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案例分析

外卖配送收益 校园外卖平台是个好创业项目吗?他亏了近百万

|

【www.dagaqi.com--创业案例分析】

校园外卖平台是个好创业项目吗?他亏了近百万
外卖配送收益 第一篇

  校园外卖平台,无疑是时下热门的创业项目之一,前有“饿了么”,创始人荣登福布斯富豪榜,后有“我有外卖”外卖平台拿到亿元融资,而在各个媒体报道中“外卖平台”无疑是黄金创业项目。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感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下面的失败案例,或许他的失败能让您看清这个好创业项目

  【案例】

  小鹏,成都某外卖平台的创始人,主打高校餐饮外卖市场,2012年下半年创业,经历了2013年上半年短暂的辉煌,2013年下半年生意开始走下坡路,原先合作的餐饮企业纷纷转投其他平台,理由很简单,对方不需要任何费用,加之对手疯狂的低价促销,截至2014年6月份,已经赔了近百万元,小鹏无力继续支撑,只好关掉平台,重新走上打工者的行列,并且背负着近80万元的外债。

  【专家剖析】

  财力不足,被对手生硬“坑死”

  著名创业专家陈榷指出,校园外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黄金创业期很短,大约在2010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这段时间成立的平台基本上都能盈利。但是当很多电商巨头发现这里面的商机时,也开始进入,而且大电商抢占市场的手段就是一个词——低价时,不少平台就支撑不住了。因为对手不仅外卖收取的费用低,而且还不需要餐饮企业支付提成(这可是外卖平台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诱惑力要比草根外卖平台大很多,支撑平台两端的顾客都被对手抢走了。小鹏的平台首先成立的时机就晚了,市场已经处于激烈竞争阶段,其次,在对手的低价竞争下,他缺乏应对措施,不垮才怪。

  另外,小鹏的外卖平台缺乏外来资金的支持,像“饿了么”、“我有外卖”等知名外卖平台,都有大量的风投注资,单笔资金都是过亿,这也让他们有了和电商巨头较量的底气。

  通行证成为隐形陷阱

  彭伟,四川某餐饮外卖服务公司创始人,目前其在成都二十多个高校都有外卖服务点,他指出,现在很多草根外卖平台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校园通行证。高校不像其他场所,进出自由,其是需要通行证的[转载:www.dagaqi.com/]。很多草根外卖平台在创业初期是因为自身还是高校学生,有学生证,而且业务量不大,这个问题没有凸显出来。等到他脱离了学校,加之业务量扩大,这个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没有通行证就进入不了校园内部,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办理通行证的难度也较大,因为无论出于校园安全或者高校自身利益考虑,对方都不会轻易给你办理通行证,实际上超过60%的平台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死掉的。

  配送能力限制了平台的发展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助理边疆表示,时下不少草根外卖平台死掉的原因之一是配送能力限制了平台运营。给一个顾客配送一家餐饮的外卖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要给10个顾客、100个顾客,配送十家、二十家餐饮企业的外卖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首先,平台要有一支人数不少的送货队伍;其次,路线规划要十分合理,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中;第三,如何能确保餐饮企业准时提供外卖(通常顾客要外卖的时间与餐饮企业业务高峰期重合)。通常这些问题,对于没有创业经验的草根投资者而言,大多数都处理不好,这就导致配送能力成为了外卖平台的负担。

  据协会调查统计显示,死掉的平台在死前的半年,用户就平台配送环节的投诉猛增,而且多数投诉问题就是处理订单速度慢,配送时间晚。

  同时,边疆透露,目前有一些外卖平台采取的策略就是直接将配送业务转包给一些专业的配送队伍,这样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也能相对保证配送环节的稳定性。

  行业知识欠缺造成客户流失

  彭伟表示,我的服务公司可以轻松从一些外卖平台上撬走客户。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比现在的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更了解餐饮。实际上餐饮企业选择与外卖平台合作,就一个目的——赚钱。而这个赚钱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提高订单量是一方面,还要从另外一方面,提升餐饮企业的菜品质量,毕竟人们吃外卖,如果口感不行,你再怎么促销也是白搭。所以我就专门请几名国家一级大厨品尝合作餐饮企业的外卖,指出对方的缺陷,并指点他们如何采购更质优价廉、炒菜过程该放哪些调料火候如何把控做出来的菜才更好吃、哪些灶更节能……帮助商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正因为餐饮企业可以从我这里得到更多服务,所以更愿意与我合作。事实上像“饿了么”、“我有外卖”等知名平台在这方面做得也很到位,这是很多草根投资者忽略掉的,失败也不那么奇怪了。

  文/腾博

点评几大外卖网站想盈利却又非常困难
外卖配送收益 第二篇

点评几大外卖网站 想盈利却又非常困难

中国历来有“百业以餐饮为王”“民以食为天”之说,不过现在那些餐饮企业已经将比拼的平台从厨房和门店转移到键盘、电话线和车轮上。年轻的白领、大学生们坐在寝室里、家中甚至是办公室里,敲打几下键盘,不久后就有一份美食送到您的门口。

网易科技派出了圈内知名的吃货记者体验了目前圈内知名度较高的三家订餐网站饿了么、到家美食会、美餐网,并且体验了三家传统快餐连锁网上订餐:肯德基、必胜客、达美乐(一家连锁披萨店),体验地点为北三环中路某小区,时间基本为周末休息的中午或者晚上。

让嘴刁的吃货不满意的是,目前所有的餐饮O2O网站承诺的送餐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甚至会达到1小时,这会让绝大部分中餐的口感受到影响。仅就此而言,和那些传统快餐连锁的网上订餐相比,餐饮O2O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饿了么的本质:软件公司?

最先体验的订餐网站自然是小广告贴的铺天盖地的饿了么,记者甚至在某办公楼的公厕里看过他们的广告。

饿了么的初体验并不算太好,页面看起来非常简陋,绝大部分菜品没有图片。有用户在网上吐槽称这风格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简化版的成都小吃菜单。据记者了解饿了么绝大部分外送都是由订餐的饭店直接送达,这就

带来了许多问题。第一是物流奇慢无比,几乎所有的订单都要在一个小时左右送达,甚至有些餐厅电话订单的速度还要高于在饿了么上点餐;第二个问题则是大部分外卖用户必须自己下楼取餐;最后的问题则是因为缺乏专业的配送人员,造成分含汤的菜品包装非常糟糕。在配送半径内的近50家餐厅或者小吃都是20元以上起送,不过记者发现了一个很微妙的小细节,一家小店中的饮料和小吃各卖10元,1+1的套餐是19元,但送餐却是20起送。

据饿了么首席战略官康嘉介绍,目前饿了么每单费用大概在20元-30元之间,这和记者观察到的结果差不多。据称,饿了么已经为多家餐厅带来超过百万的年流水,但其主要盈利模式却与流水无关,康嘉向网易科技表示,目前饿了么主要利润来源为商户年费和排名费,其中的商户年费主要指为餐厅提供IT系统的服务费。对于目前饿了么仍处于未盈利的状况,康嘉表示:“饿了么目前的策略依然是以拓展市场为主,盈利不是现阶段的主要目标。”

