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验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

【www.dagaqi.com--创业经验】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第一篇

  【摘要】 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仍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接着从效率与公平、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现状 政策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3479亿元,比2010年增长21.96%,高于同期现价GDP年均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8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稳步提高。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点。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998年,英国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CITF,2000)首次给创意产业一个明确定义,他们指出,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声称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探索和界定。李向民和王晨(2006)认为,文化产业是将“纯精神产品”向“准精神产品”转化的产业,创意产业是将“准精神产品”向“泛精神产品”转化的产业。邓晓辉(2006)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来生产、复制和传播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商品与服务的营利组织的集合体。

  综合各方观点,文化创意产业涵盖范围很广,主要包括软件开发、电视电影、动漫创作、视觉艺术、工艺制造、音乐以及表演艺术等十三项产业。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聚焦点和各国间的经济博弈点。我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统筹。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获得高速发展,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5%,有的甚至达到7%。国内电影票房收入由2005年的22亿元跃升到2011年的131亿元,人均文化事业费由2005年的10.23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4元。

  2、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产业自身状况来看,一是专业人才短缺。目前,我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才只有10万左右,预计未来创意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5000万。而日本创意(创造)学校已达5000余所,创意人才达到5000万,美国创意人才也有3900万。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中心城市人才更为密集,如纽约创意产业人才占就业人口总数的12%,伦敦为14%,东京为15%。二是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法律不完善导致软件、音乐盗版现象严重,设计行业纠纷不断;全国层面缺乏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只有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制定了地方性的创意产业行业分类标准,导致行业发展水平难以测度。三是地区发展差异大。根据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创意城市呈现梯级分布,可明显划分为四个集团,相较于快速发展的第一集团,第四集团的产业基础则相对薄弱。四是融资困难。融资难问题虽然得到部分解决,但仍然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世界公认的文化强国存在较大差距,并遭受着西方文化强国的侵蚀和挤压。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播力度加大,文化霸权现象加重。以电影产业为例,美国经常采取“拿来主义”将其他国家的文化经典进行美国化的包装和制作,在知识产权零成本的情况下获利,并且借此推行美国的价值观。近期的高票房电影《功夫熊猫》完全是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元素,但却是由美国的电影公司制作,版权归属美国公司,由美国公司获利。在设计等其他领域,中国创意遭到外国公司侵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另外,我国创意文化的产业链存在断档现象,产品制作、市场推广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足的原因分析

  1、效率与公平“双重”分析

  经济学的“双重”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一方面从效率入手,站在积累社会财富的角度,探究资本、劳动、管理、技术等要素如何提高配置效率,影响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另一方面从公平入手,探究各个生产要素的改变如何导致了价值分割比例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公平分配问题。

  (1)效率分析。效率分析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从物质与文化的关系层面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二是从文化内部分析文化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给人类提供享受资料的产业,它的兴起是人类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曾说,“人类的生产在一定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我们暂时假定这个范畴在这里是有效的——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斗争,而是为发展资料,为社会生产出来的发展资料而斗争,对于这个阶段,从动物界来的范畴就不再适用了”。当社会上一部分人的物质生产活动能够满足所有人的物质需求时,必然会使另一部分人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独立于物质生产以外的文化生产,为全人类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创造材料,这本身就是整个社会进步、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

  其次,从分工角度来看,亚当·斯密曾有精辟的论述:“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不同群体在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上的分工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在整个社会的总生产中,发达国家拥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物质生产以外的文化生产,所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由发达国家占据大部分份额,而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运用本国的廉价劳动力从事物质生产,实现全人类商品生产的最大效率。再次,从文化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来看,发达国家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上,凭借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先期发展,以其现有的较为完善的产业形态和所掌握的先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利用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元素,以本国文化产品占领外国文化产品市场,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然结果,有利于全社会文化产品的生产,激发创意者的创意灵感,实现全社会精神文明上的富足。

  (2)公平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上的分工,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遭到发达国家的挤压,缺乏成长空间,本国主体产业停留在物质生产领域,难以实现产业形态的根本转型和升级;同时造成民族文化的流失、外国文化的侵入,进而导致本国文化被外国文化同化,威胁国家文化安全。从公平角度看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是由发展中国家在物质生产领域的产业链全球分工中处于劣势而造成的。

  2、政治经济学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定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通过定义可以看到,此处的劳动时间是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而耗费脑力的文化生产实质上占用的是劳动者的自由时间而非劳动时间,因此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人的自由时间里进行生产活动。

  在研究复杂的全球经济体之前,首先假设一个只含有两个经济主体的经济体系,拥有劳动要素的劳动者和拥有资本要素的企业主是该经济体系中的两大主体,企业主雇佣劳动者进行商品生产,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一件商品包含的劳动时间可以分为三部分,即a小时物化劳动时间,b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c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在8小时工作日制的前提下,劳动者的所有时间分为8小时劳动时间和x小时自由时间,而企业主的全部时间为(8+x)小时的自由时间,企业主的奥秘在于凭借对a小时的占有而无偿占有了原属于劳动者的c小时。在总时间一定的前提下,劳动时间上的分配不公导致了与之对应的自由时间的分配不公,进而导致了不同群体对商品附加值的关注度不同,劳动者更加关注的是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而企业主更加青睐的是更高层次的文化商品以及物质商品的文化附加值。

