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教训

创业失败的案例 互联网创业失败的十七个案例(上)

|

【www.dagaqi.com--创业失败教训】

互联网创业失败的十七个案例(上)
创业失败的案例 第一篇

  看十个成功故事,不如看一个失败故事更令人警醒。作为在中国互联网征战12年的老兵,笔者整理了有代表性的17个失败案例,为有志者提供从公司财务、定位、团队、市场、资本、政府监管、用户价值等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虽说成功充满了偶然,但是,我们有办法避免失败。

  亿唐网

  不少人也许还记得2000年北京街头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亿唐广告牌,“今天你是否亿唐”的那句仿效雅虎的广告词,着实让亿唐风光了好一阵子。亿唐想做一个针对中国年轻人的包罗万象的互联网门户。他们自己定义中国年轻人为“明黄一代”。

  败因:缺少定位

  1999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夕,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MBA的唐海松创建了亿唐公司,其“梦幻团队”由五个哈佛MBA和两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

  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亿唐从两家著名美国风险投资公司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的融资。亿唐宣称自己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一个“生活时尚集团”,致力于通过网络、零售和无线服务,创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活时尚产品,全力服务所谓“明黄e代”的18~35岁之间的年轻人。

  亿唐网一夜之间横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略地,在全国范围快速“烧钱”。除了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亿唐还广招人手,并在各地进行规模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2000年底,互联网的寒冬突然来临,亿唐钱烧光了大半,仍然无法盈利。此后的转型也一直没有成功,2008年亿唐只剩下空壳,昔日的“梦幻团队”纷纷出走。

  在笔者看来,亿唐最大的败因是定位模糊,这也是大部分互联网创业公司的问题。浮夸,不愿沉下去帮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幻想凭金钱就可以砸出一个互联网集团。亿唐对中国互联网来说,也许唯一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失败的投资案例。它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几千万美元的资金,换来的只有一声叹息。

  后续发展:2009年5月,etang.com域名由于无续费被公开竞拍,最终的竞投人以3.5万美元的价格投得。

  酷6网

  视频网当年有三杰:优酷、土豆和酷6。酷6的创始人李善友是搜狐系,一度风头最盛。

  败因:路线之争

  被盛大接手仅仅一年,酷6网就掉队了——创始人离职,亏损逐年变大,血腥大裁员……陈天桥派驻的酷6新CEO施瑜公开表示:“酷6从此不再购买长视频版权,包括电影和电视剧等,将关注于社区化、UGC(用户生成内容)和短视频。”

  在盛大进入管理层,大规模清理了创始团队之后,陈天桥与李善友就酷6网的发展战略产生了分歧。陈天桥希望,酷6的发展方向是“视频资讯新闻”,而李善友则更坚持购买正版版权的“大片模式”,最终李善友离职。

  视频行业一向以“烧钱”著称,盛大在酷6身上已经投入了近2亿美元,却颗粒未收。而这或许正是促使酷6转型的最直接原因。管理方与创始人,理念不同,企业就不会有正确的方向。

  后续发展:创始人李善友去了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成了创业导师,微博名“老李飞刀”,从此金盆洗手,退出江湖。酷6的命运就和盛大的命运一样:一只在温水中的青蛙。

  亚洲互动传媒

  2004年7月,亚洲互动传媒在英属百慕大群岛设立。亚洲互动传媒自称是“中国提供跨媒体平台电视节目指南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其销售收入中,以电视广告代理业务为主,TVPG(电视节目指南)和EPG(电子节目指南)为辅。

  败因:挪用资金

  2005年10月,公司获得红杉资本的投资。在红杉资本之后,先后吸纳了包括新加坡野村证券公司、美林日本证券公司等投资。2007年4月,亚洲传媒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其《招股说明书》,2005年该公司净利润达到4.65亿日元,净资产18.97亿日元。但仅过了一年,就哑然退市。其退市导火索,是由于亚洲互动传媒的会计师事务所,拒绝为其2007年年报出具审计意见,此外还传出了其CEO崔建平挪用公司资产的丑闻。亚洲互动传媒的退市,让11家财务投资人同时失手,退出平台。

  后续发展:公司尴尬退市,红杉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帆也引咎辞职。

  e国

  2000年电子商务的明星企业,一度口号为“一小时配送到家”。

  败因:太超前

  “e国1小时”在获得用户称赞的同时,也获得了同样多的质疑——卖得越多是不是亏得越多?没有新资金的介入,e国还能够支撑多久?有人干脆认为“e国1小时”只是炒作。实际上,e国的悲剧在于过早进入市场——在2000年,中国无论是物流、支付、配送。网购人群都极不成熟。靠一家公司来撑起整个产业链,无疑是天方夜谭。

  后续发展:倒闭。

  若邻网

  若邻网创建于2004年,软银投资。目标是模仿LinkedIn,做中国最大的商务社交网站。

  败因:模仿

  在2004到2006年那波商务SNS的Copy高潮中,若邻还算是活下来的。不过中间经历了多次的波折,创始人邹岭二进二出,网站也一度裁员,几乎关闭。

  若邻和其他的商务SNS一样,用户一直上不来。其笃信的所谓六度交友的人际关系理论,在实践中毫无成功的希望——一个普通人可能通过六度联系到奥巴马,但这不代表他能认识奥巴马并寻求到实际的帮助。因此,六度理论和庞氏骗局也差不多。

  更大的差别在于,美国是一个专业社会,尊重个人的履历和专业能力。这是LinkedIn崛起的社会学原因。而中国是个关系社会,如果你认识省委书记,你会主动把他介绍给别人吗?更何况,中国绝大部分掌握财富和权力的人,压根都不会上这类网站。

  后续发展:重组以后,资方获得了控制权,现在转型做猎头。

  分贝网

  2003年6月,郑立和朋友一起创建了163888网站,寓意“一路上发发发”。随后,他们开发K8录歌软件,163888逐渐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网络歌手聚集地。香香、杨臣刚等网络歌手在网站成功推出,《老鼠爱大米》等网络歌曲风靡一时,让163888网站名声大噪,号称“华人第一音乐社区”。

  败因:歪门邪道

  2004年10月,IDG向其投资200万美元,占其20%股权。2006年,网站注册用户达到1200万。同年,163888获得了阿尔卡特VC的600万美元投资,占12%股权。2007年6月,网站启用了新名字和新域名:分贝网。但分贝网的盈利模式并未有根本转变,依靠卖空间和收取会员费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广告成了分贝网主要的收入来源。2009年,郑立涉嫌经营色情视频聊天业务被捕。2010年1月,此案开庭审理,郑立当庭认罪。

  后续发展:分贝网日渐衰弱,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最后只剩下倒闭一条路。

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分析:大学生人才网的夭折
创业失败的案例 第二篇

  大学生们常常怀抱着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渴望,投入到创业中来,但现实的洪流却常常无情的把他催垮。据统计显示,90%的新生创业企业都会在五年内夭折。在那幸存下来的10%的企业中,又有90%会在第二个五年内结束生命。也就是说,大约99%的新创企业活不过十年,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尤其为甚。

  因为,我们的学校总是把学生练习成善于打工的职员,而不是善于创造工作机会和开办企业的创业者。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国,做老板的以大学生学历的为少。

  下面的创业故事说明了大学生创业为什么会失败:

  西安理工大学2007届毕业生小黄曾参加了陕西市政府举行的全市落实创业政策恳谈会。会上,他一道出自己想建立一个大学生求职网站的想法就得到了市长陈宝根的赞赏和支持。在市长的鼓励下,这个充满了创业激情的小伙子迅速完善了先前酝酿许久的创业计划书、架构起未来网站的基本框架。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由于自己并不会写电脑程序,网站的建立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名技术核心人物在哪里?苦苦找寻数月无果,小黄只好暂时收起创业梦想,先找份工作,给别人打工。

  “对创业条件分析不足,这是我最大的失败。”小黄这样总结自己失败的起步。

  大学最后一学期,迎接小黄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招聘会、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归。“我们不停地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里想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企业却很难。”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小黄了解到企业也存在类似的烦恼。因为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企业仅通过一次招聘会或一次简单的面试签订用人协议,事后却发现招聘来的员工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为此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是,他萌发出这样一个想法———办一个不同寻常的求职网站。 (创业项目非常好!找到了切入点。)

  小黄介绍说,在网站中,他将为企业和大学生搭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接触平台,只要大学生和企业登录注册,双方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了解,企业甚至可以跟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决定毕业时是否录用。

  接下来的几个月,小黄开始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他登门20多家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沟通了这一想法,网站的特色服务内容得到70%的人的肯定。“我会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向外界推广网站,吸纳大学生和企业登录,并向企业收取一部分会员费。三年后,点击量有了一定提升,广告将成为网站盈利的又一渠道。未来,在继续完善网站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连带产品,我相信这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实际上,小黄已明确了网站的盈利模式。至于网站的长远规划,小黄表示他已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尽管制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确立了盈利模式、进行了市场调研,也得到了父母兄长的资金支持,但小黄却忽视了创业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组建得力的团队。 (因为社会经验的缺乏,难免考虑不到,有时候竟把最重要的东西给忽略了。)

