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创业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3篇

|

【www.dagaqi.com--女性创业】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3篇供大家参考选择。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1

  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伴随着社会急速发展,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日渐突出,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以下所列脱离群众表现当引起注意,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加以纠正。

  高高在上,其身不贴近群众。个别党员干部长期与群众“保持距离”,在工作单位、工作范围内多局限于办公室,联系基层多通过电话和书面汇报,很少深入基层一线,极少直接接触群众,难于了解群众实际情况。特别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影响,即使到了基层也高高在上,不肯或不能与群众做深层次的交流谈心,无法掌握群众所思所想,党群干群关系程式化,逐渐疏远。

  浮于表面,其心不牵念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有时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急功近利,并不从基层和群众实际情况出发。有的干部虽然参加单位或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和组织活动,但多是蜻蜓点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工作更是纸上谈兵,使自身工作与群众实际脱节。还有些党员干部虽然身处基层,但不与基层群众同心同德,没有带真感情为群众办事,在心理和情感上脱离群众。

  作风不正,其言不亲近群众。部分党员干部爱打官腔,善讲空话、套话,但不会说“老百姓的话”,与群众难以亲近。还有些党员干部在群众中言语失范,说一些诋毁群众、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降低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如前段时间被曝光的承德市一镇党委书记边接受宴请边辱骂群众的事件,正是其自身作风不正,导致其言语上伤害群众感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无所担当,其行不服务群众。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淡薄,对工作马虎应付,对失误、疏忽不引以为戒,令群众产生许多不满。在处理一些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时,一些党员干部没有摆正自身位置,有畏首畏尾、不敢负责的倾向,采取拖延、躲避等方法,导致矛盾越积越多,群众意见越来越大。

  追求私利,其事不造福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到了工作单位不是研究如何把岗位工作搞好,而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甚至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在集体资金、资源和资产管理处置中,违规侵占、损害集体和群众权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2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实践充分表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不断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的一大法宝。越是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越要坚持群众路线,越是在离梦想最近的时候越要重视群众路线。当前,要切实改进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需着力解决好四方面问题。

  认识方面的问题

  从当前我们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作风方面的不良现象分析,根源上还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背离了党的性质宗旨,对群众路线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对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认识不足,以至于淡忘了群众路线,淡化了群众观点,淡漠了群众感情。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基础理论的教育,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党员、干部的思想中,着力从三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

  一是从群众路线的由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中来讲清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与和平环境中,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外部压力减小,特别是没有了生死攸关的危险,党群之间相互依赖性减弱,这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容易淡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观念,特别是一些年轻党员、干部,生活在改革开放环境、成长于市场经济时期,容易多一份对自身价值的关注,少一份与群众的自觉联系。因此,必须要从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源讲起,从党的宗旨信仰教育抓起,深入扎实的补好这一党的基本理论课,让老党员、老干部在重温中不断校准和坚守群众路线,让新党员、新干部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和坚定对群众路线的正确认识。

  二是从国家社会进程中群众的重要贡献和卓越表现中来认识群众的伟大。新中国成立发展至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这一切奇迹的取得都是人民群众与党一道努力拼搏与共同奋斗的结果,正是得益于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才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因此,必须要从我们民族、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来认识人民群众的重要贡献,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实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肩负光荣的历史使命中来弄清群众路线和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力量。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奋斗。

  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

  干部作风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不良作风既制约干群联系,更影响党群关系。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贯彻群众路线中的不良作风主要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意见很多。因此,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应在深入坚持中央“八项规定”的基础上,重点放在解决“四风问题”上,对其种种表现要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进一步强化三个管理:一是强化自我管理。自觉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自己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不足,主动地“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锻炼品质,增强党性,净化心灵,主动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自发地在作风建设上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改进。二是强化组织严管。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特别是在选用干部方面,切实把作风优秀的干部、群众叫好的干部选上来、用起来;进一步加强惩治腐败和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切实把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突出的干部及时予以严肃查处。三是强化社会监管。充分发挥新媒体力量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在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干部的好作风,不断推进党的正能量的同时,也要及时曝光那些作风不正不实不好的党员干部的行为和问题,反促其他党员干部的作风改进。同时,要注重发动人员群众,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构织一个全天候、全方位的干部作风监督网。

