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创业

养蚕的过程

|

【www.dagaqi.com--女性创业】

  蚕宝宝也叫桑蚕、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桑叶为食,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和生理机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以下是创业项目网www.dagaqi.com小编分享的养蚕的过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养蚕的过程

  养蚕的过程:一个完整的养蚕过程全揭秘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

  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的眠性 :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厘米,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成虫期结茧: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

  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胸部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蚕蛹: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大约12到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蚕蛾(成虫):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家蚕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探讨

  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病毒病一旦发生,将使蚕农受到严重损失。据云南省农科院蚕研所董占鹏等的调查,病毒病在我省陆良、曲靖、沾益、巧家、鹤庆、镇雄等地都有发生;在气候温和、饲养条件好的陆良、曲靖、沾益等蚕区发生率较低,一般危害率在2%-5%,高的达10%,个别蚕户由于病毒病的发生甚至颗粒无收;气候条件差、饲养水平低的新平、广南、勐海、个旧老矿等蚕区发病率相对偏高,一般危害率在5%-7%,高的达10%,最高的损失率在5%-7%,高的达15%,最高的损失在90%以上,极大地影响了蚕农的积极性。对农村常见病毒病的种类、病症、防治方法有所了解,会对蚕农早期识别病毒病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有所帮助,也是有效控制病毒病大面积发生的必要条件。 病毒病常因病毒的种类和寄生部位不同,分成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及病毒性软化病,各种病都有其典型症状,下面逐个介绍。

  1 病毒病的种类和发病症状

  1.1 血液型脓病

  1.1.1 典型症状 在生产上多见于三龄后,特别在五龄中期到老熟前后较多。一般体色乳白,体躯肿胀,狂躁爬行,体壁易破。大蚕常爬行到蚕匾边缘堕地流出乳白色脓汁而死。

  1.1.2 特殊症状 会发生不眠蚕、起节蚕、高节蚕,脓蚕、斑蚕。斑蚕为蚕体上显现对称性病斑。有腹脚变成黑褐色的焦脚蚕。有在气门周围出现黑褐色圆形病斑的黑色气门蚕。

  1.2 中肠型脓病 本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其症状为:蚕得病后发育缓慢,体躯瘦小,食桑很不活泼;群体发育大小开差悬殊。大蚕期发病,由于消化道内空虚,因此,外观胸部半透明,呈空头状。此外,还有缩小,吐液及下痢等病征。严重时排出的粪便有乳白色,肛门附近有乳白色粘液。如撕破病蚕背面的体壁,可见中肠后端有乳白色褶皱,随着病势的发展而愈易识别;病蚕至死体壁完好,死后尸体逐渐变瘪,腐烂较血液型脓病慢。夏秋蚕期本病常和病毒性软化病并发。

  1.3 病毒性软化病 主要的病征有起缩和空头两种,还有起缩、下痢和吐液等症状,死后尸体扁瘪。起缩是各龄饷食后1-2天内发病,特别是五龄起蚕较多,病蚕食桑少甚至停食,在群体中体色灰黄不见转青,体壁多皱。空头在各龄盛食期出现,特别是大蚕最多,病蚕很少食桑,体色失去原有的青白色,胸部稍膨大,半透明微带淡暗色,渐次全身呈半透明,排稀粪或污液;死亡前吐液,死后尸体软化,严重发病时蚕座及蚕室有异常的臭气。 本病中肠不呈乳白色,消化管内腔空虚,充满黄绿色半透明的液体,粪便无乳白色而呈黑褐色污液。 2 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2.1 严格消毒,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 养蚕前认真做好蚕室、贮桑室、上蔟室、大小蚕具及蚕室周围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消毒时可采用1%有效氯的漂白粉或1%-2%的新鲜石灰浆;养蚕中要建立健全防病消毒制度,要经常用0.3%-0.5%有效氯漂白粉液或0.5%一1%新鲜石灰浆对蚕室、贮桑室、周围环境进行喷雾消毒,特别是夏秋蚕期,每次除沙后均须进行地面消毒;蚕期结束后和采茧后要立即对蚕室、蚕具、蔟室等进行就地消毒,死蚕要及时埋入蚕沙坑。然后清洗蚕室、蚕具、蔟具、蔟室等,蚕具等凉干后再进行消毒。

  2.2 严格分批、提青,防止蚕座感染 养蚕中不论有病无病,凡是发育迟的小蚕都应该采取分批、提青等措施与健康的蚕分开,减少蚕座传染的机会;对隔离的迟眠蚕及健康蚕都要及时使用蚕体、蚕座消毒剂或新鲜石灰粉在饷食及每次加网给桑前撒施消毒,以预防蚕座传染;发现有病蚕后要坚决及时淘汰,对有病批次的蚕沙要充分腐熟后才可作肥料。

  2.3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 合理催青,收蚁要大批收蚁,促使发育整齐;掌握适应蚕生理要求的环境和饲养条件,加强饲养管理;要适当稀养,防让蚕体创伤。喂蚕要做到良桑饱食,增强蚕体体质,增加蚕儿的抗病毒能力。

  2.4 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 应根据饲育季节的特点及各蚕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蚕品种。据省蚕科所沈正伦调查,竹岭x芙茹、山河x锦秀、云5x云6、云7x云8四对品种的强健性比菁松x皓月都略强,对 病毒病的抵抗力也较强。

  2.5 经常做桑园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 在养蚕前要注意调查桑园的病虫害情况,如果发现虫较多,要在养蚕前扑灭,千方百计地 控制桑园的虫口密度,以防桑园害虫病毒与蚕发生交叉传染。同时还要做好桑园产量的预测工 作,合理安排每批的养蚕量,避免养完一批蚕后,桑园仍剩叶太多,诱发虫害发生。

  2.6 适当添用防病药物 在饲养中注意观察,一旦发现蚕有发病初兆,要及时添加相应防病药物如防脓灵、九一0九、脓微灵、丰产抗菌素、亮蚕灵等。五龄后期,在用防病药物已无多大效果时,及时用蜕皮激素促使蚕提前上蔟。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vxingchuangye/138088.html

《养蚕的过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