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邱汝民告诉你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养蜂卖巢蜜造不了假

|

【www.dagaqi.com--农民创业】

邱汝民告诉你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 养蜂卖巢蜜造不了假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第一篇

  [科技苑]造不了假的蜂蜜(20151112)

  节目看点:判断真假蜂蜜有啥窍门?能连巢带蜜一块吃的又是啥蜂蜜?邱汝民养蜂比别人多赚三四倍的钱,他到底有何高明之处?《科技苑》为您讲述。

  造不了假的蜂蜜

  现在市场上有的蜂蜜是真假难辨,您知道如何判断鉴别蜂蜜的真假吗?

  这个人叫邱汝民,是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个养蜂能人,

  但对于养蜂人来说,还是有两个小窍门能教给大伙的。

  邱汝民真的蜂蜜是有弹性,真的蜂蜜会自动地回弹

  第一个小窍门是看,真蜂蜜弹性好,拉丝能回弹。假蜂蜜看着黏稠,可一点弹性都没有,

  【采访】邱汝民:真蜂蜜有特有的香味。

  【解说】:第二个窍门是闻,不同的蜂蜜有各自不同的花香

  【解说】:这一看一闻的窍门,用来简单辨别没啥问题,可要想更准确地判断蜂蜜真假,还是得找专业的检测部门。

  如今的市场就面临这样一个难题,有些蜂蜜的造假手段非常高明,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假蜂蜜一多,不仅消费者的权益难以保障,低成本的假蜂蜜,也对市场造成了冲击,让做真蜂蜜的人都很难干下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邱汝民就思考能不能生产一种让人一看就知道不能造假的蜂蜜呢?

  平常我们吃的蜂蜜,都是蜂农把装满蜜的蜂巢放到摇蜜机里,甩出来的。这种液态蜂蜜还需要二次加工才能上市,所以很容易造假。

  能不能让蜂蜜不经过人为加工,直接卖呢?其实,还真有这样的蜂蜜,它就是巢蜜。

  【采访】邱汝民:蜜蜂把采来的蜂蜜放到蜂巢里,酿造成熟再封上盖,就称为巢蜜。

  【解说】:说白了,巢蜜就是装满了蜂蜜的蜂巢,因为它既有巢又有蜜,所以巢蜜都是成块的,是连巢带蜜一起吃的。

  同时巢蜜里不仅有蜂蜜,还有蜂胶和花粉,所以营养价值要比普通蜂蜜高的多,被称为蜜中极品。

  最重要的是巢蜜不经过加工可以直接卖,原汁原味,所以很难造假。

  【采访】邱汝民:它是真正的天然蜂蜜,没有任何的人为痕迹,也就是说巢蜜造不了假,对,造不了假。

  【解说】:邱汝民正是相中了巢蜜不能造假又营养高的特点,做起了巢蜜,几年下来他的巢蜜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这也让邱汝民赚到了更多的钱。

  【采访】:

  蜂农:我这个蜂一年大概卖一千五六百元钱,就这一箱蜂,对,多的时候卖一千六七百元。

  邱汝民:我养的蜂,这一箱,一年能卖五千多到六千元钱。

  【解说】:邱汝民卖巢蜜比卖液态蜂蜜的蜂农,收益整整高出三倍,不仅如此,就算在卖巢蜜的人里,邱汝民赚的钱也要更多,为啥邱汝民就这么赚钱呢?说到这,咱们就不得不提一提邱汝民的高明之处了,他在生产巢蜜的过程中,用上了自己的三个法宝。

  【采访】:

  邱汝民:这是我的第一个法宝,你看看这是什么?

  记者:这个像纸,颜色很漂亮。

  邱汝民:你闻闻味道。

  记者:而且还有香味。

  邱汝民:有香味这个就是我们蜂巢蜜用来打地基用的。

  记者:您的第一个法宝是地基。

  邱汝民:对。

  【解说】:这张纸一样的东西是蜡皮,要想做成地基还需要一次简单的加工,工具是邱汝民自制的木质滚轮,两个轮子上充满了棱形木刺,把蜡皮送到轮子中间,轻摇轮轴,一张蜂巢地基就做出来了,这个也正是邱汝民的第一个法宝。

  蜜蜂天生有把巢筑成标准六棱形的习惯,所以提前给它们刻上一个个六棱形的地基模子,蜜蜂就能认清上面的结构,在地基上直接做巢。这样就能缩短蜜蜂建巢的时间,好让蜜蜂尽早开始酿蜜。

  【采访】邱汝民:我们把地基插在中间,这个中间有一条缝,两边有空间的,有一厘米的空间,这边有一厘米,对蜜蜂从地基的两边开始筑巢,筑到一厘米左右就可以了。

  【解说】:蜜蜂在地基上添砖加瓦,也就一天的功夫,一个个小房子就建好了。

  无论是人为制造还是蜜蜂自己动手,做地基的原料只能用蜡,可这蜡也是有区别的,以前养蜂人用的都是工业制造的蜡。

  【采访】邱汝民:这是我们原来工业生产的巢脾,是用来让蜜蜂繁殖和摇蜜用的,你闻闻,这个味怎么这么怪啊,这个里面60%都是矿蜡。

  【解说】:大部分的养蜂人,生产液态蜂蜜用的地基都是工业加工过的,虽然这种地基里含有矿蜡,但因为液态蜂蜜是从蜂巢里摇出来的,所以符合生产标准。可巢蜜是连巢带蜜一块吃的,再用含矿蜡的地基就不行了。

  【采访】邱汝民:矿蜡直接食用的话,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是不能用在蜂巢蜜里的。

  【解说】:所以邱汝民生产巢蜜,首先要改变做地基的原料。

  【采访】邱汝民:我这个原材料是蜜蜂直接分泌出来的,什么原材料,它是天然的蜂蜡,这个我看颜色明显不一样,这个是100%纯蜂蜡,是您的法宝,这个是工业上的。

  【解说】:蜂蜡是蜜蜂分泌的天然物质,专门用来进行一切蜂巢建筑。在蜂箱里不同的地方,蜜蜂分泌蜂蜡的质量也不一样。

  而邱汝民做地基的原料,不仅用的是100%的纯蜂蜡,而且还是质量里最顶级的蜂蜡,那这最好的蜂蜡是从哪儿取的呢?

