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验

创业成长故事 马云的创业经历及成功经验

|

【www.dagaqi.com--创业经验】

创业成长故事篇一

马云的创业经历及成功经验

马云的创业经历及成功经验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 B2B )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领先、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目前已经成功融合了B2B、C2C、搜索引擎和门户,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那么它究竟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

阿里巴巴创始人简介: 中国企业家马

云,浙江绍兴人,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

人之一。曾任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一手

缔造了电商帝国,是《福布斯》杂志创办

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

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2013年5月10日,

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由

陆兆禧接任。11日宣布成为大自然保护协

会(TNC)中国理事会主席。同时,马云也透

露了他在企业家教育方面的计划,他正在

筹备中国企业家创业者大学,力争两年内办起来。

一、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

1999 6月 由马云带领的18人创业团队,在杭州湖畔花园创办阿里巴巴集团10月,阿里巴巴获得以富达投资为首的第一笔风投500万美元. 2000 9月 第一届西湖论剑在杭州召开,汶川****捐款平台上线,共筹得网友捐款超过2000万。10月 ,阿里巴巴推出“中国供应商”服务,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外贸电子商务服务。

2001 8月 ,阿里巴巴确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阿里巴巴确立以“独孤九剑”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阿里巴巴为国际卖家推出“International Trust Pass”(ITP)会员服务商”服务,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外贸电子商务服务。

2002 3月 阿里巴巴推出“诚信通”服务,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内贸电子商务服务阿里巴巴实现收支平衡务服务。

2003 5月 阿里巴巴员工在非典隔离期间众志成城,坚持为客户服务,淘宝网()开创性地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技术与中国本地运营相结合,并一直致力于以创新、人性、全面的网络应用,为亿万中文用户带来最大价值的生活体验,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生活引擎” 。

2006 4月 中国网络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以成交金额衡量,淘宝在整个中国17亿美元的在线拍卖领域获得了72%的市场份额。汶川****捐款平台上线,共筹得网友捐款超过2000万。5月 淘宝网正式推出淘宝商城,开创全新的B2C(企业对个人)业务 。10月 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战略投资口碑网,成立阿里巴巴集团,实行子公司化管理;同期,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B2B)成立。

2007 1月 1月,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宣布阿里软件成立,进入企业商务软件领域。5月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工程师侠客行大会暨中国互联网技术精英论坛在杭州举行。10月 阿里巴巴中国基地在杭州奠基。11月 阿里妈妈诞生。11月 阿里巴巴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08 5月 阿里巴巴与软银成立合资公司,共拓日本市场。汶川****捐款平台上线,共筹得网友捐款超过2000万。6月中国雅虎与口碑网合并,新公司被命名为雅虎口碑公司。新组建的雅虎口碑公司将发展基于本地和全网搜索的生活服务的电子商务、社区和通讯业务。9月 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大淘宝战略”第一步——旗下淘宝网和阿里妈妈合并发展,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电子 商务生态体系。9月 支付宝宣布截止当年8月底,公司注册用户突破1亿,日交易量达到4.5亿元,日交易笔数200万笔;淘宝网单月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这意味着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网络零售正成为国内零售贸易的主流形式。10月 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投资50亿元打造“大淘宝”。

2009 1月 淘宝网对外宣布2008年交易额达999.6亿元,同比增长

131%,已成为亚洲最大网上零售商圈。

3月 阿里软件全面进入管理软件市场,将投入十亿元巨资,向中小企业推广管理软件,并承诺未来三年免费

5月 首届网货交易会在广州举行。

6月 淘宝开放平台(Taobao Open Platform, 简称TOP)Beta发布,“大淘宝战略”又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成功经验

中国互联网没有历史,世界电子商务没有历史,网商正在创造这个历史 关于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兼CEO马云,描述其表象实在比探索其内在容易千倍万倍。虽然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规律,但马云尤其突出,很难探究这样一个体量不大的身体里蕴涵着多少超人的能量和疯狂的想法。 直到现在,马云

依然没有和“疯狂”一词彻底划清界限,虽然他从来不这样认为。但是,在2007年9月15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网商大会暨第二届网商节上,从马云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的演讲来看,他根本不疯狂,思路清晰得很,也明朗得很。他的演讲依然是妙语连珠的风格和坦荡从容的气势,只是其“疯狂”的表征不再像以前那么明显。这不是有意的收敛,而是阿里巴巴和马云成长到现在的必然。之前,稍微的出位,性格使然之外,不无做秀成分,但现在已经不用了。其实,马云对于外界的任何评价、判断基本上都或软或硬,或直接或间接地反驳过。以他的雄辩之才,即使认同,也会找出不一样的说法来。比如,他不承认自己有什么疯狂的,只是有些不一样的想法;他不承认自己是成功了,那要看成功的标准和定义;但无论他怎么说,除了他自己之外,没人不认为马云是成功的。马云及其团队在互联网界的风云,会因阿里巴巴的上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就在这一高潮到来之前,马云在第二届网商节的公开演讲,不但总结了“阿里巴巴是如何炼成的”,也表达了“将电子商务与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进行到底”的决心。这次,关于成功,关于财富,甚至人生、历史等,马云无不有所表露。通过此,也许我们可以探索一个更为真实的马云。

不离开电子商务

有传言认为,马云在电子商务领域聚集了财富之后,可能会退出而转向其他。马云说:“我都没想过,我觉得现在放弃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话,那是对很多人不负责任,也是有罪的。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人才和经验,不对中国中小企业作出贡献,那是负罪。”不但不会放弃,马云对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阿里巴巴的未来都有着清晰的构思。他密切关注美国、日本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关注ebay、亚马逊的发展模式与速度。作为同业观察,马云依然不看好亚马逊的发展模式,他说:“批评了亚马逊许多年,今天还是觉得当初亚马逊模式不好。我认为自己进货自己卖的模式,是比较土的电子商务,那是老牌帝国主义的思想。”中国的互联网基本上是照着美国发展的,除了马云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之外,其他人恐怕不能,即使是百度。阿里巴巴是边走边看,边干边成长的典型。最初只建立一个企业商务平台的阿里巴巴,从B2B开始,接着是C2C的淘宝网,再到支付宝,现在还有阿里软件,银行、物流也都已经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马云说:“未来几年以内,将在产业链上做重大的改革,我们希望投资100亿元建立电子商务产业链。”