  “刚开始我以为这不是问题,懂程序的人多,肯定能吸引到这样的人。”直到制定创业计划的后期,小黄才向身边好友发布信息,结果只找到一个做网站的高中好友。“人太少了,编好这个网站的程序至少要两年。”小黄说,目前高校内具备这方面技术的人太少,而有丰富经验和能力的人却不愿意放弃工作跟他一起创业,好比没有左膀右臂,小黄孤军奋战的结果只能是退下阵来。

  “合理的创业方案、资金和团队是创业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之前我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小黄感到有些后悔。他说,如果当初有人能给他指导和提醒,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学校应该开设创业指导选修课,给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一定的指引。”

  目前,小黄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开始忙于找工作。“等有了几年工作经验,我还会继续完成创业梦想。这几年,我会构建自己的生活圈,寻找创业的最佳团队。”

  小本点评:

  创业前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定位,这个定位不仅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定位,对创业成功与失败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定位。

  在做一件事时,我们首先看的是合不合法,然后考虑的是经济上行不行,最后是这个团队能不能承接,这是一个步聚。但由于我们太急于把这个事情做成,或说前两个因素太好了,就忽略了最后团队的问题。而最后恰恰是这个因素使项目功亏一篑。

  所以对合作伙伴的性格特性及能力一定要有清楚的熟悉,这对于团队的核心人物来说至关重要,让合适的人坐上合适的位置。

创业失败的五个案例分析
创业失败的案例 第三篇

创业失败的五个案例分析

张雪奎2012-03-07标签: 创业 失败创业错误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比喻虽老,但却贴切,战场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每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会经历几次失败,但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二次创业积累经验,即使失败也是虽败犹荣。在风云变幻的商海中,经验就是利器,如何利用好利器见招拆招,才是战场上的最高策略!几个创业失败案例给大家做参考:

案例一:市场就是“钱”

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到银行借贷创业资金,但他说不清产品的市场在哪里,也未曾接触任何可能的潜在客户。这位科学家认为做市场调查并不必要,只要产品功能优异,顾客自然就会上门。结果,尽管他有高明的创意和高科技产品,银行还是没有贷款给他。

孤芳自赏,是许多创业者的通病;不知道市场在哪里,是创业者的最大缺陷。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从市场的需求来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成果和创意,如果不能客观地论证自己将遇到的风险因素,想到的只是成功,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市场的“惩罚”!在这里我想提醒的是,如果你想创业,首先就要记住:想到的和遇到的一定会有距离!

案例二:许小姐能做老板吗?

许小姐一门心思想做老板。经过7年的努力工作和省吃俭用积蓄了一笔资金,其中10万元做了注册资金,5万元用于流动资金。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在过去的工作中,她总是分内分外的事全都抢着干,从不计报酬。尤其是经营方面的事,她更是竖着耳朵听,目的就是为了多学点本事,为自己开公司做准备。另外,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一个好的项目。她选择了一个当时的朝阳项目——房地产租赁咨询。

2009年底在办齐所有手续后,门店终于开张,她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她怎么也没想到,最初的3个月几乎没有生意,直到第6个月才稍有收入,可生意很不稳定,半年来,她赔了3万元。她开始动摇了,觉得自己是在靠天吃饭,靠运气吃饭。她认为做生童不应该是赌博,肯定是哪儿弄错了。她不想再这样干下去了,她认为不能等到这15万元都赔光的时候才行动。她要去弄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第7个月她关掉了公司。

导致许小姐失败的原因很复杂,首先一条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创业计划.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很低,不考虑成熟,一厢情愿,自然危机重重。其次一条是没有考虑到创业的政策风险,没有想到房地产紧控,竟然连二手房市场也受到了极大冲击。要想创业成功,还要学会怎样避免“打水漂”。

案例三:细节决定成败

穆波是个时尚前卫的女孩,正是对自己的独到眼光特别自信,所以,在大学毕业后,学外语的穆波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开了个时装店自己当起了老板。20平米的临街铺面经过精心装修,花钱不多但是很前卫。前三个月辛辛苦苦小赔,半年之后生意开始火爆,第九个月房东收回店面开始自己经营。,说起自己的当老板经历,穆波的脸上没有失败者的颓唐和消极,“如果我的房东不那么狠,也许我的小店会很红火。”

穆波也认真地想过自己失败的原因,首先是自己找店铺的时候操之过急,没有认真考虑店铺的位置;第二个致命硬伤就是在租用店铺的时候,没有和房东订立合同,以至于在问题出现时,没有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第三就是在出现问题时,没有积极地想对策,而是用一种很消极的方式去解决,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过来者说:穆波告诫那些刚刚跨出校门准备自己开店的创业者,作为一个学生,社会阅历毕竟还是少,所以难免会在创业上遇到挫折,尤其在人际关系上,在遇到问题时,千万不能冲动,要有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失败了也不要气馁,

要及时总结,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创业中更加成熟。穆波还建议那些想创业的年轻人,最好先将自己的梦想储存几年,先从别的地方学习经验,等有了心理、人际和经济上的基础后,再考虑自己的创业计划。

案例四:开店选址很重要

2009年8月中旬,小侯走上了创业之路。因为喜欢汽车,他把目标锁定了与汽车有关的项目,一家属于他自己的汽车饰品店在一番忙碌之后诞生了。但是仅仅半年,他就鸣金收兵,败下阵来。回忆那段创业的日子,让小侯很是痛苦:付出了很多,回报太少。

其实,创业之前,小侯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因为喜欢汽车,他就琢磨着在汽车方面找路子。他先到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汽车消费品的创业项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买车的人越来越多,而爱车的人一般都比较注重车内装饰,那么,开一家汽车饰品店,生意应该不错吧。

觉得自己的想法还是比较顺应市场发展的,小侯高高兴兴地开始了第二步工作。他先从网上搜索了一些经营汽车饰品的代理商,并对各家的产品质量和价位进行了比较,然后选定一家太原的代理商。经过联系,他和那家代理商签好了协议,交了6000元的加盟费,就开始租房子、装修、进货,脑子里满是憧憬的小侯很快就成了老板。但是现实给小侯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开张后,顾客寥寥。尽管他店里的饰品很吸引眼球,无奈饰品店所处的位置比较偏,路过的车倒是不少,但也仅仅是路过,而且大部分是大货车,根本不会在这样一个地段停车,也不会来买车内饰品。小侯每天都早早开店,很晚才打烊,商品的价位也定得很低,就这样,开业半年,总共才卖出两三千元的货。这时,房租也到期了,小侯不敢再恋战,把剩下的货放到朋友空着的车库里,从此不提开店的事。

案例五:好吃还要会经营

老李是个下岗职工,现在在一家公司里当司机。老李开店不容易,因为是个下岗职工,还拖家带口,所以从资金和心理上,老李都有很大压力。在权衡许久之后,老李看上了一个投资孝回报快的项目——风味灌汤包。虽说店面不大,但投资却也不少,房租、设备、原料、员工,还有学习技术的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也花去三四万,为了开店,除了把自己的储蓄拿出来,老李还向朋友借了一万多的外债。但不管怎么样,老李总算是把自己的店开起来了。开张的一个多月里,老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可能是因为有风味小吃的诱惑,老李的店每天都是顾客盈门,可是就在这一个多月内,风味灌汤包的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太原的大街小巷,没过几个月,老李小店前的顾客数量明显减少,老李在朋友的建议下,在小店里也开始卖其他风味小吃,但生意还是没有多大的起色。

在连续亏了两个月后,老李的店就关门大吉了,老李说他还了外债之后,赔了一万多,对一个下岗职工来说,这并不是个小数目。老李失败后,没有再选择创业,而是选择给别人打工,老李说,给别人打工虽说赚得少些,但心里踏实。见招拆招:老李的失败原因很显而易见——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选择创业项目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老李的失败是在项目选择上,他选择的项目没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同时该项目也已经有些市场饱和,缺乏发展潜力。其实老李很清楚自己的失败原因,他劝那些想创业的人,在准备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一些必要的技能,如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老李说他最大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自己应该学习之后再去创业,以至于盲目跟风,导致创业失败。

60 个创业失败的案例
创业失败的案例 第四篇

60个创业失败的案例

有小伙伴说失败的投资案例更多,那我们就说说失败的案例吧。

1. 阿布:我讲个失败的例子吧 身边的 预期是开小酒馆 鸡尾酒 加西餐 加一些轻食 13年3月份从咖啡西餐吧 转型小酒馆 开在社区里 面积一楼加复式2楼大致有150-200 左右 意面、牛排简餐啥 蛋包饭18-50不等 算是比较便宜的那种 附近是大学 居民也挺多 合伙人有三个 (其中两个都很年轻 一个会主食 一个调酒加主食)转让费10万 年租金 加上 设备等等20几万 但一直很不理想 主要是定位没定清楚 定位在鸡尾酒 但鸡尾酒的类目不多 又不精 会调的那位又在另外的餐吧主职 然后店铺的特色不够 会主食的出品 不够有卖相

2. 某某:我爹之前攒了银子投养鸡场,包山头放养那种。小鸡还没长大呢,禽流感就爆发了。后来我爹利用职务之便投了采矿,安插大表哥当小头目,盈利没几年,大表哥携公款潜逃,自己也被领导雪藏了。我爹还不死心,又开个足道馆,内设麻将桌点餐等业务,开了一年多,到现在还赔钱。小伙伴们对足道馆有什么建议?

