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超详细的创业经历:我困境重重的互联网创业生涯!

|

【www.dagaqi.com--互联网创业】

超详细的创业经历:我困境重重的互联网创业生涯!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第一篇

  任何公司都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当外人判断你不能成功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思考、努力并坚持,在坚持中寻找方向。有个企业家在被问及成功秘诀时,他的回答是“启动、发射、瞄准”。与其在原地瞄准,而不如在前进中思考,这就是“闯”!

  互联网行业是个看上去门槛低,进去后才发现水很深的地方。去年web2.0热潮中,很多个人网站出现,然后又精疲力尽中死去,也是这个道理。从个人的需求出发,以为一定会有很多同类型的人关注,然后就有很多人气,收入、投资之类也会接踵而来。可惜这是个幻象,甚至是个陷阱,一个让你怀着希望中死去的陷阱。

  2005年年底,我决定投身互联网创业大军。所策划的概念,在脑海里酝酿了将近半年,先和身边的家人探讨,获得极高支持。又半羞涩半保密的与密友、同事分享,也都觉得概念有吸引力。遂放弃了年收入20W的工作,进入到互联网的行业。几年前我就一边上班一边开过饭店,也参与过一家公司的创业,属于胆子大,思想活的人。

  解释一下为什么做羞涩保密状。因为当时总觉得自己的概念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生怕被别人窃取了商业机密。后来才知道天下早已没有处女地,基本上能想到的东西,别人也都考虑到了。

  到现在,创业也将近1年了,各方面都取得良性的进展,团队磨合到位、核心股东层也构建好了,推广、市场、融资都在有序的进展中,终于可将创业中的一些体会、经验与各位朋友分享。内容会涉及到网站的策划建设、公司注册、服务器购买、分险投资、股东合作等。

  我以前从事的为融资和品牌方面的工作,对IT属于门外汉。既然出来创业,首先面临的就是团队构建问题。

  一、 网络创业中的团队构建问题

  首先,原公司的两位下属决定跟我一起出来。L,男,广告学本科,头脑灵活、有思想,善写能策划,是我的直接下属。C,女,英语本科,聪明醒目,做事麻利,对行政及人力资源熟悉。L和C是我创业路上的最开始的支持者,是两个非常好的助手,但还不够成熟到成为我的搭档。

  H是以前供应商介绍过来的,专业做网站建设,相当精明。原来打算支付2-4W元,请他们建设这个网站。经数次沟通,H也很看好这个项目,决定提供技术支持,网站做好后占有公司5%股份。我接受了这个合作。结果为以后带来了若干麻烦。我将在后续的网站建设问题中具体谈到。

  B是我很好的朋友,在项目的开始之初就表示支持和关注。B是某世界顶级IT企业的高层,美籍华人,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专业性。他的支持让我对网站有了很大信心。B投入部分资金和设备,占有公司一定股份,并担任董事长职位。他主要负责和VC谈判。

  有了技术(H)、行政财务人事(C)、品牌推广(L及我),融资(B),团队主要欠缺就是市场销售的人才。这个时候W恰好与我取得了联系。W是我的中学同学,以前交往不多,他以前主要在夜场担任管理工作,擅长人际交往,形象良好。后自己开一个贸易公司,但经营比较困难。

  W的出现仿佛是一场及时雨。要知道好的销售人员真是非常难得,以我们目前能给予的待遇水平,几乎吸引不了好的销售。电话沟通中,W问了一些深入的问题,表示了兴趣。并于周末从深圳赶来广州,与我面谈。周末谈完后,W主动表示愿意加入我们团队,一起开创事业。

  谁知道W加入后不久,就暴露出磨合的问题......

  W加入后不久,就暴露出磨合的问题。W负责市场,但之前并没有系统正规的市场开拓经验。做一份市场计划,用了三天时间,写了半张word文档。W属于 boss型,经常发现问题,但却不能提出解决之道。渐渐在公司内部及我心中失却光环,当初大家都寄予厚望。而我与W之间的配合也出现了问题。因为是同学,我不太愿意明确的指出他的不妥,总想照顾他的情绪。他对此提出过他的意见,认为我没必要考虑同学身份,同时也反馈我,认为我不愿意接受他的工作建议。

  W是个好的朋友。但在工作搭档中,我们却有点古怪,有意见却不能明说,担心伤害同学关系。到后来,公司里的氛围都变的不太好。恰好公司网站建设方面出了很大的问题,W的市场工作也被推迟了。没有具体工作的他选择了离开。

  W的进入到退出,将近2个月。他在的时候,公司又遭遇了网建问题,内忧外患,大家信心跌到谷底。他离开之后,公司氛围很快又恢复了。创业型的公司,合作伙伴的选择足见重要。

  1、创业团队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人物或领袖。分庭抗礼不是民主,而是内耗。领袖指挥,大家执行。过多的争论每一战略的对错反而耽误时间。前进当然就有对错,但前进比原地踏步要好。领袖自有其高人之处。NBA关键球总会交给球队领袖。同学或者家人共同创业,不是错误。但一方一定要屈从并信赖另一方。

  2、核心搭档最重要的是人品。值得信赖和托付,可以减少内耗,避免心累。能者可以做为好的员工,但核心伙伴必须是贤者。核心搭档最好能志趣相投,这样合作起来会快乐些。搭档最重要的意义是支持,精神上的理解和信赖,而不仅仅是做事。我有个正在创业的朋友,正被他的搭档弄的心力交瘁,原因正是因为不支持不理解。

  3、创业搭档必须具备激情和信心,必须在利益上攸关,方能全心投入。在股东投入上,每个合伙人都有必要投入资金,并且是对他比较重大的资金。利益和风险结合的更紧密,才能驱动他的主动性。否则创始人全力以赴,合伙人却是投机心理进则受益退则放弃,双方在心理上都不属于同一等级。就如W,期待网络创业的暴富,又挂念他自己的贸易公司,始终处于摇摆状态,一遇困难就考虑退缩,甚至影响到公司员工的信心。

  搭档对于创业公司,一定要宁缺勿滥。引进不合适的成员,会导致1+1<1的局面。因此,如何构建团队,我认为是创业中最首要的问题。

  二、网络创业中的网站建设问题

  前面我说过,我以前主要从事融资和品牌策划,对技术完全属于门外汉。H提出以技术换股份,对只有一个概念、资金也不是很富裕的我是个诱惑。经过谈判,H全权搭建网站,网站建成后,把所有源代码交付我方,并负责以后维护,作为利益,享有我公司5%股份,但不参与经营管理。这似乎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案,我们无须支付资金,也不需要技术团队,能节省最珍贵的启动资金。

  看似完美的合作后面,却隐藏了一个致命的隐伤:网络公司居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力量,所有希望,寄予给一个初次合作的商业人士。

  问题很快就暴露了。首先,H的进度比最初的约定一拖再拖,H总有拖延的理由,比如方案有变化、网站更复杂等。其次,H不愿意根据我们新的设想进行改变,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网建过程中,我们的眼界和思想也有了很大提升,随之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而H会作为一个对立面阻碍新技术新

  

发友网:草根1万元开始的互联网创业故事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第二篇

   【商界招商网 特约作者/王建功】很多朋友建议我写一写我的互联网创业史,我也尝试写过几次,但每每写完后都成了创业心得,讲了一堆正确的废话。不过确实不是我不想写得精彩一点,但回顾我的创业经历,真的是无亮点、无槽点、无G点,这样的“三无”创业经历自己想来都是一杯凉白开水。而这次又提笔来写,绞尽脑汁后总算想起一个看起来还算高大上的主题。