马云知道这些东西自己不投入,等待是没用的,不能等待环境的改变。他说:“作为行业内的公司,今天不建立起来,今后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而电子商务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有责任去建设。”打造生态链是马云预计未来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决策,他认为,未来五年,电子商务会出现井喷现象。对此,他担忧的是,阿里巴巴做好准备了吗? “我是非常担心我们内部的管理能力不能跟上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人才,是不是都培养好了?外部危机更大,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越来越强大,这种强大是在现阶段强大,但是对整个行业,对公司非常不好。”马云这样分析阿里巴巴面临的危机。三个月以来,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总裁、淘宝网的总裁、支付宝的总裁谈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产业链和生态链。马云说,阿里巴巴公司高管去蒙牛学习,看看别人是怎么帮助两百多万奶农富起来的,而不是自己干,只有奶农们赚了钱,蒙牛才能赚钱。马云认为,阿里巴巴的发展与蒙牛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处,网商们都成为千万富翁了,那阿里巴巴赚钱是必然的。因此,在马云看来,建立产业链和生态链正是解决阿里巴巴危机的关键。网商是互联网的未来在对未来有清晰的战略的同时,马云也很清楚阿里巴巴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危机。他说:“作为公司的CEO,也是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从业者,我比较担心的是阿里巴

巴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淘宝占有率越来越大,支付宝占有率也越来越大。” 马云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很多企业共同来努力。如果行业内发展到最后只剩下一家企业,那么这家企业也会随之失去方向。“因此,我希望有更多的网商到其他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马云在说到电子商务的未来时激情澎湃,“越看越清楚,越看越明白,越做越兴奋,越做越激动”这是他形容自己在思考这一问题时的状态。 “我坚信互联网会有未来。美国和日本的电子商务近两年增长放缓,但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猛烈。”马云对这一现象的判断是:中国的电子商务根本才刚刚开始,未来五年到十年,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高速期。 “我坚信一点,中国电子商务刚刚起步。中国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中国在突破两亿互联网用户以后会发生剧烈的变化,那时候中国才能真正诞生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又吐狂言,阿里巴巴、新浪等现在都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互联网公司,而互联网的未来是网商创造的,包括百度这样的公司,都是网商在支撑着它们的生存。因此,他对台下的众多网商们说:“在座各位,你们是经济的主导力量,网商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商帮组织。中

创业成长故事篇二

一个创业者的故事——小屋的故事

一个创业者的故事——小屋的故事

文/小屋

#写在前面#我是一个80后,目前和几个朋友辞职创业,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光合原品,打算通过微信小店卖酒。之前我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我还是辞了,内心总想做点什么,就走上了创业这条不归路。80后的骨子里总是容易带着点略显消极的情怀,有好,有坏。对于我这样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来说,选择晒自己的故事,已经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了。一定程度上为了创业是在自断后路,求得监督,以此鞭策自我。

=======正文分割线=======

五月份的一个下午,新租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朋友,小黑。 小黑是一名设计师,我们认识有六七年了,他比较了解我们创业的过程,偶尔也会帮我们一些忙。我们很快聊到了创业。

我是和另外的四个朋友孝峰、继辉、小龙以及老孟一起创业。那段时间我们已经确定创业的方向,但是没有想好合适的品牌名字,确切的说还没有找到品牌的理念在哪里。

听完这些,小黑给我们分享了一段经历。小黑老家是山东招远,地处胶东半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在那儿盛产一种小米。这种小米形体金黄,味道很香,是好米,当地十里八乡的人都爱喝这种小米粥。但这种小米有个特点:耐煮。很费火,不爱熟,一般要熬一两个小时。

每次从老家回来,小黑都喜欢带一些这种小米,分给邻居朋友们品尝,也会多嘱咐一句这种小米需要多熬上一两个小时。尝了后,朋友们都说这种小米粥真香,纷纷打听哪儿能买到。以后每次回家,小黑总要尽量多带些回来。小黑说,其实每次开车驮着那么一大袋的小米回来的时候,媳妇总是会埋怨一番。但他觉得让朋友们吃到这种小米,他会有种带着点感动的高兴。他很喜欢攥一把这种小米,在手上有种糙的感觉,会让他想起自己家里种谷子的情景,会想到小时候田地里飞奔的野孩子。

小黑说,这也许就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可能和我们做酒要表达的相似。

二{创业成长故事}.

阿郎是我在易到用车工作时认识的一位哥哥,北京人,一家叫埃蒙小镇的云南餐厅的老板。

阿郎对易到的创新业务模式非常感兴趣,所以后来签约成了一名易到的服务司机。我当时正好是做线下产品工作,就这样认识了他。

很喜欢听郎哥聊天。郎哥酷爱旅行,特别喜爱去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去感受跟城市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他的足迹踏遍西藏、甘南、贵州、云南等地,不乏一些冒险的经历,甚至还曾偷渡出境去了缅甸,只为体验当地佤邦的真实生活。

郎哥说,旅行路上也有很大的孤独感,也会经历很多危险,是天堂,也是地狱。但在他的世界里,旅行本身比生命还重要。

郎哥餐厅的服务员,全部都是一群来自少数民族的年轻的孩子。有很多人都是生长在山区,想出来看看,郎哥就把他们带到了北京,安置在自己的餐厅。

这些孩子们喜欢唱歌。每当餐厅打烊的时候,这些孩子们就喜欢在路边围成一圈,喝着烈酒,弹唱着来自深山里的歌曲,时常引来城里的路人驻足。

郎哥说,虽是在城里,这些孩子们依然简单,快乐。{创业成长故事}.

当我决定从易到用车辞职出来创业的时候,有很多朋友不理解。 的确,我在易到做得不错,公司也有前景,在旁人看来,没有理由离开。

促使我下决心的,是春节期间,父亲的去世。这件事让我好生愧疚,让我的情绪也变得很复杂。亲人的离去,刺到了我原本裹着安逸

的痛;原来,我还有好多事需要去做;原来,有些最亲的人和最想的事,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好几年前,我就有了一些创业的念头:

我想过在iPad上做一款字帖的临摹应用,让喜欢书法的长辈们,可以和年轻人一样享受科技带来的愉悦;

我想过做一个试穿衣服的插件,网上购买衣服时,可以模拟试穿效果,帮助网上购物的人群;

我想过做一款Hi宝贝的APP,提供一个平台,帮助年轻的父母或准爸爸妈妈们,记录下宝贝每个时期的变化和成长,让每个宝贝都拥有一棵成长树。

这些或从未开始,或半途而折,都没有了后来。

初心,人生路上众人皆有,但多数之人常被生活和工作的影子遮掩,行到最后,望穿秋水,不见高轩。

我生于1980。

{创业成长故事}.