3. 杉:身边的例子:舅舅的朋友中大经济系毕业,90年代初考进法院,后辞职炒股,在90年代末亏得一塌糊涂,连吃饭钱都没有。后来只身去到广州,开始做化工,慢慢有起色。后来转行开公司,帮别人炒股,也有投资其他的,例如棋牌室,好身家不断攀升。但是前两年在广州增城自己投资了一家酒店,选址相对偏僻,酒店服务类型相对单一,只做饮食类。前期投入建设费用,场地租金,人工费用较大,跟别人借了很多钱。后续资金跟不上加上人气不足,终于资金链断裂。车子房子全部卖了,现在还欠人家一屁股债。目前不知道人跑到哪了,人生大起大落。鉴于年龄问题,现在翻身就不像90年代那么轻易了

4. 二胖 :我也说个失败的例子吧,是我公婆的~ 我公婆在四五线小县城,90年代靠酒厂关系给各饭店店供应啤酒,积累下了第一桶金,大概十几万,后来县城主产业经济不行了,饭店也都开不下去了。从此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看海鲜生意不错,投资,甚至在海边买了一间房子专门雇人弄,结果那年海鲜及其便宜。赔了。后来投资农产品,折腾半天也没赚到,也开过店,开过厂,都没成功,倒是连最初的资本都慢慢用完了,导致我老公上大学时候家里七凑八凑才凑出来,哎,后来利用自己年轻是学到的点技术,到其他地方打工,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5. 不闹 :大一的时候特别想挣钱,所以在头脑发热的情况下,跟几个学长合伙在学校周边开了一家小碗菜那种的餐厅,因为是合伙而且人多,当时没有明确分工,人多手杂,所以偷懒偷拿东西什么的也就出现了,坚持了2个多月,把店转了。以后做什么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6. 爱卡农的xs:13年上半年 同学和一个富二代在桐庐搞毛蛋,他们用的是鸭蛋(小鸭刚刚成型那种)开始还依靠富二代父亲的网络请卫生方面的专家和营销方面的咨询,后来由于禽流感和定价太高,出了一批样品之后放弃了。2.也是一个同学和别人合伙在滨江高教区投开了很普通的那种餐馆,由于之前没有任何经验,花钱太多,100多平的地方,服务员请了6个,不知道厨师几个,一开始是预想生意会很好!后来也就一般,后来到了暑假期,吃的人更少 就放弃了 2人亏了十来万

7. 双木天枰:我来说说我一个朋友的。 他10年和几个合伙人自主开发出租车拼车器,我曾见过工程机,操作和导航系统相似,主要用于北方严寒地区拼车显示方向与分段计价,这个产品在用户需求性上我认为问题还是不大的,因为拼车现象总是屡禁不绝而北方严寒地区总要开窗询价确实也很不方便,所以做这个项目之前的主要顾虑是怕政府方面明令禁止拼车行为,甚至还曾想过是否要公关他们那边当地政府承认拼车这个事情(毕竟这也可以搭上节能减排的边,想做企业的哪能没点野心,如果真的能把人们的观念转变过来,那么作为第一家生产商前途不要太好),但是12年底我们见面再谈这个项目,我猜可能是不了了之了,他原有的团队转向了ECU电路板的代工承包,另外还做些加工设备上的经销。我自己分析之前项目消失的原因,一是可能政府没能打通,毕竟可能谁也不敢负这个责,所以无法从出租车公司的层面批量出货;二是成本控制有些问题,产品定价在当时来看虽然不离谱但吸引力不够,可能导致零售的量也难以保证。销售达不到一定量,制造业一定是做什么赔什么的。如果那个朋友看到,我希望他能知道虽然我猜这个项目没有成功,但还是钦佩他的胆识和执行力的。

8. 禄来A:我妈托朋友在2011年底基金热的时候买了十万左右的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高潮的时候盈利50%左右,我妈属于不懂瞎投资相信朋友的人,买了以后也不看,结果2012年下半年看的时候已经亏损2%,直到现在亏损10%,还是没卖。。。还有一次我妈失败的例子更厉害,我妈入市很早98年,还没遇到08年牛市就早已封号,原因很简单,经历过一次股票退市,经常凡买必跌,凡卖必涨,最后也不知道自己亏了多少,我一直觉得我妈才是真正的黑卡持有者

9. 乖乖隆地咚:99年的时候,姥姥家里住在思南路的小洋房,现在思南公馆的位置。动迁的时候,妈妈为了不让她的哥哥姐姐再为了钱吵架,一分钱没有拿。后来最后走的那家动迁价一个平方18.5w,我姥姥家有200+个平方。 02年家里在上海市中心有两套房子,妈妈怕单位的人说闲话,卖了一套90平方的。现在均价3.6w。

10. 我老舅是个从年轻就开始创业的,20多岁时,姥爷去世分家,家里从81年开始开的三线城市饭店给了老舅管理,结果遭遇那会儿正遇到县城大搞形象工程,逼着路边的房子全部改楼房,不改就搬走,没办法,90年代底,老舅东借西借把酒楼盖了起来,后来又遇到打白条成风,各路神仙吃饭白条不给钱,拿白条去要,各单位都说一把手换了,或者签字的人走了。总之20年代初,他欠别人20多万,别人欠他20多万,这事儿到现在没扯清。后来老舅把酒楼包出去,去农村包地种杨树,学其他舅舅搞养殖,跟我妈搞农业技术推广,总之都干过,没有长远的。好容易农村中的杨树快成才了,有人出极低价钱买他的树,他没卖,结果没过多久一场大火给烧了个精光,找看林的老头,人家赔不起,也管不着,找村支书,人家说这事儿跟我没关系。于是又一个20多万打了水漂。

11. 天际行者:我三个同行友人(出版业),2004年辞职经商,合伙开网上书店。那时候当当网什么的也刚起步没多久,更没有什么人做现在很火的“馆配”业务。当时他的公司定位在企事业单位专业图书配送(基本也就是“馆配”),不到一年时间,已经业务量稳定上升、现金流转正,环京津地区基本都覆盖了(做的早,基本没遇到竞争)。但就在这个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牵头人的女友(现在已经是老婆)电令他立刻到英国陪读、发展,否则马上分手。此友在一番内心挣扎后,带着刚刚跟别人借来、准备投入扩大业务的款项,甩下另外两个合伙人毅然奔向大不列颠。。。此突然变故,造成公司现金枯竭、业务信息丢失,迅速垮掉!另两位友人的所有投资打了水漂~

12. 天际行者:另一同行友人,2005年初,藉由工作之变,借助某国有出版集团的资源和平台(与自己持股的私人图书公司合作),搞了一个在线读书和文化分享社区,其当时的功能基本与豆瓣一样,比豆瓣还早开张几个月。网站运行之初,因为借助了原有出版集团的平台,注册读者数迅速超过2万,而且都是优质用户,书评、荐书榜、读书会等等线上线下活动非常活跃。但是,也是在这样一个良好开端下、在扩大影响的关键时刻,该国有出版集团上层领导决定,将企业主要精力转作盈利预期更强更稳定的大中专教材,其他业务不再追加投资。此兄由于身为体制内中层领导,没有魄力将此社区单独拿出来自己经营,遂放弃对其的维护和投入,此网站迅速死掉,投资打水漂~

13. 止不住的流浪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大二的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印了十几张传单去各大宿舍楼贴,经过半年吧,有了个几百人的QQ群,平时就一起娱乐,然后跟另外2个朋友开了个校内网站,分3块:论坛(因为我有一定的人员基础);外卖(自己联系校内的所有商家,帮忙建立网上订购的外卖服务,每单手续费);网上购物(由于是二线城市大学,找了美邦,以纯等牌子加盟)。

前期由于只有我那几百人的关系,很不景气,外卖单有,但不稳定,大家没什么钱,请不起员工,都自己去送外卖。网上购物由于是请的学长做的平台,有bug,调试了很久。论坛每天都要自己去发帖,刷帖,加人气,自己还印传单去宣传。一个字,累!

