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投资

大学生如何创业就业_大学生就业与创业_就业、创业、事业,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

|

【www.dagaqi.com--大学生创业投资】

大学生如何创业就业_大学生就业与创业_就业、创业、事业,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

【大学生如何创业就业】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对大学生而言,省下至少3万元的注册公司资本,创业压力小了许多。但他们会不会脑子一热一窝蜂地开公司呢?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大学生创业者和高校就业中心指导老师,他们提醒想创业的大学生重视4
  一不
  零首付不等于零债务
  市工商局推出的政策规定,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无需支付原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必须缴纳的3万元和10万元最低注册资本,这意味着每位大学生开办企业至少可降低3万元的创业成本。全部注册资本缴纳时限推迟至自公司成立之日起的2年内。
  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这是个利好消息。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难题之一。代田田说,他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和另外4位校友共同创立了柏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工业控制用的点浇机器人,目前公司运转良好。
  省下这笔钱,可以用来租赁场地或招兵买马。他说,但是不能被零首付冲晕了头脑,一定要明白零首付不等于零债务。他解释道,万一公司倒闭,必须偿还债务,当时的注册资金是多少,最高偿还债务额就是多少,而与注册时实付资金多少无关。
  他建议,准备创业的人要冷静面对这项政策,尚未准备成熟的不要急于上马,特别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人,因为零首付就立刻注册,未免太盲目。
  代田田说:如果是我,它不会影响到我的创业计划,既不会加速、也不会推迟。这只是一个利好政策,我想这样比较客观。
  二不
  子债父还不被推荐
  虽然注册资金降为零,但会计公司启动资金必不可少,这笔钱,大学生从何处筹措?不少人很自然地想到向父母伸手。可是,已在创业的大学生认为,啃老创业,说明创业者本身尚不独立,成功率堪忧。
  大学生创业,一要有经验,二要有资金,这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不少创业的应届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已经独立做过商业项目、或做过小生意,这些经历不仅为他们增长了社会经验,更带来一定的财富积累,一些人很早就经济独立,甚至在高中时期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代田田说,他们注册公司时的资金,一半来自于大学生创业基金,一半便是读书期间销售产品所得。
  去年9月,上海理工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生石鸿宇用16万元注册了自己的文化创意公司,这笔钱一半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区,另一半自筹。这8万元中,大部分是自己赚的,一小部分来自父母的赞助。他表示,父母并非盲目掏钱,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我在大学期间有过丰富的销售经历,父母心里有底。
  上海理工大学产业处副处长徐玉良认为,大学生寻找资金来源时,需要有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应该自己承担社会责任,在做创业计划时,要考虑到对员工和社会负责,项目能不能养活公司的员工?如果亏掉了,债让家长来还,不是创业者应有的态度。
  三不

创业不一定要开公司
  创业一定要开公司吗?我看未必。李骞高级经理说,很多学生不了解政策,其实可以尝试先办个非正规劳动组织,不用工商注册,也可以创业,做自己想做的事。等做到一定规模,销售渠道和经验丰富了,再去注册一家公司也不迟。
  两者的区别就是有没有营业执照。有执照更正规,对外做生意时更好听,但实质意义不大。徐玉良说。
  从这个角度看,创业可走的道路更为宽广。有学生认为,自己的项目科技含量小,或创意不够新鲜,不值得创办公司,这种顾虑完全可以消除。徐玉良透露,以往只有学生创办公司,学校才给予资助。上海理工大学今年两三月间,计划推出非正规劳动组织的创业服务项目,拓宽资助范围,让学生学会脚踏实地、从小做起。开烟纸店我们也资助。徐玉良说。
  四不
 冲动创业千万要不得
  千万不要把创业大赛和真实创业混为一谈。代田田说,创业比赛上,比的是创意,创意好,就能获得评委的青睐。如何把创意变成赢利的项目,则需要实战经验。
  如果因为创业大赛获得名次,就想去开公司,我认为有点冲动。徐玉良认为,从创业大赛的计划书中,也能看出大学生们的稚嫩之处,把创业看得过于简单,过分夸大个人能力。他们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从未闯荡过,不知道创业的实际困难,只凭一些统计数据来想象。比如有的计划书里提到‘IT业蛋糕,我吃到万分之一也够了’‘要把公司做成全国一流、全国著名企业或品牌等等,这些都与实际相脱节。拿着这样的计划书去创业,恐怕就是名符其实的冲动创业了。如果没有学校及时把关,在创业门槛较低时,很有可能造就一批冲动创业公司。徐玉良指出,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但都会予以具体的指导。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建新表示,大学生不一定一毕业就创业,在社会上经过一些磨砺,积累一定人脉资源再注册公司创业,是比较妥当的选择。

