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故事

百姓创业故事 王健林:万达创业故事和企业家精神

|

【www.dagaqi.com--名人创业故事】

百姓创业故事篇一

王健林:万达创业故事和企业家精神

王健林:万达创业故事和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案例

1.王健林基本信息 王健林,1954年10月24日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70年入伍,198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同年7月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1989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起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至今。是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兼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等职。 2013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王健林以净资产860亿人民币问鼎中国首富。 2015年5月1日,王健林以381亿美元的身家超过李嘉诚,成为新的华人首富兼亚洲首富。王健林在当日的排名是全球第11位。

王健林鼓励年轻人创业,并就自己的创业经验阐述了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在他看来,企业家精神是多方面的。最核心的是创造力、坚持和责任。

2.王健林万达创业故事及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万达集团。万达是1988年成立的,我创建的。发展到今天一共有五个产业,一个就是商业地产,做大型的购物中心。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到了亚洲第一,按照现在发展速度四年以后能做到全球第一;还有高级酒店;第三是文化产业,有收藏、有演艺公司,最著名的就是万达院线,这个规模在中国是最大的,今年大概占整个中国市场16%;还有连锁百货,现在已经有26个百货店,今年就开业了15家,明年还有20家左右,速度比较快。两年左右,2012年可以做到百货行业中国第一;最后还有一个旅游度假区,我联合了五家民营企业,有联想、伊利等等。这个企业做到今年有800多亿的销售。纳税近百亿。万达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

讲一讲我的创业故事和企业家精神。什么叫企业家精神?最高尚的人不为自己活、不为自己死,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一.敢于创新

万达能发展到今天,我觉得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敢于创新。可以这么讲,万达的一部22年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始史。就是敢人先,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有一个学生记者采访我,你对创业者的忠告,我说最大忠告就是敢于创业,你不敢创业不可能成功。现在是创业氛围越来越差,这是最大难题。我前天听到一个数字,清华、北大学生60%几的学生选择做公务员。如果这些学生更多选择创业中国才有希望。如果中国在科学界不出大师,企业家不出世界级的企业家,中国不算大,中国不能在世界上屹立于民族之林。

万达关键是走了四步棋:搞旧改、跨区域、创模式、搞文化。

1、搞旧改。我这个公司88年成立的时候,那个时候做房地产行业国家是严格控制的。为了要活下去,我就找了当时主管承建的副市长,不管什么地方的活批给我们,能吃饭就好。说那好你去干吧,市政府北门有一个棚户区,你去改造吧。

我们就研究怎么样使房价多卖50%。搞了四点小小的创新。1)做了一个明厅。那时候房子是没有厅的,我们就设计一个明厅,进门之后有一个窗户、有一个客厅;2)有一个洗手间;现在洗手间叫事吗?那时候88年的时候是不允许有的。我们搞的洗手间纪委还要提供购房人名单;3)搞了铝合金窗;它的最大特点是大、宽敞;4)上了一道防盗门;八十年代没有防盗门,都是小木门,那时候正好辽宁出了一个企业叫盼盼,生产防盗门。我们又找电视台赞助一部电视剧。演之前、演中和演之后都给我们一个广告。这个事做成了。当时小小的创新就做出来了。一个月时间一千多套房子销售出去了。

2、跨区域。我那时候跟公司里人不能在大连 发展,到外市搞。我们92年就去了广州,成立一个公司。尽管在广州第一次开发没有赚多少钱,但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的我们的勇气。我们从98年就开始在全国扩张了。

从这件事情后,万达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异地开发商,成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地域,到外市发展房地产的企业。到今天为止万达也成为城市开发最多的企业,规模也是非常大的。我想如果没有当年跨区域这一步,也许万达今年可以做一百亿,但也是家门口英雄!

3、创模式。今天万达所有多元都叫相关多元化,不是无目的的跨的很大。我们就决定做收租物业。然后我们搞大的物业,要向世界500强的公司收租子。这个决定之后在2000年搞了第一个购物广场,就是第一代产品。后来到04年的时候摸到诀窍了,成立自己的规划院,前期进行很好的商业设计,设计好之后先去找商家谈判,就是现在叫的“订单商业地产”,这规避了浪费、无效,包

括谈判的不对等。这个模式创出来到今天,一直到2005年时候我们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城市综合体,有商业中心、有五星级酒店、有写字楼、有公寓,甚至还有住宅,还有其他东西,这是一个综合体,这是万达在全球的首创。

4、做文化。我是搞收藏比较早的,一种爱好;现在非常有成就,大连正在建美术馆,北京也准备搞美术馆,在CBD那儿。而且在收藏方面我们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因为我们很多藏品都是独有的,也代表国家先后出席几次日本文化交流活动,在国内也举行过若干次画展。中央各方面领导都多次出席。2005年的时候我们又决定做了电影院线。我们在今年还做了一个更大的举动,成立了一个演艺公司。 二、诚信为本

1、老实做事;万达的企业文化这些年来有三次变化;第一个是老实做人,精明做事;第二个是共创财富、共享社会;到2003年企业文化又提了新八个字,国际万达、百年企业。这个口号我相信会一直持续。什么叫国际万达?企业是国际化的、管理是国际化的,企业一定是百年基业常青。我这一生最大追求,我创立一个优秀组织,我交出去的时候依然是一个优秀组织。

当时我们老实做事,公司成立起来以后,我们盖第一个小区卖房子。我主管销售的副总,我们现在销售多少套,一室加一平米„,我说为什么做?他说都是这么做的。我说不行,咱们就老老实实的,是多少就是多少。而且从那儿提醒他们,为了防止出问题,公司定了规矩。搞两次测验。公司内部涉及部测算一次,签字,再委托外面设计院测一次,再签字,然后拿回来,规避风险。那时候可能会被行业耻笑,但是诚信这个东西,诚信说实话是要付出时间成本和价值成本。但是诚信一旦建立了品牌,那它换来的就是无穷无尽的价值,做生意尤其是这样。

2、狠抓质量;中国的房地产到今天都一直是问题丛生。我曾经先后四十多次去韩国、三十多次去日本。有一次去韩国非常巧,就在我到的当天,而且路过,发生了汉城著名的汉江大桥垮台事故。非常巧,正好一个油船在下边过去,就把油船砸在船上了,当时砸死16个人,这是震惊世界的事件!我第二次去韩国,韩国著名百货垮塌。什么原因呢?汉城大桥垮了以后,作为一个从业人员就想知道什么原因。我发现施工质量严重缺陷,打混凝土打的不严实。就是韩国在经济起飞初期也是不注重质量。所以我现在一直担心,我们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期盖的房子,我都在担心,我们在一百年后会不会出现韩国这样的事。我当时本着什么心态呢?我们房子盖好一点,将来倒的时候不至于把我抓起来。所以我一直把质量看的很重。

勇于负责;诚信不仅是敢于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敢于负责。我们也是有教训的。2003年我们在沈阳市太原街(音)投资建设了一个万达广场。那个年代,是04年停止销售商铺的。那个时候不太了解商业地产的门路,我们做了300多个商铺销售,销售6.1个亿。卖完之后由于设计先天缺陷,不懂啊,交通不便,位置是极好的,在沈阳市核心区,但是设计的动线不对,显现缺陷。卖出去之

后,商业不好,老百姓商业回报率很低,埋怨声很多。我们了解到有一二十户都是借高利贷买的。这个事情极大刺激了我们管理者。我们前后召开了若干次事情论证,我就拍板,全部退,拆除重来。买容易啊,退就难了,退了就要付出更高的赔偿。当时我们给的条件是1.5倍,你买了三年多一点,每年15%也足够了,退1.5倍。后来到08年重新改造,09年重新开业,现在是非常漂亮的购物中心。

这件事情我觉得对万达集团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当年的海尔能把40多台冰箱砸掉,都不能跟万达集团相比。我们是付出了十几亿的代价。

为什么这么做?第一为消费者负责;第二,我们把商业地产作为今后若干年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件事情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这件事情在中国企业史上至少空前,不敢说绝后。这件事我们在当地换来了非常好的口碑,这个企业非常负责。所以我觉得诚信经营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精神;