但是1年后还是慢慢进入轨道,巅峰时期学校校报还采访我了。可是由于我们算是学生自发的网站,跟学校的官方校内网冲突了(其实是学生会的人见不得我们好),就迫使我们把论坛板块关了。我们的基础就是论坛人员,一关之后,生意一泻千里。慢慢大家也临近毕业,各种原因,一个可以跟媲美校内网的idea就这样扼杀了(当时我们想如果在我们学校成功了,就复制到其他高校,最后统一联网起来!)。

总结:再怎么牛,还是要跟官方打好关系,权才是最大的。

14. 小托小尼 :2012年投入6万在中小学旁开了一个西式快餐加盟小店,经营半年,无力支撑,加上门面难转,血本无归,净身出户。从此决意与开店创业是路人。

15. 晴天:我知道的一个案例是这样,一家人90年代初做出租车黑车生意,当年勤快的还是比较赚钱的,这家的夫妻也是比较会持家的。然后攒了钱在市中心做澡堂生意,做了几年在当地应当算是中产阶级了,也算巴结到几个政府官员。不过地面金贵,澡堂不做,开始做高利贷生意了。到这里应该都是顺风顺水,这家夫妻似乎也没做错啥,不过他们性格都很吝啬,开澡堂时有些亲朋好友经济有困难想找帮忙或找个活干的一律拒绝。之后丈夫的爸爸去世,给了他个小化工厂,看的出有点家底,好好运作应该小日子过得不错。不过他不太懂这个行业,而且为人过于吝啬,做个体户ok,做企业家这样的性格不太合适。做了两年有点小亏本,工厂关了。不过手上还有钱,做做高利贷,小日子过过挺好,但是偏偏心气又高。这时他亲戚开了家造纸厂,找他老婆帮忙,因为她老婆做过会计,做了几个月不做了,要自己干,觉得这没什么。然后承包了个造纸厂,偏偏遇到金融危机,亏了不少钱。无奈关了厂,过了两年现在准备开个饭馆。总结:自己不懂的行业不要一头猛扎进去;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要清楚自己的特点发挥出来,不合适的事要量力而为。

16. 年画:真实案例,两口子都不到25岁新婚夫妇,找爹妈一个人要了10万块,在家附近的小区开了一个工作室,美其名曰游戏工作室文创产业。每天就是顾几个小伙伴在办公室里打游戏币,在工作室里吃,住。不到一年两口子赔的底掉。游戏币毛也没换回来!挣得游戏币还不够花的,入不敷出当然会坚持不下去!只能继续回家在火车站附近盯着超市,不过火

车站附近爹妈的超市真是赚的蛮多的!

总结一下会赔的原因如下,创业的小伙伴要有人生阅历,经验神马的,要勤奋,好学。

17. karth :失败的案例啊 拿我在新疆呆的那会来说 老总想挂羊头卖狗肉,借着农业开发的幌子扯着项目找政府要地皮 结果12,13年那会政府正在收紧和清查农业开发项目,算是撞枪口上, 政府那边费了很大力气才搞通了关系可以拿地,却因翁上头的清查, 主要地块算保护地了,拿不下了``````````` 当地政府为了补偿,好歹批了点别的地块 结果本来是以农业为借口的项目,真把自己整成了农业生产企业````````

18. 暴走肉:讲一个身边的例子,一个朋友毕业感觉打工没有意思,就跟家人借了10万去开甜品店,开甜品可能问题不大,但是他初衷就是为了自己可以做老板还可以有一间店自己耍,产品从不创新,也不弄活动,服务态度也很一般,开始生意还可以,但是这样慢慢的生意越来越冷清。去年入不敷出倒闭了.现在创业如果不是为了追求进步而是安于现状真心不如好好打工.

19. 黛西:我同学在大学城搞了个白臭豆腐店,当时做得不错一年下来差不多赚了二十w。他野心比较大,发展了很多加盟店,再步行街开了两个分店,结果因为豆腐供应不足,天气炎热,步行街修地铁等原因,销售量没达到预期。现在亏损亏损亏损。。。。暂时没有倒闭。但是资金压力很大,现在准备分若干股份吸引资金,结果请听下回分解。。

20. Aaron去爱尔兰:说一个学长的案例,他06年大学刚毕业一年左右,和2位大学同学一共仨创办了一个做行画(装饰性油画)出口的公司,他自己生产,自己找欧美客户。 一年左右破产关门,可谓刻骨铭心,因为创业的钱都是借的,还了3年左右…… 失败原因:

创业失败的案例

1、股权结构模糊。股份占比、出资比例全是口头商量,以至于不但工作中互相扯皮,公司关门以后大家的关系都受到影响;

2、做了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对行业了解太少,仅仅是因为其中一人在这个行业干过大半年,没有掌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3、花钱没有计划。光是参加广交会2次(包括1次被骗)就花了几十万人民币,而且效果不好,而对于网络如阿里巴巴找客户没有深入做;

4、没有意识到产品是核心。做出口,赚的是国家给的出口退税,在这个前提下怎么以低成本生产出好的行画。

5、缺少激励措施,当时没有明确的给业务员(她们对公司业务很关键)足够的提成和承诺。

21. 黛西:我是做教育的,具体模式是英语加绘本,当时总投入为十万左右,失败在于定位不准(3-12岁)都有,个人力量有限。招的人给的工资上不去又不愿意搞回传统的总之太混乱了搞得自己内分泌失调就关了亏了大概两三万。我还是坚信这个项目值得做的,只是自己太嫩了点,嘻嘻。

22. 0:我亲戚一小姑娘在一个舞蹈学校行政管理,她去年暑假去工作的,那个舞蹈学校之前已经开了3个了,一个在市里,俩个在镇上,因为那俩个镇发展厨具业所以比较富裕,那俩个学校收益很好,市里的那个不太好,收益持平不赔不赚,结果老板信心爆满,心想在城镇发展回很好,又在去年10月份开了一个新舞蹈培训班,不大,俩间教室一个间前台服务。结果因开业时间靠后天气见冷,孩子不愿出门,到现在报名的不到15个。当初他们选的学

校地址在一新小区,一栋楼20户人家入住率不到一半,也就78户,而且是新开发的小区周围人很分散,现在一直在赔钱。关键是那个镇没什么重大经济产业,热门收入

23. 苏苏:我说个失败经验,是我叔叔,去年发生的事 。去年年初叔叔和他在上海混了多年的侄子合资投了个饭店,叔叔投资15万,侄子投资人力和店面的位置等事,没有出一分股份钱。(侄子每次春节回家总是说他上海做的风生水起,自己管理8家餐馆,老板对他的福利好等等,各种夸耀自己)。

饭店的地段很好,人流量大。面积多大不清楚,月租不超过3万,所有员工的工资不超过3万,有些员工是自家的亲戚帮忙。

在饭店经营4个月,第一个月毛利润是14万,两人算账除掉开支分了叔叔6800元,两人是4,6分成,叔叔占4成。具体为什么算下来只有6800就不得而知了。不包括自己2000元工资,平时叔叔也在做事。余下三个月就没有算账当然也没有分股份钱给叔叔。叔叔想,自己的亲侄子不好意思提钱的事情。等一个月没提算账,第二月也没提,第三个月叔叔忍不住了就提算账的事,侄子公开性的提出让叔叔走人,也没股份钱。

这四个月,店里的员工只承认侄子是老板,叔叔是员工,(员工知道叔叔投钱了)都没有好脸色,当叔叔说的话都是放屁,对叔叔指手画脚,恶言相对等等。

没办法只能回家,侄子说,工资照给,但是没有股份钱。那时都只是口头承诺,没有签合同。谁也没想到成这个样子。叔叔回来了,带回8000元的工资和一张15万欠条。之间的心酸,没法用语言形容。算是中年的家道中落了

24. 大熊:我来说说自己的失败经历。本科时候做过学校的论坛,租服务器,备案,搭模板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做好之后,论坛上线了。出发点一是为了服务同学,二是希望有朝一日论坛壮大了为线下生意服务。没有团队,不懂运营,以及技术白痴,现在这个论坛已经长草了。。。就这些

25. xhot:02年的时候我爸跟亲戚合作搞了个路灯杆厂,但是我爸不太懂交际,只是负责生产日常,亲戚负责销售,生意其实还不错,可是都没拿到钱,因为都是亲戚出去要的钱,每次出去回来就说没收到钱,货倒都是发了,这样开了2年坚持不下去了,后来才知道钱都被亲戚自己拿去了,大概亏了100多W。

26. ivy:有一老先生,当年在国企做一种食品添加材料,后来退休就自己开厂做。专门出口国外市场,国内没人用,因为价格高,中国人自己添加的都是化工合成的,这老先生做的是真正的发酵产品。开始第一代产品出口日本,德国,还获得了犹太食品认证。

没想到第二代产品出来,没人要了。

因为日本直接做到了第二代产品大批量生产。这研发就全水漂了。。老先生的第二代产品只能一次产50kg。

后来老先生把工厂连土地全卖了。自己还落了600万银子。就那土地升值了。

27. 江西_外贸_言: 五年级家里开煤矿,决定矿井方向的那个师傅被买通了,然后另外一家故意从相反的方向打矿井,就穿了,两家就斗上了,对方找了个劳改释放的,揣枪上门,扬言说要不让矿井就绑架什么之类的。当时管理矿上和矿下的是爷爷和外公,爷爷是一家国有矿退下的书记,外公也是做了多年的老手了,两人都互相各种看不顺眼,导致我爸妈因为这事吵架打架。内忧外患之下就把矿井卖了,大概150w,后来这个矿的接受股东大概赚了1个亿吧,我爸就再也没脸回去了,爸妈后来也隔阂越来越深离婚了。家族之间的合伙生意

