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

创业团队:找对人就成功了90%

|

【www.dagaqi.com--创业指导】

  创业团队虽小,但是“五脏俱全”。创业团队成员不能是清一色的技术流成员,也不能全部是搞终端销售的,优秀的创业团队成员各有各的长处,大家结合在一起,正好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创业项目网www.dagaqi.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创业团队:找对人就成功了9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业团队:找对人就成功了90%

  最近总有朋友问我这个问题:“你们团队的每个人怎么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你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别人说我们“打鸡血”我也挺开心的,因为人家是在夸我们,但我更希望用“使命感”这个词,听起来更高端大气上档次。我大概总结了10条自己的经验,关于如何建立一个有使命感的团队,和大家分享。

  1、 找对人就成功了90%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key point,抓住它就可以解决90%的问题。在建立团队的使命感这件事情上,我认为key point就是找对人。

  我们的产品总监Felix说过一句很牛逼的话:“务虚的人在一个务实的团队当中活不下来。反之亦然。”每个团队都有它的气质,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味道对的人,他第一天来上班就会让人感觉他已经来了很久。味道不对的人,总有一天要离开。

  请相信我,别以为自己能通过培训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那会让你付出90%的时间而只能获得10%的效果。你的团队文化塑造工作,90%取决于面试的那几十分钟。

  我们要的人需要具备这样一些特点:

  自我驱动,有强烈的愿望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而非安安稳稳过小日子。

  专注纯粹,愿意对所做的事情投入100%的精力,而非总是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

  勇敢乐观,敢于挑战高难度的任务,而非畏首畏脚。

  善于学习,stayhungry,stay foolish,拥有持续进步的能力,而非坐吃山空。

  有责任心,看到问题能够指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非视而不见或者抱怨别人。

  有人可能会说,你要求太高了吧,这么完美的人哪有那么多啊?我想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真相:好的人才总是扎堆聚集的,因为他们很难在一个平庸的团队里生存,这就叫物以类聚丶人以群分。如果你的要求很高,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如果你让平庸的人进入团队,那你就会让其他的人难过,最终让整个团队平庸。

  还有人可能会说,我如果找来这么多厉害的员工,我驾驭不了怎么办啊?别着急,下面的9条都是关于如何管理这些厉害的人才的。

  2、使命感是激发出来的,不是灌输进去的

  没有人会为了别人的事业卖命,所以,别认为自己真的有能力给别人洗脑。你能做的仅仅是激发员工对于成就感的渴望,然后帮助员工去实现它。

  我会问我的团队这几个问题——

  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来明道想获得什么?

  要获得这些东西,你会怎样做?

  当员工自己回答完这几个问题之后,我就不用说什么了,他们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们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会帮助公司实现自己的梦想。

  3、远景目标要足够大,短期目标要比能力高一点

  最近我越来越相信,成功真的不难。当出现机会的时候,90%的人会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你只要做了,就直接打败90%的人。所以,要获得足够大的成就,先要有足够大的梦想,然后勇敢的去尝试。千万别不好意思画饼,这个饼不是画给老板的,它是画给员工的。你不给大家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大家怎么有动力跟着你去改变世界呢?

  远景目标是用来憧憬的,它的作用是给团队指明方向。短期目标是用来激励的,它的作用是给团队加满油。我从一个过来人的经历来看,对员工最大的激励不是薪水和职位,而是成长。如果你给了团队一个高于他们现在能力的目标,帮助他们完成了,让他们获得了成长,那种感觉是极其美妙的。

  4、信任驱动而非KPI驱动

  开过车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一个人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总是指挥你,一会儿大叫前面有人赶快刹车,一会儿说你怎么还不变道,无论他是谁,你都会有想把他推下车去的冲动吧。

  谁都不愿意被像个提线木偶那样摆弄。如果你想让员工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就要把他当成年人对待,给他足够的信任,管理他的工作目标而非工作过程。

  如果你给员工KPI,那你只能收获KPI的结果。如果你给他信任,那你会收获更多。

  5、打破权威,分散决策

  团队必须要有领导,但是最好不要有权威。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这是谁都知道的常识,为什么一定要让某个人承担所有的决策责任呢?

  树立权威对团队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它会让团队成员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弃自己的责任,他们会说:“因为当时老板说要怎样怎样,所以我们才失败了。其实如果那样,我们就不会输。”

  勇敢的把权力分散下去吧,那不会给你带来多少损失,却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收益。信任你的下属比你更加专业,他们的信息比你更全面和及时。最关键的是,你只有给了他们权力,他们才愿意承担责任。

  如果你还不信,那么我告诉你,google丶腾讯丶小米都是这样做的。明道也是这么做的,我自己很轻松,我的员工也很开心。

  6、同甘共苦的经历

  俗话说四种人是最铁的: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脏。话糙理不糙,共同的经历丶共同的回忆,是一个团队最好的精神黏合剂。

  7、足够的物质回报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再多的钱可能也买不到员工的使命感,但是没有足够的钱,员工一定没有使命感。

  8、足够的上升空间

  好的人才离开,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钱没给够,二是做的事情没有挑战。原地踏步会让人没有安全感,员工害怕自己没有进步而被职场淘汰,只有不断进取才会感觉到安全。

  员工和公司其实是在赛跑。公司跑得快,员工会被淘汰;员工跑得快,公司会被淘汰。

  9、信息的充分透明

  在科层制的组织架构下,信息壁垒处处可见——部门和部门之间互相不了解,领导和一线员工互相不了解,员工和员工互相不了解。如果团队成员互相都不熟悉,怎么可能有共同的使命感呢?