三、持之以恒

1、不怕失败;做生意,它跟科研有点想象,失败一般比成功要多的。如果都成功的话就没有什么企业家,甚至没有大企业家了。做生意要想获得成功,最最重要的问题是你看待失败的态度。怕失败、怕输,永远不能成功。那么我们商业地产做起来的时候,从2002年到2004年,由于对商业理解不对,前前后后我们经历了很多失败。

2、永远进取;万达的发展确实是赚了不少钱的,就我个人而言应该是足够多的。因此十年以前我的家人、我的最好朋友都劝我,够了,别弄了,潇洒点算了,这种话很多。所以我现在遇到的最多问题就是别人问我,你为什么还没赚够呢?其实大家错了,我不是没赚够。我是有另外两个追求。

1)做一个全球华人最大的慈善基金;多大呢?目标是一千亿。当时提出来好像觉得„,那好,你做吧,做死吧,做不到。那我就做到死看一看。为什么有这么一个梦想?我确实感觉到老天爷对我非常眷顾。我们从小在部队,本身出身来讲也是出身一个革命干部家庭,我父亲是老红军。在部队进步非常快,二十多岁就做到团级干部。后来转业到地方发展也非常好。我的人生是老天爷非常眷顾的。那我人生最大价值在哪里呢?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就觉得如果自己有能力帮助更多人,因为你个人存在,能够帮助一万人、十万人、一百万人,中国多几个这样的人国家就非常好了。我觉得这个人生价值非常好。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我有这么一个梦想。

2)有这个可能;

所以我就一直坚持,一直坚持进取!

现在我们目前的发展速度,2012年我们肯定会进入世界500强。

四、履行责任

1、我们万达集团在全国企业不分所有制排序可以进前30名。我觉得把企业发展好,用更多的人,纳更多的税,是企业家最大的责任;

2、关于员工。万达在十年前就实现了带薪休假。

3、慈善捐助;1990年我们就有了第一次捐助,那时候要交33%的所得税,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可以说我在谈慈善,为什么在回答有些慈善论坛时我是最有资格,金额最多,我们已经有17亿元;我个人还有10个亿的预约捐赠,在下个月会有报道。而且我们每年捐赠都有制度、有报告的。形成慈善文化,汶川地震中我们员工捐款平均6800块钱,在全国排第一。

万达集团在五届中华慈善奖中荣获四届。是全国九百多万企业,不分所有制,唯一一家获得四届的。

我的创业过程就是这四个方面,这四点对于我个人来讲就是企业成功的四点小小的体会,当然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因为这么短时间关系,真正要总结成功是多种原因,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多讲了。

我感觉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我觉得企业家精神是多个方面的。最核心的是三个词“创造力、坚持和责任”。如果说企业家精神做好这三个词,你努力做到这三个,尤其是你的创造力,也许你就会成功,成为在这条路上千万个奋斗着中成功一员。

3.本人对所收集资料的评述和理解

王健林的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坚持精神;责任意识。

关于王健林对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思想在他的演讲中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其实王健林对企业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勇于创新,要以诚信为本,要持之以恒,要有责任意识,并且王健林对于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会给予优待。

对于王健林的企业家精神,我觉得他所提及的第一点“创新精神”是很重要的,万达一开始正是靠着创新精神才慢慢做大做强,可以说,一开始创建万达的王健林想他人之所不能想,做他人之不敢做,尝试了很多种创新的方式才得以成功,所以,创新精神对于万达是很重要的;

其次,对于王健林所说的诚信精神,他提到“老实做人,精明做事,共创财富、共享社会,国际万达、百年企业”这几十个字。其实我觉得这是万达立足之根本。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是不能长远发展的,这诚信就好比是大树的根,没有了诚信,也就没有了口碑。万达一直狠抓质量,并且勇于负责。王健林说到“诚信不仅是敢于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敢于负责。”这就体现了他的诚信精神。

然后就是他的坚持精神。王健林在创建企业的时候不怕失败,并且越挫越勇。王健林曾说:“做生意,它跟科研有点想象,失败一般比成功要多的。如果都成

百姓创业故事篇二

黄亮与李燕的创业故事(PDF文本)

黄亮与李燕的创业故事

(文本)

黄亮与李燕的故事(一):自谋生路

甘肃人黄亮,现年40岁,是某市一家陶器厂的技工,手艺很高,而且还是个好班长,多年来被评为厂里的先进工作者。妻子李燕,38岁,过去在供销社当过售货员和业务组长,后因单位效益不好,一直赋闲在家。他们15岁的女儿在上初中,家里生活虽然不富裕但过得挺美满。

近来黄亮的厂里经常停产,致使收入急剧下降,所以他俩为今后的生活和孩子的学业担忧。黄亮有主见,做事认真严谨,还有管理班组的经验。李燕干活勤快,为人热情,性格开朗,而且身体也很好。他们虽然人到中年,却还想自己积极探索一条新路子,闯出一番天地。

他们所在的城市工业不发达,老百姓收入低,一般的生意不好做。他们注意到本地有人做朱砂泥工艺品,做游客的生意,销路很好。于是,他们打算在家开个手工作坊,制作类似的手工艺品。这样一来,他们不光做生意,也干实业,很合黄亮的心意。

黄亮与李燕的故事(二):信心与措施

当黄亮把创办企业的打算告诉朋友后,有些人表示疑义,认为办企业要有才干和本钱,要有关系,还得会抓机会,否则一旦失败了就会倾家荡产,所以劝他们要慎重。厂里有的同事还劝他再等几个月,看厂里能否有起色。黄亮没听这些意见,他相信他们夫妻俩会成功。他的自信心是有根据的:

第一,他们看准西北大开发的势头(紧跟国家政策)。近年来,随着西北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来甘肃的游客越来越多。游客大都在旅游点买些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作纪念。而朱砂泥手工艺品是最近出现的特产,做的厂家还不多。现在有的产品种类少,制作比较粗糙。如果能参照古老文物开发精巧的新产品(一开始就想到新产品开发,好!),这个市场还有不小的发展潜力。

第二,他们认为自己具备创办企业的基本素质。他们俩有事业心,能吃苦,做事认真努力,还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俩口子中如果有一个是在无形中拖后退,比如:目光短浅、胆小怕事、怕冒风险,或者好吃懒做、怕吃苦、做事不认真努力,那建议他们还是老老实实打工吧。)黄亮抓生产有经验;李燕过去当过售货员,尽管这不算是做买卖,但对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很有体会。(一个生产、一个卖,有点搭档的味道了。恩,有效的人力资源整合。)

第三,投资不大,他们的积蓄和收入基本够用。

第四,制作朱砂泥制品,当地原料充足,所需工艺、工具、设备和场地都比较简单。而黄亮和土坯打了20多年的交道,改行学朱砂泥的制作技术比较容易,黄亮决心花钱出去学。在开发新产品方面,黄亮虽然手巧,但承认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美术素养不够,他打算请中学的美术老师提供指导。(提升自己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大产品的知识含量,好!)。

第五,因为没有真正做过生意,他们对于营销、财会等经营技能心里还没有底,知道这是自己的弱项。不过他们打算上夜校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可以从几个做生意的朋友那里取些经。单位的会计也表示愿意辅导李艳做帐。(一个好汉三个帮,出门靠朋友。我看好他们的这次创业)。

黄亮和李燕的创业故事(三):创办企业的资金从哪里来?