这样的盈利模式让饿了么和餐饮O2O网站看起来都不同,一般的订餐网站基本上都是采用分成模式,一般是扣5%到12%,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一些目光相对短浅的商户会鼓动用户脱离平台去直接下单。而饿了么的服务费则来自于其自主开发的电商系统,该系统

可以以客户端的形式帮助商家实现对订单、数据、

线上餐厅的管理,其中包括客户端和出票机两部分,记者现场考察了某个应用了饿了么系统的小餐厅,应用场景设计合理,几乎可以适应餐厅对数据录入的需求。

饿了么的历史绝非跟配送一点关系都没有,须知饿了么最初的名字是“饭急送”,当时主要是外包附近餐厅的外卖业务,但随着业务的发展,饿了么迅速修改了销售分成模式,变为先免费再收取服务费的模式,这也让他们没有继续在配送团队方面进行投入。这个模式帮助他们在初期击败了当年的市场先行者小叶子当家,并且通过IT系统控制了很多餐厅。 有用户则吐槽饿了么在营销方面过于频繁,其相关负责人也对网易科技坦承,目前饿了么的大部分费用都用于市场推广,但由于可以餐厅进行有效资源互换,所以投入现金也并不算高。饿了么分别接受过100万、600万美元融资,2013年11月 完成2500万美元C轮融资,领投方为红杉资本,其A轮投资方金沙江创投、B轮投资方经纬创投跟投。

到家美食会:一家物流公司?

和饿了么相比,到家美食会则走向了餐饮O2O的另一个极端,自建外卖送餐队伍,据介绍其在北京的配送团队就超过400人,这个数字是饿了么全部员工的2倍。目前到家美食会仅覆盖北京、上海、杭州三座城市,要知道这家网站已经上线超过4年,很难想象这是互联网公司的扩张速度。 和看起来略显山寨的饿了么相比,到家美食会的页面看起来要精美很多。在记者几次下单以及压力测验中,到家美食会也表现极好。在与到家美食会的物流人员进行沟通后得知,其下单流程为:网上下单-到家美食会对接用户-到家美食会联系餐厅并下单-工作人员取餐并送餐。同时该物流

人员称由于到家美食会和部分餐厅签订了合约,餐厅会优先处理来自到家美食会的订单。这种合作让到家美食会的送餐速度远远高于饿了么和美餐网。

显然这种模式在未来可能会构建非常深的护城河,和那些轻车快进的餐饮O2O相比,到家美食会对服务的把控能力更强,用户体验也会更好。在这方面其投资商京东正是到家最好的榜样,京东就是自建立一个庞大的物流团队来构建一个其他电商平台无法模拟的护城河。

但到家的压力在于,客单价并不算太高的餐饮行业甚至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服务行业,不太可能养大一个自建的物流体系。目前到家美食会的免送餐限额是200元,每单的配送费用为6元,而据其配送员介绍,由于送餐的双重零散性(商家和住户都很分散),每次配送只能完成1单。那么按照1单需要半小时来计算,在几个用

餐高峰期1个配送员配送的餐数应该在10单左右,配送员每个月能够为到家美食会贡献1800元,但这远低于配送员目前的工资。

当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无法盈利时,到家美食会的做法不能成为常态。 不过在未来到家美食会可能还会采用与商家分成的模式来进行盈利,其对中高价位餐厅的吸引力也较其他两家要高。目前到家美食会的用户集中在住家用户,而家庭用餐的需求和白领的午餐需求完全不同,其基本需

求为,想在家吃、出去要排队。其所需求的餐厅则集中在人均消费30元甚至50元以上,这部分商户绝大部分没有自己的外送能力(因为生意很好不需要),以记者体验地附近某知名餐馆为例,排队一小时两小时非常正常,原因是后厨出菜速度远远大于前厅翻台,所以其瓶颈在于桌位数不够,到家美食会可以很方便的帮助这些餐厅来消化这些剩余生产力。 美餐网:最传统

和前两家相比,美餐网让人感觉有些失望。

美餐网的页面本是几家中最好的,其附近的人功能和简洁清爽的订餐流程都迅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外卖满足的本就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写字楼的办公人群,吃饭时间叫外卖大多数为了方便省时。

但随后的体验过程却让记者不太满意,首先是连续三次下单因为各种理由被取消,记者甚至看到一家至少已经关门1年以上的餐馆依然在美餐网的官网上出现。当记者下单成功一次后,美餐网则通知记者价格有所调整,整整上涨了超过四分之一。外卖配送收益

据美餐网产品方面负责人解释称目前这种数据方面的延后现象确实存在,但目前只能通过快速响应来降低对用户体验的伤害。随后记者又进行了两次下单,依然未能成功,其中一家离记者仅有一个天桥之隔的餐厅称因为距离过远而无法送餐(与之相比,到家美食会的送餐半径超过 4公里 )。

从这次难谈成功的订餐体验可以看出,美餐网在线上部分的用户体验发展还不错,但线下部分发展较差,这从美餐网目前的人员构成可略见一斑。据美餐网创始人、CEO赵骁介绍,目前美餐网员工并不算多,而且以

外卖快餐利润少的原因
外卖配送收益 第三篇

外卖快餐利润少的原因 外卖快餐利润少的原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休息时间越来越少、恶劣天气增多、部分80后不会做饭,在竞争激(点击右边更多小吃技术可以查看更多相关文档)烈的餐饮市场,诸多因素的合力下,外送产业已逐步成外卖整体解决方案为业界格外关注的经济增长带。我市餐饮行业纷纷进入餐饮外卖市场嚣,专业外送团队也正在为积极扩张市场摩拳擦掌。然而市场火热的背后,市民抱怨的声音不断传来,商家们也在诉外卖整体解决方案苦"这口饭其实很难吃"。 A市场反应:宅消费催热宅经济 外送服务在餐饮业苣的出现由来已久外卖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尤以最早流行的皮萨店为甚。长期以来,皮萨店都在外送服务方面占据着垄断性的地位。而如今,随着宅消费人群的出现和宅经济的火热,许多中等规模餐馆、高档堂吃餐厅,小区和办公楼周围的中小型餐饮店,甚至街头奶茶店也加入了这一阵线。 尤其是连锁餐饮店,在高温季节外卖服务营业额能比平时增长三成。星巴克保利店工作人员介绍,店里任何产品都可以单点外送,但需步行5到10分钟之内,购满100元的订单才会接。虽然外送外卖整体解决方案条件显得苛刻,不过每天十三四点的时候,还是会有不少公司职员打电话要求送饮料苣,"天越热打来的电话越多"。 一些小的快餐店和简餐店更是从细致的服务入手来赢得顾客和市场。位外卖整体解决方案于崇宁路上的茶饮便当馆"小歇"虽然店面不大,却将外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且外卖生意每天都占到了营业额的30%,周边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小白领很多都成了它长期的老顾客。"5月开始到现在,我们的营业额连续高速增长,7月收入比6月提高了30%。"首家落户锡城的专业美食外送团队美食达公司杨经理介绍,高温效应使得现在每天的订单雪片般飘来,多的外卖整体解决方案时候达400多单。河埒口、金太湖、崇宁路三个配送点的40多名配送员每天8小时在外不停奔波,运营压力仍然很大,公司为此还招聘了8名大学生做暑期工。 B市民疑惑:外卖分量比堂吃少 消费者通过电话或网络订餐,除了贪图便利,对他们而言,食物的质量好不好,有没有准时送达也是最关心的问题。 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上班的葛小姐说,大部分位于商务楼的公司都没有专门的食堂,夏令时节她的部门有70%的员工会通过叫外卖解决午餐,"和同事凑份子挺合算的"。不过,他们只认嚣准几家"老面孔",有时心血来潮要"尝鲜",却发现店家要么送的分量明显不如堂吃多,要么得饿着肚子等很久苣。 外卖配送收益 葛小姐反映,有次通过美食达叫了西新饭店的几样

