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

养牛老板 王建球养牛:10万元一头的牛是怎样养成的

|

【www.dagaqi.com--农村创业】

王建球养牛:10万元一头的牛是怎样养成的
养牛老板 第一篇


[致富经]爱面子男人花光千万家产(20140912)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王建球:看看这是什么肉,看看能不能吃出来。

  这个人就是王建球,他养出的牛有20%卖到了10万元。

  他今天要在这里搞一场免费品尝的产品推广活动,可大家却被他带来的牛肉镇住了。

  王建球:尝尝看看这个肉怎么养?

  市民:这个是生肉能吃嘛。

  王建球:尝尝看,尝了就知道了。

  市民2:不敢,看了就害怕,看了嘴巴就张不开了。

  王建球的牛肉在吃法上很特殊,居然是吃生肉,这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市民:因为它没有经过高温消毒,我害怕。

  王建球:这个没问题的。

  市民:要不你吃吃看。

  王建球:我来吃给你看。

  王建球自己带头吃生肉,总算有胆大的市民也跟着吃起来。

  市民:有点吃生鱼片的感觉。

  市民:挺嫩滑的。

  听说好吃,吃生肉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现场气氛不断升温,王建球很是得意。

  记者:这个是什么牛肉?

  王建球:牛身上的辣椒肉,一块刺身肉。

  记者:咱们市场的普通牛肉的可以这样吃吗?

  王建球:肯定不可以,只有雪花牛肉当中有这么一块肉可以这样吃。

  记者:这样吃安全吗?

  王建球:安全。

  王建球口中的雪花牛肉,最贵的卖到800元一斤,这到底是什么牛?凭啥卖这么贵呢?记者跟随王建球来到了他的养牛场,恰巧赶上工人在给牛犊分栏。没想到,刚走进牛场,一头小牛就向王建球迎面冲了过来。

  王建球:我害怕它顶我,这牛很野的。

  

  幸亏王建球躲闪得快,没有被牛撞上。

  2009年的时候,王建球还是一个日进斗金的房地产老板,连公牛母牛都分不清,但因为说出口的一句话,好面子的他硬着头皮养牛,不仅花光了全部家产,还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可仅5年时间,这个外行养出的牛,5头中就有一头卖到了10万元,最贵的牛肉卖到了800元一斤,这让很多人难以置信。这10万元一头的牛到底是如何养成的呢?王建球告诉记者,要想弄清其中的财富玄机,得从他精心为自己设计签名说起。

  王建球:设计了两种签法,一种是在票据上面,就是这种英文的缩写,一个wjq,合同上签中文名字,这是规范的,基本上是一起而成的三个字。

  这两种签名,王建球上大学时就在练习,而且一练就练了十几年,原因就是他有一个当老板的梦想。

  王建球:未来要做老板,必须要做的工作,不能签的字,像有的人一样,只有自己认识,别人看了以后要说,这是小学生,实际上他不是小学生,他是大学生。

  1993年,王建球大学毕业去了上海,学习建筑专业的他一直坚持在工地一线工作,指挥的都是跨国公司的重点项目,十几年打拼,从一名技术员干到了项目负责人,年薪达到六十多万元,为自己的老板梦储备能量。

  时间到了2006年,王建球感到放飞老板梦的时候到了,他回到老家江苏省东海县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凭借建筑行业的资深经验,接下了当地很多大工程,王建球尝到了做老板的快感。

  王建球:应该说有时候今天晚上睡醒一觉,说不定就多了一百万,就是这种感觉就有了,为什么呢?这房子每天都在增值。

  2009年的一天,王建球到老家李埝乡串亲戚,当地领导邀请他回来发展养牛产业,王建球没多想就答应了,可回家后跟老婆一讲,顿时遭到了反对。

  王建球的老婆陈尚林:甚至公牛母牛都不一定分得清,懂这一块做,不懂这一块,人家说做了叫赌博,我说不要做。

  王建球:领导叫我去养牛,我说行,答应了,这一个行字出去了,就得干。

  对于养牛,王建球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但碍于面子,说出去的话不能再收回,只能硬着头皮干,一年下来亏了60多万。就在大家觉得王建球该知难而退的时候,他却作出惊人举动,从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带走一千万,声称要养出能卖10万元一头的牛。

  朋友:不相信,不相信,感觉这不可能,一头牛能卖多少钱,哪能卖10万元钱。上万的一头都不太相信,他说一头卖10万块钱。

  朋友:什么牛能卖10万元一头,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吧。

  朋友:我们觉得这个天方夜谭,本来市场上这个牛30块,50块很好的牛肉,几十块钱一斤,一头牛有多重,我们想想这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是王建球口中的牛。记者采访时,工人正在给它们调整牛栏,这是养牛场里最大动干戈的事。

  尽管所有工人严阵以待,围追堵截,但还是出现了王建球最害怕看到的状况。

  王建球:跑散了,怕跑到农户的田里就麻烦了。

  本以为大功告成,没想到清点数目的时候,竟然发现丢了一头小牛。

  王建球的这头小牛犊,价值两三万。寻找了半个小时,总算有了下落。

黄绍军养牛方法:被母牛感动以后用爱心养牛
养牛老板 第二篇

  [科技苑]牛倌 被母牛感动以后(20151123)

  节目看点:多头小牛因病不治身亡,他心急如焚寻求良方;牛棚里出现感人一幕,敬畏生命换来牛的健康。其中的秘密何在?

  黄绍军从小就有做老板的梦想,村里人都出去打工时,他做起了养殖生意。然而他养的牛得了病不治身亡,黄绍军心急如焚寻求良方。牛棚里出现感人一幕,母牛声声呼唤死去小牛,黄绍军看到十分感动,开始真心关心小牛犊的营养健康。本期节目为您讲述一位被母牛感动以后的牛倌的故事。

  【主持人】2015年9月中旬,第二届世界休闲体育大赛在山东青岛隆重举行。体育大赛本来是运动员的事,可几个牛倌的人也跟着忙活起来了。他们跟着忙活什么呢?