  将这个简单的经济体系扩大到全球经济范围,其基本原理与两个主体的经济体系相同。由于产业链的全球分工,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担了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掌握设计等上游环节的发达国家所处地位类似于上例中的企业主,凭借对稀缺性资源的占有而无偿占有了加工制造环节创造的价值,即在劳动时间上造成了对加工制造环节的剥夺和挤压,在付出较少劳动时间的同时,拥有比直接物质劳动者更多的自由时间和货币资本,与此相对,承担加工制造的发展中国家的自由时间和货币资本相对匮乏。这便是产业链分工条件下,自由时间分配不公平的原因。

  明确了自由时间,让我们将目光转回建立在自由时间之上的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一个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外乎有两个:内在发展动力和外在消费动力。从这两个因素分析,发达国家物质财富得到极大满足,拥有充裕闲暇时间和精力进行文化创意,并形成了对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消费市场,具有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内外动力;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的物质基础则相对薄弱,闲暇时间相对匮乏。亚里士多德曾言:“德性的生成和政治活动都需要有闲暇。”与政治活动相仿,同属于人自我提升需要的文化更是如此,发展中国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上,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外动力不足。由此便解开了发展中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处于对比劣势的奥秘。

  四、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揭开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地位,提升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下面提出促进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1、发展个人生产力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发展生产力主要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以社会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其途径主要是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管理,完善劳动方式;二是以个人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即把重心放在个人能力全面且充分的发展上。马克思认为后者是发展生产力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根本途径。“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看,节约劳动时间可以看作生产固定资本,这种固定资本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提高物质生产效率、注重创新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护劳动者权益,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员工的智力发展和社会职能的实现。

  2、注重创意人才的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智力密集型的产业,其发展还需要大量创意人才的投入。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高校普遍开设了文化管理学、艺术管理学等相关专业,为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相比之下,我国的优秀创意人才资源还相对比较稀缺,因此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还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引导政策,以国家的力量调配物力、财力促进各行业创意人才的培养,如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调拨资金促其发展、增设各行业的人才培养站点等。

  3、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文化创意产业的源泉在于“创意”,而创意更加强调“个性”,所以难以像高新科技那样由一个企业或单位研发后进行推广。在创意的培育上,国家应在重视人才培养的同时出台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创新,扶持各企业的独立研发。

  4、充分发掘丰厚的中华文化资源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依托。我国在悠久的历史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应本着“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的思想,从民族文化着手,将文化创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5、明晰产权,完善文化产业体制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当文化创意企业的知识产权明晰并得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下,企业投入的回报才能得到保障,文化创意企业也才具有开发和创新的动力。因此,我国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只有产权明晰,才能保证产权拥有者获得应得收益,提高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意的积极性,并为知识产权的市场化打好基础。

  6、加强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在产业的发展初期,个人和企业都缺乏动力进行大量投资,此时就需要政府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出口政策、财政支持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创意项目,为文化产业提供信用担保资金,降低融资风险,实行税收优惠,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商务印书馆,2008.

  [2]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人民出版社,2009.

  [3] 蔡荣生、王勇: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8).

  [4] 苏玉娥:我国政府支持文化创意发展的政策选择[J].学术交流,2011(6).

  [5] 中国统计年鉴(2011)[Z].

  [6]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R].2011.

  (责任编辑:张琼芳)

  

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评价及政策建议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第二篇

  内容摘要: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整合文化、创造就业、汇聚财富、振兴经济以及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创意产业现状进行评价,发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以期提出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 发展态势 政策建议

  引言

  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标准, 1998 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从创意本质特性的角度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利用个人天分、创造力和技能以及知识产权运作来创造财富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新兴产业”。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John Hawkins,2002)在《创意经济》一书中,从行业类型的角度概括了创意产业是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所有产业总和,即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四个产业。我国学者金元浦(2009)认为,创意产业源于文化产业又高于文化产业,是融合了文化、科技与经济的跨国、跨行业、跨领域重组或新建的新兴产业集群。这一观点得到学界普遍认同。《北京市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共9大类。本研究认为,创意产业是以个人思维的持续变革为动力的产业,其范畴并非一成不变,目前国内外对创意产业的诠释,不论是政府还是学者,都是基于本国文化传统和产业现状提出来的,随着创意与制造业、服务业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融合,新的行业类型将不断涌现,创意产业的边界将扩大甚至变模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逐渐提升。

  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

  (一)产业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面对国际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2011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居民文化产品消费比重日益提升,文化、娱乐、旅游等享受型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创意产业发展。2010年以来,我国通过加快文化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使创意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的经营性单位转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除此以外,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意产业领军城市在产业规划、资金引导、人才培养等方面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

  (二)产业规模稳步提升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行业门类涉及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等众多领域。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2011年该比重首次超过3%,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近500万个企业中,属于创意产业范畴的企业超过70万个,占全部企业总数的14%,相关从业人员达140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46811.72亿元,占全国企业收入的

  4.49%,其中电信软件类的产出水平较为突出,占创意产业总营业收入的32.48%,而影视文化类还不到1%。

  (三)产业集群分布明显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区域。环渤海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龙头,作为国家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在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前门传统文化产业聚集区、十三陵明文化产业园等30个创意产业汇集地,已跻身世界创意之都行列。长三角以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代表,该区域依托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产业化程度较高。上海利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打造出全国第一家文化私募基金和文化产权交易所。珠三角地区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以工艺时尚、咨询策划和动漫游戏等高端和新兴文化行业为主。深圳是国内最早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中国城市,目前已成功探索出一条“文化+科技”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怡景动漫基地、F518时尚创意园等以数字内容为主体的高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成熟。

