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贷款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网络贷款可靠吗?三名大学生网上贷款被骗数万元

|

【www.dagaqi.com--各类贷款】

网络贷款可靠吗?三名大学生网上贷款被骗数万元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第一篇

  很多朋友手机上收到过贷款公司的信息,并在某一个时候心动。可是,网络贷款可靠吗?这种无抵押贷款是真的吗?下面的几个案例可能会让你失望,并同时庆幸:“幸好,我没有相信。”  

  原标题:“创业贷款”连环诈骗 毕业生万元“手续费”被骗

  1月24日8时许,租住在省城包河区水阳江路某小区的小磊(化名)报警称,去年刚大学毕业的他近日通过短信,联系上庐阳区一家贷款公司,打算贷款做创业启动基金,却落入诈骗圈套。当得知被骗时,一万元“手续费”却打了水漂。

  去年底,大学生小磊想创业开一家小店,但苦于没有启动基金。 1月中旬,他的手机上突然出现了一条贷款公司的信息。信息里的陈姓主任称,可以帮助小磊取得创业贷款。小磊告诉记者,21日,他和陈姓主任的通话很顺利,初步决定从这家位于庐阳区的“公司”贷款。

  小磊称,23日,陈姓主任联系上他,称公司已经核实过信息,可以为他提供贷款,但需先交纳500元的利息。小磊给对方汇去了500元钱。陈主任再次通知小磊,交纳两个月的利息1000元钱以及贷款20%的风险保证金。小磊拿出6000元钱,给对方汇了过去。汇款后,小磊得知该公司开不出6500元的支票,他要求退钱。陈姓主任说,退款可以,但要交600元退款手续费,还要给公司的“财务经理”送1000元手续费。小磊按照对方要求打了钱。陈姓主任还收取了2000元的转账费,小磊又把钱打过去了。

  昨日8时许,小磊发现对方电话已停机,小磊才知道被骗,来到望湖派出所报案。(实习生李会、记者吴洋)

  原标题:大学生网络贷款“创业金”被骗自主创业须防诈骗

  新华网南宁11月7日电(记者李斌)广西某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小强(化名)想在网上贷一笔创业金自主创业,这种网络贷款可靠吗?他贷款未得,反被骗各种保证金等6万多元。11月5日,南宁警方针对这起破获的案件,提醒自主创业者须防范“网络贷款”诈骗。

  小强看到目前就业压力大,就想到在网上贷款,毕业后自主创业。小强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一家无抵押贷款公司,与对方联系后,对方要求要先交一系列保证金。于是,小强在5月25日至27日先后汇了800元、10000元、30000元、20000元的利息、还款能力金、押金、保证金等,共计60800元人民币。小强家庭极其困难,被骗的钱均为东补西凑筹到的。交了一系列保证金后,小强并未收到贷款,顿感被骗立即到警方报案。

  此类案件嫌疑人得手后一般都会断绝与受害人的所有联系,侦办难度很大。经查,嫌疑人作案使用的银行卡、手机、QQ等均已停用。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十大队侦查员全面查询嫌疑人作案用网络工具的所有活动轨迹,通过对大量信息进行比对、排查,同时多次请求外地警方协查,逐步还原嫌疑人真实身份。经过近半年追踪[

  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十大队副大队长邓克定提醒,广大创业者不要轻易相信“网络贷款”一类的公司,特别是在“放贷”之前以各种理由、名目要求缴纳保证金、承诺金等费用的,基本上都可以认定是诈骗。

  原标题:应城男子网络贷款中计 欲借款20万被骗17500元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王应明 郝四艳)无抵押、免担保,当天申请,当天放款……。应城男子刘某收到一条可以办理小额贷款的短信后跟对方联系,非但没贷到一分钱,反而被对方以预交利息、手续费、保证金的方式共骗走人民币17500元,4月8日下午,上当后该男子来到该市警方的经侦大队报警。

  当日上午,刘某遇到天降“馅饼”的事,因自己做生意缺资金,他收到一条平安为你办理小额贷款诚信保密不押,联系手机13797131022,利率6.8%,当日放款随借随还的短信,正在为资金发愁的刘某不禁眼前一亮,想通过网络贷款应急,他通过电话联系,在互联网上看到了其介绍的公司,该公司网站主页上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综合性金融投资公司,可办“个人、企业、个体户无抵押贷款”。 网 “页上还发有公司的营业执照、荣誉牌匾” 等照片,因为这些背景,我当时相信了。”刘某称。

  随后,刘某根据该网站提供的业务办理QQ号,与对方联系上,通过网聊,该公司答应一年给自己贷款20万元,月利率6.8%。按对方要求,我复印好了身份证、户口簿以及该公司网上制定的借款合同,通过传真发给了该公司。刘某先后三次向对方提供的个人账户(工商银行6228481751202366214)汇去了总计人民币17500元预交利息、手续费、保证金。当对方第四次提出再汇2000元保证金时。刘某起了疑心,此后,骗子的电话再也无法拨通。

  警方就此提醒,此类案件大多涉及跨地区间的犯罪,往往比一般案件更难追查。此类犯罪的主要特点为通过“无抵押贷款”等名义发布。受害人一般都是急需资金,又不满足银行贷款资质的个人和个体私营企业主。一般情况下骗子只留有手机号、QQ号等信息,而不会留下座机号及地址;骗子以先预付转账支付保证金、手续费、利息等借口骗钱,借款人一旦汇款,对方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此类案件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市民应该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案例:大学生创业要高估风险 小心受骗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第二篇

  说起创业,人们联想到的更多是成功和鲜花。于是在工作难找的背景下,许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高涨。近日,《中国青年报》公布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9%的被调查大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向。但是,大学生没啥社会经验又急于创业,很容易成为一些加盟连锁骗局的猎物。 

  加盟网店 几个电话骗走2万多元 

  小艳今年就要大学毕业了,但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大学生快速致富的项目,经过反复斟酌,她选择了在网上开一家服装加盟店。与这家加盟店联系后,对方并没有考察她的开店能力,马上以建档案和保证个人信息的名义要她汇1万元的创业经费。小艳想都没想就把钱汇过去了。次日,该加盟店又以考验诚信为由要求小艳再汇1万元,创业心切的小艳马上又照办了。第三天,加盟店又给她打电话称,创业基金越多越好,如果她凑不够,公司可以贷给她5万元,但要先交半年8%的利息。于是小艳备齐了贷款材料后,又汇了4000元的利息过去。 