【大学生如何创业就业】二:就业、创业、事业,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
【大学生如何创业就业】
【大学生如何创业就业】
就业、创业、事业,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

2009-07-08 18:00:08    作者: 颜维琦     来源: 光明日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今年7—9月在全国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加大各项就业政策落实力度,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组织更多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让学子们更加理性地思考未来与人生。记者选取北京大学几位毕业生的就业故事,让我们看看他们在职业和生活面前如何选择。

  到西部去:没有繁华,我们一起创造繁华

  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应该而必须的。我爱西藏,我要为我爱着的西藏做些什么。 ——王威

  王威是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不久前,她正式签约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选择到遥远的高原工作生活。

  在北京谋一份舒适体面的工作,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帮助自己能帮助的人?两种选择曾经在王威心中纠结了许久。

  出生在一个普通煤矿工人家庭的王威,是家庭的梦想与骄傲。王威说,她也曾犹豫,想过放弃。的确,好好学习、读个好大学、待在大城市、过有车有房的生活,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成功标准。在这样的环境惯性下,“到西部去”不是一个浪漫的选择,更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如果只是因为惯性或者虚荣而留在北京,挤进一家能挣高薪的外企,忙碌奔波中用所谓的成功来支撑自己的疲惫,那么我觉得做一份自己喜欢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工作,过一种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可能更重要。”王威这样理解工作的意义。

  和王威一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林家元则选择回到四川家乡工作,刚刚和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签订了就业协议。

  “那里没有耀眼的繁华,但给人思考的空间;那里没有醒目的收入,但凝聚着一种爱国奉献的精神。在那里,我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价值,更能体会为国家贡献的自豪感。”林家元的一席话,平实而真挚。背景链接据统计,今年已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签约祖国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与人生价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也受到了高校毕业生的追捧。至招募报名工作结束,已有9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表达了去西部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意向。

  到基层去:在平凡的日子里闪光

  我觉得应该趁年轻拥有一份不同的人生经历,就报名了。我是本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态度来到农村的。——陈丽娟

  今年北京市“村官”的竞争超乎想象的激烈。

  计划招录人数只有1600名,截至5月15日报名结束,共有近2万名符合条件的应聘毕业生报名,录取比例达到12:1。

  北京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颜严就是其中之一。他报考的是北京昌平区的“村官”,眼下正在等待招考结果。

  谈及选择报考“村官”的原因,他告诉记者,基层工作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希望能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自2006年大学生“村官”项目启动以来,已经有37名颜严的校友、学长走上京郊各区县的“村官”岗位。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黄辛庄村村主任助理陈丽娟就是其中一位。

  在陈丽娟看来,基层需要踏实、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她对记者说:“农村需要人才,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要有踏踏实实为农村做点事情的心态,绝不能把到农村工作当做‘镀金’和走捷径的工具。”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琐碎、平凡,起点也很低,但是在平凡的日子中闪光是最富有感情和理想的。”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永利认为,现在国家对大学生进农村、下基层非常重视,给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走向广袤的基层,在脚踏坚实大地的同时,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就能在人生之路上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背景链接到2008年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已达13万人以上。2009年,中央确定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为2万名。目前选聘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为推动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近年来团中央和教育部等中央部门先后实施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计划,每年选派大学毕业生超过10万人。

  创业去:人生可以过得更有激情

  创业是一件很有激情、很有意义的事情。人生之路还很长,没有必要刚毕业就被一个稳定的生活概念所套牢,大家应该也完全可以活得更有激情一些。——田敬

  田敬,200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主创业者。

  “不要从一开始就把眼光局限在大公司大企业,可能会有人觉得去了一个大公司自己的职业背景会好一些,但如果我是一个招聘官,我会觉得从小公司出来的人会更有竞争力。”田敬这样认为。他参与的酷我科技创业团队,已经从最初六七个人发展到六十多人。主打产品酷我音乐盒在国内多家专业IT媒体举办的软件评选活动中获得大奖,深得用户喜爱。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但据调查,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创业难度很大,潜力也很大。

