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问题和现状及解决措施的研究

|

【www.dagaqi.com--保险知识】

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问题和现状及解决措施的研究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

  摘要:文章对目前适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及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矛盾所在及针对这些矛盾提出了一些适合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及与新农保转移衔接对策,保护了农民工的养老保障权益。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研究背景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目前每年离家外出务工或经商3个月以上的农民已达1.5亿,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他们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因为身份的特殊性(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居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居民),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长期处于整个城市生活的最底层。因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目前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1.制度有缺陷

  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统筹层次低。二是转移办法滞后。三是省际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遇到问题,迁出地省社保机构解决不了,迁入地省社保机构也不管,农民工不知找谁才能解决问题。

  2.立法滞后,执法不严

  我国现阶段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低“硬度”使维权工作缺乏力度,其存在的不少漏洞和操作性不强,以及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条款等问题,使该部法律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问题上显得软弱无力。对于涉及农民工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问题,大多都是出现了问题或投诉举报才进行检查处罚,主动监督不足。由于我国相关法律立法滞后、行政管理和执法的缺位,导致企业在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保费用时,是逃费的多,纳费的少,主动纳费的更是微乎其微。

  3.企业不愿参保

  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是弱者,只耍能找到一份活干就行,几乎没有可能考虑是否参加养老保险等事项,农民工生存压力大,他们只能考虑当前的生存问题,因而产生部分收入低的农民工愿意企业不参加养老保险而给予一定的补贴,导致许多企业根本不给农民工参加任何社会保险。

  4.农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识

  农民工自身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问题。虽然农民工普遍意识到以后养老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但认为自己现在还年轻养老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二是生存压力。目前农民工工资收入一般不足1000元,在西部地区只有600元。三是就业压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工为生计满足于有活干,只能放弃养老保险等权力。四是法律意识淡薄。对不签劳动合同,克扣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侵权行为,往往持克制,忍耐的态度,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民工中推行不力的原因之一。

  三、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中存在的问题

  1.转移接续制度基础日趋良好,但实施效果较差

  首先,“城保模式”的转移接续制度较为完备,为转移接续提供转移接续标准。“城保模式”不仅给出了转移接续基金比例、转移接续办事流程,还率先提出了全国转移接续流动的理念,为转移接续机制全国运行提供了参考。其次,“独立模式”为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提供了制度支持。北京市农民工发生流动时,可选择就地封存和转移回村两种处理办法,为其他省市区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提供了参考。

  2. 转移接续责任分配界限模糊

  一方面,转移接续政策各异,责任的划分缺乏法律保障。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规范其具体操作的法律性文件,现行规定都属于政策规范性文件,各级主体转移接续责任规定不明确。而且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具体操作性文件多数为地方政府在中央指导意见下出台的试行办法,缺乏权威性,只能在所在地起作用,而且这些办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缺乏长远规划,致使这些各自为政的法规政策根本无法去明确划分各自的责任。另一方面,转移接续的组织管理薄弱,责任模糊。转移接续尚未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现在主要由各级社保机构完成,但其中也有很多相关部门参与,实施过程中这些不同级别和类型的管理机构之间的责权划分模糊,各地区管理经办机构设置也不尽相同,不利于转移接续的顺利实现。

  3.现行转移接续政策损害了农民工个人利益

  首先,地方利益冲突造成保险金滞留,严重损害农民工个人利益。现行转移接续政策下,农民工只能转移属于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统筹账户保留在当地,面对巨大的保费利益吸引,转出地更愿意农民工退保而不转保。其次,苛刻的转移接续辅助制度,也损害了农民工的个人权益。各地现行政策下,虽有相关制度可依,但都设置了转入附加条件,如年龄、工作年限、缴费年限,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转移接续的顺利实施。再次,农民工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统筹范围小,调剂力度小,限制了养老保险的互济性,降低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的能力。

  四、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机制对策

  1.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如前所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强制为农民工建立养老保险的法律制度时,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并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并制定了适用于本地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办法,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立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没有一个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也导致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转移通道被堵塞。农民工是一个高度流动的群体,要使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永续,就必须使农民工在劳动地点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转移养老保险关系。

  2.将农民工养老保险金纳入全国统筹

  首先应该提高社会统筹的层次,努力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通过全国范围的统筹,意味着用人单位为员工交纳的那部分养老保险金直接进入国家统筹基金,原来的地方社会统筹基金不再各自孤立存在,而由国家社会保障机构承担起责任,统一调度、使用这部分资金。这样,无论一个地方有多少农民工参保者进入就业并继续参保,也不会给原来意义上的地方的社会统筹基金带来紧张。各个地方政府也就没有必要更没有动力来设置种种的障碍以阻碍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顺利流转。笔者之所以认为要把统筹提高到国家层次,而不是省级,是因为省级层次的统筹依然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3.分区分级确定缴费基数和缴费费率

