凝视着眼前的海涛闲话,发现其中的诗意。是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我们诗意栖居在大地上”。

背景:拜伦的《唐璜》尚未写完,便得到希腊人民为争得自由而进行斗争的消息。《唐璜》身上印有拜伦那些痛苦和对时代的失望。但在面对人民自由要求的时候,他却挺身而出,只身来到希腊战场,并最终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有自己的苦闷和

颓唐,但面对自由,他却毫不犹豫地献出一切,用行动书写生命的诗。

举例:当拜伦放下手中紧握的鹅毛笔,远离自己的祖国来到希腊,为那里的人们争得自由而奉献出宝贵生命的瞬间,他向世人昭示了这样的真理:一个伟大诗人真正伟大的诗篇往往并不仅用笔写就,更是用他的行动著成。

分析:与其写哈姆莱特为做还是不做而整日地思想斗争,不如深爱那个虽然头脑简单但信念执着,见到风车立即为正义而行动的堂吉诃德。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太多人将语言的力量夸大。在豪言壮志俯仰皆是的时代,我们太需要沉潜,太需要默默做事的精神,我们太需要行动。

诗句:“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身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分析:尼采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人们对未来彻底失望的时代,人们不相信上帝,同样也不相信自己。而尼采对人的主体性精神始终牢牢坚持。作为哲学家,尼采并不是当时人们的欢迎,因为任何超前的伟大思想总是在他身后才发现出光彩,但尼采坚持人的尊严与价值,不以任何人的意志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笃定坚守着自己的哲学理念,真因有了这样的自信,尼采始终充满着精神力量,改变并不断影响了更多的人。

多少次,灯下捧读《沈从文选集》,总为那湘西的山山水水感动,似乎灵魂都被涤荡了。青年沈从文本可以在湘西老家安稳地过生活,有着殷实的家境。但先生却选择了走异路去他乡,只身闯入北京城求学。异地的求学常常带来的是苦涩,看《从文自传》,知道刚来北平的生活:只能一人租住在北大附近的小小公寓中,他甚至自嘲地为其取名“窄而霉小斋”,可见其心酸。但文学的信仰一旦在心间勃发,便断没有后悔的可能。就是在这间小小的“窄而霉小斋”里,我们熟知的太多关乎湘西的传说流淌出来,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为绚烂的神话。究竟克服困境的精神是什么?我曾在心底不断问自己,当“窄而霉小斋”中飘出阵阵书香的时候,我相信已然读懂了其中的内涵。

生命·行动

读罢关乎老计的故事,感慨万端。那在深山中孤独地巡守,那列车经过时高高举起的臂膊,深深感染了我的心灵。想起关乎生命与行动的命题。

几十年如一日,这样的坚守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对一种职业的虔诚。诚然如此,但在我眼中,这更是对生命的敬重。想起冯至先生的《十四行诗》——“我们准备着/深深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的确,个体生命的全部价值和尊严也许正体现在当一个孤独的生命用坚韧守望那些陌生人生命的时刻。感喟老计,夕阳西下,当老计又一次举起自己的臂膊,此时他的生命中便迎来了那辉煌的“彗星出现”。一个敬礼,却传递出守望一整列车陌生人生命价值的大爱。人的尊严在哪里,正在他超离个体生命,将自我燃烧,像老计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为了那些陌生人燃烧自我生命。当老计一次次举起臂膊,他的生命“彗星出现、狂风乍起”。

生命价值是可贵的,但在当下的喧闹社会中,行动的意义也许更值得注意。

年少时爱读拜伦,当他放下手中的鹅毛笔,从遥远的英国来到希腊,为那里的人民争得自由而献出生命时,我依稀记得在自己心中曾默念的一句话——行动永远是真正的诗篇。

感喟老计,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慧,人们懂得信誓旦旦的语言在喧嚣中远比实实在在的行动更加受到重视。不敢说老计是英雄,但想真诚地问一句,大山中几十年的巡守,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甚至没有声音,只听到汽笛的短暂轰鸣,老计似乎从未表白过自己的心迹,但在语言大于一切的时代,这样的无声坚守却顽强地证明了行动的力量。

