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物

施崇棠创业故事

|

【www.dagaqi.com--创业人物】

篇一 施崇棠创业故事
华硕集团董事长施崇棠:除了前进,别无他路

   创业第一步网-楚天金报讯 今年62岁的施崇棠,儒雅清瘦甚至有些弱不禁风——他可能是世界500强企业老板中,最不像老板的一个。

  外人眼中的巨狮华硕在施崇棠眼里,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很高兴能够看见他一天一天成长,走很正派的路”。

  与此同时,华硕能在众多险境与艰难时刻中惊艳一跃,这本身就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精彩创业故事

  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施崇棠谈到智能手机这一市场:“智能手机已成为了用户一个绝对重要的触网端口,也是所有互联网相关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这块市场我们必须拿下。”

  A.打硬仗 穿过“难行门”

  成就世界最大主板生产商

  回望过去,施崇棠经历太多。那些外人眼中的“难行门”,最终他都闯了过来。

  1979年,施崇棠与施振荣等七人一起开始创业宏碁,任职宏碁个人计算机事业处总经理。1993年底,施崇棠决心加入华硕,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彼时,由他四个学生于1989年创立的华硕,体量并不大。

  施崇棠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从最开始的工程师风格,到今天对多种前沿流行文化的包容,他是一个愿意改变自己的人。

  从几百片的电脑主板生意做起,华硕慢慢步入了代工业务。施崇棠曾因一款产品未能达到华硕的品质标准,主动要求召回,尽管这事给华硕造成不少经济损失,也在当年引起轰动,但华硕坚持住了自己的‘诚’。”【施崇棠创业故事

  因为执着于技术,华硕创立初期,就独立开发出了彼时市场上还没有的486主板,一经面市即成为市场上“优质主板”的代名词,订单雪片般飞来。然而,IT产业从发轫到群雄逐鹿,越来越多的大厂开始横刀跨入电脑主板业。

  1995年,全球IT巨人Intel进军主板市场,扬言出货1000万片,并且重点出击中高端市场,对于此时全部身家集中于主板业务的华硕而言,遭遇战已然不可避免。施崇棠回忆起当时的场面说:“唯一的出路是迎战。”

  由此,华硕一边联手全台湾众多主板厂商拒绝向Intel采购微处理器,一边采取温和策略,迂回成立“崇硕科技”,采购升扬(Sun)Sparc微处理器,迅速变相应战。

  一场硬仗下来,遭挫败的Intel决定撤军。而Intel的订单大户惠普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华硕。拿着这块大大的敲门砖,华硕迅速打开国际市场,并于1996年底一跃成为全球主板第一品牌及最大的主板厂商。

  同年,华硕上市,成为“股王”。【施崇棠创业故事】

  B.晚同行十年起步,用6年时间极速前行

  冲进笔记本电脑市场前三

  1997年,华硕进军自主品牌笔记本电脑领域,这是一个比同行晚了近十年的时间点。但是施崇棠决断:华硕必须出击,而且必须打赢,就像面对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浪潮,这是决定企业未来生死的一仗。

  第一款产品出来了:又厚又重,同行们大多瞧不上眼,“像坦克车”。【施崇棠创业故事】

  一开始,华硕曾希望能发货30万台,但残酷的是,这款让华硕自豪的产品第一个月才卖出3台,最终也只卖掉2万台。第一年,华硕在笔记本市场占有率不到1%。

  半路出家,天黑路滑。施崇棠意识到,华硕需要新的基因。

  新的基因,于彼时的华硕而言,是在精通理论、系统架构之余,也要懂得创新和美学。这也即是后来助力华硕在多条产品线上赢得出色战果的“设计思维”。

  渐渐地,终端消费者们发现,华硕的笔记本电脑不再那么像坦克了,后来甚至还有那么点艺术感了。再后来,不到六年的时间,华硕跃升为台湾笔记本电脑大厂,并逐步蚕食市场大饼,超越老大哥宏碁而成为台湾市场第一名。

  谁都没想到,这个当初被业界嘲笑的后来者,在2013年进入了全球笔记本市场前三。

  数据和排名毕竟是生硬的。一块屏幕一块键盘,在产品形态固化的笔记本领域要想创新其实很难,时至2006年[创业网PC诞生,一个全新的上网本市场被华硕切分了出来。这一创新轰开了台式机与笔记本多年的陈腐格局,其他PC巨头纷纷跟进。

  在当年,Eee PC被西方媒体称作唯一能够对垒苹果AIR的笔记本产品。

  C.老帅出征智能手机市场 【施崇棠创业故事】

  在移动互联时代找寻蓝海

  2009年初,当施崇棠拿到华硕2008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时,沉默了好一会儿,华硕净亏损达到27.98亿新台币(约合8224万美元),这也是华硕自创立19年以来的首次单季亏损。

  抛开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因素,施崇棠也开始检讨,华硕在企业越来越大的同时,在精益管理、库存问题、乃至对欧洲渠道商报价策略等方面的失误。