  (四)出口平稳较快增长

  创意产品与服务的国际贸易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和标准,我国创意产品出口总量长期居于世界首位,贸易顺差持续增长,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32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850亿美元,占市场份额20.8%,年均增长率达到16.9%。具体到出口产品的种类上,我国创意产品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方面,珠宝、庆典用品、纺织品等手工艺品出口额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近1/3,而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仅占2.77%和12.5%。在诸如旅游和文化娱乐服务等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创意服务出口方面,我国的贸易总额就稍显逊色。2008年我国创意服务出口值仅为约4亿美元,没能排进全球前10位,在发展中国家也仅列第6位。美国是世界文化市场最发达的国家,文化产业产值占其GDP的比重在25%以上,仅好莱坞电影就长期占有全球电影市场70%的份额,2008年创意服务出口值以14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

  我国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创意产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看,仍然处于探索和培育阶段,与世界创意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理念、产业规划、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一)对产业发展认识不足,政策法规服务力度不强

  由于创意产业在我国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还属于新生事物,因此不仅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认识都还存在模糊和争议,而且政府决策部门对之了解也不深,缺乏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

  1.产业规划不科学。根据《文化产业振兴纲要》的指导思想,各个省份均出台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纲要,但从具体的规定来看,许多城市不顾地区实际情况,对自身定位缺乏清晰的认识。目前国内城市兴起一股竞相发展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的创意热潮,产业园区重复建设、同质化问题十分突出,导致了文化资源利用的分散、闲置和浪费。

  2.管理部门分散多头。创意产业在管理上实行分散多头的方式,相关主管既有工商、税务、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信息产业等行政部门,又有各级政府的宣传部、发改委、经贸委等综合职能部门。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出现政出多门、职能分散、决策缓慢的问题,影响了产业业态的形成和发展。

  3.产业分类不统一。目前国内仅有北京、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少数几个城市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从政策层面对创意产业做出分类,但各个地方的解释各异,不具有明显的可比性。创意产业是一个包罗多种行业门类的综合性产业,如果缺乏统一的产业分类标准,就无法对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制定出合适的发展措施。

  4.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以立法内容为例,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仍没有将服务业纳入保护范围,文化市场管理法至今尚未完善,在网络环境下,无形文化产品存在的许多知识产权法律问题更是亟待解决。文化创意产品的盗版、侵权等恶性竞争问题仍比较严重,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这些对我国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都十分不利。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集聚功能不完善

  1.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创意产业发展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快北慢”的不平衡格局,经济发达地区的创意产业规模、速度和效益等各项指标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在整体发展不均衡的形式下,东南部地区文化资本局部过剩和西北部地区产业发展滞后两种情况并存。

  2.产业集聚功能不完善。第一,重硬件轻软件。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过多倾向于公共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建设,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稍显薄弱,尤其是在创意氛围的营造上投入明显不足,影响了创意集聚区的创意质量和发展进程。第二,管理方式粗放。目前创意产业园区较多采用简单的空间租赁营运模式,过度强化物业管理职能,未能全面地向入驻的相关企业提供商业服务平台,造成很多地方有园区缺企业、有牌子缺内容等名不副实的情况时有出现,产业集聚和扩散效应没能充分发挥。第三,产业链条不完整。我国虽然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基础,但同发达国家完善的创意产业体系相较而言, 基于创意价值链的关联产业合作未能得以有效开展。国内大部分创意企业是从传统行业中转型而来的,文化产品内容呈现题材单调、创意不足的现象,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推广环节上,原创内容的挖掘与生产无法与科技创新以及市场结合,产品附加值偏低,企业市场化程度明显不高,大部分处于“小、弱、散”的状况,产业链条基本没有形成。

  (三)投融资渠道单一,小微创意企业发展受阻

  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创意企业发展初期,资金的作用显得尤为明显。受工业化时代规模效应思想的影响,政府在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主张关注企业规模、扶持龙头企业。而事实上,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规模小、资产轻、增长快的小微创意企业的支持。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创意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尤其以中小民营创意企业更为突出。一方面,由于中小创意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企业的文化资产难以评估并进行有效的资产抵押,存在较高的市场风险。因此,不管是国家财政上还是银行贷款上,都无法给予适当的支持。另一方面,产业投资主体单一,加之文化资本市场欠发达,企业融资渠道往往较为狭窄,许多经营业绩良好的创意企业长期受到资金紧张、融资难的困挠。以影视产业为例,目前国内从事影视制作的数万家企业中绝大部分属于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一般而言,影视产品的无形资产主要由著作权、发行权和放映权等组成,权属关系相当复杂,由于产品特殊性和收益预期不确定性的存在,很多银行都将该类贷款拒之门外。

  (四)创意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发达国家或地区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培养了大量创意人才。美国整个创意阶层总数达到3850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30%以上,而我国创意人才总量仅在1000万人左右,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不到3%。以动漫业为例,目前我国专业的游戏动画人才不到3000人,而市场缺口已经达到60万人。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创意产业是从传统行业转型而来的,相关从业人员对创意知识的理解和创意实践技能都比较薄弱,整体素质偏低,普遍存在着受教育程度不高、技术等级过低、地区分布不均、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精通管理、法律和外语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或者是高端创意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此外,人才教育手段过于传统也影响了创意人才的培养。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和创意师资力量不足的影响,我国高校创意课程或专业的设置无法紧跟时代要求,人才培养仅局限在专业理论灌输方面,缺乏原创思维和创意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艺术素养、沟通协作和价值取向等隐性素养的提升,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过于偏低,创意能力过于雷同,无法满足创意产业发展需要。