黄亮和李燕决定用自己的积蓄和收入在家开办一个生产朱砂泥手工艺品。他们计划在三月份,即夏季开始前三个月开办企业。他们有两个月做准备。这期间黄亮继续在陶器厂丁作,多少还能领到点钱。黄亮和李燕有4500元存款。家里养的几头肥猪出栏能卖800元。多余的存粮可以卖300元。(为了不贷款这里假设了有了这笔资金。)。他们算了笔账,看有多少钱可以用来办企业

项目

存款

收入

1、黄亮父母的支持

2、李燕父母的支持

3、工厂发给黄亮的2个月基本生活费

收入合计

自有资金总额

支出(以后3个月)

1、日常生活开支(衣食住行和医疗)

2、孩子的学费

支出合计

剩余资金金额(元)450055055030014005900150070022003700

但他们考虑起码要留2000元存款保底,以防万一。所以实际可动用来创办企业的资金是1700元。他们估计这笔钱差不多够了。

黄亮和李燕的创业故事(四):志向大起步稳

黄亮与李燕办企业是希望今后生活稳定、经济更富裕。由于黄亮和李燕待人热心,处事稳重,村里人都尊重和信任他们。有人还表示愿意尽力帮助或者合作。创办企业毕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因此他们很认真地分析比较了几个方案,尽力降低创业风险。他们起步不想借钱,也不想找别人合作,他们只想量力而行,从小做起,逐步发展。大部分的百万富翁最初不都是用很小的本钱干起来的吗。黄亮的泥匠手艺和李燕的销售经验是很好的组合。由黄亮负责产品设计、生产组织和质量控制,开始多没计几种小:正艺品,小批量试销。李燕负责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还兼顾农活和家务,另外,孩子课余也可以帮他们干些杂活。他们一家人就可以干起来,先不雇人。李燕无法分身出去摆摊零售,而是把产品批发给旅游点的商店和摊贩。

他们预计投产三个月后,企业的收入将足够家庭开支并有能力扩人生产规

模。到那时,黄亮可以辞掉单位的工作,夫妻俩可以全身心投入企业经营。再雇几个工人,添置些工具和设备,多开发些品种,扩大批量,卖给本地和外地的工艺品批发商。黄亮和李燕的创业故事(五):抓住市场机会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部旅游业在迅速地发展。各旅游区的建设为当地人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也成了当地人一大收入来源。

用朱砂泥制造的手工艺品古朴典雅,很有西北风情,已成为甘肃一带的特色产品,很受游客的欢迎。

此外还有些城里人讲究用带乡土气的摆设装饰自己的住家利办公室。{百姓创业故事}.

黄亮和李燕知道,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受旅游淡旺季的影响很大,但总的来说,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因此他们做朱砂泥手工艺品是有前途的。

为了消除旅游淡季的不利影响,他们将采取几项措施。一是以销定产,避免库存积压。二是不局限于旅游纪念品市场,将来也做装饰品。三是逐步扩大销售渠道,不光供应旅游区的商店,还要把产品卖到人城市。四是多动脑筋多学习,不断推陈出新,永远做别人没做过的产品。五是以后靠产品的文化品位卖个好价钱,不和低档产品打价战。

黄亮和李燕的创业故事(六):SWOT分析

优势——黄亮和李燕都很健康,精力充沛.夫妻和睦,同心协力,思路比较一致,遇到问题好商量。两个人都能吃苦,有决心干一番事业。黄亮认为自己的泥塑手艺比邻村的人强,还有组织能力,为人忠厚,待人诚恳,有威信。李燕勤快麻利、热情开朗,有采购和销售的经验。孩子已经长大,而且很懂事,不用操心。

劣势——作为新手,黄亮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也缺乏企业管理知识。他为人处事稳重,决策略显迟缓。而李燕有时热情太高,难免会作出一些仓促的决定。他们没有多少钱,也不打算借钱,所以企业的发展资金只能靠利润积累,不可能发展得很快。家庭式的企业人手少,

每个人都必须是多面手,任何事都难以做精。

机会——西北旅游业将持续发展,会长期带动对工艺纪念品需求的增长。朱砂泥工艺品还处么起步阶段,还有很人发掘潜力。先面向西北地区旅游点,将来扩大到国内其他地区旅游点。此外,他们还可以跳出旅游纪念品市场范围,开辟朱砂泥制品的新市场。

威胁——对游客的需求没有底。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试制品是否会受到游客的欢迎,也不清楚游客最喜欢哪种工艺品。他们的作坊不在旅游区,因为人手少,产品卖给商店而不是直接卖给游客,不能及时得到市场需求动态反馈。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季节性很强,工艺品的产销量会有较大的起伏。不过,对他们企业的最大威胁是来自同行的竞争。制作朱砂泥工艺品的投资少,容易上马,会出现许多与他们类似的作坊。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他们销路好的产品别人也能很快模仿。尤其是资金充足的企业,可以用磨具搞批量生产,成本会比他们还低。而且,外地产品也可能大量涌来。

黄亮和李燕的创业故事(七):调查客户需求

黄亮的堂弟黄明在兰州的一家企业咨询公司工作,趁他回来探亲,和他谈了办企业的想法,并向他请教如何进行客户需求调查,学到了一些知识。他们一致认为企业刨办初期应面向本地旅游区的游客,向旅游景点的商店供应价格便宜、式样简单,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工艺品。

如果企业今后想进一步发展,黄明建议重点转向公司客户,例如旅游纪念品公司、工艺品公司、贸易公司等。这类客户对市场比较了解,除了选样定货外,—般指定所需款式,订货量也比商店的大,付款比较有把握,企业的风险小。以后还可以与城里的装修公司合作,提供泥塑装饰品。可惜黄明马上要回去,了解客户需求的具体工作还得黄亮他们自己去做。他们家方圆100公里内有6处旅游景点,以敦煌为主,都要乘长途车才能去。他们没钱住旅店,每次只能带上干粮早出晚归,多跑几趟。黄亮需要考虑做什么样品,怎么做;李燕需要考虑向谁推销、怎么推销,以及包装、运输、收款、信息收集等方面的事情。所以两个人都得直接去调查。黄亮和李燕决定分头去旅游点,混在人群里观察各种游客都喜欢买什么纪念品(式样、材质、大小,颜色、包装等),成交价多少。他们还要设法向商店老板和摊贩打听流行纪念品的进货价、付款方式。每次都要买回几个畅销的纪念品样品作为参考。

百姓创业故事篇三

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个人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我叫xxx,今年30岁,xxx人。自2005年高中毕业到兰州一家玻璃厂打工,到2009年

自己在白银开办春风玻璃店,2013年创办盛兴门窗厂和建立锴泽装饰公司,自己走过了一段

艰辛创业风雨路程,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也为村民创业致富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84年10月出生在xxx。自小家境贫寒,父母仅凭务农

供养我们兄妹三人读书,生活十分贫困。2005年高中毕业后,为了不给家里增加经济负担,

我放弃了读书这条路,独自一人来到xx打工,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仅能维持生活的温饱,

打工3年没能为父母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更加操心。我不甘心就这样一直混下去,心里也

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09年我下决心回到白银创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调查,我发现当

时白银买了新房装修的人很多,但用玻璃装饰的人比较少,就抓住机会,将自己的创业项目

锁定在自己打工比较熟悉的玻璃加工上,并向亲戚朋友筹借了2万元开办了xxx。经过几年

的打拼,现在玻璃店的生意红红火火,也解决了本村4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努力创新,艰辛创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玻璃店开办之初,我也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刚起步时,只有我

一个人,我既是玻璃装潢宣 传员,又是加工工人和搬运工。每天都是早起晚睡。虽然吃了很多苦,但由于自己辛勤

劳动和踏实苦干,再加上人们对玻璃装饰的不断认可,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自己取得了

创业的成功,也积攒了一些资金,为了将玻璃装饰得到更好的推广,成立了xxx公司,使自

己的玻璃装饰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并结合玻璃装饰创办了xxx,业务范围也得到了拓展,发

展空间更加广泛了,收入也不断地增加,同时也为我村的3名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三、富而思源,勤俭创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过四年的探索与磨练,我的创业项目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得到

了大家的认可,挣得钱也多了。但我心里知道,我能有今天,不仅仅是个人吃苦闯出来的,

更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得来的,是家乡的百姓群众支持得来的。赚到了一点钱,不能高傲,

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用到支援家乡建设上。于是,我开始了自

己的计划,先是发动我村的村民成立了xxx,利用我创办的盛兴门窗厂加工的有利条件,帮

助村民建起了2座储藏农产品的冷库,解决了村民农产品收获后无法储藏贱卖的问题,使村

民的农产品能够卖到更好的价钱,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正因如此,2013年底,我被村民

