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创业故事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17岁白手起家,安踏老板丁世忠靠一双鞋跑出千亿帝国

|

【www.dagaqi.com--网上创业故事】

17岁白手起家,安踏老板丁世忠靠一双鞋跑出千亿帝国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第一篇

  又一个中国骄傲!又一个商业奇迹!

  日前,安踏体育在香港召开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根据财报显示,安踏2016年的营收达到了人民币133.5亿元,连续三年增长20%。

  与此同时,安踏体育的市值在2017年首次突破600亿港元,比彪马(PUMA)还要高出250亿港元,已经跻身全球体育用品公司排名前五之列!

  在接连超过国内行业龙头李宁、老牌运动品牌彪马之后,安踏下一个目标无疑就是耐克和阿迪,可以说,快速发展的安踏,已经让耐克、阿迪这些国际品牌睡不着觉!

  整整30年前,年仅17岁的安踏老板丁世忠,白手起家开始创业,背着600双鞋子到北京闯荡。那时候他天天跑到北京的各个商场,好话说尽,只为多卖几双鞋,肯定不会想到,自己日后能够成为可以比肩耐克、阿迪的“中国鞋王”!

  鞋镇成长起来的少年

  17岁独闯北京

  1970年,丁世忠出生于福建晋江陈埭镇一户草根农家,父亲丁和木整天起早贪黑打鱼捞海产,但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晋江,不少晋江人用石头、毛毡搭起了简陋的厂房,靠着几把剪刀和缝纫机,做起了鞋作坊。一时之间,陈埭镇鞋作坊遍地,丁和木也狠下一条心,东拼西凑了几千块钱,和别人合伙开起了鞋作坊。

  丁世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他对经商也非常感兴趣。当时他经商的最大动力是,快点赚钱,然后就能买一辆摩托车了。

  号称“中国鞋都”福建晋江

  1987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丁世忠再也读不下去书了,他有个梦想,就是要到北京闯荡一番。这个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家里的鞋厂做得好好的,正需要人手,你干嘛要出去冒险?

  丁世忠不甘心,他对父亲说:每天都有外地人来买东西,几乎什么都能卖掉,为什么不主动拿出去销售?

  一个坐等生意,一个主动出击。父子二人的商业眼光,高下立判。

  所幸的是,丁父是一个很开明的人,他被儿子的想法打动了,给儿子资助了1万块钱和600双精挑细选的晋江鞋。带着这些资本,还有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劲,丁世忠孤身来到北京,白家起家开始了自己传奇般的北漂生涯。

  没门路没资本,好话说尽只为打进王府井,赚钱之后却想独创品牌

  一个乡下来的穷小子,来到了首都,没门路也没资本,自然不会一帆风顺。丁世忠能做的,就是背着鞋天天往商场里面跑,见人就问要不要买鞋。问题是,一个17岁的少年,稚气未脱,还长着娃娃脸,凭什么让别人相信?

  丁世忠别无他法,只能死缠烂打,一个月内天天往商场里跑,各种好话说尽,就差没给对方跪下来了,连着一个月,终于把其中一家商场的人打动了,对方同意让他试试,没想到第一天就卖掉了100双鞋!

  虽然初战告捷,但是丁世忠并不满足,光靠嘴皮子硬磨,不可能进入大商场,也不可能赚大钱。很快他就发现,拒绝他的商场,都是在一家叫做大康鞋城的地方进货的。他立刻想明白了——在批发市场有个柜台,远比背着鞋到处推销给人感觉可靠!

  这是丁世忠第一次接触批发模式,自此之后,他就在大康鞋城租了个柜台,专门批发晋江鞋,窍门找准了,钱也就滚滚而来。丁世忠也没闲着,他把柜台交给别人打理,自己继续在北京“游荡”,想着如何把晋江鞋打入各大商场。

  此时的丁世忠已经是个小老板了,他开始和各大商场商量试买,卖完结账,卖不完退款。凭借着“勤快嘴甜脸皮厚”的秘诀,不到两年时间,丁世忠就攻克了北京的大部分商场,甚至包括最难啃的王府井、西单等,销量很快就翻了几十倍。

  卖鞋之余,丁世忠染上了一个“怪癖”——看鞋。在商场里,他看鞋子的款式、性能和柜台布置;在街上,他看大家喜欢穿什么鞋子。看得越多,他越糊涂:明明都是晋江产的鞋子,凭什么贴上青岛双星的牌子就能卖100元;自家的晋江鞋只能卖20元?

  想来想去,他终于想明白了,是因为品牌。

  1991年,丁世忠带着自己在北京赚下的20万回到了晋江,这时候赚钱已经不是他想做的事情了,他的心里怀揣着一个更大的梦想——打造属于晋江的品牌。

  创办安踏,不做贴牌做分销,躲过了金融危机

  1991年,丁世忠回到了晋江。此时丁父已经和合伙人分家,自己创办了一家鞋厂,取名“安踏”,也就是“安心创业、踏实做人”的意思,鉴于在北京的成就,丁世忠被推举为主管销售的副总。

  然而,当时的安踏主要还是给国外品牌做代工,销售并不是重点。而且不仅是安踏,整个陈埭镇都是如此。在陈埭镇,大概有几千家鞋厂,厂子的业务模式和产品质量都差不多,基本都是做海外贴牌。

  90年代的晋江鞋作坊

  在90年代,海外的订单如雪花纷飞,这些小鞋厂的日子都得都不错,但在外闯荡过的丁世忠深知这些海外订单并不牢靠,完全是靠天吃饭,没准哪天就没有了。于是,他一边做着代工,一边琢磨着四处开专卖店,拓展自己的分销渠道。

  经过丁世忠的努力,安踏在全国推广了代理分销模式,并且有了第一批经销商。当时不少同行都说丁世忠是在瞎折腾,但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来后,海外订单说没就没了,曾经辉煌的晋江鞋厂倒了一大半,唯独安踏早已在全国开了2000多家专营店,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

  但即便如此,安踏的知名度还是不够,也没什么影响力可言,为了能让安踏能够名扬天下,丁世忠决心赌一把,他想到了请明星代言。

  豪赌80万请孔令辉代言 斥资300万在央视打广告

  这个人就是疯子!

  现在企业请明星做代言都不算个事儿,但丁世忠的做法,在当时却是一道险棋。

  那年头,只有耐克、阿迪这些国外顶级品牌才会找明星做代言,国内品牌从来没做过这事。为了打响品牌,丁世忠也打算模仿耐克的做法,经过四处打听,最终锁定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然而代言费却要80万元!

  要知道,那时的北京房价才2000元/平米,安踏一年的利润也只有400万,80万的代言费无疑是天价,安踏内部已经吵成了一锅粥,虽然丁世忠已经获得了安踏的主导权,但还是得承受来自董事会的压力。

  最后他放下一句话:是知道安踏的人多,还是知道孔令辉的人多?

  顶着巨大的压力,丁世忠把孔令辉签了下来,但是安踏的销量却没有任何变化,心急如焚的丁世忠赶紧去做了个调研,然后才发现,原来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安踏签了孔令辉,要想打响知名度,还要花300万在央视上做广告!

  这下该怎么办?不花这300万,80万肯定是打水漂了,但花了这300万,如果也是肉包子打狗,那该怎么办?思前想后,丁世忠决定——再赌一次!

