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致富经石蛙]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

【www.dagaqi.com--农村创业】

[致富经石蛙]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第一篇

[致富经]敢做发财梦的爱美女人(20150730)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摘要:重庆秀山县的杨娅飞在当地出了名。一是爱美。无论干嘛,能穿短裙的时候绝不穿裤子。二是糊涂。家里连做个小生意都不敢让她帮忙。可偏偏这个女人能折腾,只因发现一个商机,就押上自家唯一的房子和全部的积蓄。还扬言三年后变成亿万富翁。看杨娅飞如何靠养殖石蛙,实现财富梦想。

  这些水珠一样的东西,是在微距镜头下拍摄的。实际上,它们比现在看起来小得多。只有黄豆大小。

  杨娅飞:就这个东西。你看多漂亮。

  记者:晶莹剔透的。真好看。

  在这块石头上聚集了近百个水珠,这些水珠里,包裹着半黑半黄的小点。杨娅飞说,这一百多个水珠至少给她带来一万元的收入。

  那么,这些让杨娅飞费尽心思,小心收集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杨娅飞:这是蛙卵。一个点一个卵。你不信数数看,这一抱是多少个?差不多都有三四百左右。

  杨娅飞养的是石蛙。她的蛙场占地30亩,其中15亩全部都是石蛙。一年销售额600多万元,在重庆的养蛙行业,杨娅飞已然是响当当的人物。可她对此时的成绩丝毫看不上眼。杨娅飞心里打着小算盘,三年后她的财富将会让很多人无法想象。

  杨娅飞:1500对乘以三(快进)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万,亿万富翁不是梦。

  记者:亿万富翁不是梦。

  杨娅飞:对。三年过后。

  记者:你就这么算一算就(觉得自己)是亿万富翁?

  杨娅飞:对啊。我经常做这样的梦。

  想靠这些石蛙三年成亿万富翁是她一直不敢和别人讲的秘密。可在当地人眼里,别说杨娅飞成亿万富翁,就是当年要养石蛙,都被大家当成笑话。

  杨娅飞的姐姐杨娅琴:她不会成功的我说她,算账那么慢,我说你创什么业。就在家里当小鸟依人算了。

  村民:这个是大傻瓜。像她这样的做生意哪里不会亏下去,几年就亏垮掉。

  杨娅飞的丈夫:她说三年以后要赚几百万,你听她吹。纯粹是天方夜谭。

  杨娅飞的父亲:有人说她是,想钱病发了。

  杨娅飞被人笑话的,不光是她爱做发财梦。还有两个事儿让当地人津津乐道。一是爱美。不管干活、居家、还是外出,能穿短裙绝不穿裤子。另一个事儿,就是糊涂。她20岁时家里开个小超市,可家人却觉得,让她帮忙就是越帮越忙。

  村民:她多给了我十块钱,我回去以后把钱拿出来看,多了十块钱,第二天我把那个钱拿过来退她。

  老公:人家给她10块钱,她以为人家给她100元,她就倒补人家90多块钱。

  可谁都没想到,就在2009年,这个爱美爱添乱的杨娅飞,做了一件让全家人更不省心的事儿。她不让家人扩大超市生意,执意要花掉十几年积蓄的60多万,做一个全县都没人做过的事情。养石蛙。

  杨娅飞:不找其他项目的话,跟社会会断裂的,跟不上社会的。

  记者:所以你还嫌赚得不够多?

  杨娅飞:肯定不够,这点钱怎么能满足我。

  杨娅飞连小超市的生意都做不好,她怎么就想起要养石蛙呢?

  2009末,杨娅飞去厦门的舅舅家探亲。吃饭点餐前,她陪舅舅一起去饭店门口挑新鲜的水产。她发现福建石蛙卖的很火,四只竟然要价380元。餐厅老板告诉她,石蛙在厦门简直供不应求,冬天想吃都没有,有时候收购价最高能达到140元1斤。一听这价格,杨娅飞心里乐开了花。

  

  杨娅飞:四个石蛙就三百多,如果我养出几十万个石蛙出来,那我不成暴发户了。

  本就想发展第二项产业的杨娅飞,迅速锁定开始实地和网络考察。她觉得,石蛙市场巨大、价格又高,养殖不靠体力全凭心细,加上家乡水质优越,这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事业。杨娅飞告诉家人,石蛙养三年就能赚几百万,自己赚定这个钱了。