  【采访】邱汝民:就是蜜蜂用来吐蜂王浆的,也是用来保护蜂王浆的这种上面的一层封盖蜡,这个蜡蜡质非常好,杂质很少。

  【解说】:这样的蜂蜡,每隔72小时就能收集一次,用小刀轻轻一割,就有了一条条质量上乘的蜂蜡了。

  接着把蜂蜡放到锅里加热,使固体蜡变成蜡水。

  【采访】邱汝民:全部化了以后,温度要回到60℃左右。

  【解说】:制作过程很简单,找一块特制的木板首先全部浸泡到蜡水里,然后迅速过一遍冷水,这样蜡质就在木板表面形成了一层蜡皮,放在桌子上用刀把边缘一切,一张蜡皮就做出来了。

  【出镜】记者史宇鹏:我看一下,还热乎着呢,热热乎乎还香喷喷,这就像个烙饼似的。

  【解说】:最后是把这张纸一样的蜡皮,加工成充满六棱形的蜂巢地基。也就有了邱汝民的第一个法宝了。

  有了这个法宝,邱汝民就有了生产好巢蜜的基础,不过邱汝民却不满足,他不仅要提高巢蜜的质量,还想着提高巢蜜的产量呢。

  蜜蜂还是那些蜜蜂,咋就能提高巢蜜的产量呢,这个呀,就得靠他的第二个法宝了。

  【采访】:

  邱汝民:我带你去前面看看我另一个法宝。

  记者:另一个法宝?那咱们去看看。

  邱汝民:这就是我第二个法宝,这个小箱子,你看,我可以慢慢地抽拉出来。

  【解说】:邱汝民拉出来的这个小抽屉是专门生产蜂王浆的。

  【采访】:

  记者:这个是蜂王浆?

  邱汝民:对。

  【解说】:把蜜蜂抖落,就看到一个个小桶,这些桶里装的就是蜂王浆。

  蜂王浆和蜂蜜不同,那可是蜜蜂家族的皇家食材,只有蜂王才有资格享用。蜂王浆营养价值极高,素有软黄金一称。

  一直以来,蜂王浆和蜂蜜都是放在一个箱子里的,箱子里通常有7个木框,6张木框专门生产蜂蜜,框里是满满的蜂巢和蜂蜜;还有一个木框很特别,上面没有蜂巢,而是搭着一个个小桶,这个木框是专门用来生产蜂王浆的。

  传统养蜂,不管是产蜜还是酿蜂王浆,这些木框都是竖着插到蜂箱里。

  可如今邱汝民单独弄了个小抽屉,把竖着插的蜂王浆拿了出来,横着插到了新的箱子里,还说这是让他多产巢蜜的法宝,这让人挺纳闷,这蜂王浆和巢蜜能有啥关系呢?

  其实邱汝民刚开始做巢蜜,也是把蜂王浆和蜂蜜放到一个箱子里的,可取巢蜜的时候,他发现,把蜂王浆和巢蜜放在一个箱子里,竟然会降低巢蜜的产量。

  【采访】邱汝民:这就是传统的插入式生产蜂王浆,这种生产蜂王浆的模式,就是说使原来的蜂蜜不容易封盖,所以造成了这里的巢蜜都没有封盖,这就是因为蜂王浆在这一侧,所以也没有封盖

  【解说】:判断巢蜜能不能卖,得先看存蜜的蜂巢有没有被蜜蜂封上蜡盖。蜂巢上一个个白色的小盖子就是蜡盖,是存满蜂蜜以后,蜜蜂封上用来保护蜂蜜的。

  【采访】邱汝民:蜂巢蜜不容易封盖,也就是不容易成熟。

  【解说】:蜂巢没有封盖,不仅表示蜂蜜没有成熟,还说明蜂巢里蜂蜜没有存满,这么一来巢蜜的产量自然就少了。当时邱汝民就发现,蜂王浆旁边的巢蜜,特别不容易封盖

  【采访】邱汝民:因为蜜蜂是要吃了蜂蜜和花粉之后才来分泌蜂王浆的,所以蜂王浆框放在蜂蜜边上,蜜蜂就近就地取材,然后它吃蜂蜜它也不给你封盖了。

  【解说】:传统养蜂,因为蜂王浆和蜂蜜挨得特别近,间隔就只有那么一厘米左右,所以有时候蜜蜂也偷偷懒,到了酿蜂王浆的时候,这些小家伙干脆不从外面采蜜了,而是直接从紧挨着蜂王浆的旁边就地取材酿王浆,这么一来蜂王浆旁边的蜂蜜是迟迟存不满,也不能封盖了。

  于是邱汝民就想,干脆把蜂王浆和巢蜜分开生产不就行了嘛。

  【采访】邱汝民:蜂王浆框原来是竖式的,我们改成平面式,改为平面式的好处是什么呢,在上面生产成熟蜜,成熟时间又提早,封盖率也高了。

  【解说】:邱汝民单独做了一个小箱子用来生产蜂王浆,箱子的长宽与传统蜂箱一样,高度降低,做成了一个小抽屉,里面横着放一张专门用来生产蜂王浆的木框。

  然后把小抽屉放在传统蜂箱的下面。只要不让蜂王浆和蜂蜜紧紧挨着,这些蜜蜂就能恢复它们勤劳的本性,在上面它们该酿蜜的酿蜜,在下面就单独从外面采蜜酿造蜂王浆了。

  这么一来,巢蜜也能早点成熟,早点封盖了。

  自从用了这个法宝,不但巢蜜的产量提高了,让邱汝民没想到是,无心插柳,蜂王浆的产量也多了起来。

  【采访】邱汝民:现在这个花期都有两百多克,像这种方式最多能产多少克,最多要300多克,370克吧。

  【解说】:为啥蜂王浆的产量也增加了呢?

  【采访】邱汝民:蜜蜂的生物学特性是,蜜蜂喜欢在下面做王台,分泌蜂王浆。

  【解说】:这还真是一箭双雕了。开了眼界,接下来咱们在聊聊邱汝民的第三个法宝。

  说起邱汝民的这第三个法宝,那可真是把传统蜂箱给来了个大变样,咋变的?这个是传统的蜂箱,有25厘米高,您再看看邱汝民的这个蜂箱,也就是传统蜂箱的一半大小,不仅箱子外形变了,就连箱子里面也大不一样,这里面不再是一张张的木框,而是拿出来就可以直接卖的巢蜜。

  【采访】:

  记者:我们现在可以打开里面的小盒看看,哎漂亮吧,好平整啊,这个是不是您包装一下就可以直接卖了?

