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案例分析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马化腾和他的5人创业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

|

【www.dagaqi.com--创业案例分析】

马化腾和他的5人创业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第一篇

  这是一个难得的兄弟创业故事,其理性堪称标本。

  16年前的那个秋天,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这5 个创始人的QQ号,据说是从10001到10005.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是 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之所以将腾讯的创业5兄弟称之为“难得”,是因为直到2005年的时候,这五人的创始团队还基本是保持这样的合作阵形,不离不弃。直到腾讯做到如今的帝国局面,其中4个还在公司一线,只有COO曾李青挂着终身顾问的虚职而退休。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业迅速壮大的过程中,要保持创始人团队的稳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这个背后,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从一开始对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设计功不可没。

  从股份构成上来看。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虽然主要资金都由马所出,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

  保持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搭档之间的“合理组合”。

  据《中国互联网史》作者林军回忆说,“马化腾非常聪明,但非常固执,注重用户体验,愿意从普通的用户的角度去看产品。张志东是脑袋非常活跃,对技术很沉迷的一个人。马化腾技术上也非常好,但是他的长处是能够把很多事情简单化,而张志东更多是把一个事情做得完美化。”

  许晨晔和马化腾、张志东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他是一个非常随和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人(创业网:,是有名的“好好先生”。而陈一丹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也就读深圳大学,他十分严谨,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张扬的人,他能在不同的状态下激起大家的激情。

  如果说,其他几位合作者都只是“搭档级人物”的话,只有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其大开大合的性格,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过或许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他最早脱离了团队,单独创业。

  后来,马化腾在接受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承认,他最开始也考虑过和张志东、曾李青三个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后还是采取了5人创业团队,根据分工占据不同的股份结构的策略。即便是后来有人想加钱、占更大的股份,马化腾说不行,“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因为在马化腾看来,未来的潜力要和应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问题。如果拿大股的不干事,干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会发生。

  当然,经过几次稀释,最后他们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当初的1/3,但即便是这样,他们每个人的身价都还是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以说,在中国的民营业中,能够像马化腾这样,既包容又拉拢,选择性格不同、各有特长的人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并在成功开拓局面后还能依旧保持着长期默契合作,是很少见的。而马化腾成功之处,就在于其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设计了创业团队的责、权、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七个人合伙开网吧创业失败案例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第二篇

   前言:

   之前,我的公众账号的更新速度如果用一种病来衡量的话,一定是“月经不调”……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写那么少?我总是很装逼很高大上的说:“我是有追求的人,我更看中质量。”

   今天,一个差不多10年没联系的朋友突然找到了我。这是当年发我稿子最多的一个校园杂志编辑,最多的时候,一本半月刊上用了我四篇稿子,分别采用了我的真名、笔名、小名、女友的网名。他说最近一直在默默的关注着我,也看了我在虎嗅等地方写的一些东西。

   聊到最后,他和蔼可亲富有建设性的说:“贱人,少跟我说你的追求,你丫的就是懒。”

   一语惊醒梦中人。写字对于我来说,虽不能说文思如尿炕一般,但是手到擒来四个字还是能做到的。

   所以从今天开始,除了会不定期的写一些稍长的稿子发到其他地方,会坚持每天都在这个账号(kuaidaoqingyi520)写点儿东西,可能会涉及到产品,设计,互联网,吐槽,职场,段子,阅读,APP推荐……等等。喜欢看,您就点个赞,分享一下。不喜欢看,您也别骂,一是我不一定看到,二是互联网文字那么多,您节约点儿时间,去找一找能让自己心跳的《少女之心》吧。

网吧创业

   今天要说的:

   创业是最近几年最火的事情,不管是牛人还是loser,都将创业看成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康庄大道。而今天,我来聊一聊10年前几个小伙伴的创业案例。

