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创业故事

曹德旺创业故事 亿万富翁曹德旺的爱情故事:我,我的妻子和我最心爱的女人

|

【www.dagaqi.com--网上创业故事】

亿万富翁曹德旺的爱情故事:我,我的妻子和我最心爱的女人
曹德旺创业故事 第一篇

  曹德旺,福耀集团董事长
  1987年 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2009年 获得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2010年 捐数十亿元福耀玻璃股票成立的河仁慈善基金会正式获批;
  2011年 以45.8亿元捐款额位列“胡润中国慈善榜”首位。

  “我和结发妻子的艰苦生活”

  我现在的老婆就是结发夫妻,她没有读过书,叫陈凤英,人很好,几十年来,煮饭,帮我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普通话讲不好,所以不接,怕人家会笑她,她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我帮她买的,家里的东西也都是我买的,她不会买东西。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的控股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都是她的,不是我的,人家说这个公司是曹德旺的,但实际上从法律关系上说是我太太的。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这是因为在我还没有富起来的时候,我曾经对婚姻徘徊过。

  我今年57岁了,从23岁结婚算到现在,也过了几十年,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席”,意思就是说要彼此珍惜,不要轻易去改变。这里面的道理也是我后来慢慢悟到的。

  我的老婆嫁给我的时候,还是一个少女,我们的结合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前两个人连面都没有见过,仅仅看过一张很小的黑白照片,所以我们没有经历过谈恋爱的过程。那一年是1969年,我们非常穷,生活很苦,母亲又生病了,所以家里人就希望我先结婚,找个老婆照顾我母亲。我答应了,就是这样。

  我们刚一结婚,我就把她的嫁妆全部卖掉了。她一句怨言也没有,她认为嫁给你了,你就说了算。我们30几年的婚姻生活,她一直是这样的,再苦再难也不会抱怨。她有1/4的马来血统,非常纯朴。新婚,嫁妆卖光,钱全给我拿去做本钱,她在家里伺候我生病的母亲,我在外面跑生意,一年到头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这就是我们的“新婚燕尔”,谈不上浪漫,“贫贱夫妻百事哀”,有些事情经历了才知道里面的甘苦,所以说我们是患难夫妻。

  我卖掉她的嫁妆之后就有了一点钱,这些钱就是我做生意最初的本钱。然后我就开始种白木耳,再拿到江西去卖,来回一趟可以赚七八百元钱。这样跑来跑去,没有想到,才跑到第四趟,货就被人家扣了,不但本钱赔了进去,还欠了村里人1000多元,这要是别的女人又会怎样哭闹?

  当时很多人来向我要债,家里能卖的东西全都卖掉了,最后只剩下一小间房子,我对那些上门要债的人说:“你们要是能够拿,也拿去。”

  这个时候生产队上又来人找我,他们说我跑去做生意,欠了做水库的义务工,大概20几个工日,如果不去做,要按照一个工一天三块五交钱,我一算又是100多块钱了。我想我在家里也没有事做,去做一个工一天还能赚到三块五,还不如去做工。结果没有想到,原来整个生产队都没人愿意去做,这样就我一个人去做,等于是我去替别人出工,做了工以后按照一天三块五的价钱卖给他们。

  工地很远,我走之前,送我老婆去她的娘家。她一个女人带一个孩子,丈夫又不在身边,家里一贫如洗。所以我就对她说:“我现在一无所有,只余下一个人,如果实在不行,你可以再嫁人。”我丈母娘说:“你胡说八道,你这么聪明,困难一定会渡过的,你放心回去吧,你老婆孩子我给你带着。”

  我和我老婆就是这样的感情,平平淡淡,无论你好无论你坏,她都相信你,她从来不跟我吵架。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经遇到过另一个不同的女人,那是一个让我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明溪遇到的。当时我写信给我的太太,她不认识字,所以信是我妹妹读给她听的。后来等我回到家,她见了我也只是说:“我知道我配不上你,知道你是会走掉的,你要是真走了,那么把房子和三个孩子留下来给我。”我听了以后非常伤心,我觉得自己非常对不起我的太太。

  爱上另一个女人,是真正的相爱

  我那个时候非常痛苦,当时我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好转,不像刚结婚时那样拮据。不过,虽然我做推销赚到一些钱,但只是一个富裕起来的农民而已,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能被称得上是事业的企业。就在那个时候,我爱上了一个女人,她是我的女朋友,那是真正的相爱。她为了帮助我,给我做了很多事情,当时她很年轻,大约二十四五岁,已经结婚,有两个孩子,我们都很投入,彼此觉得找到了一生的知音。可是,那是什么年代啊?80年代初,尤其是在福清这样的地方,她的压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她很勇敢,我和她的事情被她的一些好姐妹知道了,那些姐妹就劝她,说:“你怎么这样,什么人不好找,找一个农民,瘦瘦的,黑黑的。”她就跟那些姐妹说:“我们谈得来,我相信他是一个非凡的人,他将来一定会有成就,会飞黄腾达的。”

  痛苦的抉择

  我面临着一个选择。一面是我的结发妻子,她为我默默地奉献了这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纯朴善良,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另一面是我的红颜知己,我们有刻骨铭心的感情,有共同语言。我真的很苦闷,不知道以后的路应该怎样走。后来我就去做调查,去了解别人的生活。

  我选了100对有代表性的夫妻,有工人,医生,干部,有做老师的,也有老板,我发现并不是我一个人对自己的家庭不满意,而是这100对夫妻中没有一对夫妻对自己的家庭是满意的。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福州水表厂的一个朋友,他和太太两个人,一个是科长,一个是团干部,郎才女貌,是谈了3年恋爱才结婚的,在我看来,他们应该幸福得不得了。没有想到,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我跟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后,有几次,喝酒聊天说深了,才知道他们双方都对家庭不太满意,两个人互相指责起来,一点不比我的少。

  当时是1980年。我对我能搜集到的婚姻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家庭是绝对幸福的家庭。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后来我想通了—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这样就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观念,谈恋爱的时候,可能是求同存异,一旦真正生活到一起,就会有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幸福这东西讲起来都是大同小异的,就是有吃有喝,子孙满堂这些东西,可是如果往深层去想,世界上有绝对的幸福吗?没有,所以也不会有绝对幸福的家庭,绝对完美的婚姻,既然是这样,我认为我是不需要再去考虑什么换家庭的事情了,再换换,就是换1000个照样也没有用啊。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那个女人已经当奶奶了。不过,说起这段往事,我依然会感到非常伤感,人生总是有很多伤感的事情,怎么努力都是不能避免的。经历得多了,心就会坚强起来,人也会丰富起来。有的时候,听到有人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在支持他”,我就会很有感触,我和我那个女朋友虽然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但是我如今的成功和她有一定的关系。

  我一生最重大的转变在明溪,我在那里遇到了她,又在那里放弃了她,但是当时我在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为她争一口气,让她的姐妹们说起她的时候,能够说她爱的是一个像样的人,一个值得爱的人。

  把所有的精力都贡献在事业上

  这样我就回到家乡专心去办我的玻璃厂,也许因为有这种心情,因此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贡献在这个事业上了。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男人有钱会变坏,女人变坏会有钱”,我觉得这不是绝对的,这是人的心地问题。我童年的生活很苦,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妈就是快要饿死了,也没有变坏,她原来也是一个大家闺秀,人长得也很漂亮啊。至于男人,一个男人要是心地好,对家有责任感,用我们老家的话说“就是四个脚都被别人吃掉了,心还是在家里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家庭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两个人素昧平生然后成为一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这是缘分,应该好好珍惜和睦相处,有困难的时候同舟共济,这就可以了。

  真正的幸福不在家庭,而在事业。做事业的人绝对不可以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事业,这是我的看法。我还有一个看法,就是男女之间还是要有真的感情,像我和我的妻子,虽然直到现在我们也很少有时间交流感情,可是她和我是患难夫妻,我们一起经过多少事情!这就是感情,在我被人家追债追到连房子都要卖掉的时候,她还是信任我,跟着我,现在我发达了,她不管我有多少钱,也不势利,你有多少钱怎么花我也不管,反正我相信你。这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感情。很多感情不是真的感情,是因为没有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上。

  女儿的婚姻

  我的女儿刚结婚,我怕人家是因为她有我这个有钱的爸爸而娶她,所以不同意。我跟我女儿说:他是厦门大学毕业的,人又很帅,父亲还是一个省教委主任,人家这么好的条件会娶你?你又不是本科毕业。

  现在他们夫妻为了证明我这句话是错的,两个人在澳大利亚自食其力,边打工边开店。其实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弄清楚那个男孩子娶我女儿的目的,我给他们施加压力是对他们好。虽然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女儿是嫁出去的,是男人当家,但我的财产没有因为她是女儿而不给她一份,有她一份。

  我现在年纪大了,过几年不做企业了就去周游世界。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会把我这一生的经验体会都写出来,写成一本书,给后人一些借鉴。

  现在,经常会有人问我:“有钱与没钱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我说有钱多受人尊重一些,住好一点,穿好一些,吃好些,心理上不会焦虑,不会怕没饭吃,其他都一样,比如:阳光,沙滩,空气,鲜花,绿草与时间,上帝很公平地赋予每一个人,我以前曾经穷过,但也是很快乐,只要是身体健康,心态健康,穷人也一样幸福。