选举为xxx。作为一名创业成功的青年,作为一名xxx,我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大了,带动群

致富的劲头也更大了,下一步,我将在自己成功创业的基础上,带领群众拓展冷库的建设

面积,发展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应有的力 量。

我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后的

生产经营中,我一定会高举“青春创业”的旗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家乡的发展做出

更多的贡献。篇二:创业致富明星事迹材料 “创业致富明星”事迹材料 ------是------街道北张村一位普通的村民,现为昌乐祥光塑料有限公经理。2012年1

月份,街道“树模范典型,建文明------”活动,经层层推选被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评为“创

业致富明星”。

说起------同志的致富路,是从他种植蔬菜和西瓜大棚开始,由于他聪明勤奋,成为村

里的种植能手,周围村庄的农民经常向他讨教种植技术,他都毫不保留地传授。随着种植蔬

菜的面积增加,瓜菜销售成了难题。他针对这一难题,加入到了运销瓜菜的行列。由于信息

闭塞,外地客房少,很多瓜菜还是很难卖出,特别是西瓜成熟旺季,西瓜拉不出去,眼看西

瓜烂掉,瓜农们只得伤心落泪。于是他决定到外面闯一闯,拉上一车西瓜去了上海。吃了他

送去西瓜的上海市民,都说昌乐的西瓜皮薄瓤沙,个头匀称,格外脆甜,到市场上到处寻找

昌乐西瓜。于是上海果品市场上的瓜商主动和王去联系西瓜价格,要求带汽车到昌乐尧沟割

瓜。他乐此不疲,带着上海的客户深入田间地头挑选割瓜。因为是种植行家里手,对西瓜的

生熟程度,甚至哪块地里的西瓜脆甜,他都心能心知肚明,这也是外地客户所需要的,他还

把客户安排在农里吃住,视客户为亲人,用一片诚心打动了上海客户的心,从上海来拉瓜的

客户越来越多。由于他的信誉度高全国各地的客商也与他建立了合作关系,为------西瓜的

销售做巨大贡献,他也由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从2000年起,尧沟镇以及周边地区的大棚瓜菜产业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形成了巨大规模

性,并形成了专业的劳务、竹竿、肥料、种子、农膜等生资市场。面对农膜巨大 ------同志致富不忘乡亲,村民谁有困难,只要走到他的门里,基本都是有求必应。哪

位村民想上项目,他都是积极地出谋划策,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资金渠道,提供力所能及

的帮助。篇三: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xxx原来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每月的收入也不错。但是,在2008年的八月份,他的思

想发生了转变。他认为在私营企业里打工,把自己最好的青春都浪费在了别人的事业上,而

自己将来只能是维持着温饱,没有一份真正的自己的事业。 于是,在2008年的8月份,他开始着手想着自己应该开创一些自己的事业。他看见农村

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家中撂荒地特别多,而现在保护地生产是政府大力提倡,

大力扶持的产业。他好像看到了自己创业的方向。目标确定好了以后,他说干就干。先后和

村里的几个老大哥合计在组里的旱田里建暖棚,大家也都有这个想法,可是没有人出头联系。

也形不成规模。于是,蒋立勇说,这个大家放心,我出面联系土地串换,大家准备跟我好好

干吧。他在本组的十二天地中规划出了一块地,大约有三十多亩,挨家做地主人的工作,把

大家的工作做通以后,就每家签订了一份协议,承包下了土地以后就开始建暖棚了。习惯了

在企业中坐办公室的他,在建棚中吃尽了各种苦头。八月份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他本人很

胖,一百八九十斤的身体在酷暑中挥汗如雨。早晨,天不亮就来到棚里,休整后坡,山墙,

一锹一锹的挖土,一锹一锹的堆砌;中午,骄阳似火,刺眼的阳光照在身上就像用刀子在身

上割,身上的皮晒脱了一层又一层。傍晚,毒辣的阳光稍微收敛了一点,蚊子又铺天盖地的

拥上身来。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棚终于有个模样了。看见平时习惯了上班下班,每天{百姓创业故事}.

生活的很悠闲的他,能这么吃苦,在他的带领下,大家也都起早贪黑,比着干,先后建起了

七个高标准的暖棚。棚建好了以后,紧接着就要起垄,栽苗,他的腰不好,长时间的哈着腰

干活,腰疼的受不了,他就跪在垄沟里,一棵一颗的栽苗,劈叶子,除草,每天下来都是腰

酸背痛,有的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不懂技术,他就主动联系邻村的有经验的技术员定期到

棚里指导管理,每天在忙完家里的活以后,还要到其它棚里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保证在自

己的带领下大家都能共同致富。篇四:退伍军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典型材料1 退伍军人(民兵)创业 致富带头人典型材料

创业路上 退伍军人勇当致富带头人 记***镇退伍军人创业致富带头人 *** ***,男,汉族,现年33岁,***镇**村人。由于早年家境贫寒,年轻的***只接受过初

中教育, 1999年12月入伍,在解放军77156部队服役,在部队期间刻苦努力,期间就读成

都军区职业中专。2001年12月从部队复员回家。

一、军旅生涯收获知识和体魄 13年前,年仅20岁的***由于家庭贫困辍学在家。20岁那年,怀着青春的梦想,他步入

军营,分配到解放军77156部队,凭着勤学苦练,当兵期间他就在军区2次荣获“优秀士兵”

称号。两年的军旅生涯让他认识到:“现代军队需要的是有文化的技能兵。” 2年的军旅生涯,

练就了他一身结实的筋骨。复员后,他回到**村,当看到家乡还是那样一个闭塞的小山村,

家乡依然贫穷如故,他决定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二、荣归故里,勇当致富带头人 退伍后,他依然发扬刻苦、勤劳的风格,但很长时间他都不知道如何创业,通过从书报

上寻找信息,他看准了发展洗车场这条致富之路。在镇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下决心

依靠经营个体,先后开办了日杂货店、洗车场,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如今,他的杂货

店、洗车场生意十分红火,应接不暇,收入颇丰。在他创业致富事迹的影响下,他的事迹不

仅仅是对个体经营行业起到带动作用,很多社会青年都从他的创业事迹中也看到了希望,找

到了动力。如今,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成为退伍军人

(民兵)致富带头人。他用自己的热血青春和辛勤汗水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奏响了一曲动人的

致富之歌。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十多户农民大力发展个体经营,他也从一位年轻的退伍军人

一跃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自从他认准了经营个体这条路,就开始埋头苦干。他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在洗车场搞好

管理,晚上努力学习科技知 {百姓创业故事}. 识,增强致富本领,经常就在洗车场里挑灯夜读。他并四处拜师学艺,并通过报纸、杂

志、上网等各种途径了解最新的资讯。先后摘写了二本厚厚的读书笔记,全面掌握个体经营

知识。就这样,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日杂店、洗车场

的规模也越做越大,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经营个体多面手,掌握了多门技术,取得了良好效

益。

勤于服务,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他并未就此满足,因为他有

自己的创业理念“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须在自己富的同时,带动和帮助一批贫困人员脱贫致

富,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他将学到知识结合自己经验,摸索出一套简便易

学的技术,向村民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爱国爱党观念,教育村民加强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靠自己的双手致富。通过他对群众正确引导,***村现在从老人到刚毕业学生几乎人人都具有

依靠科技致富的理想,带动了群众积极发展生产的自觉性。并带头做示范,短时间内就突破

了经营个体,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该村先后有十多户农民从事个体

经营,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如今,他对自己的致富窍门并不保留,经常给其它个体经营

提供技术帮助和信息指导。在个别个体经营资金困难时,他根据情况一次性借给贫困户为启

动资金,还挤出时间手把手示范指导,传授经验,并帮助找销路。如今,乡亲们致了富,一

谈起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近两年,全村涌现出10户个体经验户。 现在,他已成了***村农民的主心骨,农户有什么问题都愿向他请教,而他也总是毫不保

留地教会别人。他总是说:“因为年轻,我们一无所有,因为年轻,我们拥有一切!一个人富

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我高兴,每个人活着的意义各有不同,谋生的手段也各有千秋,不管你

