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

土蜂养殖 土蜂养殖土蜂越冬养殖技术

|

【www.dagaqi.com--农村创业】

土蜂养殖土蜂越冬养殖技术
土蜂养殖 第一篇

  [科技苑]土蜂越冬有三险(20120224)

  土蜂酿的蜜,蜂农一年才取一回,由于它的各种营养成份极为丰富,所以土蜂蜜被称为蜜中极品。但进入冬季后, 土蜂就要冬眠越冬,来年春季再开始忙碌采蜜了。这时,如果不能为土蜂创造舒适的越冬环境,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咱们就很可能见不到有多少土蜂飞出蜂巢去采蜜,更严重的还会发现,有的蜂巢里,全部的土蜂不翼而飞。出现这些情况,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土蜂养殖技术要点: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土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土蜂的强群是从土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土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土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土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土蜂养殖赚大钱
土蜂养殖 第二篇

  野山蜂也叫土蜂,是中国最古老的蜂种,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生存史。它们主要生活在雨水较多空气湿润蜜粉源植物较多的山区,它们擅长采食零星的花园。本期节目介绍了野山蜂的养殖过程和养殖环境。(理财在线 2010-07-06)

  联系方式:罗贵春 联系其子罗庆    13648136381

  了解野山蜂:

  我国中华蜂,俗称土蜂。土蜂蜜是土蜂采集高寒森林野山花蜜充分酿制而成的蜂蜜。蜜色泽深、口味独特、香甜味浓,含有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本草纲目》中记述其对人体健康价值高,是药引的首选蜜,堪称“蜜中精品”,也由于酿蜜周期长、蜜源稀少被誉为“蜜之珍品”。其蜜色泽金黄、口味独特、纯净无杂,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酶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润肠、润肺、解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通常我们所说的蜂蜜,即普通蜂蜜产自洋蜂(又称家蜂,蜂种来自国外)。其实洋蜂蜜就是早期从国外引进的西洋蜂种采集的蜂蜜,最为有名的为意蜂,也是国内目前蜂群的一个最主要的品种,由于不同时期采集的花蜜成分不同,所以又可分为椴树密,槐树蜜,荆条花蜜,天麻蜜等。由于产蜜周期短,所以蜂蜜浓度都很低,品质营养成分远不如中华蜂蜜。

   我国的一些传统地方蜂种名优,诸如西北花蜂、北方小蜂等。黑蜂,中华蜂等。但从目前各地所养蜂种看,我国地方名优蜂种都处于数量稀少的危险边缘,有些则已达濒危状态。近年地方政府认识到中华蜂蜜的价值,逐渐画出了中华蜂保护区,所以在不久将来,人们将能享用到真正的中华蜂蜜。

   土蜂蜜的药用价值是夏天解暑、降温、保健的上等保健品。 是老人、女士、小孩最好的保健品、美容品。

  养殖土蜂效益高,前景好:

  近几年,浙江磐安县农民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越、蜜源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依靠土蜂饲养增收的新途径。据了解,与意蜂相比,土蜂饲养具有以下优越性:

  一是无需投入大量成本和强壮劳动力进行转地饲养;

  二是土蜂抗御低温等自然灾害能力强,风险小;

  三是几乎不占用任何田地,适合我县山区定地或小转地饲养,管理方便,不影响农民其它的农业生产,是一项很好地副业;

  四是土蜂酿蜜周期长,蜂蜜尤为细腻,品质好,价格高,市场价格每斤40-50元。

  到目前为止,浙江磐安县的土蜂饲养户已达420多户,年饲养量8700多群,按每群年产蜂蜜20斤计算,土蜂蜜年收入达780多万元,加上全县的20多户意蜂养殖户饲养的3600多群意蜂,我县蜜蜂年饲养收入达1000多万元。

  

土蜂养殖效益高
土蜂养殖 第三篇

  [每日农经]探秘土蜂蜜(20111205)

  只要提到养蜂,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一个词,叫“追花夺蜜”。意思是,大片的花源在哪里,养蜂人就必须把蜂箱搬到哪里,一年四季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在浙江江山、福建三明等地,却有一些养蜂人可以在自家门口的山上养蜂,不用四处奔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些养殖户养殖的蜜蜂品种是土蜂。土蜂是中华蜜蜂的俗称,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这种蜜蜂的特点是偏爱山上的野花,主要采集零星的蜜源,养蜂人不需要大转地放养,只要选择蜜源植物生长良好的山区,就可以进行定点养蜂,而且所生产的蜂蜜市场售价是常见蜜蜂品种意蜂蜂蜜的一倍以上。那么养殖土蜂在养殖方式上究竟有什么特点?如何顺利地取蜜?土蜂采集的野花蜜和我们常见的蜂蜜在外观和营养上有有什么不同?价位为什么那么高?养殖户能取得怎样的土蜂养殖? 据了解,在浙江江山,蜜蜂产业带来的年产值达十几个亿之多,其中土蜂养殖带来的效益一年有两亿多元。

  相关新闻:

  据蒋樟根介绍,他放养土蜂至今已有20多年,以前都是在山上的悬崖峭壁间,每逢采收蜂蜜时来回很不方便。随着年岁的渐增,上山越加不便了,于是便尝试在自家的墙壁上放养土蜂。一般一桶蜂巢一年下来,可以再发展二三桶土蜂,每桶土蜂一般可以采蜜15—20斤,因此在墙壁上放养一桶土蜂,就可以增加200元的收入。如今老蒋家里所养的30多桶土蜂,土蜂养殖效益挺高,到年底至少可带来近万元的净收入。

  “养蜂不见得一定要‘洋种’,关键看效益。现在,我们养的野生土蜂就比意大利蜂养殖效益好。”这是江西省万安县枧头镇建村富坑口养殖专业户肖文芳的经验之谈。如今,他的土蜂养殖规模已由几年前的两三箱发展到80箱,年纯收入近3万元,。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
土蜂养殖 第四篇

中华蜜蜂冬季管理要点

中华蜜蜂,又称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其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每日外出采集的时间比意大利蜂多2—3小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