互联网创业失败的十七个案例
创业失败的案例 第五篇

互联网创业失败的十七个案例(上)

文章导读:视频行业一向以“烧钱”著称,盛大在酷6身上已经投入了近2亿美元,却颗粒未收。而这或许正是促使酷6转型的最直接原因。管理方与创始人,理念不同,企业就不会有正确的方向。

看十个成功故事,不如看一个失败故事更令人警醒。作为在中国互联网征战12年的老兵,笔者整理了有代表性的17个失败案例,为有志者提供从公司财务、定位、团队、市场、资本、政府监管、用户价值等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虽说成功充满了偶然,但是,我们有办法避免失败。

亿唐网创业失败的案例

不少人也许还记得2000年北京街头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亿唐广告牌,“今天你是否亿唐”的那句仿效雅虎的广告词,着实让亿唐风光了好一阵子。亿唐想做一个针对中国年轻人的包罗万象的互联网门户。他们自己定义中国年轻人为“明黄一代”。

败因:缺少定位

1999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夕,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MBA的唐海松创建了亿唐公司,其“梦幻团队”由五个哈佛MBA和两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

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亿唐从两家著名美国风险投资公司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的融资。亿唐宣称自己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一个“生活时尚集团”,致力于通过网络、零售和无线服务,创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活时尚产品,全力服务所谓“明黄e代”的18~35岁之间的年轻人。

亿唐网一夜之间横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略地,在全国范围快速“烧钱”。除了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亿唐还广招人手,并在各地进行规模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2000年底,互联网的寒冬突然来临,亿唐钱烧光了大半,仍然无法盈利。此后的转型也一直没有成功,2008年亿唐只剩下空壳,昔日的“梦幻团队”纷纷出走。投

在笔者看来,亿唐最大的败因是定位模糊,这也是大部分互联网创业公司的问题。浮夸,不愿沉下去帮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幻想创业失败的案例

凭金钱就可以砸出一个互联网集团。亿唐对中国互联网来说,也许唯一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失败的投资案例。它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几千万美元的资金,换来的只有一声叹息。更

后续发展:2009年5月,etang.com域名由于无续费被公开竞拍,最终的竞投人以3.5万美元的价格投得。

酷6网

视频网当年有三杰:优酷、土豆和酷6。酷6的创始人李善友是搜狐系,一度风头最盛。

败因:路线之争

被盛大接手仅仅一年,酷6网就掉队了——创始人离职,亏损逐年变大,血腥大裁员„„陈天桥派驻的酷6新CEO施瑜公开表示:“酷6从此不再购买长视频版权,包括电影和电视剧等,将关注于社区化、UGC(用户生成内容)和短视频。”务

在盛大进入管理层,大规模清理了创始团队之后,陈天桥与李善

创业失败的案例

友就酷6网的发展战略产生了分歧。陈天桥希望,酷6的发展方向是“视频资讯新闻”,而李善友则更坚持购买正版版权的“大片模式”,最终李善友离职。,

视频行业一向以“烧钱”著称,盛大在酷6身上已经投入了近2亿美元,却颗粒未收。而这或许正是促使酷6转型的最直接原因。管理方与创始人,理念不同,企业就不会有正确的方向。缺

后续发展:创始人李善友去了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成了创业导师,微博名“老李飞刀”,从此金盆洗手,退出江湖。酷6的命运就和盛大的命运一样:一只在温水中的青蛙。

亚洲互动传媒

2004年7月,亚洲互动传媒在英属百慕大群岛设立。亚洲互动传媒自称是“中国提供跨媒体平台电视节目指南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其销售收入中,以电视广告代理业务为主,TVPG(电视节目指南)和EPG(电子节目指南)为辅。国

败因:挪用资金

2005年10月,公司获得红杉资本的投资。在红杉资本之后,先后吸纳了包括新加坡野村证券公司、美林日本证券公司等投资。2007年4月,亚洲传媒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其《招股说明书》,2005年该公司净利润达到4.65亿日元,净资产18.97亿日元。但仅过了一年,就哑然退市。其退市导火索,是由于亚洲互动传媒的会计师事务所,拒绝为其2007年年报出具审计意见,此外还传出了其CEO崔建平挪用公司资产的丑闻。亚洲互动传媒的退市,让11家财务投资人同时失手,退出平台。去

后续发展:公司尴尬退市,红杉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帆也引咎辞职。

e国

2000年电子商务的明星企业,一度口号为“一小时配送到家”。

败因:太超前

“e国1小时”在获得用户称赞的同时,也获得了同样多的质疑——卖得越多是不是亏得越多?没有新资金的介入,e国还能够支撑

个体经营创业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
创业失败的案例 第六篇

中国企业较悲惨的十大失败案例
创业失败的案例 第七篇

中国企业较悲惨的十大失败案例,警醒了无数老板!

1、真功夫

案例特点:创业者内乱——能共苦不能同甘

创业者的教训:没有永远的兄弟,只有永远的利益

VC的教训:股权结构是否合理是判断项目好坏的重要依据

麦当劳、肯德基在国内大受欢迎,中餐连锁一直愤愤不平,不断有人跳出来挑战洋快餐。从十几年前的“红高粱”到现在很红火的“真功夫”,“红高粱”早已不知所踪,“真功夫”似乎真的有点功夫,连锁店面越来越多了。

跟公司名字一样,2009年8月,“真功夫”的广州总部爆发的一场真功夫表演,在投资界和创业界颇为轰动:共同创始人及公司大股东潘宇海委任其兄潘国良为“副总经理”,并派到总部办公,但遭到“真功夫”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蔡达标的拒绝后,引发剧烈争执。

要理清“真功夫”的管理权矛盾,还得从头说起。1994年,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在东莞长安镇开了一间“168蒸品店”,后来逐渐走向全国连锁,并于1997年更名为“双种子”,较终更名为“真功夫”。真功夫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潘宇海占50%,蔡达标及其妻潘敏峰(潘宇海之姐)各占25%。2006年9月,蔡达标和潘敏峰协议离婚,潘敏峰放弃了自己的25%的股权换得子女的抚养权,这样潘宇海与蔡达标两人的股权也由此变成了50:50。更多实用的精彩文章,请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swdtzq

2007年“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险投资基金:内资的中山联动和外资的今日资本,共注入资金3亿元,各占3%的股份。这样,融资之后,“真功夫”的股权结构变成:蔡、潘各占47%,VC各占3%,董事会共5席,构成为蔡达标、潘宇海、潘敏峰以及VC的派出董事各1名。

引入风险投资之后,公司要谋求上市,那么打造一个现代化公司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企业是当务之急。但蔡达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努力触及另一股东潘宇海的利益,“真功夫”在蔡达标的主持下,推行去“家族化”的内部管理改革,以职业经理人替代原来的部分家族管理人员,先后有大批老员工离去。公司还先后从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企业共引进约2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占据了公司多数的要职,基本上都是由蔡总授职授权,潘宇海显然已经被架空。

双方矛盾激化。2011年4月22日,广州市公安机关实蔡达标等人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并对蔡达标等4名嫌疑人执行逮捕。

蔡潘双方对真功夫的混乱争夺让今日资本顶不住股东压力,而选择退出。2012年11月30日,今日资本将旗下今日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今日资本公司)所持有真功夫的3%股权悉数转让给润海有限公司。至此,真功夫股权又再次重回了蔡潘两家对半开的局面。

三年之后,真功夫原总裁蔡达标一案尘埃落定。根据广州中院二审判决,蔡达标构成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被维持14年刑期。随着蔡达标刑事案件终审

创业失败的案例

判决生效,蔡达标所持有的41.74%真功夫股权已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有传言股权估值高达25亿元。

2、亿唐

案例特点:中国互联网行业融资额较大的案例

创业者的教训:钱再多,也得省着花,不然冬天不好过创业失败的案例

VC的教训:“海龟”+“概念”的时代牺牲品

在互联网行业,一家公司的诞生和死去很难引人们的注意力,但这家公司无疑是个例外:它是曾经的新贵,高调诞生;它又一事无成,落魄到连域名都被拍卖。这家公司就是亿唐。

1999年,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夕,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MBA的唐海松创建了亿唐公司,其“梦幻团队”由5个哈佛MBA和2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的。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亿唐从两家著名风险投资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直到今天,这也还是中国互联网领域数额较大私募融资案例之一。

亿唐宣称自己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也是亿唐是一个"生活时尚集团",致力于通过网络、零售和无线服务创造和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活时尚产品,全力服务所谓“明黄e代”的18-35岁之间、定义中国经济和文化未来的年轻人。

亿唐网一夜之间横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掠地,在全国范围快速“烧钱”:除了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亿唐还广招人手,并在各地进行规模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2000年年底,互联网的寒冬突如其来,亿唐钱烧光了大半,仍然无法盈利。从2001年到2003年,亿唐不断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推出了手包、背包、安全套、内衣等生活用品,并在线上线下同时发售,同时还悄然尝试手机无线业务。此后两年,依靠SP业务苟延残喘的亿唐,惟一能给用户留下印象的就是成为CET(四、六级)考试的官方消息发布网站。