  对于一向务实的丁世忠而言,这是为数不多的几次豪赌之一,哪怕家里人再怎么反对,他也决心做下去,甚至还放出狠话:如果广告没效果,年底分红分文不取。家人拗不过他,只能让他放手去做了。

  1999年,孔令辉登上央视,第一次为安踏做代言,但广告播出后的一两个月市场都没有反应,丁世忠都要被逼疯了,直到第三个月,才陆续有经销商过来洽谈,安踏的销量也在翻倍上涨。

  2000年悉尼奥运会,孔令辉和瓦尔德内尔苦战五局,最后赢得了冠军。赢球之后的孔令辉仰天长啸,疯狂亲吻着胸前的国旗,这一幕让无数中国人为之动容。

  此后,孔令辉再说出“我选择,我喜欢”这句广告语,立刻让安踏横扫中国,当年的销售额就突破3亿。

  这次代言在安踏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安踏不仅名扬天下,而且销售收入也一路猛增,从1999年的2亿增长到2006年的12.6亿。

  对此,丁世忠一直心怀感激,2007年安踏在香港上市,孔令辉也获邀出席,而丁世忠的办公室里,至今挂着孔令辉的照片。

  送钱送鞋都被人拒绝,势要打造专业运动鞋!

  尽管安踏靠孔令辉一炮而红,但由于在设计上模范了耐克、阿迪等国际大牌,所以在不少国人眼里这只是个山寨货,和其他晋江鞋没什么区别,只是名气大一点而已。

  但丁世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2005年一次“送钱被打脸”,才让他醒悟过来。

  当时,刚刚起步的CBA想找体育品牌赞助,但是由于各大体育品牌都在削尖脑袋疯抢北京奥运会,没什么人理会CBA,但丁世忠却承接了下来,以极低的价格签了7年。

  丁世忠的算盘打得很精:奥运会再怎么火热,1个亿也只能烧十几天,而CBA一打就是一个赛季,看比赛的又是极为精准的篮球迷。为此,丁世忠还提出了一个要求:要CBA球员穿安踏的篮球鞋上场打球。

  这个条件CBA官方没意见,但却遭到了球员们的集体抵制,原因也很简单,安踏鞋穿着不舒服,功能也没办法和耐克、阿迪等洋牌子相抵并论。

  送钱送鞋给人家,人家都不要,丁世忠很气愤也很无奈,几夜都睡不着。想了几晚,他想通了,谁让自己的鞋子质量不过关嘛,但心头的倔劲也上来了:耐克能做的鞋子,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就是要烧钱,也要烧出高科技的球鞋!

  2005年,安踏耗资3000万元,建立了自己的运动科学实验室,之后又逐年提高对产品的研发投入比例,从占销售收入的3.8%一路提升到5.2%,并且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地设立了研发设计中心......

  5年之后,99.5%的CBA球员都穿上了安踏的球鞋。

  一天跑3个城市,数月走遍500个地级市,硬是跑出了低谷

  从豪赌孔令辉成功之后,安踏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2005年赞助CBA;2007年在香港上市;同年,签下了NBA火箭队的三位球星。但从2012年开始,随着体育用品市场的低迷,安踏的光芒也一下子黯淡下来。

  当年,安踏净利13亿,同比增长-21.47%,伦敦奥运会的营销费用却高达12亿,严重拖累了业绩,甚至不得不关了1000多家亏损店铺。

  在丁世忠眼里,安踏是“病”了,为了找出病因,他又拿出了当年在北京跑市场的劲头,短短数月就走遍了500个地级市。甚至还试过一天之内跑了三个城市:早上坐飞机到上海,中午飞到天津继续工作,晚上坐车回北京。

  经过艰苦细致的调研,丁世忠终于发现,不是商品不好,而是传统的品牌批发模式出了问题。以前安踏只要打好广告,然后把产品卖给经销商就可以了,但这种粗放式的模式已经过时,安踏必须向以零售为主导的模式转型。

  找到了病因,丁世忠立刻给安踏开出了病方:

  首先,对分销渠道进行精简,取消销售大区,让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

  其次,在全国各地经销商中推动ERP系统,收集实时数据,实现单店订货;

  最后,控制折扣幅度,优化补货的弹性和效率,满足差异化需求。

  勤奋、执行力,再加上打不死的精神,让安踏在2014年上半年开始逐渐复苏,并一举超越了李宁,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龙头老大!2015年,安踏更是打破“百亿魔咒”,成为全行业第一家营收过百亿的中国企业!

  面对这样的荣耀,丁世忠却并不满足,他说,百亿只是个开始,安踏的目标是在2020年超越阿迪达斯,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第二”。

  从销量上看,安踏于2015年已经卖出了4000万双鞋,门店数量也接近1万家,别说阿迪达斯,超过耐克也是指日可待。所以也有人惊呼,安踏会在未来成为“中国的耐克”。

  然而,丁世忠很不喜欢这个称呼,很早之前他就说过: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龙俊宇和王斯:从海淘族转型到国际品牌中国区总代理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第二篇

龙俊宇(左)和王斯(右)。

  王斯,27岁,毕业于荷兰海牙国际商学院国际商务管理专业。龙俊宇,29岁,毕业于新加坡会计学院。两人分别放弃了华为和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机会回到重庆自主创业,目前分别担任重庆彬羽电子商务公司的市场总监和运营总监。

  彬羽脱胎于海淘,目前是荷兰某国际运动品牌的中国区独家代理商。彬羽的成长,或许能为海淘一族带来某些可以参考的路径。

  本周,我们和王斯、龙俊宇在观音桥北城天街的一个茶餐厅见面。欧洲杯刚刚开幕,美洲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里约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一波接一波的赛事给他们的运营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一段输球的视频

  王斯看上去比较瘦,但他获得过全英业余羽毛球比赛伯明翰站的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双料冠军。他的故事最精彩部分基本都是围绕羽毛球展开。

  2008年中学毕业后,王斯远赴荷兰留学,在荷兰海牙国际商学院主修市场营销专业。在课余时间,他喜欢参加一些当地的羽毛球比赛。

  王斯在某次同一个外国选手比赛时,请朋友拍摄了一段视频。赛后王斯将比赛视频上传到了中国最大的羽毛球网站,没想到这段输球的视频在圈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众多羽毛球高手给了王斯专业上的指导,帖子点击量突破万次。之后,王斯不断将自己征战欧洲赛场的信息在网上分享,他在国内的羽毛球圈成了一个网红,不少帖子的点击量都过万。

  王斯开始考虑如何发掘粉丝的价值,于是他成了一名海淘,课余时间帮人代购和羽毛球有关的体育用品。

  告别的晚餐

  2013年,荷兰出现了一种运动护理产品,在运动前后使用,可以有效增强运动能力,预防运动损伤,消除肌肉疲劳。在当年的荷兰国际羽毛球公开赛的现场,王斯见到了这家公司的CEO,希望能获得这种产品的中国代理权。然而,简单交流后,CEO直接回绝了王斯的要求。

  申请代理权失败后,王斯并有轻易放弃,而是隔三岔五地给这个CEO发邮件,表明自己的想法。接洽了3个月,CEO依然没有松口。

  回国前夕,王斯提出用一次晚餐向CEO表示感谢。在此次晚餐上,CEO给王斯讲了很多他自己的故事。

  晚餐后的一周,CEO通知王斯,可以向他提供一些产品,如果能在中国市场独立完成销售,双方再进行代理谈判。

  网红试水销售

  2014年2月,王斯用所有的积蓄买下这些产品,然后带回国。回国前,王斯在华为荷兰公司的实习获得了认可,本来有机会留下来,但他依然决定自己创业。

  要实现销售,王斯首先想到的是精准定位。在国内的羽毛球论坛上,王斯已是一个网红,积累了一批粉丝。王斯果断在羽毛球网站投放了广告,产品很快就被一些羽毛球爱好者接受。

  同时,王斯运用自己的海淘经验和资源,对产品进行包装销售。不到两个月,他在荷兰买下的产品就销售一空。“CEO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吃惊。我不仅完成了销售,还告诉他中国消费者对这款产品提出的一些使用建议。这些针对性很强的建议,迅速赢得他对我的信任。”

  不久,CEO将这种产品中国地区的总代理权签给了王斯。

  热爱餐饮的会计师

  王斯最初的销售主要是三板斧:网站投放广告、圈层推广、线上线下批发零售。但单打独斗始终很难成功,王斯遇到了生意上的瓶颈,他开始考虑搭建一个创始人团队。这个时候,龙俊宇进入了他的视线。