  提升我国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创新产业管理体制,设计产业发展蓝图

  成立统一管理部门。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国家专门机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如英国政府成立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韩国政府组建的文化产业振兴研究院。因此,在国家层面,成立国家创意产业领导机构,加强有关部委之间的配合和协作,并参照国际标准,统一各地产业分类标准。同时成立全国性的创意产业行业协会,以发挥在平衡各地资源、项目合作、人才流动等方面的桥梁作用。客观分析区域资源。将发展创意产业与地区文化资源优势、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选择既符合地区实际又能够发挥区域特色的模式,以形成一个合理的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在投融资、税收、进出口、人才培训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对创意企业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税收减免、人才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二)推动产业园区建设,构建创意产业链条

  提升产业集聚功能。通过规划和设置一定区域,以当地传统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依靠兴建产业孵化基地、服务中心,以集聚化优势吸引资金和优质企业,构建集研发、投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创意产业链,实现创意“价值扩散”。

  建立产业服务平台。打造创意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政府、社会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为产品创意、生产、交易、展示提供系统有效的支撑,支持服务于创意企业的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发展。

  提高产业市场化程度。建立开放的市场机制,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快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支持,尽快形成规范、竞争、有序、统一的产业市场体系;积极引进跨国文化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学习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和研发技术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三)优化金融服务体系,破解产业融资瓶颈

  设立产业专项基金。在纽约,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得到政府的资金扶持,同时还能得到许多民间基金财团的帮助和支持,如洛克菲勒基金、摩根大通基金等。有鉴于此,除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以外,地方政府可以积极探索建立以扶持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基金,如产业引导基金、项目担保基金等,以帮助更多优质的创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担保机制,探索政府、银行、创意企业和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等四位一体的新型担保制度。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和细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对文化资产的评估和质押业务。吸引风险基金投入。丰富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创新风险资金介入创意企业的投融资制度。完善创业板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以推动优秀创意企业通过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上市以及产权市场的商业化运作来获得资金。

  (四)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理顺管理体制。知识产权工作涉及众多行业,参与管理部门比较多,如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和版权局等,因此应当有效整合现有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实行归口管理,合并重复或交叉工作内容,以提高行政效能。完善法律体系。系统研究创意产业发展规律,注重创意权利人利益和公平利益的平衡,在此基础归纳并提出创造、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框架;按照WTO的要求,抓紧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度,构建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对跨区跨部门的侵权案件及时、公平、公正处理;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由司法部门牵头,联合文化、工商等部门,组成创意产业维权协会,开展创意产品的全方位法律保护。

  (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开展全民创新教育。通过推行学用结合、脑身合一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创意思维的训练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通过引导文化机构参与青少年的日常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与创意热情。加强创意人才培养。通过发挥高校原有传统学科的优势,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创意专业或者创意学院,学界与业界相互联动,完善师资配备,组建双师队伍;采用实践教学和工作室培养方式,建立“创意实践工场地”,探索创意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模式。引进创意人才。加强内地同外界信息交流,积极主动融入国际人才市场,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创意人才回国创业;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完善户籍、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相关引智措施;通过开展区域人才合作、国际人才交流方式来促进创意人才的沟通,以提升创意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著,司徒爱勤译.创意阶层的崛起[M].中信出版社,2010

  2.张洁.我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9(12)

  3.刘平.英国、日本、韩国创意产业发展举措与启示[J].社会科学,2009(7)

  4.蓝庆新,郑学党.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策略研究—基于2010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2(3)

  5.杨秀云,郭永.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0(1)

  6.尚涛.我国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结构与竞争力演进分析[J].财贸经济,2010(8)

  7.吕庆华,芦红.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1(9)

  8.金元浦.创意产业的多种概念辨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9.张世君.论我国创意产业法律保护体系之构建[J].法学杂志,2011(1)

  10.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林剑(1982-),男,福建泉州人,国立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泉州理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创意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市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4篇。

  张向前(1976-),福建仙游人,国立华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副处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后。主持及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基金项目9项,主持完成泉州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完成香港中文大学科研课题2项,现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级科学课题10多项,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福建省十佳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首批入选福建省优秀青年人才人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泉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泉州市新长征突击手等。

  

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第三篇

201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发展调研

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6338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 1563381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675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网上阅读:

ianZhuangFenXiQianJingYuCe.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势头强劲,截至2014年已有近2000个文化产业园建成,还有近万个正在筹建或直接更名的产业园区。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认为:从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原动力及其功能来看,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不过这六种类型有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互相交叉和转换形成复合式的园区发展模式。

在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因此,在各园区发展中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商业模式。近年来已有部分园区在创新商业模式上有诸多积极的尝试,这些商业模式的创新,推进了园区盈利模式与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也为园区找到了合适的运营方式。

《201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场的分析由大入小,从宏观到微观,以数据为基础,深入的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发展现状、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场动态、文化

创意产业园重点企业经营状况、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政策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链影响等。

《201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还向投资人全面的呈现了各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司和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相关项目现状、文化创意产业园未来发展潜力,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进入机会、文化创意产业园风险控制、以及应对风险对策等。 正文目录

第一章 2012-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1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基本特征 1.1.1 产生背景 1.1.2 概念界定 1.1.3 基本特征 1.1.4 产业链条

1.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环境要素 1.2.1 创业环境 1.2.2 资源环境 1.2.3 市场环境 1.2.4 人才环境

