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

20I3年今日农经稻田套养青蛙

|

【www.dagaqi.com--农村创业】

  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以下是创业项目网www.dagaqi.com分享的20I3年今日农经稻田套养青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I3年今日农经稻田套养青蛙

  养殖2016养青蛙赚钱吗?2016青蛙养殖前景及市场价格

  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青蛙一向被认为是卵生动物,不过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雨林的青蛙能够产下蝌蚪。这种青蛙是全球6000多种青蛙中唯一一种能够“下蝌蚪”的青蛙。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於水边。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国家已将野生青蛙列入保护动物,从事繁养应该在当地林业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2016养青蛙赚钱吗?人工养殖的青蛙品种主要有黑斑蛙、虎纹蛙、泽蛙、金线蛙等。

  青蛙养殖前景广阔,目前处起始阶段,市场价一般7-10元/斤,亩产可达10000斤;不过青蛙是保护动物,要到林业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许可证后,方可养殖销售。

  2016青蛙养殖前景及市场价格行情分析(一)养殖场建成投产后,年出商品蛙7500公斤,商品蛙销价80元/公斤,年销售收入7500×80元=600000元。

  (二)生产成本

  1、种蛙饲料费1000元;

  2、蝌蚪饲料费1000元;

  3、成蛙饲料费150000元;

  4、蛙药水电费10000元;

  5、工资3人×10000元/人=30000元;

  6、销售管理费24000元;

  7、利息30000元;

  8、合计生产成本246000元。

  (三)利润估算年利润=600000元-246000元=354000元。

  (四)投资效益和回收年限投资利润率=35.4万元÷35.8万元×%=98.8%。投资回收年限在二年之内。

  (五) 投资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与分险决策

  1、盈亏平衡点产量qe=fc÷p,式中fc--固定成本,p单位产品价格:qe=246000元÷80元/公 斤=3075公斤。计算表明,本项目年产销量3075公斤时,养殖场不亏不盈。

  2、敏感分析

  a、当产品的销售价格下降20%时,则利润=7500公斤×(80元-80元×20%)-246000元=134000元;

  b、当产品的可变成本提高10%时,则利润=7500公斤×80元-(246000元+246000元×10%)=329400元,计算可见,产品的可变成本的变动与销售价格都很敏感,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只有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才能提高养殖场的效益。

  一是投入大,养一只蛙不算人工,成本要投2元,主要是种苗、饲料、蛙药等,一般一亩可养殖1-1.5万只,一亩就要投入2-3万元;

  二是风险大,土壤、水质达不到高标准要求的地方,养殖肯定要失败,蛙比较懒惰,噪音大的环境肯定也不行,青蛙养殖前景管理上做不到防好四病、勤换水、除草、消毒也不行;

  三是收益大,就以价格最低的时候5元一斤算,一斤人工就算1.5元,每斤也有1.5元的利润。

  保守估计一亩的收益都在万元以上,这样的项目在农村很难找到。青蛙俗称“团鸡”,青蛙养殖前景被誉为庄稼的“卫士”。据科研部门研究观察,青蛙是30多种农作物害虫的天敌,一只成蛙每天可捕食害虫100只左右。在国内将野生列为禁捕对象,以利用其捕食农作物害虫青蛙养殖前景,保护天敌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如用于食用,其肉味美鲜嫩,营养丰富;雌蛙输卵管及卵膜有补虚退热、养肺益肾等功效,是老、弱、病、幼者的滋补强壮剂。

  广西、浙江、江西等省农户试用稻田养蛙,亩产高达1000公斤左右,产值2000元上下。青蛙养殖前景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于肉可换外汇30美元,且货源奇缺。因此,养殖也可出口创汇。 近年来,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满足城乡人民食用之需,这一兴新养殖业正在兴起。青蛙养殖前景湖南省汉寿县特种水产研究所已向各地1000多个单位及专业户提供种蛙、幼蛙、蝌蚪150万只,推动了人工饲养青竖的发展,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缓和了滥捕野生蛙的倾向。

  20I3年今日农经稻田套养青蛙

  养青蛙致富案例:回乡创业“青蛙王子”的致富路

  王理是湖南省沅江市茶盘洲镇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伢子,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南下广东创业,小有成就后毅然回乡养殖青蛙。几年来,他在“青蛙王国”里走出了一条致富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青蛙王子”。不久前,王理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

  1985年4月,我出生于湖南省沅江市茶盘洲镇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小时候,我看到勤劳的乡亲们上山下田,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却填不饱肚皮时,便 暗暗在心中立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我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精心设计:读书,上大学,进军城市。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6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省财经学院。大学毕业后,我立即随着就业的大军南下广州寻找工作。