  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别确定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和缴费费率。这样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并且实行“高收入,高负担”,可以方便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与接续,也有利于社会保障部门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益的核算,更有利于全国的统一。

  4.设置统一、高效的转移与接续程序

  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由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权益结算中心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民工实行一人一卡,每个农民工都只能拥有一个社会保险登记号,可以随时在其所在省、县、市进行登记。并以此保险关系为依据,进行缴费、转移与接续等。无论该农民工走到哪里,凭此卡、身份证及有关迁移证明,即可办理转移与接续手续。

  参考文献

  [1]华迎放、徐红勤.农民工社会保险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海的实地调研[J].研究探索,2008,(1)

  [2]刘传江、程建林.养老保险“便携性损失”与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4)

  [3]王英明.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沈阳: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09(1)

  [4]陈晓安.建立全国统筹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9(2)

  [5]黄丽明.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A].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关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及完善对策的分析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二篇

  摘要: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率增长的情况之下,中国的劳动力现阶段仍面临着供过于求的就业压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而随着劳动力价值的提升,政府在做各种方案的努力来缓解劳动力的问题,以使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一、人力市场理论概述介绍

  人才市场,又称劳动力市场、劳动市场、劳工市场、职业市场、就业市场、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人力市场等,是指劳工供求的市场。“人才队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人才的素质逐步提高;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人才地域分布仍呈东强西弱态势,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正处于历史性转折过程中,这是现在我国内地人才发展最主要的特点。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概况

  1.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矛盾突出

  【1】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

  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城镇调查失业率在7%-8%左右。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

  我国的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在技能型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需要,“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也成为制约扩大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2.就业结构和状况

  【1】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与GDP的比例严重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只占GDP总量的15.2%,但就业人数却占了46.9%。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非正规就业人数庞大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非正规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目前我国还没有按照这一分类进行的官方统计,但初步估计,中国城镇的非正规就业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3】流动就业规模巨大

  中国目前流动就业人数大约在1.2亿以上,流动就业的大多数是所谓农民工。其中跨省流动就业人数约6000万人,约占全部流动就业人数的一半;绝大多数流动就业人员进入城镇就业,占城镇全部从业人员的近40%。目前农民 工占加工制造业职工总数的近60%、建筑业的80%、服务业的近50%。

  三、劳动力市场问题影响因素

  1.劳动力总量过剩

  我国劳动力总量多,但是其中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专门职业技术培训的高素质人才不多,所以大多数劳动力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但这个产业能吸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所以造成劳动力过剩,而对高素质人才有巨大需求的产业却是求贤若渴,招不到符合条件的员工。这也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国家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多培养高素质人才。

  2.劳动力市场存在流动性障碍

  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流动。举例而言,北京,上海,天津等都市有着户口准人就业的限制,西部比东部劳动力流动性较差。劳动力市场处于城乡,地区及部门之间相互分割的状态,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毕业的大学生当前出现过多状态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毕业的大学生当前出现过多状态。但是目前却出现岗位少,大学生过多情况,另外刚刚毕业大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因此培养的成本、职业化的成本很高。据悉,今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大约630万人,加上历年未就业的大学生,需就业的大学生接近千万。

  4.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性就业机制

  受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跨地区就业的比重 相当小;毕业生就业仍处于由国家安置就业向通过市场,实行竞争就业的过渡阶段;在人才的分配上也主要是面向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国有小企业难以获得搞技术人才。此外,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尚未有效形成,工资分配制度处于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并存的阶段,企业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工资分配仍不能完全反映劳动力价值和供求关系。

  四、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措施分析

  1.改善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状况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是我国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如前所述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同时,技术工人及高技能人才却非常短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就意味着,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对于改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进而改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的主要途径是要尽快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培训体系。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培训体系的建设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可以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改善其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2.充分发挥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针对我国当前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经常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状况,必须正确定位工会的角色,充分发挥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要求中国的工会要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角色:第一是工会代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角色。第二是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角色。第三是工会在协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中的角色。第四是工会在集体合同关系中的主体角色。工会角色的正确定位可以增强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3.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

  首先是建立高效率的就业促进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平等竞争就业。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限制性政策和歧视性规定,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与失业登记制度、用工管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就业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要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服务平台 ,完善农民工就业的服务工作。其次是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险与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办法 ,建立覆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形成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 “五险合一 ”的基本社会保险框架,健全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再次是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督调控体系,切实维护农村进城务工者权益。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把城乡各类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4.完善劳动力市场秩序

  【1】在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方面的举措有:建立和完善平等的劳动法律制度:包括建立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平等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劳动者待遇公平分配制度。

  【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制度:包括强化政府责任、强化用人单位责任,完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完善劳动仲裁和诉讼制度