1.3 2012-201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1.3.1 整体发展态势 1.3.2 运行特点分析 1.3.3 示范建设情况 1.3.4 经济社会效益 1.3.5 成功经验及影响

1.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形态分布 1.4.1 园区总数及其分布

1.4.2 园区类型构成状况 1.4.3 园区区域分布格局

1.5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环境 1.5.1 产业政策综述 1.5.2 法规性文件 1.5.3 规范性政策 1.5.4 调控性政策

1.6 2015-202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前景与趋势分析 1.6.1 发展前景预测 1.6.2 未来趋势分析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商业模式概述 2.1 商业模式理论研究 2.1.1 概念解析 2.1.2 要素结构 2.1.3 战略意义

2.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形成机理 2.2.1 外在动因 2.2.2 内在动因 2.2.3 综合分析

2.3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分类 2.3.1 政策导向型园区 2.3.2 艺术家主导型园区 2.3.3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2.3.4 资源依赖型园区

2015年文化创意园区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第四篇

2015年版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市场现状调研

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7500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5年版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 157500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648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ZhengYu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创意产业园是指创意产业在城市地理空间上聚集后形成的特定区域。在承租运营创意产业园前,园区经营者将结合周边已有的创意资源和产业基础、所在的地域特色和优势产业等因素确定产业园区的目标客户群。

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势头强劲。然而,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的创意产业园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呈现以下特点:

(1)园区内的产业模式不完整,没有形成有序链条,各产业、企业单打独斗,未形成集群性、发散性发展,未能充分发挥创意产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

(2)园区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未能形成园区企业资源共享机制,缺乏交流平台,缺少必要的分工合作;

(3)园区与园区之间相互分离而自成体系,缺少必要的分工合作,未能发挥园区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应;

(4)园区的服务未能充分挖掘中小企业的潜在需求,目前园区服务主要集中在传统租赁服务和物业管理,发挥园区信息平台效应的能力有待提高。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版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指出:“„„„„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

业容量显著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竞争力显著增强,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指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显著提升,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融合发展城市、集聚区和新型城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明显提高,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服务业的快速、持续发展以及政府对创意产业的大力支持为创意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2015年版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对我国文化创意园区行业现状、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对未来文化创意园区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阐述,还根据文化创意园区行 业的发展轨迹对文化创意园区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审慎的判断,为文化创意园区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亮点。 2015年版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最后阐明文化创意园区行业的投资空间,指明投资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战略建议,以供投资决策者参考。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版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是相关文化创意园区企业、研究单位、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文化创意园区行业发展动向、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 文化创意园区基本概况 第一节 文化创意园区相关概述 一、文化创意园区的定义 二、文化创意园区的特征 三、文化创意园区的类型 四、文化创意园区的功能 第二节 文化创意园区开发建设模式

一、政策导向型园区 二、艺术家主导型园区 三、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四、资源依赖型园区 五、成本导向型园区 六、环境导向型园区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第三节 文化创意园区对城市的影响 一、对政府和财政支持的影响 二、对艺术成就和传统技艺的影响 三、对文化创意氛围的影响 四、对现有产业的影响 五、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影响 六、对国际形象及前景的影响 七、对教育和培训活动的影响 八、对公众关注的影响 九、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监管体制 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 (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三)《“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 三、国务院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第五篇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

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兴起,被认为是继高新技术产业后的经济发展又一个新增长点。文章认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比较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文章简要阐述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简况后,重点分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我国今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40字的战略思想与方针及其对策。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基点。作为创新载体的创意产业/创意经济(Creative industry/Creative Economy)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程度和消费结构达到较高层次的产物,它们以创新和创造为核心,强调知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注重提高产品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是知识、智慧与灵感的特定产业或行业中的物化表现,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附加值、高融合(渗透)性、高端性等特征。具体包括出版、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广播、软件、网络、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手工艺品以及时装设计在内的13种行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创意产业脱胎于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又不同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与主流方向。因此,有些学者和地方政府的文件中,也有文化创意产业

的提法,例如北京、香港、台湾都采用这一提法。“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比较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

文化创意理念隆重而强有力的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实践在全球蜂拥而起,文化创意阶层茁壮崛起。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当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准确把握发展的动向,对于作为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

文化经济理论家凯夫斯认为:创意产业提供我们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它们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

在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现实实践。全世界创意经济近年来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发达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席卷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以各自独擅的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展现了一幅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发展势头。

1.1英国

受电视广告的软件行业的推动,10年来英国创意产业规模几乎翻了一番。英国曾经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后来失去了制造业大国的地

位,如何调整国内产业,获取更高的附加值,为国内劳力找到更好的职业,是英国面临的重要任务。所以布莱尔1997年当选英国首相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根据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2001年发表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当年英国创意产业的产值约为1125亿英镑,占GDP的5%,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2001年的出口值高达103亿英镑,且在1997--2001年间每年约有15%的高成长率,而同期英国所有产业的出口成长率平均只有4%。2002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10年来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93%,显示了英国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的转变。以增加值计算,软件自2002年取代服装成为最大的创意产业。

过去,创意产业是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但已经是该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195万的从业人员)。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用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一年中伦敦的境内外游客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花费超过了60亿英镑。政府对创意产业采取了税收优惠等政策性扶持。创意产业成功推动了英国出口,有效地抵补了货物贸易逆差。

1.2美国

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及创意为本的经济,创意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所以美国人发出了“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早在1992年,当微软超过通用的时候,

