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

马云考英语 互联网大佬的“屌丝”创业史

|

【www.dagaqi.com--互联网创业】

互联网大佬的“屌丝”创业
马云考英语 第一篇

   李彦宏:美国教授的一句话刺激创业

   我刚刚到美国的时候,语言不是特别流畅,更关键的是我转了专业,我在北大学的是情报学专业,在美国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当时我看上了一个教授的图形学项目,申请进入他的实验室,他问了我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我没太听懂,有些问题我确实不知道,所以回答的不好,他最后一个问题问我什么呢?他问:中国有计算机吗?我当时觉得很受伤,因为我自己问题回答的不好,导致美国的教授都开始怀疑中国有没有计算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让我觉得有一天一定要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件事情后来逐渐变成了我的理想——用自己的技术去改变世界,这个理想应该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是我每过一天都在逐步地接近理想。网上有人说,因为我太太拔了后园子里的菜我才回国创业,其实不是,追根溯源,是当时美国教授的一句话让我更加有动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马化腾:曾经缺钱想把QQ卖掉

   1998年,离开润讯通信的马化腾带着炒股赚来的一笔资金和5位同学共同创办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带着对互联网事业的热诚,初生的腾讯开始在寻呼与网络中寻找发展空间。

   那一年互联网产业在中国正处在蓬勃初期,网民才300万,不到现在的零头。同许多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曾经成为腾讯公司最大的问题,公司经营一度举步维艰。“我们曾为凑出必须的营运资金而四处奔波、夜不能寐”,马化腾后来说。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马化腾和几位创始者开始做网页、系统集成、程序设计来赚钱,带着产品去向运营商推销,被人拒之门外是家常便饭。

   1999年2月,腾讯开发了网络即时通信工具——腾讯QQ。马化腾把QQ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不到一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然而,QQ的大量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这时却成了公司的“包袱”,对于这家“缺钱”的初创企业来说,别说更新设备,就连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也是巨大的压力。

   在新兴互联网市场中淘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当时,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整个公司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还要时刻避免露出马脚。为了给客户留下很有实力的印象,那时马化腾的名片上从来不印“总经理”的字样,而只带“工程师”的头衔——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当时的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在朋友的劝说下,马化腾开始想要卖掉QQ。然而在谈判中,一些ICP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QQ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筹钱。银行没听说过凭“用户注册量”可以办抵押贷款,国内投资商关心的不是技术,而是腾讯有多少固定资产。一连谈了4家都没有达到底线,马化腾决定留下QQ自己养大。

 

   马云: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在辞职之前,马云便开始了创业。当时在杭州,需要翻译的人很多,然而那么大的一个杭州却没有一家翻译机构,身为英语教师的马云看到这种情况,就决定利用自己英语的优势来创办一个翻译社。1994年,杭州第一家正式在工商局注册的翻译公司——海博翻译社成立了。“海博”是英语希望“hope”的音译。

   当时经营挺艰难,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0多块人民币,可光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实在不行了,马云就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马云后来说“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1995年,办翻译社钱没赚多少的马云,却凭超强的活动能力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名气。一家和美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聘马云为翻译到美国收账。接下来的一切就像好莱坞影片中的情节一样:美国商人想赖账,掏出一把枪将马云禁闭在房间中长达两天。

   马云在惊恐不安中被释放,又丢失了随身行李,只得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挣了600美元,正是这600美元,为他铺就了通往网络世界的道路。

   受到惊吓的马云逃脱之后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悄悄从洛杉矶飞到了西雅图。在西雅图会过朋友后,马云去了一家很不起眼的公司,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那家公司的人告诉马云,想查什么在电脑上一敲就能出来。“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艺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了。”

   马云如此回忆当时的心情。但嗅觉灵敏的马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直觉,他觉得互联网这东西将来肯定有戏,互联网将改变世界!