有时候,我很佩服身边一些很年轻的朋友,他们生活很难,但他们敢做。

人生总有艰难。

十年前,当我独自来到北京的时候,我眼里的世界还没变化,我只是寄予一份工作,我以为我会很本分。

十年中,北京给了我野心,燃起了我的梦想,但世界已然变化,在凭工资已不能买房的时代,我总在不断隐藏自己的野心„„八零年代人,总是带着那个年代所具有的诗性情怀;成长后,在情怀与现实的碰撞中,总是展现着顽强的隐忍。

有些人,一隐忍就成了一辈子,世人称之为理性。

十年后,而我终于决心打破我理性的束缚走上创业的路的时候,却发现这条路也充满着虚幻和荆棘:在媒体的渲染下,“九死一生”放大成了“九生一死”,梦想的创业者们在用他人的、与己无关的成功来让自己血脉偾张,定义名利的成功,忘记了因何出发;在 BAT的背景标签参照下,创业者也暗含着不同的阶层,高富帅总是比屌丝更受欢迎。而我也差点掉进了创业陷阱中,草根创业并不容易。

创业本是源自内心的理想,是一次生命体验的旅程,可以是一件苦中作乐的事情,而如今,也会演变成了现实的名利场。

可是万事总怕信仰。十年的时间已经给了我很多的历练,我信仰草根创业者有自己的顽强。每天醒来,我总以“创业可能还是会失败”来提醒自己,做好每一天。在我的内心总保留着那个诗性情怀,这个情怀催人向前:今天的事,原本没那么复杂,只是想去做好;一切起于初心,归于实践,无需假设,无关成败。

一个人,只有自己经历过后,才会明白:梦想,现实,原本就是谁也不欠谁的。

创业成长故事篇三

创业经历

创业经历 各位领导、朋友们:

弹指一挥间,创业两年时间已到,今天向大家讲述我创业两年来的历程、收获与启示。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本人历经了家具行业垂直电商、家具品牌联营、三个阶段,摸索互联网创业的路子。回顾两年创业的时光,我收获很大,感受很多。

一、历程

(一)创业前 做过乙方项目经理、干过甲方工程部经理,学习在国企、锻炼在私企。个人爱好,却在互联网行业,进而利用工作积攒的家具行业资源,展开了创业之路。

{创业成长故事}.

(二) 家具行业垂直电商 创业初期互联网以淘宝、京东等综合互联网电商为领头羊。服装、化妆品等垂直电商开始第一轮融资,并且开始立住脚根。家具业这个传统的行业,由于信息的不流通,处于卖方市场,价格浮动在50%-500%。急需互联网的共享精神将家具产品的浮动利润,变更为质量、品牌双提升的方向来。所以我毅然进入了家具行业的垂直电商创业。{创业成长故事}.

(三) 家具品牌联营 垂直电商创业过程中,多数企业还保持旧的思路。寻找加盟商、开分店、利用不对称信息成倍卖价、极度不认可互联网的共享事实。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2013年,多数家具企业发现,价格不再可以轻松隐藏。于是,我顺利的找到一些中等品牌家具企业合作,展开联营。{创业成长故事}.

(四) 中小企业品牌塑造 在家具品牌联营过程中,企业品牌意识淡漠、产品更新单纯停留在样式的更新,产品质量、用料的新发展缓慢更新,宣传促销手段单一陈旧。新的互联网品牌的成功,让众多中小企业看到了方向,在家具品牌联营过程中,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企业主展开了品牌战略合作之路。

二、收获

一是开阔了眼界,学会了用全方位的思维去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蜂拥而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经济时代,科技、信息、诚信、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体验了竞争,加速了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个性的不断完善。商业竞争无情,需要的是高效率,在信息获取、决策、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反映迟缓,机遇稍纵即逝。而这些必须全面的知识和快捷的信息。为了搞好公司管理,我对经济法学、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拓宽了自己的知识层面。

三是锤炼了自我,提高了自身的生存本领和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我对市场的判断,对事情的决策斡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草率决定到严谨思维;从一件事情需层层请示到自己独立思考决策判断;从事事依赖别人到自己协调方方面面关系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经过各个阶段的学习锻炼,我感觉自身在为人处事方面经历了深刻的转型。

四是结交了一批朋友,拓展了人生发展空间。创业的过程中,拓宽了交际交往的渠道,积蓄了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这些人际关系,有些是在患难之处见真情而结识的真诚朋友,有的是业务往来中见诚信而结交的生意伙伴,这些人际关系资源必将拓展人生的发展空间,成为人生历程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三、启示

一是市场经济竞争的核心在于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实体经济为臂膀。充分发挥想象力,链接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寻找顾客心中的便利、实惠。 二是创业是残酷的,成功者固然值得钦佩,然而失败者也不要妄自菲薄。绝对没有一个人是一次成功的。苹果手机是在乔布斯一次又一次的否定的方案中脱颖而出的。失败者请珍惜自己的所得,经验、朋友都是你冲向成功的宝物。