  杨娅飞的父亲:长得多慢啊,这个有多大出息,不干,我不支持。

  杨娅飞的姐姐:你不会成功的我说,又不是没有人做过,之前都有好多人做过,他们都失败了。

  杨娅飞的丈夫:长得慢第一,第二这个也要讲技术,第三他要吃活体的东西,喂什么你都还不知道,怎么养。

  全家人都认为,什么都不懂的杨娅飞干不好,可杨娅飞却在家里执拗得出了名。她打定主意要做的事情,谁也拦不住。她不管超市,也不听劝阻,拿着家里的积蓄开始折腾。

  杨娅飞的丈夫:我的心态就是,我不管你,我看你能做成什么样。

  杨娅飞的父亲:那无非是没有吵架,反正就是没有经济支持,精神上也不支持。

  2010年末,杨娅飞申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并投资30多万建起了蛙场。当时杨娅飞花4万元买回200对种蛙,可她根本不敢抓。

  记者:你现在是完全敢抓了,没问题了?

  杨娅飞:这个心理障碍还是靠自己的心态问题。

  记者:我想试试。

  杨娅飞:你想试试。你敢吗?

  记者:试试吧,小的应该还行。

  杨娅飞:小的应该没有问题。

  记者:好可爱。他身上是刺刺的。你最开始看到它都不敢抓?

  杨娅飞:一开始我进种蛙来的时候,我说太恐怖了,我看它眼睛鼓鼓的,哪敢去抓。然后我们进的种蛙,它比这个蛙力度大,你手这样,他就会把你手抱得很紧。

  记者:抱住?

  杨娅飞:抱住。那当时是很恐怖的。

  不仅怕抓石蛙,就连石蛙的食物黄粉虫,杨娅飞也是怕的要命。记者采访时也被黄粉虫吓得要拿三脚架挡住脸才敢进去。

  记者:她怎么这么怕这个。

  杨娅飞:这个完全理解。

  记者:你那时候不怕吗?

  杨娅飞:怕。怕飞到脖子里边。

  记者:杨姐,你现在碰黄粉虫没问题了?

  杨:完全没问题。以前就是碰上去的时候鸡皮疙瘩就起来。

  记者:你现在敢抓吗?

  杨娅飞:敢抓啊,这个有什么不敢的。以前拿的时候手抖。

[致富经黑猪]阚绪良:养黑猪和土鸡年入千万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第二篇

[致富经]藏在树林里的财富(20150805)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精彩预告:他一心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他带着一口平底锅,一个煤球炉和一袋大白菜,进山创业。每天铜锣声响起的时候,就是他八百多万元财富聚集的时候。对于这些猪的习性,他如数家珍。一千多头黑猪,三万只土鸡,阚绪良凭借它们年入千万,成为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这一切,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记者专门从北京赶到这里采访阚绪良,在见到他之前,就听到阚绪良的家人这样评价他。

  阚绪良的妻子袁修凤:我有时候都经常会有一种快要崩溃的感觉,我老想让他给卖了,卖了它,我养着你,然后要不就离婚,要不就要猪场,要不就要我,要家吧。

  阚绪良的母亲王菊章:干的几行,我一行都没看上,一行都没同意。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那你能怎么办,他不听话了,他要做这些东西,只有顺着他,任他做了。那只能反对,那一路到底是反对。

  家人的这些评价让记者很疑惑,阚绪良作为当地有名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为什么家人对他做的事情是这样的态度呢?

  带着疑惑,记者来到了阚绪良的养殖场。一见面,阚绪良就告诉记者在这片700多亩的林子里有他800多万元的财富。

  阚绪良:说直接点,有我的八百多万在我这一片林子里面。

  阚绪良说的就是散养在这片林子里的一千多头定远黑猪,但是记者放眼望去,除了跟在阚绪良身后的这十几头猪,就只能看到零零散散的几头,只有这几头猪怎么就能值这么多钱呢?

  记者:你看这些还是没有你说的那么多头猪。

  阚绪良:我再带你找一找,你别着急。

  随着铜锣声响起,让记者惊奇的一幕发生了。

  阚绪良:这就是你们所看到的,就是一个一个财富它就跑回来了。

  这些是定远黑猪,因为是在山上放养,阚绪良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爬山猪”,最高可以卖到60元一斤。2014年,阚绪良的定远黑猪销售额八百多万元。这还不算,距离黑猪养殖场4公里之外的一座山上,阚绪良还养了3万多只土鸡。2014年,定远黑猪和土鸡的销售额加起来超过一千万,阚绪良也被评为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

  

  而在十年前,为了创业,阚绪良卖掉了唯一的一套房子,带着一口平底锅,一个煤球炉和一袋大白菜进了山。

  阚绪良:我说自己生活艰苦一点是暂时的,我要把这些钱投到我的梦想当中去。

  十年时间,阚绪良是如何成为当地的产业带头人呢?而他的家人为什么至今对他创业还耿耿于怀,甚至反对呢?