   1995年3月夜,杭州的马云家里挤满了人,这些都是马云4年来在教书时结识的外贸人士,马云想听听这些做外贸的人对Internet的商务需求。“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丁磊:注册域名受电信工作启发

   1993年,丁磊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宁波,被分到宁波电信局。在电信局丁磊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Unix和电信业务。到了今天,丁磊对当初付出的艰辛还颇感欣慰:“我几乎每天晚上12点才离开单位,因为单位有Unix电脑。网易后来的成功和我很早就把握了Unix精华分不开。”

   这段电信局的生活给丁磊后来的发展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启发,最经典的就是数字域名申请的故事。丁磊在开发基于浏览器的免费电子邮箱系统时,一边想着技术上的问题,一边想着域名。丁磊认定免费电子邮箱要成功一定要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域名才行。中国人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在电话里根本无法讲得清晰,3个字母的域名又都被注册光了,“怎样的域名才好记?丁磊几乎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

   这天凌晨2点,丁磊忽然想到可以用数字表示域名,中国人对数字的发音特殊干脆,而且163、169在中国已经具有了指向Chinanet和电信局以及Internet的含义,上网的人天天都要拨163,对它认识得不能再认识了。想到这,丁磊从床上跳了起来,拨163上网,查询了一下163。net和163。com这两个域名,谢天谢地,还没有被注册。赶快注册了这两个域名,丁磊又去睡觉,却怎么睡也睡不着了,他越想越美,就又从床上跳起来一口气注册了188。net、188。com、166。net、166。com、126。net、126。com、127。net、127。com。丁磊后来说他对数字的敏感来自他的电信生活,因为电信人对数字太认识了。

   1995年7月,丁磊一个人离开宁波电信,经历了三次跳槽,丁磊开始冷静下来思索问题。考虑了大概5天,他决定自己来尝试一下,创办网易。网易公司成立时只有3个人,所谓的公司不过是一间7平方米的房间,几个人就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踏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公司的资金只有20万元钱,很多人问丁磊第一笔钱是怎么来的,其实这些钱大部分是丁磊以前存的(这笔钱原本是用来在广州买房子安家用的,丁磊语),还有一些向朋友借的,再一部分是替别人写了很多的计费软件赚来的。

   张朝阳:草船借箭宣传公司

   95年之前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当时很多同学在美国觉得很孤独,早早结婚过稳定的生活,每天回家过日子或者去实验室念书,很快就拿到PHD。我和他们不一样,耗费了很多时间在玩上面,导致我拿PHD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坏事变成好事了。95年年底,我提着破箱子拿着一千美元一个月的工资回国了。

   96年底我终于帮ISI搭好架子,我必须开始自己创业。我到麻省理工跟一些教授如尼葛洛庞帝谈融资,第一次融资成功是96年10月份,第一笔资金20多万美元。

   当时基本是全国媒体都到场,我要利用这次机会让他们宣传宣传我们。有人提问,这次为什么到中国来?尼葛洛庞帝回答说,我这次首先做了一个重要的投资,这个投资就是由张朝阳创办的爱特信公司,我想看看这个公司怎么样。

   当时所有的媒体一下子哗然,第二天《中国经济时报》《北京青年报》都进行了报道,再加上现场的效果,爱特信从此出名,我也开始有点名气。这个基本是草船借箭的故事,用4人的力量调动了瀛海威公司40个人的市场部的力量,尼葛洛庞帝的访问也成为中国数字化元年。

   俞敏洪:白手起家被逼下海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其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

   被逼下海

   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为了挽救颜面不得不离开北大。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这一年他29岁,他的目标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杨致远:放弃写论文创建门户

   雅虎是由中国台湾人杨致远创立的,他生于1968年,1993年他和费罗(Filo)一起成为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研究生。

   他们喜欢在万维网上冲浪,并把他们所喜爱的站点编成一个名单以便寻找。有次他们灵机一动,决定将这一名单在网上公布,供网友使用,并将这一名单叫做“Jerry‘sGuidetotheWorldWideWeb(通往万维网的杨致远指南)”

   没有料到这一行动大受欢迎,发生了轰动效果。于是,1995年他们便放弃了写毕业论文,而专门从事创建网络门户的工作,并把主要站点的名单起了新名字“Yet Another HierarchicalOfficiousOracle(另一层次式的正式指南)”,它的缩写词Yahoo便成为这一网络门户的名字。

马云考英语

  

  

孙正义:从日本首富到负债千亿美元
马云考英语 第二篇

  文/马可

  今年第一季度,软银的净利润下滑了30%,已负债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已把软银的长期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

  79亿美元、89亿美元、再到100亿美元……最近,日本软银集团接连三次调整了抛售阿里巴巴股票的数字。这可是软银第一次卖阿里,毕竟作为软银史上最重要的投资之一,阿里的成功让软银CEO孙正义在16年间获利超过1000倍。好好的阿里股票,为什么说卖就卖?其实孙老板这也是无奈之举:软银近来负债高达1000亿美元,卖阿里套现是为了降低负债规模。要知道,孙正义当年也是差点当上世界首富的男人,是什么让他沦落至此?

