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保监会通报:这些保险骗局都是骗人的

|

【www.dagaqi.com--保险知识】

保监会通报:这些保险骗局都是骗人的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第一篇

  针对保险营销误导、欺诈现象,保监会日前向社会通报了5起保险骗局典型案例,并发出了具体的消费警示。

  价格降、收益涨,保险消费旺起来

  借着市场化改革春风,保险消费的三把火眼下越烧越旺。

  2015年,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1.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为近年来新高。2016年人身险市场的“高温”有望持续:通过“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费率市场化改革“三步走”,人身险已实现了保险公司自主定价。业内预期,市场竞争将促使保险公司开发出更多个性化产品,与此同时费率将普遍下调15%左右。

  2016年初,“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险”试点落地,这是国家用减税的方式,为居民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和健康护理保险等提供补贴。国际经验表明,减税政策能推助健康险实现“井喷”。目前已有三家公司的新产品面市,团险客户投保踊跃。

  2015年,保险资金平均投资收益率为7.56%,凸显机构投资者专业理财优势。综合考虑收益率、刚性兑付特性、账户流动性以及保障属性,2016年存款和银行理财迁移至保险的趋势将有增无减。

  保监会日前宣布,2015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9.2,比中性值50高出38.4%,显示保险消费者信心较强;保险消费意愿为66.8,大部分产险消费者表示仍会续保。业内人士指出,我国保险业的市场化成熟度已迈上新台阶,加上借力“互联网+”,各类保险产品和服务也正在以更为细腻、活跃的方式嵌入经济社会、百姓生活的各种场景,保险市场的热或会持续10年以上。

  说假话、两边蒙,营销误导花样多

  蛋糕肥美,必遭蛀虫蠹虫觊觎。近年来,保险营销误导、欺诈屡禁不止。保监会在2015年组织开展了旨在打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亮剑行动”,并于日前向全社会通报5起保险骗局典型案例。

  案例一:误导欺诈保监会检查发现,太平洋寿险上海、武汉、西安三个电销中心的部分保单存在误导欺诈问题,包括夸大产品保障范围、模糊行业相关规定、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名义销售保险、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等。

  案例二:虚假宣传大地财险的某些销售人员在电话营销时,除了对产品本身进行虚假宣传,还恶意诋毁同业公司。

  案例三:滥用说辞中国平安西安电销中心的某些销售人员,推销时压根就不提保险,简单地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等说辞。

  案例四:预期收益不准确面对面的营销猫腻也不少。阳光人寿安徽淮南中心支公司召开产品说明会时,在幻灯片中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进行对比,仅使用中、高两档演示预期收益,且不注明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该公司共组织产品说明会21场,累计签单客户687人。

  案例五:自购电话卡冒充消费者回访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监会规定人身险产品须设置最短20天的犹豫期。其间,投保者可以退保且不蒙受损失。然而检查中发现,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银保客户经理董某竟然自己购买电话卡号,将其作为消费者联系方式填写在投保单上,冒充消费者本人接受公司电话回访,再以公司名义对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对影响投保的重要事项避而不谈。

  目前,上述保险骗局案例所涉机构和责任人已按规定受到惩处。保监会要求保险机构引以为戒。

  提高警惕、心中有数,绕开陷阱不上当

  传统寿险营销误导积弊要除,新近出现的保险消费权益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近一段时间来,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接连发出消费警示,提醒保险消费者擦亮双眼。

  如何应对“存款变保单”“理财产品变保险”?

  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要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欲购买产品的性质,区分清楚该产品到底是银行存款还是保险;要合理评估自身需求,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或者保障需求;要注意保单封面的风险提示语和保险金额、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部分。消费者如在银行误购买一年期以上的保险产品,可以在“犹豫期”内主动申请退保。

  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假保单,如何防止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合同、单证、印章等手段进行诈骗?

  要仔细核对保费收款账户,若发现收款账户与签发保单的保险机构不一致,尤其是收款账户名称为销售人员或其他个人时,坚决别划转保费。不要将大额现金保费直接交给销售人员,委托其代交。投保后,要通过拨打保险公司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电话、登录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或前往保险公司所属营业场所柜面,查询保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千万不要盲目相信销售人员承诺的高收益率和高额回扣,认真阅读并理解合同中保险责任、除外责任、收益及领取方式等重要内容,防止诱导诈骗。

  “××互助”“××联盟”等,是保险吗?

  “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且其经营主体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现有“互助计划”经营主体没有纳入保险监管范畴,部分经营主体的业务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且个人信息保密机制不完善,容易引发会员纠纷,蕴含一定潜在风险。部分机构、网站或个人将虚设的“互助计划”包装成相互保险在互联网、微博、微信平台销售,采用低门槛、先收费、无服务的形式,可能诱发诈骗行为,由于传播速度较快,收费金额较小,容易给广大保险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相关新闻:

  原标题:5家保险企业上“黑榜” 看看他们怎么骗人的(图)

  3月29日,保监会网站通报了5起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其中,多家保险公司均出现在电话销售中使用与事实不符的表述向投保人促销、欺骗投保人等违法违规行为,保监会从各电销中心的现场检查中获取证据,并对涉案的保险机构和高管人员处以严厉的处罚。

  通报中指出,保监会经核查发现太保寿险上海、武汉、西安三个电销中心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销售人员通过夸大保险责任、对保险产品情况进行虚假宣传、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等。

  大地财险的销售人员在部分电销保单中对销售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对同业公司进行不实宣传、将本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不实对比以及诋毁同业公司等。此外,平安人寿的电销人员在推销人身保险产品时,在通话过程中没有提到保险,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的说法等。

  另外,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存在通过夸大收益、保障范围、承诺随时可取本金等手段诱使消费者投保等行为。在产品说明会、销售人员晨会上使用的PPT,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进行对比,仅使用中、高两档演示预期收益,且未注明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而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个别银保客户经理利用虚假电话回访欺骗消费者。

  保险专家黄先生表示,消费者在接到保险销售电话时,要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谨慎购买,切勿因贪小便宜而误买保险,而购买保险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五家险企涉案情况

  案例1 太保寿险

  案情:保监会于2015年10月27日至11月13日对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保寿险)开展了电话渠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专项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上海、武汉、西安3个电销中心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存在夸大保险责任、对保险产品情况进行虚假宣传、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等。