   10年前,刚闹完非典,作为一个九流野鸡大学的即将毕业生我每天还厮混在网吧里。跟3个高中同学,3个大学同学每天打传奇挑CS,小日子过得不亦乐乎。直到有一天,我们每天泡的网吧老板突然要关门不干了。当时的我们,对那个网吧的感情比对女朋友的感情还深,旁边的一个刀削面馆都尊我们为超级VIP金卡会员,直到今天,听到刀削面三个字,我有些反胃了……

   晚上的大排档,就在我们讨论战场如何转移时,忘了谁说了一句“我们七个人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个网吧给接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这是七个志趣相投战斗力极强的创始人团队(战斗力特指CS/传奇/帝国/红警等游戏中)。

   七个人中,六个人分别投三到五万的现金不等,我当时比较穷,不过作为攒机爱好者,以技术入股。用如今互联网通行的头衔,我应该是CTO,只不过当年我有另外一个响亮的称呼“网管”。当他们问我对股份和分红有什么条件时,单纯的我当时说:“只要让我免费打游戏就成。”

   后来,我的愿望实现了,因为他们令人发指的让一个CTO值夜班!

   回头想想,很多细节都可以用现在流行词汇来进行包装,可见当年虽然没有那么多创业导师和理念,但是人自身的创造力也不容小觑。

   一.如何以用户为中心做精准服务

   先简单介绍下网吧的概况,三层小楼,紧靠一所大学一所中专。所以在接手后,就根据用户的类别,分成了不太懂网络只聊QQ的大学女生/只上网或者看电影的大学男生/呼朋唤友来打游戏的新客户/天天泡在这里的熟客,还有未成年人。

   对于前两类人,都会分配在一楼大厅,有摄像头有麦克风能语聊,而新客户会分配在一楼的包间里,新配的机器可以提升口碑。对于熟客,基本都是直奔二楼,包间里的电脑性能要优于一楼的,并且专门有个房间放了三张沙发床留给鏖战困了的战士,也有单独的卫生间。

   最精准的应该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措施,当时刚开始发禁令,力度很大但漏洞也很大。正好我们的创始人里有一个是公安……他把未成年人放在了三楼的一个锁着的包间,隔音效果好,并且在窗户外加装了铁板楼梯。这样未成年人来上网,都不用走正门,少了很多风险。并且那帮小孩也觉得很有意思,感觉跟打CS里assault仓库地图一样有探险精神。(当然,现在的我还是很反对未成年人去网吧的……)所以,至今我一直认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组织内部的人去对抗组织更可怕。

   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服务,这在当时迅速的抢了旁边几个网吧的生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楼的一个角落,放置这七台电脑。那是专门给哥几个配的高端机器,被人称之为“老板区”。可见,哪怕是创业,也要学会享受生活。

   二.用数据指导运营

   当时,没人懂得什么叫做数据分析,但是基本的市场观察力还是有的。例如每天去巡视几圈,看看有几个人玩传奇,几个人玩CS,几个人玩奇迹,几个人看电影,几个人玩语聊,然后晚上再根据这些情况调整部分电脑的内容,因为当时还没有如今逆天的网吧智能管理系统。

  当然每到晚上就会有很多躲在角落里的猥琐男,鬼鬼祟祟眼神飘忽,偶尔抬头看看网管,那一定是在看色情片。这时如果吧台后坐的是值班小妹,饮料/方便面/火腿肠/点卡的生意都不错……

  btw,在之后的岁月里,经常看到有网管和上网女学生或激情或色情的故事,特别是那些屌丝写的色情小说,经常用这样的标题《我做网管那一年》《当网管的我深夜UP了她》……为毛我从来没碰到过……

  三。败因

  按照上面的举措,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一个网吧生存下去应该不成问题,那为什么这个网吧只干了一年呢?核心原因就在创始团队上。

  七个创始人,天啊!这并不是去包养白雪公主,也不是追求人多力量大的人民公社时期,对于一个小网吧,压根不需要如此多的老板。首先是老板的分工无法明确,就更无从衡量工作量,必然有人勤勉有人懈怠,其次每个老板来网吧里都会带上几个朋友,赊账或者免费就司空见惯。最后就是每天赚的钱基本都被不同的老板扔到了大排档里……