  对于“孙正义”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明明是个日本人,为什么有个中国姓?因为他祖上就是中国人啊!其实,孙正义的祖籍是福建莆田,祖先先从中国迁徙到韩国,到了孙正义祖父一代,又迁至了日本九州。小时候的孙正义其实是有日本名字的,叫“安本正义”,但他一直不喜欢这个姓,并坚称自己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兵法家孙武的后人,所以坚持要姓“孙”。

  表面上看,孙正义不像一个传统的日本商人,他热衷冒险,他最常说的话是:“对于一个项目,只要有70%的成功概率,我就会出手,如果等到成功概率达到90%时,那可能就来不及了。”

  但在骨子里,他还是一个传统的日本商人,血液里有武士道那种进取、敢于冒险、重信守义的基因。同时,他也敬畏禅意,热衷于茶道,试图在茶道中寻找平和与安静,他希望自己的事业不要像疾风骤雨一样倾泻奔流,而是要在快速发展和不断反省之间找到合理的边界。

  武士与儒商,刀剑与茶道,《论语》和算盘兼备,这是日本商人延续千年不变的特质。

  贫穷的意义

  1957年8月11日,孙正义出生于日本佐贺县鸟栖市,在家中四兄弟中排行老二。在他的出生地,有很多韩国人、朝鲜人临时搭建的木板房,这些简易房甚至没有门牌号。鸟栖市没有知名的产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安静小镇。孙正义是第三代韩裔日本人。孙家祖先原来从中国迁移到韩国,到孙正义祖父一代,又从韩国的大邱迁徙至日本九州。

  孙正义年少早慧,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贫穷的意义。少年时代,孙正义的奶奶这样向他描述贫穷:“真正的贫穷不是生活不舒适,而是从来没有想过贫穷这件事。”

  孙正义自此开始思考如何摆脱贫穷,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好好学习。孙正义认为自己并不聪慧,但足够努力,甚至全家人都出去旅行的时候,孙正义仍坚持留下来看书学习。

  他最初对艺术感兴趣,希望成为一个画家。他像达·芬奇似的,画了上千朵樱花,然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当画家。他于是决定认真读书,充实内心。

  1974年,孙正义在美国游学。从他后来的情况来看,英语始终不是他的长项,谁让日语本身就和英语“相克”呢?马云曾回忆说:第一次见孙正义就被他蹩脚的英语击败了。

  实际上,孙正义当时在美国只学习了一个月就返回日本了。但这一个月对他来说意义重大:那里不像日本,没有那么多礼节、秩序和规则。校园里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精英,他们见面都大声问好,热情拥抱,有的还亲你两口。这是一个所有人的个性都能得到释放,所有人的梦想都有机会实现的地方。

  回国后,孙正义在家中对父母说:“我决定退学了。”这个情节也常常被媒体、传记作家反复提及,人们还热衷于拿孙正义的退学和比尔·盖茨的类比。事实上,孙正义跟比尔·盖茨退学的时间几乎重合,盖茨于1975年从哈佛退学,孙正义则在1974年放弃了日本的高中学业。

  当时,孙正义面对着难以想象的巨大阻力。母亲坚持认为他应该在日本读完高中;父亲身患重病,吐血不止;老师也为他放弃学业而惋惜。

  那一次,父亲把孙正义叫到床前问他:“放弃学业,你打算去做什么?”“去美国,读书,开眼看世界。”父亲沉默良久,给孙正义开出了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每年回家一次,看望家人;第二,无论你在美国混得怎样,也得娶一个亚洲媳妇。

  成交!

