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

养草鱼技术 [农广天地]草鱼的养殖技术

|

【www.dagaqi.com--农村创业】

[农广天地]草鱼的养殖技术
养草鱼技术 第一篇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混子等。与青鱼、鳙鱼、鲢鱼并称为我国四大淡水鱼。

  草鱼肉质细嫩,骨刺少,营养丰富。每百克草鱼肉中,含蛋白质17.9克、脂肪4.3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草鱼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今天,我们来了解草鱼的养殖技术。

  片花:草鱼的人工养殖条件

  池塘选择

  人工养殖草鱼最好选择连片的池塘,面积在100亩以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排灌体系完备。水域土壤环境中的金属、农药残留量应符合我国1995年制定的《土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池塘主要是长方形,鱼池面积5至10亩。水深1.5米-2.5米。

  每5亩配备3KW增氧机1台,每口池塘配备自动投饵机1台。

  水质要求

  对水源要进行定期监测。以100亩为单位,对要灌入池塘的水源进行定期监测:水质感官标准、卫生指标都要符合我国《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片花:草鱼苗种养殖技术

  草鱼的养殖周期是两年,第一年春天鱼苗下池塘,到第二年春天能长到0.5—0.8公斤,这个阶段叫苗种养殖阶段;从第二年春天第二年秋天,草鱼能长到三至四公斤,这个阶段叫成鱼养殖阶段。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草鱼苗种养殖技术。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是在池塘进水前进行药物消毒,杀死塘底淤泥中的有害生物和野杂鱼类。清塘消毒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可以采用生石灰干法消毒,按每亩75—15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再经日光暴晒3—5日。

  池塘是草鱼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草鱼病原体的贮藏场所。池塘环境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草鱼的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池塘的清整工作,它是预防鱼病和提高鱼产量的重要环节和不可缺乏的措施之一。

  清塘消毒20天以后,可以注入新水。

  培养生物饵料:

  养鱼先养水。能否培育好水质,是养鱼者的基本功。池塘放入新水之后,采用施肥的方法,可以培养鱼苗放养后需要的生物饵料。施肥采用全池泼洒生物制剂的方法。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用来肥水的生物制剂,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生物制剂能调节水中营养成分比例,使之有利于藻类的生长繁殖,进而培育出优良的浮游动物,供放养的鱼苗摄食。生物制剂时可以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

  当池塘里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浮游生物,堤岸四周随处可见成群结队小浮游动物的时候,就是投放鱼苗的最佳时期了。

  放养鱼苗:

  因为草鱼鱼苗的人工繁殖比较麻烦,渔民一般从大规模的繁育场引进,可以购买刚刚孵化出的鱼苗。要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的鱼苗。看体色群体色素相同,无白色死苗,身体光洁不拖泥。

  放养时间在5月上、中旬,这时的鱼苗只有5毫米左右,一亩水面放养15万至20万尾,鱼苗养殖期间,只能养殖单一的草鱼鱼苗,不能与其他鱼类混养。

  苗种养殖期间的饵料投喂:

  万事开头难,对于草鱼养殖来说也是如此,在鱼苗投放的第一周,鱼苗还十分娇嫩,不能吃较大的饲料,因此,这个阶段的饵料投喂是非常重要的。

  1到20天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开始的时候,一般每天上午合下午各投喂一次人工豆浆饲料,投喂的豆浆只有一小部分被直接吃食,更多的还是起到肥水作用,培育肥水繁殖大量的天然饵料供鱼苗摄食。

  鱼苗下池塘的第一周,每亩投喂3~4千克豆浆,一周后增加到5~6千克,并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用量,如果天气闷热,要下雷阵雨或暴雨时,一定要少喂或停喂。

  20天至2个月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20天以后,鱼苗就长到了2到3厘米,因为草鱼的生长快,食量大,仅仅依靠投喂豆浆已经不能满足营养需求了,这个时候,就要采用配合饲料来饲喂了。

  因为这时侯的鱼苗还比较小,不能吞食颗粒饲料,所以只能把配合饲料加工成粉料投喂,投喂的时候也是全池泼洒的方式。

  鱼苗期间的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0%,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段时间的饲料配比:

  20天至2个月的鱼苗饲料配比:

  豆粕21%,菜粕30.5%,棉粕12.5%,麦麸8%,次粉25%,米糠1.3%,食盐0.5%,豆油1%,氯化胆碱0.2%,磷酸二氢钙1%。

  2个月至8个月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2个月的草鱼苗,长得快得能长到20厘米,长得慢的也有10厘米了,草鱼的身体强壮了,游泳能力也增强了,这个时候,要训练着鱼苗定点饲喂。

  每个池塘设一到两个投饵机,开始时沿搭设饵料台岸边投喂,逐渐缩小范围,慢慢形成定点投饵。将配合饲料加工成颗粒饲料,由投饵机均匀地撒出,每天投喂3到4次。

  这个阶段投喂饲料一定要坚持四定投喂的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

  每次投喂半小时左右,投喂量以60-70%的草鱼吃饱,不再摄食为宜。

  喂料的时候轻轻地敲击投饵机,发出信号,让小鱼逐渐适应这种定时定点喂料的习惯,2个月以后的鱼苗需要的蛋白质渐渐地减少了,可以采用以下配方为它们搭配饲料。

  2个月至8个月鱼苗的配合饲料配方:

  豆粕18%,菜粕29%,棉粕8%,麦麸8%,次粉29%,米糠6%,磷脂粉1.3%,食盐0.5%,豆油1%,氯化胆碱0.2%,磷酸二氢钙1%。

  2个月以后的草鱼苗,消化机能逐渐增强,食量也逐渐增大,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在白天加喂一次草料。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易被消化。摄食鲜嫩草料,能使草鱼长得快、少生病,亦可减少投喂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草料的种类,应是平行脉的长叶青嫩草,不宜投喂草鱼厌食的网状脉的团叶草料。以投喂种植的黑麦草、苏丹草等牧草和采集的野生长叶嫩草为好。

  对草鱼喂草,每天要定时、足量、均匀投喂,力求将草料撒开,让鱼吃饱、吃好、吃匀,以提高养殖效果。

  8个月以后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从鱼苗下池塘算起,8个月以后,天气逐渐寒冷,当水温低于20℃时,草鱼的摄食量开始降低,这时,可以根据草鱼的摄食情况,减少投喂饲料的次数,从每天投喂三到四次,逐渐减少到一至两次。

  这个阶段使用的饲料与前一阶段使用的饲料是一样的。秋天之后,草料不宜

流水养鱼视频 流水养鱼技术(下集)
养草鱼技术 第二篇

  流水养鱼视频下集

  建设好一个科学合理的流水鱼场后,接下来就要进行饲养。流水养鱼放养的品种以吃食性鱼类为主,如鲤鱼、草鱼、虹鳟等。不放养滤食性鱼类,如花鲢、白鲢。流水池放养不能象池塘养鱼那样多品种、多规格的鱼类混养。而流水池水深一般在1-1.5米,最深2米左右,加上密度大、强制投饵,即使习惯在下层活动的鱼类,放入流水池后,由于水体和摄食的需要,也只能在上层活动。同时各种鱼类抢食能力不一样,混养在一起,势必形成以强挤弱,以大克小,饥饱不均的现象。同时各种鱼类对营养要求不一致,因此流水养鱼池只能是同品种同规格的鱼单养。

  合理的放养鱼种是养成的先决条件,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成的保证。因此在整个流水养鱼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进行饲养。这里,我们以养殖虹鳟鱼为例来向您介绍。

  一、鱼种放养前的准备

  流水鱼池建好后不能马上放养鱼苗。首先要进行试水运行工作,检查阀门开闭是否灵活,进水情况、水体交换状况、排水、排污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检查鱼池质量、保水性能。初步掌握鱼池运行性能和流量调节的操作。

  其次,流水养鱼由于使用的是山泉水,为了验明水质是否符合要求,要放几条试水鱼。可以先把几条鱼苗放入鱼种培育池内,观察10天左右,确认水质没有问题后,再放入大量的鱼苗。

  二、放养密度的控制

  流水养鱼放养密度及规格依种类、生产目的及流量大小而定。

  流水养鱼属于高密度养殖,要想养殖成功,首先要投放足够数量、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量和生产量呈正比例关系,即在饲养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放养量越充足,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生产量,通常在一年的生长期中,年产量约为放养量的4到6倍。放养量应达到年产量目标的20%到30%。而根据供水量和与之相应的养鱼池面积来确定放养量是比较合理的。例如:涌泉水流量为每秒200升,养鱼池面积为1000平方米,平均水深为0.75米,1平方米水面年产量40千克,年生产量为40吨。据此计算出鱼种的放养数量应该达到8吨。

  1、采卵鱼的放养控制

  采卵池是流水养鱼进行人工繁育的场所,一般选择在流水养鱼的上游取水,鱼池的作用是在采卵期内将已经成熟的亲鱼移入室内,雌雄分池存放。由于短时间存放,存放密度可适当高些,一般10平方米的鱼池可以存放100尾左右。采完卵的亲鱼可以放回亲鱼培育池中,雄亲鱼可以继续在池中饲喂,待下批采卵时用。采卵处最好建造在亲鱼池的上部,通过水流可以连成一体,这样有利于操作。采完卵后要进行孵化。孵化是指从受精卵到稚鱼上浮的这一过程,孵化成绩的好坏与水质、水温、溶解氧、光线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孵化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这里,我们就不加以说明了。

  2、稚鱼的放养控制

  稚鱼池(也就是鱼种培育池)一般长3.5米,宽0.9米,池深0.5米,水位控制在0.4米左右。稚鱼在放养初期,每池每平方米放养5000尾。稚鱼经过一个月的饲养,单尾重达到一克左右时要进行筛选工作,将大小规格分开饲养,筛选后的稚鱼放养密度是初期放养密度的三分之一,即每平方米放养1600尾。待稚鱼长到单尾重4到5克时进行第二次筛选,筛选后稚鱼放养量为每平方米1000尾。