生命,行动,在一个默默坚守了多年的铁路工人身上,我读懂了这些人生最可贵的品质。

拿走生命中的梯子

是的,都是爱,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但却决然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请注意安全!”声声叮咛却仍使这随时可以倒下的梯子产生致命的危险;而“不用时将梯子收起”,却用看似微小的行动换来了永久的平安。

记不得哪年哪月,生命中曾留下这样痛苦的记忆。街边生锈的井盖一夜间不翼而飞,所有人小心翼翼地从井旁绕过,好心人曾停下脚步,用一块巨大的石头放在井边,耐心写下这样的字——小心。但夜幕遮蔽了一切,当一对晚归的母子正兴奋地谈笑走过时,悲剧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也许还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曾不断思索:关于爱的问题,同样是爱,一种是满怀热情的言语,另一种是轻轻拿起手中电话,找来更多的人重新安置一个护佑生命的井盖,这小小的行动似乎正投射出另一种爱的方式。

是的,同样是爱,同样是对生命虔诚的尊重,但换来了不同的结果——当一种爱,爱到真挚,人们便应舍弃一切与行动无关的语言。

仰慕史铁生,但曾真心地为他的生命忏悔过。当双腿无法再次行走后,史铁生曾一日又一日远离亲情,母亲不断用各种方法为自己的儿子医治病痛,但在倔强而自傲的儿子看来,这一切是多么徒劳,我清楚地知道,在这个对生命有着出乎常人的感悟的作家心底,母爱是多么的重要;但我也眼见了在内心因自己的残疾而无限苦痛时,他是如何伤害了世界上最爱自己的母亲。在那篇《合欢树》中,我见到了母亲死后,作家是如何痛苦。是的,没有行动,把爱藏在心底,却从未表露过的史铁生第一次为此深深忏悔。

时光倒转,似乎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忏悔,我们曾笃定相信,只有心中有爱,便可不必表达不必行动。但当岁月年轮刻画在生命印痕中,那些痛苦和丰富的灵魂一次次在生命的终结告诉我们——人,是多么应该用自己的全部行动去证明他们的爱,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责任。

我曾思考过这样的哲学问题:关于人如何行动才能产生真正价值的问题。与那些玄思相比,这似乎微不足道,但于我,却是紧要的。爱哈姆莱特身上那份忧郁气质,但十八岁成年礼之后,我决定,不要让生命再次为“做还是不做”而忧郁彷徨,这个世界的真正美好正来源于我们将深藏心底的那份爱用行动昭示出来。

拿走那“注意安全”的温馨提示,用生命最大的包容与尊重轻轻地收起横亘在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梯子。

五个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谭传华的故事 第七篇

五个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五个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1、杨佩——无臂也想飞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谭传华的故事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2、高志鹏——暗黑中捕捉闪亮音符

高志鹏,男,汉族,1974年生,视力残疾,山西省吕梁人,现为太原市盲童学校音乐教师。6岁时因手术失败导致双眼失明,13岁随民间学艺,18岁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插班生,28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他集写词、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创作数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近百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高志鹏出生在吕梁山区兴县,6岁时因手术失败双目失明。8岁那年,他让妹妹拉着他的手到学校门外听课,被老师发现,让爸爸把他领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样,爸爸教你拉二胡吧!”从那天开始,他踏上了音乐旅途,在自己心灵的舞台上演绎起不灭的火焰和无尽的执着。高志鹏11岁时,二胡水平就已超过了父亲,当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盲人音乐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跟着鼓乐班的师傅们沿九曲黄河一路苦学,学会了各种民间小调、晋剧曲牌,学会了唢呐、笙、箫、笛子等鼓乐班的全套乐器。15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8件乐器,让他组建了自己的鼓乐班。从此,这位少年盲班主带着一伙明眼人,开始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的农村闯荡。几年下来,他挣下的钱,不但贴补家用,建了新窑洞,而且还为两个哥哥娶了媳妇,供妹妹读完了初中。在外闯荡的高志鹏第一次听说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开启了一扇窗户,独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学。在省残联领导的帮助下,他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的一名大龄插班生。