  50岁时,要惊天动地

  孙正义终于再次踏上了美国国土,他很快考入了塞拉蒙提高中。

  在美国的高中,孙正义潜心读书,他很快就跳级,直接读三年级。更传奇的是,三天后他又跳级去读四年级(塞拉蒙提高中为四年制)。他用三个星期的时间修完全部的高中课程,然后顺利通过了美国“高考”,开始了大学生活。

  几乎就在孙正义读大学的同时,比尔·盖茨说服了同是电脑天才的保罗·艾伦将Basic语言应用到微型计算机中。盖茨对艾伦说:“现在正是决定时代发展的关键时刻,分秒都不能疏忽。”

  1975年,艾伦辞职,盖茨中途退学,两人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同时代的史蒂夫·乔布斯和朋友们也开始在车库中创业,他们于1976年创立苹果电脑公司。毫无疑问,孙正义和盖茨、乔布斯是同时代的IT人物。他们是一群计算机与互联网时代的先驱者。

  通过美国“高考”进入霍利大学之后,孙正义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读书,很快他又通过了伯克利大学的考试,转入这所世界着名的大学。这时候,他19岁,开始规划自己的一生:“30岁时,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40岁时,要拥有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产;50岁时,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60岁时,功成名就;70岁时,把事业交给下一任接班人!”

  伟大的友谊

  除了学习,在伯克利求学的孙正义开始热衷于各种奇怪的发明。

  孙正义的方法非常简单,他做了好多卡片,每一张卡片上写下一个事物,然后排列组合,由此发明出新玩意儿。比如,他在卡片上书写钉子、橘子、板凳等等,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想法。例如,把钉子和避孕套结合起来,就是带凸点的避孕套……诸如此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严格意义上来讲,人们使用的电子词典就是孙正义发明的。他把发音设备、辞典和液晶显示屏巧妙地结合起来,做成了那种能帮你纠正发音的电子词典,这项专利后来被夏普购买,并且完成了商品化。

  这个过程给了孙正义很大的启发:他准备用发明专利费进行创业,寻找到第一桶金之后,再进行更伟大的财富创造计划。

  为了完成目标,孙正义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并且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名称是M Speech System Inc。参与公司创建的有宇宙物理学家、发音电子合成器领域的世界权威佛莱斯特博士和陆弘亮,公司成员的年龄都比孙正义大。

  陆弘亮原本在大学附近开冰激凌店,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孙正义,俩人相谈甚欢,自此建立了一生的友谊。而他们之间的故事,比孙正义和马云之间的传闻更加让人动容。20世纪80年代初,孙正义被诊断患上了绝症,医生认为他命不久矣,于是,孙正义把他在美国的公司卖给了陆弘亮。没想到,孙正义福大命大,安然度过了此次危机。之后,他决定创办软银公司,是陆弘亮为他提供了资金支持。

  陆弘亮自己的人生也光彩万千。他早年发明的卡片设计和打印软件Print Shop对DOS时代影响深远。那家享誉世界的UT斯达康也是他一手创办的。当然,孙正义也是他的投资人。

  两个对技术无比迷恋的人创造了一个亚洲商业的传奇,累积了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虽然他们生命的轨迹有时候交融在一起,有时候又分开,但两人之间的友谊始终不曾褪色。

  当时,孙正义与人合作,研究出了语音合成设备,该设备会根据客人的进出情况,自动说出“欢迎光临”“多谢光临”等问候语,我们现在去便利店听到的那种自动问候装置基本上就是孙正义发明的。

  接下来,陆弘亮开始四处兜售这一款产品。旧金山有一条日本人街,主要居住着日本移民。陆弘亮跑到日本人街上将这一款产品派发给一些日本企业。很快,孙正义便收到了无数日本公司的订单。他向学校请假,飞回日本签订合同,同时进一步开辟市场。