采用什么样的谋生手段,都应当尽力为国家、为民族、为贫困群众做一点有益的实事,这就

是我干事业的基本思路”。 勤于学习。在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激励更多的人来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

贫困人口,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你步入***村时,会 发现村里处处充满生机,群众人人洋溢笑容,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呈现在眼前:绿树成

荫,水泥路铺到家门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蓬勃向上,社会生活井然有序,该同

志在复员回家的这些年里,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自己在个体经营上

的不懈努力和不断的进取,成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把自己的知识、技术、财富奉献给了***村的父老乡亲,他的所作

所为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在老百姓们的心中,他是一位品德很高尚人,在他的带领下***村将

走向更加富裕。篇五: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1 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1 张少勇是**镇白马湖村的一名青年村民,现任白马湖村副书记、村两委委员,2011年至

今在宁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宁函授站深造大专学历。 张少勇是一名思想解放,头脑灵活的新农民,在别人都不太认发展果树种植业的时候,

他早早便开始了规模化的枣树、苹果树种植业。目前,他拥有农田约30余亩,其中果树面积

20余亩,近10亩水稻,年产红枣5万多斤,年产苹果10万斤,每年收入在20-35万元之间。

张少勇多次获得县、镇各种表彰奖励。2000-200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

被评为**镇优秀村委会主任等。 张少勇不断地解放思想,大力发展枣树、苹果树种植业。白马湖村是传统的枣树、苹果

树种植村,村民们都是守着老经验老传统在种树。但是张少勇却觉得要想将果树种植发展的

更好,必须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总结新经验。在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过程中,他收到

了不少阻力。新品种的销路和受益不确定,新技术的使用和成效是未知的,但新品种、新技

术的使用成本确实很高的,如果引进不善,则果树会成长受到影响,甚至减产死亡。可是他

却是一个思想解放,敢想敢干的一个人。他充分利用全县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的有利时机,

借着全县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各种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契机,他自掏腰包,到其他地方学习先

进的技术和经验,率先带头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总结新经验,为全村农民带了个好头。{百姓创业故事}.

果树种植投入很高,通常都要3-4年的时间才会有收益,而且每到果子成熟时候,劳动强度

都很高,用人成本也很大,他总是不怕苦、 不怕累、不怕风吹日晒,努力尝试新技术,呵护新品种,探索提高果树产量和收入的各

种方法和途径。功夫不负有心人,新技术很有成效,新品种的果子品质和产量都比较高,经

过他的认真总结,也有了更好的果树种植经验,产量和收入节节攀升。 张少勇不断总结和传授种植经验,努力为村民提供服务。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如今,

他已经是白马湖村的种植大王,青年致富的领头雁。致富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做些

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本村的几家种植户的树木全由他免费指导和修剪,本村和外村的种植户

来求他帮忙,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并无偿地提供技术服务。几年来,共为群众讲解技

术问题近百次,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务四十多次,及时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做到及时准确,

坚决防止病虫害导致的减产。在这方面,镇党委给予了他大力支持,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

员经常到他的家中和果园无偿提供技术咨询,使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准确,保护了种植户的{百姓创业故事}.

经济利益。他的果树种植业做好了,他也不忘记本村其他村民,他主动积极的指导其他村民

的果树种植,免费将自己学到的新技术、新经验传授给其他村民,还替他们免费嫁接新品种,

带动其他村民一同增收致富。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也开始主动积极的学习果树种植技术课

程,张少勇也经常指导指导村民技术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自己和村民们的红枣、苹果的销

路问题。他积极联系客户,发布信息,寻求镇领导帮助,提高了果树的经济收益,收到了村

民的一直夸赞。在镇领导大力支持下,他通过贷款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好政策,进一步扩的了

种植面积,成为当地青年创业致富第一人。现在,他拥有枣树16亩,亩产3500斤,苹果树

5亩,亩产2万多斤,水稻7亩,亩产1000余斤,每年收入在20-35万元之间。 张少勇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奉献、有强烈责任心的人,他主动积极参加镇村各项活动,

到村任职后,任劳任怨,主动奉献,为民服务,现在他是白马湖村村支部副书记、村两委委

员。在工作中,他一直本着吃苦耐劳、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宗旨,在自己的岗

位上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对待村民,他总是热心诚恳,同时遇到困难,他总是

积极伸出援手。一直以来,他与村民相处甚是融洽,深得村民信任,被大家当作知心人,贴

心人,谁碰到困难都愿意找他倾诉,让他帮忙解决。

张少勇一直都非常重视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和学习,他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他不断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在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和理论学习活动中,他积极上进,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自觉履行团员的义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尽到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两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坚定政治立场,牢固组织观念,改进思想作风。特别是通过参加“爱党爱国、明礼诚信、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等民风建设活动、创先争优活动、3.5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更进一步提高了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了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和发扬,加深了对团组织工作的宗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仅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且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还通过自身努力学习,自2011年开始,在宁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宁函授站深造大专学历。

百姓创业故事篇四

创业事迹材料范文

优秀青年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城固县大巴山食品厂 黄文学 从一个怀揣梦想靠月收入几百元的打工仔,到一个崭露头角拥有40多名工人的企业带头

人;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毛头小子,到一个敢于创新,追求进步的业界精英,平凡的黄文

学用十几年的坎坷经历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诠释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创业

传奇。

黄文学,男,1967年出生,陕西省城固县董家营镇莫爷庙村人,现任大巴山食品厂总经

理,先后被评为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带头人、“十大青年创业者”;他所创建的大巴山食品

厂解决了当地40多名青壮年农民的就业问题,为当地农民工再就业做出了贡献。 全心全意创事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文学所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荆

棘,但他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造出发挥自

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一、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砺出他不屈的性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文学的创

业故事和他贫穷、艰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黄文学1983年学习毕业后,担任莫爷 庙公社农村电影放映员,多年来勤勤恳恳工作,顶风雨冒严寒,爬山涉水,走村串乡,

把文化娱乐送到千家万户,2007年电影走向滑坡,黄文学前往上海无线电二厂打工,他总想

自己干出一番个人的事业,2008年返乡,2009年看准了食品加工项目,用打工挣的钱,又向

亲友借款、贷款创办了大巴山食品厂。 一个人要有真本事,就应该闯一闯。2008年,黄文学满怀着创业激情回到了家乡,迈出

了创业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摆在黄文学面前的问题数不胜数:厂房选址没有着

落、头期资金还没有落实、技术员工没有到位„„在众多的困难面前,黄文学没有胆怯,回

乡后的黄文学,干事业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怕、高人一筹。初期由于资金不足,

寻找了一所废弃的小学,购买了部分生产设备、设施,他看准了市场前景,于是坚定不移地

做起了食品生产、销售工作。他带领着自己的技术骨干们,加班加点的研发样品,8月份的

天气异常炎热,但凭着他们的创业激情和拼搏精神,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开发完成了

好几个样品,并于当年9月份将产品正式推向市场,令人惊喜的是,该系列产品一上市就异

常火爆,供不应求,实现了产销两旺的目标,黄文学的创业之路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三、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工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业环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因素,近年来,随县政府 为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刺激创业和就业,不断改善创业环境,为创业大军平稳较快发展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黄文学感受到地方政府营造的良好创业环境,在各职能部门的关心和

扶持下,黄文学带领着大巴山食品厂的全体职工努力奋进,拉开了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序幕。 为了生产出质量一流、美味的食品,黄文学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在员工队伍

中普及了操作技术,这样,一个高素质、高产量、高环保的食品生产厂家在董家营镇这个人

杰地灵的地方站稳了脚跟。 饮水思源勇担当

在黄文学看来,做企业也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几年来,黄

文学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为政府解决城镇人口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实现农民工本地就业,减少留守老人、儿童数量。董家营镇的老百姓仅靠种地很难

维持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会选择出外打工,留下老人照顾年幼的儿童,因此,平

时在村子里很难看到青壮年,村里的小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拥有着艰难的童年记忆的黄

文学建厂一件事,就是招收村里的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实现村民的就近就业,这样,村民既

能兼顾家庭,又能挣钱补贴家用,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二、推荐村民就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黄文学知道,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决全部