  【采访】青岛市某肉联厂卫检员:这些肉是我们为世体大会运动员专供的牛肉,我们天天宰黑牛,天天供鲜肉。

  【解说】:原来,这些牛倌是为参赛运动员忙活吃的。不用说,这里养的牛不错,肉也好。对!更关键的是,这里有一个敬畏生命的牛倌,他养牛的方法与人家大不一样。

  哎,就是他,黄绍军,养牛场的主人。听说,他给小牛犊喂的不是牛奶。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某牧业集团黄绍军:现在给它喝是益生菌。

  【解说】:吃完益生菌的小牛颠儿颠儿地回到了牛棚。

  哎!既然这小牛犊有妈妈,而且又不缺奶吃,为什么还要人工喂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榕昕牧业集团谭大勇:我们这边的牛犊子从出生到断奶的两个月时间里,都是这么喂。

  【解说】:为什么要这样喂牛犊子呢?说起这事啊,与在黄绍军经历的一件大事有关。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某牧业集团黄绍军:我以前不是养牛的。

  【解说】:黄绍军是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农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去外地打工,年轻力壮的黄绍军却没有出去。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某牧业集团黄绍军:如果是当时出去,就是给人家打工,当不了老板。

  【解说】:年轻时的黄绍军就有当老板的梦,那时他手里只有500多元钱。不过,他很有眼光,就是用这500多元钱让自己梦想起步了。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某牧业集团黄绍军:当时我花300元钱买了一台二手花生壳机,我就在村头搞起了花生加工生意。

  【解说】:他就从一台二手花生脱壳机起步,渐渐地发展成为年加工花生五千多吨的企业。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后来,黄绍军听说搞黄牛育肥很赚钱,还跑到几家养牛场考察了一番。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某牧业集团黄绍军:搞架子牛育肥,一头牛半年的时间,净赚五千元钱,一年两茬,五百头牛,250万。

  【解说】:这个数字让黄绍军动心了,决定改行,进入牛界。2011年,黄绍军把自己的花生加工厂转让了出去,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生态养牛场。

  他一下子购进了大大小小一千多头牛。很有战略眼光的黄绍军购进的不是普通的黄牛,而是这种专产高档肉的黑牛。

  期待着发牛财的黄绍军万万没有想到啊,接来的事情险些把他砸懵了。

  来到这里的一些怀孕的母牛陆续产仔了。牛丁兴旺,家业昌盛。黄绍军高兴得不得了。可是没几天,这些刚出生的牛犊子,感冒、发热、肺炎、腹泻一起来。这一下子可把养殖场的人忙坏了,给牛犊子打针、灌药。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榕昕牧业集团谭大勇:可把我们吓坏了,因为我们都没养过牛,也没见过这种阵势。它一个牛感冒了吧,其它那些全部跟着感冒,一头牛得肺炎,其它那些也跟着得肺炎。我们都招架不了啦。

  【解说】:最感觉到招架不了的是黄绍军,整个养殖场有100头牛犊子陆续得病,其中有20多头不治身亡,还有几头已奄奄一息。这让黄绍军心里直打哆嗦,损失的可都是钱啊。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某牧业集团黄绍军:死一头小牛犊子,就是六七千元钱。再加上打针、吃药,这损失挺大的。

  【解说】:怎么样能把小牛犊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下来呢?黄绍军跑到当地畜牧部门找专家。人家专家给他详细介绍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可黄绍军觉得这远水解不了近渴。他又调头向当地一个养奶牛的老把式那里讨教。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某牧业集团黄绍军:他给我说,初生的小牛,就像新生的婴儿一样非常地脆弱。天气热了,或者是凉了,都能引起它的感冒、腹泻、或肺炎啥的,死亡率非常高。我问他,怎么样能够提高牛犊子的抗病力?他说,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解说】:黄绍军想急于找一个立竿见影的办法,可找不到。只好在网上查了,可是查了老半天也没查到。

  就在这时,饲养员打来电话,又一头小牛犊因腹泻死掉了。

  小牛犊死了,妈妈在想尽一切办法呼唤着孩子。

  饲养员把母牛撵开,要把死去的牛犊拿走,可母牛不愿意离去。

  这一幕,让黄绍军让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此前,死了一头小牛犊子,只看到了自己的损失,却没有看到母牛失去幼子的悲痛,没有感受到到母牛失去幼子的凄凉与无助。既然养牛,就应该敬畏生命,用舐犊之情,舔犊之爱,帮助母牛哺养好孩子,增强小牛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某牧业集团黄绍军:当咱们的孩子生病的时候,大人心里面都是火急火燎的。牛跟人是一样,它也十分疼爱它自己的孩子,它只是不会说,做不到而已。所以说,我们应该好好地关爱小牛犊子。

  【解说】:从那之后,黄绍军变了,眼前的牛,商品的颜色淡去了,它们都是有情有义的生命;小牛犊刚刚来到世间,很小,很弱。疾病发威时,它们无力抵抗!

  必须让小牛犊强壮起来!可是用什么办法能使小牛犊强壮起来呢?黄绍军想了很久。

  这天,养牛场的一位女员工打开了一个刚收到的快递邮包,取出几个小纸盒。并说,这都是婴幼儿营养食品,孩子吃了长得壮实。不料,这句话让黄绍军茅塞顿开,发现了路子。他看了看上面的成分后,立即开车跑到青岛,闯进了卖婴幼儿营养食品的商店,买来了三样东西。

  黄绍军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小牛犊出生五天以后,就开始让饲养员给小牛犊喂婴幼儿营养辅助食品了。可小牛犊不知这奶瓶是何物,吓得直躲,喂起来很费劲。

  黄绍军,这个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喂过的大老爷们,此时流露出了母亲般的温柔、慈爱,把自己的浓浓的爱心倾注给小牛犊。他,已经把小牛犊当作自己的孩子了。经过一番耐心的诱导,小牛犊对奶瓶由陌生、抗拒,变为了喜欢。黄绍军对饲养员说,喂小牛犊要像喂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有爱心,有了爱心,才会有耐心。