  再次回到美国之后,孙正义和他的团队开始研发有声翻译器。

  1978年9月23日中午,孙正义驾驶着爱车保时捷914向宇宙科学研究所飞驰而去。他此行是去拜访佛莱斯特博士。

  那天是完成有声翻译器试用机制作的日子。

  工作人员用手敲了敲贴在试用机黑色机箱上的字母键。

  液晶画面上先出现了英语“Good Morning”。

  工作人员接着敲击“翻译”键,画面马上从英语转换成了德语“Guten Morgen”。

  成功了。

  后来,孙正义开始把语音翻译技术专利向日本公司兜售。他和陆弘亮吃了好多次闭门羹,佳能、卡西欧、松下等等公司对这项技术先是评头论足,然后断然拒绝。最后,夏普公司的董事发现了这个技术的良好发展前景,并且购买了他们的专利。4000万日元的专利转让金成为孙正义继续扩大生意的资本。之后很多语种的翻译软件都被接连开发出来了。

  除了技术发明,孙正义还把在日本流行,但美国人还没有使用的新奇物品引入美国,比如游戏机、超级玛丽游戏等等,这些敏感的商业嗅觉让他的财富与日俱增。

  从日本首富到负债千亿美元

  1980年,孙正义大学毕业,他选择回日本继续创业。当时,孙正义还没拿到毕业证,但创业的激情督促着他回国。孙正义下定决心即刻启程,陆弘亮劝他:“你要回去我理解,但多等几天拿到毕业证也好啊。”孙正义的回答是:“读大学不是为了拿毕业证,而是为了学习知识。”

  从美国毕业以后,孙正义回到日本,用这笔钱和亲戚出资的1亿日元成立了一家公司:UnisonWorld,而这就是软银的前身。1981年,孙正义注册了“softbank",软银就此正式成立,而当时的资本只有1000万日元。公司成立当天,这个1米5的小个子男人踩在一个苹果箱上,激情澎湃地对他仅有的两名员工发表演说:“公司营业额五年要达到100亿日元,十年要达到500亿日元。”因为想法太过疯狂,这仅有的两名员工也被吓跑了。

  孙老板不只是吹吹牛而已,软银的生意真的慢慢地做起来了。1995年,软银科技投资公司正式成立,从那时开始,孙正义就开始疯狂地买买买,投出了一个构筑在互联网产业之上的商业帝国。五年内,孙正义在全球投资了超过450家互联网公司,在他的大肆收购下,软银的市值飙升到990亿美元,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公司。

  而在他投资的这些公司中,最有名的就是雅虎和阿里巴巴,这两家公司让他赚翻了。雅虎上市后,孙正义仅抛售了5%的股份,就套现了4.5亿美元。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以218亿美元的筹资额登陆美股,成为美股史上最大ipo,而正是这一天,孙正义的身价暴涨至166亿美元,登上了日本首富的宝座。其实,软银跟阿里的缘分在2009年就开始了,那时马云还在创业初期,孙正义和他只谈了6分钟,就投了阿里3500万美元。

  孙正义用不到20年的时间,投出了一个无人能及的互联网帝国。他被称为日本“巴菲特”,虽然他的投资逻辑和巴老爷子大相径庭:后者一直偏爱稳健经营的传统产业,而孙正义则坚信“互联网是最安全的地方”,大肆收购信息产业。孙正义把握住的这20年,也刚好是互联网产业迅速膨胀的20年,在泡沫最鼎盛的时期,孙正义的身家最高达到了700亿美元,直逼比尔·盖茨的世界首富地位(那时盖茨的身家在780亿美元左右)。

  但幸运女神并不总是眷顾他:2012年,软银斥资20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运营商Sprint,自那以后,软银的噩梦就开始了。孙正义收购Sprint的初衷是将其与美国第四大运营商T-Mobile合并,打造一支新的电信龙头、称霸市场,然而这一计划因为美国电信业监管机构以反垄断为由的干涉,最终宣告流产。

  收来的Sprint成了软银国内业务的拖累。Spririt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亏损,用户也不断流失,而孙正义对这一切无力回天。据《金融时报》报道,去年头三个月,Sprint负债至近300亿美元,超过自身市值的100亿美元,公司积亟需新的资本注入回血,这些钱最终理所当然的算到了大东家孙正义的头上。除了要给Spririt还债,软银还要烧钱和美国其他运营商混战,压力巨大。层层叠加的债务就像个无底洞,终于累积到了今天。