   提到垂直社区,人们总想当然的以为垂直社区是一个平台,尤其对于运营者更容易如此想。而我们从实际的经历来看,这种认识有些偏差。我以为垂直社区往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支点,网站与行业的关系是一根杠杆,而网站运营人员就是手握杠杆的人。行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把支点摆在什么位置,杠杆够不够长和够不够结实,这三条决定了一个垂直社区最终能取得多大成就。我们这个支点论背后的哲理就是:人们往往只相信做出来的人。客观的讲,我们这个团队单兵作战能力是不强的,尤其在谈判能力很弱,所以需要做出来很多事情让客户和供应商信任。

   一只蜗牛的爬行

   如今想起来,我做发友网实在有些偶然,在2005年决定要做一个关于头发健康的社区,更多原因是我想在互联网行业谋得一份职业,在人才济济的帝都北京,由于学历低加上没有相关经验,当时想着做一个案例可能工作好找一些。所以,对我而言,这份事业的起点一点也不高大上,不像那些怀有远大梦想的创业者一开始就有着宏伟的规划,我从未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也未想过要改变行业格局从而打造一种新的商业文明。

   在发友网之前,也有一些关于头发健康的网站了,并且做的还不错。不过他们多是内容优化加产品销售的模式,都没有做论坛模式的。这些是我后来分析出来的,当初做论坛是因为简单,不需要太多美编的事情,内容也可以发的随意一些,最大的好处是如果有一些网友来发内容,我就更省事了,仅此而已。没想到这种产品形式暗合了互联网精神:开放、协同、共享与分享。当然仅仅如此依然不够,在发友网建设初期,我懂得一些关于植发的东西,并且手里有一些不错的文字资料,这是很关键的独特内容。现在如果去搜植发,可能专业介绍太多了,2005年时网上很少这方面的中文的知识内容。正是因为这些内容,我都不清楚怎么回事的状况下,流量就来了。

网站截图

   做过网站的人都知道,网站流量稍微大一点以后就会对服务器提出要求,而我们当时租了一个虚拟空间,由于流量被限制,网站经常打不开。于是要么关掉,要么搞一台服务器。我选择了后者,不过手里没钱,找亲戚朋友借担心会还不起。于是就想着看看能不能有人给点赞助费什么的,我找了做销售的兄弟帮我卖广告。首当选择的便是当时植发行业的龙头企业。结果对方市场部的人也很牛逼,直接告诉我们:试做三个月广告,如果有效果我们就给钱。我们合计了一下,这个有点扯,网站老打不开,对方发现了一定依然不给钱的。

   找赞助商的经历真的不顺,就在我们打算放弃关站的时候,有两家毫不起眼的植发机构找了过来,不过在我们看来是救命的赞助商,总共也没给多少钱,两家加起来一年给了1万多块钱。不过这是及时雨,解决了发友网的生存问题。事实上证明,这两家机构是有眼光的,不是说他们选择了我们就是有眼光,而是他们对互联网的运作吃的比较透。现在他们是植发行业前三甲中的两家,而当初的领头羊已在业内不再有什么大声音了。由于我们是在彼此很小的时候结识的,所以除了生意之外,我们是很好的朋友,直到现在我们还会在一起头发以及网络营销的种种。说着话,这样的合作与友谊已近10年。

   垂直网站O2O支点

   随着发友网的发展,我们开始思考发展问题,开始有了一个平台梦,想着网站如果每天能有几十万的访问量,在行业里也就能担当起流量入口的角色了,这样便不愁没钱赚了。但市场是不随着人的意淫走的,实际上:由于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社区,每个来访的人都是有很现实的需求,来到发友网如果解决了头发问题很少再回来了,如果解决不了自身头发问题就更不会回访了。只有极少数人会时常泡在这类网站上。这一点和天涯猫扑等论坛截然不同。这样的打击让我们回到现实,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最终找到了靠谱的路。

   到这个阶段差不多已经是2009年了,也正是这个时间我们确定了发友网的作用,把它定义为一个支点。然后就是重新思索赢利点问题[

   对于头发洗护品销售细分下来又分为:代理品牌和自主品牌。我们做了调研发现:代理品牌做起来稍微轻松些,不过利润率很低;自主品牌利润率高,但运作难度也很大。然后我们分析了一下团队自身的能力:做社区运营我们比较擅长,但是对于品牌营销、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几乎一无所知。最终我们决定把发友网作为我们启动的一个支点,然后先从代理品牌做起,可以提升我们对品牌营销的认识和提高我们的销售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开始尽力联系研发机构和生产厂家,做下一步准备;当时还做了第三件事情,就是跑去注了一个商标叫苏玫氏的。

   撬开网站平台梦

   后来证明这种布局还不错,在运作过程中,几方面自发就会有机互动起来,不断的发酵壮大,围绕发友网形成的这个支点越来越大。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启用了苏玫氏这个商标,针对小众市场做了一个健发品牌,做出来第一支单品,是一款洗发水。这个过程中发友网作为支点发挥了很大作用,因为单单做出一款好产品是不够的,需要有人说好,说好的人又要足够权威。在前期我们把产品给很多相关的医护人员和发友网上的活跃发友去用。此时就依托了发友网的公信力,否则一个新品牌没几个人愿意去用的,尤其这些权威人士相当挑剔和谨慎。经过几轮的试用后,产品很快就走上了良性运转。

   由于有了支点意识,我们不断在主动的让这个支点更为完美。比方说,对于新媒体的出现我们格外关注,目前的自媒体热也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我们开设了发友网的公众账号和我自己的公众账号,账号的第一批粉丝均来源于发友网。如此运作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我们和用户之间建立了更多的联系点,拉近了关系。那么新的机会点也会出现,比方基于目前的自媒体状况,我们打算推出一个新的护发品牌,走亲民路线的那种。虽不敢说一定会成功,但有这样一个支点撬动,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和用户的支持,一定会把成功几率大大提高的。

   关于发友网的创业故事大概也就如此了,我想大家此时也能够明白为何这是一个三无创业故事了:我们没有过轰轰烈烈的营销举措,没有过快速的也倍增,没有过举债经营的刺激。只是像一只蜗牛在浩瀚的雨林中悠哉爬行,思考与践行着自己的未来,危险来了就在壳里躲一会儿,危险走了就继续自己的爬行,毫不惹眼。对我们而言,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是在人生的修行罢。

  

互联网大佬的“屌丝”创业史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第三篇

   李彦宏:美国教授的一句话刺激创业

   我刚刚到美国的时候,语言不是特别流畅,更关键的是我转了专业,我在北大学的是情报学专业,在美国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当时我看上了一个教授的图形学项目,申请进入他的实验室,他问了我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我没太听懂,有些问题我确实不知道,所以回答的不好,他最后一个问题问我什么呢?他问:中国有计算机吗?我当时觉得很受伤,因为我自己问题回答的不好,导致美国的教授都开始怀疑中国有没有计算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让我觉得有一天一定要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件事情后来逐渐变成了我的理想——用自己的技术去改变世界,这个理想应该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是我每过一天都在逐步地接近理想。网上有人说,因为我太太拔了后园子里的菜我才回国创业,其实不是,追根溯源,是当时美国教授的一句话让我更加有动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马化腾:曾经缺钱想把QQ卖掉

   1998年,离开润讯通信的马化腾带着炒股赚来的一笔资金和5位同学共同创办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带着对互联网事业的热诚,初生的腾讯开始在寻呼与网络中寻找发展空间。

   那一年互联网产业在中国正处在蓬勃初期,网民才300万,不到现在的零头。同许多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曾经成为腾讯公司最大的问题,公司经营一度举步维艰。“我们曾为凑出必须的营运资金而四处奔波、夜不能寐”,马化腾后来说。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马化腾和几位创始者开始做网页、系统集成、程序设计来赚钱,带着产品去向运营商推销,被人拒之门外是家常便饭。