菜,几个同事都觉得其中的"一锅鲜"分量没有堂吃多。后来询问了西新饭店,店家表示外卖的分量是不会"打折"的,只是打包盒看上去比较小。其实,和葛小姐一样有疑惑的市民并不在少数,"总觉得外卖在分量上不占苣便宜"。 对此,几乎所有的餐饮店都表示消费者没有必要担忧。"厨房在做菜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些是要带嚣走的,又怎么会缺斤少两呢,最多一些有汤水的菜,打包盒实在装不下了,汤会少一点而已。"西新饭店的工作人员说。 C最大问题:送餐速度如何保证 送餐速度也是最为消费者诟病的一个地方。在市民王女士的印象中有次很失败的叫餐经历。她10点30分的时候,打电话向一家餐馆订了5样家常菜,店家说好11点30分之前送达。可是等到12点,外卖人员还没有影子,便打电话催。店家这才解释王女士所定的鱼头汤暂时没有,希望她再等等。结果一直到13点,王女士才吃上饭。"明明叫的快餐,却到的比蜗牛还慢。嚣" 一般而言,外卖员都会承诺一定的送餐时间,像肯德基宅急送为订单成交后起加30分钟左右,美食达一般为40到60分苣钟送达。"不过要是遇到大风大雨、交通拥堵或订餐高峰,送餐时间相应延长也是没有办法的。说实话,我们也想快一点。" 杨经理表示,外卖团队要在餐饮业活下来,归根结底靠的也是速度。因而相比电话订餐,美食达更乐于接受网络订餐。"杨经理分析,打电话毕竟占用的是客户和公司双方的时间,而经过测算利用,网络所取得的效益几乎是电话订餐的5倍,"速度决定收益在此体现得很明显"。因此,商家们都希望消费者能尽量提前预定,避开用餐高峰,"这样对顾客对商家都有利。 D商家表态:利润薄运营压力大 消费者对嚣外送服务需求的迅速蹿升使得该行业"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上商家们表示,由于经营成本高,外送所产生的苣利润并不丰厚。不少跑腿公司因缺少成熟化的营销模式和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宣告失败。 采访中了解到,外送生意虽然火爆,但不少商家为了确保收益,都设定了外卖叫餐的最低额度和送餐范围。记者走访了多家甜品店、简餐店和中档饭馆,了解到外送范围一般为1到2公里以内,单份起送费便宜的要20元左右,贵的达到了100元。"外卖生意起伏较大,不像堂食那样稳定,如果生意不够多又不足以弥补员工的费用,这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一家奶茶店老板的话或许很能代表商家的心声。 因此很多餐饮店并没有把外苣卖当作主营的业务,他们的外送队伍也不像肯德基、必胜客、丽华快餐的外送大军那样专业。85度C面包店的外卖员就表示,他们只在堂食生意不太忙的

点评几大外卖网站 想盈利却又非常困难
外卖配送收益 第四篇

 中国历来有“百业以餐饮为王”“民以食为天”之说,不过现在那些餐饮企业已经将比拼的平台从厨房和门店转移到键盘、电话线和车轮上。年轻的白领、大学生们坐在寝室里、家中甚至是办公室里,敲打几下键盘,不久后就有一份美食送到您的门口。   网易科技派出了圈内知名的吃货记者体验了目前圈内知名度较高的三家订餐网站饿了么、到家美食会、美餐网,并且体验了三家传统快餐连锁网上订餐:肯德基、必胜客、达美乐(一家连锁披萨店),体验地点为北三环中路某小区,时间基本为周末休息的中午或者晚上。   让嘴刁的吃货不满意的是,目前所有的餐饮O2O网站承诺的送餐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甚至会达到1小时,这会让绝大部分中餐的口感受到影响。仅就此而言,和那些传统快餐连锁的网上订餐相比,餐饮O2O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饿了么的本质:软件公司?   最先体验的订餐网站自然是小广告贴的铺天盖地的饿了么,记者甚至在某办公楼的公厕里看过他们的广告。外卖配送收益  饿了么的初体验并不算太好,页面看起来非常简陋,绝大部分菜品没有图片。有用户在网上吐槽称这风格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简化版的成都小吃菜单。据记者了解饿了么绝大部分外送都是由订餐的饭店直接送达,这就带来了许多问题。第一是物流奇慢无比,几乎所有的订单都要在一个小时左右送达,甚至有些餐厅电话订单的速度还要高于在饿了么上点餐;第二个问题则是大部分外卖用户必须自己下楼取餐;最后的问题则是因为缺乏专业的配送人员,造成分含汤的菜品包装非常糟糕。在配送半径内的近50家餐厅或者小吃都是20元以上起送,不过记者发现了一个很微妙的小细节,一家小店中的饮料和小吃各卖10元,1+1的套餐是19元,但送餐却是20起送。   据饿了么首席战略官康嘉介绍,目前饿了么每单费用大概在20元-30元之间,这和记者观察到的结果差不多。据称,饿了么已经为多家餐厅带来超过百万的年流水,但其主要盈利模式却与流水无关,康嘉向网易科技表示,目前饿了么主要利润来源为商户年费和排名费,其中的商户年费主要指为餐厅提供IT系统的服务费。对于目前饿了么仍处于未盈利的状况,康嘉表示:“饿了么目前的策略依然是以拓展市场为主,盈利不是现阶段的主要目标。”   这样的盈利模式让饿了么和餐饮O2O网站看起来都不同,一般的订餐网站基本上都是采用分成模式,一般是扣5%到12%,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一些目光相对短浅的商户会鼓动用户脱离平台去直接下单。而饿了么的服务费则来自于其自主开发的电商系统,该系统