蜜蜂冬季管理

1.培育适龄越冬蜂

所谓适龄越冬蜂,是指没有参加过采集活动和进行过排泄飞行的工蜂。蜂群中适龄越冬蜂多,则越冬安全,饲料消耗少,来春群势发展快;反之,则越冬困难,工蜂提前死亡, 春季繁殖也缓慢。

培育适龄越冬蜂,要在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的初期着手进行。可用新王替换产卵差的老王,在大流蜜期要采去子脾上的贮蜜,选用适合产卵的新脾等办法,尽量扩大产卵区。流蜜结束时,抽出多余的蜜脾,适当补给空脾,保持蜂脾相

称,加强巢内保温和奖励饲养,促进蜂王产卵。但气温较低时要控制蜂王产卵,因气温低,后期出的工蜂没能进行排泄飞行,对越冬不利。为了能保证越冬的群势,可以把2~3个弱群同箱饲养,越冬前选留一个蜂王合并蜂群,这样看起来是蜂群数少了,但能使越冬群势增强,来春发展快,人工分蜂早,也能更快地发展蜂群。

2.贮备越冬饲料

选留封盖蜜脾是秋季管理的一个主要工作,因为越冬前临时喂给蜜汁或糖浆会增加蜜蜂工作负担,如蜜脾来不及封盖,冬季容易变质,造成蜜蜂下痢。有经验的养蜂人员是在全年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第一次取蜜时,选留四五个巢脾平整、无雄蜂房由繁殖过几代蜂的巢脾,放在继箱的边上,并扩大蜂路,到第二次取蜜时这些蜜脾都已封盖,可以提出来存放。一次留不足的可在第二次再留,留蜜脾的数量视蜂群越冬期的长短而定,一般每框越冬蜂留一个蜜脾,严寒地区可多留,冬季转地到南方的蜂场可少留。越冬饲料蜜脾要保存好,放在凉爽通风的地方,为防止巢虫危害,可用硫磺等 药物熏杀,方法是每个继箱放8个蜜脾,几个继箱放在空巢箱上,箱内点燃硫磺,关严巢门,最上面继箱上盖好纱盖和大盖,各箱间缝隙糊严。也可将几个存蜜脾的继箱放在一个强群上,让这个群蜂保管,直到越冬时使用。如因故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未能留到或留足越冬饲料,应在蜂王接近停止产卵前,突击用浓度大的糖浆(2份糖、1 份水)或蜜汁(10

份蜜、1份水),三四天内把蜂群喂足,待蜜脾封盖后抽出或直接留在巢内作越冬饲料。

3.治螨防病

秋季蜂群子脾迅速减少,而蜂螨的数量却大量增加,为了保证蜂群安全越冬,治螨应在培育越冬蜂前开始。治螨时可将封盖子脾调入别群,封盖子脾出房后,进行同样的熏治。在蜂王停止产卵、封盖子脾大部分出房后治螨效果更好,秋季在奖励饲喂和补喂饲料时加入抗菌素、磺胺类等药物,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贮藏巢脾

秋季从蜂群中抽出的巢脾,要用刮刀刮净巢脾上的蜂胶和蜡屑,用快刀削平突起的房壁,再用5%的新洁而灭水溶液喷雾消毒,待药液风干后存放,妥善保管。贮藏巢脾一般用继箱,每箱放8个,根据巢脾质量好坏,将蜜脾、半蜜脾、粉脾、空脾、半成脾等分别存放,蜜蜂贮藏前用硫磺或二硫化碳熏蒸二三次。用硫磺熏蒸的,每10个巢脾用充分燃烧的硫磺3~5克,每次熏4小时,有条件的可建结构密闭、便于熏蒸和防鼠的贮藏室,室内设放巢脾的架子,能有紫外线消毒设备则更好。

5.做好防止盗蜂等其他管理工作

秋季,特别是深秋,蜜源缺乏,比较容易发生盗蜂,治螨不当也易发生盗蜂,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另外遇到低温要注意巢内保温,适当缩小巢门,保持蜂数适当密集。

胡蜂养殖技术
土蜂养殖 第五篇

胡蜂养殖技术第一步 发布时间:2015/12/10 | 浏览次数:10324 | 来源:admin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胡蜂养殖技术可谓难上加难,这第一步关系一年的收获,而且环环相扣,一步失误满盘皆输。闲言少叙,下面介绍黄氏蜂业养殖技术的第一步:人工引导胡蜂交配。

1.每年9月底10月初,首先用倒须笼收取工蜂,大约收取整个蜂巢的80%至90%,将蜂群分离出雄蜂和雌蜂,然后打开蜂巢收取雄蜂和雌蜂,分别放到交配棚中用蛋白质与维生素混合而成的饲料进行喂养,一直要喂养到各自性成熟交配结束为止。

2.胡蜂交配:蜂种交配前应注意营养配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一定要充足。雄蜂与雌蜂交配结束后,即时人工将其移入到越冬棚。胡蜂交配时间长达10分钟以上。移入越冬棚后,越冬棚内的食槽要准备好充足的饲料。这期间雄蜂与雌蜂有可能进行第二次交配。雄蜂交配结束后即自然死亡。交配后的雌蜂这时已经成为准蜂王,将在这里度过寒冬。

3.今年截止11月15日,黄氏蜂业已经圆满完成蜂种交配工作,目前收获已经交配的蜂王超过10万,后续蜂王越冬已经开始,需要学习蜂王越冬技术的学员朋友现在可以到

黄氏蜂业公司总部报名了,同时现在开始对需要购买蜂种的养蜂人士接受预定,详情请咨询在线客服

黄国忠这位只上过3年小学的山里汉子,凭着与生俱来的一股韧劲痴迷于蜂,经过30余年的不懈探索,成功地破译了人工驯养胡蜂的“密码”,把论文写在青山碧水间,将驯养胡蜂做成了年产值逾百万元、带领山民养蜂致富的产业。这位“土专家”的科研成果让“学院派”的专家们感叹。让我们循着他的人生“蜂迹”去探奇、去寻访——“蜂王”黄国忠