   1999年2月,腾讯开发了网络即时通信工具——腾讯QQ。马化腾把QQ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不到一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然而,QQ的大量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这时却成了公司的“包袱”,对于这家“缺钱”的初创企业来说,别说更新设备,就连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也是巨大的压力。

   在新兴互联网市场中淘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当时,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整个公司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还要时刻避免露出马脚。为了给客户留下很有实力的印象,那时马化腾的名片上从来不印“总经理”的字样,而只带“工程师”的头衔——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当时的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在朋友的劝说下,马化腾开始想要卖掉QQ。然而在谈判中,一些ICP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QQ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筹钱。银行没听说过凭“用户注册量”可以办抵押贷款,国内投资商关心的不是技术,而是腾讯有多少固定资产。一连谈了4家都没有达到底线,马化腾决定留下QQ自己养大。

 

   马云: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在辞职之前,马云便开始了创业。当时在杭州,需要翻译的人很多,然而那么大的一个杭州却没有一家翻译机构,身为英语教师的马云看到这种情况,就决定利用自己英语的优势来创办一个翻译社。1994年,杭州第一家正式在工商局注册的翻译公司——海博翻译社成立了。“海博”是英语希望“hope”的音译。

   当时经营挺艰难,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0多块人民币,可光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实在不行了,马云就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马云后来说“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1995年,办翻译社钱没赚多少的马云,却凭超强的活动能力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名气。一家和美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聘马云为翻译到美国收账。接下来的一切就像好莱坞影片中的情节一样:美国商人想赖账,掏出一把枪将马云禁闭在房间中长达两天。

   马云在惊恐不安中被释放,又丢失了随身行李,只得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挣了600美元,正是这600美元,为他铺就了通往网络世界的道路。

   受到惊吓的马云逃脱之后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悄悄从洛杉矶飞到了西雅图。在西雅图会过朋友后,马云去了一家很不起眼的公司,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那家公司的人告诉马云,想查什么在电脑上一敲就能出来。“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艺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了。”

   马云如此回忆当时的心情。但嗅觉灵敏的马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直觉,他觉得互联网这东西将来肯定有戏,互联网将改变世界!

   1995年3月夜,杭州的马云家里挤满了人,这些都是马云4年来在教书时结识的外贸人士,马云想听听这些做外贸的人对Internet的商务需求。“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丁磊:注册域名受电信工作启发

   1993年,丁磊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宁波,被分到宁波电信局。在电信局丁磊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Unix和电信业务。到了今天,丁磊对当初付出的艰辛还颇感欣慰:“我几乎每天晚上12点才离开单位,因为单位有Unix电脑。网易后来的成功和我很早就把握了Unix精华分不开。”

   这段电信局的生活给丁磊后来的发展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启发,最经典的就是数字域名申请的故事。丁磊在开发基于浏览器的免费电子邮箱系统时,一边想着技术上的问题,一边想着域名。丁磊认定免费电子邮箱要成功一定要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域名才行。中国人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在电话里根本无法讲得清晰,3个字母的域名又都被注册光了,“怎样的域名才好记?丁磊几乎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

   这天凌晨2点,丁磊忽然想到可以用数字表示域名,中国人对数字的发音特殊干脆,而且163、169在中国已经具有了指向Chinanet和电信局以及Internet的含义,上网的人天天都要拨163,对它认识得不能再认识了。想到这,丁磊从床上跳了起来,拨163上网,查询了一下163。net和163。com这两个域名,谢天谢地,还没有被注册。赶快注册了这两个域名,丁磊又去睡觉,却怎么睡也睡不着了,他越想越美,就又从床上跳起来一口气注册了188。net、188。com、166。net、166。com、126。net、126。com、127。net、127。com。丁磊后来说他对数字的敏感来自他的电信生活,因为电信人对数字太认识了。

   1995年7月,丁磊一个人离开宁波电信,经历了三次跳槽,丁磊开始冷静下来思索问题。考虑了大概5天,他决定自己来尝试一下,创办网易。网易公司成立时只有3个人,所谓的公司不过是一间7平方米的房间,几个人就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踏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公司的资金只有20万元钱,很多人问丁磊第一笔钱是怎么来的,其实这些钱大部分是丁磊以前存的(这笔钱原本是用来在广州买房子安家用的,丁磊语),还有一些向朋友借的,再一部分是替别人写了很多的计费软件赚来的。

   张朝阳:草船借箭宣传公司

   95年之前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当时很多同学在美国觉得很孤独,早早结婚过稳定的生活,每天回家过日子或者去实验室念书,很快就拿到PHD。我和他们不一样,耗费了很多时间在玩上面,导致我拿PHD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坏事变成好事了。95年年底,我提着破箱子拿着一千美元一个月的工资回国了。

   96年底我终于帮ISI搭好架子,我必须开始自己创业。我到麻省理工跟一些教授如尼葛洛庞帝谈融资,第一次融资成功是96年10月份,第一笔资金20多万美元。

   当时基本是全国媒体都到场,我要利用这次机会让他们宣传宣传我们。有人提问,这次为什么到中国来?尼葛洛庞帝回答说,我这次首先做了一个重要的投资,这个投资就是由张朝阳创办的爱特信公司,我想看看这个公司怎么样。

   当时所有的媒体一下子哗然,第二天《中国经济时报》《北京青年报》都进行了报道,再加上现场的效果,爱特信从此出名,我也开始有点名气。这个基本是草船借箭的故事,用4人的力量调动了瀛海威公司40个人的市场部的力量,尼葛洛庞帝的访问也成为中国数字化元年。

   俞敏洪:白手起家被逼下海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其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

   被逼下海

   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为了挽救颜面不得不离开北大。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这一年他29岁,他的目标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杨致远:放弃写论文创建门户

   雅虎是由中国台湾人杨致远创立的,他生于1968年,1993年他和费罗(Filo)一起成为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研究生。

   他们喜欢在万维网上冲浪,并把他们所喜爱的站点编成一个名单以便寻找。有次他们灵机一动,决定将这一名单在网上公布,供网友使用,并将这一名单叫做“Jerry‘sGuidetotheWorldWideWeb(通往万维网的杨致远指南)”

   没有料到这一行动大受欢迎,发生了轰动效果。于是,1995年他们便放弃了写毕业论文,而专门从事创建网络门户的工作,并把主要站点的名单起了新名字“Yet Another HierarchicalOfficiousOracle(另一层次式的正式指南)”,它的缩写词Yahoo便成为这一网络门户的名字。

  

  

一些失败的创业案例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第四篇

年终策划:2012年那些失败的创业项目

共分享89次

Chaos 发布于

2012-12-24 16:08:51

回眸2012,越来越多的能人志士走向了创业的道路。现在这个时代,创业是一个热词,实现梦想、创造产品、融资、上市、暴富等诱惑让很多人都走上了创业这条道路。但是创业之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这条路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功。

能记住的只不过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创业项目都在沉寂中期待突破。正如鲁迅说得那样,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灭亡。据 17Startup 统计,截止12月23日24点,共收录6491家公司,已关停的网站数量达到643个,接近十分之一。在这些创业公司中,既有曾风光一时的公司,也有自诞生以来就无人问津的项目,既有当下热门的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云计算,也有已经烂大街的却看不到出路的类型。

其实,吸取失败创业公司的原因要比听成功的经验更受用,那些活生生的案例更让人警醒。也许你在创业的过程中,已经发生这样的事情或者有出现这种状态的苗头。也许有些公司失败的原因我们已经听了很多次,但是它们还是接二连三的发生了。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盘点2012年的X个失败创业案例。希望大家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对2013年新确立一个新的目标有所帮助。