  3、当年鱼的放养控制

  稚鱼经过5个月的培育,已经长到10克以上,进入鱼种培育阶段,此时鱼的索饵能力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逐渐提高,这时的稚鱼就应该放入鱼种培育池或直接进行成鱼的养殖。这时的鱼习惯上称为“当年鱼”。饲养当年鱼的鱼池一般使用长条形鱼池,池长10到30米,池宽0.8米,水位控制在0.6米左右。池水流速可以比稚鱼前期加大,一般在每秒2到4厘米,池水交换率为每小时2到4次。在相同的注水量情况下,可以养殖体重10克左右的当年鱼800尾,20克左右580尾,30克左右的488尾。

  4、成鱼的放养控制

  当鱼种长到100克左右就可以放入成鱼饲养池饲养,成鱼池的面积通常大于苗种培育池。形状可以根据实地情况来设计,无论是哪种形状[www.dagaqi.com/],多大面积,都应该做到有利于水的交换和清除污物。水要保证一定的流速,一般最大不超过每秒30厘米,池水的交换率应大于或者等于2。养鱼池一般用浆砌石或者混凝土建造,长40米,宽4米较、水深以80厘米较为合适。一般100克左右正常水温15摄氏度时可以放养305尾。

  亲鱼的放养一及操作要求可按照成鱼的操作要求来进行。

  三、水的管理

  水是养鱼的基本要素,流水养鱼必须是清洁、无污染、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的水体。通常,山涧涌泉水都是良好的水源,但是如果养殖水体采用的是河水或者水库底排水时就要考虑其水质是否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由于流水养鱼属于高度密养殖,因此,除了考虑水体水质以外,供水量也是重要的因素。当供水量充足时,流水养鱼可以在无需增养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可观的生产量,但是如果供水量不足则容易导致产量下降。所以注水量决定了饲养量。那么怎样计算注水量呢?注水量通常用注水率来表示,即注水率等与注水量除以饲养鱼重量再乘以1000。

  通常,在不增氧的情况下,注水率在10以上可以达到较好的饲养效果,当注水率过小时就需要增氧。目前,养殖虹鳟鱼增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靠自然落差跌水增氧,一种是机械增氧。在生产当中应尽量使用跌水增氧,跌水落差越大越好,最好不低于一米,跌水增氧时可以在离开水面和注水口处放一跌水板或铁筛网,使水跌落在上面产生大量的水花起到增氧的作用。

  在正常跌水增氧的方式不能满足流水养鱼供养需求的情况下,就必须用机械增氧的方式对水体不断的补充氧气,以维持流水养鱼水体的动态平衡。一般养殖鳟鱼要把溶氧控制在5毫克/升。

  另外,氨氮和pH值也是影响虹鳟鱼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氨氮对鱼的危害性极大,它是流水养鱼水体中仅次于溶氧的主要水质指标。由于氨氮是随着温度和PH值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溶氧的增加和二氧化碳的减少而减少,因为流水养鱼是高密度的养殖鱼水体,为了有利于密养和减少疾病的需要,在保证足够供水量和溶氧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水体的pH值呈弱酸性。再加上及时做好鱼类排泄物的清除工作,就可以控制好水体中氨氮的含量。

  四、投饵

流水养鱼  流水养殖鱼类均为吃食性鱼类,且饵料完全靠人工投喂,最好能把这些饵料制成大小适口、配方科学的颗粒,饵料的粒径要与鱼体规格相适应。饲料的配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包括:鱼粉、发酵血粉、肉骨粉、肉粉、酵母、动物内脏等;以植物性饲料成辅,包括:豆饼、大豆粉、麦麸子、小麦粉、玉米粉、草粉等,再添加油脂、复合多种维生素、复合矿物质以及其他微量添加物。鱼种阶段,前期的投喂颗粒直径控制在1.5毫米。饲养一个月之后可以增加到2.4毫米。随着鱼体的成长,饲料颗粒直径可以逐渐增大。但饲料的颗粒直径不宜过大也不能过小。适口的饲料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鱼的生长。

  因流水池鱼类密度大,池水又经常不断地流动,需摄食大量饲料。为防止饲料流失,饵料一般在流速较小的区域撒下。每次投饵量以计划数为基准,在鱼群抢食高峰已过但尚未散去时应停止投饵。

  投饵时要防止饱食或给饵过量,给饵不足。同时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池内水温、水质变化、鱼体的大小、当日鱼类摄食情况来灵活掌握投喂量,要防止因给饵过多导致水质污染。

  一般要求全部鱼摄食到八成饱为止,鱼苗期给饵次数要多一些,每天6次,中期4-5次,后期2-3次。投喂量的多少,可以根据下面这个表格来进行。(图表P80)

  五、筛选分池

  当鱼种经过三个多月的饲养以后,往往出现规格上的差异,这时候要把它们按规格分开饲养,保持鱼适当的饲养密度,保证鱼类健康成长,同时也是提高生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采用筛选器来进行筛选。将鱼从一端赶向另一端,直到筛选器里的鱼由于过密而设法向外钻,小鱼可以通过间隙钻出,剩下的大一点的鱼就可以放到另外一个池子里饲养。筛选器间隙3厘米可以筛出体重0.5千克的鱼,4厘米可以筛出0.75千克的鱼,5厘米可以筛出1千克的鱼。一般每月筛一次即可。