仲秋时节,走进龙陵县龙山镇尹兆场村村民黄国忠的养蜂园,可见一包包“篮球”或“面盆”般大小的蜂巢参差错落地挂在树林中,一群群胡蜂有的在林中觅食,有的在花间嬉戏,有的围着蜂包(巢)游弋护卫家园,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这里日照充足,林茂竹丰,山花烂漫,清溪潺潺,空气清新,是畜禽养殖的风水宝地。铁纱围护的交配室里,黄国忠正在放飞种(雌)蜂,20多平方米的室内一群群翻飞的蜂子奏着鸣笛腾起小小的气浪,我略有几丝惊悚,就怕蜂群冲破樊笼向我扑来。让人惊奇的是,翻飞的蜂子围着黄国忠团团旋转做俯冲状,有几只蜂子落在他的面颊上,只见他岿然不动,他小心翼翼地退到门口,然后用竹筷轻轻地将面颊的种蜂挟住放回室内,动作干净利落。“蜂子怎么不蛰你,

你一定有独门‘秘笈’?”我费解地问。“蜂子怕蒿子味,每次靠近蜂巢前用蒿草熏一熏身子,这法子,这里的农民都懂。一般情况下我不用蒿子熏身,蜂子不蜇我,我了解掌握蜂子的生活习性,种(雌)蜂虽然有毒针,只要不碰它,它不会主动进攻你。再说我相信心灵感应,我常年伺弄蜂子,它们已经把我当做蜂族的一员了,邻里乡亲都称我为‘蜂皇’,管着‘蜂王’(雌蜂)呢!”他的眼里充满着自得与满足。 黄国忠介绍,蜂族里等级森严、主仆分明,有三个级别:蜂王(雌蜂、有毒针)专门生儿育女,雄蜂(没有毒针)不蜇人,与雌蜂交配完成使命后自然死亡,工作蜂(有毒针)承担着筑巢、觅食和看家护院等重任,大部分工作蜂能活到每年冬季来临前自然死亡,蜂子难于抵御冬天的寒冷。蜂蛹除少部分蜕变成蜂,大部分作为舌尖上的美味被消费了。一包(窝)每年每窝胡蜂产值为1800元、土蜂达2700多元,蜂毒(蜂针排出的分泌物)被誉为“生物黄金”每克900元,是生产治癌、心脑血管等病特效药的重要原料。2012年,黄国忠养的土蜂最大的一窝重160.2市斤,每市斤售价170元,收入2.72万余元。

央视10频道、7频道以“驯养‘杀人蜂’”、“蜂口夺金”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黄国忠名播大江南北,许多农民和养蜂爱好者纷纷来电来函索要技术资料,于是,黄国忠顺势而谋,开办了人工驯养胡蜂技术培训班,把多年积累的

驯养蜂子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悉心向学员养蜂传授技术。每期培训班7-10天,学习怎样收集蜂王、怎样配种、如何过冬等课程,以实作为主,并向学员或养蜂人出售种蜂,每只交配好没有过冬的土蜂50元、胡蜂20元,度过冬眠期的土蜂每只200元、胡蜂50元,每小窝有10只以上,30只以下工作蜂的土蜂每窝2000元、胡蜂300元-500元,学员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2013年以来,已培训结业了1300多人。去年实现经营收入130多万元。

今年43岁的庄户子弟黄国忠,幼年生性不安份特别顽皮,是寨子里的“孩子王”,少不更事的他常年带领着一群山里娃上树掏鸟窝瞄蜂子,河沟里提鱼捞虾,果园里“偷”梨“盗”桃,常常让父母给邻里乡亲陪不是。父亲黄春有是十里八乡闻名的“瞄蜂人”,每年在山里瞄到的土蜂、胡蜂、蜜蜂达几十窝,把蜂蛹、蜂蜜拿到集市出售补贴家用,日子过得滋润。在父亲耳濡目染下对蜂特别痴迷,有时观察蜜蜂花朵里采蜜、土蜂捕捉昆虫、胡蜂衔木筑巢、蜂蛹破茧成蜂,一看就是很长时间,常常被蜇得鼻青脸肿,有时甚至忘了吃饭。一次父亲考他:“忠儿,你说一说一窝蜂子中有几个类型,他们的区别是什么?”“爹,您考不倒我!一窝蜂子里有公蜂,没有毒针不蜇人;有母蜂,有毒针会蜇人;长工蜂,有毒针也会蜇人。它们的区别是,母蜂个头大、公蜂个头小、长工蜂屁股圆。”“这娃书念不进,说起蜂子头头是道,龙

有龙路,蛇有蛇路,瞄蜂也是条生财路,就跟着我瞄蜂吧。”。10岁的黄国忠辍学当上了瞄蜂专业户。在父亲耳提面命指导下,黄国忠瞄蜂技能大有长进,收入多多,心情不错。但是,黄国忠并不满足于“蜂口夺金”的小富,决心要探索人工驯养胡蜂的路子,变夺金为育金。发展驯养胡蜂的核心技术是让蜂王(雌蜂)安全过冬,多年来这个命题一直困扰着科技工作者和养蜂人,他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踏上求索之旅。有道是:痴于书者文必功,痴于艺者技必精。识字不多的黄国忠随身携带着1个小笔记本和笔,随时将对蜂子的观察和发现记在本上,碰到不会写的字就用自创的符号替代,他用红油漆点在试验蜂身上观察其生活习性,从中找出其生活规律。无论是晴天雨天,还是严冬酷暑,一直坚持不懈。在野外为防止蚊虫叮咬就穿上自制的10多斤重的防护服,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衣服被汗水浸透了拎得出水,为了跟踪迁徙的蜂子,有时没日没夜地在山野里奔波,风餐露宿,地当床天做被,饱一顿饥一餐,没有一句怨言。2010年,黄国忠摸索总结出了让蜂王平安过冬的经验付诸实践,使人工驯养胡(土)蜂成为现实。这年黄国忠驯养蜂王3000多只,安全过冬率达96%。为了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黄国忠把养蜂规模扩大到370窝,2012年达到517窝,2013年成立了龙陵县黄氏胡蜂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和胡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69户,养殖胡(土)蜂700多窝,带动群众

土蜂蜜与意蜂蜜有什么区别
土蜂养殖 第六篇

土蜂蜜与意蜂蜜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什么是土蜂(中华蜂),什么是意蜂。这两个蜂种有什么不同。

土蜂(中华蜂):土蜂也就是中蜂,我国自有的蜂种,个体小,背部黑、行动敏捷,适应性强,适合山区饲养。 它们生活在蜜源植物丰富的密林中,以树花蜜为主,对农药过敏且抗病力强,几乎不用药,因此它的产品土蜂蜜也就成了养生保健的佳品。但缺点是产量低且不产王浆花粉,效益极低,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土蜂养殖户逐年减少。 意蜂:意蜂是外来蜂种,来源于意大利,个体大,背部黄,适应性差,易发病,需要人工饲养。采的蜜花种单一,比如洋槐蜜、枣花蜜、油菜花蜜。。。都属于意蜂蜜。特点是经济效益高,市面上卖的蜜多是意蜂蜜.