失败原因:盲目扩张,缺乏管理

典型案例:团宝网

团宝网于2010年3月上线,团购业务率先开通368座城市,高峰期,总员工达2300人,每天提供超过2万个团购选择,拥有超过1800万会员,月独立IP数亿,日独立IP过千万,在百度风云榜和Alexa用户访问量排名上位列榜首。曾经是国内最具规模的团购网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2010年度盈利的团购网站。我们还记得在北京的写字楼里,到处是团宝网的宣传广告,三位代言人频频出现在各种地方。在当时没有人怀疑团宝网会出现大问题。在当时百团大战如火如荼,各家团购网站都纷纷聘请代言人,大肆做广告,以进一步扩张知名度。 然而,在2012年春节前夕,却传出了团宝网 CEO 任春雷跑路的消息。团宝网全国30家分站绝大多数均遭裁撤,400多位员工离职但尚未在公司承诺期限(1月20日)内拿到工资和补偿;数千商家尾款被恶意拖欠;400 服务电话已无人接听;北京总部已是变卖殆尽,人去楼空;任春雷及其妻何晓玲手机关机,不知踪迹。

不过任春雷还是回来了,他强调自己并没有跑路,而是去想办法了。春节期间,他和多位投资人见面,均以失败告终,据薛蛮子透露,由于任春雷巨亏,其大股东已经不信任他了。还好他算是一个负责的创业者,尽管公司已经十分困难,还是想办法找投资,还清欠款。并积极寻求团宝网转型。

失败分析:

动辄上亿美元的融资让整个团购行业陷入到迷失当中,在巨额数字面前已经忘记了如何合理利用它们。也许当时团购的火热和投资人的狂热遮掩了这一行业即将出现的危机。创业公司的投资来得太快,让它们忘记了公司需要核算成本。“他们把一个智力游戏简化成了体力劳动,创业过程从超常规模的融资、招聘、 广告毫无过渡地走向再融资失败、裁员、倒闭。在集聚了人类杰出智慧的互联网上,他们表现得像一群腰裏兽皮的史前狩猎者。”当前钱烧完之后,整个行业突然进入冬天,投资方拒绝继续投入。资金链的断裂让公司陷入危机。其中一个投资人表示,他看不出3个月后死与现在死的区别,而现在死还能省下一笔钱。

团宝网的盲目扩张导致自身的失败。”有分析认为,包括团宝在内,团购网站几乎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在.com时代,互联网创业有三段论:规模做到第一,就可以最快上市,上市之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这三段论并不适合现在的互联网,更不适合团购。团购行业的净利率很低,竞争激烈时,甚至是赔本赚吆喝,自身的造血能力很低。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那么死亡的概率很大。团宝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虽然这个错误整个团购都犯了,但是由于团宝没有找到第三轮融资,因此,这样的错误对团宝就是致命一击。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团宝在管理上的混乱、不规范尤为突出。在向外人吆喝的过程中,团宝网并没有练好内功,是“自己淘汰了自己”。当创业公司员工超过2000时,管理层缺乏管理经验。在快速扩张的时期,每个管理人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人员招聘,带新人上。由于精力的大量消耗,许多人在业务上,以及内部管理上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在人员大扩张的时候,正是需要加强管理的时候,而各业务部门的总监经常在外地四外奔波,任春雷四处寻求融资。这让整个公司的中层管理经常处于“真空”的状态。同时,中层、高层人员的离职也让管理团队不稳定,新招来的员工也对团宝没有认同感,忠诚度不高,加之团队成员非常年轻,缺乏一种责任感。

在公司发展上,团宝也在寻求团购差异化。但从结果来看,这些创新收效甚微,有些甚至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11年9月28日,团宝网推出效仿 Swoopo 竞拍模式的“财迷老道”网站,但是这一活动不仅不赚钱,甚至连用户的眼球都没有赚着。针对流量下滑,任春雷曾经做过一次变革,将团购项目3天结束,改为长期在线,永不结束。这让团购项目太多,每个项目能够在首页上展示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并且,那些好的项目却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这让用户的体验大幅下降,营业额也大幅下滑。

现状:

据任春雷透露,新团宝已于12月5日凌晨0:00上线,此前的域名 groupon.cn 已经自动跳转到新域名tuanbao.com。新团宝网将转型为开放的团购服务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项目发布、展示、购买、营销多种服务,支持商家和消费者自主发布团购信息和项目,任介绍,“新团宝继承了消费者和商家的交易形式,做成了开放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自由出入,以消除行业弊端。”而在企业、代运营者获得收益后,团宝网获得10%的服务费,这也是团宝网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于团宝提出的“淘宝式”团购平台模式,业内人士反应不一,其中不乏不同的声音,更有人质疑新团宝是否会昙花一现。“这种模式没新意, 做的有点像反向团购,和阿里巴巴所提出的电商未来走向C2B类似。„„目前只能说是空中楼阁。市场环境还没达到,另外平台不够强大,供应链、物流、支付、信息流、服务管控、售后都没建成完善的体系。„„为什么要选择团宝网,而不是聚划算呢?”

参考文献:团宝网折戟启示录:失效的互联网“三段论”

失败原因:在同质化的大潮中淹没

典型案例:闪聚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去年8月,互联网著名人士刘兴亮宣称以“拿起一块名叫闪聚的板砖,狠狠地敲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高调宣布其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闪聚”,同年11月,iOS公测版上线,其为一款 LBS 移动交友应用,通过共同感兴趣的约会帮助近距离陌生人结识相聚,主打陌生人交友。刘兴亮此前曾表示创业资金来源于一位老友,足够维持一年的运营开支,后被传融资约500万元人民币。

然而在一年过后,据内部人士透露,“闪聚”早在数月前关闭,其在苹果 App Store 中国商店也已经下架,尚存于 Android 商店的 App 也被爆有闪退、无法注册等多处严重 BUG。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5月底,闪聚发布iPhone 1.2版本后,便再无消息出处,不久后团队宣告解散,创业历程不足1年。闪聚官网 (shanju.com) 已经无法打开,联系电话显示为空号,官方微博最新一条消息停留在今年5月21日。

失败分析:

作为知名的互联网人士,刘兴亮不乏广泛的人脉;作为公司高管,他不乏管理经验;作为互联网评论员,他不乏对业界的认识和发展趋势。但是尽管有这么多的优势来创业,却依旧避免不了创业失败。而闪聚的失败原因却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原因:同质化。

2011年,LBS 移动交友的确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项目,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众多产品。这些产品不乏大公司的大制作,也不乏创业公司开发的小产品。但是它们面临着两个巨大的隐患,腾讯和同质化。微信的崛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了同类的产品,独霸天下。如果不能在腾讯的淫威下寻找差异化,那么只能可耻的选择失败。其中,只有陌陌以“约炮神器”为特色活了下来,也活的那么艰难,何况闪聚乎?刘兴亮在日前发布文章感叹到:移动互联网并非草根创业的乐土,似乎为自己失败的“闪聚”来辩解。他分析了三点原因。

一是起点不同了,传统互联网是一个跑马圈地的时代,是一个类似美国西部淘金的时代。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已没有了十多年前传统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是大公司的天下。

二是巨头抄你后路怎么办。“春天,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们辛辛苦苦耕种;秋天,巨头们轻轻松松地收获。巨头们奔走相告秋收的喜悦时,在春天耕种的那些创业者们,却在秋天品尝苦涩的果实。这就是很多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真实写照。”

三是创业成本奇高。招聘相关的工作人员薪水奇高,而自己培养也需要花费巨资。

刘兴亮的三点分析都击中了闪聚失败的要害。但是他可能没有看见的是,即便如此,也有创业公司类似闪聚的产品活了下来,比如陌陌。不管是大公司凶猛也罢,还是创业成本太高也罢,不管是在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要想生存下来,需要有“创新”的因素,一味的追求风潮,没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只能是在同质化的大潮中被淹没。即便是在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时代,也是因为他们敢于天下先才获得了成功。