  处罚:保监会对太保寿险总公司及涉案机构、高管人员罚款共计76万元。其中,鉴于太保寿险总公司对3家电话销售中心欺骗投保人的问题负有直接责任,对太保寿险总公司罚款12万元,对太保寿险总经理助理予以警告并罚款4万元。

  案例2 大地财险

  案情:保监会于2015年11月2日至20日对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地财险)开展了电销渠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现场检查,发现大地财险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存在销售人员对销售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对同业公司进行不实宣传、将本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作不实对比以及诋毁同业公司等。大地财险在电销渠道使用的话术样版,存在大量与上述销售环节不实宣传相类似的表述。

  处罚:保监会对大地财险及其高管人员罚款共计43万元。其中,对大地财险总公司罚款25万元,对大地财险电商事业部原总经理、现主持工作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分别罚款8万元、5万元,对大地财险分管电子商务事业部的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案例3 平安人寿

  案情:2015年5月14日,江苏保监局12378投诉维权热线接到消费者投诉,称2015年5月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西安电话销售中心的销售人员向其推销人身保险产品,在通话过程中没有提到保险,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的说法等。经调查,该公司电销渠道存在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重要情况、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其他利益等问题。从检查获取的证据看,同类违规行为在该电销中心普遍存在。

  处罚:江苏保监局对平安人寿西安电销中心罚款40万元,对该中心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案例4 阳光人寿

  案情:2015年6月,安徽保监局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对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通过夸大收益、保障范围、承诺随时可取本金等手段诱使消费者投保等行为。

  处罚:安徽保监局对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罚款20万元,对该公司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

  案例5 泰康人寿

  案情:2015年8月,黑龙江保监局在对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个别银保客户经理利用虚假电话回访欺骗消费者。经调查,银保客户经理董某通过个人购买电话卡号,将其作为消费者联系方式填写在投保单上,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如消费者身份证号码等),冒充消费者本人接受公司电话回访。

  处罚:黑龙江保监局对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罚款6万元,对该公司银保业务部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1万元。

  (信息时报)

  

P2P网贷骗术揭秘:冒名保险公司、雇佣临时演员“表演日常工作”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第二篇

  什么是P2P?似乎现在已经没有人说得清楚,仅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在最初,P2P被定义为个人与个人之间小额借贷交易,但是这种关系并非需要资金方与借款方双方见面,而是通过网络平台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和手续。但是这样简单的关系,在资产类别多样介入、创新手段层出不穷的时代却越发复杂化。这样复杂的背景也为新骗局铺就了肥沃的土壤。

  骗术1:冒名保险公司

  客户,来自险企;从业人员,来自险企;名牌头号,来自险企。保险业务人员的推广手段也自然过渡、移植到了P2P平台。在这过程中,P2P平台共需要“三步”,即搭建平台、寻找到客户源、诱拐投资,最后就可以坐收利润。

  虽然曾经由于保险业务员简单粗暴的拉单推广方式让保险行业并没有给大众留下太好的印象,但随着近年人们对保险的日益重视,人们的思想逐步开始转变,相比在某种程度上“名声”并不好的P2P来说,保险自然属于正规军,也更得投资人的心。

  “我们是某某保险公司的子公司。”这通常是该类P2P平台向客户介绍自己的第一句话,让客户从心理上打消抵触感。在该类冒名保险公司的平台中,更有甚者端出了“保监会”的名号,声称自己受到保监会监管,是保监会的直属单位。看似真实的公司名牌、墙面上多种资格证书,让人信以为真。

  “框架”搭建之后,填充框架的工作人员也多数来自大量保险公司,曾经的销售员摇身一变成为总经理、市场总监。这些人利用原来在保险公司的客户资源,以高息为诱饵,说服客户将保单质押,进而把质押款作为投资款直接投入P2P平台。

  还有一种情况是以“回馈客户”为借口,称保险公司开发了最新的高回报理财产品,说服客户投资,并向其索取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资料。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认为将资金投入了保险公司,而非P2P平台。

  一名曾经实地调查过该类P2P平台的保险公司管理层人员表示,业务员经过“专业培训”,每一句引导话语都紧扣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在上述保险业内人士看来,由于保险薪酬机制的掣肘,大量代理制员工“出逃”保险公司,铤而走险,杀入P2P“捞一票”也在逻辑之中。但是投资人一旦被迷惑将血本无归。

  骗术2:P2P配资爆仓一日毁

  2015年6月股市的蹿升催生了配资业务的繁荣,让某些曾经没有业务增长点的P2P平台找到了新出口。

  P2P配资简单而言就是将借贷业务和配资业务相关联,业务模式共分为两类,一类平台将投资者的闲散资金汇集,然后将资金用于股票配资需求者进行股票交易。投资者的收益则来自配资客在股票操作过程中的盈利,输赢全部押宝于投资者水平。另外一种模式,则是简单粗暴的资金配比,提供高杠杆资金直接给到投资者。不同于机构的2-3倍资金融通,P2P配资甚至高达9倍、10倍,一个跌停就颠覆世界。

  此轮牛市行情演进中配资业务在后期受到严厉打压。配资公司上游做资金批发业务的感受到高风险纷纷退出,市场资金面一度大幅收紧。一名P2P配资人士透露,受此影响,大量的资金转向P2P。一方面,受经济下滑中优质资产短缺的影响,大量资金站岗,做资金批发业务可以小幅缓解;另一方面,由于配资是暴利行业,因此,可以获得大幅收益。

  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当股灾来临、指数崩溃式下滑时,业内人士称,平台资金链一度断链,未来经营下去自融、拆标、期限错配是不可逃避的方式方法。

  骗术3:租软件炒外汇

  金融之所以具有神秘性是因为其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性以及与人交易的非频繁性。人们在买衣服、买日用品时能轻易辨别好坏,但是对金融产品的辨识却并不容易。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部分理财产品拨开了神秘的面纱。但是仍然有一些知识在短期内是难以被普及的,例如外汇、黄金、石油、贵金属。

  当P2P概念被越来越多运用时,许多原本清晰的事物渐趋变得模糊,尤其当线下P2P四散开来时,投资者所需要履行的动作几乎相同,即将资金投入平台,然后定期收取回报。

  上海某公司曾经通过互联网租用外汇保证金交易平台破解版,随意命名后,通过后台操作,设立多个虚假账户建立保证金进出记录,以供投资者查看,同时,为让更多投资人信服,组织投资者到公司参观活动,将办公室租用在远离市区地带,并雇佣人员“表演日常工作”,展示公司正常运营状态。