  骗子总是欲壑难填的,就在小艳把第三笔钱汇过去后的半小时内,加盟店又要求她在半小时内再汇贷款总额的2%的保证金,以确保她在经营过程中有应急能力。直到这时,小艳才恍然大悟:自己陷入了一个网络骗局。还没有拿到任何加盟许可或合同,也没有拿到任何货物的小艳一再要求退款,但加盟店却百般推脱。看来,这钱是要不回来了。 

  赚外快 6000元买回假游戏点卡 

  大学生小马同样也是在首次创业时就遭网络欺诈。原本想通过销售游戏点卡赚点外快的他白白搭进去6000多元。 

  近日,武汉一家网络公司打出“游戏点卡2.8折”的招牌。“这个价格太诱人了。”小马说,他拨打电话后,对方要求先付300元定金。小马汇款后,对方很快寄来了近万元面值的点卡。小马没进行相关验证,就付清余款3060元,充值时才发现卡被锁定了,无法使用。该公司说,要交纳2800元注册费在公司注册一个账号,小马依言照做,游戏点卡还是无法充值。小马只得再次与公司联系,对方称还得交3000元市场保证金。感觉不对劲的小马向网监部门投诉才得知,该网站并没有注册备案,属于非法域名。上当了! 

  点评:大学生创业要高估风险 

  还没走出社会就想着“天上掉馅饼”。一些所谓加盟连锁企业深谙大学生创业心理,已为他们准备好“连环套”:品牌在国外已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成功运营史,实际已死无对证。生产基地在某发达省市,可是路途遥远不便去看。加盟利润很高,这只有天知道。经营好了还给你返奖金和装修费,前提是经营好,这基本没希望。还举许多成功范例,带你去看其他加盟店,实际就是托。更重要的是,投资成本仅两三万元,还有优厚的换货条件,风险很小…… 

  这么多“好处”怎能不让创业心切的大学生心动?但是,就像阿里巴巴资深观察家裘唐明所说,真正的品牌公司,在授权前肯定会做周密的考察工作,只有真正有经营能力,也有经济实力的人,才会获得他们的品牌授权。也就是说,凡是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易被仿制,经营模式易被参考,而总部又是成立不久的新企业,那么,对其所推出的加盟项目就要慎重考虑了。 

  再说了,大学生在创业路上更应该高估风险,因为资金对他们而言,本就是稀缺资源,一旦被骗,很难东山再起。

  

无抵押贷款骗局有三计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第三篇

    “无抵押、无担保,无需贷前费用,最快2天放贷……”信贷紧缩、银行贷款门槛高筑,在银行收紧信贷背景下,民间借贷以短期、快速、灵活、小额等特点迅速上位。然而,一系列的无抵押贷款骗局也从中滋生——

  无抵押贷款骗局丛生

  一些人急需资金,但图省事、怕麻烦,错误地认为银行信贷手续繁杂,想从非正规渠道快捷筹资。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民警孙达告诉记者,犯罪嫌疑人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抓住某些人对资金的需求欲望,肆无忌惮地实施以发放贷款为名的诈骗活动。犯罪嫌疑人往往选择缺乏电脑知识、对网上银行的操作流程不熟悉以及对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的小额投资者、个体商户,急需周转资金的市民,负债在身走投无路人员和其他急需资金的人员作为作案对象。

  犯罪嫌疑人通过媒体广告、手机短信、网络、直接打电话等方式,以“提供无抵押贷款”为诱饵,骗取受害人交纳的风险保证金或以一定比例的利息存入其提供的银行账号内,或谎称其在银行有熟人可查询到受害人账户内存款数额,同时谎称要通过网上银行将贷款存入受害人银行卡内,继而诱使受害人按其要求办理银行卡并开通网上银行业务,从而达到转账的目的。

  孙达近期在工作中发现,沈阳的街头巷尾、楼道、广告栏等地方到处张贴着“无抵押、无担保贷款”的小广告,还留有联系方式,广告颇具吸引力。

  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记者与民警一起,品尝这道“免费”的午餐到底是苦是甜。并结合案例,为你破解骗子的诡计。

  无抵押贷款骗局第一计:金蝉脱壳

  骗子利用各种媒体发布“无息、低息”、“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广告引诱市民,并要求贷款者向指定账户汇入小额利息,然后再以还要交纳风险金、保证金等费用为名诈骗,直至被害人发觉上当受骗为止。

  案例:在沈阳做生意的王先生收到一个可提供公款私贷,无抵押、无担保贷款的短信,急需用钱的王先生便打电话去咨询,对方自称是某银行业务员,还有办公地点,王先生信以为真打了10000元的预付款,结果汇款后对方消失不见。事后,王先生到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报了案。

  据王先生讲,他是做小生意的,经常会遇到资金缺口,前段时间,他手机上收到一个短信,自称可提供公款私贷,无抵押、无担保贷款。王先生说,他信以为真,并立刻打电话给对方咨询贷款相关事宜。对方自称是某银行业务员,以非常热心的“服务”态度,对贷款款项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声称这项贷款不需要抵押和担保,最高可贷400万元,只需将贷款额一年10%的利息打到指定账户,带好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验明身份后,就可将贷款当面交给王先生。“他们还要我替他们严格保密,不得随便向他人透露,以免外人告发,丢了工作还要坐牢。”急需资金周转的王先生没有细想,立刻按要求到银行存款10000元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内作为预付利息,没想到等了两个星期,对方一分钱也没有借贷给他,最后干脆连电话都关机了。

  无抵押贷款骗局第二计:抛砖引玉

  骗子开始不谈手续费的事,让被害人的心理放松戒备。然后谎称贷款已经办下来了。送款人已到附近的某个地点,但要求被害人缴纳少量的所谓的“诚意金”,一旦被害人上当,对方电话就会关机。

