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

保险是骗子吗

|

【www.dagaqi.com--保险知识】

保险是骗子吗一:保监会通报:这些保险骗局都是骗人的

  针对保险营销误导、欺诈现象,保监会日前向社会通报了5起保险骗局典型案例,并发出了具体的消费警示。

  价格降、收益涨,保险消费旺起来

  借着市场化改革春风,保险消费的三把火眼下越烧越旺。

  2015年,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1.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为近年来新高。2016年人身险市场的“高温”有望持续:通过“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费率市场化改革“三步走”,人身险已实现了保险公司自主定价。业内预期,市场竞争将促使保险公司开发出更多个性化产品,与此同时费率将普遍下调15%左右。

  2016年初,“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险”试点落地,这是国家用减税的方式,为居民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和健康护理保险等提供补贴。国际经验表明,减税政策能推助健康险实现“井喷”。目前已有三家公司的新产品面市,团险客户投保踊跃。

  2015年,保险资金平均投资收益率为7.56%,凸显机构投资者专业理财优势。综合考虑收益率、刚性兑付特性、账户流动性以及保障属性,2016年存款和银行理财迁移至保险的趋势将有增无减。

  保监会日前宣布,2015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9.2,比中性值50高出38.4%,显示保险消费者信心较强;保险消费意愿为66.8,大部分产险消费者表示仍会续保。业内人士指出,我国保险业的市场化成熟度已迈上新台阶,加上借力“互联网+”,各类保险产品和服务也正在以更为细腻、活跃的方式嵌入经济社会、百姓生活的各种场景,保险市场的热或会持续10年以上。

  说假话、两边蒙,营销误导花样多

  蛋糕肥美,必遭蛀虫蠹虫觊觎。近年来,保险营销误导、欺诈屡禁不止。保监会在2015年组织开展了旨在打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亮剑行动”,并于日前向全社会通报5起保险骗局典型案例。

  案例一:误导欺诈保监会检查发现,太平洋寿险上海、武汉、西安三个电销中心的部分保单存在误导欺诈问题,包括夸大产品保障范围、模糊行业相关规定、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名义销售保险、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等。

  案例二:虚假宣传大地财险的某些销售人员在电话营销时,除了对产品本身进行虚假宣传,还恶意诋毁同业公司。

  案例三:滥用说辞中国平安西安电销中心的某些销售人员,推销时压根就不提保险,简单地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等说辞。

  案例四:预期收益不准确面对面的营销猫腻也不少。阳光人寿安徽淮南中心支公司召开产品说明会时,在幻灯片中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进行对比,仅使用中、高两档演示预期收益,且不注明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该公司共组织产品说明会21场,累计签单客户687人。

  案例五:自购电话卡冒充消费者回访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监会规定人身险产品须设置最短20天的犹豫期。其间,投保者可以退保且不蒙受损失。然而检查中发现,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银保客户经理董某竟然自己购买电话卡号,将其作为消费者联系方式填写在投保单上,冒充消费者本人接受公司电话回访,再以公司名义对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对影响投保的重要事项避而不谈。

  目前,上述保险骗局案例所涉机构和责任人已按规定受到惩处。保监会要求保险机构引以为戒。

  提高警惕、心中有数,绕开陷阱不上当

  传统寿险营销误导积弊要除,新近出现的保险消费权益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近一段时间来,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接连发出消费警示,提醒保险消费者擦亮双眼。

  如何应对“存款变保单”“理财产品变保险”?

  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要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欲购买产品的性质,区分清楚该产品到底是银行存款还是保险;要合理评估自身需求,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或者保障需求;要注意保单封面的风险提示语和保险金额、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部分。消费者如在银行误购买一年期以上的保险产品,可以在“犹豫期”内主动申请退保。 【保险是骗子吗】

  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假保单,如何防止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合同、单证、印章等手段进行诈骗?

  要仔细核对保费收款账户,若发现收款账户与签发保单的保险机构不一致,尤其是收款账户名称为销售人员或其他个人时(

  “××互助”“××联盟”等,是保险吗?