  中国有两句话,好像是孔子的一位弟子说过的,“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迹世上无完人”,什么意思呢?第一句讲的是“孝道”,说看一个人是不是符合“孝道”,不是看他有没有给老人贵重的东西,而是要看他心里有没有老人,如果论财富,穷人家难道就没有孝道可言了?第二句说的就是“性情”,只要是人,就不会对异性没有感觉,但是有感觉是一回事,是在心里的。“论心世上无完人”说的就是不能以“心里有没有感觉”作为依据,如果以这一点做依据,世界上就没有好人了。因为很难有人一生一世,心里从来没有被其他异性感动过,从来不曾为其他异性泛起过一点水花。所以儒家讲“发乎情,止乎礼”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一个男人,他对一个女性欣赏,这是感情问题,这是“发乎情”,很自然的;但是怎么处理,却是一个理性问题,儒家赞成“止乎礼”。

  

中国首善曹德旺:贫民窟的亿万富翁
曹德旺创业故事 第二篇

    曹德旺身形敦实,皮肤黝黑,其貌不扬,如果不是考究的衣装衬托,看起来与农民没有任何区别。一如他并不出众的样貌,30多年来曹德旺在中国企业界籍籍无名,尽管他以国内市场占有率70%、全球市场占有率近20%的市场地位成为“玻璃大王”,坐拥数百亿产业,其知名度仅局限于行业内。可是,近年来随着他在慈善领域持续不断的大手笔投入,尤其是头顶“中国首善”的光环以后,他开始名声大噪,并以乐善好施的慈善家形象广为人知。

  2013年12月14日,曹德旺毫无意外的当选“CCTV年度慈善人物”,颁奖词写满褒扬:“为善20年,他是个人捐款高达50亿元的企业家,从捐款问责到股权捐赠,创办家族基金会,他开创了中国慈善领域多个先河。”结尾别出心裁的以他名字总结道:“‘德’行天下,福‘旺’人间。”荣誉未满,质疑纷起,主持人在颁奖现场毫不讳言提及,曹德旺面带微笑按住胸口说:“质疑可以让他们去质疑,关键我们自己手按在心上说,我应该怎么做是对的。”

  他不仅视质疑如风吹过耳,对政府官员从不逢迎讨好,亦不与商界大佬称兄道弟混圈子,特立独行,雄浑生猛,这种风格在中国企业界堪称异数。他白天在全球市场高呼“进攻”,夜里却在佛前诵经默念“放下”。他低调经营,对成本斤斤计较,视财如命,又高调慈善,对捐赠一掷千金,从不皱眉。

  放下矛盾对立、难以捉摸的纠结,屏蔽“玻璃大王”与“中国首善”的光环,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真实还原曹德旺的本色人生。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我很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个主人公。”这是2009年在蒙特卡罗领取“安永全球企业家奖”期间,曹德旺总结人生时所下的断语。他经朋友推荐看过这部当时热映的奥斯卡获奖电影,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与他惊人相似。

  1946年5月,曹德旺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父亲曾是上海永安百货公司股东,1949年为躲避战乱回乡,途中财物尽失,家道由此衰落。由于家境贫困,曹德旺9岁才上学念书,15岁读到初一就辍学。即便只读书六年半,小学班主任的一句话却对他影响深远:“每节课都要有个中心思想。”从此以后,他凡事都会先找准本质和关键。

  辍学之后,母亲向生产队申请领养一头牛,曹德旺每天早出晚归放牛能挣两个工分,但没过多久,村民就多次批评牛没喂饱。一年之后,父亲对他说:“我们不放牛了,你跟我去做生意吧。”此后十余年间,曹德旺先后修水库、拉车、卖水果、倒烟丝、种白木耳,当过农技员、炊事员,这个不安分的青年“想要过好日子”一直折腾,30岁又跑到镇上的玻璃厂当销售员,七年后这家生产水表玻璃的工厂陷入亏损泥潭,曹德旺找人合伙承包下年,当年盈利20万元。他说:“工厂设备投资了六七年,已经非常破旧。我让工人三班倒,设备不停。设备摊销下去了,量上来了,当然被我赚到了。”

  1984年,一句傲慢的责骂让曹德旺猛然顿悟,事业和人生迎来惊天剧变。这年他去武夷山游玩时给腿脚不便的母亲买了一副拐杖,乘坐的是一辆日本产小轿车,还未坐稳司机就粗暴斥责说:“你小心点,别撞坏汽车玻璃了,一块原装玻璃几千块,撞坏你赔不起的!”曹德旺性情刚烈,不以为然的回应:“我看也就50到100块钱,怎么能值几千块呢?”在他看来,“我们国家落后,日本人太欺负我们了。”

  尽管人家粗暴无礼,但还真没骗他,较真的曹德旺后来打听到汽车玻璃确实卖几千块。他敏感意识到:“如果我能制造出这样一块玻璃来,并且定价仅1000元,不是利国又利民,还能赚到钱吗?”此后曹德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国营背景的上海耀华玻璃厂,买图纸,装设备,1985年8月汽车玻璃生产线投产,到年底仅4个月时间就盈利70多万,整个镇子都沸腾了:“这哪里是工厂啊,简直是印钞票的机器。”

  曹德旺的慈善开端几乎与商业发迹同步。1983年,他刚承包连年亏损的玻璃厂,小学老师就上门请求捐赠几万元添置新课桌,他二话没说掏钱了。1987年,福州市某领导在曹德旺的一项捐赠仪式上邀请他到灵石寺考察,行程结束他立即出资12万元启动古寺维修工程,此后20多年一共为此定点捐助对象投入2000万元,即使期间因经营困难资金不足,他借钱也要捐赠,从未回绝或中断。这只是曹德旺捐建寺庙的起点,后来他先后为修建其他庙宇总投入达数亿元,其中仅高山镇崇恩寺就斥资1个亿。

  之所以捐赠巨资兴建寺庙,盖因曹家四代信佛,曹德旺本人亦是修行者,这也是他热衷慈善的根源,正如他所说:“佛教是我的灵魂。”但是,曹德旺却从不专程去寺庙拜佛,也不与僧众讨论佛法,“信佛不是去拜佛,而是去理解它,”他对许多大老板花几万块钱烧第一炷香的做法嗤之以鼻,“其实这个是很土的。”不过,有时曹德旺进寺庙也会烧香,但他是出于对佛祖的敬重,“烧香是礼佛,祈求的是平常心。”

  聊起佛学曹德旺兴味盎然:“佛祖不是帮着你做什么,而是教你怎么为人处世。佛经讲六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要遵守这六个原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他看来,做善事是布施;规范经营企业是持戒;忽略社会上的负面声音甚至诽谤是忍辱;不断摸索使事业进步的方法是精进。

  曹德旺擅长以自己的人生实践解读经典理论,从“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中汲取精华,并形成独特的行事风格。可是,他所显露的生猛、执拗甚至霸道形象与修行者的身份却大相径庭。

  “曹特勒”

  “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商界一直备受推崇,曹德旺却嗤之以鼻:“不应该提倡官商相护,利益勾结,经商也要坦坦荡荡。做商人不能提倡胡雪岩的做法。”多年来,他把“我连一盒月饼都没送过”经常挂在嘴边,以表达对政商关系的态度。

  曹德旺第一次与地方官员闹翻是在1986年。这年2月,他在“整党”的风潮中被视作反面典型,调查组进厂把账簿全部没收,“他们认为没有鱼也有虾,抓你绰绰有余。”先查偷税漏税,问题没查出来反倒退税5万元;又查贪污腐败,结果曹德旺拿出批条字据逐项对质。面对哑口无言的审查者,曹德旺满脸愤怒,拍案而起,摔门扬长而去。“为什么会整我呢?就是因为我不巴结他们不买他们的账,”曹德旺后来说,“我是软硬不吃,你别跟我来这套,咱们坐下来实事求是地讨论这个问题该怎么办。”

  风波并未平息,有人要将他置于死地。镇政府领导继续上告,先后把案子告到福州市、福建省,最后捅到中纪委,然后省市县三级调查组进驻工厂审查,最终结论是曹德旺没问题,镇党委改组,降一级全部调离。当年农村整党由农委负责,时任省农委办公室主任曹德淦正是曹德旺的哥哥,尽管每份文件都由他经手转交领导,但曹德旺不让插手。在此次事件中秉公执法的曹德淦深受领导赏识,从正处提拔为副厅,后来官居副省长、人大副主任。

  此后曹德旺与官员“作对”的例子屡见不鲜:身兼公司董事长的副县长让外甥承包工程,却因质量不好被他扣掉40%账款;主办方违反国际龙舟邀请赛赞助协议,他当着官员、媒体的面把奖杯扔进河里;因股票上市获得80万股奖励,他与省领导及银行行长吵得“全福建都知道”。谈及往事趣闻,曹德旺笑说:“福建人说我是希特勒,叫我‘曹特勒’。”

   dagaqi.com/”很快,张茵的名字就在香港业内传开,企业也得以迅速发展。后来,刘名中和张茵吃饭中问起这件事,张茵的回答让刘名中感动,同时,也被他眼前这个有智慧和胆识的女子深深吸引。

  有时候,张茵会有意无意问刘名中一些企业发展和管理的事情,思维缜密的刘名中不但给张茵做出细致的分析,而且连解决的方法都一并提了出来。张茵不禁对这个学医的男人也刮目相看了。当刘名中把一串可以保佑平安幸福的项链带到张茵的脖子上时,张茵激动地对他说:“走,给咱爸妈打个电话去……”

