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玉米大豆沟垄种植技术

|

【www.dagaqi.com--农村创业】

玉米大豆沟垄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第一篇

  [农广天地]玉米大豆沟垄种植技术       

  玉米大豆沟垄种植技术,是一种利用垄台种植大豆,利用间隔的垄沟种植玉米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打破了“今年种玉米,明年种大豆”的传统栽培方式,具有增温保墒、节水增产、降低生产成本、以地养地的优越性,实现了玉米、大豆的合理轮作,是一种用养结合的种植方式,可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现为大家介绍玉米大豆沟垄种植技术。    

  如果同一地块第二年仍然采用玉米大豆沟垄种植模式,应把种植玉米的垄沟安排在上年种植大豆的垄台位置,简单地说,是原来种植大豆的位置改为种植玉米。这样,玉米就可以充分利用上年大豆固定的氮素,从而起到平衡地力的作用。

  相关知识: 

  玉米大豆沟垄种植技术 

  一、玉米大豆沟垄种植技术增产优势与经济效益    

  垄台种大豆、垄沟间作玉米增行栽培技术,垄沟具有集水的功效,由于垄沟种植玉米,同样的降雨量,垄沟接纳的雨水相当于平畦两倍以上的降雨量,再加上玉米是禾本科作物中需水量较大的。所以,对玉米增墒作用明显。大豆具有从大气中固定氮的作用,可以起到增加土壤地力的效果,还有一点,就是大豆的生长后期不需要强烈的光照,而间作的玉米恰好利用自己的高杆为大豆后期遮阴。这种增行节地再利用的种植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玉米大豆沟垄种植技术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栽培比例。大豆、玉米的适宜比例为2:1,也就是2垄的垄台上种大豆,第二垄与第三垄之间的垄沟种植玉米。垄高15厘米,垄面宽30厘米,垄底宽60厘米。   

  二、玉米大豆整地施基肥  

  大豆根系比较发达,一般整地深度要达到20厘米以上。同时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千克。同时也要施一定量的化肥,一般每亩施磷酸二铵15千克,硫酸钾5千克,施入后耙平。  

  整地后,应按玉米大豆沟垄种植的技术要求进行,即起垄高度为15厘米,垄面宽30厘米,垄底宽60厘米。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垄沟不宜做得太深,垄沟太深会使垄沟内种植的玉米根系过多地扎在20厘米以下的生土层,造成营养缺乏。  

  三、玉米大豆沟垄种植,大豆和玉米适宜的品种、 栽培条件 

  1、大豆选用适于沟垄种植的品种,应该同时具有早熟、矮杆、有限结荚、耐阴性强等四种性状,生育期在115~120天比较适宜。目前可以用于沟垄种植的大豆优良品种有早熟1号、早熟2号、鲁豆4号、鲁豆11、齐黄24等。玉米要选用叶片上挺的品种,生育期应该控制在125-128天,如吉单180、吉单209等。  

  2、 栽培条件:适宜土层深厚的平肥地或半山平地种植。增施优质农肥的基础上,亩施30—35kg复合肥或二铵15—20kg、氯化钾5—7.5kg、混合施入做底肥。玉米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30—35kg。注意:旱龙道地、土层薄地块避免种植,防止早衰。 

  四、玉米大豆沟垄播种注意事项   

  1、大豆种子处理:大豆晒种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有利于早出苗、出齐苗,还可以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原菌,有效防止播种后烂籽、烂芽和苗期病害等现象的发生。大豆晒种一般是在播种前选择晴天,连续晒2-3天,晒的过程中要勤翻动。注意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地上暴晒,以防烫伤种子或形成暴粒。    

  为了防止大豆生长期间的病虫害发生,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拌种,首先将种子倒入盆中,然后用50%辛硫磷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2%~3%,可以防止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还可以用甲基硫环磷拌种,预防大豆孢囊线虫的发生,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1%。    

  2、大豆播种:大豆播种期,在我国淮北地区一般在6月中下旬进行,此时正值多雨季节,有利于大豆苗全、苗齐、苗壮。每亩播种3~5 千克,株距6~8 厘米。大豆要打宕点播,每宕播种3粒左右,播种深度3~4厘米。播种过深影响齐苗;播种过浅容易使大豆带帽出苗,影响大豆苗期生长。播种后,如果遇到比较干旱天气,应该浇足底水,然后用土覆盖,以促进早出苗、出全苗。    

  3、化学除草:大豆要在播后苗前进行一次实行化学封闭除草,可以用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均匀喷施于地表,封闭表土层,防除杂草。注意大豆出苗前3天禁止使用,防止对大豆苗产生药害。     

  大豆是双子叶十字花科作物,而玉米是单子叶禾本科作物,采用大豆玉米垄沟种植模式,喷洒除草剂是很有讲究的。首先必须要选用两种作物兼顾的,也就是用大豆和玉米都能用的除草剂,这样才能既不伤到大豆,也不伤到玉米;其次,使用时,不要随意加大药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此外,喷施时要保证喷雾量充足、均匀。    

  4、 玉米种子处理:与大豆种子处理一样,玉米种子也应在播前晒种2-3天。同样也要勤翻动。为防止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处理,一般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拌种。可以采用2%的戊唑醇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也可以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www.cyone.com.cn拌匀后晾干就可以播种了。    

  5、玉米播种:玉米大豆垄沟种植的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在大豆出苗后4-5片真叶时为合适。播种太早玉米的高秆对大豆的遮阴影响大豆中期的生长,造成大豆减产;播种过迟不仅影响玉米的产量,也由于玉米的生长影响下茬作物的接茬。每隔一垄沟播种一行玉米,一般采用人工打宕的方式进行。每亩用种量为2-4千克, 每穴播种1--2粒,同一地块应集中播种,保证同时出苗。播种时,播种深度要控制在3~5厘米,过深不容易出苗,过浅可能会形成弱苗。    

  为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为增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玉米播种后每亩施入15千克碳酸钾做种肥。注意种肥要施在种子附近,不要直接接触到种子,以防烧芽而影响出苗。    

  五、玉米、大豆的苗期管理    

  1、大豆的苗期管理:大豆苗期是指出苗至分枝出现的这一阶段。    

  1.查苗补苗定苗:大豆出苗后应该进行查苗补苗。补栽可以结合间苗进行,将多余苗带土移栽,移栽应该在下午4点以后或者雨后进行。一般每穴留2-3株大豆壮苗为合适。    

  2.肥水管理:大豆苗期要根据土壤肥力和豆苗生长情况,增减追肥的使用量。在大豆初花前5天左右追一次肥,亩施尿素5-7千克。追肥方法是结合中耕开沟条施。 一般不干旱不需要灌溉,这样有利于蹲苗,促进根系深扎。    

  3.中耕培土:俗话说“豆锄三遍粒滚圆”,大豆苗期一般要中耕三遍。第一遍在间苗、定苗后进行,一般中耕深度不超过3厘米;第二次在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中耕深度应掌握在4-6厘米;第三次在大豆封垄前结合培土浅中耕2-3厘米,以达到通气、增温、保墒效果,同时还可以起到抗旱、抗倒伏和排涝作用。    

  4.大豆苗期病虫害防治:    

  大豆苗期的病虫害防治以大豆病毒病、大豆天蛾为主。    

  大豆天蛾幼虫咬食叶片,轻的叶片被咬成孔洞、缺刻,严重时仅留叶柄,不能结荚,影响产量。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700~1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等。    