  所以对于创业团队,联合创始人很重要,但是绝对不是多多益善,有一个主心骨,然后配上一个技术牛人和一个市场牛人,基本的核心团队就成型了。

不过虽然失败了,但是现在想想,那段日子还是很开心的。只是不知道后来那几台老板机飘零在何方。

  脑海里突然回荡起那首老男孩的旋律

  “

  转眼过去多年时间多少离合悲欢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燕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

  未来在哪里平凡啊谁给我答案

  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在何方

  ”

  我的兄弟们,你们好!

  下回,我们开家青楼试试?

创业团队案例分析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第三篇

四川大学学生创业团队及优秀创业实践个人案例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第四篇

四川大学学生创业团队及优秀创业实践个人案例

第一类:已创业公司(13家)

1. 咯咯乐鸡蛋宅急送/乐山市小山村禽业有限公司

创始人信息:罗佳军,男,2005年入学,2009年本科毕业于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

公司运作情况:公司专门从事无公害鸡蛋生产及销售,具有20年的蛋鸡养殖经验。公司下属4个养殖分场其中3个规模化养殖场,一个散养场,新修建的杨平分场规模化分场占地40亩,其中养殖区20亩,总投资1000万元,是乐山市畜牧局立项的重点项目。公司于2007年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认证,并推出自有品牌‚咯咯乐纯粮‛无公害鸡蛋,并在市场上取得很好的成绩。2012年公司业绩达到1000多万元。公司常年为供应成都和乐山安全健康的供应鲜鸡蛋。2012年国家贫困县营养餐指定投标企业之一。

2. 成都蓝骄责任有限公司

创始人信息:文泽平,男,2007年入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个人曾获得2009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荣誉称号,接受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专访。

公司运作情况:2007年文泽平从家里拿出仅有的3000多元,并多方筹借20多万元,在广东肇庆四会市迳口镇建立生猪养殖基地;次年,他带领团队创建巴蜀五星假日文化培训学校,并任董事长,在达州市区和周边县镇扩大规模,现成立的成都蓝骄责任有限公司主营数码、通讯等产品。

3. 成都飞梦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信息:梁川,男,2003年本科入学,2009年硕士毕业于计算机学院。

公司运作情况: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入驻中国大学生(成都)高新区创业园,为重点扶持项目,同年9月确定投资合伙人,获得100万天使投资。公司首创B2B2C电子商务分销平台的概念,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提供商。汲取云计算概念的精华,打造专业的电子商务云计算平台,引领电子商务

的web3.0时代。飞梦网采用网店加盟的模式,2012年度营业额为近500万元。

4.实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信息:冯军帅,男,2007年本科入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在读,实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校内创业实践成果:成都实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注册在成都市高新区博士创业园,注册资金人民币100万元,专业从事物联网技术、环保和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公司主创人为川大在读硕士,联合创始人为川大博士后和研究生,股东掌握了公司核心技术,在机器视觉、立体视觉、通信技术有近十年的研究和项目经验,挖掘专利十余项,已申请专利3项,受理2项。公司开发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光伏电站远程一体监控系统‛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光伏电站的一体化监控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研项目为:基于物联网的人体生理信息监测平台、三维视觉测量仪。已开发项目有:吞咽障碍电磁治疗仪、新型智能售货机、温控箱温度远程监控系统、视觉缺陷检测系统等。

5.宅久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信息:董士华,男,2009年入学,本科,轻纺与食品学院纺织工程专业。

公司运营情况:宅久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2年9月,公司立足互联网和商圈,专业从事网络订餐配送服务,旨在将不同客户在公司各合作餐饮店内所订不同产品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创造一个优质快速多样的餐饮配送服务平台。公司目前处于初始阶段,拥有店面一个(30m2),建立网站推广平台。公司固定资产累计20万,目前员工8名,当前月营业额5万元,近两年之内,宅久了信息科技公司将覆盖全成都主要商业圈。