  与王斯长于表达不同,龙俊宇的话并不算多。龙俊宇毕业于新加坡会计学院,拥有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在新加坡留学期间,龙俊宇在一个高尔夫球会认识了一个执掌了5家酒店的总监,渐渐迷上了餐饮行业。毕业后,他放弃了进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机会,回国创业,经营一个小规模的中央厨房。

  某一天,王斯开车送龙俊宇去农贸市场买菜,当这个身高1.85米的大个子略显吃力地提着两大包菜走出农贸市场时,王斯决定说服龙俊宇加入自己的团队。

  从羽毛球到足球和长跑

  王斯的长处是商务能力以及在羽毛球圈层的美誉度,而龙俊宇的长处是财务管理以及企业运营把控。各用所长,彬羽的业务迅速从网络销售,向赛事赞助、俱乐部产品代理等领域纵深发展,在广东、辽宁、吉林、上海等省市签下了一批代理商。

  目前,王斯和龙俊宇正准备将羽毛球成功的路径,复制到足球、跑步等大众项目上。

  同时,王斯正在与荷兰总公司的CEO谈判,希望通过持有对方股份的方式将这款产品的生产引入中国,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本报记者 仇峥

  

创业不得不看:华商富豪们的成功哲学 罗光男(台湾健身体育用品公司董事长):创自己的牌子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第三篇

创业不得不看:华商富豪们的成功哲学 罗光男(台湾健身体育用品公司董事长):创自己的牌子

罗光男在台湾被称为“一只球拍打天下的青年创业者”,他的“肯尼士”网球拍为世界名牌之冠。罗光男成功的哲学名言是:创自己的名牌。

创业之初,罗光男与人合伙办了一家制造羽毛球的加工厂,业务虽有发展,但正如俗话所说,“合伙的生意难做,赚了钱意见更多”。

罗光男果断地同伙伴分手,打出了独资的招牌。但由于没有自创的名牌,即使公司已能制作出世界一流的高品质、高性能球拍,也只能接受国外名牌厂家委托加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1977年,罗光男推出了自创的“光男”牌网球拍,向国际市场进军。“光男”牌网球拍用岛外引进的太空材料“碳素纤维”做成,重量较木球拍、铝合金球拍轻,坚韧无比,结构牢固,打球稳定性高,控制灵活,不因气候而变质,被世人誉为“超级球拍”。在质量提高的基础上,罗光男将“光男”换了个颇有西洋味的“肯尼士”名字,以“K”字为商标,展开广告攻势,很快将“肯尼士”球拍打进了名牌行列,并一跃而成为世界网球拍的销售冠军。

陈凯希(马来西亚海欧集团老板):专打“中国文化牌”

马来西亚拥有500万华人,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喜好中国商品。陈凯希深明此理,这位华人富豪的成功哲学是:专打“中国文化牌”。

早在20世纪70年代,陈凯希就集股成立了专销中国商品的海欧公司。中国商品价廉物美,在华人圈中很受欢迎。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氛围,陈凯希还在马来西亚开设了一家洋溢着旧上海滩情调的“百老汇歌舞厅”。歌舞厅四周挂着周璇、白光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影星、歌星的大幅剧照,并配以30年代的上海滩舞台背景,演唱的歌曲也是上述明星的成名之作。华人到此感到亲切,不是华人的到此感到新鲜,因此,歌舞厅的生意十分红火。

陈凯希还与中国陕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联合投资,在马来西亚建成了“大唐山庄”酒楼。酒楼一进门就是李白醉酒的塑像,大厅屏风上是李白诗“将进酒”全文;厅堂的玉石屏风上,全是中国历史故事;大门前是“秦俑军阵”,凉亭旁是“贵妃游春”,楼上厢房绘有“长安八景”等。其最妙之处是菜点全是西安风味加陕西药膳。利用中华文化,“大唐山庄”又为陈凯希带来了滚滚财源。

范岁久(丹麦大龙集团老板):小东西可以赚大钱

丹麦华人范岁久将中国点心变成世界快餐,使小小春卷风靡全球,荣获世界春卷大王称号,他成功的哲学是:小东西可以赚大钱。

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华人范岁久为了生计,开了一家手工操作的中

国春卷店。春卷一上市就吸引了众多丹麦人,小店一时顾客盈门,应接不暇。范岁久索性大干一场,投资兴建“大龙”食品厂,采用自动化滚动机新技术生产中国春卷,同时配套兴建了冷藏库和豆芽厂。

范岁久制作春卷的秘诀是:中国特色,西方口味,香脆可口,营养卫生。对于春卷的馅心,范岁久进行了精心选择和配制。他并不照搬家乡传统的韭菜肉丝馅心,而是根据欧美各国洋人的口味采用笋丝、胡萝卜丝、豆芽、木耳、牛肉丝,或是鸡丝、火腿丝、鸡蛋、龟鲜、白菜、咖喱粉等原料,并能根据销售的不同国别,做到风味各异。

大龙春卷经美国国会派专家化验鉴定后,驻德国的5万美军每天向范岁久定购10万只春卷。在墨西哥举行世界杯足球大赛时,范岁久抓住战机,按墨西哥人的口味制作了一大批辣春卷,在墨西哥被抢购一空。

范岁久着眼小小春卷,做出了世界一流的大成绩,大龙食品曾多次获得丹麦政府和美国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大龙春卷王牌30年不倒,畅销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的20多个国家。

李宁的传奇故事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第四篇

激激情情,,梦梦想想,,跨跨界界

——李宁的精彩人生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不像娱乐明星会过期,不论多久,只要他们一出现便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被人记住

当年的“体操王子”如今已成为了“体操爷爷”,经历沧桑的李宁,如今头上 有了白发,眼角有了皱纹,但笑容却多了几分亲切。

退役20年来,李宁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也习惯了没有他的消息,电视里没有他的报道,而关注更多的是娱乐头条,街头趣闻。但在2008年那个万众瞩目、全球都为之振奋的夜晚,当人们看到李宁腾空而起,再次以运动员的身份在“鸟巢”上空跨越奔跑时,人们知道不论过了多久,即使岁月让他染上了风霜,他却依旧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体操王子 ”一个独一无二的体坛神话。

李宁出生在广西柳州的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那时的人们都没想到这个普通的孩子将在中国体坛绽放光芒。包括他的父母在内,曾经为李宁规划的也是一条与体操毫无关联的艺术之路。李宁很有展现自我的天赋,这种天赋就最先表现在唱歌上,他天生就具有一副动人的嗓音。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眉目清秀,充满活力的少年,他应该遵照父亲的指引走上艺术之路,却又怀着对体操的激情投身与艰苦的体操征程。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旦确定目标就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去实现。

体操之路非常艰难,即使是天赋也不能让李宁顺利的走向体操的最高殿堂。他的成功凭借的是梦想、是激情、是不懈的努力,。在体操上的挫折艰辛让李宁让李宁慢慢成熟,他不负众望,夺得金牌106枚,1999年,他被评为20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等25位体坛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纪体育之颠。

从世界杯到奥运会,处处留下了李宁的背影和汗水,无数的光环罩在李宁头上,他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当冠军的感觉。但别人还没有完全脱离父母,偶尔还可

以撒娇的年纪,他已经在为国争光了。纵横驰骋在体操赛场上的李宁,也许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在体操上栽跟头,而且是让他终身遗憾的失误。曾经被世界公认的“体操王子”,竟背负着全国人民的失望退役。

退役之后,凭借自己之前显赫的战绩和卓越的贡献,李宁明明可以选择一个稳定且高薪的工作,但他却在1989年毅然带着他的体育梦想,加入了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来到一个小镇上涉足从未接触过的商业领域。自此,李宁走上了又一条崭新且艰苦的道路。

1990年,随着亚运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李宁品牌一夜之间风行中国,成为第一个站出来大声说话的中国体育品牌,1994年,李宁脱离了健力宝,开始独立创业,李宁体育用品公司正式成立。1993~1996年,李宁集团每年销售收入增长都在100%以上,1996年更创下了6.7亿元的历史纪录。李宁公司,一个小镇上萌生的体育用品公司,他是怎样连续五年保持100%以上的销售增长率呢?1997年遭遇经济发展负增长的企业发展瓶颈时,他又是怎样摆脱困境的呢?李宁曾采取过哪些改革、尝试和举措来渡过危机?