现状:不知所踪。

失败原因:创业项目战略性失误

典型案例一:星辰急便

星辰急便,是原宅急送总裁陈平于2009年创立的一家加盟制快递公司,2010年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注资;2011年与鑫飞鸿快递公司合并,商号为“星晨急便·鑫飞鸿”,是一个“云快递”平台,该公司主要为企业及电子商务客户提供国内小件包裹速递服务。1994年他与哥哥陈东升创办于北京,是中国最早的民营快递公司之一,当时敢冲敢打的陈平担任主帅,曾一度把它做到业界老大,曾经领跑中国市场。2007年,他在宅急送掀起的一场激进变革却让兄弟反目,他负气出走,而后陈平创办快递公司星辰急便,切入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市场,并得到了电商教父马云7000万的战略投资

星辰急便当时的业务有一个洋气的名字,叫云快递。简单说,云快递就是加盟模式与直营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与多级加盟模式的“四通一达(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速递、汇通快运、韵达快运)”不同,星晨急便只有一级加盟,即收派网点直接加盟星辰急便,而所有的

血淋淋的教训:只有创业失败才能告诉你的故事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第五篇

血淋淋的教训:只有创业失败才能告诉你的

故事

来源:知乎 发布时间:2014-6-11

亿邦动力网整理:

其实早就该写了,不过一是自己不能特别公开的讨论公司清盘的事实,二是写了会得罪一些人,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没写下来,可能很多兄弟还是要走弯路,燃烧自己,照亮大家吧。

很多兄弟走出来创业,无论成败,都是个好事,败了你会成长,成了皆大欢喜。

开头一句话是:创业不是赌博,而是盖房子,一步登天的人不存在,任何人都是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走的,天才只是比你早几年开始起步积累而已。没有捷径,从一开始这条路就注定了是沙漠之旅,别指望轻松愉快。

一,天使投资

很多兄弟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没钱。

所以这里就谈谈天使投资的问题。

枪几条,兄弟几个,方向也有,但是没有钱。然后 80%的人就到

处找投资,或者等投资。

蠢货,为什么要让别人为你的前途买单?

投资,无论谁投,都是要回报的,投资人跟银行家一样,晴天借伞,雨天收伞,从来都是如此,不要指望任何投资人能雪中送炭,投资人的钱不是大风吹来的,他们照样要为出资者负责。

投资人如果表示”保持联系“,那么就别等了,短期内没戏,或者投资人要观察你,真的想投你的,都会在一周内签字划账。

如果你拿不到投资,那就自己勒紧裤腰带开干,对于游戏从业者来说,没投资,你自己看准了机会,别耽误时间,赶紧开干,干到游戏上架了,假设方向没错,稍微有些曝光,一定会有人投。

干等,等不来任何投资,更会让投资人怀疑你的动机。

实例:我本人 2012 年 11 月出来创业,找过 80+ 投资人,无一问津,2013 年 5 月游戏上架 appstore,付费榜单第 3,一周后拉到投资。

另一个问题是,拿谁的钱?

市面上有几种投资人(或机构)

一,正规机构

例如 IDG,创新工场等

这一类机构属于最靠谱的一类,文件上手续齐备,后援构架多,法务财务你不需操心,信誉相当好,兄弟企业众多。

硬要说缺点,则是你弱不会救,你强帮你飞。

但是总结来说,对于普通创业者,非 XX 系,非上市公司高管,拿此类最为靠谱。估值不会亏待你,钱不会拖欠你,给的支持也不会少。

二,知名投资人

例如王峰,雷军等

知名投资人分真伪,大家要辨清,如果跟某个知名投资人有接触,对方有意向,千万要跟业内朋友调查清楚,有些知名投资人其实还不

如山西煤老板。

以蓝港王峰为例,其投资项目少,但是绝对死不了,从游戏谷到艺动娱乐,都是陷入窘境之后王峰大力牵线而后大红大紫。

雷军的例子不举了,绝对不会看着你死,实在活不下去了也会叫兄弟公司收购或注册。

获此类投资人青睐实乃三生有幸,但是接受之前多调查,有时是大坑。

三,中小机构

不一一举例了,此类特点一般都是,一问无案例,再问要分期,三问没期限。

千万慎重,宁可不拿也别拿此类,否则等待你的只有另起炉灶一条路了。

四,土豪

不管是煤老板,地产商,还是事业机构旗下投资公司都属这一类。

特点是估值高给钱多,但是完全不懂 IT,更别说手游。

如果关系靠谱,则可以考虑,但是如果有靠谱的其他投资,还是别选这一类。

五,战略投资

如果腾讯愿意投你请你一定跪舔

同理可证完美巨人搜狐等,因为他们不光投资还会代理你的产品如果合适还会收购。畅游各种案例(第七大道)等不说大家也知道。

机会比较少,一般遇不到。

同样,如果你光被代理产品却拒绝了投资的话。。。还不如代理给别家啊!

二,预算花钱

绝对不要自己投广告!

6我的成功与失败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第六篇

互联网创业者常见十大病态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创业团队尤其是互联网创业团队很容易犯一些形而上的错误,有时候甚至是病态的,很多创业团队在病态中违背常识而崩溃。

1、不知道用户是谁,在哪里

这是一个产品的起点,但很多创业团队只是粗糙地、理所当然地认为用户群是什么,而没有去做一些调研和模型分析,最后做出来的东西成了孤芳自赏的玩物。

2、抛弃自己的大脑。

创业者很多时候会产生孤独和无助,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去拿来一些牛人或成名企业老板的只言片语当作战略,这事实上是逃避困难,就算成功者的言论是箴言,也要有一些限定条件。

3、盲目地强要执行力。

执行力三个字涵义是比较丰富的,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执行力标准差异巨大,在没有去认真负责地分析执行力参数时,盲目去强迫团队进行法西斯式的执行,最后结果会是被抱怨和鄙视包围。

4、暴饮暴食

当一个人郁闷或压力大的时候,容易暴饮暴食来发泄和解脱,很多创业公司也有这种行为,当核心业务遇到大的困难时,就去想了一堆别的产品,妄图获得上帝的保佑,而最后就是黑瞎子掰玉米。

5、吹牛成瘾

一些创业公司刚开张没几天,就通过媒体高调吹嘘自己的订单多么猛,结果按照广告价格合算一下,比他拿的投资还多,牛在天上飞,不是什么好事情。

6、把风投当傻子

部分公司喜欢暗中捣鼓账本,把不属于自己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这些人这种公司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

7、看了几份不入流的数据,就以为自己是专家

数据也会骗人,数据是人导出来的,是人设计的模型,不能没有数据,但也不能只看数据,而忽视过程。

8、急于求成

快公司、轻公司其实很少,我们所看到的几个著名快公司像凡客、37signal,他们的founder资历和背景都很了不得,他们不是普通的创业者,模仿他们的成本极高。

9、只看热点

热点不光我们关注,大公司有更牛的人才,他们早就盯上了。

10、我认识XXX

认识XXX,不等于我们就和他们一样牛逼了,所谓的人脉只有当我们发展到一定水准才用的上,不要被这些虚幻的东西蒙住自己的双眼。

互联网创业者的故事:我的成功与失败

问: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话题是,网络创业经历中的成功与失败,嘉宾觉得自己最成功的经历是什么,最失败的经历又是什么呢?