第一:土蜂与意蜂的摆放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通过下面的图片就可以很清楚的区分,那是意蜂、那是土蜂。

下面两张图是意蜂蜂厂的摆放:土蜂养殖

下面两张图是现代活框养殖土蜂的摆放:

从上面的图片就能很明显的区分,意蜂摆放的都是比较密集的,而土蜂(中华蜂)摆放都是比较散的,这也是因为土蜂的野性比较强,如果摆放的太密,它们之间就会相互争斗。但只也是土蜂(中华蜂)在养殖极少用药物。

而意蜂都是大规模的饲养,再加上它的摆放比较密集。所以一般都要

不定时的使用药物。

而土蜂(中华蜂)的适应强、抗能力强,所以不几乎不用药。 第二:土蜂(中华蜂)和意蜂对蜜源的要求也是有区别的: 意蜂采蜜只能在大片范围开花的地方,一旦花季过去,无蜜可采,养蜂人就只能将蜂场迁移,并且为了不让蜜蜂饿死,中间还要给蜜蜂喂白糖。

土蜂之所以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是因为土蜂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从早春开始,一直到初冬时分,每个季节都会有不同的植物开花,土蜂都可以去采蜜,这也就不用担心土蜂蜜源断掉的问题。而且由于土蜂嗅觉灵敏,它对那些稀疏零星的蜜源也善加利用,养蜂人完全可以留下足够的蜂蜜供蜂群过冬。

从自然习性上看,“意蜂”喜欢的是成规模的大蜜源,像山区里的灌木等零星蜜源并不“感冒”,且需要在12摄氏度以上才可出巢。对于华北地区特别是山东地区来说,像早春的很多植物,“意蜂”难以采集花粉。而“中蜂”并无此要求,只要气温达到6摄氏度以上就可出来采蜜。

第三:土蜂蜜与意蜂蜜对比:

1、闻也就是香味:中蜂采取鼓风排气散热,意蜂采取吸风散热,所以中蜂蜜保留了更多的花蜜香味。所以吃的时候让人感觉口感更好。

2、结晶和色泽上看:土蜂蜜结晶后颗粒细微,细如脂,润如奶油,而意蜂蜜结晶时有较大的可见颗粒物。

下面是两种蜂蜜的结晶图(第一张图是土蜂蜜的结晶图,第二张是意蜂蜜的结晶图):

中华蜂科技养殖及蜂蜜产品研发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土蜂养殖 第七篇

土蜂养殖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泰顺县峰门乡境内绝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境内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优越,2007年被评为市级生态乡,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全乡现有林地面积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400多种蜜源植物。泰顺县境属于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皆有野花盛开,各种花蜜、花粉都可利用,且其质量上乘,无污染,是中华蜂的天然养殖基地。

峰门乡农民素有养土蜂的传统,但存在品种良种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泰顺县峰门乡人民政府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欠发达乡镇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指示,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增效为目标,特立此项,积极推动全乡养蜂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项目依托峰门乡丰富的蜜粉资源,采取营造和保护蜜源生态、实施产品监测等综合性措施,开发绿色蜂系列产品,加工生产保健品,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峰门乡植物资源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华蜜蜂原产于中国,也叫土蜂,简称中蜂或中华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我国境内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山区。按文献记载,我国养蜂约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是由于长期局限于老法饲养,生产力未能获得解放。 近年来,由于毁林造田、滥施农药、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中蜂生存危机。除此而外,自20 世纪初引进西方蜜蜂种后,由于西方蜜蜂的竞争,导致中华蜜蜂分布区和数量减少75%以上。科研人员指出目前引入的意蜂是对中蜂最大的威胁。意蜂个体比中华蜜蜂大,且单群群势及养蜂场的规模都大大强于中蜂,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在蜜源植物匮乏时,意蜂和中蜂同场(2公里区域内)经常盗蜂四起,中蜂损失惨重。

意蜂来源于欧州意大利,个体大,背部黄,易饲养,繁殖快,产量高。意蜂产蜜能力强,生产王浆的能力强,是蜜浆兼产型的理想品种,而且也是花粉生产的理想品种,还可用其进行蜂胶生产。正因为如此,意蜂的饲养范围早已远远超出了原产地,成为受到普遍欢迎的世界性品种。现在我国商业养蜂90%以上是养意蜂。

与中蜂相比,意蜂也有其缺点,比如适应性差,抗病力较弱,饲料消耗量大,对零星蜜粉源的利用能力较差。中蜂的优点还在于:1,中蜂为土生土长蜂种,既耐寒又耐热。在天然

树洞里能度过-30℃至-40℃的严冬,在10℃的气温下就可出巢飞翔采集,在气温40℃时,还能照常采集、造脾和繁殖。 2,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中蜂嗅觉灵敏、勤劳,在外界有少数零星蜜源开花时,它便能采集,维持蜂群正常繁殖。在同样情况下,意蜂蜂群就需要补充饲喂,否则就会处于饥饿状态。3,中蜂飞行灵活,不易被胡蜂、燕子、麻雀、蜻蜓等捕食。在山区胡蜂很多时,中蜂也可以活得很好。中蜂有天然的抗螨和抗美洲幼虫病的能力。4,中蜂造脾能力强。不用巢础也能造出整齐的工蜂巢脾,并且蜂群造脾速度快,蜡质好,色泽洁白,熔点高。5,中蜂是《本草纲目》记述的药引的首选蜜。中蜂蜜香味更浓,含有更为齐全的花种物质、矿物质、氨基酸等等,所以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就比意蜂蜜更高。6,由于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而产量较低,所以中蜂蜜比意蜂蜜价格相对要高。