  “炒外汇是最好的噱头,兼具时代潮流感和专业神秘感。”某业内人士表示,有意骗取资金的人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打消投资者疑虑。其实,我国外汇交易尚未全面放开,自称为外汇经纪商的大量群体,以咨询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名义设立多家机构,在拉拢客户的过程中炒外汇存在的投机性被轻描淡写略过,执意强调投资回报,由此产生的踩雷事件也在每天上演。

  骗术4:染指虚假贸易的P2P票据理财

  当收益和安全相比时,相信更多投资人愿意选择安全。曾经在一段时间内,P2P票据理财火爆一时,尤其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的“银票”,由于加上票据承兑所在银行的背书,更是将安全二字标注在了平台页面的最上端。在更多人眼里,票据也是神秘的代表,更多存在于企业之间的贸易支付,一名票据理财平台的创业者表示,他创业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将票据作为理财工具,而是作为更为常规的支付工具,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表示已经着手开发票据支付结算系统。

  正如货币一样,支付功能的背后代表着流转,在票据中称为流转背书。而一次次流转背书过程中,“上下游企业须具有真实贸易背景”这一规定让票据居间商们在“票据产业链”中产生过巨大的利益空间。

  一位票据行业人士表示,行业中存在大量的“票据包装工”让原本并无贸易往来的企业间拥有了贸易背景、相互合作贸易合同以及看起来更为真实的增值税发票等,当然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除此以外,在P2P票据理财过程中,由于票据所产生的风险还包括票据自身的二次质押,而二次质押风险被业内人士看作票据理财安全性真正的拦路虎。所谓二次质押,即P2P票据理财平台在收到企业融资的票据后,先行运用贸易委托付款等多种方式套现,然后再去银行办理托收手续。而前期通过违规方式获得的质押贷款则几乎被用于平台的自融行为,其风险不可谓不大。

  文/王莹

  

理财公司可靠吗?合法吗?投资公司貌似收益高实则风险巨大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第三篇

    除了电话营销,居民信箱里也塞满了各种理财产品的广告传单。不少投,部分投(融)资理财信息咨询公司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超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直接或间接违规开展金融业务,诱发非法集资风险:有的向社会公众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有的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委托理财业务;有的虚假宣传,冒用金融机构名义发行理财产品、基金或股票;有的承诺向投资者支付固定回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用于发放贷款;还有部分不法分子披着投(融)资理财信息咨询类公司的合法外衣,编造虚假的融资项目,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进行集资诈骗犯罪活动。

  理财公司陷阱多 重点瞄准老年人

  警方提醒:高息多是诈骗陷阱

  2分利投资客多是老年人

  10月18日,一家名为“福建某某农业”的公司在市区某酒店内举行开业庆典,邀请了近300名老人,许以高额回报,鼓励他们进行投资。然而,这场令受邀者热血沸腾的收益梦,很快被崇川城东派出所处警民警泼了一头冷水。民警现场解散了这场活动,并登记了相关负责人的基本情况。

  据接处警民警了解,这家投资公司位于市区某大厦,自称总公司在福建从事新型农业生产,因经营需要在南通筹集发展资金,借以回馈投资者高额回报,投资六个月到一年可以每月给1.8%的收益(年化利率21.6%),一次性投资五万元即可在获赠10克金片,一次性投资十万元可获赠新马泰七日游……

  此类手法并不鲜见。理财公司邀请老年人参加酒会、免费外出旅游、农家乐等活动,在活动中推销投资产品。他们更喜欢老年客户是因为老年人手中有闲钱,基本不问产品风险,容易被高额利息吸引。

  高息20%以上多是诈骗

  “我65岁的人了,没想到老本被人骗了。”市民韩先生去年底先后3次在小石桥附近的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投入80.7万元,今年10月以后公司负责人王某不见踪影,他不但没有拿到之前承诺的高利息,连本金也搭了进去。

  这些理财公司可靠吗?理财公司合法吗?这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的案例中,除了以传统的种植、养殖、项目开发等名义骗取受害人“投资”、入股、加盟外,更利用互联网电子商铺、电子百货等虚拟产品,以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或者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名词迷惑群众,谎称这些是新的投资理财工具或金融衍生物,使得投资人深信不疑。

  虽然手法花样翻新,但无一例外都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警方提醒,一般而言,投资回报率在10%以下比较合理,标榜收益高达20%-30%甚至更多,同时许以金条、旅游等附加品的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资了。

  警方提醒:看紧自己的钱袋子

  这些理财公司可靠吗?理财公司合法吗?面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是集资诈骗行为,南通警方一方面加大宣传,同时也加大打击力度。以市公安局崇川分局为例,今年就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立案10起。

  警方提醒,夸大事实、虚假宣传、承诺给予高额回报,这些都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基本手段。在正常投资过程中,既要考察企业是否合法注册,也要分析其承诺的高额回报是否合理,更要注意其吸收资金的行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的法律规定,希望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要增强风险意识,谨慎选择投资渠道。

  本报通讯员陆扬陶杨本报记者何家玉

上一页  [1] [2] 

  

金融行业各大骗局解析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第四篇

你贪的是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80%的普通人上当了,史上最全金融骗局汇总!)

1、泛亚贵金属事件

2015年9月21日下午13点30分,超过10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泛亚投资人聚集在证监会门口维权。他们身着印有标语的白色T恤,拉起横幅,高喊“活捉单九良,还我血汗钱”等口号。监管的缺失,人性的贪婪,令这家号称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延续了数年疯狂的围猎资本游戏。最终资金链断裂,20多个省份的22万投资者的430亿元资金难以讨回。

事发后,一个被北漂码农在微博撰文讲述自己与泛亚的悲情故事,一时间“你贪的是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传遍朋友圈

2、金赛银事件

金赛银基金董事长王维奇,连环诈骗犯,金融圈的“岳不群”

9月底,位于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国平安集团北京分公司楼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资人向平安集团维权,60亿投资款不翼而飞。他们表示购买了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财产品出现了兑付危机。而其背后则是产品发行方深圳金赛银基金的倒闭。

回过头来看,金赛银用了这些花招哄骗投资者的信任。一是装门面,其在深圳租了一个非常高档豪华的会所,给投资人以“高大上”的形象。二是傍官员,打着政府项目名义进行推销。三是以平安保险担保的幌子,投资者爆料称有200多名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参与其中,很多投资者以为是平安保险的产品才买的。四是吹挂牌,不懂的人还以为有多牛,实际上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门槛极低,比新三板差了很多,更别提创业板和主板相比。

事后平安保险也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回应,称平安人寿业务员私下违规推介金赛银产品的规模约为1亿元左右。并且会积极配合调查,不会推卸责任,一切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3、MMM金融互助

月息30%,通过发展下线来维持,许诺高回报和高抽成,没有经政府核准的公司组织,只有一个复杂无比的网站,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为世界上最大的庞氏骗局之一。骗完印度又跑来骗中国...