  广州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只要你有梦想,希望就像太阳,每天都会在东方升起。很快,我有了自己的选择:一边在广州市一家外企工作,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在广州大学城附近做点小生意,就这样持续了半年时间后,我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万元。

  就在我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的时候,家庭的一场变故却改变了我原本规划好的生活。

  辞掉高薪工作回乡养青蛙

  那一年,父亲投资失败,几乎耗尽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而原本开朗热情的父亲也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郁郁寡欢。为了让父亲重新振作起来,我决定给他找点事做。

  于是,每天下班后,我都会去市场转悠,看看有什么可以投资的小本生意。很快,我发现市场出售的青蛙不但销量大,而且价格还不低。我想,自己的老家地 处洞庭湖畔,水域辽阔,如果能在老家建一个青蛙养殖基地那该多好啊!既可以抚慰父亲受伤的心灵,还可以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真是两全其美!我立即开始调 查,并发现自己的老家很适合青蛙的养殖。随后,我又在网上查阅了大量政策、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信息。得到的答案是:养殖青蛙,政策允许,并大有可为。 2010年1月,我辞去了当时月薪6000元的工作,带着自己辛辛苦苦积蓄的5万元回到老家沅江市茶盘洲镇,准备和父亲一起搞青蛙规模养殖。

  听说我要放弃城市的工作回乡养青蛙,我的母亲极力反对,我的叔叔婶婶们甚至专门组织了一支“反对亲友团”来跟我“谈判”。家里的“反对派”势力强大,偏偏这个时候又节外生枝,我谈了3年的女友知道我要回农村养青蛙,也提出和我分手。这时的我已经是内外受敌,单兵作战了。

  面对村民的讥讽和亲友的劝解,面对女友的毅然离去,我却更加坚定了信心,发誓一定要做出点样子来给他们看看。

  初涉养殖,不断攻克难关

  2010年2月,共双茶垸风寒水冷。在众人的反对声中,我东拼西借筹措了20万元资金,在茶盘洲承包了26亩地做青蛙养殖基地。同时,我建设了硬底化蛙池、搭建大棚,创办了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养蛙场,准备进行科学养殖。

  养殖场建好后,我立刻买回了青蛙种苗,开始养殖青蛙。初期,我和父亲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遇到技术方面的难题,我就利用远程 教育上网查询信息,通过网络向全国养殖专家咨询,几个月时间就写出超过30万字的养殖笔记。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沅江当地水土气候 的青蛙养殖技术。

  产卵是青蛙养殖的关键。孵化阶段,我干脆把床铺搬到池边,一个晚上要起来观察好几遍。那些不为人懂的铿锵蛙语,那些为了繁衍而相抱七日不弃不离的青蛙爱情童话,那些青蛙们在月光下悄然出击扑蛾的精彩,都让我心旌激荡。

  然而,对于初次养青蛙的我,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青蛙家族是“一夫一妻”制,青蛙抱对以后,一般可以产下两三千枚卵,卵自然孵化成小蝌蚪。而就 在蝌蚪长后腿的过程中,有90%会死于非命。刚开始一段时间,我不知所措。为解决这一难题,我每天都蹲在池边观察。记不清多少清晨和夜晚,用了大量时间观 察从产卵到成蛙的全过程,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我最终发现了这些蝌蚪死亡的原因,将成活率提升到了80%以上。

  为解决青蛙饲料问题,我利用诱蛾灯把稻田里的小昆虫吸引到蛙池边,让青蛙们有了自己的天然食堂。此举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还为周边的农田除了害。

  20I3年今日农经稻田套养青蛙

  重庆梁平邓久万养殖青蛙 收入达30多万

  水渠交错,阡陌纵横,在梁平区龙门镇拱桥村七组的一方田野里传来阵阵蛙声,一只只身披绿衣、头大眼圆、活泼机警的青蛙“呱呱呱”叫着,和着蝉鸣鸟叫,演奏着一支天然交响曲,闻觉有人到访便迅速扎进水中,只留下身后一波涟漪。

  “可别小看了这些青蛙,聪明得很,有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就察觉到了。”说话的正是这一片青蛙养殖基地的负责人邓久万,一个看起来质朴实诚、踏实稳重的中年男子,当谈到自己的青蛙,这个看似不善言辞的男子打开了“话匣子”。

  关注农经嗅商机

  邓久万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从小就在田间地头看到青蛙,到田里捉青蛙可以说是一种童年乐趣,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些曾经在他看来不起眼、随处可见的青蛙倒成了他如今致富的法宝。