  ■ 我发现了丈夫的经商潜质

  短短几年的时间,张茵的生意在香港得到迅速发展,并建立了自己的纸行和打包厂。然而香港的废纸资源毕竟有限,无法使张茵实现“废纸大王”的梦想。于事,她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美国。刘名中却有些担心,因为他的事业在香港,到了美国一切都得归零。一边是他热爱的事业,一边是自己的爱人,怎么办?女人在商场的不易,刘名中是心知肚明的,自己作为丈夫怎能袖手旁观呢?权衡再三,刘名中决定放弃自己的事业,一心一意去帮助妻子成就她的梦想。1990年2月,刘名中陪张茵一起奔赴美国。

  初到美国,虽然人生地不熟,但凭着自己在香港积累的行业经验和重组的资金,张茵对自己的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她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做美国的“废纸大王”。

  美国的废纸资源多,质量好,又是一个信誉度好的国家,而信誉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张茵在美国建立的公司中南控股,最初的客户全是靠她和丈夫一家家跑下来。刘名中是公司CEO,他却亲自开车去拜访客户。有时来不及吃饭,他就把汉堡包叼在嘴里开车。那时,张茵不懂英语,就带着翻译到处游说。一开始,她经常遭受拒绝,但最终客户被张茵夫妇的坚持所感动。

  10年里,张茵建立的美国中南有限公司先后在美建起了7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1996 年,在全美各行业集装箱出口用量排行榜上,中南公司名列第四。此后一年上一个台阶,近几年一直名列前茅。1997年,美国评比出妇女企业500强,中南公司名列95位,而张茵是其中唯一的中国女性,成为名副其实的“废纸回收大王”。

  在这个过程中,张茵学到太多东西:国际化的企业怎样经营,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如何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这是一个比香港更为规范和透明的市场,张茵深知,只有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长远。

  公司成立后,张茵任董事长,刘名中任副总裁。开始,她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后来,她看到一本书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要像经营财富一样经营婚姻。她开始了认真的反思,男人都有自尊心,自己应该尊重丈夫。

  于是,张茵真诚地和刘名中商量,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做董事长,让她来做副手。刘名中没想到妻子竟然提出这个建议。他理解妻子的良苦用心,他对妻子说,你在经商上比我有天赋,夫妻不应在乎分工,我不在乎做你的副手。

  

读书笔记——创业我们的故事
曹德旺创业故事 第三篇

读《创业:我们的故事》有感

10信管本 张利军

今年的寒假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所以没有在外打工,假期不短,在闲暇时间我阅读了一本关于创业的书——《创业:我们的故事》。书中介绍了一些创业精英和草根创业者的创业故事,以及他们讲述的一些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此书是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商道·对手》栏目组主编,对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与YBC(中国青年创业国家计划)联合策划,《商道·对手》栏目承制的特别系列节目——《创业:我们的故事》的总结。它是一本教科书式的创业启示录,它选取了创业者最为关心的五个话题——我能创业吗?初次创业有多难?创业如何绝处逢生?创业如何得到社会支持?创业带给我什么?通过对马云、柳传志、刘永好、陈年、吴晓波、王振耀等YBC的志愿导师的调研采访,他们把多年的创业经历凝练成简洁、平易的话语,为懵懂中的创业者指点迷津,为迷茫中的创业者传道解惑。

《创业:我们的故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当启发,让我对于“创业”这个词有了更多的,不同的认识。当创业成为一个热词,当创业点燃了时代的激情,我们其实需要更多的冷思考,毕竟,“我想创业”和“我能创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

2009年美国的咨询公司摩立特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了一个调查,他们发现在中国有75%的人有创业的意愿,但是在中国自主创业的存活率只有3%-4%,而大学生创业群体当中这个比例更低,只有1%。残酷的事实往往教会人更谨慎的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当我们真正走上创业路之前,我们必须认清自身的情况,是否具备创业应有的条件与素质。

一个人想要创业成功所需要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在绝望中寻找生机的创业青年张敏,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者应该具备优秀素质——永远乐观。高位瘫痪的张敏,本是一个漂亮爱笑的护士和一个幸福的妻子。但是在生小孩时,她的身体从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丈夫也因为接受不了眼前的现实,带着孩子离她而去。对于张敏来说,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但天性乐观的她并没有放弃,学绣十字绣,网上开淘宝店,自学网页装饰,将自己的网店经营的有声有色,同时还带动周围的残疾人同她一同创业。支持她克服所有困难的的力量,源于她的乐观,她对生活的希望,她的感恩之心。书中的草根创业者在完全不同的人生中,却有着相同的坚守——历经波折,却永不放弃。创业将会因为乐观而海阔天空,人生将会因为坚持而与众不同。

马云说:除了自我安慰外,没人会安慰你;但当你看到边上的人需要安慰的时候,去帮助他们,这就是踏上就业路必经的心态。是啊,创业的路上会有无数的困难,面对各种无法控制的变化,真正的创业者必须懂得用乐观和主动的心态去拥抱。当然变化往往是痛苦的,但机会却往往在适应变化的痛苦中获得。

俞敏洪从三次高考进北大,到三年赴美留学梦破碎,再到受处分离北大,经历了无数磨难后最终走上了自己的创业路,但创业的道路注定是坎坷的艰难的,不是不辛苦不是不痛苦不是不孤独,但是当太阳升起时,依然带着对未来的希望站上讲台。

第二点就是,运气与勇气是成功“二气”,勇气在于舍得,运气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有的时候很多奇怪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头上,而这些事绝不是我们只要能干就可以的。但运气不会永远跟随着任何人,想要让自己的运气长久,在

你稍微有点成功的时候,学会感恩,学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感恩的心离财富最近“刘永好如是说。他感谢贫穷的生活,教会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感谢老师的教诲,教会了他“天道酬勤”的人生道理,感谢时代,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他的未来带来了希望,感谢事业中的伙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冯军爱国者的企业文化核心是感恩,感谢员工,感谢客户,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也只有拥有了他人的付出与支持才能真正取得大得成就。

福耀玻璃集团董事张曹德旺的成功告诉了我们诚信与责任的重要性,其实这是不分职业不分身份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生活中需要诚信需要责任,工作中需要诚信需要责任,创业的路上更需要诚信需要责任。柳传志将责任感和使命感注入联想的企业文化,联想企业文化的内核就是责任。联想告诉我们,光有一颗有准备的头脑是不够的,还要有一颗有责任感的心。负责任是一个人做事的基础根本。

责任的重要意义:第一,是你坚持的动力;第二,是你成为这个团队核心的根本原因;第三,是使你成为这个企业能够在社会上能立足的根本原则。心里学中,有一个心里暗示的概念,平时对待工作的态度就是一种很强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行动,甚至能够左右成败。逃避责任是一中消极的心态,承担责任则是积极的心态。承担责任的人,能力在责任的承担过程中不断增强;逃避责任的人,能力在逃避和推脱中日渐“萎缩”。承担责任,弱者可以变强者,强者变得更强;逃避责任,强者变弱者,弱者越变越弱。责任感最能激发人自身潜在的能力、人不断的承受压力挑战自我,创作性的开展工作,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创业者还要学会学习,学习身边的人,欣赏身边的人,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学习。你的傲是基于你对未来的梦想,你看到了别人没看见的东西,并且是执着坚持。其实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是种创业,是对自己的提升,但是怎样才能升级?要欣赏别人,学习别人。看别人的是羡慕的眼光,是欣赏的态度,是谦卑的,但是对自己要执着,对自己的未来我们又要相当的自豪或者自傲,但是我们不能狂妄。

我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看到最多的是创业志愿导师,他们为创业青年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其实,从很多成功创业者的故事中不难发现,他们都会碰到从策略、资源或方向上给予支持和指点的贵人。贵人的出现看似偶然,实则更准确地逻辑关系是:自助者,贵人始助之。西埃尔这个“意想不到的帮助者”正是扎克伯格命中的贵人,

书中很多人创业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像李玄为了绘画,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像李成为了回报家乡,像„„他们每个人创业的目的都不同,但每一个创业的人都必须有自己的想法,路要走的长,就一定要有想法,一定要有梦想,梦想未必是大,但一定要真实,一定要做得到。创业青年李玄热爱画画,同时珍视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他将创业与绘画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的结合了起来,一样能够做出不一样的成绩。

马云说他并不支持大学生创业,我们不能因为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就退学,去创业成功了,我们就要学习他们,像他这样的人全世界也就那么几个,倒下的却有无数人。大学生创业主要还是要学习创业的精神,了解创业过程的艰难,积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为将来真正走上自己的创业道路打好坚实地基础。大学生创业,有时候无数的成功是为了一个错误,有时候无数的错误为了一次成功,大学生创业过程似乎更重要一些。

马云说:“真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我说人要成功,要永不放弃,但是只有当你懂得放弃的时候,你才开始进步。”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每个人的性格,信念,理想不同,注定了我们走的路会不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当元帅的能力。

成功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去创业,但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创业的精神,那种乐观,坚持,勇气,感恩,诚信,责任,我相信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真的满地都是机会,只要肯去发现总有一片天空可以让我们自由翱翔。