  案例:高先生最近遇到了经济上的难题,急需20万元资金周转,可是借遍了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一无所获。有一天,他是无意中看到电线杆上的一则小广告——想要贷款吗?无抵押,低利息,当日放款。

  回到家,高先生急忙打开电脑,加小广告上的QQ号为好友。与对方在线交流起来。在沟通一番后,高先生点开了其中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网页,网页上显示该公司提供“无抵押,免担保”贷款,不仅贷款门槛低,而且放款速度快,只要先支付2%的利息,就可以立刻贷到款。高先生提出要贷款20万元,对方爽快答应,但让他先支付1200元利息。

  虽然高先生有些犹豫,但对方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诱惑人了,考虑再三,高先生还是通过网上银行把钱打过去了,并在QQ上通知对方。不一会儿,高先生接到“业务员”的电话,称马上会有业务员把钱送过去。高先生心想对方的效率还真高。

  没想到十分钟后,“业务员”又打来电话称已经把钱送到了高先生家楼下,但为了证明他有还款能力,还需他再打一部分钱。高先生对此产生了怀疑,提出取消贷款,退还手续费,对方听到后马上挂断了电话,QQ也不回任何信息。这时高先生才意识到被骗了。

  无抵押贷款骗局第三计:瞒天过海

  骗子要求受害人开通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并在新开的银行账户内存入一定金额用作验资。之后,作案人员以验资、汇入贷款金额等为名索取贷款者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迅速在异地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将受害人账户内的现金划走。

  案例:“我还真没想过,他不知道密码,也能把我银行卡里的钱取走,真是一时糊涂,吃了大亏了。”谈起自己被骗的经过,赵先生是非常的郁闷。原来,赵先生老家在吉林,最近一段时间,他打算买辆汽车做生意[

  在赵先生看来,反正银行卡密码还掌握在自己手里,对方也不能怎样。于是,他按照对方的要求办了银行卡,开通了网银,并在卡里存了8000元钱。然而,5分钟后,当赵先生查看卡内余额时,发现卡上只剩下了5角钱。随后,通过银行工作人员查询才得知,卡上的钱被人以网银方式转走。

  记者调查:真实的无抵押贷款也有可能是高利

  无抵押贷款广告随处可见

  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个地点,发现了很多类似的贷款小广告。市区商业街一个小区内,记者看到该小区很多居民楼的墙体上贴着关于贷款的小广告,这些小广告有的是用油漆刷上的,有的是广告纸直接张贴的,小广告上标注的贷款条件十分宽松,都有“无抵押”、“快速”等字眼,同时还有联系方式,一般都为手机号码。

  “有时候刚把这些小广告清理,几天后又会被贴上。”提起这些贷款小广告,市区商业街一家店铺经营者张女士非常气恼,她说,经常会有一些这类广告贴到了自己店铺的墙体上,非常不美观。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贷款小广告一般都是贴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居民住宅区、商业区的墙上,广告比较简单,字体也大小不一。环卫工人赵先生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贷款小广告比较常见,除了张贴在建筑物的墙体上,有的还会塞在停放在路边的车辆上,在繁华路口的电线杆上,甚至是地面上、公交站牌附近等地方也频频出现。

  无抵押贷款利息高得离谱

  “不用抵押就可以贷到款,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肯定是骗人的。”对于这些无抵押贷款小广告,部分市民在接受采访时都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这些街头的小广告所说的无抵押贷款是不是真的呢?记者拨通了一个无抵押贷款小广告上的手机号码,接电话的男子自称是一家贷款公司的客户经理。“如果要贷款,需要向我们出示身份证、营业执照或是房产证,这些证件不需要抵押只需要复印就行,一般两天钱就可以到账。”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借款10万元使用一年时,该男子表示,只要上述证件通过审核就可以。

  同时该男子介绍,贷款的月息为2分3,相当于27.6%的贷款年利率。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借款10万元的话,1年期需要支付27600元利息,这比普通商业银行6%的贷款年利率要多支付21600元的利息。交谈中,对方称自己所在的贷款公司非常正规,与多家银行存在合作关系。

  随后,记者又电话咨询了其他几家贷款公司,均表示在提供各种证件后就可以进行贷款。但是贷款利率一般在30%左右,远远高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贷款要走正规途径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乳山天骄村镇银行,该银行一位杜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也办理无抵押贷款,但是办理的数量比较少,审查手续十分严格。而且对于贷款人的要求比较苛刻,一般那些收入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是有一定数额资产的客户才符合标准,同时在贷款时还需要多位信用记录良好的市民进行连带担保。

  市金融办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提醒,个人或者企业有贷款需求,还应通过正规的融资渠道,向合法贷款机构申请。除了向各家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外,经过正规审批、拥有营业执照的小额贷款公司也可以提供贷款业务。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即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乳山卓世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玉谊表示,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发放贷款的,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市民要办理贷款业务应到银行等国家正规金融机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钱财损失。(记者 李旭曜)

  

在校大学生被骗加入传销组织的案例分析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第四篇

在校大学生被骗加入传销组织的案例分析

近几年,一度沉寂的传销向学校渗透发展。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是欠缺社会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被非法传销组织宣传和煽动,这就绐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以下为我在工作中的遇到的学生参与传销工作案例。

一、案例介绍

张某某,男,21岁,为计算机控制技术06级的学生。张某某性格外向,和同学关系处理的不错。由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大爆发,给身为2009届应届毕业生的张某某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由于张某某家在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在校3年学习期间有2年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因此该生急于寻找理想的工作,在2009年4月份即将毕业前被其高中同学以介绍高薪工作为名拉入传销组织,骗至三门峡一传销窝点洗脑,在被传销组织灌输一夜暴富的思想后,开始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二、解决方案

我作为毕业班的辅导员,在学生请假离校找工作前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联系体制,通过定期的电话联系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工作动态。而在与张某某的联系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反常现象,其手机经常无法接通,好不容易联系上后询问该生当前的工作状况,该生支支吾吾,不能说明其工作地点和工作单位。随后我便与其家长联系,了解该生的情况发现该生已经长时间不与家长联系,而且在春节过后返校前谎