7.异次元手工制作部公司

创始人信息:张嘉丽,女,2011年入学,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在读。李威,男,2010年入学,经济学院本科在读,公司法人代表。

公司运作情况:团队于2012年9月注册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公司针

对年轻人的娱乐需求,打造新兴的娱乐方式,自主经营真人密室逃脱,运营时间为6个月,在成都和绵阳两地共开设4家实体店,其中位于成都新城市影城店铺面积达800平方米,月营业总额为33万元。异次元将继续在西南地区二、三线城市开发经营密室,且后期将开发密室相关文化产品。

8.成都主流公关顾问有限公司

创始人信息:段宇,男,2000年入学,2004年毕业于艺术学院表演专业,为文化部认定的经纪人,成都著名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四川十强,参与策划主持活动超2000场,近300位明星合作。

公司运作情况:公司注册于2010年,注册资金500万,在短短的时间内便迅速成长成为集公关策划、品牌推广、活动执行、企业形象策划、舞美工程制作、各类演出活动、明星艺人代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公司,是万达集团,四海集团长期合作伙伴。2012年营业额达到300万余元。

9.慧学通教育课外辅导机构

创始人信息:黄浩,男,2008年入学,本科,2012年毕业于电气信息学院,于2009年开始创业,曾参与中国打工皇帝-唐骏成都演讲会的承办工作,并创建第三方职业交流平台奋斗网。

公司运作情况:慧学通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于2010年7月成立,目前慧学通在双流西航港文星镇、白家镇各有一分校。总教学面积近800平米,16间空调教室,13名全职教师,累计服务中小学生800人,2012年营业额过百万,近期将增加至五个校区。

10.成都大愚软件有限公司

创始人信息:王春光,男,2010年入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在读。

公司运作情况:公司注册成立于2008年5月12日。公司整合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多个软件开发团队,打造成为一个基本成熟的软件外包服务企业。主营地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为地方水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水质数据汇总和

高效直观的统计分析,给相关人员的水质管理和决策提供了辅助的技术支持,成功完成双流县政府水质监测项目及雅安市气象局气象监测等30余个项目,团队获得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11.成都浦利思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创始人信息:吴彦杉,男,2012年入学,商学院MBA在读,公司法人代表。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公司运作情况:成都浦利思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由多位四川大学MBA年轻人基于共同的愿景而创立。公司以新材料发展规划、全程研发服务、市场应用推广为核心,本着“精于专、创于心”的服务理念,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市场主体间构建共同发展的平台。

12.成都神工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始人信息:齐瀚,男,2009年入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在读,公司法人代表。

公司运作情况:公司主要从事游戏软件的研发以及销售,目前公司首个项目属于后期修缮阶段,将于近期上线。

13.成都万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创始人信息:郭勇,男,2010年入学,本科,建筑与环境学院排水工程专业在读,曾于2011年参加了高新区主办的第三届天府创业论坛,因为富有勇气和精彩的提问获得论坛国外投资人谢尔文1.2万美元的投资。

公司运作情况:创业团队以社交网站为载体,自己独立开发手机客户端应用并进行推广。通过应用广告、资费等方式获得盈利。凭借年轻有激情的团队开发出适用于校园,并且能够扎根校园的手机应用。目前已经入驻高新创业园。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第二类:各类创业竞赛获奖团队(8个)

1. 三国熊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与推广创业团队

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核心队员:徐晶,女,2005年入学,硕士,华西临床医学院妇产科专业,

团队项目及事迹:三国熊猫是把三国人物、事迹现代化,把熊猫这个中国国宝拟人化,并通过网络Flash、公仔、三国熊猫系列动画,将三国熊猫文化创意进行整体推广,不仅要开三国熊猫连锁专卖店,未来甚至开办三国熊猫乐园。一举拿下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和最佳创意团队两项殊荣。有上海、四川等地4家风险投资公司提出了合作研发的意向,最终获得了并签约了上海鹰皇集团风险投资。项目以工作室形式在武侯区大学生科技园入驻,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运行了一年时间,后因团队成员学业压力过大停止运行,预计等团队成员毕业后再重新开始运营。