在盲校学习的两年间,每到星期天,志鹏便抱着吉他、二胡到街头卖唱,挣学费和生活费;上课时间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于学习和创作中。1994年,他创作的歌曲《心声》,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升华奖”新歌征集中,荣获词曲创作一等奖;歌曲《满天繁星属于你》,在全国第二届盲聋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及创作奖。当中残联主席邓朴方把奖杯送到他的手中时,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点点希望。

盲校毕业他留校工作,2000年在中残联的关怀下,他成为中国戏曲学院首位盲人进修大学生。在正规化、高节奏的教学环境中,为了赶上学习的进度,他几乎每晚都守在琴房,根据盲文和课堂的录音资料一点一点地摸索着指法。进修是拿不到学历的,2002年高志鹏便参加了成人高考并成为中国戏曲学院一名正规大学生。经过顽强拼搏,高志鹏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他创作的歌曲《走出圪梁梁》、二胡曲《黄土情怀》,还分别荣获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艺术大赛金奖、银奖。更令同学们啧啧称奇的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拜北京盲校李红伟为师,靠着用手摸,竟然用半年时间学会了一般得用三年时间才能掌握的钢琴调律技能!

如今,高志鹏的心中有了一个“神州万里行”的计划。他准备用两年时间,走访全国百所高校,为高校师生免费演奏自己的音乐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符。

3、黄宇——赢得美好生活的“玻璃娃娃”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谭传华的故事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4、郑龙华——无手着名摄影家

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谭传华的故事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希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

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己,因为我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同,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谭传华的故事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助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5、李智华——“足艺”大学生

李智华,女,汉族,1984年生,肢体残疾,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在读。一场大火失去了双臂,她没上过高中,通过顽强学习,考上了大专又专升本,现备考2008年书法系的硕士研究生。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1984年2月14日,李智华出生在内蒙古扎鲁特旗伊和背乡赵家堡村的一户农家。爸爸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患有精神病的妈妈硬是由人按着才生下了她,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亲李国林外出寻找疯癫的妻子,出生没几个月的李智华一觉醒来将煤油灯碰倒,瞬间炕席、被子相继燃烧起来„„无情的大火改变了

她的一生。经过抢救,李智华保住了生命,却永远失去了双手。

家庭贫寒的李智华,又偏偏失去了双手。对于她个人而言,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与命运抗争,她选择了后者,她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奋斗做到和常人一样。哥哥姐姐上学去,李智华总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园里的欢声笑语,让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渐渐地学会了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刚开始时铅笔头怎么也夹不紧,她就用绳子把铅笔和脚趾捆在一起,绳子松了,就使劲勒。为了能写好一个简单的“0”,她竟整整练了1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由于不能穿袜子,智华的双脚长满了冻疮,但她却从不哼一声。1990年9月,赵家堡村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李智华却因为残疾进不了教室,她便拿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悄悄地站在窗外听课;没有课本,她牢牢记住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时,却从窗外传来李智华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声。在老师的帮助下,李智华终于走进了课堂。

1998年夏天,小智华如愿以偿考取了旗重点中学——鲁北一中,也就是在这时,妈妈的病情却加重了,于是小智华产生了一个想法:牺牲学业,照顾妈妈。鲁北一中的领导知道她的情况后,决定收她为函授生,每周派老师为小华授课。从此,她一边做家务照顾妈妈,一边坚持学习。2003年6月7日,她走进了普通高考的考场。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欧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终于用一双小脚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许许多多的单位和个人都在关爱着她的学习生活。对于社会给予自己的资助,李智华也努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回报社会。2000年9月,她和姐姐在包头市学习,姐妹俩每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当得知同学申怀宝面临失学时,她们每月向申家寄20元钱;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哥哥给李智华邮寄来300元卖牛粪的钱,可李智华却把这笔钱给同学们购买成防护用品;2004年,她被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评为“十佳学习之星”,同年,她又在陕西省大学生书法大赛中一举夺冠;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的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2006年7月,大专毕业的李智华被一家单位聘用,单位发给她1000元的月工资。在得知13岁少女马依曼患白血病时,李智华将自己首月工资,全部打入医院账户,作为马依曼的治疗费用。多年来,李智华还一直给农民工子女做书画辅导。《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李智华奋斗的经历,李智华没有双手,如同没了翅膀,但她勇敢地面对人生,靠驾驭一双脚,照样在生活中飞翔。