但是!还有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参与,甚至下血本投资。他们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赚一把就跑,都无比自信的觉得自己不是那最后一棒。可是,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4、677家P2P崩盘跑路

10月左右,一篇名为《P2P崩盘紧急提醒!677家跑路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列举了详细的跑路公司名单,提醒着投资者其中的风险。

虽然跑路潮频现,但国家还是在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11月3日,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提到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这是其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互联网金融成为国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一环。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677家P2P大跑路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相关法律的完善,这都会加速P2P大洗牌,未来P2P行业将越来规范、透明 。

但是,毕竟目前P2P还处于洗牌中期,中间还有一批公司在浑水摸鱼。具体的投资技巧不多说了,网上一搜一大把。总之,投资者在做任何投资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别搭上这跑路潮的最后班车...

5、民间借贷崩盘

一般以年利率20%、30%甚至更高的回报为幌子,投资者一开始投入的几万后,尝“甜头”便追加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最终借款人逃跑、企业倒闭。

比较出名的应该是,四川汇通担保事件。汇通担保注册资本9亿元,为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注册资本最大的股份合作制信用担保专业公司之一。其伪造了大量的借款项目,注册了上百家空壳公司,并通过数十家投资理财公司从民间筹资,最后资金链断裂。据媒体报道,涉案金额在100亿左右,事发后,其高管潜逃出境...

不仅如此,汇通之后,四川民间金融依旧余震不断,老板跑路、失联、被抓成了四川民间借贷圈里的常态。同时,陕西、甘肃、河南等地也曝出投资公司、担保公司“跑路”事件

另外,担保这块,值得一提的还有曾经国内第二大、河北省内最大的担保公司河北融投事件。其所担保的项目牵连银行、信托多家金融机构甚至民间借贷,可能造成不良资产达几百亿元。后来事件继续发酵,引发血案,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环球巨富CEO被捅成重伤...

6、“原始股”泛滥成灾

这年头,您手里不持有点儿原始股,是不是都不好意思了?在“无股权不富”的投资概念冲击下,一场场原始股售卖大戏开始集中上演。除了高回报、一夜暴富等收益诱惑外,“上市公司”这些个虚晃的光环给了非法集资更堂而皇之的马甲。民间资本链条崩裂之后,一批投资人开始讲述他们投资“原始股”,从一夜暴富的美梦骤然深陷惊魂乃至血本无归的经历

报道的比较多的是上海优索环保和河南几家公司,都是在登录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后,开始售卖原始股,随后人去楼空。媒体戏称卖原始股就像卖白菜一样...

谨记:挂牌≠上市,四板≠三板,天上不会掉馅饼

7、银行理财“飞单”

银行飞单,即银行员工被投资公司的高佣金所吸引,私自与其他投资公司“勾结”,以银行的名义出售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并过分夸大收益加以蒙骗,导致投资者上当。

几个月前,多位市民称在农业银行北京通州支行次渠分理处客户经理李某处购买理财产品,但到期后本金与收益均未兑现,共涉及17人2248万元,这起事件就是典型的银行飞单案

在这里教你三招认清银行飞单:

第一,要看清相关理财产品合同条款,看清楚合同方是否有银行参与、是否有银行印章,还要注意鉴别印章的真伪;

第二,要仔细辨别理财产品收益。现在银行理财收益一般在4%左右;

第三,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明确了解产品是否保本,募集资金具体投向,收益、期限等等。 此外,还应该注意一些银行销售兜售的所谓理财产品其本质就是分红险或者投连险。这类保险的整体的保障功能不强,整体保费较高,期限较长,而且分红险中的分红并不保证,投资者要加以分辨

8、高额贴息存款

前几日,萧山日报爆料称,一年多前,16位来自萧山、杭州、宁波等地的存款人,把高达2.88亿元巨额资金存入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临夏东乡(县)支行,如今存款到期超过一个多月,竟然无法从银行兑付。

事件大致的经过是这样的:当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魏某,先以高额贴息的方式吸引浙江等地储户到东乡县工行存款3.12亿元。然后勾结银行高官骗贷。多个资金中介人从中层层拿到数额不等的佣金,远高于存款人的贴息幅度。魏某组织有关人员伪造上述存款人的大额存单,再以假存单作质押,向银行骗得巨额贷款...

目前警方已抓捕了一批涉案主要人员。涉案资金也已经被冻结,警方称如果当事人能够证明存款资金来源合法正当,经调查核实才会将逐步解冻存款...

9、张冠李戴的假信托

要么是在公司名字中加入信托字样误导投资者;要么盗用信托公司之名发布虚假产品。

谨记,全国只有68家信托公司;正规信托公司推出的产品,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官方网站或客户服务热线查询;信托都是百万起投的。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10、假民营银行

谎称已获得或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现在,民营银行只有5家,其他都是假的。包括微众银行(腾讯)、华瑞银行(均瑶集团)、金城银行(正泰集团)、温商银行(天津华北集团)、网商银行(阿里巴巴)

设计虚假的基金网站,随后在网络广泛张贴广告信息,承诺高回报,最后跑路。投资者在网络购买基金时,一定要到基金公司官网、银行官网以及正规的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

12、假券商

使用虚假身份冒充国内知名证券公司开设钓鱼网站,带有“内幕消息”、“代理炒股”、“炒股软件”“包赚不赔”、等特征的炒股信息。股票开户要到正规券商机构营业厅或官网进行操作

此外还有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

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或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13、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骗钱

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骗钱,或者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

14、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

15、现货白银投资

以高额回报诱惑客户开户,然后开始向你介绍现货白银,说现货白银交易更加灵活,可以双向买卖,涨的时候可以做多,跌的时候可以做空,盈利空间大,开户后,有专业的老师带着操作,做了几天可能会赚一些,然后会说你的钱太少来钱慢,又让投资者加大资金量,结果就是无休止的亏损。