村民的就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极力联系兄弟企业,推荐村民们就业,并为无技术、

无经验的村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村民就业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文学的努力下,2010年,村里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合理的运

用,仅大巴山食品厂就招收了40多名农民工,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工厂规模,解决更多的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精心管理建队伍

黄文学自担任大巴山食品厂总经理以来,深深地知道,要想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员工

的素质一定要不断提高,于是,他抓管理、抓业务、抓队伍,开创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新局

面。

一、抓管理,上下一心谋发展。大巴山食品厂招收的员工大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

和黄文学是乡亲,员工素质不高,纪律意识不强,为了提升员工的纪律意识,黄文学通过精

心组织,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并选配了最优秀的管理人才加

入进来,为了说服乡亲们遵守规章制度,黄文学以身作则,并经常与员工沟通交流,最终建

成了一支纪律性强的员工队伍,形成了上下一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抓业务,身先士卒求发展。工厂的销售市场发展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黄文学带

领全体员工共同分析市场,划分区域客户,分区分片逐个进行营销,他克服重重困难,身先

士卒,各个商场进行攻坚,为工厂产品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带出了一批优秀的业务高

手。

三、抓队伍,提升素质共发展。创业中的黄文学认识到,万事以人为本,人的基础打不

好,事业就很难发展,于是,他制定了“一小时学习制”,每天抽出一小时,组织员工开展业

务培训与交流,并在工厂内部设立了读书角,鼓励员工工作之余不忘学习,另外,他还经常

派员工走出去学习,回来后与其他员工共同交流,在不断的培训交流和学习中,员工的整体

业务素质、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黄文学的不断努力下,2011年,大巴山食品厂年销售额达到了320万元,并定下了2012

年突破450万元的目标。“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黄文学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

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他一定会高举“青春创

业”的旗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家乡农民工再就业做出更多的贡献。篇二:创业事迹

材料

从机会走向能力

------宋庆华创业事迹 “文化促进发展,战略决定成败”,这句话是山东远利华矿

用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庆华女士创业多年的经验结晶,也成为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 1977年,宋庆华出生在山东省邹城市石墙镇大石三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

在邹城市供销社(现为供销集团总公司)鲁南家电公司参加工作。1999年,由于原工作单位

破产改制,她成为了一名下岗职工,生活失去了经济保障。面对人生挫折,她没有气馁,开

始了自谋职业的艰难历程。从1999年到2002年,她卖过水果,开过馒头作坊,在巴黎婚纱

影楼从普通业务员做到店长,那些艰难地岁月不仅成就了她不畏艰难的意志力和奋斗精神,

也为她以后创业积攒了大量管理和销售方面的知识。 2002年,她不顾家人的不理解和反对,响应政府的号召,自已先行尝试,在邹城市峄山

镇承包了60多亩土地,引进国外优质良苗和栽培技术,种植起了高价值水果大樱桃。在她的

精心管理下,水果大樱桃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辛勤的汗水得到了回报。她个人收获了财富,

没有忘记农民朋友。她带动村民集体走上小康路,使她获得了更大的成功机会。在她的带动

和支持下,当地的多家农户积极响应,纷纷种植起了水果大樱桃,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多年

的可观的 经济效益,使农民朋友们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也强烈感受到了宋庆华这位女能人的

人格魅力。2007年,在村民的拥护下,她成立了富民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近几年的

发展,带领周围农民种植大樱桃,种植面积已达到了570亩,成员户30户,年产优质果品

750吨,吸纳安置农村闲散人员500多人就业,成为了年销售收入达1200万元的大型农业合

作机构。近年来,宋庆华所经营的樱桃种植园及成立的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相继被评为

“山东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邹城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单位”、“邹城市农

业科学技术示范园”等荣誉称号,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带动农户共同致富作出了贡献。 为了更好的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宋庆华又开始了新的思索。经

过多方考察论证,她断定玻璃钢环保产品是今后工业环保发展的趋势,有很好的市场潜力。

她经过精心筹备,于2007年7月成立了山东远利华矿用装备有限公司,由于公司产品畅销,

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公司从注册资金50万元,十几个人发展成为注册

资金1000万元,年产值5000万元,拥有一百多名员工,销售业绩名列全国行业第二名。 宋庆华个人和远利华获得的荣誉证书:

1) 济宁市“巾帼创业带头人”称号(济宁市工商联);

2)“诚信中国.创新先锋人物”(国家商务部);

3)“玄奘之路,戈壁行者”证书 (全国商学院玄奘之路组委会);

4) 国家级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5)全国玻璃钢行业十佳成长品牌(全国品牌委创新委员会);

6)全国玻璃钢行业重点推荐产品(全国品牌委创新委员会);

7)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8) “诚信中国.诚信示范单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

9) 中国著名品牌证书(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

10)中国3.15诚信企业(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

11)“低碳技术创新”证书(美国夏威夷大学);

12)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会员(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 在取得成功之后,她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冷静的分析多年创业的得失,

面对管理日益壮大的企业,她感到力不从心,她又一次不顾家人的反对,于2010年毅然参加

了清华大学企业管理系“emba”总裁研修班学习,同年,参加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emba”

研修班,还先后到美国夏威夷大学及沃顿商学院深造学习,并领取了美国夏威夷大学颁发的

荣誉证书,并于2011年,考上了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学emba硕士。通过从新回到高校深造,

她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很多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难题迎刃而解,尝到甜头的她不惜花费

巨资将公司骨干送到高校深造,打造出 一个高效、团结、富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 通过深造,她深深感觉到建设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和建立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对企

业发展至关重要。

“让更多的个人和集体因远利华的存在而受益”不仅成为她个人的信念,更成为了远利

华整个企业的终极目标。“为每一个矿井打造最有效的安全保障”,成为远利华人得质量理念,

并将忽视产品质量上升到犯罪的高度,企业的社会责任取代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文化

的核心。2008年,她与清华大学同学一起在汶川捐造了一所希望小学,2009年与同学一起在

云南昆明捐助抗旱资金20多万元。2010年在市妇联组织下,参与捐助了贫困母亲和儿童的

活动,2011年在新疆英吉沙县捐助贫困学生十名,并承诺直到大学毕业。

为了将企业做强做大,她带领公司高层经过论证、分析,为企业建立了科学的发展战略

目标:三至五年内领跑行业技术、标准,成为行业销售第一、品牌第一,发展相关行业、科

技含量高的新型产品,实现多元化企业发展战略,十年内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上

市公司。并为公司制定了“以人才为根本,以管理为基础”的公司层战略和三层面业务成长

的业务层战略。

远利华建立并坚定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在加强营销管理工作的同时,建设了一支专业化

的队伍,提高专业化水 平,控制产品质量,实现专业化管理。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

激励体系,使员工能够分享企业的成功,与企业共同成长。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降低产品

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建立以市场决定科研,以营销决定产品的有效生产机制。优秀的企

业文化和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使得远利华获得更大的成功,并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

力。篇三: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个人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我叫xxx,今年30岁,xxx人。自2005年高中毕业到兰州一家玻璃厂打工,到2009年

自己在白银开办春风玻璃店,2013年创办盛兴门窗厂和建立锴泽装饰公司,自己走过了一段

艰辛创业风雨路程,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也为村民创业致富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84年10月出生在xxx。自小家境贫寒,父母仅凭务农

供养我们兄妹三人读书,生活十分贫困。2005年高中毕业后,为了不给家里增加经济负担,

我放弃了读书这条路,独自一人来到xx打工,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仅能维持生活的温饱,

打工3年没能为父母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更加操心。我不甘心就这样一直混下去,心里也

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09年我下决心回到白银创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调查,我发现当

时白银买了新房装修的人很多,但用玻璃装饰的人比较少,就抓住机会,将自己的创业项目

锁定在自己打工比较熟悉的玻璃加工上,并向亲戚朋友筹借了2万元开办了xxx。经过几年

的打拼,现在玻璃店的生意红红火火,也解决了本村4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努力创新,艰辛创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玻璃店开办之初,我也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刚起步时,只有我

一个人,我既是玻璃装潢宣 传员,又是加工工人和搬运工。每天都是早起晚睡。虽然吃了很多苦,但由于自己辛勤

劳动和踏实苦干,再加上人们对玻璃装饰的不断认可,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自己取得了

创业的成功,也积攒了一些资金,为了将玻璃装饰得到更好的推广,成立了xxx公司,使自

己的玻璃装饰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并结合玻璃装饰创办了xxx,业务范围也得到了拓展,发

展空间更加广泛了,收入也不断地增加,同时也为我村的3名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三、富而思源,勤俭创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过四年的探索与磨练,我的创业项目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得到

了大家的认可,挣得钱也多了。但我心里知道,我能有今天,不仅仅是个人吃苦闯出来的,

更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得来的,是家乡的百姓群众支持得来的。赚到了一点钱,不能高傲,

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用到支援家乡建设上。于是,我开始了自

己的计划,先是发动我村的村民成立了xxx,利用我创办的盛兴门窗厂加工的有利条件,帮

助村民建起了2座储藏农产品的冷库,解决了村民农产品收获后无法储藏贱卖的问题,使村

民的农产品能够卖到更好的价钱,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正因如此,2013年底,我被村民

{百姓创业故事}.