从商这些年来,李宁在商海中的智慧、勇气和魄力同样令人敬佩,为了改变管理混乱的局面,他果断改变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实行现代化erp信息管理;为了明确企业正确的发张方向,他选择专业人才,让其驾驭企业经营发展;为了淡化自身对品牌的影响,他毅然卸下总经理的职务,选择去北大

读书??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李宁公司何来勇气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李宁公司在战略上采取了:国际化攻略、品牌专业化发展、时尚设计、与国外大品牌合资经营、收购及经营其他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管理权或特许权、并购买许多品牌运营等措施。2006年6月28日,李宁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从“体操王子”到健力宝总经理助理,再到李宁运动品牌创始人,如今又成为上市公司主席,李宁又一次实现跨越。

对于曾一度低迷但一直屹立不倒的中国体育品牌,“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这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李宁不懈的追求。李宁秉承着永恒的刺激和热忱,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一步步扎实地前行着,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世人看。

从商20年载,李宁创造出资产累积的一个又一个新高。2007年,李宁财富总值达到最高点110亿。从106块金牌到110亿身价,在2007年公布的“胡润百富榜”上,李宁以100亿资产名列65位。2008年,李宁又成为“胡润强势榜”上的十大富豪之一。对于李宁来说,他又是怎样从运动员到商人的过渡和飞跃的呢?

李宁作为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运动员之一,不论是在体育生涯的辉煌,还是退役后的成就,都堪称出类拔萃,他的出现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彩色,彰显了中国体育不朽的民族魂。几乎没有人会怀疑,无论是李宁本人还是李宁公司,都是一个传奇。

当我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再次看到他的身影时,我们除了激动、喜悦之外,更多的是敬佩。要在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里挑选出一个可以点燃火炬的人,其竞争的难度‘涮选条件的严格可想而知,但李宁却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火炬手。2008年8月8日,他在万众瞩目下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大的赢家之一。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想做,一切皆有可能。

贫寒子弟创业成功启示录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第五篇

贫寒子弟创业成功启示录

——专访贵州绥阳籍爱心企业家,佛山市顺德区七颗松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玉贵先生 张玉 雪梅 赵云良

首次见到罗玉贵,给人最深刻印象的是他发福的身体。“身材发福,有我很少外出跑业务的原因,大部分的订单都是在饮茶、酒桌上谈成的,过年后不到两个月,接的4笔新单,全部是经别人介绍过来的。”坐在沙发上的罗玉贵有些“得瑟”他的马年战绩。

平安银行的一小伙也正好来报喜,经银行查询,罗这么多年没有跑过一笔单。信用记录“还可以”。罗有些谦虚。

采访今年正好40的罗玉贵有些“曲折”,时间跨度从下午一点到近下午五点。一是他要处理的事情和见他的人很多;二来他有一张铁嘴,比较健谈,如果不挑明,恐怕很多人都会误以为他是哪所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闲言不叙。

一杯清茗话人生,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了罗玉贵先生的故事里,追寻他那沧海桑田的过往中„„

手拿“坏牌”的罗玉贵

罗的出生,并非体现了他名字的“金玉富贵”,他不是官二代,也非富二代,和玉、贵沾不上边,甚至说出来有些让人绝望;他的出生地,也是不毛之地的穷乡僻壤。他一出生,命运似乎就给了他“一手坏牌”。

1974年1月10日,贵州遵义绥阳县宽阔镇的农民罗招福和王守珍夫妻迎来了他们的第六个孩子,他就是罗玉贵。罗在家里排行老六,上了三姐两哥,后来还有一妹。罗家在当地可谓枝繁叶茂。

从重庆移民到贵州的罗招福是抗美援朝回乡的退伍军人,本来在铁路部门还有个算体面的职业,可是为了照顾好他年迈的母亲,后来硬是放弃了铁饭碗,回家当起了日操夜劳的农民。

在那个年代,一对农民靠工分去养活一大家人实在是一件再辛苦不过的事。然而,老天似乎还不开眼,在罗玉贵7岁那年,母亲因肺结核撒手西去,家里失去了最重要的劳动力,这对于罗家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打击。

罗玉贵的哥姐妹都因为没钱上不起学,罗也好不到哪里,上了小学三年级都不得不辍学回家。他清楚的记得,在三年级之前他从来没有穿过鞋。脚上经常是惨不忍睹的冻疮和撕心裂肺的疼痛。

家境到了如此地步,老天依然像沉睡了一样顾不及罗家的不幸。16岁那年,父亲又因中风含泪去到了另一个世界。失去双亲的罗玉贵和哥姐们抱头痛哭,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操劳一生的父母还没有享受到人间半点幸福就离他们而去!

还因为是移民,罗家有时还被人欺侮和歧视。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副牌,有的人拿到好牌,从此衣食无忧;有的人拿到坏牌,从此受尽折磨。罗玉贵从一出生就拿到世界上最坏的“牌”,怎样打好手中这副“坏牌”?可能只有靠他自己了。

永不言弃的罗玉贵

11岁的孩子,本来应该在学校过着快乐的童年,而11岁的罗玉贵不得不去跟猪牛羊打交道,不得不在农田里拼命地劳动。然而,沉重的农活没有压垮这个有些瘦弱有些单薄的孩子,他在努力的向大山讨生活,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人,有时候只有在绝境中才能绝地反击。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在14岁时,依然看不到希望的罗玉贵决定外出,因为在他身后,不仅仅是生活的问题,还有家里沉重的债务。

罗玉贵在遵义讨到了一份工作。遵义水泥厂属国营老厂,“童工”的罗玉贵在这里做起了一名工人,一天有3.5元的工资。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家里欠了不少外债。那时,因为家穷和母亲治病,家里欠了1000多元的私人债务,后来父亲治病,又欠了国家2000多元,3000多的债务已是债台高筑,压得罗玉贵喘不过气。

在遵义水泥厂干了三年,苦了三年,蓬头垢面的罗玉贵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有在食店打过一回“牙祭”。他的所有收入都是在口袋还没有捂热的情况下寄回家里还债。

家里的外债是他一个人还清的。四方百姓说,罗是一个好男人,有担当,有责任。

好男儿志在四方。有了初步起色的罗玉贵并没有停止他改变命运的梦想,他的梦想是一定要让兄弟姊妹过上好日子。

1991年,17岁。他把坚毅的目光投向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 包括车资,罗玉贵身上仅带着100块钱从遵义出发来到广东东莞。三无(没有技术、没有文化、没有钱)的罗只能去砖厂干活。在人地生疏的环境里,在繁重的体力劳动里,他才真正感受到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然而,开工哪有回头箭?一个优秀的士兵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退缩;一个打工仔要想有一番作为,也不应该在困难面前缴械投降!