实际上就是一场对赌游戏,交易软件被后台人为操纵,交易所、会员、代理商层层设置陷阱,行情处于高位时不能平仓、本该下跌的白银价格,在交易软件上却直线飙升……势单力薄的散户们要想赚到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亏损的钱都被代理商赚走了。

参与白银投资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平台操作和交易软件,而且正规的平台均有模拟盘,方便投资者进行模拟实际操作。

在多地贵金属乱象之后,监管层下定决心开始下猛药整顿交易所乱象。经营“贵金属现货”的交易场所将被集中清理整顿,此类交易所最后在全国将被砍至20家左右。

结语

经过一番罗列,发现金融诈骗几乎已经涉及了金融业的所有领域,而所有的金融骗局都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高息。而其背后的本质则是人性的贪婪。最后还是用这句话来总结下吧。 你贪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谨记谨记!

当今社会十大合法骗局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第五篇

当今社会十大合法骗局!你都知道吗?

扫描到手机

2016-07-01 07:36:04

来源:搜狐理财 作者:微信公众号:理财中国 正文 我来说两句(9人参与)

o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o

o

o

 手机看新闻

所谓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现在给大家整理了社会上的各种法骗局,这些骗子逍遥法外,法律却无法制裁他们,我们就只有强自身防范意识,才能让骗子饿死。 骗局1:投资现货白银

央视315晚会对现在热炒的“现货白银投资”进行了曝光,央视记者调查后发现,现货白银投资实际上是一场对赌游戏,“客户跟平台对赌,你赚了钱,那么公司就要亏钱。”交易所、会员、代理商层层设陷阱,他们利用夸大宣传欺骗投资者,利用高额回扣发展代理网络,吸引投资者投入大量金钱进行现货白银投资理财。然而,投资者万万没有想到,所谓交易软件完全被后台操纵,他们亏损的巨额资金竟然全部落入会员和代理商的腰包。 315晚会从天津所到各个小平台,由上往下从头梳理了一下,从做市商对赌机制,到各层级客户亏损利益分配,再到后台控制行情报价和出入金控制,把整个行业曝光的一点不剩。其实赚取客户亏损等很多内容已经不再是行业秘密,但是随着控制客户交易等细节部分的曝光,应该足以打消投资者仅存的一点赚钱希望。

风险=收益,这是永恒的,这是金融行业的定律,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一样,你永远做不出“永动机”来,也永远没有“低风险,高收益”这种事情。

投资者如果只看重高杠杆,长交易时间,而忽略了高昂手续费,被强行平仓的风险机制,殊不知交易的越多,亏损的越快,最终赔上半辈子积蓄,既可悲又可叹。 骗局2:电话有奖问答

日前,不少地方都在黄金时间推出了一种“答题获大奖”的声讯节目,有时因为参与者的错误回答,一道题目的累计奖金可达1000多元。不少市民在巨额奖金的诱惑下,参与到节目当中,不料拨打了电话才知道,自己掉入了一个陷阱。

张先生说,他在参与了一档电话答题的节目后发现,仅仅10分钟左右,自己的手机话费就花了30多元,而且10多分钟的时间里,他的手机一直处于接听提示状态,根本无法答

题。和张先生有相似遭遇的还有南昌某高校的学生小李,他同样在参加有奖答题节目后,手机费被扣除了17元。

按照读者提供的线索,连日来,记者分别于19时至22时参与各种电话答题节目。在节目过程中,随着答题者错误的回答,奖金也很快上升到1000多元,主持人不断地向听众播报参与热线,以诱惑更多的市民拿起电话参与其中。

骗局3:各种直销

很多人不知道直销和传销的区别,现在我告诉大家,通俗点说就是传销卖给你的东西一分钱不值,而直销卖给你的东西还能值3分钱。

1、能把酸性水变成碱性水的净水器实际效果不如5元一包的麦饭石。

2、吃了能治多种疾病的保健品成本不超过10元。

3、托玛琳水杯成本20元,且无任何效果。

4、各种洗涤用品,洗洁剂成本3元,牙膏成本2元(看牙膏尾部的颜色标示辨别牙膏成分更是瞎扯淡)。

5、化妆品本来利润就高,直销化妆品更是垃圾中的战斗机,最差的产品,最贵的价格。 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太多了。。。。

我和很多前辈商量过用直销的方法做点真东西,真正造福大众,但是前辈告诉我,直销的成本是不允许超过8%的,也就是卖1000元的东西,成本不允许超过80元,不然无法支撑直销利益链条。作为消费者,我不反对购买直销的产品,只是觉得不值那么多钱,如果您是土豪,那么请忽略我的说法。

骗局4:免费给你铺货,免费给你打广告,接到订单再分成

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好事,免费铺货的大部分都是不值钱的东西,杰瑞之前就接到过四川某公司打来的电话,要给我们免费铺10万的货,还有免费给我们打广告,我想哪有这么好的事,接着这个公司就给我们寄了样品,是一种药水,用眼药水瓶子装着,说是用来给金属防锈增色用的。过了几天就有人(一般会说是部队里的战士)打电话说是要看我们的产品,要订货要我们报价。定多少货呢,刚好比10万多一点,11万或12万,这时候你就找原来那家公司订货,对方说只免费铺货10万,要你打剩下的款过去才能发货。接着你打款过去,对方发货给你,你收到货之后,找你订货的人就不见了。等于你花1万买了几桶不值钱的水。 骗局5:各种理由要你取消货到付款的公司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你订购某种商品,比如不锈钢管,最低级的骗术是他要你打款,你打款之后就打水漂了。高级一点的是,他说你可以收到货后再付款,然后给你一个不知名的快递网站和快递单号,接着这个快递公司跟你说货到付款不行,要你取消货到付款才能送货上门,接着你给那个公司打电话要他取消,他就会要你打款给他,你打了就被骗了,那个快递公司都是假的,根本没有货。

骗局6:对方要你先把货放在他的保险柜里

你带着货去拿钱,对方要你先把货放在他的保险柜里,先去吃个饭休息一下,还把钥匙交给你要你自己设密码,接着你把货放到他保险柜,回来就发现货没了,他说不知道,然后你发现保险柜后面的那块板是穿的,货从保险柜后面就被拿走了。你报警也没用,通常这种骗子都是有保护伞的,会要你吃不了兜着走。