  【3】在严格劳动力市场执法方面的举措有:加大劳动执法力度,保证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得到落实,推进劳动合同制,对用工单位拒绝签订合同的行为予以纠正乃至惩处,劳动合同公证实行免费服务,加大合同监管、劳资关系协调的力度,把有关法规、政策普及到企业和劳动者当中去。

  参考文献:

  [1]湛新民.国有企业就业弱势群体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

  [2]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2005,(1)

  [3]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

  [4]王艾青.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问题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5-77

  

城乡统筹发展下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三篇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已形成为一套较为完整的保障体系。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结构。本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通过对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新要求的阐释,提出完善社保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障 城乡统筹 制度完善

  本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通过对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新要求的阐释,分析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中存有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社保制度的措施。

  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及其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要求

  (一)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

  城乡统筹旨在打破城市和乡村相互分立的经济社会结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使城市和农村相互融合与促进,互动发展,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进行宏观考虑,统筹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发展互赢的格局。总的说来,包括以下基本含义:

  城乡一体化。1949年以来我国长期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通过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来带动全国的经济增长;而农村的经济发展则长期处于滞后状态。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已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等:偏远乡村地区经济落后,依然自给自足,而发达城市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严重的发展差异背景下,实行城乡统筹策略便是通过城乡一体化,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实现产业互补,国民待遇一致,使城乡经济互惠互利,相互带动,实现城乡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统一部署。城乡统筹即包含了要对城市和乡村统一规划和部署的意思。政府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划时,要纵观大局,统一谋划,将农村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纳入到国家宏观战略布局中去。农村的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也应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重点,并通过统一谋划,使农村与城市经济得以在正确的政策策略推动下均衡发展。

  平等对待。平等对待不仅意味着在政策制定和国民经济计划上使农村和城市融为一体,通盘谋划,共同考虑,更强调要将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等各方面给予一视同仁的对待,二者应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不要一味地划分先后、快慢和主次。并且城市和农村应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应以客观、公正、平等的理念发展,以逐步缩小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差距,因为从发展权的角度来说,不同区域间理应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同时,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在基本国情下我国长期实行重城市、轻农村、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发展策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之间已经形成较为明显的发展鸿沟,三农问题凸显,若一味地坚持城乡以共同的速度稳步发展,则二者之间的发展差距将永久存在。故政府在作决策时,应在保证城市一定的发展速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将更多的发展成果和利益向农村地区倾斜,作出更有利于农村地区发展的谋划,以期农村能在城市的推动和支持下取得更大的发展效果,最终实现协调发展。

  共同发展。共同发展是实行城乡统筹的根本目的和途径。实行城乡统筹意味着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应同时进行,缺一不可,不能只重其一。原因在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引导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推动和促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的共同发展,就要通过合理调整区域布局,完善区域政策制定,改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等措施,使农村和城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城乡统筹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制度的总称,是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在城市和农村呈现出不对等的态势。由于我国的发展战略长期向城市倾斜,在这种模式下,我国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因此相对完善和全面,而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就相对薄弱,起步不久。二者在保障覆盖面、筹资方式、保障水平、运行机制完善度、保障项目类别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城乡统筹要求政府改变这种传统的“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公平、统一和协调发展的理念,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推进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同步推进。城乡统筹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就要认清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情况,以解决农民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分步实施,层层推进,逐步完善和改革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并加大政府对其投入资金的力度,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差别,使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终实现一体化。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要在短时间内形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太现实。故应从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地区着眼改革,然后层层推进到全国,与城镇社保实现对接。

  2.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理应被政府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划之中,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应实现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融合,相互带动,消除城乡差别,为社会保障统筹发展奠定基础。为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布局,就要大力弥补农村社保制度中的缺陷,加大政府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在社保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方位地惠及于民。

  3.公平对待。公平对待,即指社会保障制度应体现出平等对待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含义。在保障覆盖面上,处在相同条件的农村与城市居民应该享受相同的保障覆盖;在保障水平上,应该使得同类的农村和城市社会成员享受到同等的社会保障服务;在保障项目类别上,农村居民应该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同等条件的保障项目。但是,公平对待也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也不应完全相同。如果在待遇上完全相同,则更多地会对城市居民不利。所以,应当结合各种实际情况,从社会保障本身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评判其是否公平。4.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阻碍作用,应积极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缩小城乡差距,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我国城乡的健康发展。要不断增加对农村社保的财政投入,通过建立基金等方式来开拓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渠道。同时要通过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的各种优势所在,来逐渐弥补农村社保制度的不足,使农村社保的覆盖面以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消除城乡差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制度建设的目的是要缩小城乡差距。为实现城乡统筹,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都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本着公平、有序、共享的原则思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由于我国多年来重视城市发展轻视农村发展,造成城乡发展的极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也反映在社会保障体制方面,如城市居民社会保障范围要明显广于农村;城市医疗保障体制更加完善,而农村由于医保制度的滞后,很多农民还处在“小病扛、大病挨”的阶段,就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而言,城市也要明显高于农村。就社会保障待遇方面,城市也明显优于农村,近几年来,城市居民养老金发放水平明显提升,而农村地区的养老金发放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城市相比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近年来,党中央一直将提高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将严重制约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