  这样,不到一上午的功夫,所有的小牛犊都喜欢上这奶瓶子了。

  【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某牧业集团黄绍军:说实话,当时我还真不知道这种办法行不行,也担心把好心变成坏事。

申浩:裸婚小伙养牛成千万富翁
养牛老板 第三篇

[致富经]裸婚小伙的千万富翁之旅(20141204)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2014年11月8日,一场婚礼的喜庆气氛弥漫在整个村庄。在农村,谁家娶媳妇总是全村人关注的大事。尤其在十年前,一场不寻常的婚礼让很多村民至今都很难忘。新郎是本村一位普通的农民,新娘是一位服装店老板,不仅没要一分钱,还丢掉生意嫁到了村里。两个人从认识到结婚,不到两个月,称得上是裸婚加闪婚。

  村主任马中盾:他这个家庭原来是一贫如洗,村里都知道,原来认为申浩谈对象,怎么突然间就结婚了,想不通,那么漂亮的女人跟突然间跟申浩结婚了

  村民谢美琴:都说这家找的儿媳妇长得真漂亮,怎么看中他家的,家里又穷,孩子还长得又不怎么样。

  申浩的朋友周亚奎:手段挺高明的,怎么这么漂亮的被他追到了呢,对吧。

  申浩:赶的是钱。

  申浩就是那场婚礼的新郎官。一时间,村里人茶余饭后都在谈论着,这申浩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吸引一位服装店老板丢掉生意,嫁到农村呢?然而,到了2011年,申浩又一次成了话题人物,这一年,他摇身一变,从一个普通的肉牛养殖户成了身家千万的大老板,还透露了一个赚钱的消息,80多个人因此大赚一笔,把申浩奉为贵人。

  申浩的肉牛养殖合作社社员李强:申浩是咱的贵人,说得夸张点,晚上睡觉做梦都在笑,是这种情况,想想怎么可能呢?

  申浩的肉牛养殖合作社社员马永:当时赚了大概40多万,心里特别高兴。

  申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到里边去。

  让申浩一鸣惊人的正是这些牛。现在,他正把一批刚买回来的牛赶进牛舍。可有十几头突然不听指挥,闯进了一片桃林。

  

  申浩:这边不要站人。

  记者王丽红:车都晃了。

  混乱中,牛群挤到了申浩的车上,但对于它们闯下的祸,申浩的态度相当潇洒。

  申浩:没事,要不了多少钱,一条牛腿的事。

  记者王丽红:一条牛腿?

  申浩:一条牛腿就都够买这些东西了。

  瞧这口气,很难让人把他和那个结婚时,因为穷而被人议论的申浩联系起来。现在,申浩是省人大代表,是安徽省宿州市肉牛产业的领军人,是400多位养殖户的带头大哥,合作社年销售额近两个亿。而现在,他正在做的一件事即将引爆一个新的话题,申浩也将第三次站在风口浪尖。

  申浩:我这要成功了的话,我也就成了亿万富翁,如果我要失败了就一无所有。

  说得这么玄乎,申浩到底在经历一场什么样的财富考验呢?裸婚之后,亿万富翁之前,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小伙,为何总能出人意料地成为焦点,他又如何让命运发生巨变的呢?

  十几年前的一天,上海街头的一个包子铺前,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晃来晃去,包子的香味让饥肠辘辘的他非常难受,但他身上已经连买个包子的钱都不够了。这个人就是申浩。

  申浩:那个香味真是闻到比肉的香味还香,他说要不我给你一个包子,就这么大的包子,我说我没有钱,他说没有钱没有事,这个包子送给你吃了,我说谢谢了。

  一连说了七八声谢谢之后,申浩接过了那个让他一生难忘的包子。当时,高中没毕业就辍学的申浩刚到城市打工,因为个子矮,力气小,常常干不满一天就被辞退了,没钱吃饭是常有的事,但申浩觉得大城市机会多,勤快点总能挣到钱。

  申浩:当时就想着努力干活,虽然说辛苦点但是想着说能赚到钱回家去盖个房子,娶个媳妇,那心里也高兴,虽然白天累点,晚上睡觉想着我今天又赚了一二十块钱,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挺高兴的。

  大城市的夜晚依然车水马龙,但申浩清楚这样的繁华并不属于自己,同样不属于自己的还有那些万家灯火的温暖。努力干活,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一晃六年过去了。2003,申浩22岁,在老家这已经是个要谈婚论嫁的年纪,农村娶媳妇要彩礼钱,要盖新房子,可申浩只攒了三万块钱根本不够,对打工失去信心的他有了回老家自己当包工头的想法,然而,刚回去没多久,申浩就在自家的这个院子里操办了婚礼,新娘是一位服装店老板。

  申浩:就是祖坟上冒烟了,烧高香了,娶了个漂亮的媳妇,房子还没有盖,还没要彩礼钱。

  她叫刘海洁。和申浩一样,曾经在外地打工多年。2002年,她回到老家,在镇上开了一家服装店。申浩在买衣服的时候对刘海洁一见钟情,开始默默地关心这个和她经历相似的姑娘。刘海洁也时常向申浩提起在外漂泊时的不安,而申浩的一句话却让她找到了安全感。

  申浩的妻子刘海洁:他说了一句也特别土的话,他说你跟了我,我不会让你受罪的。

  申浩:最起码人到外面去,这是申浩的家属,老婆,她风风光光漂漂亮亮地出去,我觉得倍儿有面子。

  话说起来好听,可当时只有三万块钱的申浩要如何才能兑现他的承诺呢?这时的申浩不会料到,在因为裸婚成为全村人关注的焦点之后,他还会再一次赚足眼球,那时,他将会成为一个身家千万、而且能帮别人赚钱的大老板。

