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农村适合做什么生意?农村利用互联网做生意的9大商机

|

【www.dagaqi.com--互联网创业】

农村适合做什么生意?农村利用互联网做生意的9大商机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第一篇

  ,这将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不仅仅是京东、阿里要和你合作,其他诸多品牌要布局农村市场的,都会抢着给你合作。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布局这张网络,在起初阶段如何运营,如何以众包的形式玩?这里我不细说,如果需要交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七、农资集中采购平台、农机融资租赁创业

  农村集中采购平台其实按理说是供销社的事情,但国企的体制,中国的供销社没有一个玩转互联网的。所以“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今天,应该尝试被变革了。结合农村对农资、种子、农业机械的需求,完全可以搭建一个农资的集中采购平台。如果涉及重大的农业机械设备,还可以和金融机构推动融资租赁模式,获得更大的商业空间。

  【创业成功率】★★

  【商机评估】这个领域具有商机,但是需要有多维度的资源支持,各地供销社可能还会设立有门槛,尚未完全社会化,建议要玩这个创业的选择发达的地方,而且互联网影响程度比较高的农村。同时最好在资本的驱动下,与县级和市级的相关部门对接,然后协同借力推动,这个领域的商机是绝对有的。

  八、农村电商培训创业

  7月14日商务部和财政部新政中,中央的20亿扶持农村电商发展,有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用于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整个新农业的发展培训是一个重大的市场,需要有互联网新思维的人,走下去,走到县域和地方进行交流培训。我今年4月份受邀去湖南郴州永兴县2000人的农特微商的培训大会上,让湖南最大的冰糖橙基地的合作社和政府焕然一新,让他们看到了互联网+农业的新发展机遇,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地标特产的互联网化。

  【创业成功率】★★★★

  【商机评估】这个商机即迎合政策的需求,又以培训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农特微商全国目前布局20多个农特微商创业孵化园,带动基地和渠道玩转农特微商,当前已经申请农特微商天使会员的朋友,会逐步孵化成导师,不但自己会操盘农特微商,接下来还会影响和带动一批人。

  如果你会玩淘宝、会玩微商,尝试推动地方农村电商创业培训是一个不错的价值。

  九、农村旅游平台创业

  农业互联网化,带动的不仅仅是商品买卖和服务,另一个产业旅游业也是巨大的商业价值。如果全国地标性特产的地方,搭建农村旅游体验的大平台,以吃货体验+乡村游+订单农业+互联网营销为一体。今年6月,农特微商知名品牌,互联网燕窝第一品牌“简小妞燕窝”,就组织了一场走进马来西亚的燕窝寻燕之旅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效果。

  【创业成功率】★★★★

  【商机评估】这个商业模式不需要太多的商业化的推进,只要整合全国具有特殊的农业基地、农特基地,然后搭建吃货旅行粉丝为群体,可以完出很多的商业模式。

  【综述】

  互联网+农业,不仅仅是向农村卖商品,也不是把农村商品卖向城市,这是一个生态体系的搭建,也是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平台,特别是农特微商的结合。

  盘点这9大创业模式,远远比在城市里创业更容易。农村更是一片创业天地,只要对农业有情怀,愿意带着互联网的新思维杀向农村的创业者,都会拥有商机。

  这个社会,成功者都不是等待者、也不是观望者,也不笑谈者,更多的是执行者。

  一切商机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一个好商机,100个人想到了,结果只有10个人敢于冒险去做,做的过程中9个半途而废放弃,最终最坚持的那个做成功了!也许他还不是最先当道这个项目的人。所以成功和爱一样,是做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本文作者:黄刚(微博@黄刚-物流与供应链)

  

2017农业发展趋势前景展望:农业会成为下一个爆炸性产业吗?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第二篇

  Case1:新餐桌主义 

  在杭州市余杭县仓前镇,菜农张得新每周要向城里20多户家庭供应三次新鲜蔬菜,每月收入超过5 000元。 

  四年前,张得新参与到浙江大学及其下属城乡合作社发起的农业实践中。这项实践项目叫“小美合作社”,以农民增收为导向,一头连接菜农,另一头则连接消费者,着力于解决优质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并试图构建一种全新的城乡关系。 

  小美合作社提供了两种构架,一种是以老张为代表的模式A,采取1个农民对接N户市民家庭,以农民为中心,形成一个类似专属社群的菜友单元。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耕作面积在15亩以下,以农民家庭或个人为单位的农业种植,强调的是精耕细作、高品质的农产品,同时也要确保农民的收益。 

  不论品种,老张的每种菜定价都是30元一公斤,偶尔供应的土鸡蛋、土鸭蛋、自己腌制的笋干价格更高些。每周二、周四、周日中午11时30分,老张的菜会准时在“浙大小美合作社”的微信公众号里上线。因为数量有限,一些卖得俏的品种要靠“抢”。 

  另一种模式B,则是小美合作社上线的其他单品。比如:来自陕西洛川的红富士苹果、山西榆林的小米……与老张的配送受限不同,模式B的单品辐射到全国,合作农户也不限于浙江本地。 

  在小美模式里,农人与菜友在平台上建立链接,农人知道给谁种菜、对谁负责;而菜友知道是谁种的蔬菜,并可以向农人提出定制化需求。价格方面,根据农民耕作成本和收益要求、菜友的价格接受程度进行制定,菜友和农人双方都可以在平台上看到每月的花费或收益。 

  小美合作社的价值在于,通过“农户+市民”的城乡互信合作社群,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具有持续黏性的产销对接。 