  大豆病毒病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肉沿着叶脉呈泡状凸起,接着斑驳皱缩越来越重,叶片畸形,叶肉突起,叶缘下卷,植株生长明显矮化。可以结合苗期蚜虫的防治施药。药剂可以选用5%菌毒清400倍液,连续使用2~3次,隔10天1次。    

  2、玉米的苗期管理。玉米的苗期是指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    

  1.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应该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如果需要补种,种子应该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进早出苗。也可以采用移苗补栽的方法进行补苗。移栽时间应该选择在下午或阴天,最好是带土移栽,这样有利于早返苗,提高成活率。    

  2.间苗、定苗:间苗、定苗工作一般在玉米3~4叶期进行,这时玉米根系开始增多,对营养需求量增大,如果植株过密,会出现争水争肥现象。根据有关科研部门田间试验,在5-9叶期定苗与在3-4叶期定苗相比,每亩减产约14%-27%。因此,间苗、定苗应该早进行。一般选择在晴天的下午,因为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经中午日晒后,容易萎蔫,便于我们进行识别淘汰。而对那些苗矮叶密、下粗上细、弯曲、叶色黑绿的丝黑穗浸染苗,生长不良的、叶上有病斑的或茎圆细高的苗,应该彻底剔除。    

  3.蹲苗促壮:蹲苗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抑制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蹲苗促壮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控制肥水,深中耕,扒土晒根等。蹲苗时间从苗期开始到拔节前结束,应该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对于玉米苗长势较弱的,不但不要进行蹲苗,相反应当采取必要的肥水促控管理措施,以促进弱苗转为壮苗,可以每亩挖穴深施碳酸氢铵20千克或尿素7-8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    

  4.中耕锄草:玉米苗期中耕一般进行2~3次,第一次中耕在定苗时进行,此时玉米苗较小,中耕既可以清除杂草又不至于压苗,中耕深度掌握苗旁浅、中间深的原则,中耕深度一般为3~5厘米。拔节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中耕,耕深应该适当深一些,深度以8厘米左右为合适。此时中耕虽然会切断部分细根,但可以促进新根生长,控制地上部分旺长。结合中耕清除田间杂草。    

  5.玉米苗期病虫害的防治:玉米苗期病害主要有苗枯病 、缺锌症等,苗期虫害主要有玉米旋心虫、蛀茎夜娥、蚜虫等。玉米的苗期病虫害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着重于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同时做好种子处理,合理施肥,适当用药剂防治,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药物防治方法:1、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20%三唑酮1000倍液对苗基部喷雾,连喷两次,防治苗枯病;2在玉米4-5叶期,每亩用0.2%-0.3%硫酸锌溶液25-30千克叶面喷雾,防治缺锌症,增强植株抗病能力。3、对发生玉米旋心虫、蛀茎夜蛾的田块,用40%乐果乳油500倍液喷根, 4、当有蚜株率达30%~40%的时侯,可以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六、玉米、大豆的中后期管理 

  1、水肥管理    

  玉米中后期包括从拔节到玉米成熟阶段,大豆中后期是指开花结荚期至鼓荚长粒期。    

  玉米拔节和大豆开花以后,需水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大豆结荚鼓粒期和玉米抽雄期前后是这两种作物的需水临界期。遇气候干旱,应该及时浇水。采用玉米大豆垄沟种植,这两种作物的生育期进程比较一致。因此,在土壤缺水时,可以同时灌溉。但是在追肥上,则要分别进行。    

  这段时间应该早施玉米拔节肥,追施大豆花肥。玉米拔节初期,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尿素4千克、氯化钾3千克,大豆在初花期施尿素和氯化钾各5千克。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应该结合中耕培土,每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5千克左右,可以起到抗旱、防倒伏的作用。此外,玉米抽雄时,还应该再追一次肥,每亩追施碳酸氢铵(p432)10千克左右。    

  为防止大豆籽粒不能正常鼓起,形成小荚或空荚,还应每亩用硼砂50克对水30千克对大豆进行叶面喷洒,为防止玉米后期脱肥早衰,要对玉米补施壮籽肥,也就是在玉米叶片上喷施0.4%的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混合溶液40千克。    

  2、病虫害防治    

  1.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茎、荚和种子。叶片上病斑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白色,周围红褐色,与健康叶片分界明显,这是区分灰斑病与其它叶部病害的主要特征。    

  防治方法为:每亩用 2.5%溴氰菊酯乳油40毫升与50%多菌灵可湿粉剂100克混合,对水稀释成1000倍喷雾,此方法可以兼防大豆食心虫。药剂防治要抓住防治的黄金时机,也就是大豆的始荚期至盛荚期防治效果最好。    

  2.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苞叶和果穗。    

  叶鞘和苞叶染病,病斑较大,呈纺锤形,边缘紫色不明显,病部长有灰黑色霉层;果穗染病,病部生长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严重的果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    

  防治方法:将玉米底部1~2片病叶摘除,集中销毁;也可以喷洒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进行防治。    

  3.玉米螟: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它咬食玉米心叶,蛀食玉米茎秆、穗棒和籽粒,可以说无孔不入,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    

  防治方法为:在玉米拔节以后用玉米丢心剂对玉米进行灌心,灌心施药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做到每一株玉米都要施到药。这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玉米螟防治方法。    

  七、大豆和玉米应该分别收获  

  先收大豆后收玉米。俗话说“豆收摇铃响”。大豆应当在豆粒完全成熟后收获。简单来说,就是摇动大豆植株出现响声,豆粒含水量在15%左右,豆荚与豆粒间的白色薄膜已经消失,并且大豆植株尚有10%左右的叶片时收获,此时期是大豆的最佳收获期。    

  玉米要适时晚收,使茎秆中残留的养分继续向籽粒中输送,充分发挥后熟作用,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一般在玉米的后熟期收获,它的特征是植物叶片变黄,苞叶呈现白色而且松软,籽粒变硬,并且呈现本品种所固有的粒型和颜色,一般在10月1日以后开始收获。

虹鳟鱼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第二篇

  [农广天地]虹鳟鱼养殖(20141228) 

  虹鳟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本片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虹鳟鱼养殖,介绍一下这虹鳟鱼的特征特性,养殖环境以及虹鳟鱼亲鱼、繁育、幼鱼、商品鱼各个时期的饲养管理过程。 

  虹鳟鱼养殖技术

  一、养鳟场的建造 

  养鳟场的建造布局要合理,面积要适当,一般要根据水的流量而设计鱼池的面积,面积过大造成浪费,面积过小不够用。根据水流量和鱼池面积,计算出每年的生产量,再据此建造饲料加工和库房等辅助设施。  

  1、养鳟池  

  养鳟池的建筑材料,目前一般都是用浆砌块石或砌砖墙用水泥抹面而成,各地可根据材料的来源难易就地取材,养鳟池以不渗漏、水流畅通为前提。鱼池的排列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最好是采取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方式,即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不影响养殖成绩,串联池最多不超过三个池,否则下部池的水容易污染和缺氧。养鳟池底要有坡降,前后池要有落差,水应自行流入池中,并能自行排出。  

  (1)稚鱼池:稚鱼池是用来培育从上浮稚鱼后直至养成到一周年鱼种的培育池。稚鱼池应建在接近水源的地方,面积不宜过大,一般池长10—20米,池宽1.2—2.5米,池深0.6米,水深20—40厘米,池底坡降为0.2%。  