杨洋老师作文范例及学生作文
谭传华的故事 第八篇

家风 作文范例

家风,是发黄的纸页上先贤流传下来经典的语录;是穿越历史、经历时光吹磨而闪耀思想光芒的精神;也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诃责,是平凡人家的言传身教。何以立身,以德以行;何以立家,(以言以训)家风传承。(一个人在社会上存身,要有德行操守;一个家庭能够世代相传,不仅依靠血脉,更要有家庭的精神传承。)继承传统精神中美好的部分,以家庭为单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才能够既立人以德,又强国以行。

家风来自于前人深刻阅历的结晶,这些优秀的精神有经验的积累、教训的反思,更有对后世殷切地关怀。前人好学并以此受益,则会以好学激勉后世。徐渭曾有一家风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一个“好”字说尽年青、年老读书之景,用以告诫子孙惜时苦读。前人勤俭并以此受益,则以俭以修身要求子孙。诸葛亮《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正是对后代亲切而真挚的教导。

虽然各家之风气不同,但中华民族的优秀家风却共同指向了传统精神中积极、健康、向上的元素:求学、精思、勤俭、诚信、孝义„„

于是有人会问,那些过时的东西,今天还有学习的必要么。我认为,这些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今天更倡导和发扬。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无用论、道德堕落商人虞诈、拜金腐化追求物欲等乱象丛生。这时,我们方才醒悟古人早已用家风为我们筑起了精神的防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不要小瞧每一个家庭的风貌,正是每一个小家庭美好精神的构建、家风的吹扬,才能唤起整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

当然,不能说所有的传统家风都是正面的,否则不会有巴金《家》中觉慧的出走,易卜生笔下的“娜拉”离开封建的家庭。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家风在传承中与时俱进。这样才是真正无愧于先人精神的财富,对传统文化合理地继承和发扬。

在这一瞬间,我忽然想起母亲曾经用质朴无华的句子告诉我好好学习的道理,想起母亲把陈的毛衣拆开配上新线织成新衣,想起母亲用最严诃的句子批评说谎的我时严肃的表情。我想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好学、勤俭、诚信,也许不是字字珠玑,却是言传身教。春风化雨,家风化人,家风像是一阵从回忆里吹来的暖风,让我体会到长者亲切关怀和良苦用心,我要用这样美好的精神面对社会,也要将之传递给我的后代。

1

“谭木匠”是知名的木梳品牌,创始人谭传华创业时把产品易折断等缺点刻在木梳上,反而让人看到了它天然绿色的优点,它成功走向市场、谭传华秉持“我善治木”的理念,坚持做“好公司”而不是大公司,目前它已有2000多家专卖店遍布世界。根据以上材料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例文:

栉齿易断,理念难折

——从“谭木匠”的那份坚守说起

一把木梳穿过无数人的黑发银丝,岁月改变了无数人的容颜,却没有改变一个企业的理念。一把木梳,可以是青春的见证,是爱情的信物,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的坚守。梳子是脆弱的、易断的,“我善治木”的理念却是坚定的、不屈的,“谭木匠”的成功不单是企业的经营,更是一种精神的屹立。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经营人生,执著于正确的理念,才可能成功卓越。