  阚绪良出身农家,家境贫寒。1999年10月,因为觉得一个月300元的工资无法改善家庭条件,阚绪良辞去了在农机站的稳定工作[养殖网:www.nczfJ.com/],到滁州市打工。阚绪良站在滁州市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流,攥紧了身上仅有的三千元钱,暗暗在心里发了一个誓。

  阚绪良:我自己就有梦想,我说我自己哪一天也挣一辆车子开开,也在城里面买上大房子。

  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阚绪良拿出2000元在滁州市做桶装水生意,1999年12月,阚绪良拿着靠桶装水赚来的2万元,开了一个煤球厂,半年时间就超过做了多年的同行,一年营业额15万元。

  而2004年对阚绪良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因为去贵州购买原煤被骗,买回来的200吨原煤里有百分之七十是石头,这让阚绪良不仅赔掉了煤球厂,还搭进去几年时间攒下的60多万元。

  阚绪良:本来可以买很多房子,买大房子,车子都可以买,但是就因为我自己想做得更大一点,所以把车子、房子什么一起一次性给它亏了。

  家人朋友都劝阚绪良找个公司去打工,他却不愿意。阚绪良觉得,如果去给人家打工,自己要想实现梦想就更难了。然而谁也没想到,半年后,阚绪良却从东拼西凑的8万元开始,10年时间挣到了他想都不敢想的一千万。

  2005年5月,阚绪良以一万元的价格租了40多亩林地,他要在山上养一种7个月才能出栏的土鸡。原来,阚绪良卖掉煤球厂后,考察过黄鳝、泥鳅、鸡鸭牛等项目,考虑到资金有限,最后决定养鸡。当时市场上卖的大多是速成鸡,很少有散养的土鸡,而且散养土鸡的价格比速成鸡高很多。阚绪良认为这是个市场空白,他要把唯一的一套房子卖了去养鸡。

  阚绪良:房子放在那儿它是一个死钱,我说我用这个钱,我去做生意,我去养鸡,我说几个月我就可以再挣一套房子回来。

  2005年10月,阚绪良花了两万元买了2万只鸡苗开始养鸡。采访的时候,阚绪良从厨房里拿出一口平底锅和一个煤球炉,他说再加上一袋大白菜,就是当初进山养鸡时的全部家当。

  阚绪良:只有这些家当了。

  记者:那钱都跑哪儿去了?

  阚绪良:我把钱全投在这个鸡舍建设,然后后期的都买鸡苗了,我把钱全部押在这上面了。

  阚绪良把卖房子得的8万元,都花在建鸡舍和买鸡苗上了,他自己在山里连个像样住的地方都没有。刚养鸡的时候,阚绪良就在这间鸡舍里跟鸡同吃同住了五个月。虽然条件很艰苦,但阚绪良劲头却很足。

  阚绪良:五个月左右,我应该就有大把大把的钱了,我就等着数钱了,盖别墅就可以了,我说暂时吃点苦不算什么。

  2006年6月,阚绪良卖出去了第一批商品鸡,因为他的鸡养殖周期长肉质好,一上市就大受欢迎,6000只鸡一共卖了将近二十万,这给了阚绪良极大的信心。2007年3月,阚绪良又投入十六万元新建了4桩鸡舍。

  手头开始宽裕的阚绪良把父母从老家接到了城里,让他们住上了新房子,家里日子也过得舒服起来,可是阚绪良的一个决定却打破了刚刚有点起色的生活。

  阚绪良的妻子袁修凤:那时候鸡养得也比较稳定了,大家都觉得很轻松,非常稳定,生活也比较安逸,然后这个投入,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支持他的人几乎没有。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农业委员会粮食局主任杨贤中:他学的又不是这个专业,对这个技术业务又不是太懂,也可能是凭一股热情,如果真正深入进去以后,他不一定有这个毅力能够坚持下来。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红琊山林场职工柳云帅:他养猪比养鸡议论应该说还大,人家这个养殖场(猪)是四个月就出栏了,你养这个猪都养个一年多至两年时间才出栏,我说你这个准赔,不赚钱。

  原来,阚绪良要养一种大家都不看好的猪,定远黑猪,而且还要散养,成本更大。定远黑猪是国家级地方性保护品种,一般13个月才能出栏,跟普通猪相比,定远黑猪生长周期长,长得慢,在当地已经很少有人养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村民李运来:以往每个村庄一家养两到三头,一个村庄都养到几百头,现在一个村庄一个猪都找不到,就少到这种程度。