  邱汝民:对,我们不做任何加工,就直接上市。

  【解说】:把小盒子拿出来抖一抖,再扫一扫,一个新鲜完整的巢蜜就出炉了,每个小盒里的巢蜜都满满的封上了蜡盖,说明里面装满了蜂蜜,拿出来直接就能卖。

  打开蜂箱,巢蜜直接卖,不仅方便,更重要的是,邱汝民的这第三个法宝还能加快蜜蜂生产巢蜜的速度,这里面又有什么玄机呢?

  说起来,蜜蜂酿造巢蜜的过程中,可不是把蜂蜜放到蜂巢里就算完事了,蜜蜂还有一个工作要做。

  【采访】邱汝民:蜜蜂是用翅膀扇风,增加空气流通,排除水分。

  【解说】:每只蜜蜂都是一个自带小马达的电风扇,它们通常会在两种情况下发动自己的马达,开启风扇。

  一种情况是当蜂箱里温度非常高的时候,这时,它们通常会成群结对的趴在蜂箱口,靠翅膀震动往蜂箱里扇风降温。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存储蜂蜜的时候,蜜蜂或者在蜂巢附近,或者蜂框上扇风,为的是使蜂巢里蜂蜜中的水分蒸发,有利于蜂蜜尽早成熟,然后封盖。

  【采访】邱汝民:水分排完了,蜂蜜酿造成熟了,它就封上天然的蜡盖。

  【解说】:于是邱汝民就利用了蜜蜂酿蜜排水分的习性,他把传统的产蜜蜂箱进行了压缩。

  【采访】邱汝民:原来的继箱是25厘米高,现在我把它改为12.5厘米高。

  【解说】:空间一压缩,蜂箱里的温度就高了起来。

  【采访】邱汝民:蜜蜂聚集到一起以后,蜂箱里的热量增加,增加了以后蜜蜂就扇风,就像无数个小电风扇一样拼命地扇风,扇风就有利于蜂蜜的水分排出,蜂蜜浓度提高,然后蜜蜂就把蜂蜜封上天然的盖,就成为成熟的蜂巢蜜。

  【解说】:邱汝民把原本竖着插入的木框,换成一个个小竹盒,装好地基后,再放到缩小了空间的蜂箱里,这么一来,邱汝民收巢蜜的速度足足加快了一倍。

  【采访】邱汝民:看,都封满了,100%。

  【解说】:把蜂箱压缩让巢蜜早上市,虽然速度快了,但这产量可一点不差,因为邱汝民充分利用了蜂箱里的空间,把整个蜂箱都放满了巢蜜盒。

  邱汝民按照固定的尺寸,把每个小盒的边角加高0.5厘米,这样只给每个小盒之间留了一厘米的空隙。

  【采访】邱汝民:然后我们根据蜜蜂的大小,设计了一个四周通的叫蜂路,然后蜜蜂进去筑巢酿蜜都很方便,

  【解说】:这么一来,不仅充分利用了蜂箱里的空间,而且还保证了蜂巢的平整度。

  【采访】邱汝民:对有了蜂路以后,巢蜜的平整度非常平整,做出来的巢蜜非常美观漂亮,质量也好。

  【主持人】:巢蜜不仅能防止蜂蜜造假,还更有营养,如今做巢蜜的人越来越多,邱汝民作为当地的养蜂能人,不但生产巢蜜,还根据蜜蜂的生活习性不断创新,通过改进养蜂方式,提高了巢蜜的质量和产量,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回报。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科技苑》栏目提供,揭示农事秘密,推广农业科技。中央电视台《科技苑》栏目感谢您的关注。

[致富经蜂蜜]崔红旗:养蜂卖蜂蜜二十年 年售千万元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第二篇

[致富经]稀罕的蜂蜜 说赚就赚 20160425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致富经:稀罕的蜂蜜 说赚就赚(2016.4.25)

  他从小怕蜜蜂,见了就跑。但命运却让他在20年里和蜜蜂相伴。普通的蜂蜜,在他手里变化多端。他的思路天马行空,让蜜蜂听话,在瓶子里筑巢。安徽芜湖的崔红旗,养蜂二十年,从传统到时尚,靠着小小的蜜蜂,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每年三四月份,金黄色油菜花在全国各地陆续盛开。穿梭在其中的,不仅有爱拍照的游客,还有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蜜蜂每天要往返十多次外出采蜜,这样高0.6米的蜂箱就是它的家,这个小木栓就是出入的大门,蜜蜂采到的蜜放在这一小格一小格六边形的蜂脾里,我们喝到的蜂蜜就是把蜂脾通过离心力甩成这样的液体蜂蜜。但在安徽芜湖,有个人却让蜜蜂把巢筑在了这样的玻璃瓶里,这里边究竟是什么样子,想要看一眼还得用锤子敲。

  崔红旗:这个瓶底是椭圆形的,你看到没有,就长在这个瓶子里面,就是蜜蜂自己依瓶而建。

  记者:包括你看这个侧面,都是沿着瓶子壁慢慢贴上去。

  崔红旗:我们继续敲,好吧。

  这种蜂巢蜜看着新鲜,很多人第一次尝感觉也是不一样。

  消费者1:以前市场上买的蜂蜜都是放到水里和着喝的那种,这个就是嚼着吃的蜂蜜,非常的特别。

  消费者2:(别的)蜂蜜没有看到这种蜂巢,看起来不放心一样,这种看起来放心一点,正宗。

  消费者3:我吃过蜂蜜没吃过这种。

  记者:有什么不一样吗?

  消费者3:有嚼劲。

  蜂巢蜜,顾名思义,就是带着蜂巢一起卖的蜜,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把蜂巢带蜜一起割下来装进瓶子里就行了,很简单,不过,在安徽芜湖见到的蜂巢蜜,虽然也在瓶子里,但是和以前的不一样,蜂巢与瓶子边缘连接得非常紧密,好像是粘在一起的。

  致富经:稀罕的蜂蜜 说赚就赚

  崔红旗:你看,我敲开以后,它是顺着瓶子而建的(蜂巢),你看它就是长在这瓶子上。

  记者:我拿一下,(一瓶)好沉啊,也就是说这一块都连接得特别紧,动不了。

  崔红旗:动不了,它已经粘住了,它整个长在这个瓶底下面。

  记者:粘性好大。

  在瓶子里酿蜜,蜜蜂怎么就会听话乖乖的钻进去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连养了几十年蜜蜂的人一看到这种特殊的蜂蜜都觉得稀罕。

  蜂农:瓶子里做的,没见过。

  记者:稀罕吗?