称要偿还贷款,跟家长索要了8800元。但是该生并未向我提出还款申请,且之前的种种反常迹象让我觉得不对劲。经过与张某某同班同学的联系,以及与该生家长的沟通,通过电话、QQ等方式最终确定该生被其高中同学骗至三门峡参与传销组织。随后我陪同该生家长到三门峡市报案,与公安机关一起几经辗转找到张某某所在的传销窝点将其解救出来,并带回学校。返校后,经过我与该生的多次沟通和耐心开导,张某某清楚的认识到传销的危害,以及自己所范的错误,并作出深刻的检讨,从而端正了心态,在毕业前顺利找到工作,并与2011年考上家乡所在地的公务员。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案例分析

通过与张某某的深入谈话,该生也知道传销是骗人的,但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身为2009届毕业生的张某某深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急于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以实现所谓的人生抱负,并偿还在校期间申请的助学贷款。该生之所以被骗,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在起作用:首先,该生接触社会面较狭窄,涉世未深,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他人,缺乏社会经验、识别陷阱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传销组织的欺骗性、隐秘性和危害性认识不够,这次受骗就是因为经不起同学的蛊惑而上当受骗;其次,由于该生家庭比较困难,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快速致富,尽快使家庭脱贫。这种急功近利心理导致他对传销鼓吹的一夜暴富的神话具有浓厚的兴趣,把传销当成了实现理想的阶梯,难以抵御所谓的高薪引诱和一些不切实际的“糖衣炮弹”

的诱惑。非法传销分子正是利用张某某的这种心理,借助一些新的营销理论来粉饰自己,如些新思维著作《财富第五波》、《告别贫穷》等,用花言巧语攻破心理防线,使其甘愿落入传销组织的圈套中无法自拔。

(二)案例启示

由此案例可以看出,传销组织对于学校大学生的渗透和蛊惑是不遗余力的,经常会利用同学、同乡这种更隐蔽的手段去欺骗大学生。他们除了采用常见的推销产品、一夜暴富等欺骗手段之外,还打着职业介绍、招聘兼职、网络营销等幌子,通过发传单、找中介或在招聘求职类网站发布信息,向在校大学生发送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不择手段地进行诱惑欺骗,获取求职心切又缺少经验的大学生的信任。

因此,为了教育学生防范传销组织的渗透,清醒认识传销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危害性,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责任教育。有效预防大学生参与传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根本。学校应从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专职思政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合课程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深层次思想道德教育;而辅导员则要本着关心、爱护的原则,从大学生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着手,及时发现大学生思想品德滑坡的迹象,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同时,学校还应重视责任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明白自身肩负的责任,改变盲目追求安逸生活,好逸恶劳的享乐主义。

二是加强法制教育。法律是道德的最底线,从一些大学生参与传销的事例可以看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最基

本的法律知识,不懂得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不懂得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学校应通过多重途径来启迪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自律能力,让学生有能力自觉抵制非法传销,筑起坚固的精神防线,揭穿传销分子编造的各种谎言,抵制非法经济利益的诱惑;利用各种生动的形式开展教育工作,结合典型案例制作教育片或宣传手册,让大学生认清传销的本质,建立正确的财富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迎接社会的挑战

三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教育。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防止传销向校园和大学生渗透。对于学校校园内的讲座、会议、报告以及广告等要严格监察,禁止任何非法组织或个人在校园内进行宣传、诱骗活动。加强对贫困学生从事勤工助学的指导,尽最大可能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的作用,辅导员、班主任要定期组织班级会议,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所作所为要有所了解,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同时完善学生请假制度,仔细分析学生请假缘由,并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查明真伪,不放过任何虚假理由。发挥班级、社团在教育和联系学生方面的天然优势,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把远离传销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四、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在当前就业竞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学校需要加强就业指导与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并发挥作用。首先,开展毕业生实习和离校教育。大学生进入实习和就业阶段时,

学校要及时开展实习和离校前思想教育,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精神,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求学生选择正规实习单位,认真实践锻炼,努力练就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号召大学生认清形势,勇敢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艰苦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肩负起建设祖国,建设国防的重大历史责任。其次,开展毕业生理性求职教育。教育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理性地对待职业需求,要把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国家就业形势结合起来,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与当地政府部门对人才的统筹安排结合起来。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勉励学生勇于面对就业压力,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就业逆境,不气馁,不浮躁更不能自暴自弃,看不起自己,降低人格进入类似传销的黑色非法行业。最后,开展毕业生预防职业陷阱教育。教育毕业生求职时,尽量通过人才市场、大型招聘会等正规渠道。接到应聘通知时,要通过网络、114电话查询台核实用工单位信息和真实性,并与家人和老师交换意见后才做决定。在应聘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多借双慧眼看、多费些口舌问、多长个脑袋想,多设一根弦提防。一旦碰到用人单位工资待遇奇高,对人员使用解答又支吾不清时,就要引起高度警惕,不要被“高待遇,高回报”的谎言骗入陷阱。

四、个人体会

通过这个案例,我深深的感受到传销对高校大学生的危害,也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参与传销,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阻碍其顺利成才,而且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困难,是稳定校园的

校园诈骗案例及防范措施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第五篇

校园诈骗案例整合及防范

鉴于最近这两年校园诈骗案频发,各类不法分子趁新生不熟悉情况进行诈骗,各类骗术又层出不穷,特此对校园诈骗真实案例进行整理汇总,并总结防范措施,以帮助同学们能够了解诈骗过程,谨防受骗上当。

同学们应始终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不能贪图小利。对于个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重要个人信息应做好保密措施,建议同学们手机中对于亲友联系方式不要直接保存为亲属关系(如爸爸、妈妈等),因为这些都将成为不法分子所诈骗的对象。对于个人贵重财物也要妥善保管,出门不要携带过多现金。

另外请各位同学务必将辅导员及兼班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告知家长,并提醒家长任何提到小孩情况的电话都要先向辅导员或兼班核实,以免上当受骗!最好也将宿舍同学姓名、联系方式告知家长,以防联系不上你时能够及时找到你,确认情况,防止上当受骗。

现将诈骗案例及防范措施整理汇编如下:

一、 新生入学诈骗案例及温馨提示

1、【常见骗术】骗子利用新生入学缴费时排长队,谎称老师或老乡,帮新生代办缴费骗取学费。

【温馨提示】缴费时不要想走“捷径”,重金千万不能交给陌生人。

2、【常见骗术】骗子给新生发送此类手机短信:“你好,通信公司现在将对您的手机进

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三个小时。”然后,利用提前获取的

学生家庭电话号码,假称新生同学、朋友或老师,声称新生突然发

病或者遭遇车祸,向家长骗钱。

【温馨提示】新生报到后要及时保存辅导员手机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并将其告诉

家人。若接到此类电话,要让父母第一时间联络辅导员以确认情况是

否属实。

3、【常见骗术】骗子声称自己银行卡被盗,请求借卡转账,再以“我帮你操作”等理由骗

得密码,最后用另一张卡调包。

【温馨提示】街头遇到的此类求助者,往往是骗子,不可交出自己的银行卡,更不可泄露密码。

4、【常见骗术】骗子拉扯同学老乡关系,推销伪劣手机、化妆品等

【温馨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购物要到正规场所。

5、【常见骗术】骗子利用大学新生网络交友意愿强烈实施网络诈骗。

【温馨提示】大学新生涉世未深,虚拟世界结交的朋友不要轻易带到现实生活中。

6、【常见骗术】骗子以找家教为名行骗,有的学生被骗走手机等财物,有的被拉到酒

楼吃饭,骗子提前开溜留下学生买单。甚至学生还可能遭到暴力侵害。

【温馨提示】不轻易出借手机,不轻易接受吃请。特别是女生应聘家教等课余工作,不要独自上门。

新生还应注意项目诈骗,例如骗子持假工作证,推销半价旅游或以提成为诱饵,让受骗者骗来更多受骗者,骗子收取报名费后即玩失踪。学校提醒:切莫轻信主动上门的陌生人,不轻信证件,有问题要咨询老师。

二、日常校园诈骗案例及温馨提示

(一)、利用手机信息诈骗

【常见骗术】

1、有一女生手提包被偷,里面有手机、银行卡、钱包等。20分钟后,她打通了妈妈的电话,告诉自己被偷的事。妈妈惊呼:“啊,我刚才收到你的短信,问咱家银行卡的密码,我立马就回了!”她们赶到银行时,被告知里面所有的钱都已被提走。小偷通过用偷来的手机发送短信给"亲爱的妈妈"而获取了密码,然后在短短20分钟内把钱取走了。

2、某同学接到这样一条信息:“钱还没打吧?那张银行卡磁条坏了,就打这个账号吧!############# 刘强”,该同学以为是房东提示她交房租,就按信息账号汇出人民币1万多元。

【温馨提示】

不要在手机通讯录中暴露自己与联系人的关系,忌用“家电”、 “爸妈”等称呼。一律用名字,字越少越安全。

防范技巧:

1、求证手机信息,汇款前与对方联系或约定,以免被他人设下骗局。

2、遇到莫名其妙的信息随时删除。

3、针对层出不穷的手机短信诈骗,为方便家长在紧急情况下核实信息真伪,建议同学给父母备用关系密切同学的手机号、辅导员手机号、以及所居住宿舍楼的值班电话。

求助服务:电信(10000)、移动(10086)、联通(10010)、报警(110)。

(二)、推销名义行骗

【常见骗术】

1、2010年9月学校迎新晚会期间,一外校女子带着一批文具潜入宿舍,以“优惠”价钱批发一批文具,让同学转手赚钱,并出示工作证说长期合作。1个小时劝说后,同学交了3000元购买“一千多件”文具,女子立刻离开。同学打开包装才发现文具数量跟包

装说的完全不同。此时,女子已不见影踪。犯罪分子手法高明,在生产包装上做手脚,而且产品为假货。

2、 2011年9月21日下午在华农15栋女生宿舍,一名外来女子以招兼职名义闯入宿舍,短暂交流后便开始推销廉价文具(注意:文具上有迷药),最后骗走700多元。之后外来女子由校外同伙接走。同样的案例在中大南方学院,一个小师妹被骗3000多元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3、2011年八月在某大学还发生过这样一种诈骗案例:一名社会人员,却自称学校老师,挨个寝室向大学新生们征订一种英语报刊,从而进行收费。谎称报纸晚些会送到,其实一去无踪。

【温馨提示】

纵观以上骗术都是利用新生对大学环境不熟悉,以及缺少社会经验的弱点来进行下手,冒充专业人员在宿舍或食堂附近向新生推销低价的文具、书本、报刊等,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甚至以假乱真。针对此种诈骗行为,学生应首先牢记天生不会掉馅饼,推销产品的价格还是要根据市场价格而定,其次不可轻易让推销人员进入宿舍,如进入宿舍应保证宿舍大门打开,手机畅通,如遇紧急情况,要赶紧求救呼叫。

(三)、假冒学校名义行骗

【常见骗术】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新生信息,然后以学校的名义给新生家里邮寄“补充内容通知书”,谎称学校收钱,要求家长将钱款汇到指定银行账户;此外,嫌疑人可能还以学校老师的名义或者同学上课期间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其孩子在学校生病或遇到车祸急需手术费等,然后向学生家长提供银行账号要求汇款或转账。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温馨提示】

新生报到后,要及时保存辅导员手机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同时也要将宿舍同学电话告诉父母和家人,如接到这样的电话,让父母第一时间联络自己及辅导员老师以确认情况是否属实后再做决定,如自己手机关机也可通过宿舍同学手机联系上,确认情况是否属实。

(四)、以邮寄包裹为名行骗

【常见骗术】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通常会有常一条内容为“邮政局紧急通知,你有一份包裹已到达,因地址不详无法投递,请速联系0756-2766463珠海邮局。”的短信发到手机上,如果照着上面的电话打回去,她会让你报出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然后告诉你说你的包裹里有毒品等非法物品,包裹已经移交公安局,请协助公安局进行调查。冒充警察的人会告诉你的身份资料可能已经被犯罪团伙利用,让你去银行柜台机安装一个安全保护系统,通过一系列操作后你银行卡内的钱将全部转入诈骗分子账户内。

【温馨提示】

遇到此种情形,应首先确定是否有人给你邮寄包裹,其次对于短信上给出的电话号码进行查询,如进行114电话查询等,像邮局,公安局,检察院等单位都是有固定电话的,不可向不认识的人报出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以防不法分子进行诈骗。