  别人都不愿意养的定远黑猪在阚绪良眼里却是宝贝,2010年3月,阚绪良考虑到养鸡品种过于单一,想增加养殖品种,他找到区畜牧兽医局的领导徐元贵咨询,还特别提了一个想法。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畜牧兽医局局长徐元贵:他说这个现在我们不能搞大路货,一定要有市场特色,看是不是有这种养殖项目可以推荐给他。

  于是徐元贵就给阚绪良推荐了定远黑猪,听完徐元贵的介绍,阚绪良非常兴奋。因为这就是他小时候经常吃而现在市场上却很少有卖的黑猪,阚绪良认为这里面大有商机。

  阚绪良: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符合我自身发展这个新产品,特色产品的需求,再一个市场也比较空缺。我在做消费者市场调查的时候,好多人也都怀念这个定远黑猪,就是我们小时候吃的黑猪肉。

  2010年4月,阚绪良试养了17头定远黑猪,他想看看市场对这种黑猪肉的接受程度怎么样。结果到猪要出栏的时候,还没往市场上卖,就被朋友们抢购一空,阚绪良很兴奋,他决定扩大规模。然而,在修建新养殖场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阚绪良措手不及的事情。

  那是2011年9月的一天,阚绪良请了施工队要建新厂房,突然,一个人冲到了正在施工的挖掘机前。

  阚绪良:他在挖机前立马就说,停了,不给建,你要是建的话,你除非把我轧死你再建,否则的话你就不能建。

  冲出来的这个人却是阚绪良的父亲,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阚绪良的父亲阚乃庄:我考虑他这个摊子太大了,这个担子担得太重了,担心这个儿女,他要不是我儿子,我为什么去阻拦,我去给他做事呢?

  原来,父亲一直反对阚绪良养黑猪,甚至假装绝食抗议过。一听说阚绪良要建新养殖场,父亲可着急坏了,一大早就跑到工地上,趁工人不注意就冲到挖掘机前,张开手就拦,想用这样的方式阻止阚绪良,但阚绪良却不让步。

石蛙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第三篇

石蛙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石蛙仿生态养殖

项目实施地点∶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

项目内容 ∶ 建养殖池塘及配套设施,收种蛙 项目规模 ∶

项目总投资 ∶

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编制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

编制时间:

占地面积65800平方米,年产商品蛙总投资261.66万元。 五年 75

一、目的意义

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式下,省委、省政府调整我省产业结构,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和优惠政策。根据我省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但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结合我县农村优静的环境条件,水源丰富,植被好,气候适宜等特点,发展石蛙养殖业前景可观,同时还是搞活地方经济,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羹滋补品石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当今世界名菜之一。

石蛙(RanaspinosaDavid)俗称石鸡,石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参差型亚目(Diplasiocoela),蛙科(Ranidae),蛙属(Rana),广泛分布于我县深山密林的山沟小溪,属珍贵的两栖动物。 石蛙是一类大型的野生蛙类,不仅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它 体大肉多而细,味美,营养丰富。 蛙肉中含有蛋 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 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 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 被国外美食家誉为“白蛙之 王”。石蛙肉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效。 石蛙 药性平,味甘,入心、肝、肺三经,有滋阴降火、 清心 调肺、健肝肾的功效,对治疗疳积、病后虚弱、 心烦口 渴等有一定辅助疗效。 近年来,由于人们滥

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 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 大 力发展人工养殖,合理保护开发,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 长的需求,保护了自然生态平衡。而且,石蛙养殖条件要求不高,资金投入不大,不管是稻田,池塘,还是房前屋后的坑塘,有水源的地方就可以实施养殖。只要向农村进行养殖技术推广,就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该项目的实施,是人心所向,属势在必行。

二、项目实施具备条件

1.栖息环境

石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或土洞,于繁殖季节时居石洞者较多。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这些洞口一般不大,较光滑,进出洞时不易擦伤体表。洞深一般为20~25厘米。洞底略低于洞口。

2.活动特点

石蛙有两条粗壮的后腿,因此跳跃能力很强,弹跳高度达1米左右。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木草丛中觅食、嬉戏,异常活跃。但其活动范围一般不大。在洞穴周围20~50米,夜深时,便逐渐返回洞穴,天亮后很少在洞外发现其踪迹。

石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6~26℃,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行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3.冬眠

石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蛰伏起来,不吃不动,双眼紧闭,对外界没有反应,进行冬眠,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而缓慢的新陈代谢。根据观察,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惊蛰时节,水温高于15℃时,也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动。冬眠时,石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4.生长特性