  产业链的想象力 

  传统农业产业链,上游主要集中在生产和农资贸易环节,中游集中在农产品加工环节,下游集中在农产品贸易环节。 

  然而,互联网、人才、资本、技术的集聚效应,带来了整个产业链的颠覆与重构,从“空间、时间、成本、安全、个性化”五个角度全面改变农业生产和消费。 

  贯穿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改造与创新,在上中下游分别呈现出以下特点: 

  1.生产的标准化和农资的电商化 

  互联网和现代科技融入农业,提升了生产环节的可控性和规范性,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供给的精确性。 

  农资是农业生产中投资最大的一块,电商化大大缩短了农资交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2.加工环节的数据化 

  农产品加工商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加工环节的数据化趋势是实现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以肉制品企业为例,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打通上中下游信息,每一批次的肉制品都能追溯,从而实现对产品的数据化管控。 

  3.销售渠道的扁平化 

  在传统模式中,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要经过菜农—收购商—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层层加码,价格自然较高。而沱沱工社、菜篮网等生鲜电商将流通环节缩短为农场—平台—消费者三个环节,价格随之降低。另外,生鲜电商还重塑了以往的产销关系,可以通过大数据准确把握消费需求,再据此组织生产,调节上游,打造按需生产的经营模式。 

  再谈产品 

  产品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石,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农产品品质,决定了产业链的优劣。除了在生产端控制质量,在消费端打造品牌同样重要。 

  有品类无品牌,可谓中国农特产品的集体痛点。没有品牌也就意味着农特产品没有溢价能力,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如何做品牌? 

  1.人人都爱听故事 

  农特产品的故事性很强,独特的地理条件、人文背景、历史典故、产品知识等都可以把农产品包装得特点鲜明。 

  比如,农特产品电商“维吉达尼”,组织维吾尔族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销售葡萄、枸杞、大枣、杏干等新疆特色农产品。维吉达尼以当地合作农户名义发布实名微博,将农产品特征和农户故事进行传播,同时将生产农户的肖像和档案印在产品包装上,结果不仅农产品大卖,维吉达尼品牌知名度也迅速提升。 

  这种以农户生活为中心的真实故事传递出两方面价值:其一,这些农产品是天然、原生态,安全可靠,可以放心食用;其二,用户品尝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也是在帮助新疆农民脱贫。 

  2.吃货是个圈 

  生鲜电商“伯果儿”主打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特产品,通过组建“美食俱乐部”和“吃货在线”社群,汇聚资深美食达人。伯果儿让美食达人推荐自己家乡的好产品,并组织人员去采购,然后在吃货群里对新产品测评,达到85%以上的好评率便会上线。 

  这样一来,每款产品均由达人甄选和推荐,真正做到了“发现美食、体验美食、分享美食”。这种媒体属性将伯果儿的产品和品牌无限扩散,有效解决了美食入口和传播出口的两大问题。 

  把用户社群化,通过C2B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到产品的甄选、生产和传播中,是农产品品牌打造的一个重要方式。 

  3.母鸡带小鸡 

  对于区域性农业企业来说,靠单个主体去打响品牌并非易事;而抱团进行品牌整合,可能闯出一条新路子。 

  浙江丽水有茶叶、食用菌、笋竹等九大农业主导产业,2 800多个农业品牌商标,但单个品牌的知名度并不高。2014年,在当地政府主导下,丽水通过创建综合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将优质农产品进行整合,以统一品牌形象面向消费者。 

  这种“母鸡带小鸡”的方式,既体现了政府背书的权威性,又降低了生产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实现子品牌产品溢价。运作两年,“丽水山耕”声名鹊起,加入其中的当地农业企业超过140家,实现销售逾11亿元,产品平均溢价30%以上。 

  供给侧相对论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和农业产品的竞争力,这也是当前我国农业政策改革的重点。 

  从2004年到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却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相。究其原因,就在于有效供给没能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导致农产品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所以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突破,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认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在于: 

  第一,必须使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起作用,让农产品的定价主要由市场决定。 

  第二,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目前,粮食生产最大的问题就是大豆和玉米。小麦、玉米等亩产迅速增加时,大豆的产量始终不见大幅增长,究其原因还是科技投入过少。我国大豆的品种、栽培技术都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农产品缺少竞争力。所以,应当重点发展农业科技,推进科技创新。 

  第三,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规模经营是实现改革的基础,要改变现今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就要推进土地流转来集中规模经营。改变体制需要的条件有:1.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转移农业人口,减少农民数量;2.加快农业科技建设,提高生产的效率,用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采用更先进的机件去生产;3.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可以购买服务来帮助收割耕种,这种方式的效益是可观的。 

  第四,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比如,乡村旅游就带动了大量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2015年整个国内旅游人次达42亿,其中30%是乡村旅游,农民利用乡村旅游增加的就业机会是3 900万,充分发挥了农村劳动力的效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2013农药行业现状分析之十大关键词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第三篇

  关键词一:利润暴涨

  “跌”是肥市的冷清,而“涨”是农药市场的红火,2013年的中国农药市场利润暴涨,一枝独秀。

  2013年我国农药产量353万吨,同比增长2.4%。1-8月份农药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利润增幅为整个化工行业之最,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806.08亿元,增长18.5%;利润总额达125.94亿元,增长40.5%。

