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赶时间卖的双孢菇种植经济效益高,一个双孢菇大棚就赚6万

|

【www.dagaqi.com--农民创业】

赶时间卖的双孢菇种植经济效益高,一个双孢菇大棚就赚6万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第一篇

  【每日农经】,可以直接拿到现金。夏邑县像这样的交易点在当地总共有30多个,很热闹就跟赶集一样,咱们过去看一下。

  张苑:这是谁家的菇?

  种植户 冯义侠:我的,今天早上4点,你看这根是刚采下来的。

  张苑:这个还是挺湿润的,特别脆的。每天能采多少啊?

  冯义侠:80到90筐。

  张苑:采这么多,每天都有人收吗?

  冯义侠:每天都有人收。

  据了解,双孢菇每年8月种植,9月下旬头茬菇开始上市,以后每隔45天上市一茬,直到年底已经采摘到了第四茬。按照惯例,夏邑双孢菇销售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由种植户采收后不做任何处理,直接销给加工企业的叫做通菇,这种菇卖价最低,每斤仅为2.5元左右;另外一种是由种植户削腿去泥后,直接销往超市和蔬菜市场,价格均在3元/斤,那么夏邑双孢菇还要怎样分级才能卖上更高价呢?

  张苑:这个是大概是多大规格的?

  张庄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程鑫:这个就是5厘米左右。

  张苑:5厘米是吗?咱们可以量一下,它的直径是5厘米,这批算是规格小一点的是吧?

  程鑫:对,这个是4到6cm的。

  张苑:这个发到哪里?

  程鑫:这个发到银川。

  张苑:价格多少?

  程鑫:4~5块。

  张苑:我看这边还有个头特别大的,这是多大规格的?

  程鑫:这个是6~8厘米的。

  张苑:那这批是发往哪里?

  程鑫:新疆乌鲁木齐和新疆哈密。

  张苑:新疆这么远,路上得几天?

  程鑫:三天。

  张苑:双孢菇一般的保鲜时间就是3~4天,那发到新疆这么远的地方怎么能保证它的新鲜程度呢?

  程鑫:把冷库设置到-2℃~2℃的温度范围内,给它打一下冷,一般都是两天时间冷透,里面的组织就不成长了,可以保鲜到8~10天。

  像程鑫这样将双孢菇削腿去泥后按大小分级的叫做标准菇。一般来说,这种菇不仅卖价较高,而且销售最远。随着市场的扩大,人们种植积极性也不断提高,那么夏邑县的双孢菇究竟是怎样种出来的呢?

  张苑:你看它住的地方一层一层的特别像楼房,有七层。

  车站镇党委书记 蒋东奇:这个小窗户可以对磨菇棚的升温降温起到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菇农们采菇的时候,提供采光的作用。

  夏邑县车站镇沈庄村支部书记 张艳军:都是这个模式,因为七层劳动强度比较低,采菇、打水都比较方便。如果多一层,八层的话,这个劳动强度跟产出不成正比,因此我们这个七层比较合适。

  杨集镇党委书记 肖巍:大棚占地能到达到半亩,小点的棚也是能占到2分地,它的使用率也提高了7倍。

  车站镇党委书记 蒋东奇:一是老百姓通过这个行业发家致富了,另外对土地也进行了资源化利用了。

  张苑:我看这个双孢菇长得白白胖胖的,这个到底是什么土啊,它们长得这么好?

  夏邑县车站镇沈庄村支部书记 张艳军:不仅仅是黄土,你看下面主要有麦秸、玉米秸和牛粪。你看咱们这个玉米秸,上面一层薄薄的土,一个平方就是50公斤的稻草,主要是麦秸和玉米秸。

  

  注重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种植双孢菇,夏邑县人不怕吃苦,不断琢磨双孢菇种植的同时,双孢菇的口感和品质究竟怎样呢?

  张苑:双孢菇的做法是非常多,不管是煎炒烹炸还是干煸还是煲汤它都可以,那我面前的这两道菜呢,一个是保留它本来样子的爆汁双孢菇,还有一个是切片了的滑炒双孢菇。其实不管是什么做法,双孢菇都保留它特有的口感,比较滑溜,双孢菇菌类的味道比较淡一些,所以它能吸收其它食材的香味,所以吃上去既有菌类的鲜香,又有其它食材的味道,这种搭配非常地棒。

  消费者1:在家经常做双孢菇吃,可以做菇片,整菇都行,蘑菇香味很浓。

  消费者2:口感也很好,软嫩脆。

  消费者3:有多种做法,油炸的特别好吃,口感鲜嫩。

  消费者4:营养丰富,包包子特别好。

  据了解,双孢菇除了口感赢人,还含有人体必须的6种氨基酸,富含各种维生素,有着“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的美称。随着双孢菇逐渐被市场认可,双孢菇种植户们的经济效益究竟怎么样呢?

  种植户 冯义侠:我种了16个棚,一个棚3万多斤,每年毛收入90多万。

  合作社负责人 程鑫:一个棚毛利润在6~8万,扣掉成本,3万左右。

  种植户 任进良:今天卖得最少,两三千块,多的时候一天五六千元。将近半个月了,确实老百姓不赚钱不干这个,真赚钱。

  杨集镇党委书记 肖巍:一个棚每年既可以种双孢菇又可以种草菇,双孢菇的收入每年在2~3万,草菇的收入每年也在2~3万,这样一年下来一个棚的双孢菇种植经济效益就能达到5~6万。

  夏邑县委书记 梁万涛:全县大致上有16个乡镇种植双孢菇,现在有1.2万个菇棚,产量16万吨,年销售值保守估计也在12亿,占农业总产值收入的六分之一以上。

大棚蘑菇种植,北方反季种菇有绝招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第二篇

  反季种菇有绝招(2009.4.1)

  今天啊,跟大伙说说两种蘑菇,一种是双孢菇,还有一种是猴头菇。这个双孢菇怕冷,北方种植,一般冬天都出不了菇;而猴头菇呢正相反,它怕热,所以夏天一般都不长。而山东一些种菇的农户,偏偏在别人种不出来的时候种出来了,人家都没有的时候我有,那行情,火。