  (2)成鱼池:是从鱼种养成商品鱼的鱼池,面积在100—200平方米之间,池长20—30米,池宽4—6米,池深0.8—1米,水深60—80厘米,池底坡降0.8%。  

  (3)亲鱼池:用作虹鳟亲鱼或后备亲鱼培育,亲鱼池面积在100—200平方米之间,池长20—30米,池宽4—6米,池深0.8—1米,水池60—80厘米,池底坡奖0.8%。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条件限制,成鱼池可以用来培育鱼种,也可替代亲鱼培育池,另外鱼池形状以长条形池为好,如果水量充足,条件适宜的也可建造圆形池。  

  (4 建池面积的计算方法:鱼池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现举一例计算方法,即根据单位面积生产量来计算:鱼池面积 = 年生产量/1平方米产量  

  例如:水流量30升/秒,1升水量年产鱼200公斤。  

  1平方米可生产30公斤,则:  

  鱼池面积 = 30×200/30=200米2  

  根据面积可换算出建鱼池的数量,即:  

  养鱼池宽 = 每秒注水量(米3)/ 水深(米)×每秒流速(米)  

  养鳟池水的流速通常是2—5厘米/秒。  

  如果已计算出养鱼池总面积为500平方米,通过上式计算出鱼池宽为4米,则鱼池长应为125米,这样即可建造4米宽,31.25米长的鱼池4面。  

  (5) 养鳟池都必须具备注、排水和排污的功能,一般注排水口,都应尽量加大过水断面。进水口一般用喇叭形,通过进水闸口进鱼池时水呈扇状,并要有一定的落差,让水跌入鱼池。  

  排水口一般也做为排污口,排水时最好能排底部水,这样有利于污物的排出,设计为,第一道是拦鱼栅,第二道是顶部挡水板,水从底部流出,第三道是水位控制闸板。这种方式比较合理,也有的只放一道拦鱼栅,一道闸板,这种方法不利于排污。  

  2、孵化室设备  

  虹鳟鱼卵在孵化时应避免强光刺激和外来环境的干扰,所以受精卵孵化应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孵化室面积可根据生产苗种的量来决定。培育数百万尾稚鱼,孵化室在200平方米左右即可。  

  孵化室应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水质一定要清洁,无污染。室内修建长2—3米,宽50—60厘米的小池,池面以上靠墙一侧有进水渠或管道,鱼池有一注水阀,池底应高出地面,便于水和污物的排出。进行孵化时还应具有,孵化桶或平列槽、塑料盆、洗卵和消毒器具等。  

  3、饲料加工机械及库房  

  养鳟用人工配合饲料,需制成颗粒状后方能投喂,所以必须有造粒机。目前使用的造粒机械大小不一,一般的小型养殖场可用小型造粒机,加工出的颗粒料有硬颗粒和软颗粒两种,小型养鳟场用小型造粒机,制作软颗粒料即可。库房一定要通风好、干燥、不漏雨、不潮湿。  

  二、养鳟用水  

  水是进行虹鳟养殖的前提条件,养殖用水应该是流动的冷凉水,常年水温在22℃以下,冬季不结冰。水质要符合养鱼用水标准,澄清无污染。这类水源程序有山泉、山涧溪流、地下进水、水库的底层排水、雪山融水等。养鳟用水要有一定的流量,通常可养鱼的数量均按水流量计算,一般情况下每秒1升水的流量的养鳟产量约为 50—200公斤。流水池中的用水要有一定的流速,一般在1.2—1.8米/分之间,养稚鱼水的流速要小一些,养成鱼和培育亲鱼的水流速稍大些为好。   

  三、成鱼饲养 

  虹鳟鱼的生长分为五个阶段: 

  (1)鱼卵期,即胚胎发育期,一般为30天到46天; 

  (2)仔鱼期,时间为20天; 

  (3)仔鱼期以后五个月为稚鱼期;  

  (4)五个月后至1年为年鱼;  

  (5)成鱼期通常指15个月后,体重在1斤以上的鱼,这时候就可进入市场销售了。  

  1、放养密度 

  为了获得较好的养鳟效益,要在有限的鱼池面积、用水量方面争取获得最大的生产量。由于供水主要是供给氧气,而氧气又和温度有关,因此水量、温度和氧气是影响饲养密度的三大要素。  

  2、投喂高蛋白优质配合饲料  

  饲料是高密度养殖的关键。由于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鱼类的营养完全依赖于所摄取的人工饲料,所以关键是饲料的质量。为了使饲料的营养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需通过科学配比,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虹鳟鱼的需求量,使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努力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虹鳟鱼鱼种和成鱼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为40%~45%,粗脂肪为6%~16%,粗纤维为2%~5%,灰分5%~13%,水分8%~12%。日投饵量一般不超过鱼体总重的3%,每日投饵二三次。为改变虹鳟鱼肉的颜色,在虹鳟鱼上市前一段时间,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虾壳粉。一些养殖户将鳗鱼饲料用于虹鳟鱼饲料配方,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控制水质,保证池水有充足的溶氧量 

  充足的溶氧状况是密养下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当水量充足时,无需增氧即可获得可观的生产量。通常注水率?注水率=〔注水量(升/秒)/饲养鱼重量(公斤)?×1000在10-15时饲养效益最好。 

  4、加强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巡塘,并注意防治逃防盗。  

  虹鳟鱼的喂养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主要原料有鱼粉、血粉、肉骨粉、羽毛粉等动物性原料。此外,豆饼、大豆、小麦粉、玉米、米糠、草粉等植物性原料也可使用,再添加油脂、复合多种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及其它微量添加物,根据不同的时期进行合理的配制,就能获得最佳的养殖效果。在养殖过程中除了保证虹鳟鱼生长的必要条件外,也要注意鱼病的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关资料: 

  一、池塘准备 

  1.类型:适合流水养殖的石砌池或水泥池。形状以长方形为宜,并联排列,注排水分开。池底坡降150~200:1(即每150~200米水平距离降低高度1米)。 

  2.面积:池塘面积控制在60~400平方米,长宽比为8~10:1,以40米x4米的池型为宜,水深保持在0.6~1.0米。 

  3.闸门: 

  (1)注水闸门。设置三道:第一道为拦截树枝等杂物的铁栅栏;第二道为控制进水量的由多块横隔板组成的可调式闸门:第三道为与放养鱼种规格相适应的拦鱼栅。 

  (2)排水闸门。设置两道:第一道为与放养鱼种规格相适应的拦鱼栅;第二道为由多块横隔板组成的可调式闸门,第一块隔板安装在距池底15~20厘米处,然后根据水位高度要求依次加装其他隔板。 

  二、苗种放养 

  1.规格:放养规格以100~150克/尾的鱼种为宜,放养鱼种要求游泳活泼,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无畸形。 

  2.放养量:根据注水量、池水交换率和饲养水平,以放养50~100尾/平方米为宜, 

  3.放养前的准备:在鱼种放养前要对放养池进行消毒,按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0.1公斤,用10倍的清水将生石灰溶化后进行全池泼洒,4~6天后注入新水。 

  4.放养方法:将储运鱼种的器具缓缓沉入水面以下,让鱼种自由游走。放鱼种动作要轻、要快,同时注意鱼种入池前的储运水体温度与放养池的水温温差不得超过3℃。 

  三、饲料投喂 

  1.营养成分:专用颗粒性饲料中,蛋白质含量40%~42%,脂肪含量7%~9%,可消化碳水化合物9%~12%,此外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颗粒大小:应根据鱼体重及时调整颗粒饲料粒经:体重低于100克,饲料颗粒粒径小于1.5毫米:体重100~250克,饲料颗粒粒径1.5~3.0毫米:体重250~500克,饲料颗粒粒径3.0~4.0毫米:体重500克以上,饲料颗粒粒径5.0毫米。 