三是互联网创业周期非常短暂。中小项目的成长周期,一般在1-2年时间,如果自己的项目在这段时间内始终没有找到成功之门,及早转换思路为好。

创业成长故事篇四

[创业]三个创业企业的成长故事

三个创业企业的成长故事-0500:27------------------“成长性企业”几乎成了中小企业的代名字,其实二者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所有中小企业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是会在三五年内夭折的企业,有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是注定长不大的“盆景型企业”,还有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是能够成长起来的企业,其中只有少数企业是能够快速成长,挑战既有的巨型企业的企业。有人用三句话形象地概括这种类企业的生存状态:“我的未来只是梦”,“我的未来就是现在”,“我的未来不是梦”。创业者说到底就是追梦并且使梦想成真的人。如何使自己的企业快速成长,是每个创业者每天面临的功课。然而我们听说过许许多多春梦了无痕的创业故事,也亲眼目睹过无数总也长不大的“小老树”企业。真正从径寸之身迅速稳健地长成参天大树的企业也有一些,但它们要么在无人关注的领域里闷声发大财,要么被被媒体不厌其烦地翻来炒去。我们被告知的常常是事后进行过戏剧化、合理化处理的成功故事,而它们真实的创业故事、成长方略、管理真经被大大遮蔽,他们成长中的侥幸与偶然被有意无意地隐去。在这种面向商业看客,听起来顺理成章实则是假语村言的成功故事里,要想获得真实的商业体验和商业启迪,以及可资借鉴经营和管理之道,注定是徒劳的。在这些精心编造的粗糙的故事里,我们领略不到中看更中用的成功实践和解决之道,我们感受不到让我们深有同感因而扼腕痛惜的烦恼和失败。幸运的企业是相似的,而烦恼中的企业各有各的烦恼。成功的创业者不同于幸运的暴发户,就在于“烦恼化生存”是他们的常态。如何让企业快速成长,不可能有“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只有针对不同的烦恼的各各不同解决方案。本期专题讲述的三个不同企业的成长故事。在这些并不热闹的故事里,我们能真切体会到成长的艰辛和乐趣。从一个辣椒小贩成为河北的“辣椒王”,贺振安走的是一条沉静而神奇的成长之路。他的企业没有一飞冲天的时刻,而只是凭着一次一次从商业机会中学习、应变,化解随时出现的烦恼,他把自己的同行一一抛在了后面,企业从简单的应对市场的状态进到了某种经营的“境界”——占有行业标准,主动地打造产业链,并使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从而塑造出一个相对自如的企业生态,把司空见惯的辣椒做成了真正“够味”的产品。小企业成长靠经营,大企业成长靠管理。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企业不得不完成从创业到守业,从经营到管理,从做正确的事向正确地做事的转换。此

时的企业仍然需要创业、经营,但如果企业不能不及时使创业时期即兴、随机、无序的内部管理转变成机制化的管理,企业必然遭遇成长的上限。这一点,贺振安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感受了。不过,“宝岛眼镜”的掌舵人王智民对此有着更强烈的感受。当“宝岛眼镜”开始在大陆扩张的时候,总想着把企业做大的王智民突然感到自己对企业失控了: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0家连锁店的经营状况,他陷入失聪失明的尴尬境地,决策时只能“乱拍脑袋”,各连锁店则跟着“乱买乱卖”。按计划,“宝岛眼睛”到2010年在大陆开3000家连锁店,即使一切条件都具备,但管理的瓶颈也会使3000家连锁店乱成一锅粥。没有一个与企业的规模、组织格局相匹配的管理平台,成为这个在其他方面都有相当实力的企业难以迅速成长的障碍。借助于信息技术,宝岛眼镜搭建了一个新的管理平台,一个让王智民变得耳聪目明,可以相对轻松地掌控全局,公司逐渐变得血脉畅通,有效地避免了公司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巨人症、半身不遂等常见的病症。与贺振安和王智民相比,杜健的“琦璐文具”还是一家蝌蚪型小企业。即使它已经呈现出青蛙的外形,但身后还拖着一条蝌蚪尾巴。但“琦璐”案例值得关注,是因为它典型地呈现出一个弱势企业的成长路径——先是“寄生”于大企业,随后与大企业“共生”,最后超越“寄生”与“共生”,脱去蝌蚪型尾巴,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经营天地。对于琦璐这样的弱小企业来说,经营的每一步都遭遇到成长上限,琦璐的经营智慧在于,它以一种特殊的商业柔道,在“成长的上限”下生存,在依附中集聚实力,在弱小中暗中长大,直到水到渠成的那一天。成长,其实直面并驾驭烦恼,持续地突破不期而至的上限。有无突破上限的意识和能力,就是“成长性企业”与“中小企业”差别所在。宝岛眼镜——八方诸侯何以驾驭大陆太大了1999年,台湾宝岛眼镜的大陆连锁店扩张至10家,很多台湾商人挂在口头上的这句话,此刻也从“宝岛”掌舵人王智民心中涌起。“在大陆,连锁店分散在各个城市,乘飞机来往也要几个小时,我很难了解它们的运营情况。尽管我们在台湾有300多家店,但开车赶到现场解决问题,最远也只需要5个小时的车程,而这在大陆显然是不可想象的。”王智民对企业的失控感觉,2001年达到了顶峰。连锁店增至28家,他常常觉得自己的“经络、血液被堵塞,人好像变成瞎子、聋子,失去了感觉”,决策时只能“乱拍脑袋”,各连锁店则跟着“乱买乱卖”。此时的宝岛似乎已经寸步难行了,成长

的难题在拷问着这位30岁刚出头的总经理。老品牌的新问题宝岛眼镜集团1981年成立于中国台湾,目前在台湾有320多家连锁店,是台湾地区最大的眼镜零售企业。在原本狭窄的台湾市场上,这320多家眼镜店星罗棋布,几乎再无市场拓展的空间,于是,进军大陆市场成为了宝岛顺理成章的选择。在连锁店数量很少的时候,王智民可以利用时间差到每家店主持每月甚至每周的工作会议,大事小事都可以亲自决断。但连锁店数目越来越多,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亲力亲为的管理模式已不现实,于是,王智民开始对各店经理逐步授权,以提高经营的灵活性。然而,更大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几个城市相距遥远,市场环境差异很大,于是,各连锁店在管理上各自为政,管理制度五花八门,每个店对采购、销售、库存等数据都有自己的统计标准,同样的费用,有的计入差旅费,有的计入交通费,会计科目设置五花八门,把各店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决策参考价值大打折扣。而且,即使是这样“错位”的数据,也还要45天后才能得到。各连锁店对于总部就像一个个“信息孤岛”,或者说是“独霸一方”的“小诸侯”。对于各连锁店来说,问题同样很多,几乎没有一个店的经理能用数据准确、实时地告诉王智民真实的经营状况,清一色的回答是——“还可以”、“不错”。至于具体什么商品赚钱、库存数量如何,更是没有一个经理能够回答出来,完全处在“乱买乱卖”的经营状态。此外,每个店都独立进货,同一家供货商把同样的产品卖给天津连锁店和厦门连锁店的价格可能相差一大截,宝岛不知不觉中当了几年的“冤大头”;有些产品在厦门脱销又无法及时补货,而同样的产品却在武汉库存积压严重,坐失市场销售良机,根本不能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怀着对失控的恐惧,宝岛眼镜来到了成长的第一道门槛前,这是它在台湾所没有过的体验。更新管理平台按照宝岛的规划,2010年前要在大陆市场开3000家连锁店,可依靠现有的管理模式,才开了不足30家连锁店就已经昏头转向了,真要开到3000家企业管理岂不是要乱成一锅粥?盈利能力更是无人敢设想。宝岛在台湾从小到大发展到320多家连锁店,父亲用了20年时间。但王智民知道,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著名品牌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对手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慢慢长大,而超越父亲事业的优势不是融资通道,也不是人才培训之道,而是直接影响持久竞争力的管理平台。公司要进一步成长,必须有全新的管理平台做支撑。王智民把计划在大陆连锁店建设ERP系统的报告交给了集团董

{创业成长故事}.