  我国拥有10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使得在这样一个国家建立起全面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非易事,也无现成的参考模式。鉴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我国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时不能直接效仿其他国家的做法与方式,而是应该立足本国国情,同时学习别国在该领域的成功之处,设计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安排。

  (一)逐步增加保障项目,建立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与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得到普及,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并未得到广泛开展,因此有必要在全国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这也是我国完善农村社保制度的工作重点。具体做法包括:稳定工作的农民工也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不得擅自停止为已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缴费;灵活就业的农民工有权利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居民或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事建筑业和其他危险性行业的农民工应得到强制性工伤保险。

  (二)着力推行新型农村社保项目,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我国需要进一步增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渠道,向广大对社会保障制度还怀有芥蒂的农民宣传社会保障的好处,改变他们的原有观念,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度。通过编制新的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让更多的困难人群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障;适当顾及有重残障和年幼儿童的低收入家庭和无劳动人口、单亲家庭;及时关注低保农民工家庭的困难情况,对其实行优惠救助政策,实现低保救助与城市接轨。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应超越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局限,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到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实现全国的普及与覆盖,让农民早日从中受益。

  (三)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大幅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待遇

  为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中央、省、市要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在中央和各省增加社保额度的前提下,各市县应当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保障资金,使各级财政补助金及时拨付和就位;稳步提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补助、五保户和农民养老的待遇标准;加快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了解并研究新农合制度的资金匹配状况、资金统一运作和个人付费标准等问题,同时较大程度地提升报销占比和报销极限。

  结论

  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改变传统的“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遵循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公平对待,不断增加对农村社保的财政投入,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需求,推进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最终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社会问题复杂,基本的国情决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当不断开拓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弥补农村社保制度的不足,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同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孟令芸,李士雪,徐缓,张英杰,刘晖.日韩两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09(12)

  2.夏宗明.发展中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简述[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7(4)

  3.代志明,何洋.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解读与借鉴[J].经济纵横,2005(2)

  4.杨惠芳,陈才庚.墨西哥和巴西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启示[J].拉丁美洲研究,2004(5)

  5.刘东华.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兼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河北工业大学,2002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问题的思考——以南通为例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四篇

淮 阴 工 学 院

学 年 论 文

作 者:

系 (院):

专 业: 陈晶晶 学 号: 人文学院 工商管理(商务秘书)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问题的思考题 目:

3082114302 ——以南通为例

指导者: 周晓芬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问题的思考——以南通

为例

班级:秘书3083 姓名: 陈晶晶

学号:3082114302 指导老师:周晓芬

摘要: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我国新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从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截至去年年底,南通全市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总数已达269.04万人,其中参加新农保207.66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9.23万人,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12.15万人,全市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达94.58%【1】,为了准确掌握南通市农民对“新农保”的意见,以及推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当前推进“新农保”面临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新农保”制度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Abstract: the rural old-age insurance system's establishment and the consummation, matter to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area, matte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rom the Nantong municipal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 was informed that, as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the city of Nantong rural resi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social insurance number already amounted to 2690400 people, among them 2076600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articipating in

enterprise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of 492300 people, into the land expropriated farmers basic life support 121500 people, the city's rural society endowment insurance rate 94.58% [ 1 ], in order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Nantong city farmers to" new agriculture" views, as well a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new situations and new problem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orough investigation, summary analysed current advance " new agriculture" is facing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new farmers Paul" system some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南通市,新农保,农村养老保障,农民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Key words: endowment insurance in rural areas, Nantong City,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old-age security in rural areas, farmers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2000年时,南通市65岁以上人口为943 453人,占总人口的12.03 % ; 2001年,南通市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2.3 %。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同期江苏的9.1%与全国7%的水平,与同期美国的13%接近,也与其他发达国家的14%差距不远。截至2005年11月,南通市共有常住人口734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12 %。【2】这表明南通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地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就被称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地区)。据此,南通市人口年龄结构已进人老龄型。据预测,南通市老年人口在未来30年时间里将快速增加,到2036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15万人,是2000年的2.28倍。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相对应,2000年南通市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31.94万人,占总人口的67.80 %,农村老年人口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农村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使得社会负担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妥善解决好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通市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锐减。许多农村老年人失地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拮据,用于养老的积累更少。而“土地不仅被农民视为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而且被视为失业保障(当从事非农业劳