2005年9月,亿唐决定全面推翻以前的发展模式,而向当时风靡一时的Web2.0看齐,推出一个名为hompy.cn的个人虚拟社区网站。随后,除了亿唐邮箱等少数页面保留以外,亿唐将其他全部页面和流量都转向了新网站hompy.cn,风光一时的亿唐网站就这样转型成为一家新的web2.0网站。2006年,亿唐将其较优质的SP资产(牌照资源)贱卖给奇虎公司换得100万美元,试图在hompy.cn上做较后一次的挣扎。不过,hompy.cn在2008已经被关闭亿唐公司也只剩下空壳,昔日的“梦幻团队”在公司烧光钱后也纷纷选择出走。创业失败的案例

2009年5月,etang.com域名由于无续费被公开竞拍,较终的竞投人以3.5万美元的价格投得。

亿唐生得伟大,死得却不光荣,只能说是平淡,甚至是凄惨。其它死掉的网站多多少少会有些资产被其他公司收购,在修养生息之后也许还有重出江湖的机会,但亿唐却沦落到域名无人续费而沦为拍卖品的下场。亿唐对中国互联网可以说没有做出任何值得一提的贡献,也许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极其失败的投资案

例。它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几千万美元的资金换来的只有一声叹息。

3、尚阳科技

案例特点:中国首轮融资额较大、联合投资人较多的案例

创业者的教训:被市场打败不可怕,被自己内部瓦解才可怕

VC的教训:大公司的高管,不一定做得了创业企业的领军人物

尚阳科技成立于2003年初,自诞生起就笼罩了刺眼的光环。

首先,公司创办人及CEO是网通曾经的COO郑昌幸,管理团队中还有原华为公司副总裁陈硕和网络产品部总经理毛森江,可为出身豪门;

其次,成立之初,公司获得多家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800万美元首期融资,主要投资人华登投资1,800万美元、DCM投资1,000万美元、IntelCapital投资700万美元、NEA投资500万美元,其他投资人还包括Sycamore Ventures、Morgenthaler Ventures、Jerusalem VenturePartners、住友集团的投资公司Presidio Venture Partners、STAR Venture、日立、伊藤忠、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等等。

尚阳科技曾被知名的RedHerring杂志评选为亚洲100强私人企业之一,其目标是致力于成为通信领域领跑的下一代服务平台(NGSP)提供商,致力于开启“自由沟通无界限”的自由通信新时代。主营业务是固网增值解决方案、宽带无线解决方案和企业通信解决方案等几个领域。当时,电信运营商们也准备在增值业务上大干一把——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中国联通的“联通无限”,这种转型为尚阳科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尚阳拥有几个不错的核心业务,比如UU语信等,但终究没有抓住市场机会。2年多之后,由于公司创建以来经营不善,郑昌幸被迫“下课”,尚阳科技大幅裁员,业务也开始转型,从昔日的设备方案提供商向互联网增值业务提供商转变。在市场中不但跟即时通信领域声名显赫的微软MSN、Skype和Googletalk等跨国巨头竞争,还面对国内的QQ、新浪、网易、263等本土企业的即时通信工具的挑战。较终,尚阳科技的业务并未像其名字一样“上扬”,较终美梦破碎,2006就退出市场。

尚阳科技沦落到这个地步,据知情人士透露,是管理上存在问题。一是公司重研发、轻市场,市场抓不住,而研发方面,首期融资用完了,也还没有几件像样的产品;二是公司内部帮派严重,事业部之间各自为政。同时,从高层到员工“成分”极为复杂,有“海龟”也有“土鳖”,有出身国企的也有来自外企的,有来自创业公司的,也有来自全球500强公司的,甚至从华为管理团队带来的旧部,一直留在了深圳,处于失控状态。

华登国际的陈立武在投资领域有丰富的投资经验,郑昌幸等更是明星级别、实战派的管理团队,而十多家知名投资公司的大额注资,足以说明中国通信市场的空间和吸引力。这些积极因素加在一起,更能反衬出这个案例的可惜。

4、博客网

案例特点:中国互联网web2.0的旗帜

创业者的教训:不要小看巨头们的后发优势

VC的教训:选对跑道,还要选对运动员

方兴东,这个名字在中国互联网界如雷贯耳,他有着“互联网旗手”和“中国博客之父”之称,对于中国互联网Web2.0的发展普及有着无法磨灭的功绩。

2002年,方兴东创建博客网的前身(博客中国),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过30%的增长,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和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2005年9月,方兴东又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Granite Global Ventures、Mobius VentureCapital、软银赛富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那里融资1000万美元,并引发了中国Web2.0的投资热潮。其后活跃在中国的VC要是不知道Blog、Podcast、RSS、P2P等术语,不看博客、播客、视频、交友等项目就是落伍的标志。

随后,“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并宣称要做博客式门户,号称“全球较大中文博客网站”,还喊出了“一年超新浪,两年上市”的目标。于是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博客网的员工就从40多人扩张至400多人,据称60%-70%的资金都用在人员工资上。同时还在视频、游戏、购物、社交等众多项目上大把烧钱,千万美元很快就被挥霍殆尽。博客网至此拉开了持续3年的人事剧烈动荡,高层几乎整体流失,而方兴东本人的CEO职务也被一个决策小组取代。到2006年年底,博客网的员工已经缩减恢复到融资当初的40多个人。

博客网不仅面临资金链断裂、经营难以为继,同时业务上也不断萎缩,用户大量流失。为摆脱困境,2008年,博客网酝酿将旗下博客中国和bokee分拆为两个独立的公司,而分拆之后分别转向高端媒体和SNS。但同年10月博客网又卷入裁员关闭的危机之中,宣布所有员工可以自由离职,也可以留下,但均没有工资,此举被认为与博客网直接宣布解散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早在博客网融资后不久,新浪就高调推出其博客公测版,到2006年末,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的博客力量已完全超越了博客网等新兴垂直网站。随后,博客几乎成为任何一个门户网站标配的配置,门户网站轻而易举地复制了方兴东们辛辛苦苦摸索和开辟出来的道路。再后来,Facebook、校内、51等SNS社交网站开始大出风头,对博客形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网民的注意力和资本市场对于博客也开始了冷落。

另外,无论是方兴东自己还是熟悉他的人,都一致认为他是个学者或文人,而绝非熟谙管理和战略的商业领袖,没有掌控几百人的团队和千万美元级别资金的能力。博客作为Web2.0时代的一个产品,无疑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跨越,引领互联网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博客本身是成功的。但对于博客网,它让投资人的大把美元化为乌有,从引领Web2.0的先驱成为无人问津的弃儿,无疑是失败中的失败。

5、PPG

案例特点:中国风险投资界较火的案例

创业者的教训:创业的目的之一是赚钱,但不能仅仅是赚钱

VC的教训:尽职调查中,人的本性调查是较难也是较重要的

PPG,2005年10月成立,业务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售卖衬衫。轻资产、减少流通环节的概念,加上狂轰乱炸的电视、户外广告,迅速让PPG建立起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满世界都是“Yes! PPG”的广告语和吴彦祖自信的微笑。

2006年第三季度,PPG获得了TDF和JAFCO Asia(集富亚洲)的轮6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2007年4月,PPG获得了第二轮千万美元的投资,除了轮的TDF和集富亚洲追加投资之外,还引入了KPCB(凯鹏华盈),KPCB公司是较大的风险投资基金,与红杉齐名。在2006年-2007年,电子商务在VC投资圈非常吃香,而PPG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谓的明星项目,无数同行都羡慕这几家能有幸投资进去的VC。

2007年底,PPG已经开始被媒体披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拖欠货款、货品质量投诉、等,但PPG仍然受到了数家风投机构的追捧,三山投资公司击退其他竞争对手,向PPG投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资金。三山投资宣称选择PPG是因为很看好其市场、模式及团队,并透露PPG已计划于2009年初去纳斯达克上市。

2008年,PPG模式出现了VANCL(凡客诚品)、优衫网、CARRIS等几十家家模仿者,PPG不但丢掉了行业老大的地位、官司缠身、高管流散,更传出创始人李亮卷款潜逃一说。李亮称从2008年年中起前往筹备公司开业事宜,之后一直未在国内现身。

2009年末,一度被誉为“服装业的戴尔”、“轻公司的样板”的商业神话终于还是像肥皂泡那样破碎了。PPG总部早已人去楼空,一片狼藉,贴在墙上的法院执行裁定书则显示PPG已经关门大吉,不少消费者付款后拿不到货物,因而愤怒地将PPG称为“骗骗哥”。而随后,PPG剩下可以称之为“资产”的东西——注册商标“PPG”,在拍卖中无人问津。PPG累计从上述多家家知名VC处获得了5000万美元左右的投资,彻底关门也意味着5,000万美金血本无归。搜狐IT在2009年互联网大会上曾评选出5年来投资较失败网站,PPG名列榜首,成为近几年来中国互联网较大的投资笑话。更多实用的精彩文章,请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swdtzq

事后,有人透露了PPG失败的真正原因:创始人李亮表面上市做电子商务,但配套的物流、仓储都是自己的公司,或间接与他有关,他不停地向这些公司打钱,投资人的钱作为费用变相进入他自己的名下。钱转移光了,李亮也没了。他从一开始就是有预谋、有准备地圈钱,他很聪明、勤奋,执行力也够,但就是出发点不纯。

PPG模式的模仿者之一VANCL的发展状况非常好,可以说,PPG模式的生命力是不容置疑的。一个公司的成功,商业模式这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执行这个商业模式的操盘手。PPG失败,错的是人而非商业模式。

6、亚洲互动传媒

创业失败案例分析让你反败为胜
创业失败的案例 第八篇

创业失败案例分析让你反败为胜

创业失败了,可惜;把反败为胜的机会丢掉了,更加可惜。因为在创业失败的过程中,已经使用了很多资源,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本来只要再坚持一下,再改换一点思路,再深入研究一步,就会峰回路转。但在有些时候,我们就是因为缺少了“一下、一点、一步”,才与成功失之交臂。经历过反败为胜,你的创业才真的成熟。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货往高价卖。如果能用更低成本满足同等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低价替代物的出现就会产生赚钱的机会。香水加油站由于省去了高昂的品牌香水包装费用,在质量同等的情况下,价钱却很低,而且投资额要比开设专卖店要小得多。看上去应该是个赚钱的项目,但为什么宋女士却不久就面临倒闭呢?

