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

治疗玉米茎腐病用药

|

【www.dagaqi.com--创业指导】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以下是创业项目网www.dagaqi.com小编分享的治疗玉米茎腐病用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治疗玉米茎腐病用药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及原因分析

  茎腐病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蜡熟期为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多数病株初生根及次生根坏死,变成红色、绿色特别是雨后猛晴时,萎蔫和青枯更为明显。

  玉米茎腐病在苗期表现为茎基腐,在成熟期表现为青枯,因此也叫玉米青枯病。

  1.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青枯病)

  (1)症状。玉米茎基腐病主要侵染玉米根部及茎基部,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在苗期剖根或茎基部检查时发现,木质部变褐,严重的初生根、次生根坏死、腐烂,造成根部和茎基部腐烂,引起倒伏或整株枯死。地上部分表现为中下部叶片边缘变黄变褐,严重的整株叶片枯黄。玉米茎基腐病在乳熟后期-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病株最初表现萎蔫,全株叶片突然褪色,无光泽,叶片自下而上失水变成青灰色并干枯,呈现青枯症状。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期全株骤然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情况在雨后乍晴时较为多见。从始见病株到全株显症,一般需1周左右,短的仅需1~3d,长的可持续15d以上。病株根部、茎基部空心变软,遇风易折倒,破开后可见茎髓组织变褐分解,须根减少,易拔起;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离,籽粒无光泽灰暗,排列松散易脱粒。

  (2)发生原因分析。玉米茎基腐病是由几种镰刀菌或几种腐霉菌引起的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是以土壤带菌、侵染主根部为主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苗期发病主要是由于玉米铁茬播种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或者由于肥力较差、天气过旱或过涝、土壤中除草剂残留过多,都容易造成幼苗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势弱,抗病性降低;玉米生长中期,生长迅速,组织柔嫩,也容易感病;玉米近成熟期发生青枯病,一方面与品种自身的抗病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适逢高温多雨年份,尤其遇暴雨突然转晴,该病可能大流行。因为在灌浆中期到蜡熟期,连续阴雨,光照不足,重阴暴晴,是青枯病发生的最有利条件;茎基部叶鞘间雨后积水湿度大,也容易发病;施氮肥过多、过度密植、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以及对植株造成各种损伤,都会加重病情;玉米连作地,土壤中病原菌积累数量大,发病重;低洼积水的玉米田也极易导致发病。

  2.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1)症状。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在玉米l0多片叶时大喇叭口期前开始发病,首先植株中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出现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病菌在侵染茎秆、心叶的过程中,造成生长点组织坏死、?腐烂,心叶失绿萎蔫,易拔出,最后造成病株组织软化、腐烂,并散发出腥臭味。病株容易从病部折断,不能抽穗或结实,一般发病率即相当于损失率。

  (2)发生原因分析。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高危害的病害,为暴雨暴晴所致。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原细菌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在田间病菌随气流和风雨传播蔓延。病菌主要从伤口和叶鞘间侵入。气温高、湿度大、阴雨连绵、热水灌溉或雨后闷热是该病发生蔓延的有利条件。气温28~30℃,相对湿度80%以上开始发病,温度34~35℃,病害扩展最快,气温下降至26℃以下时,病害即停止发展。7月上中旬,我市天气高温多雨,潮湿闷热,叶鞘积水,最有利于病菌侵染。当玉米60cm高时组织柔嫩易发此病,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也有利于病菌侵入。此外害虫携带病菌的同时还起到传播和接种的作用,如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口数量大则发病重。玉米连作地由于土壤内存在大量细菌而发病重。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用氮肥过多,伤口多而发病重。轮作、排水良好及氮、磷、钾肥比例适当地块植株健壮,发病率低。

  玉米茎腐病防治办法

  面对玉米茎腐病害我们应采取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点施药保护等综合防治措施。

  1、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对制种玉米在抽雄时及时将发病雌雄株拔除。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发病株,集中烧毁或结合深翻土地而深埋。

  2、轮作。实行玉米与其它非寄主作物轮作,防止土壤病原菌积累。发病重的地块可与水稻、马铃薯、蔬菜作物实行2~3年轮作。

  3、合理施肥。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磷氮肥配合使用。缺钾地块,一般亩施氯化钾7.5~1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每亩25~30公斤。在栽培因素中,氮、磷、钾合理施用能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性,尤其是氯化钾能减轻茎腐病的发生。

  4、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和良好的土壤透气性可减轻或延缓发病。茎腐病发生及时摘除茎部最低处2~3片叶子,清除病株、老叶,集中烧毁。

  5、加强栽培管理。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雨季及时排水,达到雨停无积水;分期培土,及时中耕松土,避免各种损伤。

  6、及时除虫。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杜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从虫害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7、茎基发病可及时将茎基部四周的培土扒开,降低湿度,减少侵染,待发病盛期过后再将士培好。并及时拔除重病株,烧毁或深埋,避免传播。

  8、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中期用98%恶霉灵2000~3000倍灌根。

  玉米怎么防倒伏,玉米防倒伏栽培措施

  玉米防倒伏栽培措施:

  一、选用抗倒品种:

  一个玉米品种是否容易发生倒伏,主要与该品种的植株特性有关。一般来讲,植株较高、穗位较高、茎秆纤细、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发生倒伏的几率比较大。植株较高,特别是穗位较高的品种重心不稳,茎秆纤细的品种容易发生茎折,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则容易发生根倒。品种的抗倒能力只是相对而言,没有哪一个品种能够绝对抗倒。

  二、适期播种:

  倒伏还与植株的生长发育特性有关。一般在抽雄前后,株高已经定型或接近定型,而且茎秆还相对柔弱,遇到大风多雨天气极容易发生倒伏。

  三、适当加大行距:

  在高密度条件下适当加大行距可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力,有利于促进基部茎节的发育,同时也会减轻田间玉米植株对风的阻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倒伏的风险。玉米的行距可控制在70厘米左右,一般不要小于60厘米 。

  四、增施钾肥:

  钾肥具有提高茎秆强度的作用。提倡增施钾肥、氮钾配合施用,对于防止玉米株倒伏具有重要意义。钾肥宜早施,在播种时作种肥或在出苗后作苗肥施用。施用量可根据土壤肥力等状况来确定,一般每亩可施用硫酸钾或氯化钾10~20公斤。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zhidao/134189.html

《治疗玉米茎腐病用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