选举为xxx。作为一名创业成功的青年,作为一名xxx,我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大了,带动群

众致富的劲头也更大了,下一步,我将在自己成功创业的基础上,带领群众拓展冷库的建设

面积,发展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应有的力

量。

我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后的

生产经营中,我一定会高举“青春创业”的旗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家乡的发展做出

更多的贡献。篇四:xx青年创业事迹材料 事 迹 材 料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家庭出身贫寒,但他从小就有要改变家庭当前状况的理

想。1991年他中学毕业,回家务农,家里主要靠种养殖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

着重复而枯燥的生活,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没有什么明显改善。他觉得一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永远不能脱贫致富。 家乡的气候条件很好,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山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

{百姓创业故事}.

黑山羊养殖。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而

且养殖黑山羊有几大优点,一是它繁殖性能高,公羊8-10月龄、母羊6-7月龄开始配种繁殖,

母羊一般年产1.7胎;二是生长发育快,6个月的成羊就可以销售了;三是市场前景可观,

市场供不应求;四是山草资源丰富,养殖饲料不用发愁;五是黑山羊属于无公害草食类肉用

性动物,健康、营养、环保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乡上也把黑山羊养殖列入了“十

二五”规划中,打造生态养殖基地,创建并提升黑山羊农业品牌。 他看到了这一点,决定要大力发展黑山羊,虽然以前也有养殖,有18年的养殖经历,有

丰富的养殖经验,但数量不多,不成规模,形成不了产业链。2011年他打算在现有存栏80

多只的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但是困难和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资金问题就让他头疼,后

来听说乡团委有鼓励青年创业贷免扶补项目,可以无息贷款,他看到了希望,到 村上、乡团委反映了情况,经过乡团委和信用社的考查之后是适合辅助创业发展对象,

得到了乡上的支持,同意他贷了5万元钱。他筹到了创业资金后,开始买羊崽,雇工人,风

风火火地走上了养殖之路。在养羊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刚开始买回来的小羊崽成活

率不高,他多方面寻找问题的根源,后来得知是因为品种的原因,他毅然决定到外面引进好

的品种。经过他的努力和认真的探索,现在养殖150余只黑山羊,每年可出栏至少50余只,

卖羊的年收入可达到

2.5万余元,羊粪的收入也可达到7000余元,为他们家增加了一笔不错的收入。另外他

还发展绿色种植产业,多渠道增加经济收入,开发了8亩咖啡和6亩烤烟,效益也非常好。 他作为村上的团支部书记,觉得自己不能光是自己创业致富,也是带动全村青年创业致

富。他在开会或者婚宴人多的时候,他就开始宣传政府高度重视黑山羊养殖和市场的前景,

和青年们一起探讨养殖技术和养殖经验,积极参加各类种、养殖等科技培训。现在整个村的

黑山羊养殖规模也在渐渐扩大,因为市场需求量大,有很好的销路,收入也是在不断增加。 他就是这么一个平平凡凡的农家青年,但是他的想法和干劲却不平凡,他靠自己的双手

和眼光创业致富,也为其他的创业青年开创了一条致富道路,是乡内青年创业的典型,是青

年学习的榜样。篇五:创业个人事迹材料 十佳创业青年典型材料 梅田湖镇:付国强

付国强,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总经理。从1997年到广东省帆洋饰品有限公司打

工,到2003年自己创办雅惠饰品加工厂,2008年创办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走过

了一段艰辛创业风雨路程,也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2008年,他创办的梅田湖镇益康三化

多氧水公司实现总产值达100多万元,利税1万多元,安排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5人,

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付国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76年出生在梅田湖镇

金鸡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1995年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在家里种田,一年到头,辛

辛苦苦,仅能维持生活的温饱。90年代末,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年轻气盛的

百姓创业故事篇五

无本致富的经典故事

>>>进入《致富经》官网

>>>更多致富资讯

2011年7月下旬,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什么雅克西,葡萄雅克西,吐鲁番的姑娘雅克西。美吗,雅克西吗?我们新疆吐鲁番是个美丽的地方,到处都有美丽的姑娘,还有牛和羊,最关键的还有葡萄,对吗,朋友。”宋保宪说。

每当这个时候,葡萄沟就变得热闹起来,这个叫宋保宪的人就会被种植户们请过来,享受座上宾的待遇。人们都说,这里的葡萄能不能卖上个好价钱,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个人。那么这个宋保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地区乡企局局长刘卫东:“毫不夸张地说,他这个企业一旦出现问题或者停运几天,吐鲁番的葡萄干和鲜食葡萄的销售就会出现问题,销售价格就会剧烈地波动。”

专员:“我们认为是对我们整个地区种葡萄的农民增加收入,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宋保宪:“听指挥,一、二、三。”

[致富经]有一种财富在路上

在人们眼里,宋保宪是一个做物流生意的传奇商人。每年吐鲁番90%的干果、全新疆20%的干果要经过他的手卖到全国各地,为此他赚到了上亿资产。

为了探寻其中的奥秘,7月24日,记者跟随宋保宪在葡萄沟拉了一车葡萄。记者发现,他既不是货主,也不是买家,货车也不是他的,也就是说,他既不赚差价,也不赚运费。那么,他做的到底是一种什么生意,他的亿万财富究竟从何而来呢?

宋保宪:“我喜欢观察,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是没有商机的,但对我来说,我能看到商机,没有的情况下我可以找到商机。”

面前这位老人是宋保宪的母亲。宋保宪的老家在山东临沂市的一个小山村,他姐姐很小的时候就被饥饿夺去生命,为此母亲一直对食品极度爱惜。尽管自己的儿子如今一年要经手几十万吨葡萄干,她还是要把掉在地上的葡萄干,一粒一粒地拣起来。

宋保宪:“不再搞了,行了娘,不搞了,娘。”

宋保宪母亲吴府英:“不用管我。”

[致富经]有一种财富在路上

曾经的贫困,让宋保宪从小就立志创业,改变命运。

他19岁时到新疆当兵,1998年退伍后决定留在吐鲁番,开始自己的创业梦想。

1998年3月的一天,宋保宪偶然间在吐鲁番的一条公路上看到停着一辆山东牌照的货车,他兴奋地跑过去和司机聊了起来。聊天中得知,那位老乡想过来拉一车葡萄干回去卖,但具体什么地方有货他找不着,再加上不通维语,正在苦恼。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宋保宪热情地为他做了向导,帮他进了一车葡萄。老乡很感激他,要给他200元酬劳。

宋保宪:“我这个老乡拿出200元钱来非要给我不行,我拒绝了,不好意思。后来我发现,提供一个中介信息还是商机。”

宋保宪谢绝了对方的好意,但这件事却让他隐隐发现了一个商机。他当时并没意识到,这个发现会成为他亿万财富的起点。

1 2 3 4 5 下一页>>

新疆地域辽阔,沙漠和戈壁让路途变得遥远,信息变得闭塞。新疆盛产葡萄、哈密瓜等优质果品,但就是由于信息不灵,往往想买的找不到想卖的,想卖的又找不到想买的。 吐鲁番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孙建新:“像我们这个地方,有货的不知道往哪卖,他远离市场,产品不能变成商品。”