蛙类的生长可分为蝌蚪期、幼蛙期和成蛙期三个阶段。石蛙的蝌蚪有尾和鳃,完全生活于水中。早期全长9毫米左右,重0.5克。在蝌蚪期生长慢,一般从孵化到变态完成约需90天。在自然环境中,成蛙的生长受环境及食物丰欠的影响,一般第一年增重20~60克,翌年可达150克左右,第三年可长至250~300克,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生长来得快。在考察中,曾发现雄性个体最大的可达750克,而雌性最大个体为590克。于4月底采集到的20~60克的幼蛙,放入试养池中进行人工饲养,10月上旬时已达150克左右。

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条件下饲养,因饵料较充足、敌害较少,其生长速度一般比野外环境中要快。

5.摄食习性

石蛙的视力较差,它只能捕食活动着的活饵料,把死的食物送到其口边也不摄取。当发现食物目标时,就猛然跳起,直扑食物对象,甩出带粘液的舌头把食物逮住,迅速卷入口中。捕食多在夜间,白天捕食较少见。

6.食性

刚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内靠孵黄囊营养,当孵黄被消耗之后便开始觅食。经解剖观察,蝌蚪的肠中有植物碎屑、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以及硅藻、甲藻、金黄藻等。进行人工饲养时,可投喂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饵料,如蛋黄、豆浆及鱼粉等。幼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虫、小型昆虫及昆虫幼体等。至成蛙期,其食物范围很广,如:昆虫、蜈蚣、蜂蛛、马陆、蜗牛、螺蚬、虾、蟹、杂鱼、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鸟类等。 该项目场地正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天然的防护林,有常年不断的优质矿泉水源,泉水冬暖夏凉,是石蛙生存的天然场所,可保证石蛙常年正常生长。且具有石蛙丰富的食源,县境内有河流溪沟561条,小虾、小螺,小鱼,以及遍地的蚯蚓、昆虫。具备了石蛙“足、清、凉、静”的环境条件,是一个石蛙仿生态养殖的天然场所。且该项目在

石蛙的养殖技术与前景分析总汇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第四篇

石蛙的养殖技术

石蛙是一种大型的食用蛙,被誉为“百蛙之王”.

石蛙在有些地方又叫它石鸡,是一种大型的食用蛙,它主要是分布在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石蛙的肉质细嫩,清凉滋补,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捉,使得自然界中的石蛙越来越少了,人工养殖石蛙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又能保护野生石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石蛙的养殖技术

形态特征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石蛙的蝌蚪躯体呈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且分布有黑色的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型花纹,蝌蚪的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一般体长10-13cm,体重150-250g,大的可以达到500g以上。石蛙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黑色,上面长有许多油,石蛙的头又宽又扁,吻端呈圆形,突出于下颌,两鼻孔之间的距离与两眼之间的距离几乎相等,同龄石蛙中雄性个体大于雌性,性成熟后的石蛙前肢极为粗壮,胸部有黑色的脊状肉刺,腹部呈淡黄色,石蛙胸部没有脊刺,腹面光滑呈白色。石蛙通常生活在深山老林的山涧小溪或附近的岩石中,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的能力,它的体温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它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26℃之间,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生长最旺盛的季节,白天活动量小,大多在夜间出来觅食。它喜欢吃活动的食物,一般不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吃死的或不动的食物。

人工驯养的石蛙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它建一个什么样的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先选择好场地,然后在着手建造养殖池,这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养殖环境必须近似于石蛙的野生环境,还有就是要便于人工的管理。

养殖场地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般来说,石蛙喜静怕闹,应尽量避免在噪声较大的工厂和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旁边建厂,防止石蛙受惊,影响正常生长。养蛙厂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都可作为养蛙的水源,但水源要求无污染,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

养殖池的规格要求

养殖池主要包括孵化池、蝌蚪池、蛙池,一般建造在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没有太阳光直射,建池时应尽可能符合石蛙的生长习性,为石蛙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孵化池面积1-2平方米,池高0.8m,水深0.5-0.6m,蛙卵孵化时对水质要求很高,为了确保水质清新含氧量足,最好能够24小时连续流水养殖。

蝌蚪池面积2-3平方米,池高0.8m,水深0.3-0.5m,每池应饲养同样规格的蝌蚪,在蝌蚪变态时应在池内放入木板,让它漂浮于水面之上,以便能让变态过程中的幼蛙跳到木板上休息。

蛙池,蛙池建造以长方形为好,面积一般以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m,池内设有可供石蛙休息的石屑,石屑上盖有石棉瓦,瓦下光线阴暗,白天蛙就可以躲到瓦下休息,池内水深一般在0.1-0.2m之间,池底略微倾斜,池内水陆面积比大约为3:1,池上设有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或敌害生物入侵。