  蜂农:没见过,什么?送给我?

  记者:让您看看,您觉得稀罕吗?

  蜂农:稀罕,瓶子里做的(蜂蜜)稀罕。

  蜂农高自宝:这个比较难做。

  记者:为什么说难做?

  蜂农高自宝:因为把瓶子放在蜂箱里面,蜜蜂做起来很慢。

  蜂农胡坤生:就是有这个怀疑,这个瓶子里蜜蜂怎么能愿意钻进去,酿蜜酿在里面,我们一起跑的十家都没有,少见。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这种特殊的蜂巢蜜,当地的蜂农告诉记者,要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就得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可不一般,在当地,甚至是全国,很多养蜂人都知道他。

  蜂农:他非常牛,全国他是“第一蜂”,我们做这种产品,都要他亲自指导的,他不指导,我们不知道怎么弄。

  蜂农高自宝:像我们想象不到的他能想象到,有能力,感觉不是一般人。

  蜂农:老大,在这里做得挺好的,他搞得蛮好,这个年头赚钱多。

  蜂农钱泽林:我们养蜂界基本都佩服他,脑瓜转得快。

  他叫崔红旗,就是蜂农们口中的那个牛人,如何在让蜜蜂在瓶子里酿蜜是他的秘密,记者刚去采访,他就忙着准备,想让记者看看,他是如何让小蜜蜂自己钻进瓶子的。没过几分钟,就在准备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正在拍摄的摄像老师突然脱起了衣服。

  记者:你们给他看一下。

  崔红旗:有没有蛰到,蛰到把针拔出来。

  记者:你给看一下,哪里有啊?

  崔红旗:蜜蜂还在里面。

  记者:哪里哪里,先别拿出来我们看一下?

  崔红旗:已经掉了。

  记者:你给涂了点什么?

  崔红旗:涂点蜂王浆,已经蛰了一口了。

  记者:这是刚才蛰他的蜜蜂?

  崔红旗:不是,他要给你表演一下怎么蛰。

  记者:这还要表演。

  崔红旗:蜜蜂蛰一口,针在这里。

  记者:就是这样的,天呢?你现在已经不怕蛰了吧?

  蜂农:不怕。

  虽然被蜜蜂蜇是拍摄途中的小插曲,蜂农们已经见怪不怪,他们每个人不知道都被蜜蜂蜇了多少次,但很多蜂农都不知道的是,他们现在跟着的这个带头大哥崔红旗,曾经见到蜜蜂的样子比我们摄像被蛰更不淡定。

  老婆高玉梅:见了蜂箱绕着走,就是怕,躲着跑。

  记者:这么夸张。

  老婆高玉梅:真的,他不愿意养,就是蛰得疼。

  崔红旗:每次蛰了以后开始疼,后来肿,又难看,当时不想从事这个行业。

  崔红旗1974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的一个养蜂世家,父母和家里三个姐姐都靠养蜜蜂为生,1993年,高中毕业后崔红旗说什么也不肯和家人一样,除了害怕蜜蜂,他有自己的想法。

  崔红旗:当时很排斥养蜂这个行业,长大后不想养这个,因为看到爸爸妈妈也很辛苦,看他们在外漂泊,也经常不回家,就是感觉父母心特别狠。

  当蜂农辛苦,追着花期跑,到哪里都是这样一顶帐篷,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心气高的崔红旗说什么也不愿意养蜜蜂,虽然家人反对,但父母还是尊重他的想法,给崔红旗花5万元买了一辆货车搞运输,但谁都没有想到,三年时间,崔红旗开货车不仅没赚钱,还欠下了七八万元债务,选择了几个行业后他还是硬着头皮接手家族事业——养蜜蜂。

  1997年到2003年,崔红旗走南闯北,四处采蜜,就在这时,他表现出和普通蜂农不一样的一面,崔红旗一边自己养蜜蜂,一边记录着各地不同时节的蜂蜜产量和蜂农的联系方式,到2003年,崔红旗积累了满满的几本笔记,自己对养蜜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老婆高玉梅:非常爱小蜜蜂,看到蜜蜂在树上,要是没有回家,他晚上看见了就把它捧回家,摆在箱子里,就是那种痴迷。

  崔红旗:蜜蜂就像一个家一样,它很团结,分工很明细,干活也任劳任怨,我把浮躁的心沉下来之后,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也锁定这个行业是我一生从事的职业,干着干着就爱上它了,就不离不弃。

  除了对蜜蜂的情感,崔红旗也看到了蜂蜜未来的商机,2003年,崔红旗成立了芜湖市第一家养蜂专业合作社,有50几个农户跟着他一起养蜜蜂,崔红旗负责收蜜,再帮农户卖出去,每年几百吨的产品让他练就了一身识别蜂蜜的本领,蜂蜜好不好,他有很多妙招,记者去采访时,他就想考考我们。

  崔红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这里有两瓶都号称是紫云英蜂蜜。

  记者:我看这个外形好像也都是一样,看颜色没什么区别。

  崔红旗:对,先装等量的蜂蜜进去。

  记者:我装(2号小瓶包装)的,你装(1号大瓶包装)的。

  崔红旗:好的。

  记者:我这瓶是52.7g,你的是53.1g,差不多了。

  取等量蜂蜜,再加入比蜂蜜多两倍的水,让两瓶的重量一致。

  记者:加完水后这两瓶都是182g,这个是我的(蜂蜜),那个是你的(蜂蜜),咱两分清楚了。

  崔红旗:颜色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

  记者:对,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

  崔红旗:现在开始摇晃。

  记者:摇晃,拧紧了。

  崔红旗:用力摇晃。

  记者:预备开始。

  摇晃一分钟后。

  崔红旗:放在这里。

  记者:现在已经看出来有不一样的地方了。

  崔红旗:你看,一个泡沫很丰富,一个没有泡沫,你知道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吗?