“谭木匠”的经商之道让我看到的不单单是一笔笔交易的成功,更是一种对信念不舍不弃的坚守。越是在价值观纷乱的时代里,这样的坚守就弥足珍贵。我想到在黑暗的牢狱里,在嘲笑的目光里执著前行的司马子长——我看到了他脆弱的身体,更感受到了他著史信念的百折不挠。

每个人都有信念,而成功者往往因为坚守而获得最后的尊敬。“谭木匠”反而成为商海一粟,我在无数的伟大作品中看到了成功者相同的品质,那就是脆弱的外表和执著坚定的内心。

从来没有动摇自己坚定的理念,在茅屋和秋雨中的杜甫却用脆弱的身体支撑着民族的灵魂;从来没有改变自己拯救民族精神的信念,在流言与疾病中的鲁迅仍然用清癯的身体坚守心灵的灯火。

我想,经营企业如此,经营人生、经营国家不也尤其需要对理念的坚守么。走过战火纷飞的年代,从帝国列强的铁蹄下挺直脊梁的我们,不正是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韧劲坚守着革命的信念么,不正是坚定维护着走社会主义道理的理念毫不动摇么。而今我们生活在幸福而和平的时代,但却经历更另外一种没有硝烟的价值观的战争,坚守正确的理念才能让我们的脚步走得愈加坚定。

读文思道,从一家木梳店的成功,我看出了人性中伟大而坚韧的品性。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显得格外脆弱。一个品牌可以坚守理念,一个伟人懂得坚守信念,一个国家懂得坚定信仰,那就我们更应该坚守正确的理念,无论是在难解的题目前还是在青春的困惑里都有一份坚守,让前行更有动力,让人生更有方向。

2

发展自己的专长

北京十一学校 文科班 51分

“谭木匠”,这家不做股票也不炒地皮的木梳公司,竟然打造出全国知名木梳品牌。乍听似乎有些奇怪,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企业盲目上市或进军房地产的故事。然而,谭传华和他的“谭木匠”以“我善治木”和“好优于快”的思想启示我们:不必随波逐流,人要发展自己的专长。

发展专长意味着人要有一招天下皆服的本领。这本事别人偷师不得,因为它凝聚长时间的勤学苦练和独特体会。对于谭传华而言,木梳便是他的“压箱底绝技”。多少年研发对比的体会、多少次推倒重来的设计使谭传华保证“谭木匠”梳子质量领先全国。而我们也应发展属于自己的绝技,那种傲视群雄、个性显著的本领。

那么专长的意义何在?倘若进军股市、聚焦地产等投机行为便可让盆满钵赚,那么焚膏继晷地磨练专长又是何苦呢?

首先,专长是我们立于世界的根本。每个人、每家企业、每个国家都因彼此的特性而存在。倘若没有对世界独特的作用,我们便只能在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前低下高昂的头颅。谭传华深知木梳是他的企业立于市场的根本,只有他不断研发创新、始终保持一流木梳的水平,他的企业才能稳定地生存下去。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发展专长是让我们在生存竞争中握有主动权。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丢失了专长就好像任风吹拂的蒲公英和被赫拉克勒斯拎离里面的安泰——丢失了进一步施展拳脚的平台。因此,发展专长的第二个原因是,专长是我们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基石,投机则不是。谭传华之所以抛弃一般的上市融资逻辑,是他以专长促发展的英明选择,也是他的企业屹立不倒、步步强盛的原因。而与“谭木匠”境遇相反的企业也比比皆是。比如三星匆忙进军企业产业而忽视传统优势,最终销量惨淡而被迫退出;摩托罗拉进行高新转型却忽略对手机技术的更新,最终丢失老大哥的地位,只能与安卓合分一杯羹„„这些反例警醒我们,企业必须寻找自己独特的专长,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推而广之,谭木匠的道理何止限于企业发展!个人就不需要发展专长?国家就可以随波逐流?绝不是。因此,身为一名学生,不必因每个人都学绘画奏乐器而惊慌模仿,倘若能仔仔细细学一门篆刻,同样可以养身宁气;国家也不可被动处事、完全为国际社会所掌控。只有让中华经济成就和文化特质彰显在广袤天地间,中国才可长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谭传华和他的木梳会因为他们注重发展专场而发展壮大,我们也应踏上发展个性和专长的道路,走得稳妥的长远。