  “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且其经营主体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现有“互助计划”经营主体没有纳入保险监管范畴,部分经营主体的业务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且个人信息保密机制不完善,容易引发会员纠纷,蕴含一定潜在风险。部分机构、网站或个人将虚设的“互助计划”包装成相互保险在互联网、微博、微信平台销售,采用低门槛、先收费、无服务的形式,可能诱发诈骗行为,由于传播速度较快,收费金额较小,容易给广大保险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相关新闻:

  原标题:5家保险企业上“黑榜” 看看他们怎么骗人的(图)

  3月29日,保监会网站通报了5起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其中,多家保险公司均出现在电话销售中使用与事实不符的表述向投保人促销、欺骗投保人等违法违规行为,保监会从各电销中心的现场检查中获取证据,并对涉案的保险机构和高管人员处以严厉的处罚。

  通报中指出,保监会经核查发现太保寿险上海、武汉、西安三个电销中心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销售人员通过夸大保险责任、对保险产品情况进行虚假宣传、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等。

  大地财险的销售人员在部分电销保单中对销售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对同业公司进行不实宣传、将本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不实对比以及诋毁同业公司等。此外,平安人寿的电销人员在推销人身保险产品时,在通话过程中没有提到保险,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的说法等。

  另外,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存在通过夸大收益、保障范围、承诺随时可取本金等手段诱使消费者投保等行为。在产品说明会、销售人员晨会上使用的PPT,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进行对比,仅使用中、高两档演示预期收益,且未注明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而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个别银保客户经理利用虚假电话回访欺骗消费者。

  保险专家黄先生表示,消费者在接到保险销售电话时,要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谨慎购买,切勿因贪小便宜而误买保险,而购买保险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五家险企涉案情况 【保险是骗子吗】

  案例1 太保寿险

  案情:保监会于2015年10月27日至11月13日对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保寿险)开展了电话渠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专项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上海、武汉、西安3个电销中心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存在夸大保险责任、对保险产品情况进行虚假宣传、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等。

  处罚:保监会对太保寿险总公司及涉案机构、高管人员罚款共计76万元。其中,鉴于太保寿险总公司对3家电话销售中心欺骗投保人的问题负有直接责任,对太保寿险总公司罚款12万元,对太保寿险总经理助理予以警告并罚款4万元。

  案例2 大地财险

  案情:保监会于2015年11月2日至20日对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地财险)开展了电销渠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现场检查,发现大地财险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存在销售人员对销售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对同业公司进行不实宣传、将本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作不实对比以及诋毁同业公司等。大地财险在电销渠道使用的话术样版,存在大量与上述销售环节不实宣传相类似的表述。

  处罚:保监会对大地财险及其高管人员罚款共计43万元。其中,对大地财险总公司罚款25万元,对大地财险电商事业部原总经理、现主持工作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分别罚款8万元、5万元,对大地财险分管电子商务事业部的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案例3 平安人寿

  案情:2015年5月14日,江苏保监局12378投诉维权热线接到消费者投诉,称2015年5月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西安电话销售中心的销售人员向其推销人身保险产品,在通话过程中没有提到保险,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的说法等。经调查,该公司电销渠道存在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重要情况、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其他利益等问题。从检查获取的证据看,同类违规行为在该电销中心普遍存在。

  处罚:江苏保监局对平安人寿西安电销中心罚款40万元,对该中心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案例4 阳光人寿

  案情:2015年6月,安徽保监局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对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通过夸大收益、保障范围、承诺随时可取本金等手段诱使消费者投保等行为。【保险是骗子吗】

  处罚:安徽保监局对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罚款20万元,对该公司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

  案例5 泰康人寿

  案情:2015年8月,黑龙江保监局在对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个别银保客户经理利用虚假电话回访欺骗消费者。经调查,银保客户经理董某通过个人购买电话卡号,将其作为消费者联系方式填写在投保单上,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如消费者身份证号码等),冒充消费者本人接受公司电话回访。

【保险是骗子吗】

  处罚:黑龙江保监局对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罚款6万元,对该公司银保业务部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1万元。

  (信息时报)

保险是骗子吗二:买香港保险合法吗?有风险并非都合法 不建议大比例购买

  买香港保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随着香港保险公司向内地市场渗透的步伐加快,不少人都接触到有关香港保险产品的推售信息。那么,买香港保险合法吗?买香港保险有哪些风险,要注意哪些事项?

  购买香港保险并非都合法

  厦门市民陈女士近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好友发布的香港保险推售信息,这引起了她的兴趣。推售资料显示,在同等保障额度的情况下,香港保险具有保费低、保额高、保障范围广、赔款快捷等优点。 【保险是骗子吗】

  由于对香港保险比较陌生,陈女士多了个心眼,开始四处收集香港保险的资料,并向专业人士咨询。她注意到,不久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买保险分两种情况,如果是旅行、商务活动、留学等,需要购买个人的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是属于服务贸易类的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和支持的。而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是不被允许的,这两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和法规对这种保险类产品法规上未明确允许,或者说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这样的交易是存在风险的。

  对此,业内人士也告诉陈女士,即便是在合法范畴,购买香港保险也必须到香港购买才有效,而通过内地销售、签单,将保单带回香港的方式则属于无效的“地下保单”。此外,很多内地居民到香港买的是美元保单,相当于做美元资产配置,而这将带来汇率变动风险。