  双孢菇很多地方都种,但因为不耐冻,一到冬天,农户们就闲下来没事干了。可在山东东营毛坨村双孢菇养殖基地,越是数九寒天,外面冰天雪地的,农户们越是忙活得热火朝天。技术员王国孝告诉记者,这里冬天能出菇的绝招,就在于这个大棚与众不同。

  王国孝:这些棚是半地下模式的,保温效果是比较的好,现在在冬季,棚内的温度一般保持在14度左右,是非常利于这个双孢菇在冬季出菇。

  乍一看,这也普通嘛,没什么不同呀,其实它和常规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因为是半地下的,和外界的空气热交换少,所以冬天棚内温度高。

  崔长玲:菇农啊,他都认为冬季这个双孢菇休眠,不出菇,这是它的特性,实际上它不是这么一回事。就像咱今天看的这个棚,现在长势都非常不错,为什么呢?就是说给它创造了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环境。

  山东省食用菌协会的崔老师,负责指导基地的生产。他说,北方种植双孢菇的模式,一般都是从南方福建一带引进的。但由于南方和北方的气候条件不一样,所以,要想在冬季出菇,就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

  崔长玲:现在大面积种菇的,都采取了一个高架棚模式。到南方啊,你像这个高架棚啊,正好适合它的生长,到了北方呢,再利用这样的高架棚,这个温度达不到,它就不能生长了,就像我举的例子一样,到南方,现在可以穿一个衬衣就行,到北方还要穿棉袄。

  为什么高架棚温度达不到呢,是因为棚在地上,通风的量大,就不容易保温。为了能让这种栽培模式适应北方的气候条件,崔老师他们首先对菇棚进行了改进,目的就是给大棚增加保温措施。这第一个措施,就是棚内地面下降,同时,大棚的高度也降低。

  崔长玲:怎么做呢,就是挖这里面的土,就取60公分的土,正好筑起这个,筑到1米7左右的墙来,正好。因为这个土质呢,不行,所以说呢,是用砖垒的,但是凹下这一块去呢,也为了保湿,也为了保温。

  土质好的地方,就可以用棚里挖出来的土,直接筑大棚的墙,这种土墙,不仅保温效果比砖墙好,而且建棚的成本也大大降低。

  为什么要强调挖60厘米深呢,因为太深了,通风效果不好,太浅了呢,保温效果就差点事。这种棚,外面看起来挺矮的,但里面的棚体,实际可以达到1米8高。

  大棚的第二条保温措施呢,就是棚顶盖棉被。

  崔长玲:棚顶盖一层塑料布,上面还要盖一层草,你像麦秸草啊、稻草啊还有咱们的杂草都行,盖上以后再盖上一层塑料布。这种情况下呢,冬天也冻不透,气温高的时候,晒不透,它既能降温,冬天还能保温。

  因为双孢菇生长不需要光,盖上厚厚的棉被,大棚被裹得严严实实的,棚里面暖暖和和的,正适合双孢菇的生长。

  大棚的构造因地制宜了,接下来,崔老师他们在床架的设计上,又进行了改进。

  崔长玲:这个棚的设计啊,就是说不要超过4层,一般情况下,3层就行。

  南方的高架棚,一般都种7、8层。这种高层的棚,一个是不容易保温,另外,操作起来也不方便。

  崔长玲:因为栽双孢菇要覆土,要往上上料,再说呢,喷水啊、管理啊、采菇啊,能造成很多的误工。

  为了更经济实惠,他们干脆把最底层的架子也省了,直接把双孢菇种到地上。

  比方说,种3层蘑菇的,只要搭2层架子就行了。

  一开始,农户还不接受,认为双孢菇直接栽在地上不通风,怕蘑菇不长。为了让老百姓信服,崔老师专门做了对照试验。

  崔长玲:就是这半边棚,用的架子,往这儿都没有用架子,结果呢,这个地下的长得要比上面的还要好,你看,都非常密,你往西一看都非常密。并不是说这个不行,就是说没必要,它效果是一样的。

  试验表明,双孢菇种床上和种地上,品质上没什么区别。

  崔长玲:我这几年的经验啊,在地下这层要比上面这个还要产量高,为什么呢?地下灌水的时候啊,这个料没有水分了,可以往里灌水,还增加它的水分,上面这个它灌不进水去。再一个本身这个地它就有水分,是吧,它吸收地中的水分,所以说呢,地上这一层呢,比这几层的这个产量还有所提高了。

  菇棚、菇床经这么一改进,不光省事,还省钱了呢!不仅冬天能出菇,产量也比搬到北方的高架棚的提高了,你说何乐而不为呢?

  崔长玲:现在这个产量早种的特产32斤,就是说达到30斤没问题。

  双孢菇生长需要新鲜的空气,地上的高架棚,通风的时候,进的风就比半地下的量大,所以,床上的水份蒸发得也快。

  国教授:很多地方,现在可以说就是绝产,冬天生产,就是绝产,最多的也就是3、4斤的产量。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吧。可光有产量还不行,反季节栽培,要想卖上好价钱,蘑菇的品质更重要。

  崔长玲:这个蘑菇品质的好与坏啊,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料的发酵。

  什么,发酵最关键?可料的发酵和长出蘑菇,隔着好几个环节呢,为什么说发酵是关系双孢菇好坏的关键呢?

  崔长玲:实际上发酵呢,这个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料的腐熟和杀菌、杀虫。

  发酵之所以非常重要,原因有两条。第一条,种双孢菇,必须用熟料。

  崔长玲:因为双孢菇菌丝不能分解未经发酵的培养料,就是说生料的营养它分解不了,吸收不了,它转化不了。

  菌丝如果营养不良,产量自然高不了。

  崔长玲:第二个问题,病虫害又来了,是吧,发酵不好的时候,也有这个杂菌,也有虫。

  双孢菇是栽培在床上的,不像其它菇类是用菌袋装的,菌袋就可以密封后,高温高压杀虫,灭菌,而床上的料是暴露的,所以只有经过充分的发酵,才能杜绝病虫害。

  崔长玲:为什么现在双孢菇好多菇农往里喷药,你就喷再低毒的药,再可以国家不禁止的药,它也是一种药。它对蘑菇没有一点增产作用,只是增加它的药残。

  一旦检测有药残,您就卖不出去。所以说呢,这个前期发酵工作,一定要做好,不然就没有补救的措施。

  

[农广天地]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技术(20110810)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第三篇