姚俊蜜蜂养殖:养蜂人是怎样把蜂蜜卖到120元一斤的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第三篇


[致富经]200本书改变性格 靠怪招赢得财富(20140715)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三农致富殿堂

>>>《致富经》官网

  姚俊:山路就是有点难走。

  他叫姚俊,采访时,他带记者到山里来要见一群靠花吃饭的人!

  姚俊:还在上面。

  记者:还在上面?

  姚俊:还有一段路。

  记者:还有一段路呀?

  姚俊:对,慢点呀。

  姚俊告诉记者,这群人就住在这座大山的深处,花开到哪里,他们就把家搬到哪里。

  姚俊:我们路边到处都是花,尽量不要把花给弄坏了

  姚俊要见的是一群在山里养蜜蜂的人,别看姚俊才27岁,却是来凤县120位养蜂人的带头大哥,为了保证蜂蜜的质量,姚俊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来山里,看一看蜜蜂养的情况!

  姚俊:小心一点。

  记者:哇

  姚俊:这就是打开里面就是这个样子。

  由于常年与蜜蜂生活在一起,姚俊和养蜂人对蜜蜂非常了解,他们甚至可以空手抓蜜蜂,而不会被蛰到!

  姚俊:放到手上是可以的。

  记者:他不咬你?

  姚俊:这是可以的,痒痒的,很爽呀,与蜂为伍呀。

  姚俊说,蜜蜂其实很温顺,从不随便蛰人,即便是记者这样第一次见到蜜蜂的新手,只要轻轻的,也可以和蜜蜂来个亲密接触!

  记者:有点危险是吧?

  文继祥:我给你讲,一点也不危险。

  记者:不危险?

  文继祥:来,一点都不危险,手捧起来,没事吧。

  记者:痒痒的,感觉它不会蛰我吗?

  文继祥:不会的,没事的。

  记者:那我怎么把它弄掉呀?

  姚俊:轻轻抖,像这样。

  姚俊:比如说这样割太重,蜜都粘到这个上面去了,一定要轻往上。

  这是刚从蜂箱里拿出来的洋槐蜜,姚俊,还没有割下来,记者已经馋涎欲滴了。

  姚俊:这里弄出来,这就漂亮了。

  记者:这都是蜜是吗?

  姚俊:对这亮晶晶的都是蜜里面是花粉,直接吃像嚼口香糖一样,可以吧,很香吧。

  记者:好甜呀,太甜了。

  姚俊:很好吃很香,经常自己吃。

  4年前,这里的蜂蜜10几块钱一斤也卖不掉,短短4年这里的蜂蜜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最贵的更是卖到了120元一斤,这一切都是因为姚俊的到来!

  大表哥:他帮我卖蜂蜜,一下子卖掉四五百斤我卖个一百斤就卖了大半年就卖不掉。

  刘政:现在就信任他了,我们的产品一取出来,他马上就收走了我们对销售这一块没有后顾之忧了。

  记者发现姚俊做销售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在采访过程种,他在一户村民家看上了一盒茶叶,但让人惊奇的是,他看重的不是高档的茶叶,而是包装茶叶的盒子!

  姚俊:这个包装很完美,拿这个盒子拿回去的话,提高我们自己包装这块的能力,所以我见了盒子比见到茶叶更感兴趣。

  善于发现有用的信息,是姚俊成功的法宝,姚俊告诉记者,有时候看似无用的信息却隐藏着巨大的财富,而4年前,正是一条谁都没有在意的信息开始了他的成功之路!

  这些照片是姚俊和弟弟姚杰的合影,和弟弟开朗的性格不同,姚俊从小就性格孤僻内向,他甚至可以一个星期不说一句话!

  因为性格内向,亲戚朋友都说这孩子以后肯定没啥大出息!

  记者:哇,这么多书。

  记者采访的时候,姚俊抱着一大堆书出来了,他告诉记者,这些书都是他上学的时候买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

  记者:买这么多书,都是什么书呀?

  姚俊:这里有讲营销的,这里是讲辩证法的,这里有讲秦始皇的,反正很多了。

  不光看书,姚俊还写了整整5大本的读书心得。

  姚俊:这是我以前记的,很久没翻了都起灰了,我喜欢我自己,我是最棒的,因为那个时候比较内向,自己给自己一个打气吧。

  记者:想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姚俊:看书很杂,什么都看。

  三年时间,姚俊一共看了200多本书,从此以后,姚俊变得开朗了,还狂热地想干一番事业!

  姚俊:看得就是血管在膨胀,脸在发烫,我也不知道那种叫什么,很莫名其妙地激动,这种热情,马上毕业,马上毕业,快点毕业然后去创业创业,创业。

  2008年7月,姚俊职高毕业了,但让人奇怪的事,一直想创业的姚俊却没有去创业,反而去了一个家小公司打工,而他去这家公司的理由却简单得好笑!

  姚俊:记得那个同学叫田丛林,他就说这个老板很苛刻,很严格,然后平时让我们搬货卸货脏活累活都干了他还说了一句话,很重要的话刺激了我他说这个人是温州人!

  本来同学只是向姚俊抱怨一下,不料,第二天,姚俊就跑到同学打工的这家公司来应聘!因为老板苛刻,同学都不想干了,姚俊却抢着来,他是怎么想的呢?

  姚俊不仅干,而且干得还很起劲,端茶倒水,打扫卫士,这些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即使是现在,姚俊已经离开公司多年了,每次回来他还会这么做。

  姚俊:以前也干,经常干这事,跑到厕所呀拿个拖把或者扫除过来扫一扫,有时候客人来了,倒倒水呀经常会,有的人还说这个员工还不错。

  

  然而姚俊不知道,他这种殷勤的表现,让其他同事都感觉很不爽。

  阿姨:哎呀,他太会拍了。

  记者:太会拍了是吗?

  阿姨:看到领导的杯子空了,就马上可以往里面蓄水或者怎么怎么的。

  姚俊:有的人说你会察言观色,有的人说你是马屁精。就是你不做事情没人说一旦做了事情一定会有人说。

  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姚俊并不在意,该干的活还是干,没多久,姚俊的表现就引起了老板谢炳练的注意。

  谢炳练:我不知道你是金子还是铜牌,你只要发光了我才知道你这是金子。

  谢炳练很喜欢这个勤快的小伙子,每次出差都带上姚俊,而一次出差发生的事,改变了姚俊的职场人生!