10位华人巨富创业的第一桶金
曹德旺创业故事 第四篇

很多成功创业者掘到“第一桶金”的爆发点,与后来真正做大的主业并不一致。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与如今有些刚起步的创业者动辄提出“下一个Google”诸如此类的宏大目标相比,很多成功者在创业之初的想法都很简单,他们甚至仅仅是因为生活艰难或者想改变自己的现状。1980年,远东集团创始人蒋锡培在高考落榜后,拒绝复读、执意去杭州学习修理手表时,他的目标不过是赚够5万元。也是这一年,四川新津的刘氏四兄弟本来都有较为稳定的工作,但老二刘永行为了能让哭闹的儿子吃上肉,春节时上街摆了个电器修理铺,看到其中赚钱的机会才刺激了兄弟们的创业欲望。 苦难的确是一种珍贵的财富。“超人”李嘉诚少年时经历了家道中落、背井离乡、失学、伤父之痛,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打拼,从学徒成长为华人首富。已经逝去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更是出生贫寒,小学毕业后便离家做工,几经挫折后奠定了台塑集团的伟业。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都曾因所谓“出身”问题而遭遇磨难,但正如宗所言,这都为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成功的创业者都善于抓住经济发展大势,瞄准其中的大机会。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和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在1980年代初不约而同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启动,最终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配件厂商。王永庆也借助二战后经济复苏带来的机遇,不仅从木材生意中真正完成了原始积累,还成功转型到石化行业。施正荣则凭借自己多年对太阳能的研究,看到能源结构调整的趋势,创立了无锡尚德,成为行业领导者之一。 综观上一代创业者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最初的起点乃至掘到“第一桶金”的爆发点,与后来真正做大的主业大多并不一致。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商业环境趋于成熟,新一代创业者起步之初就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少走了很多“弯路”。王传福就凭借自身电池技术的积累,创立的比亚迪很快成为业内领先者,并逐步扩张到电动汽车领域。 为了找到方向,很多人在创业之初都经历了苦苦摸索,不断进行灵活调整,才逐渐明晰了主业。如今已成为本土教父级企业家的柳传志,在刚刚下海之时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为了生存下去,卖过旱冰鞋、电子表,还因倒卖彩电被骗。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尽管看准了搜索

的未来,但最初也找不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先后学习过美国的Inkotomi、Akamai Technologies、Verity、Google等多家公司,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事实上,这也是很多跨国企业创业初期的典型状况,比如惠普就是从一家什么业务都做的咨询公司起步。 创立之初是一家既做系统集成又做软件开发的所谓外包公司,QQ不过是随项目赠送的副产品,马化腾还一度想将如今带来滚滚财富的小企鹅卖掉。丁磊在最低迷的那段日子里,也想把网易出手。这些并不能说明他们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或许这才正是创业中的真实写照:彷徨,迷茫,无助……但他们都最终坚持下来,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标志。 马化腾与丁磊这一代无疑要幸运得多:更宽松的环境,更平等的发展机会,有风险投资机构等资本助力,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增强实力并迅速放大财富……美邦服饰创始人周成建是靠一粒粒纽扣起家的,刘氏四兄弟则卖着鹌鹑蛋赚一分分钱,他们的原始积累显得漫长而辛苦。相比之下,丁磊创立网易不过3年就实现上市,又3年后成为中国的纸面首富;施正荣创立无锡尚德5年后登陆纽交所,也占据了首富之位。 英国人胡润在当年想出制作中国富豪榜的创意时,不知是否预料到“财富”的话题竟然在中国能引起巨大的争议,“原罪”、“灰金”乃至“黑金”成为媒体和民众的关注焦点。不可否认的是,胡润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财富”的重新认识,对于财富的合理渴望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创业之路。与此同时,那些成功的创业者又对财富有了更深层的思考,新近者如曹德旺,以自己家族所持福耀玻璃股权的70%成立慈善基金会,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   1、李嘉诚   创业时间:1950年创立长江塑料厂   第一桶金:塑胶花生意 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身处逆境时,我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因为我勤力,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誉。   李嘉诚:塑胶花传奇 1940年秋,李嘉诚一家从潮州逃难至香港,栖居在舅舅的钟表行中。李家原本没有商业传统,到香港前,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两位伯父在民国初年就取得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博士学位。李家可算的书香门第,在当地受人敬重。 但这些在当时的香港没有半点价值,甚至为生存带来了压力,一家人卑微如蝼蚁。13岁的李嘉诚不得不失学,寄人篱下当学徒。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则必须搬开家具与其他伙计挨着入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攻占香港,李嘉诚的母亲只好带着弟妹重回老家,留下他们

父子二人。更大的不幸是,贫困抑郁的父亲竟染上肺结核,大半年后去世。在父亲过世前一天,并没有向他交代事情,反而问他有什么话说。“我安慰父亲,告诉他‘我们一定都会过得很好’。”14岁的李嘉诚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彷佛一瞬间被迫长大”。历经家道中落、少年失学、父亲过世、孤独的流落异乡,迫使李嘉诚在很短的时间内压缩成长。 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头地,学习是惟一的武器,他开始自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虽然艰辛,但李嘉诚觉得十分充实,“年轻时我表面谦虚,但内心很骄傲。因为你看见身边的人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却日渐提高。” 李嘉诚的机会终于来临。1945年,二战结束后的某天,他所在工厂的老板亟需发信,但是书记员请假,李嘉诚因好学被推荐帮忙。出色的表现使得老板对他另眼相待,将其从杂役小工调至做货仓管理员,继而成为了业绩很棒的推销员,再升到经理,19岁更成为总经理。李嘉诚也从中学到了更多的关于货品的进出、价格、以及货品管理,推销等技巧。 因为业务关系,李嘉诚一直订阅英文塑料专业杂志,顺便提高英语,这也让他能时刻把握该行业的可能商机。随着二战后经济复苏,塑料制品的市场需求很旺盛,李嘉诚认为机不可失,决定自行创业。1950年,他利用自己的积蓄连同舅父的借款共5万港元,开设了长江塑料厂。 1957年,李嘉诚从行业杂志中得到启迪,赴意大利考察,回港后转产塑胶花。得益于当时的消费环境,业务迅速发展,由于产品能不断创新,李嘉诚继而成为了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如今这已成为李嘉诚财富故事中的经典情节。之后,李嘉诚又瞅准地产业机会,从而开始了成为“超人”的脱胎换骨般的升级。   2、柳传志   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

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因为前面没有路可走,所以选择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可以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后来因为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后来知名的“汉卡”。当时电脑大部分靠进口,全是英文系统,必须装上汉卡,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一、两万元。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出了100套,为公司带来了约40万元毛利润。 曾茂朝的妻子,计算所研究员胡锡兰就在1985年的夏天从自家楼上看到了一个难忘的场景:烈日炎炎下,柳传志和李勤(现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将一堆微机从大院门口搬进来,柳传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而李勤把裤子卷到了大腿上,气喘吁吁。回想当日情景,柳传志后来表示,“我们第一桶金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赚的。”   3、鲁冠球   创业时间:1969年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   第一桶金:万向节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练自己的意志。当企业家如果光会享乐,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企业家就不成为企业家,是败家。   鲁冠球:被逼上梁山的小铁匠 2007年,在接受一家美国媒体的采访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这样解释自己当时的创业动机,“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么你以后就可以在那里读书,如果你过去是一

个农民,那么就一直会是农民,而我不想一直当农民,我要想一切办法跳跃龙门。”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辍学后,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但三年后,由于精简人员,他被辞退回农村。不服输的鲁冠球决定创业,“没想过要当企业家,我办企业是逼上梁山。”当时他看到乡亲们磨米面不方便,而自己对设备很感兴趣,便筹钱购买设备,开办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后来因为禁止私人经营,加工厂又被迫关闭,为了偿还债务,鲁冠球不得不将三间老房子变卖。 虽然受到打击,鲁冠球并未放弃。由于“停产闹革命”,当时人们连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在经过15次申请之后,鲁冠球开办了一个铁匠铺,很快生意红火起来。到了1969年,由于政府要求每个城镇都要有农机修理厂,富有经验且有些名气的鲁冠球被公社邀请去接管已经破败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其间除了管理农机修配厂,只要能赚钱、做得了的营生,鲁冠球都做了尝试。 之后10年间,靠作坊式生产出的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鲁冠球艰难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8年春,鲁冠球的工厂门口已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员工也达到了300多人。由于看到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起步,鲁冠球调整公司战略,集中力量生产专业化汽车万向节。当年秋天,他将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即今天万向集团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上,虽被拒绝入场,但鲁冠球并不放弃,在会场外摆起了地摊。在闻听会场内正陷入价格拉锯,他便张贴广告,以低于场内20%的价格,销售自己的高质量产品,很快厂家便涌出场外交易。万向此役获得了210万元的定单,鲁冠球成为最默默无闻的大赢家,打出了名气。   4、刘永好   创业时间: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   第一桶金:鹌鹑养殖 创业20多年的磨练对于我来说,拥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拥有了创造这些财富的能力!假如我的所有财富都消失了,还可以从头再来。 ——刘永好 今天的创业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学会把远大的目标分解、简化成具体的一件件事情。因为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去克服,比一下子面对一大堆困难要好得多。 ——刘永行   刘氏四兄弟:一个鹌鹑蛋挣一分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