[创业失败故事] 败:低价好香水却难卖

2004年初,宋女士在一座中等城市的居民区投资10万元开办了一家香水加油站,销售散装香水。消费者买回去的进口香水用完了,可以随时到这里花较少的钱 (与原装的整瓶香水相比)添加香水。宋女士想当然地认为,这样相对廉价的香水肯定能够获得普通消费者的欢迎,而且市场更大,获利也更多。所以她选择的店址是在一个10年前建造的老居民区里。然而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老居民区里居住的大多是普通工薪人员,他们对香水的消费需求非常少。香水加油站接连几个月的经营都处于亏损状态,宋女士一筹莫展。

诊断这一商机之所以做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客户。香水加油站里的高档香水价格虽然比专卖店低,但还涉及一个消费习惯问题。目前在我国具有高档香水消费习惯的主要人群仍然是生活水平较高的群体,只有选择他们才能保证较高的销售量。而本案例中,宋女士选址在平民社区,虽然能得到一部分低收入顾客的认可,但顾客总量很少,消费频率也很低,利润总额也就难以保障。应当选择大城市偏高档的住宅小区开店。因为那里的顾客群具备高档香水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同时又对价格有所关注。在店内布置上除了注意优雅整洁之外,还要注意为消费者提供适当的交流场所和工具,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吸引人气,抓住长期客户。

[创业失败故事] 胜:换个地方香水赚百万

在听取了专家的分析以后,宋女士又投资十几万元把香水加油站开到了大城市偏高档的住宅小区里。她对店铺进行了精心布置,把风格优雅的货架放在四周靠墙,陈列各种名牌的香水,在店堂中间放置沙发茶几,摆放各种国外的时尚杂志。同时添置了皮肤测试仪器,对每个消费者使用何种香水可以科学测试。现在,小区里的女士有事没事都喜欢到香水加油站里来坐坐,互相交流穿着、化妆、美容、使用香水等方面的经验,当然也要购买适合自己的香水。宋女士终于可以轻轻松松赚钱了,每月盈利2万多元。半年后又增加了批发业务,到现在一年的时间已经获利上百万元。 选对人,赚对钱,香水加油站重又飘香 在很多时候,只要转换一下思路,看似失败的创业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信下面这五位创业者反败为胜的创业经验一定会对您的创业产生启发。 很多时候,转换一下思路,失败的创业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诊断低价的替代产品是形成商机的一个要素,但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价格与需求特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找准目标客户。需求分为弹性需求和刚性需求,弹性需求受价格影响较大,比如液晶电视,预计的客户群相当大,但由于目前价格居高不下,实际购买很少。如果价格大幅下调,预计销量会更大,表现为一种弹性。刚性需求受价格影响较小,比如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不管收入高低、价格高低,每个人都必须持续购买,表现为一种刚性。香水从表面上理解应该属于弹性需求,低价可能会带来大量低收入客户。但弹性需求的变化除了考虑价格因素以外,还必须考虑客户消费习惯、消费频率、文化水平等因素。香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他的像化妆品、文化用品等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的改善,人们的需求从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上升到精神的需要、文化的需要,由此带来的商机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满足这种精神文化需求在操作上相对传统需求困难更多,古女士的“女人吧”就曾经陷入困境。

[创业失败故事] 败:“女人吧”急热急冷

古女士曾经是一家大企业的总经理,她在社会上有很多和她经历相仿的女友,都希望有一个倾诉和聚会的场所。于是以她为首,几位女士集资100万元,2005年在杭州开办了第一家“女人吧”——专门面对女人的酒吧(茶吧)。

也许是办大企业的惯性,古女士觉得要么不办,要办就要大气,就要与众不同。于是她们在闹市区的豪华酒店租了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场地,招聘了20多位漂亮的女服务员,光装修费就花了近百万元。“女人吧”开业的时候,新闻媒体连续给予报道,生意火爆。可是没过3个月,来的客人日渐稀少。经营成本的高昂很快就给古女士带来了压力,只得停止营业。

诊断 “女人吧”非常有创意,只可惜操作思路有误。作为满足如今职业女性精神需求的良好场所,市场前景和利润水平都很好,大城市中的成功投资者不乏其人。但古女士犯了一个最重要的错误——贪大。做过了大企业,不习惯从小开始。而实际上这种讲究环境高雅安静的“女人吧”更适合不超过100平方米的小店,而非大面积的大众消费场所。要想扭转困境,可以缩小店面,或者在保留部分“女人吧”功能的前提下,划分出区域,开辟针对女士的新业务扩大顾客量,同时在成本控制上做文章。

[创业失败故事] 胜:“女人吧”重又美

古女士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商量对策的时候,无意中听说省里成立了“女企业家协会”。这是个扩大业务量的好机会,可以使宽大的场地得到有效利用,成本自然就下来了。于是,她立即主动上门联系,希望在“女人吧”中划分出场地作为“女企业家协会”活动场所。比如:定期组织各种讲座和活动,邀请专家在“女人吧”讲授企业管理、营销策略、品牌建设、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课程;组织银行、证券、投资公司和省市各行各业的女企业家对话。几 次活动不但吸引了100多位女企业家,而且还吸引了省内外几十个媒体的关注,“女记者协会”、“女律师协会”也接连成为“女人吧”的团体客户。同时经过重新装修的只有不足100平方米的“女人吧”原有业务也做活了,吸引了不少高收入的女士成为长期客户。仅该业务每月盈利就在4万元以上。

另外,古女士修改了原来的规定,允许女士带一位男士入内,随之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区域提供给省内最大的婚介公司合作经营。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成功收回100多万元。 展思路,揽客户,“女人吧”划分美丽空间

诊断换了思路和经营方式以后,高档、宽敞场地的优势被古女士经过功能划分,在没有偏离女性市场的情况下,获得了优质的回报。其实在各种精神文化商机中,“女人吧”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沿着这个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思路伸展,高质量的婚姻介绍所、带有陪聊业务的家政服务、针对中年人娱乐项目等等,都存在很多新的创业机会。做好这种项目,关键是明确顾客定位,提供准确的精神文化产品。而精神文化产品Cye.com.cn需求档次差别很大,数量、种类、质量和水平一定要进行细分。目前利润水平较高的项目基本属于小众化较高档的需求层次,小投资不适合依靠大众化经营的数量取胜,而应在质量特色上做文章。这样才能吸引并留住固定客户,保证长期盈利。

[创业失败故事] 败:暴利草坪被政策击溃

近几年,承办奥运会的使命,对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巨大的需求缺口得不到满足,普通草坪价格一度攀升到每平方米20元的高价,毛利接近 100%。由于门槛不是很高,北京郊区的毛老板筹集20万元成立了一家300亩的草坪公司。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北京地区水资源的缺乏,加上市民践踏现象严重,2004年北京市降低了绿化总量中草坪的比例,提出了7分树3分草的要求。受此影响,北京草坪价格大跌至每平方米6元以下,销量也比上年同期萎缩了60%。

原指望能抓住机遇赚一笔的毛老板一筹莫展。更令他沮丧的是,由于草坪生长1年后就会进入老化期,公司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化肥和农药,直接导致成本增加。面对迅速垮掉的市场,毛老板一咬牙以每平方米2元的价格将草坪甩卖,赔了10多万元。