最失败的经历是放弃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当时懂懂介绍我去广州的粤教天地上班,我却自己跑了出来。我想如果我现在还在公司里的话,我能在竞价的第一线,拿着公司的资金去学习如何去做竞价。我一个朋友说竞价高手都是通过钱烧出来的,一个人如果在竞价上投入几十万的广告费,然后不断的去总结思考,一定能成为竞价高手。

问:博客里讲到,做到月赚1万美金,不是靠一个站,当时文剑做了多少个站。在站没实现赢利时,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持你做下去。关于外链,你是怎么解决。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答:我是07年大学毕业,当时做站也没有一点经历,也没有赚钱。我觉得我大学毕业后,在经济上应该独立起来,不再需要家里人的来。但我还需要生存下去,所以我不得不去找朋友和同学去借钱。如果你问我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持着我,那就是不再借别人的人就能生活下去。更为重要的是我要向家人证明我已经完全有能力去自己养活我自己,我记得我以前给我妈妈承诺我会给他10万。互联网创业者常见十大病态及互联网创业者的故事:我的成功与失败互联网创业者常见十大病态及互联网创业者的故事:我的成功与失败。她觉得我不可能赚那么多钱,我不能让她失望。

对于外链的建设上,我当时主要是使用友情链接,在站长论坛是购买了大量的高PR的域名,然后在友情链接QQ群里发链接需要的消息。对对方的网站不限PR,只需要百度快照一周内的网站就可以交换。所以很多人都愿意跟我做友情链接。在友情链接上,不求质量,但我求数量。我当时每一个网站都有几百的友情链接,通过数量来达到质的突破。

问:嘉宾对站群怎么看呢?我是指垃圾站群,而不是精品站群。精品站群,SE应该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不会认为是作弊行为因为按照目前百度的技术,似乎很难制止垃圾站群技术,只能依靠人工一个倒下,后面十个站群又起来了。

答:我觉得垃圾站的发展空间是越来越小,搜索引擎的职责就是把优势的网站展示给用户。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做垃圾站群,还不如好好的去研究,根据用户的需要去做一些有价值的网站。

我做了一年多的垃圾站,到现在一个也没有了。留给我的只是赚了一点,垃圾站只是一个短期的项目,仅仅是为了解决我们目前的生存需要去做。我们更需要的是去做一些长期持久的项目,这样做一点是一点,长期的积累上几年,以后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做垃圾站是赚钱,但需要我们天天都在辛苦的工作更新网站,不断的上新的垃圾站。太累,不值得在垃圾站上花太多的时间。总有一些搜索引擎会把垃圾站都清空掉。

问:你选择项目一般要注意哪些?互联网变化快,在这过程中你是如何让你的项目避开各种风险浪潮存活下来的?你有没有一直坚持不变的项目,还是把哪个项目做赚钱后如果走下坡了就放弃再换新项目?

答:做任何时间都是有风险,我很多项目都没有能避开风险而长期生存下来。当然这基本也有因为互联网这个特殊的行业,很多项目的生存期都只有三个月左右。

我现在选择了一个长期可以坚持不变的项目去做。就是打造自己的团队,打造自己的人际圈子。在任何时候人都是最贵的,有了自己的团队和人际圈子。就算那一天我落魄了,但人际圈子还在,很快就能再发展起来,一个好汉三个帮也就是说明这个道理。现在的个人站长对风险的抵抗力越来越弱。就像一滴水一样随时都可能会蒸发掉,但我一样可以像这滴水一样的把自己融合到大海之中,才能长期的存在。互联网创业者常见十大病态及互联网创业者的故事:我的成功与失败文章互联网创业者常见十大病态及互联网创业者的故事:我的成功与失败出自/article/wk-6997620016461.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避开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团队,让自己融合到团队之中。

问:现在网络上都存在这么一种,新#from 互联网创业者常见十大病态及互联网创业者的故事:我的成功与失败来自学优网/ end#手找不到地方学,高手又不愿意分享,例如淘宝客,大多数站长都是不赚钱的,于是出现了各种培训,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的呢?

答:存在就是合理,培训的存在也是因为大家有这个需要。新人想在网络上快速的发展,最找是找一个人去带一下。想让高手去带你,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付出,让对方认可你。新人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不要急着去做项目,而需要先去融入这个新行业的人际圈子之中。少索取,多付出。

问:今天嘉宾分享了自己网络创业的一些经历,成功和失败的,对站长很有启示作用。现在仍然有不少新人站长奋战在网络第一线,他们也经历着各自的成功和失败,如果要你给草根站长们一些意见,你会说什么呢?网络创业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答:任何一个草根站长都要学会跟别人合作,都需要找一个团队加入。在大海里最任何翻的是小船而不是大船,越大的船越能经得起大风浪的打击。现在网络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草根站长一定要加快自己的脚步,积累自己的资源和资金。才不会被下一次互联网的洗牌清洗掉。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网络创业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要求稳,而不是求快。不在于一时能赚多少钱,而在于长期下来能赚多少钱。据我所了解很多站长的收入都是相当的不稳定,或许这个月能赚几万,但很多时候是没有任何收入,还得支付域名和空间的费用。所以我建议草根站长每一个人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找一个很稳定的收入项目,或是开一些淘宝店,或是长期给一家企业做顾问,或是经常接一些小单。

每个人互联网创业的道路上都有不同的精彩,每个人也都在遭遇着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沮丧,创业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即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和

不足,在失败的地方再次起航,继续追逐成功。希望以上讨论的关于互联网创业故事的一些思路能对你有所启示。

互联网创业者的五种归宿

万事万物必有其最终的归宿,创业者也不例外,IT茶馆上的创业者有很多,列出五种最常见的归宿,总有一种适合你。

1、撞南墙型

典型代表:原初刻 CEO 现凡客 副总裁 许晓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创业梦,都想自己当老板,梦想着率领精兵强将在行业里冲锋陷阵,于是你毅然辞去稳定而舒服的工作,向一个未知领域迈进,开始认识行业内人士,招聘创始合伙人,组建团队,把多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大把大把花钱。互联网创业嘛,就得先烧钱拉用户,别跟我谈商业模式,有了用户自然就能盈利。就在你大把大把花钱,到各大公司高薪挖人,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回头发现,产品上线骂声一片,BUG一堆,公司内部都是大公司能人,谁也不服谁,够心斗角,争权夺利,人员流动严重。再看银行账户,积攒了多年的血汗钱已经所剩无几,拿着目前的烂产品和拼凑出来的黄金团队根本拿不到投资。内忧外患之下,资金链断裂,只好关闭公司。你这场创业梦终于醒来。拍拍身上的灰尘,你又回到原来熟悉的行业,老老实实的当起职业经理人。

2、小富即安型

典型代表:大部分成都创业者

创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更多的钱,生活质量能够比打工的时候大幅度提高。拿着仅有的几万块钱,毅然选择了互联网广告这类2B的创业方向,最开始公司就你一个人,做职业串串,每天起早贪黑跑客户,谈下客户之后在网上找下家接盘赚差价,这样慢慢的积累,客户越来越多,开始招人,一定是先招销售,因为能够给公司带来利润,慢慢的开始增加策划、技术、运营等各个岗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某一个领域已经成为佼佼者。你开始当翘脚老板,上午在茶楼喝茶打麻将,下午到公司转一圈,看看今天又赚了多少钱。某风投机构找上门来,说: 你现在一年只能赚300万,我给你2015万,让你一年可以赚3000万,公司上市赚更多的钱 。互联网创业者常见十大病态及互联网创业者的故事:我的成功与失败工作计划。你回答, 对不起,我干嘛要赚那么多的钱,公司上市,多累啊,现在的状态挺好 。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3、养猪型

典型代表:早期的创新工场,卖出产品:友盟,点心,魔图精灵 待字闺中产品:豌豆荚

出身名门,背景殷实,在某大公司任职高管。看到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准确的判断出行业发展的趋势。找到你的好基友,某风投机构合伙人,跟他说: 哥们,现在移动互联网这么火,我在XX公司多年,深知他目前对移动互联的反映很慢,等老板苏醒过来的时候,只用通过大规模的并购来实现他的移动互联网布局,你投点钱给我,我做一个方向,保证是