事会,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决策信息滞后、不准确以及商品周转太慢的瓶颈问题。一些股东很快就发表反对意见:上一套ERP系统花的钱足够开10家新店,能不能等到大陆的连锁店达到200家时再考虑这个问题。对此,王智民坚持自己的观点——店数越少,上线的速度就越快,成本也就越低;相反,店数越多,上线的速度就越慢,成本也就越高。等真的开了200多家连锁店,即使想上ERP系统,估计也没有哪个公司敢接招。2001年10月,王智民自任公司信息化总监,在大陆的连锁店实施SAP零售业解决方案,并于3个月后成功上线,这在业内被认为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有了这套系统,王智民得到了他预期的管理平台,原来企业上下“经络不通”的弊端顿时消失。他开始潇洒起来,再也不用在各地连锁店之间疲于奔命,而是常常背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只要上网就能和公司管理层一样,可在任何地方查询各连锁店的实时销售业绩,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甚至单品的周转率和获利性,哪个产品赚钱哪个产品亏损一目了然,而不再是每周或每月进行按大类的笼统分析。各连锁店也结束了单兵作战,进货由总部统一进行,进货清单根据各连锁店的实际库存自动生成,再也不用担心被供应商各个击破。而且,由于采购量大增,还能享受到更低的进货价格。宝岛的扩张速度随之大大提升,如今连锁店的数量已经增加到130多家,市场覆盖面也从原来的几座城市发展到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东北、重庆、四川等10多个省市。对每家连锁店,总部提出库存安全量、毛利率、成长业绩等经营指标并实时监控,对其管理便“一手掌握”了,甚至各连锁店的赠品、低值易耗品的使用也一目了然,再也没有原来的失控恐惧感。在新的管理平台上,每家连锁店的库存周转率提高了80%,库存商品资金占用量下降30%,毛利率至少提高5%,销售额增长15%。为了这个平台,王智民共投资了几百万元,外界对此不乏“小企业穿上大软件,太超前”的非议,但想到企业可以利用它“无级变速”扩张到1000多家连锁店,还有很大的预留空间,他觉得值。(一些针对小企业的类似软件只需投资10余万元。)教下属养孩子2001年之前的4年,是王智民在大陆市场上最有激情163164.net的岁月,由于连锁店数目相对较少,他亲自带领着“兄弟们”冲锋陷阵,如何选址、如何装修、如何促销等技巧总是手把手地教,看着自己的决定融入各连锁店的每一个细节,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那种感觉就像抚养小孩,自己养大了,就把他交给别人,自己再去抚养下一个”。但这种成就感很快

遇到了挑战。2002年,宝岛1年之内在东北市场上新开了20家连锁店,“开店是快乐的,却也是痛苦的开始”,这些店不仅没能提升公司的规模效应,反而至今都还是公司的“市场重灾区”。症结是管理人才的不到位。要经营好20家连锁店需要40名得力的经理,而宝岛当时在东北区域却只有10名称职的经理。痛定思痛,王智民意识到,尽管公司有了宽敞的管理平台,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挥洒自如,人才恰是公司成长中永远的瓶颈。而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往往又是总经理在企业由小到大的过程中角色转型不成功的表现。企业的成长要求创业者必须从一个所向披靡的将军变成帐下猛将云集的元帅。人才匮乏被王智民认为是公司发展中的另一大瓶颈,他决定改变“自己抚养小孩”的管理模式,转而教下面的经理“如何亲自抚养小孩”。如今,培养中层管理者成了他日常最主要的工作,每年的6月和11月,还要集中开两次培训班,传授宝岛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和自己在美国读MBA的心得。这种努力开始有了效果,如今公司80%的重点城市连锁店经理都是最近两年成长起来的新秀。但由于宝岛在大陆市场不停开新店,其管理人才也就像资金一样,持续处于吃紧状态,这也许就是宝岛坚持在市场上“冲两年,守一年”的原因所在。点评:在我国大陆市场上,眼镜零售似乎是个典型的长不大的行业。有着66年历史的老字号大明眼镜因在北京市17个区县内拥有50余家连锁店从而登上了“霸主”的宝座,上海红星则以80余家连锁店而独秀浦江两岸,广东的明朗、亚洲,重庆的千叶等品牌也以类似或略小的规模而“割据”一方市常相比于在全球已超过2000家连锁店的美国POWERVISION等连锁品牌,我国大陆的眼镜零售企业像个关起门来称老大的小孩,不要说走向世界,就是跨省经营也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不是它们不想长大,而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管理能力支撑,再前进一步,就陷入了“规模不经济”的泥潭--眼镜零售业看似不起眼,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运营系统,仅就镜框而言,由于材质、色码、款式及品牌的不同,一家眼镜店往往必须储备上万种样品,更让人头痛的是,眼镜是时尚性极强的流行商品,流行款式的生命周期也只是几个月时间,稍有不慎,账面上赚的钱就全部躺在仓库里变成了库存。这也难怪,业内人士会对大陆市场上3万余家大大小小的眼镜店分别属于数千个品牌的现状那么习以为常。就是在这样一个市场上,“宝岛”来了,渴望长大的它一开始就选择了跨省经营。客观的困难从不会在企业的主观勇气面前退避三舍,宝岛毫不例外

创业成长故事篇五

名人创业小故事 就业心理小故事

名人创业小故事 就业心理小故事

经营管理

10-18 2120 :