  [农广天地]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技术(20110810)

  双孢菇又称圆蘑菇、洋蘑菇、白蘑菇,肉质肥嫩,含有多种糖类及各种氨基酸类物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植物肉"之称。随着需求的增大,应季栽培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利用工厂化生产技术,满足双孢菇生长所需条件,就可实现周年生产。本期视频详细介绍双孢菇工厂化周年种植技术。

  在双孢菇生产中,出菇前后要求环境条件比较严格,管理比较精细,特别是空气湿度调节对各个细节管理都有很大影响,如果管理措施不当,会影响双孢菇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双孢菇种植温度;温度是双孢菇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双孢菇的生长大致分为菌丝体、子实体、孢子形成和萌发四个阶段。

  双孢菇种植湿度;双孢蘑菇子实体和菌丝体均含有90%以上的水分,因此水分是影响蘑菇生命活动又一重要因素。双孢菇整个一生所需要的水分来自培养料、覆土和空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水份含量在62―65%,菇棚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覆土层含水量在18―20%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料水分在62―65%,菇棚空间相对湿度提高到90%,但要注意,相对湿度超过95%,易发生细菌性疾病,低于70%,菇盖上易出现鳞片,甚至龟裂,影响商品价值。

  覆土后,用水过多,菌丝弱或萎缩,原基形成减少。子实体出现"红根菇"、"锈斑菇";喷水过多、过急时,水滴容易流入料内,造成通风不良,使菌丝萎缩死亡,料变黑;用水不足,子实体瘦小易开伞,或出现"平顶菇"、"凹顶菇",都会影响产量和质量。针对以上情况,在出菇前覆土后必须加强用水管理。覆土后15天左右,要及时喷一次重水,称为"结菇水",喷"结菇水"期间和喷水以后,菇房必须进行大通风,促进细土层的线状菌丝变粗而形成菇蕾。而后停水2-3天,再恢复正常的保持水,即蒸发多少喷多少。 

  

双孢菇种植中常犯的错误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第四篇

双孢菇种植中常犯的错误

一、预湿不充分。稻草应充分浸泡,以利发酵。浸泡不充分的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在二次翻堆之前不能补足水分的不但以后很难补足水分,而且还会影响菌丝的生长。

二、翻堆不匀。翻堆时应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但很多人翻堆时不遵循上述原则,以致培养料发酵不匀,达不到翻堆的目的。

三、采土不合要求。有些种植户覆土时采用未经消毒处理的菜园土,有的则添加未充分腐熟的牛粪。这样的营养土中带有大量病菌和虫卵,容易引发多种病害,给生产带来损失。

四、覆土时添加尿素。新的种植户容易习惯性地把双孢菇种植和其他作物种植等同起来,覆土时添加尿素,造成氨味过重导致菌丝死亡。

五、喷施“关门水”。在双孢菇种植前期高温时喷施“关门水”会造成高湿环境,引起冒

菌丝结菌被及小菇死亡等现象,后期喷施“关门水”则容易使菌丝退化、早衰。

双孢菇追肥的种类和制法

双孢菇在蘑菇生产中,当采收了二、三潮菇以后,原来培养料的营养消耗了很多,如不追加一些肥料,就会出现衰落现象;菇形小,菌蕾凋萎率高,产品质量降低。为了补给营养、维持菌丝正常生长和提高产量,必须及时追肥。

追肥的种类和制法通常有如下几种:

一、畜粪汁。将腐熟的畜粪尿(牛粪尿或猪粪尿都可以),放少量水调成糊状,放在锅中煮至 60 ℃ ~ 70 ℃ 维持 30 分钟,挤出浓汁过滤,加入 5 倍~ 6 倍水,可直接喷施,每平米喷0.5公斤。注意煮时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养分损失。

二、 培养料浸出液。在做培养料时就预先留下一部分,以浸出液作追肥。这是一种完全追肥,不但含有氨、碳同时含有磷、钾、钙等各种盐类。喷之前先将培养料放在缸里,用 10 倍的开水浸泡,不断用力搅拌,加盖闷闭 2 ~ 3 小时,冷却后其滤液即可喷施,每平米用0.6公斤。

三、 黄豆浆水。用黄豆浆水喷蘑菇,增产作用很显著,但是遇高温时常出现霉菌而降低产品质量,所以在温度高时,不宜使用。黄豆浆水的制法,先将黄豆 500 克 在清水中浸 3 ~ 4 小时,待黄豆吸足后,磨成豆浆,过滤,加水 25 千克,拌匀即可使用,每平米喷0.8公斤。

四、尿素、复合肥、硫酸铵等。这些化肥用作追肥喷施,一般都有明显效果。配化肥溶液时,浓度不能超过 0.3% 。一般浓度 0.1% ~ 0.2% 为好。因为浓度超过 0.4% ,可以引起蘑菇菌丝或菇蕾失水造成肥害,这是应当十分注意的。配制法:一般 100 克 化肥配水 50 千克,溶解后拌匀,即可施用。每 2 ~ 3 天喷一次,每平米喷0.4公斤,有很好的效果。

五、 维生素、葡萄糖。维生素、葡萄糖等用作追肥也有一定作用,常用的溶液浓度是 2% ~ 3% ;每平米喷1公斤.

六、 用菇根水作追肥。制法是把蘑菇的根切碎加 10 倍水,煮沸 10 分钟,冷却后即可喷施,每平米喷1.2公斤。

可用作蘑菇追肥的材料很多,总之含有丰富养分的东西都可以用。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以采用。

双孢菇的越冬管理

双孢菇的冬季管理主要是通风、保温、调节水分等工作。这些技术措施是恢复和保持料内和土层中菌丝活力的保障,为出好春菇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下几点是冬季管理方法:

一. 菇房加强保温措施,关好门窗减少冷空气的进入,使之尽量不结冰。

二. 要适当通风,使菇房内能经常得到新鲜空气,及时排除室内的二氧化碳。在天暖无风的中午,可开南面窗进行通风1—2小时。

三. 适当调节水分,为了不使土层菌丝干瘪,土层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通常两周可喷水一次,每次每平方米喷水0.45千克,保持土面不发白就可以。

