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 马铃薯玉米白菜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

【www.dagaqi.com--农民创业】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篇一
马铃薯玉米白菜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马铃薯玉米白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玉米、白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科学的间作套种模式,采用这种种植模式,马铃薯亩产一般在2500千克左右,间作的玉米一般亩产能达到600千克以上,大白菜的亩产也达到了6000千克以上。现在为大家介绍马铃薯玉米白菜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一、间作套种时间及模式

  每年4月20日进行玉米育苗,5月15日移栽,7月末收获;4月末种植马铃薯,7月10日前收获完;7月15日之前在马铃薯地种秋白菜,同时在粘玉米地每两株玉米的中间点播白菜,也可以等粘玉米和秸秆收获后,进行大白菜移栽(马铃薯地可多留一些健壮的白菜苗),10月1日之后收获大白菜。马铃薯和粘玉米要覆膜,采用90厘米大垄双行技术进行栽培。两行玉米间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两行马铃薯间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

  二、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 育苗

  (1)品种选择:垦粘一号。

  (2)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0~15天,选择晴天,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天,可以提高出苗率并能将出苗时间提前。种子包衣或拌种,可选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

  (3)育苗方法:一般在4月18~20日育苗。床土配制,通常用三分之一腐熟细碎的优质农家肥和三分之二的园田土(大豆、杂豆及蔬菜茬土都可以,忌在有长期残留农药的地块取土)混拌均匀即可。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12厘米×12厘米),浇透水,然后每个营养钵播1~2粒芽籽,覆土2厘米,上盖薄膜防止跑墒,加快出苗速度。

  2. 移栽

  (1)精细整地:在前一年秋季进行秋翻,耕翻深度22~25厘米,第二年春节进行耙耢,按种植要求的垄距进行起垄镇压,然后覆膜。

  (2)适时移栽:要在气温稳定大于10℃以上,处在“冷尾暖头”的天气时进行移栽。此时,苗龄20天左右,幼苗3~4叶,第一层次生根已经形成。铁力市当地一般在5月15日左右。

  (3)平衡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要配合使用,有条件的农户最好每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酵素有机肥200公斤或每亩施含量在40%以上的玉米专用肥22~25公斤做基肥,尽量少使用化肥,这样对产量、土壤、环境、食品安全都是有利的。另外,在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10~20公斤。

  (4)移栽:用小四轮拉一个拖斗,斗上放水桶,斗前下方安放两个开沟器,放水管的头安在开沟器的后面,随开沟随灌水,然后将玉米苗放在沟内覆土,每亩保苗4500株左右。

  3. 田间管理

  (1)玉米螟防治

  ①赤眼蜂防治:于玉米螟卵盛期在田间放蜂1次或2次,每公顷放蜂22.5万头。

  ②BT乳剂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末期(5%抽雄)用每亩150~200克的BT乳剂制成颗粒剂,撒放或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2)中耕管理:由于覆膜杂草较少,不用铲蹚,但垄沟和苗眼的草要及时除掉。

  (3)去除分蘖:分蘖与主茎争夺养分和水分,影响产量,要及时去掉分蘖,以利于主茎生长。

  4. 收获

  粘玉米在乳熟末期粘而香,品质佳,适口性好,是最佳采收期。

  三、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1. 品种选择:早大白或红土豆。

  2. 种薯处理:在播种前20~30天将种薯散放在室内平铺2~3层,见散射光,经常翻动待芽变绿或紫,当长至0.5~1厘米时,准备播种,种植前2~3天切块,每块至少留有一个健壮芽。

  3. 精细整地:于前一年秋季进行秋翻,耕翻深度22~25厘米,在第二年春节进行耙耢,之后起垄覆膜。

  4. 适时播种:播种时期要视当时土壤温度情况而定,在10厘米的土层,温度达到8~10℃即可播种,铁力市当地大约在5月1日左右播种,然后进行覆膜。

  5. 合理施肥:施肥种类以农家肥为主,以化肥为补充。施肥方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为原则。农家肥最好用腐熟的猪、牛、马粪,每亩5000公斤。化肥可根据茬口、地力等情况适当调整,每亩施尿素7~8公斤、二胺7~8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追肥中有机肥以人粪尿为主,化肥以氮肥为主。