  3.投喂情况:投喂量为鱼体总量的2%~3%,投喂每日2~3次,投喂时间为上午8点、下午3点和下午6点。 

  四、水质控制 

  水中悬浮物小于15毫克/升。水温全年变化在4~200C之间,最适水温为16~18℃,当水温过高时,可辅助添加井水。DH值(即酸碱度)5.5~9.2,最适pH值为7~7.5。水体溶氧量大于5毫克/升,当溶氧量不达标时要适时开增氧机增氧。www.cyone.com.cn水的流速以2~30厘米/秒为宜。 

  五、日常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坚持勤巡塘、勤观察,查看鱼的吃食及生长情况。勤刷闸门,保证水流通畅。定时清污,保持水环境清洁。注意定期筛选分池饲养,每20~30天进行1次。每天坚持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氨态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水环境指标。 

  六、病害防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找准病因,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水质、饲料、用药及其标准。坚决杜绝国家明令禁止药物的使用,保证产品质量,走健康养殖之路。

马铃薯玉米白菜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第三篇

  [农广天地]马铃薯玉米白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玉米、白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科学的间作套种模式,采用这种种植模式,马铃薯亩产一般在2500千克左右,间作的玉米一般亩产能达到600千克以上,大白菜的亩产也达到了6000千克以上。现在为大家介绍马铃薯玉米白菜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一、间作套种时间及模式

  每年4月20日进行玉米育苗,5月15日移栽,7月末收获;4月末种植马铃薯,7月10日前收获完;7月15日之前在马铃薯地种秋白菜,同时在粘玉米地每两株玉米的中间点播白菜,也可以等粘玉米和秸秆收获后,进行大白菜移栽(马铃薯地可多留一些健壮的白菜苗),10月1日之后收获大白菜。马铃薯和粘玉米要覆膜,采用90厘米大垄双行技术进行栽培。两行玉米间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两行马铃薯间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

  二、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 育苗

  (1)品种选择:垦粘一号。

  (2)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0~15天,选择晴天,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天,可以提高出苗率并能将出苗时间提前。种子包衣或拌种,可选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

  (3)育苗方法:一般在4月18~20日育苗。床土配制,通常用三分之一腐熟细碎的优质农家肥和三分之二的园田土(大豆、杂豆及蔬菜茬土都可以,忌在有长期残留农药的地块取土)混拌均匀即可。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12厘米×12厘米),浇透水,然后每个营养钵播1~2粒芽籽,覆土2厘米,上盖薄膜防止跑墒,加快出苗速度。

  2. 移栽

  (1)精细整地:在前一年秋季进行秋翻,耕翻深度22~25厘米,第二年春节进行耙耢,按种植要求的垄距进行起垄镇压,然后覆膜。

  (2)适时移栽:要在气温稳定大于10℃以上,处在“冷尾暖头”的天气时进行移栽。此时,苗龄20天左右,幼苗3~4叶,第一层次生根已经形成。铁力市当地一般在5月15日左右。

  (3)平衡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要配合使用,有条件的农户最好每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酵素有机肥200公斤或每亩施含量在40%以上的玉米专用肥22~25公斤做基肥,尽量少使用化肥,这样对产量、土壤、环境、食品安全都是有利的。另外,在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10~20公斤。

  (4)移栽:用小四轮拉一个拖斗,斗上放水桶,斗前下方安放两个开沟器,放水管的头安在开沟器的后面,随开沟随灌水,然后将玉米苗放在沟内覆土,每亩保苗4500株左右。

  3. 田间管理

  (1)玉米螟防治

  ①赤眼蜂防治:于玉米螟卵盛期在田间放蜂1次或2次,每公顷放蜂22.5万头。

  ②BT乳剂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末期(5%抽雄)用每亩150~200克的BT乳剂制成颗粒剂,撒放或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2)中耕管理:由于覆膜杂草较少,不用铲蹚,但垄沟和苗眼的草要及时除掉。

  (3)去除分蘖:分蘖与主茎争夺养分和水分,影响产量,要及时去掉分蘖,以利于主茎生长。

  4. 收获

  粘玉米在乳熟末期粘而香,品质佳,适口性好,是最佳采收期。

  三、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1. 品种选择:早大白或红土豆。

  2. 种薯处理:在播种前20~30天将种薯散放在室内平铺2~3层,见散射光,经常翻动待芽变绿或紫,当长至0.5~1厘米时,准备播种,种植前2~3天切块,每块至少留有一个健壮芽。

  3. 精细整地:于前一年秋季进行秋翻,耕翻深度22~25厘米,在第二年春节进行耙耢,之后起垄覆膜。

  4. 适时播种:播种时期要视当时土壤温度情况而定,在10厘米的土层,温度达到8~10℃即可播种,铁力市当地大约在5月1日左右播种,然后进行覆膜。

  5. 合理施肥:施肥种类以农家肥为主,以化肥为补充。施肥方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为原则。农家肥最好用腐熟的猪、牛、马粪,每亩5000公斤。化肥可根据茬口、地力等情况适当调整,每亩施尿素7~8公斤、二胺7~8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追肥中有机肥以人粪尿为主,化肥以氮肥为主。

  6. 中耕除草:马铃薯出苗后及时划膜,以免苗被烤伤,同时除掉垄沟和苗眼处杂草。

  7. 及时灌水:苗期和现蕾期如果干旱,要及时灌水。

  8. 病虫害防治:晚疫病用克露、杀毒矾、金雷等杀菌剂防治。蚜虫用溴氰菊酯防治,地下害虫用辛硫磷乳油防治。

  9. 割秧晾晒:茎叶变黄转枯时,进行割秧促进后熟,晾晒几日后即可收获。

  四、秋白菜栽培技术要点

  1. 品种选择:龙白7号或红心白菜。

  2. 及时整地:马铃薯收获后就要及时整地起垄,地面要平整,以利于白菜播种、灌溉及田间管理。

  3. 合理施肥:大白菜生长迅速,必须适时大量施肥,为其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这是生产的基础。施肥分基肥和追肥两种。www.cyone.com.cn基肥是基础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疏松和通气等性能;追肥起补充肥效的作用。

  (1)基肥:基肥以腐熟的人粪、禽粪和厩肥、堆肥等混合肥料最好,在每亩施肥2000公斤以上的地块上,用全面铺肥扬肥法,在整地前均匀扬开,然后整地起垄;在每亩施肥不足2000公斤的地块上,结合整地破垄夹肥,把粪滤在垄沟里,然后合上垄。

  (2)追肥:定苗以后至莲座期前,要进行第一次追肥,追肥量每亩用尿素10公斤,在垄帮距根6~8厘米处刨埯施入,然后覆土。如果土壤干旱,要灌一次小水。莲座期结束至进入结球前期,为能结成大而坚实的叶,要追第二次肥,每亩用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方法同第一次追肥,应结合灌水进行施肥。

  4. 播种:

  (1)播种期:适时播种对大白菜产量、品质、结球率影响很大,播种过早大白菜病害严重,容易脱帮,不耐贮藏;播期过晚,包不好心,降低产量和品质。在铁力市当地,大白菜的适宜播期在7月10~20日之间