《纽约时报》就评论说,微软的唯一工厂资产是员工创造力。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中详细叙述了包括电影、电视、家庭录像、商用软件、娱乐软件、图书、音乐和唱片在内的创意产业在经济上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贸易所做的贡献。在1997—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速是3.51%,超过同期美国GDP2.4%的年均增长率。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到6262亿美元,占GDP的5.98%,总体版权产业增加值为12540亿美元,约占到美国GDP的11.97%。在就业方面,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就业有548.4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4.02%。同年,全部版权产业雇佣了1147.6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8.41%。

1.3日本

日本高度重视创意产业,喊出了“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口号,索尼员工的座右铭就是“日日创新”。日本在2000年的电影与音乐创收分别列世界第二位,电子游戏软件则位居世界第一。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最高,达到八成以上。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各类动漫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各种动漫的人物形象充斥街头,早已超越了杂志和电视的范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漫片以及相关产

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的10多个百分点,已经成为超过汽车工业的赚钱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以年营业额230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拥有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的日本,培养了一批国际顶尖级的漫画大师和动漫导演以及大量的动画绘制者。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为日本动漫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快速扩张和高附加值使卡通产业成为推进资产增值的“资本孵化器”。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日本的动漫市场销售额(动漫电影票房、动漫电影以及动漫电视录像带、电视专门频道等的营业收入总额)达3739亿日元,增幅高达75.1%以上。以动画片形象制成的相关衍生产品的授权收入则更拥有2万亿日元的市场。

1.4其他国家的创意产业

韩国政府在1997年对创意产业进行扶助性介入,尤其注重向电子游戏、音乐及电子网络等新产业倾斜。2003年其影视、音乐、手机及电子游戏四个产业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出口额首次超过钢铁。韩国自称已跻身世界文化产业五大国之列。

丹麦政府选定了电影、音乐、新兴媒体的内容生产作为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艺术与产业的联系、融合。 在澳大利亚,1999年创意产业已占GDP的3.3%,就业人数34.5万人,占就业人口总数的3.7%。澳大利亚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结合起来的概念。将艺术、歌剧、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第六篇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邵培仁 杨丽萍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要载体和依托,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各城市纷纷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的发展模式可分为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呈现出速度快、数量多,投资主体多元化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为园区主体的发展特点。同时,园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字]文化创意产业 园区 发展模式 特点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征是集聚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自北京、上海率先建立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来,其他城市纷纷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特点加快园区建设,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尽管园区规模和发展模式大相径庭,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确实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我们有必要对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做出宏观的扫描,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为今后的园区建设提供一些针对性建议。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创意产业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即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目前,我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各地根据其产业优势和发展需要分别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分类。北京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2个行业小类和6个行业中类纳入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上海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划分为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资讯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五大重点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统计中的38个中类行业,55个小类行业。杭州在《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划分为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8个行业,涉及92个国民经济代码小类。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中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影视文化类、电信软件类、工艺时尚类、设计服务类、展演出版类、咨询策划类和科研教育类八大类,21中类,涉及80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

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取得较大成就。2008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稳步增长,涌现出一批增长速度快、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应对有力的创意企业,这些创意产业的骨干企业在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平均达到79.23%,平均利润率达到31%,成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坚力量。2009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率达到17%,远高于7.1%的GDP增长水平。①就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些行业来说,2008年,中国电影产量达到406部,跻身世界前三名;电影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42.15亿元,同比增长8.88亿元,首次进入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出版物印刷业销售产值976.9亿元,企业利润总额已达50.2亿元;网游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3.8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76.6%,同时还为电信、IT等行业带来高达478.4亿元的直接收入。②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发展特征之一是产业集聚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构成包括文化创意方面的企业、提供高新技术支持的企业、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以及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公司等。这些相互接驳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集群发展,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条,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地方①有之炘、杨溢仁:《创意产业助推城市经济发展》,新华网,2009年10月26日,

②蔡亦骁、宋淙淙:《收入规模远超电影业 中国网游产业越做越红火》,新华网,2009奶奶5月29日,

根植性网络,一个关键性特征就是内部个体、企业、供应商、顾客以及其他机构间的互动、互补,通过给予产业区内个体和企业广泛的尝试机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增强集体学习机制、扶持企业衍生,赋予产业区创新活力,最终形成地方化知识和能力体系,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①自上海、北京两地最早发展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来,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多样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综述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各地依据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纷纷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创意企业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本文选取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明显资源特色优势,并且政府明确提出要鼓励、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10座城市为例,分析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这10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天津、青岛,它们也是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10座城市。 ②

(一)园区发展总体概况

自2005年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起步增长步入稳定快速增长的新阶段。2007年9月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标志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0.1%增长到2008年的11%。2009年1至9月份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值915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11.8%,从业人员达到102万人,同比增长37.2%。③北京在“十一五”规划中拟定了35个文化创意集聚区。截至目前,北京市已通过认定挂牌的集聚区有21个,代表性园区有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等。这些园区汇集了近万家文化企业,所形成的收入和税收以及带动的就业占据全市文化产业总数的绝大部分,并呈现出向周边辐射的态势,从主城区拓展到了13个 王发明:《创意产业区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效应”到“创新网络”》,《财贸研究》2009年6月,20卷3期第9页。

② 张京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 ①

③ 岳瑞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逆势上扬 成首都经济新增长点》,新华网北京分频道,2009年11月3日,/bjpd_sdzx/2009-11/03/content_18129897.htm