  “现在已经有不少毕业生加入到创业者的行列。但更多的毕业生认为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一定要谨慎,避免高风险,很少有人会尝试加入创业团队,甚至很多人会觉得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小公司,才会考虑去创业。”田敬说,“我觉得中国整体上创业的氛围比较欠缺,需要大家更多地关注创业,尽可能多地了解创业。”

  今年各地纷纷出台减免税费、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措施,扶持吸引大学生自主创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毕业生正在筹划“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组织专人搜集整理了国家、各省市相关的创业政策和优惠措施,联合北大科技园等单位就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与配套措施展开专题研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服务,鼓励他们在创业中激扬青春,挥洒风采。

        背景链接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三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给予相关政策扶持。(编辑:赵露)

大学生应该先创业还是先从业

在今年结束不久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了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这次采访云集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万达总裁王健林等多位“中国式盖茨”,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生应该先创业还是先就业的讨论。一部分观点认为: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去创业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去创业,有两大“害”。第一“害”是对大学教育的冲击。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开始想着怎么样做生意,忘掉了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把自己的底蕴变厚些。第二“害”是给学生带来了心态上的问题。因为创业的学生大部分都遭遇了失败,成功的例子非常少。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大学生应当先试试创业,不行再就业。目前,时值应届生毕业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活跃度也越来越高,创业还是就业这个话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的关注,对此,各方专家也以切身经验为毕业生讲述创业还是就业的不同选择。●观点交锋●主张“毕业先就业再创业”观点一: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可以工作几年再来创业4月8日下午,在北京联合大学的一间学生实训咖啡厅,校长柳贡慧教授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与十几名同学和老师聊着天。张钊同学是广告学院2008届的毕业生,是“同学吧”网站的创办人,也是联大毕业就创业的联大校友。柳校长问他,你作为创业的过来人,你认为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好呢,还是先就业好呢?张钊介绍,如果让他向现在的师弟师妹来交流经验,他的忠告是:毕业先就业,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可以在工作几年后再出来创业。“创业决不是一时的激情,是在每天不断的困难中苦苦的煎熬,只有承受了别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做出了别人无法达到的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功,我们正准备迎接更大的困难、承受更大的痛苦,这样方有成仁的一天。但是你想过你的家人吗?在你痛并快乐着的时候,你的家人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他们本该安享晚年,看着你有稳定的工作,娶妻生子,但却由于你的这个决定,不得不背负和你同样的压力。”北京联合大学柳贡慧校长介绍,2009年3月,为了扶持学生创业,学校成立了北京联合大学创业扶持基金,拿出20万元,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分别用不同的额度扶持10个学生创业项目。过了一年的时间,10个项目还有5个存活。所以从个人感觉来讲,大学生毕业就创业还是要慎重。大学生还是应该先就业,在企业中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各种经验和人脉关系再创业。观点二:创业困难多,学校知识不足关于大学生创业有何种不利因素,张钊介绍了自己创业中经历的困难。他介绍说,矛盾出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资金严重不足:创业半年左右的时间,自己的积蓄和家人又赞助的2万元已经全部花光。大学生俱乐部每月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根本抵不了网站的开销。其次是发展思路错误:自己的公司既有大学生俱乐部,又有网站。大学生俱乐部挣的钱不多,但却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反而制约了网站的发展。三是技术方面的缺失:由于找建站公司做的网站,自身并没有技术人员,网站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修改,很多急需的功能无法按时完成。有一次网站被黑客攻击了,等了一个星期才得到修复。四是团队逐渐松散:那会儿正好是毕业生该找工作的时候,创业团队成员的家里都给了或多或少的压力,看看前方依旧是困难重重,很多成员打了退堂鼓。五是家人强烈反对:自己的家人也希望我找个稳定的工作,家里甚至托关系给我找到了一个4A广告公司的工作机会。之后的每一次晚饭都变成了批斗会,父母强烈建议我找个工作。据张钊介绍,他在大学时就是校园活动的积极分子,办过同学俱乐部,做过市场推广、策划等活动,也为了开展校园活动找过赞助。他觉得自己算是个有主见的人,上学时选课就挑对自己创业有用的课来上。创业时,也是经过仔细的市场考察后才做出的决定。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多问题是他上学时没有想到的。观点三:大学生普遍不具备专业技能北京联合大学招生就业办负责人表示,资金不足、技术缺失、团队松散等等问题,其实就是大学生创业普遍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学校开设了创业基金,经常会有学生来咨询创业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学校请了一些企业家、投资人、创业人士作为创业基金的评委,从学生咨询的问题来看,最主要的还是对创业会遇到的困难认识不足。北京青年宫副主任杨志宏介绍,为了鼓励青年创业,青年宫举办和承办过一些创业大赛。从以往的经验看,他个人并不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杨志宏表示,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创业项目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主要集中在一些简单的商业领域,这也不可能创造很多工作岗位。从创建一个企业来讲,从刚开始的工商注册、招聘人员,到企业运作中的成本核算,大学生基本都不具备这些知识。因此,先就业,可以在企业和社会中学习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本之后再寻求创业的机会。●新闻回放●俞敏洪反对“一毕业就创业”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是一个误导”的言论引起了很大争论。日前,本报记者采访时,俞敏洪先生依然坚持他的观点。俞敏洪先生表示,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没有一次创业经历的话,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由于现今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对于行业的了解、容忍度等都尚不成熟,在面对极其复杂的创业环境时,会给创业增添几分风险。因此,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实际上是一个误导。他说自己研究过一些国家的教育体制,仅有美国是在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的国家。“我们讲创业就会谈到比尔·盖茨,为什么呢?毕竟像比尔·盖茨这样具有天赋的人屈指可数。”俞敏洪说,大学是大学生认真研究、学习的地方,而现在中国的大学中却有这样一种时尚,大学生在一二年级便开始琢磨如何去做生意,把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如何积累知识的使命给忽略了。因此,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去创业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同时,这也是对大学教育的严重冲击。