  六、排污

  作好排污工作是保持水质良好的一项重要措施。流水虽然可以随时带走一部分污物和残饵,但还有一部分残存于池底,引起鱼类食欲减少甚至生病,所以还要定期放水排污。可以在池底建设一个排污渠,排污操作要迅速,并调节好进水和排水量。在排污的同时,也要经常洗刷池底、池壁以及拦鱼栅,在不危及鱼类生命的前提下力求污物能彻底清除。

  通常情况下,鱼类养殖初期因鱼种小、投饵量小、水温低、有机物耗氧不多,污物可随水排出,一般不放于池水排污。随着水温升高,鱼体长大,鱼摄食量增加,粪便、残饵增多,有机物耗氧高,靠加大流量和鱼群活动排污已不够,需每隔10天左右,放水排污一次。

  另外,也可以接通一个管道,利用管子的吸附力把污物吸走。

  要注意的是,流水养鱼各池之间是相连的,排污的时候不要把污物直接进入下一级鱼池,应该经过排污渠道直接排出整个流水养鱼系统之外,或者将污水牵引到过滤装置,过滤后重新进入流水池内使用。 

  七、巡池检查

  流水养鱼期间,要经常巡塘检查,注意观察鱼群的活动状况,摄食强度,测定溶解氧、水温、pH值等,以判断水质状况。每日检查拦鱼栅是否有破损,以防逃鱼。若发现鱼类常表现出集群绕池壁环游,和在进水口处持续顶水运动,这就是缺氧表现,应及时补充大量新鲜水,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使用增氧机对水体进行增氧,从而保证鱼的存活;若发现定向注水过急,水量过大,也要及时加以调整,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挡水板来达到目的。其次还要注意防洪防逃,在雷雨防洪季节作好排洪工作和及时疏通渠道,避免洪水冲垮进水渠。

  八、鱼病防治

  虹鳟鱼作为冷水鱼,又是在流水环境下养殖,因此不存在越冬问题,冬季只要水不结冰即可照常饲养。但是,流水养鱼与池塘不同,其特点是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所以鱼发病的可能性相对增多,必须每天严密观察,经常检查鱼体,做到预防为主。通常,在鱼苗期,每次换池的时候,就要对鱼苗进行消毒、灭菌。首先把进水阀门关掉,准备500ppm的甲醛,一般每立方水使用500毫升,先倒入一个桶里,然后加入一点水稀释,最后把它均匀的撒在池子里,浸泡10分钟以后,把排水口打开,使用过药液的水流走,最后再重新打开进水阀门,使新鲜的水注入鱼池。这样可以预防鱼交叉感染。

  除此之外,饵料的控制也是鱼病防治的工作之一。要求在饲料配方设计和饲料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鱼类营养标准实施,谨慎使用添加剂。重金属元素铜元素、铁元素等以及含氟最高的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等添加过量,可导致鱼体中毒甚至大量死亡;促生长药物如喹乙醇添加过多,鱼类耐低氧能力显著降低,运输死亡率会提高;即使饲料中常用的磺胺类药物如果添加严重过高,同样可以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所以在在添加剂的选用上应谨慎认识其性能和质量。同时生产中对饲料的贮存期、贮存条件等应该规定明确,严格按照渔业饲料使用相关标准认真实施,避免饲料污染事件发生,已被污染和过期变质的饲料坚决不得继续投喂。

  流水养鱼技术是当前集约化水产养殖的成功技术之一,对提高单位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显著的作用,而且这项养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是当前农民朋友选择创业并实现农副产品生产产业化、技术化、规模化的有效致富方式。只要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科学的养殖方法进行生产,就能够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的生活习性
养草鱼技术 第三篇

  目前,我国淡水水域养殖的常规鱼类主要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鲤、鲫鱼,团头鲂,三角鳊等,下面分节介绍这些鱼类的养殖技术,其中包括这些鱼类的生物学、人工繁殖技术、鱼种培育技术、成鱼养殖技术。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的生活习性:

   1.形态特征

  青鱼(如图2-1)又名黑鲩(两广)、青鲩、乌鲩、螺蛳青(江、浙)、青根鱼(东北),在分类学上属鲤科,雅罗鱼亚科,青鱼属。青鱼体长,呈近圆筒形,头顶部扁平,尾部稍侧扁;鳃耙稀而短小,下咽齿呈臼齿状,齿面平滑;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下颌,向后伸至眼前缘之下方;体呈青灰色,背面较深,腹部灰白色,各鳍条均呈黑色。

  草鱼(如图2-2)又名草鲩、白鲩(两广)、鲩、草根子(东北),在分类学上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体长,略呈圆筒状,腹圆无棱,身体各部分比例随个体大小有所差异,尾柄长大尾柄高;口端位,上颌稍突出下颌;鳃耙短小成棒形,排列稀疏;下咽齿为梳状栉齿;鳞片颇大;身体呈茶黄色,背部青色,腹部银白色,各鳍条浅灰色。

  鲢(图2-3)隶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又名鲢鱼、白鲢、鲢子。体侧扁,稍高;头较大,约为体长的1/4;吻钝圆,口宽,下颌稍向上突出;眼小,两眼间隔宽凸;体背面灰色,腹面为银白色,各鳍条均为灰白色;鳃耙彼此联合成海绵状膜质片,有鳃上器;胸鳍末端不超过腹鳍基部。体长为体高的2.9~3.7倍,为头长的2.6~4.2倍。