XX公司需要的,我在这家公司呆了5年,太了解他了。 某合伙人擦了擦嘴边的口水,一拍大腿,这事干了。于是高举高打,支起一面大旗,不断的用各种媒体报道曝光用户数据等资料。某一天某大佬终于苏醒过来,跟手下的投资部说了三个字 赶紧买 。投资部现任总监赶紧跑到曾经的领导--你的面前,二话不说,买了。

4、永动机型

典型代表:携程,如家,汉庭创始人季琦

创业或许已经融入到你的每一个血管,第一次看到某个机会,拉上几个好友一起苦逼创业,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到纳斯达克敲钟,那一刻,无数的掌声光环围绕着你,上市过后,你默默的离开,二次创业,又是重新组建团队,拓展市场,因为有第一次的光环,媒体,投资人的关注都过来。这次走得更快,不到三年,你再次站在了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上。这一次,当所有人都认为你可以退休享受生活。结果,你背起行囊,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5、奋斗终身型

典型代表:苹果创始人乔布斯

改变世界是你的终身使命,你永远享受着创业路上的各种艰辛与欢乐,享受着当产品问世,人们惊讶的合不拢嘴的情形,你享受其中,自得其乐。什么财富、声望都抛在脑后,只想不断的给人们惊喜。这个时候年龄对你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七八十岁依然保持着创新的活力。

10年互联网十大失败案例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第七篇

10年互联网十大失败案例

文章出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3-15

CNET网站的十年回顾系列,以网站编辑的观点,列举过去10年中IT业的10大。这里是其中的“十大互联网失败”。

一、Webvan (1999-2001)

网络零售业,销售各类杂货。创办18个月后上市,IPO筹资3.75亿美元,从旧金山湾区扩展到8个城市,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组织。该公司最高市值为12亿美元(或者说,每股30美元),并声称要扩展到26个城市。但是,杂货业的边际利润太薄,而且,公司也没能吸引到足够多的用户。2001年7月公司关门,2000名员工失业。

二、Pets.com (2000)

网络零售业,专营宠物用品。

得到亚马逊公司投资的这个网站2000年2月上市,筹资8250万美元,9个月后倒闭。 该公司的一种玩偶曾大获成功,公司还曾经花数百万美元在“超级碗”比赛中做广告。但是,客户通常需要等待好几天才能收到货物,而且,送货费用也没能降低,因此,公司无法吸引足够的客户。

三、Kozmo.com (1998-2001)

网络零售业,经营百货(从电影到零食无所不包),保证一小时内送货到门??免收送货费。 免收送货费是它的卖点,后来也成了它的软肋。扩展到7个城市之后,它终于发现,送一张DVD或者一包口香糖上门的送货费相当昂贵。之后,它开始收费:至少10美元。这一招没能挽救它的命运,2001年3月公司关门,1100名员工失业。

它没能上市,虽然已有上市的计划。但是,公司总共筹集了2.8亿美元,并且和星巴克签下了一份1.5亿美元的促销合同。

四、Flooz.com (1998-2001)

曾出演《修女也疯狂》的黑人女星伍皮?戈德堡Whoopi Goldberg投资的这家网站,打算取代信用卡的地位,经营网络货币。在这里购买一定数量的网络货币,你就可以用它在加盟的零售店购物了。这像是商家的礼品卡(gift card),但是,礼品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也不是由第三方发行的??人们为什么要舍弃信用卡,而使用网络货币呢?

这个糟糕的创意没能阻止它筹资3500万美元。2001年8月,它与竞争对手Beenz.com一起关门大吉。

五、eToys.com (1997-2001)

1999年5月上市,融资1.66亿美元,在短暂的16个月中,股价从1999年10月的84美元下跌到2001年2月的9美分。2001年3月倒闭。

它的故事与Pets.com差不多。在广告、营销和技术上投入很多,但收入却无法与之相配。

六、Boo.com (1998-2000)

这家英国公司证明,互联网泡沫并不仅限于美洲。

这家网上商店专营服装,但从一开始就不太对劲。它的网页充斥着Java脚本和Flash,在那个拨号上网的时代,网页打开的速度非常缓慢。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营销,结果不得不面对复杂的语言、定价和税务问题。而且,它还宣布承担客户退货的邮费。更严重的是,它的销售收入从未达到过预期。

它烧掉了1.6亿美元,2000年5月倒闭。

七、MVP.com (1999-2000)

与Flooz.com一样,这家网站也证明,名人的支持长期来说没什么价值。

在橄榄球明星John Elway、迈克尔?乔丹、冰球明星Wayne Gretzky 以及6500万美元的支持下,MVP从事网上体育用品销售。1999年创办的MVP网站,几个月后就与CBS签署了为期四年、总值8500万美元的“广告时间换MVP股权”的协议。一年后,由于MVP未能如约支付每年1000万美元,CBS废除了协议,MVP不久就倒闭了,域名现由CBS旗下的SportsLine.com 掌握。

八、Go.com (1998-2001)

迪士尼公司1998年将自己的在线业务与Infoseek整合,建立了这个门户网站,原定的竞争对手是Yahoo。不过,这家网站有自己的特殊政策,比如,不涉及少儿不宜的内容。2001年1月,迪士尼关闭了这个网站,帐面损失为7.9亿美元。

九、Kibu.com (1999-2000)

少女们的在线社区。其他网络泡沫的失败者不同,它没烧完筹到的2200万美元就关门了。2000年10月,虽然网站在吸引目标人群上大有起色,但公司经理们承认,这家网站生不逢时,所以决定关闭。它的关闭给互联网泡沫敲响了警钟。

十、GovWorks.com (1999-2000)

1999年创办的该网站,旨在帮助市民与市政当局打交道,再清楚一些,就是帮助政府建立网上缴税、交纳罚款等系统。创办人有两位,一个是销售员,另一个是技术员,两人是儿时的玩伴。起初,两人都很高兴,不仅各自身家百万,而且经常与政客们打交道。可惜好景不长,先是另一名合伙人出走,后来技术被盗,公司的软件也从未达到过预计的要求。最终,两位儿时好友反目成仇,公司也被竞争对手接管。

题外话:

《Startup.com》(网络风云,台湾翻译成“天才网路梦”)这部纪录片,讲的就是GovWorks.com 的创业伙伴们的故事。2001金马奖影展官方推荐说,该片是“活在网路时代的人不能不看

的影片”。

曾在片中突然造访两位主角的竞争对手公司ezGov.com的创始人之一Bryan R. Mundy,2001年1月在一场火灾中不幸身亡,令人怅惘。

创业公司失败启示录:一千万也买不到的创业教训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第八篇

创业公司失败启示录:一千万也买不到的创业教训

微媒体9月23日报道 文/彭盼盼 本·霍洛维茨说,创业维艰,只有三天是顺境,剩下的几乎全部举步维艰。在这个属于创业最好也最坏的时代,总有那么多创业者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对于创业者而言,镁光灯下的成功故事固然耀眼,他人失败的经验教训却更有意义。在别人的失败经验里汲取教训与养分,向死而生。

一、今夜酒店:盲目照搬必遇水土不服

2011年,今夜酒店特价学习美国红极一时的Hotel Tonight,采用每个城市只做几家精选酒店的模式,上线初期曾崭露头角,短时间内拿到百万用户。2014年初,却迎来被京东收购的结局。 启示:商业模式的选择是创业初期必须想透彻的一件事情。国外的发展套路固然可供借鉴,本土化企业更重要的还是接地气儿,必须适合国内的消费习惯与实际国情。

二、考拉班车:资金是创业公司的血

2015年9月14日,上线仅6个月的考拉班车由滴滴巴士接管运营。据小微了解,考拉班车仅在今年4月获得天使投资,之后就没有资本注入。考拉班车CEO张敏表示,资本市场是考拉班车停止运营的唯一影响因素。

启示:资金是创业公司的血液,资金流断了,创业公司也就失败了。但融资难,难于上青天。当融资遇到困难时,与其安慰自己是资本寒冬所致,不如反思自己的产品为何对资本市场没有吸引力?