名人创业小故事

1.故事发生在日本,有一个23岁的小伙子赤手空拳和同伴们一起来到东京闯天下。到了东京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人们在水龙头上接凉水喝都必须付钱。同伴们失望地感叹道::“天哪!这个鬼地方连喝冷水都要钱,简直没办法呆下去了。”言罢都纷纷返回故乡了。

这个小伙子也看到了这幕情景,但他却想:这地方连冷水都能够卖钱,一定是挣钱的好地方嘛!于是他留在东京,开始了创业生涯。后来,他成为日本著名的水泥大王,他的名字叫浅田一郎。

哲理赏析:

田一郎的成功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面对同样的情况,他与常人的看法和做法却大相径庭,他用积极的心态看到了隐藏的商机并因此而逐渐走向成功。所以,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才是明智之举、才具王者之风。相反,那些思想消极、意志薄弱的懦夫,就注定会一生平庸。

2.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乞丐在地铁出口卖铅笔。这时过来了一位富商,他向乞丐的破瓷碗里投入了几枚硬币便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取铅笔,对乞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我们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谢并告知说,他就是当初卖铅笔的乞丐。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富商的那句话:你我都是商人。 哲理赏析:

设想,如果乞丐一直没能遇到这样一位商人,自己一直未能觉醒,一直就甘心做一名乞丐,也许,他的人生就少了一份成功。因此,自己要能给自己定位:你认为自己只能做乞丐,当然你就只能做乞丐;你认为自己也可以成为富商,当然你就得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从而就具备了这种可能。朋友,这对你有何启发呢?(给自己定位)

3.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自幼帮父亲在农场干活,当他12岁时,就在头脑中构想出一种能够在路上行走的机器,这种1机器可以代替牲口和人力。可是,当时他的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农场当助手,可是福特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师。于是,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三年才能完成的机械训练,随后

又花两年研究蒸气原理,试图实现他的目标,然而却没成功。随后他又投入到汽油机的研究上来,每天都梦想着制造出一部汽车。其创意被大发明家爱迪生所赏识,邀请他到底特律担任工程师。经过十年的辛苦努力,在29岁时,福特成功地制造出第一部汽车引擎。今日的美国,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部以上的汽车;今日的底特律,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当然,也曾是福特的财富之都。

哲理赏析:

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可以创造奇迹。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却没能成功、没有创造奇迹,原因有三:

其一有的人想都不敢想;

其二有的人虽然想了却不一定去做;

其三有的人想了、也做了,却没能坚持到底。

必须承认福特是一个敢想也敢做的热血青年,最可贵的是,他还能做到坚持不懈。《增广》有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能在为学之路上勤学苦练坚持达十年之久的人,也一定能学业有成、卓尔不群。(坚持不懈是成功的秘诀)

4.罗杰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罗杰罗尔斯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没有批评他,反而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谩无目的。在此后的 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哲理赏析:

信念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也许,在成长道路上,我们缺乏的不是机遇、也不是聪明才智,而是信心、信念。不要怀疑自己,要相信你一定行!记住--天生其人有其才,天生汝才必有用!(信念是一面旗帜)

5.在这个充斥着塑料垃圾的年代,英国皇家设计学院毕业生,28岁的理查德.林达(richard liddle)是一位英雄。经过几年孜孜不倦的摸索,他不仅设计出了别具特色的家居,并把塑料垃圾变成了完全可回收资源,他制造了故事的回收机,能够用塑料垃圾制造出别具一胳的家居和生活用品,在环保与设计界,

理查德.林达的名字代表着“创新”,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同时创造了巨大的利润。这些成就除了来源于他加盟赚钱出色的创作才能,更是一种对商机,对资源的洞察力,在他的眼中“塑料垃圾就是沉睡的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分享经验的同时也在分享快乐!

“我们怎样才能使塑料名人创业故事重新发挥价值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理查德,有一次,他去了一趟纽约,在一家咖啡店里喝咖啡,创业故事是优雅的环境所致,也许是坐的椅子不舒服,理查德想到了一款可折叠的塑料椅,能根据人身体的结构进行调整,于是他使用了led 工序,用回收机把塑料打成碎片,用高温将其溶化,再没有冷却的状态下制成了rd4(折叠椅),理查德的新型回收机以独特的方式技术、环境与文化相结合,并直接向所有的塑料垃圾发起千元投资项目,创造了无限的名人创业故事价值。

6.丁磊,1971年名人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名人创业故事电子科技大学,于1997年6月创立网易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扎实的工作,网易公司为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创业贡献。

2000年6月,网易股票在纳斯达克挂牌,这时候科技股已经开始崩盘,所以网易的股价从第一天开始就节节下滑。2001年,网易将被收购的传言层出不穷,最有可能的一个买家,香港有线名人创业故事终因网易财务问题放弃收购。2001年9月,丁磊对外界说,他希望靠在线游戏《西游记》和短信服务、股票点播、以及一个类似msn explorer的新产品来赢利。这正是网易因财务问题最狼狈不堪的时候。不过,后来网易在短信和网络游戏上的成功,似乎不完全是一种运气。2002年第二季度,网易首次实现净盈利,网易股票开始领涨纳斯达克并成为其表现最优异的股票。2003年,网易股票继续在中国概念股中保持领跑地位。2003年10月,网易股价升至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比年初股价攀升了617%,比2001年9月1日的历史低点攀升了108倍。丁磊成为第一个靠做互联网做成富豪的国内创业者。

7.陈天桥1999年创办盛大,2000年得到中华网300万美元投仔眩2001年,盛大先后代理运营了《传奇》、《新英雄门》、《疯狂坦克》等多款网络游戏。2003年得到软银4000万美元投资的盛大,在纳斯达克上市。

盛大从成立之初即重视掌握游戏研发的核心代码和技术,着力进行知识产权建设。目前,网络游戏产业以年均30%的速度在增长,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收入已经占到了总收入一半以上,网易、金山、巨人、完美时空等游戏开发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自主研发的企业群。作为盛大,更是保持了每个季度10%以上的增长,遥遥领先同业企业。“自有知识产权,可以推动整个产业快速增长。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提出让我们更有信心。”陈天桥认为,和长虹、新科等企业不同,网络游戏产业的知识产权不是实体的技术层面,而是文化层面,但是文化层面得知产权创造速度更快,内容也更为丰富。正是由于对网络游戏市场的正确估计以及自主研发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网游,才使盛大实现了今天的辉煌。

创业成长故事篇六

创业案例故事编写

创业案例:“超人”的创业成长——曾仁超

【part 1】

创业温州青年曾仁超是毕业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他出生于父母皆经商的温州小家庭。生于这样的家庭之中,曾仁超从小就耳濡目染,过年过节走亲戚排拜访兄弟时,年龄相似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就聚在一起,讨论怎么样赚钱可以,怎么样不行。{创业成长故事}.