(五)、利用人的情感(同情心、同老乡关系等)来行骗

【真实案例】

1、以手机没电又着急打电话为由借用手机,骗得手机后逃离:某高校经管学院01级学生戚某,在行政楼遇到两位(一男一女)自称是山东某大学学生,到广州考察园林设计,身上的钱已用完,想用戚某的银行帐号转帐,戚没同意。随后他们以手机无电又要急于去机场接人,提出以他们自己的手机抵押换借戚的手机。戚答应了,将自己的手机换给了他们。戚某回到宿舍后,发现他们抵押给他的手机也是玩具。

2、以高校学生身份诈骗学生钱财。某高校女学生于北京路逛街遇到一名自称是北京某大学的学生,跟老师一起来广州参加学术交流会,但不慎丢失手机及钱包,并出示学生证以取女生信任,要女生帮忙拿钱买飞机票赶回北京,并声称回北京后立马归还飞机票钱,该女生回校后立马取款给该男子,男子留下联系方式后离开。几天后,女生打电话给男子,但被告知该号码为空号,经查证,该男子并非北京某大学学生,女生遂报警。

3、拉关系套近乎,骗取信任,寻机盗窃:曾经有一同学在火车上遇到一个自称"老乡"也认识某某的人,非常热情,将你的家庭情况及在校情况一一打听明白,然后此人很快下车,随即又乘车来到学校,自称是这位同学的好朋友某某,寝室同学根本想不到此人乃冒牌,当然热情接待留吃留住,第二天这个骗子瞅准寝室无人,将全宿舍现金及贵重物品洗劫一空。

4、贾某接到一陌生电话,并问对方是谁,对方说:“你就连我都忘记了呀?你仔细想想。”贾某听声音感觉像是其一兄弟张某,就回了句“你是张某吗?”对方马上回答“是呀,你终于想起来了。”随便寒暄了半天,然后切入正题,说自己最近点背,手头有点紧,要借点钱周转一下,贾某认为多年的兄弟没多想就答应帮他,并向其提供的银行卡汇款3000元,结果被骗。

5、冒用他人身份或盗用他人QQ号在其QQ好友及QQ群里诈骗。多以让代买游戏卡、代买手机充值卡、网银代付款及借钱等方式诈骗

岳某在宿舍上互联网聊天时,收到同学薛某发来的QQ消息,称其在网吧上网并在网上看到一款漂亮的鞋子想买,但其没有网银,需要岳某帮其代付一下,回来立马把钱还给岳某,岳某没有多想就在其提供的页面按照对方提示进行操作,结果被骗。

【温馨提示】

利用同情心行骗:编造悲惨故事骗取同情,记住路遇“困境中的人”,可帮助他拨打110向警方求助或报告保卫处,此招一出,真假立判。另外不要轻易将刚认识的老乡,同学带回寝室留宿,以防宿舍被盗。在遇到冒充他人身份的情况下,你可以换种方式联系对方,确定此事是否真实

(六)、打工、传销诈骗

【常见骗术】

有时会接到陌生短信说是你初高中同学,好久不联系,让你猜猜他是谁,如果你说是不是哪个同学,他就说你猜对了,然后以初高中同学的身份骗取信任后,请求加盟,然后骗取钱财;所谓兼职公司借介绍兼职或招聘之名诈骗:主要是利用同学找兼职心切,以待遇丰厚为诱饵;持假工作证,以收取代理费,押金或提成为诱饵,进行诈骗或制造传销陷阱。

【温馨提示】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外出做家教和勤工俭学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不轻易相信主动找上门来的陌生人和工作证;对社会上招聘兼职广告要客观冷静地进行分析和调查,特别是对待遇优厚,诱惑力极强的广告要谨慎思考,防止招聘陷阱;遇到问题后要及时与辅导员,家长取得联系。

(七)、网上购物诈骗

【常见骗术】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例如:某同学在网上发现一条出售手机的信息,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在银行向指定帐户汇款1000元,后对方以未收到汇款为由,让该同学连续两次汇款,然后,对方提出要汇款总额到5000元以后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该同学再次汇款,最后,对方又以担负保险金、运费等名义要求该同学多次汇款,最终该同学与对方失去了联系,这才发现被骗。

2、非正规付款方式

案例一:2009年11月7日某同学在网上订机票,并按网页提供的电话联系对方,对方要求其到银行取款机将390元汇出。事后,对方又打电话给这位同学,要求同学在取款机上按其指定方式进行操作,再汇出4000元。该同学警觉后,终止打款,钱物未受损失。

案例二:2009年9月某同学在网上购买了一部手机,因对手机不满意,11月7日在淘宝网上联系退货、退款事宜,对方要求同学与客服联系,该同学在网上查找了客服电话,与对方取得联系,并按对方要求和指令在建设银行取款机上操作,其中一个环节要求输入卡上最后四位数,6448,事后又操作了一遍,输入数字2222,结果造成被骗金额近9千元。

2、假链接、假网页——骗子为事主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3、拒绝安全支付法——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我自己的账户最近出现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支付宝,因为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等。

4、收取订金骗钱法——骗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然后才发货。然后就会利用事主急于拿到货物的迫切心理以种种看似合理的理由,诱使事主追加订金。

5、约见汇款——网上购买二手车、火车票等诈骗的常见手法,骗子一方面约见事主在某地见面验车或给票,又要求事主的朋友一接到事主电话就马上汇款,骗子利用“来电任意显软件”冒充事主给其朋友打电话让其汇款。

6、以次充好——用假冒、劣质、低廉的山寨产品冒充名牌商品。

【温馨提示】

一般而言,网上商品会比商店里便宜一两折,但是如果某件物品一出价便是五折甚至更便宜,尤其是像电脑、数码相机这样的大件物品,千万不要轻信。这时候应该多看几个卖家,比较一下就会得出它的合理价位,从而避免因一时冲动而上当受骗。建议:

大学生诈骗案例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第六篇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大学生诈骗案例