  今年第一季度,软银的净利润下滑了30%,而据彭博统计,已负债超过1000亿美元,因过于庞大,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已把软银的长期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为了还债,软银将游戏巨头Supercell这一摇钱树卖掉了,但还是只能勉强喘一口气,所以现在,他不得不将最后一张王牌——阿里巴巴的股份也拿出来卖了。

  19岁时,孙正义这样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20岁开始创业;30岁赚到1000亿日元;40岁干出一番大事业;50岁成就大业;60岁交棒给下一任管理者。”现今59岁的孙正义猜中了开头,却没猜到这结局。

  

庞升东:网络赚钱其实没有“秘诀”
马云考英语 第三篇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曾经成就了丁磊、张朝阳、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家,如果这个故事还将继续下去,那么庞升东和他的51.无疑就是这个后续版本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自称是“网络草根”的庞升东,是it界的一名“传奇小子”。几年前,他通过网上淘金以及投资房地产赚得钵满盆肥,使得自己在24岁时成为百万富翁,28岁时成为千万富翁。令人佩服的是,他在网络上淘金几乎每次都大获全胜。

  不安分的学生

  1977年,庞升东出生在浙江天台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母亲是个乐观、善良的农村妇女,父亲做了一辈子木匠,是个非常典型的农村老实人。“升东”这个名字就是母亲取的,含辛茹苦的父母希冀儿子的未来如日东升。

  庞升东从小由奶奶带大,和奶奶的感情很深,奶奶去世后,每每梦到或想起,庞升东常泪流满面。

  在考进大学前,土生土长的庞升东从来没有走出过小小的天台县城。1994年,庞升东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宁波大学经济学系,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其他人相比,他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的是经济学,他却时常到图书馆看文史哲的书,还认真写读书笔记。如今,在他的办公室里还放着他写的半人高的读书笔记。

  读大学时,庞升东就显露出了“不安分”的创业潜能。大二时,他开始修读一门广告创意课程,任课老师要求每周都要完成一项创意作业,庞升东都做得很好。那位自己开办公司的老师也屡屡将其中一些创意用到了自己的项目中,还对他说,“你很有想法,建议向广告圈发展”。同样因为觉得“这个学生不错,很有想法”,尽管庞升东英语常常不及格,很欣赏他的外贸英语老师每次都会给他90分的安全分。另外一位讲授经济地理的老师也认为庞升东“一些商业上的想法挺好”,两人颇为投缘,常常一起去院里鲜有读者光顾的教师图书馆看书。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保健品市场正值发展高峰,三株等一大批企业发展迅猛。庞升东就接下了一桩“生意”,为某保健品公司做推广,把厂家的产品报纸广告塞到居民的信箱里。在资讯还很匮乏的当时,这种方式并不会招致反感,老百姓甚至还很喜欢看。庞升东作为该公司在学校的推广召集人,每周都召集一些学生去做。

  后来庞升东开始频频“主动出击”,为学校活动拉赞助,第一个赞助商就是史玉柱旗下的脑白金。为了系里的一个娱乐活动,他从该公司拉来400元钱赞助。在学校推广预防近视的活动中,他又从一家相关厂商那里给学校争取到2500元钱的赞助,并得到长期合作的承诺。

  在此过程中,庞升东感受到了商业世界的魅力。

  1997年,庞升东在他的读书笔记里预测了未来10年最有前途的生意模式:民营医院、民营学校、房地产、国退民进风潮、互联网。那年的6月,他和其他6个人一起参加Netscape浏览器的使用,E-收发的考试,拿到了劳动部Internet操作员资格证书――他是唯一一个不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他还为自己未来进入房地产写了长达几十页的商业策划书――《安家集团》,在写毕业留言册的时候,还多处署名“安家集团董事长”。虽然后来的他并没有选择房地产业,却也在房地产上赚到了很多钱。

  掘得第一桶金

  1998年大学毕业后,庞升东去了马云创立的中国黄页公司,当时该公司规模还不到10个人。这年年底,庞升东调入宁波市计划经济委员会,负责从网上找财经信息,期间参与宁波信息网的建设。虽然在马云的公司里呆了不到一年,却培养了他对建网站的兴趣,于是一边做技术支持工作,一边进行一些网页制作。