  姚俊:我当时记得是去一个公司然而我就坐后排,当时我们老板掉了钱,掉在车底下,掉的也不多就101块钱,我就把101块钱拿着,谢总这是您掉的101块钱,掉座位地下了。

  谢炳练:虽然是一个100多块钱,但是也可以看出他一个人品。

  出差回来后,谢炳练把姚俊拔为总经理助理,公司很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给姚俊来干!而当初姚俊毕业后没有立即创业而来这打工,就是看重了谢炳练这种温州商人做生意的头脑,来这里积累创业经验的。

  姚俊:温州人很聪明很厉害,这个老板我可以学到东西,把这个东西能学到手,那我创业不就成功了吗。

  到了2010年,姚俊开始寻找单独发展的机会,而不久这个机会就自己找上了门!

  文继祥,姚俊的表哥,一直在老家革勒车镇养蜂,文继祥养蜂十几年,经验没的说,就是蜂蜜一直没啥销路。

  2010年4月的一天,听说表弟姚俊混得不错,文继祥就找到姚俊,想让姚俊帮帮忙,在城里推销下蜂蜜。

  文继祥:我就是这个蜂蜜我卖不掉呀,我在农村卖不掉呀。

  文继祥本来只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报太大希望,不料短短几天,姚俊就帮他卖掉了400多斤蜂蜜,三个月就帮他赚了10万元钱!

  文继祥:我卖个一百斤就卖了大半年都卖不掉他一下子卖掉四五百斤,肯定比我们强多了!

  从来没赚过这么多钱的文继祥尝到了甜头,他想要拉姚俊入伙,一起养蜂,还说可以让姚俊当老板,自己给他打工,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一直在找机会创业的姚俊,却推脱不干。

  姚俊:创业的时机还没有到,如果是这个时候创业我相信没有引爆点!

  姚俊要等的引爆点是什么呢?一天,姚俊在网上发现了一条信息,这条信息让他找到了他想要的引爆点。

养蜂人背后的辛苦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第四篇

养蜂人背后的辛苦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蜂蜜产出国,我国拥有广大的蜂蜜养殖人群,很多养蜂人居住在深山老林里,靠着养蜜为生。如果去看的话,往往一个简陋的木板房或者帐篷,里面简单的一张床,随地而放的生活必需品,再者就是养蜂的蜂箱、巢框等。如此简陋的环境,生产出的却是琥珀色的黏稠的汁液——蜂蜜。

就好像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般辛苦又有谁人知?人们往往关注的是眼前的美好事物,蜂蜜的天然营养价值高,经过测定上市后,一直受到消费者的追捧。高品质的蜂蜜往往也能卖出很高的价钱,但这仅仅是少数人,更多的养蜂人为了微薄的利润而辛勤的奔波着。

蜜蜂采花酿蜜,因此,从春到秋,放蜂人都逐花而居,与蜜蜂为伴,也与蛇虫为伍,过着“游牧”式的生活。他们将甜蜜采撷,却也将自己的生活交给了荒山田野。而且,养蜂难免也会被蜜蜂蛰,被蛰后往往又红又肿,但养蜂人却蛰着蛰着就习惯了。

但是市场上的真假,价格的不稳定,给养蜂人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往往一年下来产出的蜂蜜也没卖到理想的价钱。蜂行业的广阔前景吸引了一大批的投资者的目光,他们往往用加工的浓缩蜜混淆消费者的视野,对蜂蜜接触少的就会上当,使得消费者产生受骗心理,也对市场产生的较大的影响。所以龙头企业的带领,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相信随着人们对蜂蜜的越来越多的了解,养蜂人的辛苦也会被更多人知道,而国家对养蜂业的支持与帮助也会越来越多,市场管理机制也会越来越健全。本文摘自39蜂疗网。

养蜂人女儿告诉你蜂蜜的真相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第五篇

养蜂人女儿告诉你蜂蜜的真相 (2012-11-15 11:15:09)

转载

健康 ▼ 标签: 分类: 健康知识

养蜂人女儿告诉你

蜂蜜的真相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不熟悉真蜂蜜的人,献给那些花了钱买了假蜜的人,献给那些吃了很久假蜜却把真蜜当做假蜜的人,献给一辈子不知道真蜜的味道的人……

——仅以此文,献给自己的良心,献给那些正直的蜂农,献给那些被造假者挤兑了的真蜜。献给那些辛辛苦苦追花逐蜜却没造假者来钱快的养蜂人……

第一部分:

子欲养父还在我尽我所能

很久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一直没有太多的时间。替父销售自家的蜂蜜一年多了,本来蜂蜜在我眼里是十分普通的东西,因为父

亲从20多岁养蜜蜂,至今已经40载寒暑。从小见惯了蜜蜂在院子里飞舞,见惯了每个夏天,父亲的缴蜜桶里流出的蜜汁,记住了每个秋天,上山归来满脸胡茬子的父亲消瘦的身影。蜂蜜在我们的眼里,从来没和金钱挂钩过。倒是见惯了那些来家里索取蜂蜜的,一瓶瓶的拿走,也见惯了邻人拿着西红柿,跑来舀一碗蜂蜜蘸着吃的样子。

养蜂人女儿告诉你蜂蜜的真相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第六篇

养蜂人女儿告诉你蜂蜜的真相

第三部分:

吃过真蜂蜜你才不会上当

(以下资料有的来源于书籍,有的是我亲身体验,有的是理论结合实践。图片皆是最近一两年拍摄的自家蜂蜜以及生活场景。)

其实不管说多少,如果你觉得繁琐,就记住几条:

1.吃过真蜂蜜,你就记住了真蜂蜜的味道和模样。

2。如果记不住味道和模样,就记住:什么蜜会有什么花的味道,只是由于某种花含量的多少味道会有变化,但只是浓淡的变化,甜还是不甜还是比较甜的变化,绝不会是糖浆味道,如果你不知道糖浆的味道,就熬点糖浆试试。有的假蜜是化学勾兑,有粘稠剂和芳香剂之类的,那种化学品的香味,感觉灵敏的人应该能吃出来。如果你感觉不出来,建议还是吃一次真蜂蜜。