  牵牛的这位是申浩的父亲申修銮,一位养牛三十多的老牛馆,但自己最多也只养过六头牛,2004年,父亲的几句话让申浩发现了商机。

  申浩:有一次我回家,我父亲说现在手上没有钱,我说怎么回事,他说现在牛越来越少,牛赚钱,行情还可以,就是没有钱买牛。

  从父亲那儿听说黄牛价格不断上涨后,申浩考察了周边的几个县,发现市场上的牛肉大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本地货源非常紧缺。申浩有了养牛创业的想法,为了支持他,刘海洁转让了服装店,俩人凑十几万盖起了牛舍www.Cyone.com.cn/,第一批牛一共38头!这时的申浩对未来很有自信,他清楚自己有一个能保证他不会亏钱的坚固后盾,那就是父亲,申修銮。

  采访时,几位客户到申浩的牛场来买牛。每当有交易发生的时候,牛舍就变成了一个江湖。在这个行业里,至今有很多人还延续着传统的交易方式:牛不上称,买卖双方全靠眼力估出牛的重量,然后报价。

  父亲申修銮:一万七。

  记者王丽红:这个牛?

  客户尤玉龙:中间人到底多少钱,别胡扯,到底多少钱?

  中间人,又被行内人称为媒人,负责帮买卖双方调和价格,买牛的人一般把订金交到中间人手中,再由中间人交给卖牛的人。

  父亲申修銮:一万六千八,少一分不卖。

  客户尤玉龙:六千六,吉利数吉利数,六千六。

  父亲:六千七都不卖,低于六千八不卖。

  客户尤玉龙:好了你,不要感觉卖便宜了。

  父亲申修銮:不卖,少一分都不卖,一万六千八。

  客户尤玉龙:不卖拉倒,把钱给我。

  少一分都不卖,这位老牛倌的态度相当坚决。然而也正是因为多年的经验让申修銮在每次交易的时候都能压得住场,更不会吃亏。申浩从养牛的第一天开始,也正是像这样站在父亲身边,观察父亲的一言一行,学习如何讨价还价。

养牛的基础知识
养牛老板 第四篇

养牛老板

[创业]土老板真狂 牛粪也淘出1000万
养牛老板 第五篇

土老板真狂 牛粪也淘出1000万

在安徽省临泉县铁佛寺乡,这里的人提到一个嫁过来的姑娘,经常会说那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这个常常被大家提起的人就是周继红,其实她出嫁前的小名就叫鲜花。

周继红:我们俩是自愿的,我的娘家有钱,我是自愿的,娘家的钱我一点都不要,我们要自己闯。

过去人们说这句话多少有点道理,周继红嫁过来的时候,办完婚事她的丈夫只有一元四角钱了。但是现在人们再说这句话的时候,多少有了些羡慕的味道,有人说鲜花插在牛粪上是插对了。

农民:“牛粪值钱了,河南的,福建的,南方的都在这里来买牛粪,鲜花插在牛粪上,是不是现在牛粪值钱了。”

让牛粪变得值钱的就是周继红的丈夫王守红。从2001年开始,临泉的牛粪便成为了抢手的东西。

王守红:“2003年时供不应求了,卖缺了,啥也没有牛粪好卖。每天有人托着问,有没有牛粪。2004年,长官黄牛协会牛粪卖了1000万元,一点也不含糊,经我的手有1000多车。” 从2003年开始,王守红每年的牛粪都卖出了4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长官全镇的牛粪每年能卖出近千万元。

然而在10多年前,王守红也一直在千方百计地寻找着致富的路子。为了挣钱,王守红养过羊,喂过鸡,放过蜜蜂,但是富裕都像是夫妻俩的一场梦。1996年,王守红终于找到了圆梦的办法。

王守红:“农村都实行机械化了之后,农民的牛是越养越少了。我觉得市场上人们要吃牛肉。”

原来农民养黄牛是为了耕地,现在牛少了,市场上牛肉价格也涨了。1996年,王守红孤注一掷,当年他就养了7头黄牛。到年底的时候,7头牛就赚了1万多元钱。首战告捷,这大大鼓舞了夫妻俩养牛的信心。 到1998年,他们已经饲养了40多头黄牛。随着养牛规模的扩大,饲料的压力也大了起来。

为了节约粮食,王守红经过试验,摸索出了“酒糟秸秆养牛法”,将酒糟与秸秆掺在一起后发酵,牛不仅爱吃,而且降低了成本。

一头牛一年可以赚到1500多元,这树立了夫妻俩致富的希望,周继红决定给家里的养牛场改个名字。

王守红:“我叫王守红,她叫周继红。她希望发就大发,红就大红。怎么还在拍,不说这事情了,这是个笑话。”

1999年,王守红养殖的黄牛可以赚到5万多元钱。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两口子真的要大宏发了。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件改变王守红命运的事情。

王守红:“马来西亚的客户来了,一看,说王守红的牛养的好,牛全部要了,价格比一般的高4、5角钱,但是一年要4000头牛。你一个人养的牛再好,40头牛是不够的。” 一年四千头的黄牛出口量,对于王守红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4000头牛当时的利润可以达到600多万,国外客商要的是王守红养的肥牛,由于农民散养的牛质量不一,合作最后失败了。

这次合作的流产,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1999年,长官镇成立了黄牛协会,王守红当上了会长。有了上一次的教训,王守红积极向村民传授酒糟养牛的技术,使当地的养牛业迅速发展起来。长官黄牛协会的会员发展到1100多人,全镇每年黄牛出栏都在4万头左右。 王守红:“现在别说4000头,40000头都不在话下。”

牛养多了,王守红也成了黄牛买卖中举足轻重的人物。2000年,一位从河南来的客人找

上门来了。他要买的是王守红送人都没人要的牛粪。

王守红:“郑州一个老板来我的养牛场,要收牛粪。我当时想这下好了,解决污染的事情了。1角钱一斤,牛粪可以卖钱了。一头牛一天可以有十多斤干牛粪。一天一头牛可以挣一元钱,一年可以挣三四百元钱。”