玉米套种大豆除草剂的选择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第四篇

玉米套种大豆除草剂的选择

在玉米田套种大豆时使用效果比较好的玉米除草剂主要有封闭性除草用二甲戊灵、异丙甲草,乙草胺、丁草胺等除草剂适用于玉米、大豆田的芽前除草剂。

另外对于玉米、大豆套种,如何防除阔叶杂草,尤其是铁苋菜,以及麻田芽前芽后阔叶杂草可采用以下除草剂:

麻播种后至出苗前采用都尔(72%乳油150毫升/亩)封闭处理,可彻底消灭禾本科杂草,抑制部分阔叶草,明显消除有些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时(如二甲四氯等)对麻苗生长产生的负作用。封闭处理加水量应适当增多,采用低压大雾滴喷雾。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雾,每公顷水量300千克--450千克,机引喷雾器用水量为225千克/公顷--300千克/公顷,药液在地面上要喷均匀。(中国农药第一网提供)

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术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第五篇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6,34(18):4543 责任编辑 姜丽 责任校对 胡剑胜

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术

王得焕,田世忠,严有花

(青海省乐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乐都810700)

摘要 介绍了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关键词 小麦;玉米;大豆;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0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6)18-4543-01

青海省乐都县温暖灌区年降雨量为350mm,年平均气温为6.9℃,年日照时数为2600~2800h,年辐射量为3.47×104

2J/cm,光照充足日照长,是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地区。为了

肥;玉米播种时,结合浅耕在玉米行带中施入磷酸二铵150

22

kg/hm,尿素60kg/hm作基肥。②追肥:冬小麦返青后、春小2麦灌头水时视幼苗长势追施尿素75kg/hm;玉米在拔节期结经济有效地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群众收入,近年来在该地区推广了小麦、玉米、大豆间作套种高效立体种植技术,该技术对该区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群众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笔者介绍了该技术。1 土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灌溉方便,肥力中上,四周无树木遮荫的地块,进行连片统一种植。2 种子及处理

2.1 选种 冬小麦应选用早熟、中矮秆、抗旱、高产的京农411、京农437、兰考906等品种;春小麦选用早熟的张春811等品种。玉米选用中早熟、抗病、紧凑、高产的豫玉22号、酒单2号、沈单16号等品种。大豆选用丰收10号品种。2.2 处理 小麦、玉米种子都要进行精选,达到纯、净、饱满的要求。对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每50kg种子用40%甲基异硫磷乳油100ml加水5kg拌种。3 播期、播量与种植规格

3.1 播期与播量 冬小麦应在上年9月20~25日播种,播

量为300kg/hm2

。春小麦于3月5~10日播种,播量为240kg/hm2。玉米在4月20~25日播种,播量为22.5kg/hm2;间苗定苗后保苗为50003株/hm2。大豆在4月20前播种,播量为22.5~30kg/hm2,保苗为41670株/hm2。

3.2 种植规格 种植行带东西走向,行带宽为160cm。其中小麦带宽为80cm,种6行;玉米带宽为80cm,起垄,种2行,行距为26cm,株距为25cm,播后覆膜;大豆套种在玉米垄的2边斜面上,株距为30cm。4 田间管理

4.1 定苗 玉米播种后8~12天左右即可出苗,采用细铁丝轻轻划破地膜放苗,及时封口,3~5片叶时间苗定苗,去弱留壮,每穴留1株。

4.2 施肥 ①基肥:冬小麦在播种前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优质农家肥45000~7500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

作基

作者简介 王得焕(1966-),男,青海乐都人,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

工作。

收稿日期 2006-06-09

合灌水穴施尿素150kg/hm2,在喇叭口期结合灌水穴施尿素225kg/hm2;大豆一般不追施化肥。

4.3 灌水 冬小麦在上年11月上旬,平均气温稳定在0℃地块夜冻昼消时,浇越冬水;返青后适时早浇头水,2水一定要控制在1个月左右浇灌;抽穗、灌浆、麦黄各灌水1次。玉米拔节期结合施肥灌头水,在喇叭口期结合施肥灌2水。小麦收获后,玉米每隔15天灌水1次,直至玉米正常成熟。

4.4 调控抗逆 小麦在拔节期用矮壮素3000ml/hm2

,对水750kg喷雾;玉米抽雄前用矮壮素450ml/hm2,对水750kg喷

雾。壮秆防倒,增加粒重。4.5 病虫草害防治

(1)草害。主要除小麦田间双子叶杂草。在4月底玉

米、大豆出苗前,用72%的2,4-D丁脂乳油0.6kg/hm2,对水

450kg在小麦行带中喷雾。

(2)虫害。在5月底6月初,麦茎蜂出现成虫羽化高峰

期,用2.5%敌杀死乳油225~450ml/hm2对水450kg,或20%

甲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在干旱少雨的情况下,若拔节期百株蚜量达5头,孕穗期的混合种群百株蚜量达50头,抽穗期百株蚜量达250头时,用避蚜粉雾剂0.150~0.225

kg/hm2,或用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225ml/hm2,对水450~600kg喷雾;玉米粘虫用50%辛硫磷750~1500ml/hm2,或用敌杀死或速灭杀丁150~225ml/hm2,兑水

450~600kg喷雾。

(3)病害。小麦锈病在抽穗前病叶率达2%时进行防治,

用20%粉锈宁0.6kg/hm2或25%粉锈宁0.45kg/hm2

对水

450~600kg喷雾。5 收获

小麦应在蜡熟末期及早收获;玉米在包叶全部变白,叶片发黄变干,籽粒具有光泽变硬时适时收获;大豆在叶片变黄,豆荚变硬时收获。参考文献

[1]刘素贞,侯殿明.间作套种增产的客观依据探讨[J].中国农村小康科

技,2006(2):20-21.

[2]罗俊.麦林套种夏玉米、夏大豆[J].农家科技,2006(6):11.

[3]张伟,罗家传,韦胜利,等.套种条件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河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南农业科学,2006(5):21-23.

大豆间套种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第六篇

玉米—冬黄豆—油菜套种的推广前景与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第七篇

万方数据

30种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方法收藏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第八篇

30种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方法收藏!

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间作: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

套种: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

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减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虫害,有多种好处,可有效促进

1、间作套种的作物,植株应能高矮搭配,这样才有利于通风透光,使太阳光能得以充分利用。如玉米与大豆或绿豆的间作。

2、间作套种的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如大蒜套种玉米,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下降。

3、间作套种的作物,根系应深浅不一。即深根系作物与浅根系喜光作物搭配,在土壤中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降耗增产的目的。如小麦和豆科绿肥作物的间作。

4、间作套种,圆叶形作物宜与尖叶形作物套作,这样可避免互相挡风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如玉米与花生的间作。 5、间作套种的作物,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这样晚收的作物在生长后期可充分地吸收养分和光能,促进高产。同时错开收获期,可避免劳力紧张,又有利于套作下茬作物。如玉米间作红薯,主作物玉米先收,副作物红薯后收。

6、间作套种的作物,枝叶类型宜一横一纵。株形枝叶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间套作,可形成通风透光的复合群体,达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的目的。如玉米和红薯的间作。 7、间作套种的作物,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也就是要利于双方发育生长、互利共生或有利于一方,但不损害另一方的生长。例如玉米套种大豆,大豆的根瘤菌可为玉米提供氮肥,而玉米分泌的无氮酸类,则是大豆根瘤菌所喜欢的基质。

8、间作套种,耐阴作物宜与抗旱作物搭配,这样可充分发挥水肥作用,增强作物抗灾能力,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如玉米、高梁套种红薯,玉米、高梁耐旱,红薯耐阴。