  6. 中耕除草:马铃薯出苗后及时划膜,以免苗被烤伤,同时除掉垄沟和苗眼处杂草。

  7. 及时灌水:苗期和现蕾期如果干旱,要及时灌水。

  8. 病虫害防治:晚疫病用克露、杀毒矾、金雷等杀菌剂防治。蚜虫用溴氰菊酯防治,地下害虫用辛硫磷乳油防治。

  9. 割秧晾晒:茎叶变黄转枯时,进行割秧促进后熟,晾晒几日后即可收获。

  四、秋白菜栽培技术要点

  1. 品种选择:龙白7号或红心白菜。

  2. 及时整地:马铃薯收获后就要及时整地起垄,地面要平整,以利于白菜播种、灌溉及田间管理。

  3. 合理施肥:大白菜生长迅速,必须适时大量施肥,为其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这是生产的基础。施肥分基肥和追肥两种。www.cyone.com.cn基肥是基础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疏松和通气等性能;追肥起补充肥效的作用。

  (1)基肥:基肥以腐熟的人粪、禽粪和厩肥、堆肥等混合肥料最好,在每亩施肥2000公斤以上的地块上,用全面铺肥扬肥法,在整地前均匀扬开,然后整地起垄;在每亩施肥不足2000公斤的地块上,结合整地破垄夹肥,把粪滤在垄沟里,然后合上垄。

  (2)追肥:定苗以后至莲座期前,要进行第一次追肥,追肥量每亩用尿素10公斤,在垄帮距根6~8厘米处刨埯施入,然后覆土。如果土壤干旱,要灌一次小水。莲座期结束至进入结球前期,为能结成大而坚实的叶,要追第二次肥,每亩用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方法同第一次追肥,应结合灌水进行施肥。

  4. 播种:

  (1)播种期:适时播种对大白菜产量、品质、结球率影响很大,播种过早大白菜病害严重,容易脱帮,不耐贮藏;播期过晚,包不好心,降低产量和品质。在铁力市当地,大白菜的适宜播期在7月10~20日之间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篇二
胡雪林土豆地膜种植技术:效果好又省钱-安徽省芜湖

(主持人)一提起土豆,我们就想到了青椒土豆丝,薯条,土豆泥这些吃的东西,那么除了吃,土豆还能做什么呢,在安徽省芜湖市,有个叫胡雪林的人,他为土豆找了个新用途,做地膜,土豆怎么能做成地膜呢,这种地膜跟我们常见的地膜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外形上看,胡雪林用土豆做的地膜,跟我们常见的塑料地膜并没有什么不同,可它却有很多优点是塑料地膜没有的,最突出的就是可以降解。

    (采访)安徽省无为县江坝镇连洲村种植户魏升高:“这个地膜很环保,四个月以后就没有残留了。”

    这里所说的塑料降解,就是指塑料在热、光、微生物等外界作用下,逐渐发脆、破裂等老化现象。

    这土豆做的地膜,刚铺在地里的时候,和普通的塑料地膜没什么区别,可是在四个月到半年的时间里,它们会逐渐地降解。

    土豆地膜的这个特性,和废旧塑料地膜大量残留和堆积造成的白色污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量的废旧地膜不仅对造成了环境污染,还给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带了严重的威胁。

    (采访)安徽省宿州市无籽西瓜研究所所长刘孝科:“把土壤的上下层切断了,根就扎不下去了。”

    看上去薄薄的地膜为什么能把土壤切割成上下两层呢?这首先是跟它的原料有关。大多数塑料地膜的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它们的分子结构非常致密,既不容易透水也不容易透气。正是因为这个特点,用它做成的塑料地膜,即使被埋入地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被分解掉,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不容易降解”。

    尽管每年农户们都要把破损的塑料地膜从地里扒走,可总会有一些小块的地膜遗留下来,如果这些地膜残片被翻到土层里,它们就会像一把把透明的刀,既不透气又不透水,把土层分隔成上下隔绝的两层。长在上层的植物,根系无法穿透地膜去吸收下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植株就会营养不良,同时,积累在上层的水分,也不能及时地渗透到下层土壤中去。

    (采访)安徽省宿州市无籽西瓜研究所所长刘孝科:“主要是水渗不下去,根扎在有水的地方就烂掉了。”

    在下雨或者是灌溉的时候,水就会从土层上面往下面渗透,当遇到小块地膜时,水就会聚集在地膜上,这样一来,地膜上的根系就会泡在水里,时间一长,根系也就坏掉了,作物也就死掉了。