三、脸萌:现象级产品更应注重商业模式的探索

2014年6月,一款叫做脸萌的APP一下子就火了:用户3个月突破5000万,海外用户超过1000万。那时似乎不在QQ、微信、微博等社交APP或网站换一张脸萌头像,就

显得跟不上潮流。可惜好景不长,一夜爆红之后迎来的却是销声匿迹,现在已经没多少人再用这款APP了。

启示:虽然移动互联网推崇先做用户、流量,再研究商业模式。但现象级产品的功能相对单一,且低频低黏度。如果不能在早期火热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将用户转化为盈利,就只能做一颗熠熠生辉的流星了。

四、一亩田:光鲜数字只是一时的虚假繁荣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成立于2011年的一亩田,曾是国内领先的农产品诚信交易平台。一亩田的业务模式其实很清晰,即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缩短农产品从地里到餐桌的距离。但却一直深陷数据造假门,今年5月更被爆出大幅裁员1500人,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启示:“6小时前刘老板采购了999.999吨毛桃”、“9小时前老板采购了1073741.8235吨的洋葱”,荒唐的数据曾带给一亩田一时繁荣。但盛极一时之后的戛然而止,才是最可怕最无边际的黑暗。

五、饭统网:时代潮流来袭,必须跟上来

2003年12月,饭统网成为中国第一家免费提供餐厅预订服务、餐饮优惠折扣的在线餐饮综合服务企业。移动互联网兴起后,饭统网却没有深入研发手机APP;2011年百团大战时,也没将团购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2014年4月,饭统网倒闭。

启示:移动互联网带来巨大挑战,饭统网应对迟缓,跟不上潮流,在竞争中失去先机。实际上,包括天涯、猫扑等曾经的热门网站,在移动社交大潮来临时,都没能及时推出产品,最终被潮流抛在背后。

虽然不少前浪死在了沙滩上,但也有很多创业公司经过惊涛骇浪后存活并茁壮成长。走在创业路上的创业者们,希望前人的这些失败启示,能助你们披荆斩棘,更坚定无畏地向前冲!

创业故事震撼人心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第九篇

一个网赚菜鸟的百万之路

——久久分享他的创业故事

作者:蒋晖,网名:久久

(互联网创业--网上赚钱)

公司:南京利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新街口国贸大厦13楼.

我的真人视频

与前几本网赚分享电子书的下载地址:

有关久久本人介绍以及其他网赚资料问题请咨询

QQ:651996570

索要:

序言:

2010年我每个月都写一本电子书,是对于我的项目、我的思想的一些总结。前七册电子书介绍:点击下载

1.《互联网创业月赚1万教程》:阐述了我对行业及行业人物的总结。

2.《久久互联网被动财富学》:被动收入是网络创业最神奇的特征。

3.《2010最强大网络赚钱项目》:SEO相关的项目是最好的网络赚钱项目。4.《我发现了网络赚钱的秘密》:学员成功案例的首次分享。5.《要网络赚钱就要做网络商人》:网络赚钱需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商人思维。

6.《网络赚钱流量不再为王》:定向流量是网络赚钱的方向。

:讲述了网络赚钱的最基础知识——网站、流量、产品。

现在是8月份,本月电子书:《久久分享他的创业故事》

从8个月前开始,我开始把我在网上赚钱的方法教给别人。

8个月以来,我们让很多人看到了意外与奇迹,很多人,包括我们的学员,同行,合作伙伴,当然,也有不少质疑我的人,都在谈论我。很多人说希望更多的了解我,所以对于我第8本电子书的主题,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情况、想法吧!在有了这个主题后,我跟我身边的人交流过,问了他们最想了解我的一些问题。所以,我把这些问题都给记录了下来。也有一些,是我自己想分享的一些个人经验。也许这本电子书,很多是跟网络赚钱的技术是无关的,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介绍。但我也认为,我在我的经历中总结的这些想法和一些失败的教训,希望对大家的成长——尤其是一些年轻朋友有帮助。

本书目录:

大学前总结的最影响我的观念

上大学前做的最后的准备

我的大学的故事

创业的动机

从摆摊到第一次创业失败

得到300万的投资做大项目

300万的失败买来的经验

我发誓一定要取得巨大的成功

网上创业重新开始

被骗4000元总结出来的网络经验

两个影响我的SEO赚钱案例

学了SEO技术不一定能赚到钱

从研究SEO技术到研究SEO赚钱

瞄准10000个人脉!

认识西祠胡同创始人陈辉民

为什么接受陈辉民投资

利为汇公司的未来

三个影响我最多的偶像

后记45689910111212141414151617181921

大学前总结的最影响我的观念

最影响我的观念,是我在大学前形成的,这个观念的来源,主要是我源于我的转学经历。

我从小因为家庭的一些原因,都在不断转学,我算了一下,我从小转学(转班)过12次。基本上每一次转学,我都是从差的学校往好的学校转,从最初的乡下小学,转到县里小学,再转到城郊小学,再转到城郊初中,城里初中,重点高中,大学。

至今为止,在任何班级我几乎没有当过前5名,就算前10名也很少,所以我觉得自己的智商不太好。一般的情况下我总是在一个班级中的10-15名之间,几乎没有变过。在高二前,我也一直认为:我能考进前10名就是我的潜力的上限了。我的水平就是这样。也从来没有觉得这个观念错过。

但是在我高二时,我发现了一件事情,凭我当时在泰州中学高二的成绩,虽然仍然班里10多位,但是我发现那些初中跟我学习比我好的同学很多都不如我了,而小学的那些同学,有我学习好的也就一两个。所以我在想:他们很多都是我曾经敬佩的对象,学习的榜样,为何当时我没有机会胜过他们?直到高中我到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后,就超过了他们?

于是,我悟出了两件事情:

1、环境决定了人的成长。

当我一次又一次的往更好的环境中发展,刚进去时,我一般都是20几名,但是很快,我便变成了第10名。即便在后来的重点高中,进班时我是倒数第二位,

但花了两年的努力,我仍然可以做到10名左右——超过了很多曾经觉得永远无法超越的对手。

2、人的潜力会超越自己的想象。

当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我的目标都是成为前10,基本上一直都做到了,但是每次我就此觉得到头了,从来不去想自己能够再有突破,直到换了更好的环境,我发现我就能超越曾经——结论就是那不是智商的原因,而是我在为自己设限!当悟出这两个道理的时候是高三已经结束,当时我给自己定了两条原则:

1、要始终挤进最优秀的人的圈子,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很快你就能变得更优秀;

2、相信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可超越自己超越身边的人。

这两条原则深深影响了我后来的路,后面你可以看到这两点如何一步一步影响我的!

上大学前做的最后的准备

当我悟清那两个原则后,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离高考不到一年。所以最后考上的大学是不让我满意的。我当然非常相信我有条件可以做最卓越的人!所以从此以后,我一分钟不能懈怠,而要把前面掉的路赶上。

在高三一毕业,我立马就给自己定了这几个一定要学成的目标:

1、学会五笔打字:

因为我觉得以后用电脑应该会比较多,所以学会打五笔后,应该会省下未来很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hulianwangchuangye/36539.html

《互联网创业惨败的故事 超详细的创业经历:我困境重重的互联网创业生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