可以以客户端的形式帮助商家实现对订单、数据、线上餐厅的管理,其中包括客户端和出票机两部分,记者现场考察了某个应用了饿了么系统的小餐厅,应用场景设计合理,几乎可以适应餐厅对数据录入的需求。   饿了么的历史绝非跟配送一点关系都没有,须知饿了么最初的名字是“饭急送”,当时主要是外包附近餐厅的外卖业务,但随着业务的发展,饿了么迅速修改了销售分成模式,变为先免费再收取服务费的模式,这也让他们没有继续在配送团队方面进行投入。这个模式帮助他们在初期击败了当年的市场先行者小叶子当家,并且通过IT系统控制了很多餐厅。   有用户则吐槽饿了么在营销方面过于频繁,其相关负责人也对网易科技坦承,目前饿了么的大部分费用都用于市场推广,但由于可以餐厅进行有效资源互换,所以投入现金也并不算高。饿了么分别接受过100万、600万美元融资,2013年11月 完成2500万美元C轮融资,领投方为红杉资本,其A轮投资方金沙江创投、B轮投资方经纬创投跟投。   到家美食会:一家物流公司?   和饿了么相比,到家美食会则走向了餐饮O2O的另一个极端,自建外卖送餐队伍,据介绍其在北京的配送团队就超过400人,这个数字是饿了么全部员工的2倍。目前到家美食会仅覆盖北京、上海、杭州三座城市,要知道这家网站已经上线超过4年,很难想象这是互联网公司的扩张速度。   和看起来略显山寨的饿了么相比,到家美食会的页面看起来要精美很多。在记者几次下单以及压力测验中,到家美食会也表现极好。在与到家美食会的物流人员进行沟通后得知,其下单流程为:网上下单-到家美食会对接用户-到家美食会联系餐厅并下单-工作人员取餐并送餐。同时该物流人员称由于到家美食会和部分餐厅签订了合约,餐厅会优先处理来自到家美食会的订单。这种合作让到家美食会的送餐速度远远高于饿了么和美餐网。   显然这种模式在未来可能会构建非常深的护城河,和那些轻车快进的餐饮O2O相比,到家美食会对服务的把控能力更强,用户体验也会更好。在这方面其投资商京东正是到家最好的榜样,京东就是自建立一个庞大的物流团队来构建一个其他电商平台无法模拟的护城河。   但到家的压力在于,客单价并不算太高的餐饮行业甚至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服务行业,不太可能养大一个自建的物流体系。目前到家美食会的免送餐限额是200元,每单的配送费用为6元,而据其配送员介绍,由于送餐的双重零散性(商家和住户都很分散),每次配送只能完成1单。那么按照1单需要半小时来计算,在几个用

餐高峰期1个配送员配送的餐数应该在10单左右,配送员每个月能够为到家美食会贡献1800元,但这远低于配送员目前的工资。   当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无法盈利时,到家美食会的做法不能成为常态。   不过在未来到家美食会可能还会采用与商家分成的模式来进行盈利,其对中高价位餐厅的吸引力也较其他两家要高。目前到家美食会的用户集中在住家用户,而家庭用餐的需求和白领的午餐需求完全不同,其基本需求为,想在家吃、出去要排队。其所需求的餐厅则集中在人均消费30元甚至50元以上,这部分商户绝大部分没有自己的外送能力(因为生意很好不需要),以记者体验地附近某知名餐馆为例,排队一小时两小时非常正常,原因是后厨出菜速度远远大于前厅翻台,所以其瓶颈在于桌位数不够,到家美食会可以很方便的帮助这些餐厅来消化这些剩余生产力。   美餐网:最传统   和前两家相比,美餐网让人感觉有些失望。   美餐网的页面本是几家中最好的,其附近的人功能和简洁清爽的订餐流程都迅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外卖满足的本就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写字楼的办公人群,吃饭时间叫外卖大多数为了方便省时。   但随后的体验过程却让记者不太满意,首先是连续三次下单因为各种理由被取消,记者甚至看到一家至少已经关门1年以上的餐馆依然在美餐网的官网上出现。当记者下单成功一次后,美餐网则通知记者价格有所调整,整整上涨了超过四分之一。   据美餐网产品方面负责人解释称目前这种数据方面的延后现象确实存在,但目前只能通过快速响应来降低对用户体验的伤害。随后记者又进行了两次下单,依然未能成功,其中一家离记者仅有一个天桥之隔的餐厅称因为距离过远而无法送餐(与之相比,到家美食会的送餐半径超过 4公里 )。   从这次难谈成功的订餐体验可以看出,美餐网在线上部分的用户体验发展还不错,但线下部分发展较差,这从美餐网目前的人员构成可略见一斑。据美餐网创始人、CEO赵骁介绍,目前美餐网员工并不算多,而且以技术、产品人员为主。   目前美餐网的盈利模式为用户订餐后向商户收取比例佣金,正如上文曾说过的,这种模式是餐饮O2O网站最常见的盈利模式。但这种模式几乎没有护城河,销售分成模式是“割肉”模式,相当于从餐饮行业已经获得的利润里割一块。这种盈利模式与当年的餐饮预订网站饭统网看起来有些相似,这家刚刚被爆出消亡的最早涉足线下餐饮的网站当年的盈利模式就是会员年费+会员返还佣金。   美餐网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其融资较多且多

来自知名投资平台:2012年,美餐网宣布获得来自徐小平真格基金及九合创投基金的联合投资;同年下半年,美餐网获得来自KPCB的数百万美金A轮投资;今年3月完成B轮千万美元融资,由 NGP领投,A轮投资者KPCB 跟投;4月美餐网获得来自挚信资本的B轮追加投资。这些投资机构或许会给美餐网带来一些更多的想象空间。   对比传统,差距在哪里   关于麦当劳和肯德基的薯条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为什么肯德基宅急送没有薯条,而麦当劳的麦乐送有薯条。这个问题背后是餐饮O2O的本质:服务能力以及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掌控能力。   官方的解答是:肯德基称薯条的最佳品尝期限是7分钟内,而外卖却很难在7分钟内送达,所以肯德基舍弃了薯条;而麦当劳则为薯条配置了特殊的外送箱来防止薯条受潮,同时麦当劳承诺点餐后30分钟内送达。   这背后隐含的是双方对产业链条的控制,麦当劳的配送团队为自建,外送地点仅限于电动车7分钟内、自行车9分钟内可以到达的范围;肯德基配送采用宅急送,对送餐地点没有严格要求,到达时间则不算稳定。外卖配送收益  和现有的餐饮O2O企业甚至是部分餐饮企业开通的网上售卖渠道相比,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网上销售渠道开展极早,在非典开始的2003年,肯德基就已经开始在网上非正式提供外卖服务,麦当劳则比肯德基晚了两年。   而在记者体验的肯德基、必胜客以及达美乐三家配送店,都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一点,这些为消费者所熟知的“洋快餐”对上下游链条管理能力极强,每次配餐的具体流程都能在网上得到准确体现,这是现在的餐饮O2O网站所无法企及的。   国内的几大餐饮O2O网站依然在走以前电商平台的老路,价格血拼抢夺商家和用户。2012年,几家平台性餐饮O2O就在北京上演了一场直接碰撞,美餐网推出7元午餐,而饿了么则免费送王老吉。   不过在获得了大量用户后,几家餐饮O2O的模式依然不算成熟。目前饿了么主要是提供IT服务,到家美食会则是以物流进行切入,未来两家的目标则和美餐网现在的模式相同,都是期望通过拿商家流水抽成的模式进行盈利。   但在体验过程中,记者发现每家订餐网站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菜品质量不佳的问题,中国餐饮行业的水平参差不齐或许将会始终困扰餐饮O2O行业的发展(很多团购网站最终死在了这里)。另外订餐网站对于餐厅送餐的速度普遍掌控能力较差,在这方面到家美食会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如何解决物流成本的问题依然会困扰他们。   未来餐饮O2O网站如果想要盈利,会面对更多困难。O2O行业并不能违背传统生意的本质,原料