    有关专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在连续3-5年被残留地膜污染的地块上,小麦能减产2-3%,玉米减产10%,棉花减产16-23%!也就是说,当地膜在土壤里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地膜造成的损失就会远远超过它曾经带来的效益。

    (主持人)有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的地膜使用量已超过100万吨,位居世界前列,并且使用量呈上升的趋势,怎么解决废旧塑料地膜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壤的损害,一直是农业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有很多人进行过有益的尝试,而能把土豆做成可降解地膜的,胡雪林是第一个。

    胡雪林之前一直是做塑料地膜的,他为什么会对可降解地膜感兴趣呢,这还得从他2007年的一次遭遇说起。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在2007年一天刮大风,到处都是地膜。”

    (采访)安徽省无为县江坝镇连洲村种植户魏声高:“在棉花结束后,每亩铺膜需要2-3个工。”

    一边是废旧地膜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壤的损害,一边是农户每年花费大量的劳力去清除地膜,塑料地膜的危害,深深的触动了胡雪林。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我就想,如果能够降解的话,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在大学时学的是分子材料应用专业,所以胡雪林一开始就想到了从原料上入手,寻找可以降解的材料来制作地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寻找合适的材料,胡雪林到处搜集资料、请教专家。后来,偶然听到的一个消息给了他启发。这个消息就是,有人用玉米淀粉做出了可降解的地膜。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

    说起玉米淀粉大家都不陌生,最常见的就是做饭时用来勾芡的那种,这粉状的玉米淀粉怎么能做成薄薄的透明的地膜呢?

    (采访)安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周运友:“淀粉能够糊化,能够跟聚乙烯融合,做出地膜来。”

    玉米淀粉在加热以后会变成糊状,叫做糊化,在糊化的玉米淀粉中加入受热融化的聚乙烯,让二者融合在一起,再经过吹塑等工序,就能够做出地膜来。

   那为什么这种用玉米淀粉做成的地膜可以降解呢?

    (采访)安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周运友:“这是生物降解,加入了大量的淀粉,这是微生物的营养源,更容易降解。”

    因为玉米地膜是玉米淀粉跟聚乙烯混合以后做出来的,每个聚乙烯微粒的周围都是小块的玉米淀粉,当玉米淀粉被微生物分解掉以后,原本跟小块淀粉粘结在一起的聚乙烯颗粒,就失去了粘连对象,变成了一颗颗孤立的小微粒。

    这些聚乙烯微粒非常小,也不会再结成小块,即使遗留到了土层中,也不会对土壤结构造成任何的危害。

    在了解了玉米淀粉能够降解的原理以后,胡雪林开始四处搜集玉米做地膜的详实资料,自己也尝试着制作。半年以后,胡雪林的玉米地膜做出来了,可一算账他发现,这种地膜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玉米淀粉的原料是两万元一吨,石油的是一万一每吨,刚开始用玉米,成本高,农民不接受。”

    用高纯度的玉米淀粉做成的可降解地膜,每吨的价格比塑料地膜贵了一万多元,这么高的成本,农民是没法接受的。

    胡雪林觉得,用玉米淀粉能做成地膜,用其它植物的淀粉应该也可以,只要提纯后的淀粉比玉米的便宜就行了。他陆续用红薯,木薯等进行了试验,可效果都不理想,经过分析后他发现,植物淀粉要想做成地膜,还得满足另外一个条件——粘性得强,这是因为,如果淀粉粘性不够,淀粉跟聚乙烯的粘连就不牢固,做出的地膜就容易破。

    那什么样的淀粉粘性强呢?这就得说说淀粉的分类了。淀粉有两种不同的分子结构,这种有分支的淀粉,叫支链淀粉,这种没有分支的叫直链淀粉,通常,支链淀粉越多,淀粉的粘性就会越强。玉米淀粉能够做成地膜,就是因为它的支链淀粉含量,占到了淀粉总量的70%。

    价格得便宜,支链淀粉含量还得高,胡雪林最终锁定了目标——土豆。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用土豆的成本比聚乙烯便宜10%。”

    在主要的几种农作物中,土豆的平均亩产,能够达到4000斤左右,而玉米大约在1400斤上下,所以土豆淀粉在成本上,算起来比玉米淀粉和单纯的聚乙烯材料,都便宜了不少。