区县,吸引一大批龙头企业相继入驻。从产业规模看,据初步统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以上近800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3.7%。2006年首批认定的10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入驻企业4687家。2006年园区企业营业收入为478.5亿元,利润为48.8亿元,上缴税金18.5亿元。

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最早的上海市,已经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最迅速、总体实力最强、产业形态相对成熟的城市之一。2006年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纲领性文件。2008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逆市上扬”,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为3413.55亿元,总增加值为1048.75亿元,比2007年增长18.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66%。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上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高城市创新活力的新增长点。上海的文化创意园区恰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产业领域涉及研发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文化传媒、时尚消费创意等几大类。从2006年起,上海市政府共认定4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截至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达81个,代表性园区有田子坊、8号桥、创意仓库、M50等,总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左右,入驻企业超过4000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累计吸引了近70亿元社会资本参与集聚区建设。

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它4个国家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网络游戏、动漫、手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为保持文化创意产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像抓汽车产业一样抓动漫产业”。截止2008年底,广东全省已建、在建和规划待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7个,入驻企业4000多家,园区数量和入驻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其中广州市占据了34个,如滨水创意产业带、荔湾广州设计港、天河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基地、从化动漫产业园等。这些园区大致可分创意设计(含动漫设计)、展示交易、旅游休闲和工艺制造四大类,其中,创意设计类(含动漫设计)占主导地位。

深圳市很早就提出了“文化立市”、“创意深圳”的口号,积极构建“创意设计之都”,在巩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影视动漫制作、印刷、传媒、文化旅游业的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正逐步走向高端化。截至2008年9月,深圳市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个,其中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世纪工艺品文化广场、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汉玉立体艺术创意园等4个园区位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二批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深圳市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仅3家由政府管理,其他均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营运管理,民营企业已成为深圳市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的主导力量。

杭州市在2007年党代会上提出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并于2009年5月颁布实施《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这标志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8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高于全市GDP增速6.6%,对GDP增加的贡献率为13.2%。其中八大重点行业实现增加值351.05%亿元,同比增长19.39%,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0.5%,比2007年提高0.6%。杭州市目前已创建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9家,正在规划建设15家,总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有11家被列入浙江省集聚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这些园区的建成使用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集聚企业500多家,合同引进资金10多亿元。。其中杭州市政府重点规划建设了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西溪创意产业园等10个园区。

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2006年南京市政府颁布实施《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发展建筑设计、广播影视、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设计、动漫游戏、广告设计、时尚设计、表演艺术、出版发行、工业设计十大行业。仅200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大口径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59.88亿,占GDP的9%;小口径文化产业增加值61.66亿元,占GDP的3.5%。四年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始终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全市目前已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41个,拥有数个国家级的动漫基地和园区,已连续两年扶持文化产业项目53个共约1891.8万元。代表性园区有创意东八区、南京1865、南京石城现代艺术创意园、南京高新动漫等,其中创意东8区荣获2007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

2009年成都市正式印发实施《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并提出到2012年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鼎立之城”。成都市重点发展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等七大行业。从2004年到2008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提高到595.62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经济增速,在新兴产业三大主体产业中排行第二,也成为新兴产业中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两大产业之一。目前成都市已建成或在建主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13个,代表性园区有画意村、红星路35号、蓝顶艺术中心、浓村国际艺术村等。

天津市从2007年起开始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规划和发展。经过两年的努力,天津市创意产业已进入全速发展时期。截至目前,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共有注册单位1.1万家,从业人员23万人,资产总额达1100亿元。全市已建设了近20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代表性园区有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6号院创意产业园、河北区大悲院创意产业集

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第七篇

2015-202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场调查

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2A73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报告名称: 2015-202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 152A73A 优惠价: ¥7020 元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网上阅读:

huangHeFaZhanQuShi.html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2015-202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在多年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2015-202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正文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背景 1.1 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界定 1.1.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定义 1.1.2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定义 1.1.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地位

1.1.4 文化创意行业划分标准 1.2 文化创意产业园用地环境 1.2.1 园区建设用地规模分析 1.2.2 园区建设用地供应情况 1.2.3 园区建设土地出让规模 1.2.4 园区建设土地价格分析 1.3 文化创意产业园PEST分析 1.3.1 文化创意产业园政策环境 1.3.2 文化创意产业园经济环境 1.3.3 文化创意产业园社会环境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主导产业格局分析 2.1 全国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2.1.1 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 2.1.2 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梯队分布 2.1.3 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水平 (1)支柱型地区发展水平 (2)扩张型地区发展水平 (3)增长型地区发展水平 (4)调整型地区发展水平 (5)孵化型地区发展水平 (6)待培育地区发展水平 2.1.4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排名 2.1.5 文化地理区域发展特色分析 2.2 全国创意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2.2.1 国内创意产业基本格局 2.2.2 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对比

(1)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状况 (2)创意产业区域综合实力对比 (3)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格局 2.3 全国文化创意市场竞争格局 2.3.1 文化艺术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文化艺术企业集中度分析 (2)文化艺术企业区域分布分析 (3)重点龙头企业项目动向分析 2.3.2 创意设计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创意设计企业集中度分析 (2)创意设计企业区域分布分析 (3)重点龙头企业项目动向分析 2.3.3 传媒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1)传媒产业集中度分析 (2)传媒产业区域分布分析 (3)重点龙头企业项目动向分析 2.3.4 软件及计算机服务市场竞争格局 (1)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企业集中度分析 (2)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企业区域分布分析 (3)重点龙头企业项目动向分析 第三章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模式分析 3.1 文化创意产业园生产模式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第八篇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1.园区总数及其具体分布