除此之外,中蜂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西方蜜蜂和其他昆虫不可代替的。几千万年来中华蜜蜂生息在中国的大地上,是我国各种被子植物的主要传粉昆虫。在与植物长期的互相适应过程中共同进化,形成了中国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同时也塑造了当今的中华蜜蜂种群。研究表明,西方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不能代替中蜂的生态作用,

三.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

3.1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

1,建设养殖基地,扩大中华蜂养殖规模。

2,进行中华蜜蜂的品种选育及改良。

3,进行中华蜜蜂易发病的综合防治。

4. 引进蜂蜜深加工生产线,进行蜂蜜等产品加工生产。

5. 进行研究开发,掌握蜂王浆、蜂花粉、蜂蜡和蜂胶等其他蜂产品加工工艺。

土蜂养殖

3.2 技术关键

1,日常管理技术

要养好中蜂, 须把传统技术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掌握中蜂的生活、生产规律, 根据当地蜜粉源、气候、雨量情况, 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2,活框饲养技术

土法饲养指巢脾一端固定在附着物上,不能随意检查和管理。此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蜂优势的发挥,一年仅能取l-2次蜂蜜,经济效益差,而活框饲养法就是改变巢脾固定方式,使其能够在箱内任意移动并且采用人工巢脾,可以随时检查和管理。实行这种新的饲养,可以随时了解蜂群的实际情况,在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行活框饲养技术是标准化技术的根本要求。 3,春繁强群技术

养蜂一年四季在于春,春繁管理是关键。早春有强群,全年丰收有希望。强群在生产、抗病、抗盗、抗敌害、抗逆等方面优势土蜂养殖

明显。中蜂养强要综合多种措施和方法。多王多箱体(即多王多群同箱) 是中蜂养强的重要方法之一。

4,蜂群治螨技术

蜂螨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虫害之一,它严重危害蜂群,影响生产,给蜂场带来巨大的损失。为减少螨害损失,治螨工作四季要抓紧。大小蜂螨要用两种方法分别治疗。

5,蜜蜂越冬技术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在一年中,蜜蜂的生活是随着季节的交替而发生变化的,冬季饲养管理是关系到蜂群越冬成败的关键所在。在越冬期中蜂依靠群体产生的温度来渡过严寒的冬天。中蜂的冬季饲养管理是为来年春季繁殖和夺取蜂蜜丰收作准备的,因此,保证蜂群安全越冬显得十分重要。

6、蜂产品加工技术

蜂产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药理功能。蜂产品加工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对蜂产品只为了达到改善品质,方便贮运与使用等的基本要求的加工称之为蜂产品初加工,对蜂产品不但要达到初加工的要求外,还要达到扩大应用范围,增强应用效果,提高使用价值等更高要求的加工过程,称之蜂产品深加工。

四.预期目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知识产权申请情况、应用前景)

漫说中蜂土养法
土蜂养殖 第八篇

漫说中蜂土养法

本帖最后由 最新王中王 于 2011-11-28 10:46 编辑土蜂养殖

谈到中蜂的饲养和管理,传统的毁巢取蜜法备受诟病,一直被视为落后和不科学的典型行为。一些崇尚科学养蜂” 的人更断言:活框养蜂、不毁巢取蜜是中蜂产业的未来,毁巢取蜜一定会被淘汰。然而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作为一项古老的蜂蜜生产方式,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传统的毁巢取蜜法不但合理、实用, 而且相当科学,经得起现代科学的论证与考量。中国最早的蜜蜂规模化饲养,据我考证,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在东汉n,l-期。规模化饲养的创始人是民间高人姜岐。他的蜂场规模有多大不见文字记载,但从“教授者满天下,营业者三百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 的叙述上看,姜岐本人养蜂的数量和他的“养蜂联合体” 规模,都不次于现在的专业养蜂个体户和“公司加农户” 式的蜂业联合体规模。在谈到中国的养蜂史时,关于世界上最早的规模化生产的创始这一点,显然被疏忽了,这很不应该。为什么?因为我们疏忽了这一点, 就误读了中国传统的养蜂技术和蜂产品生产技术, 而正

是这种误读,导致中国的中蜂饲养背离优秀的传统生产方式而进入异

途和歧途。近几十年来,正是这种对传统的误读和背叛,给中蜂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姜岐养中蜂规模大、效益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名满天下,从者如云。那么,他恃重的是怎样的养蜂方法呢?他的方法失传了吗?如果没失传,为什么直到目前,我们的中蜂养殖依然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没有一种称得上有普世意义的中蜂养殖法?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经过千百次的自我思辨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相对客观的认识。我认为:书上所说的姜岐的事迹真实可信,姜歧使用的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典型的传统养蜂法,这种传统养殖法至今在民间仍在沿用。陕西岐山、麟游等地的民间养蜂方法就是古老传统养蜂法的活化石。2008年前后,我有幸在陕西省岐山与麟游交界的山区,见识了当地中蜂的饲养方式。土洞养蜂、空巢诱蜂、剿巢取蜜,是该地区养蜂的基本模式。 该地区的人们采用土洞置蜂,方法是在土墙上挖一个洞,洞口用土坯堵起来再用泥糊严, 留一个小洞供蜜蜂进出。当地山林茂盛,野蜂很多,春夏之交,自会有野蜂飞来人住。如果当年风调雨顺,秋天百花开过后就可以收获蜂蜜了。当时,该地区收获蜂蜜只有一种传统方式, 山民们称之为“剿巢”,方法是用烟火熏杀蜂群,将整个蜂巢取出压榨蜂蜜。蜂巢取出后封闭洞口,留待下一年重复相同的步骤。说到这里,难免有朋友会说: “说了半天,不就是听其自然毁巢取蜜么?这种落后至极的养蜂方法,连技术都谈不上,能叫养蜂吗?”真的这么简单?我想未必。当年我在那里时, 山民们1户拥有十几二十群中蜂是常事,家里盛蜜往往用大水缸。由于无处存放蜂蜜,蜂群只养不取蜜也是常有的事。当地人稀地广,蜂蜜无销路,.所以人们并未刻意养蜂,如果有意养蜂,一家养上百十群肯定不成问题, 并且养100群,全年也不必费一个管理工,除了挖洞,就只剩割蜜一件事了,其实一点管理作都不做,