四. 保持整洁,要把菇床上面的病菇、菇根清理干净,地面不要有杂物,以免第二年春天滋生杂菌。

双孢菇原种制作技术

把培养好的优良母种菌丝体,移到谷粒、木屑、粪草或棉籽皮等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使其进一步扩大繁殖,这样的菌种叫做原种。

一、培养基的制备

在原种的培养基配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关键是对水分的控制和掌握。透气性差的培养基质,含水量需相应的偏低;透气性好的培养基质,含水量则相应要偏高。双孢菇原种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的各个阶段,水分和氧气必须同时满足,两者不可偏废。

1、配方:

棉籽壳87%、麸皮10%、碳酸钙1%、石膏粉1%、过磷酸钙1%、加水120%~130%

2、制作过程:

先准确称取原料并将其搅拌,然后加入适量水,再次搅拌均匀,用手紧握培养料,以指缝中有水外渗而不往下滴为宜。调节pH值7.5~8.0。

二、装瓶

将调制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菌种瓶内。装瓶时,松紧要适中,上下要一致,装得过松,菌丝生长快,但稀疏无力,特别是瓶子上部的菌丝容易衰老;装得过紧,通气不良,发菌困难,所以要恰到好处。

三、灭菌

培养料装瓶后,要及时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灭菌压力过低或时间过短,容易出现杂菌或菌丝生长稀疏无力;灭菌压力过高或时间过长,培养基养分受到破坏,培养后期容易出现“吐黄水”或“退菌”现象。因此,灭菌时要准确掌握灭菌的时间和压力。当压力达到1.5㎏/㎝2,温度达到120℃时,需2.5小时。

四、接种

当压力表指针降到0时,打开灭菌锅锅门,冷却降温。当培养基温度低于28℃时,拣出菌种瓶,接种。每只试管可接4~5瓶原种。接种时,挑选母种一小块于原种培养料瓶口。

五、培养

接种后的原种,放在22℃~25℃温度下培养 。一般2—3天母种块的菌丝开始恢复生长,5—7天后菌丝开始长入料里。接种后7天左右,要全面检查一次。以后每隔半个月检查一次。一般25—30天菌

丝可长满全瓶。挑选菌丝白色、清晰、瓶内上下菌丝生长整齐、均匀一致、无杂菌、无虫害、无“黄水”、无“菌块”的优良原种,置于低温下保藏。

双孢菇组织分离技术

组织分离是采用菇体的部分组织进行繁殖母种的方法。尽管双孢菇的任何部分都能分离培养出母种,但是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选用菌柄和菌褶交接处的菌肉最好。双孢菇组织分离的方法和步骤:

一、种菇选择:

一般选择在适宜出菇期出菇早、出菇整齐、特征典型、无病虫害、产量高的栽培层,从中选择菌肉肥厚、大小适中、颜色正常、尚未散孢、长至七八分成熟的优质双孢菇作种菇。

二、种菇消毒: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用0.1%升汞溶液或75%酒精,浸泡或擦拭,无菌水冲洗,吸干表面的水分。

三、切块接种:

将分离种菇沿菌柄中心纵向掰成两半,用解剖刀在菌盖和菌柄交界处划成田字形,取黄豆粒大一小块菌肉组织,接在斜面培养基上。

四、培养纯化:

温度在22℃~25℃,培养2~3天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体,7~10天通过筛选,挑出菌丝洁白、清晰、生长整齐、健壮的试管母种继续培养,将有杂菌、长势纤弱的淘汰。15~18天菌丝长满斜面。 双孢菇母种制作技术

母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地区食用菌生产的优劣成败,往往取决于一支或几支试管母种质量的好坏。因此,要特别注意食用菌母种的选择、制作及培养。为了获得优良和生长旺盛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成分应选用营养丰富容易被菌丝吸收的物质来进行配制。双孢菇母种制作具体操作如下:

一、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1.配方:

二次发酵料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 硫酸镁1.5g 、VB3片、蛋白胨5g、水1000ml。

2.灭菌:

用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灭菌,当压力达到1.5kg/cm2,温度达到120℃,开始计时,恒温20~30分钟。

3.摆斜面:

当压力表指针降到0时,打开灭菌锅锅盖降温,待试管冷却后,取出试管,摆成斜面,斜面为试管长的1/4或1/5。

二、接种:

在接种箱内,挑取黄豆粒大小一小块母种,放在培养基中央,然后塞上棉塞。

三、培养:

将接好母种的试管放在温度为22℃~25℃培养室培养,15~18天菌丝可长满试管斜面,即为优质双孢菇母种。

双孢菇栽培技术之一(生长条件和菌种制作)

一、生长条件

1 碳氮比(C/N):碳源与氮源的比值

前培养料的C/N:28~30:1,含氮量: 1.4-1.6%

播种前培养料的C/N:17~18:1,含氮量: 1.7-2.0%

(投料量: 30-35Kg/m2)

2 温度:稳温型中低温结实性食用菌

以258菌株为例: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6-32℃,最适温度22-26℃。

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10-24℃,最适温度16-20℃。

3 湿度

(1) 堆制好的培养料要求含水量65%左右。即单拳紧握堆肥,指缝间有3~5滴水珠渗出而不下滴.

(2) 菇房内的相对湿度

走菌期间:70~75%

出菇期间:90%左右

4 二氧化碳(CO2)浓度

(1) 菌丝生长适宜0.1℅-0.5℅

(2) 出菇阶段最适宜0.03℅-0.1℅.达到0.5%会抑制子实体的分化;达到1.0%,菇柄细长、菌盖小、迅速开伞;达到5.0℅,出菇完全停止.