2. 雪峰川贝创业团队

第七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竞赛一等奖

核心队员:白雪峰,男,2010年入学,华西药学院本科在读。 团队项目及事迹:团队主营产品为生药川贝母及其幼苗,公司初期通过销售幼苗,缩短资金回收周期,中后期等比例销售生药川贝母及其幼苗,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项目得到了四川省林业厅的认可与支持,团队正尝试申请西部智谷创业园,与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红原县当地的农村合作社的达成了合作及投资意向(1000亩土地和50万现金),团队获得200万启动资金后可开始投身创业实践。

3. SCU Panda Park创业团队

第四届‚英特尔-伯克利国际大学生科技创业挑战赛‛全球第三名 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核心队员:彭洲,2005年入学,硕士,2012年毕业于轻纺与食品工程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

团队项目及事迹:该团队依托四川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利用‚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介质的制革方法‛等世界领先的专利技术,突破传统制革业‚无水不成革‛的技术瓶颈,实现‚无水制革‛的绿色技术革命。团队在第六届‚挑

创业团队案例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第五篇

创业团队案例:俞敏洪创业团队

俞敏洪,1962年10月出生于江苏江阴,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京大学辞职,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

1993年,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培训学校,创业伊始,俞敏洪单枪匹马,仅有一个不足十平方米的漏风的办公室里,零下十几度的天气,自己拎着浆糊桶到大街上张贴广告,招揽学员。

“任何事情都是你不断努力去做的结果,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你不要把他想象成不可克服的困难,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困难是不可可分的,只要你勇于去克服它!”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新东方不断发展壮大着,俞敏洪还把“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作为新东方的校训。

1994年,俞敏洪已经投入20多万元,新东方已经有几千名学员,在北京也已经是一个响亮的牌子,他看到了一个巨大而诱人的教育市场。俞敏洪喜欢教书,他曾经说过:我这辈子什么都可以离开,就是不可以离开讲台。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新东方的发展壮大,让他决定他不仅要做一个教师,一个校长,还要做一个教育家。

一、聚集人才

在新东方创办之前,北京已经有三四所同类学校,参加新东方培训的多是以出国留学为目的。新东方能做到的,其他学校也能做到。就当时的大环境而言,随着出国热,以及人们在工作、学习、晋升等方面对英语的多样化要求,国内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英语培训这个行业,如何先人一步,取得自己的竞争优势,把新东方做大做强,俞敏洪认识到英语培训行业必须要具备一流的师资。 培训学校普遍做不大是有原因的,由于对个别讲师的过分倚重,每个讲师都可以开一个公司,但是每个公司都做得不大。所以,俞敏洪需要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帮他控制住英语培训各个环节的质量。而这样的人,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和俞敏洪本人有共同的办学理念。他首先想到的是远在美国的王强、加拿大的徐小平等人,实际上这也是俞敏洪思考了很久所做的决定——这些人不仅符合业务扩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作为自己在北大时期的同学、好友,在思维上有着一定的共性,肯定比其他人能更好地理解并认同自己的办学理念,合作也会更坚固和长久。

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和他有着共同梦想的惺惺相惜的朋友——杜子华,杜子华像一个漂泊的游侠,研究生毕业后游历了美国、法国和加拿大,凭着对外语的透彻领悟和灵活运用,在国外结交了许多各色朋友,也得到了不少让人羡慕的机会。但是他在国外呆的时间越久,接触的人越多,就越是感觉到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和迫切。要提高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素质唯有投资教育。

1994年在北京做培训的杜子华接到了俞敏洪的电话,几天后,两个同样钟爱教育并有着共同梦想的“教育家”会面了,谈话中,俞敏洪讲述了新东方的创业和发展、未来的构想、自己的理想、对人才的渴望„„这次会面改变了杜子华单打独斗实现教育梦想的生活,杜子华决定在新东方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1995年,俞敏洪来到加拿大温哥华,找到曾在北大共事的朋友徐小平。这时的徐小平已经来到温哥华10年之久,生活稳定而富足。俞敏洪不经意的讲述自己创办新东方的经历,文雅而富有激情的徐小平突然激动起来:“敏洪,你真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啊!就冲你那1000人的大课堂,我也要回国做点事!”