  鳙(如图2-4)隶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俗称花鲢、大头鲢(两广)、胖头鱼(江、浙一带)、雄鱼(湖南)、黑鲢。鳙的体型很像鲢,但头部特别的大,几乎占鱼体的1/3,“胖头冶因此而得名。体色较黑并带有黑色花斑,腹棱不完全,即从腹鳍基部到肛门间有刀刃状的腹棱,胸鳍长,尖端超过腹鳍的基部。

  鲮鱼(如图2-5)又名土鲮、鲮公、雪鲮、花鲮。体长而稍侧扁,背部呈缓弧形,腹部圆而稍平直。须2对(吻须、颌须各1对)。体侧上部每一鳞片后方俱有一黑斑,自胸鳍上方,侧线上下共有8~12个鳞片的基部有深黑斑,聚成一堆似菱形斑块。各鳍条均呈灰黑色。

   2.地理分布

  青、草、鲢、鳙鱼分布我国东北部、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江河中,但长江三峡以上仅有草、青鱼,黑龙江只有青、草、鲢鱼,未发现鳙鱼,而且封闭式湖泊和水库中没有自然分布;鲮鱼则仅分布我国南部的珠江水系,南至海南岛,西南至云南的元江和澜沧江水系,东至福建。

   3.食性

  鲢、鳙鱼的食性:鲢、鳙鱼是典型的吃浮游生物的鱼类。它们靠滤食器官滤取食物,其滤食器官是由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上器官组成的。鲢、鳙鱼滤取食物主要靠鳃耙,鲢主要吃浮游植物,鳙主要吃浮游动物[来源:www.dagaqi.com/]。鲢、鳙除了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外,还滤食有机碎屑及其上的细菌。在池塘饲养条件下也取食人工投喂的饲料,如饼渣、糠、糟、麸皮等,并能滤食人工洒在水中的豆浆颗粒。鲢、鳙不能消化纤维质、果胶质和几丁质等,因而对所吃下的具有这些物质构成的密闭外壳或外膜的浮游生物很难利用,如大部分蓝藻、细胞衰老的绿藻和裸藻和具有几丁质外膜的浮游动物的卵等。对不具上述物质构成的壳、膜,或壳、膜上有孔、缝者则能较好的消化利用,如金藻、隐藻、硅藻和部分甲藻、黄藻、绿藻、裸藻、蓝藻以及浮游动物、细菌等。

  草、青鱼的食性:草、青鱼的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与鲢、鳙鱼不同。草鱼吃水草和其他植物性食料,是典型食植物性的鱼类;青鱼则为肉食性鱼类,主要取食底栖动物,如蚌、蚬、螺蛳等,也食虾和昆虫幼体。草鱼虽然是吃草的,但不能消化利用纤维素,仅能消化利用其压磨破碎植物细胞内的原生质。草鱼和青鱼的摄食量通常为自身体重的40%左右,最大日食量达60%~70%,日食量随水温、水质状况有所变化。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能大量吞食配合饲料。

  鲮鱼的食性:鲮鱼的摄食方式是吞食兼滤食,通过利用上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的岩石等物体上舔刮附生的硅藻、绿藻和丝状藻,摄食量与水温、溶氧关系密切。

   4.生长

  鲢的生长:在淡水养殖产量中,鲢鱼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总产量的70%左右,在世界养殖鱼类产量中占第一位。鲢生长较快,雌、雄个体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益,体长以前3~4龄较快,其中以第二年生长最快,4龄后生长明显变慢;年增重以1~6龄期间逐年增加,其中以3~6龄增重最大。然而,在不同水域、不同饲养条件下,鲢的生长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其原因主要与基因、气候、饵料、栖息环境等因素相关。在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中,第一年可长至0.5kg,第二年可长到2kg,第三年可达3.5kg,第四年可达5kg,第五年可达7kg以上,第六年可达10kg以上。最大的个体体重达25kg左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第一年可长到50~200g,第二年可长到0.5~1.5kg。

  鳙的生长:鳙生长通常比鲢稍快些,4龄前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相似,5龄后雌鱼的体重增长比雄鱼大。体长增长1~3龄最快,4龄开始急剧下降。体重增长2~7龄都较快,其中3龄增重最大。在长江流域中第一年可长至0.5kg,第二年可长至2.5kg,第三年可达7kg以上,最大个体可达30kg以上。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2年可达商品规格。

  

草鱼养殖技术
养草鱼技术 第四篇

草鱼养殖方法
养草鱼技术 第五篇

草鱼养殖方法

一、生态习性

1、 食性

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成鱼以吃水草为主。喜食的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浮萍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投喂各类喜吃的水草,陆生禾本科草类和各类精饲料。由鱼苗培育早期阶段幼鱼吃细小原生动物,到夏花阶段转吃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并向吃食浮萍和细嫩的水、陆草类转化。各生长阶段都喜吃人工精饲料。