截止2011年年底,中国总共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846座。其中,各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类型,尽管以创意人才与创意凝聚力为核心,但离不开当地的经济基础。根据2011年中国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GDP总量排名可以发现,某个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数目与该地的经济水平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GDP总量排名前十位的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上海、四川和湖北,除了辽宁、四川和湖北三省之外,其余的七个省份所拥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目均位于全国前列。

201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六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中国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北京)、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广州和深圳)、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昆明、大理和丽江)、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西安、成都和重庆)以及中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长沙)。相形之下,201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又进了一步,除了2010年报告中的六大产业集群区域外,还新增了山东、安徽、福建、天津、河北和河南等地。短短一年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数目迅速增加、分布范围快速扩展,可见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蓬勃兴起的阶段。

2.园区类型分析

中国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分为五大类,即产业型、混合型、艺术型、休闲娱乐型和地方特色型,每一类型的园区数目及比例如图2所示:

图2

从图2中可见,目前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产业型和混合型为主,艺术型、休闲娱乐型以及地方特色型尚处于起步阶段。

产业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在产业链的开发,该类型的园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类:独立型和依托型。独立型园区拥有大批富有创造性的创意人才,以此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产业链相对完整,具有规模效应。如山东青岛的创意100产业园、深圳的大芬村等。第二类是依托型,该类园区依托当地的高校科研资源,形成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链。如上海同济大学周边的现代设计产业园区、杭州下沙大学城附近的下沙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中国各个地区的分布情况如图3-1所示:

图3-1

从图3-1中可以发现,产业型文化园区数目占据前五位的省份都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沿海地带多设有港口,因此与其他地方的贸易往来会较为频繁,由此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能够更早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文化观念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上较为开放,这对于培养创意人士而言是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中国许多著名的学府都汇集在这五个地区,尤其是北京和上海。

混合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科技园为依托,结合园区内的优势产业同步发展文化产业,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上海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依托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借助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等高校科研力量,以企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推动园区内的网络文化企业发展。混合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如图3-2所示:

图3-2

混合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目居于前五名的省份中有四个省份可归为广义上的江浙一带,即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广东虽然在江浙以南,但都处于东南沿海地带。由于混合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需要以科技园为依托,所以具有较强科技能力的省份便能建造更多的混合型园区。此外,因为电子游戏业、动漫业等高科技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部分,因此那些拥有优势产业同步发展的省份在建立混合型文化创意产业时更具优势,如一些著名的国际游戏/动漫公司在江浙一带建有工作室或基地。

艺术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创意人才为基础,但文艺作品的产业化程度不高。由于投入产出比在目前而言不是很高,所以该类型的园区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较低。中国目前共有19座艺术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情况如图3-3所示:

图3-3

上海、浙江和广东均处于东南沿海地带,该地区的文化氛围相对开放,现代西方艺术对此地带的影响较为深远,因此出现了一些艺术型的园区,如浙江杭州的A8艺术公社、上海的苏河艺术中心、广东深圳的大芬油画村。北京作为历代王朝的都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现代西方艺术相融合,产生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文化艺术形态,如著名的北京798艺术区就是最好的体现。贵州、云南、甘肃等5个省份地处内陆或西部,当地的少数民族风情与民俗文化造就了一种极富本土性的艺术园区,如贵州民族文化特色园、云南映象等。

休闲娱乐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旨在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目前这类园区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的分布情况如图3-4所示:

图3-4

此类园区在北京和上海分布最多,这与当地的物质生活水平密切相关。2011年北京

市的人均GDP为78194元,位于中国大陆第三;上海市的人均GDP则为93488元,居于中国大陆之首。只有当物质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程度后,人们才有可能拨出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来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典型的娱乐休闲型园区包括上海的梅迪亚1895、北京的什刹海文化旅游区等。

地方特色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依赖于当地特有的文化历史资源,借助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国内共有此类型的园区29个,分布范围如图3-5所示:

图3-5

地方特色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所在的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当地拥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或者秀美的自然风光。比如,云南的丽江古城充分利用了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则依托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传统。北京作为一座历史名城,目前所建成的三座特色型园区都以传统民俗为主题,即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园区和百工坊传统工艺。

三、不同文化地理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状况

中国服员辽阔,各个地区由于不同的自然、历史等原因,形成了迥然相异的社会文化氛围。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建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受到当地文化习俗的影响,所建成的园区还是一种当地文化的象征。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指居于某地的人们为满足其需要而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景物。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景观,借助园区这种固化的物质形式,不同类型的文化传统得以呈现,同时也成为人们超越现状、快速发展的契机。中国各个区域的文化传统大不相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凝聚、呈现并促进文化的物质形式,其发展策略应依据具体的文化语境而变。因此,分析中国不同文化地理区域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可为园区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按照文化地理来划分,中国可分为东部农业文化区和西部游牧文化区,东部农业文化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东北文化区、燕赵文化区、黄土高原文化区、中原文化区、齐鲁文化区、淮河流域文化区、巴蜀文化区、荆湘文化区、鄱阳文化区、吴越文化区、闽台文化区、岭南文化区、云贵高原文化区;西部游牧文化区也可进一步划分为内蒙古文化区、北疆文化区、南疆文化区、青藏高原文化区。在此基础上结合今天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十五个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jingyan/39308.html

《中国文化创意园的现状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