    这是高纯度的土豆淀粉颗粒,每吨的价格在九千元左右,比聚乙烯便宜两千多元呢,比玉米淀粉便宜一万多元。更重要的是,土豆里面的支链淀粉比玉米里的还多,也就是说,如果用土豆淀粉制作地膜,既可以达到可降解的要求,又能够节省成本。

   (主持人)经过多方的搜集资料和咨询专家,胡雪林最终决定用土豆淀粉来做可降解地膜。从原理上来说,用土豆淀粉做地膜和用玉米淀粉基本上一样,可真地做起来,困难就大了。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最初淀粉加得太多,做出来想豆腐渣,量在64%。”

    最初,胡雪林是按照以前玉米淀粉的量,往聚乙烯里加土豆淀粉的,可是按照这个标准,胡雪林根本就做不出完整的地膜来,于是胡雪林尝试着降低土豆淀粉的含量,当含量降到40%的时候,地膜终于做出来了,可是,又太厚了。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2007年9-12月,在量上开始调整,到40%的时候,厚度是0.15毫米,因为0.008毫米是国家标准,0.15毫米的不符合,二是太厚了。

    地膜如果太厚,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透光性不好,透光性差,能进到地膜里的光线少,不利于膜内地温的提高,植物容易被冻伤,二是用的原料太多,提高了地膜的制作成本。

    要让地膜薄一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继续减少淀粉的含量。可是这40%的含量,已经是个临界点了,如果淀粉的含量再往下减,相应地聚乙烯的比重就得增加,那到最后淀粉降解以后,剩下的聚乙烯就仍然可能是片状的,残留在土壤里仍然会影响到土壤的结构。

    有什么办法既能保证地膜有较高的淀粉含量,厚度又能达标呢?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主要是温度的调整,温度要加高,一般的195度就可以了,这个必须加热到240度,加快它的固化速度。”

    以前用玉米跟聚乙烯做地膜,温度在195度时,两种原料能完全融合在一起,做出的地膜,平滑轻薄。可是这个温度对土豆却不适用,在195摄氏度时,还有一部分土豆淀粉没能跟聚乙烯融合,干燥的淀粉颗粒粘在地膜上,就会让地膜很厚。

    胡雪林发现,把温度提高到240度,再加入特制的催化剂以后,土豆淀粉跟聚乙烯就彻底融为一体了,土豆地膜的厚度完全达到了行业的要求。

    为了能更直接地展示土豆地膜分解后的情况,胡雪林还专门做了燃烧试验,这样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地膜里的淀粉去掉,烧后的灰烬跟自然降解后的地膜几乎是一样的。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胡雪林:“非常好。”

   (主持人)胡雪林把土豆地膜钻研成功以后,还专门请了农户进行了试用,结果农户们发现,用这种膜种玉米,能省不少力气,种棉花还能提高产量。

    安徽省宿州市无籽西瓜研究所的所长刘孝科,在他的西瓜地里套种早玉米的时候,试用了胡雪林的地膜,发现这一茬的早玉米管起来省事多了。

    (采访)安徽省宿州市无籽西瓜研究所所长刘孝科:“从西瓜套玉米来看,穿刺的效果好一些,只有-2%需要用手。”

    刘孝科提到的玉米“穿刺”是什么意思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早玉米种植上的一个麻烦事——“点膜”,也就是每到玉米芽子顶到地膜的时候,农户就需要把地膜破个洞,让玉米芽子长出来,点膜是很耗费农户精力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要人工点膜呢,这因为稚嫩的玉米芽很难顶破地膜,如果不人为地让玉米芽长出来,被地膜挡住生长去路的芽子就会长势变弱,如果碰上阳光好、温度高的天气,被地膜包裹起来的芽子还有能会被高温烤死。

    而刘孝科用了胡雪林给他试用的专用地膜以后,玉米的芽子大部分都能自己顶破地膜,长出来了,这就是刘孝科说的“穿刺”。

    刘孝科使用的地膜比一般的地膜薄了一些,可是按照常理,地膜越薄强度就越低,风一吹不就破了吗?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穿透力达到92%,前提条件就是拉力、抗冻等达到要求。”