2、 生长

草鱼属于生长快的大型经济鱼类。2—3龄生长最快。在池养条件下群体生长速度1龄鱼一般50—60g,2龄可达500—750g,3龄2—3 kg,所以草鱼养殖周期为

2.5—3年。

二、苗种培育

1、 池塘条件

草鱼苗种培育池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深2米~2.5

米,池形东西走向,环境安静,四周无高大树木及建筑物,便于渔池采光、通风。池岸整齐,堤坝牢固,池底平坦,保持淤泥10厘米~20厘米深,土质为壤土或沙壤土,池塘保水保肥性好,便于拉网操作。池塘水源稳定可靠,进排水方便。电力、排灌机械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2、 放苗前准备

清塘。应干水清塘,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或漂白粉4公斤~5公斤,调节池水PH值,杀灭病原生物。施基肥:视池塘底质情况,用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料,一次施足基肥,可亩用鸡粪200公斤~300公斤或猪粪400公斤~500公斤,马粪750公斤 ~1000公斤,全池撒均匀,少量堆放在池塘浅水处。养草鱼技术

3、 放养模式

亩放草鱼苗25000尾~30000尾,鲢鱼苗2500尾~3000尾,鲤鱼苗1000尾~1500尾。放养种类及规格为2.5cm~3cm夏花,入塘规格大时可适当降低放养量

4、 池水深度、透明度与水质调节

鱼苗入塘时池水深度0.7米~0.8米左右,培育7天~15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米。培育20天~30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

1.2米。培育40天~45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5米。培育2个月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8米。进入秋冬季池水深度控制在

1.8米~2米左右。放苗时,池水透明度30厘米以下,之后适当追肥,控制池水肥度。夏季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30厘米左右,秋季保持在35厘米左右。

5、 鱼种培育阶段的营养搭配

根据草鱼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的要求不同这一特点,应掌握以下原则:体长5厘米前,饲料中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体长6厘米~7厘米时,饲料中蛋白可降至35%~30%;体长10厘米后,饲料蛋白可降至28%~25%。以上是草鱼种最佳生长速度的蛋白质含量,若从生产成本和最佳经济效益看,饲料蛋白质含量可适当降低。饲料应适量添加矿物盐(无机盐类)、维生素等添加剂。

6、 投饵技术与投饵量

体长5cm~8cm,是草鱼食性转化阶段。除投喂芜萍、小浮萍外,并投喂相应粒径的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10%~15%。 体长8cm~12cm,是食性转化后阶段,投饵应青料与精料并举,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7%~10%。

规格在体长12cm~14cm阶段,主要投喂粒径2.5mm配合饲料,间投水、旱草,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3%~6%。

在确定投饵量时,应准确估测草鱼苗种的成活率。

三、成鱼养殖

1、 草鱼的套养

草鱼作为套养品种,可在任何池塘中养殖,但必须根据池塘的具体条件,严格控制套养比例。一般淤泥较厚、水源无保证或靠近村边的老池塘,其套养量应掌握在每亩不超过120尾为宜,饵料应以投喂各种青饲料为主。为解决草鱼与其他品种争食的矛盾,每天应在喂养其他鱼类之前,尽量先让草鱼吃饱。

2、 池塘

养草鱼技术

主养草鱼的池塘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源充足、水质好,池塘水深保持2米以上,10亩左右的池塘应配备2.20千瓦增氧机1台。

3、 鱼种

草鱼种必须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规格在100克/尾,其他搭配品种规格特别是鲤鱼种规格不得大于草鱼。

4、 品种搭配及放养密度

主养草鱼的池塘,草鱼投放量应掌握在总投放量的60%左右,条件较好的池塘,每亩可放草鱼500-550尾,搭配鲢鱼300尾,鳙鱼70尾,鲤鱼80尾(或鲫鱼150-200尾)。

5、 饲料

以投喂青草或各种水草为主,除经常投喂稗草、芦草、苦草、菹草外,还可以投喂人工种植的苜蓿、苏丹草、黑麦草等优质高产青饲料。另外各种杂草及蔬菜、豆类、瓜类、玉米的茎叶等都是草鱼很好的饲料。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鱼类吃食情况、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为好,在夏季高温季节,应严格杜绝草鱼吃夜草。另外,在每天下午4时左右,应按塘鱼重量的1.50%投喂配合颗粒饵料,以补充营养,驯化集中摄食。草鱼膨化颗粒饵料与青饲料配合使用效果很好,这种饵料既能满足草鱼生长的需要,又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对净化水质,防止鱼病很有好处。

6、 水质调节

主养草鱼的水质十分重要,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和卫生。要求每隔3-5天添加新水5-10厘米,以增加水体活力,增加溶氧,提高浮游生物的增殖率,满足鲢鱼、鳙鱼对饵料的需要,也刺激草鱼的快速生长。配备增氧机增氧,以保持水质新鲜,溶氧正常。同时每隔半月亩泼洒生石灰10-20千克,以澄清水质。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30厘米。

7、 预防鱼病养草鱼技术

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三大主要病害。近几年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病毒性出血病,在实际生产中,这几种病

草鱼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养草鱼技术 第六篇

养草鱼技术

水库草鱼养殖技术
养草鱼技术 第七篇

水库草鱼养殖技术养草鱼技术

摘要 介绍水库草鱼养殖技术,包括防逃设施建设、清库消毒、鱼种的放养、日常饲养管理、轮捕轮放、疾病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水库草鱼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鱼;水库;养殖技术