牛有买肉的,有买皮的,买牛粪王守红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这牛粪卖的价钱还不低。在将信将疑中,黄守红准备按客户要求把牛粪晒干了。黄牛会长要晒牛粪,这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村民:“大家看到他两口子晒牛粪,养牛得晒牛粪干什么?有人不信,他把牛粪搁在路边晒着。”

村民:“把牛粪晒干了可能是喂鱼。”

看到丈夫放着牛不养,要去晒什么牛粪,周继红对这事开始有些抵触了。

周继红:“当时我不想晒,嫌脏嫌累,晒干以后害怕卖不掉。”

妻子对晒牛粪想不通,王守红决定做做她的工作。

王守红:“一头牛每天牛屁股里生3个鸡蛋,一个鸡蛋3角钱,不就是三个鸡蛋吗?” 一头牛一天可以生三个鸡蛋的比方打动了妻子的心。整整一个夏天,夫妻俩晒了50吨牛粪。2000年7月,那位客户真的来了,而且以2万元的价格收走了这些牛粪。牛粪原来真的可以卖钱。一时间,村里的养牛户纷纷晒起了牛粪。没到一年,村里还形成了牛粪交易市常 村民:“ 外面来了很多车,每天很多车,都来我们这里来买。”

村民:“我这里的牛粪在旺季的时候每天可以装一车,两车,2004年我一个人卖牛粪就卖了10多万。”

从前人们觉得有点儿臭、有些脏的牛粪现在值钱了,也变香了。

村民 魏二喜:“牛粪真的不臭,闻起来和馍的味道一样。”

长官不仅黄牛出了名,牛粪也卖出了好价钱。收购牛粪的人越来越多,牛粪也从1角钱一斤涨到了一角五、两角,但还是供不应求。看到外面的人为牛粪抢得打架,王守红越来越好奇,他们把这些牛粪收购了是去干什么?

为了找到答案,王守红想着办法套外地客商的口风。终于一个福建客户说漏了嘴,原来别人卖牛粪是用来种植双孢菇的。市场上一公斤双孢菇可以卖到4元钱,而且供不应求。 牛粪的谜底揭开了,这让王守红觉得黄牛协会每年1000万元的牛粪生意做得太小家子气了。如果当地也能种这种蘑菇,那一年能赚到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钱。王守红为自己的又一次算账激动不已。

王守红:“他们买牛粪都是种蘑菇外面的人买牛粪,到那里都是3角钱一斤了。我们这里只要1角钱,是成本最低的。”

既然别人能用牛粪种植双孢菇,王守红觉得自己也行。2002年,他尝试着种了七分地的双孢菇,没想到这7分地的牛粪长出的双孢菇卖出了4000多元钱。

用牛粪种植双孢菇,就是将干牛粪与秸秆混合发酵、消毒后,再到大棚里进行管理。经过一年摸索,王守红掌握了双孢菇的种植技术。2003年,他租用了一家皮鞋厂闲置的厂房,投入30多万元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双孢菇种植基地。

现在正是双孢菇上架备料的关键时期,王守红一点也不敢马虎,每天他都在基地里指导工人上料。上料将直接影响双孢菇六个月的收成。

王守红:“再过一个月,就出来了,白花花的一片,像鸡蛋,像银子。揪一个就是一角钱,揪一个就是一角钱,跟捡钱似的。”

卖牛粪一天像捡三个鸡蛋,种植双孢菇却像捡钱一样,牛粪带给王守红更多的惊喜。但是一开始他对牛粪里长出来的蘑菇是敢卖不敢吃。

王守红:“不敢吃,看到是牛粪上长的,有点厌恶。”

牛粪上长出来的蘑菇到底是种什么味道?看到自己种出来的双孢菇卖的红红火火,王守红决定让妻子也做了吃吃。

王守红:“像老母鸡汤,像味精,像„„反正好吃的很,说不出来”

用牛粪种双孢菇,听起来有些脏,实际上经过高温发酵后的牛粪,不仅杀灭了病毒,牛粪还成了双孢菇生长的有机肥料,这样种出来的双孢菇深受国外客商的喜爱。2004年,王守红销售了16万公斤双孢菇,利润达到30 多万元。这些双孢菇被当地的企业收购加工后,全部销到了国外。

在临泉,以前也有种植双孢菇的专业户,那时他们是用稻草、麦秆等种植双孢菇,施的都是化肥,种出来的蘑菇不仅产量低,销路也一直不好。现在他们也全部用上了牛粪。 临泉县蘑菇种植协会会长 张世林:“现在不仅利用了牛粪,其他动物的粪便也经过沼气发酵后利用起来了。一个大棚需要3万多斤料,产菇2万斤,一斤料一角钱,可以收五角钱。” 临泉县县委副书记 高奎:“我们临泉全县每年出栏黄牛17万头,如果将这些牛粪都利用起来了,每年产生的效益将达到12个亿。”

在我们采访时,王守红正在修建他的科技园区,这个项目投入了80多万元。 王守红想要的是全镇的牛粪,他要把这些牛粪包装了当作商品卖。那时候,一头牛的屁股里每天下的就不止三个鸡蛋了。看样子小名叫做鲜花的妻子还要和牛粪继续打交道。

2015年云南养牛现状调查
养牛老板 第六篇

云南养牛现状目前来看还是充满希望的,我们非常希望云南养牛户越来越多,把云南的养牛业搞的红红火火!目前云南养牛的品种比较关注引进一些优质的肉牛品种,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目前云南地区从山东凤华牧业养牛场引进的优质肉牛品种每年就达到2000多头,但这还远远达不到我省发展优质肉牛的标准! 消费快速增长,价格连年上涨,照理说牛羊产业本该乘势红火起来。然而,现实却是:肉价上涨,“热闹”的是市场,生产者则反映“平淡”。“肉牛养殖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苦涩。”作为牛羊最基础生产力的能繁母牛、母羊数量的持续下降,更从基本面反映出养殖积极性不热反冷的现实。生产和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折射出云南肉牛、肉羊产业存在的产业发展困局。

