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

[富豪人生]问题富豪的四种死亡方式

|

【www.dagaqi.com--创业指导】

  2011年12月3日,公众极为关注的绿大地欺诈上市案一审判决公布,公司前董事长何学葵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此前,8月3日,“股市黑嘴”汪建中被判有期徒刑7年,罚款1.25亿元。而去年国美前董事长黄光裕以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这几年来,一批“资本玩家”纷纷落难,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频频在金融面前颠覆,或蹲坐班房,或负债潜逃,的确发人深省。

  (一)掉进股市陷阱

  几乎所有的问题富豪都有借壳上市的“辉煌业绩”,一元现金上市后就能变成数元股票,瘦子立马变成胖子。这些富豪在形成一定规模的财富之后,往往借助多个融资渠道,形成复杂的企业家族,这种企业家族往往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以及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这种跨领域的多元化集团运作,增大了公众、监管机构、中介机构的监管难度,也使得自身内部的种种经营问题容易被隐藏和拖延。一旦问题爆发,就可能通过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扩散到不同的领域,进而可能加大银行贷款的风险。

  然而,股市是柄双刃剑,它既能为民营企业上市圈钱,也能为民营企业上市烧钱,把企业拖入万丈深渊。

  曾经制造诚成文化股价神话的湖南商人刘波,为逃避数亿元巨债,出逃美国。此前刘波一度游走在文化界与金融界之间,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身为“儒商”、名校博士、国学大师关门弟子、当红明星的如意郎君,学识、爱情和财富,他似乎都不缺乏。但这个“传奇”轰塌了,而媒体上市是泡沫抑或金山,或许也到了反思之时。

  股市泡沫掩饰了刘波经营上的败笔。对于消化或剥离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刘波虽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长印资产状况之差,还是出乎刘波的意料,他好比跳上了一辆破车,在往后的行驶中越来越颠簸。刘波最大的失败就是收购武汉长印,充当其大股东,从而跳进了资本市场的沼泽地,很难再爬起来。随着破车越来越颠簸,他必然要抓别的东西来支撑,要用别的项目来做局,这样就更加重了资金的压力,从而造成一系列恶性循环。

  刘波只看到上市公司的好处,却没有看到资本市场的险恶之处,身陷其中,深受其害。

  刘波负债潜逃,给企图上市圈钱的民营企业一个警示:股市险恶,切莫投机其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二)资本运营不当

  从根本上来看,“资本运营”一词在中国民营企业家心中的魅力,并不亚于追星族眼中的明星偶像。在前几年风起云涌的兼并收购、买壳上市等资本运营之后,许多本来发展良好的企业出现了自身的生存危机。贪大求洋、盲目多元化在资本运作的推波助澜之下,呆死的资产虽然数量庞大却无利润产出;员工众多却将才稀缺,不少民营企业在资本运营狂热中患上了资产资本和人员等消化不良症,这些问题如瘤在喉,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致命伤。

  资本经营是馅饼也是陷阱。企业资本运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必然产物,它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实,资本运营的基础是企业的产品经营,任何脱离了产品与市场的资本运营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资本运营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要以市场、效益为中心,走低成本扩张之路,使企业资产实现价值化、资本化管理,最终达到保值增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目的。

  资本运营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项专有技术,是企业发展与企业再造的一个核心技术,那种幻想找几个能人即可以画龙点睛、立竿见影的突击收购戏剧化的资产重组,最终搭建的只能是资本运营的陷阱。

  我们看到一些民营企业家在资本运营上玩的是“8个茶壶7个盖”的“魔术”,靠不断变动茶壶盖来保持茶壶的水温,在资金运作上难免拆东墙补西墙,企业的资金链条岌岌可危,资金链条上任何一个节点稍有闪失,整个企业大厦就轰然倒塌。

  (三)自身信用缺失

  平心而论,我国市场信用水平低下的状况已经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信用短缺局面已经相当严重。这种局面既增加了市场交易的难度和摩擦,干扰了市场上的投资、贸易与信贷的正常业务,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功能,又降低了人们投资与消费的信心,给社会经济稳定增长带来巨大损害。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价格双轨制的消亡,原先靠批文吃价格差的一夜暴富的投机买卖一去不复返,于是问题富豪们把目光转向了银行。他们以100万元买一块地,然后买通评估中介公司将其价值高估至200万元,再抵押给银行换取贷款:接下来,以这200万元的银行资金再购入同值的土地,重复以上步骤赚取400万元的贷款……依此类推,手头资金由400万、800万、1600万成几何级数不停地递升增值。这是一种滚雪球的贷款游戏,以这种游戏积累财富,速度是惊人的。

  问题富豪们玩弄此术,轻车熟道,易如反掌。还有些人根本没钱,但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将要收购的国有资产作为事先和约抵押给银行,然后由银行给出现金流转给被收购企业的所有者,而收购者本人一分不出。他们不承担任何风险,一夜之间摇身一变就成为身价高贵的富豪。这种做法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他们没有用个人的资本参与市场和协议收购的竞标,而是用银行的钱来购买国有资产,然后使其变成自己的。

  有的民营企业老板拿到巨额贷款后,大肆挥霍浪费,动辄建造数千万元的别墅,最后造成企业运转困难。于是企业逃废债之风盛行,企业信用缺失殃及贷款。

  虽然逃债者被推上了被告席,但掉进陷阱的各家银行能否追回欠款,还是个未知数。企业逃废债之风,最终可能给银行带来巨额的不良贷款,对众多民营企业来说,贷款将更加困难。

  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GDP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其最严重的后果是: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基础,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信用危机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四)官员违规“特许”

  政府官员随心所欲地违规“特许”,为资本玩家们攫取财富大开绿灯。而辩证地讲,又是失去制约的公共权力在为资本玩家们的败落“挖坑”。

  检察机关指控顾雏军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但顾雏军在法庭上“喊冤”,理由就是:当初他办的一些事情得到了某些主管部门的“特许”。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2002年由于不合法规要求,顺德市工商部门不允许顾雏军的公司年检,但顾雏军通过公关,凭顺德市容桂区办事处出具的协助年检函办理了工商年检。顾雏军认为自己程序合法,他狡辩:“如果我真的犯了这个罪,岂不是说明顺德工商局渎职?”

  平心而论,顾雏军掏空科龙电器,张海玩转健力宝,周益民亵渎明星电力,这些资本玩家在扩张中,的确存在“法外开恩”、“人情”有余的问题。

  多年来一些上过福布斯榜的民营企业家,都是通过巧取豪夺而成为富翁的,资本市场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是,这些资本玩家大都通过重组收购染指上市公司,鲜有直接发行股票上市的。其中的原因是,发行股票要经过审核,难度较大,而重组收购可以利用和地方政府领导的种种关系“搞定”,最后的结果是让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付出惨重代价。

  可以这样说,是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制造了一个个富翁,而这些富翁同样又是栽在官员的权力上。我们从上海的社保资金案就可以理解这一点。34亿元社保资金流向“贷款富豪”,陈良宇东窗事发后,跟社保资金案有牵连的富豪一个个被司法机关传唤,张荣坤等富豪锒铛入狱。

  编辑/曾文广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zhidao/313325.html

《[富豪人生]问题富豪的四种死亡方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