冷水江市小型水库较多,面积大多为2.00~6.67 hm2,水源充足,很适合水产养殖。草鱼是水库养殖的主要品种,另外混养有白鲢、花鲢、鲤鱼、鳊鱼、鲫鱼。草鱼为草食性,体长5 cm以上的幼鱼逐渐转变为草食性;体长约达10 cm,完全能适应摄食水生高等植物。成鱼主要以高等水生植物为食料,如浮萍、轮叶黑藻、苦草为最喜食的种类,当地养殖户一般人工种植黑麦草和苏丹草用以饲养草鱼成鱼。

1 防逃设施建设

为防止鱼逃逸,大雨天气出现溢水跑鱼,水库进排水管口尤其溢洪道口用竹栅、铁丝网、尼龙网、钢筋栅等设拦鱼设施,根据鱼种规格选择间距、网目[1]。以在排水口设置2~3道拦鱼设施为佳。

2 清库消毒

一般3年要用生石灰清库1次,杀灭细菌,调节水的pH值。在冬季枯水季节最方便,这时水位低,又不影响来年春天的蓄水。清理水库里过多的淤泥,破坏细菌滋生的场地。排水不能彻底采用带水清库,带水清库时1 m水深生石灰用量1 500~2 250 kg/hm2,干法清库时用量900~1 200 kg/hm2。

3 鱼种的放养

第2年5—6月水库蓄满一定的水后,就可以放养苗种[2]。投放规格大而整齐、体格健壮、无伤无病的鱼种,草鱼、花鲢、白鲢、鲤鱼、鲫鱼放养规格分别为150~200、100~150、100~150、30~50、20~30 g/尾,苗种放养前用4%~5%食盐水浸浴5~8 min,杀灭细菌。有条件的对草鱼注射四联免疫疫苗,预防草鱼出血病。

4 日常饲养管理

4.1 水质管理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这说明水质调节对养鱼是很重要的。因为水库里放有白鲢和花鲢,可以适当施肥。4—5月施放腐熟有机肥3.0~4.5 t/hm2,用以培育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在6—9月气温比较高的时段,鱼类摄食量大,排泄物也多,这些排泄物就能肥水,不用再施有机肥。当水质太肥的时候,容易

草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养草鱼技术 第八篇

草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草鱼,又名鲩、草根子、鱼厚或猴子鱼、棍子鱼。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体近圆柱形。尾鳍分叉较深,正尾型。

(2)生活习性:草鱼通常生活在水体中下层,但觅食时也在上层活动。性活泼,游动快。 草鱼对水温适应性较强,在0.5~38℃水中都能生存,但适宜温度为20~32℃,在水温27~30℃时摄食强度最大,20℃时摄食量降低,水温低于5℃停止摄食,水温低于0.5℃或高于40℃便开始死亡。 草鱼喜欢较清瘠的水,对肥水和低氧具有一定的适应力。水中溶氧量5毫克/升时可正常生长发育,溶氧量1.6毫克/升时呼吸受抑制。

(3)食性与生长:草鱼喜吃水草和其他植物性食料,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摄食人工饲料,如饼类、颗粒饲料等。草鱼虽然是吃草的,但不能消化利用纤维素。它吃的草类被咽齿和角质垫相压磨成小块才吞进消化管中,仅能消化利用被磨研破裂的细胞内的原生质。草鱼的日食量通常为体重的40%左右,最大日食量达体重的60%~70%。日食量随水温、水质状况有所变化。

草鱼生长快。其体长增长最快时期为1~2龄,体重增长则以2~3龄最快,5龄后生长明显变慢。

(4)繁殖习性: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龄,雄鱼3龄。其产卵要求的条件、卵的性质和胚胎发育与鲢、鳙鱼相似。 二、市场行情

单位:元/公斤

三、人工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15~20亩(1亩=667平方米),水深保持1.8~2.2米,池埂宜宽不渗漏,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每10亩水面配投饵机、增氧机各一台。

选用的池塘宜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交通、电力配套,生态环境良好。 2.清塘消毒

每年冬季抽干池水,曝晒池塘,清除过多淤泥和杂物,保持淤泥深10~15厘米。池埂、池坡种植黑麦草等青饲料。

苗种放养前10天注水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彻底清塘。2~3天后注水,注水时要严格过滤,以防敌害生物和野杂鱼进入池内。水深1米时,每亩施发酵腐熟有机肥150千克,培育浮游生物。 3.苗种放养 (1)量要求:苗种要求纯正,以自育为主,或到有资质的原种场购买。苗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均匀,体表光滑,无损伤,无寄生虫。

(2)消毒入池:放养苗种要严格消毒入池,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一般用3%食盐水和4毫克/千克敌百虫混合液消毒6~10分钟,有条件者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 (3)合理混养:苗种一般在2月底放养结束,每亩放养尾重200~600克的草鱼种300~350尾,搭配鲢、鳙、鲤、鲫、鲂鱼等,其中草鱼占总放养量的80%。以草鱼为主适当配养花白鲢,鲫鱼鲂鱼等,鲫鱼利用饲料碎屑能力强,在摄食时能翻动底泥,可促使有机物矿化,改善水质,且不与草鱼抢食,可以作为次养鱼,一般要求鲤