“如果说鼓励大学生在校创业的话,请问我们有几个老师有过在校创业的经历?我们的老师会理解大学生创业的艰辛吗?”他说,“每次谈到鼓励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去创业这个话题,我都会泼凉水,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俞敏洪指出,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创业成功的例子非常少,因为一旦创业失败之后,首先,会给学生带来心态上的问题。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通常情况下年轻的大学生不会自我反思,找出真正失败的原因以积累经验再次创业;他们只会怨社会太黑暗、极不公平,认为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他们还会怨人心,比如创业初期约定与几个同学合作,但当遇到问题时便会推卸责任,把问题归结于创业团队的懒惰、贪婪、不合作,从而对创业团队、社会失去信心。一旦一个年轻人对社会失去信心、对周围的人失去信心之后,未来的学习、工作就会没有激情。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创业,由于初期创业的诸多因素而失败之后便会对未来缺乏信心。因此,俞敏洪认为大学生毕业应该先工作,即便是在你父母的单位工作,毕竟现在很多父母本身就是创业者。他说,“比如我的孩子长大了,就会鼓励他到我这里来实习,通过我的言传身教,告诉他如何应对各种困难,如何对社会、对人保持信心与激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可以观察到老板在如何工作、如何与同事相处,尤其是在权衡利益与权力的人群社会之中,变成令大家折服的人。”●观点交锋●主张“毕业先创业”观点一:创业应成为大学生的素质训练在本次采访中,支持创业的专家、企业家们也没有认为大学生应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盲目地去创业,他们之所以被划入创业支持者的行列,其实是他们对创业抱有更多的激情和紧迫感,进而也就被人为地划入了“鼓吹”创业之列。“先创业还是先就业这是一个伪命题!”《创业家》杂志创办人、社长兼主编牛文文对于目前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的问题表达了担忧,他认为,创业并不应该是相对于就业的另一种选择,而该成为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素质锻炼。“大学生都应该经历这么一个创业锻炼的过程,就像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军训以锻炼其纪律和军事素养一样,应该有更多的投入来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牛文文表示,创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只有一些具备创业素质的人才适合进行创业。而如何判断是否具有这种素质呢?只有通过创业锻炼,而这一机会的提供更多的应该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各种企业在内的整个社会。而对于很多人担心的创业失败可能带来的后果,牛文文认为,无论这个培养是成功或失败,都将会对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极少数具备创业素质的人可以因此而开始自己的事业,而经过创业的训练发现自己不具备这个资质的人,也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社会运作的机制,并且从中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只有经过创业的过程,一个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并懂得定位自己社会位置的成熟的人。”牛文文还专门提到“创业指数”这个概念,“创业指数”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美国和中国的创业指数高,是这两个国家持续增长的重要点,而相比而言,日本的发展就显得不够有力。未来30年,中国将进入一个创业型社会”。观点二:鼓励创业,会带来大量就业岗位据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相关人士介绍,以创业氛围比较浓厚的上海为例,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近年来逐渐显现。截至2009年12月,该基金会创业企业为2196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612人。在创业者核心团队中,博士生所占比例为12%,硕士生37%,本科生42%,大专生9%。“我觉得,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没有一定的规定和约束。关键是看你是否准备好了。”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教育研究部总监李俊认为,包括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创业所需的资金准备、创业实践中的知识准备、是否充满着创业激情、是否具有明确的创业目标、是否具有创业的能力等方面都是自我判断的标准。“如果你是一个有准备、有激情、有目标、有能力的创业人才,那么可以毕业之后就去创业,如果没有的话,还请先就业,再去创业。在就业中为创业做好准备。”同时,就业紧迫的情况也是不容忽视的,李俊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缺乏。“鼓励创业,会带动大量的岗位。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本末倒置。就业是创业的结果,而不是目标。仅因为就业而去创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创业,特别是鼓励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的创业。”观点三:创业也是学习的过程京东商城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认为,先创业还是先就业,这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刘强东说:“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创业的过程很曲折,也经历了挫折。但我在其中学到了很多处事的道理,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大学毕业后我去‘就业’,在公司中学到大量的管理和运营的经验,这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后,我又一次开始了创业,直到现在。”刘强东表示,在不同的阶段,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只有经历了这一切后,你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去做什么,是继续在公司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去创业。在学校的时候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如果有精力可以去尝试不同的事情,但学业依然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地创业,不要为了创业去创业。作为另一个也在互联网上创业并刚刚尝到一点成功滋味的张钊来讲,虽然他列举了大学生创业之难,但他同时也在提交给学校的一份报告里说到:“创业决不是一时的激情,如果你已经选择了创业,那就坚定下来、坚持下去。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随时都会开出希望的花朵;在这片充满血腥的海域里,激情与挑战并存。在路上,你的家人会为你骄傲;在路上,你将证明你是一个强者。相信在到达彼岸的时候,你将感受到常人无法得到的快乐。”●记者手记●创业不分先后创业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流行一个词叫“下海”,“下海”是指那些放弃铁饭碗,拿起“泥饭碗”的人,其中有人是给老板打工,有些就是自己创业。在那个流行“下海”的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创业的兴起,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维持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其中一点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活跃的民营经济作支撑,民营经济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体现出了创业之难,进而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难,并不是岗位总数不够,而是结构不合理。创业难,所以就业难;只有创业易,才能就业易。解决了民营经济的创业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困扰。对那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讲,创业应慎重,创业不分先后。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如何认识创新创业