5位商界大佬第一桶金真相
曹德旺创业故事 第五篇

5位商界大佬第一桶金真相.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5位商界大佬第一桶金真相2009-10-19 22:47 来源: 中国时尚品牌网 评论 0 条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很多成功创业者掘到“第一桶金”的爆发点,与后来真正做大的主业并不一致。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与如今有些刚起步的创业者动辄提出“下一个Google”诸如此类的宏大目标相比,很多成功者在创业之初的想法都很简单,他们甚至仅仅是因为生活艰难或者想改变自己的现状。1980年,远东集团创始人蒋锡培在高考落榜后,拒绝复读、执意去杭州学习修理手表时,他的目标不过是赚够5万元。也是这一年,四川新津的刘氏四兄弟本来都有较为稳定的工作,但老二刘永行为了能让哭闹的儿子吃上肉,春节时上街摆了个电器修理铺,看到其中赚钱的机会才刺激了兄弟们的创业欲望。

苦难的确是一种珍贵的财富。“超人”李嘉诚少年时经历了家道中落、背井离乡、失学、伤父之痛,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打拼,从学徒成长为华人首富。刚刚逝去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更是出生贫寒,小学毕业后便离家做工,几经挫折后奠定了台塑集团的伟业。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都曾因所谓“出身”问题而遭遇磨难,但正如宗所言,这都为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成功的创业者都善于抓住经济发展大势,瞄准其中的大机会。福耀玻璃(600660,股吧)创始人曹德旺和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在1980年代初不约而同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启动,最终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配件厂商。王永庆也借助二战后经济复苏带来的机遇,不仅从木材生意中真正完成了原始积累,还成功转型到石化行业。施正荣则凭借自己多年对太阳能的研究,看到能源结构调整的趋势,创立了无锡尚德,成为行业领导者之一。曹德旺创业故事

综观上一代创业者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最初的起点乃至掘到“第一桶金”的爆发点,与后来真正做大的主业大多并不一致。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商业环境趋于成熟,新一代创业者起步之初就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少走了很多“弯路”。王传福就凭借自身电池技术的积累,创立的比亚迪很快成为业内领先者,并逐步扩张到电动汽车领域。

为了找到方向,很多人在创业之初都经历了苦苦摸索,不断进行灵活调整,才逐渐明晰了主业。如今已成为本土教父级企业家的柳传志,在刚刚下海之时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为了生存下去,卖过旱冰鞋、电子表,还因倒卖彩电被骗。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尽管看准了搜索的未来,但最初也找不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先后学习过美国的Inkotomi、AkamaiTechnologies、Verity、Google等多家公司,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事实上,这也是很多跨国企业创业初期的典型状况,比如惠普就是从一家什么业务都做的咨询公司起步。

腾讯创立之初是一家既做系统集成又做软件开发的所谓外包公司,QQ不过是随项目赠送的副产品,马化腾还一度想将如今带来滚滚财富的小企鹅卖掉。丁磊在最低迷的那段日子里,也想把网易出手。这些并不能说明他们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或许这才正是创业中的真实写照:彷徨,迷茫,无助„„但他们都最终坚持下来,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标志。

马化腾与丁磊这一代无疑要幸运得多:更宽松的环境,更平等的发展机会,有风险投资机构等资本助力,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增强实力并迅速放大财富„„美邦服饰(002269行情,股吧)创始人周成建是靠一粒粒纽扣起家的,刘氏四兄弟则卖着鹌鹑蛋赚一分分钱,他们的原始积累显得漫长而辛苦。相比之下,丁磊创立网易不过3年就实现上市,又3年后成为中国的纸面首富;施正荣创立无锡尚德5年后登陆纽交所,也占据了首富之位。

英国人胡润在当年想出制作中国富豪榜的创意时,不知是否预料到“财富”的话题竟然在中国能引起巨大的争议,“原罪”、“灰金”乃至“黑金”成为媒体和民众的关注焦点。不可否认的是,胡润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财富”的重新认识,对于财富的合理渴望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创业之路。与此同时,那些成功的创业者又对财富有了更深层的思考,新近者如曹德旺,以自己家族所持福耀玻璃股权的70%成立慈善基金会,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5位商界大佬第一桶金真相2009-10-19 22:47 来源: 中国时尚品牌网 评论 0 条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李嘉诚

年龄:81岁

创业时间:1950年创立长江塑料厂

第一桶金:塑胶花生意

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身处逆境时,我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因为我勤力,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誉。

李嘉诚:塑胶花传奇

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头地,学习是惟一的武器,他开始自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虽然艰辛,但李嘉诚觉得十分充实,“年轻时我表面谦虚,但内心很骄傲。因为你看见身边的人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却日渐提高。”

1940年秋,李嘉诚一家从潮州逃难至香港,栖居在舅舅的钟表行中。李家原本没有商业传统,到香港前,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两位伯父在民国初年就取得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博士学位。李家可算的书香门第,在当地受人敬重。

但这些在当时的香港没有半点价值,甚至为生存带来了压力,一家人卑微如蝼蚁。13岁的李嘉诚不得不失学,寄人篱下当学徒。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则必须搬开家具与其他伙计挨着入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攻占香港,李嘉诚的母亲只好带着弟妹重回老家,留下他们父子二人。更大的不幸是,贫困抑郁的父亲竟染上肺结核,大半年后去世。在父亲过世前一天,并没有向他交代事情,反而问他有什么话说。“我安慰父亲,告诉他‘我们一定都会过得很好’。”14岁的李嘉诚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彷佛一瞬间被迫长大”。历经家道中落、少年失学、父亲过世、孤独的流落异乡,迫使李嘉诚在很短的时间内压缩成长。

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头地,学习是惟一的武器,他开始自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虽然艰辛,但李嘉诚觉得十分充实,“年轻时我表面谦虚,但内心很骄傲。因为你看见身边的人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却日渐提高。”

李嘉诚的机会终于来临。1945年,二战结束后的某天,他所在工厂的老板亟需发信,但是书记员请假,李嘉诚因好学被推荐帮忙。出色的表现使得老板对他另眼相待,将其从杂役小工调至做货仓管理员,继而成为了业绩很棒的推销员,再升到经理,19岁更成为总经理。李嘉诚也从中学到了更多的关于货品的进出、价格、以及货品管理,推销等技巧。

因为业务关系,李嘉诚一直订阅英文塑料专业杂志,顺便提高英语,这也让他能时刻把握该行业的可能商机。随着二战后经济复苏,塑料制品的市场需求很旺盛,李嘉诚认为机不可失,决定自行创业。1950年,他利用自己的积蓄连同舅父的借款共5万港元,开设了长江塑料厂。

1957年,李嘉诚从行业杂志中得到启迪,赴意大利考察,回港后转产塑胶花。得益于当时的消费环境,业务迅速发展,由于产品能不断创新,李嘉诚继而成为了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如今这已成为李嘉诚财富故事中的经典情节。之后,李嘉诚又瞅准地产业机会,从而开始了成为“超人”的脱胎换骨般的升级。

曹德旺创业故事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柳传志

年龄:65岁

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因为前面没有路可走,所以选择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可以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000931,股吧)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后来因为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后来知名的“汉卡”。当时电脑大部分靠进口,全是英文系统,必须装上汉卡,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

一、两万元。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出了100套,为公司带来了约40万元毛利润。

曾茂朝的妻子,计算所研究员胡锡兰就在1985年的夏天从自家楼上看到了一个难忘的场景:烈日炎炎下,柳传志和李勤(现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将一堆微机从大院门口搬进来,柳传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而李勤把裤子卷到了大腿上,气喘吁吁。回想当日情景,柳传志后来表示,“我们第一桶金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赚的。”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

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鲁冠球

年龄:64岁

创业时间:1969年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

第一桶金:万向节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练自己的意志。当企业家如果光会享乐,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企业家就不成为企业家,是败家。

鲁冠球:被逼上梁山的小铁匠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辍学后,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2007年,在接受一家美国媒体的采访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这样解释自己当时的创业动机,“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么你以后就可以在那里读书,如果你过去是一个农民,那么就一直会是农民,而我不想一直当农民,我要想一切办法跳跃龙门。”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辍学后,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但三年后,由于精简人员,他被辞退回农村。不服输的鲁冠球决定创业,“没想过要当企业家,我办企业是逼上梁山。”当时他看到乡亲们磨米面不方便,而自己对设备很感兴趣,便筹钱购买设备,开办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后来因为禁止私人经营,加工厂又被迫关闭,为了偿还债务,鲁冠球不得不将三间老房子变卖。

虽然受到打击,鲁冠球并未放弃。由于“停产闹革命”,当时人们连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在经过15次申请之后,鲁冠球开办了一个铁匠铺,很快生意红火起来。到了1969年,由于政府要求每个城镇都要有农机修理厂,富有经验且有些名气的鲁冠球被公社邀请去接管已经破败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其间除了管理农机修配厂,只要能赚钱、做得了的营生,鲁冠球都做了尝试。

之后10年间,靠作坊式生产出的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鲁冠球艰难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8年春,鲁冠球的工厂门口已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员工也达到了300多人。由于看到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起

16秋学期《创业创新领导力(尔雅)》在线作业
曹德旺创业故事 第六篇

17春南开16秋学期《创业创新领导力(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下列选项中,2000年成为市场化媒体主流的是:

A. 报纸

B. 互联网

C. 狗仔队

D. 电视

正确答案:

2. 目前,环境监测站的奋斗目标为:

A. 高端上档次

B. 简单低成本

C. 全球化

D. 世界一流

正确答案:

3. 3D打印技术实现了:

A. 纸张打印

B. 设计者直接与顾客交流

C. 产品保修

D. 机器盖楼

正确答案:

4. 刘强东选择文科专业的原因是:

A. 自己喜好

B. 父母意愿

C. 受高中老师影响

D. 根据分数

正确答案:

5. 刘强东能够成功最重要原因是:

A. 人脉广

B. 资金充裕

C. 对行业的判断力准确

D. 经验丰富

正确答案:

6. 目前中国的制度处于:

A. 社会主义

B. 资产主义

C. 共产主义

D. 三民主义

正确答案:

7. 2009年张庆永将公司多少股份卖给了江南春?