鱼。主养草鱼净产1000kg/亩的放养模式:草鱼100g/尾700尾,连鱼50g/尾300尾,花鲢50g/尾80尾,鲫鱼10g/尾500尾,鲂鱼25g/尾300尾。 4.科学投饵

养草鱼技术

主养草鱼的饲料,以颗粒饲料为主,青料为辅。具体投饵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吃食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若使用颗料饲料,要事先驯化,让鱼形成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摄食习惯。应坚持“四定”、“四看”的头尾原则。所喂饲料应为草鱼专用饲料,使用蛋白含量过低的饲料会造成养殖成本较高或营养成分不足,所用饲料要求鲜嫩、不变质。投喂颗粒饲料要采用投饵机,使饲料撒落均匀,分布面广,避免因鱼体抢食,使规格小、体质弱得鱼

吃不到或吃不饱。投喂颗粒饲料的次数为:3-4月份每天3次,即早上8点,中午11点,下午3点, 5-9月份每天4次,即早晨8点,中午11点,下午1点半和3点半,每次投喂30min左右,投喂量以80%的草鱼吃饱为宜,投喂青饲料建议在傍晚或夜间进行,因为白天投草,草鱼摄食颗粒饲料就较差。

颗料饲料要求无霉变、无污染、无毒性,不得添加国家禁用的添加剂和抗生素。

青饲料要新鲜、适口,经消毒后投喂。青饲料应专设固定的食台,食台附近每周消毒1次,及时捞除残渣余饵,以免腐烂变质,污染水体。 5.日常管理 (1)水质调节:定期泼洒生石灰,一般每牛月每亩泼洒生石灰20千克。天气炎热、阴雨天,适时开启增氧机,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加速草鱼生长,达到高产、稳产。适时加注新水,每次注水30厘米,尽可能换掉底层水,换水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9时前结束。

(2)定时巡塘:要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遇有异常天气,须增加巡塘次数。对鱼种放养、投饵、注水、用药等情况,要做好详细记录。

(3)捕捞上市:养殖至中后期,可及时轮捕达到上市规格的成鱼,合理调节池塘载鱼量,提高池塘净产量。 6.鱼病防治

草鱼主要病害有肠炎、赤皮、烂鳃及草鱼出血病。一旦发病,很难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第一,鱼种入池前,要严格消毒;第二,高温季节,用氟呱酸、多维、保肝灵等药,拌饵投喂,6天为一疗程,每月1次;第三,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既杀菌,又改良水质;第四,可用0.7毫克/千克硫酸铜+0.5毫克/千克硫酸亚铁+0.5毫克/千克敌百虫,混合均匀全池泼洒,防治草鱼综合病;第五,发现病死鱼及时捞出,深埋处理,并迅速查明死因,作出应对措施。

草鱼养殖的高产技术
养草鱼技术 第九篇

龙源期刊网 .cn

草鱼养殖的高产技术

作者:熊林武 郭芬 郭小英

来源:《吉林农业》2014年第05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鱼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近年来,一些淡水鱼的大规模养殖,大大丰富了鱼类产品的供应,但也出现了鲤鱼、鲫鱼等品质下降的问题,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很多养殖户纷纷转变养殖品种,改到养殖草鱼上,因为草鱼具有生长快、肉味好等特点,深受人们喜受,在市场很抢手。但草鱼也同时具有成活率不高,抗病力弱,易得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及出血病等缺点,在养殖上要想夺高产,必须要做好一些细节上的管理。本文主要针对养殖过程的水质、品种、饲料、防病等环节进行了分析,望在草鱼养殖过程中能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池塘;草鱼;水质

中图分类号:S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9-45-1

1 池塘的基本环境

草鱼的主养池塘水质一定要好,水源供应充足,一般深度至少在2米以上。塘中的淤泥不宜过多,要控制在20厘米以下,池塘要清洁,不能有垃圾杂物,塘中要配备增氧机,避免水中的氧气不足而影响草鱼的正常生长。

2 鱼种的选择

为了增加池塘、水资源、饲料等的利用率,节约成本提高产出,在草鱼养殖时,往往采用以草鱼为主,兼养其他鱼种的混养方式,所以在主养草鱼时,鱼种的选择一定要整齐划一,选择生长良好,体质健壮的鱼种为佳,一般规格在100克/尾便可,同时要注意,其他品种的鱼种规格都要小于草鱼的规格,这样在投饲时,避免其他鱼种的争夺,保留草鱼的竞争优势,促进其快速生长。

3 各品种搭配及放养密度

养殖草鱼,在投放各品种鱼时,要注意合理的搭配及放养的密度,如果搭配不合理,会影响草鱼的生长及产出,放养密度不足,会造成水塘及其他资源的浪费,如果放养密度过大,会影响各种鱼类的生长,水质易变坏,容易引起各种鱼病。草鱼的投放量要在60%左右,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较好的池塘,每亩可容纳500~550尾草鱼,鲤鱼80尾,鳙鱼70尾,鲢鱼可适当增加一些,但不要超过300尾,鲫鱼可以放100尾左右。

4 饲料投喂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ongcunchuangye/14043.html

《养草鱼技术 [农广天地]草鱼的养殖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