动收人不佳时,农民可以退回到土地,获得生产和生活资料)和养老保障(自己在青壮年和老年健康期通过劳动获得的收人,可以维持自己的老年基本生活)。然而,近年来,农村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在不断弱化。目前,南通全市耕地面积4

8.3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仅0.06公顷。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也日趋消退。

二、南通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专门性的法律依据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虽然有了十几年的实践,但一直存在法

律依据缺失的问题。由于没有关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专门法规,各地农保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地方立法难找依据。主要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对策措施为指导,制度运行缺少稳定性。

1、《基本方案》未充分体现政府的经济责任,制约了农民参保。

2、《基本方案》未及时修订,制约农民参保。

(二)、农民参保意识不强

农村人口多,经济条件迥异,思想认识不一样。养儿防老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特别是40岁以下农民,由于离享受养老金年龄尚远,参保积极性不高。一些地区因经济相对薄弱,认为当前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尚不能考虑养老问题,导致农保工作开展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低收入群体缺乏缴费能力 农民收入不稳定,遇到天灾、农产品销路不畅等因素,都使缴费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将来的待遇水平。这已经成为农保工作改革的瓶颈,这一问题如果

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必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影响农村乃至我国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及社会稳定。

(四)、 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差

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养老金的价值有可能贬值。因为农村养老保障的基本方式是把钱存入银行,仅仅依靠利息是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

(五)、农民工问题

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为2647万人,与1.45亿的外出农民工总量相比,还相差很大。农民工未纳入现有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中,参加农保又造成管理的困维。相当多的农民工在外打工有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返乡后又重新参加农保。而新农保地区模式差异大,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部分缴费人、缴费标准、待遇计算有所不同,造成转换上的困难。有些地方规定农民工返乡可以退保,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退还本人,这又伤害了农民工的利益,使得他们在城市劳动的社保权益几乎化为零。

(六)、经办机构管理簿弱,主体分散

随着新农保工作的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各级经办机构一直处于“小牛拉大车”的被动状态,经办能力严重不足。经办管理主体的分散又不利于基金的安全和增值。

(七)、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贯彻执行重视不足。 尽管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重视不足;二是农民自己也不够重视。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轻视心理,甚至还有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势必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顾晓宁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五篇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顾晓宁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摘要:从上世纪末,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就开始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至今已经设计出多种制度模式。各种制度模式各有其优缺点,都尚未成熟。由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保险金额偏高等原因,造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退保率高的现象。本文在具体分析该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问题与对策农民工养老保险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复杂、最难办的部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伴随而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日益凸显,各级各地政府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设计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不过,这些制度安排的效果并不理想。下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现有几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一、现有的几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认识到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的迫切性,部分沿海地区政府便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根据中央的政策精神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具体政策、措施。劳动保障部课题组认为,目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主要有四种做法,一是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做法:将农民工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二是以浙江省为代表的做法:对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采取“双低”(即“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的办法。三是以上海、成都为代表的少数城市的做法: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来务工人员或非城镇户籍职工实行综合保险。四是部分乡镇企业职工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言之也就是城保模式、“双低模式”、综合保险模式和农保模式。以上四种模式虽不能完全反映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貌,但可以看出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做法具有代表性。本文从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出发,找出了现行几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存在的问题。

二、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以上介绍的几种模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低和退保率高的现象。

(一)各区域政策不统一,关系转接困难。

农民工跨省区流动与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区域统筹存在尖锐矛盾。首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民工多数在东部沿海地区务工,东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各地区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与支付标准的划定也不相同,统一的缴费与支付标准难以形成,这就使得农民工在养老保险关系接续上缺乏统一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老保险关系的顺利转移接续。其次,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尚未形成省级统筹。多数省区统筹层次均较低,实行地市级统筹,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资金的统收统支。区域统筹造成了各地区的参保政策及领取养老金金额不一致,各自独立的财政管理体制给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增加了难度。最后,信息化管理不完善,缺乏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虽然东部地区具有比较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中西部的情况却并不乐观,中西部,210000)

建立难以实现,阻碍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

(二)缴费金额偏高、不具有灵活性。

农民工大都从事体力劳动,工资收入一般都低于城镇职工。除去支付基本生活费、子女上学、赡养老人等费用,他们的收入往往所剩无几,这样养老保险就成了农民工较大的负担,因此他们参加保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加之很多农民工依旧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大多想将仅有财产留给子女,不急拿出用于支付养老保险的费用。另一方面,农民工收入的不稳定性对其参加养老保险也会产生很大影响,致使他们没有工作或者收入减少期间就无法按时缴纳应缴费用。相反地,当农民工收入增加想多缴纳费用,以期现在多缴纳以后多受益时,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农民工的这种愿望也是不能实现的。这一问题就是由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在缴费金额方面缺乏灵活性造成的。

三、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一)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机制。