现状

供不应求价格或持续走高

养牛老板

没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云南发展牛羊等食草畜牧业却具有天然的优势。全省天然草山、草原面积达2.29亿亩,是全省耕地面积的3.5倍,居全国第七、南方第二,是全国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之一。独特的气候及丰富的饲草资源优势,造就的是全省129个县市区有近110个县是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的适宜区。

而丰富独特的畜禽品种资源更令国内其它牧区眼馋,目前云南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的品种已达60多个。怒江独龙牛、槟榔江水牛、邓川牛、德宏水牛、文山黄牛、中甸牦牛,圭山山羊、龙陵黄山羊、云南半细毛羊、云岭山羊、宁蒗黑绵羊、罗平黄山羊等优质地方牛羊品种,更以肉质好、耐粗放饲养管理、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成为云南发展特色畜牧业、做强牛羊等草食畜产业不可多得的种质基础。

比之过去,云南牛羊养殖业近些年的发展可圈可点。变自然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云南把发展以牛羊为主的山地牧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重点产业来培植,瞄准牛羊产业发展的“软肋”,发力生产方式转变、基础设施建设及以良种繁育体系为重点的种、料、防、训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但把肉牛、肉羊产业放在资源优势明显、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利好”情形下来考量,云南牛羊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呈现趁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局面。

省草山饲料站的高级畜牧兽医师杨士林说,“受养殖成本高和资金投入量大等多方面不利因素限制,牛肉、羊肉的供给短时间内仍难以提升,加之消费量在不断增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价格肯定越来越高。云南的牛羊产业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云南牛羊养殖业现状养牛老板

养殖:全省扶持培育牛羊基地县50个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存栏肉牛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达730个,存栏肉羊1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户)达7500个以上。其中,2012年新建存栏10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306个;新建存栏100只以上肉羊规模养殖场2015个。 品种:改良新品牛出肉率增加1倍以上

杂交牛云南从国外引进西门塔尔牛、短角牛、皮罗门牛等肉牛品种和波尔山羊、努比羊等优良肉羊品种对本地牛羊进行杂交改良,提高牛羊个体生产水平。云南省草山饲料站的高级畜牧兽医师杨士林说,“过去农户饲养本地品种的“疙瘩牛”要4到5年才能出栏,改良后的杂交牛,只要饲养得好,两年半到3年就可出栏,而且出肉率比”疙瘩牛“多1倍以上,养殖效率增加了1倍多。

企业:养殖公司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马龙双友牧业、石林云昊牧业、普洱爱伲农牧、建水红辉肉羊养殖公司等肉牛、肉羊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将科学养殖技术、优良品种植入千家万户,变农民“养牛为耕田”、“养羊为赚盐巴钱”为瞄准市场需求的商品化、产业化养殖,全省肉牛肉羊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存栏:到去年全省肉牛存栏1040万头

到2012年,全省肉牛存栏达1040万头,居全国第3位;出栏366万头,居全国第7位。肉羊存栏1200万只,居全国第11位;出栏800万只,居全国第10位。 困局

牛羊产业“短板”十分明显

“存栏多出栏少,商品率不高,产业大而不强”,被业内人士反复提及。数据显示:2012年云南肉牛存栏在全国居第3位,但出栏仅为第7位,牛肉产量则滑到了全国第9位。透视“大而不强”,云南牛羊产业的“短扳”十分明显。

养殖积极性不高,从牛羊最基础的生产力——能繁母牛、母羊近年来数量的持续下降可见一斑。

2012年,云南肉牛存栏接近1040万头,按照国际惯例,能繁母牛的数量应该占据总存量的一半左右,才能维持和扩大再生产,即应达到500万至600万头,但是当前云南能繁母牛仅有350万头,短缺近三分之一。

再看母羊的情况,自从2005年以来,能繁母羊数量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49.28%下降至2011年的44.86%,种羊的生产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

“一方面是产业短板不少,另一方面,国家对牛羊产业的扶持力度也远不如养猪业。”徐祖林说,国家扶持肉牛、肉羊养殖的政策较少,肉牛良种补贴约为5元/头,而母猪补贴则有100元,此外还有其他补贴政策。“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又没有配套扶持政策,要加快发展难度很大”徐祖林补充道。

全省规模养殖龙头企业之一的云南金江绿色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赏海昆说:“肉牛养殖周期长,投入高,光靠养殖户自主投入很难做强。”

短板1

规模化养殖率和个体产量双低

全省肉牛、肉羊的规模化养殖率分别为30%和20%

“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方式仍然是主流,这种单家独户的养殖方式,不仅商品率低而且随意性较强,想养养几天,想卖就卖了。”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处长徐祖林列举产业层次低的种种表现。而且由于养殖方式总体落后,云南牛羊繁殖率和个体产量低,这就从整体上拉低了全省的养殖和生产水平。

短板2

投入不足科学养殖技术难推广

全省牛、羊的良种率分别只有30%和50%

云南牛羊饲养主要集中在山区和半山区,山区群众经济基础薄弱、筹资能力不足,而政府在牛羊产业的公益性、基础性投入还比较少,很多基层畜牧兽医站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种、料、管、防等科学养殖技术推广不配套,对农民的公共服务能力弱。记者了解到,以肉牛冻精改良推广为例,政府免费提供冻精,农户渴望改良品种,但由于冻精改良,财政只补冻精,没有配套的工作经费,基层兽医人员无法开展免费改良工作。杨士林说,有一个地级市,一年改良200头牛的计划都难以完成。肉牛冻精改良这样的“好方子”却治不上良种不多的“病”。 短板3

草地退化严重饲草饲料不足

目前全省天然草原退化率达83.4%

养牛老板

载畜量下降,而牛羊的饲养数量在增加,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天然草场退化,优质人工饲草、饲料种植面积又少,再加之由于投入和技术、习惯等因素制约,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全省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3000万吨左右,实际利用率只有800多万吨,利用率不到30%。饲草饲料的严重不足,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制肘。