A. 0.5

B. 0.7

C. 0.9

D. 1

正确答案:

8. 杜蕾斯官方微博粉丝量,从零到二十七万仅仅用了:

A. 9天

B. 90天

C. 9个月

D. 9年

正确答案:

9. 关于“融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需要营业执照

B. 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C. 不需抵押担保

D. 自有资本满足要求

正确答案:

10. 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张锐本科时所读的专业是:

A. 新闻

B. 生物

C. 传媒

D. 社会

正确答案:

11. 下列哪个品牌的手机利润最大?

A. 三星

B. 苹果

C. 小米

D. 联想

正确答案:

12. “顺风车”项目是指:

A. 汽车销售

B. 汽车技术

C. 搭空位车回家

D. 汽车发动改造

正确答案:曹德旺创业故事

13. 胃部癌症检出率最高、治愈率最高的国家是: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韩国

正确答案:

14. 将环境状况发送给开文地图的步骤不包括:

A. 拍照

B. 定位

C. 打电话

D. 发新浪微博

正确答案:

15. 拾荒老人收集瓶子的故事,体现了:

A. 勤劳的重要性

B. 众筹的重要性

C. 瓶子的重要性曹德旺创业故事

D. 人民的心酸

正确答案:

16. “慈铭体检”主要服务的对象是:

A. 商人

B. 公司员工

C. 富豪

D. 企业家

正确答案:

17. “宇宙很拥挤,要用最小的成本保护自己,把别人消灭”出自于:

A. 相对论

B. 宇宙论

C. 世界之谜

D. 黑暗森林理论

正确答案:

18. 除了非常规,陆向谦认为最重要的是:

A. 忍耐力

B. 劳动效率

C. 选择能力曹德旺创业故事

D. 执行力

正确答案:

19. 将体育运动做成体感游戏,被称为:

A. 游戏化

B. 运动化

C. 健康化

D. 静态化

正确答案:

20. mobile hires 最早的前身是:

A. 网上就医

B. 远程医疗

C. 数据电子化

D. 医疗网络平台

正确答案:

21. 木瓜移动的农场游戏09年突然从apple消失的原因是:

A. 软件版权问题

B. 与安卓合作

C. 意见不合

D. 游戏结构需要转变

正确答案:

22. 在创业中,关于“认知”与“事实”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事实大于雄辩

B. 只要保证质量即可

C. 要使产品的“认知”大于“事实”

D. 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正确答案:

23. 下列哪种职业对创业帮助最大?

A. 物流

B. 教师

C. 公务员

D. 营销

正确答案:

24. 下列公司不属于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是:

A. 福耀集团

B. 木瓜移动

C. 京东商城

D. 淘宝

正确答案:

25. 如果建成“亚洲一号”,单一库房可支撑多少订单?

A. 十万

B. 一百万

C. 一千万

D. 一亿

正确答案:

曹德旺创业故事

26. “慈铭体检”第一轮融资让出了多少股份?

A. 0.1

B. 0.2

C. 0.3

D. 0.4

正确答案:

27. 关于古文化与创业的关系,张庆永认为:

A. 摒弃传统

B. 力争创新

C. 完全遵循古文化

D. 应善用古文化,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

28. 中国互联网与美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 公司少

B. 创新力不足

C. 用户少

D. 竞争小

正确答案:

29. “慈铭体检”是在哪个重大事件之后兴起的?

A. 98年洪水

B. 09年甲流

C. 03年非典

D. 08年地震

正确答案:

30. 木瓜移动设立海外办公室的弊端在于:

A. 沟通不充分

B. 资金耗费大

C. 不盈利

D. 缺少员工

正确答案:

31. 木瓜移动未进入中国市场发展是因为:

A. 受到排挤

B. 未能融资

C. 未能找到切入点

D. 关系断裂

正确答案:

32. 王永“顺风车”的成功重要因素是“借势”,下列有误的解释是:

A. 借助学校

B. 借助名人

C. 借助媒体

D. 借助政府

正确答案:

33. 张庆永觉得律师行业没出现大成就的人物,原因是:

A. 知道的过多

B. 法律知识欠缺

C. 与市场规律不合

D. 与人民利益不合

正确答案:

34. “LTV”是用来衡量:

A. 成本投入

B. 消费对象

C. 客户对企业产生的价值

D. 客户的满意程度

正确答案:

35. 目前福耀集团向银行贷款所需的条件为:

A. 曹德旺个人抵押

B. 福耀集团抵押

C. 无需任何抵押

D. 部分股份抵押

正确答案:

36. 陆向谦如何锻炼孩子走非常规?

中国企业家如何赚到第一桶金 曝富豪发家史
曹德旺创业故事 第七篇

中国的那些企业家如何赚到第一桶金 曝富豪发家史

很多成功创业者掘到“第一桶金”的爆发点,与后来真正做大的主业并不一致。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与如今有些刚起步的创业者动辄提出“下一个Google”诸如此类的宏大目标相比,很多成功者在创业之初的想法都很简单,他们甚至仅仅是因为生活艰难或者想改变自己的现状。1980年,远东集团创始人蒋锡培在高考落榜后,拒绝复读、执意去杭州学习修理手表时,他的目标不过是赚够5万元。也是这一年,四川新津的刘氏四兄弟本来都有较为稳定的工作,但老二刘永行为了能让哭闹的儿子吃上肉,春节时上街摆了个电器修理铺,看到其中赚钱的机会才刺激了兄弟们的创业欲望。 苦难的确是一种珍贵的财富。“超人”李嘉诚少年时经历了家道中落、背井离乡、失学、伤父之痛,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打拼,从学徒成长为华人首富。刚刚逝去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更是出生贫寒,小学毕业后便离家做工,几经挫折后奠定了台塑集团的伟业。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都曾因所谓“出身”问题而遭遇磨难,但正如宗所言,这都为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国人胡润在当年想出制作中国富豪榜的创意时,不知是否预料到“财富”的话题竟然在中国能引起巨大的争议,“原罪”、“灰金”乃至“黑金”成为媒体和民众的关注焦点。不可否认的是,胡润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财富”的重新认识,对于财富的合理渴望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创业之路。与此同时,那些成功的创业者又对财富有了更深层的思考,新近者如曹德旺,以自己家族所持福耀玻璃股权的70%成立慈善基金会,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 江南春 160元“巨债”逼出广告奇才

大学时代,江南春是华东师大颇有名气的“夏雨诗社”社长,还出过一本诗集《抒情时代》。江南春对当时生活状态的经典描述是,“我会用整个下午留心前桌的女生,并郑重地为她写下评语,在傍晚,我通常都会鼓足勇气到学校舞厅涉足一场爱情或者被轻易地拒绝,无论怎样,待到月黑风高之时,我一定独自回到寝室,轻轻松松写起小诗。”

江南春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华东师大学生会主席的竞选中。在该校历史上,竞选学生会主席的一般都是大三学生,江则提前了一年。据说,江南春最终取得胜利主要得益于他的口才和事先准备工作充分。后来出任分众传媒副总裁的师兄嵇海荣是当时在任的学生会主席,主持了整个竞选过程,他透露,在最后竞选的6个候选人中,第一个上台的江南春也是惟一一个脱稿演讲的,给其他人造成了很大压力。据说,江南春当时还找了很多院系的学生会主席,一顿十块、十几块钱地请吃饭,沟通想法兼拉票。一圈下来,因为沟通成本,江南春一下子欠下了160块钱的债。

江南春上任不久,上海电影制片厂下属一家广告公司到学生会招聘兼职,每个月300元,为了还债,近水楼台的他便前往应聘。第一个客户是汇联商厦,给了1500元让他策划影视广告。江南春连夜写了脚本,随后客户痛快地投入了十几万拍广告。第一单的成功,让原本准备只干一个月的江南春打消了回校过惬意生活的念头,把学生会的工作放下,全身心

干广告,沿着淮海路“扫”商厦。1993年,江南春所在的广告公司一年收入400万元,其中150万元由他贡献。 江南春很快决定自己创业。1994年,还在念大三的他与几个合作伙伴成立了永怡广告公司,自任总经理。大学还没毕业,江南春就已经成为学生中少见的百万富翁了。到1998年,永怡占据了95%以上的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营业额达到6000万元以上。之后到2003年成立分众传媒,则是江南春真正开创一个全新领域的开始。