随后,俞敏洪又来到美国,找到当时已经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同学王强。1990年,王强凭借自己的教育背景,3年就拿下了计算机硕士学位,并成功进入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可以说是留学生中成功的典型。白天王强陪着俞敏洪参观普林斯顿大学,让他震惊的是,只要碰上一个黑头发的中国留学生,竟都会向俞敏洪叫一声“俞老师”,这里可是世界著名的大学啊。王强后来谈到这件事时说自己当时很震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俞敏洪说,你不妨回来吧,回国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这样,徐小平和王强都站在了新东方的讲台上。1997年,俞敏洪的另一个同学包凡一也从加拿大赶回来加入了新东方,新东方就像一个磁场,凝聚起一个个年轻的梦想,这群在不同土地上为了求学,洗过盘子、贴过广告、做过推销、当过保姆的年轻人,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年轻人身上积蓄的需要爆发的能量在新东方充分得到了释放。

就这样,从1994年到2000年,杜子华、徐小平、王强、胡敏、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江博、周成刚等人陆续被俞敏洪网罗到了新东方的门下。

二、构建团队

作为教育行业,师资构成了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如何让这支高精尖的队伍,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俞敏洪从学员需求出发,秉持着一种“比别人多做一点,比别人做得好一点”的朴素的创新思维,合理架构自己的团队,寻找和抓住英语培训市场上别人不能提供或者忽略的服务,使新东方的业务体系得以不断完善。

比如,当时新东方就开辟了一块由一个加拿大人主持的出国咨询业务,学员可以就近咨询,获得包括一些基本申请步骤、各个国家对待留学生的区别、各个大学颁发奖学金的流程和决策有何不同、读研究生和读博士生的区别在什么地方等必要知识。

1995年,俞敏洪逐渐意识到,学生们对于英语培训的需求已经不只限于出国考试。比如,1995年加入新东方的胡敏就应这种需求,开发出了雅思英语考试培训,大受欢迎,胡敏本人也因此被称为“胡雅思”。

徐小平、王强、包凡一、钱永强等人分别在出国咨询、基础英语、出版、网络等领域各尽所能,为新东方搭起了一条顺畅的产品链。徐小平开设的“美国签证哲学”课,把出国留学过程中一个大家关心的重要程序问题,上升到一种人生哲学的高度,让学员在会心大笑中思路大开;王强开创的“美语思维”训练法,突破了一对一的口语训练模式;杜子华的“电影视听培训法”已经成为国内外语教学培训极有影响力的教学方法,新东方的老师很多都根据自己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著书立说,并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让新东方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地方。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俞敏洪的成功之处是为新东方组建了一支年轻而又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团队,俞敏洪过的温厚,王强的爽直,徐小平的激情,杜子华的洒脱,包凡一的稳重,五个人的鲜明个性让新东方总是处在一种不甘平庸的氛围当中。

谈到团队的组建,《西游记》中由唐僧率领的取经团队被公认为是一支“黄金组合”的创业团队。四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却又同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说,唐僧慈悲为怀,使命感很好,有组织设计能力,注重行为规范和工作标准,所以他担任团队的主管,是团队的核心;孙悟空武功高强,是取经路上的先行者,能迅速理解、完成任务,是团队业务骨干和铁腕人物;猪八戒看似实力不强,又好吃懒做,但是他善于活跃工作气氛,使取经之旅不至于太沉闷;沙僧勤恳、踏实,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他能稳如泰山、稳定局面。

但是,创业路上,并没有那么巧的机缘和条件,能幸运地集聚到这样四个不同性格的人。所以,如果只能从这四个人中挑选出两个人来作为创业成员的话,你会挑选哪两位?