诊断有人往往听说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在一项目深入到一定程度,遇到一些没有准备的难题后,方才发现经验、知识、能力都不足。本案例中因为政策的变动直接导致失败,这一点是毛先生没有预料到的。要想重新做起来,一方面应该积极与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联系,咨询今后的政策趋势,等待时机;另一方面就要研究行业状况,学习同行业的成功经验,在该行业中寻求新的机会。使现有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创业失败故事] 胜:草坪换到球场现活力 此后,毛老板开始潜心研究草坪专业知识和市场状况。不久,一位足球俱乐部的朋友来 到毛老板的如今,一种产品的用途往往不仅仅局限在该产品的基本功能,如果深入调查或改造,市场空间会更大。草坪就是这样一个产品,毛老板就通过这—特点,扭转了创业败局。 换功能,谋出路,草坪商机不再枯萎 生产基地。他想要一种在冬天也不会枯萎的草坪,大量用于足球场,但结果带着遗憾离去了。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毛老板,他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有针对性地请教种草专家,并且对全国各地的足球比赛场地进行考察。了解到国内当时还没有人种植足球场专用草坪,而且投资几十万元就可以具备小型生产能力。于是他不远万里,赶到全世界足球场地最好的欧洲考察,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草坪种植商,并投资20多万元引进了适合国内普通小型足球场的低档草坪技术。 因为这种场地数量众多,需求量相比大型足球场更大,技术要求也不高。半年时间,生产基地培植出了适合足球场地的专用草坪。经过积极地联系,草坪供不应求。同时,他抓住草坪种植企业纷纷退出北京市场的时机,重新种植了绿化用草坪,借机拿下了北京市政府的采购订单,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到如今年产值已经达到800多万元。

诊断要想进入—个陌生的行业必须建立在对某个行业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单纯的投机心理和侥幸心理

是不适合创业的。因为每一个商机都会与风险并行,有了风险意识,创业才能走得更远。要规避风险,必须深入学习该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管理部门的政策指导,把两者相结合来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尤其对于强制力较强的政策风险,应该保持与相关部门、行业研究机构的联系,提早准备应对措施。这样才能保证你对市场的有效把握,即便风险出现,你也能及时地使用功能转化、市场转移、消费升级等方法延续你的创业进程。

[创业失败故事] 败:女装店困在女装街

杭州市为了宣传城市的品牌,在闹市区开设了女装街。小李有个亲戚在服装厂当老板,服装进货没有问题,于是她借了十几万元开始准备开店。事先她考虑最多的是店面的位置,店内的装修,对如何经营却考虑得很少。一个月后,她在女装街最好的地段投资十万元租了一个100平方米的门面,装潢得富丽堂皇,从亲戚的服装厂批发了几百件女装,开始营业。但开业不久就遇到了难题:同样的女装卖了两三件就再也卖不动了,服装店出现大量积压,之后干脆一个星期卖不出几件,还不如别人十几平方米的小零售店卖得好。小李呆坐在店里不知如何是好。

诊断小李服装店的硬件不错,但她单一的服装品种过于大众化,小店经营的销量很难保证,利润水平很低。目前的服装行业中小投资利润较高的是比较有个性的小店,比如外贸服装店,他们的利润率比那些依靠数量取胜的普通服装销售要高出许多。服装个性十七是目前小投资从事服装生意的有效途径,小李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亲戚的资源,借用他的设计制作能力,在服装个性化上做文章,提高利润水平。同时自己要展开市场调查,了解服装个性化趋势,寻找可做的卖点。

[创业失败故事] 胜:旗袍救活女装店

小李是个不轻易服输的人,听取了追求个性化的意见后,她报名参加了缝纫培训班,订阅了各种服装杂志寻求个性卖点。很快她就发现受之前唐装的带动,如今旗袍需求开始预热,而且利润很高。杭州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浓厚的大城市,市场应该不错。之后经过闹市区的随 机市场调查,100个女性里有60多个表示有合适的旗袍愿意购买,这让她下定决心做旗袍。几个月后,她从亲戚的服装厂里“借调”了一位服装设计师,把服装店改成了旗袍店定做旗袍。由于她请来的设计师确有水平,有几个结婚的年轻人穿了她店里做的旗袍后大出风头。借助这一良机,她迅速联系了婚庆公司开展合作,采用租赁和销售并行的方式顺利和十几家婚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每次的合作都能为她带来1000-2000元的利润。但问题是上门定做的顾客很少,总体利润水平仍然不高。她想宣传一下,可做广告费用太高,自己跑出去发放宣传材料,工作量又大宣传范围也小。怎么办呢?一次她看新闻的时候,在宇幕中发现“主持人化妆由Xx美容店友情赞助”的字样。于是,她找到那家美容店,详细询问了与Cye.com.cn电视台的合作方式。原来,他们为主持人免费化妆,电视台则免费提供字幕广告。这种合作很合适啊!她赶紧联系了电视台,顺利达成了合作。此后电视上每个月都会出现10次左右的文字广告,来店里定做旗袍的人开始增多。此外,她还与旗袍需求大户——礼仪公司达成合作,以出租为主,进一步扩大了小店的市场空间。半年时间,小李就已经收回了十几万元的投资。

诊断 21世纪是产品个性化的时代,小李抓住了个性化的女装卖点,反败为胜有了基础。如果我们把吃、穿、住、用、行是人们的生存需求,有人生活的地方,相关的产品就存在商机。但就是这些大众都熟悉、都了解的商机,恰恰是最难做的商机。小李的女装店就失败于此。 挖个性,抓卖点,女装店因小众复活

有关人们吃、穿、住、用、行的传统产品都能够融入个性化卖点,就更容易抓住相对集中、需求明确的小众消费群体,平时被人们最熟悉的产品也能产生新的商机。而且对于规模化投资能力较弱的小投资来讲,个性化可以有效提高小规模投资的利润水平。做到个性化应该建立在对行业的充分了解上。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把大众划分为小众,提炼出利润高、消费能力强、符合潮流的需求方向,通过定制服务、产品DIY、主题化、地域化等形式体现出个性化卖点。

一个产业链会有众多的环节,产生一系列的关联性商机。如,电信繁荣,IT需求旺盛,IT厂商赢利,众多配套商赚钱,增值服务商出现。然而产业链的延伸都会存在扎堆和分散的现象。某段时期一个高盈利的项目会出现投资者扎堆,之后就会导致利润水平下降,投资者随之转投其他分散性关联项目,从而又培育出新的扎堆项目。两者互相交替,这就产生了新旧商机的更替。小章的创业困境就在这样的交替中产生。

[创业失败故事] 败:卖电脑陷入迷惑

前几年,电脑的销售有很高的利润,仅有高中文化的小章辞去了网络公司打杂的工作,2002在高新电脑城租了个摊位,凭经验开始组装兼容机销售。那时他一天能赚近千元,生意很是不错。可是进入2005年以后,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大多数选择了购买品牌电脑。加上各种配件成本的市场透明化程度逐渐提高,兼容机的利润大幅下降。当时卖一台电脑的利润只有100元,1个月的利润还不够支付房租。不死不活地又拖了几个月,很快就赔掉数万元。是关门还是继续做下去,小章陷入迷惑之中。

诊断卖电脑利润微薄,是因为大家一哄而上。如果转换一下角度,避开高竞争环节,那么,同样在IT行业,完全有可能找到继续生存的关联性商机,使自己原有的资源得到继续有效利用。如,电脑维修、电脑清洁、电脑升级、电脑杀毒、数据恢复等等都是竞争相对较弱的IT产业链分散性环节,商机不可小视。

[创业失败故事] 胜:修电脑起死回生

苦苦寻找出路的小章在郁闷中上网聊天,没想到受到病毒感染,损坏了存有公司重要数据的硬盘。他一边感叹祸不单行,一边赶紧求教比自己更专业的电脑专家帮忙恢复硬盘数据。当硬盘恢复完成,对方收费1000元的时候,小章茅塞顿开,转而开始潜心学习与销售电脑相关联的专业电脑维修技术。不久以后,小章把电脑公司改成了电脑维修公司,专门解决电脑的疑难杂症,如密码解锁、数据恢复、安全设置、游戏控制。很快他就承揽了几家保险公司、外贸公司的电脑维护和升级工作,忙得不亦乐乎。最让他得意的两笔业务:一笔是从浸水的硬盘里帮一位大学教授挽救了半辈子的研究成果,他赚了3万元;另一笔是为一家军工企业恢复了硬盘数据,居然赚了20万元。而同时开展的面向个人的小型业务量也很大,每笔都能收入千元左右。如今他的电脑维修公司每月的利润已经达到3万多元。

诊断产业链的商机交替如今已经越来越明显,洗车不赢利,汽车美容赚钱;卖产品不赢利,卖包装赚钱;卖手机不盈利,手机娱乐赚钱。每—个投资者都应该及时了解产业链的发展动态,把握好进入和退出的时机,不要等到竞争已处于白热化,甚至出现亏损的时候才被迫退出。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一旦出现扎堆,一般会伴随利润下降,此时投资者就该开始考虑到该环节的“下游”新兴项目寻找机会。对于小投资者较多的产品销售环节,售后服务就是它的“下游”环节,如维修、保养、改装等等服务。而且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售剧匠务环节的高利润市场机会层出不穷,竞争也相对较弱。但小投资者要想抓住这些环节的投资机会,应该对自身能力尤其是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充实提高。

找关联,补技能,电脑公司从“下游”复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shibaijiaoxun/3005.html

《创业失败的案例 互联网创业失败的十七个案例(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