案例

一、案例

H,男,来自鹤壁市某村,家里条件较差,为人老实忠厚,喜欢乐于助人,学习成绩较好,在入学第一次奖助学金评定是入选。在2010年11月中下旬的一天,他接到家人的电话,说让有位自称是河南省管发放奖助学金的人,让他向某行进行汇款800元,还留有地址和电话。该生得到消息后便拨打了该电话,便与对方交谈,在交谈中对方便让学生进行了汇款。之后,学生感觉不对便查询了该电话,发现是外地的电话,在打过去后便无人接听。当我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便与派出所的民警进行了联系。

二、解决方案

针对本案例的发生原因,我提出了一下解决方案:

1、事情发生后,我立即找来了这位同学了解了详细情况,并及时与龙子湖派出所取得联系,时刻关注案件的进展情况。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2、对这位同学进行了安全教育,在谈话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位同学的家里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本人没有一点社会成长的经验,思想及其单纯,这也是事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属于大学生上当受骗,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实际上有它的必然性,为什么大学生群体容易上当受骗,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在高校社会化的进程中,不法分子将诈骗的黑手频频伸进校

园里,这是大学被骗的主要原因,诈骗分子惯用的伎俩是假冒身份,直接骗钱。此外,他们常常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以交友为名,骗钱骗色;以招聘为名,设置骗局;等等。

2、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这是骗局发生重要原因。调查表明:有人只要以一副老乡的面孔出现,就能向陌生的大学生“借”来现金;有人只要以一个请家教的借口,就能在校园里将一名女大学生骗走。这些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有的思想单纯,防范意识不强;有的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有的交友不慎,警惕性不高。

3、此外,高校在对学生的个体防范教育上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工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安全教育只是在开班会的时候强调一下,缺乏生动案例的现身说法,多数高校都很难开展防范技能的专门教育,同时学生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只有事情发生了,才意识到严重性。

四、经验与启示

新时期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忽视自卫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是他们成为不法分子侵害对象和灾害事故伤害对象的根本原因。安全防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护神,大学生只要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就可以防止案件的发生,避免灾害的出现,就能够为自己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作为学生工作人员,要

不断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模式,便笼统说教为具体案例讲解,以学生身边的鲜活实例为例使学生对身边时的安全隐患和诈骗行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在学校层面生可以开着一门安全防范课程,让学生更加重视安全教育。

之后,我对于整个班集体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为他们敲响警钟,并用QQ、飞信、电话等方式加强与班委、寝室长沟通,了解学生平时的一点一滴,并安排他们为安全防范第一管理员。

大学生办贷款小心四种诈骗陷阱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第七篇

大学生办贷款小心四种诈骗陷阱

去办贷款,自己不用还钱还有“好处费”。一些大学生本来以为遇到了“好事”,最后却惹麻烦上身。省公安厅内保总队昨发布预警,今年以来,我省已发生多起利用大学生贷款实施诈骗的案件。诈骗陷阱主要有4种。

陷阱一:以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帮贷款

今年2月24日,某高校学生高某报警称,社会人员夏某等人在江宁大学城文鼎广场让其以自己的名义在“分期乐”“名校贷”“优分期”“99分期”“人人分期”“拍来贷”等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帮助其累计贷款3万余元,事后给了他2000元好处费,并承诺所有贷款均由夏某等人来还。但对方一直未还款,目前上述贷款平台多次以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催其还款,夏某等人已经联系不上,不知去向。

陷阱二:冒用大学生身份贷款

去年4月,南京某高校学生吴某通过一个姓王的男子办理了大学生贷款,事后发现,该男子未经本人同意,继续以其名义在网站多次办理贷款累计达35000元。被发现后,该男子声称无需吴同学偿还,自己会按期还贷,但随后销声匿迹。

陷阱三:网上设虚假贷款公司

去年12月3日,杨同学在百度上搜索“大学生创业贷款”,检索到一家无需抵押的公司。杨同学加了对方QQ后,对方传真过来一张贷款合同书,要求杨同学缴纳3000元保险金。杨通过支付宝转账后,对方又以信誉不足要求再转8000元。后对方又要求再转9000元,杨同学产生怀疑,电话咨询上海银行本部,发现该公司为冒牌贷款公司。

陷阱四:以“黑户”为幌子吸引大学生贷款

聂同学在网上结识的朋友告诉他,在南京进行大学生分期贷款可以操作为“黑户”,成为银行内部的呆账,从而不用还款。今年1月23日,聂同学和朋友一起来到江宁义乌商品城找人操作大学生分期贷款,主要方式就是贷款购买苹果手机,拿到手机后卖掉套现,并成功分红2000元。但事后,贷款平台开始催其还款。此时,聂同学发现可以操作为“黑户”不用还钱是虚假信息,但其朋友已不知去向。

省公安厅内保总队民警提醒,广大学生要通过正规渠道贷款,不要随意将身份信息提供给他人,切莫贪图小利而向网络、地下等非法贷款公司贷款,以防上当受骗。

安全教育贷款案例分析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第八篇

安全教育贷款案例分析

校园信贷对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校园信贷在大学校园里愈演愈烈。校园信贷究竟是什么呢?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由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由于其宣传可先消费后还款,且信贷手续简单,令不少大学生青睐,加之大学生这块高教育高需求人群,自身钱财有限,却需求感强烈等各自因素,也纷纷涌入这一互联网金融信贷大军行列中。殊不知,看似简单的贷款模式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风险。手续简单,则意味着难以把控风险,大学生无稳定收入,若出现无力还款的情况,则会一步步走入被设计好的陷阱中,最终利滚利导致学生面临巨额债务。即便这样,网贷平台方并不担心学生赖账,他们的家人自然会替他们还债。那么,校园信贷到底对大学生还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我来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不妨,先来看如下几个相关案例感受一下校园信贷到底是怎么样的,选择不当的话又有什么样的后果。

案例一: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14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号称“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账”,真如商家所说的如此无门槛“低息”? 针对这一情况,北京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主要有这么一个现象:个别校园贷平台申请人已超75万,申请者三本院校和高职院校居多。

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另外调查还显示,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经北青报记者梳理,花样繁多的学生网贷途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名校贷、我来贷等;二是学生分期购物网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