宋保宪:“交通闭塞,信息闭塞。我发现这是一个商机,越是落后的地方可能越是商机无限,竞争力小。”

当地有得是好东西,可老百姓往往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吸引买主。宋保宪决定做牵线搭桥的生意,帮货主找买家,或者帮买家找货主;如果买卖双方谈好了生意而没有运输工具,就帮忙找运输车辆;成交后,就向双方各收取100元的服务费。宋保宪给自己的生意起了个时髦的名字,叫“物流信息”。

他说干就干,每天一大早就跑出去,像媒婆一样,在货主、客商以及专门搞运输的人之间穿梭。

[致富经]有一种财富在路上

宋保宪:“从早上到晚上,吃没吃饭不知道,忙得……可能我先提前到了1分钟,这车货已经上车了,我就胜利了。晚到1分钟,别人的车到位了,这个客户就失去了,这车货就失去了,这200元钱就失去了。”

其实,早在宋保宪之前,吐鲁番已经开了类似的七八家物流信息店。宋保宪初学乍练,用什么办法去打开局面呢?

宋保宪:“我是主动出击,到一线去,面对面跟我的客户、跟车、跟货主去交流,去找客户,上门服务。古人说,乌龟和兔子赛跑,我即使像乌龟,我要不停地出击,勤奋。” 物流公司经理黄吉福:“他的精神可嘉,不管冬夏,他能吃苦。”

宋保宪干得越来越起劲,然而2001年的一次生意,他为了赚100块钱,却付出了14万元的代价。

这个人叫韩新镇,2001年的一天,他给了宋保宪100块钱,请宋保宪联系一辆车,把价值14万元的葡萄干运到石家庄。

[致富经]有一种财富在路上

宋保宪暗自庆幸这100块钱来得容易,然而安排启程三天后,韩新镇突然气汹汹地找上门,说那辆车在途径宁夏的时候翻到了谷底,要求宋保宪赔偿他的货物。

宋保宪:“货物丢失。和他费了一些口舌,他当时也有一定的困难,刚刚起步嘛,我们也是做生意不长时间,都互相为难。货全部没有了,当时我只收了他100元的信息费,从法律角度上讲,中介信息这块,我们这一方不承担责任的。”

公司副总桥顺明:“以中介出现的,不应该赔的。”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在观望事情会如何收场。没想到宋保宪居然最后决定,掏血本赔偿对方14万元。

宋保宪:“拿出这14万像割血一样的,同行也好,还有和我做生意的同事也好,都说你傻了,为啥要赔?”

公司副总桥顺明:“几乎是把家里面的积蓄都赔完了。别人也说宋保宪,不该他赔的,也他赔了,感觉他有点傻,就是有点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宋保宪:“吐鲁番当时我的同行都没有敢这么做的,我是第一个给货主赔了这14万。”

百姓创业故事篇六

下岗职工的创业事迹

她是一名粮食系统的下岗职工;她在闽西第一个为自己加工的大米申请注册商标(名为“喜浪”牌);她创办了武平县规模最大的超市——辉业超市。她就是福建省龙岩市人大代表、武平辉业超市、喜浪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晓红。近年来,富起来的温晓红乐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之歌......

“爱拼才会赢”

“下岗女工也可创大业。”1995年下岗后,温晓红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她拿出家里仅有的五千元存款并向亲友借了三万元,创办了米业公司,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历程。温晓红加工的精米分成焖干饭、煮稀饭、做米米反 的等种类,深受广大客户的喜欢。如今,“喜浪”牌大米已成了武平城乡及周边地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温晓红并不满足于这些,于2000年以年上缴30多万元租赁费租下了位于县城中心路段的供销大楼,创办辉业超市。为扩大规模,去年12月,她还在城区西门开设辉业连锁超市;今年元旦,又在岩前镇开设连锁店。爱拼才会赢。温晓红谈起自己的创业历程,脸上总是漾溢成功的喜悦。 “把根留住”

“把根留住”,这是温晓红爱唱的一支歌。她常对手下的员工讲:诚信是企业的生命之根,大家一定要把“诚”字留住企业。

辉业超市投资了200多万元,其中还有部分银行贷款,早日收回投资是每一个商家的心愿。但是,温晓红立志服务百姓、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没有改变,坚持以质为本,以诚为本,对大众化的商品如油、盐、酱、醋等不但质优而且价廉,比小商店还低。由于她以一颗“回报”心来经营她的超市,使得辉业超市的人气一天比一天旺了起来,当消费者走进宽畅的大超市购物时,已经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时尚。

企业出名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之徒就对辉业超市打起了歪主意。去年7月,一伙河北人提着中华牙膏找到温晓红,说愿以进货价格低于1元多的价格批发给超市。温晓红眼睛一亮:“肯定是假货!决不能让他们侵害武平的消费者”。为了稳住他们,她热情地泡茶、洽谈,并趁机报案。“河北人”以为她是个贪小便宜的老板,心理暗暗庆幸之时却被工商执法人员逮个正着。 从事个体经营几年来,温晓红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宁可自己少赚一点,国家的税收一分也不能少。”几年如一日,她不仅自己坚持做到依法经营,而且不忘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经常向个体经营者宣传党和国家的税收政策,时常教育、引导和告诫他们:“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依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富了起来,但决不能忘了国家。”

作为一名商人,温晓红为自己树立起了诚信的金字招牌。近两年,她经营的超市先后被省、市商业协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喜粮米业公司被县工商局评为优秀私营企业;她本人被县政府评为优秀个体工商户。

“爱的奉献”

“一个人的价值,应看他贡献什么,不应看他取得什么。”温晓红牢记这一名言。她始终认为,自己的企业是大家的,应尽自己的所能回报社会。她是个下岗职工,因此,她对下岗职工情有独钟。她的企业招收的下岗职工有70余人,占员工总数的60%以上。近两年,温晓红先后被省妇联、省总工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授予“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再就业先进个人”、“福建省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温晓红还乐善好施、扶贫助学。边远的乡村建桥修路,她慷慨捐资4000多元;县附属小学的4名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她替他们交清;听说谁家遇到天灾人祸,她都解囊相助,甚至发动超市的员工捐赠;每逢节假日她都要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如春节前夕,带着物品慰问消防官兵,儿童节时又向小学、幼儿园赠送儿童食品,还有像举办中学生青年歌手大奖赛、幼儿书画比赛等诸多公益活动,无一不是温晓红向社会一次次献上她的爱心之举......

温晓红热心公益、热心助人的义举,在当地留下了很好的口碑。而她却深情地说:“古人说,饮水思源,我今天能走上富裕之路,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因此,我很乐意为社会做点事。”这朴实

的话语,道出了她赤诚为民的情怀。

“代表之歌”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庄严的国徽在心,神圣的责任在身;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温晓红常吟的人大代表之歌。2002年2月,温晓红荣幸地当选为龙岩市二届人大代表。她牢记“为民代言”的神圣职责,把当好代表看作是回报社会的又一机缘。虽然平时公司工作很忙,但她正确处理好“当老板”与“当代表”的关系,无论走到哪里,身上总忘不了带代表证、视察证和笔记本,一有机会就走访群众,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正确行使代表权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说话办事。特别对社会上和政府职能部门一些不良风气和不良现象,直言不讳,积极监督检查,及时反映纠正,充分发挥了代表作用。她依时出席市人代会和参加代表小组活动,以一个人大代表的责任感认真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在市人代会上,她先后提出《关于恢复工行武平支行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建议》等议案、建议10多项,此外,还对城市管理、市场建设、非公经济发展、税收征管等方面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意见、建议,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采纳,为推动政府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她被龙岩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人大代表”。面对荣誉,温晓红感慨地说:“今后,我要更好地行使代表职权,多多反映民情民意,当好人民的代言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mingrenchuangyegushi/11575.html

《百姓创业故事 王健林:万达创业故事和企业家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