3

另:点评

这位学生是我在班里少数几位能认得住的学生,这得益于他几次作业的认真完成。还记得一次课上痛批了他的文章,学生却感到受益颇多。这是个很懂得反思的孩子,进步很大。行文思路清晰流畅,中心明确、例证较得当。这篇文章后面还有他一段反思的话,我去掉了,相信你还能写得更好。今晚他还传给了我班里其他几个学生作文的电子版,倒不是因为分数没有他高就没有发,而是因为那几个学生不在我的班里读书,所以不方便发他们的文章。

例题、例文:

2012天津卷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中心句:

1、关心和深爱曾经被我们忽视的父亲母亲,不要等失去的时候才感觉痛苦。 2、珍视那些遥远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给予了我们精神的养料和人格的力量。

3、热爱从不留意的故土才能在家乡的土壤里汲取精神的养料,写出伟大的作品。 4、珍惜青春时光,在这宝贵而又极易被忽视的财富里突显人生的价值。

5、健康的体魄不可或缺可又极易被忽视,只有拥有强健的身体才能实现我们更加高远的理想。

我们饮着故乡的水,抚着故乡的风,经历着故乡的变化,浸润着故乡的人情。正如寓言中的鱼与水,我们与故乡不也正是如此熟悉而又遥远,如此平淡无常却又构建着我们的精神

4

世界。小鱼的经历让我想到: 热爱从不留意的故土才能在家乡的土壤里汲取精神的养料,才能有无数伟大的作品。

无数次在语文课本中读到鲁迅先生的文章,也许是时代差异,那些以笔为刃“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战斗杂文并未让我有太多同感。但那些写家乡风貌的小文却让我如醉如痴,《社戏》中的夜泊、《闰土》中的猹,都给我至深的印象。鲁迅正是一尾在故土的水中快意畅游的鱼,正如水给予了鱼以生命,而故土却赋予了作家创作的才气和灵感。

我们看到了水中嬉戏的游鱼但却忽视了水的滋养,我们读到了伟大的作品,却并未留心到养育它们的土壤。

在《边城》淳朴的人情和沈从文优美的文笔中,我看到作家一生都未离开的湘西沅水;在《生死场》壮烈的画面和萧红才华横溢的文字里,我看到她一生眷恋的黑土地和呼兰河;在《茶馆》与《龙须沟》京味的文字和老舍特有的幽默里,我看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其实,作家与故乡更应该用鱼水情来作喻,没有故土的作家就像鱼儿没有水流的滋润,笔下的文字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感人的力量。

特别是那些曾经在异域漂泊过的作家更有深刻的感悟,在德国哥廷根的季羡林靠写家乡的《海棠花》来思念祖国,在日本读书的郁达夫用《故都的秋》来回忆北平。正如朱熹诗中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家的创作灵感恰是来自家乡的土地。

在这样一个交通发达的时代,我们离世界更近却离家乡更远,我们被欧风美雨所迷惑却忽视了对生养我们的土地的敬畏与热爱,我们饮着长江黄河的精血却丢失了民族的信仰。读了以上那些充满魅力的文字我不禁感叹,堂堂正正地做一个有故乡的人、热爱自己的家乡,才能成为一个感情健全的人、才能无愧于自己的民族、才能饮水思源更热爱自己的祖国。

试论饮水思源与故土情结

“源头活水”在乡土

忧与爱

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与水的村庄 ----------------------------题记。

一段:是因为脚踩这片土地,才拥有踏实的行走,是因为深爱着这方热土,才成就优秀的文学作品,艾青眼里的泪水诉说了他对故土深沉的热爱。作家从家乡的故土中不断汲取精华,

5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wangshangchuangyegushi/58813.html

《谭传华的故事 谭木匠谭传华:从残疾的民办教师到梳子大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