    原来这玉米专用的地膜,薄是薄了点,可强度一点都没减少,在拉力、抗冻等方面一点都不比厚一些的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采访)安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周运友:“淀粉作为填充物,可以填充到聚乙烯的缝隙里去,使膜更紧密,比单一的聚乙烯更致密。”

    在聚乙烯中加入土豆淀粉以后,新型地膜比普通的塑料地膜更致密了,强度也更大了,即使在地膜薄了以后,仍然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除了能解决玉米的点膜难题,胡雪林的土豆地膜还能让棉花增产呢。

    (采访)安徽省无为县江坝镇连洲村种植户魏声高:“用这个膜产量提高了20%,原来是600多斤,用这个增产20%,达到了720斤,很明显。”

    为什么这土豆做的地膜能增加那么多的产量呢,魏声高解释说,跟普通的塑料地膜相比,可降解地膜能增加肥料的利用率。

    (采访)安徽省无为县江坝镇连洲村种植户魏升高:“棉花在施花蕾肥时,那个膜要撕,这个不用撕,那个只有一条沟开了,还撒在地膜上的就蒸发掉了,这个膜就分解了,肥能完全吸收。”

    原来呀,在每年的八月份,棉花开始挂铃的时候,芜湖地区的棉农一般都要追施一次氮肥,叫做“花蕾肥”。一般的棉田,到了追肥的时候,就需要把靠近棉花根部的地膜撕开一道口子,然后把肥料撒进去。

    可是每亩地有几千株甚至上万株棉花,如果每株都要撕口子,再把化肥准确地撒进去,这工作量就太大了,所以棉农们通常都是把地膜的口子撕的长一些,把肥料尽量往缺口处撒就行了,可是这么一来,就总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肥料遗留在地膜上面,这些地膜上的化肥经过太阳照射或者雨水冲刷,就白白地浪费掉了。

    而魏升高因为用的是土豆做的地膜,等到施花蕾肥的时候,已经自动降解了,撒下去的肥料直接就接触了土壤,没有了浪费,产量当然就高了。

    (主持人)胡雪林土豆地膜的钻研成功,为人们彻底解决白色污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们衷心的希望,能有更多像胡雪林这样的人,对农用塑料的改进做出更多的尝试,能为环境保护和农业增产,找到双赢的道路。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篇三
生吃的农产品前景广:土豆/玉米/黄粉虫/火腿

  [每日农经]能生吃的农产品(2011.2.25)  本视频由CCTV7每日农经官网提供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农产品是可以直接生吃的,但也有很多农产品,像土豆、玉米、黄粉虫、火腿、猪肉这些,很多人却并没有生吃的习惯,甚至根本就不敢直接生吃。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发现,“生吃”这一消费行为也能带来巨大的商机,不但能为很多农产品找到相应的消费人群,而且在生产环节中注重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使原本不能生吃的农产品达到生吃的标准,也能开发出更多全新的产品,来赢得市场的认可。本片将通过对生吃的土豆、生吃的玉米、生吃的黄粉虫、生吃的火腿等6种能生吃的农产品的描述,来探寻“生吃”为农产品带来的巨大前景。  

  生吃的玉米:

  超甜玉米,也称水果玉米,是普通玉米的突变体,由于糖向淀粉转化的环节被破坏,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分就停留在单糖(葡萄糖等)和二糖(蔗糖等)阶段,所以鲜食时吃起来清甜爽脆,口感很特别,即使不煮也很甜很脆,没有淀粉的生涩味道。

  生吃的土豆:

  黑美人土豆,黑黑的皮肤,颠覆了人们对土豆的传统印象,相信第一次见到,都会倍感新奇。其实它是通过航天育种技术选育的土豆新品种,准确的说,它是一种彩色土豆。黑土豆的颜色主要就是花青素的颜色高 普通的的土豆不含花青素 黑色的土豆含有花青素。

  生吃的好处就是它本身里面含的花青素 它煮熟了或炒熟了吃花青素容易流失 所以生吃营养价值相对高一些。而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研究结果就是抗癌,延缓眼睛的衰老,还有软化血管这方面有些作用。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篇四
马铃薯与几种农作物的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篇五
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篇六
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篇七
昭通市昭阳区玉米套种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昭通市昭阳区玉米套种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玉米套种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确定适宜品种、精选种薯、种薯处理、播种、密植、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熟种植、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玉米;云南昭通;昭阳区