尽管文化不高,但罗玉贵天生脑子活,他明白单靠体力是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三个月的磨难后,他托一位朋友在深圳帮他介绍了一份工作。他进了一家家具厂。

相对轻松的活没有让罗玉贵失去人生的紧迫感和忧虑感,他吃了太多没有文化的苦,受了太多没有文化的累,曾经遭受的歧视一幕幕浮现眼前。不能在文化中翻身,就可能在没文化中死去。于是,工友发现:一天工作之后的罗玉贵没有出现在遛街上,更没有出现在牌桌前,他是“白加黑”,白天认真工作,晚上加紧学习,在他枕边,不是技术类的书籍,就是管理类的书籍,他对身边的书籍有一种顶礼膜拜的虔诚,希望这些能为他人生命运的“转弯”增加一股无形力量。

在这家杰友家具厂,他是工作最努力的,学习最努力的。他不和别人比工资,只和别人比能力。老板最为欣赏他这点。当然,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老板自然不会亏待这样的人。从小杂工逐步爬升到管理层,罗后来成了一厂之长。为了进一步提升他的管理才能,他被外派学习,在东莞成人中专学校学习管理专业。6个外派人员,只有4人拿到文凭,罗是其中之一。对于一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人,罗能完成学业拿到文凭,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这还不算什么,如果认为这就满足了罗的胃口,那也未免太小看罗玉贵了。 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罗玉贵,看起来可以满足了,看起来可以荣归故里了,殊不知,罗玉贵满腔热忱,他立志要自己闯出一番事业!

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在杰友,罗是负责家具油漆部的,对市面上的化工油漆了如指掌。这是他的强项。2007年,在安全管理培训上他认识了同来培训的向毅。向毅这个人也是很具事业心的,而且有一定资金,但也有他的短板,没有技术。“有一堆干柴,缺乏火源”,而罗玉贵正有他需要的“火源”。两人一拍即合,向出资金,罗出技术。就这样,一场不经意的邂逅成就了两人最初伟大的创业。

聚博化工有限公司横空出世。

海纳百川奔流不息,聚智成博集人成众。罗玉贵把聚博定义为一家具有高度专业化的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它提供高品质的中高档环保家具涂料。公司凭籍优质的进口原料,先进的生产设备,高科技的国外技术,雄厚的技术力量、不断开发创新各类家具涂料。这些产品不仅满足设计师对家具的涂装要求,更重要的是为家具提供持久的保护及满足其它功能性要求。

罗的高瞻远瞩为他带来丰厚的回报,可以说在和友人的合作共事中,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然而,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好像是天下大道,也是缘分早定。2011年,罗选择了脱股单干。

重情重义的罗玉贵

这一年,罗成立了佛山市顺德区七颗松化工有限公司。

七颗松:一个让人心里特别温暖的名字。罗说,之所以取名“七颗松”,是喻含着自己七姊妹要紧紧团结在一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七颗松:也一个坚强的代号。罗说,做人做事要以青松的品质不惧严寒酷暑,忠诚坚韧,傲立霜雪。

虽公司起步算晚,但罗玉贵有后来居上的潜质。在采访当中,要货的人络绎不绝。他说,现在生产赶不过来。但他很少外出跑业务,“很多单不是回头客就是朋友认可后转介绍,他们是我免费的推销员。我很感激。”

在朋友圈里,他被认定为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我们不妨来尽可能勾画出罗的多面脸谱:

罗玉贵的真。

他是真实的人,不会带着任何面具。

有一回,罗出去见一家具公司大客户。不知是有意还是心计,老板同时请了四家公司的代表。这四家公司包括美某仕、华某、阳某和百某(为了隐私,隐去公司名)。四家公司在佛山乃至广东都如雷贯耳,非富即贵。而罗代表的聚博在业界属小字辈,不值一提。5人在和老板的沟通中,有的代表甚至讥讽聚博闻所未闻。罗玉贵没有反驳,他向老板谏言:“聚博是小公司,这不假。但是,再大的公司也是从小公司做起的。我们跟人比的不是品牌,是质量是服务是价格,这是我们的优势。用哪家的产品不是说牌子越响越好,关键是适合。比方说出席聚会,穿对衣服往往比穿贵衣服更重要。铁匠打一把锄头,关键是能用好用耐用,如果铁匠硬要给它涂上一层金,未必会好卖或卖出好价钱。”

老板见罗玉贵很真诚,也言之有理。就问了很多有关家具制作的问题,罗都如实回答。完后罗退回。他走出大门,同事问他如何,他答道老板肯定会找他,并且不会很久。同事笑言他吹牛。

罗还真不是吹水,没多久,老板电话过来,应承用聚博的产品。罗事后总结到:人,要真实,事业不是吹出来的。

罗玉贵的情。

在对朋友上,罗不会看低任何一个人,他说,今天朋友帮不到忙,不要认为他永远帮不上忙,对朋友,多些真诚,少些势利。朋友多了路才宽。回想起自己从偏僻乡村走出来到如今,是朋友成就了自己,没有他们,自己什么都不是。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七颗松,很多是跟了罗10多年的朋友。罗走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罗做干部的时候,他们做工人,罗做厂长的时候,他们做干部。罗说:有我一口饭,就有他们一口饭。

作为老板,罗说,老板有老板的梦想,员工有员工的梦想,不能以牺牲员工的梦想来成就老板的梦想。在多种场合,他对自己这帮兄弟姐妹说:“聚博像初生的婴儿,他在一步一步成长。我是从小没有了父母的人,懂得孝敬父母的心情;我是贫困山区的孩子,知道农村的不易;我是打工出生,深知养家糊口的重要;我是管理出生,懂得怎样将公司发展壮大。七颗松不是我的七颗松,是大家的七颗松。”为次,他多次请专业老师来为员工培训,提升他们各方面能力。

罗玉贵的惠。

综观今日,在“大鱼吃小鱼”的商业竞态下,很多人认为同行是非友即敌,有你无我,零和博弈的游戏。同行就是对手,是仇人。但在罗看来,大可不必。人,心态要平和,要知足而不满足,要竞争而不要斗争,要分享而不要独享。

这是他一个亲生经历得到的“人生智慧”。

有一回,罗出去谈生意,碰巧也有一人去和老板谈。按理说,同行是冤家,同行之间肯定会互相挤兑。然而,那天,那个年轻人在老板面前非但没有说七颗松的不是,还向老板说“七颗松这个品牌很不错”。后来老板决定用“七颗松”。

虽然老板铁定用罗的产品,但罗玉松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这笔业务后来也用了年轻人的材料。罗说,这次给他很大触动,在人前人后不要论人长短,成就别人也许在成就自己。在生意场上,并非要打打杀杀。独享不可取,双赢完全可以做到。

正是抱着“互惠”的心理,罗拿到了许多可能不属于他的订单。

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玄乎的说教。一切来得那么真实,那么朴素。真是: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还比浓抹宜。

这就是罗玉贵的人生智慧和经营哲学。

乐善好施的罗玉贵

赚钱是企业家的责任。但赚钱不是企业家唯一的责任。企业家不但要懂得赚钱,更要懂得花钱。看看今天的企业家,有多人死在赚钱的路上,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是赚钱的机器,而不知道赚钱为了什么?