的快速买进卖出、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目标非常清晰,但互联网中的盈利模式却多种多样:比如点评网站运营的目标是高质量的点评,赢利点却是团购;人人网运营的是社交关系,赢利点可能是游戏;电商网站运营的目标是优秀的产品,但赢利点却是广告展示甚至是金融衍生品。   从餐饮行业不算丰厚的利润中切走一块儿非常不容易,但除此以外,餐饮O2O行业想盈利却又非常困难。   更可怕的是这个行业已经引起了巨头们的觊觎,淘宝推出淘点点、大众点评牵手腾讯,如果餐饮O2O行业无法找到非常明确的盈利方向,这个行业很容易变成巨头们的角斗场,就像现在的打车软件一样。 V5微客宝是专门针对微信公众账号研发的电子商务成交方案系统。主要功能是针对微信商家公众号提供与众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营销推广服务及电子商务成交方案。通过微客宝平台,用户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微信各类信息,对微信公众账号进行维护、开展智能客服、在线发优惠劵、抽奖、刮奖、派发会员卡、打造微官网、开启微商城等多种活动,对微信营销实现有效监控,极大扩展潜在客户群和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

告诉你一年600万外卖的互联网思维
外卖配送收益 第五篇

告诉你一年600万外卖的互联网思维 黑马说:李健,1983年出生,安徽人,18岁开始打工,从餐厅服务生做起、做到厨师。2011年在北京大钟寺附近创业开餐馆,发现通过互联网外卖平台可以大大提高销量,逐渐摸索出其中诀窍。目前,他位置偏僻的餐厅月每月外卖订单达5万份,最高日流水四万元,月流水五六十万起。他的成功引得整条街的餐馆都在向他学习,把餐厅从传统堂食向互联网外卖转换。

下面是他的自述:

为了对抗高房租,必须做外卖 其实外卖一直存在,从小我们看港台、日本的电影,里面不就都是外卖便当嘛。我18岁出来打工,在上海呆了十年,从餐厅服务生做到厨师。当时在一个偏僻的桂林米粉店打工,中午高峰期的时候,他堂食只有两三个人,我想那么高的租金餐厅怎么生存下去?其实就是靠接电话送餐。

后来我在北京创业,从厨师做起,直到2011年自己开餐馆,一天能接电话外卖订单60单。后来在五道口一家炸鸡汉堡店,听老板说起一中午能达到300单,我就很惊讶,他怎么干的?我才知道有网络订餐平台的存在。

我接手前,这个店面换了四个老板,四家店全倒闭了。这餐厅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房租一个月也要一万六千块钱,还有人力、物力。150个平米的总面积,除去厨房,就算摆十个桌子,堂食一天最多能做到5000块钱,肯定很忙很忙。这也是浪费物力、人力,何况房租本来就贵。我就想,一定要做外卖,你总要生存下去才能说改变一些东西吧。当时餐厅堂食占80%,我试着把外卖做到20%,慢慢各占50%,到现在90%全是外卖。

2011年,饿了么网上订餐进入北京,我们就合作了。之前电话接60单,可能就要用20分钟,顾客电话还经常打不进来。他报五个菜名也要30秒,我用15个接电话的人也来不及。有了饿了么提供的Napos系统,我可以一秒钟就接一单,日订单很快上了200单,我当然开心。

我觉得最大的收益就是,网络把我自己实现不了的东西给实现了。我最初预计餐厅外卖最高峰能做每天1万5千元,结果现在最高峰是4万元。刚开始是每天200多单,现在平均每天都要1000多单,一个月50000单。原先接电话订餐的接线员都转去做客服。

过去,我自己印传单宣传,人力物力都投入了,但餐厅曝光率还是低,顾客对餐馆不熟悉,也不会轻易下单。而且传单的形式其实很不好,对客户不礼貌,城管也制止。但订餐平台做到我们做不到的事,一是覆盖区域广,二是有评价体系。有了网络之后,最初我们订单一下多了将近两倍,当时也没有任何补贴优惠。 物流慢导致赔钱?一年把送餐时间降8分钟

单量上来了,是不是就可以坐地收钱了?不是。去年外卖订单刚开始上200单时,有一天下雨,有50多单一个小时还没送到,顾客就退单了,一下子损失3千块钱。当时我就蒙了,还没有想自己错在哪里。

送餐量大,速度就是个大问题。客户投诉问餐为什么没送到,如果你2分钟之内回答不了,人家就取消订单了。有时候我们也比较冤,刚送到餐,顾客一分钟前已经等不及取消订单了。你天天给顾客一个半小时送到,谁还会买你家饭。 后来我就开始分析原因,先把流程慢慢改。之前我是自己炒菜,根本炒不过来。现在餐厅成了个小工厂,所有的原材料都必须经过一关一关过来,再到厨师这边加工。时间很关键,如果一中午出700单,一个半小时就能消化掉,所有准备都要严格按照时间。现在餐厅有一半都工厂化了。流程化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对供应商提要求,从源头控制,保证食材按时供应、保质保量。

物流上我也开始想办法。我在地图上把整个区域内看了一遍,地图上面我在搜索一下大概的方位,形成了一个调度制度。

现在我有13个专职送餐员,4个兼职送餐员,还有外包物流公司的配送人员,一共20来个人,其中有总负责人。距离远的地方,我就放两个人在那边待着,餐厅的人像接力棒似的,25分钟会过去一趟。高峰期就马上放一个人过去,一趟送完再回来接力。中午最多是2个高峰期,11点半和12点。我也会按区域划片,高峰期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人负责。我对送餐员也会有培训,高峰期不同的线路会互相支援。

过去有个问题,是信息不畅通,送餐员必须要给顾客打电话,打完这个,顾客如果不接,你还要继续打,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过去想,要是能一次给一个楼里订餐的顾客打电话就好了,结果饿了么开发出了蜂鸟系统。一个楼里10个订户,送餐员按一下系统按钮,一次可以打10个语音电话,打不通你还可以再按。蜂鸟系统还可以查到客户的详细信息,配送人员知道哪个先送。这大大节省了送餐时间。

服务方面,我也在琢磨。比如包装,最开始外卖用的是圆筒的餐盒,又占空间又容易洒,后来就改用方形餐盒。我也知道把餐控制到50多度,食物不会坏掉。 现在配送员个人送餐能力最少50单,高峰时有150单,我会让他达到极限,餐厅也会达到极限。曾经一个配送员一中午给一个楼送过两百单外卖,就用饿了么的蜂鸟系统站在楼下统一打电话通知。

我家去年平均送餐时间是55分钟,今年降了8分钟。这每一分钟要付出很多努力。餐厅在努力,送餐平台也在努力。外卖配送收益

区域交易额一年翻五倍,顾客开始学会预定送餐

这个市场从2014年开始爆发,当时我还没考虑到美团、淘点点、百度外卖会介入。它们从2014年才介入这个市场。资本市场我不懂,但能感觉到外卖市场的火爆,而且整个市场盘子确实越来越大了。我自己预计今年外卖要比去年增长一倍,现在看应该不止。