在一次活动中,牛根生客串主持人,向马云和俞敏洪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俞敏洪选沙僧和孙悟空,马云选择了沙僧和猪八戒。两人都选择了耿直忠厚的沙僧,但是关于另一个人选,两人的选择却很有意思。

马云这样解释他为什么选择猪八戒:“最适合做领袖的当然是唐僧,但创业是孤独寂寞的,要不断温暖自己,用左手温暖右手,还要一路幽默,给自己和团队打气,因此我很希望在创业过程中有猪八戒这样的伴侣。当然,猪八戒做领导是很欠缺的,但大部分的创业团队都需要猪八戒这样的人。”

俞敏洪不赞同马云的选择,他认为猪八戒不适合当一个创业伙伴,猪八戒是很能搞活气氛,让周围的人轻松起来,但是缺点也很突出,就是不坚定,需要领袖带着才能往前走。而且猪八戒既然没信念,哪好就会去哪,哪有好吃的就往哪去,很容易在创业过程中发生偏移,企业有钱时会(大赚一笔后)离开,企业没钱时也很可能会弃企业而去。而孙悟空就不会这样,他是一个很理想的创业成员。

俞敏洪列举了他的理由:他(孙悟空)的优点很明显:第一,有信念,知道取经就是使命,不管受到多少委屈都要坚持下去。第二,有忠诚,不管唐僧怎么折磨他都会帮助他一路走下去。第三,有头脑,在许多艰难中会不断想办法解决。第四,有眼光,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和磨难。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当然,孙悟空也有很多个人的小毛病,会闹情绪,撂担子,所以需要唐僧必要时念念紧箍咒。但是,在取经路上,孙悟空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将西天取经比喻成一次创业过程,孙悟空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创业成员。

新东方的创业团队就有些类似于唐僧的取经团队。徐小平曾是俞敏洪在北大时的老师,王强、包凡一同是俞敏洪北京大学西语系80级的同班同学,王强是班长,包凡一是大学时代睡在俞敏洪上铺的兄弟。这些人个个都是能人、牛人。所以,新东方最初的创业成员,个个都是“孙悟空”,每个人都很有才华,而个性却都很独立,俞敏洪曾坦承:论学问,王强出自书香门第,家里藏书超过5万册;论思想,包凡一

擅长冷笑话;论特长,徐小平梦想用他沙哑的嗓音做校园民谣,他们都比我厉害。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俞敏洪敢于选择这帮牛人作为创业伙伴,并且真的在一起做成了大事,成就了一个新东方传奇,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创业团队领导者。他知道新东方人多是性情中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愿迎合他人的想法,打交道都是直来直去,有话直说。因此,新东方形成了一种批判和宽容相结合的文化氛围,批判使新东方人敢于互相指责,纠正错误;宽容使新东方人在批判之后能够互相谅解,互相合作。这就是新东方人的特点:大家互相之间不记仇,不记恨,只计较到底谁对谁错谁公正。

这种源自北大精神的自由文化,是俞敏洪敢用“孙悟空”,而且是多个“孙悟空”的前提条件,这是新东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俞敏洪本人所具备的包容性,帮助他带领着一帮比他厉害的“牛人”,不仅将新东方从小做大,还完成了让局外人都为之捏了一把汗的股权改制。最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俞敏洪居然还将新东方带到了美国的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海外成功上市的民营教育机构。这一份成绩虽然还不能定义为最终的胜利,但是仍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即它告诉了人们,对于中国教育来说,一切价值正有待重估。

优秀团队案例分析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第六篇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创业典型案例分析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第七篇

2013-2014学年度第1学期《创业典型案例分析》课程

1、按照教材章节形式,总结教材所有案例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文字简明。

2、论文总字数约为1000-2000字左右,禁止网络抄袭。

<<创业典型案例分析>>课程总结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风雨兼程。”创业是一条非常艰辛的道路,需要创业者付出比选择其他就业方式更大的努力,承担更大的压力。