  1. 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多充实、提升竞争力,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不要眼光过高。凡事做到“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只有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对于我们这中缺少社会经验的我们来说更要做到这点,特别是在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需要加强,这是招聘单位说看重的,当然学习成绩固然重要。

  2. 审清情势,确定就业范围
    应届毕业生需要对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部门。比如在新经济形势下,公关广告、品牌推广等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预算是最先被截流的。求职者,尽可能地选择公司核心或者有潜力的部门就职,企业在扩张期和鼎盛期才考虑到的职位可能会被缩减,与其四面碰壁,不如寻找一个大的入职空间。在筛选应聘地区上,从以往的经验看来,这种经济震荡会突出表现在经济发达或者发展迅速的地区,比如深圳、浙江、上海等大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3. 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
    “既是危机,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在浙财院东方学院金融学会负责人潘金磊看来,危机才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在危机意识中了解现状,慢慢摸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应届毕业生李凯华体会最深的是,只有在熊市里证券公司才会迫切需求优秀的专业人才。早在大三时,就有一家证券公司准备与他签约,如今这样的橄榄枝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日前举办的一场恳谈会上,与会的20余家金融单位对那些上手快、一线操作能力强兼具较好的营销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求贤若渴”。
    “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考生和家长提了个醒,读大学、选专业不能‘一窝蜂’。”省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如是说。近年来证券市场的红火,催生了一大批盲目报考财经类院校和专业的学生。报考的人多,毕业的人就多,如果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存在,那么他们找工作难也就不奇怪了。这时,反倒是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能顺利就业。因此在这位专家看来,只有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好专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才会在面临金融危机等困境时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4. 变压力为动力,降低期望值
    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只有正视就业压力我们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适当降低期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就顺的思想,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有些学生对专业的前景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而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