  除草剂累计产量179.4万吨,同比增长11.8%;杀虫剂累计产量74.2万吨,同比下降7.4%;杀菌剂累计产量15.6万吨,同比基本持平。

  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际处长张文君介绍,2013年1~10月份,中国共出口农药137.9362万吨,同比增长3.84%,与往年相比,增速减缓,出口金额达到71.35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77%。中国共进口农药5.0084万吨,同比增长15.26%,进口金额达到5.75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66%,农药进出口数量金额双增。杀虫剂进口带动量的增长;除草剂进口带动金额增长。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分析指出,国内外对农药的刚性需求是行业利润大幅增长的首要因素。其中,除草剂和杀虫剂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保持大幅增长,成为推动农药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

  农业部农情调度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冬小麦、冬油菜、秋冬种蔬菜播种面积均比前年有所增加。此外,2013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重发态势,发生总面积预计为55亿亩次,全国农药需求总量为33.43万吨,同比增长4.68%。而国际市场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之后,农药生产企业库存消化殆尽,需要从我国进口农药加以补货。

  业内营销专家认为,农药行业高景气度还有以下几个原因:2013年的草甘膦环保核查,对拥有草甘膦生产能力的大企业销售和利润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大宗农药原药价格上涨,带动整个行业利润加速上升;农药行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保核查净化和规范了农药市场,客观上抑制了部分不合规中小企业的开工,给大企业留出了市场和利润空间;2012年底经销商抛售后今年初大量补库,导致采购需求增长。

  从已公布的上市公司2013年半年度报告看,江苏辉丰农化有限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幅53.88%,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利润增幅96.99%,沙隆达A净利润同比增长431.43%,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3101.93%。同时,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业绩预增公告中显示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219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大型企业利润增长幅度均超过农药行业平均增幅,可见农药的产业化调整已经初见成效,行业发展已由盲目扩大产能转向产业集约发展追求高质量、高利润,大企业在行业中所占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预计明年的农药市场会延续一个利好的状态,行业整合、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延续的环保核查,会让行业更规范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二: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一石激起千层浪。

  3月份,农业部首次对全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开展了统计调查,截止2013年初,全国(不含西藏)共有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1.76亿亩,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01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

  在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农业种植的有40.95万家,占46.7%。家庭农场的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2亩,是全国承包农户平均经营耕地面积7.5亩的近27倍。其中,经营规模50亩以下的有48.42万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55.2%;50-100亩的有18.98万个,占21.6%;100-500亩的有17.07万个,占19.5%;500-1000亩的有1.58万个,占1.8%;1000亩以上的有1.65万个,占1.9%。家庭农场虽然方兴未艾,但是已经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准。

  在农场经营规模和形式上,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朱启臻教授表示:农业的农户经营形式是不可替代的,在实践中,无论是规模还是经营方式都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山东栖霞果农,一对夫妇全部精力都用在果园上,最多只能经营5亩规模,每年纯收入4万多元,可以注册为家庭农场;黑龙江的农民开着拖拉机,每个劳动力可以种300多亩粮食,一户如果有3个劳动力,这个家庭农场的规模可以达到千亩。

  家庭农场在各地兴起热潮,就在各媒体热宣家庭农场致富圆梦的时候,我们却听到了一种不同的声音,很多家庭农场并不赚钱,陷入了发展困境。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愿意流转的多是只有几亩地的农户,租过来往往不能集中连片利用,土地流入方希望合同签的长久一点,但流转农户大都不敢签超过三年的合同。

  “在发展初期可以通过政府补贴消解部分承包租金,长期这样,恐怕难以为继。像今年这样的年景,按1000元一亩付租金,恐怕保本都难。”某农场主无奈地说,“除去租地成本,雇工费用也在增加,去年三夏雇个零工只要100元/天,今年夏季120元/天都难以请到人了。”在资金上,农业风险大,银行贷款难又少也是一难题。

  另外规模化的种植更需要专业植保服务人员,但目前职业农民奇缺,植保服务还未赶上;另外小麦、水稻等大宗作物的种植收益难,收益小;但高价值经济作物的种植往往市场信息不通畅,变幻的市场,农场主很难把握和应对。另外,政府的惠农资金如何有效地发放到农场主的手中,这些都是发展家庭农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农资行业的角度来说,家庭农场让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和服务,在保护渠道商利益的同时,很多药企已经开始和家庭农场主直接对接,但处于尝试阶段;对于经销商来说,他们正在从渠道商转变为服务商,做农场的植保专家;而对于困境中的零售商来说,家庭农场无疑是他们另谋出路的一个机遇,或者是做专业植保技术人员。

  总之,规模化种植趋势不可逆,家庭农场已是一种必然,企业和渠道商们,你们开始行动了吗?

  关键词三:绿色植保

  绿色植保是2013年农药行业发展的主线。

  3月1日,《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正式实施;3月2日,两会一号提案花落绿色农业,倡导发展绿色、环保、低毒的生物农药渐成主流。10月31日,特丁硫磷等十种高毒农药全面停止销售和使用,国内高毒农药品种所占比例将进一步降低。11月4日,全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及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座谈会在南昌召开,会议决定,农业部从2014年开始大力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

  据农业部初步统计,2013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9亿亩次左右,不仅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危害,而且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月29日,第四届全国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在江苏召开。目前全国生物农药的登记品种有90个,涉及产品3000多个。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表示:目前生物农药推广雷声大、雨点小,生物农药厂家多倚靠出口,出现国内开花国外香的现象,但是生物农药未来的比重越来越大是必然趋势。