要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顺利转移,首先是制定统一的准入标准和享受标准。具体指无论农民工在东部还是中西部从业,其本人需要缴纳的费用是一定的,不会因为工作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假设养老保险有三档缴费标准,农民工选择哪一档缴费标准就决定之后他的享受标准,这三档标准全国统一、不因地区变化而变化。)但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不同地区的政府、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的保险金额按照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来确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相应地多买单,反之,则少买单。这样各地区给农民工划定的缴费与支付标准一致,财政统一核算养老保险基金,使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变得相对容易。

其次,建立全国统筹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农民工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后,应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机制,避免农民工因为流动而经历“退保”、“参保”等烦琐程序。具体做法是实行全国联网,给农民工发放全国通用的养老保险卡,真正实现“一卡通”。农民工不论流动到哪个地区就业,都能凭保险卡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缴纳养老保险费及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业务。此外,农民工在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暂未就业、没有稳定收入时,相关部门应保留其养老保险关系,其个人账户基金按规定计息。之后继续就业的,可续缴或补缴养老保险金。

(二)明确政府责任、建立多档缴费标准。

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政府应开辟筹集资金的渠道。土地是农民和农民工的传统保障载体,当农民离开土地而成为农民工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应通过其他形式体现,比如为农民工提供养老保险基金。可以有这样的设想:对完全市民化的农民工,对其拥有土地实行有偿转让制度,将转让所得收入纳入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时,按规定获得的土地补偿费和劳动力安置费,应强制提取一定比例费用作为被安置对象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基金。第二,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具体是指国家对雇佣农民工的企业,根据其为本单位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额度,减免该企业一定期限和比例的税款。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企业的缴费行为进行激励,并形成一种机制。这种激,还

192

衡水地区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樊迎光

冯俊丽

053000)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衡水学院,河北衡水

摘要:农村青年作为农村的劳动力主体,就业问题不仅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生存发展,而且事关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作者针对衡水地区农村青年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分析了当前衡水农村青年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青年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衡水地区农村青年就业策略中国是一个有近10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据农业部统计,在当前农村人口中40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占约83%,所以农村青年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衡水地区地处冀中平原,是传统的农业产区。这就决定了该地区农村劳力的传统就业方式是“下地劳动,靠地吃饭”。但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方式由简单粗放的劳动力投入型向以科技投入为主的精细化管理迈进,现在衡水农村解放出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农村青年的就业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一、当前衡水农村青年的就业现状1.就业层次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

当前衡水农村青年就业形式已经不是单一的传统就业,而是呈现出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二三产业,以农村为基地,向城镇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农村青年向农业深度和广度就业。在当今衡水农村,传统的代代相传,靠天吃饭的农业劳作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农村青年在受教育程度,新技术学习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在发展现代农业,带头示范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实现科学种植等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二是农村青年向农村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就业。农业生产有严格的季节性,在农闲季节,选择家庭养殖、家政服务、旅游服务等二三产业成为农村青年的首选,由于需要兼顾父母养老、子女抚养等家庭责任,在乡镇务工经商就成为本地就业的主要趋势。三是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和向城镇转移就业。由于衡水市地处河北中部平原,交通发达,外出务工也成为农村青年就业的主要途径,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些掌握知识技能,勤劳能干的农村青年逐渐在城市的市场经营、基建、服务等行业站稳脚跟,并在京津沪等大城市扎根。

2.就业倾向由务工到择业转变。

前几年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主要以外出务工就业为主,大多靠自发外出。他们要么跟父辈学,要么靠亲友带、朋友跑,所干的工作体力劳动居多,技术含量低,往往没有规范的用工合同和稳定的劳动关系,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福利可以充分体现国家、政府对农民工养老问题的关心与重视。

建立多档次缴费标准。农民工个人可以针对自己的即期收入参照不同的缴费档次进行缴费。当其收入较高时,可以按较高档缴费;收入较低时,可以按较低档缴费。到规定年龄时,相关部门把农民工个人缴费总和加权平均,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发放养老保险金。这一办法可以使收入不稳定的农民工免除后顾之忧,使其自由地根据收入变化选择缴纳保险金的金额。

此外,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农民工参保重要性的宣传,使该群体树立参保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政府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在积极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完善和丰富相关法规、政策和措施,使工,待遇不够健全。

近年衡水大力普及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青年的文化技能水平也有了普遍提高,许多青年外出务工前已经参加了政府或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技能培训,取得了厨师证、电工证、家政服务登记证、焊工证、工程车辆驾驶证等劳动技能证书,他们外出务工一要比报酬待遇,二要看工作岗位,三要问劳动强度,感觉合适才会去。现在青年就业已经由简单的务工向择业转变。