5 酸碱度

菌丝生长的pH值的较适范围为6.0-8.0,最适pH值在7.2左右。 菌丝体生长过程会产生酸性物质使生长环境逐渐偏酸,因此播种时,常把培养料pH值调到7.5,覆土层的pH值可调到7.5-8.0。 6 光线

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和发育不需要光照。过强光线会使菇体表面干燥发黄,品质下降。

二、菌种制作技术

1 母种:应有资质的供种单位供种,然后使用CPDA培养基进行扩繁。

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

2 原种:

配方:发酵棉籽壳97℅,过磷酸钙1℅,碳酸钙1℅,石灰1℅,含水量62-65℅。以棉籽壳为主料,防止菌被产生。

3. 栽培种:麦粒种。配方:麦粒97℅,碳酸钙2℅,石膏1℅,含水量50-55℅,PH值70-7.5。

(1) 生产工艺:浸麦法,蒸煮法

(2) 生产容器:玻璃瓶,塑料袋

(3) 消毒灭菌:常压或高压

(4) 接种、培养、挑种

(5) 生产使用种要求栽培种生产,由具有栽培种生产资质的制种户扩大生产,销售给种植户

双孢菇栽培技术之二(培养料堆制)

堆制目的:利用堆肥中嗜热性放线菌、细菌、真菌的综合作用,将原辅材料的营养成分降解转化成能够为蘑菇菌丝所吸收而不能被其它危害蘑菇生长的竞争性真菌所利用的木质素-腐殖质复合体选择性堆肥。并且通过严格的巴氏消毒将堆肥中原有存在对蘑菇有害的杂菌(孢子)和害虫(卵)杀灭。

一、培养料配方(栽培面积230 m2)

配方1:稻麦草4500 Kg,牛粪粉 3000 Kg,过磷酸钙70 Kg ,石膏粉110 Kg,豆饼粉180 Kg,碳酸钙 90 Kg,尿素60 Kg,碳酸氢铵60 Kg,石灰粉 110 Kg

配方2:稻麦草4400 Kg, 牛粪粉 2000 Kg,过磷酸钙 60 Kg,石膏粉100 Kg,菜籽饼粉 200 Kg,碳酸钙 80 Kg,尿素 60 Kg,碳酸氢铵 60 Kg,石灰粉 120 Kg

配方3:稻麦草5500 Kg, 鸡粪粉 1600 Kg,过磷酸钙 60 Kg,石膏粉200 Kg,豆饼粉 200 Kg,碳酸钙 160 Kg,尿素 80 Kg,石灰粉 200 Kg

二、一次发酵(前发酵)

1..预湿,假堆

1%石灰水浸泡稻草和牛粪至吸满水为止,稻草最好对半切断,石灰起到消解麦秆表面蜡质层、角质层的 作用。

2. 建堆

稻草、牛粪、氮肥分层铺放,堆宽1.6米,高1.6~1.8米。

3 一翻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定期测量,记录堆内不同高度、深度的温度值。当堆料温度由最高开始下降时可以进行翻堆。同时加入1/2石膏、1/2轻钙、1/2过钙、根据测定的酸碱度酌量加入石灰。

4 二翻

加入1/4石膏、1/4轻钙、1/4过钙及适量石灰。

5 .三翻

加入1/4石膏、 1/4过钙、1/4轻钙及适量石灰

6. 四翻

以上每次翻堆必须酌情调节水分和酸碱度.进菇房

7.进菇房

调节含水量至65-70%,pH值7.5-8.0。

三、二次发酵(后发酵)

1.温度平衡上升

利用堆内微生物自热现象和人工热源辅助控制温度均匀上升。

2.巴士消毒

控制料温处于60-62℃间,气温58-60℃间,8-10小时。该阶段起到杀死病原菌、害虫虫卵作用。

3.控温发酵

巴氏消毒后,控制料温8小时内降到48-52℃、气温48℃左右并维持此温度2-3天,定时补充新鲜空气,同时必须防止料温的急剧下降。促进嗜热有益微生物菌群生长,积累营养物质

4.冷却分层

使料温迅速下降到25℃左右(此温度最适应菌种的萌发和定植)。

5.播种

四 良好的培养料标准

经后发酵的培养料,颜色呈褐棕色, 腐熟均匀, 富有弹性, 禾杆类轻轻拉即断;含氮量1.6-2.0%,含水量 65%, 氨含量0.04%以下,pH 7.5-7.8;具有浓厚的料香味, 无臭味、异味;料内及床架上长满灰白色的、可供蘑菇优先利用的嗜热性微生物菌体。

双孢菇栽培技术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第五篇

双孢蘑菇的设施栽培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第六篇

双孢菇栽培技术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第七篇

双孢菇栽培技术

俗话说得好,“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这一条腿的食物指的就是蘑菇,常吃蘑菇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癌症,最近两年的食用菌市场上有一种蘑菇非常走俏,它的名字叫做双孢菇。这个蘑菇与其他的食用菌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洋蘑菇,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科,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稻草、玉米秸秆、麦草等材料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所以在我国双孢菇栽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双孢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效果。鲜菇蛋白质含量为35%—38%,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称。深受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青睐。本期节目我们就带您去看看这白嫩圆滑的双孢菇是如何栽培出来的。首先咱们来看看它的生物学特征。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双孢菇经过长期选育有白色、棕色和奶色三个变种。白色变种俗称白蘑菇,来源于法国,其色泽纯白,外观好看,鲜食及加工罐头都很适宜,各国栽培甚多。棕色、奶色变种色泽欠佳,虽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但质量较差,因此较少进行人工栽培。目前我国栽培双孢菇的主要品种有As2796和F56。2796菌株鲜菇圆正,无鳞片,有半膜状菌环,菌盖厚,柄中粗,较直、短,组织结实,菌褶紧密,色淡,无脱柄现象:F56菌体白色,菌盖厚、柄中粗,无脱柄现象,与As2796形态特征相似,产量高,品质好。

2、 生长环境

营养

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玉米芯、麦秸草、稻草等中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或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

温度条件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22℃-

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8℃。

水分条件

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85%-95%,过干或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通气条件

因为它是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光照条件

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

因为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所以双孢菇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8,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土粒的pH值应在8—8.5。每采收完一期菇喷水时加少许石灰,以保持pH值,抑制杂菌孳生。了

解了双孢菇的外部形态和生长习性接下来咱们看看双孢菇对菇房的建造有什么要求。

第二节 菇房的建造

外部建造

种植双孢菇以建设房屋式标准化菇棚为好,房屋为东西走向,菇房与菇房的间距为10米,四周筑墙。菇房东西长为30米,南北宽8米为宜,墙面开通风口,通风口的规格为20×30厘米,间距为2米。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内部建造

棚顶用钢架或竹杆建架,用草帘盖实保温,上覆塑料膜。棚内菌床由竹竿搭建而成,菌床的规格为长7米,宽1.2米,高45厘米。中间设过道,过道宽60厘米,地面铺设水泥,好处是不渗水不下塌。菇房的结构我们看完了,接下来咱们就去看看双孢菇的菌种是如何培养的。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第三节 菌种的培养