9、间作套种的作物,结实部位以地上和地下相间为宜,就是茎秆上开花结实的作物与在地下结实的作物套作。这样不会形成授粉上的互相争斗,地上茎秆开花结实的作物可独享风、虫媒介体,有利于增产。

10、间作套种的作物,种植密度要一宽一窄。一种作物种宽行,另一种作物种窄行,这样便于通风,保证增产优势。如玉米套种蚕豆,蚕豆窄行,玉米宽行。

11、间作套种,缠绕型作物与秆型作物有机套作时,能节约架条、省工省钱。如玉米和黄瓜间作,可用玉米秸秆替黄瓜架条,让黄瓜缠绕在玉米秸上,还能减轻或抑抑制黄瓜花叶病。

12、间作套种,爬蔓型作物宜与直立型作物套作。如春玉米间作南瓜、晚玉米间作冬瓜,玉米往上长,南瓜、冬瓜横爬秧,互不影响。且南瓜花蜜能引诱玉米螟的天敌黑卵蜂寄生,可有效地减轻玉米螟危害。

13、认识作物的相亲与相克。作物的相亲相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种植在一起,双方分泌的杀菌素,生长素,有机酸,生物碱等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方的生长。促进双方正常生长的为“相亲”,反之,则为“相克”。 相亲的作物有:玉米和豆科作物,魔芋和玉米、向日葵等高秆作物,大蒜、韭菜与大白菜,包心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大豆和蓖麻,洋芋和菜豆,洋葱和胡萝卜等。 相克的作物有:向日葵、西红柿、苹果,南瓜与马铃薯,葡萄与柏树,高梁与芝

1、棉花+玉米:棉田间种玉米可诱集虫卵减轻棉苗受害。在棉田每隔10米穴播l行玉米(每亩50~60墩,每墩2~3株),可有效地改善棉田生态结构,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间种玉米的棉田,棉苗上的落卵量平均减少60%~70%。

2、棉花(或油菜)+大蒜:棉花或油菜间种大蒜可驱避害虫减少虫卵。大蒜挥发出来的杀菌素——大蒜素具有辛辣气味,可使为害棉花或油菜的蚜虫“退避三舍”,且棉花上二代棉铃虫的发生也明显减轻,其他害虫也会“闻风而逃”。据调查,间种田没用药物防治苗蚜,棉苗未卷叶,而同样条件的单作田防治苗蚜2次,最高卷叶株率仍达25%-28%;间种田二代棉铃虫百株仅有卵12粒,而单作田百株卵量都在500粒以上。

3、棉花+小麦:麦棉套种,这种配植方法对控制棉花苗期蚜虫十分有利。麦套棉由于小麦的屏障作用,不仅直接影响棉蚜迁入,而且棉田温度要比单作田低1℃左右,再加上麦行天敌的作用,苗蚜不用施药防治即可控制为害。

4、棉花+绿豆:棉花绿豆间作,五六月份,单作田棉棵小,不利于天敌隐蔽、栖息;间作田绿豆发棵快,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天敌生存、繁衍,而豆蚜又是天敌的好食料,所以天敌量增加,棉花害虫减轻,一般可少防治1-2遍。

5、棉花+高粱:棉田间种高粱在棉花畦沟旁栽植少量高粱,可诱集蜘蛛、蚜茧蜂、食蚜蝇、瓢虫、小花蝽等天敌来抑制棉蚜、棉铃虫等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6、玉米+黄瓜:玉米间种黄瓜可减少黄瓜病毒病发生。在玉米行内种黄瓜,可使黄瓜花叶病减少61.6%。还能利用玉米秸秆做黄瓜架条,省钱省工。

7、玉米+红薯:这两种作物枝叶一个是纵向生长一个是横向生长,有利于通风透光,加强光合作用。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8、玉米+南瓜(或花生):玉米间种南瓜或花生可有效减轻玉米螟害。南瓜花蜜能引诱玉米螟的寄生性天敌——黑卵蜂,通过黑卵蜂的寄生作用,可有效地减轻玉米螟的为害。另外,玉米间作花生也可使玉米螟的为害明显减轻。玉米尖形叶,花生圆形叶,一起种植不会互相挡光,提供光能利用率。

9、玉米+辣(青)椒:玉米与辣(青)椒间作可减轻辣(青)椒病害。由于玉米的遮阴作用,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比单作田减少72%;玉米与青椒隔行种植,可使青椒病毒病减轻56.9%。

10、玉米+白菜:玉米间作白菜可减少白菜多种病害。玉米间作白菜田,由于田间气温比单作田降低0.5℃、地面温度降低2℃,可使白菜病毒病减少20%以上,白斑病减少18%,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的发生也明显减轻。

11、 玉米+豌豆:玉米和豌豆混种能做到双获丰收。玉米和豌豆两者种在一起会相互得益,双双增产。

12、玉米+大豆:大豆根瘤菌可以固氮,为玉米提供氮肥。玉米分泌的物质也能促进根瘤菌繁殖。

13、玉米+蚕豆:玉米种植密度宽,蚕豆窄,间作种植便于通风。

14、小麦+烟草:麦烟套种,由于麦株能阻碍烟蚜迁飞降落,再加上麦田七星瓢虫等天敌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烟蚜的为害。另据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特种作物研究所报道,单作田发生烟草花叶病,病株率高达62.7%,而套作田仅5%。

15、小麦+蚕豆:小麦套种蚕豆能改变田间小气候,通风透光生长植株良好,特别能减少蚕豆褐斑病、小麦锈病的发生和蔓延,能减轻旱涝灾害。

16.大蒜+玉米:大蒜的刺激性气味,可抑制玉米螟、蚜虫等虫害的发生。

17.大蒜+油菜:原理同上,可减轻菜蚜危害。大蒜间作其他作物也能减少虫害发生。

18、马铃薯+大蒜:马铃薯与大蒜间作可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

19、大豆(或花生)+蓖麻:大豆或花生间种蓖麻可杀死害虫降低虫口。蓖麻可分泌特殊物质,减少金龟子对作物的危害。在大豆或花生地里、地边均匀地点种蓖麻,可使到豆田、花生田产卵的金龟甲取食蓖麻叶后中毒死亡,其效果不亚于施用化学农药。

20、胡麻+春小麦:胡麻与春小麦混作可明显减少棉铃虫发生。胡麻与春小麦混作田,由于麦芒的防护作用,可使棉铃虫发生量明显减少。据新疆昌吉县农科所

调查,混作田棉铃虫仅在地边有少量发生,而单作胡麻田平均每平方米有棉铃虫4-10头,花蕾被害率高达35%。

21.茄子+小白菜:小白菜长到8厘米左右时,套作栽种茄子,可以减少地老虎对茄子的危害。

22、韭菜+豇豆:韭菜吸收部分营养,使豇豆不会徒长而多结荚。豇豆也会为韭菜遮阳,促进韭菜生长。

23、四季豆+小葱:浅根和深根套种,合理利用土壤空间,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24、芋艿+甜瓜:生长周期不同,错开收获时间,方便收获。还利于后收的快速吸收营养,促进高产。