骗局7:各种私募,外汇

说白了就是“庞氏骗局”,用后来的人支付前面人的利息,高额回报快速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加入这个骗局,最后骗局瓦解,投资打水漂。受害者罗先生之前被朋友介绍去做一个境外的投资,说投资回报高,投1万,一个月后可连本带利拿回1万1千元,罗先生将信将疑的试着投入了1万,过了一个月,果真连本带利拿回1万1千元,尝到甜头的罗先生继续追加投资10万,结果拿回11万,罗先生大喜,介绍亲戚一起做,总共投资几百万,原本以为可以收获几十万,没想到对方称项目出现巨额亏损,投资只能收回10万,罗先生和其亲戚痛苦不已。

骗局8:酒吧酒托骗局

网络、微信上认识的女孩,约出来见面,很有可能就是酒托,骗子。随便吃一点点东西就是几百几千,这种骗子现在太多。

骗局9:各种网络营销公司

老板们经常会接到电话,做网络营销推广什么的,说不做网络就会被淘汰。这话说的没错,但是做网络营销要找正规公司,现在的骗子就是要你去开会,听课,然后要你交钱。其实也不能完全说这些公司是骗子,只能说这些公司很坑爹,做了没什么效果。常见的骗子公司有:铭X、必X、点X、杭州四X、骗子公司我这里也不一一列举,你只用搜索一下“XX公司骗子”这个关键词就可以看到网上对这个公司的评价。

骗局10:成功学

成功学教你的东西大部分可以在书籍(卡耐基的书、成功学全书等励志书籍)中找到,不必花几千几万去听什么课程,在我看来成功学就是:他成功了,你被坑了!!

前言

有一个大爷,中了500万的彩票,有个记者采访他,问这钱怎么花,大爷说,还房贷,记者又问,剩下的怎么办,大爷说,剩下的慢慢还。

段子虽然是段子,但也能反映出真实的问题来。假如你真中了五百万的彩票,一下子手头有了那么多的现金,你是不是应该提前还房贷呢。

回答是:不要还!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贷款200万元为例,20年需支付114万元利息;贷款30年要182万元利息。114万和182万的利息占贷款总额50%以上,看上去很高,很多人由此决定:不能多给银行钱!有余钱的话买房一次付清,或者提前还清贷款。

但现实情况是,从90年代中国开放商业房贷以来,由于央行不断增发M2(广义货币)刺激经济,通货膨胀率逐步攀升。通胀率对按揭利率的影响不容小觑。在按揭买房中,商业贷款利率4.9%为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利率为实际利率。

一个具体的案例是,据媒体报道,2001年5月,颜某在北京买了一套房。据她回忆,当时是用公积金贷了34万元,20年期,每月还款2100至2200元之间。按照今天的购买力水平,每月的贷款岂不是用买水果的钱都能还上了?

延长贷款期限还可以降低还款压力。由于贷款利率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多,如果把节省的房贷钱用于投资其他优质标的,合理配置资产,还能获得额外收益。

目前商业贷款利率4.9%,85折就是4.17%,也就是说,投资的利息只要大于4.17%,多余的利息就是我们赚的钱啊!

贷款期限越长,月供金额越低。贷款30年的房奴虽然被“套牢”的时间久,但如果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情况一直延续,伴随工资收入上涨,越往后还贷压力越小,做30年的房奴不一定比20年的房奴压力大。

下面说点具体的!

以下情况不建议提前还

1、用公积金贷款的,或者贷款时享有较大折扣的(一般为8.5折)

截止目前,公积金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为3.25%,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为4.9%,再加上折扣,执行利率就达到了4.165%,可以说是非常低的水平。由于已享受较低折扣的利率优惠,目前又处于降息通道中,拿手中的闲置资金做一些理财更为划算。

相反,你进行提前还贷的话,要按照合同支付一笔高昂的违约金。

2、等额本金还款期已过1/3的

等额本金是将贷款总额平分成本金,根据所剩本金计算还款利息。也就是说,越到后期,这种方式所剩的本金越少,所产生的利息也越少。如果你已经还款超过1/3了,就说明已还了将近一半的利息,后期所还的更多是本金,利息高低对还款额影响不大。

3、等额本息还款已到中期的

等额本息是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每个月中。也就是说,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到了还款中期,已经偿还了大部分的利息,因此提前还贷意义也不大。

以下情况可考虑提前还

当然,也会有人说目前水平利率低,提前还贷肯定能省不少利息,所以也总了以下几种适宜还贷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如果是等额本息贷款,没有超过贷款年限三分之一,提前还款比较划算;

如果是等额本金,没有超过整体贷款年限四分之一,可以做一部分提前还款;

除了把钱存银行一点投资理财都不会的,就提前还吧,还完了经常看看怎么理财,相信对你一定有帮助;

想还清贷款作抵押的,或者还清贷款撤抵押卖房的~没啥说的必须还;

死活不想欠银行钱的,尤其家里老人催促的,就还了吧,别让老人替你操心。

等额本息法与等额本金法的主要区别:

等额本息法的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相同,在月供中“本金与利息”的分配比例中,前半段时期所还的利息比例大、本金比例小,还款期限过半后逐步转为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所支出的总利息比等额本金法多,而且贷款期限越长,利息相差越大。但由于该方式还款额每月相同,适宜家庭的开支计划,特别是年青人,可以采用等额本息法,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或职位升迁,收入会增加。

等额本金法的特点是: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每月的还款额不同,它是将贷款额按还款的总月数均分(等额本金),再加上上期剩余本金的月利息,形成一个月还款额,所以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的还款额最多,尔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所支出的总利息比等额本息法少。但该还款方式在贷款期的前段时间还款额较高,适合在前段时间还款能力强的贷款人,年龄大的可采用等额本金法,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或退休,收入可能会减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房都需要向银行借贷,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个重要问题,一般向银行贷款有两种方式:等额本金法和等额本息法。许多人对这两种方法不甚了解,以至于在贷款方面吃了大亏,今天笔者就详细的向大家讲述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和各自适用的人群。

等额本息法

保险是骗人的吗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第六篇

你不可不知的三大理财骗局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第七篇

你必须知道的三大理财市场骗局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公安机关2013年侦破非法集资案件37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64亿余元。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今天恒昌理财师就给大家再梳理一下这些骗局,再次提醒大家投资要格外谨慎小心。需要强调的是,很多投资产品本身没有问题,骗局的产生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哦。你必须知道的三大理财市场骗局:

骗局一:分红险的秘密

骗局形式:很多被忽悠购买分红险的投资者都是通过银行销售人员介绍和推荐的,夸夸其谈称资金可以随时支取,每年有7%-8%的收益等来误导投资者。

产品实质:目前银行代销的大部分保险都是分红型和投连型保险,这类保险的整体的保障功能不强,整体保费较高,而且分红险中的分红并不保证。

如何应对:

1. 如果真有保障需求,就去保险公司或其官网、第三方销售平台或者选择保险代理人购买保障性的保险,分红型或者投连型保险,并不适合所有投保人;

2. 一定要留意合同说明,了解产品本质;

3. 如果已经购买了分红险,而且已经错过了犹豫期(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10天内,如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将合同退还保险人并申请撤消并退还己收全部保费),那么建议不要轻易退保,否则只能领到有限的现金价值和红利。

恒昌理财师建议对于一般收入的家庭或个人而言,建议在配足基本保障后,再来考虑购买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保险,如果因购买分红险而占据了过多资金,导致其他基本保障不足,那就得不偿失了。

骗局二:现货白银投资骗局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骗局形式:以高额回报诱惑客户开户 ,然后开始向你介绍现货白银,说现货白银交易更加灵活,可以双向买卖,涨的时候可以做多,跌的时候可以做空,盈利空间大,开户后,有专业的老师带着操作,做了几天可能会赚一些,然后会说你的钱太少来钱慢,又让投资者加大资金量,结果就是无休止的亏损。

本质:实际上就是一场对赌游戏,交易软件被后台人为操纵,交易所、会员、代理商层层设置陷阱,行情处于高位时不能平仓、本该下跌的白银价格,在交易软件上却直线飙升……势单力薄的散户们要想赚到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亏损的钱都被代理商赚走了。

如何应对:参与白银投资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平台操作和交易软件,我国目前只有三家正规的交易平台——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天津贵金属交易所,而且正规的平台均有模拟盘,方便投资者进行模拟实际操作。

骗局三:网络理财陷阱

骗局形式:以“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收益可达20%以上”等诱惑性信息为噱头,打着帮投资者购买原始股等有价证券的旗号,让投资者的资金汇入他人账号中骗取钱财。

恒昌理财师给出应对方法:切忌被高收益迷惑,一定要认清销售人员和投资渠道的资质,遇到需要往某人账户中汇款的要求,一定要小心避免掉进陷阱。

15个最新金融大骗局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第八篇

15个最新金融大骗局,已有人倾家荡产!

2016-03-10

金融诈骗时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且它已经涉及了金融业的所有领域,今天小编就为你整理了史上最全的金融骗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希望你能够引以为戒。

骗局1泛亚贵金属事件

2015年9月21日下午13点30分,超过10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泛亚投资人聚集在证监会门口维权。他们身着印有标语的白色T恤,拉起横幅,高喊“活捉单九良,还我血汗钱”等口号。监管的缺失,人性的贪婪,令这家号称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延续了数年疯狂的围猎资本游戏。最终资金链断裂,20多个省份的22万投资者的430亿元资金难以讨回。

事发后,一个被北漂码农在微博撰文讲述自己与泛亚的悲情故事,一时间“你贪的是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传遍朋友圈。

警惕骗局2金赛银事件

金赛银基金董事长王维奇,连环诈骗犯,金融圈的“岳不群”。

9月底,位于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国平安集团北京分公司楼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资人向平安集团维权,60亿投资款不翼而飞。他们表示购买了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财产品出现了兑付危机。而其背后则是产品发行方深圳金赛银基金的倒闭。

回过头来看,金赛银用了这些花招哄骗投资者的信任。一是装门面,其在深圳租了一个非常高档豪华的会所,给投资人以“高大上”的形象。二是傍官员,打着政府项目名义进行推销。三是以平安保险担保的幌子,投资者爆料称有200多名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参与其中,很多投资者以为是平安保险的产品才

买的。四是吹挂牌,不懂的人还以为有多牛,实际上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门槛极低,比新三板差了很多,更别提创业板和主板相比。

事后平安保险也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回应,称平安人寿业务员私下违规推介金赛银产品的规模约为1亿元左右。并且会积极配合调查,不会推卸责任,一切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警惕骗局3 MMM金融互助

月息30%,通过发展下线来维持,许诺高回报和高抽成,没有经政府核准的公司组织,只有一个复杂无比的网站,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为世界上最大的庞氏骗局之一。骗完印度又跑来骗中国„„

但是!还有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参与,甚至下血本投资。他们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赚一把就跑,都无比自信的觉得自己不是那最后一棒。可是,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警惕骗局4 677家P2P崩盘跑路

10月左右,一篇名为《P2P崩盘紧急提醒!677家跑路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列举了详细的跑路公司名单,提醒着投资者其中的风险。

虽然跑路潮频现,但国家还是在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11月3日,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提到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这是其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互联网金融成为国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一环。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677家P2P大跑路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相关法律的完善,这都会加速P2P大洗牌,未来P2P行业将越来规范、透明 。

但是,毕竟目前P2P还处于洗牌中期,中间还有一批公司在浑水摸鱼。具体的投资技巧不多说了,网上一搜一大把。总之,投资者在做任何投资之前都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要三思而后行,别搭上这跑路潮的最后班车„„

警惕骗局5 民间借贷崩盘

一般以年利率20%、30%甚至更高的回报为幌子,投资者一开始投入的几万后,尝“甜头”便追加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最终借款人逃跑、企业倒闭。

比较出名的应该是,四川汇通担保事件。汇通担保注册资本9亿元,为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注册资本最大的股份合作制信用担保专业公司之一。其伪造了大量的借款项目,注册了上百家空壳公司,并通过数十家投资理财公司从民间筹资,最后资金链断裂。据媒体报道,涉案金额在100亿左右,事发后,其高管潜逃出境„„

不仅如此,汇通之后,四川民间金融依旧余震不断,老板跑路、失联、被抓成了四川民间借贷圈里的常态。同时,陕西、甘肃、河南等地也曝出投资公司、担保公司“跑路”事件。

警惕骗局6 “原始股”泛滥成灾

这年头,您手里不持有点儿原始股,是不是都不好意思了?在“无股权不富”的投资概念冲击下,一场场原始股售卖大戏开始集中上演。除了高回报、一夜暴富等收益诱惑外,“上市公司”这些个虚晃的光环给了非法集资更堂而皇之的马甲。民间资本链条崩裂之后,一批投资人开始讲述他们投资“原始股”,从一夜暴富的美梦骤然深陷惊魂乃至血本无归的经历。

报道的比较多的是上海优索环保和河南几家公司,都是在登录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后,开始售卖原始股,随后人去楼空。媒体戏称卖原始股就像卖白菜一样„„

谨记:挂牌≠上市,四板≠三板,天上不会掉馅饼!