  彭蕾曾经在阿里巴巴组织部大会上,点名批评了那些从来没有登陆过阿里味(阿里巴巴员工论坛)的高管,并要求所有高管必须经常上阿里味,她的目的无非是让管理层听得到一线的声音。

  在我的公司,通过内部的明道网络,每个员工不仅可以获得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信息,还能获得其他同事丶其他部门的信息。如果说信息壁垒严重的公司像一个乐高积木搭建起来的建筑,那么我的公司就像一个流淌着信息血液的有机体。

  10、超越工作的伙伴关系

  当前面这些条都做到的时候,这个团队一定就不是简单的工作关系了,它一定是超越工作的伙伴关系,每个人都会开心的喊出“I love my team!”

  创业公司团队里至少要有这6种人!

  创业成功没有灵丹妙药,但是你的团队往往决定着创业企业的成功或者失败,企业家Bernd Schoner说。

  Bernd Schoner拥有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学位,并且是RFID技术创业企业Thingmagic的联合创始人,2010年他把公司卖给了Trimble Navigation,收购总价不详。

  Thingmagic拥有由五位联合创始人组成的原始团队。但截至该公司被收购为止,Bernd Schoner说,只剩下了两个人——这导致他更强烈地思考了团队动力这个问题。

  “在一个典型的高科技公司或创业企业中,人们要更合理地承担一定的角色,我认为,如果你格外注意这一点,那么你成功的几率就会上升。” Bernd Schoner说。他为此写了本书:《高科技企业家的生存指南》,即将出版。

  虽然一些公司开始时只有一个或两个员工,但Bernd Schoner说,有六种类型的人最关键,他认为,有这六种关键的人,就可以组成一个伟大的团队。这里是他梦之队阵容的组成:

  第1种:不受约束的技术天才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高科技创业最好拥有具备技术知识的人才。” Bernd Schoner说。“你也会希望有人能够领导团队的技术进程。”

  第2种:绝对领导者

  Bernd Schoner说,通常情况下,一个公司里,要有一个能发号施令的人是很重要的。

  “对于较大的创始人团队来说,如果同时存在五种不同的意见,并且都同等重要,那么这种情况是非常棘手的。民主是伟大的,但是在创业企业中却不是。”Bernd Schoner说。“领导者或者首席执行官并不需要总是正确的,但你需要这么一个人,他要是一个能够让别人尊敬的领袖人物,这就是一件好事。”

  第3种:行业资深人士

  Bernd Schoner说,在年轻的创业企业团队里往往缺少这种人,但他强调,在团队里有一些经验老到的人员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了解行业的某些人是极具价值的。他们的作用不仅是竭力想创造酷的或者新的东西,他们真正具有经验,能够明白一个特定的行业需要的是什么。”他说。

  第4种:销售人才

  “销售人才是不仅仅懂得技术,而且也懂得如何把它卖给客户的人。年轻的技术人员往往会忽略团队中销售专家的价值。但当我们想让人付钱时,就和技术无关——而是与我们能够提供给顾客的价值有关。”

  第5种:super star

  公司里的super star 是什么?Bernd Schoner解释说,他可以是科技天才,也可以是首席执行官,但他必须是具有个人魅力,可以把人们团结到公司周围的人。

  “这个人可以建立自己的营销战略,他是那个你想把他送到专题讨论会以及行业研讨会上的人!” Bernd Schoner说。

  第6种:理财专家

  特别是当你还没有把产品推向市场时,随时掌握成本是很重要的。

  “拥有金融人才是重要的。你要有人具备足够的处理数字的能力。”然而,如果你的公司还没有足够大到能养超过5个员工时, Bernd Schoner说,你可以把这个人从名单上去除,只要团队中有其他人有很强的资金管理意识就行了。

  马化腾和他的5人创业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

  这是一个难得的兄弟创业故事,其理性堪称标本。

  16年前的那个秋天,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这5 个创始人的QQ号,据说是从10001到10005.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是 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之所以将腾讯的创业5兄弟称之为“难得”,是因为直到2005年的时候,这五人的创始团队还基本是保持这样的合作阵形,不离不弃。直到腾讯做到如今的帝国局面,其中4个还在公司一线,只有COO曾李青挂着终身顾问的虚职而退休。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业迅速壮大的过程中,要保持创始人团队的稳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这个背后,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从一开始对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设计功不可没。

  从股份构成上来看。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虽然主要资金都由马所出,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

  保持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搭档之间的“合理组合”。

  据《中国互联网史》作者林军回忆说,“马化腾非常聪明,但非常固执,注重用户体验,愿意从普通的用户的角度去看产品。张志东是脑袋非常活跃,对技术很沉迷的一个人。马化腾技术上也非常好,但是他的长处是能够把很多事情简单化,而张志东更多是把一个事情做得完美化。”

  许晨晔和马化腾、张志东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他是一个非常随和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人,是有名的“好好先生”。而陈一丹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也就读深圳大学,他十分严谨,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张扬的人,他能在不同的状态下激起大家的激情。

  如果说,其他几位合作者都只是“搭档级人物”的话,只有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其大开大合的性格,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过或许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他最早脱离了团队,单独创业。

  后来,马化腾在接受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承认,他最开始也考虑过和张志东、曾李青三个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后还是采取了5人创业团队,根据分工占据不同的股份结构的策略。即便是后来有人想加钱、占更大的股份,马化腾说不行,“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因为在马化腾看来,未来的潜力要和应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问题。如果拿大股的不干事,干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会发生。

  当然,经过几次稀释,最后他们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当初的1/3,但即便是这样,他们每个人的身价都还是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以说,在中国的民营业中,能够像马化腾这样,既包容又拉拢,选择性格不同、各有特长的人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并在成功开拓局面后还能依旧保持着长期默契合作,是很少见的。而马化腾成功之处,就在于其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设计了创业团队的责、权、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zhidao/60017.html

《创业团队:找对人就成功了9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