  能力方面的问题

  能力不足,不但直接影响着为群众办事服务的实际效果,而且也制约着为群众谋利益的发展速度。因此,必须要把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能力抓紧抓实,重点提高三种能力:一是调研能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和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研中,能够沉下身子搞调查、静下心来做研究,坚决防止和克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调研,真正学会并善于到群众困难的地方查找原因,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梳理思路,到群众问题最集中的地方研究办法等等,提高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能力。二是决策能力。把“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防止和克服情况不明、个人独断、强迫命令等现象,把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能力体现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上来,体现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更大威信上来。三是服务能力。各级党组织要在全面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各种学习培训、交流提高活动,克服一些党员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不会办群众的事和办不好群众的事等问题,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沟通群众能力,掌握与不同群众交流对话的本领;提高党员干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处理好各阶层群众的利益诉求;提高党员干部发展经济能力,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和让老百姓得实惠。

  机制方面的问题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保障是健全的制度。从党的群众路线的确立、发展、成熟到新的丰富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时期,每一阶段,我们党都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任务的变化,赋予其新的内容,不断提出群众路线的新要求、注入群众路线的新内容、创新群众路线的新制度。因此,必须正确分析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现状、特点以及问题,认真探索与新形势党的群众工作相契合的有效制度,着力建立健全更加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一系列的党的群众路线机制。把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特别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提炼出来,总结推广出去,并形成好的制度坚持下来,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新形势下党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密切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3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不愿联系群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愿意联系群众:现在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往上面跑得多了,往下面跑得少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意愿关注不够,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高高在上,疏远群众。

  2.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不强,方式方法滞后,不善于联系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个性化、复杂化特征,平衡各种利益诉求难度增大。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虽然知道干群关系的重要性,但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解决复杂性问题缺乏招法。

  3.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下基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新形势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客”思想严重,没有主人翁意识,下基层一阵风,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只在面上走一走,很少到农户访贫问苦;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能推则推,不解决实际困难。

  4.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引导渠道、联系载体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各地制定了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但有些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缺乏真正落实的可行性,比如:原则性的规定多,具体操作性不强;软性要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特别是贯彻执行制度的监督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很好的制度未能真正得到落实。[1]另外,密切联系群众,“怎么联系”、“联系什么”,也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

  二、原因和难点分析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成长和工作的环境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更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蚀,容易淡化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忘记自己是群众的公仆,以掌权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还有些领导干部总想着升迁,只愿意做能出风头、出政绩的“大”事,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不想面对群众。

  2.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担心群众过多提意见、提要求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把群众看成是“大老粗”,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认为群众是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做决策、定工作过程中,不事先调查研究,不注重汲取群众智慧;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养成依靠群众的习惯,反而出于怕群众参与会复杂添乱、怕群众知情会提意见、提要求等各种心理,能不让群众参与的尽量不让群众参与。

  3.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盲目追求政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唯上是从,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迎合领导的意图, “凡是领导打招呼的就去做、凡是领导机关希望看到的就去干”, 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不管切不切合实际,不管符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根本不注重实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解决实际困难;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即使身子下了基层心还浮在上面,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增添群众负担,损害群众利益。

  4.一些地方联系群众工作监督弱化,考核不力,查处不严

  目前各地对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考核不力、查处不严:一是监督尺度不规范。目前各地联系群众的制度,软性要求多,硬性规定少,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大,难以把握。二是运作程序不规范。联系群众“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落实不到位。[2]三是督查考评不规范。监督考核缺乏量的规定与质的标准,手段过软,执行难以奏效。四是监督不力,查处不严。对做的不好的、甚至是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查处不力,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工作时缺乏耐心,缺乏热情,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当前,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进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把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只要我们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2.加强培训锻炼,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当前,一是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要宣传动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在实践中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

  3.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平台,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更好的联系群众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用导向转变带动作风转变。要改革完善目前的干部政绩评价标准,把能否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本职责,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根据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表现选拔任用干部。[3]二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当前特别要在健全和完善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加强监督等制度机制上下功夫。三要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民主听证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为群众表达意愿、参与重大决策提供平台。

  4.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制度,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当前,一要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二要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和平台。要在过去已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制度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5.切实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当前,一要完善监督查处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专门机关监督查处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和群众代表为监督员,有效发挥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群众等的监督作用。二要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的动态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实际、服务群众。三要完善奖惩问效机制。要客观、公正地运用考核结果,要把联系群众工作的好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表先评优、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对作风粗暴、滥用职权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纪坚决查处,该整改的要整改,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法办的要法办。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vxingchuangye/381338.html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