首先,我们来总体了解一下菌种的制作流程,母种是从专门的食用菌研发中心购进的,拿到母种后首先要进行扩繁。

母种的扩繁

培养基的配方

既然要把母种进行扩繁,那么被接种的母种就需要有个地方安家落脚,这个家咱们也给它安在试管里,光有试管也不行啊,咱们还需要配制培养基,有了培养基,母种才能在试管里发出菌丝完成扩繁工作,制作母种的培养基需要的材料有马铃薯、琼脂、口服葡萄糖和水。材料准备好了,咱们来进行培养基的制作吧。

培养基的制作

我们要选择质量较好的马铃薯将皮去掉,并挖去芽眼,将青绿色的部分挖掉,然后用天平称取100克,冲洗干净切成1—2毫米的薄片,然后把切好片的土豆放入锅中,加入600毫升的清水,进行加热,沸腾后要小火保持30分钟,然后用纱布进行过滤,我们留取的土豆汁为500毫升,将过滤好的土豆汁倒入锅中继续加热,这时候称取10克琼脂,把琼脂放入水中软化15分钟后把琼脂放入装有土豆汁的锅中,琼脂放入锅中要不停的搅拌,等琼脂完全融化时称取10克葡

双孢菇栽培技术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第八篇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双孢菇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菇体洁白如玉、圆正漂亮、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奇特的食疗保健作用,是世界食用菌产量中居首位的食用菌种类,占食用菌总产量的32%。我国是世界双孢蘑菇生产和出口大国,2002年总产量约为40万吨,仅次于美国占第二位,年出口量近30万吨,居第一位。

1 栽培设施

图1 4种不同类型设施简易图

根据设施特点和栽培实践,在永昌双孢菇反季节生产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设施: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A);一面坡简易棚(B),跨度7米、后墙高3米、墙厚1.5米、无后屋面,其它建造参数与日光温室相同;半地下式一面坡简易温棚(C),地面下挖0.5米、后墙高

2.7米、其他建造参数与一面坡简易棚相同;半地下式地槽(D),地面下挖1.0米、跨度7米、后墙高1.8米、厚1.5米,前墙0.8米、厚0.6米、屋面为琴弦结构、在前墙处每隔5米挖一0.3米×0.3米的通风口,后墙离地面1.3米高每隔5米与前墙错开挖一0.3米×0.3米的通风口。

2 栽培季节

春夏栽培:4月堆制培养料,5月播种,6月中下旬开始出菇,至10月底清棚。

3 培养料的堆制

3.1 配方(以每平方米为例)

麦草牛粪培养料

干麦草17.5公斤、干牛粪17.5公斤(或用其它干畜代替)过磷酸钙0.35公斤,石膏粉0.35公斤,石灰0.6公斤、尿素0.17公斤,油渣1.4公斤,水适量。

3.2 备料

3.2.1 畜禽粪使用前应晒干,打碎过1.0厘米规格的筛子。

3.2.2 草料要求新鲜无霉变,麦草最好选用轧碾草,脱粒草要碾压处理,使其茎秆破裂变软有利于吸水和发酵。

3.3 建堆

预堆三天后,在堆料场地用石灰粉画出宽2.3米的堆基。先铺一层草料,厚约30厘米,然后在上面铺一层粪,以盖没草层为度,粪层上面再铺30厘米厚的草,草上再铺一层粪,如此一层草一层粪逐层向上堆积,总层数约10-12层,高1.5米左右,辅料按“下层不加,中层少、上层多”的原则分层撒铺于各草层,其中尿素尽可能多加,石膏、过磷酸钙各添加总量的1/3,水份缺乏时可酌情加入。建堆时注意堆形四边垂直,整齐,料堆顶部做成龟背形,并用牛粪覆盖,增加上层压力,发酵效果好,雨天注意盖薄膜防雨,雨后及时揭膜,以利通风发酵。

3.4 翻堆

3.4.1 翻堆应掌握的原则

翻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粪草的多次翻动,把外部干燥冷却层与内部好气发酵层和底部厌气发酵层的粪草互换位置,以促进微生物的分解活动,进行物质转化,是堆制优质培养料的关键工作。

3.4.1.1 水分调节

采用“一湿二润三看”的原则,即第一次翻堆时水分要加足,第二次翻堆时适当加些水份,第三次翻堆时要看料本身的干湿来决定是否加水,以后翻堆不可再加任何形式的水分。

3.4.1.2 温度控制

在整个发酵期间,堆温高低标志着发酵的好与坏,在前三次翻堆时间内温度都应达到

70-80℃之间,第三次翻堆以后,温度不应低于50-55℃,翻堆的时间应掌握料温开始下降时,就要及时翻堆。

3.4.1.3 辅料添加时机

氮素化肥如尿素、磷二胺等应尽早添加,争取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完,以免后期产生氨气,抑制菌丝生长,石灰一般从第二次、第三次翻推时开始添加,主要目的是调节料堆的酸碱度,使酸碱度维持在7.5 左右。

3.4.2 翻堆方法

在建堆后的4-5天内,堆温可上升到70-80℃,6天后,堆温开始下姜,此时开始第一次翻堆,将剩下的尿素和多数石膏粉,过磷酸钙分层均匀添加于草料层,同时适当添加水分,料堆四周可有少量水分溢出,翻堆时,将上部及外部的草料翻至中间,中间和下层的翻到外部,堆基宽2-2.3米,高1.5米。

在第一次翻堆后5-6天,堆温下降时,又需要第二翻堆,这次堆基宽度为2米,堆高

1.4-1.5米,将剩下的石膏粉,过磷酸钙,未加完的尿素分层加入,水分干燥时,可均匀喷洒水分调节湿度,切不可过量,以用手紧握一把料指间出水2-3滴为宜,翻料时,应尽量抖松粪草。以后每当料湿开始下降时,就应及时进行第三、四、五次翻堆,从第二次翻堆时开始由少到多添加石灰粉调整酸碱度至7.5左右。同时,结合翻堆喷施500倍敌敌畏或其它杀虫剂杀死堆料中的残存的螨类及虫卵。