案例二:“不还钱不准走人!”,5月6日,正在学校上课的南昌某高校大学生小谭(化名)被三位在贷款公司工作的男子强行带至公司一房间内,遭限制人身自由30多个小时。这起非法拘禁事件,源于小谭半年前办理的分期贷款业务:期限为一年,年利率高达36%。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小谭同学的日常学习生活,更是给自己带来了终日的恐慌之中。

案例三:我正在上大学,本来我想贷款2万元做点事情,在QQ群里看到的信息说:他们可以贷款。于是我就联系他们去到新捷数码,他们给我办理了4个手机分期,分期的金额一共是2.25万元,但是他们只给了我1.9万元的现金。我感觉被坑了,第二天就去找他们,但是他们说是那个意思。我说我要报警,但是他们说他们就是干这个的,既然敢做也不怕我去报警。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校园信贷鱼龙混杂,稍不注意,就会陷入被坑境地。即使要办信贷,也理当到正规信贷公司办理贷款。

案例四:湖南邵阳的吴玉容女士,从去年3月,在湖南广播电视大学读大二的儿子王征(化名)开始在各个网络贷款平台上贷款,用于购买网游装备及其他购物,直到10月,有催款电话打来之前,她还不知道儿子在外面到底惹下了什么事。

名校贷、嗨钱网、心仪贷……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多这样的平台,也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在不跟家长核实情况、也不考虑学生还款能力的情况之下,仅凭一张身

份证和一张学生证就把钱给了孩子。在她看来,叛逆贪玩的儿子固然有错,但那些贷款平台更是不负责任。

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吴玉容和丈夫揽下了其所有的债务,开始定期为儿子还款,“每个月还1400多元。”可是让她心痛的是,在还清优分期平台上的钱并得到对方保证不再借钱给儿子没多久,她发现儿子又在该平台上借了钱。

利息越来越多,需要还的钱似乎总也还不清。如今,校园信贷网络平台越发不规范,学生固然有错,但是信贷部门监管力度不狗,也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与过失。

其实,类似以上这种案例,真的实在太多了,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么,综上案例所述,我们不得不深刻地反思校园信贷到底该不该叫停。事实上,校园贷本的存在本身是没有错的,它的本意是来解决大学生在自我提升和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所以,其出发点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支持。但在实际经营中,由于监管不力、缺乏规则、越来越多非法信贷部门面向大学生,加之大学生自身消费观念扭曲等种种原因。使得乱象丛生的校园贷对大学生已经从扶持变成了压榨,才导致了如今这种种大学生信贷悲剧案例。因此,我们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信用。另外,还应当重新看待校园信贷,不但要知道校园信贷给我们提供的方便之处,更要考量自己选择校园信贷后的偿还能力。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第九篇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

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14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号称“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账”,真如商家所说的如此无门槛“低息”?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象:个别校园贷平台申请人已超75万,申请者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学生,平时比较迷电子产品。去年6月,他在某著名电商平台、两家大学生网络贷款上都开通了个人贷款支付业务,所有额度加起来有25000元,临近毕业,方明“血拼”了苹果手机和一台笔记本后,他沦为“月光族”。“每月需要还款1370元,学校发的生活补贴1500元,基本上只够还分期,都快毕业了

找父母要也不合适,找点兼职做呗。”方明自嘲说,“再买必须要剁手!”

随机采访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边有使用“网贷”的同学,“像是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北青报记者搜索名校贷贷款平台的官网页面,其平台的申请人数已超过75万人,并滚动播报着某学校某同学已申请借款,借款额度从1000元至2万元不等。北青报记者还留意到,滚动出现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学生谭伟(化名)也是“校园网贷”的常客,但与方明“电子产品达人”不同,“我找平台贷款,主要是为创业的资金周转。一般男生都借钱来买数字产品、女生更喜欢买化妆品和旅游。我们创业花的钱不是万把几千的,找银行借肯定不可能,这些平台都应急用,我一次性借过1.9万,还好,我们合伙人不太愁资金,这点钱小意思。”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经北青报记者梳理,花样繁多的学生网贷途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名校贷、我来贷等;二是学生分期购物网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

调查

对于愈发失控的校园贷款平台是如何运作并一步步套牢大学生的,北青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第一步:金融平台招聘学生干部地推,拉同学装机月入5000元

这些遍地开花的校园贷款又是如何推广的呢?

“我的同学就是我的客户。”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学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学院学生会干部,去年他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借贷宝的校园代理,加入“二维码”推销大军,“大致在去年下学期,公司为提升APP‘装机量’举行校园地推,那段也是搞这种兼职最挣钱的时候。”

王安说,该公司要求用户下载APP后,还需填入姓名、手机、身份证号,如用户选择绑定银行卡的话每单可提成40元,如不绑卡而选择留下照片的话,每单提成30元。“这些收入是可以日结的,我身边有同学最高一天挣了5000元。为了多挣钱,我们还去宿舍‘刷楼’,拉同学和朋友绑定,鼓动大家贷款,做成一笔借贷单子的提成,是装机之外另算的。”

第二步:不用视频网签,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即可办理

据媒体此前报道,河南大学生曾编造借口获得了班上近30位同学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并顺利从多个平台上获得贷款。其中被

负债最多的,达到了11万元。死者室友表示,网络上和他有关的不少借款,其签字和照片都不是本人,但最后都被成功受理。时至今日,校园网络平台上“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等博人眼球的广告仍是铺天盖地。

某校园贷款平台的技术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过,这平台审核风控不严。据我了解,有些技术不过关、实力不强的公司,不需要视频网签,也没有人脸识别技术,这很容易导致审核问题,客户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了。”

北青报记者尝试用另一款校园P2P平台的APP借款,在贷款资质填写时,除了线上填写包括个人学籍、家庭、朋友联系电话、上传身份证和学生证照片等信息之外,平台无需线下跟本人面对面或视频审核便可走完放款流程。“有些公司为了拉客户,也会主动放水。”该技术人员补充道,“去年市场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公司一个月的放贷量就破了二三十亿。”鱼龙混杂的同业竞争加剧,部分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降低申请门槛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geleidaikuan/39392.html

《大学生贷款受骗案例 网络贷款可靠吗?三名大学生网上贷款被骗数万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