石蛙的自然繁殖期一般在4-9月,5-6月是产卵的高峰期,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多少也会有些差异,石蛙的年产卵量很大,在500-1000粒左右,但是自然繁殖的成活率很低,在生产中大多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

种蛙的选择

种蛙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是否能育出成批规格整齐、健壮、活泼的种苗,因此种蛙应该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发育良好的成蛙。种蛙要求没有残疾、没有伤痕,一般选用2例蛙,雌蛙体重200g以上、雄蛙体重250g以上就可以选择用做种蛙。

配种和产卵

每年的4-9月份,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石蛙的繁殖期来到了,石蛙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一般在夜间抱对,配种时,雄性强有力的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脊加强雄性的固着力,拥抱刺激对用来配种的雌蛙是必要的,雌蛙将卵排除体外,雄蛙射精于卵上,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呈圆球形,乱外的胶质膜粘性强很多卵粘附在一

起,常成锁状漂浮在水中或粘附在池壁上。

人工孵化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要加强巡池,石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受精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我们在捞去受精卵时必须仔细轻缓,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以免造成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我们把受精卵从孵化箱放入孵化池中,还要进行翻卵的工作,受精卵黑色的一端为动物极,白色的一端为植物极。孵化时,我们应用铁丝使黑色的一段朝上即动物极朝上,白色的一段朝下即植物极朝下,这样就能保证受精卵的成功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同一批卵不能分开孵化,大约经过1到2周的时间,这些受精卵就可以完全孵化为石蛙蝌蚪了。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从蛙卵孵化出来的第1天到80天左右的时间属于石蛙的蝌蚪阶段,你瞧,它们都比较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敌害的抵抗能力都比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蝌蚪成活率的关键。

一、放养密度

当蝌蚪在2cm以下时,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0-1000尾;当蝌蚪长到2cm以上时,放养密度应变为每平方米200-300尾。如果经验不足,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

二、饵料投喂

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很少活动,也不觅食,3天后活

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蝌蚪的消化机能弱。在20日前我们只能以牛奶等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来投喂,每天早晨9点和下午5点各投喂一次,投喂量按照每1000尾蝌蚪投喂10ml牛奶。20天后我们转用人工配合饲料来投喂,这种饲料具有营养全面的优点,可以促进蝌蚪的快速生长。当蝌蚪长到2cm时,投饵量为在池蝌蚪体重的8-10%;当蝌蚪长到4cm以后,按在池蝌蚪体重的6%投喂。在生长过程中,一般视蝌蚪的摄食状态来确定投喂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每次投喂宜分批缓缓遍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再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吃为止。

三、水质管理

蝌蚪池一般面积较小,放养密度较大,饲料投喂多,因而水质容易恶化,所以蝌蚪池应在3-5天内少量换水1次,每次换掉池水的四分之一,15天左右应全池换水一次,要彻底清除池底残卵、食物废渣等。另外,为了防治水质恶化,每周还要用100-200ppm的高锰酸钾对全池进行泼洒消毒,来达到改良水质,杀菌防病的目的,此时我们不用捞出在池蝌蚪。

四、疾病防治

石蛙蝌蚪体质较弱,容易患上车轮虫病和烂鳃病,下面我们像大家介绍这几种病的防治方法:

车轮虫病,染病蝌蚪食欲降低,行动迟缓,药物可用敌百虫治疗,用量为每100升水用敌百虫30毫克,2-3天一次,连用2次即可有效。

烂鳃病,染病蝌蚪腮部腐烂发白,呼吸困难,迟缓的游于水面,

石蛙养殖项目计划书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第五篇

石蛙养殖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前景:

日前我省的石蛙大部分来自于江浙沿海地区和本地少量野生自然繁殖,本省自给水平很低。而石蛙肉嫩味美,又深受人民喜爱。目前我省没有规模养殖的石蛙基地,市场供给需求矛盾很大,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养殖项目。

二、市场分析:

现省内石蛙供应主要来源于江浙等地和我省部分野生石蛙。石蛙肉嫩味美,是深受人民喜爱的一道菜。但本地野生石蛙价格极高,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达到86元以上,外地运送来的又因受交通和天气的影响,市场上经常出项一货难求、有价无市、供不应求的情况。

三、风险分析:

石蛙养殖的风险主要是三方面:

1、价格风险:石蛙价格市场的变动。以目前物价的上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石蛙的价格波动较低,因此价格风险较低。