3.5 优质培养料标准

无论采取何种配料方法,堆制出的优质培养料应具备:腐熟均匀,无粪臭味,水份适量,料富有弹性,应有一股抗拉力,手捏培养料能捏拢,松手即散,无氨味,有草香味,pH7.5左右,内部有较多有益微生物白色菌落。

4 栽培设施消毒

菇棚或日光温室在进料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消毒常用的药物及用量是:每立方米用硫黄粉10克,80%敌敌畏3克,36%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硫磺粉敌敌畏撒到木屑上,点燃熏蒸,密闭1天后,再用甲醛加入高锰酸钾中产生甲醛蒸气,密闭1天消毒,用药时注意菇棚各部位均匀用药,若密闭较差的菇棚,也可采取喷酒床架,墙壁等办法消毒。在消毒的整个过程中均应注意人身安全。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日光温室及简易大棚种植,可将棚膜封严,让阳光照身升温至50℃以上,连续3天以上高温闷棚,也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5 培养料进棚消毒

培养料发酵结束后,应及时进,日光温室或菇棚,上架铺床要快,必须当天突击完成,尽量使料内热量少散失,促使培养料上床架后“发汗”,进一步杀死虫卵和病原菌,辅料厚度20-25厘米,均匀摊放,彻底翻拌抖松,大的粪块要捏碎,蓝绿色粪块,土块,竹木条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打开通风孔排除农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若料内氨味过重,可喷入2%甲醛溶液中和;若培养料过干可结合翻料,用5%石灰水调节湿度,若料太湿可均匀撒入石灰粉或多翻料1次,同时加强通风排湿。

6 播种

6.1 菌种选择

在播种前一天应对菌种进行最后一次检查,凡是菌丝萎缩,吐黄水或菌丝严重徒长,以及有绿色、黄色、黑色或桔红色等杂菌孢子的菌种,一律剔除不用。质量好的菌种应无病虫害,菌丝生活力强,色泽洁白,可有少量白色菌丝束,打开菌种瓶,可闻到浓烈蘑菇香味,麦粒种(500克/瓶)菌龄不超过40天(25℃左右培养)。

6.2 菌种及用具消毒

播种前应先做好防止杂菌污染的工作,菌种瓶的外壁,盛菌种用的小盆,挖菌种用的铁钩,镊子等物及双手,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干净,也可用75%酒精棉球擦洗消毒,在播种过程中,衣物、鞋、帽等要穿干净,用具和双手不可乱放乱摸。

6.3 播种

麦粒菌种,一般采取撒播法,先用70%的菌种,均匀撒在料上,用手或小耙轻抖使菌种嵌入培养料内,再将30%的菌种撒在表面,轻轻拍平料面。每平方主用(500g/瓶)菌种

1.5瓶。

播种完毕后,若料面较干可用地膜覆盖,若料较湿可用报纸覆盖。

7 发菌管理

播种后,前三天内,紧闭菇棚,以保湿为主,视空气情况稍作通风,以促进菌丝萌发吃

料,遇高温(28-30℃以上)天气,应通风降温,夜间将通风口全部打开,防止菌丝闷热不萌发。3天后随着菌丝生长,逐渐加大菇房通风量,促进菌丝尽快在培养料中定值。正常情况下,播种7-10天,菌丝基本上长满料面。此时,每天均应揭地膜通风,菇棚通风口也应经常打开,降低空气湿度,使料面稍干,促进菌丝向湿度较大的料内生长。可缩短菌丝发到料底的时间,使菌丝抢先占领料层,抑制杂菌侵染孳生。菌种吃料后,如果发现生长不快,料色发黑、发粘,原因可能是料过湿,有氨气或厌氧发酵的结果,可以在床面背面戳洞“打杆”或用小耙撬松料面,增加料层通气性,排除有害气体,促使菌丝向内生长,发菌18-20天左右,菌丝吃料2/3,接近料底时,应及时覆土。

8 覆土

8.1 覆土选取与消毒

取土要选择未施用过任何蘑菇废料的无污染源的菜园土或耕作地土,先挖去表层约8厘米的表土弃用,然后挖取耕作层内40厘米的土壤作为覆土,取土地点应远离菇场,若采用粗细土混合覆土方式,可一边挖取土,将土块打碎至1.5厘米左右的土粒,一边喷洒2%的甲醛与500倍敌敌畏消毒杀虫,然后堆积起来,用薄膜覆盖备用。若采用粗细土分次覆土方式,应提前将土块晒干,然后打碎制成粗细土,粗土制成1.5厘米左右的土粒,细土制成0.5—1.0厘米的土粒。

8.2覆土方法

覆土前1-2天将料面整平,若料面较干,可喷施3%石灰水调湿,这样覆土后,菌丝可很快返回到料面。同时向覆土层均匀喷入石灰水,调节酸碱度至7.5左右,覆土所用工具及双手都应用0.1%高锰酸钾消毒。覆土分两次,第一次覆粗土或粗细混合土厚度掌握在

2.5—3.0厘米,七天左右再覆第二次细土,厚1.0厘米左右,总厚3.5厘米。太薄调水时水分易渗透到料里,太厚透气性差,菌丝上土难,影响出菇。还应注意覆土薄厚要均匀,这样才能出菇整齐,产量集中。

9 出菇管理

9.1 喷结菇水

搔菌2-3天后,菌丝在土层中大量生长。并且普遍开始突出土表时,就要加大通风量

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第九篇

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

双孢菇,又叫蘑菇、白蘑菇、白色双孢蘑菇筹。双孢蘑菇是世界上产量最大,消费人数最多的一种食用菌,无论是东西方各国都有栽培和食用。双孢蘑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食用菌产品,出口数量逐年增加。双孢蘑菇传统的栽培方法是室内一次发酵栽培,近年来普遍采用的栽培方法是室内二次发酵栽培,单产有了较大的提高,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菌。

1、生物学特性

1.1营养 双孢蘑菇是一种草腐生菌类。双孢蘑菇生长最好的碳源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产物,适合的氮源为尿素、铵盐以及多种氨基酸,在堆肥发酵过程中,堆肥中氮被微生物利用并转化为菌体蛋白,这些菌体蛋白被分解成为双孢蘑菇生长的优质氮源。双孢蘑菇生长的养分则来自堆积发酵后的培养料。此外,矿物元素对双孢蘑菇生长也很重要,所需的主要矿物元素有钙、磷、镁、钾、硫等,在生产上常加入石膏、碳酸钙、石灰等来补充钙,加入过磷酸钙来补充磷。