  “前些年在深圳打工,日子过得勉勉强强,因为老婆生病,孩子面临升学,就选择回到了家乡。”邓久万说道。

  回到家不能闲着,邓久万想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日子虽然能支撑生活,但却不能带来太大的收入,妻子看病、两个孩子上学都需要开支,于是邓久万就想着另寻门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电视上一档农经栏目看到养殖青蛙很有赚头,便立马对养青蛙提起了兴趣,在考察、了解后,发现重庆市场潜力巨大。

  “青蛙比牛蛙口感好,肉质鲜美,在餐桌上越来越受欢迎,价格也高。但是野生青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认准了养青蛙这条路子,2015年,邓久万来到湖南,找到电视上看到的青蛙养殖户,跟他学起了养殖技术。

  经过半年的学习,邓久万带着自己学到的养殖技术回到龙门镇拱桥村,拿出打工的积蓄,购进30万只黑斑蛙蝌蚪,办起了一个规模3亩地的青蛙养殖基地。

  “认准了一件事情就去干,成不成功都是后话,既然开始了就要做好。”邓久万说。

  摸索技术辟出路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养殖青蛙并没有邓久万想象的顺利。虽然学习了养殖技术,但是当自己独自操作时,由于经验不足,邓久万花钱购买的万只蝌蚪还没有长成幼蛙,就损失了一大片。

  在养青蛙这一行流行这样一句话,“10个养青蛙的8个都会失败”,可见养青蛙并非易事。虽然蝌蚪的死亡给了邓久万不小的打击,但是倔强的邓久万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既然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干到底,要通过努力,把它做成功。

  “养殖业种植业本来就是风吹日晒、早出晚归的活,不管多辛苦,既然开始了就不能中途而废。”邓久万凭着这份坚持与信念,继续投入到青蛙养殖中。

  有过了上一次的损失和教训,这一次邓久万全身心投入,总结失败的原因,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向其他养殖户讨经验,反复摸索养殖经验。他每天至少观察青蛙三个小时,不断做记录,从蝌蚪开始,研究它们的习性、消化、疾病情况。对待这些青蛙,比照顾自己还细致。

  “青蛙是两栖动物,蝌蚪在水里用鳃呼吸,变成青蛙之后就是肺呼吸。”邓久万介绍道,而从蝌蚪到到青蛙的转变期,是死亡率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青蛙怕晒、体质弱,并且还不知道怎样上岸到投食台觅食。针对这些特质,邓久万在反复琢磨、专研之后,开始“对症下药”。

  不能晒太阳,就在水田四周种上遮荫植被;体质弱就加强照看、注意饲养;不会到投食台吃食,就利用青蛙吃活物的原理设计投食台,引诱它们上岸觅食;为防止鸟、蛇等天敌,就编织出“天罗地网”,为青蛙撑起“保护伞”。

  靠着自己的努力,邓久万渐渐总结出了养蛙的心得,养殖之路越来越顺畅。2016年2月,邓久万开始大规模养殖青蛙,2016年10月,他卖出的第一批青蛙,收货了2万多元,赚得了养殖的第一桶金。

  效益农业谋发展

  “昨天我和工人们一起抓了500斤左右的青蛙,今天早上一早,重庆下来的商贩就拉着走了,商贩说明天他还要过来拉。”邓久万一边介绍着基地青蛙的销售,一边提着饲料往投食台走去,只见他熟练地将饲料撒在投食台上,一颗颗饲料在食台上滚动着。

  “不要发出动静,等一会青蛙就去吃食了。”邓久万小声的说道,果不其然,一只只青蛙陆续浮出视线,前往投食台,不一会每个投石台上都挤满了觅食的青蛙,密密麻麻一大片。看着成群觅食的青蛙,邓久万的心里乐开了花。

  “青蛙市场行情很好,销路畅通,重庆很多餐馆都是提前预定,然后上门收购。特别是节假日,供不应求。今年预计产量1500多斤,收入能达30多万。”邓久万说。

  如今的邓久万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饲养青蛙的方法,养殖之路越走越宽,养殖规模也从最初的3亩发展到了如今的30余亩,下一步他还将流转土地,扩大养殖规模,发展稻田养殖,并尝试着在青蛙中套养一些黄鳝或者鱼,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农夫。

  夏天的夜里,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美妙悦耳的催眠曲。邓久万躺在床上,听着屋外起伏的蛙声入眠,很是安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ongcunchuangye/60716.html

《20I3年今日农经稻田套养青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