江南春

年龄:36岁

创业时间:1994年创立永怡传播

第一桶金:广告销售

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李彦宏 不断模仿老外 自小就立志成为科学家的李彦宏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后,在为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服务时,看到了企业家所能获得的巨大回报,决定改变自己的梦想。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IDD公司(Investment Dealer Digest)担任高级顾问,1995年这家公司被道琼斯收购,老板拉里(Larry-Rafsky)从交易中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回报。李彦宏极为震惊,“我明白通过创立高科技公司,你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接下来,李彦宏在帮助《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开发软件时,发现了一种可以根据网络链接数目进行网站排名的搜索方法。但是,道琼斯的高管对此丝毫没有兴趣。1997年,李彦宏离开了这家公司,并在美国为自己的技术申请了专利。之后在一次会议上,李彦宏遇到了Infoseek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威廉(William-Chang),后者邀请他加入担任高级工程师,一起开发第一代搜索引擎。加入Infoseek的头两周,兴奋的李彦宏把自己关在会议室里不停的写软件代码。

然而,在1999年Infoseek被迪斯尼公司收购后,对搜索引擎领域没有给予足够的热情和支持。李彦宏感觉极为失落,遂决定自立门户,回国创业,并邀请好朋友徐勇做合伙人。借助徐勇在硅谷的人脉,1999年底,他们拿到了两家投资机构的120万美元资金。 百度最初的商业模式是仿照Inkotomi,这是一家为门户提供搜索服务的网站,在互连网发展的繁荣期,市值一度高达200亿美元。但在当时中国市场的竞争中,面对诸多门户网站,百度的模式并无多少底气。随着Inkotomi在2002年被雅虎仅以2亿美元收购,这一模式也受到更大质疑。

为了提高竞争力,李彦宏决定复制美国的内容网络分发公司Akamai Technologies的模式,通过邻近的服务器分流,为网站降低网络流量压力,从而提高下载速度,就是今天很热门的CDN业务。而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百度又幸运的获得了1000万美元投资。此时,李彦宏发现中国公司已不可能为搜索付费,但是会选择更便宜的数据产品,于是又决定模仿硅谷公司Verity,该公司为美国大企业提供搜索和数据管理服务。

但到了2002年,这种模式的希望和百度的现金流一样,越来越渺茫。而从2001年开始以搜索结果中出现付费广告为赢利模式的Google正获得业界关注,李彦宏从中受到启发,决定采用付费广告的模式。虽然在董事会上备受质疑,但李彦宏仍决意为之。 不断调整发展方向的百度终于踏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凭借本土化优势,成为中国搜索市场上的绝对老大,从2004年起开始大幅盈利。2005年8月上市后,轻松造就了大批百万富翁,与李彦宏当初艰难的寻找和坚持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李彦宏

年龄:41岁

创业时间:1999年创立百度

第一桶金:找到合适的模式

如果把财富看得更广义一点的话,它应该意味着幸福才对。金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不是有幸福的生活。

曹德旺 卖玻璃的“乞丐”

近日,因为捐出市值约40亿元的股份设立慈善基金会,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对普通民众而言,偏居一福建隅的曹德旺也并不遥远,中国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安装了他所属公司生产的玻璃。 早在四年前,曹德旺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已经表达了捐赠的意愿,“70岁的时候,这个产业(福耀玻璃)要留给中国,公司已经进入了后曹德旺时代。头5年,我当董事长,后5年,我彻底准备退出了,做太上皇,70岁就淡出江湖。我可以培养你们(儿女),但是我根本就不希望你们出来拿我的财产,这个企业归谁呢,我认为是中国人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曹德旺一直很崇拜卡内基和陈嘉庚,早就认定自己要走捐赠这条路。这一情结,与他幼年的贫困经历密不可分。1949年,由于战乱未停,在上海经商、家底殷实的曹家决定返回福建老家,途中财产因托运丢失,顿失陷入贫困。由于无钱供读,曹德旺9岁才步入学堂,7年之后又被迫辍学。离开学校之后,曹德旺帮父亲卖烟维持家庭生计。1960年代中期后,他又开始独立贩卖水果,每天凌晨3点起床,骑3小时自行车到福清市采购水果,然后再回镇上销售,开始点滴积累后来的创业资本。

文革后,曹德旺进入镇上的一加国营玻璃厂当销售员,并学习和积累玻璃制造技艺。1983年,曹德旺从政府手里承包了这家经营不善的工厂,凭借学习能力和敏捷的商业头脑,当年就实现盈利20万元。创业艰辛仍历历在目,“一家一家去卖,那个时候做这个,跟乞丐没有什么两样,全中国做汽车零部件的人都认识我。” 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曹德旺发现,玻璃需求量很大,而市价几千元、造价不过数百元的汽车玻璃基本依赖进口。当时中国有很多大的国营玻璃厂,并没有去攫取这块巨大的差额利润。究其原因,曹德旺认为,因为当时中国有2000多种车型的玻璃,而每一种类型都需要一个新模具,成本价为1万多元,这让很多大厂望而生畏。找到症结后,曹德旺努力钻研,发明了用无缝模具来做玻璃的技术。1987年成立的福耀玻璃,当年就因此技术获利数百万元。1990年,福耀进入美国市场,一举占领美国汽车维修市场10%。

宗庆后 儿童营养液一炮打响 1987年,当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时,他大概不会想到:十多年后,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2007年娃哈哈集团销售收入258亿元。谈及自己的创业经验,宗庆后的回答很简单:“创业靠的就是感觉,我可能感觉比较准确吧。” 在“唯出身论”的年代,宗庆后“旧官僚后代”的出身让他尝尽了人生的艰辛。16岁那年,宗庆后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滩,一呆就是15年。1979年,宗庆后顶替母亲回到杭州做了一所小学的校工。

1987年,他和两位退休教师靠着14万元借款,组成了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主要给附近的学校送文具、棒冰等。在送货的过程中,宗庆后了解到很多孩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是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

“当时我感觉做儿童营养液应该有很大的市场。”填海时形成的坚毅性格让宗庆后决定抓住这个机遇博一把。面对众多朋友善意的劝说,他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

1988年,他们开始为别人加工口服液,1989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产品一炮打响,走红全国。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成名之后,曾有人问宗庆后,人生最应大有作为的15年在农村中度过,是否后悔?他答道:“这15年,尽管是我人生当中最年轻、最有成长希望的大好时光,看起来好像在农村没有什么作为。但对整个人生道路确实有很大帮助,这15年艰苦生活磨练了我的斗志,能吃得起苦,也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为我42岁以后再重新创业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 宗庆后

年龄:64岁

创业时间:1987年组建校办企业经营部

第一桶金:儿童营养口服液

我认为做企业要有这些素质,特别在中国市场上,那就是:诗人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敏锐、哲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本领。

冯仑 “说”出500万

冯仑20岁就入了党,上世纪80年代先后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任职,也曾是一位热血青年。当“万元户”、“下海”、“倒爷”等新名词出现时,冯仑终于按捺不住创业激情,放弃仕途毅然下海。

1991年,此前已在牟其中属下的南德集团经过2年历练的冯仑又踏上了海南那片热土,与王功权、王启富、刘军、易小迪、潘石屹等六人成立了海南万通。手里只有3万元的冯仑找到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老总,大谈海南房地产的机会以及自己的为人和出身。冯仑后来曾表示:“做生意的人都特别能„说‟,而且你会发现,尤其是创业者,他们会就一件事情不停地

说,说过之后,当着你的面还可以重新讲给别人听,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要没有心理障碍地对某一件事情反复地讲,讲到最后连你自己都相信了,然后你才能让别人相信。” 初步取得对方认可后,冯仑又开始讲自己也刚刚闹明白的新名词“按揭”,他告诉对方这是一种全新的做房地产的形式,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做很大的项目,对方听得似懂非懂。谈话的目的当然是从对方那里拿到钱,冯仑的本事在于他的“懂人”和“会说”,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打动对方的那一句话。“就那么一句,不会说,说一辈子也说不出来;会说,三分钟就能将这句说出来。”谈完马上就能赚到的钱,冯仑盯着对方的眼睛说,“这一单,我出1300万,你出500万。我们一起做你干不干?”

对方点头同意,冯仑立即骑着自行车跑回去写文件。在最短时间内将手续做完后,冯仑让王功权负责将钱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回来。王功权是谈判高手,他在最短的时间拿到了500万元。冯仑他们拿着这500万元,又立即从银行贷了1300万元,接着又用这1800万元购买了8栋别墅,重新包装之后卖了出去,赚到300万元。这就是万通的发家史。

多年后,冯仑如此总结:“做大生意必须先有钱,第一次做大生意又谁都没有钱。在这个时候,自己可以知道自己没钱,但不能让别人知道。当大家都以为你有钱的时候,都愿意和你合作做生意,到最后你就真的有钱了。” 冯仑

年龄:50岁

创业时间:1991年创立万通

第一桶金:倒卖别墅

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会不断失去很多常人看到的幸福,但同时也获得了常人所没有的幸福。人一生最多的知识、智慧和追求都与幸福有关,但最多的痛苦、失落和损失也都与幸福有关。

刘氏四兄弟 一个鹌鹑蛋挣一分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标是拥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行车。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的工厂当一名工人,那样自己就可以衣食无忧虑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结束后,刘永好又进入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成为老师。此时,他的大哥刘永言已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906厂计算机所工作;二哥刘永行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了县教育局工作;三哥陈育新(刘永美,因过继到陈家而改名)从四川农业学院毕业后在县农业局当农技员。

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四兄弟开始不安分起来。1980年春节,刘永行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四岁儿子能够在过年时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里他竟然赚了300元,相当于他当时10个月的工资!