如果有1万块钱,那是你的;如果有100万,那是你家的;如果有1000万或1亿,那应该把它当着是社会的。

因此,学会做慈善是企业家的另一种能力,另一种责任。而事实上,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全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因做慈善而破产的。

2013年5月13日,罗玉贵一行来到母校宽阔镇天台村天台小学进行爱心捐赠,宽阔副镇长何其胜、中心学校副校长周鼎文、村委负责人及学校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捐赠仪式。在捐赠仪式上,罗玉贵先生面对家乡的变化表示乐观,并对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讲解了自己的经历,激励全校学生努力学习,争做社会有用人。接着校长动情地说:罗先生致富不忘家乡、成功心系教育,了解到家乡困难,从广东回到家乡开展本次捐赠活动,共捐赠学生书包242个,价值7000余元。鉴于该校体育用品匮乏,罗玉贵先生表示,回去后马上为该校筹备体育器材,今后

也会持续关注家乡的教育情况,适时会再次伸出援手。天台小学学生阮道康说:“在此,请让我代表天台小学242名学生,向各位领导和爱心人士郑重承诺:我们一定会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您们的爱心善举,树立远大的理想,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决不辜负您们的殷切期望。”这是他代表全校242名学生向爱心人士许下的承诺。

爱心从来不曾停止。

家乡修桥补路,罗捐款;

在家乡成立广东省绥阳商会过程中,罗玉贵前后捐出近20万。

2013年10月8日,旺草老乡佛山遇车祸,罗玉贵同样伸出援助之手。

前途无限的罗玉贵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七颗松目前主打产品:PU固化剂,PU家具漆;欧式、美式家具漆;仿古家具漆;PU底漆;环保稀释剂和硝基漆系列。但七颗松还没有进入墙面漆。墙面漆是七颗松未来要进入的领域。罗说,家装领域还处于“蓝海”阶段,利润可观。他要抓住这个机会。

七颗松在注重品牌的同时更加注重其环保、质量、服务和价格。罗说,这是他的制胜法宝。七颗松,就是要做七星级的高端家具漆,让客户有七星级享受。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采访罗玉贵,最让人感动的是他那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不比收入只比能力”的进取精神;以及他豁达心胸不计前嫌的宽容精神;他的重情重义为他广开了门路;他的慈善之心是社会前行的一份力量。

这,就是他给我们提供的创业成功启示录!

预言一位企业家的未来可能会担一些风险,但我们还是笃定:罗玉贵应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因为首先他的人格没有“风险”。

他是宽阔镇人,也许正暗合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未来之路肯定会越走越“宽阔”!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案例分析》剑1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第六篇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中小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课 程 论 文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题 目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学 院 南湖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班 级 工商管理N132 学 号 2013451090301 姓 名 翁剑

摘要: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简称安踏体育、安踏,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品牌体育用品企业,主要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运动服饰,包括"安踏"品牌的运动鞋类及服装。公司在1994年成立,总部设在泉州晋江市,主席为丁世忠先生。旗下有香港安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十多年来,安踏公司秉承“安心创业、踏实做人、创百年品牌”的经营理念,经过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集生产制造与营销导向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用品企业。

关键词:安踏、运动鞋类、服装

目 录

案例概述 ........................................................... 1

一、安踏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出的优势 ................................... 1

(一)广告先行,“明星代言+央视广告”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始终积极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始终坚持走与中国体育事业共同发展的道路, 以体育事业为依托,建设自己独特的企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经济品牌的精细渗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苦练内功,狠抓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全面提升安踏的品牌根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动走出国门开辟“第二战场”,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5

二、安踏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出的劣势 ................................... 6

(一)经济实用型品牌的市场瓶颈 ................................ 7

(二)忠实客户少 ................................................ 8

三、对安踏的几点建议 .............................................. 11

四、总结 .......................................................... 12

案例概述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港交所:2020),简称安踏体育、安踏,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品牌体育用品企业,主要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运动服饰,包括“安踏”品牌的运动鞋类及服装。公司在1994年成立,总部设在泉州晋江市,主席为丁世忠先生。安踏体育在2007年于香港交易所上市,招股价$5 28港元,并获美国NBA篮球队休斯顿火箭班主Leslie Lee Alexander入股。首日上市收市价是$7 5港元,较招股价高42%。2009年,安踏体育向百丽国际收购FILA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澳门的分销商。2014年10月13日,NBA中国与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双方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安踏正式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以及NBA授权商。

而作为安踏的创始人丁世忠先生也是一个十分具有执行力的人,他曾说过只要对于企业是有利的任何措施,那么他第二天就马上实行。对于他而言,第一个下水吃螃蟹已经成为了常事。

本次的案例分析我将从案例本身出发结合了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信息,运用已学的知识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案例分析。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近些年努力成为CBA等体育领域的合作伙伴,为自己的知名度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局面,然而面对国内不断涌出的新类的同行、仿制品以及国内其他同行巨头的竞争。安踏的生存也是令人担忧的,因为任何一个公司一旦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覆灭就只是一瞬之间。

一、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出的优势

(一)广告先行,“明星代言+央视广告”模式

这个传奇式的案例已经被编入了商学院MBA案例库。安踏总裁丁志忠是晋江最早具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家。 开始,安踏只是晋江3000家鞋厂中的一个,1997年时安踏的销售额只有5000万元左右,利润只有5%到8%,而且,虽然安踏煞费苦心地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都设立了比以前多好几倍的销售网点,但由于这

些代理商同时代理多家产品,晋江的小品牌又十分杂乱,因此这些销售网络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直到1997年请来了营销高手叶双全(现在安踏的总裁助理,营销总监),叶给丁志忠讲了耐克借助体育明星崛起的故事,两人一拍即合。1999年,安踏以每年80万元的费用签约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并拿出了几乎相当于当年上半年利润的500万元在央视体育频道投放广告,这在当时绝对是个惊人之举。 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乒乓球男单冠军,同时在电视上喊出了“我选择,我喜欢”口号,安踏几乎是一炮打响。2000年,安踏的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是1997年的6倍!

(2)始终积极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始终坚持走与中国体育事业共同发展的道路, 以体育事业为依托,建设自己独特的企业。

从诞生那时起,安踏便跟体育结下了一段不解的情缘。从赞助体育赛事,到传播体育精神,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著名品牌,安踏体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 多年来,安踏先后出资3000多万元赞助了一系列国外重大赛事。如1995年赞助女子和男子67届世界举重锦标赛、1999年聘请世界乒乓球冠军孔令辉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开始安踏品牌大规模的宣传和推广,赞助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第十三届亚运会等。2000年,安踏以先行者的睿智和胆略,开中国体育用品界之先河,独自创办了中国国际时尚运动会(极限运动),促进了安踏与中国当代时尚青年的交流,丰富了安踏品牌的文化内涵。同年,安踏公司赞助悉尼奥运会。2001年,安踏积极投入申奥年活动,先后赞助福建、重庆、黑龙江、海南四省体育代表团的领奖装备,参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赞助活动等。“取之社会,还之社会”是安踏的一贯宗旨,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勇于奉献,借船启航,同中国体育事业共腾飞,齐辉煌。

(3)经济品牌的精细渗透

渠道是真正的制胜法宝 安踏的成功引来了大量的克隆者,晋江的运动鞋品牌纷纷聘请体育明星担任代言人,2003年,投放央视体育频道的晋江运动鞋品牌已多达44个,央视体育频道也被戏称为“晋江运动鞋频道”。但这种千人一面、同质化的竞争手段并没有为后来者带来成功,2004“《成功营销》-新生

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 三篇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第七篇

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 三篇

第一篇: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

郑若愚,男,生于19xx年,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历史专业08级学生。20xx创办心动演艺,并迅速扩张,取得姣好的业绩,同时还与他人联合经营一个广告公司,一个教育培训公司,个人资产过百万。家境贫寒,自主创业,以其坚持不懈、求真务实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对事业的满腔热情,白手起家,帮助多名贫困大学生创业并走向社会,创造百余个就业岗位,成为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典范。

一 艰苦创业 ,白手起家

郑若愚幼年的生活经历让他明白了人世的辛酸和生活的艰难,让他有了一颗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善良之心。在创业的过程中,睡过马路,流浪北京,闯荡温州,一路走来,风雨飘打中,大学生老板逐渐成长起来,并走向一名成熟的创业者。

高中时的暑假,郑若愚来到浙江台州玉环县,开始艰辛的创业—摆地摊。他用独特思维经营陶俑彩绘,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卖的不仅是陶俑,更是顾客的创意。那一个多月的地摊生活让他积累了第一桶金,获利2万元。

进入大学后,在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在大学校园内经营"花果山休闲吧"。此后,郑若愚还参与南昌翼思腾电脑公司的运营工作,经过一番努力终将公司的经营推向一个新的层面。与此同时,郑若愚努力地寻找新的机会和突破口。他开始经营上海依丽洁干洗连锁店,爱心水站,体育用品出租屋等店铺。最多曾同时经营店铺十家店,在江南都市报大幅报道以后,逐渐以艰辛的创业大学生的身份为人们熟知。