25、葡萄+黄瓜:葡萄霜霉病和褐斑病发病率会降低。

26、大白菜+小菜心:大白菜植株较大,株间空隙大,间作小菜心可合理利用土地。

27、生姜+西瓜:生姜喜阴,西瓜喜阳,搭配种植可减轻高温对生姜的危害。

28、冬瓜+番茄:番茄畦边套种冬瓜,可防止番茄日烧病的发生。

29、圆葱+胡萝卜:圆葱与胡萝卜间作套种可互驱害虫。圆葱与胡萝卜各自发出的气味可以驱逐相互的害虫。

30、十字花科蔬菜+莴苣(番茄或薄荷):十字花科蔬菜间种莴苣、番茄或薄荷可驱避菜白蝶。莴苣、番茄或薄荷放出的刺激性气味可使到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产卵的菜白蝶避而远之。

可以间作套种的搭配方式有很多,种植朋友可以举一反三,合理间作套种,减少疾病,提高产量!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对玉米生长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第九篇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对玉米生长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1

陈远学,王科,赵亚妮,王佳锐,徐开未,陈远学

(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 要:为研究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氮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进行了2个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和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和2013年3个施氮水平(0、180、360 kg·hm-2)及2014年4个施氮水平(0、90、180、270 kg·hm-2)的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以期揭示施氮及套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N0及N90处理下套作玉米的产量分别比单作低20.5%、7.5%,表现为套作劣势,而在N180、N270、N360处理下,套作玉米与单作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2)单/套作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在各生育时期均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略有降低,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在吐丝期到收获期达到最大。相对单作,各施氮处理下小麦对套作玉米的茎秆生长均产生显著不利影响,在拔节期套作玉米茎秆生长率比单作低12.5%,这种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施氮量到达180kg·hm-2后显著影响不显著。(3)在N0、N90处理下,单作玉米花期氮积累量在生殖生长期更多转运到籽粒,而在N180、N270、N360处理下,套作花前氮积累量转移到籽粒的比例更高。而两种模式下均以施氮180~270 kg·hm-2下氮转运指标最优,这说明在该施氮条件下最有利于提高植株氮素转运机能。综上所述,适量施氮有利于稳定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中的玉米产量,提高氮的吸收转运效率,减轻小麦对玉米生长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条件下,套作玉米施氮量以180 kg·hm-2为宜。 关键词:生长率、氮积累、氮转运

中图分类号:S158.3;S143 文献标识码:A

1

1

1

1

1

1*

Effects of wheat/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on

Growth and nitrogen uptake of maize

CHEN Yuan-xue1,WANG Ke1,ZHAO Ya-ni1,WANG Jia-rui1, CHEN Xin-ping2,XU Kai-wei1,CHEN Yuan-xue1*

(1 College of Resource Sciences,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130,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wheat / maize / soybean intercropping and nitrogen levels on maize Growth and nitrogen uptake of maize, we conducted a double-factor 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 of two planting patterns (sole -intercropping and wheat / maize / soybean intercropping) and 2013 three nitrogen levels (0, 180 and 360 kg hm-2) and 2014 four nitrogen levels (0, 90, 180 and 270 kg hm-2), in order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intercropping of maize yield,the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wheat /maize / 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of productio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Intercropping maize on N0 and N90 treatment yields were lower than the sole-intercropping 20.5%, 7.5%, expressed as intercropping disadvantage,on N180, N270, N360 treatment, there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th planting patterns of maize yield. (2) 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maize has a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and then decreased ,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rate were silking to harvest has the maximum. Relative sole-intercropping, the wheat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for maize stem’s growth under all N treatments, the intercropping maize stem of the growth rate of 12.5% lower than the sole in jointing stage, this effect mitigate with the amount of nitrogen fertilizer creases after reaching 180kg·hm-2. (3) The biomass and N accumulation of maize in relay-intercropping system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ole, 1

收稿日期:2015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方)合作项目(31210103906)。 作者简介: 陈远学(1971-),男,重庆开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养分管理研究.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讯作者: 陈远学(1971-),男,重庆开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养分管理研究.E-mail: [email protected]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and the N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nutritional organs to the seeds was also lower than that of sole in the N0、N90 treatments. In the N180、N270、N360 treatments, the biomass and N accumulation of maize in the two intercropping patterns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ile the N transformation rate in the cropping system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sole, The two modes are nitrogen fertilizer 180 ~ 270 kg·hm-2 under a nitrogen optimum transport index, which indicates the Nitrogen under the most favorable conditions to improve nitrogen transporter function. In conclusion, the amount of nitrogen is conducive to stability in wheat /maize / soybean relay-planting the maize yie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transport, reduce the influences of the growth and nitrogen absorption of maize for wheat, under conditions of this study, intercropping maize suitable nitrogen fertilizer is 180 kg· hm-2. Key words: Growth rate , Nitrogen accumulation , Nitrogen transshipment

氮既是土壤中最活跃的营养元素,也是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1]。施用氮肥是保证玉米增产的重要手段,因而氮素管理在玉米生产中十分重要[2],因此在生产中农民往往投入大量氮肥以获得高产。

间套作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实现土壤水分、养分、光、热等资源的集约利用[3]。四川70%以上的玉米均为套作种植,大量研究表明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是一个可持续高产的生产体系,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养分吸收[4-5]。雍太文[6]认为在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氮素吸收特性改变最大的是玉米,而且玉米与小麦、大豆间存在氮素双向移动[7]。适宜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小麦/大豆套作体系中玉米群体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花后干物质同化量,促进花后干物质向籽粒转运,提高籽粒产量[8],而高氮投入则会使氮素更多滞留在营养器官中而阻碍其花后向籽粒的转移[9],这使得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比单作具有更高的氮利用效率[10]。

玉米作为小麦/玉米/大豆体系的核心作物,其生长前期受小麦的影响,后期受到大豆的影响,玉米与小麦、大豆共生期占到玉米生育期的60%以上,因而本研究以小麦/玉米/大豆体系中玉米与相同种植规格下的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定量比较在不同施氮量下单/套作玉米的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差异,以期探明氮肥用量及前作小麦、后作大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为揭示四川套作玉米高产高效机理,进一步优化该体系氮肥用量并挖掘该体系生产力提供支持。

1材料与方法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2013 和 2014两季)于四川省崇州市桤泉镇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进行,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土壤质地为壤土,耕种前耕层(0-20cm)混合土样基础数据见表1。

表1土壤基础数据 Table 1 soil foundation data

pH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Year 2013 2014

6.63 6.30

g/kg 29.8 37.6

g/kg 1.95 2.03

mg/kg 117 136

mg/kg 15.2 20.4

mg/kg 121 101

有机质

全氮TN

碱解氮AN

有效磷AP

速效钾AK

1.2试验材料

2013年小麦选用高抗优质品种“川麦37”,2014年选用高产优质品种“蜀麦969”,均由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选育;玉米两年均选用四川省和农业部主推优良品种“川单418”,由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大豆选用四川应用面积最大的秋豆品种“贡选1号”,由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试验用氮肥为尿素(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 12% ),钾肥为氯化钾(含K2O 60% ),均购于当地农资市场。

1.3试验设计与实施 1.3.1试验设计

设氮肥用量和种植模式两个因素。主因素为施氮量,2013年设3个水平,依次为纯氮0、180和360kg·hm-2,2014年调整为4个水平,依次为0、90、180和270kg·hm-2,具体施肥量见表2,副因素设单作与套作两种玉米种植方式。试验氮肥均按底肥:拔节肥:穗肥=3:3:4施用,磷钾肥均在移栽时一次性施用,套作玉米与单作玉米的种植规格及施肥方法完全一致。

表2 玉米氮肥用量及施用时期

Table 2 Application rates and time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in maize

N(kg·hm-2)