警惕骗局7 银行理财“飞单”

银行飞单,即银行员工被投资公司的高佣金所吸引,私自与其他投资公司“勾结”,以银行的名义出售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并过分夸大收益加以蒙骗,导致投资者上当。

几个月前,多位市民称在农业银行北京通州支行次渠分理处客户经理李某处购买理财产品,但到期后本金与收益均未兑现,共涉及17人2248万元,这起事件就是典型的银行飞单案。

在这里教你三招认清银行飞单:

第一,要看清相关理财产品合同条款,看清楚合同方是否有银行参与、是否有银行印章,还要注意鉴别印章的真伪;

第二,要仔细辨别理财产品收益。现在银行理财收益一般在4%左右; 第三,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明确了解产品是否保本,募集资金具体投向,收益、期限等等。

此外,还应该注意一些银行销售兜售的所谓理财产品其本质就是分红险或者投连险。这类保险的整体的保障功能不强,整体保费较高,期限较长,而且分红险中的分红并不保证,投资者要加以分辨。

警惕骗局8 高额贴息存款

前几日,萧山日报爆料称,一年多前,16位来自萧山、杭州、宁波等地的存款人,把高达2.88亿元巨额资金存入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临夏东乡(县)支行,如今存款到期超过一个多月,竟然无法从银行兑付。

事件大致的经过是这样的:当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魏某,先以高额贴息的方式吸引浙江等地储户到东乡县工行存款3.12亿元。然后勾结银行高管骗贷。多个资金中介人从中层层拿到数额不等的佣金,远高于存款人的贴息幅度。魏某组织有关人员伪造上述存款人的大额存单,再以假存单作质押,向

银行骗得巨额贷款„„

目前警方已抓捕了一批涉案主要人员。涉案资金也已经被冻结,警方称如果当事人能够证明存款资金来源合法正当,经调查核实才会将逐步解冻存款„„

警惕骗局9 张冠李戴的假信托

要么是在公司名字中加入信托字样误导投资者;要么盗用信托公司之名发布虚假产品。

谨记,全国只有68家信托公司;正规信托公司推出的产品,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官方网站或客户服务热线查询;信托都是百万起投的。

警惕骗局10 假民营银行

谎称已获得或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现在,民营银行只有5家,包括微众银行(腾讯)、华瑞银行(均瑶集团)、金城银行(正泰集团)、温商银行(天津华北集团)、网商银行(阿里巴巴)。其他都是假的。

警惕骗局11 假基金

设计虚假的基金网站,随后在网络广泛张贴广告信息,承诺高回报,最后跑路。投资者在网络购买基金时,一定要到基金公司官网、银行官网以及正规的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

警惕骗局12 假券商

使用虚假身份冒充国内知名证券公司开设钓鱼网站,带有“内幕消息”、“代理炒股”、“炒股软件”、“包赚不赔”等特征的炒股信息。股票开户要到正规券商机构营业厅或官网进行操作。

此外还有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

保险理财常见的投资陷阱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第九篇

保险人的网上家园—沃保保险网

保险理财常见的投资陷阱 据调查发现,有一些不法分子趁保险理财产品具有市场,便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今天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关于保险理财陷阱,并提醒大家在购买保险的时候需要注意。

保险理财陷阱一:7%非年利率而是5年收益

“保底收益真能达到7%这么高?”对于我们的疑问,该营销人员犹豫了一下表示,其实7%是指5年的收益,平均每年不到2%。而这点并没有在宣传单中注明,工作人员也没有主动进行提醒。

“但每年还有现金分红,加起来收益率也挺不错的。”该工作人员表示,参照该公司以往的分红经验,这款产品年平均分红水平超过4个百分点,“5年下来收益率至少达到百分之二十几。”但这样一来,该产品的实际收益水平与5年期定存到期的利率18%差距明显缩小。

我们随后从相关保险公司了解到,这款分红险的保障内容大致包括身故保障,红利以及满期金。保险公司的产品条款中并未说明有7%保底收益,涉及投资收益的方面只有红利和满期金。

保险理财陷阱二:提前退保难获满期金

尽管没有7%的保底收益,但保险公司客服人员告诉我们,如果保险合同期满,投保人可以获得保额107%的满期金,即购买1万元的产品,5年后可以获得10000×107%=10700元的满期金,在收回本金的同时还有700元的收益。“如果合同到期,保险公司保证给付这部分收益。”

照此看来,这款保险产品确实有固定收益,但却并非银行宣传单中所说的保底收益,而是合同到期后的满期金收入。如果投保人提前退保,则拿不到满期金,只能按照保险公司的保单现金价值获得补偿,而这部分金额往往较低,越早退保保单现金价值越少。而且,如果中途出险理赔,则保险责任终止,投保人也只能获得理赔金。

保险理财陷阱三:是否分红并不确定

相对于满期收益,银行工作人员更强调,年度分红才是更为重要的收益来源。据我们了解到,这款产品今年才刚刚推出,而银行工作人员就拿着过去其他产品的分红水平来对此进行介绍,称每年分红能达到4个百分点以上。

不过,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分红并不能保证,“分红水平要根据保险公司每年的实际经营状况来定,如果盈利情况较差,甚至可能不分红。”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经营多款分红险产品,从历年来的分红数据来看,尽管有些年份的分红水平会偏低一些,但目前尚未出现不分红的情况。“可这并不代表你所购买的这款产品一定会分红,这是存在不确定性的。”该工作人员特别对我们强调。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保险理财陷阱,在这里,建议大家在购买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去注意,不要盲目的去购买,在一切咨询好之后再进行购买。

沃保保险网——沃保专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baoxianzhishi/19319.html

《保险公司投资是骗局 保监会通报:这些保险骗局都是骗人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