短板4

能繁母牛养殖成本高数量少

养一头能繁母牛需投入2万元,规模养殖100头,就要200万元

杨士林深入分析说,“现在饲料、人工、运输等费用不断涨价,养殖成本增长很快。我们算过,养一头能繁母牛的投入差不多要2万元,规模养殖场如养100头,就要200万的投入,养殖户资金压力很大。所以,全省至今没有一家规模养殖企业从养能繁母牛开始养殖,大多数企业都只搞短期育肥。即使是短期育肥,也赚不了几个钱,扣除成本,一头牛也只能赚个千把块,比起外出打工,收入低多了。”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很多从事短期育肥养殖的老板牛厩都不满。 破解

加大补贴做大规模化养殖

牛羊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被业界称为是畜牧业中的“重工业”。这个产业要真正“牛”起来,必须整合各方力量,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补齐短板,做强产业链。

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处长 徐祖林养牛老板

增加肉牛肉羊养殖补贴帮扶

政府要出台措施扶持肉牛、肉羊养殖。如,加大对肉牛肉羊养殖在良种、管理、技术、保险、防疫等方面的补贴帮扶,刺激养殖户提高养殖牛、羊的积极性;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为突破口,引导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养殖向适度规模转变,从天

讲解:中小养牛场选择饲料的十大误区
养牛老板 第七篇

讲解:中小养牛场选择饲料的十大误区

发布时间: 2015-3-20 21:41:15 被阅览数: 1 次

养牛也是需要科学的,不能用以前的老土养牛办法了。饲料作为牛场养殖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一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养牛是一个需要综合各环节的技术与管理才能够实现盈利的行业,单纯强调饲料成本,或者把饲料当成养牛成功的唯一要素来看都是错误的。

养牛老板

对于中小牛场,大都数缺少必要的技术,管理不到位,硬件差,理所当然地希望有一种饲料把他们全部的问题都解决了,他只管把饲料投入料槽就等着收银子。对饲料寄以了太多的期望,把那些原本是饲养管理或者兽医的职责和功能都假设到饲料上来了。

那我们目前遇到的中小牛场对饲料的认识与选择到底存在些什么样的误区,请大家参与讨论。 误区1:蛋白质的问题

首先需要科普的是牛需要的不是蛋白质而是氨基酸。蛋白质经消化道消化后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再经小肠吸收,到体内再根据牛的需要来合成牛体蛋白质。一些厂家宣传高蛋白并以此作为卖点来吸引客户。一方面,过高的蛋白质加大了牛消化系统的负担,不但降低饲料营养的消化率和吸收比率,浪费饲料资源,排放的氮源还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饲料厂跟风做所谓的高蛋白饲料,在市场竞争和成本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采用劣质蛋白原料,一些不法商人甚至非法添加来达到高蛋白(如臭名昭着的三聚氰胺就是为了提高粗蛋白含量的恶性欺骗手段)。

饲料的蛋白质要易于消化吸收,氨基酸平衡,蛋白与能量的比例匹配,这样的饲料才是合理而有效的。消化吸收率低的蛋白质(如羽毛粉)再高对动物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相反可能还会有负面作用。

误区2:要辩证地看待药物添加

饲料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素而不是治病的灵丹妙药。一些中小牛场不注重疾病的防控,反倒想依赖饲料厂添加高剂量抗生素来帮他们控制牛病(特别是下痢)。牛有病就应该给服特定药物而不是在饲料中漫无目的地添加高剂量抗生素。这样一方面浪费了成本,把饲料当成兽药来用;另一方面牛长时间服用高剂量抗生素造成肝肾损伤,影响生长发育。

我们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一般开药都是2~4天的用量,为什么?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会越来越大。但我们的加药饲料确要陪伴牛儿一生,如果大剂量添加药物,无疑是在人为损伤牛的药物代谢系统,给牛的生长发育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我们不要说外行的媒体天天在找我们的麻烦,其实我们自己也应该反省了。中国作为全球对大的抗生素使用国,有必要探讨一种科学的、合理的药物使用模式了。本行业内的人个个都责无旁贷!

误区3:服务

饲料厂比牛场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专业人才,在技术上比牛场有优势,做一些服务来保证饲料的使用效

果和降低养殖户的风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无论做什么,我觉得都应该有个边界需要把握。

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饲料厂把服务做成了给牛打针,有的业务员甚至要变成去帮手喂牛这样的劳动力了。这样的服务失去了技术的真正价值,可以说是一种不到位的服务。

我觉得真正的服务应该是以建议和信息为主,操作的事情由养殖户来完成到位的:

1、根据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消毒程序;

2、制定饲养管理规范并教会牛场实施;

3、提供市场信息;

4、其它提醒。

误区4:饲料感观--香精

一些小牛场在选择饲料的时候主要看的是气味和颜色,如果是新鲜谷物的香味(原味)我觉得是很好的,问题是目前在一些饲料厂的误导下大量添加香味剂来掩盖其饲料中的不良气味。

我一直反对给牛料加所谓的香精,为什么?

1、香精的一些挥发性香料的混合物,由于其随着时间而挥发的特性导致其香味岁时间变化,饲料的所谓香味其实是不稳定的;

2、香精的气味人闻起来都不舒服(刺鼻),我猜想比人敏感很多倍的牛的嗅觉应该更会感觉受刺激的;

3、一些人说的“奶香味”,我问过几个做香料的博士,你尝过牛奶的味道吗?他们都说没有。既然没有尝过,何来所谓的奶香味,可以说全凭猜测。我们集团曾经找人尝过新鲜牛奶的味道,说是没有香味,有一点咸味而已。

3、氧化:香精的凭挥发把香气溢出,除了其气味随时间而改变外,氧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饲料陈旧后,添加的香精被氧化后散发出臭味,而牛场老板闻到的是新鲜的香精,和这时候的气味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误区5:感官--颜色

我所接触过的牛场老板,大都数都对饲料颜色很敏感。照理说你做的饲料牛爱吃,长得快,成本低就好了,饲料又不是什么观赏雾,为什么还有花那么多心思去考虑颜色呢?