等于“坐享其成”。这才是问题的所在,这才是养蜂上规模的基础!我相信这种管理模式, 就是姜岐当年“教授者满天下” 的基本模式和通用模式。我坚信当年姜岐所做的事, 只是做蜂穴和取蜜,不然的话,他的蜂场不会上规模。我坚信姜岐先生当年取蜜一定是“剿巢”, 因为只有一次性取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时间,这一点,近百年来已为国外规模化蜂

场所证实。

我甚至怀疑, 汉字的“剿”,原本就是“割取蜂巢” 的意思:右手持刀割向左边的蜂巢,应该就是“剿” 字的表意。世上极典型的巢有二大类:一类是鸟巢,一类是蜂巢。大概没有人听说过用刀去割鸟巢的事吧!那么,这右手持刀所切割的巢就非蜂巢莫属。除非大脑有毛病,正常人是不会拿刀去割马蜂巢、胡蜂巢的。正因为这样,我才有理由认为, “剿” 字原本是蜂蜜生产的专用术语,而岐山地区的取蜜术语“剿巢”, 很可能就是从姜岐那里传

下来的一个古词。

絮絮叨叨地哕嗦了半天,我只是为了说明一点:

岐山地区的这种养蜂法,应该就是历史悠久的古传养蜂法,是典型的传统养蜂法。对于这种

方式,我们不妨称之为“岐山传统养蜂法”,或干脆叫“岐山老养

法”。这种古老的养蜂方法,就是我们近几十年来一直斥为“落后” 和“不科学” 的养蜂法。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因为“先进” 的西蜂养法和“科学” 的活框置脾法左右了我们的视野。戴着西蜂养法的有色眼镜, 我们就无法看出中蜂老养法的高明与科学!为还原事实,我拟先从科学和先进二方面对岐山老养法略加分析。岐山老养法由三部分组成, 即蜂穴、蜜蜂和取蜜。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没有发现其中有不科学的地方。首先说蜂穴。岐山的蜂穴,是在土墙或土壁上挖出的土洞。这样的土洞冬暖夏凉,透气性极好,吸湿性很强,洞中一年四季的温度和湿度高度符合蜂群的要求。密封的洞口除了保持相~,-j-的黑暗之外,也有效地阻止了蜂害的进入。而这二点,x,-j-中蜂的正常生活和生存至关重要。完全可以说截止目前,还没有哪种人造蜂箱比岐山土洞更适合中蜂居住。因此从生物学角度上讲,土蜂洞是无可挑剔的科学。再说岐山的蜂种。岐山老法养蜂,是预置蜂洞诱蜂人住,看似无意,实含很深的科学道理。众所周知,分蜂的时候大群、强群和壮群先分,第一次分蜂的蜂量是原群的1/2,是质量最高的。岐山山民预备的蜂洞,数目远远少于野生分蜂群数, 因此它事实上收留了最强大的分蜂群,这就为它当年的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病群、弱群往往错过最佳时节才分群,宜居的洞穴早被强壮的蜂群捷足先登,从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淘汰不良群体的作用。无意之中一举两得。至于剿巢取蜜,看似“杀鸡取卵”、“惨无人道”,但是也实有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蜜源利用的角度上讲,一个地区的载蜂量是一定的,因此蜂群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地增加。一旦蜂群超限,蜂蜜就可能歉收甚至

绝收。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上看,剿巢是人为调整载蜂量的一项得力措

施。如果山民们年年保留蜂群、扩大种群,那么岐山的养蜂只怕早就失去意义了。想想看,漫山遍野都成了蜂洞,蜜蜂到哪里去采蜜呢?在此我还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但凡是剿巢取蜜的地区,那里的野蜂资源通常都是相对丰富的,只要有蜂穴,不愁招不来蜂,在这种情况下,剿巢取蜜不存在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不能说它不合理不科学。在蜂群资源相对缺乏的地

区,我从未见过有人把所有蜂群全部剿巢的。事实上每年把2/3的蜂群剿巢, 对于拥有一定数量蜂群的养蜂者来说,通常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持续维持稳定的生产群基数,而且可以取得相对多的蜂蜜,剿巢群节约下了越冬消耗的那部分蜂蜜,而空出的巢穴正好用来安置保留群下一年分蜂的分出群。国外一些冬季漫长的地区,多年来一直流行季节性养蜂。养蜂者春天购进蜂群,秋蜜结束后即杀死蜂群一次性取蜜,这不是西方式的剿巢取蜜吗?外国人剿巢,没有人认为他不科学, 而中国人剿巢取蜜,就被认为是“落后”、是“不科学” 了呢?因此我认为,在植被良好、蜜蜂资源丰富的地区,岐山老法养蜂作为一种定地养蜂的生产模式,是相当成熟、相当科学、相当先进的。它的实用性、生产性能、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的生态效应,是任何仿西蜂式的活框蜂箱和复杂的仿西蜂四季管理技术都无法比拟的。至少,没有一种现代技术可以这样“不劳而获”!根据有限的文字记载,我们已经可以认定姜岐的蜂场相当具有规模;仔细加以推敲,我们不难有更多的发现;解读“教授者满天下”, 我们就可想像,姜岐传授的养蜂方法肯定不止一种,他的教授只能是“一种基本模式、多种具体形式”,如果不是这样,他就无法满足不同地理环境下养蜂的技术需求。因此我有理由认为,我们近代拥有的各种技术,在姜岐时代就已经成熟,只不过后人各取所需独立发展, 因此才导致了一己之外的技术相对失传。根据姜岐的“教授满天下”,我们可以推测出不同材质、不同形制的蜂室已经出现,不同形式的分蜂和收蜂方法、不同形式的取蜜方式也已经出现。根据姜岐本人的养蜂规模和“营业者三百人” 的养蜂规模,我们可以推测转地放蜂至少是小转地放蜂已经出现。为什么? 因为中蜂的采集距离只有1 km,而在这样有限的空间里,定地饲养的蜂群是很难生产商品蜜的。当然不排除他的蜂群是分段散放的可能。考虑到姜岐技术体系的复杂性和超前性,我认为近代多认为是创始于明代的多