四兄弟一商量,就想办一家电子工厂,并很快生产出音响样品。刘永好拿着音响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生产队出钱。没有想到的是,此事上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揭秘17位华人巨富的第一桶金真相
曹德旺创业故事 第八篇

揭秘17位华人巨富的第一桶金真相

很多成功创业者掘到“第一桶金”的爆发点,与后来真正做大的主业并不一致。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与如今有些刚起步的创业者动辄提出“下一个Google”诸如此类的宏大目标相比,很多成功者在创业之初的想法都很简单,他们甚至仅仅是因为生活艰难或者想改变自己的现状。1980年,远东集团创始人蒋锡培在高考落榜后,拒绝复读、执意去杭州学习修理手表时,他的目标不过是赚够5万元。也是这一年,四川新津的刘氏四兄弟本来都有较为稳定的工作,但老二刘永行为了能让哭闹的儿子吃上肉,春节时上街摆了个电器修理铺,看到其中赚钱的机会才刺激了兄弟们的创业欲望。

苦难的确是一种珍贵的财富。“超人”李嘉诚少年时经历了家道中落阿、背井离乡、失学、伤父之痛,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打拼,从学徒成长为华人首富。已经逝去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更是出生贫寒,小学毕业后便离家做工,几经挫折后奠定了台塑集团的伟业。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都曾因所谓“出身”问题而遭遇磨难,但正如宗所言,这都为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成功的创业者都善于抓住经济发展大势,瞄准其中的大机会。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和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在1980年代初不约而同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启动,最终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配件厂商。王永庆也借助二战后经济复苏带来的机遇,不仅从木材生意中真正完成了原始积累,还成功转型到石化行业。施正荣则凭借自己多年对太阳能的研究,看到能源结构调整的趋势,创立了无锡尚德,成为行业领导者之一。

综观上一代创业者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最初的起点乃至掘到“第一桶金”的爆发点,与后来真正做大的主业大多并不一致。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商业环境趋于成熟,新一代创业者起步之初就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少走了很多“弯路”。王传福就凭借自身电池技术的积累,创立的比亚迪很快成为业内领先者,并逐步扩张到电动汽车领域。

为了找到方向,很多人在创业之初都经历了苦苦摸索,不断进行灵活调整,才逐渐明晰了主业。如今已成为本土教父级企业家的柳传志,在刚刚下海之时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为了生存下去,卖过旱冰鞋、电子表,还因倒卖彩电被骗。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尽管看准了搜索的未来,但最初也找不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先后学习过美国的Inkotomi、Akamai Technologies、Verity、Google等多家公司,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事实上,这也是很多跨国企业创业初期的典型状况,比如惠普就是从一家什么业务都做的咨询公司起步。

创立之初是一家既做系统集成又做软件开发的所谓外包公司,QQ不过是随项目赠送的副产品,马化腾还一度想将如今带来滚滚财富的小企鹅卖掉。丁磊在最低迷的那段日子里,也想把网易出手。这些并不能说明他们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或许这才正是创业中的真实写照:彷徨,迷茫,无助„„但他们都最终坚持下来,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标志。

马化腾与丁磊这一代无疑要幸运得多:更宽松的环境,更平等的发展机会,有风险投资机构等资本助力,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增强实力并迅速放大财富„„美邦服饰创始人周成建是靠一粒粒纽扣起家的,刘氏四兄弟则卖着鹌鹑蛋赚一分分钱,他们的原始积累显得漫长而辛苦。相比之下,丁磊创立网易不过3年就实现上市,又3年后成为中国的纸面首富;施正荣创立无锡尚德5年后登陆纽交所,也占据了首富之位。

英国人胡润在当年想出制作中国富豪榜的创意时,不知是否预料到“财富”的话题竟然在中国能引起巨大的争议,“原罪”、“灰金”乃至“黑金”成为媒体和民众的关注焦点。不可否认的是,胡润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财富”的重新认识,对于财富的合理渴望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创业之路。与此同时,那些成功的创业者又对财富有了更深层的思考,新近者如曹德旺,以自己家族所持福耀玻璃股权的70%成立慈善基金会,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 李嘉诚

年龄:81岁

创业时间:1950年创立长江塑料厂

第一桶金:塑胶花生意

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身处逆境时,我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因为我勤力,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誉。

李嘉诚

李嘉诚:塑胶花传奇

1940年秋,李嘉诚一家从潮州逃难至香港,栖居在舅舅的钟表行中。李家原本没有商业传统,到香港前,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两位伯父在民国初年就取得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博士学位。李家可算的书香门第,在当地受人敬重。

但这些在当时的香港没有半点价值,甚至为生存带来了压力,一家人卑微如蝼蚁。13岁的李嘉诚不得不失学,寄人篱下当学徒。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则必须搬开家具与其他伙计挨着入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攻占香港,李嘉诚的母亲只好带着弟妹重回老家,留下他们父子二人。更大的不幸是,贫困抑郁的父亲竟染上肺结核,大半年后去世。在父亲过世前一天,并没有向他交代事情,反而问他有什么话说。“我安慰父亲,告诉他‘我们一定都会过得很好’。”14岁的李嘉诚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彷佛一瞬间被迫长大”。历经家道中落、少年失学、父亲过世、孤独的流落异乡,迫使李嘉诚在很短的时间内压缩成长。

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头地,学习是惟一的武器,他开始自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虽然艰辛,但李嘉诚觉得十分充实,“年轻时我表面谦虚,但内心很骄傲。因为你看见身边的人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却日渐提高。”

李嘉诚的机会终于来临。1945年,二战结束后的某天,他所在工厂的老板亟需发信,但是书记员请假,李嘉诚因好学被推荐帮忙。出色的表现使得老板对他另眼相待,将其从杂役小工调至做货仓管理员,继而成为了业绩很棒的推销员,再升到经理,19岁更成为总经理。李嘉诚也从中学到了更多的关于货品的进出、价格、以及货品管理,推销等技巧。

因为业务关系,李嘉诚一直订阅英文塑料专业杂志,顺便提高英语,这也让他能时刻把握该行业的可能商机。随着二战后经济复苏,塑料制品的市场需求很旺盛,李嘉诚认为机不可失,决定自行创业。1950年,他利用自己的积蓄连同舅父的借款共5万港元,开设了长江塑料厂。

1957年,李嘉诚从行业杂志中得到启迪,赴意大利考察,回港后转产塑胶花。得益于当时的消费环境,业务迅速发展,由于产品能不断创新,李嘉诚继而成为了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如今这已成为李嘉诚财富故事中的经典情节。之后,李嘉诚又瞅准地产业机会,从而开始了成为“超人”的脱胎换骨般的升级。

柳传志

年龄:65岁

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因为前面没有路可走,所以选择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可以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后来因为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后来知名的“汉卡”。当时电脑大部分靠进口,全是英文系统,必须装上汉卡,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一、两万元。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出了100套,为公司带来了约40万元毛利润。

曾茂朝的妻子,计算所研究员胡锡兰就在1985年的夏天从自家楼上看到了一个难忘的场景:烈日炎炎下,柳传志和李勤(现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将一堆微机从大院门口搬进来,柳传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而李勤把裤子卷到了大腿上,气喘吁吁。回想当日情景,柳传志后来表示,“我们第一桶金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赚的。”

鲁冠球

年龄:64岁

创业时间:1969年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

第一桶金:万向节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练自己的意志。当企业家如果光会享乐,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企业家就不成为企业家,是败家。

鲁冠球

鲁冠球:被逼上梁山的小铁匠

2007年,在接受一家美国媒体的采访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这样解释自己当时的创业动机,“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么你以后就可以在那里读书,如果你过去是一个农民,那么就一直会是农民,而我不想一直当农民,我要想一切办法跳跃龙门。”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辍学后,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但三年后,由于精简人员,他被辞退回农村。不服输的鲁冠球决定创业,“没想过要当企业家,我办企业是逼上梁山。”当时他看到乡亲们磨米面不方便,而自己对设备很感兴趣,便筹钱购买设备,开办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后来因为禁止私人经营,加工厂又被迫关闭,为了偿还债务,鲁冠球不得不将三间老房子变卖。

虽然受到打击,鲁冠球并未放弃。由于“停产闹革命”,当时人们连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在经过15次申请之后,鲁冠球开办了一个铁匠铺,很快生意红火起来。到了1969年,由于政府要求每个城镇都要有农机修理厂,富有经验且有些名气的鲁冠球被公社邀请去接管已经破败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其间除了管理农机修配厂,只要能赚钱、做得了的营生,鲁冠球都做了尝试。

之后10年间,靠作坊式生产出的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鲁冠球艰难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8年春,鲁冠球的工厂门口已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员工也达到了300多人。由于看到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起步,鲁冠球调整公司战略,集中力量生产专业化汽车万向节。当年秋天,他将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即今天万向集团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上,虽被拒绝入场,但鲁冠球并不放弃,在会场外摆起了地摊。在闻听会场内正陷入价格拉锯,他便张贴广告,以低于场内20%的价格,销售自己的高质量产品,很快厂家便涌出场外交易。万向此役获得了210万元的定单,鲁冠球成为最默默无闻的大赢家,打出了名气。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wangshangchuangyegushi/52724.html

《曹德旺创业故事 亿万富翁曹德旺的爱情故事:我,我的妻子和我最心爱的女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