  5. 另谋出路、继续深造
    当然自主创业,考研及公务员也是就业的一途径,但是这毕竟是少数。 路何去何从,都得靠自己把握,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某网站最近对成功就业的调查,发现有48.9%的人成功秘籍是不断面试,积累面试经验,以量取胜;还有21.6%的被访者是因所学专业抢手而成功;而名牌效应和关系效应比以往有明显降低,只占8.0%和11.4%。这些总体反映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从单纯追求名气、注重关系、人际利益而逐渐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其实,大学,只是证明你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但远远没达到是人才的地步。
    人才是既具有理论素养,还要有适应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家庭环境的能力,要有学习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当做“文盲”来看待,在社会中不断的接受新的东西。
    金融风暴不怕,可怕的就是你没有信心在社会中去竞争,去接受新的东西。 谁能经得住考验,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当今社会大学生如何创业

摘 要: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观念也逐步向创业观念转变。大学生创业诱惑着大批的莘莘学子,据初步调查有60%的在校大学生愿意自主创业。目前大学生创业已成为研究的热们话题,但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方面与大学生创业的实务操作,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模式的研究比较缺乏。而在创业之初最重要的就是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为此本文就结合笔者指导下的0+1大学生创业工作室以及现有的几个大学生创业的团体与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分析现有可行的大学生创业的几种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为创业者选择可行的模式提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模式 创业指导 模式
一、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大学生创业高涨
1.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国家已迎来了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高峰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就业形势严峻。并且将来的若干年内,毕业生总量将会持续增加,这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同时,大学生找到的工作待遇很低,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自主创业将成为重要的就业形式,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
1.2大学生创业的产生和国家的提倡
自主创业在我国是市场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与壮大的产物,现民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力量与源泉。自主创业不是某些人的特权,人人都可以创业,是平民创业、学生创业。中国进入了“创业者”的时代。
时代呼唤创业者,一批又一批创业者的涌现推动了经济发展,才能紧跟世界经济潮流。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将来的主人,是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更需要涌现出一批创业者。然而大学生自主创业队伍,也在各界的关心下成长,它将改善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结构,尤其人员的教育程度。
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指明了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岗位创造者,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还为其他人提供就业机会。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些年来,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大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政策,营造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商业环境等。各个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创建科技孵化园,鼓励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还有各大高校也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组织的建立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社会风险投资机构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关注和支持。
以上优良的创业环境与优越的创业政策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尝试加入创业队伍,各大高校以及相关专家把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纳入素质教育的行列,并对大学生创业这个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学生创业成为当今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方面与大学生创业的实务操作,涉及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就少之又少。而在创业之初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创业显得有为重要。很多在校学生因创业模式不对,影响学习或导致失败,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显得很重要。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涉及大学生在校学习、就业以及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等诸多障碍。解决大学生创业的模式问题既解决“大学生应以何种模式进行创业”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利与在社会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统一认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也会为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实践时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提高大学生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这也是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现行大学生创业模式及问题分析
创业模式指的是创业者为保障自身的创业理想与权益,而对各种创业要素的合理搭配。即创业的组织形式、创业的方式确定、创业的行业选择组成了创业模式。在创业之初第一个重要选择就是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对一个创业者来说,一个真正好的模式,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即其有能力操作而且能把现有的资源有效整合进入的。一个适合的创业模式,未必需要投资一大笔资金,未必需要具有很大的规模,甚至未必需要一间办公场所或店面。有志于创业的人没有必要被一些所谓的理论束缚自己的手脚。只有勇于创新开拓就能有所突破,形成质的飞跃。
根据调查,目前有2%的大学生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创业,按照其组织形式我们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四大类:
①、个人独资(个体经营)和合伙制开个小店面或代理加盟创业,选择一些企业,凭借他们的品牌和质量开展业务。这种创业不能等同于大学生经商,当然大学生创业跟大学生经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②、法人股份制的小型公司,多数由家长、亲戚作为后盾,出资支撑;③、依托一些公司凭借庞大的公司客户关系网进行创业,借助公司客源当作自己创业企业的客户壮大自己业务量;④、一些高新技术专业的大学生或者创业计划进驻创业园,以技术创业(包括高校有组织的集体创业)。无论哪类创业方式,大学生创业面临的社会关系资源、行业经验、资金问题十分现实,他人的扶持及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和帮助是不可或缺。
大市场,前景行业,无非是能源、通信、金融行业。
小市场,比较有前景的,是大众所需,消费忠识度比较高的行业,比如饮食,零售、生产。
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你需要选择自己兴趣,找准自己的优势,发现你的特长.
1:考虑你的兴趣,做你最喜欢做的,只有让工作成为乐趣。你才能更好的在这个行业发展。
2:分析你拥有经验,做你最擅长的。内行的身份,会让你在很多事情上得心应手。
3:这里强调一下关系渠道,这个靠社会生活中的积累。多一个渠道等于多一个机会。往往发财靠关系。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的看法和我的做法是:
1、复利挣钱。也就是本生利,利滚利。相当于把钱放高利,拿到了利就去当本。
2、复式挣钱。一个人有三头六臂,也挣不多,要做到许多人为你工作,许多条路为你挣钱,许多地方为你生钱。
3、利用别人为你挣钱,解放自己,自己人才有时间去学习如何快速挣钱。
4、会运用资本的力量。
5、会运用人脉的力量。
6、会运用杆杠的力量:比如借用他人的力量,借用资本的力量……合作伙伴,共同创业……
7、开源节流!
8、寄生法,也就是借用大企业,也可以是合股!
9、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大学生首先应该是先就业还是先创业?