  不建议资产大比例购买   

  近年来,香港保险公司向内地市场渗透的步伐明显加快。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去年香港保险业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保单中,新增保费316亿港元,而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44亿港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合法途径将部分资产变成香港保单并不是坏事,但不建议投资人把资产大比例买成香港保单或是美元保单。

  支付不便是一个重要原因。据介绍,按照目前央行和合作清算银行发给香港主要保险公司的通知,跨境保险业只允许受理人身意外险、医疗保险、交通运输险种,不包括人寿险、投资分红等险种,并强调个人单笔支付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3万元整,该通知自2016年3月12日生效。同时,香港部分保险公司也已暂停接受内地居民来港以银联卡通过内地第三方支付渠道缴纳保费。【保险是骗子吗】

  “第三方支付只是银联支付的众多方式之一,银联卡刷卡虽然有每笔5000美元的限额,但尚未限制刷卡次数。所以,到香港买保险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厦门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客户经理高女士说,不过虽然保险可以买,但是刷起卡来很是麻烦。她曾听说一个内地客户为了购买几百万元的香港保险,刷卡上百次才完成支付。

  业内人士还提醒说,香港保险公司存在破产风险,所以投保时需要仔细筛选公司,且香港保险公司在内地没有网点,在赔付上比较麻烦,届时客户可能得前往香港进行理赔。此外还有医疗机构诊断互认的问题,假如双方之间有争议,很可能要诉诸法律,但在香港打官司费用很高且当地的法律跟内地的法律是不同的法系。

  厦门的程先生就遇到过类似的理赔问题。他说,自己的亲戚在2011年买了香港的一份重疾险,几年后亲戚被确诊为乳腺癌,保险公司却选择拒赔,宣布保险合同作废,原因是当初没有告知投保前就医的情况。

保险骗人吗

1,中国是个神奇的国度,特别是中国的楼市,在世界各国看来,这都是一个"奇迹"

2,你的政治老师没错.以下一段是网上搜索得到:
直销作为一种经营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之后传入欧洲、日本等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直销具有减少流通环节、节省广告投入、实行面对面服务等优点,因而在一些国家迅速传播开来。但因其同时具有交易上的隐蔽性、参与人员的分散性、交易对象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在其逐步发展的同时,也很快衍生出一些商业欺诈行为,特别是传销、“金字塔诈骗”和“老鼠会”等,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此,各国政府都在严格规范的前提下开放直销经营活动;同时,通过立法严厉打击利用直销名义进行的欺诈活动。如美国的“禁止金字塔计划”法案、日本的《无限连锁链防止法》、马来西亚的《直销法》等。

但到了中国就变质了,国外相关法规制度严格,卖的都是真东西,而中国.....

3,保险是不骗人的,只有骗保险的人,没有骗人的保险.
有句话说的很好"虽然睁着眼说瞎话的人时间,地点,理由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中国,睁着眼说瞎话的人从来都不缺少"

4,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别
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②新中国只有仅仅60年不到的历史,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列强都是有数百年的积累
③中国有14万万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20%,是第一人口大国

以上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政策,不能激进,相对保守,国民待遇较差,许多法规不够完善.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只能,也应该去接受我们的国家,帮助我们的国家.
身为一个70后,80后.我们是"被掠夺的一代".
呵呵,废话说多了.

5,中国保险和其他国家保险
欧美强过以及日本保险都是成熟期.
在这些国家保险普及率较高.(用保险术语就是,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美国的人均保险是3.5份,日本的是7份.(日本国家土地小,人们压力很大,所以需要更多的商业保险提高自己的安全感)

中国的保险属于成长期,就算是保险相对普及的上海.
人均保险也仅仅0.7份.
所以中国的保险市场,成长空间很大.
中国对保险公司的管理一直都很严格,特别是对外资的占有比例.
当然2001年加入WTO后,保险市场慢慢对外资开放.
从2009年开始,未来的十年,被称做中国保险界的"黄金十年"

6,保险代理人
保险代理人制度在亚太地区非常成功.
该制度是由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在1992年引入中国
目前,国内的保险代理人佣金相对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非常低.

7,保险好做吗
不好做,之前的近20年,是我国保险行业飞速发展的20年.
既然是飞速发展,那么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
最明显的问题>>>行业整体形象不高
甚至不少人说:"保险是骗人的"

最辛苦的是保险代理人,但是收入最低的也是他们.
正和我们"被掠夺的一代"70后,80后一样,保险公司的飞速发展是建立无数保险代理人的血汗上的.
成也代理人,败也代理人.
过去20年,少部分保险代理人,为了短期获得较多的佣金,在给客户介绍的时候,往往夸大其词,说的什么都能赔,来骗取客户投保.
而在保单签定后,就再也不和客户联系,等到客户理赔时,发现根本无法获得赔偿.
于是"保险是骗人的"说法诞生.