昭阳区地处昭通市中心地带,属温带气候,全年无霜期240 d左右,年降雨量738.2~910.0 mm,年平均气温11.7 ℃,为一年两熟地区。昭阳区人均占有耕地仅466.7 m2左右,加上受农业抗灾能力弱、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影响昭阳区粮食生产安全受到威胁。玉米套种马铃薯在昭阳区已有几十年的栽培历史,但多为春马铃薯套种。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效益。2008—2011年,昭阳区农技推广中心在永丰、北闸、靖安、青岗岭等乡镇进行了玉米套种秋马铃薯立体复种栽培模式探索,测产结果显示,秋马铃薯平均单产达10 275 kg/hm2;最高单产可达15 397.5 kg/hm2,最低为5 268.0 kg/hm2。秋马铃薯因品质好,市场价比较可观,产量按10 275 kg/hm2、市场价按每2.6元/kg计算,收益为24 000元/hm2。折除肥料、劳动力用工及种薯、农药等物耗投入7 500元/hm2左右,纯收入为16 500元/hm2左右。如再把收获种薯当作第2年生产用薯,则增收效益更为显著。玉米套种秋马铃薯栽培模式充分发挥昭阳区气候相对适宜的优势,利用玉米成熟至收获期的林荫遮挡部分强光,使秋马铃薯整齐出苗,用1个月左右共生期的时差,采用套种方式,延长了秋马铃薯因季节性受限的有效生育时段,使马铃薯在生育期自然气温由高到低,光照由强到弱递减,这种种植方式符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习性,同时对提高当季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套种技术,可以体现立体种植形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地块产出能力,打破了传统春作模式,由单作变成春、秋二季作,这不仅丰富了马铃薯资源,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确定适宜品种

秋马铃薯一般从8月开始播种,由于秋马铃薯的生长季节短,在确定品种时,要选择生育期短、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产量高且苗期能耐高温和抗晚疫病的品种,在昭阳区适合种植的秋马铃薯品种以会—2、威育3号为主[1]。

2 精选种薯

种薯宜选用当年春种并提前收获,生长好、产量高、无病害的种薯,严格剔除病薯、烂薯和破伤薯。以50 g左右的小薯整块(切块薯宜选100 g左右的一切为二)作种薯最佳。因整薯栽种出芽率高,出苗整齐、粗壮,可有效防止烂种缺苗,有利于提高产量[2]。

3 种薯处理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

(1)浸种。精选后的种薯,切50 g左右的薯块,切后用清水淘净淀粉,用1 g九二○对清水100 kg,再加入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多菌灵500~600倍液或代森铵1 000倍液进行消毒浸种。第1批浸种时间为10~15 min,第2批、第3批在上次浸种时间基础上延长5~10 min,整薯用5 mg/kg九二○溶液浸30 min[3-4]。在配制九二○溶液时要注意水不能呈碱性,也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同时,要严格掌握浸种时间和药液浓度。浓度的大小或时间的长短会影响种薯的出芽。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篇八
玉米,大豆套种技术

早熟玉米与大豆间套栽培技术

摘要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子长县的早熟玉米与大豆间套的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施肥整地与起垄覆膜、良种选择、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早熟玉米;大豆;套种;栽培技术

子长县是农业大县,粮食生产以玉米、马铃薯、谷物、大豆等为主。全县玉米年播种面积5 333 hm2,大豆年播种面积2 667 hm2,常年以单作为主,一年一茬,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多年来的产量调查表明,大田玉米生产水平一般在6 000~7 500 kg/hm2,产值1.125万元/hm2左右,成本3 900元/hm2,净产值7 350元/hm2。单一播种大豆单产2 250 kg/hm2,产值1.125万元/hm2,成本3 000元/hm2,净产值8 250元/hm2。而地膜早熟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净产值可达到1.365万元/hm2,较单作玉米增收6 300元/hm2,较单作大豆增收5 400元/hm2,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地膜早熟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地块选择

地块宜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力一致、土层较厚的梯田沟坝、旱川地,前茬一般以马铃薯、米谷、玉米等茬口为佳。

2施肥整地与起垄覆膜

(1)深翻整地施肥,主要做好秋季深翻、机耕,要求耕深20~25 cm,以利于土壤熟化、保墒以及冻死部分害虫。春季整地做到随翻地、随耙平、随整地,切实耙透、耙实、耙平,达到上松下实,避免跑墒。结合耕翻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施农家肥75 t/hm2、碳酸氢铵750 kg/hm2、腐殖酸钾胺7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