我为什么说外卖市场还在扩大?我的餐厅现在到极限了,我最高做到每天四万的交易额,但我能覆盖的区域里我只占了交易量的十几分之一。我其实计算过这片区域的外卖总额度,就光说中午时段,去年最高峰是两万五千元,今年估计能到

外卖配送收益

12万甚至更高。你也能看出增长是非常快的,我一家根本吃不下。虽然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淘点点都在分市场,但是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 顾客的意识也在转变。两年前,我让顾客从网络下单,他就是不会用。现在大家都知道外卖平台了,连我们送餐人员自己吃饭也是从网上订。以前大家点餐不会说提前预定,可能最早中午10点55分才订餐,有时候11点20分才下单。但高峰期我送不过去,写字楼电梯都堵死了,上不来下不去。今年不一样, 9点半到10点半之间会有100单预定,餐厅就好提前准备,到11点开始出餐,11点半就能送到。

100单虽然不多,但这是顾客意识的转变,我觉得肯定是互联网在改变了人的思维。从一开始你要他网上订,他不肯订,到现在天天通过网络订,到现在都有了预定的意识。其实是顾客、商户、平台这些年都在共同进步。

我也发现一些规律,比如说客单价晚上比较高,顾客主要是周边公司加班族,还有住宅客户。夜宵的客单价高,单量会少一点点,但也在稳步的在增长。平时饿了么上高校和写字楼的订单各占一半。写字楼一般周一到周五订单量大,周六周日高校的订单量占大多数。中午一般写字楼订单量比较大,比较集中。这些我都一直在观察研究。

餐厅扎堆学做外卖,固执的老板也被时间改变 餐厅营业额提高了,我压力也更大了。我每天睁开眼睛就打开手机,看外卖平台上的各种数据,看外卖行业的新闻,看互联网的新闻,琢磨怎么才能进一步打开市场。互联网发展太快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很快就会落后。

网络提供了平台,餐厅自己也在学习怎样运营。你要天天等着平台给你单子,那错误的。毕竟打开饿了么平台,排在第一个的也不是我们餐厅。你看饿了么上这么多家餐厅在做活动,应该说卖得好的也就十家或者二十家,基本上十家吃掉60%的单子。但我现在可以说,给我排到十名开外,我也能做到很不错。

我觉得,外卖品质和服务都很重要。像我卖的牛肉之类,绝对是真枪实弹的。其实我不是一个卖饭的,我是帮客户把关的人。我这里送餐超过一个小时免单,如果我的送派员不给客户免单,回来之后就挨我罚款。我能做到这么高的单量,其实都是靠一点一滴的服务换来的。

一些传统连锁店盘子太大,他们在网络上可能没我们这些店灵活。比如定期更新特价菜,定期搞推广活动,这个里面的文章就看自己老板了,平台帮不了你。 现在,我开始加收1块钱外送费,客户也愿意买这个单,单量不但没有下降,还上升了。我觉得,把事情做到极致了,就可以坐地收钱了。

我也和附近一些餐厅交流,他们堂食慢慢地在下降,每年房租在递增,人员工资在递增,他们也在琢磨怎么弥补收入。最后的选择就是做外卖。

我们隔壁的卤煮火烧老板找我,他说要做外卖,让我帮他找配送人员。旁边有一家成都美食,在这里做了8年,老板说他也要做外卖。但我觉得,还是有30%的商户还没有转过来,他自己固执,但早晚他会撑不下去了,就因为你没有外卖。 有个餐厅老板做得比我们早,以前他家天天爆满,现在一天的交易额也是堂食6000多元。但曝光率超低,附近学校的学生都不知道有这家店。我觉得这些固执的老板,时间会把他改变。

我这个区域去年没有这么多餐馆,今年他们看到我的数据量以后,觉得这个区域好做,都来开餐馆,都要到外卖平台上开店。我觉得,人越多越好,大家竞争,可以更刺激我去学习。大家一起把餐饮行业改变一下。市场是倒逼着我们改进服务,很多服务不好的餐馆慢慢地退出市场了。

有人说外卖市场虚火旺,但没有优惠补贴的时候,我的小店一天外卖就好几百单起,这个数字是虚的吗?反正我觉得外卖肯定有人吃,而且会越来越多。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比较快,公司、大厦、写字楼很少有食堂了,回家也懒得做饭,也不会说走个十几分钟我去找个餐厅。不叫外卖吃什么?

我觉得即便没有补贴,外卖的需求也不会降低。这几天他不订你的餐,但外卖早晚他还要吃。我也跟学生聊过,食堂天天吃会腻,或者在宿舍打游戏不想下楼,都需要外卖。90后已经跟80后的人不一样了,他们什么都从网络上来,他肯定是选择外卖的几率比较大一点。

写字楼周边,开餐厅成本越来越高,房租、人工都在涨。我之前见写字楼里一个店面,月租金要4万,我就当时说,当时我说这个店,不会过半年,结果昨天我看见已经倒了。写字楼周边吃顿饭成本这么高,外卖肯定是必要的。去年没有补贴的时候,有的写字楼一中午就有40多单,客单价超过80元。所以我坚定地做外卖。

我现在和饿了么独家合作,饿了么其实占了很多优势,他们一直在专注做外卖平台,订单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客户,是做了三年的客户,包括一些写字楼里公司的客户,所以大家对这个平台比较放心。我三个外卖平台同时上过,去年竞争比较激烈的时候,中午时饿了么是700单,美团是500多单,百度是100多单。 接下来我想开一个分店,在网上树立我自己的品牌。现在餐厅对外卖平台是有些依赖,但我觉得外卖平台总是要存在的,网络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和外卖平台合作的这段时间里,我和餐厅都改进了很多。其实,餐厅、客户、外卖平台过去一年都在共同进步,这个时代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化。

外卖快餐利润少的原因
外卖配送收益 第六篇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休息时间越来越少、恶劣天气增多、部分80后不会做饭,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诸多因素的合力下,外送产业已逐步成为业界格外关注的经济增长带。我市餐饮行业纷纷进入餐饮外卖市场,专业外送团队也正在为积极扩张市场摩拳擦掌。然而市场火热的背后,市民抱怨的声音不断传来,商家们也在诉苦“这口饭其实很难吃”。 A市场反应:宅消费催热宅经济

外送服务在餐饮业的出现由来已久,其中尤以最早流行的皮萨店为甚。长期以来,皮萨店都在外送服务方面占据着垄断性的地位。而如今,随着宅消费人群的出现和宅经济的火热,许多中等规模餐馆、高档堂吃餐厅,小区和办公楼周围的中小型餐饮店,甚至街头奶茶店也加入了这一阵线。

尤其是连锁餐饮店,在高温季节外卖服务营业额能比平时增长三成。星巴克保利店工作人员介绍,店里任何产品都可以单点外送,但需步行5到10分钟之内,购满100元的订单才会接。虽然外送条件显得苛刻,不过每天十三四点的时候,还是会有不少公司职员打电话要求送饮料,“天越热打来的电话越多”。