  在中国黄页公司做业务期间,他偶然发现国内有些网站通过为国外广告公司做宣传赚钱。一个没有什么内涵的网站,几个简单的网页,就能赚不少钱。凭着敏锐的商业直觉,庞升东认为这是个赚钱的行当,并决定试一试。

  在1999年前后,国内互联网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起来,一些国外广告公司为开发中国市场,纷纷找国内一些网站做广告代理宣传,广告是按照(单位曝光次数所付费用)计费,一般千次曝光获利1~2美元。由于不擅长技术,庞升东找来了几个朋友做技术支持,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终于在1999年5月“捣鼓”出了一个个人网站,并联系上一家美国广告公司,为之做广告宣传。网站的宣传方式以邮件列表为主,每个页面可放置很多广告条。经过一番努力,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1000个和8000pageviews。没过多久,庞升东通过该网站从美国公司那里赚了1万多美元。这是他赚得的人生第一桶金。

  从经济系毕业的庞升东对一直财经领域很感兴趣,也是早期的股民,业余还会写些股市评论。1999年下半年时,庞升东的工作性质发生转变,成为负责政府经济类内刊的编辑,就是每周把近期发生的重大事情总结提炼成报告,让领导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动态信息,因此他不得不整天关注财经新闻。

  以此为基础,庞升东先后建了必赢证券网(后改为至诚证券)和“站长之家”。由于向广大股民免费提供资讯,至诚证券网赢得了良好口碑,访问量在逐步增加。“为何不增加个付费栏目,给一些职业股民提供服务,赚他们的钱呢?”庞升东灵机一动,决定尝试一下。2001年初,庞升东从宁波计生委辞职,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时代。

  经过两个月统计,他发现这种模式可行。于是,他将“站长之家”客户群和以前做邮件列表的几万忠诚免费客户全部累加到至诚证券网上,结果该网访问量马上“飞涨”。由于股市行情好,市场没有竞争对手,加上合作的咨询机构提供的优良产品,至诚证券网收费当天就有上万元的收入,并成为庞升东的“摇钱树”,短短3年时间,他通过该网站赚了几百万元人民币。必赢证券甚至一度成为中国的三大证券网站之一,他做这个项目一直做到2006年,因精力有限才转手卖掉。

  必赢证券的获利为庞升东后来投资房产积淀了基础。庞升东一直对房产十分看好,根据看过的一份人口研究报告,他认定40岁左右、已有多年资产积累的群体将会成为中国分房制度结束后的购房大军,房地产市场将会很快起来。

  惊讶于这个发现,庞升东撰写了一份关于如何逐步进军房地产业长达40多页的报告以及商业计划。虽然该商业计划并没有获得别人的响应,但并未妨碍其后来投资房产的大手笔。2000年开始,宁波的房价一路爬高,从不到1000元,到2003年突破3000元,庞升东终于认定自己的判断,狠下心一周内就买下了几十套房子,在最多的时候,庞升东让他的每个员工各住一套。这笔投资绝对超值,到2006年宁波的房价已经过万。更为重要的是,从房产投资上获取的丰厚回报为庞升东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个创业项目,也就是51.的启动提供了资金积累。

  

关于马云的英语演讲
马云考英语 第四篇

马云考英语

马云英语简历
马云考英语 第五篇

马云英语介绍ppt
马云考英语 第六篇

马云考英语马云考英语

马云的经历高考
马云考英语 第七篇

马云考英语

马云的三次高考

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云的三次高考
马云考英语 第八篇

马云的三次高考

时间:2016-06-16 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 阅读:62次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马云考英语马云考英语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云的三次高考
马云考英语 第九篇

龙源期刊网 .cn

马云的三次高考

作者:夏爱华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第26期

马云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英语很好,但他的数学只得了1分。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

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没想到第二次高考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她那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对马云影响很深,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如果你数学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萤火小语:马云跟我们一样,也曾是一个普通人,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优秀的学习成绩,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不屈服于困境的精神,一定要改变生存现实的决心。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题延伸:奋斗;生命的财富;我的人生我做主……

(老九摘自2014年6月22日《大江晚报》)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hulianwangchuangye/54041.html

《马云考英语 互联网大佬的“屌丝”创业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