(2)起垄覆膜。采用2行玉米与6行大豆(2∶6)的带型间作,玉米垄作覆膜,选用宽80 cm的地膜,垄间距3 m,起垄要求垄面平整,垄面宽60 cm,垄高10 cm,种2行玉米,3月25日前覆膜,起垄后选用50%乙草胺乳油45 kg/hm2,对水9.0~10.5 t/hm2均匀喷雾,然后覆盖地膜。大豆平作,每带6行,行距50 cm;玉米与大豆的行距25 cm。

3选用良种

玉米要选早熟性、抗逆性强,而且可口性好的良种,子长县有中糯一号、中糯二号、甜糯玉米2号等,试验发现,甜糯玉米2号的早熟性、抗逆性强、适口性好。土豆玉米套种技术

大豆选用丰产性好、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良种,通过试验可选用东豆-339,其抗逆性强、产量稳定。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1)早播玉米播期为4月1日,在垄上打孔播种,选用打孔播种器打孔,将土提出,孔内点种,覆盖提出的土,以此类推。这样播种地膜破坏较少,地膜表面干净,且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均匀。玉米行距40 cm,株距25 cm,留苗2.1万株/hm2。

(2)大豆播期为5月10日,条播,播种后用50%乙草胺乳油45 kg/hm2,对水9.0~10.5 t/hm2均匀喷雾。大豆行距50 cm,株距25 cm,采用双株留苗,留苗12.75万株/hm2。

麦茬夏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土豆玉米套种技术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0-12-30

 选用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 如蠡玉16、先锋335、敦玉2号、全息鲁

单987、临奥一号等。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际二级以上标准,种子芽率应在

95%以上。据试验,玉米一级杂交种的纯度每下降1%玉米的产量便会下降土豆玉米套种技术

0.87%。另外,播前应晒种并精细挑选,剔除霉粒、虫蛀粒等。

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包衣可以起到晒种和拌种两项作用,具有杀菌、杀虫、促

进幼苗生长等多项功能,有利于全苗壮苗,增产作用明显。可选用玉丰收专

用包衣剂包衣,用量50毫升包种子5~7公斤。

抢时早播技术 麦茬夏玉米播种越早越好,抢时早播是麦茬夏玉米获得高

产的关键技术。据试验,6月8日至6月20日前,每早播一天,每亩约增产

1%,6月20日后每晚播一天,每亩约减产1.2%。

合理密植技术 种植密度主要依据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气候条件等而确

定。留苗密度,竖叶型玉米宜密,平展叶型宜稀。例如,先锋335杂交玉米

一般每亩4000~4500株,一般亩产650公斤以上,全息鲁单981、长城218、

中北恒六等大穗型品种每亩2800株~3300株。

化学除草技术 杂草对玉米危害较大。玉米播后芽前每亩可用40%乙阿

合剂200毫升兑水40~50公斤或亩用50%乙草胺乳剂100毫升兑水40~50

公斤均匀喷洒行间地表,也可亩用40%乙莠水150~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

雾地面。

平衡施肥技术 夏玉米的施肥原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家肥为主,

化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一般每亩施农家肥

4000公斤,尿素3~5公斤一定要深施,以防氮素挥发损失,每亩施磷酸二铵

10~15公斤,氯化钾10~12公斤,硫酸锌1公斤。

节水灌溉技术 为确保足墒播种,必须在麦收前15~20天浇足麦黄水,

每亩适宜水量20~25立方米。玉米苗期幼苗喜温,较耐旱、怕涝,适当干旱

有利于促根壮苗,苗期浇水次数可掌握在特殊干旱年份浇1~2次,忌大水漫

灌,土壤相对含水量60%左右比较适宜。灌水量每亩60立方米左右,遇涝排

水。穗期需水较多,必须重浇抽穗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5%~75%。在

玉米拔节后,每亩用铡碎的麦秸或麦糠200~300公斤覆盖在田间土表,既能

增加降雨入渗,又可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同时具有抑制杂草生长,破除土壤

板结,培肥地力等优点。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苗期主要防治小地老虎、蚜虫、粘虫、蓟马、灰飞