一些小的快餐店和简餐店更是从细致的服务入手来赢得顾客和市场。位于崇宁路上的茶饮便当馆“小歇”虽然店面不大,却将外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且外卖生意每天都占到了营业额的30%,周边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小白领很多都成了它长期的老顾客。“5月开始到现在,我们的营业额连续高速增长,7月收入比6月提高了30%。”首家落户锡城的专业美食外送团队美食达公司杨经理介绍,高温效应使得现在每天的订单雪片般飘来,多的时候达400多单。河埒口、金太湖、崇宁路三个配送点的40多名配送员每天8小时在外不停奔波,运营压力仍然很大,公司为此还招聘了8名大学生做暑期工。

B市民疑惑:外卖分量比堂吃少

消费者通过电话或网络订餐,除了贪图便利,对他们而言,食物的质量好不好,有没有准时送达也是最关心的问题。

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上班的葛小姐说,大部分位于商务楼的公司都没有专门的食堂,夏令时节她的部门有70%的员工会通过叫外卖解决午餐,“和同事凑份子挺合算的”。不过,他们只认准几家“老面孔”,有时心血来潮要“尝鲜”,却发现店家要么送的分量明显不如堂吃多,要么得饿着肚子等很久。

葛小姐反映,有次通过美食达叫了西新饭店的几样菜,几个同事都觉得其中的“一锅鲜”分量没有堂吃多。后来询问了西新饭店,店家表示外卖的分量是不会“打折”的,只是打包盒看上去比较小。其实,和葛小姐一样有疑惑的市民并不在少数,“总觉得外卖在分量上不占便宜”。

对此,几乎所有的餐饮店都表示消费者没有必要担忧。“厨房在做菜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些是要带走的,又怎么会缺斤少两呢,最多一些有汤水的菜,打包盒实在装不下了,汤会少一点而已。”西新饭店的工作人员说。

C最大问题:送餐速度如何保证

送餐速度也是最为消费者诟病的一个地方。在市民王女士的印象中有次很失败的叫餐经历。她10点30分的时候,打电话向一家餐馆订了5样家常菜,店家说好11点30分之前送达。可是等到12点,外卖人员还没有影子,便打电话催。店家这才解释王女士所定的鱼头汤暂时没有,希望她再等等。结果一直到13点,王女士才吃上饭。“明明叫的快餐,却到的比蜗牛还慢。”

一般而言,外卖员都会承诺一定的送餐时间,像肯德基宅急送为订单成交后起加30分钟左右,美食达一般为40到60分钟送达。“不过要是遇到大风大雨、交通拥堵或订餐高峰,送餐时间相应延长也是没有办法的。说实话,我们也想快一点。”

杨经理表示,外卖团队要在餐饮业活下来,归根结底靠的也是速度。因而相比电话订餐,美食达更乐于接受网络订餐。“杨经理分析,打电话毕竟占用的是客户和公司双方的时间,而经过测算利用,网络所取得的效益几乎是电话订餐的5倍,”速度决定收益在此体现得很明显“。因此,商家们都希望消费者能尽量提前预定,避开用餐高峰,”这样对顾客对商家都有利。

D商家表态:利润薄运营压力大

消费者对外送服务需求的迅速蹿升使得该行业“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上商家们表示,由于经营成本高,外送所产生的利润并不丰厚。不少跑腿公司因缺少成熟化的营销模式和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宣告失败。

采访中了解到,外送生意虽然火爆,但不少商家为了确保收益,都设定了外卖叫餐的最低额度和送餐范围。记者走访了多家甜品店、简餐店和中档饭馆,了解到外送范围一般为1到2公里以内,单份起送费便宜的要20元左右,贵的达到了100元。“外卖生意起伏较大,不像堂食那样稳定,如果生意不够多又不足以弥补员工的费用,这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一家奶茶店老板的话或许很能代表商家的心声。

因此很多餐饮店并没有把外卖当作主营的业务,他们的外送队伍也不像肯德基、必胜客、丽华快餐的外送大军那样专业。85度C面包店的外卖员就表示,他们只在堂食生意不太忙的时候提供外卖服务,平时都在店里工作,并不是专门的配送员。

“小歇”是专业为家庭和写字楼提供送餐配餐服务的餐厅,雇佣了5名配送员,并坚持不设定“门槛”,但免费配送,运营成本也加了上去。“一个服务员中午在餐厅能为100个人服务,但一个外送员在外面能做10个客户就了不起了,而他们的工资却差不多。”人力成本让该店顾老板直喊吃不消,菜色要涨价也已经板上钉钉。“这一行利润真的很薄。”美食达也甩出同样的论调。据介绍,公司的营业额有两大来源。一是运费,每3公里收取6元,以一名配送员每天跑10单3公里的生意来算,一个月25天的工作时间为公司赚取了1500元的运费,“但多数员工的工资都是超过3000元的,低于2500元基本上没人肯在外面跑”。

另外一个收入来源就是向所加盟的餐馆收取相应服务费。然而为加大宣传攻势,公司每个月都要在各大公共场所投递近45000本外送菜单,每份成本就1.5元。加上前期投入的每

辆价值4000元的电动车和配套保温包、保温箱、头盔,以及60名员工工资等开销,美食达开办15个月以来,近期才刚刚收支平衡。

E行业前景:摸索同城物流新技术

餐饮配送能正常运营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市民罗先生曾开办过一家配送家常菜的快餐公司,当初投入10万元,做了一年越做越亏,最后就放弃了。罗先生透露,饭菜所赚的毛利只占售价的两到三成,而交通运输费、人员配备费就足以抵掉这可怜的利润了。“如果每天做不到500到600份快餐,如果订餐的单位又太分散,那肯定在这个行业待不下去的。”罗先生认为,要有足够的投入,以及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才可能有生存空间。 相较于厨房加配送合而为一的经营模式,美食达更像是商家和食客之间的中介,这类专业外送团队的的出现,无疑在满足广大食客需求的同时,也做到了为商家提供创收的增值服务。然而他们目前的发展也正面临瓶颈。

“如果同一时间接进来200个订单,要怎么在最短时间内合理调配分散在全市各地且数量有限的配送员?成本如何控制?效益如何提高?连员工的排班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杨经理承认随着客户群体的扩大,硬要消化那么多订单,速度会推迟,服务会下降,只会做坏牌子。

不过,公司已未雨绸缪,正积极开发同城物流的物联网技术,整合呼叫中心、网上订餐和传感网三大系统,软件开发投入将达到30万元。“我们还会给配送员配备2000元的GPS定位手机,网络会精准地显示他们的具体位置,给出最合理的调度。”

今年“十一”期间,新技术即将试运行,客服中心的人力资源将大大缩减,效益也会随之提高。到了明年,顾客在网上叫餐时,配送员到送餐地点的时时同步距离能一目了然,连打包盒也有望统一制定。那时,专业性更强的美食达将真正领跑无锡乃至全国美食外送行业。