废话很多,慢慢看吧.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补充提问...余下全文>>

保险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保监会在媒体的公益宣传语:
买意外险,只为行程路上一份安心;
买医疗险,只为住院不用花自己的旦虎测臼爻铰诧歇超忙钱;
买教育险,只为能给孩子确定的未来;
买养老险,只为在夕阳下无忧的笑脸;
买财富传承险:只为名下资产合理避税。

客户在获得理赔之后说的话:
以前说有毛病才买,现在知道有毛病买不了。
以前以为自己不会出事,现在知道不怕自己出事,这就叫人生的规划。
以前觉得医院是救人的,现在才知道医院是认钱不认人的。
以前以为保险是负担,现在才知道,保险是第二次生命。
以前觉得到时候再说,现在才知道,到时候什么都说不了。
以前觉得买保险的钱,钱就被保险公司赚了,现在才知道买的保险,是让保险公司为我赚钱。以前觉得自己小心点就行,现在才知道那叫做侥幸。
保险虽然不能改变现在,但可以预防将来被改变!

认为保险是骗人的,进来!

中国人寿——全球最大的诈骗公司 (精彩文章)中国人寿, 文章 中国人寿——全球最大的诈骗公司 (精彩文章),

******本文中国人寿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监会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请大家上百度或google搜索," 中国人寿——全球最大的诈骗公司 (精彩文章) ",点击已超过5百万

(原作愿承担法律责任,同意转贴,转载和电子邮件转发.)

最近看到了网上很多有关保险的文章,我来向大家解释一下保险行业的现状,细读之后您将终生受益匪浅。

1,保险的业务员保守估计30%是在诈骗客户。这里包括有意和无意的。
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超高淘汰率,是对客户极不负责任行为。

例如:有人事后发现被某保险业务员骗了,向该保险公司投诉,此时该业务员已离开了公司。这时连投诉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业务员在保险公司只呆一个月的大有人在,
两年的不到7%,呆五年不到2%。
目前,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在出错时有一句统一的口径"现在中国保险行业还没有规范,我们都还在学习"来为自己开脱。
我们不妨要问一下:"你们在学习,客户就该为你们缴学费吗?"这种强盗逻辑苟延残喘地已成所有保险公司不成文规定。十年前是这句话,今天还是一字不改。

2,从合同的性质上讲保险合同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合同,因为,合同的文字条款是保险公司单方制定,有的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
所以,一旦打官司,吃亏的是客户。保险理赔时就更麻烦了,保险公司是不会那样干脆理赔,可能80%是要上法院打官司,也就是讲一旦你和保险公司签定保险合同,
以后你和这家保险公司打官司机率是80%,除非你放弃理赔,在这80%中能胜诉大概是15%,因为保险合同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能获正常理赔是20%。
因此,你买了一份保险能的到理赔概率是35%。"

3,分红型保险:分红险的红利不比银行利息好,更是将"活钱"变成"死钱".投保人绝大部份人会在三年内感觉上当而退保,
(合同期内,客户要解除合同时,保险公司是要扣相当一部份金额.而银行只将定期的利息以活期算。)
因此,该险种是保险公司最赚钱的险种。除非你是钱多了没地方花或在洗黑钱才需要该险种,
否则,该险种是绝大部份人所不需要的。它的最好作用大概是用来洗黑钱。自然也就成了那些贪官污吏们的最爱,
把那些来历不明的"黑钱"以他们的子女名义洗成了"合法"赚得。
保险公司也就为他们提供了最佳场所。所谓"保险"就是用来抵御风险,是用"少量的钱"抵御最大的风险,不是用来理财的,更不能想用保险来赚钱。
要想理财赚钱或想抵御货币贬值,可以做基金和国债(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分红型保险是借保险的名义骗客户的钱。
凡给你大讲保险的理财价值的推销员,您可以马上端起茶杯,送客!。买保险就是您为未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花钱,是消费,切记。

第一年10万X(1-(5.5%-2%))) = 9.65万
第二年 9.65X(1-(5.5%-2%))) = 9.33万
第十三年约是五万(还没减去退保时被扣 的金额),,中国人寿利用通货膨胀啄食了客户的财富,因此,分红保险是最黑的险种。
计算公式如下:
10万X(1-(5.5%-2%)))X13次方 = 约5万
4,重大疾病险是保死的,也就是讲人要是得的病和重大疾病险里某一种病对号入座,这人就是"死路一条"了。如要买这种重大疾病险,不
热心网友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baoxianzhishi/71914.html

《保险是骗子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