因为颜色问题,营养师在做配方的时候把很多性价比很高的原材料剔除了。比如在豆粕高价的时候,用5%的双底菜籽粕每吨可以节省100元成本而不会影响牛的生长和采食量。

一些饲料厂甚至添加着色剂来让饲料看起来更漂亮,浪费了成本。

对颜色的崇拜还让饲料厂在生产和配方修订时小心翼翼,失去了很多降低成本的机会。而这些成本,

最后都被转嫁到牛场了。

肉牛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
养牛老板 第八篇

养牛老板

西下坝肉牛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目标设计:

西下坝肉牛养殖场预计每期可养殖160头肉牛,由于市场行情变化较快预估从外地买回来的肉牛分为多个层次:700斤以上的,600-700斤的,500斤-600斤的,400-500斤的;每年最佳的养殖月份为9月份至来年的6月初,预计每年可进行二批快速育肥;各层次的肉牛生产计划如下表:

各层次单头肉牛养殖成本分析

各个层次肉牛养殖利润分析如下表:

各个层次单头的利润分析

二、市场行情分析

目前肉牛毛重价格是14元/斤左右,牛肉批发价格在30多元,随着进口牛肉、走私牛肉以及居民可接受价格对行业的影响,个人对2014年肉牛毛重价格最高看至15元多,未来肉牛毛重价格将会平衡在13-15元之间波动,但小牛和母牛价格将会稳步攀升。

三、各项成本分析

(一)人工、水电:160头肉牛的正常饲喂的情况下有三个人可胜任,外加兽医一名,初步预计三个饲养工人月平均工资为2200元,养殖工由于工作内容的原因最好由40岁以上的男性工人担当;主要用电的设备和设施有饲料加工机、铡草机、灭虫灯、员工宿舍用电、生产照明等,若要降低水电成本,建议公司装1台太阳能用于降低员工洗澡用水时所耗用电,同时在冬天时肉牛也能喝到温水这也是影响肉牛在冬天增重的一个因素;

(二)饲料分析:从数据来看粗精饲料的总费用占了总成本的81%多,我们应在保证正常生产运作的情况,将所有精力用于降低粗精料的成本上,精料方面主要是在价格、质量上来考虑,赣州市场整体上来看由于行业在赣州未形成产业链,高价格、低质量,都还不一定能买到想要的品种,如果公司未来饲养160头的肉牛每个月的饲料达到13吨-20吨左右,公司可考虑在泰和市场购买饲料(待考察)看是否能更便宜;粗饲料目前公司主要是饲喂青贮和象草,象草的种植成本为0.058元/斤,人工生产加工成本是0.048元/斤合计象草的成本为0.106元/斤(约212元/吨),做成青贮的成本是0.058+0.078元/斤,合计青贮的成本为0.136元/斤(约272元/吨),若加上电费、车辆损耗、油钱、雨布、等象草和青贮的成本还将上升,而粗料的费用在饲料费用里的占比为30-50%;建议公司考虑采用甜叶菊渣、酒糟、周边豆腐渣等低廉高粗蛋白的生产下角料替代部份用量,以降低饲料成本;另外可发展蚯蚓养殖产业,用于将牛粪处理,蚯蚓可用于肉牛养殖替代一定量的精饲料(暂时为理论需实验验证,原因是蚯蚓粉的蛋白质含量为60%多,则粗蛋白含量更高,而目前蚯蚓粉广泛用于鸡、鸭、鱼的养殖,市面上只有极少部份人用于肉牛饲养),蚯蚓生产的有机肥可用于出售或置换甜叶菊渣(此项有待洽谈论证);

(三)进牛成本:随着国内肉牛存栏规模的降低及行业的特殊性,个人预期5年内肉牛存栏规模还将持续降低,届时进牛成本将会越来越高并陷入终端毛牛和牛肉价格上不去或牛肉消费量降低而牛犊价格上升的僵局,建议公司于14年着手培养母牛繁育方面的人才,并逐步发展赣州自已的市场;降低进牛成本和应激期、运输所带来的损失;

(四)尚需配置的设施设备:农田的灌溉设施(含储水池,储水池用于肥料、沼液等稀释),青贮池降低高度和加宽单间宽度或改成水压式、蚯蚓养殖相关设施,青贮收割机;

(五)现有土地资源的分配和产出预测:160头全年的需求的粗料量为1150吨,预计需求种植土地面积为90亩(预计产出945吨吨象草),此90亩的土地所在地是示范园沼气站至果树范围的4.98亩和西下坝的85亩多,西下门口17亩土地计划外包给蔬菜基地的老板,如若不能则计划用来种植花生和玉米各8亩,花生的单产为300斤/亩,玉米的产量为400斤/亩合计全年为公司产出花生4800斤,玉米6400斤,同时还将产出将近50吨左右的秸杆粗料,以及部份精饲料;花生和玉米的种植成本预计在1000元/亩左右;小型养殖和现有的3.8亩有机蔬菜基地进行对外承包,公司给承包户核定的采购价和采购额度,承包户自负盈亏。5.13亩的QQ农场根据情况进行种植;目前无法做出产出预测。

总结:建议公司尽量做到各个环节机械化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对点工的需求,随着公司周边糖厂、蔬菜基地的建设,将会增加公司在各个环节的生产成本;同时还要加快母牛繁育的发展速度,以及饲料配方的改善和成本降低。

四:投资概算

1:160头肉牛采购牛款投资为180万元左右;

2:生产周转资金投资为80万元左右(含人工、饲料、水电、药品等费用);

3:尚需配置设备投资资金为:18万元左右(灌溉设施2万元左右、青贮池改建3万元左右、青贮收割机10万元左右,其它未预算的为3万元左右)。

综上所述,2014年160头肉牛单期需求的投资总额为280万元左右,预估单期纯利润为12万元左右,投资收益率为8%-15%。

石塘镇肉牛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养牛老板 第九篇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ongcunchuangye/14774.html

《养牛老板 王建球养牛:10万元一头的牛是怎样养成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