创业精神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为你点亮希望、指明方向。勇于进取、拼搏创新、知难而上、百折不挠这才是创业精神的精髓。并且绝不轻言放弃是创业精神的体现,创新是创业精神的出发点。 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像刘尊众是依靠自身技能的创业典型。他有一根筋式的创业激情,就是无论多艰难和委屈,他都不服气,坚持,就成了。这种执拗是成功的必要精神条件。

正如案例中的刘大增说,创业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他觉得:人活着就要去体现自己生存的价值,创业只是体现自己生存价值的一种途径而已,你只有努力地去生活,你才能体会到创业的乐趣。

还有通过刘大增案例的学习,可以使创业者明白当你面对失败时不要轻言放弃,当你发现商机时你要勇于实践,抱着对创业的执着追求,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奋斗。看上去很难完成的一件事,看上去一点都不起眼的利乐包,其实也蕴含着无限商机。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机遇就在你身边。 抱守古训、因循成法,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称道,而在各种变革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人的灵魂。美国之所以能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与美国文化中敢冒险、寻求变革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有关,这种精神使美国人有一种超常规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思维定势和构架。

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更依赖于学生主观的努力,作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者精神,为培养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很多人都不乏创业的冲动和梦想,但选择一项好的创业项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对自己和对社会都缺乏了解,选择创业项目更是大浪淘沙。大家往往比较青睐一些很容易看到的创业项目,比如商品买卖、开饭店、酒吧、咖啡屋、美容院、商店和超市、小买铺、外语培训、电器维修等等,但对各行各业的了解很有限,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如果方向选择错误,那就等于事情错了一半。

许多创业者都是从自己以前的工作领域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在本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发现了许多目前还欠缺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更多有待于改进的工作方法,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做出更多的社会贡献,就通过创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

我们知道如果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你很难有热情,而没有热情往往经不起失败,生活也显得毫无意义。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不知道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创业项目。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开业指导中心经常收到的问题就是,“我想创业,但不知选择什么项目,你们可以推荐一下吗?”这说明心中有理想,但不知脚下路在何方。这就需要你密切注意你身边和周围的一些商机,或者通过各种渠道寻找项目。我们也可以通过取得别人产品的代理权而提供服务,也可以加盟一些成熟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取得特许经营权。这有许多优势,首先你避免走了许多弯路,可以在现成的基础和管理模式之上开始创业;其次,你有一个成熟的平台支持你,这无形壮大了你的

实力。当然,创业项目选择的方式多种多样,无法穷尽,重要的是用心和努力。成为一个有心人,条条大路通罗马。现代社会的竞争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竞争的核心就在于谁拥有最优秀的人才、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以及最多的资源。创业者时刻要记住:给企业带来利润和未来的一定是有才干的人,而不是一味顺从的人。对于初创企业,更要重视团队荣誉,时刻给你的顾客一个团结向上、乐观进取的团队形象。

团队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实践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强有力的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也已经成为企业文化深植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加强团队文化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经营部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及工作计划,经营部以全面建设“学习型。互动型”团队出发点,不断提高组织员工之间的协作精神,开阔事业,调整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营造和谐.蓬勃发展的团队!

创业者之所以多遭破产厄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

可以说,失败的创业者从创业一开始,就奠定了创业失败的命运。

搭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对任何创业者而言,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搭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呢?换个说话就是,优秀的创业团队是啥样呢?

绝大多数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都很少,一般是三四人,多也不过十来人,如此少的团队成员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实在是“小儿科”,因为人数太少,几乎每个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觉得能够轻易驾驭。但实际上,这个创业团队成员虽少,但是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点,更有一股藏于内心的不服管的信念。因此,我们对创业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不能抱以轻视的态度。

优秀的创业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应该相互非常熟悉,知根知底。

这就是我对这门课程总的学习和理解,谢谢!

组建优秀创业团队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第八篇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anlifenxi/3545.html

《优秀创业团队案例 马化腾和他的5人创业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