2、疾病风险:石蛙目前无明显疾病症状,属于易养的蛙类。

3、自然灾害风险:水灾、气温等风险系数较高。主要是防止养殖场箱内的水结冰,但这一防范措施很容易实施,只要利用覆盖防温材料就可以解决。

四、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利用已经建成养殖基地扩大生产,同时

完善生产体系,管理营销体系,联营合作体系。

(2)长期目标:从养殖基地运行的第二年(产品销售时

期)开始申请进入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取得国家政策

和资金的大力支持,利用国家补助金等,以已经形成的基础

优势为核心,扩大养殖基地,走公司加农户的道路,即我公

司提供种苗、技术、饲料,然后集中回收出售,销往全省乃

至全国。

五、养殖方式: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

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

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

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 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

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

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

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

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

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

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因此,

我选择恒温箱养方式是最好的养殖方式。

七、成本分析:

前期投入:

项 目 数量 单价 合计 备注 月摊

养殖场地 900平方米 场地自家提供,不需要成本

房屋建筑 利用现有房屋

种 蛙 40000个 1元/个 40000元 3334元

交 际 费 20000 20000元 一次性

工 资 3人 700 25200元 含食宿 2100元

麦麸饲料 8吨 1元/斤 48000元 4000元 蛙 虫 5400斤 3元/斤 15990元 1334元 其 它 80000 元 80000元 6667元 合 计 228790元

八、利润分析:(两年为一期)

项目 成本

工资 50400元

其它 80000元

合计 253990元

种蛙收入:2000个×100元/个=200000元

石蛙收入:8400斤×40元/斤=336000元

合 计 536000元

利润 用两年计算,(利润-成本)*2-固定资产

即(536000-253990)÷2-固定资产(每年20000元×2=4000元)=101005元

投资回报率:101005元÷228790元=44%

岗东乡双坪村石蛙养殖基地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第六篇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6-7-2 7:27:17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A、B1、B2、C及尼克酸,具有17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脯胺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

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捉,自然界中的的石蛙日趋减少,价格不断上扬,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许多地区这种蛙数量剧减或处于濒危。如果进行人工繁殖扩大种群,可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合理利用的目的。南方诸省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从我收到的上千封来信中可以了解到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如果没有把其根本点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现在我们不仅在山区养成功,而且在平原地区的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内建有石蛙示范场。为了不使更多的养殖户劳民伤财,特将我们的石蛙养殖技术介绍给大家。

1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体长10~13厘米,个别达15厘米,重750g以上,它的体形近似于虎纹蛙,体色各异,如浙江大学石蛙养殖场所饲养的石蛙体色就有五种常见类型:①背面呈黑色;②黑色且背部有白色中线;③棕黄;④暗红;⑤花色等不同类型;性成熟后的雄蛙,整个胸部有呈棘状的肉刺,肉刺基部有疣状隆起,但不分成二团,腹部淡黄色。雌性胸部无棘刺,腹面光滑呈白色。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石蛙蝌蚪,躯体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分布黑色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样花纹,蝌蚪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蝌蚪无肺,用腮呼吸。

2.2 石蛙的生活习性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

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2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4 石蛙的人工繁殖技术

4.1 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4~9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 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4.2 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配种、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m,面积4~10m2。池底铺垫鹅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利于种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3∶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15cm左右,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平方米放种蛙15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准备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种蛙培育除要求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飞蛾、蝇蛆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量5~9月最大,发情期间减少,产卵后期增大。

饲料供应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量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傍晚(依太阳刚要下山时为准),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4.3 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到4月份、水温15℃、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 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雄蛙叫声“咕咕咕”,雌蛙以“咔咔咔”、“咔咔”声应和,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后抱对,拥抱刺激对配种母蛙是必要的,配种母蛙一般于清晨4~7时排卵,有些延至9~10时,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上,一般每次产卵约6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 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 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造成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的环境。

4.4 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4mm,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胚胎发育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8~28℃,pH值中性为宜,同一窝卵不可分开孵化。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石蛙卵的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状,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5%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 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时,孵化时间只需7~8天,孵化率达85%。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如果做到温度适宜、 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在水温适宜时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质和水中的溶氧量,水质越好,溶氧量高,孵化率可达100%。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动物极朝上(即有黑色的一端),植物极朝下,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外,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30℃以下,水深15cm左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溶氧,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25~26℃的水温对孵化非常有利,时间短,孵化率高,温度再往上升,孵化率则下降,30℃以上基本孵不出蝌蚪来。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5 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损失。石蛙的幼蛙,是蝌蚪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而成。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生长率的关键。

5.1 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一般8~ 15天可以孵出小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部长0.6~0.8cm,尾长1cm左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可

