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故事

致富经石蛙养殖

|

【www.dagaqi.com--创业成功故事】

  石蛙以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和独具的营养成份与药用保健价值,深受人们喜爱,以下是创业项目网www.dagaqi.com小编分享的致富经石蛙养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致富经石蛙养殖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大堡子镇前进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的农民世代以种田为业,但在这个山沟里,却有一个23岁的苗家女娃——唐椒裕,因人工养殖石蛙而闻名。

  唐椒裕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按照山里女娃的生活,她该找个好婆家,嫁人、生子……但这个18岁的苗家女娃没有沿着命运安排的轨迹前行,她到杭州了解到养殖石蛙致富的信息后,养殖石蛙的想法初步形成。

  2010年3月,唐椒裕在家中办起了“石蛙养殖场”,“从卵变成可喂养的蛙,大约需要一年时间;现在养殖场的蛙最大1斤左右,石蛙养殖大约需要4年时间才能回收成本。”唐椒裕说,虽然投资回报较慢,但对石蛙的发展前景,她非常有信心。2012年,在“家养”成功后,唐椒裕说服父亲投资20多万元一起办起了石蛙生态养殖场。为给石蛙创造“野生”环境,从3000多米的后山引来清泉水,在养殖场循环流动形成“小溪”,在养殖场的“小溪”边,“警惕”的石蛙一受到惊吓就纷纷“噗咚”跳入水中。

  苗岭出好水,引进养殖场的清泉水,水质、水温都非常适合石蛙的生存。“这样的水和环境养殖出的石蛙品质就好,在市场上就有竞争力。”问及石蛙的销路如何,唐椒裕笑眯眯地说,销路不愁,供不应求呢。如今市场上石蛙紧俏,每公斤的销售价格在300元左右。

  从2010年百来只种蛙发展到现在的10000多只肉蛙,从几千元投入到现在二十几万元产值,唐椒裕用了4年时间。“从目前来看,应该说石蛙养殖已经取得了成功。”如今已是全县最年轻的政协委员的唐椒裕说,“接下来,我就成立合作社,为村民提供种蛙和技术,带领全村老百姓一起脱贫致富。”

  致富经石蛙养殖

  王贤明家居住在海拔1500多米的黄龙山上,由于妻子常年患病,因病致贫,全家仅他一名劳动力。

  去年初,县政府领导和扶贫部门上门制订帮扶计划,寻找脱贫致富路子。因当地山高、水质好,适宜石蛙生长,他们出资帮扶王贤明发展石蛙养殖。目前,该基地有石蛙2万多只,王贤明开始受益。

  致富经石蛙养殖

  另辟蹊径“以蚕养蛙”

  记者对这位充满科学探索精神的老人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也想看看老人家身体是否康健,欣然前往。今年已86岁的他仍是精神奕奕,说起他的宝贝石蛙,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别人宠猫宠狗,他却偏偏对黑黢黢圆滚滚的石蛙情有独钟,一般人还真难以理解。他不但在家里养蛙,按照石蛙喜好的野生自然环境布置石蛙的家,连水也是专供的,是他每天提着水壶到南门外大溪取的水,就这么好生伺候着。去年令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石蛙的美餐黄粉虫,因为石蛙喜食活动的小昆虫,他们连黄粉虫也是自己养的。看着在米箩里蠕动的成百上千条黄黄的小虫,记者浑身都觉得痒痒的,更遑论他们和这些虫子共居一室了。不是真正的喜欢,这心理上的障碍就很难克服。而他所说的新动作,原来是他又异想天开“以蚕养蛙”,如今他家又成了蚕的海洋。

  他特意让孙子从网上购来了蚕子和桑树苗等试验材料,小心翼翼地将蚕子放进孵化箱,调好温度和湿度,便耐心等待着蚕宝宝的出世。蚕宝宝一孵出,他又每天出门采桑叶,给蚕宝宝送去营养快餐。“蚕宝宝吃得多,长得也快,养10来天就有二三厘米长,可称得上是昆虫中的冠军了。它的优点也很多,个体大(1条蚕可抵10条黄粉虫)、生长快(比黄粉虫快7倍多)、营养好、成本低(就吃点桑叶)。所以,把它作为石蛙的新粮,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徐工对他的新型食材信心满满。

  记者很好奇徐工为什么如此大费周章地养虫养蚕,他可不是纯粹为了自己好玩。这几年,他热心扶植我县的三个石蛙养殖场,悉心帮他们解决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等问题。平时,常到蛙场走走看看,还不时和养殖户通电话,了解石蛙生长情况,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徐工说,当前石蛙养殖最大的困难是饲料瓶颈。目前各养殖场所采购的“蛙粮”主要是黄粉虫,但这种虫市场供应量少,远不能满足蛙场的需求,且黄粉虫价格昂贵,远途运输死亡率高。目前每斤要卖20来元,如按4斤虫养1斤蛙来计算,蛙农就赚不到什么钱了,所以他才另辟蹊径,寻找一种新的替代食粮。他日思夜想动足了脑筋,多次向上海师大生物系教授请教,查阅各种昆虫类书籍,才有了“以蚕养蛙”的大胆设想,还真成了!