  第二十九届植保“双交会”以“现代植保、绿色农药”为主题,为农化企业明确了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江苏克胜集团董事长吴重言表示环保已经成为克胜集团走可续发展的重要理念,目前克盛所开发销售的产品均为高效低毒产品,登记了一系列环保剂型,所开发的绿色防控体系服务产品为广大农户减少了农药用量;安徽华星化工副总经理尹本友介绍华星化工从绿色农药起家,30年来不断研发出的绿色环保产品,推进了循环经济的综合利用。目前该公司已通过自己的销售体系,在核心销售区域以农民会议、科技大集、实验观摩等方式加快推进了绿色农药的技术推广。

  而在南京植保会期间,由《农资与市场》杂志社主办的科技进步与现代植保发展论坛上,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邱德文介绍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及迫切性,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副总杜文民介绍了公司“土壤修复与营养事业部”、“作物营养与健康事业部”、“植物源农药事业部”、“有机植保事业部”等部门,更加注重作物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绿色农药的发展。

  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并释放出一些信号,专家预测新年的一号文件可能涉及生态农业,绿色农药和健康植保或将迎来一个最好的时机。

  

  

农产品市场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第四篇

龙源期刊网 .cn

农产品市场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杨帆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第03期

摘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而农产品是指直接来源于农业劳动的产品。而农产品的交换就形成了农产品市场。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发展起步晚,发展阶段落后,面临着市场价格频频大幅动荡,农产品滞销现象此起彼伏,甚至涨价和滞销同时并存的尴尬局势。

关键词:农业 农产品 市场 市场风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首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和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保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只有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可能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可见,研究农产品市场风险,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1 农产品市场概述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是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农产品市场是指流通领域内农产品经营、交易、管理、服务等组织系统与结构形式的总和,是沟通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

农产品市场风险指由于农产品市场行情的变化、消费需求的转移、经济政策的改变等因素,使得农产品在生产的过程和购销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收益和之前的预期收益发生了偏离。 2 农产品市场现状

价格是由市场上买卖双方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当市场上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就形成了。一般而言,在价格的表现形式上,产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呈现一个上下波动,这是客观规律。农产品也不例外。经济学用所谓的“蛛网理论”来解释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客观必然性。考虑到当前农产品价格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决策,但是由于生物的生长周期,当前的农产品价格只能影响下一个收获周期的农产品供给。这样,农产品价格对供给调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从而带来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创建农产品名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第五篇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2005年第6期,第7期

第6期,第7期(总第39期,第40期) 农产品加工 学刊 2005年9月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63

No.6,No.7

Sep.

文章编号:1671_9646 ( 2005 ) 06,07_0063_02

浅谈创建农产品名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翠彦,王

芳,陈素平,赵荣艳

071100)

(河北省清苑县农林局,河北清苑

摘要:质量和品牌已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和影响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清苑县农产品品牌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关键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品牌中图分类号:F713.582

文献标志码:A

(MB7DH4679:47;HN4<564:>AD<BG4A;4<6A678F:<53;,O5@5BP711PP,9CB76)

M46AB;H678@<678C6Q56A<568H@5G:=5;C5=6B7=5673678B7>A457G5>6G;:<3:7<5DB:76A5G:7:=H67857;5<J<B353

85Q5A:J=57;:>=6<R5;G:=J5;B;B:7:>>6<=J<:84G;3,;C5J6J5<;C<:4DC676AH358;C55SB3;B7DJ<:@A5=3B7;C5>6<=J<:84G;3@<678B353;6@AB3C58,J<:J:358;C5G:<<53J:78B7DG:47;5<=5634<53.

>6<=J<:84G;;G:=J5;B;B:7;3J5GB6A6D<BG4A;4<5;@<678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质量和品牌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也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益丰富的农产品面前,迫切需要能衡量农产品品质的农产品品牌出现,而一个名牌往往能引导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选择。

1创建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意义2 创建农产品品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河北省清苑县按照"精品出市场,品牌出效益"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优势农产品,推广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品牌,呈现出树立品牌,培植名牌的良好发展势头。但是在创建农产品品牌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清苑县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和基层干部品牌意识淡薄,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多数没有标志,缺乏对农产品品牌的经营和投入。如南王庄早春大棚西瓜早在1997年就以上市早、含糖量高和口感好等优点畅销京津地区以及我国东北、西北的各大城市,1997年、1999年、2002年3次被评为河北省"名优农产品",但一直到2003年才注册商标品牌。

清苑县多数农产品是以乡镇为经营范围,规模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是基础,名牌是关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签署和世贸组织的加入,农产品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只有大力发展培植名牌农产品,带动整个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才能有效抵御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力发展品牌农产品,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通过创建一个名牌农产品,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给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利用地方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创造新的机遇。

收稿日期:2005_08_30

作者简介:王翠彦(1974_ ),女,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64

农产品加工 学刊2005年第6期,第7期

小,辐射范围有限。如兴庄牌麻山药,主要在大庄镇种植,面积也不大,尽管质量优良,供不应求,但它的带动作用却很有限

清苑县大部分农产品属于大路货,缺乏优势。如近年来大蒜发展的比较快,但市场上随处可见,科技含量低,特色不明显,品质不优,增加了创建品牌的难度

清苑县农产品经营没有一个能够主宰市场的龙头企业,主要以农户个体为主。为了自身的利益,经营者往往不顾农产品品质,相互压价;或以次充好,搞不正当竞争,损害了农产品品牌形象。