年 Year

处理 Treatment

基肥 Base fertilizer

2013

N0 N180

2014

N360 N0 N90

N180

N270

72 108

54 81

54 81

180 270

0 72 144 0 36

拔节肥 Jointing fertilizer 0 54 118 0 27

穗肥 Earing fertilizer 0 54 118 0 27

总用量 Total 0 180 360 0 90

90

120

90

105

P205 (kg·hm-2) Total P

K20 (kg·hm-2) Total K

1.3.2试验实施

套作玉米采用带状复合种植的模式,单作与套作玉米种植规格一致,小区布置见图1。玉米种植规格均为宽行150cm,窄行50cm,穴距40cm,穴植两株,玉米密度均为52500株·hm-2。套作玉米的前作为小麦,玉米宽行内种5行小麦,小麦行距20 cm,玉米与小麦边行间距25 cm,小麦收获后玉米套种大豆,宽行内种2行大豆,大豆行距40 cm, 穴距35 cm,密度5.72×104株·hm-2,单作玉米宽行中不种作物。各处理重复3次,2013试验共30个小区,2014为36个小区,小区面积5m×6m = 30 m2。每小区3个玉米带幅,共6行。

2012-2013年度试验,小麦于2012年11月5日播种,玉米在2013年3月18日育苗,4月3(二叶一心)移栽于小麦预留隙地中,单作玉米种前为空地。小麦于2013年5月3日收获,大豆6月17日播种在前作小麦茬地,大豆不施肥。2013-2014年度试验,小麦于2013年11月10日播种,玉米在2014年3月21日育苗,4月8(二叶一心)移栽于小麦预留隙地中,单作玉米种前为空地。小麦于2014年5月6日收获,大豆6月19日播种在前作小麦茬地,大豆不施肥。

图1试验布置图

Fig1. The field experiment layout

施肥方法:玉米打窝施底肥,窝深15 cm左右,30%的氮和全部磷、钾肥作底肥施于窝内,然后覆土移栽

玉米苗;再于玉米拔节期追施30%的氮,于吐丝期追施40%的氮,均采用兑清水冲施于株旁。 1.4样品采集与分析 1.4.1样品采集

两年套作玉米均分3次采样分别为:拔节期(小麦收获时)、吐丝期(种植大豆)、收获期,单作玉米同时采样。在既定时期内,每小区选取具有代表性5株玉米,在离地面2cm处截断作为地上部样品。样品带回试验室分,茎、叶、穗、籽粒、穗轴几部分在105℃下杀青30 min,然后在75℃条件下烘干,称重,以此为基础折算生物量。在玉米收获期进行实收测产。 1.4.2样品分析

玉米各次植株样品,烘干称重测定生物量后,按部位粉碎过0.25mm筛测定植株全氮,并计算玉米生长速率、养分吸收积累动态及养分吸收利用率等指标。 1.5各指标计算公式

所有数据用Excel 2010软件汇总计算,DPS 14.05软件统计分析,LSD法显著性测验(P<0.05),Excel 2010软件作图。

2结果与分析

2.1施氮对单/套作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玉米籽粒产量差异两年结果表现一致。在套作、单作两种玉米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变化规律相似,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显著增加后略有下降的趋势,单作与套作玉米均在施氮量为180kg·hm-2时产量到达最大。在N0、N90处理下,套作玉米产量均显著低于单作,套作分别比单作低20.5%、7.5%,表现为套作劣势,在施氮(N180、N180、N360)处理下,套作玉米与单作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2013年套作玉米各施氮处理平均增产量是单作的2.92倍,2014年为1.06倍,氮肥的施入对套作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单/套作玉米种植规格一致及施肥量一致,这说明造成产量差异的原因是套作小麦、大豆及对玉米产生的影响,在不施氮及低施氮处理下影响显著。

表3不同氮用量下单/套作的玉米产量

Table 3 The yield of maize on sole-cropping and inter-cropping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rates

处理

产量 Yield (kg·hm-2)

Year

Treatments

套作 Inter.

2013

N0 N180

N360

2014

N0 N90

N180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8395a

7931a

1775

64.1

29.4

4919c 6634b

6034c*

7173b*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3476

1897

70.1

31.4

1715

1139

34.8

18.9

7050a

6785a

-

-

-

-

4410b 7183a

单作 Sole 5701b*

7009a

2640

1084

59.9

19.0

2773

1308

62.9

22.9

套作 Inter. -

单作 Sole -

套作 Inter. -

单作 Sole -

增产量

Increased yield (kg·hm-2)

增产率 %

N270 8073a 7809a 3154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年不同氮处理间差异显著,*表示套作、单作间差异显著。

Note: Th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between treatments for maize by LSD in a one year. *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between sole and intercropping maize.

2.2施氮对单/套作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单/套作玉米的生物量积累规律相对一致,各时期生物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略有降低。在各采样时期N0、N90处理下,单/套作玉米生物量均显著低于N180、N270、N360处理。单作与套作玉米相比,在玉米与小麦共生期, N0、N90处理下,套作玉米生物量积累显著低于单作,在小麦收获后,套作玉米N0、N90处理依然显著低于单作,N0处理2013年玉米三个生长时期套作比单作分别低14.2%、33.7%、31.8%,2014年分别低36.5%、21.2%、15.6%。在N180、N270、N360处理下,套作玉米受到小麦的影响显著降低,各时期生物量与相同施氮量处理下的单作无显著差异,2014年在N90处理下,套作玉米收获期生物量比单作低6.1%,差异也到达显著水平。

图2 不同氮用量下单/套作玉米的生物量

Fig.2 The shoot biomassof maize on sole-cropping and inter-cropping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rates

注: JS(拔节期),SS(吐丝期),MS(成熟期),柱上小写字母表示同一时期,同种模式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表示套作和单作在同一时期、同一处理下差异显著(p<0.05). Note: JS (jointing stage), SS (silking), MS (maturity)The letters on the column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between treatments for soybean by LSD at stages; * indicat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between sole and intercropping maize.

2.3施氮对对单/套作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比较玉米不同部位生长率(表4),整体来看N180、N270、N360处理下,套作与单作各阶段植株生长率均无显著差异,N0、N90处理时,均为套作低于单作,N0处理下各生长阶段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单作,2013年分别低15.7%、34.8%、14.1%,2014年分别低23.5%、18.9%、13.0%。这也说明,在小麦玉米共生期内,小麦生长对玉米生长具有不利影响,而且影响的程度与玉米施氮量有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这种影响较小。从苗期到拔节期,套作茎秆平均生长率为2.4kg·hm-2·d-1,单作为2.7kg.hm-2·d-1,单作比套作高12.5%,该时期两年各施氮处理下均有套作<单作,在N0处理下差异达到显著,这说明小麦对玉米茎秆生长有不利影响,且缺氮会增强这种影响。相同施氮量下,单/套作玉米间叶生长率差异不显著,在N0处理下,单/套作玉米叶生长率均显著低于施氮处理。拔节期到吐丝期,套作茎秆平均生长率为54.7kg·hm-2·d-1,单作为59.8 kg·hm-2·d-1,单作比套作高9.3%,其变化规律与苗期到拔节期相似,该时期单/套作玉米茎与叶生长率达到最大。在吐丝期到完熟期,玉米主要进行生殖生长,茎秆与叶的生长率快速降低,两年茎秆及叶生长率均表现为:套作<单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ongcunchuangye/13491.html

《农广天地玉米套种大豆 玉米大豆沟垄种植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