层格子蜂箱在当时已经得到推广使用, 因此分层取蜜技术在当时已经成熟。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多层格子蜂箱的资料源于(傲富奇书》,而(傲富奇书》的原作

者,是战

国时代的范蠡,这一点,古书中有记载。这个范蠡,就是当时越国的谋士,在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后辞官为民,靠做手工业生意“三年三置千金” 的陶朱公。此人绝对是天才, 《致富奇书》估计原本是他的一本笔记,在这本笔记中,他记述了种植、养殖、手工业等多方面的生财之道,甚至还记录了一则养生妙法,这种养生法, 就是1980年风靡一时的“六字诀”。就是这段导引术,使我确信该书原本早在汉代之前。这样的天才人物,创造出多层蜂

箱绝对不会令

人感到意外!有人认为经富奇书》是明代人的伪作, 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这是《致富奇书》明代在书市上的重现。我们不能因为《致富奇书》千年不闻就认为它前代不存在, 因为许多文献都有可能在千年尘封之后重见天日。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弩机失传千年,到宋代才被沈括发掘并复制。此后再度失传,直到明代才又被程冲斗发现并复制。在这项天才发明失传的年代,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战国时代的铜弩机不存在。我们应该客观地相信古文献的记述,不能因为暂时未看到就断言其不存在。多层木格蜂箱应该也是这样!一如战国时代的勾心式弩机的性能至今仍不逊色于当今任何扳机的性能一样, 多层木格蜂箱的性能事实上决不逊

于各种中外蜂箱的性能。只要能认识到这一点,只要知道中国的养蜂技术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熟并且规模化产业已经形成,并因此认识到时隔千年的我们思维和行为事实上连前人的境界和水平都没有达到,我们就不能不对我们的无知和肤浅感到羞愧。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回顾我们这几十年来对传统养蜂法的贬低和否定,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应该被嘲笑的其实

正是我们自己!我们这些自作聪明的人!

我仔细想了想: 中蜂传统养殖法最大的弊端只有一个,那就是剿巢取蜜杀死蜜蜂。客观地

说,这部分被杀死的蜜蜂,还有利用的价值,还可以产生效益。

多层箱分层取蜜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而对于单体箱和固定蜂巢,将取蜜群的蜜蜂并人保留群将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将取蜜群的蜜蜂并人存蜜充足的保留群,蜂群将以特大群势越冬。群势越大,饲料越省,蜂群损失越小,春繁效果越好,始分群质量越高。不参加哺育的越冬蜂工作效率极高,它们将在春季的第一个花期创造财富,采集量将绝对超过它们冬季的消耗。无论从哪方面讲,这绝对是划算的交易。如果经这样处理,剿巢取蜜还有缺陷

吗?

我想是没有了。

中华蜂科技养殖及蜂蜜产品研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蜂养殖 第九篇

中华蜂科技养殖及蜂蜜产品研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泰顺县峰门乡境内绝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境内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优越,2007年被评为市级生态乡,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全乡现有林地面积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400多种蜜源植物。泰顺县境属于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皆有野花盛开,各种花蜜、花粉都可利用,且其质量上乘,无污染,是中华蜂的天然养殖基地。

峰门乡农民素有养土蜂的传统,但存在品种良种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泰顺县峰门乡人民政府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欠发达乡镇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指示,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增效为目标,特立此项,积极推动全乡养蜂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项目依托峰门乡丰富的蜜粉资源,采取营造和保护蜜源生态、实施产品监测等综合性措施,开发绿色蜂系列产品,加工生产保健品,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峰门乡植物资源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华蜜蜂原产于中国,也叫土蜂,简称中蜂或中华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我国境内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山区。按文献记载,我国养蜂约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是由于长期局限于老法饲养,生产力未能获得解放。

近年来,由于毁林造田、滥施农药、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中蜂生存危机。除此而外,自20 世纪初引进西方蜜蜂种后,由于西方蜜蜂的竞争,导致中华蜜蜂分布区和数量减少75%以上。科研人员指出目前引入的意蜂是对中蜂最

大的威胁。意蜂个体比中华蜜蜂大,且单群群势及养蜂场的规模都大大强于中蜂,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在蜜源植物匮乏时,意蜂和中蜂同场(2公里区域内)经常盗蜂四起,中蜂损失惨重。

意蜂来源于欧州意大利,个体大,背部黄,易饲养,繁殖快,产量高。意蜂产蜜能力强,生产王浆的能力强,是蜜浆兼产型的理想品种,而且也是花粉生产的理想品种,还可用其进行蜂胶生产。正因为如此,意蜂的饲养范围早已远远超出了原产地,成为受到普遍欢迎的世界性品种。现在我国商业养蜂90%以上是养意蜂。

与中蜂相比,意蜂也有其缺点,比如适应性差,抗病力较弱,饲料消耗量大,对零星蜜粉源的利用能力较差。中蜂的优点还在于:1,中蜂为土生土长蜂种,既耐寒又耐热。在天然树洞里能度过-30℃至-40℃的严冬,在10℃的气温下就可出巢飞翔采集,在气温40℃时,还能照常采集、造脾和繁殖。 2,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中蜂嗅觉灵敏、勤劳,在外界有少数零星蜜源开花时,它便能采集,维持蜂群正常繁殖。在同样情况下,意蜂蜂群就需要补充饲喂,否则就会处于饥饿状态。3,中蜂飞行灵活,不易被胡蜂、燕子、麻雀、蜻蜓等捕食。在山区胡蜂很多时,中蜂也可以活得很好。中蜂有天然的抗螨和抗美洲幼虫病的能力。4,中蜂造脾能力强。不用巢础也能造出整齐的工蜂巢脾,并且蜂群造脾速度快,蜡质好,色泽洁白,熔点高。5,中蜂是《本草纲目》记述的药引的首选蜜。中蜂蜜香味更浓,含有更为齐全的花种物质、矿物质、氨基酸等等,所以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就比意蜂蜜更高。6,由于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而产量较低,所以中蜂蜜比意蜂蜜价格相对要高。