3

对策与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在农业进一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优质农产品如果不打出自己的品牌,创出自己的名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难于取得立足之地。各级政府应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把打造农产品名牌作为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来抓,加大宣传力度,使农产品创名牌的新观念深入人心;要使农民认识到创名牌是增收的重要保证,积极投身到创名牌活动中去;要从资金、政策、技术上扶持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积极申请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标志和商标注册;使企业充分认识到树立品牌,培植名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自觉走创名牌之路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保证农产品质量,树立农产品品牌的基础。!建设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的示范、培训和推广,用标准来规范农产品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用一定的标准来检验农产品质量。#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力度,推进全程质量控制,建立相应的质量制约和追溯机制,保证农产品质量。当前农户多进行分散小规模生产,为保证在农业生产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清苑县京涛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制定了"五户联保"制度,若有1户生产的蔬菜达不到质量标准,5户都被取消生产"绿色"蔬菜的资格。形成了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产经营联合体,有效地增强了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的意识,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发展特色农业,是创建农产品品牌的突破口与根

本途径。要按照"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新,你新我精"的发展方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要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密切联系,积极采用新品种、新技术,使传统特色农业生产栽培管理技术上水平、上档次。清苑县是农业大县,空气环境十分优越,发展麻山药、西瓜、草莓、芦笋等产业潜力巨大,可紧紧围绕这些产业,做大做强,打响特色品牌

!政府应科学制定农业品牌发展规划,通过资

金、政策优惠等措施,鼓励农业企业、农民积极参与创名牌农产品活动。引导企业、农民对农产品品牌的优化整合和共享,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实现名牌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农业、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要加强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和侵权行为,对假冒名牌农产品的生产者,依法查处。生产单位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对侵权者进行起诉,切实保护农产品名牌的健康发展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农业信息网等媒体,以及举办活动和培训班等,加大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报道。通过组织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申报注册商标,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洽谈会和展示展销会,打响品牌。如南王庄通过举办西瓜擂台赛,邀请中央七台、河北电视台、保定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做报道,有效地提高了知名度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政府可通过优惠政策引导、项目资金倾斜、激励机制推动等办法,集中力量培育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制定一系列吸引外商及国外企业的优惠措施,使一批名牌龙头企业落户,发展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产品的进一步增值,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如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科学制定生产基地规划,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等,加强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和"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将市场、公司、基地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有机联系起来,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

关于我国农产品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第六篇

关于我国农产品及食品安全问题的

几点思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产品和食品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各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侯,丰富的物产资源,孕育和生产了丰富多元的农产品和好食材,所以今天的会议的主题,发现中国好食材,我认为这个主题很有意义。发现中国好食材,是生产中国好食品的基础,那么下面我就我国农产品及食品的安全问题讲几点思考。

第一,从战略高度大力加强我国农产品及食品安全。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的战略的地位日益提高,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产品及食品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民生的基础和重要的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从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的部署,明确提出要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的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证食品药品的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所以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下大气力抓好,看一下我们近些年来,中央下发的11个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强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

2015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指出,我国的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的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的挑战。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出一条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有效的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

所以中央的11个一号文件也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作出了具体的部署,中心是强调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特别强调要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大力的来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落实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质量检验检测费用的补助政策,这是保障我们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建立全程可追溯的、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信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线,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活动。还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建立食品安全的监管综合的协调制度。 中央一系列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的出台,为我们的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那么近些年来人们对农产品食品消费的认识也在深化,结构也在改变,要求也在提高,那么人们既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安全,吃出健康。所以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的消费已经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

近些年来我们在增加农产品食品质量的同时,首先强调满足对消费的需求,致力于把食品多元化供给和提高农产品食品质量一并来抓好,作为一个重大的举措。现在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总体上保持了平稳,逐步取好的发展态势。那么据农业部的检测,2014年我国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例行检测的合格率分别达到96.3%、99.2%和93.6%。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食品安全的风险也面临一些新的情况,不断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也存在一些传统安全的隐患,同时也有一些新的风险因素。那么比如说土壤的污染问题,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再比如说农药残留和添加剂的滥用问题,有的过量用农药或者是超过植物自身生产期难以降解,容易造成超标的残留,再比如说食源性的农产品及食品的安全问题,还有环境的污染可能引发的农产品及食品的安全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切实的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把保障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的政策和措施来落到实处。

从当前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食品质量安全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新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始终面临着农产品及食品总量供给和质量安全的双重压力。既要保证总量的供给,同时又要保证质量的安全。

第二,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使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更加艰巨繁重。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农业生产经营和

监管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这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工商业相比,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量比较广,而且比较分散,所以农产品的食品生产标准的制定仍然难以工业产品,所以农民生产的区域广泛,品种众多,加大了农产品及食品安全控制和监管的难度。

第三,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的风险源头和种类更加复杂多变。

第四,加工储藏运输流通等环节设备,和技术落后的影响,也给农产品及食品的安全带来一些隐患。所以这些问题都是各个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并且采取措施解决当中存在一些新的挑战和要求。

第一,要坚持农副产品质量的安全,而且不断的完善质量的标准,制订和完善农副土特产的相关标准,是农副土特产品及其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的标准体系应该说有四级了,一个是企业标准,再一个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我们通过产品标准的制订来促进农副土特产的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促进农副 我报告的第二个题目,就是大力推进农副土特产业发展和创新。农副土特产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和现代食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农副土特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大大丰富了农产品及食品供给的渠道,满足了人们日益多元化的穿着需求,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对于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来说,大力创新农副土特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我认为要创新农副土特产业的发展,主要应该解决这么样几个问题:

第一,要坚持农副产品质量的安全,而且不断的完善质量的标准,制订和完善农副土特产的相关标准,是农副土特产品及其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的标准体系应该说有四级了,一个是企业标准,再一个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我们通过产品标准的制订来促进农副土特产的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促进农副产品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这样充分来发挥标准的技术基础、技术准则、技术指南和技术保证的作用。

第二,要加快推进农副土特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我认为我们土特产联盟的成立,就是一种模式的创新。与发达国家标准化大农业相比,我国农民生产的经营主体众多,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规模化的程度还不够高,分散的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要加快合作与联合。那么加快建立创新型的农副土特产联盟有利于提高农副土特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推进农副土特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也有利于加强联盟的管理和行业的自律,扩大行业影响力和公信力。

第三,要严格规范农副土特产品产加销的一体化的管理。农副土特产品从产地到餐桌要经过种植、收获、运输、加工等多个环节,多道供需。怎么样确保农副土特产品质量安全,这样就必须严格的执行产加销一体化的管理举措,比如说种植环节,怎么样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来从源头上保证安全。运输环节怎么样来采取冷链物流,防止运输环节的质量安全的隐患,加工环节怎么样严格控制添加成分,确保食品保质保鲜,特别是精深加工和餐饮行业,处在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问题及展望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第七篇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问题及展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已不是独立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高度的政治性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是公民重要的安全权之一,不亚于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逐步成为五大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乎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我国食品和农产品的国际声誉,与产业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全密切相关,也影响着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特点

近年来,全国农业部门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6%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

以2011年为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7.9%,99.7%和96.9%,产品合格率同比分别上升了0.3,0.1和0.1个百分点。2011年无公害农产品抽检

总体合格率为99.5%,比上年高出1.4个百分点。绿色食品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9.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有机食品抽检合格率为99.2%。农产品地理标志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的合格率保持在100%。

监管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不断提升,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如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专项整治深入推进

6大专项治理行动,出动执法人员416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89万家,查出问题及隐患4.1万起。瘦肉精整治侦破案件120余起,捣毁非法加工、仓储窝点19个。推动出台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涉案线索移送和案件督办机制。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停止22种高毒农药的新增登记,注销6种高毒农药在蔬菜、水果和茶叶上的登记,撤销10种农药的登记证和生产许可证,禁止生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产、销售和使用农药的高毒农药种类扩大到33种;目前我国高毒农业的比例已由原来的30%减少到了不足2%,而中毒和低毒农药的比例为72%和26%。在全国蔬菜主产县全面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兽药整治以严打制售禁用药物及假劣兽药为重点,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水产品整治以打击非法使用的禁用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违禁物质为重点,严格规范水产苗种生产行为等。生鲜乳整治以防反弹为中心,强化生鲜乳收购站日常监管与标准化管理,严防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等各类违法物质。

(二)突发问题应对比较及时

先后发生的皮革奶香蕉乙烯利西瓜膨大剂和瘦肉精等20多起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都得到了比较及时的应对,请专家及时解读,重点整治,加强防范,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切实强化应急能力建设,举办了应急培训班,建立了舆情监测和分析队伍,进一步强化了信息通报和全国联动机制,明确了应急工作联络员。

(三)基层监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农业部印发了一个指导意见,配套出台5项推进措施,进一步明确了乡镇监管机构建设方式和工作职责。乡镇监管机构数由2010年底的10%增至40%。加大培训力度,编写专门培训教材,组织各省分片区进行乡镇监管机构建设业务培训。落实中央投资10亿元,支持建设质检机构421个,目前,全国县级质检站总数达到1339个,投资建设已接近60%。

(四)检验检测深入开展

监测品种扩大到91种,监测参数增加至91种,监测范围覆盖全国144个大中城市,监测工作预警作用进一步增强。2011年组织开展了4次例行监测,对14个农产品进行了普查,组织实施了4个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共监测样品10万多个。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五)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

新组建全国果品标准化委员会和全国沼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系统标准委员会已达18个。标准清理及制、修订工作进展顺利,修改形成农药最大残留限量1795个,新制定农业国家和行业标准494项。深入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新创建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993个,新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45个:目前全国有340个县(农场)创建了479个标准化基地,种植面积730余万平方公顷,生产总量6547万吨,对接龙头企业1256个,带动农户1686万个,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8.4亿元以上。2010年基地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2.94万个,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00个。

(六)风险评估启动实施

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规划,建立65个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财政专项,推动22个省农科院建立了质量标准研究机构。针对元旦和春节期间的生产、消费的特点,组织对蔬菜、水果、茶叶、畜产品、水产品等8大类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摸底评估工作,及时排查突出问题隐患。组建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在16个专业领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第八篇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时间:2011-04-21 12:35:28 来源:毕业论文范文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风险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突出表现特征是:(1)客观存在性。自中国开放郑州谷物交易市场以来,中国虽然有了自己的期货市场,但农民并不能用作为防范风险的工具。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表现,原因,防范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风险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表现特征

农业产业化发展到现在,已出现多种形式,而且大多数是跨行业的,但农业产业化的起点是农业,基础是农户,因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有四种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信用风险。