  事实上,此前施崇棠已经退居二线,其后,老帅重新出山,2009年第一季度结束时,华硕扭亏为盈。 【施崇棠创业故事】

  作为一家工程师基因根深蒂固的企业,近年来施崇棠一直在华硕内化设计思维,现在华硕每年在“美、声、触、感、云”这五大方面的研发投入高达2亿-3亿人民币,包括苹果的产品、三星的产品甚至HTC等同行的产品,都被拿来一点一滴地比较。

  华硕T100也是其中一个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产品。2013年,施崇棠再次针对产品已经相对固化的笔记本市场,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将笔记本、平板二合一的“变形本”,俨然是当年上网本Eee PC的重生。T100优异的市场表现最终成为了施崇棠渴望的英雄产品。

  今天,传统PC厂商纷纷想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完成逆袭转身,华硕如何在市场混战中打开未来局面?施崇棠的回答是:新脑袋装旧智慧。

  2014年4月11日,全新的ZenFone系列智能机在京发布,首批登录易迅即在120秒内售罄。这款手机,是一家老牌PC厂商面对移动互联网巨潮发出的搏击信号,“智能手机是华硕必须拿下的战场”,施说,“对于华硕而言,到去年为止,非PC业务部分大概只占公司销售额的20%,因为过去这几年比较偏向从创新着手。今年正式开始进入量的阶段,我想再过几年非 PC的比例一定会一直往上冲,也许三年以后就差不多一样了。”

  ■链接

  除了前进 别无他路

  在华硕的产品研讨会上,每个人都会受到其他人的炮轰,因为董事长施崇棠提出了“必须做到与苹果匹敌,或是超越苹果”的要求。

  在施崇棠的领导下,华硕做到了不可能的事情:2013年,华硕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均进入了全球前三名。

  目前,华硕正在全力实施“ 巨 狮 计 划 2”, 计 划 在2013-2017这5年时间里将整个PC产品(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翻一番,这也意味着必须保持每年不低于15%的复合增长率。2013年华硕做到了,而今年的华硕看起来也相当乐观,有望实现20%以上的出货量增长。

  如今的华硕从上到下,一直在以苹果的极致设计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最近,从董事长施崇棠、CEO沈振来,到一线的设计人员,都在读《Design Like Apple》(像苹果那样做设计)这本书,他们还经常组织内部讨论。

  不知多少个夜晚,施崇棠和工程师围在一起反复权衡,用左脑的思维方式走不通,施崇棠不断鼓励他们揣摩高手的杰作、用右脑思考。为了锻炼自己的右脑,之前对时尚从不关注的施崇棠,开始参加服装秀、研究宾利汽车的设计理念,他对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大陆音乐类节目《我是歌手》和《全能星战》亦不错过。 【施崇棠创业故事】

  华硕25年,62岁的施崇棠依旧不知疲倦地冲杀在一线,他试图第三次再造华硕,在历史进程中,华硕除了前进,别无他路。

  (综合《商界》《中国企业家》等报道)

篇二 施崇棠创业故事
马化腾和他的5人创业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

  这是一个难得的兄弟创业故事,其理性堪称标本。

  16年前的那个秋天,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这5 个创始人的QQ号,据说是从10001到10005.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是 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之所以将腾讯的创业5兄弟称之为“难得”,是因为直到2005年的时候,这五人的创始团队还基本是保持这样的合作阵形,不离不弃。直到腾讯做到如今的帝国局面,其中4个还在公司一线,只有COO曾李青挂着终身顾问的虚职而退休。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业迅速壮大的过程中,要保持创始人团队的稳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这个背后,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从一开始对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设计功不可没。

  从股份构成上来看。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虽然主要资金都由马所出,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

  保持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搭档之间的“合理组合”。

  据《中国互联网史》作者林军回忆说,“马化腾非常聪明,但非常固执,注重用户体验,愿意从普通的用户的角度去看产品。张志东是脑袋非常活跃,对技术很沉迷的一个人。马化腾技术上也非常好,但是他的长处是能够把很多事情简单化,而张志东更多是把一个事情做得完美化。”

  许晨晔和马化腾、张志东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他是一个非常随和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人(创业网:

  如果说,其他几位合作者都只是“搭档级人物”的话,只有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其大开大合的性格,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过或许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他最早脱离了团队,单独创业。

  后来,马化腾在接受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承认,他最开始也考虑过和张志东、曾李青三个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后还是采取了5人创业团队,根据分工占据不同的股份结构的策略。即便是后来有人想加钱、占更大的股份,马化腾说不行,“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因为在马化腾看来,未来的潜力要和应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问题。如果拿大股的不干事,干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会发生。

  当然,经过几次稀释,最后他们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当初的1/3,但即便是这样,他们每个人的身价都还是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以说,在中国的民营业中,能够像马化腾这样,既包容又拉拢,选择性格不同、各有特长的人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并在成功开拓局面后还能依旧保持着长期默契合作,是很少见的。而马化腾成功之处,就在于其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设计了创业团队的责、权、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renwu/61615.html

《施崇棠创业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致富经鲟鱼

下一篇:有底线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