3.有些蜜的液体状态比较稀,比如葵花,油菜花,永远不及椴树粘稠,这是花的特征决定的。但是经过高温勾兑,不粘稠的也都是粘稠的了,比如超市的某些蜜。但是不管稀薄,还是粘稠,纯蜂蜜低温下一定会全部结晶的,而且是软结晶,即使冷冻,也是软的。只是结晶蜜再遇自然高温(比如伏天),顶层会稀释出一部分,很难再结晶,无论什么气温。个别蜂蜜盖子太严会发酵。

4:特别干净透明的蜂蜜,反光强的,一定是假的。因为纯蜂蜜多少都含有花粉,比较浑浊。

5.纯蜂蜜在结晶后味道不再像刚下来花香味那么明显,但是还是能吃出来的。

6:如果您还是不会分辨,干脆找我买我家的蜜,吃一次记不住就吃两次好了。不过声明一下,我这里只有葵花、椴树和百花。而且今年要是没了还要等明年„„祈祷我父亲健康长寿吧~

蜂蜜的定义:

蜂蜜,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

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种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1千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热量。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蜂蜜的功能:

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保健作用,因而被称为“老人的牛奶”。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之功效。

关于蜂蜜结晶:

蜂蜜结晶与蜜种、储存条件有关。一般蜂蜜在13摄氏度以下结晶,而油菜蜜、椴树蜜在13-14摄氏度就会结晶,洋槐蜜则不太容易结晶。枣花蜜虽属不易结晶的品种,但如有少量结晶,仍属自然现象,请放心食用。蜂蜜一般存于阴凉的地方,但是温度不宜过低,蜂蜜一般在10摄氏度时,会发生结晶,结晶只是蜂蜜的一种物理改变,并不影响功能。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蜂蜜的保存:

蜂蜜的保存性非常好。曾经有美国考古学者T.M.Davis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发现约3300年前的瓶装蜂蜜完全没有变质的记录,所以有人说蜂蜜是唯一不会变坏的食品。

蜂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第七篇

养蜂人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第八篇

农历八月十四上午,我带孙子骑电动车去徐港西庄,送几只月饼给孙女吃。家中已有大孙子,照看不来,只好将小孙女放在她外婆家照看。去时对孙子许愿,说回来看蜜蜂,徐港小学对面马路旁有一开阔地。前不久,一个外地养蜂专业户来这养蜂。回来的路上,真的在养蜂处下车。只见许多蜂箱摆放在空阔的地上,许许多多的蜜蜂在各个出口飞进飞出。孙子有点怕,“别怕、不动它、不蜇人”。我很懂行的说。我发现蜂箱 跟以前的不大同。我问正在作业的师傅,他说“现在是两层箱,上层是生产区,产蜜;下层是繁殖区,供蜂王产卵子,幼蜂生长。”经过短暂的接触,了解到,他是赣州人,姓叶,祖辈都是养蜂。三十多岁,长得俊,也很朴实。夫妻二人,刚从内蒙呼和浩特转来。我指着地下许多死蜂问咋回事。他说是中毒,现在养蜂好难,农作物上都有农药,残留期短的好些。这时期,主要是五倍子花,一种野生灌木。也免不了蜜蜂采稻、棉之花有可能中毒。“有办法防治么?”“没有,严重时只得赶快转移。”小叶师傅戴着护罩,一边从蜂箱上层取出一叶叶巢板,并将蜂抖落,一边自语:“没有蜜,这个也没有„„,”他指巢板介绍:“上面的蜡过厚要削下来,堵塞了蜜蜂不好工作。”百多箱,取蜜、修巢板,有好多活要干。我问:“蜂蜡用途广么?”小叶一边工作一边和我搭话,他说:“用途广啊,工业、医药、国防„„像造子弹、炮弹,都要用蜡封口防潮。”我指着地上约三十平方米的塑料布上晒的黄色颗粒:“这是什么?”“花粉,幼蜂吃的。”我知道黄蜂是蜜蜂的天敌,就问怎么防止黄蜂来袭。他说:“有一种药水,抓住一只黄蜂,涂上药水再放飞,附近所有黄蜂就会染上瘟病而死绝。”啊,现在真科学。我牵着孙子走进帐篷,立刻感到一股闷热袭向全身。几平方米的空间,一张床,好几只大塑料桶,还有工具、生活用具等,剩下的过道也就很窄了。他的妻子漂亮、热情、也爱说话。向我介绍了许多养蜂知识,内中也不乏苦衷。原来蜂蜜有多种 ,一种花一种蜜。益母草蜜,丹参蜜„„味不同,档次不同,还介绍了养蜂人头疼的事,他们最怕连着下几天大雨,蜂儿不能出去,还得大量的糠来喂。真要命!养蜂必须随全国各地的花期来搬迁。不迁,蜂儿会因饿而跑光。每年要大笔的运费啊。“能抽空回家么?”小叶师傅苦笑着:“不行啊!只有过年才回家一次。”他说,蜂儿不能丢下,也要运回去。要近马路,往往距家十多里路扎营。吃顿年饭,又匆匆赶去看守蜜蜂,正月初几又匆匆出发。“想孩子么?”我问他的妻子,“怎么不想?我们只会养蜂,为了生计,没办法。”停了一会她又说:“现在好些,有手机、电话,想念时,打个电话问问老人,叫叫孩子,也就好些。”离开养蜂地时,孙子满足地说:“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蜜蜂!”而我的思绪也随着电动车的嗡嗡声涌出万千„„养蜂人,一顶帐篷四海漂泊,他们有诸多的艰辛,也有绵绵的牵挂,他们是强者,是可敬的人。养蜂人默默地忘我工作,却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甜蜜,他们的工作是伟大的„„――鄱湖小草2011年9月19

河南省养蜂人生存现状研究初报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第九篇

引言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东地区,黄河中下游。全省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8686.9万[1]。平原广袤,大河纵横,气候温和,交通便利,蜜源植物种类繁多,主要蜜源分布集中,发展养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我国养蜂面貌落后于农业发展,受天气、气候和现代农业的影响,生产效益极不稳定。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养蜂是野外流动作业,机械装备程度差,基本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其二是运输蜂群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偏远地区的蜜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加之蜜源资源受制于自然因素,流蜜量难以预测,致使养蜂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其三是产销分割,养蜂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低,蜂产品流通受限,加上蜂产品价格不尽合理,比较效益偏低,积累资金较慢,在经济发展地区不少蜂农已转向二、三产业[2-3],养蜂人年龄偏大,出现养蜂后继无人的局面,从而影响到养蜂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了解决养蜂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省养蜂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我们开展了河南省养蜂人生存概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目的在于寻找一条有利于我省养蜂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子,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调查研究方法