他的父母对于他喜欢的事情并不多加管束,并怀着普天之下父母共有的心,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这使曾仁超有了喜欢就去做,不受别人的拘束,想怎么做就去怎么做的性格。

高中的时候,曾仁超像每个青春期的男孩一样,酷爱玩游戏,如果他想他可以没日没夜的玩好几天游戏。父母为他的学业与出路也很是操心,还好高考结束,曾仁超顺利就读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也像每个青春期的男孩一样,曾仁超在高考结束后,突然顿悟过来——人生不能这么平淡!

满怀志向正愁无处施展的曾仁超在踏进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时,突然惊叹,来这里真是对了!

此时的温州正处于创业的前线,温州大学正是培养创业先锋队的温床。当时,学校创业氛围浓厚,创业园内新的思想不断冲击着老思维,正如那句古话,长江后浪推前浪。曾仁超也不例外。

【part 2】

他大一时曾联系到义乌的亲戚,众所周知,义乌以小商品批发零售闻名,希望义乌的亲戚可以寄一些小商品过来,拿出来放在学校的格子铺贩卖。但是像格子铺这样早几年兴起的贩卖小商品的运营模式在温州大学城似乎并不受用。一方面因为曾仁超进的货并不符合大众口味,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这样的人群,价格往往占了主导地位,而曾仁超的进货价也并不低,但最为重要的则是格子铺的租金。

最后,这些小商品只能由他一个人失落的抱回寝室,渐渐积起灰来。但曾仁超并没有就此沉默。这次的失败,他分析后觉得是因为这些小商品本身价格就不高,再加上实体店面的租金,市场很难被打开。这时,他听闻到淘宝来温州大学城宣传,灵光一现,突然有了想法。他想,实体店是因为租金才导致价格没有优势,如果可以借助一个平台,让需要的人直接来找我,按需求进货,这样不就省了租金的钱。而这个平台,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淘宝。

淘宝此时也正时兴起,温州大学看准时机,建立了淘宝工作室,让那些心怀创业梦想的在校大学生尝试除了实体店外的创业新体验。曾仁超听闻后,赶紧加入其中。瓯江学院淘宝创业工作室创办于2009年3月,每年吸收30-40位对“淘宝创业”感兴趣的学生。为达到以学促用的目的,瓯江学院专门安排“淘宝大学”资深讲师为他们传授经验,在校学习美工、摄影等基本功,并接受实战运营培训和考核。在培训班中曾仁超学到了很多,但他并没有为此松懈,他觉得在淘宝工作室中学到的很有用,但是淘宝作为一个全新的平台,变数还有很多,为了应对这些变化,他不得不永远保持一颗学习的心。

很快,曾仁超有了他的第一家淘宝店。大一下半学期,他注册了淘宝账户,

由于身边没有开网店的人,他只能登入淘宝帮派、逛论坛、查百度,自学经营经验。

在没有本地货源的情况下他选择代销,就是从淘宝分销平台选择代销产品,再从供货商手上得到数据包(内含产品介绍、价目和照片等),上传到自己的空网站,就可以直接销售了。志向远大的曾仁超代销起了男鞋、男装、女装、女袜,由于开店的知识匮乏,开始做网店的时候还遭遇钓鱼网站,上传了好几天的数据连同账号,被盗一空。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2010年11月,曾仁超卖起浪莎,主打39元(进货价)的保暖裤袜。为了能列席淘宝价格搜索排序首位,并考虑到39元/件的价格在价格排名上非常靠后。他决定亏一毛钱(38.9元/件)卖。他认为这是亏本赚好评,迅速提升等级的一种方法,先吸引客户进店,客户可能会带走其他东西,长远来说可以维持收支平衡。

他想,等到有一定购买量,再分析哪款产品最吸引人、哪款价格最有优势,再调换用来竞价的产品。但由于袜子的利润过低,还容易遭客户中评、差评,曾仁超放弃已经充盈起来的客户量,改为代售纯春堂护肤产品。

在实践中,曾仁超发现,淘宝后台不‘喜欢’品牌,虽然品牌好卖,但淘宝从中吸收的利润分层相对较低。另外品牌产品容易亏钱,为了在排名上有优势,销售价常比进货价还低。而且淘宝的品牌专柜这么多,人家批量进货销售,他做代销,价格上也肯定比不过人家,也不能完全保证是正品。而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是最愚蠢的行为

为了拿到更低的进货价,敢想敢拼的曾仁超跟“纯春堂”总部打了个赌——如果他能一个月让销售额提升30%,就要求总部给予一级代理的待遇。最后,他用了暑假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预期目标,获得了最高代理权的同时,获得了4000元的净利润。

但由于课业较忙,曾仁超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打理网站,出现了未能及时维护客户关系而丢失客户的尴尬。与此同时,曾仁超面对前方未知的可能,虽然业绩上有所成绩,但一直单打独斗的他有些力不从心。

2011年8月至春节前,曾仁超都是一个人经营,每月营业额2万-3万元。由于他学的是广告学,广告学与淘宝结合点极高,既让他熟练掌握拍图修图,也让他学习了营销思路、消费心理学、美工等知识。为此曾仁超十分庆幸自己选择了广告学,也与此同时,思考起来——既然一个人不行,为什么不组建一个团队和我一起创业呢?