1.自然风险。主要是指自然灾害风险。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而在农业生产受天然地理环境、大气、气候、光照、温度影响较大。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波动幅度较大。由于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自然灾害风险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也是不小的。其突出表现特征是:(1)客观存在性。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几乎每年都有自然灾害的发生,只是地区不同、程度不同、时间不同而己。(2)波及范围大。如果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业化生产原料的供给不足,农业产业化的其他产业链会因原料的供给不足而失去运转的可能,它造成的危害波及整个产业链。(3)难以控制性。人们只能通过事先预测,在灾害发生前采取一系列防灾措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而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能完全控制的。(4)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条件的影响,使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自然灾害更是频频发生,发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市场风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不存在市场风险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这样,市场风险则是经济转型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产物。市场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表现为价格风险。波动的价格尤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只要价格有足够的弹性,价格就能平衡供求,实现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增进社会及个人的福利。但另一方面,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市场经济的波动,使市场各主体时刻面临着因价格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除了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受价格风险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链中其他加工业、深加工业的产品也要遭受市场风险。

3.信用风险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为较好地维系龙头企业与农户或基地的关系,巩固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一些地方探索出了合同、契约农业产业化之路。也即人们常说的“订单农业”。但是,在当前我国各级监督管理体制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合同订单的执行情况比较差,存在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履行合同时农户由于缺乏较好的信用意识,往往是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自己产品的归属,而不能较好地履行合同规定。龙头企业有时也会因为市场行情突变,在农业生产前对某一产品的较好的预期被现在较差的现实代替之后,龙头企业也会因为产品效益差的缘故而不生产或减少生产,从而不收购或减少对农户或基地组织原料的收购量。即使收购也不按合同价。信用风险的存在,使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约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指某个生产过程中采用某项技术所带来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用到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化中的其它产业,如加

工业、深加工业同样也要运用不同的技术。但是,技术的运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和效率,其背后一样隐含着风险。农业技术与其他技术要求运用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国大多数以农民为主而其文化水平太低而难以掌握技术要求带来的风险。另外,每一项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农业技术的应用有一个适应的特点。论文大全。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技术优势的体现要更多地依靠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项先进技术的运用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收益,而且在中国加入WTO后,各种贸易壁垒客观存在,使中国农产品本来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局面更加被动。论文大全。因此,经济转型时期,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技术风险将更突出和加强。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的产量减少,达不到预期的产量,二是产品滞销。这样,实际上,技术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转化为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缘由分析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

1.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农业生产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改变其生产是以土地为基础,光照、肥、水为必要条件的生产模式。从种子播种到成熟收割,一种农作物的生长一般为三到五个月,其生产周期过长。其中如果某一环节出问题,则农业生产的收益效果就会打折扣,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农业生产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随心所欲种植想种的作物,它必须按作物生长的规律办事。季节不符合作物生长所需,则农业生产难以成功。最后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风调雨顺,则农业丰收;但事情往往不会尽人意。每年水灾、雹灾、虫害的威胁不断,农业生产往往会因自然环境影响而达不到理想的效益。所以,农业生产理想效益的不可能性将给农业产业化带来经营生产的风险。论文大全。

2.市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市场风险的存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各经营主体在市场经济这一大体制下进行产业化生产,其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1)市场的飞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随之产生的企业与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市场的变化速度加快,且更加出人意料,(2)市场难以正确预测。市场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对农业产业化形成客观上的影响,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方向更难以确定。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对市场的预测能力有限,只能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大致的判断,或者说市场预测总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这就产生了风险。(3)市场的扩大化。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市场竞争将会更直接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农业方面,农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的进口量会大大增加,会使原本就己十分落后的农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3.农民素质偏低。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的农民,其素质偏低,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1)缺乏风险意识。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对风险的反应还不敏感,风险管理的意识还不强。(2)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农业生产是人类有目的的社会经济在生产过程。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过度向自然的索取,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引发各种危害人类经济生产的破坏性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秩序。(3)信用意识淡薄。我国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不高的事实决定了在当前我国农民信用普遍低下的现实,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他们很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因此,农民信用意识的淡薄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信用风险的客观存在。(4)农民素质不高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新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技术,而目前我国农民文化水平低,农民素质不高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新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

4.合同不规范。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业签订的合同由于合同主体不合格,合同内容不详细,不具体和不完整,合同条款表述含糊,缺少违约处罚条款等使合同变得不规范,不合格,使其失去法律效力。农户和龙头企业在违约后,由于合同是无效合同或合同内容表述不当,不易追查具体责任人,使合同的履约方权益得不到保护,合同的违约方得不到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违约行为的发生。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重合同,守信用意识的建立。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防范

1.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经营风险。自芝加哥贸易所于1848年成立以来,美国已有多家农产品期

货交易市场。自中国开放郑州谷物交易市场以来,中国虽然有了自己的期货市场,但农民并不能用作为防范风险的工具。一是因为农民经营规模太小,而期货合同规定量大;二是期货市场目前运营还不规范。今后,我们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已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另一方面在条件的地区建立一批农产品期货市场,同时以龙头企业作为主体参与期货市场,以满足期货市场交易量。

2.建立风险基金制度。这是世界各国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政策上普遍的做法。这种方法就是在经营利润较多的时期,企业应从经营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保障基金,这样在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龙头企业才有可能按保护价收购,农户与企业订立的合同才能落到实处。此外,风险基金制度还可以用做农户防御自然灾害的保险,以此来为农户分担风险和保护农民利益,进而保证企业自己加工和销售的货源。