把蝌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5.1.1 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 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

8。 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5.1.2 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5.1.3 生长中期(20~50天)。 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5.1.4 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

蝌蚪应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 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第七篇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A、B1、B2、C及尼克酸,具有17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脯胺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 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捉,自然界中的的石蛙日趋减少,价格不断上扬,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许多地区这种蛙数量剧减或处于濒危。如果进行人工繁殖扩大种群,可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合理利用的目的。南方诸省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从我收到的上千封来信中可以了解到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如果没有把其根本点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现在我们不仅在山区养成功,而且在平原地区的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内建有石蛙示范场。为了不使更多的养殖户劳民伤财,特将我们的石蛙养殖技术介绍给大家。

1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体长10~13厘米,个别达15厘米,重750g以上,它的体形近似于虎纹蛙,体色各异,如浙江大学石蛙养殖场所饲养的石蛙体色就有五种常见类型:①背面呈黑色;②黑色且背部有白色中线;③棕黄;④暗红;⑤花色等不同类型;性成熟后的雄蛙,整个胸部有呈棘状的肉刺,肉刺基部有疣状隆起,但不分成二团,腹部淡黄色。雌性胸部无棘刺,腹面光滑呈白色。 石蛙蝌蚪,躯体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分布黑色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样花纹,蝌蚪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蝌蚪无肺,用腮呼吸。

2.2 石蛙的生活习生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

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2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朱炳全(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310029)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第八篇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A、B1、B2、C及尼克酸,根据国科院有关部门化验石蛙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较高,脯胺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   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捉,自然界中的的石蛙日趋减少,价格不断上扬,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许多地区这种蛙数量剧减或处于濒危。如果进行人工繁殖扩大种群,可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合理利用的目的。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成蛙体重250-400克,高的可达500克以上,一般商品蛙150克即可上市,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中国药用动物志》也记载“有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虚弱等”。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之功效,其蝌蚪与乌发有关,其卵具有明目的功能,现代研究还发现蛙之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Brandyplnin),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人民食用石蛙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它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们誉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   一、石蛙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体长10~13厘米,个别达15厘米,重750g以上,它的体形近似于虎纹蛙,体色各异,如浙江大学石蛙养殖场所饲养的石蛙体色就有五种常见类型:①背面呈黑色;②黑色且背部有白色中线;③棕黄;④暗红;⑤花色等不同类型;性成熟后的雄蛙,整个胸部有呈棘状的肉刺,肉刺基部有疣状隆起,但不分成二团,腹部淡黄色。雌性胸部无棘刺,腹面光滑呈白色。   石蛙蝌蚪,躯体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分布黑色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样花纹,蝌蚪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蝌蚪无肺,用腮呼吸。   2.2 石蛙的生活习生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

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二、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大麦虫、蝇蛆等。   三、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

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四、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 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 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 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

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 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 ;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五、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 产卵量,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棘胸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 ,面积6平方米,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2:1 ,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8~10厘米,水质清新,pH值6.5~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 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雄蛙20~30对,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 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 应保持喂食,减少冬 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 蚯蚓、黄粉虫、螃蟹、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 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 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六、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在4月份,(饲养的当三月初就会开始产卵)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 产卵,9月底基本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 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500 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 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如果惊动或强光照射,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 受精,因此,要人为制造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且有长流水和流水声的适宜配种产卵 的环境,在日常的饲养操作中更应注意这些。 七、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2~3毫米,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 大,卵胶

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 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整个孵化期是胚胎发良的时期,胚 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 ,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23—28℃,pH值中性 为宜,孵化密度每 个孵化框一窝不可分开。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棘胸蛙卵在产出后5—10分钟,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 蛙卵在23~2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 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6%孵出, 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96%以上, 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 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 整体性,勿搞破,搞散、搞碎、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时,还 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23—28℃,水深8—10厘米,pH值6.5~ 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氧气,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温度是孵化的主要生态条件之一 ,它比起牛蛙的孵化温度来说低了些,高温对其孵化很不利,温度过高,会使胚胎发育到某个阶段停止, 最后坏死,其中尤以发育到神经胚这一段时期死亡率最高,这是因这个时期胚胎正处于神经管的形成、脑 的分化,原始消化管形成及胚层的初步分化时期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特别敏感的缘故。 八、 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将会造成很大损失,而石蛙的幼蛙 ,是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 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 (一)、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 色,体长0.6~0.8厘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 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蝌蚪生长发育要经历:初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nongcunchuangye/13038.html

《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 [致富经石蛙]杨娅飞:养殖石蛙三年要成亿万富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