这样的就业压力,人何以堪?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呢,还是直接创业?在很多大学生眼里,是无法做出决定的。摆在大学生面前的有很多困难,主要还是下面的困难阻挡了大学生创业的梦想。一. 没有资金大学生出来处于弱势群体阶段,很多大学生专业比不过中专生,吃苦比不过高中生,脸皮薄,眼光高,没有多少实习机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最重要的是没有资金来创业,更不愿意拉下脸面来赚钱。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于是得出结论创业这条路现在行不通,即使有创业梦想也会扼杀在摇篮中。其实温州人创业的时候想得很简单,身上有一百块钱就可以摆滩,修车,补胎,冬天卖袜子,卖手套,夏天卖菠萝;有一千块钱就可以卖烧烤,开小店。钱再少也可以走上创业的路,积累资金和磨练自己的意志,而不让自己的梦想泯灭。温州人成功,是因为想法对了,去做了,才成为现在的“温商”。二. 没有经验很多大学生出来选择就业,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验,然后选择创业。其实经验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只是经验的价值往往被高估了,当我们获得经验的时候,其实错过了很多机会,同时,安逸的环境呆的时间长了,把自己创业的梦想泯灭了,也没有了创业的激情和斗志,经验多了,决策时考虑的问题就多了,也会影响和驾御风险的能力。三. 风险太大创业过程中,要承担的风险很大,女朋友的刁难,家里的不认同,同学的不认可,自己内心的怀疑,一个项目选择是否正确,中间和客户和厂家打交道…….所有没接触过的都是问题,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很多人无法把“智商”,“情商”,“胆商”处理好,运用好,当走下来,期望和与现实存在差距时,心理的落差,会折断创业的梦想。风险很大不可否认,可是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是就业过程无法体会的。人的成长就要在逆境中去拼搏,才能形成独有的胆识和魄力和眼光,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获得更大利益。

大学生毕业后先就业还是先创业辩论赛

以下是总结陈词:

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先就业

1.刚毕业的大学生对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偏差,直接导致创业概念模糊,对创业理解狭隘,这些都容易使大学生创业失败。

2.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虽然激情,活力和熟练的专业知识是创业优势,但创业经验的不足会导致大学生急于上项目,以至于模仿抄袭他人,最终导致在严酷的市场上败下阵来。

3.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资金的限制会成为创业的瓶颈,大部分创业大学生的资金来源是向父母和同学借款,资金渠道非常有限,而创业所需要的金额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一旦创业失败就会导致没有任何能力还款,从而陷入困境。

4.如今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项目繁琐的申办手续让大学生创业望而却步,真假难辨的市场信息让大学生盲人摸象,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扶持,从而导致创业成功率极其低下。

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先创业

1.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理应成为素质训练,从而提升自己的阅历和社会经历。

2.很多大学生担心自己创业失败可能带来的后果,然而即使失败也会对自己的社会经验有所提升,而创业成功的人则会因此开始自己的事业。

3.大学生毕业后创业会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减少社会失业率,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并提供效益。

4.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于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更拥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并且创业激情更高,不会被社会思想所限制,有更先进的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daxueshengchuangyetouzi/158542.html

《大学生如何创业就业_大学生就业与创业_就业、创业、事业,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