3.引导经营主体参与商业投保和合作保险。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由于高风险、高赔付率,赢利低,商业保险在农业领域不活跃,保险的范围、灾种都十分有限。所以,今后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积极组建各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此外,还要发展合作保险方式。行业性、地区性的合作保险组织以互助共济为目的,不追求赢利,又可以降低成本,是解决一般保险公司不愿经营农业保险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来推动和保障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建立合同约束机制。合同(契约)约束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普遍采用的运行方式,“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资金扶持合同和科技成果引进开发合同等,明确规定各方的责权利,以合同关系为纽带,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谋求发展。合同一经签订,应当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基地,农户接受龙头企业指导,搞好农产品的生产,按合同规定向龙头企业交售产品;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服务,按照让利原则保护性地收购农户签约产品。签约双方必须履约,违约必究。一方面要防止龙头企业利用自己强势地位对农户进行强买强卖,与农户争利,甚至侵害农民权益;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农户违约,搞签约产品谁出价高,就卖给谁的违约活动。争取让合同(契约)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5。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不仅包括文化科学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教育,还包括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加强文化和技术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生产方面的知识,有利于降低技术应用方面的风险,加强对他们的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增强信用观念,提高合同(契约)的兑现率,减少违约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明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风险及其防范.农业经济问题,2001.8

2。牛若峰,张集文等.农业产业化的市场与技术.湖北科技出版社,1999.8

3.谢家智.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对策.农民日报,2002.4.10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第九篇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现代经济社会,互联网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商务领域,互联网络正在改变的人们的传统贸易方式和理念。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已经越发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影响农民的增产增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本文通过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务模式的应用,为我国的农产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商机和活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现,是有利于改善我国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状况、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巨大促进。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明显的问题,对问题的分析、研究以及进行合理的解决,使我国农产品健康的快速发展,使农民真正受益是本文撰写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黑龙江;农产品;电子商务

一、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农业经济是关系到我国民生和社会发展的支柱经济,传统经营手段和区域市场拓展是当前我国农产品经营的主要销售渠道。渠道模式的落后和信息不对称使我国农产品经营存在供需难对等,经营不畅等问题,转变思维模式,大力拓展农产品经营渠道途径,开展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活动,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农村的全面进步,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由于农民本身的条件约束,缺乏对农产品信息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我国目前农村网络基础建设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已超过4万多家,涉农网站超过7500家以上。涉农网站和涉农电子商务网站的覆盖率依然较低。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短缺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息化的人才。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中技术人员的缺乏较为严重。大多数的信息化人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这严重的影响

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运营和维护等,都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缺乏高素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是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瓶颈。

(三)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不完善

农产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农用品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需要网上交易的农产的产品编码化和分级标准化以及包装规格化,目的是为了交易提供便利。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生产区域都相对分散,附加值较低,品类繁多,因而农产品不能大量保存,且不能统一加工,销售。这严重阻碍着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化的发展。

(四)交易主体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化销售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交易主体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对网络信息知识的缺乏,许多农民及企业没有认识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

(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农业生产人员相对分散、生成规模小等因素,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现代化物流配送的很少。物流配送需要大量的保鲜设备,而目前现在的设备老旧,在运输设备和人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三、促进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各级部门要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为进一步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力的基础条件。继续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加强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带头开展和建设多媒体信息化服务。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上的不足。鼓励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中来,构建安全、稳定、开放的网络体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鼓励和帮助农民开展各类商务活动。

(二)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

首先,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应发挥指导作用,鼓励各级教育机构开设农业信息化或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培养高素质、多层次的农业信息化人才。重视我国各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或者在“农业”相关专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鼓励优

秀人才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工作。然后,开展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及讲座,以提高广大农业人员的信息能力,培养和储备人才。最后,开展远程技术支持,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农民信息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三)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

政府应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质量认证与管理。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鼓励有关组织或企业进行品牌申报和产品认证。大力推进农产品名牌战略,加快实施农产品包装化、商标化销售策略。重点抓好五大方面的建设:一是培育大的流通企业,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打破地区封锁等多种方式,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发展多式联运,在发展公路运输的同时,积极发展海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三是提高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产品全过程的控制,解决农产品追溯、信息准确等问题;四是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五是采取措施促进农产品流通公益性和市场化的结合。

另一方面,行业协调机构应引导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执行国家的有关农产品质量重量标准、等级标准、包装规格等,为实现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奠定基础。

(四)对参与者进行引导和培训,强化电子商务意识

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意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是前提。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更新广大农民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企业和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网络信息化人才,推广网络信息化应用水平,广大农民朋友只有近距离地接触网络、运用网络、才能了解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利益所在。

(五)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农产品物流系统,大力提升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建设。将农产品市场网络覆盖到各个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培育一批有实力和潜力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加大物流设备、物流技术和人才的引进等方面的资助和指导,将它们发展成为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的支柱企业。扎实地建设和培育一批产区大型重点专业市场,在此基础上发展较大的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

在世界信息化和网络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要坚定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信念,总结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努力探索创新,借助电子商务这个现代化工具掀起一场农业革命将指日可待。

四、结论

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缺乏高素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等等的问题,但是,我国政府和相关专业组织正在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现在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以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农村手机入网。通过手机短信传送大量农业方面的知识等,可以看出我国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很多的惠农工程也逐步的开展。随着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农民上网的人数将不断的上升,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转变农民的意识,大力培养电子商务方面的技术人才,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物流体系等。坚持正对的发展方向,稳步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改革和建设,相信未来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必将取得稳步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时启亮.网络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7:5-9.

[2]张卫东.网络营销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05:6-12.

[3]周宁.网络营销:网商成功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社,2011-06:1-10.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hulianwangchuangye/53497.html

《农特产品存在的风险 农村适合做什么生意?农村利用互联网做生意的9大商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