除此之外,中蜂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西方蜜蜂和其他昆虫不可代替的。几千万年来中华蜜蜂生息在中国的大地上,是我国各种被子植物的主要传粉昆虫。在与植物长期的互相适应过程中共同进化,形成了中国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同时也塑造了当今的中华蜜蜂种群。研究表明,西方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不能代替中蜂的生态作用,

三.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

3.1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

1,建设养殖基地,扩大中华蜂养殖规模。

2,进行中华蜜蜂的品种选育及改良。

3,进行中华蜜蜂易发病的综合防治。

4. 引进蜂蜜深加工生产线,进行蜂蜜等产品加工生产。

5. 进行研究开发,掌握蜂王浆、蜂花粉、蜂蜡和蜂胶等其他蜂产品加工工艺。

3.2 技术关键

1,日常管理技术

要养好中蜂, 须把传统技术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掌握中蜂的生活、生产规律, 根据当地蜜粉源、气候、雨量情况, 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2,活框饲养技术

土法饲养指巢脾一端固定在附着物上,不能随意检查和管理。此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蜂优势的发挥,一年仅能取l-2次蜂蜜,经济效益差,而活框饲养法就是改变巢脾固定方式,使其能够在箱内任意移动并且采用人工巢脾,可以随时检查和管理。实行这种新的饲养,可以随时了解蜂群的实际情况,在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行活框饲养技术是标准化技术的根本要求。

3,春繁强群技术

养蜂一年四季在于春,春繁管理是关键。早春有强群,全年丰收有希望。强群在生产、抗病、抗盗、抗敌害、抗逆等方面优势明显。中蜂养强要综合多种措施和方法。多王多箱体(即多王多群同箱) 是中蜂养强的重要方法之一。 4,蜂群治螨技术

蜂螨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虫害之一,它严重危害蜂群,影响生产,给蜂场带来巨大的损失。为减少螨害损失,治螨工作四季要抓紧。大小蜂螨要用两种方法分别治疗。

5,蜜蜂越冬技术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在一年中,蜜蜂的生活是随着季节的交替而发生变化的,冬季饲养管理是关系到蜂群越冬成败的关键所在。在越冬期中蜂依靠群体产生的温度来渡过严寒的冬天。中蜂的冬季饲养管理是为来年春季繁殖和夺取蜂蜜丰收作准备的,因此,保证蜂群安全越冬显得十分重要。

6、蜂产品加工技术

土蜂养殖

蜂产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药理功能。蜂产品加工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对蜂产品只为了达到改善品质,方便贮运与使用等的基本要求的加工称之为蜂产品初加工,对蜂产品不但要达到初加工的要求外,还要达到扩大应用范围,增强应用效果,提高使用价值等更高要求的加工过程,称之蜂产品深加工。土蜂养殖

四.预期目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知识产权申请情况、应用前景)

4.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扶持蜜蜂养殖户60户,每户培养蜂群100群以上。

2.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易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3.建有厂房200平方米,引进蜂蜜深加工生产线,年产鲜蜂蜜200吨左右。

4.掌握蜂王浆生产技术,并开拓蜂花粉、蜂胶和雄蜂蛹等产品。

5.帮助低收入户脱贫达100户以上,并积极帮助残疾人就业。

4.2 知识产权申请情况

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拟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申报相关的专利1项。

4.3 应用前景

养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养蜂不占耕地,不用粮草,只需一些蜂箱和少量蜂具,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老人、妇女都可饲养,是一条致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发展养蜂,既可提高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等的产量,又可通过蜂产品获得较好的收益。一群(箱)蜂一年可以生产蜂蜜25~100千克,蜂王浆0.5~5.0千克,蜂花粉1~5千克,蜂蜡1~2千克,仅此四项,群产值约为450~2000元,如果再生产蜂毒、蜂胶、蜂幼虫、蜂蛹等产品,还可增加收入。因此,发展养蜂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力措施。

蜂产品是人类健康之友。蜜蜂的许多产品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也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蜂蜜具有补中、润燥、解毒、止痛的功能,可直接食用,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蜂蜜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食品工业、化妆品制造等。蜂王浆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可提高机体抵抗力。蜂花粉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蜂蜡可以制作丸药的外壳和牙齿模型等。蜂胶含有很多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治疗心血

管疾病、糖尿病、真菌病的功效。蜂毒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等疾病。蜂蛹、蜂幼虫都是高蛋白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4.4效益分析

4.4.1经济效益

本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产蜂蜜达XXX吨,年产花粉XXX吨;年产蜂蛹XXX吨;年产王浆XXX吨,年度销售总额达XXX万元。

本项目的重点在低收入农户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发展,项目的实施可使XXX个低收入户家庭得到脱贫致富

4.4.2社会效益

实施本项目将有力地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进程。项目实施达产达效,将会充分利用峰门乡自然资源,培育壮大基地规模,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提升泰顺县蜂业的总体科技含量,进一步扩大税源,农民收入也由此稳步而大幅度地提高,这将会对泰顺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有力地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4.4.3生态效益

养蜂业利用自然空间,以植物开花期为资源,不仅不破坏资源和环境且还能通过蜜蜂的传花授粉作用,提高植物的种子结实和发芽率,从而强化生态资源,使植物更加茂盛,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尽管西方蜜蜂在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在生态位上与中蜂虽然有许多重叠,但其个体特性却有许多差异, 如西方蜜蜂的工蜂嗅觉灵敏度较低,不易发现分散、零星开花的低灌木和草本植物,如十字花科、蔷薇料、漆树科、山茶科、五加科、唇形科、菊科、葫芦科等。这些种类的植株分散,矮小,多生长在遮荫处。开花时,中蜂是主要采花者,西方蜜蜂的工蜂很少去。另外,在同一采集地区, 中蜂每日外出采集时间比意大利蜂提早和延迟, 一般多2~3 小时。因此,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西方蜜蜂。中华蜜蜂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西方蜜蜂无法取代的。

五.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ongcunchuangye/37968.html

《土蜂养殖 土蜂养殖土蜂越冬养殖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