此后,郑若愚投资并创办心动演艺公司,心动演艺为一家综合型服装租赁公司,成立至今,已经取得非常突出的业绩,单月最高业绩超过百万,直接和间接创造就业岗位上百个,有效的满足许多贫困大学生对兼职岗位的需求。他不但做到了自己自强不息,还帮助他人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在其创业过程中,困难无处不在。可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拼劲使得他没有在众多的困难面前止步不前,相反,他凭着永不言弃的信念,将面临的困难各个击破。

三 全面发展 能力超群 思维独特 善于创新

郑若愚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典范的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爱好广泛,十分擅长演讲辩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无论事课堂学习还是课外活动,他的表现都让人惊叹。获得了广大师生赞许和欣赏,荣获多项荣誉。

郑若愚自创了一种能力特殊培训方法,这是一种以各项实践为主体,理论培训为辅,主张让培训参与者自我感悟的特殊培训和拓展。参与的培训者对这种创新的能力培训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甚至称那段经历让人终身难忘。

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学生老板郑若愚将其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以其独特的逆向思维和敏感的市场嗅觉领导着所参营的公司都正常盈利。郑若愚始终在试着引导新的需求及探索新的市场,开发新的市场。白手起家,现已初具规模,一个22岁学生凭着他的坚韧和拼搏做到了同龄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四、志存高远 立志报国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奋斗精神影响巨大 激励和带动广大同学创业就业

郑若愚同学怀着感恩社会的心态,立志报国,始终以做一名优秀大学生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已。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愿意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内外的局势变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时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自觉践

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他保持着良好的自我反省和政治鉴别能力,信念、立场坚定。被问起为何创业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我自己能吃饱饭,那我得尽量让别人吃饱饭"。

郑若愚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创业工作方面,都是积极主动,艰苦耐劳,任劳任怨,抱着激情投入各项工作。为人谦虚善良,友善待人,真诚朴实,人际关系极好,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同和欣赏。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德智体全面发展。

郑若愚同学的公司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兼职实践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又增加了广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收入。极大培养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了课外知识。在这种奋斗拼搏的精神影响下,很多在校生开始自主创业。他的这种坚持和拼搏的精神让高校学子受到很大触动。

20xx年7-8月,郑若愚带领40多名在校大学生到我省吉安地区对留守儿童进行暑期培训的支教的公益活动,关怀留守儿童,给他们带去了精神给养,并且资助一批价值5000余元的教材用以留守儿童的学习。在吉水,永丰等县城,获得了当地百姓的高度赞许,这同时也极大的锻炼和培养了40多名在校大学生。

五 大学生创业者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20xx年4月,郑若愚的创业行动引起了省级媒体的关注。4月9日,《江南都市报》第6版用半个版面刊登题为《大二男生,自力更生开店十家》的报道。报道了郑若愚自力更生、勇于创业的典型事迹。随后,腾讯网、天涯社区、大洋网等多家网络媒体转载江南都市网醒目位置对郑若愚的报道。江西教育电视台继而对郑若愚进行专访,节目名为"真心博客",在黄金时段播出。20xx年,江西晨报用一整版报道大学生老板郑若愚的创业故事。

时至今日,大学生老板郑若愚早已不是当年那个20万的创业者,其事业蒸蒸日上,同时也带动了越来越来越多的人创业就业。其自强自立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为高校大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创业典范。

第二篇: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

张锐,女,19xx年9月生于农二师二十七团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xx年考入昌吉学院中文系xx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班,20xx年昌吉学院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现为昌吉市青年南路"喜洋洋托管中心"(昌吉市第七小学对面)负责人,"喜洋洋托管中心"主管。

出生兵团农二师的一户普通家庭里的她,自幼经历生活的艰辛,也知道父母辛苦赚钱供自己的不易。成绩优异的她于20xx年毕业于昌吉学院,毕业后的她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梦想,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踏入社会,决定毕业后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她讲到从入学伊始,学校经常性的"自主创业"教育就一直激励着她,"我要创业,自主创业"这个想法一直培伴了她大学三年,经过近一年的社会实践,她完成了从大学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明确了人生的方向,她决定鼓起勇气,迈出自主创业的第一步。她讲到刚开始创业时的艰难,是系里老师、辅导员经常给她打电话,询问她的创业的过程,主动给她许多帮助,学校也主动为她联系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各个相关的创业机构,这些外界帮助给了她极大的动力,让她更有信心地干下去。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遭遇最大问题是资金短缺的问题,刚决定创业的她却不知道如何去做,于是她来到了社区,向社区说明她想创办一家午托机构,刚好她的午托中心就在昌吉市第七小学的对面,不仅解决一些年轻父母因工作较忙而没时间照看孩子的负担,而且也可以对午托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因为她在校时学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但她却不知道现在有什么好的政策是针对毕业大学生的,她来到了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区服务站,服务站的干事热情的接待了她,并向她宣传了毕业大学生创业的种种优

惠条件:"凡是国家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户口落在昌吉市的,身体健康,诚实守信,有创业能力并到市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理了《自主创业证》者,都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一般是2-5万,合伙创业不超过20万)。 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责任余额不得超过自主创业担保基金银行存款余额的5倍,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不超过贷款本金的1%,担保费由同级财政全额支付。"并告知她申请办理的一些程序和所需手续,同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将人事关系存放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劳动或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这些服务机构将为其办理人事关系接转、人事档案管理、转正定级、党团关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社会保险金缴纳等服务,实行全方位的人事代理服务,以解除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通过这些了解,更增强了她创业的一份信心。

在与张锐同学的交谈中,感觉她是一个思路敏捷的人。正是因为她头脑灵活,敢闯敢干,身上又有兵团人的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使她成为昌吉学院中文系20xx届毕业生中的创业能人。一年多来,依靠政府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她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给"喜洋洋午托中心"招来更多可爱的小朋友,她带着自己做的宣传册一家家一户户的做宣传,有的时候忙到晚上很晚才回家,家里人知道她这么辛苦,都劝她不要做了,可她却不肯,说:"这点困难不算什么,我要为我自己的明天多做一些事情。"也许是她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不少离"喜洋洋午托中心"较远的父母也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张锐同学照顾,可爱的小朋友不仅在午托中心的得到了细心地照顾,而且获得了快乐、获得了知识、获得了成长。作为一名创业者,她为自己树立起了诚信的金字招牌。和她聊天时,其他两位同事告诉我们,有一次一位小朋友急性阑尾炎发作了,她毫不犹豫拿出自己仅有的创业钱去治疗生病的小朋友。我们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做?"她说"政府和社区为我这样的大学生提供这么好的条件,不但减免她创业的很多税收,还支持我的创业行为,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也要帮助一下别人,这是我应该做的。"虽然她的话语很朴实,但却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思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不仅是"喜洋洋午托中心"对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张锐对自身成长的毕生要求。她信奉这句话:现在的大学生都只是想着自己要找到好的工作,而没有想到为自己创造工作,更没有想到为别人创造工作,她觉得一个人如果有想法的话那么还是要利用起自己的这些想法的,并积极付诸行动和实践,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一个人应该要有一些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

个人创业犹如播下星星之火,最终目的还要实现星火燎原。在创业的过程中,张锐同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没有忘记带领其他人解决生活困难,她目前已有员工2名,这2名员工都是她的学哥学弟,也都是昌吉学院中文系即将毕业的学生,她不但自己创业,还解决了一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的就业问题。虽然现在在创业阶段,条件比较艰苦,工资又都不高,但她们都表示愿意为了自己的这份事业而努力奋斗。

回顾自己的工作和创业经历,张锐同学深深感到,如果没有政府这一好的政策,没有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没有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她的梦想不会变成现实。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取得一些成绩,甚至从无到有地创出一番事业,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张锐同学在创业中树立诚信乃成功之本的信念,靠勤学实干兴业,靠求实创新发展,造就了今天的事业。超越自我,挑战未来,使她成为一名有为的创业路上带头人。她坚信,思路决定出路,梦想在,行动就在,她坚信——"喜洋洋托管中心"的未来不是梦!