3.就业身份由打工仔到创业者转变。

新时期的衡水农村青年继承了老一辈虚心踏实、勤劳肯干的优良品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并通过虚心学习、勤奋工作,逐步掌握了先进的技能和管理经验,通过几年打拼积累了部分财富,同时也丰富了人生经验和阅历。近年衡水的投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昔日打工仔成为了回乡创业者。他们利用家乡丰富的自然、人际、社会资源开始创业,并且带动了一大批农村青年就地实现就业。

二、当前衡水农村青年就业存在的问题1.就业信息缺乏。

目前农村青年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大批人是靠亲朋好友的传帮带外出劳动就业。还有部分青年靠政府的培训中介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实现就业,个别人通过网络、新闻等信息媒体获得企事业单位的用工信息。总体来说,现在农村青年信息来源少,有价值的用工信息更少,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用工动态。由于难以实现劳力和岗位的有效对接,许多农村青年只能盲目地走南闯北。

2.就业目标不明确。

农村青年对于外出务工的职业生涯准备普遍不足,许多年轻人由于不愿意重复父辈的泥腿子生活而踏上了打工的道路,他们无一技之长,无上岗资格,对职业更没有明确的打算和规划,就业目标非常模糊。根据笔者对衡水深州多地的调查,将近50%的农村青年认为走一步算一步,如果可能就继续做这份工作;30%认为以后需要回乡照顾家庭父母,工作差不多就行了;只有约20%认为需要努力工作,以后在城里扎根。农村青年自我发展方向模糊,就业目标不明确,会导致职业生活不稳定,进而影响到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发展的主观努力程度,降低农村青年的职业竞争力。

3.就业技能不够。

从对衡水地区农村调查来看,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威力,使养老保险征缴工作迅速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研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2006.

[2]卢海元.适合农民工特点:建立弹性养老保险制度[J].中国劳动,2005,(5).

[3]宋明岷.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2007(7).

[4]朱燕.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路径[J].科技和产业,2007(6).

[5]田秀丽,王荧.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探讨[J].科技)193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六篇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民工不愿参保或退保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关系不能异地转移。本文通过分析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难的成因,提出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接续机制建立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农民工 保险 退险 异地 转移

近年来,农民工“退保”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农民工返乡或异地就业转移时养老保险关系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不能转移,只能选择退保。可见,农民工不愿参保和中途退保的最根本原因是养老保险不能异地转移接续。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难的成因

1.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非正规化。

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但中央和地方的规定不统一。而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不明,在管理上的责任不清,对各级政府给予农民工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方式、项目、标准和原则等没有明确规定。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主要是县市级统筹,镇一级的社保机构尚未健全,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协调导致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此外,不少地方硬性规定退休前五年必须到该地参保。有的地区甚至规定,非本地户籍的员工在其他地方缴费,其工作时间不计入缴费年限等。这些规定在目前不适应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客观事实。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2.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养老保险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经济发达、高工资水平地区的参保者,变换工作单位后,不愿意将自己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到经济落后、低工资水平的地区。地区收入差距是农民工迁移就业的重要原因,农民工退保后将社会统筹账户的基金留在发达地区。农民工返回不发达地区,该地区又不得不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承担对农民工的社会养老责任。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在地方利益驱动、城市社保资金压力和城市居民利益高于农民工利益的歧视观念引导下,鼓励农民工退保,甚至直接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必须退保”,这直接损害了农民工的切实利益。

3. 农民工群体数量大、流动性强。

据统计,我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亿人。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大多没有稳定工作。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3年以上的只占20% ~30%。我国现行的社保条例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职工,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农民工由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七篇

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常见问题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八篇

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常见问题

城市建设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为农民工提供养老保险是公平的重要体现。那么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农民工在投保时注意的?

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常见问题

可以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经在制度上基本覆盖了所有城镇企业劳动就业者,但是也存在个别农民工不参保的现象,许多农民工认为自己流动性大,同时缴费对于其短期内的工资影响很大,拿到手里的现金变少,让他们心理上不安全;同时,农民工转移频繁,很多农民工担忧因为不固定,担心其缴纳的保费会"不翼而飞"。

很多农民工担心其缴纳保险数额与城镇标准相同,最后回到自己家乡,所获得的养老金会不会与城镇居民存在差别?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中的解释可以打消农民工的担忧。

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中规定,缴费满15年以上,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缴费不足15年,缴费不满15年的,而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由社保机构将其养老保险关系及资金转入其家乡的新农保制度,按规定享受新农保待遇;如果农民工没有参加新农保的,比照城镇同类人员,一次性支付其个人账户养老金。

以案详解: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

老史来北京打工12年了,从2007年才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很多和他一样的农民工朋友,并不十分了解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为了让农民工朋友们,显而易见的明白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老史当起了老师。

老史觉得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大家都明白,重点讲解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中的资金转移问题,这个与农民工朋友密切相关。老史指出,跨省流动就业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时,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部转移。