2014年餐饮外卖市场现状与发展
外卖配送收益 第七篇

2014年餐饮外卖市场现状与发展

虽然世界杯将近尾声,但是中国吃网记者发现世界杯带来的餐饮外卖热潮却没有终结,随着天气的极端以及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等原因,包括配送的便捷,餐饮外卖的兴起和发展已经成为新的餐饮业发展方向。

世界杯带来餐饮业外卖高潮

世界杯赛程即将到达尾声,赛事高潮迭起。自世界杯开赛以来,许多酒吧和餐馆纷纷以世界杯作为主题,吸引球迷顾客。为了吸引球迷食客,还通过安装电视、直播世界杯球赛,来拉动世界杯期间的生意。

世界杯赛事渐入精采,关注的球迷也越来越多。在一些重要场次的比赛中,许多直播世界杯赛事的酒吧内外都挤满了众多球迷,或是专程前往酒吧内买瓶酒坐下看赛事全程,这导致酒吧和餐厅等地方人满为患,给餐厅带来了不少的收益,而由于世界杯比赛的时间,中国时间正好是午夜,因此很多人在餐馆酒吧里看完球吃完夜宵喝完酒就回家补眠,而第二天大多是直接睡到中午还觉得不够的人,这个时候外卖的重要性就出来了,可以不起床不做饭不被暴晒,只要打个电话就能填饱肚子,绝对是好福利。

餐饮外卖市场的兴盛和电商化

如今,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将重点放在了餐品的外送上。有数据显示,一些餐饮店通过网络销售的外卖销售额,甚至超过实体店。去年年末至今,外卖行业显得格外热闹,而这份热闹与互联网大佬们的加入有关:“淘点点”在2013年12月份试水外卖业务,在2014年1月份就达到了10万份的单日订单峰值,这个数字跟“饿了么”的单日8万单峰值基本持平。2014年1月,大众点评首页上线外卖服务频道,支持在线和电话下单。2014年1月,美团网上线外卖服务,用户在美团外卖频道输入地址,就可以查看提供外卖的餐厅。2014年4月,百度上线基于地图的外卖服务。5月,大众点评将以8000万美元入股“饿了么”,双方共享外卖领域的商户数据和平台流量,并将整合外卖服务。

外卖配送收益

互联网大佬们无疑看中了这块号称餐饮行业最后的蓝海。有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餐饮消费总额为4500亿元,按照16%的餐饮年增幅,到2016年全国餐饮消费总额预计将达到7000亿元。而其中,外卖占全国餐饮消费总额的10%,因此到2016年,外卖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00亿。而品途咨询在201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近年来飞速发展,预计2014年整体规模将达913亿,2015年有待突破1200亿。

外卖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也有不少商家利用互联网方式整合资源,网上预订准时送到。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开始纷纷进入外卖市场?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因为互联网公司可以根据移动端、网络订单收集到大量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他们能提前预测在哪个地区、什么时间用户订单可能会一下爆棚,由此,外卖公司可以提前调整运力并缩短用户等待时间,因为外卖公司的用户体验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在用户下订单后10-20分钟内把快餐送到。这些公司也使用大数据做外卖车辆的路线优化,目的是保证如何以最有效、最省成本方式将快餐送到用户手里。

做餐饮外卖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味道,对于餐饮来说就是所以一切的前提,即使你的营销再好,服务再怎么独特,如果味道不好,一切都是白搭。餐饮外卖的门槛很低,大家的选择余地很多,消费人群相对固定,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不可能长期固定去吃一种外卖,所以这个行业几乎是不可能形成垄断的。但是做外卖的那么多,消费者又是那些人,味道和分量就成了餐饮外卖取胜的关键。做外卖只能薄利多销。但是,好的味道需要好的厨师和好的食材,这些东西肯定会大大增加餐饮外卖的成本,如果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不占餐位,又能产生额外收入,按理说,外卖送餐应该受到餐饮企业的广泛欢迎。然而,除了一些专做外卖生意的餐饮店外,很多餐厅对于外卖送餐的态度都颇为矛盾,几乎称得上爱恨交织。因为还有餐饮外卖的模式问题以及配送员和配送过程等各种问题需要考虑。

餐饮外卖现在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客单价低,毛利低,盈利困难,不利于长期发展。企业是需要生存发展的,只有保持高客单价才有可能保持企业的高利润。外卖需要技术和人力并用。O2O的核心在体验,外卖同理。外卖的最大需求是快。用户在点餐的时候就已经饿了,很少有用户会有提前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点外卖的意识,因此,商家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快的完成订单,让物流快速送出。

说完了用户端,再说物流配送这一块。要覆盖一个城市,就需要把城市划分成若干商区,每个商区需要有驻点(牵涉房租成本),要有快递人员跟单、配送,需要配送的交通工具,因此算下来物流的成本是相当高的。

而若是更进一步要做有IT背景的外卖,有两根弦时刻不能松懈:其一是平台流量能带来足够订单量,另一是配送人员足够快。线上是技术关,线下除了人力,在划定商圈时也需要考虑配送半径不能太远,否则时间将消耗在路上。外卖物流要求高,做好外卖物流更容易接手其他如超市配送、生鲜配送的社区O2O服务。尤其在高峰时段,时间更急迫,考验更大。而超市类的社区O2O服务,则没有餐饮外卖要求的时间紧迫性。因此在闲时配送超市商品或生鲜水果,餐饮外卖的运力绰绰有余。

专家:做好餐饮外卖需要遵循规则

对于餐饮外卖的未来发展究竟如何的问题,中国吃网·绿满家餐饮咨询专家认为,餐饮外卖市场的需求已经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外卖的确有可能成为餐饮业最后一块市场竞争的蓝海,而互联网的参与的必要性也可以预见,不过现今餐饮商家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第二真正去做好餐饮外卖的话还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除了专业做外卖的餐饮企业,其他的餐企下定决心开发这块市场还需要一些缓冲时间,而另外,外卖市场的格局早就发生了变化,因为一些餐企反应不及时,所有的一线城市都已经被“淘点点”和“饿了么”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外卖所占领,所以后下手的只能把市场竞争对象定在二三线城市,事实上每个城市的外卖需求都很大,只是没有合适有效的互联网平台合作,导致餐饮商家们的外卖之路还很艰难,没有一定的系统性,二三线城市的竞争还不是很强烈,有意向的餐企不妨好好占据市场。

而关于未来餐饮外卖行业的竞争发展趋势,吃网专家认为主要会分布在几个方面,第一

是关于餐饮品牌的竞争,这个古往今来都是重点,是必须的;第二就是围绕标准化的竞争,如何探索出一条最快捷方便让顾客满意的外卖之路,并将之标准化,保证顾客的利益;第三就是围绕盈利模式的竞争,什么模式最盈利,什么模式最方便省心,这些都是要探索竞争求先的;第四市场会被细分,以后的外卖,有专门做早餐的外卖,也有专门做晚餐的外卖,这是横向的细分市场。而在纵向环节上面又可以细分,比如说专门做工厂型的、品牌型的、专门做配送的,这些会让餐饮外卖走上更加强大而完善的道路。

中国吃网原创新闻,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chuangyeanlifenxi/2842.html

《外卖配送收益 校园外卖平台是个好创业项目吗?他亏了近百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