虱等虫害。防治地老虎可亩用90%晶体敌百虫100克,用温水化开加水2公

斤,均匀喷拌在粉碎炒香的棉籽饼上,闷3~4小时后撒施于苗行两侧,防效

可达95%以上。防治粘虫、蚜虫、蓟马、灰飞虱可选用40%氧化乐果1200

倍液喷雾防治。穗期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

1.5~2公斤加细砂5~6公斤丢玉米心叶内,粒期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

喷雾防治蚜虫。

夏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2009-11-06 信息来源:中国植保网

视力保护色: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选择对路优良杂交种,做好种子处理。

种子是生产资料,是内因;栽培环境条件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据研究结果指出:选用优良玉米杂交种在增产措施中起到约22%的作用。实践表明,叶片上举紧凑型玉米品种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力强,玉米群体的受光态势好,同化产物高,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增产潜力较大。目前,在我地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突出的玉米品种有:郑单958、沈单16、农大108、鲁单981、浚单20、登海9、农单5、农单60、临奥1和屯玉1号等。在选购品种时,一是要认真研究品种说明和向农技人员了解,掌握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特别是生育期要对路,防止将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作晚夏播使用,这不仅发挥不出其增产潜力,还会

因玉米的贪青晚熟影响了小麦的适期播种。

此外要继续加大对包衣种子的推广力度,对于未进行包衣的种子播种前一定要做好选种、晒种和药剂拌种等种子处理工作,以达到出苗整齐、均匀、快又早的目的。首先精选种子,去掉霉粒、残粒、秕粒,对精选出来的种子要进行晒种和药剂拌种,每公斤种子可用50%多菌灵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3克,兑适量水,可有效防治玉米根腐病、黑腐病;用50%辛硫磷乳油1毫升,兑适量水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二、抢茬早播,施足底肥。

玉米对温度的反映很敏感,灌浆期最适宜的日平均温度应在23℃左右,为满足玉米在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必须促使其提前进入灌浆期,以减轻后期的低温危害。因此,夏玉米播种越早越好,力争在6月20日以前播完。要大力推广铁茬播种技术,即在麦收后利用机械抓紧时间贴麦茬中间开沟进行播种,播后镇压保墒,对墒情不足的地块播后一定要浇蒙头水。同时施足底肥,一般亩施二胺30斤、钾肥20斤、锌肥2斤,切忌肥料与种子接触,以免烧苗。

三、合理密植。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和养分资源,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的重要措施。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力水平进行合理密植,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夏玉米品种一般要求4000株左右,肥力高的地块可适当的密植,肥力低的地块要稀植。种植形式可采用1.8尺―2尺等行距种植。

四、浇好增产水。

每生产1公斤玉米籽粒需消耗1公斤左右的水,玉米一生中每亩所需的水量为500立方米左右,而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要又不同,特别是抽雄开花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如此期间缺水,就不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植株各器官中积累贮存的有机物质不能顺利地转移到籽粒中去,穗粒减少16.5%;在乳熟到腊熟初期缺水时,千粒重可减少50%。因此,要保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才能满足其需要,低于这个指标,就要及时浇水。但有暴雨积水时,还必须及时排除,以防涝害。

五、科学追肥

夏玉米大面积追肥一般提倡两次施肥,第一次是将1/3的氮肥和全部的磷肥、钾肥、微肥、有机肥,播种时作底肥施入,如作苗期追肥,越早效果越好。第二次是在大喇叭口期,

重施剩余的氮肥,一般碳胺100斤或尿素30斤。对高产攻关田来说,应提倡三次追肥法,即在开花期补施氮肥,一般亩施尿素10斤,以提高玉米千粒重。

六、防治病虫草害

对地老虎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制成毒饵,于傍晚时分撒到玉米田间,连撒两个晚上;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叶末期,用辛硫磷制成颗粒剂抓心;防治蚜虫、红蜘蛛可喷施菊脂类农药和三氯杀螨醇药液。除草剂要选择安全可靠玉米专用的,如41%玉农思,每亩用量4两,兑水60―90斤,在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

此外,还应结合生产实际,推广秸秆覆盖、隔行去雄、培土等技术措施,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篇九
春马铃薯_春玉米_大白菜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ongminchuangye/42847.html

《土豆玉米套种技术 马铃薯玉米白菜间作套种栽培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