他很快行动起来,他赶紧拉拢最亲近的朋友,亲戚,同学。其中也有不烦泼他冷水的,连学业都还管不住,凭什么花时间来荒废?大学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哪有那么多时间做这么无聊的事?大学就应该是玩的,创业那么累,傻子才去做!但曾仁超咬咬牙,都忍了过去,他相信,世界那么大,总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梦想拼搏的。他认为,在他的超人梦想团队里的人,首先思想一定要一致,要打从心底的认同组织给予他的任务,并认为做这件事情让自己很骄傲,其次,要求团队里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热爱,毕竟创业不是逼着你去做,而是你自己想去做的事情。最后,希望团队中的人能每天被自己的梦想叫醒,而不是闹钟。最终,他组建了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团队——超人梦想团队。

有了团队,人多了,事情可没变少。当大家的希望都肩负在他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他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拥有自己的团队,多一个人帮忙多一份力,也想像马云那样带领团队,做出一番事业来,但也害怕,责任越大,稍有差池就前

功尽弃。在一番纠结以后,他也认得了自己的方向,既然他们相信我,就千万不要让他们失望。这时,他才做起了计划,一改之前人任性而为,想到就做不加以思索的做事风格。也从以前的失败中,慢慢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创业精神,什么才能让团队稳步向前。

【part 3】

2012年6月,曾仁超与他的超人梦想团队成员自主创立了一家TP公司——壹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正式入驻瓯江创业园区。

这时的曾仁超带领团队赚到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他在自己运营的淘宝店上卖来自湖北的化妆品,

网店生意渐渐走上正轨,但他却发现,代销利润太低,而他的货源、资金有限,很难有突破。他开始有为企业代运营网店的想法,他认为企业有货源,而他们懂淘宝,大家正好互补。同时他也想通过这种方式,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社会资源。

同年,曾仁超带着自己的服务团队“入住”温州韩爵服饰的4钻的网店,为其代运营。

同时,为了弥补自己的学业与工作的关系,曾仁超开始招聘全职客服,他是这样考虑的,聘3个员工大概6000-9000元/月,但这三个员工带来的收益将会超过这不到一万元的支出。

在代运营的过程中,曾仁超发现,这些淘宝网店的主人确实并不懂淘宝,不懂营销,更不懂他专业课中那门至关重要的消费心理学。这促使他将目光放在了他的同班同学上,自己的成绩不算好,这门课学的比自己好的人还有很多,为什么不把他们也拉拢来,或许能更好的运用这门学问,将知识转化为更实质性的东西呢?

在看到壹目的成长后,一些同班同学也凭借扎实的知识加入了他的团队。

【part 4】

但正如马云所说,不变的是变化。随着淘宝越来越专业化,拍摄、美工等北上广都开始聘用专业团队,曾仁超意识到自己的团队毕竟不能和专业团队相比,而且淘宝是越来越难做了,不仅要面对中差评,还要做售后、数据分析等等,决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因此在经历了几年的淘宝创业之后,曾仁超和女友小七都打算另辟蹊径找寻其他的创业突破口。小七看到有人在微信上发布女装信息,突然意识到那可能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小七首先尝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在朋友的介绍下代理了奇迹面膜,开始转战微信创业。一开始她用分享的办法来推销产品,别人用过觉得不错,还会再来买,再加上面膜是消耗品,用了就要再买,所以卖得很快。因此小七第一个月就盈利了5000多元,第二月她加大囤货力度,利润翻了一倍。这下,曾仁超明白了,微信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2014年8月20日,曾仁超去广州寻找可代理的产品,经朋友介绍走进了广州“亮莊国际”。大概机会总是给了又准备的人,当时凑巧的是亮莊国际也想创新思路走微信的渠道,他们马上要发布一款新的面膜,而卖面膜正是曾仁超的强项。他与该公司一拍即合,当即就谈下了全国总代理的经销权。尽管为此曾仁超需要囤几十万元的货。但对于这样的投资,曾仁超认为自己是有考虑的:一,这是一家有实力的公司,产品试用过之后觉得靠谱;二,该公司请明星代言做市场宣传,帮助代理商打开终端市场,可大大减轻代理的销售压力。凭借对未来的远见,带着这种自信,曾仁超带了几十箱的面膜回到了温州,并开始着手研究微信

营销模式。

9月16日晚上,曾仁超得到消息:亮莊国际确定9月28日的产品发布会将邀请谢霆锋出席。他几乎一下子高兴地跳了起来,这下可好,这还愁面膜卖不出去么?!他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直接私信“谢霆锋锋行天下歌迷会”、“谢霆锋微吧”等大V微博和微信公共平台,并在百度贴吧等发布消息,为28日谢霆锋出席发布会造势。同时,他在信息中表明了自己是全国总代的身份,以及公布了自己的微信号。

谢霆锋的粉丝真是很给力,信息发布当晚,一下子就有百来号人加了他微信。其中不少人就直接咨询我代理或团购面膜的。他看着几十箱的囤货开始很快散卖出去,脸上有着说不出的喜悦。

不过更可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9月20日,谢霆锋和王菲复合的消息如同一个炸弹,炸翻了娱乐圈,也重重地推了全国总代的他一把。也就是在这几天的时间内,他把自己所囤的几十箱面膜全都卖了出去,购买者几乎都是谢霆锋的粉丝。与此同时,他也为自己的新产品招进来十几个分代理。

曾仁超想,有了代理,自己的囤货压力就会变小,因为有那么多人帮自己拓开渠道。一开始代理一个产品就尝到了这样大的甜头,有先见的曾仁超立即就开始整理这段时间的经验,并为下一步拓展市场做好了规划。他认为,微信目前正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其市场空间非常大。也有他的淘宝生涯意识到,现在的微信就像2003年的淘宝一样,目前还处在一个红利期,接下来也会如淘宝一样向正规化、团队化地去操作。在他看来,想要做好微商,必须利用好微信公共账号、微信群和个人朋友圈,三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对于未来的发展,曾仁超也有自己的想法。一、电商微信并进。这些都是营销手段,跳出淘宝,跳出微信,这才看到下一个方向——跨境电商。二、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和技术优势。服务学校、服务地方。三、跟着政策走食品、农产品营销。

【part 5】

现在的曾仁超面对未来再多的变化都不再如当初那么彷徨,因为他坚信,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面对现在的大学生创业,他也很是看好,看着创业园不断的新老更替,不断涌出的新的思想不断冲击着老思维,他很是感慨。想想当初的自己,也是一腔热血,想到就去做,深信年轻最不怕的就是失败,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

而现在的自己,成长了,成熟了,明白什么更重要,什么需要大力度投入。对于未来的趋势,也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更长远的未来规划。想到这,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沉思的曾仁超的嘴角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后记:大一时曾采访过学长曾仁超,在此基础上,修改当时记录,是为人物案例传记报告。

感谢老师批阅!

A4杨阳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jingyan/1788.html

《创业成长故事 马云的创业经历及成功经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