张锐同学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勇气是动力,毅力是坚持,汗水是过程,创业是收获"。

第三篇: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

孙晓宇,男,今年29岁,湖北建始县红岩寺人,2007年秋毕业于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在校期间接受学院举办的SYB创业培训,身受创业培训教师启发,至此,怀惴自主创业梦想,实现学业、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跃迁。2010年12月成立"建始红岩光明豪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合作社成员32户,合作社总存栏豪猪数达600余头,产值达到150余万元,养殖规模位居全州之首。其创业事迹先后在恩施日报、恩施晚报、恩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2014年2月孙晓宇被恩施州人民政府表彰为全州大学生创业就业明星。

把握商机、追逐创业梦

从学院毕业后,在广东海信科龙冰箱有限公司从事车间管理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2008年被公司选拔为高层管理人员,年薪过10万。2010年10月1日国庆节晚上,企业领导请我与部门同事吃了一桌豪猪宴,饭后结帐2800余元,心中暗想,这家伙这么值钱啊!回到寝室,彻夜未眠,反复思考着自己能否从事豪猪养殖?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家养殖豪猪,家人是否支持?乡亲门怎么看我?如果不成功,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可谓思绪万千,面对两难选择,最后还是决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通过网络信息资料查询,市场调查分析得知,因为豪猪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论是蒸、煮、炸还是炖、煲、烤等,都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可谓是上等的"山珍"。豪猪肉是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公害的绝色肉食,富含钙磷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素有动物人参之称。根据《本草纲目》和《唐本草》记载,豪猪肉、胃、胆、刺、油均可入药。可谓满身都是宝,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更加讲究食物营养成份的合理性,野菜、野果、野兽已成为人们消费的新需求,豪猪养殖的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国家出台系列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诸多有利信息更加坚定我回乡创业,开展豪猪养殖的信心。

勇于实践、排难前行

说干就干,当年12月底,毅然辞掉安稳高薪的工作,筹集投资35万元,建起3栋共800余平方米的养殖厂房,从建始、巴东、巫山和恩施等地收购野生豪猪60余头,进行科学养殖,由此走上我的创业之路。

这期间,我经历了无数的创伤和磨难。在这里仅举一个例子,引进种猪时我并没有到湖南专业养殖的地方去购买猪种,而是向我们当地林业部门提出申请同意后,就地取材,直接从本地的猎人手中收购从山里捕获的原生态野豪猪,而这其中受伤的比例很大,部分买回不久就死了,由于养殖经验不足,集中饲养,有的是后来打架打死了,三千多元一只,死了十多只,损失近四万元,但我坚信,原生态种豪猪肯定比已经通过人们专业化养殖训化几代后的种猪抗病能力强,而且人们现实的需求,主要突出在"野"字上,我想这就是该创业项目实施的难点和市场上的卖点。万事开头难,心中暗下决心,所追求的事业不可半途而废,应该设法攻破难关,绝不向困难低头,本着"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定走好自己所选择的创业之路。

因我在校所学的建筑设计专业,不具备动物养殖相关知识,为弥补豪猪养殖知识不足,主动走访离校较近的八家豪猪养殖户,对每次在各养殖户所学到的零散知识,自己回家后进行归纳、整理与消化,并到湖南省桃园县向几位资深豪猪养殖人士取经,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仔细研读他人的相关经验介绍,加上自己的摸索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经验的从豪猪配种、产崽、哺乳到成年豪猪养殖的一条龙独特方法,在豪猪养殖的创业路上越走越精神,各项阶段性目标逐步实现。2011年豪猪产崽68只,2012年产崽98只,2013年产崽140只。2012年10月,成功创办了"建始红岩光明豪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已获主管部门颁发的豪猪驯养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等,豪猪养殖资质一应俱全。

我想,创业需要创新,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应比一般人创业更有潜力,既要有事业心还要有责任心,不仅着眼于经济效益,还要有社会效益,不能仅满足眼前得失,还应着眼于未来,带头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我选择了"公司+农户"的专业合作化经营模式,在我的倡导与鼓励支持下,家乡的村民积极响应,一方面有利于集中资源,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同时也带动农户共同致富。2012年12月,恩施州民宗局批准我们合作社为州民族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我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当地农户出售猪种,并且在技术上全程跟踪指导,如我们的蒿坝村曾纪峰购猪种一对,当年产崽4只,实现返本盈余。经过测算,第二年,第三年的收入成倍增长,受曾纪峰的影响,秋桂村雷海涛花1.7万元在我处购买了2公6母种猪,红岩村刘可国花4万元在我厂购买了5公15母......。到2013年底,我们合作社成员已达34户,豪猪销售收入达30万多元,存栏豪猪达600多头,产值达到150万元,养殖规模已达到全州第一。

我的成功创业事迹,很快在社会上传开,并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各宣传媒体的广泛关注。2013年10月15日中国农业网以《湖北建始大学生孙晓宇,回乡引领乡亲养豪猪》为题作了报道。2013年10月21日,恩施日报以《大学生回乡养豪猪》为题作了报道。2013年10月22日,湖北日报的农村新报以《建始小伙打造千万豪猪产业》为题作了报道。2014年2月,被恩施州人民政府表彰为恩施州十位《大学生就业创业明显》之一。 再接再励,争创辉煌

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支持的重点,党和政府给大学生提供的政策越来越多,利用好机遇,做大做强企业,成为一名真正的企业家,将是我的追求,我对今后两年定出了如下奋斗目标:

(一)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共同致富

个人致富不算富,多数人致富才算富。下一步打算以更优惠的价格和无偿的技术服务,在2014年发展100户合作社成员,和全州豪猪养殖户成立养殖协会,力争2015年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使养殖规模突破商品豪猪万头大关,实现产值过亿元。

(二)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围绕扩大规模,我现在已把新厂房建到红岩镇老板场村具备条件的山林边,利用现有的30亩山地,把商品豪猪实行林中养殖,达到野生绿色。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降低养殖户的风险,实施立体农业技术,在含硒的土壤里用生物肥料种植玉米、黄豆和用沼液种植青饲草,再用这种饲料喂养豪猪,确保猪质优良,争取获得权威机构的产品质量认证,打造富硒有机绿色豪猪肉特色精品。

(三)延伸产业链,逐步解决屠宰瓶颈

走豪猪的深加工道路,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养殖规模要大,二是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受这两方面的限制,我将采取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扩大规模,利用合作社平台,鼓励支持更多的养殖户加入本社;第二步联合肉食深加工工厂代加工,实行自有包装,注册品牌,做好市场推广工作。我们的现有产品已销到武汉、北京,并进一步向上海、广州等大城拓展,积极争取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扩大产品社会影响。

(四)克难攻关,让豪猪变成富民产业

我现在正在和当地的老板场村、里三坦村合作,对100户贫困户、特困户提供无偿技术培训,提供销售渠道支持,我以低于市场价5000元每组的价格,让利1000元,以4000元的价格标准提供猪种。让每户喂养一组(一公两母)豪猪,正常情况下第二年就可产八只小豪猪,从第三年起每户每年除留种以外,可销售商品猪,纯收入将在一万元以上,使这些双困户通过项目扶贫达到脱困,又能推动豪猪产业化发展,体现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五)破解豪猪自然繁殖力低的难题

耐克与361案例分析——市场营销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第八篇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wangshangchuangyegushi/28676.html

《体育用品销售创业故事 17岁白手起家,安踏老板丁世忠靠一双鞋跑出千亿帝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