1.1 调查研究时间

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一个养蜂周期中进行调查研究。

1.2 调查研究地点

在登封市、济源市、尉氏县、长葛市、三门峡市、方城县、上蔡县七个主要养蜂县市进行调查研究。

1.3 调查研究对象

对上述七个县市的养蜂人员、养蜂专业合作社、蜂产品经纪人、养蜂协会以及当地主管部门进行详细的调查。

1.4 调查研究方法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第一,我们采取实地调查登封市、济源市、尉氏县、长葛市、三门峡市、方城县、上蔡县的养蜂人员、养蜂专业合作社、蜂产品经纪人、养蜂协会以及当地主管部门,了解记录其全面养蜂状况;第二,在养蜂技术培训会上,针对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养蜂数量、养蜂年数、年收入、预期年收入、获得养蜂技术和信息的途径、进入养蜂途径等问题,设计表格问卷,指导蜂农按实际情况填写以上个人养蜂情况,会议发放问卷1400份,

收回问卷1300份,收回率92.9﹪。

2结果

通过对河南省登封市、济源市、尉氏县、长葛市、三门峡市、方城县、上蔡县7个县市蜂农的详细调查,其结果如下。

2.1河南省蜂农年龄结构

通过调研得出河南省蜂农年龄结构情况如下表:

表1 河南省蜂农年龄结构表

年龄 段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350300250

养蜂人数

登封市 三门峡0 4 19 23 36 43 15 1 0

0 8 42 95 70 91 14 0 0

上蔡县 济源市 方城县 长葛市 尉氏县 1 12 21 41 23 9 1 0 0

0 9 28 48 43 21 2 0 0

0 8 21 32 43 37 5 0 0

0 2 10 14 43 64 15 2 0

0 4 12 12 27 31 7 0 0

合计 1 47 153 265 285 296 59 3 0

人数

20015010050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年龄段

图1 河南省蜂农年龄结构示意图

由调查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目前我省蜂农年龄结构:11-40岁占蜂农总比例的18.1﹪,41-70岁占蜂农总比例的73.6﹪,70岁之后的占8.3﹪。这一数据表明,中老年人养蜂占据养蜂人群的优势,养蜂人数呈现老龄化趋势。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2.2河南省蜂农男女比例

通过调研得出河南省蜂农男女比例情况如下表:

表2 河南省蜂农男女比例表

性别 男 女

人数

登封市 三门峡 上蔡县 济源市 方城县 长葛市 尉氏县 128 13

288 29

112 0

155 2

157 0

146 2

91 2

合 计 1077 48

图2 河南省蜂农男女比例示意图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由上图可以看出:从事养蜂人员大多为男性,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95.7﹪,女性占总人数的4.3﹪。养蜂出现这样一种男多女少的现象,原因有三:一是养蜂工作比较辛苦,劳动量大,工作单一,缺乏趣味,所以男性从事较多;二是养蜂需长期驻扎山区,里外生活,交通不便,行动艰难;三是蜜蜂蜇人,不适合女性饲养。但在实际生产中,约有33.3%的蜂场都是夫妇两人共同经营,但以男性为主,女性只在忙时临时帮忙。

2.3河南省蜂农文化程度

通过调研得出河南省蜂农文化程度情况如下表:

表3 河南省蜂农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 未上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18 65 44 11

0 0 317 0

1 42 46 23

人数

登封市 三门峡 上蔡县 济源市 方城县 长葛市 尉氏县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8 73 58 16

9 78 51 19

9 102 25 12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0 10 58 22

合计 45 370 599 103

600500400

人数

3002001000

未上学

小学

初中

高中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中专

文化程度

图3 河南省蜂农文化程度结构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河南省蜂农的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其中初中文化最多,占总人数的53.2﹪, 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86.2﹪,高中及其以上文化只占13.8﹪。这种低层次的文化水平势必给蜂农接受新信息新技术带来一定困难。

2.4河南省蜂农政治面貌

通过调研得出河南省蜂农政治面貌情况如下表:

表4 河南省蜂农政治面貌结构表

政治 面貌 农民 退休工人党员 团员

登封市 三门峡 136 3 6 1

12001000800

人数

上蔡县 济源市 100 2 8 2

150 0 5 2

方城县 157 0 10 2

长葛市 尉氏县 计 85 3 5 1

140 0 7 0

1088 41 8

317 0 0 0

人数

6004002000

农民

退休工人

党员

团员

政治面貌

图4 河南省蜂农政治面貌结构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河南省蜂农大多为农民,约占总人数的95.0﹪,党团员

约占5.0﹪,退休工人不到1%。这样的一个结构,加上养蜂生产的流动,养蜂人群是一个比较难组织难管理的一个群体。

2.5河南省蜂农年收入

通过调研得出河南省蜂农年收入情况如下表:

表5 河南省蜂农年收入(万元)

年收入(万) 0.1 -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800700600

人数 合

登封市 三门峡 上蔡县 济源市 方城县 长葛市 尉氏县 计 93 17 13 4 1 1 1 0 0 0

206 88 7 9 5 1 1 0 0 0

42 24 16 3 14 11 1 1 0 0

56 53 29 12 4 2 1 0 0 0

89 49 13 2 1 0 0 0 0 00

63 18 6 3 2 0 0 0 0 0

122 13 8 3 1 0 0 1 0 0

671 262 92 36 28 15 4 2 0 0

人数

5004003002001000

0.1-1.0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

9.1-10.0

年收入额

图5 河南省蜂农年收入情况(万元)

由上图可以看出:蜂农的年收入普遍偏低,1万以内最多,1-2万次之,84.1﹪的蜂农家庭实际年收入在2万元以内,2-4万元的收入人数占总人数的11.5﹪,4万以上的收入人数占总人数的4.4﹪。现在一个年轻人外出打工,一天工资80元左右,加上加班费,一个月收入约3000元,一年拿到约3.6万元[4],远远高于养蜂所得的1-2万元,所以这样一种低水平收入状况导致很多人不愿从事养蜂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ongminchuangye/21151.html

《全国现在养蜂的人多不多 邱汝民告诉你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养蜂卖巢蜜造不了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