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验

大麦虫 大麦虫养殖技术

|

【www.dagaqi.com--创业经验】

  大麦虫虫体大,生长周期及速度与黄粉虫相同,食性杂,适应性广,以下是创业项目网小编分享的大麦虫 大麦虫养殖技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麦虫 大麦虫养殖技术

  大麦虫高产养殖技术及幼虫期饲养管理

  大麦虫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动物生长必需的16种氨基酸,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高达874.9毫克,其各种营养成份居各类活体饲料之首。是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理想的活体蛋白饲料。大麦虫是饲养金龙鱼、银龙鱼、龟、黄鳝、罗非鱼、牛蛙、林蛙、娃娃鱼、蝎子、蜈蚣、蛇、以及珍贵禽等特种养殖不可多得的极好饲料。用大麦虫配合饲料喂幼禽,其成活率可高达95%以上,喂产蛋鸡产蛋量可提高25%,用大麦虫喂养全蝎等野生药用动物,其繁殖率提高2倍。

  大麦虫幼虫:幼虫生长期一般为120~180天,最适温、湿度条件下生长期90~120天,平均生长期为100天,一般10~15龄。幼虫习性与成虫一样,但不同的饲料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合理的饲料配方,较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幼虫取食,加快生长速度,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幼虫喜好黑暗。幼虫群体饲养比散居有利于生长。由于群居互相运动磨擦,可以促进虫体血液循环及消化,增强活力。幼虫的饲料比较简单,初孵化出的小幼虫约2到3毫米,体壁柔软、颜色为白色,刚孵化出的小幼虫因进食困难,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细饲料,如小麦粉、大麦粉等。

  大麦虫卵:孵化期因温、湿度条件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当温度在25~30℃时,卵期约8~12天;当温度为19~22℃时,卵期为15~20天;温度15℃以下时,卵很少孵化。

  大麦虫成虫: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爬行速度快,附抓能力强。喜黑暗,怕光,夜间活动较多。在一定条件下,成虫、幼虫均有自相残杀习性。初羽化的成虫为乳白色,隔2天后逐渐变硬并变为黄褐、红褐、黑色,开始取食、交配、产卵。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20~160天之间,平均寿命100天以上,雌虫产卵高峰为羽化后的10~30天。雌虫产卵量约在400~1600粒,平均产卵量为600粒/头。交配一次后的产卵量为10到18粒左右,若加强管理可延长产卵期和增加产卵量。若利用复合生物饲料,提供适当温度、湿度,平均产卵量可达1200粒以上。

  大麦虫蛹:大麦虫幼虫大麦虫养殖在饲养盒内一般不会化蛹或一但化蛹会被别的幼虫吞食,初羽化时蛹为乳白色,体壁较软,隔日后逐渐变为淡黄色,体壁也变的较坚硬。蛹只能扭动腹部,不能爬行。在挑选种虫蛹时可用两个手指捏住虫蛹尾部,一般健康的虫蛹会震动自己的蛹体来抵抗外来的入侵,震动越大的虫蛹说明生命力越强.成虫和幼虫随时都可能将蛹作为饲料。只要蛹的体壁被咬出一个极小的伤口,就会死亡或羽化出畸形成虫。

  大麦虫喜欢群集,饲养的密度可适当大一些,幼虫期虫越小,密度宜越大。一般情况下,在幼虫初期,每盘饲喂量为1万条左右;在幼虫的后期,每盘的饲喂数量为4000条左右。对幼虫的管理工作,最突出的就是要定时筛虫砂,虫砂即幼虫粪,一般每隔一天筛砂一次,筛砂工作常在饲料将要吃完时进行,筛砂时,将幼虫盘中的幼虫连同饲料、虫砂一同倒入砂筛中。砂筛与成虫筛类同,但不需粘胶带。砂筛的纱网密度为40目、30目、20目,目数越大,网眼越小,根据幼虫的大小不同选用不同的砂筛,小虫用网眼密的砂筛,大虫用网眼稀的砂筛。

  筛砂工作也经常和饲喂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幼虫的取食量大,一般一天需饲喂2次。每次的喂料量为每3kg虫子喂1kg饲料。幼虫饲料在幼虫期饲喂,幼虫料与成虫料相比,幼虫料的粗料即秸秆粉用量大,营养成分含量较低,配比为:1份玉米粉、一份麸皮、一份微生物添加料和3份秸秆粉,平时饲喂时,可以盘中饲料消耗量的快慢调整饲喂时间及喂料量,也要及时为它们补充青饲料,幼虫的觅食能力比成虫强,此时可将整片菜叶放入饲养盘中,所饲喂的菜叶应避免沾有水滴。饲喂大麦虫的饲料湿度应控制在30%以下,饲养温度应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湿度应保持在40%-50%之间,这一期间幼虫要经历8次蜕皮,蜕下的皮会被它们反食入体内,经过一次次的艰难蜕变,70来天后,大麦虫的幼虫可长至5-6cm长,身体也更光亮了。此时,就可用它饲喂名贵水族及禽类等。在利用的同时要做好大麦虫的留种工作,应挑选个头大、活力强、长度在5cm以上,体表颜色发白,褐色环变浅的大麦虫做种虫。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jingyan/185476.html

《大麦虫 大麦虫养殖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