1.2温度 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3℃,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4-23℃,最适生长温度为14-18℃。

1.3水分与湿度 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培养料的适宜含水量为60-65%,覆土层的含水量为18%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出菇期间,需要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1.4空气 双孢蘑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

发育过程的呼吸作用,要不断地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在栽培期间,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保持菌床上空气新鲜。

1.5光线 双孢蘑菇是一种喜暗厌强光的食用菌,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都不需要光线,因此,要使其处于黑暗环境或弱光照环境中生长。

1.6酸碱度(PH) 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5-8.5,最适PH为6.8-7.2。由于在菌丝生长期间,会分泌出有机酸类物质,降低培养料的PH,因此,在栽培时要适当调高培养料和覆土层中PH,使之达到

7.5-8。

1.7其他因子 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还需要土壤中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的刺激,不接触土壤时,是不出菇的。因此,栽培双孢蘑菇必须覆盖土壤。

2、栽培场所及方式

地下室、暖棚、民房、大棚、日光温室以及能满足双孢蘑菇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条件的设施均能用来栽培双孢蘑菇。设施的基本要求为:保温、保湿、通风性能好、便于遮阴。西北地区以日光温室和简易温棚为最佳栽培设施。

栽培方式根据经济条件选择床架栽培或高垄栽培。床架栽培可设4-5层,架宽1-1.2米,层间距0.4-0.5米,每架间距0.6米;高垄栽培垄高0.1米,宽1-1.2米。长度根据栽培设施跨度而定。

3、栽培季节

西北地区夏季高温时间短、降温快,不同栽培设施可选择不同的

栽培季节。

3.1日光温室

夏栽:3月中旬至4月中下旬堆制培养料,4月下旬播种,5月下旬至11月上旬出菇。

3.2简易菇棚

指有后墙及后屋面等保温措施的各式塑料大棚。3月中旬至4月中下旬堆制培养料,4月下旬播种,5月下旬至11月上旬出菇。

3.3砖混结构的菇房、民房、防空洞等做好夏季降温,栽培时间同夏栽。

4、培养料的堆制

4.1配方(以每平方米为例)

干麦草17.5公斤,干牛羊粪17.5公斤(或用其它畜干粪代替),过磷酸钙0.35公斤,石膏粉0.35公斤,石灰0.4公斤,尿素0.25公斤,油渣1.4公斤。

4.2备料

4.2.1畜禽粪使用前应晒干,打碎过1.Ocm规格的筛子。

4.2.2草料要求新鲜无霉变,麦草最好选用轧碾草,脱粒草要碾压处理,使其茎秆破裂变软有利于吸水和发酵。玉米秆碾压扁后,截成30厘米长的秸杆。

4.2.3油渣、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等辅料,应提前备齐。

4.3预堆

4.3.1选择堆料场地:堆料场地选择地势高,靠近菇棚和水源的地方,要求平整、坚实、远离畜禽饲养场地,料堆方位一般选择南北走向。

4.3.2草料预湿:将麦草或玉米杆边浇水边踩踏,堆成宽2.3米,高1.5米长度不限的长方形草堆,草料要吸足水分。同时按"下层少、上层多"的原则将配方中尿素总量的1/3-1/2分层撒于草堆间,预湿好的草堆间要有少量水分溢出;草料也可放人1-2%的石灰水中浸泡一昼夜进行预湿。

4.3.3牛粪预湿:将细干牛粪边喷水边堆成宽2米,高0.5米的长方形码堆,牛粪含水量60%左右,手握成团,松手即散。

4.3.4油渣预湿:油渣打碎或粉碎后,用2%甲醛溶液喷洒潮湿后用薄膜覆盖消毒预湿。

4.4建堆

预堆三天后,在堆料场地用石灰粉画出宽2.3米,长11米的堆基。先铺一层草料,厚约30cm,然后在上面铺一层粪,以盖没草层为度,粪层上面再铺30cm厚的草,草上再铺一层粪,如此一层草一层粪逐层向上堆积,总层数约10-12层,高1.5米左右,辅料按"下层不加,中层少、上层多"的原则分层撒铺于各草层,其中尿素尽可能多加,石膏、过磷酸钙各添加总量的1/3,水份缺乏时可酌情加人。建堆时注意堆形四边垂直,整齐,料堆顶部做成龟背形,并用牛粪覆盖,增加上层压力,发酵效果好,雨天注意盖薄膜防雨,雨后及时揭膜,以利通风发酵。

4.5翻堆

4.5.1翻堆时间

麦草牛粪培养料全发酵期25-28天,翻堆5次,间隔为7、6、5、4、3天,再隔3天进棚,玉米秆牛粪培养料全发酵期28-30天,翻堆6次,间隔7、6、5、4、3、2天,再隔3天进棚,麦草合成料全发酵时间较短,为20-23天,翻堆3-4次,再隔3天进棚。

4.5.2翻堆应掌握的原则

翻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粪草的多次翻动,把外部干燥冷却层与内部好气发酵层和底部厌氧发酵层的粪草互换位臵,以促进微生物的分解活动,进行物质转化,是堆制优质培养料的关键工作。

4.5.2.1水分调节

采用"一湿二润三看"的原则,即第一次翻堆时水分要加足,第二次翻堆时适当加些水分,第三次翻堆时要看料本身的干湿来决定是否加水,以后翻堆不可再加任何形式的水分。

4.5.2.2温度控制

在整个发酵期间,堆温高低标志着发酵的好与坏,在前三次翻堆时间内温度都应达到70-80℃之间,第三次翻堆以后,温度不应低于50-55℃,翻堆的时间应掌握料温开始下降时,就要及时翻堆。

4.5.2.3辅料添加时机

氮素化肥如尿素、磷二胶等应尽早添加,争取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完,以免后期产生氨气,抑制菌丝生长,石灰一般从第二次、第三次翻堆时开始添加,主要目的是调节料堆的酸碱度维持在7.5左右。

4.5.3翻堆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ongminchuangye/39208.html

《双孢菇种植风险防控 赶时间卖的双孢菇种植经济效益高,一个双孢菇大棚就赚6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