  技术难题我来解

  要说徐工和石蛙的不解之缘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因为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养殖石蛙在农村是很受欢迎的经济产业,徐工对此一直很关注。2010年他还出版了《石蛙高效养殖新技术与实例》一书,该书一问世,立即引起全国农民朋友和养蛙户的高度关注。他们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请教养殖技术。对来信来电,徐工都认真负责地一一答复,对来访者,则亲自带他们到邻近石蛙养殖场实地参观考察,将养殖技术和盘托出,毫不保留。

  最早来到徐工家的是一位名叫陈胜坚的青年农民,他从福建赶来,一见到徐工就高兴地说:“我在新华书店买到了您写的石蛙养殖的书,如获至宝,连夜看完。千辛万苦找到您,就是想拜您为师,向您请教养蛙技术。”说罢,还恭恭敬敬地向徐工鞠了一躬。那天,徐工就像招待自己的学生一样热情地请他吃饭,传授技术。像陈胜坚一样到徐工家求知问询的人可以说常年不断。

  “石蛙医生”药到病除

  除了传授养殖技术,他还当起了石蛙医生。在洁净明亮的客厅里,记者看到,桌子上摆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放着各种蛙类标本的玻璃瓶,里面有石蛙、虎纹蛙、黑斑蛙、美国青蛙等,真是一个蛙的世界。徐工正在全神贯注地看显微镜。“别看这些不起眼的小虫,一旦寄生在石蛙身上,就会要它的命!”正说话间,从外面进来三四个人,说是杭州富阳来的。其中一个叫骆金国的人说,最近,他养的蝌蚪发生大暴亡,眼看着蝌蚪一桶桶地倒掉,真是心急如焚。说着便将几只死蝌蚪递给徐工,请他检查一下,究竟得的啥病?徐工拿起解剖刀将蝌蚪肚皮剖开,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说,蝌蚪得的是肠胃炎。得知他们给蝌蚪喂的是菜叶和面粉等饲料,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于是便向他推荐了一个最新研制的蝌蚪专用饲料配方。

  除了在家“门诊”,徐工还经常“出诊”。有一次,茶院石蛙养殖场场主向他求救,说蝌蚪大批死亡,他二话没说,就提着药箱前去查看情况。那天烈日当空,从茶院到蛙场还要走四五里的崎岖山路,他突然头昏眼花、四肢无力,中暑了,但一到蛙场便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观察蛙池,与之前病恹恹的状态判若两人。当他看到全身长满白毛的蝌蚪,有的在水中缓慢地游动,有的漂浮在水面上奄奄一息。便大声说:“蝌蚪发生水霉病啦,你们赶快把病蝌蚪捞起来,用消毒药水进行消毒杀菌,越快越好。水霉菌蔓延快,危害大,如果再拖延下去,池里的蝌蚪将会全军覆没!”

  还有一次,他接到力洋岭峧石蛙养殖场的电话,说他们从湖南运来的一批石蛙连续发生死亡。他冒着酷暑赶到养殖场。一眼望去,山坡上放着一堆堆死蛙,散发出刺鼻的腥臭味。老板心痛地说,这次运来的石蛙大都死了,场里损失10多万元。徐工惋惜地说,你们怎么能大热天到外地运蛙啊?说着便顺手抓起一只血迹斑斑的石蛙,对场里的人说,这些蛙都是在运输途中挤压碰撞擦伤皮肤引起细菌感染产生烂皮病而死,你们赶紧喷洒消毒药水进行全场消毒杀菌。对已患病的蛙可用紫药水涂抹伤口。经过这样处理后,该养殖场石蛙死亡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宁海县的石蛙养殖场大都建在偏僻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品销售困难。几年来,徐工竭力帮蛙农推销产品。他凭借出书的独特优势,“以书为媒”,招引四方客商前来采购产品,同时还帮助养殖户通过互联网打广告,组织各地养蛙户互通信息,交流经验,调节产品,通过各种营销渠道为蛙农推销产品。

  采访结束时,徐工还随口吟起诗来,“我们老了不心焦,养养动物多么好,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天天逗你笑!”有兴趣爱好的人真是怎么都不会老!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chenggonggushi/156759.html

《致富经石蛙养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