同时要注意:1998年1月1日之前个人缴费累计本息加上从1998年1月1日起计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同时按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的12%的总和转移养老保险资金。实际就业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资金。

以老史为例,如果想转移资金,那么按照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的规定,他从2007年才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因此属于1998年后的情况,用其实际缴费的工资基数乘以百分之十二即为其转移养老保险的金额。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九篇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摘 要

作为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养老保险,有利于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遇到各种风险时,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从制度上保证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权益维护己成为近几年我国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正在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揭示现阶段我国各地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接困难,养老保险缴费金额过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年限过长,农民工参保率低、退保率高的缺陷与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出现这些缺陷及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全国联网的社会化管理,建立农民工个人永久性帐户,适当降低缴费率延长缴费期,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及强制执行与监督政策的具体措施,努力地促进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保险制度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Of Migrant Workers Study

Abstract

As a modern country's most important socio-economic system,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ound and coordin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as well as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Social Security, especially the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for workers in the loss of the ability to work or face all kinds of risks, the basic livelihood can be protected and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meanwhile it can guarante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Needs.Migrant workers safeguard and the interests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not only have became a hot and difficult issue in China's social concern, but also let the party great to make efforts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is paper, at this stage of migrant workers around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are not unified, endowment insurance of migrant workers divert relationship difficulties,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pay exorbitant amount of endowment insurance of migrant workers triggered by the long life of migrant workers enrollment rate is low, the rate of surrender High phenomen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appeared, and proposed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network of social manage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rmanent personal account of migrant workers, lower pay rates appropriate to extend payment perio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and enforcement and supervision The specific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of migrant workers system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Insurance system

目 录

1 绪论.............................................................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 理论基础........................................................ 1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2 2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及作用 ..................... 3

2.1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 3

2.2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 ........................................ 4 3 国外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经验借鉴 ............................ 6

3.1对日本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介绍 .............................. 6

3.2对瑞士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介绍 .............................. 6

3.3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7 4 我国农民共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实施中存在的缺陷 ............ 9

4.1 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 9

4.1.1 各地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 9

4.1.2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接困难 .................................... 9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4.1.3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金额过高 .................................... 9

4.1.4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过长 ................................... 10

4.2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0

4.2.1农民工参保率低 ............................................... 10

4.2.2农民工退保率高 ............................................... 11 5 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 13

5.1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全国联网的社会化管理 ..................... 13

5.2建立农民工社会严老保险个人永久性帐户 ........................... 14

5.3适当降低缴费率和延长缴费期 ..................................... 14

5.4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15

5.5实行强制执行与监督政策 ......................................... 16 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 18 致谢 .............................................................. 19

1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农民工,是指兼具农民与工人身份的劳动者,包括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劳动者,其特征是持农村户口但在城市、乡镇企业工作,没有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但以务工所得为主要谋生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结构正在逐渐转型,城市人口由不足2亿增加到近5个亿。与此同时,还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和谋生.权威人士估计,目前我国农民工约2亿人,《中国现代化报告》。目前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再加上很多人为的原因,引起了现在的农民工退“保”成潮。农民工劳动保障的权益维护己成为近几年我国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正在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针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退保成潮”现象,除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外,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也要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农民工群体,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最终完成向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只有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真正健康地发展。才能够维护社会稳定,从制度上保证城镇化进程,并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1.2理论基础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按照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去实践,去检验。综观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各项改革,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推进,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既无现成的经验可学,也不能全部照搬西方的模式。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以遵循这一理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利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符合农民工养老保险实际的制度构想,都可以去想,都可以付诸实践。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即由过去单一的追求经济增长进入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回归理性,

进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阶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民主法制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公平正义则是凝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从社会学角度看,公平正义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文化公平、经济公平、政治平等和社会公平。解决社会公平必须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因为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压阀。作为安全网,社会保障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而作为社会减压阀,它有效协调多种形式的社会关系。农民工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9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不相符的,必须进行制度改革、创新。

(3)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指出:“进城务工人员是工人阶级的新成员。”进城务工人员与农民工概念不论从内涵还是外延基本等同,这是当前社会各界的共识。农民工,不论从数量上讲,还是从属性上讲,已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是一个在社会上形成共识,并经中国工会十四大肯定的正确判断,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农民工必须实行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农民工作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与传统的产业工人相比,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户籍不同,就业的季节性强,流动性强,工资收入与传统产业工人比有较大差距等。我们应该看到工人阶级内部公务员群体,传统产业工人群体与农民工群体之间事实上存在的差异性,认同这种差异性,从而认同在推行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差异性。

1.3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搜集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采用比较比分析法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养对于农民工本身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建立全国范围内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及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全国联网的社会化管理和农民工个人永久帐户的可行性,结合我国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最后得出结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baoxianzhishi/16342.html

《南通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问题和现状及解决措施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